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保健医生论文

保健医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0: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保健医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保健医生论文

篇1

一、保险生态概念概述

根据保险业固有的运行规律、组成成分及本质属性,笔者将“保险生态”定义为:各种保险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其他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复杂联系、有序竞争、良性协作的动态平衡系统。

基于以上定义,可进一步解析保险生态的基本特征:首先,保险生态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其二,保险生态的秩序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其三,保险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其四,保险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最后,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力影响超过限度就会破坏保险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效的保险生态系统一定在保险环境、保险组织、调节机制这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对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也应从这三方面展开。

二、我国保险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生态中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权的制度性缺陷,阻碍和扭曲了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

具体表现为:

1.产权不明晰。

模糊的产权将导致交易过程的磨擦和障碍,必然提高保险市场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会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与创新的主动性。产权不清晰是目前国有保险公司竞争力不足、市场创新动力缺乏的根本原因。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保险机构尤其是国有公司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未完全形成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模式,内控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长期低效运行。近年来,一些原国有独资公司经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股权结构有所改善,但国有产权仍占控制地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而一些股份制公司虽较早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但主要股东多是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单一加上国有股东行使股权积极性的缺乏,使股份制保险公司同样存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3.寻租腐败现象严重。

在我国,由于国有保险公司经理层的任职及薪酬与经营业绩无关,因此当两个目标冲突时,经理层将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国有保险公司产权主体的虚置,也使各种监督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客观上鼓励了经理层的设租、寻租行为。

产权制度的上述缺陷,严重阻碍和扭曲了我国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是没有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居多,在规模和效益间左右徘徊;二是一些新进入市场的主体为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经营目的异化,不仅追求利润,更主要的是为了融资,由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

(二)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破坏了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即“生态阈限”。与自然生态一样,保险生态的自调能力也是有限的。外力影响一旦超越了“生态阈限”,或完全取代自调机制,保险生态就会失衡。

1.保险主体批设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保险生态阈限。

2005年末,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6家,保险公司82家(包括外资公司4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一些新设机构为了生存,采取高回扣、高手续费等形式变相降价进行恶性竞争,使一些险种价格低于成本价,造成全行业经营效益、盈利水平的低下。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保监会共批设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87家。其中,处于经营状态的1800家,2005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共290.61亿元,累计亏损竞达775万元。

2.退出机制的缺失破坏了优胜劣汰法则。

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保险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干扰了保险生态主体的“进化”,从而恶化了整个保险生态。

3.对资金运用的限制影响了保险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卷、金融债卷、买入返售、一定比例AA级以上企业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狭窄,使资金运用回报率低下,投资风险过于集中,对公司负债管理,产品创新,费率调整形成了不利影响,削弱了保险生态的抗风险能力。

4.保险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保险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是市场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对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相对健全,但对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生存的主体,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自我国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至今尚无一家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整个保险市场一直处于只进不出的局面。

二是严格的经营行为监管与宽松的偿付能力监管不对称。从当前保险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许多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监管,更侧重于偿付能力监管。

三是强调规模的力度与强调效益的力度不对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保险潜力巨大的结论,属于认识误区。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生活刚达温饱,哪有多余的钱买保险。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速度、夸大潜力,强调做大,忽略做强,必然是揠苗助长,人为破坏保险生态,后果难以想象。

四是强调社会管理职能与损失补偿职能不对称。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或给付;社会管理只是一个派生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如果过分强调社会管理职能而忽略基本职能,用行政的方法要求商业保险公司代替政府承担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只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影响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外部环境的先天性缺陷,危害了保险生态的平衡和优化。

首先,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有关保险机构的破产法规严重缺乏。保险企业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也存在着经营失败,需要建立破产、清算、兼并、重组等法律程序。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法规,经营失败的保险机构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从而导致了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恶化了保险生态。

其次,在诚信环境方面,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以欺诈手段骗取赔款的案件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保险诈骗之风的蔓延,不仅使保险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使保险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在市场环境方面,随着保险主体的过快增加,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已经偏离了大数法则的基本原理,演变成一种赌博。有的地区企财险费率由千分之几降到了十万分之几,行政用车的费率折扣低至1.8折,市场环境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第四,在制度环境方面,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执法不力等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改善我国保险生态的建议

改善保险生态,必须从我国保险业在生态组织、生态调节、生态环境这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采取多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产权制度,突出股东在保险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1.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入股,或发行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都可实现保险公司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不是单纯主体形式上的改变,其目的是通过在产权主体间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只有借助于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健全的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分配机制,才能约束与激励保险公司各层人朝着与委托人利益一致的方向努力,提高国有产权的使用效率。

2.有序降低国有股份比例。

引入其他投资主体,形成对国有控股方的牵制,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并利用其他投资主体的硬预算约束解决国有产权软预算约束的问题。有序、适当的降低国有股权比重,将从总体上提高国有产权主体人格化程度,以及在保护产权利益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完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要强化保险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的职能,董事会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外部独立董事,实现对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约束和监督,最大限度保护股东和公司利益。

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首先,要建立充分竞争、公平有序的保险生态环境,减少行政干预,促进与维护公平竞争,引导保险市场向健康的市场结构转化;其次,建立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对那些努力经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并取得成功的经理人,通过人力资本价格的上升加以奖励,提高社会地位;相反,则给予惩罚。

(二)建立退出机制,促进保险主体的优胜劣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严格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坚决淘汰经营不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以激励其他从业主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绩效,从而净化保险市场,防止行业性风险的整体爆发。

其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经营失败的保险公司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和单位成本退出市场,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兼并收购等方式,避免对社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将相关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最后,完善国内保险业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让保险保障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其实用性维护保障的作用,确保保单持有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培育高质量的市场主体,推动保险生态“物种”的进化。

1.允许各种资本进入保险市场。

允许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保险市场。这些资本具有产权明晰、产权界定较国有产权充分的优点,允许其参股国有保险公司,可以改善国有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国有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2.大力发展保险中介公司。

首先,转变观念,逐步将应由保险中介承办的业务剥离出来,交由经纪公司、公估公司和公司开展,扩大保险中介发展空间;其次,充分发挥保险中介公司专业化优势,鼓励其更深入的参与投保企业风险管理,提升其在保险领域中的作用;最后,加强社会媒体宣传,提高保险中介公司的社会形象。

3.培育与完善再保险市场主体。

一是允许国内各保险集团出资,独资组建或与境外再保险公司、国内再保险机构合资成立专业再保险子公司;二是鼓励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投资组建再保险公司,从而逐步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序竞争的再保险市场。

4.丰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不同组织形式有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允许多种组织形式存在,不仅可扩大保险市场承保能力,提高保险业对经济与社会的渗透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从业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使保险公司在充分竞争中进行市场创新。

(四)着眼风险控制,实现由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的过渡。

必须实行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公司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努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业务科学管理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等;必须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早期预警;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监管体制和科学的监管技术手段,并与中国保险市场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符合国情的科学、有效、合理、适度的保险监管体制。

(五)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对保险生态风险“滞后性”的抵御能力。

1.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

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将会逐渐走出低谷走向规范。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已为保险资金带来了较为满意的回报。

2.放宽贷款渠道,允许保险公司开展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

不动产建设周期长的投资特点与保险公司长期负债资金的特点刚好吻合,同时,因贷款利率比重定期随市场利率波动而调整,抵押贷款可帮助保险投资抵御通货膨胀风险,避免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因通货膨胀而受损失。抵押贷款业务具有以上安全性、收益性与长期性的特点,应成为今后国内保险公司主要投资领域之一。

3.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和可转债市场。

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在5%左右,远高于银行存款水平。可转债因有债券利息保底,其所含期权又隐含着未来获利的机会,因此,股票一级市场与可转债市场都是比较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渠道。

4.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

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与人才储备的加强,可考虑允许保险资金以适宜比例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既扶持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积累投资经验。

5.允许保险公司以一定比例参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规模大,与保险公司长期负债的特点正相吻合,且有政府信用支撑,风险小而收益稳定。允许保险公司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参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厂、高速公路、港口、石油储备等,可实现保险公司与政府的双赢。鉴于目前保险公司直接投资实业在中国还有一定的法律障碍,可先考虑保险公司定向发放债券或信托凭证的方式。

(六)健全法制体系,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修订《保险法》,为保险业构建良好的基本法律保障平台。切实解决阻碍保险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尽快建立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

建立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是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保险法律适用的辅助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对于正确运用《保险法》,规范保险业务经营和管理,改善保险业当前的法制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充分有效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

除《保险法》外,保险经营与管理还要遵循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这些重要法律的修改和变化,无疑对规范保险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4.加强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解决普遍性的法律适用问题。

必须通过研究相关法律的理论及实务问题,促使各类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正确适用法律,达到推动保险业务规范和发展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发现和总结法律适用中比较普遍的、争议较大的现象及新生的保险现象,通过与主管机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从而实现保险法制的持续完善。

5.尝试建立保险纠纷案件的协商、调解机制。

近些年保险纠纷诉讼案大幅增加、保险公司败诉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消费者中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建议通过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保险纠纷案件协商调解机制,例如,在行业协会下设立保险纠纷案件调解委员会,设计一种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自愿、对保险人适当强制的案件听证制度。通过该制度,充分发挥民间调解作用,减少保险纠纷案件及其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为保险业发展创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金融时报,2004;12

[2]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2

二、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意义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民间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民间工艺品,往往会使人回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在以前,民间工艺品基本没有特定包装,只是简单的一块布或者一张油墨纸而已。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民间工艺品市场日益繁荣,直接带动了民间工艺品包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成功的包装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商品的魅力,产品包装虽然没有声音,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方面,包装可以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解说员,将当地文化大力弘扬出去;另一方面,包装还能提升产品的艺术欣赏价值,使商品更容易地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民间工艺品要重视包装设计,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当然,民间工艺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特质是远远不够的。“地方特色”是民间工艺品的不二特色,除了在内容、题材等方面苦下功夫,民间工艺品在包装方面还要与时俱进,不能囿于传统的藩篱,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包装风格。生态包装设计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主流设计趋向,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新兴价值观已被逐渐接受。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智慧结晶,在响应生态包装设计理念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而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与民间工艺品的内在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民间工艺品凸显产品价值,焕发生命力的要求。

三、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的策略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社会变革、每一项科技发明,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包装的形态和性质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包装设计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毫无疑问,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一种文化印记。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于生态包装设计这一本原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民间工艺品中积极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呼声。具体而言,在民间工艺品中应用生态包装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包装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包装材料必须实现其保护功能,还要强调包装材料的生态影响,只有使用生态包装材料,才能体现出生态包装设计理念。鉴于包装材料生产会对自然资源产生消耗,在包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废料,所以民间工艺品在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时,要充分了解包装材料的性能,尽量选择可以回收再生、能够重复使用或者能够自行降解的包装材料。同时,要选用单一包装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种类,节约资源。实在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包装材料时,要使包装材料易于识别,不能喧宾夺主,减弱了民间工艺品的自身价值,甚至可能产生“买椟还珠”的尴尬现象。另外,尽量不使用原材料短缺的包装材料以及废弃后需要特殊处理的包装材料,否则会违背生态理念。其实,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包装材料随处可见,比如棉、麻、丝绸等,这些材料具有浓浓的民族气息,将其应用于民间工艺品包装,可以产生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2、设计合理的包装结构

民间工艺品在设计包装结构时,要在确保产品在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损坏的基础上,以减少包装材料消耗为目标,坚持“简而美”的设计原则。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结构组合和拆卸化设计,即包装的不同材料以及各个零部件之间要容易拆卸、组合和维修,这样才能尽量延长民间工艺品的生命周期,也有利于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新包装材料的消耗,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民间工艺品要实现包装模式化结构设计,即提高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促使各个零部件容易快捷更换,或者在同类产品中可以重复使用,以此延长生命周期。另外,民间工艺品还要重视包装结构零部件的环保设计,尽量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与类型,即实现整体化设计。在我国,诸多材料可以实现合理的包装结构,比如饱满的葫芦有着流动的线条,坚挺的竹节有着笔直的线条,这是任何人工雕琢所无法实现的。民间工艺品可以从自然形态的材料中寻找设计灵感,运用天然的包装结构提升民间工艺品的独特魅力。比如葫芦外壳坚硬、保护性佳,不仅外形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可以积极应用于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设计中。

3、采取适宜的包装

装潢产品的包装装潢设计即指用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元素美化产品表面,以此吸引人们的眼光。在生态包装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民间工艺品的包装装潢设计不仅要考虑画面装饰以及产品信息的审美传递,还要注重包装装潢需要的原料、废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鉴于民间工艺品的本质特征是“本真”,所以在包装民间工艺品时要避免过度装潢,在色彩、薄膜、电镀材料等方面要加以一定的限制。一方面要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油漆、染料等有毒物质包装民间工艺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不含有毒成分的、分离时易于分解的粘合剂,提高工艺品的使用寿命。在色彩方面,可以运用与工艺品本身相近的色彩,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在文字方面,要选择能够凸显工艺品本土地域特色的字体,比如楷体、篆体、隶书等;在图形方面,要将民间艺术的元素提炼出来,并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既体现地域特色又凸显时代色彩。

篇3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81-2

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三千年前就有羌族人的活动。羌族现有31.65万余人,聚居在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茂县羌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而羌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茂县等部分羌族聚居地以及四川绵阳的北川等地。它源远流长歌种与曲目丰富风格古朴,保存了较多的传统风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曾多次被当地艺人搬上舞台,但是随着传统艺人逐渐逝去,很多的作品开始失传,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学校中通过舞台实践,把更多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以及改编的羌族多声部合唱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喜欢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合唱就有着更为现实的实际意义。

一、羌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

羌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节日聚会,还是婚丧喜庆时,羌民都要唱歌跳舞,而羌族多声部音乐也会同样被用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哀怨、喜悦、希望和祝愿之情。在这其中就可以体现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来。羌族多声部民歌在羌族民歌里面主要是以二声部的结构形态出现。这种二声部民歌的结构,是由先唱者的声部和后唱者的声部结合而构成的。二声部乐曲的音程主要以纯音程(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和大二度构成。其中大二度音程固定不变的出现在每一个段落第二部分的末尾音上,暗示着第三部分同度音程平行进行的开始。二声部乐曲的节奏,为四分音符作为单位拍,主要是一对一的形式结构。二声部乐曲的速度,由每一段第一部分的慢,第二部分的快及第三部分的慢所构成。这种二声部乐曲,反应了生活的高海拔山区的羌族人民豪放激情的习俗特征。(引自金艺风、汪代明、沈惹小贞、崔善子著《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第7页和第25、26页部分观点)。在演唱形式上,大多是以合唱或重唱为主,也有男、女群体的合唱式对唱,几乎很少采用混声的组合形式。从演唱方法来说,男声一般用颤音或高亢的假声,而女声多用平声高腔,但在最高音区有时也伴随着假声或颤音唱法。(引自樊祖荫著《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中第253页第二段的部分观点。)

二、舞台艺术实践对羌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集体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虽然羌族没有文字,但它的多声部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和羌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直接表现,包含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这样优秀的艺术文化,不应该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人们应该去发现、发展、延续它们。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不能淹没的历史的长河。所以利用我们的力量,让它得以传承下去,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的财富。我们之所以探究这个项目就是想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把羌族多声部的合唱音乐搬上舞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知晓羌族多声部的音乐,从而达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音乐的作用和意义;从中探寻更多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并且在师范院校开展这项活动,有助于向中小学进行辐射,使传承具有可行性和延续性。

三、舞台艺术实践的内容

(一)原始的民歌演唱。

这个是多声部民歌的基础。舞台艺术实践首先应该让更多的人先学会这样的原始性民歌。我们选择通过采风等方式采集到一些简单又容易演唱的歌谱,经过整理后在中小学进行教唱,并加以简单动作后将其搬上舞台进行舞台实践;

(二)原生态的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唱。

这是舞台实践的内容之一。如《酒歌・唱不起了》这是一首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可谓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属于羌族民歌类型中仪式歌的范畴,羌民通过“酒歌”来表现他们接待宾客的景象,这首歌主要是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唱不起了。这首歌采用了男声重唱的形式,两人互相配合,虽然歌词简单,但运用了颤音等方法展现出了羌族“酒歌”的特点。

(三)编曲的羌族民歌合唱。

根据羌族的民歌素材,在旋律不做修改的情况下,只加以简单的和声配置和肢体的丰富,具有原汁原味的羌族民歌合唱作品《羌族民歌五首》,其中包括《那吉那那》、《咂酒歌》、《顶根儿》、《打麦歌》、《三龙酒歌》,它们都是以无伴奏的演唱方式呈现给观众的。这些歌曲就是选取了羌民在艰苦劳作,耕地、除草等景象;羌民用自己的方式热情地接客敬咂酒、和宾客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酒歌的热闹景象;羌民丰收的景象;也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伴奏的演唱方式更能体现出羌族人民的热情召唤,表达出他们的那份虔诚。

(四)加工创作的羌族民歌合唱。

根据羌族民歌素材进行加工创作,结合现代和声和曲式结构等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合唱音画《云上羌声》。这首歌曲是由四首歌曲所组成的一部声乐组曲,其中有一个音乐主题始终贯穿全曲,分别表现的是羌族人民迎客、酒歌、情歌、婚礼的场面。这首《云上羌声》是更进一步的创作和改变,和《羌族民歌五首》相比,它更具有现代气息更具有舞台性,更适合在舞台上表演。而《羌族民歌五首》更具有原声性,生活气息更浓,更适合在民间和社区中传唱,这两个作品的功效是不一样的。

四、舞台艺术实践的形式

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多声部音乐可贵,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去保护它、传承它,可能我们做的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在我们看来、通过舞台实践来展现羌族多声部音乐是比较直观的,而目前我们有的知识较多的理论研究,也收集了一些乐谱但是却没有变成舞台表演以供大家传唱,更多地停留在研究本身而没有更好的传承方式。除了在一些比赛中能够看到羌族多声部音乐的演唱,其余就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尝试,能够演唱的民间老艺人也越来越少,长此以往羌族多声部音乐的演唱就有可能会失传,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就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所以我们认为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以舞台实践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观众是可行的。

(一)在小学音乐舞台实践进行的原声性羌族民歌的传唱。

我们选择在绵阳南山小学教唱《撕玉米歌》并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因为这首歌也可以用羌语演唱,所以先教他们读中文和羌语,使他们会唱汉语也会唱羌语,基本了解这个作品的大致意思后教唱旋律。由于这首歌是描写羌民在地里撕玉米的热闹景象,所以不仅让学生通过歌声来表达,还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编排,更能表现这一热闹景象,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切感受那种热闹景象。最后搬上舞台;

(二)在中学音乐舞台实践中进行简单的多声部羌族民歌的传唱。

在北川中学支教过程中在合唱课堂上进行二声部训练。让他们了解了羌族二声部作品的结构,音乐特点、声部间的关系,最后在训练过程中和声准确、二声部效果比较明显,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在这些训练后选一些当地的羌族二声部民歌进行练习并编排。

(三)在大学音乐舞台实践中的传唱。

我们在自己所在的绵阳师范学院“梦之声”合唱团中进行传承。除了要会唱一些之前所收集到的合唱歌曲之外,还要加入适当的表演,演唱根据改编创作的多声部羌族合唱作品,如《云上羌声》等等。在此基础上还演唱一些新创作的具有羌族音乐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如《尔玛人的歌》、《云朵上的羌寨》、《羌家姑娘》、《羌家姑娘绣彩绣》、《羌笛》等。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将这些作品搬上舞台,还将部分作品进行改编后通过独唱、重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呈现给观众。在“为了孩子,为了梦想”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成果展演中,“梦之声”合唱团演唱了由老师改编的具有原汁原味的羌族民歌合唱作品《羌族民歌五首》。通过演出,观众比较直观地了解到羌民艰苦劳作,耕地、除草等的景象,也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在很多舞台实践中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五、结语

羌族多声部民歌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传统音乐,是羌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以及改编创作的羌族多声部合唱的研究、排练、演出与舞台实践,传唱以及形成影像资料等,以便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羌族多声部音乐。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并传向下一代,从而探寻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多声部音乐具有更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多声部音乐以舞台实践的形式直观地呈献给观众是可行的。当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大学生还不明白学习这些古老音乐的意义在哪。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和实践,我们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

[1]金艺风、汪代明、沈惹小贞、崔善子.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樊祖萌.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3]金艺风、汪代明、沈惹小贞、崔善子.中国羌族民歌研究乐谱资料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萧常纬、周世斌.羌寨无处不飞歌―茂县羌族民歌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樊祖盟.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6]樊祖盟.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篇4

研究者实现了基于Web的临床决策支持(CDS )和临床知识管理云系统框架,在云系统的试点研究中,通过社区医疗云为初级护理患者创建了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CDS知识共享库,通过该数据集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保健提醒,在为期6个月的试点研究中,有57%的患者接受过预防保健提醒,提醒医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进行监控(比例是29%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科检查(比例是28% ),认为虽然该远程异步云决策系统在性能、管理、语义操作性、持续调整性和可用性5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表现优异,通过云来更好地支持临床决策是可行的,需要加强的是生物医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2. 云模型研究

有学者设计了一个e-Health云系统,定义一个能够自适应不同种类疾病和新增患者的云架构平台,依QoS服务质量功能开展M/M/m队列的通信网络排队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服务器数量增加时,系统性能会显著改善,平台的可扩展性是关键。

3. 医疗云系统设计与实现

专家提出一种将e-Health的医疗信息和通讯系统从传统的C/S架构迁移至虚拟化的云计算环境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两个e-Health云应用程序(医疗实践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实践系统),演示了其在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开发和部署云服务应用程序的过程,对负载均衡进行绩效评估。

4. 面向医疗保健护理信息开展的研究

研究者为实现在社区和家庭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人群进行远程医疗监控,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社区无线医疗网络,通过云计算和生理信号处理,融合算法收集、处理和患者信息分析、生理信号采集并将结果传输到医疗诊断主机,可提高融合精度、减少生理信号测量时间。

篇5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1-5603/r 

国际刊号:issn1673-9701 

邮发代号:80-611 

办刊宗旨 

    杂志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传递医疗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杂志所刊发的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广大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及医学院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参考和交流的园地。 

篇6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血象指标并不相同,由于你没有说明你女儿具体的验血指标,可以参考以下数据作出初步判断:3岁左右的孩子正常的血象为中性粒细胞

宝宝腹泻、发烧,两种情况较多见,可通过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加以鉴别,如一天4~6次、大便像蛋花汤样,往往是病毒性肠炎;如一天大便次数很多,近十次、甚至十几次,且有黏液或是脓血便,则是细菌性肠炎,如菌痢。

如果根据你女儿的大便情况和血常规指标,判断出是病毒性感冒,则需分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性腹泻还是腹泻病的症状性感冒。虽然看来有些拗口,但是对认识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极其有益的。简单说来,前者的根本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进入肠道,而后者是以腹泻为主,感冒只是一种症状;后者腹泻次数多,前者相对较少。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性腹泻:大便呈糊状,每天3~4次,大便时肚子不痛(宝宝便时没有哭吵),发烧,咽红。同感冒一样,一般有其自然病程,6~7天会自然痊愈。由于拉得并不厉害,宝宝精神状态较好。

腹泻病症状性感冒:大便性状如蛋花汤样,宝宝有发烧,咽部充血(部分病毒可从呼吸道进入),大便每天4~6次,尿少,口干,哭时无泪,口黏膜干,皮肤弹性差。验大便可见大便中无白细胞。如轮状病毒性肠炎(即宝宝秋季腹泻)、腺病毒肠炎等。

由于这两种腹泻(感冒)的发病原因不同,根本性质不同,因此其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腹泻不严重的话,以处理感冒为主,不会有腹泻产生的并发症,感冒好了,腹泻也就好了。而病毒性腹泻由于拉得厉害,容易脱水、失去电解质,甚至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医生给你女儿配的中成药可以服用,必须根据说明书上的年龄范围服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补充了水分,对腹泻也是有好处的。

需提醒你注意的是:一、你应注意宝宝的大便中有无脓血便;二、宝宝大便时有无哭吵,查验大便有无白细胞,如有,建议做细菌培养;三、宝宝有无呕吐、大便量多、口干、精神差、哭无眼泪,如是则提示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四、如果宝宝呼吸增快,精神很差,说明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须及时上医院就诊。

篇7

1 临床资料

2005年度以郑州市区及周边县市机关企事业单位52个单位的576例已婚妇女为。年龄23―68岁,平均45.5岁。其中程度小学以上大学本科以下。管理干部86人,占10.6%;技术干部101人,占12.5%;医生和教师26人,占3.2%;工人93人,占73.5%。20―29岁162人,占20%;30340人。占42.1%;40―49岁88人,占23.3%;584人。占10.40%;60岁以上32人,占3.9%。

方法:由妇保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卡片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卡片,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白带常规、宫颈刮片阴道细胞涂片巴氏分级、妇科B超、乳透检查。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共检查已婚育龄妇女806例,查出患病者330例,占40.94%;其中同时患两种以上妇科病的42例,占5.2l%。

2.2 妇科病检出情况此次普查共检出妇科病428例次(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分别计算)。患病率前3位是妇科炎症271例,占63.36%;盆腔包块101例,占23.59%;生殖损伤18例,占4.20%;乳腺包块19例,占4们%;其他疾病18例,占4.20%;妇科恶性肿瘤l例,占0.23%。

2.3 生殖器官炎症共352例(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分别计算),其中宫颈炎188例,占53.40%;阴道炎118例,占33.52%;子宫内膜炎9例,占2.55%;附件炎32例,占9.09%;外阴炎3例,占0.85%;外阴白斑2例,占0.56%。

2.3.1 阴道炎118例,其中念珠菌性阴道炎62例,占52.54%;细菌性阴道炎33例。占27.96%;老年性阴道炎7例,占5.93%;滴虫性阴道炎16例,占13.55%。

2.3.2 宫颈炎188例患病率23.32%;宫颈糜烂63例,占33.51%;官颈肥大31例,占16.48%;宫颈管炎37例,占19.68%;宫颈息肉28例,占14.87%;纳氏囊肿20例,占9岁10.63%,急性宫颈炎8例,占4.25%;宫颈癌1例,占59岁53%。

2.3.3 宫颈糜烂与年龄的关系 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极显著性,r=27.266(P

3 讨论

本次普查结果显示,妇科常见病患病率40.91%,高于国内报道妇科常见病患病率29.40%,其中主要以妇科炎症为主(33.62%),其次为生殖器官包块(12.53%),生殖器官损伤占2.23%,乳腺包块占2.3市是发达城市,近年建立妇女保健活动中心,对保障社区妇女的生殖健康有帮助作用。妇科炎症构成比以20一49岁较高,50岁以上较低,其中妇科炎症以宫颈炎最多(占53.40%)。妇科炎症高发于生育年龄与分娩、流产、避孕方式有关。主要病因是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引起病原体感染,长期慢性刺激和化学物质腐蚀该病的主要诱因。

根据对2005年妇女病普查资料的分析结果,提示今后在妇女病普查中建立健全妇女健康保健网.不漏诊、不漏防、不漏治,定期对普查对象进行妇女健康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妇女自身健康保健意识。加强普查专业队伍,增强普查责任心,提高普查诊断技术,完善普查项目,多学科联合,开展阴道镜检查、官颈活检、官颈管诊刮(提高宫颈腺癌诊断率)、检测人瘤病毒(HPV)(资料显示,100%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0%0例CIN宫颈腺癌中检测出HPv[“,具非常显著意义,可作为妇女病普查常规检查项目)、肿瘤标志物CAl25、SCC抗原、CEA及SGF等。全面提高妇科病普查诊断率。普查面要进一步深入到市区高危人群.如城市流动人121群、社会经济地位地下、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人群和周边农村广大妇女。普查时间最好每年差1次.也可每两年1次。普查中取得各单位妇女干部的配合支持。作好宣传组织工作,使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家凤.何敏.吴跃全 超声雾化辅助治疗阴道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5)

篇8

中风能够预报吗?

12年前,我们研究中风预报这一课题时,医学界曾有争议:不同意见者认为,当今的医学还不能像对天气那样预报中风。但后来的研究证明,中风是能够预报的。当作者代表上海市中风预报协作组在《全国首届中医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血淤理论对缺血性中风预报及预防的初步探讨》后,迅即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这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有关中风预报的论文,研究成果也为国外所注意。它开始被医学界承认了。

其实,中风来势虽然迅猛,可发病之前毕竟要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就如雷雨之前会,出现闪光或其他气候变化一样,在中风来临前也会有种种迹象的。医生就是根据中风的发病规律,综合各种易息信息后而对中风进行预报。美国的路易斯・路炳斯博士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过“未来预测医学”的概念,他认为可以通过对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家族病史以及有碍健康的种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后作出“预测诊断”。我们通过12年的实践证明,中风预报可使大批中风易患者达到预防或延缓发生中风的效果,同时对中老年人还能起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积极作用。

谁是中风易患者?

临床表明,大批中老年人都有发生中风的危险性。这些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人通常称之为中风易患者。

哪些人属于中风易患者呢?一般指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有以下易患因素者谓之:

有高血压病;

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

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脑动脉硬化;

有冠心病或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扩大;

有明确中风家族史;

体型肥胖、爱吃肉食、脾气急躁、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表示血粘度增高;

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鼻出血。

具有上述征兆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较之正常人为大,应多加警惕。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要具体分析不同的情况。但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要对这些中风易患者进行经常的检查,把他们纳入中风预报的网络中去。

中风预报的方法及效果

为了掌握中风预报对象的情况,通常要做4个方面的工作:

1、病史采集:不仅要重点了解有关的患病史、直系家族中有否高血压或中风的患病史,并要了解工作性质:习惯嗜好、性格类型等。

2、全面体检:重点注意老年化的表现和心脑血管情况。

3、常规检测:包括血压测量、心电图、眼底、脑血流图检查;小便常规、血常规、血糖、血脂等的检测;尤其要检测血液的粘稠性、聚集性、凝固性变化程度等动态指标。

4、特种检测:通过以上检查后医生认为应进一步追踪检查的特殊项目,如血小板聚集性、甲皱微循环、X光摄片、超声多普勒血管测试、超声心动图、热图像等,必要时还要做CT的脑部检查。

把上述4方面资料输入具有中风预报程序软件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内,经过处理,计算机就印发出预报的判断结果信号――只要几秒钟,电脑的打印机就能“吐”出中风先兆预报等级的报告单:正常、异常、警告或危险。不同等级的易患者都应积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检测后的预报正确率可达85%。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了中风的发生。如有一组208例中风易患者,通过预报加强了防范,5年中仅z人发生中风;另一组207例中风易患者只是自由就诊,5年中则有21人发生中风。可见中风预报是有显著成效的。

中风预报的展望

中风预报是预测医学的新课题,也是保健医学的重要措施。目前,人们正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学科来研究中风的发病机制,进一步寻找各种更有效的预测方法。在这方面,中医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现代的先进医疗仪器亦是可信赖的武器。许多尖端仪器可以清晰地看到颈部和脑部血管的搏动情况,可以发现脑血管的变窄受阻、血管痉挛、畸形等病变,从而可以及早采取防治措施。一些更加有效的用于控制血粘度过高的新药正不断问世。而不少活血化淤的中药效果可能超过西药。动物实验也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凡此种种,我们有理由预料,综合性的科学的中风预报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风易患者的自我保健

中风预报虽然对易患者发出了警告信号,但易患者事先主动的防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中风易患者的自我保健,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坚持长期的抗高血压治疗,使血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2、避免过度疲劳、精神激动、饮食不节、超量运动和用力过猛;

3、不吸烟、少饮酒,低盐饮食和保持营养;

篇9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保健医学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7236

国内刊号:61-1268/R

邮发代号:52-13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10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篇11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作者:李菁 杨瑛 潘丽恩 黄晓峰 张方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