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安全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的关注程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社会环境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一个事故率低的企业不仅能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还能吸引优秀人才到本企业工作,而对于作为修船厂的客户-船东来说,他们也愿意和这样的船厂合作,从而给船厂带来效益。企业领导重视安全是企业进行有效安全管理的起点,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安全投入不到位,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及防护装备经费不足,职工心里没有安全感,作业时畏首畏尾,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而安全生产的监督是政府机关和企业员工及相关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的监督,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是企业具体完成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企业中所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都需要通过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来完成,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船厂的工作一部分是在厂区机电车间、涂装车间等场地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船上完成的,因此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有内场安全员,更多的是单船安全主管,因此,一个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安全部门机构是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处于最高层次的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安全文化为创建高效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虽然企业安全文化更多地是属于精神范畴,表现为职工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很多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和主要内容
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如图2。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和安全技术文化建设,建设内容主要侧重于:a.守法意识;b.遵章守纪意识;c.风险意识;d.事故可防可控意识;e.安全教育意识;f.安全投资意识;g.安全行为意识;h.安全环境意识。
3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安全宣传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船厂工作的人员较多,尤其是农民工居多,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安全意识也因人而异,因此就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让职工了解掌握安全文化的建设内涵及作用,不断提高船厂职工的安全素养和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使广大职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3.2制定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船厂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长期建设方案和短期规划,避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结合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3.3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让职工了解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对员工有什么影响,能满足员工哪项需求,只有全体员工从内心认同安全文化的意义,才有利于安全文化的建设。
3.4定期对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评价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但是有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成以后并没有根据变化了的生产环境及时调整,造成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脱节。因此,必须定期对企业安全文化状况进行评价,确定企业安全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按照PDCA循环模式不断查找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安全文化建设策略提供依据。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意识行为的总和。它体现着施工企业的文化内涵,根据施工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将其安全文化划分为精神、行为、制度以及物质4个层次。其中精神层文化是核心层,其他3个层次围绕着安全精神层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4层安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
1.2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
采用文献归纳法对各个行业影响安全文化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得出和施工企业最匹配的16个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奖惩体系、交流平台、组织承诺度、管理参与度、工人安全需求、决策者行为合理度、施工现场安全合理度、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物质基础;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社会安全价值观、行业协会宣传力度、国家法律法规。
2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分析
2.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自然演化是以企业工人为主、自下而上、具有自组织性质的演化路径,其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部,表现为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起着安全文化演化的主导作用,以自组织的形式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这种基于自组织的自然演化是内生的,企业内部机制作用的结果,不受外部作用的影响。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施工企业工人安全意识等水平得到提升,迫切希望管理者多参与安全文化活动、企业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力度、加大交流沟通平台的完善等,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自然、有序、有方向(从工人向管理者)的推动力,使安全文化的形成速度加快、安全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最终自然演化成一种内生的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2基于控制论的强制演化路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强制演化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自上而下、具有刺激推动性质的文化形成过程。基于控制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是施控者,工人则是受控者,他们都是具有判断事物能力的行为主体。强制演化是管理者在认识到本企业的不足,通过改变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安全文化体系,以适应竞争环境要求的过程。强制演化强调管理者需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重视组织承诺和管理参与,主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奖惩体系、交流沟通平台,安全教育培训投入计划等,从而形成强制演化下施工企业安全文化。
3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演化路径
借助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5.6a,笔者对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演化路径进行了仿真模拟。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可通过系统流图的形式来呈现。呈现了系统内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且标明了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两种路径。所以,最终确定了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形成的5大因素:即安全意识(包括工人和管理者)、安全规章制度、奖惩力度、安全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交流平善度。
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搞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一、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
2.认识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相结合,使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使之更直观具体、更生动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工作,让相对较为抽象的理
论更易为施工企业全体成员所认识、所理解和接受。
二、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他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式,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2.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
三、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安全文化首先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施工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施工企业精神。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施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施工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2.管理文化。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管理文化又包含以下三种文化: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劳务人员、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督促有据可依。制度的建立,不仅能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应是激励成员前进的动力。这些制度应该具有法规性,需不折不扣地执行;应该具有针对性,紧扣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宜,并要具有连贯性,易于贯彻执行。(2)目标文化。目标文化应体现施工企业的发展内涵及企业特色。施工企业应对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自身的客观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建筑产品的责任,确定施工企业的定位目标、奋斗目标及发展战略。施工企业的目标文化可宣传“品牌战略”、“精品意识”,但不能脱离现实,空喊口号。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施工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为之奋斗。
(3)行为文化。安全文化也是施工企业的一种(转上页)(接下页)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既然安全文化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弥补安全技术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2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2.1提升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人,从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主体看,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提升主体安全意识,因为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与此同时,其也是事故的引发者和事故责任的承担者,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的,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对比安全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尤其重要,因为电力设备的缺陷需要人来发现和维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意识强的人,不仅能够做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地作业,而且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事故隐患,相反,安全意识淡薄的人一般也是违章作业的主体,忽视安全导致事故的频繁发生。所以,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安全意识,使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要强调人这一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要强调以人为本,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员工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2.2加强安全教育电力行业的技术性特征明显,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来指导安全生产,而职业规范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加强安全教育和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改进员工的安全生产思维方式,使员工各就其位,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安全技术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是电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另一关键。对电力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对受教育者大脑皮层进行外来因素的刺激,灵活多样的形式会增强教育效果,而枯燥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电力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理性灌输,主要是让员工明确基本要求,认清安全生产的方针、规章、目标,强化记忆内容,强化意识,严守规程;②心理调试,即研究作业者的心理活动特征,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克服非理智行为,及时发现作业者的异常现象,耐心地帮助作业者克服心理障碍;③案例剖析,选择具有典型的事故案例,模拟事故现场,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通过视觉对模拟现场的观察,对照规章找出事故中暴露的问题,让员工吸取教训,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
2.3提升职工素质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安全知识缺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职工素质的高低和企业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关系,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支撑,有了素质高的职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就容易开展,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品位就高,高素质的职工能够保证电力企业有着较好的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因此,现阶段要提升电力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同时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而,解决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安全,这些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基础,以达成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2.4完善安全机制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安全机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从而使电力企业获得较高的安全水平,电力企业要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建设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机制:①完善安全保证机制,通过公司制度安排,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实行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形成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的制度体系;②强化安全监督机制,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监督,还包括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③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这些来自生产实践的安全生产机制,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是电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保证电力安全的治本之举,对于促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其中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习惯性漠视和生产人员习惯性违章是主要原因。问题主要存在于员工思想上和行为上,而且由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了。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养成都受其对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而支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以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并借助文化所特有的广泛渗透力、持续影响力和久经扩张力,从而转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安全理念,使管理人员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进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向好的企业,都是已建立和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企业;而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波动状态的企业,一般都是企业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或安全文化消极,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安全文化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各要素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进而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最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目前,在我国风电企业规模日益壮大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控制事故的发生率,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是风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好,不但能使自身在安全运行的环境中实现良性循环,而且能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建立起信心与信任,使企业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因此,风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超越了企业和行业范畴,成为涉及公众涉及社会的一件大事。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风电企业,更需要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撑。
三、风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针对风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结合国家和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文化特征,建设一种适应风电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安全文化,引导全体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通过全体人员的参与实现在政府监督和法律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进而持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风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重视“以人为本”。从组织实施安全工作到制定落实安全制度以及传承与创新安全文化,一切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说安全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机制的基础。以人为本,就是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爱员工的健康安全使其不受到伤害,并且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企业要加强教育培训,使员工的包括安全心理素质、安全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素质在内的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得以提高。要想让员工自觉地执行与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建立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和典型引导机制,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突出员工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核心作用。安全文化的最终载体是人,如果员工的思想、行为、技术等不能满足风电企业生产高风险、高技术的发展要求,安全生产就不可能得到有力保证,安全措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势必影响风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安全价值观。风电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根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培育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先进安全价值观,充分运用企业安全价值观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其养成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加强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哲学、安全口号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认同,使大家自觉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主动避免不安全行为。企业安全价值观应注重培养“预防管理”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勇于报告安全问题,积极提出安全建议,以使事故防范于未然,让大家在实现企业安全价值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将安全文化理念转变为现实。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指导下,通过企业内部精神的凝聚与整合,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并且把这一观念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座右铭”的形式扎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
3.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本质安全是安全文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在人、机、料、法、环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无漏洞,系统无缺陷以及设备无障碍。本质安全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首先要切实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加大投入,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备;其次要加强全员安全文化管理,严格审查技术检查人员资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再者要及时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突出重大安全课题的攻关;此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步伐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4.在安全管理全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企业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就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因此,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增强其共识性与权威性,使其服务于企业的安全战略;在企业的安全思想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家的安全行为成为自觉;在企业安全组织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与监察;在企业的安全培训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努力形成一种尊重安全人才、尊重安全知识和人人刻苦钻研安全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的安全制度管理中必须要融入安全文化,强化思想教育,使大家充分认清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预防性、权威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维护和遵守的自觉性,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要严格奖惩,对违反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促使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能在全体人员中得以尽快建立。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推行规范化安全基础管理与生产作业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重落实。
5.强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创新。要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创新。企业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文化引进来并加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学习型企业的建立以及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地创新安全文化。可以邀请外部培训机构对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而且还可以在本企业内选拔、训练和聘任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以加强安全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此外,要充分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安全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安全文化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同时要发挥网络宣传教育的作用,通过公司局域网、报纸、宣传栏、员工手册、安全日活动和各种会议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本管理的思想植根于企业管理人员脑海中,促使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得以推进,使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得以尽快建立,使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才能成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才能将一般的安全管理转变为自觉传承和创新的先进安全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结合风电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1.畅通信息的文化氛围。企业要及时地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并保证相应的层面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同时应对安全信息的报告时限、对象、方式等内容加以明确。员工了解自己业务工作范围内所涉及的危害和风险,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并解决威胁安全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沟通。
2.公正的文化氛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各层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谅解错误,但是决不能容忍鲁莽的违规违章的行为,同时要让员工清楚并且认可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在对待事情的处理上,要采取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来解决问题。对于所有员工的训练考核赏罚均应一视同仁,就事论事,而非就人论事。
3.汇报的文化氛围。针对企业规章制度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在论证后进行相应的修订以完善规章制度。此外,针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要鼓励员工说出来,企业不应该采取否认、压制或封锁的态度来对待员工汇报的安全担忧、安全问题和相应建议,应该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改正甚至进行全面的改革。
4.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运用知识技能更好的确保安全,让员工由一种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一种主动学习充实自己的态度上的转变。同时管理者要定期向员工通报安全问题,让员工能够不断的进行思考,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且及时将安全报告反馈给员工,让每个人都从中吸取教训。任何人因为其过去的经验背景,对于提升或改进生产安全与效率有更好的建议或见解,都欢迎提出,经过严谨的讨论评估、消化吸收后,再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
5.机警的文化氛围。风电企业所有人员都应该树立安全意识,这是第一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生产中如果缺失安全意识,那么这样的生产是危险的。预计不可预计的未来,良好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具备前瞻性、预防性、敏锐性的思维,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发现得越早,付出的代价越小;而越晚,则付出的代价越大。
由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可知,安全文化建设须建立在企业的物质基础之上。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物质基础又集中反映在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之中。在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普遍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各类型企业也必然遭遇到了经营效益下滑的风险。从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企业的竞争环境。那么恶化后的竞争环境对安全文化建设又带来了怎样的困境呢。不难理解,在企业全员聚焦于增强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安全生产似乎成为了一种“口号”,而难以将其上升为一种文化积淀。
1.2企业制度环境导致的现实困境
这里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就企业制度环境所导致的困境而言,可分别从这两大制度类型上来考察。①正式制度环境因素。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遵循圈层原理,即需要从制度文化逐步上升到精神文化领域。然而,在当前压缩产能水平、提升产能结构的压力下,我国企业普遍聚焦于构建技术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也在绩效考核上配合了这一点。②非正式制度环境因素。与正式制度环境不同,非正式制度环境是自发形成,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实践表明,我国企业员工在不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的情况下,难以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更不要说对安全文化重要价值的认识了。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现实困境分析表明,在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制约条件。就解决当前困境的思路来看,则需要利用企业文化的构建原理,来综合消除客观和主观方面所带来的干扰源。
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点与区别
在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原理的同时,还需要认清二者的异同。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看,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质。因此,下面将就二者的异同点进行梳理。
2.1二者的共同点
①理论层面。作为一种文化基因,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都需要借助“传承”来实现基因的保存与传递。这也就表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长期中逐渐形成。②实践层面。前面也已经提到,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遵循圈层原理。企业文化作为总括的文化系统,在建设实践中需要逐次完成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构建。与此相似,企业安全文化也需要完成由“看得见”到“看不见”的转变。
2.2二者的区别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将企业安全文化看作为企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从而放大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从功能结构来看,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形成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员工趋同的心理素质。而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需要建构起“: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可见,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正是由于存在着显著的正外部性,便相对增大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难度。需要指出,当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这从对其概念界定的多元化倾向上也可见一斑。但我们也应建立起文化自信,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还应在企业充分推广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安全观。
3基于国际经验下的对策构建
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十分重视制度文化构建,这也与西方社会重视契约的文化背景有关。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70年代初期就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法》。从美国杜邦公司的经验来看,在其生存发展的200多年的历史中,就是把安全上升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倡导安全、职业道德、环保与健康及对人的尊重,从而成为公司发展历史的进程中永不动摇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转化人的观念,不是以一种强硬的方法往人的头脑中去贯穿法规和条文,而是结合人的自身特点,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安全环境,使人的自身素质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传统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转化。由此,基于国际经验下的对策可从以下4个方面。
3.1提升人本管理水平
“人本管理”作为舶来品已逐渐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应用。但从应用效果来看,其中的功利性仍不乏鲜见。这种功利性的产生根源可归因于,我国企业部分管理者对员工的人性假设仍是“经济人”。这样一来,必然习惯于采取说教的方式来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为此,提升人本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员工真切感受到管理者为员工的安全着想,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安全生产来为企业的发展着想。
3.2强化制度规制机制
杜邦公司所获得成就是我国企业无法复制的,其中就包括美国人所崇尚的契约精神。因此,我们在正视这一情形的同时,便需要借助制度高压来规制非安全行为的产生。从安全文化的建设路径来看,这里属于制度文化建设。结合现实问题,强化制度规制机制的关键在于旗帜鲜明的履行奖惩办法。前面谈到了我国企业所存在的非正式制度环境,为此需要通过引入“声誉约束机制”来克服“法不责众”的弊端。
3.3重视文化基因传承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实现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的转变。为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安全文化基因的传承。具体的做法包括:①管理者不应因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恶化,而弱化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②管理者应认识到安全文化这一软实力的价值,并努力使其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集合。
3.4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员工岗位安全意识培训中,需要充分挖掘传统安全文化元素,从中来使员工产生共鸣。诸如,三思而后行、沉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文化元素,都能使员工在内心信念中形成安全生产意识。
二、个人对安全文化涵义的理解
安全包含安与全两个字,安表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即无危则安;全表示完整、没伤害、没残缺,即无损则全;既无危又无损,则为安全。安全,是使人不受伤害或危害的影响,没有危险或灾难的威胁,不受财产损失的威胁的状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浸润,逐渐形成人们潜意识中的行为规范(习惯);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施,安全生产愈来愈被人们普遍关注,安全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安全理念被提出来以后,很快得到认可和飞速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关于安全的理念体系和行为习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观念问题,态度问题,也是体制、管理问题,是单位问题,也是个人问题。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员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创造良好的、安全的作业环境,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其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另外,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因此,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作用。
2.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能,注重实效,确保每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制度中的细节也保证得到落实,把事故消灭萌芽状态,是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弱其危害性,安全工作才真正发挥作用,实际上这所蕴涵的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安全文化。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1.要以“以人文本”为中心
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只有激发员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
2.要以多样的活动形式为手段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也离不开一定的形式,但形式要根据安全生产需要而优选,以效果最大化为取舍标准。
3.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
要创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首先要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4.重在养成
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要坚持教育与养成并举。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行为养成上,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职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
5.全员参与
安全生产是一项全员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使安全文化建设收到预期效果,就必须要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形成声势。
6.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注重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对一切“三违”现象,都要按制度予以处罚,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以此达到人人敬畏制度,事事遵守制度,处处执行制度,以制度促进和谐稳定安全生产环境的形成。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企业安全落实了,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的。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举不胜举,以浙江永康为例。永康市五金机械企业有1万余家,绝大多数为私人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经验,每年被机器切断的手指上千。因此这里又多了两个新的别称:“断指之乡”和“工伤之乡”。据知情人介绍,每年被截断的民工手指大约在一千多个,而绝大多数受伤民工均成了永远的残疾。
现在,冲压产品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乡镇和私营企业,用的多数是未经任何训练的民工,按照乐清和常州所报道的比率估算,全国按一百万台冲床估算,其中90%左右是肯定会伤人的中小型冲床,则每年被冲残手的人数应为40-6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2003年5月份以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说,乡镇煤矿产量猛增使得前三季度乡镇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同比分别增加231起、47人,分别上升12.9%和1.5%。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9人。辽宁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等煤矿事故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安全事故”是现在中小企业存在而且必须得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一项大工程。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行政方面
1.在2000年时国家有关部门了必须经过培训、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名单中,却没有“冲床工”这一职业。这就导致了职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政府和劳动保护部门无法对受害者的合理申请赔偿做出仲裁,受害者只能私人通过律师打官司获得相应的赔偿。而受害者好多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无法请律师打官司,最终放弃索取赔偿,这也让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3.劳动部门没有履行对加班加点、不签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不买工伤(社会)保险的不法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以致不法企业的行为更加猖獗。
(二)技术、标准方面
1997年修订过的《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中,实际上仍然将16吨以下的冲床列为不必配置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这些机床占冲床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对16吨以上冲床所规定的安全指标,也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并且政府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只把研制精力放在数量少但可卖高价的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上。
(三)宣传、教育方面
新员工和老员工进企业之后都要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以至于他们缺乏保护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让员工进行操作机器之前,没有告之哪些机器、操作是比较危险的,并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疏忽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首先要认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能激励员工安全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则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学习。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1.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3.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4.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劳动部门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凯盛,林源华,谭苏娟.别让大象踩扁你.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
[2]马向群.管人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徐德蜀,邱成.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蒋庆其.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5月
[5]孟燕华,胡广霞.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2安全标准化与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起源于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的生产方式跟企业中每个人的关系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文化理论文化来指导和规范企业中个人的行为活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把安全的文化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人,关乎到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它需要靠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用简单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来解决,而是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个员工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同时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每个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
2.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安全文化
与社会文化不同,安全文化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用文化来引导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手段,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安全文化强调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安全基础管理要相对的扎实,如果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齐全,原始记录不够明确,那样是不行的。其次,安全文化还强调现场的管理,例如,一个企业在工作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注重工作现场,必须要创造一个拥有各种安全标志、标语、整洁以及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妨碍物品的现场环境。
2.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内容中看,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由于其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其将企业中的员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希望通过文化手段的运用来使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被激发,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的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是一种极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不仅是一种涉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管理思想,而且其内容有十分具体,具有极佳的人文性与科学性,能够将人的行为与思想联系到一起,具有较好的时效性与操作性,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但是一种思想精神,更是一种企业文化。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1 企业安全文化基本组成部分
1.1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
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与安全的工具、设施、材料、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例如,防毒器具、护头帽盔,防静电、防辐射的特制套装等个体防护用品护具;各类超限自动保护、引爆装置等安全设备装置;阻燃、隔声、隔热、防毒、防辐射、防电磁材料及其检测仪器,本质安全型防爆器件、光电报警器件、热敏控温器件、毒物敏感显示等安全防护器材、器件及仪表;有害气体报警仪、瓦斯检测器等各种预警预报装置。
1.2 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人、物和环境的安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其他涉及安全的厂规、厂纪等。另外,也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原则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特点,是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化的体现和结果,是物质文和精神文化遗传、涵化和优化的实用安全文化。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企业自身的安全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
1.3 企业安全精神文化
包括企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思维方法、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理素质;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心态与环境、企业安全风貌、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科技水平、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机制、安全文明氛围;安全文学、艺术;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社会科学等。从本质上看,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文明生产、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员工对安全认知能力与辩识结果的真实体现,是员工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反映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对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态度和自觉性上;反映在企业的安全形象的塑造、安全目标的追求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保障安全操作和产品安全的安全质量上;反映在自觉学习安全技能、对自救互助应急训练的热情、对企业安全承诺以及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和行动上。
1.4 企业安全价值及行为规范化
包括员工对安全的价值观及其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是一种或明确或隐含的观念,是对事故的真假、好坏、善恶、美丑等方面所做出的倾向性表现,以及对其实质问题在内心所形成的习惯性主观判断。这种潜在观念制约着人在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一切愿望、选择、目标以及行为方式。安全价值观反映在人的外在行为上,形成公认的安全价值愿望,反馈于心、溶于思想、引导思维、制约行为,逐步形成了社会化的安全行为标准或原则,并进一步演化为社会及大众公认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行为规范表现为安全理论观念、安全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标准、科学的习俗和风貌,甚至包括企业安全生产对社会应负担的道德责任等,它是企业安全精神长期作用于员工的结果。企业安全价值及企业安全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特质和核心。
2 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价值
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
2.1 导向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具有明确集中的价值观,集中体现企业的最高理想及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提供了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为企业大多数职工所认同,他们将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将企业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目标。这样,个体目标、价值观、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理想有了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个体的行为被集中导向到同一目标,使全体员工朝着同一的方向共同努力。
2.2 约束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作用与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制度约束不同,它虽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不成文的软约束,它通过文化的作用,使这些制度在员工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有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行为,这种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员工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
2.3 凝聚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当它们被企业职工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而强大的群体意识,将每个职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工之间不仅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且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语言,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将成绩归功于集体并愿共同承担受失败带来的后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保持一个企业的稳定性,保持其独有的风格和活力,不因企业员工的更替而大起大落。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有着畅通与完善的传播渠道,因而它有足够的力量同化一批又一批新来者,使他们接受这种文化并继续坚持与传播它。这正是世界上一批优秀企业长盛不衰的原因。
2.4 激励功能
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奋发努力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安全文化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内”激励来实现的,它主要是通过精神激励而不是物质激励。这种激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首先,企业的安全文化,特别是企业的价值观向人们展示了工作的意义,人们在理解工作的意义后,会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这一点已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所证实。其次,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充分发挥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一旦职工真正感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他就会更好地工作,并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再次,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对职工进行目标激励。它一方面用企业的宏观理想和目标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它也为员工个体指明了成功的标准与标志,使其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并使用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员工追求目标的行为。
2.5 辐射功能
企业在社会中存在,企业安全文化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它反过来也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企业安全文化大都重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益关系,使二者共同繁荣和发展,它能促使企业在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主动承担起自己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时为了长期利益和大局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企业安全文化还通过对自己员工的优良培养和教育,而影响整个社会。所以安全文化辐射到社会上,会对社会大文化产生良好的影响。
3 结语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将企业决策层、管理者及企业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力和文化人。企业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