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蒙汉双语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双语教学不仅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具体体现,也是从实际出发,发展蒙族地区教育,培养民族人才,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已经有所落伍,已经不能够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大力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上的创新。
一、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到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就会愈加落后,不能反映时代要求,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做到蒙汉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够提高有效提高蒙汉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使蒙地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大,教师费力多,而教育成效却不明显的窘境。
而且,有效实施蒙汉双语教学法的创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蒙族文字和文化,以便能够有效地加强蒙汉民族团结,发展蒙族地区的文教事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文教方面的支持。
二、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策略
(一)分等级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在同一个学校甚至是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汉语和蒙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组织蒙汉双语教学时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进行。在蒙汉双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考虑先对学生进行汉语和蒙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等级测试,以测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基础,然后按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班授课。事实上,这种创新性的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已经在西方很多国家都成功的运用在留学生双语学习中,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具体的实施准则就是,教师科学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上,采取不同的蒙汉双语教学形式,对不同的班级甚至每一个学生的语言水平有所掌握,分等级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对于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课前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回答问题时允许一定的母语使用量,而在课后教师再给其开小灶;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适当进行书籍阅读,并参加课堂讨论,以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二)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双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特点——语言性和科学性,而蒙汉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以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为原则,广开思路,创造性地采用综合性课题讨论、即兴演讲、分角色游戏模拟等,而且,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师更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通过课堂播放视频、影像、音乐等,丰富拓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考虑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便提升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事实证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经典话题为主线展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三)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
这种蒙汉双语教学课程的分阶段设置方,式是指对蒙汉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想和实施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因为这种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方便教师客观上采用团队教学法,充分发挥每一个蒙汉双语教学教师的个人专长,对蒙汉双语教学的阶段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握,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则是既可以有汉语的专业知识学习,又在此一项的基础上进行蒙汉双语学习。所以说,用这种蒙汉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蒙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蒙汉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四)增强蒙汉双语教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
事实证明,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线的教师。在蒙汉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中,无论是模式方法的探索,还是具体的课堂付诸实施行动,都需要一线教师的全程参与并付诸行动。事实上,任何一个蒙汉双语教学教师都可以独自探索适合自己以及班级学生的创新式教学模式方法,而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创新式蒙汉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在借鉴使用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做出修正,这就需要蒙汉双语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水平,而这种能力素质水平,则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以及自身努力获得。具体来说,教育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蒙汉双语教学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对现任教师进行组织培训,并定期考核;另一方面,要吸纳引进蒙汉双语教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学岗位上去,为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做出贡献。
总之,蒙汉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国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应受到广大相关教育人士的重视,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路漫漫而,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6-0075-04
一、内蒙古法院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状况
据高级人民法院统计,自治区现有19个沿边法院,25个牧区法院,这些法院辖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6%;辖区总人口608.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法院普遍缺少能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主持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全区现有法官5600多人,蒙汉双语兼通的法官421人,占全部法官数的7.5%。[1]阿巴嘎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全旗常住人口4.4万人,其中牧业人口2.1万人,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60%以上。近些年,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迅速,蒙汉群众之间的草场租赁、牲畜承包、民间借贷等经济往来增加,引发的诉讼也越来越多,诉讼双方使用蒙汉双语诉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阿巴嘎旗人民法院使用蒙语、蒙汉双语、涉及有蒙文证据的案件已经占全部案件的50%以上。而全院的17名法官中,能够熟练使用双语开展诉讼活动、制作双语法律文书的只有2人。[2]2009年该法院试图通过搞法官助理试点来缓解审判压力,但是法官助理不能独立办案、不能参加合议庭、没有表决权又制约了其审判权力。该法院还通过专门配备翻译和在每个苏木聘请1名人民陪审员的方法来缓解双语法官不足的压力,但是都没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更何况还存在着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
内蒙古东部的新巴尔虎左旗人口40143人,其中蒙古族25187人,占全旗总人口的62.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蒙语沟通,一些偏远牧区的牧民依然存在不懂汉语、不识汉字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该旗法院需要大量蒙汉兼通的双语法官。该院的一份资料显示:1995年该院有54人,双语人员19人,占全院的35%;1998年该院有49人,双语人员16人,占全院人员的33%;2000年该院有40人,双语人员9人,占全院人员的22%;2003年至今该院有41人,双语人员9人,占全院人员的22%。目前,该院的9名双语人员中,只有1人具有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其余都是法律专业专科学历。兴安盟两级法院500余名法官中,少数民族法官占法官总数的近40%,高于全区平均比例,但这些法官中能用少数民族语言主持诉讼活动的不到四分之一,能用少数民族文字制作裁判文书的更不到十分之一。[2]
通辽市库伦旗人民法院的双语审判是该院的一个亮点工程,蒙文庭审已在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中全面推进。库伦旗人民法院内设职能部门13个,派出人民法庭2个,其中一个人民法庭和一个巡回办案法庭专门从事蒙文审判工作。全院共有干警57人,其中少数民族干警44人;审判员38人,蒙汉兼通的有25人,占审判员总数的66%;书记员共17人,蒙汉兼通的有8人,占书记员总数的47%。近年来年均受理各类一审及执行案件千余件,其中全部使用蒙语的案件为400件左右,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39%。[3]可以说,库伦旗法院双语法官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自治区各法院中比例最高、优势最强的。
总体来看,蒙汉双语法官奇缺,常常不能组成合议庭,是各地法院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内蒙古高校法学专业培养蒙汉双语人才目标定位的意义
法学专业培养蒙汉双语人才关乎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贯彻执行。民族平等不能流于形式,要在各个领域制定具体实现措施,这样才能将民族平等的政策法规落实到实处,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各民族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往来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民事关系的种类和范围也日趋复杂。这样一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数量逐年上升,加之普法宣传工作的不断普及,选择到法院诉讼的涉及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也在逐年上升。
可见,配备蒙汉双语法官审理涉及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是确保少数民族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的保障。内蒙古高校的法学专业,特别是民族高校的法学专业要立足蒙汉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为民族地区服务的理念。所以,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在内蒙古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1.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确保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最终保障
《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平等政策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通过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的颁布,充分体现各个民族在享受教育权利上的平等。
法学教育在我国始于1904年清末的直隶法政学堂,经过100 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法学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法学教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法治蓝皮书》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个,30年来增长了105.6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学专科在校生达22万多人,30年间增长了200多倍。[4]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短缺问题却很严重。不仅内蒙古地区如此,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的缺乏,致使少数民族当事人不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因此,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培养大量的蒙汉双语法律人才,是蒙古族群众充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前提和保障。
2.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维护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的保障
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开始,然后向双语乃至多语方向发展的。双语现象是一个民族或个人为了与另一民族交际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传播法律文化,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由于蒙汉双语法律专业人才缺乏,致使蒙古族当事人在进行维权、诉讼时与办案人员沟通不通畅的情况时有发生,易产生误解和冲突,这些误解和冲突解决不好又容易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语言不通给当事人和司法机关之间带来的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障碍极易造成司法机关不能在法定时限内结案,致使诉讼效率大为降低;二是语言障碍使得有些办案人员不能准确理解诉讼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就妨碍了案件事实的查清、诉讼证据的核准,以致于做出了脱离客观实际的不公正的裁判;三是语言障碍使得司法办案人员不能用双语制作法律文书,大量需要翻译的法律文书难以及时翻译并送达,致使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受到损害;四是语言障碍致使少数民族当事人对侦、控、审整个过程浑然不知,只知结果,听不懂诉讼庭审,被动接受司法审判。所有的这些障碍,必然会让蒙古族当事人对司法机关产生不满和怨气,认为这是汉族强权。如果他们受到民族分裂势力的煽动,就容易产生反叛思想。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律师在四川甘孜州调查少数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短缺问题时也指出,双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翻译人员严重不足,不仅普法工作任务不能深入到民族地区,难以建立可以发挥长效作用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和制度,司法审判的公正理念也难以为少数民族民众所理解,民族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民族矛盾会越来越突出。[5]可见,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是维护内蒙古地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的保障。
三、内蒙古高校构建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存在的困难
1.师资匮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如下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6]
由此可见,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然而,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蒙汉双语法学师资的匮乏,尤其是“双师型”人才的匮乏。蒙文司法考试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报考者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方向也比较分散,且语言单一现象(偏重蒙语)还是存在。因此,他们都很难胜任高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教材匮乏
目前,蒙文版的法学教材种类十分有限,仅出版了萨日娜、胡春香主编的《刑法学》,萨日娜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和《法学导论》,芒莱夫主编的《宪法学》,宗那生主编的《刑法学》。胡玉荣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还待出版。这些教材,也仅供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蒙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使用。
蒙文法学书籍也很单一,仅限于“五五”普法学习教材和培养双语法官及司法考试所用的辅助教材和工具书。如:《汉蒙法律名词术语辞典》,各类法律法规汇编5册,《法律工作蒙文丛书》等。另外,还有《人民政府规章汇编》被译成蒙文发到了1000多个以蒙古语为主体语言的牧区嘎查。
3.资金匮乏
在我国,蒙汉双语法学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之所以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与投入资金不足密切相关。资金匮乏的关键就是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双语教育理念仅仅停留在我国族际语言——汉语的学习层面上,不注重少数民族双语学生其他方面技能的培养,尤其是法律技能的培养。正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也使得内蒙高校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在兴办过程中就很快夭折了。
4.生源质量不高
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内蒙古全区各个蒙古族中学。由于基础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质量远低于汉族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在370分左右(满分750分)。在法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又存在着现代法律文化与蒙古族法制文化之间的断层因素,即现代法律名词及其术语在蒙古族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内容,这样一来,汉语能力对于法学专业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些学生汉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普遍比较低,对于法律名词术语和法条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就给教师授课带来了许多困难,也给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兴办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四、对策
1.结合地区实际,加快法学蒙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蒙汉双语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内蒙古地区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蒙古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的基础上,制定师资培养方案。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要坚持属地原则,在本地区选拔蒙汉双语法律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对于有基层法律工作经验的“双师型”双语人才可在年龄、学历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其次,在师资培养方面,一是要坚持师资队伍内部的“传、帮、带”传统,将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制度化,这是师资质量快速提升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二是要采取国外留学和国内访学两种形式,开拓双语教师的视野,提高双语师资的整体素质。最后,应注重提高双语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与地方司法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让双语教师定期深入基层法律实务部门,可采用带学生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方式,获得双语法律实践经验,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以培养合格的双语法律人才。
2.立足本土,集中优势,加快蒙文法学教材建设
尽管教育部规定了高校教育要统一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但是在当前缺乏蒙文法学国家规划教材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国家规划的汉文版的法学教材和学校自编的蒙文版法学教材并行使用。首先,借助本地区及本院校蒙族师资的优势,集中双语法学师资力量(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请求蒙文师资的适当协助),翻译和撰写蒙文版的法学教材及相关工具书,作为学校的内部教材使用。其次,加强与各个民族院校的联系与沟通,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编写蒙文版的法学教材。最后,要向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相关部门寻求资金等多方面帮助,确保蒙文法学教材的编译工作顺利进行。
3.开拓各种融资渠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双语法学教育的投入,保障该专业的顺利发展
蒙汉双语法学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十分薄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内蒙古的一些高校也曾办过蒙汉双语法学专业(内蒙古大学至今仍在招收蒙汉双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但是大多因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师资等原因,最后不得不停止招生而夭折。因此,从中央教育部门到地方教育部门,都应设立民族双语法学教育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双语法学专业的扶植力度,推进法学双语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法学人才。
4.做好生源对接工作,确保双语法学专业的生源质量
优良的生源是教育质量的保障,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更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蒙汉双语法学专业。首先,要深入各类蒙古族中学宣传双语法学专业,使高中毕业生加深对该专业的了解。其次,为优秀生源开辟绿色通道,可以通过免试保送和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本专业。再次,学生入学后,要对其语言程度(汉语和蒙语)进行测试,以此为依据设置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同时,要开设汉语言课程,提高学生对汉语授课的专业课程的接受能力。最后,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文斌,史燕龙.内蒙古:三项机制培养双语法官[EB/OL].http:///html,2010-09-12.
[2] 史万森 .西部双语诉讼调查.内蒙古:远眺双语诉讼中的人才困惑[EB/OL].http:// .cn/,2009-04-15.
[3] 伊日乐图.关于双语审判工作的调研报告[EB/OL].http:///public/detail,2009-05-13.
“民汉一体化教学”一词最早见于新疆财经大学校长阿斯哈尔·吐尔逊的《依托“双语”教学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语言与翻译,2010)一文,其意是指通过将各民族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方案、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和统一毕业标准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的逐步推广,“民汉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目前为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新疆本土高校已全面推广“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但国内外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高等院校“民汉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所见不多,对于民汉一体教学显示的优势及弊端的理论探索方面目前更不多见,各界学者关注的目光基本都停留在传统的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与“民汉合校”的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上。
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背景及成因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人口聚居的区域,长期以来,由于以农耕和商贸为主业的汉族居民相对集中地居住在绿洲城镇和交通沿线,汉族居民聚居区的教育设施也相对集中,而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受人口数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在聚落分布上呈现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所以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的教学设施相对分散,少数民族居民受教育水平始终与汉族群众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过去50多年来,针对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举措不断推进,但由于受教育领域长期推行民汉双轨教学体制并行的影响,新疆世居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年高考招生过程中无论是投档控制分数线还是相同科目(数、理、化等)的考试成绩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二是大部分民族教师专业素质和汉语水平较低,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主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有限,很难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业绩。由于受教师水平与教学设施两个方面的限制,加之民族教育领域长期使用信息承载量较低的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所以新疆高校所培养的少数民族人才难以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新疆各界人士广为关注的话题。
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在新疆基础教育领域目前已形成“民汉合校”、“内地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和“双语实验班”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现状。“内高班”和“内初班”是双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办学规模和办学地点所限,难以成为新疆基础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双语实验班”则因为其具有本土化和规模化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新疆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新疆高校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先后尝试了预科汉语分级教学模式、汉语讲授专业课模式、“23分段”或“113分段”教学模式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各项改革措施基本符合少数民族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但是,上述各种模式均是在民、汉两个分离的教学系统中运行的,这就决定了这个模式下培养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质量上和汉族学生是有区别的;同时,上述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加强基础文化素质为目的,代价是无形中削弱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种种实践证明,在民汉分离的双轨体制内少数民族教学改革的效能已几乎发挥到了极致,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必须彻底破除民汉教育双轨制,逐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
二、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1.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生管理制度的冲突
由于新疆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所以新疆高校大学生中既有“统招生”又有“民考汉”、“民转汉”、“蒙授生”、“双语实验班”等多种生源类型的学生。上述学生类型中,“民考汉”学生从小在汉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其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与汉族“统招生”大体接近;“民转汉”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一直在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生活,但进入高校以后由于汉语基础较好而选择进入汉语言授课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完全保留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同班级其他类型的学生很难融合;来源于且与新疆籍“民转汉”学生类似的一些学生被称之为“蒙授生”,这类型学生初、高中阶段在蒙语中学学习,平时上课以蒙语授课,但高考后进入汉语言班级学习,这类型学生有着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习惯;此外,随着全疆双语教学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双语实验班生源学生高考招生计划的逐年增加,为数众多的“双语实验班”学生开始进入高校学习。实行民汉混合编班开展教学的初衷是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并享受到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了达成上述目标,管理部门又制定了诸如“导师制”、“民汉合住”、“民汉结对子”等多种辅助措施。但由于各民族学生之间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各不相同,导致各民族学生在班级中、宿舍中形成了各种小圈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讨论,学生们都喜欢与自己本民族的同学抱团形成小集体,并不利于班集体的管理与班级文化的培育。民汉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相互尊重不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相对突出,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当薄弱。民汉一体化班级中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于以往的种种特点决定了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有效驾驭全新的班级体。
2.民汉一体化教学管理与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的冲突
民汉一体化班级中,“民考汉”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语教育,所以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基本可以接受民汉一体化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但部分理论性和文化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笔者针对新疆师范大学各专业“民考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项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不及格率明显要高于汉族统招生。“民转汉”、“蒙授生”和“双语实验班”学生虽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但当他们接受汉语教学时还总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思考事物并用传统的模式反映事物,这种行为习惯导致他们在课堂和考试过程中应变能力较差,在面对新事物时常常表现出犹豫与迟疑,这种现状直接反映在学生学业评价环节中,如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问答中很少可以流利使用专业术语,在笔试考试中对于论述性试题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答案,导致部分课程尤其是文化性较强的文科类课程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正常考试不及格情况较多,班级整体排名靠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疆各高校都制定了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免修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降低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及格标准、对于民汉学生期末考试试行差别化阅卷等等措施,甚至为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整体提高百分之三十等。但随着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推广及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上述优惠政策渐渐失去了其可操作性。处于摸索阶段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在没有制定出妥善有效的平衡措施之前,这类型学生特别容易心灰意冷,出现丧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
3.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与现行双语教学理念的冲突
与新疆高校大力推广“民汉教学一体化”不同的是,新疆基础教育阶段目前推广的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民族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则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教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料显示:全区2010年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119.87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48.0%。其中:学前三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幼儿37.16万人,占学前三年少数民族适龄幼儿数的56.5%;中小学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82.71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的38.9%。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推行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但是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民汉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全汉语教育,在绝大多数汉族学生无法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情况下,新疆高校无法通过实施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三、有效推进民汉教学一体化的对策及建议
1.德育先行、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
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民汉兼通型人才,所以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爱国公民,要注重培育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情感,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富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要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弱化宗教意识和民族意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引导各民族学生不仅要做出众的民族人,更要做幸福而有尊严的中国人,把个人成才融入祖国繁荣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使得他们学习有动力,生活有希望,成才有保障。唯有如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民汉一体化的熔炉中去,铸炼成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感恩、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宏观指导,还需要各类型专业人才的探索和奉献。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的各类优惠政策不是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手段,只有实施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才可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实施学分制为基础的选课制度是解决民汉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的理想办法。在学分制的基本框架下,有限制地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学分预警及优胜劣汰机制,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修业年限的自由,或者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优先实行选课制,同一门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修业年限的区别化。只有如此,各民族大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允许优秀学生优先成长、中等学生保质成长、落后学生合格成长。
一、双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双语教学思想的提出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早在1870年,澳大利亚就有过德语双语教学。20世纪初,人们认为双语能力影响智力的发展,这种观点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人们转而认为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不会有消极的作用,但也不能证明有什么积极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觉得双语能力对智力发展有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196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开设的法语沉浸课取得巨大的成功,从此双语教学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对双语教学提出了质疑,但在1998年和1999年的公民投票中先后以6l%和63%的票数而获得通过。从此双语教学便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最初的双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譬如我国内蒙古,蒙、汉混居,有使用蒙、汉两种语言的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就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一个时新的名词。可以说,今天的“双语教学”有着新的时代含义。双语教学被定义为用外语(在我国主要是英语)进行学科教学(如数学、历史、地理等),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外语,而并非使用了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就是双语教学。由于双语教学培养的人才符合国际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二、双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而强调用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知识教学,学生通过学习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因此,双语教学对师资要求很高。双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或素质:
1.较强的外语能力
双语教师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外语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能用畅达地道的英语组织学科教学,把学科专业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所以,双语教学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懂得专业英语。
2.扎实的专业知识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它不只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双语教师也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师。他们必须懂得另一门专业,并且要求专业化,能够深入浅出地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3.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首先是特殊的外语教学,因为它不只是为了学外语而教学;其次也是特殊的学科教学,因为它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来组织教学。所以,双语教师必须同时懂得外语教学和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将学科知识和外语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学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外语。这是双语教学的精髓,也是双语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我国双语教学师资现状
双语教学实验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是大多数实验中的双语教师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完全符合双语教学师资的要求。他们要么是英语水平不够,不能实现全英语教学;要么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不能系统地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还有的教师教学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教学观念也比较陈旧落后,不能有效地从事教学。有一些条件稍好一些的学校,聘请了外教。他们语音、语调标准自然;口语地道,原汁原味,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使中国学生有些不适应。
目前,对我国从事双语教学教师的具体数量和水平还难以统计,但是我们可以从基础教育外语教师的现状中看出一些端倪。到2001年,我国从事基础外语教学的教师超过65万人,承担65l4万初中生和1405万高中生的外语教学任务。初中教师教育学历合格率为88.7%,高中教师教育学历合格率只有67.7%。虽说比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1998年初中教师教育学历合格率是63.5%,高中教师教育学历合格率只有43.8%),但是整体上仍不令人满意。基础英语教学的师资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刚在中国起步不久的双语教学了。
四、双语教学师资培养
双语教学的需要和迅速发展使双语教师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当前,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探讨
理论指导实践,双语教学的实施和双语教师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否则双语教学的实践就会有些盲目。要尽快成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在各大高校开设培养双语教师的专业培训班,编制适合中国双语教师培养的教材,并经常举行研讨会、观摩会、比赛等活动来推动双语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以免现有双语教学师资流失。
2.注重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是指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培养,是培养系统化、专业化教师的必要手段。双语教师的主力军也同样会从师范院校诞生。但传统师范院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所以,我们必须对师范院校进行一定的改革。传统上,师范院校外语系学生大多是从高中文科班招收,他们文科知识基础较好,但理科和其他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很难将外语与某一门具体的专业尤其是理科专业结合起来从事双语教学。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外语基础又太薄弱。因此,在以后的师范院校外语系招生时,可以考虑采取相应的招生方式,录取一些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经过专业学习,使他们成为能文能理,具有把外语和专业结合的潜能的复合人才,为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前的外语师范专业学生,其外语知识水平往往是“普而不专”,他们可能了解很多领域的部分词汇和科普知识,但由于不够专业化,不能用外语教授另一门专业课。因此,外语系学生必须辅修另一门专业,或者采取双学位的方式,使外语专业学生成为“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从事双语教学。
对传统的师范外语进行改革,只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要真正解决双语教学师资问题,还必须高瞻远瞩,在广大高校开设“双语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学教师,以满足将来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3.继续抓好在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113-02
国外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德国19世纪的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探讨幼儿游戏的学前教育家。他把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特点,是童年生活中最幸福和快乐的事情,是表现和发展儿童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佳活动形式。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独创了一套风靡世界的蒙氏教学法,幼儿通过对蒙氏教具的自主游戏操作,进行自发探究和学习活动。美国学前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强调幼儿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比利时学前教育家德可乐利采用完全取于自然的游戏材料研发了一系列发展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游戏,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感官训练,促进了幼儿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国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他认为“幼儿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可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张志远肯定了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游戏技能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已总结出的游戏活动有: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语言游戏等。
目前,有关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北京、西安、渭南等地多数幼儿园的幼儿英语学习热潮为研究背景,通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和总结,着重研究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开展思路和实施方法,针对幼儿教师的游戏实施过程给予科学的建议和深层的指导,使幼儿教师通晓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意义、方式和方法,改善幼儿游戏质量,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促进学前英汉双语游戏在幼儿园的普及和有效实施。
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研究的内容包括室内教学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手指动作游戏、桌面益智游戏、建构创意游戏、音乐律动游戏、角色模拟游戏、情境表演游戏、亲子体验游戏、自主创新游戏等十类内容。
一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是指幼儿教师在小组或集体教学活动中,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使幼儿获得开心快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
二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通过爬、走、跑、跳、投、抛、钻、跨、拍球、攀登、搬运等基本活动技能及各项体育运动形式,使幼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适当运动的游戏形式,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健全体魄,对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三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小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通过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式活泼轻松,内容生动具体,可以边表演边吟唱,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编号:WZYZ201505),课题组其他成员:程平菊、沈勤利、汪梅、王鸽子、李永明、高琴
四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是指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玩具材料在桌面上进行的独立或合作观察、阅读、操作、摆弄、探究、拼插、思考、竞赛、嬉戏、娱乐等游戏形式,以满足幼儿自我挑战、获得成功需要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社会竞争力,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充分运用手、眼、脑去感知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地获取有益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力、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
五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以供幼儿创意游戏使用。教师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数量与品种、材料的质量与安全、空间与布局、使用时间与频率、玩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的玩法等。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性能。逐步教授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黏合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通过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逐步过渡到独立建造物体,再通过观察、启发、提示以及想象的方法,指导幼儿再现观察得到的印象、设计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六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是指通过游戏化、节奏化、律动化、舞蹈化的方式说唱英汉双语歌曲,配合、辅助教学,带给幼儿一种轻松、愉悦、开心的情感体验。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有对歌游戏、赛歌游戏、歌曲接龙游戏、夺标唱歌游戏、情境表演游戏、节奏游戏、舞蹈游戏等种类。
七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人际智能。在角色模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使角色模拟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还需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彼此间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代表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往,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八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而进行的游戏,具有艺术性、结构性、规则性、游戏性和表演性等特点,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力、心理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模仿作品中人们的思想、对话和动作,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游戏的生成包括幼儿自主生成的表演游戏和在教师引导下生成的表演游戏两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需遵循“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游戏的良好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鼓励其积极探索。
九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平等的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积累感觉印象,发展认知能力,体验交往关系,完善个性,发展社会性,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五种。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教养融合;注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198-02
在汉语言翻译工作开展过程中,语言模型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统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汉语分词、自动纠错过程中,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就现阶段来说,机器翻译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n语言模型。此种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其结构较为简单,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只是知道其大小以及n语言的元数对翻译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并不知道造成影响的具体情况,因此,文章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现阶段较为流行短语的统计翻译系统和基于层次短语的统计翻译系统的影响。
1 英汉统计翻译系统中汉语语言模型的应用分析
统计语言型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对字符串s概率分布P(s)进行展示,假如让w1l=(w1,…wl),表示长度为I根本字符,Wi代表一重要元素,基本上都表示一个单词。在汉语语言模型中,其主表示为一些以汉语句子为基础所分离出的生词。在翻译工作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短语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代表着目前翻译的发展方向,此系统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将某个短语看成一个翻译单元,系统在翻译中,首先都是把源语言的句子S拆分成j个短语:S1S2…Sj,在对每个Sk,k=1…j,利用翻译模型,可以将翻译目标转变为Ti。最后利用调序模型以及语言模型输出翻译结果,输出n个翻译较好的结果TI。短语翻译模型在实际的翻译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翻译过程中较短的句子进行翻译。通过对P.Koehn等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当语句长度能够拓展到3个单词以上,翻译系统的整体性能性能没有明显的提升,并且相应的数据稀疏问题也逐渐增多。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简单的语言翻译模型不能对短语之间的顺序进行有效的调整。
工作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解决短语的翻译模型不能对短语之间的顺序进行有效的调整的情况,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采用基于层次短语的翻译模型尝试解决短语的翻译模型不能对短语之间的顺序进行有效的调整的问题。主要的思路为: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的语言句子由相应的层次化短语组成,设定层次化短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子短语与单词,在实际训练时借助同步上下文无关文法,从双语对齐的语料中选择相应的语言知识,进而获得带有相应变量的基本短语对以及短语结构。但是,本质内容都一样,都是SCFG形成的式子。翻译系统模型中同步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应用,能够保证该翻译模型最大化的接近语言翻译要求。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语言知识。因此,该翻译模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采用形式化语法。基于层次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实际应用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在实际的翻译过程,需要借助层次化短语对部分语句进行层次化翻译,并按照实际状况将翻译过后的语句进行连接,进而获得完整的翻译句子。
2 汉语语言模型的规模对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影响实验分析
1)语料预处理及语言模型训练
该实验在实际的研究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我国在2007年SSMT评测中的新闻领域英中翻译测试集作为开发集,训练数据采用全部语料(该语料由SSMT077评测以及NISTMT077提供),训练实验的主要数据来源为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MT07评测和SSMT07评测提供的全部语料。全部语料中包含了四千万句汉语单语语料,按照过滤原则(处理后语料中句子的全部词汇是否全在SSMT07中出现)对双语对齐语料进行筛选,通过过滤选择合适的双语对齐语料。
在英文语料预处理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串化、②乱码过滤、③双字节字符处理等,在预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把全部的大写字母都转换成为小写字母等。对于中文语料预处理工作内容为:剔除乱码,双字节字母替换,分词等工作内容。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分词主要采用工具是计算过程中所研发的ICTCLAS3.0.
如果采用SRILM工具包训练语言模型,语言模型都是根据训练集规模实际情况以及n元语法的元数对其进行不同的划分,在划分过程中,根据语言模型的大小进行划分,可以划分成六种不同的元语法,分别为100、200、500、1000、2000、4000(万句),对于小语言模型句子,全部是从最后一种大语料库中选择。依据不同的n元语法元数,可以划分成三种不同的元语法,分别为3、4、5元语法。所有语言模型的参数表示为:
该实验所采用的翻译系统是由基于层次短语和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组成。一方面,对于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能够从大规模双语预料中选取相应容量的短句,再采用GIZA++对齐训练词。解码器在进行搜索时采用柱搜索法,搜索过程中利用以下特征:①IBM扭曲模型、②方向概率、③短语惩罚、④句子长度惩罚、⑤扭曲概率、⑥n元语法语言模型、⑦双向词汇化概率、⑧双向短语翻译概率。另一方面,对于基于层次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参考,从大规模双语预料中训练出翻译模型所需要的双语预料。层次短语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概率计算需要借助短语系统的线性对数,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使用以下5个特征:①规则特征(如数字、时间以及人名规则等)、②句子长度惩罚、③N-gram语言模型、④两个方向的词汇概率、⑤两个方向的短语概率。
3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大小、元数划分的语言模型分别输入到基于层次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以及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中进行解码,在解码时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参数配置不变,翻译模型保持一致,实验不需要对未登陆词进行处理,选取SSMT2007新闻领域测试集为测试集。最后,对最终的翻译结果进行BLEU打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表格中,两个英汉翻译系统所选用的训练数据一致,并且基于短语的英汉翻译系统的打分值结果比基于层次短语英汉翻译系统BLEU打分结果差。但是不管采用哪种系统,当语言模型大小为4000万句,元数为4元,其表现效果最好,具体的打分情况为0.3509 和 0.4331。通常来说,当增加语言模型规范时,将会提高BLEU打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内存相对较小的状况下,将会增加训练语料,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训练语料增加时应该做好剪裁工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相应的实验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不同系统,并不是扩大规模或者增加语言模型元数,就能够获得良好的翻译效果。而是需要考虑数据稀疏、裁剪等因素,并且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解决数据稀疏问题,并不断扩大语言模型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韦华,徐波.汉语语言模型的规模对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影响[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27):108-109.
[2] 银花.基于短语的蒙汉统计机器翻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 奚宁,赵迎功,汤光超等.统计机器翻译中多种语言模型的融合[C]//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2011:220-228.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返观;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兼有释、道等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无不是对儒家文化观的体现和融通。我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并举、海纳百川的文化,其间道家一直在和儒家的融通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化在儒家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下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保持着文化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提升,他们强调“行不言之教”,强调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汉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汉代教育崇尚儒术,对后代的语文教育影响甚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认为学语文只是治经的手段”,“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由于重视经学,就形成了对先秦书面语言的高度重视,为经学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以经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长久占据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主阵地的基础;由于重视识字与写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小学”,这为进一步巩固经学和强化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但这些也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比如,造成了在教育内容上书面语言和历代口头交际语言的长期断裂(这一局面直到五四才得以纠正);教育方式上的食古不化,缺乏创新,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经学文化的垄断和新文化的举步维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苍》、《急救篇》等蒙学教材,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开辟了蒙学之路。
2、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官学时断时续,教育时兴时废,但语文教育却有不小的成就:家学盛行,父子传授,形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家学传统,如王羲之一家的书法教育,这一传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语文教育,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家学的传统;清谈玄学,为避言论得祸,这一时期清谈玄学风气大盛,虽使当时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离了时代的需要,但对时人的语言训练却起到积极的作用;蒙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出现了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基础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有效工具;佛教大兴,在传播佛家经典时,为使大众听得懂,采用了当时的比较口语化的讲解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了基本的语言教育,虽主观上起到了麻痹大众思想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对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佛家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汉民族文化价值观里融进了新鲜的血液;文学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的《昭明文选》为代表,这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人已经能够把文学与经学、史学、玄学分开,这种认识反映在《文选》的编撰上,就是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一般不选,只选其中有文学价值的{论序述”18,再加上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出现,文学作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在语文教育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它不仅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还重视文章的艺术成就,使得文学作品独立出来,是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的确立,对以后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官话”教学和“双语学习”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异域文化如佛教等)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迭次更替,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交流,南朝兴起了“官话”教学,北朝兴起了“双语” 学习,在满际需要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得以传播和交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得以张扬,文化内涵得以丰厚,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融通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多元向心文化的文化品性,这种文化品性为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宋元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宋元时期,宋代政治的封闭性导致了汉文化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追求道德思想的完美、明心净性精神提升的理学思想,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而演变。宋代的理学家大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教育名师辈出,唐宋家中宋代的六大家不仅继续发展着韩柳古文运动,还以他们的文学业绩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民族文化的交融继续发展,特别是元代文化,以汉文化和的蒙族文化交融为核心,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进一步交融。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隋唐时的文化活力,但在考试之外,为了满足民间的交往,在交际上民间语文朝着实用化发展,元曲的繁荣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其代表成果是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不仅成为语文教育的典型内容,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流传物。宋元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等人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成就斐然,作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语文教育上值得提倡的还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养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主旨还是通过这些教育实现“教化天下”的文化价值观。
4、明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明代是一个旧传统教育思想逐渐僵化、新思想萌芽的时期。一方面,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科举考试必须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强调“代圣人立言”,封建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至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作为钦定语文教学内容来传播正统儒家思想19;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在我国历史上被史家认为是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的已经渗透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具有近代的启蒙思想,如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只可惜这种思想的亮光,由于本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而没能发扬光大,清朝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继续发展,封建道统得以继续维系,科举考试继续僵化;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汉、满、蒙、藏还有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无疑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宗羲等人提倡办学校要崇尚实学精神,“不是为了空学儒家经典,而要有用于天下”20;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四大古典小说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种种态势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拨。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在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优势的地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以后,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而涤荡、迷失、自省,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开始并逐渐完成了一种凤凰涅似的文化变革――从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5、结束语
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Z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以口头语言、器物上的刻画标记、书面语言等为主要媒体的文化潜移默化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特别是在文化育人、人文化成方面的极大成功无疑是今天处于价值多元化社会的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引言
目前,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以及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改革传统的专业“双语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专业“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急需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各领域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双语教育理论和模式。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理论,严重影响了我国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双语”和“双语教育”的定义及模式探析出发,进而分析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希望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定位和最佳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2.双语和双语教育
2.1双语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bilingual)”是指:“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双语就是“two languages”,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语。就中国大陆的高校教学实践来说,最初的双语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如汉藏、汉蒙、汉彝等两种语言交流的“双语”。但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的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学习日益重要,并有将英语作为高校教学的第二语言(esi)的发展趋势。因此,这里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2双语教育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我们可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媒介的教学。这里的“双语”应理解为“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母语不同,因而双语教育的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本民族语+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或“外语”;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汉语+第二语言或外语”。本文所指的“双语”就仅指“汉语+英语”。“双语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上课,而是强调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达到“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3.双语教育模式
3.1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
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甚至校内生活都使用第二语言,以创造语言小环境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中。该模式强调完全非母语的教学,其适用的前提是有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在我国的现阶段还无法实施这一模式,只在少数范围内适用。
3.2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
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该模式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以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同时,其母语能力也得到发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语教育模式。
3.3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是以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范围,提高学生的目的语能力。从我国目前的语言教育环境来看,该模式是比较现实的。
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受益。这就需要双语教育研究者从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不断探索,寻找真正适合我国不同院校自身情况的有效教育模式,使双语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4.双语教育中的心理学因素
4.1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兴趣和信心等。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监察模式视情感过滤为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动机、态度、自信心等)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这就叫“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认为若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很大,自信心很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那么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
从世界范围看,实施双语教育的对象大致有四种: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以两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国家或地区的儿童;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地区的儿童。按情感过滤假说,前三种儿童对第二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作用相对小些,习得二语容易些;而第四种儿童的过滤作用会大些,学习第二语言就会困难得多。中国恰好是这种情况。中国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困难,如单词的拼写与记忆、语法的掌握和运用、发音与听力的训练、词汇与文章的理解与翻译、运用外语进行表达和写作等。其次,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认知手段,往往使学生产生消极、逃避甚至排斥等心理。此外,教师对情感因素的忽视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如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以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从而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以致学习者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会使二语学习者产生畏惧、焦虑、沮丧等情感因素,不利于输入的增加。
由此可见,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将学生的消极情感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在双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动力。
4.2年龄因素
社会各界对双语教育的年龄问题存在争议。很早以前人们就从经验中直觉地认为,童年是学习语的最佳时期,超过最佳年龄,学习语言就会困难得多。20世纪5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提出十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lenneberg(1967)则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他认为人的大脑从2岁开始边化(lateralization),在边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脑来学习语言,约在11—19岁左右,大脑会完成边化。从此,语言学习主要由左大脑负责。人脑边缘化后的语言学习不如全脑学习时期来得好。因此,语言学习最好在大脑完成边化之前,这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关键期”。
如果“关键期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关键期”以后儿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会突然下降。但在现实中,有许多人是在童年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因此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语言心理学家蒂托恩(titone)就认为,儿童掌握另一种语言能力的增强来自于他的全面灵活性而不仅仅是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受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也持反对态度,他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指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如果学习双语,不仅会产生挫折感,而且会经常用混淆的双语表达思想,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4.3母语因素
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与英语在音、形、义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要使两门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对比分析,处理好语言的“迁移”问题。“迁移”(transfer)原属心理学范畴,指“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因为他们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另一门外语,所以原有的语言知识会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这门外语的学习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就是“由于目标语和先前所获取的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造成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目的语的习得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起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lado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认为语言学习者的cah是由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造成的,目的语中与母语相似的地方容易掌握,与母语相异的地方难以掌握。尽管对比分析假说在70年代受到了dulay,burt,jackson,whitman等人的质疑,后者认为学习者的错误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由于语言迁移造成的,但80年代以后lado的理论再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们认为cah的问题在于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因为它认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差异一定会造成学习困难;解决cah问题的途径不是彻底地否定这一假说,而是改进它。其实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在实际中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英语和法语由于在词汇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掌握了其中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去学另一门的时候很有优势。所以语言迁移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应充分利用语言的正迁移来促进双语学习。
总之,双语教学中通过语言异同的对比分析,尽量做到减少语言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使两门外语的学习做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4.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或技巧,分为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对所学材料的分析、综合和转变等策略)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对学习的规划,对学习过程的思考、调控,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学习策略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桂诗春教授指出:“学习者在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时,对目标语企图提出种种‘假设’;学习策略就是建立‘假设’的‘算法’。”也就是说,在习得语言时,人的大脑一直在根据目标语样本进行‘假设’,并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修改这些假设,直到它们与目标语大致相符。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儿童依靠乔姆斯基为“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帮助来对目标语进行假设。而在第二语言习得时,学习者还会运用学习母语时的一些策略和经验。例如,人们掌握母语后,会形成关于词汇、语法规则和语用方面的图式。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方面的图式进行对比,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大致相似,如英语和法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就有助于“假设”的成立,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可能迅速有效。可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差别太大,如英语和汉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不但不能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的“假设”,反而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正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的巨大差异,对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掌握和精通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在母语图式与目的语不一致时,学习者应将两者加以鲜明的区别,对新建构的目的语图式加以强化训练,形成巩固的长时记忆,达到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
5.结语
总之,实行双语教育是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对英语素质的强烈要求,是培养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双语人才的需要。研究人员和教师在开展研究和教学时必须深入精诚合作,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双语教育的心理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其中的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使我国的英汉双语教育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faerch,c.& krasper,g.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1987,(8):111-36.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英国朗曼出版社,1986,第一版.
[5]任斌华.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张路,赵若英.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3,(16):26-30.
[7]高有智.关于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7):10-15.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一、引言
中国政府提出要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现代医学领域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沈阳医学院2012级临床英文专业生理课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了医学生生理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施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医学生生理课双语教学很有必要。
二、医学生生理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医学发展的需要
在医学领域,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医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无法应付临床上碰到的各种问题。一名成功的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需要了解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方法及国外医学研究现状。所以,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及大量医学英语词汇对于其将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优秀的21世纪医学人才,医学生汉英双语教学实践适应了全球化进程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2.医学工作者个人发展的需要
双语教学不单纯是英语教学和语言教学,语言是知识的承载体,在双语教学课堂中,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变为医学知识库。学生通过外语这个媒介,可以了解国外原版的医学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掌握国外先进的实践和理论。这种优势在医学学科更加突出。在双语教学中,学生会掌握新的研究视角、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利于培养精通外语,熟练使用电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医学人才需要考研,考博。而外语在他们考研时所占分数较高。特别是考研,考博复试时及获取博士学位时需要做外语答辩。扎实的医学英语知识会使他们脱颖而出。英语水平高也有利于他们工作后通过为了获得职称晋升需要参加的职称评审外语考试,也有利于在他们SCI等高端国外期刊发表英文文章。
三、实施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和教学内容筛选
双语教材是双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外文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已经出版的适合医学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教材。由于国外医学教材与国内医学教材编写体系不同。如:在国外,生理和解剖是一门课,教材是一本书。而在国内,生理和解剖教材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是两本教材。所以,不能照搬国外医学教材,要对其进行选取剥离。编写双语教材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除了专业教师,语言方而还要邀请英语专业的教师。因此,自己编写教材和教学内容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要选择时效性比较强的原版教材剥离掉解剖学内容,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读原版教材能获得新知识的优势。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科研,查找相应的英文文献作为补充,还可以利用国外好的医学生理学PPT课件资源,还可以利用国内好的医学生理学PPT课件译成英文。
2.双语授课前师生英文水平要达到一定要求
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双语教学很可能打击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增加授课难度。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对双语教学产生语言障碍,加之双语教学应用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识,但对于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大量涌现而又完全陌生的信息恰恰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鉴于此双语授课前学生英文水平要达到一定要求。
双语课程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良好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师资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外语专业教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欠缺的是外语口语表达和思维。师资对于外语和专业知识的难以两全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双语授课前专业教师应当接受英语培训,英文水平要达到一定要求。
3.医学生生理课实施双语教学实践及问卷调查结果
对沈阳医学院2012级临床英文专业55名学生生理课双语教学进行的问卷结果显示:92.72%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能够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有利于获取最新医学信息,7.27%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2.72%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能够扩大学生词汇量,7.27%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2.72%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有利于以后学生考研,考博,及外语答辩,7.27%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0.9%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用英文撰写并发表医学方面的文章,9.09%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87.27%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教材不应完全照搬国外医学教材,要对其进行选取剥离,12.72%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6.3%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在双语教学中国外好的PPT课件资源可以利用,3.63%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76.36%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在双语教学中国内好的PPT课件可以利用译成英文,23.63%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4.54%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双语教学中中英文授课比例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要以医学知识为主,5.45%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4.54%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学生课前做大量预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5.45%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2.72%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实施双语教学时教师应当提前把课程PPT交给学生,课堂上强化,7.27%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89.09%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实施双语授课前教师英文水平应达到最低要求,10.9%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81.81%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60个学生的课堂对于双语教学太大,应小规模授课,18.18%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87.27%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实施双语授课前学生英文水平应达到最低要求,12.72%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89.09%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在双语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制作英文PPT,结合汉语授课教学效果更好,10.9%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94.54%的学生强烈同意或同意安排得当双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5.45%的学生选择反对或强烈反对。
四、结语
尽管目前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通道。开展双语教学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逐个解决,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使双语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和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范钛,陈小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2]蒙阳.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个案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
1.学位论文大量抄袭,研究方法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严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设计和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综合表现。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其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过于简单,对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内容了解不全面。加之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标准过于宽松,个别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大量抄袭原著文献,将教科书的内容、网上下载的文章和已毕业学生的论文等资源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采用文献综述和总结性评述类的约占51.2%,通过课题设计,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撰写的有价值的论文很少。由于本科阶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不足,使体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存在研究方法上的错用、误用和滥用现象。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投稿论文选题不当、写作格式不规范。投稿论文是研究者将科学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一种形式。与学位论文相比,其审查通过的标准和条件会更加严谨、更具科学性。在投稿论文中因存在选题不当、题目大而空及写作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使体育学术期刊对稿件的录用率低至10%,体育类核心刊的录用率更低仅为5%左右。而且,不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甚至体育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中也存在应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类似缺陷和不足。
3.申报的科学研究课题缺乏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目前,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种类及数量不少,但由于课题申请者所掌握的国外文献不足、信息交流少、学术视野窄、不了解各学科前沿动态、选题仓促及科学研究方法不当等原因,有不少选题重复、内容缺少新意、理论依据不充分、实践价值和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这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质量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4.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一个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也是评价高校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汪元榜对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及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还不到34%。本科生认为自己科研能力好的只占11%,近90%的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满意。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5.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开设的时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目前,我国22所综合性大学的多数体育专业研究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晚,除几所学校在三年级第一学期之外,普遍都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者四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科研方法课。而且教材内容严重老化,主要罗列各项内容的一般操作方法,还达不到技术的层面,可参考的专著和书籍也少。最为明显的是,在国外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专著,体育专业研究生及体育科学研究者必读的Thomas和Nelson合著的《ResearchMethodsinPhysi-calActivity》一书,自1985年以来已第4版,而国内还未见该著及相关内容的翻译与报道。以致对国外前沿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充分,体育科学研究很难与国际接轨。
二、实践性教学过程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熟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课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时数等具体内容,对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和系统整合,可使实践性教学成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1.课堂讲解内容及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因尚无实践课程时数,在课堂讲解中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部分作为课外作业来编排。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操作部分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依据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32学时内将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单独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课外4周时间,将全部内容系统的整合和融会贯通,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
2.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模型。实践性教学过程从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至参加论文报告结束。其具体过程可包括学生寻找问题、设定问题、检索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及写出论文等内容。同时,全班同学也参与每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互相提高,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互动平台。另外,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认真、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完成的科研论文不仅包含科学研究的因素,而且写出的论文符合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
3.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写作论文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程全部内容的有效衔接和使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论文写作过程,学生不仅掌握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而且也学会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论文报告的形式,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训练。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他们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阅读论文、设计研究计划、撰写论文和报告论文。另外,参加学生论文报告会的教师也认为,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建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体育教育专业2年级蒙语授课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目前,许多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水平还不高,对体育领域相关内容的了解不足。为此,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采用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本知识层次,还不能升华或转换为具体技能。因此,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独立单元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了解和熟练掌握不同单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为各单元内容的整合和相互衔接做好准备工作。然后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和程序,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链接,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同步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加透彻,明确重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熟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提高运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能力。
2.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尚无蒙古文教材,采用汉语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对汉语水平不高的蒙古族学生来说,首先遇到语言这一个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蒙汉语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学会阅读相关科学研究的汉语文献。因此,编写“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蒙古文教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计算机蒙古文软件普及率不高,撰写蒙古文论文存在文字输入及编辑等困难,学校图书馆应免费提供计算机蒙古文文字处理软件等相关操作平台。
3.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体育相关领域蒙古文论文及参考文献甚少,加之缺乏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学生检索文献还需要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检索,费事、费力,又不全面、不系统,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不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收集蒙古文文献,还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在CNKI等学术网站检索论文的方法。对此,学校图书馆应建立和提供蒙古文文献检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