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粉丝消费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微博营销,即借助“微博”实现“营销”。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因为微博的短小精干,受到许多快节奏的人的喜爱。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国内微博的独立用户估计为6500万。其中,行业老大新浪微博上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 5000万,平均每天的微博内容超过2500万条。同理,微博转播的快捷,信息反馈迅速,相关信息的超链接,都深受一些企业的喜爱。它是新媒体时代的特殊产物,简短的文字,却潜藏着巨大的营销机会。微博营销,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方便,快捷,广泛,互动,实时都是微博营销独有的特色。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被称之为“最优秀的病毒营销阵地”的新平台,逐渐被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进行营销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织围脖”的阵营中。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落败者可能失去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话语权。几大门户网站都在大力发展微博业务,国内微博用户总量正在飞速增长。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开始进驻微博,巨大的微博市场带来的营销商机是不言而喻的,微博营销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企业营销制胜的新法宝。
1、微博营销的优势与价值
1.1 微博营销的独特优势
微博营销与短信、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其它网络营销方式相比,其具有的网络营销优势主要在于:
门槛低、成本低:微博营销的门槛低、成本低,是大中小型企业皆适用的营销方式。
实时性、随时性:微博内容的实时性、即时性,可实现与客户及时互动,实现顾客关系管理的创新。
互动性、传播性:微博信息的互动性、传播性,可以为企业建立起高效的传播平台,迅速积累起关注度与知名度。
聚合性、社群化:微博用户的聚合性、微博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可以让企业推送的信息更加精准地投向特定用户群体。
开放性: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其可以在技术上保持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销应用提供定制化地服务。
1.2 微博营销的巨大价值
微博旺盛的人气和眼球效应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营销价值,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利用微博来获得营销上的成功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1.2.1 品牌营销
微博营销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品牌营销收益,具体表现为微博营销可使品牌影响力扩大、企业形象得到传播,甚至一些企业在微博上成功度过公关危机。如戴尔电脑近两年频遭网络公关危机,但自其建立起财富500强企业中数一数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尤其是微博后,极大地扭转了公司品牌和产品声誉被消费者贬损而带来的不利局面。
1.2.2 信息与收集的平台
企业可以使用微博检索工具,精确目标受众,对企业品牌、产品和相关的话题进行监控,并从追随者处获得建议和信息反馈。一旦在微博上发现负面信息,就能以最快速度给予响应。此外,地方企业和商户还可以利用微博直接发送优惠信息和活动资讯到用户手中。
1.2.3 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感情的互动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的一种,能提供给企业和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机会。微薄的社会性决定企业不能过度企业新闻、新品、活动信息,更多的是要与追随者沟通、交流。微博的分享性,让企业及时触摸到消费者的心理、产品感受和最新需求,是企业获取市场动态的有效工具。同时,通过及时对消费者在微博上的反馈作出反应,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客户服务,也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虽然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赢利,而在以上三项微博营销的价值中,最终要的应是利用微博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的互动。微博这个平台的最大作用不是直接做生意,而是跟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忠诚的客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微博营销的策略与方法
2.1 抓粉丝就是抓效益
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在微博中,粉丝就是一切,有粉丝就有影响力,有粉丝就有话语权。名人在任何时候总是能迅速被大众挖出来并紧紧追随,同样,名企也相应能够获得较好的关注。一般的企业若要获得更多粉丝,则需要多花很多心思。各种线上有奖活动无疑是吸引粉丝们的有效办法。有奖活动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提升企业官方微博的知名度,增加粉丝数量,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粉丝团之后,就该换花样玩玩了,因为现在是到了建立粉丝忠诚度的关键时候了。很多微博通过有特色的信息分享,如笑话分享、创意分享、实用信息分享等方式持续争取粉丝的关注。
2.2 平民化口味
由于微博具备全天候24小时、一对一、一对多、即时性等多种服务特性,所以微博为企业客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微博可谓是服务型企业笼络人心的最佳阵地。服务型企业在进入微博时,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一个客服账号。这个微博客服,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可以做到售前咨询调研、售后用户体验调查及即时咨询;客服账号可快速响应一对一的个人咨询需求;针对较为普遍的问题,还可以以广播的形式公告大众。
2.3 微博营销树立品牌
纵观当今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微博,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让品牌放下硬邦邦的身段,摈弃过往冷冰冰的形象。用人性化的语言在与“粉丝”们进行着人际沟通的企业微博。微博不仅是以一种告知性手段来塑造品牌,而是通过互动来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身份认证、情谊归属,甚至是精神归属感。品牌的营销和塑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微博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地通过内容的推送与消费者进行关系互动,在点滴间塑造品牌。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关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在西方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迷, 指粉丝(fans), 也指迷的现象(fan-dom)。迷研究是文化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础,迷是最主动的一群受众。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认为粉丝是过度的、完美的和积极的消费者。粉丝行为,即偶像崇拜与追星行为,在20世纪中叶开始进入欧美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学者特别关注粉丝的积极主动性,粉丝的偶像情结。迷研究在90年代逐渐成为受众研究的焦点。从星际大战电影到罗曼史小说,学界注意到主动受众中最积极的群体—粉丝 。本文中,作者以粉丝小说的女性阅读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的方法来探究对于大众文化创作的文本实践。
一、粉丝小说的特点
学术研究对粉丝有正面的肯定,认为粉丝不是被动的、被媒体操弄的盲目受众,可以主动创造意义和文本内容的主动消费者。迷在与媒介互动的过程中, 主动挪用文本中的元素来重新生产并解读文本, 进一步的反映了迷的日常生活经验, 成为新一代迷研究关注的主体。粉丝小说是粉丝挪用文本再创作的代表。西方学者称其为“Fan Fiction”,即粉丝以其喜爱的明星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西方学者对于“Fan Fiction”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同时,粉丝小说一直在英美粉丝研究中备受关注,甚至被当作某个粉丝文化成熟的标志。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因此,作者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1、女性对粉丝小说阅读的行为动机是什么?2、其阅读行为是否对其对明星认同感程度的变化存在影响?3、两个变量是否存在规律的互动机制?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试图了解粉丝小说阅读者的阅读动机,以及其阅读行为与明星认同两个变量间的互动机制。作者采访了6位粉丝小说的女性读者,其中5位对明星的认同起源于大学时代时代,1位起源于初中时代。2位受访者长期参与粉丝小说的创作。作者对6为受采访者从A至F进行了编号,而后整理录音文字材料共45171字。
三、研究结果
在访谈中发现,女性对于粉丝小说的阅读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释放情感,找寻寄托
E:“就是我有这么个感情在,然后我希望寻找它,然后让它,就是这个感情有一个依托,让它可以继续表达。让我有一个空间可以继续表达我的感情。”
(2)建构虚拟世界,逃避现实压力
B:“其实我觉得看这种小说都在逃避啊压力啊就世俗社会的一种,就另外一个世界啊。”;C:“我是觉得现实是恐怖的,然后我又自己需要一些动力和恢复让我在这个现实当中能缓一口气,所以我需要一些幻想的空间,就我自己会需要一个虚拟的世界”
(3)疏解压力、放松心情
D:“就是放松嘛,如果看到很好的文章就会感觉很快乐,很满足。”;A:“是一种放松,比如说考试啊,或什么很烦的时候啊。只要看看他们的视频,看看他们的小说,哇就会感觉,就会忘记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开心”
(4)满足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D:“豆花是一种爱情的信仰,因为他们的感情真的让人很羡慕的那种,他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爱情那种,所以我看他的时候会觉得很温暖,很温馨。”
研究发现,通过表达对偶像喜爱的方式粉丝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释放压力、抚慰心灵、重拾勇气的“小憩之所”。 粉丝将自己的经历、性格投射到偶像身上,同时,又从偶像身上汲取信心和勇气。粉丝以偶像为中介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困难和压力,并将偶像的成功当作自己争取成功的动力。偶像既是粉丝的理想自我和角色榜样,又是粉丝的“精神空间”和心灵寄托。
所有的受访者对于粉丝小说文本的阅读都具有强选择性,而不是被动的、被媒体操弄的盲目受众。粉丝小说对明星的符号意义的再创作必须符合粉丝内心对于其明星形象的认知形象。例如B:“写的不好我就不看……粉丝小说嘛,最重要的还是要,这个关键是这个明星要符合粉丝当中心目中的那个形象”; E:“ 每个人理解不是很一样的,有的人就觉得他应该很孩子气嘛,然后有的人又觉得他应该很有责任感,很有牺牲精神嘛,然后每个人写出来的不一样,那我肯定只爱看我想象中的那个人。”
有些女性阅读者甚至会因为找不到符合自己喜好类型的小说而放弃主动搜寻和阅读粉丝小说。D:“因为他们分开了之后的话,写文的这些人少了,豆花,因为他们的粉丝仍然很多。他们分开之后,有好多人都退出了嘛,所以写的人也少了,然后我自己也就是小说也不怎么看了,就看视频。”
通过对6位受访者的研究发现,粉丝小说的阅读行为在粉丝的明星认同感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
1.在明星认同的初期粉丝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
信息不对称又称“信息偏在”,是指信息在交易主体之间的不均衡现象。粉丝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处于对明星讯息主动搜寻了解阶段。6位受访者主动通过百度贴吧,明星论坛等粉丝网络社群搜索其偶像的官方演出信息,相关影音信息以及其他粉丝的评论,以此来弥补信息偏在。之后间接进入粉丝小说板块。可见,6位受访者在粉丝对明星认同的初期,粉丝小说对于信息偏在的弥补作用低于官方信息与相关影音信息。
D:“开始的时候我不看他们的小说的,因为感觉小说没意思,我开始是搜他们的视频,搜他们的图片,不管是自制还是YY的图片或者是截图的那一种,然后等基本上把吧里的东西全部看完之后,没有东西可看了,我才开始转向他们的小说。”;F:“有文(粉丝小说)是我一个同学跟我说的,我一直不知道有文”。
同时,6为受访者都提到百度贴吧是是其明星信息接触的第一选择路径,可见贴吧作为粉丝的集散地和粉丝小说的试验场的重要性。
2.在6位受访者明星认同的第二阶段中,粉丝小说的阅读行为得到了强化
①粉丝小说扮演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上升。D:“有的算是粉丝中的高层或怎么样,就是获得消息很多很多的那种。然后他们就根据那些小道消息啊,编文啊什么。所以你可以当做一定的信息来源吧,你会觉得哇说不定他们真的有过这种事情”
②粉丝小说参与了明星符号在粉丝心中的构建。D:“作者把他(明星)描写成那种有时很二,然后有的时候就是很抽风,再有的时候就很正派的那种。我也感觉,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通过屏幕里你可能这样想,但是这个小说呢坚定了我对这个印象的看法。”
③粉丝小说中对于明星符号的多样性再创作,增加了明星形象在粉丝心中的弹性和张力.粉丝小说扩展了受众对明星认同感,因为它将明星形象带入到一些不太可能获得广泛传播的幻想,并通过裁剪加工来适应文化缝隙群体(cultural niches)的需要。 D:“不管把他描述成什么样子,我感觉都会增加我对他的喜爱。”。
④同时,在粉丝对于明星事件的归因中粉丝小说可以起导向作用。C:“那个时候就写了很多文章,比如说希澈精神崩溃啊,然后你就会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想到现实里面就觉得希澈精神崩溃了,那个时候就更狠韩庚,就觉得完了。”。
⑤粉丝小说可以扮演社群联结的纽带作用,激发粉丝文本创作的参与性,在社群中粉丝小说的交流已经成为粉丝们心中表达自我、展示才华以及获得认可的重要途径。B:“我们就是一个小团体吧传着看看,就是我们有个追星小团体,专门有一个本子写他们的故事,每个人就是根据上个人写一段然后写下面一段。”。
⑥大多数受访者在明星形象再构建的过程中存在明星和粉丝小说中人物形象混淆的现象D:“会倾向于认为这是真的,因为现实文嘛,现实文中就是作者如果写的好的就会有一个很现实的(感觉),就会真的认为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感觉,真的是作者亲身见证了从他们出道到他们现在这一段的经历”。
3.在明星认同的第三阶段,粉丝小说在明星认同感变化过程的影响出现了三种分化
①混淆明星和粉丝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象在3位受访者中一直持续。F:“看他们表演时经常掺杂看文时的这种情境,现在也会,因为现在自己还要写啊”
②有2位受访者,在明星信息接触的特定时间点可以把明星形象和粉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开。B:“我觉得刚开始追的时候分的不开,但是等淡了的时候,就分开了。我觉得这跟人的成熟啊,成长啊都有关系。我觉得追星期我觉得3年吧,3年以后就分得比较开了”;A:“就我们这种资深粉丝,从各种途径也知道他们其实生活根本就不像小说那个那样子,你才有更多YY(“”是当前 mop、天涯等大型网络社区中最常见的词语之一,指天马行空的想象。)的空间把他们写到小说里,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就觉得他也不是这个样子。”
③粉丝小说的阅读对1位受访者的明星认同存在抑制作用。粉丝小说对于明星符号的再构建,其形象的多元性对粉丝起到了涵化作用,使得粉丝对于粉丝小说中人物的认同超过了对现实明星的认同,粉丝对现实明星的认同感受到抑制。B:“你已经觉得你想象的东西已经太丰满了,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你的这种想象了,所以之后吧就慢慢慢慢追星可能就变淡了。因为你觉得那个真人再完美吧也不及你心目中想象的那个完美。”
四、总结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 迷群可以藉由新媒介, 跨越真实与虚假, 追求暂时的愉悦,建立自己的认同和迷文化。粉丝在符号中找到自我, 从中得到熟悉感、安全感和情绪的满足。本文提出了粉丝小说在粉丝明星认同感的三个变化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明星有不同类型,我们将自己心中的完美的形象投射于明星身上,认同明星的镁光灯下的形象而非私人形象。我们在明星身上投射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类型明星上看见自己,进而认同不同的明星。某些类型的人特别认同某个明星,藉由这种认同,人们进而找到其在社会上的位置。明星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生活得更光鲜亮丽的普通人或者只是一个打发无聊、排解压力、提供谈资的电视形象。但对于他们粉丝来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蕴意。这个明星不仅激发了无数粉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唤起了他们最强烈的情感,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体验。在粉丝小说中她们通过对偶像的投入和认同,获得了勇气、信心、快乐和满足。他们通过做粉丝开始了自我发现、自我表达和自我转变的生命旅程。本文对粉丝所形成的文化消费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补充。帮助我们了解粉丝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介技术生产、消费属于自己的大众文化以及如何与大众文化符号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嫱.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5
[2]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9.
在微博营销的初期,凡客曾经创造了一个高峰,大家一谈到微博营销必然要谈及凡客的营销。微博出现之初,凡客在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派,借助韩寒、王珞丹等80后个性明星的人气,加上成功的凡客体,吸引了数万计的粉丝,使凡客名声鹊起的同时,通过成功的品牌营销与真诚地线下服务,黏着了大量的忠实用户。从某个角度讲,可以说凡客的成功案例支撑了微博在品牌营销领域的功能,在微博营销领域铸成了座座高山。不论学术界还是营销界,一谈到凡客的微博都津津有味。
2011年新浪微博开辟了企业版,一时间众多的品牌蜂拥开辟了官方微博,公司的领导开辟了个人的官方实名微博。很多公关公司也开始各种各样的公关手段,甚至有人说一周能给增加多少粉丝,能让多少人转发。一种微博狂热症在2011年开始席卷整个营销圈。笔者有幸目睹并经历很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在此想给微时代泼点冷水。
粉丝数量不是万能的。
曾几何时,大家狂热到一见面就开始一通“互粉”。只要是朋友就先粉上,然后就开始交流,各自有多少粉丝。大家一提到某某官博有十万粉丝的时候,都非常地羡慕嫉妒。但是真正能互动的有多少呢?真正是该品牌的目标客户吗?
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人可能不是很多,而这两问题的答案才真是粉丝的实质功能。微博既然作为一个营销的工具,那么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品牌受众,即目标消费群体。粉丝的互动,比如每条微博的转发、评论等,才真正说明粉丝的真实有效,即“活粉”,说明你对品牌内容的传播,被粉丝接受了并且与粉丝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沟通与共鸣。
说到底,粉丝的数量不足以说明营销的成功,而有效粉丝的数量多才是真正的成功。微博的便利性和传播特点,让品牌轻松地拥有了一个免费的自媒体。正如媒体的核心是内容一样,微博的核心也是内容,以内容触动粉丝的心灵,让粉丝在接受这个品牌的同时,逐渐成为品牌的追随者和消费者。这对品牌官方微博的运营团队是最大的挑战。
微博不能装
要说2011年催生的什么词汇最流行,“卖萌”无疑是位居榜首的了。卖萌甚至成了很多微博的主题。这个词应该怎么准确的解释并不重要,它成为流行的实质就是博主通过微博晒晒自己的小调皮和小可爱,和朋友、粉丝们拉近距离,沟通感情。
2011年5月5日的一则凡客PV广告,以当家小生黄晓明为主角,演绎了新的凡客体:“黄晓明7岁,立志当科学家;长大后,却成为一名演员。被赋予外貌、勤奋和成功,也被赋予讥讽、怀疑和嘲笑,人生即是如此,你可以努力,却无法拒绝,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没错,我不是演技派,Not at all。我是凡客。”这句广告语也被大家戏称为“挺住体”,在8小时内被转发和评论12万次,刷新了新浪微博转发的新纪录,成就了凡客和微博营销的一座新的高峰。这个广告的成功之处不仅是凡客粉丝和黄晓明粉丝数量基数多才创造的记录,而是广告抓住了微博的特点——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与人真诚沟通,从心理层面把黄晓明从一个名人拉下了神坛,用他的成功路上的艰辛、无奈等自己的真实感受,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在路上奋斗的年轻人。这种来自于内心的震颤,不需要你给他各种物质的奖励,无论谁都会主动转发。
相反,人与人都真实平等存在的微博中,信息传播更快,信息来源更加立体化,如果你有人在微博上装得“很高尚”,不把自己当凡人,那么引发的效果也是轰轰烈烈的。2011年底,中国品牌营销界的第二个公开砸冰箱的事件发生了(第一次砸冰箱事件,是海尔公司为了树立公司品牌形象自己砸自己技术不合格的冰箱),也就是著名的罗永浩砸冰箱事件。罗永浩在微博中抱怨自己买的西门子冰箱关不严的问题,很快得到了韩寒等众多西门子用户的响应。而西门子公司在各种场合中拒不承认该问题的技术错误,而且不负责维修。这一矛盾,激发了罗永浩等用户的强烈不满情绪,演变成了集体维权的时间,他们在西门子中国公司门口一起砸烂了自己购买的西门子冰箱。这就是在微博上“装”的反面教材。虽然笔者无从调查西门子冰箱或者其他产品的销售业绩的变化,但是从微博上出现投诉开始,到砸冰箱事件发生之后,据北京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的一些工作人员反映,在西门子冰箱摆放的柜台,很多人都走上去亲自确认一下冰箱是否能关上门,然后就走开了。这一度成为了电器商场的一道景致和笑谈。
难道一个偌大的品牌就不能认错吗?奔驰汽车、丰田汽车都发生过因为出现全球召回的事件,世界巨无霸的运输工具A380都能机翼出现裂缝并马上道歉,西门子,一个并不以冰箱为主要业务支撑的企业,一年能在中国这种型号卖出去多少台呢?营销界大张旗鼓的为西门子赶感到惋惜,大侃特侃“如果我是西门子我会怎么办”,发表学术论文等等。其实西门子就把自己当凡人,事情就过去了,这是微博的规则,也是做人的规则。
微博营销不是任何品牌都可以
杜蕾斯的官方微博因为借助了2011年北京的大雨,一张有趣的图片(把杜蕾斯,穿在鞋子外面防水的图片)把杜蕾斯推到了微博营销典范的宝座上。很快负责杜蕾斯官方微博营销的公关公司被大家挖了出来,成了众多客户的追捧对象。
尽管这样更多种类的品牌都开始诉诸于微博,并制造了小鱼吃掉大鱼的奇迹,但是由于微博本身的特点,很多品牌是不适合微博营销的。
首先,考虑的是品牌推广的客户是否和微博的用户相吻合。杜蕾斯的用户刚好与这个群体的重合度非常高,所以杜蕾斯成功了,正如凡客的会员也刚好与这个群体高度重合,所以也成功了。
其次,微博的平民化、社交化的传播方式,是否适合品牌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
微博;营销模式;情感营销
引言
微博已成为目前主要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而且,大量的微博用户集中在70后、80后和90后等群体。因此,可以说微博平台对于企业营销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此外,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微博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快速、实时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企业营销所特别需要的要素。因此,企业利用微博开展微博营销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趋势[1]。微博营销是指用户(包括企业、组织以及用户个体等)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信息的快速传播、分享、反馈和互动,进而影响其受众,为其实现需求调查、产品推荐、客户服务、广告宣传以及危机处理等功能的营销行为[2]。微博为企业营销带来了诸多的机会,例如扩展对外沟通渠道、降低广告宣传费用、提高市场调研效率、塑造品牌形象、处理企业危机等。但是,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企业对微博营销的具体模式和策略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梳理了目前微博营销中常见的几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微博营销的新发展方向——微博情感营销进行讨论。
1微博营销模式分析
微博为企业营销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如何利用微博平台开展企业营销,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已提出的微博营销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五种类型,即微博内容营销、微博口碑营销、微博粉丝营销、微博段子营销以及微博互动营销。
1.1微博内容营销
微博内容营销是微博营销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一般指企业利用微博内容(例如文本、图片、视频等)开展营销活动的行为[3]。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利用其官方微博定期新产品广告、公布企业重大事件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微博的主要工作方式。利用微博内容开展营销对于企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广告成本,增加广告覆盖范围等都具有较大的帮助。以产品调查为例,传统的产品调查只能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在调查用户数量、用户分布等上面很难保证客观合理,而借助微博平台,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总体而言,微博内容营销有以下特点:(1)营销的内容形式丰富,对于企业的营销价值高。(2)通常采用企业官方微博定期进行内容推送来实现。(3)交互性高,企业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数据来评价营销的效果。微博内容营销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应用广泛,但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对微博的内容编辑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微博内容形象生动有个性,而且还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习惯偏好,事实上,企业不可能做到的所有内容都有趣又有用,同时每个用户的偏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微博内容营销的作用还有待于提升。
1.2微博口碑营销
微博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营销策划,利用微博把用户感兴趣的产品、服务或品牌的相关信息主动或被动地传递给用户,然后获取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信息(口碑),进而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传播,从而增强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促进销售的过程[3]。利用微博开展口碑营销必须做到以下三步:第一步,相互感知,建立微博品牌社区,即在微博平台上创建品牌形象。第二步,产生兴趣,形成互动:开展微博口碑营销传播活动,即在微博平台上开展口碑营销传播活动。第三步,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并且发表评价:形成口碑营销的互动式循环模式。虽然微博口碑营销受到了企业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大多局限在对于口碑信息、传播效果、案例研究等方面,对于微博口碑营销传播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还比较有限。而且企业在应用微博口碑营销传播模式进行微博口碑营销传播实践时,往往是专心于正面口碑营销传播信息的传递,对负面口碑信息的出现认识不清、控制不足,从而影响微博口碑营销的效果。
1.4微博段子营销
微博段子手们通常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群体,微博活跃度高,粉丝忠诚度高,对粉丝的影响力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将目光投向微博的段子手,通过段子手创造广告软文或者图文进行营销推广。微博段子营销结合了微博营销行为和段子手的特性,指的是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与微博段子手合作,段子手通过微博或转发信息,利用段子手的影响力在微博上进行产品或服务信息的、传播、互动,从而达到促进营销效果的行为[3]。微博段子营销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学者结合段子和段子手的特点提出微博段子营销的影响因素,但这些因素的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为了更好的发挥微博段子营销的优势,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内在:激发消费者搜索意愿;(2)内容:控制微博信息的娱乐性;(3)特点:充分运用促销手段;(4)外力:依靠段子手的影响力但不是依赖;(5)方法:增加微博段子手与粉丝的互动。
1.5微博粉丝营销
微博粉丝营销是指通过分析用户属性发现潜在的企业粉丝,进而将企业的粉丝扩展到未关注企业的潜在用户并向其推送企业广告的行为。微博粉丝营销是Web2.0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手段,它对于发现潜在的用户群体、广告推荐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新浪微博推出的“粉丝通”就是这种营销方式下的产品。虽然目前微博营销平台还没有十足把握能够100%准确地定位用户,在具体实现时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微博粉丝营销为微博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潜在用户”为目标的“粉丝通”在发展初期遇到了大量用户的抱怨,向“潜在”用户投放广告的行为日益受到用户的排斥。因此,如何改进微博粉丝营销的体验效果,将是今后微博粉丝营销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6微博互动营销
微博互动营销是充分考虑了Web2.0环境下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一种新型营销行为。在微博平台上,企业可以随时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评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企业也可以通过回复评论的方式回答用户的疑问,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另外,微博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将相关的信息快速传递给企业,尤其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用户常常通过“@”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企业的诉求。企业也可以马上获知用户的意见,不断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目前,国内微博互动营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营销过度。一些企业通过有代价地招聘人员,强制地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广告推广,对用户无节制地推送促销信息,使用户对企业宣传产生极大的反感。良好的互动设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需要在微博互动营销上预先进行充分的方案设计,避免互动过度造成粉丝的流失。一旦微博平台上形成了对企业的负面内容,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将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2微博营销模式的新方向——微博情感营销
情感是用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情感营销,就是在企业营销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情感体验,通过用户情感的满足来改善营销效果[4]。情感营销有着很多的正面作用,比如可以拓展产品或服务的人性化内涵,可以使产品设计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可以改进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用户满意度,等等。目前的国内外文献对于微博情感营销研究的较少,也没有统一的微博情感营销定义。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学者的核心理念,认为微博情感营销就是企业在微博上通过发起话题、举办活动来引起粉丝的关注,不断塑造正面、富有同情心的品牌微博形象,加强粉丝的情感共鸣,形成品牌感知,进而实施情感产品、情感价格、情感沟通、情感服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开展微博情感营销是完全可行的。以往的企业营销方式往往比较单调,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充分考虑,大都是通过传统的电视媒体、报纸、宣传单等方式推送,对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此外,由于这些传统营销方式消费者并不能够直接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和反馈,而微博情感营销却相反,恰好能够弥补传统企业营销模式的不足。另外,微博作为Web2.0平台的代表,使得个体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言论,因此微博上的用户评论往往蕴含了极强的情感信息。这些用户情感信息的存在也为企业开展情感营销提供了可行性保证。总体而言,微博情感营销是微博营销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关于微博情感营销的研究较少,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微博情感营销特点以及可行性分析上,而且大多数研究属于定性角度,缺乏实证的检验。未来的一些研究可以在如何在微博上开展情感营销以及微博情感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3结束语
本文以对微博情感营销的研究作为起点,对微博营销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目前已有的五种微博营销策略并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博营销的新模式——微博情感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现状,对企业发展微博情感营销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路,以期为微博营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合强,微博营销现状与发展态势初探[J],新闻世界,2011,4:100-101
[2]廖信伟,谢云天,浅谈微博的价值与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1,5:12-13
作为叙事模式化而备受部分专家诟病的偶像剧,从21世纪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2001年首部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后创下当年最高收视率并风靡东南亚,掀开偶像剧热潮的序幕。从此,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2002起,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剧登陆荧屏,产量之丰可见一斑。且每年均有一两部偶像剧伴随着高收视率而成为两岸青少年或粉丝群讨论的热点。在论述过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如日本、韩国偶像剧),所出现的“偶像剧”均指台湾偶像剧。偶像剧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和粉丝群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一,诞生十年尚无系统的研究总结。丰厚的台湾偶像剧创作实践和不断形成的观赏热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有着不断建构当下文化现实的突出作用。偶像剧叙事对形成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图以叙事为切入点,遵循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十年来台湾偶像剧做一全面探索。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电视剧叙事研究和偶像剧研究,以下就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电视剧叙事研究
叙事学在发展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虚构性的叙事作品,非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视域,如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①电视剧也属于这一范畴。
电视剧叙事研究主要分为叙事学研究、叙事类型研究两方面。电视剧叙事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专著论文均有一定系统性。研究专著有《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围绕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注影视剧的叙事特质,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情节、冲突等方面,对影视剧创作进行了叙事学的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在多学科比较中确立电视剧叙事的艺术特质,从而建构起电视剧叙事理论体系。《电视叙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注电视叙事学符号的构成,电视叙事学的声音、画面、声画关系,是对电视叙事的总括性研究。《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主要从情节角度入手,对电视剧进行研究。《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则从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形式美学角度上考察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深层规律。
电视剧叙事类型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劳拉・斯・蒙福德的《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就具体地论述了肥皂剧的叙事特点及其性别意义。国内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各种类型剧的批评琳琅满目,但是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较少,如《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关注1990年以来我国各类电视剧创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向。《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围绕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各种类型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关注于具体类型剧的研究专著仅有《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相对而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尚处于一个拓荒期。一方面,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是与整个电视剧研究状况相适应,即总体并不令人乐观。②在国外学界,实际上是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化与电视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关于这一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贾森・米特尔的《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布莱恩・罗斯的《电视类型研究》以及莫里・福曼的《电视类型出现之前的电视流行音乐的个案》③等。米特尔反复强调的是要把类型分析放置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
当前电视剧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结合叙事研究具体电视剧的论文和专著大都拘泥于内部形式分析而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的专著和论文,又容易缺乏微观研究,且存在概念体系上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众声喧哗、各自为政。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很少,主要限于家庭剧和历史剧等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偶像剧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
偶像剧研究
(一)中国内地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只有论文。如2002年《我看〈流星花园〉――兼议青春偶像剧的价值取向》,关注偶像剧的价值取向;2003年《浅析台湾新一代偶像剧的市场化走向》,认为台湾偶像剧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值得大陆的偶像剧制作者们去关注去研究;2007年《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台湾偶像剧扎根本土的策略与努力;2010年《2009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比较研究》,比较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的异同;《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侧重偶像剧的影响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者对各国和地区偶像剧的研究论文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共计217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尤其对韩国、日本偶像剧的研究不少,已经出了一些硕、博论文。博士论文如《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大学,2006);《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韩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7)。偶像剧研究论文偏重于概述式探讨。
中国内地对电视剧的研究已较成熟,专著不少。其中,对日韩偶像剧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表现为论文多专著少。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无专著且论文较少,呈现出研究状态的空白化,其湾偶像剧叙事方面的研究最少,而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的研究偏多。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极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过于二元和对立。这种选项在字面上明显造成一项是可取(积极、向上、健康),另一项则暗示(消极、腐蚀、有毒)。赞成后者的论文明显较多。④2009、2010两年,对台湾偶像剧研究的论文有增多之势。现象描述和规范性研究居多,但理论分析及其深度不够,所以解释力不足,对偶像剧创作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和偶像剧日益掀起的制作播出相比,研究明显滞后。
(二)台湾研究
台湾关于日、韩剧的研究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对于台湾偶像剧的研究也在渐渐发展当中。如以消费、认同的角度来检视日本偶像剧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以文化认同的方向来检视韩剧对于阅听人的影响,诸如爱情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偶像剧的文本等。
而关于台湾本土偶像剧研究所涵盖的面向比较局限。台湾地区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只有硕士论文,尚无博士论文和专著。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多忽视电视文本的分析,有三种取向,一是针对制作与播出生态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如徐玉青(2006)《台湾电视连续剧评估准则之研究――从编剧及制作人角度分析》,台湾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再如张正芬(2008)《话题营销在偶像剧营销之应用――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是对收视观众的接收与影响进行收视影响分析,如连丽雅(2008)《国小高年级学童偶像剧收视经验之研究》世新大学公共关系与广告系硕士论文。这类研究论文均是透过接受者的书写与口语陈述,作为诠释实践的来源,研究重心在于阅听众本身,而不是偶像剧文本。⑤这一种分析取向走着类似于人类学研究的路径,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偶像剧的收视及其相关影响,虽然研究重心不在偶像剧文本,但对偶像剧文本的再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三是对偶像剧的形式或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类取向的论文非常少。著名的有赵庭辉教授的《电视偶像剧〈熏衣草〉:爱情神话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中华传播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电视偶像剧〈吐司男之吻〉:写实主义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一期);《偶像剧〈流星花园〉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构与再现》,(台湾《艺术学报》,第78期)。台湾地区对电视剧研究的专著较少。对传统电视剧的研究,“绝大多数电视剧研究者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受到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影响,相当强调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⑥如果去系统查看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和台湾各网络书店,均无法看到有偶像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娱乐八卦书籍不少)。台湾地区关于偶像剧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经济学与收视影响分析,缺乏电视文本分析,故而台湾地区的研究状态呈半边倒趋势。台湾地区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理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不再二元和对立。这与内地研究形成反比。
综上,海峡两岸的偶像剧叙事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偶像剧的创作实践。其中,台湾方面倾向于对各个年龄层观众进行非常细微的梳理(如精确到某地的大、中、小学的某年级),偏重于探讨观众对偶像剧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内容。内地研究偏向于偶像剧文本的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且对价值影响的判断上倾向于否定或对立。目前国内外对偶像剧的研究尚属于起步期或空白期,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有弥补理论空白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美学》,张裕禾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 曲春景、朱影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 上述三篇文献参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来,其功能日益完善,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的青睐。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是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1]。强大的用户基数使其水到渠成地成为企业炙手可热的营销工具。
微信更是以其多样化创新化的营销模式涉足各行各业。2014年初,第一女装品牌VEROMODA运用微信O2O模式,仅仅只用3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1000万的销售额。家具品牌红星美凯龙利用关注微信公众号抽奖活动使其粉丝数量大幅增长。中兴手机则借势微信抢红包,实现了7天内卖出450万台手机的销售目标。微信众筹更是在为影片《大圣归来》筹集资金的同时为该影片做足了营销工作,为其后期票房的一路飙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何种微信营销模式,都需要营销信息的广泛传播,将其转化为口碑信息并得以传播是必不可少的。如微信抽奖众筹、抢红包等,都需要用户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将相关的信息传播至朋友圈或推荐给相关好友,病毒式的营销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微信口碑营销通过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相较企业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更具有影响力,但在口碑营销模式下,企业作为口碑营销的内容源泉其发挥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微信口碑信息传播的渠道及内容是企业微信口碑营销的基础,其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传播口碑信息的热情及口碑营销的效果。
2 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1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口碑传播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同时也将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微信以其强关系状态及其私密性在口碑营销方式上相较于其他社交平台更具优势,更受消费者的信任,其营销的转化率更高。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将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营销工具。
然而口碑也不仅仅局限于正面信息的传播,负面口碑及中立口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信息。当消费者有不满意的购物经验或对某种产品发生不好的使用经验时,他们最常发生的行为就是将这种不好的经验告诉其他的亲朋好友,并建议他们不要使用此产品,因此负面口碑往往会减少口碑受众对相应产品的购买意愿,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2]。中立口碑相较于正面与负面口碑没有偏向性的评价,或是与产品或服务无关的评价信息。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它的关注度低。
口碑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传播内容与消费者欲购产品或服务的关系度;可信性则指者的可靠性及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专业性由熟悉度和专门知识组成,其中熟悉度是指消费者累积购买或经常使用产品的相关经验,而专门知识则指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有专业的见解;准确性包括口碑信息的全面性及及时性,及时全面的口碑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才是有价值的[3]。
2.2 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的建立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多人群聊、位置分享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微信号码、附近的人、漂流瓶、扫二维码、雷达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会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4]。
2.2.1微信公众号――丰富权威式口碑
微信公众号让企业得以向微信粉丝推送信息,可以是文字、图文、音频以及视频消息等多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提供关键字自动回复,与用户进行互动,为用户提供咨询及售后服务,这往往是企业口碑信息的源头之一。另外,售后服务以及用户关于企业信息的咨询都需要更为专业的公众号客服人员进行解答。一个完善的CRM客户管理体系也是微信公众号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因此,公众平台上更加适合丰富权威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2 朋友圈――趣味奖励式口碑
朋友圈则是微信口碑信息广泛传播的直接途径。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分享其他软件或网页中的相关内容。但只有互为好友才能进行点赞或评论。可以说,“朋友圈”新功能的研发,使得微信的私密交际能力完全被激活,成为一种分享式的口碑营销,并为企业的销售提供了非常简洁便利的渠道[5]。只有当相关信息趣味十足或转发奖励诱人时,用户才会自发地在直接的朋友圈中正面口碑信息,因此,朋友圈更加适用于趣味奖励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3漂流瓶――品牌活动式口碑
漂流瓶通过“扔一个”与“捞一个”实现了企业的口碑信息传播。企业通过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将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放进瓶子中,用户通过主动的“捞一个”就能够看到有关该企业的头像以及个性签名的信息。这种方式避免了信息推送造成用户的反感且扩大了企业口碑信息的推送范围,实现了跨地区的口碑信息推送。该方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潜在客户也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但用户更加信任社会名声较大的企业。因此,漂流瓶更加适合于品牌活动式的口碑信息。
2.2.4 二维码――O2O优惠式口碑
二维码的发明,相较于搜索关键字关注简化了步骤,操作更加简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优惠券、折扣或投票比赛的手段来吸引顾客扫描其二维码。折扣等优惠往往成为用户之间喜爱的口碑传播信息。通过二维码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者,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口碑信息的传播概率。该模式更加适合O2O优惠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5 位置签名――简练明了式口碑
位置签名这个功能主要依赖于“附近的人”,LBS的发展使得企业和用户可以互相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来发现对方的用户名、位置及签名档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企业的免费广告位。但其一句话的签名档往往要求口碑信息更加简练明了,且该种口碑信息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才能产生更好的口碑信息传播效果。
结合上述理论,构建出以下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如图1)所示。
3 基于模型提出建议
3.1 明确口碑内容,找准传播方式
企业一旦明确自己的需要传播的信息则需采用相应的微信口碑信息传播模式,在微信已实现的点对点精准营销的情况下,使推送的信息更加有效用,营销转化率更高。同时,企业有必要弄清楚微信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与特色,更加准确地开展微信口碑营销,从而让企业标签化成为企业的一大营销特色,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当企业充分利用好微信口碑营销,使得企业自身的粉丝圈不断扩散,无论在老客户的忠诚度或是新客户中知名度的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微信平台上,品牌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产品本身。
3.2 完善产品服务,丰富口碑内容
在微信口碑营销中,企业不仅要生产好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还需源源不断地制造好玩有趣、有温度、有故事、与众不同的内容,这样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口碑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消费的可能不是产品,而是与产品捆绑在一起的某种情感上和精神上的东西。如很多人去星巴克消费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休闲、小资的生活情调。同时,企业应通过公众号与粉丝进行互动,做极致的个性化产品,从而形成自动化的口碑营销系统。
3.3 关注口碑传播,及时采取措施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好地概括了消费者对负面口碑依赖程度较高且更能传到较多人的耳中。微信这一基于强关系半熟朋友圈的社交平台,对负面口碑信息的传播更是迅速有效,者或出于帮助他人避免再次受骗,或出于发泄自身因买到不好或虚假的产品或服务的情绪,负面口碑信心,且接受者往往更倾向于再次传播负面口碑信息。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在经认证的权威公众平台进行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及辟谣。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851714014);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5R417021)。】
参考文献
[1] 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D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2015-06.
论文摘要:情感营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区别于传统的产品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方式,又是它们的整合。本文主要通过产品设计、品牌文化、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情感营销在时尚休闲服销售中的运用。
1、情感营销的定义
所谓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的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借助情感产品、情感品牌、情感价格、情感服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总之情感营销注重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心灵的感动。
2、情感营销在时尚休闲服营销中的运用
2.1、情感产品策略
情感产品是情感营销策略的实物载体。对服装企业来说,其在市场中有无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产品是否适应市场。时尚休闲服产品特色鲜明,流行性强,变化快,消费者对它的需求千变万化。因此,在时尚休闲服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顾客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关系,通过服装的外观设计吸引并研发顾客的感受,创造顾客与服装品牌情感上的联系,引发顾客对品牌的投入,最终获得顾客对品牌的忠诚。
T恤是年轻人穿着最普遍的服装。美特斯·邦威通过调研得知,如今年轻人购买T恤的最主要因素是款式和特色。据此,美特斯·邦威在T恤功能性基础上,进行款式上的研发工作,并于2010年推出了新产品系列——MTEE,将那些承载年轻人童年回忆的动画图案(黑猫警长、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赋予MTEE。该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在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呼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销售效果。在上市后的前三个月中,销售这一系列T恤的门店销售额比前一年同期增加100%。
2.2、情感品牌策略
当消费者使用某些品牌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情感,比如说穿着纪梵希让使用者感觉优雅高贵,苹果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消费者对某品牌一旦产生了偏爱,就会拥有一大批忠诚于品牌的“粉丝”。这种偏爱可能来源于对精彩广告创意的触动,可能来源于品牌故事的吸引,也有可能来源于对企业行为的尊敬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品牌文化是品牌经营者关于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基本理念。良好的品牌文化是企业的一笔重大财富,甚至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说起牛仔裤,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Levi’s牛仔裤袋角位的金属撞钉、后裤袋上的红旗、弧形车花和“双马”标志。自从1954年詹姆士·迪恩(JamesDean,上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性感偶像)在卖座电影中穿着Levi’s牛仔裤,Levi’s从此成为“个性与叛逆”的象征。世人心中, Levi’s牛仔裤不仅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更是美国精神的一个典型服饰代表,带有鲜明的符号象征意义:“独立”、“自由”、“冒险”、“性感”。
2.3、情感价格策略
在现代情感营销观念中,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并在产品、价格、促销和服务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对此,企业应根据不同心理的消费者以及影响消费者心理价格的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情感价格策略: 2.3.1、声誉价格策略
有些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带来非凡满足感和自豪感,起着识别身份的作用。2009年,李维斯与香港潮牌CLOT、日本著名设计师Kazuki(仓石一树)共同合作,推出一款名为kzKLOT 505的限量版牛仔裤,售价近1万5千元港币。即便它的价格比一般款贵了7、8倍,还是引起一阵抢购风潮。
2.3.2、满意价格策略
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H&M开创了“平价时尚”的服务品牌定位,它利用奢华多变的时尚和品质与大众平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H&M的产品品类丰富齐全且价格平易近人,七八十元的T恤、一两百元的连衣裙,让顾客买起来毫不手软,在H&M人人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时尚休闲服装,前去H&M选购服装的顾客络绎不绝,这就是时尚平价的力量。
2.4、情感服务策略
所谓情感服务,就是为顾客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给顾客以人文关怀,尽可能地给顾客提供满足其人性需求的各种优质服务,有效地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推行情感服务,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的良策,包括三个过程,即售前、售中、售后。售前服务主要是做好商品的陈列以及购物环境的布置,即提供情感环境。营造一个优雅、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使人们在购物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如在店铺摆放些鲜花,放点音乐,这样顾客一边欣赏优雅动听的曲目,一边浏览、购物,心情愉悦,兴致倍增;售中服务是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员工不仅仅简单地笑脸迎客和热情待客,更主要的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去传递对顾客的爱心,让每个消费者都切实感受到企业的真情。而售后服务是情感服务的延续,企业要承诺对顾客“真诚到永远”,而且把产品的售后服务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实现企业零投诉。
参考文献:
[1]、邓明新.情感营销技能案例训练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选题一:移动直播
参考方向:移动直播技术升级、秀场直播模式分析、移动直播内容产业分析、传统媒体移动直播试水。2016是视频直播的元年,看看各大互联网公司、媒体在布局直播时的力度就知道了。直播实在是个太大的主题,虽然不能方方面面都进行研究,但你至少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某一具体领域,比如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分析媒体转型中的直播运用,再比如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社交直播等等。
选题二:VR虚拟现实+内容
参考方向:数字媒体VR报道实践、VR纪录片的生产与分发、国内媒体VR新闻创新案例与应用前景。当今科技界聊的最多的话题,大概不是直播就是VR。VR真是一盘超大的棋,各个巨头纷纷入局,不管是VR硬件设备,还是VR内容生产似乎总有无穷的潜力等待挖掘,Facebook的小扎更是全力“押宝”VR。那你能研究些啥呢?数字化媒体如何运用VR进行多元化新闻报道呈现形式?VR内容生产的现状、前景与忧虑?更酷的同学是不是还可以学习美国大学生做个VR毕设?期待你们的脑洞!
选题三:资讯短视频
参考方向:国内短视频创业综述、青年用户短视频消费习惯调查、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特征。有没有发现一夜之间,短视频火了,网红、垂直行业、社交巨头...入局者甚多。媒体人转型投身短视频内容创业,更让大家对短视频领域充满好奇。短视频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这么多媒体人将创业目标置于此?短视频是如何带来大规模流量的?互联网、媒体巨头又是如何布局短视频大棋的?……多看看相关研究,你或许会有更多灵感。
选题四:突发新闻报道
参考方向:外媒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报道突发、直播在突发报道中的作用、突发报道中的社交信源核实方法论。近几个月国际国内突发新闻不断,面对这样的突发新闻,媒体作何反应?如何报道?运用什么先进工具来提高报道效率?社交媒体如何聚合消息?发挥何种作用?成为“报道主力”后又对这个传播版图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下全新的传播环境中,这些都是值得走心研究的好问题。
选题五:IP价值
参考方向:媒体如何用IP思维打造新闻产品、特稿的IP变现之路、玄幻剧IP的营销与发行。将IP誉为当下互联网行业的掘金矿似乎也不为过。“IP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看看暑期档热播的各大电影、电视剧哪个不是IP改变的功劳?里约奥运只知道follow宁泽涛、泥石流,却没发现体育爱豆背后的巨大IP价值?布朗熊、可妮兔超可爱,可她们同属的LINE“帝国”却靠IP衍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年轻人,看剧看奥运看电影玩的不亦乐乎时,可别错过值得研究的论文选题哦。
选题六:新闻编辑室“黑科技”
参考方向:外媒编辑室如何运用AI系统提升效率、聊天机器人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全球机器人写作发展综述。诸多媒体似乎一直在致力于新闻编辑室的工具改革,无论是《纽约时报》的数据分析系统Stela,英国智能内容服务软件Echobox,还是具有写稿、聊天功能的机器人,它们都在尝试提高编辑室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深入研究一下国内外媒体的编辑室工具改革,新闻业务小能手说不定就是你!
选题七:数据新闻
参考方向:媒体数字报道创新(以里约奥运报道为例)、社交传播环境下数据新闻的创新范式。
数字新闻仍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一个热门方向,从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中便可看出端倪。《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NBC、BBC等一票大佬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数字新闻上做足功课。对新闻实务感兴趣的童鞋不妨多多关注这个领域。
选题八:粉丝经济
参考方向:SNH48的粉丝经济模式研究、社交媒体在粉丝经济中的作用、粉丝研究:新型粉丝关系下的粉丝权力。随着现在以TFBOYS、SNH48为代表的各类男团、女团的崛起,粉丝经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粉丝权力如何将偶像团体推向名利的高点?偶像团体又怎样运用“粉丝经济”来稳固自己的根基?……这些或许都是值得你研究的问题。
选题九:网络综艺
参考方向: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的对比分析、网络综艺的营销之道(以《奇葩说》为例)、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互联网+模式创新。近年来传播环境的改变催生各种传播内容、传播形态的转变,网综作为当下的一支娱乐力量借助移动互联网大势迅速崛起。网综领域似乎从来不缺新玩法,卖污、神后期等等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综术不断出现,冲击着我们的接纳能力。
选题十:媒体从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微博是一种新的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平台,研究表明许多的微博都包含着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人们在搜索微博上的信息时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微博上问题,以希望他的关系网中的人可以回答此问题,另外一种是提问者在已有的微博数据中查找答案。与在线问答服务相比,微博提问有以下几点不同:(1)它的问题只会被提问者的粉丝看到;(2)提问者以前发表的微博会给回答者提供一定的相关线索;(3)由于微博格式的限制,问题和答案都简洁明了。这与社会上的信息咨询相似,我们会通过咨询认识的人来得到相关信息。在微博上,查询者的问题会仅显示给那些关注他微博的粉丝,即如果我通过微博问题,相当于我向我的粉丝来提问。本文主要分析在微博上进行信息检索时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实体搜索、以及用户元数据。
一、用户元数据
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在线社会网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在线社会网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网络的用户数大多都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节点和网络数据。与早期web服务不同,这种新的服务允许,甚至是依靠用户来创造,编辑和传播信息。在这种社会媒体环境中,用户元数据的大量产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微博社会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不规范的元数据,虽然Twitter本身并不会有太多内容,但是用户会发明和采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来使他们的文本内容更加丰富。例如,标签的使用已经在微博社区变得普遍。标签是由#开头的一组简单字符串,人们使用#标签,有的是为了增强点击率,有的仅仅是觉得好玩。例如:在2012年中国网络科学性论坛期间,许多人发表相关微博时,会加上标签#网络科学#,这样人们会很容易通过标签搜索到相关信息。
这种标签检索至少有如下三种用途:
标签检索:帮助查询者找到他十分想要关注的的主题;
查询扩展:标签能为查询扩展提供极其相关的数据;
结果展示:标签能够用来整理查询结果,为所查询返回的文档进行归类。
还有一些用户元数据包含着明确社会链接,微博者可以通过@〈用户名〉指向某一特定用户的微博,其中〈用户名〉是所指向的用户的网名。Huberman等人发现大约25%的微博包含@指向,大部分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会明显地展示所有@他们的用户信息,尽管这些用户并没有关注这些微博的博主。
在新浪微博中,用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使用@符号,一般的结构是:@赵本山打算今年上春晚了吗?另外,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结构:祝贺你@徐铮上映了新的电影#泰#。第一个例子中,微博的者是在向赵本山提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消息会被赵本山以及这个者所有的粉丝看到。第二个例子表明作者想要定向的广播消息,这样类型的微博会使其他用户感觉到在者与“@”的那个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联系,因而,这样一条消息暗示着两个用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另外其中的#标签也同时会将这条微博展示在有关泰的话题中。虽然元数据的使用使人容易产生歧义,微博用户仍然喜欢使用。整理这些元数据以改进检索效果,在微博信息检索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
在如今的文本挖掘中,情感分析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情感分析早已涉入信息检索研究,它是信息检索研究的重点。大部分的情感分析程序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确定表达观点的词组,二是确定这些词组在所需分析的文档中的重要程度。像其它的SNS数据一样,微博的信息也常常表达着某种观点或者情感。通过分析一份微博数据语料集,Diakopoulos 和Shamma发现微博数据一般趋向于明显的负面情感。
由于微博在日常应用中常被用来表达某种观点看法,所以观点检测和情感识别问题在微博检索中有很明确的作用。例如,微博数据已被用来做政治观点的评估判断,Tumasjan等人(2010) 分析了与德国选举相关的微博样本数据,他们为每个政治家和党派设置“情感描述文件”,指出,这些数据基本真实的反应出了他们选举活动的许多差别。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通过分析Twitter数据,可以预测未来某一时刻消费者信心等事件。
三、实体检索
我们开通微博后,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博进行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寻找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呢?假如我对某主题X感兴趣,那么谁是X方面有权威的专家,谁经常这方面的微博呢?微博上的实体搜索就是解决微博用户类似的一些问题,帮助人们在微博上寻找那些经常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微博用户。实际上,这与早期的信息检索系统类似,人们在检索已被事先收集好的关键词,系统将人们的检索信息与事先收集的关键词进行比对,最终获得一个相关文献的排序列表。
实体检索时信息检索中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是研究微博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涉及到如何定义检索单元,如何收集和划定关键词等问题。在这种检索中,我们检索某一词组时,系统返回的是与检索词相关的那些有影响力的微博用户。最成熟的实体检索模型是专家挖掘,在专家挖掘中,检索的模块是一个与作者查询相关的领域专家。
信息检索文献中已经提出了一些专家挖掘方法,例如在基于虚拟文档方法中,文献的作者由被他所写的所有论文来描述,也就是说,我们为每个作者分别创建一个由他创作的所有论文组成的虚拟文档,然后,我们就可以像以往一样基于这种虚拟文档来进行检索。在微博信息检索中,微博作者列表、微博用户之间公开的聊天数据组和提问与回答对等数据都是在微博实体检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总结
微博营销是新出现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博热,使得微博营销应运而生。微博适应了WEB2.0时代用户互动交流的需求,也顺应了信息传播方式大转变革的趋势。微博对终端设备的随意性,介于移动网与互联网之间的高度开放性,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的应用模式,随时随地不收时间空间地点限制,用户都能及时消息。
1 “微博”相关的概念
1.1 “微博”的定义与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渠道访问微博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博客技术鼻祖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 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于2006年3月推出了国际上知名的微博始祖微博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用户可以通过桌面、移动终端等各种工具不收空间限制的及时更新信息。近几年微博在中国发展也很迅猛,大家最熟悉的要数新浪和腾讯微博了。
1.2 “微博营销”的定义
微博营销是以WEB2.0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新媒体”营销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博客,快速宣传关于企业的新闻、文化、产品等,形成的一个相对固定圈子的互动交流平台。
2 微博特点
2.1 准入门槛低,传统博客对于思维逻辑性及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更高,而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使用微博。
2.2 分裂式传播,的信息可能会被自己的粉丝转发后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
2.3 信息更新及时,对于终端的灵活性,只要一部移动终端或者其它智能移动工具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信息,不再停留于以前固定的终端上才能使用。
2.4 互动性很高,FOLLOW和被FOLLOW使得信息与获得信息都更具有互动性
3 微博营销的优势
企业加入微博的行列,开始了140个字的淘金游戏。微博使人际关系更加扁平化更有人情味, 不论你经营的是一家大企业还是一家迷你小店,都可以利用微博与你的客户进行沟通,聆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留住并拓展你的客户群体。
3.1 便捷。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会立刻拥有一个虚拟店铺。3.3.聆听是一种战略。与用户的积极互动,倾听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销售计划。交流的越多,学到得就越多,就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客户服务。
3.2 降低广告和营销费用。优化和扩展了搜索引擎,降低推广了成本(可以利用商品优惠券的促销手段吸引顾客)。有了微博,企业可以降低在搜索引擎上的投资,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更新主要的信息,然后链接可查看全部信息地址,这样感兴趣的人就会根据你的链接方便准确的查看到原信息。
3.4 预警系统。微博使用者不断地微博,文章、统计报告、视频,甚至有趣的照片链接,而且内容不断更新,在微博上可以及时观察大量主题早期的报道情况。
3.5 不间断的反馈循环。原来的目标群体算是一种抽样调查,而微博是一种不间断的反馈循环。微博实时反馈那些 消息灵通的真实客户。
3.6 降低客服成本。公司在以更低的成本服务客户同事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3.7 危机公关。如果你的公司陷入一场信誉危机,那么这场危机很可能涌入社会性媒体。在你的公司名誉依赖微博之前,及早加入,在那里建立你的诚信,是非常明智之举。在大众参与评论下,企业及时诚恳的感情牌会起到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3.8 品牌营销。品牌并不是人,但可以让人在微博上用自己的声音代表这些品牌,并显示自己的真实面容,以这种方式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微博为公司的品牌添加了一丝人情味。
4 微博营销的商业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微博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络推广方面。庞大的受众群体,“病毒式传播”使得企业发表的博文,新闻,信息,广告等总会有粉丝转发或评论粉丝的粉丝也会转发或打开相应链接查看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其速度与广度,其宣传力度都很强大,微博是未来植入式广告的最好载体之一。微博营销可以在图片和视频、还有趣味话题中植入广告。往往能在微博中热议的话题,就能够马上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微博也成为了重要事件的最好的新闻现场,大众的参与也是一种力量,围观的力量很强大。微博是一种按照的读者喜好而定制的活媒体,将是深受企业和媒体人热衷使用的客户满意度测试工具。
基于在网络推广方面的优势,企业可以与微博的运营商共同策划,以企业微博、用户微博、代言人微博为载体,针对新产品、新品牌等进行主动的网络营销。
5 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
国际知名电脑DELL,公司的年营业额的40%―50%都来自于DELL公司的网站。2007年twitter进行微波营销,针对用户打折信息,戴尔通过微博客已经带来了接近700万美元的营业额。在与客户交流的各个方面,它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公关机构和广告商已经意识到市场营销风向的转变,并据此调整了核心战略,他们明白昔日那种竭力将信息植入“目标群体”头脑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最佳的营销方式是,通过对话与现有以及潜在的客户保持接触。市场营销的定义正在向它的本意回归,即构建与客户的关系。
IBM是世界上在Twitter上留言最多的公司,到2009年已经有1000多为IBM公司的推客,IBM的员工们运用Twitter主要是为了相互交流,这些员工也同他们的合作伙伴、客户、零售商、媒体、分析师,以及公司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交谈。IBM对于结果十分满意。Twitter节省了时间,把员工和客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公司整体上变得更加高效。
6 微博营销的发展趋势
未来微博营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LBS(Locatiao Based Service)结合,LBS产品会让微博用户跨终端的运用各种移动工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所在位置,分享当下的精彩瞬间。LBS产品的发展将紧密整合人与地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使构想的网络社会真正从虚拟走向现实。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有可能搭建出媒体、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三者融合平台,当未来某一天官方微博可实现支付功能,用户可以直接通过链接即时充值手机话费、购物等电子商务行为,对于电商和消费者都是真正的福音。
7 总结
微博营销的商业价值是无穷的,一旦爆发有可能耐创造一种新的引擎服务平台。甚至又可以在中国产生一个新的引擎服务平台。在现在互联网行业高度细分的时代,微博这个新兴的交互软件无论作为信息的平台还是官方代言品牌宣传或者草根秀场,处处彰显了微博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变革对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习惯的影响。希望像新浪一号人物曹国伟憧憬的那样:希望“微博”能给明年的经济带来温暖。这温暖拯救的也许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我们逐渐疏离的生活和冷淡的人性。这才是微博的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尔・以色列 微博力【专著】
[2]吴小璐 微博时代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74-01
法兰克福学派,是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著名学者群体,其中包括哲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以及文学理论家。他们反对视大众文化为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指出美国文化是一个通过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虚假意识的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几乎所有成员都将高雅艺术的真实性与大众文化的政治欺骗性对立起来,但瓦尔特.本雅明却另辟蹊径,指出机械复制破坏了“原本”的“灵韵”。比如,随着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与发行,卢浮宫“圣地”般的地位荡然无存,“本身处于中心位置的事物如今被边缘化”。于是在1936年,本雅明发表了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随着一系列全新休闲消费品的诞生和大众市场的确立,我们如今所谓的“消费资本主义”已具雏形。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前所未有的电子传播方式(电话、广播)和大众娱乐产品(电影、唱片)向社会生活地疯狂渗透。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充满敌意。关于“大众文化有哪些潜在作用”的讨论层出不穷,其中心问题在于:大众娱乐究竟是对“乌合之众”的另一种剥削,还是解放大众的工具?艺术该不该、能不能直接卷入现代生活和社会事务当中?
对此,本雅明在《机械复制》中提出,现代条件下,艺术的“灵韵”已然被机械复制与大众生产所破坏。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性,且与日常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比如,世上只有一副《蒙娜丽莎》画,其作为艺术品的重要性就被确定了,因为独一无二;再如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等装载艺术的场所也是远离日常生活的。然而,大众文化的出现破坏了艺术的独特性和距离感,从而导致了“灵韵”的消失。摄影、电脑绘图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可以被无限度复制。或许人间只有一副《蒙娜丽莎》,但它的复制品却可遍布世界各处。由于独一无二的“原本”被复制、传播,随手易得,人们自然不必前往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去欣赏艺术作品,这样一来,艺术的距离感就遭到破坏。人们对艺术灵韵的敬畏感也渐渐消解。试想,我们若是置身于悉尼歌剧院或卢浮宫中,必定是聚精会神地虔诚欣赏;但在大众文化领域,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就轻松自如得多。我们再不用衣着隆重、神情肃穆地去感受艺术的灵韵,而只需动动手指头,点开音频、视频,或坐或卧地听歌看图。
此后,西奥多・阿多诺为其做了补充。他认为,音乐工业化是对音乐生活的冲击。诞生于19世纪末的录音与广播技术,在20世纪早期,对当时的音乐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以前,音乐是一种“活的艺术”,如上文所述,人们如果想听音乐就必须亲临现场,这“表演”本身就是及其重要的审美体验。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听音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无论是生产音乐还是体验音乐,都要求表演者和听众的共同参与。然而,录音和广播技术的出现使音乐的表演环节遭到破坏,音乐生活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联被切断了。如阿多诺所言,“录音和广播这两项新生的‘社会性声音技术’将音乐物化了”。表演“物化”表现为人们对“天籁之音”的崇拜,对伟大作曲家、指挥家的着魔,对高保真音乐的追求,等等。表演拜物教①同时存在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领域。人们对音乐本真性的追求和崇拜,是“机械复制”时代下工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复制品同一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其主要特征是拒绝接受音乐品的任何瑕疵。而通过流水化作业生产出来的音乐则将音乐变成一个“可以轻松收听的东西”②。从此,听音乐成了一种随时随地、毫不费力的消费行为。
如今,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对“听音乐”这一行为的崇拜也证实了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理论。例如,粉丝对偶像歌手的个人崇拜,他们对偶像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还会写信要求电视台、电台多多播放偶像的音乐,在演唱会上疯狂尖叫、呐喊,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导致“粉丝”沉溺于“明星”这一客体不能自拔的“拜物教”现象。在阿多诺看来,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已经不复存在。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音乐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想听就能通过广播、电视、手机、MP3等各种电子产品听到。但事实上,音乐确实是铺天盖地,而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复制技术已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我们带来的触手可得的视听饕餮之余,也开始试图重新回归到追随艺术本身的道路上。我们删除MP3里的低音质音乐,转而走进唱片行或者音乐会现场;我们从电脑屏幕前离身,转而落座于影院大银幕前。这说明,人们正在有意无意地驱使自己置身于离艺术本身更近的地方。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被大众化、普及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曾为经典文化的丧失和庸俗文化的泛滥而痛心疾首,然而,他们依然期待着科技发展能带给这个社会不一样的精彩。
注释:
①阿多诺针对“机械复制”理论于1978年发表了名为《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大众文化的问题,其中提到了“音乐拜物教”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