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二维码技术论文

二维码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1: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维码技术论文

篇1

1 二维码水印加密背景及目前加密解密现状

1.1 QR二维码的应用背景

随着中国3G技术的普及,以及手机本身性能的提高,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迅速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当中,其保密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有研究价值,2012年铁道部出现了用户隐私资料信息被二维码泄密的问题,病毒也开始通过二维码传播。目前国内针对二维码数字加密的技术的论述并不多,在当前期刊网上有关二维码讨论的258篇论文也主要集中于二维码自身的编码解码规则,只有16篇是讨论二维码数字手段加密的。其中加密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复杂昂贵的隐形印刷技术。而讨论数字加密的只是对一般图像都通用的结合水印加密,未能很好的结合QR二维码自身的编码规则,所能负载的加密信息量也极少[3]。

1.2 国内外二维码加密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二维码信息隐藏技术的文献不是很多,研究对象主要是四一七条码(Portable Data File417,PDF417码)和QR码。在国内,针对PDF417码的研究较多且以空域水印为主,在国外,以研究QR码居多,以频域水印为主。牛夏牧[7]等利用变形技术对PDF417码中的各组成单元宽度加以适量的变动,采用误差累积的方式实现隐藏信息的嵌入和提取。陈峥等[3]针对PDF417码,提出了基于边界移位的隐藏信息嵌入算法。赵博等[4]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微调法的水印算法,对PDF417码的组成条空进行适量的微调,将信息隐藏进二维码中。晁玉海等[5]提出一种对隐藏信息进行扩频和映射处理,根据PDF417码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微调条码中的条和空将信息隐藏的方法。Ming Sun等[6]提出两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变换的QR码数字水印,分别可以嵌入随机序列和图片。Jau-Ji Shen等[7]针对PDF417码提出一种称作关联水印的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可以提高水印的嵌入容量并可将PDF417码用于数据认证。

⑴二维码图和传统防伪制作技术(主要是印刷)相结合,避免码图被直接影印、拍照,比如采用隐形印刷等等;

⑵掌握二维码编码技术,对二维码码图本身做特殊处理(如加密、复合、变形等),这种方法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让别人的识读软件无法识别码图,二是可以在这些码图中编入特别信息,以作防伪校验之用。

简而言之,一个采用特殊印刷技术,一个采用特殊编码,从而提高技术门槛也就提高了造假的成本与难度。本文研究算法基于第二种方式,对二维码码图进行特殊处理,达到嵌入 信息进行防伪校验目的。

2 适用于QR的数字水印算法

2.1 水印的嵌入算法

2.1.1 水印嵌入位置及表示方案

链码和QR二维码水印信息的位置选择和像素值改变方案,根据链码、改进的LSB算法和二维码的基本理论,本文结合处如下表示方案。QR码图像是由N*N个深色或者浅色的模块图形组成,实验中是黑色和白色模块。考虑水印需要的隐蔽性,我们选取黑色的正方形作为水印嵌入单元。假设QR码的一个模块图形的大小为M*M,其中M为模块的长度(高度),单位是像素。条码矩阵的大小为N*N。每个正方形基元占用的像素点为M/N。

如图2.1所示:跟四链码的结合方式为将正方形基元平分成四等份,每一块的大小为M/2N,选择其中的一块,按统一水印规则改变整个选中块的像素值,嵌入水印信息,按照链码方向的规则给四个方向的小矩阵编码为0,1,2,3,四幅图中的红色区域分别对应着0,1,2,3。这样每个黑色QR码的正方形基元便可以承载一位四进制的数。当图像格式为RGB三色图时,结合第一章所介绍的改进的LSB编码规则,每一块像素值按规则改变后又可表示为00,01,10,11的四进制,跟位置的编码规则相结合,每个正方形模块就可以表示一位十六进制的数,也就是4bit的信息。

2.1.2 水.印嵌入流程

如图2.2 水印算法的整体嵌入步骤:

第一步:根据基本信息编码出未加密的二维码举证,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统计N*N黑色和白色模块的QR二维码可用来嵌入水印的黑色模块的个数,记为C,并记录下各个可用的黑色模块在二维码的二维矩阵中的位置。

第二步:依据伪指纹特征随机密钥生成技术,随机生成三个指纹特征数据记为T1、T2、T3,并将T1、T2、T3转码成和水印嵌入方式所采用的编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相同的编码进制,统计出T1,T2,T3所需要的占用编码位数记为n1,n2,n3。

第三步:如果n1+n2+n3>c,则说明水印嵌入位置不足以嵌入所有的指纹特征数据,当嵌入位置不足时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竞争机制,解决各个特征信息之间采样数竞争问题,模拟退火的优势能保证了嵌入位置的随机性,和各个特征信息的均衡性。

第四步:依照模拟退火算法竞争机制产生的二维指纹矩阵加密位置对应表,对QR二维码图形进行加密。

2.2 水印的提取算法

如图2.3:首先,从加密的二维码图片中解码出二维码的基本信息。

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图片记为map1和未水印加密的二维图片记为map2,导入解码程序中。

第二步:将相应的两幅图像做减法代数运算,提取图像中目标区域,给定阈值大小为水印差值的一半,将低于阈值的像素点看作相同像素点,差值取绝对值选取为了实现精确定位,因为两幅图像编码格式一致,除了不通目标区域以外,其他区域完全相同,包括图像大小等。

第三部:使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断线的连接,主要目的是保持目标区域边缘连续,为孤立点的去除做准备。第三步:使用改进中值滤波去除图像中孤立异常点,如果除了目标区域以外,其他区域完全相同,那么基本不需要去处异常点,在做加入噪声干扰实验时去除边缘毛边是一个需要除了的问题。

第四步:采用曲线全向跟踪技术,寻找目标区域的边缘轮廓,探查到所有目标区域边缘。

第五步:将图像按照二维码自身的编码规则分成N*N块,根据上图中提取去的各个嵌入水印的矩形区域的位置,并将区域大小经过阈值判断,去掉干扰点,定位出各个区域对应得编码值,返回二维矩阵各个嵌入水印值位置对应得值。和加密时候保存的加密二维矩阵值进行对比,进行水印验证。

3 实验

含有水印的QR码的识别和提取实验

算法稳定性实验,流程如下:

(1)产生一段随机长度和随机内容的文本T1。

(2)将文本T1编码为QR码图形Q1。

(3)计算Q1的水印容量大小。

(4)通过通过随机指纹发生器和模拟退火竞争机制产生水印信息W。

(5)向Q1中嵌入水印信息W得到含有水印的QR码图形Q2。

(6)识读Q2得到T2,并与原始编码内容T1对比,记录对比结果。

(7)从含有水印的QR码图形Q2中提取水印信息WR。

(8)比较W和WR,记录对比结果。

(9)重复1000次步骤(1)~(8)的试验,并计算QR码的识别正确率和水印嵌入和提取的正确率。

随机文本T包含英文字母、数字和常用标点符号。重复试验的次数为100次,最后记录实验结果并计算正确率。实验最终得到的数据是QR码的识别正确率为97%,嵌入和提取水印的正确率为95%。该实验表明,水印算法非常稳定,嵌入的水印不会影响到QR码的正确识别,并且水印信息的嵌入和提取不受水印内容和QR码载体图像的影响。

4 结论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QR码的鲁棒性和嵌入信息量都适中的水印算法,该算法用链码的方向编码和改进的LSB算法嵌入水印信息,保证水印信息不会改变QR码的图形结构,并确保嵌入的水印信息不会影响到QR码的正确识别。与现有的利用误差特性进行信息隐藏的算法相比,该算法极大程度增强了数字水印的隐蔽性,提高了水印信息的嵌入量。同时算法不会受到QR码的容量限制,并且适合电子保存和打印等多种形式,具有提取水印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并且提出了由多种生物特征提取出的信息组成水印信息的方式,将二维码与用户绑定,实现了人码一体的认证功能。

[参考文献]

[l]何叶.基于二维条码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赵博.二维条码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纪兴中.基于二维条码技术的数字水印系统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哲,张永林.数字水印技术在二维条码证件防伪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8(4).42-44.(2006).

篇2

【P键词】二维码;高校;身份认证

【Keywords】two-dimensional code ; university;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66-03

1 引言

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科教兴国的重要角色,考试制度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检阅人才的必备标杆。然而,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客观上助长了不诚信风气。大学生作弊现象,代考现象日益加剧,使得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每况愈下,经调查,

60. 4%的大学生想过考试作弊,39. 1% 的大学生自述曾有过作弊经历。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严重威胁着国家政策的施行,也使得高校教育策略岌岌可危。为纠正各类教育考试中考生代考、作弊等行为,进一步加强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我们引入二维码技术来进行考生身份认证。通过扫描二维码将考生最新信息呈现给监考教师,防止了考生准考证信息因磨损失真、不完全、容易被篡改等现象而引起代考行为的发生,保证了信息的统一化、可靠化、科学化管理,实现了考生信息的动态更新。系统采用各种最新技术来提高用户体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和体验的双赢[1]。

2 二维码技术的发展

二维码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是以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组成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技术。和一维码相比较,二维码不但具有存储容量大、信息密度大(在一个不大的图形内可存储数字、英文、汉字、指纹、声音和图片等信息)、 采集速度快、制作成本低、纠错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还成功弥补了一维码只能包含字母与数字的缺陷。它可以从水平轴X轴和纵轴Y轴即横向和垂直两个方向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这样既提高了条码信息存储量又加速了信息的处理速度等优点,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得它广泛流行于各国各行业中。

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截至目前,条码标准体系还尚显单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研发技术体系还很少,二维码的推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但是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的升级、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民众意识的转变,二维码的应用前景也渐渐明朗起来,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文化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二维码标准:如GB/T17172-1997《四一七条码》,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二维码网格矩阵码(GM)》,《二维码紧密矩阵码(CM)》等,并已在我国的汽车行业自动化生产线、医疗急救服务卡、涉外专利案件收费、珠宝玉石饰品管理及银行汇票上得到了应用。国内多家IT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等对二维码的试水,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巨头在二维码手机应用领域的介入都充分显示了二维码应用在我国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也在不断投入资源,鼓励摸索前进,积极研究和开辟新的应用和领域。

篇3

的发展战略,并将从加快智能绿色印刷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快国际化战略、建设以云印刷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印刷新模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产业的整合和拓展四个方面落实,实现公司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智”造产品升级“悦智臻梦”来袭

20年来,长荣股份始终坚持以成为“世界领先印刷包装设备服务供应商”为发展愿景,经历了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跨越,定位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产品分为6大系列共70余款机型。长荣股份总经理蔡连成在活动上做了长荣股份产品,将设备重新升级,划分为“悦智臻梦”四大系列,为不同类型的纸包装印刷客户提供从单张纸、卷筒纸到瓦楞纸的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动化印后加工解决方案,为卷烟、酒品、医药、电子产品、食品等包装提供专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MK1060ERSL平压平自动全清废模切机是“臻”系列产品中的明星产品,其一次走纸可实现模切成型、全清废、不停机取样及成品计数堆码整齐收集功能,产品经该设备模切后,可直接进入下一工序或装箱,相较于普通清废能够节省25%的时间,在释放更大产能的同时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印刷企业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该设备配备了AGV智能化自动物流系统,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物料搬运投送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产线投料、回收、过程监管的连贯问题,如果再辅以智能化的仓储管理、设备调度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系统,能够真正对整个工厂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过程可溯和实时监控。

包装二维码 绽放别样风采

包装二维码应用研讨会上,来自烟厂和印刷企业的多位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二维码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首先,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陈书义博士做了“物联网应用与标准进展”为主题的报告,了物联网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交通、林业等行业的应用,并就中国物联网的相关政策及标准化进程进行了解读,指出烟草包装要重视标准化工作,其物联网标准要同国家物联网标准一致。

来自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发展部的专家李永煜在题为“二维码应用思路及技术方案探讨”的演讲中指出,二维码在制造、物流、营销全产业链的深化应用将为传统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目前,二维码主要用于产品防伪验证、企业宣传和品牌推广以及产品监管,其赋码方式有BOPP薄膜喷码、贴标机在线贴码、激光直接打码及印刷企业数字喷印四种。

深圳太和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国波以“烟草行业与物联网(二维码)技术的融合应用”为题做了精彩演讲,他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思维,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消费者形态意识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烟草行业要基于互联网(及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构建全覆盖、大应用、高智能、全安全的烟草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长荣数码总经理彭川则以“长荣喷码全系列解决方案――包装可变数据应用”为题,追溯了条码的发展历史,指出由条码发展而来的二维码不仅满足了条码原有功能,也成为了一种推广手段,让包装盒成为了媒体。二维码的图形性需要借助印刷才能真实完整地再现,作为印后设备供应商,长荣股份推出了喷码全系列解决方案,由平台、喷墨系统和数据中心组成,能够满足不同属性客户的需求,目前已有多款机型在深圳科彩印务有限公司、大理美登印务有限公司等装机使用。

此外,大理美登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述鑫、深圳科炬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定彬等也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分享。研讨会虽然时间不长,却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沟通平台,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包装二维码的未来发展及应用。

长荣杯 打造行业精品赛事

篇4

分类号 G250.7

Application of 2-Dimensional Bar Code in the Domestic Librari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dies

Wang Dong, Ye L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s,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so on, 2-dimensional bar code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 in the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2-dimensional bar c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2-dimensional bar code technology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library services in three main aspects―network linking and software download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localization guide. It also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2-dimensional bar code that is applied in China’s library from several ways such as the reference experience,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service, the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2-dimensional bar cod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二维码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传递中介信息、增强用户体验、实现交流互动、拓展增值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维码这一新兴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其技术特点和功能优势也逐渐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业界努力尝试将图书馆具体应用场景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多种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基于新技术的全新服务体验,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1 二维码概念及特点

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的条码技术,它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了若干个与二进制数对应的几何形体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来同时表示文字数值信息。与一维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如数字、文字、图片、声音、指纹等)、纠错能力强、保密与防伪性能好、易打印,寿命长,制作成本低等特点[1]。此外二维码码制免费开源,可以利用网上众多二维码在线工具或二维码制作软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在读取方面,智能手机或者带摄像头的移动终端使用二维码识别软件均能扫描和识读,实现自动解码相关信息。这种存储信息量大、抗损性能强、操作高效便捷、制作和获取成本低廉的二维码技术非常适合图书馆采用。

2 二维码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经过短短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笔者通过登陆国内各图书馆网站,扫描各类二维码体验服务、百度搜索以及相关文献调研等方式,实证调查了当前国内图书馆的二维码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在移动图书馆网站的地址链接和手机应用软件链接下载方面的应用

二维码常用的功能是解决手机等移动终端浏览网站时输入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地址的难题,手机通过对存储有网址的二维码扫描,就能自动解析信息快速链接登陆对应的网站。移动图书馆网站往往是集信息、统一检索、知识导航与个性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供移动读者使用的数字网络服务平台。因此,不少图书馆制作了存储有移动图书馆网站URL地址信息的二维码“名片”,可供移动读者扫描使用,使二维码成为读者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准确、便捷登陆移动图书馆网站的关键入口。如中国国家图书馆[2]和北京大学图书馆[3]都在其门户网站主页了二维码“名片”,用户只需用手机或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扫描识读即可直接链接访问其移动图书馆网站首页,给读者提供了全新的移动信息服务体验,借助二维码“名片”的力量宣传自己,展示良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独特效果。除了提供移动图书馆网站入口链接应用之外,二维码在图书馆提供的移动客户端或软件下载应用服务方面也独具优势,相比手机人工输入“天书”般的网址,通过中介二维码,可以更为方便准确地链接打开相关程序和内容的下载页面。如南开大学图书馆提供了现今主流的安卓和苹果两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客户端二维码扫描链接[4],供读者快速下载安装使用。图书馆利用二维码能存储网址的特点帮助读者解决了手机等移动终端难以快速准确登陆图书馆网站和便捷下载手机应用软件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果和服务体验,也为扩大和普及移动图书馆的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

2.2 在书目数据、图书馆公告等信息传递方面的应用

二维码能存储较大容量的文字、图片等数据,很多图书馆把书目信息和公告活动信息等复杂内容转换编制成简单的二维码形式传递给读者,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是读者检索文献的主要工具和途径,国内很多的图书馆系统如汇文系统,在原有OPAC的升级中增加了二维码功能,提取书目检索系统中的部分书目信息自动生成二维码图片,即通过二维码存储书目数据与手机解码识读二维码的方式将书目信息有效传递到读者的手机上[5],既提高了传递检索书目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又改善了用户服务体验效果。辽宁省图书馆除将书目信息转换为二维码外,还将新书推荐、到馆路线导航、对外服务部门联系电话等服务栏目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体现[6],读者可用手机对二维码扫描直接获取相关内容,免去读者手抄笔录的繁琐过程,简单快捷。国家图书馆将近期举办的讲座信息列在信息展板上并附以二维码[7],方便读者扫描二维码将相关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中。图书馆通过二维码形式较好地实现了大容量、多编码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递,不仅减少了读者繁琐的抄录和复制过程,最大程度地方便获取和分享资料,而且还能增强互动,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

2.3 在图书馆导览及定位引导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灵活应用能带来所处场景相关的即时资讯和信息数据,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延伸阅读和互动体验,使手机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服务平台,因此非常适合做图书馆自助导览和资源引导定位应用,便于读者更好地利用馆内资源和体验图书馆服务。2009年上海图书馆就在“上图馆藏家谱精品展”上首次采用了二维码技术,给参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参观者只要用手机读取展品旁的二维码,就可以立即获取该展品的信息介绍和照片,而且可以链接定位到上图的家谱网站,浏览丰富的家谱内容[8]。此外,还有图书馆利用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提供图书馆空间导航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应用处于领先位置,一方面为新生读者制定了图书馆馆舍和布局的二维码导引服务,让不熟悉图书馆的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关键地理位置的二维码,就能很快定位获取适用于手机显示的楼层平面图,及时获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迅速找到所需的资源或者服务设施[9]。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图书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导航应用,通过叠加数据层中图书位置GIS数据和读者自身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出图书的所在位置,并自动绘制出读者取书的路线图[10],给读者找书提供准确、高效的指引服务。二维码在导览和定位引导方面的应用不但可以降低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成本,还能带给读者实时、互动和智能化的个人应用体验,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源和服务。

3 我国图书馆应用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据调研,截至2013年6月底,在中国3.24亿手机搜索网民中,有87%的人知道二维码扫描服务,更有55.7%的人使用过,整体认知度和渗透率都处于较高水平[11]。可以这样说,扫描二维码应用已经成为很多移动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使用习惯,读者信息获取的习惯和方式在变,图书馆也应适时而动,及时开发和推出更多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相关应用服务,使二维码成为读者信息服务的重要辅助工具,巧妙运用新技术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如何更好推动二维码应用服务的发展问题上,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策略和建议。

3.1 借鉴参考国外的经验,拓宽图书馆应用二维码技术的场景、范围和模式

和国外相比,我国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晚,造成二维码在国内图书馆界的探索和实践也相对滞后。国外图书馆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更为深入、应用也更加普遍,尤其是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已经将二维码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中,如读者通过二维码不仅可以获取实时信息、登陆读者的个人图书馆、图书借阅查询等基础应用,还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自助借还图书、讲座坐席预约、电子书下载以及跨媒体阅读等多种应用[12],在应用范围的广度、应用层次的深度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国外图书馆同行二维码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成熟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与此同时,二维码在我国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也如火如荼,使用范围十分广阔,结合场景的二维码应用更加灵活多变。虽然许多行业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二维码都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但其通过不断发挥各自领域的想象空间和挖掘各自行业的应用场景开发出的二维码应用,不但形式多样,实用性也更强。如基于用户身份认证识别的电子会员卡、电子票务和会议签到等功能,基于互动交流的活动报名、用户调查、业务预约和跨媒体阅读等应用对发展图书馆的二维码服务模式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我国图书馆机构可移植国外图书馆和国内其他行业应用二维码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结合图书馆传统服务业务的实际场景,开拓二维码技术在本馆的发展空间和应用模式。如可将二维码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传统读者借阅证结合,在手机上实现电子借书证的应用;通过二维码互动通道开设网上报名预约、用户调查、咨询服务,使图书馆传统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化;利用二维码可跨媒体应用的特点,积极开展数字化延伸阅读服务,让图书馆担负起推广全民阅读、传播知识的公共使命。在参考借鉴基础上,培育善于发现场合、善于结合各种场景应用新技术的敏锐意识,努力探索实践更多适用于图书馆发展的二维码创新应用模式,是促进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发展壮大的重要策略选择和基础路径依赖。

3.2 强化后台的内容与服务建设

二维码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充当着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将成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关键入口。图书馆引入和应用二维码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新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为广大移动读者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除去快速、便捷的入口优势外,就实际应用效果而言,读者最看重的还是二维码背后所承载的内容和服务,即在这个载体基础上,读者能看到什么样的信息、获取什么样的服务。归根结底,内容的质量与服务的效果仍是检验图书馆二维码应用好坏的核心指标。因此图书馆要想做好二维码应用,强化后台内容和服务的配套建设是关键,后台提供给读者的内容要有丰富内涵,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要实用、便捷、易操作,这样的二维码应用才能有利于增加读者的黏性,有效实现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如在展览工作中,若展品对应的二维码既能提供展品的详细信息和图片,还能链接网上相关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多媒体内容,多角度揭示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等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势必能增强和丰富读者的参观体验;再如在通过二维码下载传输给手机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格式的选择上,经过格式转换后可在手机上直接浏览、收听和观看的资源会更受读者青睐和接受,易用便捷的服务才能带给读者最舒适的体验,提升读者的忠诚度。二维码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前置的链接入口,组织好后台的内容与服务支撑是发挥其应用价值的重心工作。

随着二维码在图书馆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应用层次的逐步扩散,二维码后台链接的服务和内容将更多的与移动图书馆相关联,因此图书馆需要同步重视和加强移动图书馆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移动图书馆功能,丰富移动图书馆的资源和内容,如在信息公告、馆藏数据查询基础上深化读者用户管理和查询、定位导航、智能化移动参考咨询、书评博客及资源下载等拓展服务;内容从图书馆新闻、新书通报、讲座信息扩展到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数据库组成的数字资源和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13],以二维码为“媒介”,搭建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传统服务与移动网络服务的对接将是一种发展趋势。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和内容为应用二维码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撑,反过来,二维码应用则为移动图书馆开拓出更多应用场景建立了通道。

3.3 基于二维码的高级应用注重与相关机构合作

在二维码的实际应用中,有些是仅提供网址链接、文字介绍和图片等简单应用,多数图书馆都可以独自开发提供服务。但在把二维码技术嵌入到其他图书馆应用系统或基于二维码技术开发新系统等高级复杂应用时,往往涉及到系统设计、编制程序、二次开发、接口集成等软件编程工作,单独依靠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可能难以完成,因此需要与相关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对于相对简单的程序开发设计,图书馆可以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完成,如前文提及的二维码技术与OPAC的整合生成动态二维码、基于二维码技术的GIS图书位置定位导航应用,就是程序开发人员按要求通过软件编程开发出来的结果;对于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则需要加强与有关应用开发商、技术提供商以及移动运营商的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如湖北省图书馆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在新馆内启用了由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提供的二维码电子地图服务,为读者提供各楼层的布局、所需资源及设施等服务信息[14]。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入驻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公众服务平台,将开通的公众账号和专属二维码在图书馆网站或其他媒介上,让广大读者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关注图书馆公众账号,订阅经媒体平台发送的图书馆服务信息。如深圳图书馆[15]、北京大学图书馆[3]等就开通了本馆微信公众账号,读者可通过微信扫描相应的二维码直接添加图书馆官方微信账号为好友,定时获取图书馆推送的新闻公告、活动资讯以及资源推荐等信息,还可以直接回复意见和建议,以二维码为中介,实现图书馆与读者更便捷的沟通。

4 结语

科技让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二维码技术作为沟通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将凭借其快速准确、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成本低的优点广泛应用在我国图书馆的多项业务和读者服务环节,促进和提升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信息获取平台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图书馆人聪明才智的发挥,结合场景的二维码应用新功能、新模式会层出不穷,图书馆的各类二维码服务也必将日益丰富和完善,把读者带入一个多元化的应用新天地。

参考文献:

[ 1 ] 二维码[EB/OL].[2014-01-10]..

[ 7 ] 张咏,楚超.扫描二维码尽知国图讲座信息[N].北京日报,2012-11-22(06).

[ 8 ] 张磊.上海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与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3(04):11-15

[ 9 ] 张蓓,张成昱,姜爱蓉,等.二维条码在移动图书馆服务拓展中的应用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4):21-24.

[10] 李健,杨京峰,张成昱.条形码/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2):82-86.

[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4-02-20].http://.cn/hlwfzyj/hlwxzbg/ssbg/201308/t20-130820_41306.htm.

[12] 孙晓瑜,王荣宗.国外手机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6):23-25.

[13] 靳艳华.试析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及实施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43-45.

[14] 余愿.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启用二维码电子地图[EB/OL].[2014-02-20].http://.cn/n/2012/1228/c1

92237-17933096.h-tml.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引言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信息密度比传统的一维码有很大的提高。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其应用领域主要涉及信息获取、网站跳转、广告推送、手机电商、防伪溯源、优惠促销、会员管理、手机支付等功能。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防伪性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优点。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智能化手机全面普及的今天,二维码的发展呈现井喷式。基于其突出的优势,在移动互联业务模式下,二维码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如食品追溯方案、餐厅的手机电子菜单、优惠促销渠道、票务销售、表单应用、保密应用、追踪应用网络资源下载、车辆管理应用、会议服务、信息传递、手机购物的电商应用等。本文主要是对二维码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做了一些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其作为教育新载体的强大功能。

一、教育教学信息化中二维码技术的实践应用

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的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学校园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娱乐、网上购物等活动;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登录QQ、在线购物/付款等,学生对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熟悉和痴迷一度成为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最大难题;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可以将这种熟悉和痴迷转移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那无疑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最大动力和最终目标。

二维码的应用包括主读和被读两种方式,通过一个二维码图片读取其背后附载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类多媒体信息,本质上,二维码的内容是指向一个地址;所以,二维码的服务方式属于被读领域。

以课堂上的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一扫老师事先制作好的二维码,就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机端读取到老师提供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在平台上跟老师、同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老师也可以很方便的实时查看学生的反馈信息;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学习、交流表达、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从老师那里接收问题,然后思考完成,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扫一扫的方式读取老师提供的其他信息来找出答案,或者通过平台上的在线咨询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对于一些教学文件亦可以通过平台的方式进行分发,既节省了印刷的纸张,又方便学生查阅,增强了拓展和延伸性;借助二维码技术平台的实时快捷、操作方便、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师生之间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一直提倡回归“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近年来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借助二维码技术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组织教学资源并制作二维码,学生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相关教学资料的下载、查阅并自主进行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向资料库中不断丰富自己感d趣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生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扫码得到相应的教学信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可以现场讨论,也可以在手机端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也可以生成为二维码提供给老师进行现场讨论和查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进来,增强来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达到了更好的课堂整体互动的效果。这里,二维码技术除了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分发,还可以进行课堂检测、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工作,借助这些数据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学习事宜的安排。

以课堂外的教学为例,老师也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二维码发送到学生的交流群中,如qq群或者微信群,学生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在课下或者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难点、重点的预习/复习工作;学生带着问题对老师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加深对本次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配合使用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教学载体――微课视频,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利用手机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了一个个性化、自我、自主学习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针对性教学,最终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便利性。

二、多媒体教学中二维码的制作方法

二维码推送的信息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对于不同属性的信息制作生成二维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文本文件

对于文本文件二维码的制作非常简单,网络上有很多二维码的生成器,支持在线直接制作。以草料二维码为例,注册登录后,可以在首页直接看到不同的选项卡,包括文本、网址、名片、文件、图片、微信等免费项目,也有企业码、记录码、溯源码等收费项目,选择文本项,然后在输入框中输入相关的文字内容后点击下方的生成二维码即可,制作生成的二维a可以下载保存。或者对于已经存在的文本文件,我们也可以选择“文件”项,然后添加现有的文件即可。

2.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

对于图片类文件,可以通过草料二维码中的“图片”选项进行制作生成,步骤同上述“文件”项。或者图片、视频、音频文件也可以通过上传到百度云等各类资源平台上或数据库服务器上,然后将得到的网址生成制作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就可以登录平台查阅相关信息。

三、结束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二维码技术具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内外的全方位互动交流,有益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对于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包括现有的各类网络资源和新开发资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优质共享,对于实现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二维码的生成、管理等技术方面的简单易操作使得这种技术手段得以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和使用,在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二维码技术这种新型的教学支撑技术的基础之上,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二维码的定义 [OL].http://.

[2]张楠.无盘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

[3]邓嘉明.手机二维码技术优化地方高校设备管理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

篇6

封面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形象展示区,期刊的核心信息与品牌展示要素都集中于封面。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封面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要素主要包括期刊标志、插图、刊期、导读、版权信息、期刊荣誉等,据研究显示,在影响期刊销售的因素中,期刊内容占10%,期刊名称和口碑占15%,而期刊的封面设计占75%,可见封面设计对期刊的重要性。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为例,很多科技期刊对封面设计重视不足,封面内容多年不变,封面设计过于严肃、呆板,色彩搭配过于单调,封面设计不重视插图的作用。国家图书馆馆藏的2191种科技期刊中,采用科学可视化封面设计的科技期刊仅占31.72%,部分封面设计与期刊特色、当期内容与主题风格并不统一。例如,《建筑结构学报》《建筑材料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封面科学可视化设计较为保守,新技术应用较少。

1.2封面设计新技术运用不足

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图像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科技期刊也关注并且尝试利用新技术。科技期刊的新技术应用主要集中于封面设计,通过新技术设计封面,实现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社群传播等功能和跨平台媒体融合发展。目前,二维码是科技期刊封面功能的核心技术,基于二维码可以实现信息获取、网站跳转、广告推送、手机电商经营、防伪溯源、优惠促销、作者管理、手机支付等功能,通过分析83种建筑类科技期刊二维码使用情况,发现建筑类科技期刊封面和封底的二维码使用率均为21.69%,且大多停留在关注微信公众号层面,新技术应用明显滞后于其他行业。由此可见,建筑类科技期刊运用新技术设计封面的意识仍需要增强。

1.3封面功能开发不足

封面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视觉形象,科技期刊的形象由学术水平、行业地位、视觉形象、公众评价等构成,其中视觉形象是目标受众最直接感知的要素。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所传递的信息,不仅限于期刊名称的基本识别功能,在新技术支持下还可以实现更多新的功能,应该重新定位科技期刊封面,发挥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作用。利用新技术,科技期刊封面可以实现杂志新媒体运营管理职能,也可以成为广告经营平台,同样科技期刊封面还承担着科学传播的职能。由此可见,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大多以基本的期刊识别功能为主,同时承担广告功能,均未涉及移动采编、读者需求细分、社群传播等诸多领域,新功能开发不足。因此,科技期刊需进一步提升视觉形象设计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2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新技术运用趋势

新技术不断推动传统媒体发展,不仅改变了传播形态,也影响了科技期刊的经营理念,科技期刊的封面不再是单纯的期刊识别与展示功能,新技术可以让科技期刊封面实现更多的功能。

2.1封面设计与社交媒体融合

科技期刊目标受众大多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科技期刊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科技期刊也在探索利用社交媒体提升期刊的运营效果。科技期刊最重要的版面是封面,目前在封面的设计中,除了期刊标志、刊期、文章导读、插图、办刊单位、期刊荣誉等设计要素以外,二维码也成为科技期刊新增的设计元素之一。封面设计中的二维码主要作为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入口,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打通了科技期刊与移动社交媒体接口,在广告经营、期刊采编、沟通服务、信息等方面赋予了科技期刊封面新的功能。因此,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在与社交媒体融合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建筑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国内83种建筑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发现,微信、微博二维码已经成为建筑类科技期刊重要的封面设计元素。建筑类期刊中封面和封底各有18种期刊加入了二维码,其中3种建筑类杂志封面和封底同时加入二维码,实际应用二维码的建筑类杂志达到33种,占统计总数的39.76%,这些二维码基本上都是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二维码。

2.2封面融合设计

篇7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140―05

一 引言

移动技术及数字化学习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发展。200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移动学习研究专家Sharples就指出,先进的移动技术正使得E-Learning向M-Learning转变。[1]因此移动学习比数字学习更进一步,可以不受计算机环境限制,应用便捷的移动学习工具与无线网络,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

有鉴于QR Code二维码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于2005年5月制定了标准规范,以加速二维码应用与普及。国内2009年12月10日铁道部在全国发售印刷二维码的新型列车票据。本文运用移动学习结合QR Code技术来构建移动学习平台,达到低成本且实时的合作学习目的,进而提升使用者的学习成效。

二 QR Code移动学习的基本相关理论

1 QR Code

QR Code最早应用在手机上的国家是日本。根据2007年5月 OMA 提出的二维码应用共通标准规范第3.2版,二维码目前在移动商务应用可大致分为四类,包括:

(1)自动化文字输入:储存个人信息,如地址、电话号码、日程计划等,进行名片、行程数据等快速交换。

(2)数字内容下载:储存数字内容并进行下载。

(3)网址快速链接:使用手册、产品规格、报章杂志、广告宣传等数据附加二维码,以提供用户进行网址快速连接、电话快速拨号等。

(4)身份识别与商务交易:手机上显示二维码数据,作为交易身份鉴别依据或交易凭证,如入场券、会员身份确认、手机付款等应用。[2]

QR Code的特点就在于使信息得以更加便利的共享,包括文字、图片等都能够更快捷的传递给用户。因此二维码产业机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特别是目前计算机通讯硬件设备均已成熟,只需提供更多的服务来满足使用者需求,同时带动了计算机、通讯、金融、物流、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本研究将二维码导入于移动学习的诱因。

2 移动学习

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了对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M-Learning 不只是数字化,还具有“移动”的特性,因此移动学习比数字学习更进一步,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受到桌面计算机环境限制,轻便的移动学习设备与无线网络环境提供了一种真正信息唾手可得的机会。[3]Kynaslahti[4]则认为移动学习应该具有方便性、权宜性、即时性三种意义。移动学习有三个必须的要素:移动学习设备、通讯基础设施、学习活动模式。[5]由此可知,移动学习设备必须具有轻薄短小、易用性、符合需求的功能等条件。如果实施的移动学习设备是学生个人本身就已经拥有或容易取得的通讯设备,则能够更即时引入移动学习概念于教学活动之中。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迁移, 把学习交流中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学习生活相联系, 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6]

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普遍受到教育学者肯定,并能实际运用到课程中的教学模式,许多中外学者对合作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情境,学生在不同小组中一起学习,彼此间互相合作,资源交互,分享发现的成果,评价并修正彼此间观点。[7]合作学习的基本定义为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在此情境下的不同小组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促进自身与成员间学习动机,增进教材的了解与记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来讲,就是通过教师将学生妥善异构分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协助者角色;由教师的协助,学生相互扶持,进行学习活动。而小组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合作努力,以完成个人与团体学习目标,进而从中取得知识技能。在沟通交流中,他人的见解被自己吸收,自己的知识被他人激发,在观点的碰撞中促进进一步的反思,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重组和创造,充分发挥着成员的本质力量,实现个体的最大化成长。[8]整合种种理论后归纳出:“合作学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异构分组,让能力高、中、低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彼此进行沟通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依赖、合作、相互讨论与寻求答案。通过小组间的互动、社交技巧等方法,使小组的学习与运作更有效能。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增进个人的自信与创造思考能力,营造出小组成员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9]

4 学习历程档案

学习历程档案最早被广泛应用在艺术上,有效地记录学习者的作品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开始正式且有系统地应用在教育领域上。“学习历程档案”一词在学校中的最早应用,是从学生的作文档案开始。[10]学习历程档案可以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阶段所有学习记录;其目的地在于让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历程自我省思、改进与观摩他人,并将个人学习历程内记录的所有数据,提供给教师或家长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与成效。学习平台就能够得以分析学习者学习历程,从而达到反馈的功能。

三 计算机硬件移动学习平台学

本计算机硬件移动学习平台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包含前端移动学习子系统、后台移动学习子系统与数据库三部分。

1 前端移动学习子系统

主要是让用户的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此子系统提供的功能达到有效率移动学习目的。此子系统包含浏览、登陆、信息上传、QR Code编/解码的功能,如下:

(1)浏览:提供移动设备配合3G或Wi-Fi进行浏览在手机或服务器端所的信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操作一般计算机设备大致相同,不会产生距离感;

(2)登陆:确认使用者的身份,记录学习历程文件。有效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3)信息上传:使用户以移动设备配合3G或Wi-Fi进行信息的上传。学习者对于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反馈,获取有效数据资源以外还有利于对学习过程展开评价;

(4)QR Code编/解码:如用户根据特定教材产生对应的二维码需求,可通过此模块产生二维码。如使用者的手机没有内置二维码译码程序,也可以使用此模块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2 后台移动学习子系统

后台移动学习子系统设计的目标主要是让学习者可以便捷、有效率的移动学习,其包含了二维码制作系统、二维码识别软件,与后台移动学习管理系统3部份,分述如下:

(1)QR Code二维码制作系统制

主要提供将一串文字制作成对应的二维码。设计功能如下:

1)二维码产生:产生所输入文字对应的二维码,最多可输入7,089个字符。

2)输出至剪贴薄:将所产生之二维码输出至剪贴薄,供用户使用。

3)调整二维码角度:将所产生的二维码根据所选角度作旋转处理。

4)二维码打印:打印所产生的二维码,且打印机不受限制,无额外的硬件需求。

(2)QR Code二维码识别辨软件

将二维码解译成对应的文字,以供后续操作,此软件可以使尚未内建QR Code译码程序的手机使用此软件来解译二维码。设计功能如下:

1)二维码识别:只需要30万像素以上读取工具即可识别读取资料,这对于降低教学硬件设备成本投入有较大帮助;

2)辨识度高:二维码识别采用先进的容错算法,在部分污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解读出完整的原始信息。学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耗问题,在此二维码颇具优势;

3)操作简便:识别软件操作简便,大幅简化操作繁琐的过程,容易上手。学习者无需再针对设备进行培训,能够将教学目标充分聚焦在学习内容上;

4)360o辨识:可识别任何角度的二维码。使用技术门槛较低,有利于各种层次的学习者使用;

5)简化输入:可储存二维码信息,免去输入信息的繁琐操作。

(3)后台移动学习管理系统

此系统主要功能为内部模块与数据库之间的存取操作,其包含了如图2所示的4个模块:

此模块主要提供符合共享元件参照模型(SCORM)标准的教材;包含格式制作、格式转换两种功能,并将用户所提供的教材元件整合至系统的教材元件数据库内。格式制作:将教材制作符合SCORM标准。其中本系统的学习教材使用9个目类来著录教学资源。格式转换:当使用者提供教材信息,通过本系统转换成设计符合SCORM标准的元数据,再将使用者的教材信息转换成符合内部教材格式的教材元件。其中9个项目分别为:一般、生命周期、元-元数据、技术、教育、版权、关联性、注释、分类。如图3所示:

2)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提供的功能主要是能让个人或群组用户的学习都通过此模块来完成。通过此模块个人用户或群组用户可以将所取得的二维码的相关数据、教材等,通过3G或Wi-Fi连上计算机硬件移动学习平台后记录并储存于数据库中,为个人或群组用户提供日后重复学习的便捷功能以及了解目前学习状况等。也可以及时获取群组合作学习时组员所欲分享的信息。功能包含:提供个人学习功能;用户通过学习模块将学习过程储存于数据库;根据教材分类单元,通过学习模块来整理学习信息Title反馈给用户;用户通过学习模块反馈的学习信息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图4所示:

3)传输模块

通过此模块可以将信息、QR code或教材下载(上传)从(至)数据库中,如图5(a)所示;此外用户间可通过此模块直接分享数据、教材,提高分享率以及简化处理流程,如图5(b)所示。设计功能如下:

4)数据库管理模块

利用此模块设置用户权限以维护与使用服务器数据库,设计的功能:权限管理;教材元件数据库、学习历程文件数据库与用户基本数据库的维护;开放一般用户可以增加、修改、删除与查询基本数据;群体数据的设置、维护。如图6所示:

四 数据库设计

1 教材元件数据库

主要储存经教材编辑模块所设计出符合SCORM标准的教材元件,教材元件数据库可供评价学习模块之用。学习模块则根据学习者情况,在教材组件资料库获取教材元件提供学习者对应教材。此数据库由存放教材内容整合而成,设计包含下列10种表单:资料表、SCORM一般数据表、SCORM生命周期资料表、SCORM元-元数据数据表、SCORM技术资料表、SCORM教育资料表、SCORM版权资料表、SCORM关联性数据表、SCORM 注释资料表、SCORM分类资料表。

2 学习历程文件数据库

用户使用该系统学习功能的历程数据,自动储存于用户学习历程文件数据库。完整的记录用户学习过程,使学习者依据与此自我评价、修正并提升学习成效,并提供学习记录给教学者。重要字段:个人化资料:记录学习者程度、教材偏好、已阅读过的课程信息;浏览教材时间:提供教材阅读时间,教学者以此判断是否重新编辑教材;浏览教材路径包括记录学习者学习路径,以便教学者得出最佳学习路径;浏览文章次数,获取学习者对文章偏好程度,以便于提供新知识给学习者;下载纪录;上传纪录;编辑教材纪录。

3 用户基本数据库

记录用户的基本数据。包含:

(1)编号:用户流水号(唯一识别码、学号)登陆使用;

(2)姓名:记录用户姓名;

(3)密码:记录用户密码,登陆时输入;

(4)性别:记录用户性别;

(5)登陆时间:记录用户登陆时间;

(6)离线时间:记录用户离线时间;

(7)注册时间:记录用户注册时间;

(8)电子信箱:记录用户电子信箱,通过此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9)手机号码:记录用户手机号码,用户忘记密码时,可通过此方式进行密码修复;

(10)权限:一般使用者为1;管理员为0。

五 案例讨论:计算机硬件教学

如图7,分为以下11个计算机硬件教学单元:①显示器;②主板;③中央处理器;④内存;⑤扩展卡,如:显示卡、网卡;⑥电源供应器;⑦光驱;⑧硬盘;⑨键盘;⑩鼠标;相关问题。

1 研究目标

“计算机硬件教学平台”以计算机硬件中的11个单元作为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教学对象:大一学生。课时数:八节课。

(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说出计算机硬件的名称与型号;利用手机与二维码移动学习网站,获取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及组装流程;区别计算机硬件各部件兼容性的不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并制作成小组报告发表;利用手机简报、摄像功能与同学共同分享讨论学习心得。

(2)教学准备工具:

a.具备三十万画素以上的相机,以及具有二维条形码读取功能的智能型手机;

b.计算机硬件数据的二维码标示;

c.搜集计算机硬件数据,并整理制作成网页材料;

d.学生交互、讨论与分享网站;

e.手机操作教学简报;

f.课程流程讲解简报。

2 教学流程的六个步骤:

(1)教师课堂讲授来认识计算机各硬件基本功能与构造;

(2)学习使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平台,学生练习拍摄、译码、传输数据等;

(3)实际观察计算机硬设备,根据提供的教材,使用手机拍摄设备上的二维码,链接学习网站获取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组装流程;

(4)学生将搜集到的计算机硬件及组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将符合小组主题的数据储存并制成标题文件放置于网页上,方便今后的下载与分享,并由学生轮流向全部同学进行报告;

(5)小组互相评价,参照资料内容(70%)、报告流畅度(30%)评价分数,教师将各个小组互评表的分数平均后,占总成绩的60%,其余的40%分数为教师评分;

(6)教师补充讲解各小组内容,并进行讲评。

六 结论及未来研究

移动学习一直是学习领域所研究的一个方向,本研究主要是利用无线网络环境结合QR Code二维码技术来创设移动学习平台,提供用户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提高学习成效,并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教学的效果与二维码使用效能。本研究在教学内容方面仍有可扩展的空间,目前只针对计算机硬件方面组织教学,未来可以寻求形式更为多元化的教材加入补充。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2] CamReader[OL].

[3] Shepherd, Cr. M is for Maybe[M].Tactix: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xt,2001.

[4] Kynaslahti, H. In Search of Elements of Mobility in the Contest of Education[M].In Mobile Learning (eds. H. Kynaslahti & P. Seppala).2003:44-48.

[5] Chang, C.Y., Sheu, J.P. & Chan, T.W., Concept and design of Ad Hoc and mobile classrooms[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3, (19):336-346.

[6] 张豪锋,孙颖.论网络学习中的意义交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18-220.

[7] Parker, R. E.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M].NASS Bulletin,1985,69(479):48-57.

[8] 张豪锋,王小梅.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0,(2):46-50.

[9] 陈淑均.合作学习结合学习档案教学法对学生数学解题成就影响之研究[D].花莲:慈济大学,2007.

[10] Frazier, D.M. & Paulson,F.L.How portfolio motivate reluctant writers[M]. Better Student Portfolios, 1992, 85(10): 792-794.

Research of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QR Code

――Discussion of Computer Hardware Teaching

ZHANG Hao-feng XING Hai-feng ZHU Yuan-pei

(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 A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QR code is provided. The design concept is using QR code owing the property of feasible access to achieve the mobile learning. In addition, the teachers can analyze the portfolio of a user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user. The platform contains client-side and server-side subsystems. The functions of login, browsing, information upload and QR code encode/decode are containing in the client-side subsystem. The server-side subsystem mainly contains the mobil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features of the platform are carrying out the mobile learning for users by mobile devices and promoting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by the personaliz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or users.

篇8

2011年,微信诞生。自微信运营以来,其功能日益完善,逐渐成为一款集即时通讯、社交、娱乐与购物于一体的手机软件。短短几年间,微信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使用,企业逐渐发现了微信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模式。微信营销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鲜的营销体验,同时还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人们在微信上关注企业公众号或服务号,参加企业的优惠活动,选购企业商品,完成交易支付。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微信的企业营销应该成为企业思考的课题。

微信于2013年得到普及,截至目前,关于微信营销的学术研究较少,现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在研究微信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其他媒介的区别等方面,而微信营销方面的学术论文和著作都比较少。王潇雨的《微信使用者行为和意图探讨》阐述了微信使用者最关注的是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叶静在《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企业微博与微信研究》中对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微信营销的便利性和精准性等特点。甘荣石则从技术角度对微信进行研究,其著作《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银行应用架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微信银行的功能。

微信营销是未来企业营销方式的主流趋势。对企业微信营销进行论述,使企业在微信时代能够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其发展的微信营销模式,对于企业创造更多收益和长远发展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附近的人”营销模式

打开微信的“发现”功能,就可以查看 “附近的人”。如果企业了解了自己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聚集区,并能抓住其“附近的人”,通过口碑相传就可以带动更多客户的出现。

(一)“查看附近的人”进行主动营销

商家可以通?^微信与附近的人打招呼。打招呼前一定要思考恰当的打招呼方式,有吸引力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小利益的打招呼语言能够拉来许多准客户。比如,食品公司可以让“附近的人”免费领取食品小样试吃;化妆品商家可以向附近的人赠送化妆品试用装;推广健身卡的商家可以让附近的人免费享受两次有氧健身等。这样向人们赠送小物品的打招呼方式可能会得到很多回应,其中很多人还会主动加商家为好友,这就使商家实施进一步营销迈开了第一步。

除了打招呼方式,商家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打招呼时间,尽量避开人们的工作时间,周末和假期时间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回应。

商家收到大量客户的回应以后,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客户选择不同的营销手段,这就需要了解这些准客户的兴趣爱好,多观察客户的朋友圈,多与客户互动,多沟通交流,才会增大营销的成功率。

(二)个性化微信设置

商家要有与自己产品相关的文字、图片,还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昵称 、头像与个性签名等。当客户打开手机定位搜索“附近的人”时,个性化的昵称和签名会吸引客户,进而就会打招呼查看商家的朋友圈。以这种方式吸引到的客户,成交率高,因为这是客户主动发现商家。

二、二维码营销模式

为了配合微信使用过程中能更顺利实现添加好友和完成支付的功能,腾讯开发了“二维码”。微信二维码是含有特定内容格式的,可以被微信软件正确解读。如今,二维码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人们交换二维码名片,用二维码购物、看电影等,二维码的身影无处不在。商家通过二维码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贯通。

(一)二维码名片获取更多关注

企业或商家可以大量印制二维码名片,贴在店内求取顾客的更多关注。也可以在公共场合发放二维码名片来获取更多的新客户。只要客户扫描二维码,就会关注到商家的产品信息,进而吸引顾客消费。

(二)二维码支付与转账

如今二维码支付已经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大商场,都设置了各种支付方式,如微信二维码扫描支付、支付宝二维码扫描支付、刷卡支付和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用可以促进更多消费。尤其当很多顾客身上没带现金或银行卡时,只要有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一扫即购。商家如果能在线推出更多的优惠券或者积分扫描等活动,会进一步刺激二维码支付交易。这种在线二维码支付方式简化了支付程序,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

三、红包营销模式

2013年,微信“红包”诞生。2014年春节期间,许多商家发放了几千万红包,得到800多万人的参与,其出人意料的市场表现使“红包”越来越红火。2014年,红包不再只是一种个人娱乐方式,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红包”也发展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

(一)企业与客户的“红包互动”

企业可以专门针对客户建立微信群,特定时段在群里发放代金券红包等。这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红包”互动不仅可以刺激老顾客继续消费,老顾客还会不断拉进更多的新顾客,带来更多消费。例如,山东济南市一家餐饮店每天10:40和16:40这两个时间段会分别在群里发20个随机数额的红包,抢到最佳红包的可以去该店(仅限当天,可以转让其他群友)免费吃三个小菜(一荤两素)、一个葱油饼和一份粥。而往往获最佳红包者会带上家人或者朋友一同前往,这样仍然会增加对该餐饮店的消费。随着群友的壮大,商家会得到更多的口碑相传,无疑增加了客户数和企业的利润。

(二)与大型活动主办方合作

2015年和2016年春晚期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通过手机“摇一摇”抢各企业发放的现金红包或代金券红包,代金券红包最终要通过企业的销售平台来实现消费。企业通过春晚这一万众瞩目的平台扩大了知名度,获取了更多的客户。这也给其他企业商家带来营销启示:与大型活动主办方合作,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发放代金券红包还可以刺激人们消费。

当然,这种营销模式也有其弊端,由于其受众广泛,针对性不强,许多代金券红包流入了并无消费需求的人们手中,而一部分有消费需求的人们可能并没有抢到红包。

四、“朋友圈”营销模式

微信“朋友圈”具有信息分享功能。当你发现了一家美食餐厅、一家精美饰品店、一家时尚服装店时,都可以分享出来,这样的分享可以?Ф?朋友圈的其他爱好者也去尝试与消费。这是一种口碑相传,企业或商家要充分利用这种口碑营销促进销售。

当然,企业想让客户在朋友圈分享产品信息是要有销售策略的。

(一)特定条件下的免费策略

什么是“特定条件”?比如“点60个赞”、“连续转发5天”等,就类似这样的“特定条件”,只要顾客满足了条件要求,就可以免费领取某商品。顾客在集赞和的过程中,肯定会号召其朋友圈一起来帮忙,这样又会吸引很多人转发集赞,这样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广告效应。“连续转发x天”的广告效应也是不错的,当朋友圈其他人注意到此广告后也会有一部分人开始转发,顾客会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点赞的广告效果要优于单纯转发。因为有一部分人可能不经常关注朋友圈,而点赞是需要号召大家的,有时候点赞数量要求高,还可能会使顾客群发好友来点赞,这样企业或商家的广告就会更引人注目一些。当然,现在很多商家也已经将二者结合,如“连续转发3天并集赞38个”等。

(二)优惠与分享相结合

给顾客一定的优惠,让顾客在朋友圈分享产品,这多见于一些实体店。有一家火锅店是这样做的:就餐者分享至少三张图片并附上本店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就可以免费获取两份火锅蔬菜。这样的优惠能给客户带来即时的利益,相对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远期利益相比,客户更乐意去分享,这样客户就变成了商家营销的同盟。

五、结论

篇9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74-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融媒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愈演愈烈。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在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内容量和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使得其在媒体新闻影响力的竞争中力拔头筹,并以其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报道方法抢占新闻市场,争夺受众,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纸质媒体面临发行量减少、广告减少以及受众流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报纸媒体的持续发展和转型成为报业转型时期业界和学界所讨论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内大多数报纸正在向数字化转型,寻求与网络媒体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数字化转型成为报业发展的显著趋势。作为江苏地区都市报的典型代表,《扬子晚报》自1986年创刊以来发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已密集覆盖江苏全省,并在江苏周边的上海、安徽等地共设有17个分印点,每天凌晨同步传版印刷,清晨上市,日发行量保持在180万份左右,并不时突破200万份。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扬子晚报》以99.2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2位,成为江苏地区唯一上榜平面媒体,也成为江苏唯一连续9年每年都上榜的平面媒体[1]。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从过去单一的报纸发行转向报网建设、微博平台拓展、全媒体等多元运作方式,其数字化的转型策略也为国内其他报业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

一、报网建设:《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联动策略

纸质媒体的电子化是传统媒体融入网络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打造新闻网站成为纸质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早期举措。把报纸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网络,受众上网看网络报纸,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媒体采用的方法,也是扬子晚报网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扬子晚报网是依托《扬子晚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平台,是江苏省首家获得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站。自1998年6月创办以来,扬子晚报网以信息量大而受到广大网民青睐,并与全国多家重点网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的新闻被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大量转载,转载量一直在江苏省名列第一,成为宣传江苏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前《扬子晚报》电子版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往下罗列,2012年起电子版全新改版,改版后电子版清晰地分成A叠、B叠;在版面目录上把报纸的排版扫描,用缩略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突出网站的视觉冲击力,让受众一目了然,提高了点击率和关注度。

纸质媒体在电子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在做好网站的同时扩大报纸销量成为报业不断探索的话题。对比《扬子晚报》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可以发现,电子版呈现的内容往往不是报纸的全部内容,读者通过浏览电子版可以阅读到A版的焦点新闻版面,B版的“网罗天下”栏目、文体类报道和副刊等内容。而报纸上有些版面如江苏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等这些版面在电子版上是没有的,而这些版面的内容却是非常精彩的。《扬子晚报》在电子版上呈现了一部分精彩内容,也保留了一部分,读者如果想看这些内容需要去购买纸质报纸,这样报纸的销量就会有所保证。《扬子晚报》在做好纸质内容电子版的同时,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新闻社区网站。扬子晚报网除了转载《扬子晚报》纸质版的新闻以及大型门户网站所刊载的重要新闻,更侧重服务性,将其目标定位主要立足于江苏地区,以江苏省内和周边地区的重大事件和社会新闻为主,辅之以教育、时政、民生、活动等栏目,不断扩充内容和信息量,成为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复合型新闻社区网站,引发目标受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纸媒和网站都活跃起来,提升了报纸的新闻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二、官方微博:《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广播式的传播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互动的新平台,也成为报纸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2012年7月18日,新浪江苏公布了2012上半年江苏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扬子晚报》微博在活跃度、转评指数、粉丝数等多个指标上位居榜首[2]。根据新浪江苏统计,“@扬子晚报”2012年上半年微博一万多条,是江苏地区微博量唯一过万的媒体,平均每条微博的转评指数接近180,粉丝地区分布涵盖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区,《扬子晚报》官方微博呈现出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特点。

《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设有微博编辑栏目“即时新闻”,也有“在线报料”、“编辑记者”和“专栏版面”等栏目。由于纸质媒体一般版面和栏目众多,把这些栏目的微博都罗列到官方微博未免会有些杂乱,而开通各个专栏版面的“子微博”可以更有针对性和互动性,网友对哪个栏目感兴趣只要进入《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之后点击“子微博”即可更好的参与互动、分享信息。记者们把他们的微博链接到官方微博之中,网民通过微博也能直接找到记者。2011年,新浪微博和重点合作媒体联手打造了“在线爆料”平台,为纸质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广泛来源。《扬子晚报》的新浪官方微博在全国各媒体官方微博中率先升级为媒体高级版,其“在线爆料”平台强化了网民与报纸的互动,网民在微博上把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各种新鲜、有趣、好玩的新闻线索以直接的方式反映给编辑。巨大的微博粉丝数量为《扬子晚报》提供广阔的新闻来源,也成为《扬子晚报》的影响力资源。微博编辑也通过官方微博这个平台强化与网民的互动,引领网民进入第一新闻现场,为网民提供第一资讯和第一服务。2012年8月台风“海葵”给江浙沪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从8月6日起持续不断地关于“海葵”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台风动向、政府防台措施以及台风来临时的自我保护等信息。在数量上占优的同时,《扬子晚报》坚持以质量取胜,做大做强官方微博,把广受欢迎变成具有核心竞争力,成为《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拓展策略。

三、全媒体记者:《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策略

纸质媒体的记者一般可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媒介融合时代纸质媒体的文字和摄影记者或多或少都兼具一些摄影技术或文字功底。报网融合的不断深入对纸媒记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单一的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全媒体记者是“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3]”打造全媒体记者,推进报网融合,是《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又一重要策略。2012年4月28日,《扬子晚报》首推66名全媒体记者,邀请南京大学老师为全媒体记者进行上岗培训,并给每位全媒体记者配备32GiPhone4S手机,同时为相应工作团队配备发稿和编辑视频的专用笔记本等工作设备,确保全媒体记者全天候全媒体发稿,开启了《扬子晚报》的全媒体记者时代。由于全媒体战略的实施,《扬子晚报》不断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全媒体新闻,如2012年5月3日《扬子晚报》封面刊发一条题为“好大一枚‘钻戒’”的图片新闻,内容是太阳出现在圈圈云的边缘时,两者合起来就像一枚巨大的钻戒。这张图片是当日早晨6点左右,《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途经沪宁高速镇江段时,发现东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大面包圈”,随着观测位置的变化,“圈圈云”的形状和颜色也有所不同。记者随即拍摄新闻,通过官方微博图片,在扬子晚报网视频栏目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伦敦奥运会期间,《扬子晚报》派出四位全媒体记者赴伦敦报道奥运盛况,在半个月的比赛中《扬子晚报》每天推出16个版面伦敦奥运会特刊《笑傲伦敦》,同时注册官方微博“@伦敦时间”,通过微博即时奥运新闻及花絮,与网民进行实时互动。在此期间,《扬子晚报》推出3G版“手机奥运”,手机上网用户只需用手机输入网址或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指尖”即时看奥运。此外,报纸还与网站以及手机报、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充分互动,丰富报道手段,倾力实施了奥运报道的全媒体传播行动。《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通过《扬子晚报》官方微博报道最新新闻,进行视频采访,让《扬子晚报》的新闻通过微博“滚动”起来,依托视频等流媒体“生动”起来,为受众创造出喜闻乐见的全媒体新闻。

四、二维码:《扬子晚报》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二维码是一种连接报纸、手机和网络的新兴数字“桥梁”,读者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条码扫描软件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可以轻松阅读观赏报纸的延伸内容。报纸记者采访,一直是文字记者负责撰写稿件,摄影记者负责拍摄图片,展现给读者的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二维码技术的出现,使报纸记者的采访活动实现“升级”,记者可以通过手机或摄像机记录画面和声音,写完稿件之后将拍摄的录像剪辑上传报社网络,报社主编根据需要将相关新闻的视频网址生成二维码印刷在稿件旁边,读者在读报的同时用手机观看视频更能够感受新闻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打造文字、摄影和视频合一的全媒体记者,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与视频信息相整合,使得新闻内容具有了更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对于一些受众关注度较高的重大新闻,《扬子晚报》在新闻边上都会打上二维码,读者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新闻的视频信息。2012年高考期间,《扬子晚报》推出了《高三这一年》、《忧与爱》、《考·声》、《我最想》等系列“微电影”高考报道。读者扫描二维码观看全媒体记者拍摄的高考视频,不仅可以看到各个角度的高考报道文字、图片,而且可以看到视频等,这样报纸内容就“动”了起来,报纸显得更加立体化,信息得以全方位呈现。随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趋势的推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借助手机通过报纸看视频这种方式将指日可待,二维码的使用将是纸质媒体电子化转型的一次“革命”,也是实现报纸与网络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多媒体策略。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1

一、引言

生活中,产品防伪、网络购物、商品促销电子折扣券等没有专业识别设备情况下,利于便携式摄像头识别,需要一种特殊的二维码。DataMatrix码密度高,尺寸小,信息量大,给这种识别提供了可能,国内对DM码研究也较少。DataMatrix码是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其最大特点就是密度高,其最小尺寸是目前所有条码中最小的码。DM码可在仅仅25mm?的面积上编码30个数字。DM采用了复杂的纠错码技术,使得该编码具有超强的抗污染能力。Datamatrix因提供极小又高密度的标签,且仍可存放合理的资料内容,故特别适用于小零件标识,商品防伪,电路标识等。由于其优秀的纠错能力,DM码己成为韩国手机二维条码的主流技术。相对QR而言,DM码由于信息容量差异不多,应用简单,被业内称为“简易码”,对终端要求不高,30万像素的手机就可识别,它更多的是基于WAP的增值。二维码给手机上网带来了新的入口,通过扫描各类条码,用户很快就能进入WAP网站,进行快速浏览。

二、DataMatrix变种码设计

现在条码的标准和压缩算法虽已公开,但是应用于普通摄像头的编码与识别算法却很少。本课题提出基于DataMatrix的编码与识别算法,在设备上主要采用成本低廉的摄像头或者普通家用设备摄像头或者手机摄像头等,实现完整的自动识别和译码算法,对比价格昂贵的条码识读器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同时,对于那些干扰和变形严重的条码图像仍有较高的识别成功率,非常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首先在DataMatrix变体中加入了新的铁道线和L边界,同时针对该二维条码图像进行相对应的预处理技术。通过图像预处理,解决实际环境下拍摄的DataMatrix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使得该条码成像画面出现亮度不均、画面有污渍、高斯噪声等,影响了条码图画面的质量问题。而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的对图像进行增强,并将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有利于后续的解码工作。

其次,根据 DataMatrix 二维条码的特点,使用对铁道线边界中点坐标的提取,这个中点的提取是整个条码识别中最关键的部分,中点坐标提取得好,则识别效果好,反之则识别效果差。然后,通过几何校正,利用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 GCP)进行的几何校正,它是用一种数学模型来挖描述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并利用畸变的遥感图像与标准地图之间的一些对应点(即控制点)求得这个几何畸变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进行几何畸变的校正,这种校正不考虑畸变的具体原因,而只考虑如何利用畸变模型来校正图像。几何纠正的过程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几何位置的变换;变换后各像元亮度值的确定。该模型能够达到0.2%的回归误差精度,在针对象素点坐标操作的时候,产生像素差的可能性极低。另外,这种方法避免了对边界线的检测与条码图像旋转等,可较大提高图像识别速度。

三、技术应用方案

本课题所将DataMatrxi二维变种码显示在变种码识别系统中,利用便携式摄像头拍摄识别。应该能正确的提取、识别二维条码。所以本文在进行条码特征提取之间,先对图像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保证了对的二维条码的准确读取。由于二维条码的设计初衷就是方便机器识读,为了从复杂的环境中定位二维条码,其图样中包含有定位图形或其他特殊的图样形状。所以识读二维条码的重点就在于针对定位图形等条码图样特性,设计有效的方法从图像中发现这些特征,并依此准确提取二维条码图样。在本系统中,摄像头捉到二维条码图像,然后交给条码解码模块。然而由于条码图像来普通摄像头, 容易出现干扰二维条码的识读。所以,为了使条码滩确的识别,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对条码图像的处理十分关键。

四、结论

文中设计出一种新的基于DataMatrix的二维条码变种码,通过算法分析可知,变种码更易于被解析。通过特征提取得到变种码图像中包括变种码在内的各连通区域的长度与宽度,根据模式识别算法变种码在扭曲图像中的位置进行定位,从实际测试结果可知,该算法能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通过边缘检测及铁道线查找方法,设计出一种提取铁道线边界各段线中点坐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晓岽,何加铭.Data Matrix码识别技术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

[2]邹沿新,杨高波.Data Matrix二维条形码解码器图像预处理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3]吴佳鹏.二维条码识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9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48-02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将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劳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是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辅助机构,图书馆工作应当服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读者,即广大师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1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劳动者在从业前为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所接受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城镇化改造、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许多劳动者因为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而就业无门,用工单位对劳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各生产领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技师,使我国在精密加工等高端领域生产能力相对落后。要缓解现存的问题,只能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解决。因此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也相当重视,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全社会都要重视职业教育,并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总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

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众多,如何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败。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无论是教育、教学过程还是学校各个教辅机构都应为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尽到相应的职责。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的汇集中心,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信息收集传播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以学校的教学、教育为中心,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应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要求以及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

2 职业技术教育对图书馆的要求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性、强调实际训练的实用性、培养对象的开放性、与具体生产高度契合的生产性、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时代性等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的特点,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要突出其教育职能。职业技术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本,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职业技术的应用教学,但还有别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更侧重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来讲主要要求图书馆能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要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成功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则是通过图书馆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补充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通过阅读其它方面的图书来提高自身修养、完善知识结构。第二,突出馆藏资源的应用性和职业性。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与科研院所和普通基础教育院校强调基础教育和科研不同,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所培养人才如何进行技术的实施和应用,这就要求馆藏文献更倾向于收集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图书资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调整馆藏文献资料,突出实用性特点,更好的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第三,馆藏文献资料应突出前沿性和创新性。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而各类教材由于出版周期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滞后,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所学,将会造成毕业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进入生产领域后与实际的生产技术脱节,跟不上技术的创新、发展,而生产企业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培养。所以在职业技术院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作为文献资料的集散中心,图书馆在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应重视和强调资料的前沿性,尽量收集最新的、具有创新性的各类文献,使师生能够获得更多代表最前沿技术的资料应用于教学当中,跟上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

3 适应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面对高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才能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

(1)要改变图书馆重藏轻用的观念,真正做到收藏为用,以用促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以收藏为重,考核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馆藏图书的数量和人均藏书数量,并且以收藏了多少孤本、善本以及文献的历史性为考核依据,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管理往往延续这种观念。但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必须紧跟前沿科技,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使馆藏文献能充分利用。

第一,要做到更好的为教学服务首先应调整馆藏文献结构,对学校师生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加大技术应用类资料的收集,以文献资料的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吸引师生走进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第二,做好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工作。做好文献资料的分类和整理,通过编制文献资料目录发放到师生手中,或者制作成电子文档公示在网站上,并且不断更新,同时可以定期开展文献资料的宣传推介活动,展示最新的馆藏文献,使师生能够了解馆藏文献资源,方便师生借阅。

第三,培养师生利用馆藏文献的能力。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的改进,文献资料的出版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在收集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料的同时,也应培养师生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图书馆可以在发放的文献目录中介绍各种载体文献的借阅使用指南并且在网站上公示,同时针对师生特别是新生开展图书馆知识培训,指导师生充分利用馆藏文献。

(2)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了解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收集文献资料,使馆藏文献资料能够真正切合教育教学需要,更好的提供服务。各学校的图书馆从业人员大多是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专业水准,但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对馆藏文献资料具有特殊要求,而图书馆员不可能真正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这就难免在文献资料的收集中出现偏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不能适应学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满足教学需求。第一,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了解学校所设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及课程设置,有的放矢地采购相关的文献资料;第二,经常到各个教学单位走访调查,询问调查师生对文献资料的实际需求,然后汇总列出所需书目清单集中购买;第三,由各教学单位自行购买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交图书馆收藏,供师生借阅。

(3)利用现代图书管理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手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运行模式主要是依托馆藏文献资料设置图书阅览部门和流通借阅部门,由师生上门借阅,这样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借阅的不便。如图书馆开馆时间可能与教学时间冲突,还有图书馆闭馆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造成师生不能及时借阅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同品种文献资料数量有限而需求量较大不能满足借阅需要;各种原因造成的图书损坏和丢失而得不到及时地补充。现代化图书管理技术的引入可有效避免这些状况的产生。

第一,购买数字文献资料。现阶段我国各类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日趋完善,如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读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本能涵盖各门类、各领域的文献资料,图书馆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购买相应门类的数字文献资料,依托各公共数据库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建立学校的数字图书库,方便师生检索、下载各种文献资料,同时提高文献资料的流通效率。

第二,为每位师生在图书馆网站建立个人图书馆,在个人图书馆里可设置预约借阅、推荐购买、书评、数字图书检索等功能,使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第三,引入二维码技术。目前二维码技术已日渐成熟,人们对二维码的认知和熟悉程度逐渐提高,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式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对系统和网络依赖度低、制作成本低等特点,每个二维码最多可容纳3800个字节,容纳的信息量大,图书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图书编目存储到二维码当中,然后将二维码加入到图书目录中,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图书的基本信息,快捷、准确选择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在二维码中添加图书的存放位置等信息,使图书管理员能快速准确的找到图书的存放位置,在两方面提高借阅效率。为方便师生查询,减少网络流量费用支出,图书馆可以在学校阅览室、办公、教学区域建设无线网络,为师生查询提供便利。

职业院校图书馆只有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传递的桥梁作用,为师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完成职责,为培养合格的技能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慧.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建设职业院校图书馆[J].科技创导报,2010(27):197.

[2] 隋彦明.谈图书馆如何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服务[J].科技咨询导报,2006(8):255.

[3] 邹书文.图书馆管理与现代职业教育[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