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历史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取得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还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的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外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一.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言语交际、认知有关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以及教学界等其他领域带来较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人类语言交际的解释关键在于关联。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即说话人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语言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过程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理解是按照相关性的原则进行的,要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先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然后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关联理试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交际双发各自的谈话意图会被对方识别?为什么交际双方配合得如此自然,既能产生话语,又能识别对方的话语?答案就是:交际双方说话就是让对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第二,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发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的格式,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是说要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
听力理解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的过程。言语声波在听者的耳蜗内转变为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听觉神经把讯号传到听觉语言中枢,引起这一区域的思维活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辨别和分类。大脑把这些信号转化成有意义的单位,运用已存储的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解释。同时利用一些非语言性知识(背景知识,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等等),去思考、假设、预测,并验证和随时修改假设,寻找最佳关联,从而准确理解说话话人的意图,成功地进行交际。Rost是最早提出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听力理解模式的学者之一。他提到听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有选择地听话语的。Rost(1990)根据关联理论提出了关联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并将之归纳为4个重叠且相互依赖的听力理解阶段: (1)听者激活理解话语所需的可能的知识; (2)听者有选择地听话语,同时通过语音、句法、词汇分析揭开话语的命题含义; (3)听者给话语提供一个可能的语用含义; (4)听者把已释义的命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层级表征并把它们存在长时记忆里小论文免费论文下载。从Rost的模式可看出,听力理解是一个既涉及到利用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自下而上的处理,又涉及到运用背景知识并结合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自上而下的处理的认知心理过程,最终目的就是寻找关联链,揭开话语的语用含义。言语交际基本上是一个涉及明示---推理的合作过程。听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有选择地听话语的.这种有选择地听话语,是以最佳关联性为原则的,即选择最相关的语境要素组成语境。完成对话语的解释。所以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的语境要素进行推理的能力对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听力理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概括和预测等能力。教师可以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有系统、有重点的听力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教师应扩大信息输入面,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听到新信息最终都要和头脑里已有知识发生作用,寻找关联性,才能理解。学生知识越丰富,大脑进行推理判断所要的时间越短,判断越准确。如,“Little Mary i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 “The Apple of one's eye”的字面意思是“某人眼里的苹果”,在这里,“apple”指的是“瞳孔,眼珠”。瞳孔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的格式,失去瞳孔,就变成了瞎子。所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它来自《旧约.申命记》(Deuteronomy)第32章“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里的瞳人。”但如果不明其摘要特别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课堂上使用的听力材料应与学生有适当程度的相关性。最好是选择真实的视频听力材料。另外,听与说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通的。听力课堂上还应注意加强听说相结合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变听与说脱节的情况。老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外面对面的英语听、说练习,使学生的听说技能相互促进。这不仅有助于交际者熟悉各种词、句的不同用途,还有助于提高通过明示行为推理其背后意图的能力。简言之,英语听力实际上是一个根据关联理论,结合语境假设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三. 总结
关联理论指导听力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转变,关联理论能将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其理解能力,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Rost.M.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M ]. London: Longman,1990 .[2]Rost M. Introducing Listening [M ]. London: Penguin, 1994.
[3杜福兴.也谈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5(03).
[4]胡觉明.听力理解中的意图推理[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5]何自然,等.关联论.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前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众,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承载着新技术、新思想。大学毕业生集聚的地方往往有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大学毕业生作为后备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是各方争相引进的对象。当下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研究如何引进大学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温州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和民营经济发源地,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一些新问题,为加快转型发展,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在温工作,更是实际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温州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温州政府部门统计,温州籍大学毕业生档案回温数2014年至2016年呈增长态势,2016年更突破3万份,但回温率连年下降,2015年已跌破60%,年均近2万名温籍大学生外流。另据温州统计部门调查,温州本地高校温籍毕业生中80%-90%留温工作,外地生源仅10%左右;外地高校温籍毕业生回乇壤不超过50%。
近三年温籍回温大学生中平均约84%在非公企业就业,超过13%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2.5%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从学历层次分析, 95%以上博士、64%以上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加上流入国有企业的,该比例将更高,可见高学历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占比明显偏低。外地生源毕业后在温州工作人数平均在30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博士、近50%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另外从毕业生素质分析,毕业于名牌院校毕业生在温州就业人数偏少,且主要流向金融行业、国有企业等。
三、毕业生外流原因分析
据相关机构调查,大学毕业生最看重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企业文化和地域等方面。当前温州转型发展,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但未改人才外流趋势,人才需求与供给间矛盾依然突出。
1.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自中西部人才回流至今,温州薪资水平有明显提升。根据2016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温州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13年1.14倍。但在浙江省仅列第七,增长率也仅高于台州。另据温州宁波人社部门近三年的分学历工资指导价,硕士学历平均年薪宁波为温州1.8倍,本科学历1.4倍,大专学历也达1.1倍。可见温州薪资水平在浙江省内缺乏竞争力,与杭州宁波等地差距更在扩大。加上温州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高房价,许多人才即使工作多年依然选择离开。
2.缺乏人才发展平台和空间。首先,人才缺乏好的发展平台。温州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加上技术、产业升级上投入不足,发展空间有限,以致缺乏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结果是外地毕业生难引进,高学历、优秀温籍毕业生也不愿回温。其次,对外来人才重视不够,空间有限。温州以民营企业为主,虽然民营企业能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但外来人才往往很难升到中高层岗位,发展面临瓶颈。
3.外来人才较难融入当地社会。温州开放较早,思想也活跃,一度是创业热土。然而外来人才与本地人之间的隔阂使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这无形增加了引进人才难度,也加剧了人才流失。
四、引进大学生的一些措施
引进大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做好政策引领、为引进人才提供支持;关键是要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和发展机会;全社会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特别是要关心关注外来人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
1.进一步完善政府招才引智政策措施
为引进高学历人才,温州出台了专门政策,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奖励和补贴,奖励引才的单位,还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人才无后顾之忧。高学历人才主要集中于各院校研所,为使更多人才和单位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应扩大政策对象,特别是纳入紧缺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群体。鼓励企业引进紧缺、名牌院校大学毕业生,并在住房、社会保障等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如提供廉租房、公租房,鼓励企业自建员工宿舍等,落实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
2.统筹规划,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
由政府部门牵头,基于人才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紧缺、亟需专业目录和院校名录,引导高考专业填报,指引各在温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并从中观层面,协调人才供给与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在已有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会等平台基础上,整合大学生就业信息,实现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与人才集聚地区人才交流平台的合作,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将毕业生需求信息到大学毕业生身边。
3.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除大学自身改革外,离不开家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交由市场已经十多年,但不少人就业时还是“崇国轻民、重脑轻体”,不愿到民营企业和基层一线就业。
4.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大学生的关键和主体是用人单位,90后大学生除看重薪资待遇,也愈发关注企业文化。温州不少企业已经自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增强企业吸引力。但多数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低级阶段,亟待提升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五、结语
本文以温州为例探讨了引留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紧缺、优秀毕业生的一些举措,认为不仅政府要有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和个人也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意识,更需要用人单位提升管理、为人才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希望通过对相关措施的探讨助益温州招才引智工作,进一步壮大温州的人才队伍。
一、引言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论文的选题、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关键词的提炼,论证的过程、语言表述等等)已受到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本文无需重复讨论此类的问题。在连续几次毕业答辩中,笔者发现商务英语大学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并加以讨论,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二、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对“现状”这一概念的模糊和错误认识
首先,什么是现状研究?所谓现状研究,就是对当前的某一现象状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可见,现状研究的时间段应当是“当前”。然而,怎么理解“当前”这一概念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当前”,是指“近期的时间概念,视野范围内的时空阶段。可见,现状研究,应当把时间段放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具体地讲,就是近一年内。然而,有些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段放在了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年前,恰恰缺少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例如,有一学生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为题,然而,该生追溯了珠三角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的大约三十年的外贸发展状况,恰恰缺少近一年的数据和事实。显然,这不是现状研究,而是历史研究。又如,有一学生以“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为题,其实,这也属于现状研究。然而,该论文所选择的时间段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开始至2012年前后这段时间,而最重要的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却被完全排除在外。当然,还有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间段放在“历史”和“现在”两个阶段。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之所以犯这种致命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现状”这一概念存在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但也有学生是因为一时无法收索到近一年内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就只好用历史数据来充当近期数据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淆“现状”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不能用“历史数据”来代替“现状”
(二)对“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这四个概念的混淆
在现状研究中,我们常常是通过对某一事物近期数据和事实的分析,得出该事物现在所具有的特点、优点、缺点,或存在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分不清“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这四个概念。所谓“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比如同样是人,有的语速快,有的语速慢,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个性谦和,比较之下,都是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某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与众不同,就是特点。[3]所谓“优点”,是指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优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更优秀、更好。[4]所谓“缺点”,是指人或事物的短处,欠缺之处,其与优点相对。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
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通过对这四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点不一定是优点或缺点。特点是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处。但是,有些学生,在分析现状时,却习惯于将事物的某个特点归于优点或缺点。例如,上文提到的“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该生将“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这一特点归入到“缺点”这个范畴。显然,这是不对的。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只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或相对于以前而言的,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或必然结果,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能还是优点,因为,这符合“软着陆”的原则。但是,该生却盲目将这个特点归入“缺点”这个范畴,显然,她混淆了“特点”与“优点”、“缺点”之间的区别。同理,“缺点”不能等同于“存在的问题”。前文已经指出,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事实上,“缺点”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除了“缺点”,外部环境的恶化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缺点”归入到“问题”这个范畴,而应当分析,这些缺点是如何导致问题的。但是,仍然有学生,误以为,缺点就是问题。例如,企业技术不够先进,这是一个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并不必然导致问题。因为,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技术不够先进的劣势,生产一些低端产品,来满足低端市场的要求。
(三)“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专业知识或概念的混淆
仍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为例。按照该论题,论文应当论述分析珠三角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的现状。然而,该生在文中阐述的却是珠三角地区各行各业的从事生产的企业在外贸活动方面的情况。显然,“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两个概念被混淆了。“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外贸活动的公司”,这些公司一般不从事生产活动,他们的业务是组织货物(或服务、技术等)的进出口,通过差价从中谋取利润。而“企业外贸”是指各行各业从事生产的企业对外进行贸易的情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体系以来,珠三角地区及中国其他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或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这类外贸企业已大大地猥琐,相反,企业的外贸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及的三大问题,其中前两个都属于基本概念的问题,属于普遍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专业的论文中。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如,“现状”、“特点”、“优点”、“缺点”、“问题”等),往往自以为是理解的、清楚的,而实际上却是模糊的,或是想当然的。我们往往因为对自己太熟知的东西(或概念)缺少思考,而造成对它们的错误的认知。因此,我们应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并将此类涉及基本概念的共通问题纳入教学中,以避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屡犯此类错误。
(二)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的第三个问题,是属于商务英语领域里的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应当在相关的专业课(如,外贸实务、电子商务等)的教学中呈现出来。同理,其他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概念的差别,都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以避免学生在论文基本完成时,甚至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才发现此类错误。这类错误,往往不属于局部错误,修改的难度很大,是论文的硬伤。
(三)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犯基本概念的错误,以及其他涉及论文全局的错误。教师应当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从选题、开题报告、初稿、中稿到定稿,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教师不要过多地检查论文中语言表达的错误,因为此类错误容易修改,它并不影响论文的全局,即使放在论文写作的后期修改,都不影响论文的进程。教师应当重点检查论文是否存在上文所谈及的基本概念上的严重错误及专业知识或专业概念的错误,尽可能杜绝论文出现难以修改的硬伤。
通读了这部出自新世纪大学毕业生之手的毕业论文集之后,我觉得我以往的观念可能要有所改变。大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有其特殊的魅力,而并不仅在于学术研究能力上的训练。这或许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殊历史性质赋予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灵感和激情,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著述不能不给以特别的尊重。
因为,他们人虽单纯,但作为群体,他们碰撞并感受着时代的全部生活,同时又是以年轻人极为敏感的心灵在认真体会着历史的变迁,所以,他们所研究的命题极为广泛,又极其贴近生活现实。
因为,他们研究能力或许有限,但作为研究者他们极其真诚,他们不是出自某种利己的特别目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感受,他们不是为了屈服什么人的要求,而是直抒己见,所以人们可以说其著述不成熟,但是不能不尊重他们的坦诚。
因为,经济学本是沉闷而又古老的,但他们的毕业论文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透现出他们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透现出他们对我们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人们可以说他们缺少某些经验,但却不能不欣赏并呵护这种难能的激情。
依此可见,这本论文集未尝不能说是当今莘莘学子专业水平与学术思想的综合性展示。受其启发的应该不仅仅是他们的师弟师妹。
我们时代的确给予我们极大的恩赐,为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又为我们提供着解决问题的历史根据。我们在感谢历史的恩赐的同时,还要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时代的宽容,历史进步对理论要求的急切,使得社会对探索中的一切不成熟都给以了极大的原谅和理解,这更是难得的。我们感谢历史的这份宽容,但不能滥用。我们应对得起历史的这份恩赐,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通读了这部出自新世纪大学毕业生之手的毕业论文集之后,我觉得我以往的观念可能要有所改变。大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有其特殊的魅力,而并不仅在于学术研究能力上的训练。这或许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殊历史性质赋予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灵感和激情,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著述不能不给以特别的尊重。
因为,他们人虽单纯,但作为群体,他们碰撞并感受着时代的全部生活,同时又是以年轻人极为敏感的心灵在认真体会着历史的变迁,所以,他们所研究的命题极为广泛,又极其贴近生活现实。
因为,他们研究能力或许有限,但作为研究者他们极其真诚,他们不是出自某种利己的特别目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感受,他们不是为了屈服什么人的要求,而是直抒己见,所以人们可以说其著述不成熟,但是不能不尊重他们的坦诚。
因为,经济学本是沉闷而又古老的,但他们的毕业论文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透现出他们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透现出他们对我们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人们可以说他们缺少某些经验,但却不能不欣赏并呵护这种难能的激情。
依此可见,这本论文集未尝不能说是当今莘莘学子专业水平与学术思想的综合性展示。受其启发的应该不仅仅是他们的师弟师妹。
我们时代的确给予我们极大的恩赐,为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又为我们提供着解决问题的历史根据。我们在感谢历史的恩赐的同时,还要感谢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时代的宽容,历史进步对理论要求的急切,使得社会对探索中的一切不成熟都给以了极大的原谅和理解,这更是难得的。我们感谢历史的这份宽容,但不能滥用。我们应对得起历史的这份恩赐,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毕业设计作为园林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就针对传统的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而言,形式还较为单一,且与就业岗位出现严重的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做好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创新性、技术型以及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指导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高效化指导,高职院校就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了解当前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才能保障设计指导工作的展开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确保促进学生良好就业。本文就针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研究
前期准备。论文题目的确定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向。而为了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设置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就应深入企业展开调研,并建立相应的毕业设计题库,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高职院校还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及时的征求企业和行业的意见,确保毕业选题的合理性。此外,对于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应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结合岗位需求,来培养更多园林技术方面的全面型人才。例如,可供学生选择项题目的题库主要有:(1)园林规划设计方面。(2)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方面。(3)园林工程施工方面[1]。制定编写毕业设计相关文档。毕业设计文档的编写,可给毕业设计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性指导和技术性支持。因此,指导教师、系部领导以及行业专家就应根据当前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编写学生实践手册,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指导教师则应将格式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实践报告范文等编制成文档,确保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能够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制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往往较为盲目,且抓不住设计的核心。而为了给学生毕业设计的展开提供更专业化的指导,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确保将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处。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在每一阶段和时间内必须完成的项目内容,促进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建立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为了确保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贴合岗位的发展需求,在第三学期开始,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规划,制定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其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的毕业题目相似,而每位指导老师一般需指导3~5个小组。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监督,以此就能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
2毕业设计过程监控模式
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毕业设计往往依托实际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就应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展开,确保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选题。在毕业设计进行选题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进行选题,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的展开,能够有效地符合未来的就业形势。此外,对于选题的时间不应过久,否则就会影响后续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资料收集。当选题完成以后,就应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而对于资料的收集,学生可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完成对毕业设计的初步构思。此外,为了保证资料搜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场展开对资料的调查,并对毕业设计所涉及城市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以此才能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更多理论性依据。详细设计。在进行具体的毕业设计时,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必要时小组之间还应加强合作,以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成果汇报。当学生完成一小节或者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后,需要向老师进行汇报。而指导老师就应针对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专业化指导,确保给予学生更专业化的意见,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3-14]。
3结语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不断地做好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工作,对于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进而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此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园林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安琦.关于构建“校企联动”学生毕业设计创新指导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58-59.
[2]权国政,艾百胜,周杰,温彤,何乃军.构建交叉学科毕业设计新型指导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35.
[3]王湘平,王学斌.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5):227-228.
[4]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154-155.
[5]胡松梅,龚泽修,禹华芳.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研究[J].现代园艺,2018(07):150-151.
[6]温庆杰,东兆星,柳志军.多专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6):110-113.
[7]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01):110-113.
[8]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7):193-195+205.
[9]呼汉卫,刘正远,张茂仁,陈阿梅.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94-396.
[10]汪灵,林金辉,龙剑平.理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法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04):88-91+114.
[11]李俊龙,胡锋,吉东风,李海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08):41-42.
[12]毛小庆,韩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33-136.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875-02
Research o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of Petro China
HOU Li-li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Petro China, improve efficiency of work of records management, and decrease the waste of labor 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for long hangwriting and poor softwares of records management, the uniform platform of records management of Petro China, that is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ERMS), is exploited. The deffirences between ERMS and old records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functions of the whole and every module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records management;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 ERM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etro China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在档案管理上使用各自开发的系统,甚至和手写管理相结合,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存在很多弊端。项目组在国家信息部的支持下,与微软合作,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建设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简称ERMS),实现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集成,制订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规范,整体提升档案管理能力。通过建设集团公司集中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从技术的角度,实现由档案管理系统向内容管理系统的过渡;从应用的角度,逐步实现由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最终建立起中国石油的电子文件凭证中心和知识中心。
1 ERMS与传统档案管理业务的比较
1.1 传统档案管理业务原理
部门档案归档人员将实体档案提交到档案管理部门,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负责档案的入库管理以及用户的档案利用业务(图1)。
1.2 ERMS原理
部门档案归档人员在ERMS系统上将档案电子条目录入,经过归档部门领导和档案部门领导审核以及归档办结后,档案电子条目自动提交给档案管理部门,随即可同步提交实体档案和清单。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电子档案和实体档案进行入库维护和对用户的利用(图2)。
1.3 与传统档案业务管理的比较
1.3.1 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和标准
传统档案业务缺乏统一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和标准,档案数据标准和格式未统一,历史数据质量较差。ERMS遵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手册》,统一了各个下属单位电子文件管理规范、数据标准和格式。
1.3.2 文档一体化程度
传统档案业务文档一体化程度低,缺乏生命周期的管理,未与产生电子文件的相关系统进行集成,电子与实体管理脱节。ERMS强调针对电子文件的管理,电子文件先归档,实体随后。还提供与OA系统的接口。
1.3.3 档案价值利用
传统档案业务纸质借阅率较低,基本无法进行电子借阅。编研工作量大,素材收集不全面,统计工作繁重。ERMS提供电子借阅功能,一份电子档案能同时借给多个用户,到期后自动收回借阅权限。支持电子档案全文检索。自动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统计报表。
1.3.4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传统档案业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有档案管理系统差异大,无统一的管理平台,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ERMS为中石油集团公司各个下属单位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成为档案信息共享知识中心。
1.3.5 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落实
传统档案业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方较难落实。ERMS根据使用系统的权限划分用户角色,并且支持多种日志,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落实到责任人。尤其是归档工作一定由归档部门负责,贯彻“谁产生,谁负责”。
1.3.6 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档案业务以实体档案为主,大量工作都要在线下手工进行,效率低,人员浪费大;ERMS充分发挥了电子档案的优势,大部分流程都在线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浪费。
2 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
2.1 总体功能结构图
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3。
2.2 各个模块功能
2.2.1 收集整理模块
收集整理模块主要包含档案归档和档案上交的功能。
档案归档的目标为协助归档部门和档案部门的用户将电子和实体档案归到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
1)预归档:用于部门归档人员创建档案的电子条目。
2)归档整理:用于部门归档人员对电子条目所对应的实体进行整理。
3)档案整理:档案管理员对部门归档人员提交过来的电子条目和实体档案进行整理。
档案上交的目标是以直交或汇交的方式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类档案的分发和汇交。
2.2.2 档案保管模块
档案保管的目标为对已归档档案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并通过鉴定档案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把已失去价值的档案销毁,以达到优化馆藏、提高档案管理利用的效率。档案保管包括以下功能:
1)档案管理:用于档案管理员查看馆内档案的详细情况。
2)库架信息维护:主要用于模拟实际档案库房。档案管理人员对实体档案上架后的物理库架位置信息进行维护。
3)档案鉴定:对于已经过期的档案,可组成专家组进行档案价值的鉴定,以确定其保管期限,把已失去价值的档案销毁。
4)档案移交:用于当某些单位需要重组或是某些档案需要移交给另一家单位时。
2.2.3 档案利用模块
档案利用模块是系统用户利用档案资源进行工作,也就是各部门、各单位使用档案的过程。包括以下功能:
1)档案搜索:利用档号、名称、归档部门等关键字搜索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电子档案,方便了用户查询、借阅等需求。
2)档案借阅:支持电子档案和实体档案的借阅。一份电子档案可以同时借给多个用户。到期后自动收回权限。
3)报表生成:可以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行和列,生成符合用户特定需要的报表。
4)档案编研:是为档案编研人员提供一个根据馆(室)藏档案和社会需求,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的平台。
3 结论
项目组在信息部的支持下,和微软合作开发了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简称ERMS),经过一段时期的实施推广,目前生产环境已在中国石油多家下属单位上线。ERMS以其友好的界面、人性化的操作、强大的档案管理功能、方便简易的系统设置、坚实的安全保密性以及卓越的运行速度和性能,得到了广大单位用户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王秀霞.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架构的分析与设计[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2] 熊开盛,董兆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6).
[3]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功能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4] 金波.基于SOA的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0(7).
大家知道,旅游学科是一门经济管理类应用学科,其独特的产业地位使它的学科理论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从其他相关学科移植过来的理论,一部分是从旅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关联度强,影响面广,带动作用大的产业。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想撰写出一份合格的毕业论文,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较好地驾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写作过程。本文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选择课题、拟定提纲、撰写文搞。
一、选择课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它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不过,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同于一般科研选题,还不仅仅是“写什么”的问题。从大处讲,它是事关一个人的专业方向、职业生涯和事业领域的事情。因此,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学生,对选题应持认真慎重的态度。
要想较好地完成选择课题步骤,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社会需要,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解决旅游业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既要观点正确,方向正确,还要尽其所能追求新颖和创新,预见其应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具体地说,考生可从“破”、“立”、“补”三个角度来选题。
(1)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中选题。学生要运用所学的旅游专业理论的科学知识,去寻找和发现旅游业中存在的弊端、谬误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所谓“破论”。
(2)要从寻找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中的空白处或边缘领域中选题。旅游学科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完善中的学科,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空白,旅游专业学生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即所谓“立论”。
(3)要从寻找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旅游学理论既然是正在完善中的学科,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成果中,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许多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所谓“补论”。
一般来说,宜实不宜空,宜具不宜泛。
2、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毕业生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学生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能力、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要素:
(1)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
(2)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学生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
(3)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题的大小难易应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量力而行。
3、要能结合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职业前程和事业领域的选题
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从大学科理论上可分为经济类、管理类、文化类,从小学科理论上又可分为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经营学、财会学、心理学、规划学等;从行业理论又划分为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据以往的经验,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是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选择倾向。特别是对有心继续深造的同学尤其如此。同样,旅游学科还面对着不同的职业。景区、酒店、旅行社、行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教育等。
从就业实际来看,用人单位往往很注意应聘者的毕业论文专业方向。因此,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都应有自己的业务方向,也要考虑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和事业领域。
总之,既要选择那些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和事业领域打下一个基石。
二、研究课题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1、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学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稿、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特别注重有关的旅游案例资料收集。调查的方法建议采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建议选用:访问和问卷。
2、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
学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重点是对旅游各行业有关案例。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3、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
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
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4、研究课题的结晶工作——拟定论文提纲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主要论据和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突出亮明全文的论点,摆明主要论据,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一般步骤是先写出大纲,经修改论证确定后,再写出详细提纲,同样经过论证修改,最后确定下来。
三、撰写文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1989年,温迪·科普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她在毕业论文中提出了成立“美丽美国”的构想。
20多年来,“美丽美国”坚持为美国城乡低收入(贫困)地区输送老师,积极改善美国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在美国大学生中,“美丽美国”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据报道,全美2009年共有3.5万名大学毕业生申请“美丽美国”的4000名教师岗位,其中哈佛、普林斯顿等常青藤大学的学生占到申请总人数的11%。有媒体戏称“美丽美国”为“精英组织”——非名校学生不收。全球咨询公司Universum(优信)2013年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美丽美国”位列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喜爱的雇主前10名。
温迪·科普也成为美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人物。她在其书《改写未来——美丽美国如何创造教育平等的世界》中文版出版之际,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大学生》:“美丽美国”的概念源自于您的毕业论文,请简要介绍一下。
温迪·科普: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意识到美国要致力于成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国度。因为,孩子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而教育又决定了人生。上大学时,一位室友来自一所低收入地区公立学校。通过她,我了解到美国1/5的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只有8%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相比之下,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80%的人能获得大学学历。这是长期以来因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差距。
事实上,我发现这是全球现象。
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我提出了创立“美丽美国”的想法。因为,当时我所处的那一代人被称为me generation(自我中心),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为了赚钱。我不赞同这一观点。实际上,真正的领导者是不断寻求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那些人。有一天,我就想到了“美丽美国”——为什么不聘用这些“领导者”,他们带着一身闯劲去贫困地区教学两年?我立刻被自己的想法迷住了。
《大学生》:为什么是两年支教时间?
温迪·科普:这是最短的时间。因为,这项工作非常有挑战性。成为一名老师,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只有当教学时间接近两年,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做出显著的贡献。
《大学生》:为什么“美丽美国”锁定刚毕业的大学生?
温迪·科普:还是大四时,我就开始创立“美丽美国”。有人说在“美丽美国”教学,与职场工作并无不同。我说:不对。我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事实: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愿意付出全部精力,通过教育真正改变一些东西。
2013年9月,美国教育部研究机构教育科学院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美丽美国”项目教授的学生比其他传统型老师的学生领先约2.6个月(学得更好)。“美丽美国”的老师们虽没教师资格证,但他们与学生们合作得更成功。这是他们在短期内做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他们也创造了巨大改变。在华盛顿地区,20%的学校校长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都曾参加过“美丽美国”。所以,“美丽美国”不仅帮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还运用这种领导力,改善整个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您看来领导力意味什么?
温迪·科普:在贫困地区的“美丽美国”的老师们,他们设定一个宏大的目标,激励孩子们用功学习来接近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们实现目标。
在新书中,我提到了Megan Brousseau(梅甘·布鲁索)。她加入“美丽美国”后,被派往位于南布朗克斯一带的莫里桑尼亚教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一)生物课。那里曾被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称作“美国最糟糕的贫民区”,学生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梅甘第一次踏进班级,就向学生宣布了她的目标——让所有人都参加并通过严格的纽约州会考,同时梅甘也对自己说:这是创造历史的机会。这个目标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在那个地区,很少有学生参加会考,更甭说通过。但是,梅甘不断地给学生们增强通过会考的信心,并强化他们的信念:“上大学是唯一的选择!”
为了达到目标,梅甘修改课程、探索新方式……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112名学生中109人一次性通过了考试,平均成绩81分,远高于纽约市72分的平均水平。落榜的3名学生也在梅甘的悉心辅导下顺利通过了第二次考试。
回想梅甘所做的,会发现她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者。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会考,很多人会认为不可能,但梅甘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于是,她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当遇到困难时,她会想各种办法,如同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我认为教学就是领导力——设立目标、激励他人实现目标和克服困难与障碍,这种领导力适用于各行各业。
《大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改变未来、创造世界的动力是什么?
温迪·科普:我们往往认为经验是力量。但是,经验不足或缺乏经验也是一种力量。25年前刚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时,我如此天真地创立“美丽美国”。谢天谢地,要不是我的天真也许不会有今天的“美丽美国”。有时,尤其是面临重大难题或身处艰难时,理想主义年轻人提些不切实际的问题非常重要。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会考,很多老师都认为梅甘疯了。但是,天真、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梅甘做到了。当然,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美丽美国”的合作伙伴,同样重要的是,“美丽美国”需要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乐观主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里,没什么责任比刚毕业就教书更大。因为,你拥有无限潜力,来影响孩子们选择人生。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有多大。领导者们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并为他人开拓机遇。未来的领导者们获得第一手经历和体验,对于解决最迫切的问题非常重要。
《大学生》:针对“美丽美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有人认为这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充分地准备;另一种声音却把他们称为最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老师。
温迪·科普:要是美国贫困地区已有很多合格、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许就不需要“美丽美国”了。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所以,“美丽美国”招募了大学毕业生。他们教书并不是逼不得已,而是有着强烈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意愿。贫困地区及其学校的校长们非常欢迎“美丽美国”和它的老师们,批评“美丽美国”的声音绝不是来自这些贫困地区及其学校。批评的原因在于“美丽美国”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为什么“美丽美国”招募的都是原本不计划当老师的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却教得更好?这些都是哲学层面的争论。
事实上,“美丽美国”的老师们正在做出真正的改变。美国有这么多孩子不能进入高中,即便进入了高中又有许多孩子缺乏资金支持,这是一个危机。“美丽美国”所做的就是招募成千上万最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解决这个危机。从短期看,他们只是老师。长期而言,在贫困地区的教学经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群大学生,改变他们的职业方向……以后,他们将成为学校领导者、教育体系领导者、政治领导者、商业领导者、民间领导者……他们将共同努力,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以确保美国真正成为一个机会更均等的国度。
《大学生》:“美丽美国”和“美丽中国”之间是什么关系?
温迪·科普:它们是“美丽世界”项目的两个合作伙伴。从本质上来说,“美丽世界”项目各合作伙伴都采用了“美丽美国”的模式,即招募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让他们奉献两年时光前往贫困地区参与教学。
收稿日期:2013-05-2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中原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1]-JKGHAD-0312);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构建”(编号:2012GJYJ-A02)
作者简介:关炎芳(1980- ),女,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
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教学资源显得紧张,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下滑,大学生劳动力也似乎供大于求。除了重点高校和一些较强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中国的教育投入巨大,但产出优质大学生的数量仍显不足。
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2012年高考弃考率更是达到顶峰,2013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创下历史新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纷纷选择让孩子出境留学。社会各界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充满疑虑,钱学森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提出一个值得后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富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大学生,为此,除了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还要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教育体制改革是涉及全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政治因素,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可以从教学方式上和高校自身改革着手,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质的大学生。
一、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以致用”
人的一生很短暂,都想去干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没人愿意为学习而学习。本科阶段总共需要修几十门课程,每门都是内容充实且分量不轻,有些课程更是抽象难懂,许多学生不知道那些复杂的公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何用处,以及如何运用。于是在“填鸭式”教学下,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完考试后便把知识忘到九霄云外。所以告诉学生所学内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非常重要,在讲每门课的绪论时,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如此,以后的每个章节的知识都要告诉学生它的用途以及如何应用,能解决什么样的专业问题。有了“学以致用”这个前导思维,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
二、将引导和激发贯穿于每个教学细节
学习本身是件枯燥的事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讲下去,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肯定不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其一,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听懂。其二,教师在讲课时自己须保持热情,声情并茂,这样方可感染学生。其三,善于发问,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针对表现活跃且能正确解题的学生给予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四,每个学科和定律之后都有很多故事,生动讲述学科发展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向学科奠基人学习的热情。
三、提前到企业实践,接触生产和产品
一般在大二时,学生就可以进行实习了,除了基本的实习,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了解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其功能构造,引导学生思考制造产品需要用到哪些科学知识,回到学校后,学生会相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完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
四、提前布置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及作风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通常毕业设计都是在最后一学期布置和进行,受考研和找工作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存在拼凑和抄袭等问题。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事实上需要更长的时间准备,并非两三个月所能完成。
如果能在大二下学期就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布置下去,告诉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大概所需要的知识、工具、软件、素材等,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收集这方面的东西,并且有更多的时间制订具体方案并反复优化,这样不仅提升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且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拓展。
五、优化专业设置,配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现在有些高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没有被砍掉或压缩招生数量;一些本可以合并的专业,却被分解成数个专业,限制了学生择业的范围;一些专业陈旧,专业内容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更新,落后于科技发展;盲目跟风,不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就设置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吸引生源;不管教学的软硬件能否满足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管该专业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是否会饱和,就将一部分专业素质较低的大学生推向社会,最终这些学生发现该专业的劳动力远多于市场上的岗位需求。近年许多高校开设的物流和电子商务专业就是典型的例子。缺少办学特色,贪大求多而不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高校必须下功夫优化专业设置,并配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务实:让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专业对口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短期内满足大学生的生存需求,长期来看就是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除此以外还要及时整合一些类似专业,紧跟科技发展,更新专业内容。传统优势学科在巩固加强、突出特色的同时,高校也应开拓一些新专业。新专业设立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开设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不可跟风,新专业成立之后,还要确保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到位。
六、挑选部分本科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目前,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都是教师个人主导,让自己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很少能在科研组里见到本科生的影子,一般人都认为本科生知识达不到参与项目所要求的水平。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本科生的最大优势是年轻、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给他们设定特定的科研目标后,他们会围绕着这一目标学习知识,创造条件,其探索欲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激发。比如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许多科研项目都有毕业或还没毕业的本科生参与,甚至个别课题直接由未毕业的本科生主导,带领项目组里一大批硕士和博士开展课题研究;本科生在华大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常让一些资深专家赞叹不已, 有些还被刊登在美国《自然》杂志上。
七、培养学生市场调研能力
企事业单位想成立某个项目或开发新产品,一般都要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提前在大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能让其敏锐地发掘市场需求和空白,并着手成立项目组研发新品。大学生提前具备调研能力是大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的一个具体表现,无论对工作或是创业都很有帮助。
只要措施得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有效地解决一部分大学生专业素质低和探索欲、创造力不强的问题。当然,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位教师还应该探索更多的途径和办法来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大学生成才,能够涌现出像钱学森一样的杰出人才。高校也只有将学生培养成才,才能够对得起国家的巨大投入、家长的辛苦供养,才能够为国家的前途、青年的个人前途负责。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