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历史人物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国科学家曾的实验中发现了芦苇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随后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开发出一系列的实验系统。随后的几十年中又有科学家提出了根区法,这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目前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就是利用水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化学这三种方式对湿地污水进行同步作用将湿地中的污水去除达到净化湿地水质的目的。
1.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类型
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流态进行分类,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个是表面流湿地,这种湿地是不需要砂砾等物质来作为填料的。因此它的成本十分的低,但是这种湿地由于没有填料所以不能够承受住很大的负荷。第二种湿地类型是水平潜流湿地,这种湿地可以有效的去除水质中的污染物,对净化水体来说是最好的湿地,这种湿地受周围环境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使用。第三种湿地是垂直流湿地,这种湿地的效果是最好的,他几乎将前面两种湿地的优点都结合进来,但是它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
1.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3.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成本小,便于运营
与传统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建设成本是比较低廉的,建设完成之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也是很少的。因此对于人工湿地的建立可以使得我国的污水集中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用于处理污水的资金。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组合多样性、针对性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工基质,这一部分是由土壤或者砂砾等物质组成的,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基质对于污水的处理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基质对污水处理有着不同的效果。第二部分是水生植物,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植物来进行污水的处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植物是芦苇、红枫和美人蕉等植物,经过相关的实验表明不同的植物对于不同的污水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对于这两种方法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进行灵活的运用才可以更多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更加的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3)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湿地周围都种植着许多的水生植物,众多的植物对于环境的绿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对于城市的绿岛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除作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片新型的绿地和城市景观。
1.3.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
(1)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直接决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于污水处理经济效益,而决定植物生长的就是气候。因此气候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直接决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另外,当气温较低时会使得湿地中的水体产生冻结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湿地中的水体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影响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2)占地面积大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效果和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人工湿地面积增大时,处理污水的速度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处理更多的污水。当人工湿地面积减少时,处理污水的时间就会变得比原来处理污水的时间多,这样就会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也会使得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速度下降。
(3)容易出现饱和现象
人工湿地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过多的污染物会残留在水中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造成污染。当污染物质的增加速度超过了人工湿地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污染物质的剩余从而使得人工湿地无法正常对污水进行处理。
2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分析
2.1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对于环保方面西方国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对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因此我国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改进。只有在我国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得到完善之后才可以使得我国的人工湿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仅可以处理污水,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2.2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对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从“七五”之后开始的,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国对于人工湿地的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处于一种观察的状态,即使是收到了命令也会延后执行。我国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几十年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和组织,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只是停在一个具体的方面上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所研究的项目也不具有系统性。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渐渐的引起了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变得比以往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今后我国必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使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基本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些普适常数,是人类在探索客观世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和确定的基本物理常量。这些常数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理论的提出和科学试验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基本物理常数包括牛顿引力常数G、真空中的光速C、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电子静止质量Me、阿伏伽德罗常数Na等。
物理学中许多新领域的开辟以及重大物理理论的创立,往往与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密切相关。基本物理常数描绘和反映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它们为不同领域的区分提供了定量的标准。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及其精度的不断提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生动地反映了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发展与更新,现在,许多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度已达10-6量级,有的甚至达到10-8~10-10量级。本文限于篇幅,仅以光速C和普朗克常数h为例来说明。
光速是光波的传播速度,原与声波、水波等的传播速度类似,并不具有任何“特殊的”的地位。但细分析起来,光速也似乎确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一是光速的数值非常大,远非其他各种波动速度所能比拟;其二是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其他波动则离开了相应的弹性介质便不复存在,由此引来了关于以太(假想的弹性介质)的种种争论。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方程组,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C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之比。1849年斐索用实验测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4858×108米/秒。分属光学和电磁学的不相及的两个传播速度C电磁波与C光波之间出乎意料的惊人相符,使麦克斯韦立即意识到光波就是电磁波。于是,以C为桥梁把以前认为彼此无关的光学与电磁学统一了起来。同时,由于电磁波传播依赖的是电磁场的内在联系,无需任何弹性介质,使得“以太”的存在和不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不需要强加在它身上种种性质。至此,光速C的地位陡然升高。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场运动变化的规律,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但同时它也提出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还是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则不仅违背相对性原理,且该惯性系就是牛顿的绝对空间,地球相对它运动将受到以太风的吹拂,然而试图探测其影响的Michelson-Mor1ey实验却得出了否定的结果。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则根据伽利略变换得出的经典速度合成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光速应不同,甚至会出现违背因果关系的超光速现象,也难以解释。总之,对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伽利略变换和相对性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直至1905年Einstein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前提,并借助洛伦兹变换方程建立起狭义相对论之后,这一切矛盾和困惑才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真空中的光速C从光波的速度上升为一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之后,又进一步成为一切实际物体和信号速度的上限,并且在任何惯性系中C的取值都相同。C作为基本物理常数,提供了不可逾越的速度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超距作用,成为相对论和新时空观的鲜明标志,同时又成为是否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定量判断标准。
1900年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提出谐振子能量不连续的大胆假设。1905年Einstein为解释光电效应,把能量子假设推广到电磁波,提出“光量子”。1924年德布罗意通过粒子与波的对比,假设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设其动量为p,则其德布洛依波长由下式绝定:pλ=h,这里h是一常量,叫普朗克常数,h几乎处处出现,它宣告物理学新的研究领域——量子物理学诞生了。量子物理学的进展表明,普朗克常数h是量子物理学的重要常数,凡是涉及量子效应的一切物理量都与它有关,h不仅必然成为微观粒子运动特征的定量标准,而且成为划分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定量界限(正如C是划分相对论与非相对论的定量界限一样)。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与h可相比拟,则该体系的行为必须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反之,如果物理体系具有作用量纲的物理量远大于h,则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就在足够的精确度对该体系有效。普朗克常数h的深刻含义和重要地位,使之得以跻身基本物理常数之列。
普朗克常数h的一个意外而有趣的含义在于,它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宇宙存在形式的基本常数。宇宙中广泛存在着有形的物质与辐射,其间的能量交换(如物体发光或吸收光)遵从一条物理原理,即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如果不存在普朗克常数,即若h=0,则表明辐射与有形物质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任意进行。由于辐射的自由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随着频率增高,辐射自由度在数量上是没有上限的。因此,辐射通过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将不断地从有形物质中吸取能量,最终导致有形物质的毁灭。于是,整个宇宙只剩下辐射,没有原子、分子,没有气体、液体、固体等,生命与人类当然无从谈及。幸而普朗克常数h不为零,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存在着ε=hv的能量台阶,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的辐射其能量台阶越高,在与有形物质的能量交换中越不起作用,相应的辐射自由度冻结,从而使有形物质与幅射的能量交换受到限制,两者才能达到平衡,我们这个宇宙才能以当今丰富多采的形式存在下去。
下面介绍一下近代精确测量C和h的方法。
测量真空中光速的精确方法是,直接测量激光的频率ν和真空波长λ,由两者乘积得出真空光C。1972年,通过测量甲烷谱线的频率与真空波长,得出真空中光速为c=99792458±1.2米/秒。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新的米定义为:“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由于光速是定义,不确定度为零,从此不再需要任何测量,结束了300多年精密测量C的历史。
h首先由普朗克给出,普朗克利用黑体辐射位移定律中的Wien常数b与k(Boltzmann常数)、C、h的关系,由b、k、C算出h,用实验方法测定h则始于Millikan,他利用光电效应的实验得出h,近代精确测定h的方法是利用Josephson效应,这是超导体的一种量子效应。
1900年,Thomson在总结以往几百年的物理学时指出:“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似乎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就是当时无法解释的黑体辐射和Michel-son—MOrley实验,正是它们引起了物理学的深刻变革,导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与此同时出现了两个基本物理常数h和C。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一、原因分析
助理人员认为:(1)愿意选择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助理人员,基本仅限于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比较了解,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的人员;(2)自2010年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以来,考试科目由五科增加为七科,难度加大,通过率低,且没有执业资格薪酬偏低,助理人员在就业选择上坚持相对困难,造成流动频繁;(3)除了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能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所提升,感觉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其他的平台提供晋升通道。管理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需要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但在内部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会增加事务所成本,同时,由一两个人力专员还不能完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处理。综上:就A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员工只是把事务所当成单纯的执业机构,对企业管理没有达成共识,事务所也没有给员工清晰的发展、晋升空间,以至人员管理困难,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相对不高,没有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体系。
二、解决方法
从A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实例而言,切实需要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改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管理困难的现状,由此,考虑到A会计师事务所现有的人员结构和运营模式,笔者提出将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设想,以此来改善A会计师事务所这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能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企业所有者将根据交易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因此,进行外包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具体操作时仍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外包商的选择。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有很多,有提供咨询服务的,有精于劳务派遣的,各个公司的实力不同,提供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也不同,就A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外包商选择上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选择合作之前,加强外包商信息搜集工作,做好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外包模式、选择合适的外包商。二是外包合同的签订。外包合同签订的时候,A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考虑外包内容,即合理确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哪几部分外包出去,每一部分外包的程度,同时,如何在合同中形成对外包公司服务质量的监管条款是合同签订的关键,只有全面考虑才能使外包合同周密。三是外包过程的监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人力资源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由此,A会计师事务所更需要加强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必须做到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进行交流,防止企业核心机密的泄漏,同时,不宜频繁的更换外包公司。在实际的过程中,做好以上三个方面,是能解决管理者所提到的两个顾虑的:对于人力资源的专业性问题:外包公司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处理过众多公司和案例,在这一方面优胜于聘用的某个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专业化,使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新增如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更广泛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于成本投入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降低的不仅是看得见的人员使用成本,如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带薪假期、住房费用以及其它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用相对较少的管理费用将人力获得成本、开发成本、离职成本进行了转移,如:人员招聘选拨成本、培训和学习成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离职管理费用等。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随着外包市场的成熟,更是一个可取的方法。
作者:杨洋 呙中喜 单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五联会计师事务所
案例一: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绩效管理不容易,索尼公司被它毁掉了》这是索尼公司前常务理事土井利忠写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一个概念,不再用绩效管理。2003年索尼公司进行重组,按照绩效主义管理,老板用一种考核审视的态度对待员工,员工跟老板博弈,找出一个最低标准的绩效考核指标,从而导致索尼公司失去了激情。所谓绩效主义是指以绩效论英雄,单纯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各种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的绩效管理行为。职工会为了更多的报酬而努力,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影响。团队精神丢掉了,激情创新文化没有了。索尼和三星公司合作,提出索尼是追求独特技术的公司。以前索尼的品牌是技术创新,现在索尼公司成为一个产品的跟随者,如果按照索尼公司创始人提出的精神,不断地独立创新一直会引领潮流,然而由于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失去了激情、团队和创新。
案例二:被收购的诺基亚2013年9月3日,诺基亚被收购了,收购的时候市值才53亿欧元,而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市值为2300多亿欧元。在收购会上,诺基亚的老总眼含泪光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诺基亚的视野狭窄吗?其实,诺基亚比苹果早十年发明了智能机的技术,比苹果早十年发明了触屏技术,但诺基亚面临了创新者的窘境。创新模式中,技术创新有两种东西最可怕,连续性创新和破坏性管理创新,破坏性管理创新往往在企业的开发和应用破坏性技术方面。引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是草根、屌丝,往往是极端边缘化的地方。为什么在一个伟大的企业里边,有了这些新技术的萌芽,但是这个新技术的萌芽不能支撑它凤凰涅槃?一个公司里某一个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产生变革的时候,这个团队的成员基本没有项目决策权以及资源的配置权。所以在很多超级公司里都把新技术当做玩具,当做观赏品。
绩效管理的三大认识误区
第一认识误区,绩效管理无用。绩效管理必须得做,索尼公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索尼公司的绩效管理做错了。绩效考核的考核目标和考核值从哪里来?实际中,既有从上至下,又有从下至上,还有上下结合的方式,而80%以上企业的绩效管理指标是单纯地从上至下压下来,绩效考核也同样。这种从上至下压的指标比较适合垂直化管理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核心是成本控制,以成本管控企业。而索尼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创造力、竞争力和创新,是一个扁平化管理的企业,因此绩效指标应该自下至上产生。由此可以看出,绩效管理应该跟组织自身的组织形态相结合。一个正面的案例是谷歌。谷歌的绩效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自评,二是同行同评。奖金不是根据工作量来定,而是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决定,因为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是引领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项目。
第二认识误区,目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建行总行在2008年建立了一个员工的总报酬模型,包含五个部分:工资、福利的物质报酬和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个人发展与工作的机会、员工认可的绩效考核三个非物质报酬的部分。为什么在总报酬模型里面,绩效考核是非物质报酬的一部分呢?因为一个科学合理、劳资双方都认可的、流程化和模块化的,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绩效考核是在报酬和绩效之间,进行一个对等的承诺。
一、问题的由来
甲公司在某市以房地产公司的名义,开发建设了一幢商住楼,地下室和地上一楼为商业用房,第二层至第六层为住宅。地下室在设计时有两个安全出口(楼梯),分别设在东、西两头各一个出口,出口在一楼的商用房内,该出口在设计时与一楼的商用房没有进行隔离,是相通的。甲公司将整个地下室和一楼东侧的一半房屋卖给了乙某,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书;甲公司将一楼靠西侧的一半房屋卖给了丙公司,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书。丙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破产时丁公司购买了一楼靠西侧一半的房屋,丁公司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丁公司要求将该地下室的安全出口(楼梯)封堵,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使用面积。产生的问题:
(一)丁公司有没有权利封堵安全出口?
(二)丁公司请求权基础是什么?是债权?还是物权?
(三)安全出口的所有权应归谁所有?
二、物权优先效力的基本依据
笔者就当前的理论界对物权优先效力的争论和实务中急需解决民事权利之间的效力的现状发表意见,就教于前辈、同行。
物权的优先效力亦称物权的优先权。关于优先权的内容,在学理上一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物权的优先效力仅限于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1]。也有的学者则认为物权的优先效力仅限于物权之间的优先效力[2],在物权依当事人合意而设定、移转之法制,可适用先发生的权利优先于后发生的权利的原则,这时才有物权间的优先效力可言。但如果动产物权依交付而设定、移转,不动产物权依登记而设立、移转时,一物之上不容有同一内容的物权同时成立,故为物权成立与否之问题,而非效力优先之问题。他人因时效而取得所有权时,则原所有人之所有权因而消灭,更不发生先后问题,其非同一内容之物权,例如地上权与抵押权,或就一供役地成立观望、通行、引水等的同时行使之地役权,则彼此共存,亦不发生优先问题。惟抵押权因登记之先后而定其次序。然此为物权之次序,即为物权效力强弱之问题。又在直接占有间接占有之阶段,占有不因成立之时之先后,而异其效力。另外有的学者还认为同一标的物上有两个以上内容相同之物权的效力,属于物权的排他效力而非优先效力问题。但通常还是认为物权的优先效力对于先后发生的物权及物权与债权间都是存在的。在我国民法学界也有勇于批评新论迭出者。例如:有对物权优先效力予以批评者[3];有对物权优先效力的否定者[4]。
笔者认为:在我国物权是存在优先权的,其基本意义是指权利效力的强弱,即同一标的物上有数个利益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权利并存时,具有较强效力的权利排斥或先于具有较弱效力的权利的实现。
(一)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
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是指依物权效力的强弱,具有较强效力的物权排斥具有较弱效力的物权的存在,或先于具有较弱效力的物权得到实现。
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是以物权成立时间的先后确定物权效力的差异。从一般原则上讲,先成立的物权的效力要优先于后成立的物权,即先成立的物权效力较强,后成立的物权效力较弱。例如甲先在自己的土地上为乙设定了通行地役,又在该同一块供役地上为丙设定了汲水地役。因该汲水地役权的设立,丙亦得通行该供役地。但是,由于乙的通行地役权设定在先,具有强于丙的汲水地役权的效力,因而丙只有在不妨碍乙的通行地役权行使的情况下才可以利用供役地。物权相互间以成立时间之先后确定其效力的强弱,本质上是对现存的、既得的物之支配权的保护。任何一种物权作为标的物的直接支配权,它确定了物权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对其标的物的支配范围,任何人都必须尊重物权人的该支配范围,不得侵入该支配范围干涉物权人的权利行使。这也包括在同一标的物上后成立的物权只有在不侵入、不干涉先成立的物权的支配范围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否则,时间在后的物权根本就不能成立。
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的表现,依不同种类的物权的排他性不同而异其效果,一般说来两个排他性极强的在性质上不能共存的物权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因而在有先设定的该种物权时,则后发生的物权当然不能成立。例如:在某人享有所有权的房屋上,他人不能同时设立所有权。如果他人依买卖、取得时效等法律事实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则必然导致原所有人的所有权消灭。如前述案例中的楼梯的所有权应归属于乙某,乙某通过买卖取得了整个地下室和一楼靠东侧一半的房屋的物权。
再如已经于一块土地上为他人设定地上权时,就不能再为他人设定一个永佃权。另外,如果物权的排他性表现为在性质上并非不能共存,则同一标的物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的物权。但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行使,即后发生的物权不得不让先发生的物权居于优先地位,并于不妨碍先发生的物权的范围内才得以成立。例如:同一供役地上有足够水源,供役地人先后为两个人设了汲水地役。如果以后发生水源不足的情况,则设定在先的地役权人优先享受其权利。只有在其行使权利后,设定在后的地役权人才可以享受其权利。再如:地上权人在自己的地上权上为人设定抵押权后又为人设定地上权的,则该次地上权在抵押权实行时可以请求将之除去。但于地上权设定次地上权后又为他人设定抵押权的,则该抵押权实行时不可以请求除去该次地上权。
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效力,根据不同种类的物权的排他性不同并依物权成立之先后而确定其优先的效力,这是一般原则。但是这一原则的例外情况,就是限制物权的效力优先于所有权。限制物权是于特定方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除了在一些极特别的情形(所有人地上权、抵押权)外,限制物权都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设定的权利。所以在同一标的物上,限制物权成立于所有权之后。但是,限制物权是根据所有权人的意志设定的所有权上的负担,起着限制所有权的作用,因此限制物权有较所有权为优的效力。[5]
(二)物权对债权的优先效力
物权与债权在因同一标的物而有关联时,不论各自的种类为何,也不问各自成立的时间的先后,物权均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权的优先性。例如:甲某先出售某屋与乙某,再出售该屋与丙某,并办理登记与丙某,由丙某取得其所有权时,乙某不能以其债权发生在前而主张丙某不能取得该屋所有权。
2、用益物权的优先性。甲借某地给乙无偿使用(使用借贷)。其后甲将该地所有权让与丙(如:我国现在集体所有土地让与国家所有的情况时有发生,即现有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只能向国有土地所有权转移。但是现实生活中,变相的买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情况是存在的,如: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买卖,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是房屋的买卖,形式上是“房屋”买卖,其实买房人往往看重的是“宅基地”。我们正在制订物权法和民法典,应该解决极其稀缺的土地资源问题,能否对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实现私有化,能否借鉴1950年的法关于农村土地归农民所有的作法。这样一个最大的好处是:物尽其用,不会导致对土地的掠夺性的开采,避免土地的贫脊和沙化),丙得对乙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在甲将该地设定地上权与丙的情况下,丙亦得向乙请求返还。
3、担保物权的优先性。担保物权不论其发生先后,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优先于债权受清偿。[6]
对于上述物权对债权的优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设有保护承租人的特别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学术上称租赁权的物权化。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在物权法中的地位
物权法是财产法的两大骨干之一,物权的目的在于界定财货归属秩序,即由财货归属秩序的确定而达到提高使用效率以满足人们物质所需的目的。物权法具有如此大的作用,物权的优先效力在物权中又占有什么位置呢?
有的学者认为物权的优先效力是物权的效力的一个方面,在论述物权的优先效力时,放在了物权的效力一节之中一个问题,物权因法律赋予直接支配排他性而产生不同的效力,其为个别物权所特有的。关于其共同效力,分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及物上请求权[7]。有的学者认为应归到物权法结构原则:物权法的结构原则对物权法的体系结构起着支柱性的作用。物权法配置何种结构原则直接决定着物权法体系结构的态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将制定的物权法应选取怎样的结构原则呢?因物权具有绝对性,故应以物权的绝对性为结构原则,具体表现为物权法定主义、一物一权主义、物权的优先效力原则、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但我国物权法应排斥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原则[8]。有的学者认为应归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在整个物权法制度和规范之中,体现物权立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制定物权法,首先需要确定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为物权立法确定目标和基本内容。王利明教授认为,我国制定物权法应当坚持物权法定、一物一权、公示和公信、效率原则。王利明教授论述的一物一权是:
(一)一个物权的客体仅为一个物;
(二)一个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
(三)同一物之上可以并存数个互相并不矛盾的物权,但同一物之上不得成立两个所有权或成立两个在内容上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物权。解决物权冲突的原则是:第一,如果同一种类型的物权彼此之间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应当按照先来后到规则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第二,对一些特殊的物权冲突,法律上设定了解决物权冲突的规则,如:法定物权要优先于意定物权的规则。第三,如果不同类型的物权彼此之间发生了冲突和矛盾,是否应当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解决?先来后到的规则主要适用于同一种类的物权,而不同类型的物权相互之间因其性质不同,一般不能通过这一规则来解决。但在发生这些冲突以后,首先需要在法律上确定一些特殊的规则加以解决。民法可以规定他物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适用“定限物权优先于所有权”的规则[9]。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2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1.1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首先是要保证它有较高的存活率,湿地植物栽种的最佳时节是春季,这种季节,温度合适,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如冬季种植则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1.2控水为了让人工湿地的植物根茎更好地向下生长,要对湿地的水位做好随时的调控工作,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1.3及时收割植物人工湿地的植物生长时间比较快,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同时对收割下来的进行合理处理和利用,避免造成其他污染或是避免落下的植物枝叶对湿地产生负荷。
1.4做好日常护理湿地内的杂草应及时做好清除工作,避免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防止腐烂等污染,如果遇见暴雨产生积水的情况,要注意对湿地进行水疏通,避免植物死亡。
1.5冬季对植物的处理对于不耐寒的植物,要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寒冬降临对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降低或是丧失去污能力。人工湿地的栽种,要根据季节和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地选择搭配,要让植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增长最大化,覆盖面积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去污效果。人工湿地的管理工作还包括维护湿地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只有这样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才是最理想的。
1.6湿地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在湿地对于净化水中污染物有很重要的作用,科学表明微生物在BOD5、COD以及氮等降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中,细菌在湿地微生物中数量最多,占基质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类型
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状况进行分类,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3种。第一是表面流湿地,这种湿地是不需要砂砾等物质来作为填料的。因此它的成本十分的低,但是这种湿地由于没有填料所以不能够承受住很大的负荷。第二是水平潜流湿地,这种湿地可以有效的去除水质中的污染物,对净化水体来说是最好的湿地,这种湿地受周围环境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使用。第三是垂直流湿地,这种湿地的效果是最好的,几乎将前面两种湿地的优点都结合进来,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
2.1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优点:投资成本少,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缓冲容量大,操作简单,组合多样性、针对性,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等。缺点: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占地面积大,容易出现饱和现象
2.2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设计
2.2.1人工湿地的构造经过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人工湿地底床的长度选在20~50m之间,同时要满足长宽比例在3∶1以下,如果湿地底床的长度不够,那么形成的湿地处理面积不大,达不到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如果长度过大,较大面积的底床会导致水停滞情况,会让污染物在时间的推移下,沉降到底部,底床如果面积太大的话,植物生产中所需要的水分会更多,有时会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设计中人工湿地的底床构造要科学合理,要结合污水处理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计算。
2.2.2人工湿地对给水的要求人工湿地的处理污水效果与水力停留时间有着直接性关系,如果时间设定不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将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污水中氮和磷的处理,但是设定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的滞留,这样就会让处理效果产生逆反。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到污水的量,浓度,污水中的污染物和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2.2.3防渗漏的设计人工湿地处理的污水如果渗漏到地下,将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底下水资源产生污染影响,因此在人工湿地的技术工艺上要注重防渗漏的技术要求,通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和时间,得出了较多的防渗漏的技术措施。例如塑料薄膜防渗,水泥砂浆或混凝土防渗,黏土防渗等。
二、薪酬策略
(1)加强收入分配规范管理。完善供电企业系统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及企业负责人年薪制办法,规范员工福利保障管理,加强对各单位收入分配的监督考核,规范收入项目、来源和分配秩序。(2)稳步推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规范统一供电企业系统基本工资制度、统一工资结构、统一薪酬标准,完善与绩效考核、岗位职责、素质能力等紧密挂钩的薪酬分配机制。(3)理顺供电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绩效贡献优先等原则,分配中注重向高端人才和关键岗位、生产一线、艰苦地区单位员工的合理倾斜,落实工资总额与工资水平“双控”政策和措施。(4)深入推进量化考核。优化绩效管理和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方法,系统应用目标管理,全面普及PDCA(闭环管理)工作方法,构建不同业务类型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地域条件的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深化绩效经理人制度,加强业绩考核过程监控,建立弱项指标预警机制,提高业绩考核的针对性和导向性。(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绩效考核。根据人力资源各项业务分工,细化工作目标、量化工作任务,建立完善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规范,评选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开展。
三、人才培养策略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要获得一定发展路径和发展前景,必然要对人才加以重视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1)完善供电企业的人才结构。供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各方面人才的充分努力,因此要针对上文中出现的问题对供电企业的人才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实现供电企业的人才能力得以提升,结构更加合理,分工更加明晰,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一定的飞跃。可以说,科学的开发人力资源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一种致命性的影响,要在人才的专业技能、文化程度、时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挖掘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才是供电企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2)构建供电企业学习管理体系。以管理培训中心和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打造供电企业自己的大学,持续优化提升培训管理体系和培训资源体系,建立覆盖员工全职业生涯周期的终身学习培训机制,实现企业激励培训与员工自主学习的融合。(3)大力推进全员培训。加快推进各专业优秀管理、优秀技术、优秀技能人才和特高压、智能电网、应急救援等关键紧缺人才培养。实行全员考试,促进员工队伍提升转型。分层分级实施各专业体系培训,促进员工熟悉业务流程,掌握相关标准制度,具备相应专业技能。(4)实施全员职业生涯管理。优化职业生涯细分通道、通道标准和路径,完善职业生涯与绩效、薪酬、岗位、培训对接的配套管理政策,实施全员职业生涯管理,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促进员工立足岗位成才。(5)完善供电企业培训资源体系。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积极拓展网络学院功能并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加快各专业电子培训课件开发,完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内训师队伍,开展校企战略合作,提高培训效率和效益。(6)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企业的人员素质或者能力不足,就要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发现要有一定的制度对这种能力进行支撑,这就是人才的考评体系。可以说现在的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考评体系,供电企业的人才考评体系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建立起来,对供电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及改善机构臃肿现状做出一定的贡献。主要要完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力资源专业队伍建设规划,构建分类分层次分梯队人力资源专业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集中内训和调考,不断调整完善人力资源队伍结构,提升人力资源队伍的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专家型管理型专业队伍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一强三优”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控股(代管)县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规范组织机构设置。建立与供电企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相适应的规范、高效的组织机构运转体系。(2)建立健全业绩考核机制。建立基于量化考核的业绩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3)加快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落实控股县电力供电企业员工培训计划,快速提升控股县电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水平。
对博物馆来说,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单位提供依据。人事档案是一个工作人员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利用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职工的工作轨迹,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领导为了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将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职工,通常会将考察现状和查阅人事档案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材料有机结合,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会归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依据。因此,在职工考核时,经常会查阅人事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准确地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单位正确配置人员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人事档案管理对职工的作用
对每个职工来说,在人事档案诸多作用中,主要是人事档案凭证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每个职工成长轨迹的真实记载。博物馆人事档案,记载着每个职工的身份、党团组织关系、学历、职称、经历、政审情况等,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等,都需要人事档案“说话”,它的作用不可被替代,如果没有人事档案,个人的权益无从得以保障,甚至可以说它决定每个职工的命运。②它是每个职工工作表现材料的综合。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按照国家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作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因此,它是职工个人履历、专业技术水平等基本情况真实反映,它能为职工的评价、考察、任免、调动、晋升等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是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二、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了。不能做到有效利用人事档案资源,既便是利用,也仅限于人员的简历、职称等范围,这种现象的持续,会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率降低,其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2.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缺乏特性。
博物馆人事档案的内容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记载方式,存在单一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职工各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等特点,实际上博物馆职工大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都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和个性。传统的人事档案记载方式会模糊了这种个性特征,从人事档案中很难清楚地了解到每位职工全面的实际情况。
3.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随着博物馆工作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逐渐信息化。但博物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的记录方法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既使引入了微机操作,但是仍旧无法达到无纸化办公程度,信息化程度不高,不仅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博物馆工作效率。
三、加强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
领导应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议程,定期提出任务要求和听取工作汇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2.完善制度
根据博物馆人事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合理利用、规范整理,应建立完善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整理、查找、检查、核对、传递等各项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及时将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
3.利用信息化技术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必由之路。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和新技术的运用、开发新手段。及时快速将人事档案信息以影象、数字化等形式予以保留。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利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录入。通过处理后,原来的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一旦档案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更新信息,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迅速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综合理财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财富理财的需求越来越强,中国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汇丰、花旗、东亚等外资银行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理财服务经验和便捷的全球投资渠道优势积极登陆中国,抢占高端私人理财市场;国内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凭借自身规模和实力纷纷建立“理财工作室”、“理财中心”开展理财业务,不断研发推出系列化和组合化的理财产品,例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阳光”理财、民生银行“非凡”理财等等。理财产品类型也由最初的储蓄型理财产品发展为包括结构型、信托贷款型、票据型、债券型及QDII等多种理财产品。
二、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与全国理财业务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却不尽人意。2008年发行了理财产品的城市商业银行只有19家,占所有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总数的34%,但综合理财能力前10名的银行中城市商业银行只占据1席①。由于在研发能力、网点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夹缝中生存。
三、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1、理财市场定位
首先,在全国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中,除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少数几家城商行规模实力较强之外,绝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小银行,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网点规模较小,难以占据高端客户市场。其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市场定位,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是其传统业务市场。第三,从客户方面来看,高端客户投资金额大、抗风险能力很强,但同时要求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与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具吸引力;低端客户投资资金少、抗风险能力较弱,不适合作为理财业务的营销对象。而中端客户投资金额适中、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倾向于收益风险均衡型理财产品,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定位于城市居民、中小企业等中端客户群。
2、理财产品研发
一是坚持市场跟随型研发策略,以开发成熟型理财产品为主。开发新的理财产品需具较高的前期投入研发成本、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较高的风险管控水平及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能力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而坚持市场跟随型研发策略,开发市场上相对较成熟的理财产品开发成本低、市场风险小、业务管理较成熟,例如信托贷款型、债券票据型、打新股型等理财产品。二是适当开发个性化、本地化的特色理财产品。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对本地市场需求、客户群体等情况比较熟悉,城市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发适合本地客户或基于本地市场的理财产品,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三是加强合作,走理财业务联合发展之路。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开发、销售理财产品,实现风险分担、收益共享;城市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自身地域性网点渠道优势与具有产品研发优势的大中型银行合作,通过代销其理财产品获益;此外,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与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募集资金规模较小的理财产品。四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严控理财业务风险。理财业务之所以能成为各家银行竞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主要原因在于理财业务是一项收益较高的中间业务,但其风险也是各项银行业务中较高的,例如利率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等。理财业务一旦形成风险并产生损失,将对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风险管控水平有限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讲,控制理财业务风险尤为重要。
3、理财渠道运用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不具有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在媒体宣传投放、银行品牌信誉度等方面的优势,所以不能坐等客户上门。城市商业银行的营销优势在于其本地化客户经理团队,他们在当地拥有较好的人脉和客户资源,通过现有的各项业务与当地企业、居民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应当采取主动营销、裙带营销的方式通过“客户经理——现有客户——客户的客户、亲朋”发展模式积极营销理财产品,抢占扩大理财业务市场份额。
4、理财人才培养
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理财业务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打造一支精英理财团队。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适当从同业引进高级人才,在并不熟悉的理财业务上迅速打开局面、进入市场。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存在费用高、同业人才紧缺的缺点。其次,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与信托、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通过共同开发推广理财产品、邀请专家对本行员工培训等方式,借用外部人才发展银行自身的理财业务。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不确定性的缺点。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理财团队建设的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人才方面。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员工参加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等各类金融职业培训,加快理财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创造人才实施才华的平台,发挥其业务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提高人才事业忠诚度。
5、理财业务目标
自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加速了在中国的布局和业务发展,国内的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金融业务品种,中国金融市场进入了战国时代,城市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局面。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理财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竞相发展的新兴业务,竞争尤为激烈。但是理财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近期首要目标不应是提高盈利水平,而是:1)丰富自身银行产品,完善金融产品体系。理财业务是一个新兴的银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在起跑线上输给其他银行。通过研发理财产品可以丰富银行产品体系,积累业务管理经验,培养锻炼研发营销人才,为以后业务的发展夯实基础。2)培养稳定忠实客户群体,抢占中小企业、个人客户市场份额。通过不断研发推出适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可以将客户长期吸引住,逐渐将其培养为忠实的客户群体,避免因为理财产品种类缺乏而丧失已有客户,进而对银行其他业务造成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充分倡导尊重人格,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人体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疾病的形成是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需要立体的综合措施。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还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1]。而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病人的需求
1.1病人的护理需求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病人。住院后,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以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1.2病人的心理需求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焦虑恐惧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1.2.2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2满足病人的需求
2.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病人,从细微之处入手。
2.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
3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
3.1确立服务质量标准根据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来调整、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护理人员服务主动性和体现人文关怀等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跟踪随访调查制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讲评分析制度,将病人对服务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将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转化为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
3.2培养人文精神、强化礼仪修养培养人文精神,除了丰富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丰富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强化礼仪修养,打造礼仪化的护理服务。护士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2]。优雅的外在形象、过硬的护理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礼仪化的护理服务内在要求。一是基本礼仪,包括言谈、举止、仪容、服饰、个人和公共卫生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当、行为规范、仪容整洁、服饰得体、庄重大方、和蔼可亲;二是职业礼仪,主要指掌握医学知识、遵守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了解患者病情、加强护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注重心理治疗等。
3.3营造人文氛围,优化就医环境努力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使患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一是营造人文化的医院环境,医院建设生态化、园林化,让患者有亲临大自然的感觉;二是建设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让患者在诊疗期间既有舒适感,又有亲切归属感;三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温馨化、艺术化、人性化的布局和装饰,根据就诊人群的不同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对患者的热情和关注;四是就医流程人性化,通过导医、分诊、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务,营造舒适、温馨、便捷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就医秩序,科学的就医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供优质的、人性化诊疗服务。
3.4努力提高护理艺术水平护理艺术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护,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3]。我们不但要充分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人文学科、社会学、操作技能,获得专科护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有道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用高超的护理艺术完成不同的特色护理。
3.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一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护理事业,倡导奉献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病人尽职尽责;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对诊治工作密切配合,对患者的生活精心照料;四是工作严谨,认真观察病情,防范差错事故;五是严格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服务行为。牢固树立制度、规程就是质量和生命的理念,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3.6健康教育人性化、个性化每个人不仅存在身体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不仅要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逐步培养、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获得良好治疗的同时,运用相关健康和卫生知识去更好地维护健康。
3.7服务方法多样化、服务内容层次化一是开展全程服务,将服务过程涵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全过程;二是坚持服务内容层次化,能够对有着不同服务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务;三是推行非专业服务后勤化、市场化,使医务人员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服务;四是努力使服务质量最优化,强化人员素质培养、技能提高,不断完善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五是推进服务方式亲情化,对病员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使病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六是坚持服务过程公开化,强化服务的监督作用,增强服务内容的透明度。
4评价
医院通过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一是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势必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医院的信誉度,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有利于人性、爱心、亲情的体现,有利于弘扬社会美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四是使人与社会的适应性不断增强,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识不断丰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五是强化了护士的人文观念,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君.未来趋势——护理人性化服务[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