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1: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地理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地理学论文

篇1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篇2

二、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以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我们根据“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动态、课时的变化和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及时增加、补充新内容,适当删减一些旧内容,为学生进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本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原理及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2.强化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精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围绕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释,选做一些必要的经典实验项目,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来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品质。第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学过实验心理学原理,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科研活动,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进行实验,还可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学实验室投资小、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有限、尖端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内容上,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偏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实验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由于这些限制,学生认为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定位于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技术资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条件。同时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范例的选择和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范例”的基本性强调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范例性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点。我们通过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精心选取范例,这些期刊应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较多,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变量选取、被试分配、实验控制等,教师可就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原理的详细讲解,使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指导的实施模式有两种,新授课:范例呈现剖析“个”“个”的特征类的特性规律认识。复习课:创设情境类的特征范例呈现、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运用。在此过程中注意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模式差异。在进行范例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教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适合的范例,对范例的代表性、启发性等综合进行考虑。2.范例教学法的延伸。在课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上心理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实验设计,从中学习较高水平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分配被试的方法、实验控制模式,我们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6-8项实验报告研读和1项实验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研读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除了图书馆期刊外,主要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取)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同时,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按规范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使学生使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升。3.范例的评价与改进。使用课后效果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评教,对范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精选各部分范例,对范例的契合性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寻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困难。如何把掌握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范例教学法面临的一大问题。范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实际上,这一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样选择代表学科本质因素和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势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

篇3

一、CDIO的含义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从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其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如今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除了要牢牢掌握既有的知识,还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必须具备对本专业、本行业乃至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大系统的理解、掌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包含在传统的专业培养理念中的。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在培养计划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同他们的终生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大系统掌控能力一同考虑,使整个培养计划成为一个有机的集成体。

二、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现状

(一)课程性质

当前,全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高职生中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主要讲授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检索理论、搜索引擎、各数据库原理和检索方法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利用文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加强学生情报意识,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情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传统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文检教学存在三点不足,首先,大部分文检课教师在授课时,重点是放在了讲解理论和方法上,教师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再结合学生专业给出一些检索题让学生实践,学生纯粹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而查资料,对各个数据库不能融会贯通,对文献的消化、吸收方法不得要领,到毕业设计查资料时仍然不会利用信息资源,也不知道怎样获得原始文献。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都不理想,预期目的没有达到。其次是实践环节的不足。目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文检实习室,手工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用于实习的手工检索工具书数量非常有限,补充更新缓慢,电子资源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平时是作为自由上机的场所,座位不足,机器损坏严重,网络速度较慢,可供检索的数据库、电子资源登录时间较长,影响检索质量,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一道实习题还没完成。第三,该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有很大差异,在指导学生实践上水平不一。一个普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至少也有数十个,而担任文献检索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在图书馆中工作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图书情报专业的,也有其他学科的。图书情报专业的教师对于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检索技巧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专业方面的知识却存在一定的欠缺,其他学科出身的教师,对于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文献检索的检索理论、检索方法一般是通过课外自学和研究获得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不能将专业和文献检索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美国目录学教育课的总目标被规定为:“学生在完成大学的学习课程之后,应能有效地利用可得到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人员,以便为满足情报需求找到所需的资料”,借鉴这种成功的经验,就要对文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三、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认识

首先要解决领导和教师的认识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献检索课程与其他基础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将文献检索课程定为专业必修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文献检索,获取文献资料信息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需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两者缺一不可,在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对教师进行培训,重视教师继续教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专业多达上百个,少则数十个,每个教师要讲授几个不同专业的文检课,而从事文检教学的教师一般是由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他们的学科背景不同,要设立专门的文献检索教研室,结合教师的学科背景给一个或几个相对固定的专业的学生授课,并对所有兼职和专职教师进行图书情报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提高他们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文献检索课还应该补充新生力量,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网络环境对高校文献检索教师的要求,也是今后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结合检索实例,尤其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题检索实例, 注意把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开展课堂讨论,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自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抓好实践环节,写好检索报告

实践环节是文检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有固定的实践场所,手工检索要有专门的实习室,保证有一个自然班学生所用实习工具书的种类和数量,网络数据库的检索要有专门的电子实习室,要有足够的实习用机,保证机器设备完好,数据库网络连接的畅通;其次要保证学生完成检索报告的质量,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献检索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我们采取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检索,然后根据检索结果编制完整的检索报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设计检索课题,学生可根据学号从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中选择,教师给定的检索课题一般与专业相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制定检索课题,如果学生是自己制定的检索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指导,以防学生制定的课题范围过宽或过窄。

2.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并记录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学生根据自己选定或设计的检索课题,查找资料,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在检索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各自学习的收获,也可以和教师进行探讨,然后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实际检索,在检索过程中反复调整检索策略,记录下检索途径和检索结果,并结合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理解。

3.整理检索结果,编制检索报告。在一个数据库检索任务完成后,学生根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结果,整理文献并编制一份完整的检索报告。

篇4

1.数据来源

文章的基本数据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受数据限制,对2006~2011年的研究,采用抽样方法选取2006年、2008年、2011年三个截面数据。

2.研究方法

2.1首位度

首位度概念,原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2]。后来又有学者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首位城市指数。

本文引用该概念,计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来源城市(本研究中各年度均为徐州市)与第二位城市发文数量的比值,以及与所有论文数量的比值,以此反映载文在徐州市的集中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2城市指数:S2=P1/P2

首位城市指数:Sn=P1/(P2+P3+P4+……+Pn)

其中,P1,P2,…,P11为载文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发文数量。

2.2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镇规模的位序来研究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大小不等的城镇,规模越高,城镇数量越少,等级越低,城镇数量越多,城镇规模分布呈金字塔型。通过对一个区域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对比分析,可发现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3改进的赫佛因德指数

鉴于使用罗特卡公式追踪指数变化趋势须进行幂函数回归,受样本数量和相关系数检验的限制,部分年份的数据、变化趋势难以真实反映学报载文源地的动态分布特点,本文进一步引入集中化指数进行研究。

3.计算结果与分析

3.1载文区域集中程度研究

3.1.1首位度研究

由计算所得的历年载文源地2城市指数(图1)发现,载文源地的首位城市始终为学报编辑部所在城市徐州市。1997~2011年期间,2城市指数主要围绕20上下波动变化,说明徐州市处于载文来源城市中的处于绝对首位的地位,第二位载文来源城市难以干扰徐州市的首位强度。

历年的首位城市指数的变化趋势(图2)总体呈下降趋势,仅在2000年、2006年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表明学报载文源地在15年间不断扩散,徐州市的首位地位在不断弱化。

*由于受样本数量的限制,1997、2000、2004、2001等年的幂函数回归难以通过R2检验。但结合首位度、改进的赫佛因德指数的变化情况,幂函数回归能够体现学报载文源地的总体趋势。

3.1.2位序-规模法则与集中化指数(CI)

以1997~2011年载文来源的所有城市及其发文数量位序数据,对各年的载文源地的罗特卡模型进行曲线回归模拟(表1)。2006年之前│-q│值均大于1表明学报载文地分布长期处于集中的状态,甚至在1998~2001年和2005~2006年的两个时段出现两次递增的趋势,载文源地向编辑部所在地徐州及其周边的淮安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江苏省会南京市等城市的集聚。2008年之后,│-q│值开始小于1,表明载文源地由之前的集聚状态转变为发散状态。│-q│值总体变小的变化趋势表明15年之间学报载文地分布以扩散势能为主导。

对比历年罗特卡模型的│-q│值与CI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两类数值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受研究方法的限制,CI指数仅在0~1之间表征集散程度,所以罗特卡模型的│-q│值的变化趋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但由于罗特卡模型的│-q│值由曲线回归所得,其准确性逊于CI指数。)

结合学报载文的来源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图4)发现,前文首位度分析、│-q│值与CI指数在1998年和2006年前后存在的波动恰是学报载文的来源城市数量的两个波谷区。因此对总体呈扩散趋势的载文源地造成了较大的干扰,而期刊载文集中刊载同一来源区域的论文受人为作用影响较大。因此,可以认为15年间,学报载文源地虽长期处于集中状态,但其扩散势能大于集中的势能,总体呈扩散趋势。

从载文的具体区域可以发现,学报载文源地呈现出以下地域特征:由集中于编辑部所在地徐州、集中于苏北地区、省会南京,转向向淮海经济区、邻省主要城市(如安徽合肥、浙江金华)扩散。进而扩散地由淮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转向全国主要省份的重点城市,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国内省际联系,甚至在2011年出现印度、美国等国外学者在学报上发文,显示出学报初具国际影响力。

从1997年、2001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五个截面时段的载文地分析,学报载文源地空间分布,并对各年分布区域重心的轨迹进行追踪。1997年,载文源地主要集中于淮海经济区,分布呈扁平状,区域重心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北侧。2001年,载文源地的区域重心发生东移,位置大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南侧。

4.结论与讨论

(1)通过引入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区域经济学中的赫佛因德指数对《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行分析,发现近15年间,学报载文源地虽长期处于集中状态,但其扩散势能大于集中的势能,总体呈扩散趋势。

(2)分析载文源地的空间布局与区域重心发现学报载文源地在多年间处于不断扩散的进程中,并呈现出由经济区内横向扩散转向全国性纵向延伸,而后又转向全国性横向扩散的变化路径。

(3)江苏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其学报的影响力受到母体高校级别和期刊级别的限制,故载文源地长期集中于编辑部所在城市徐州市及周边省份、城市,这也反映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区域影响力和学缘关系。

(4)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须以尽早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近期目标,提高编委、审稿人学术水平,严格审稿要求,规范期刊论文格式,强化期刊板块性和学术风格,进而改善刊载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自然地理学;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DB].北京:CNKI工程集团,2012.

篇5

 

“城市对自己的定位,有时比其地理位置影响更大。”[1][1] 城市定位一般涉及7个要素,即空间定位、主导产业的确定、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功能和性质、城市形象、城市规模及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2][2]。因此,城市的科学定位既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

一、天水市地位与竞争力的测算

针对天水市的行政地位和区域特点,选取了西部10省的12个城市及甘肃省内的12个地市,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城市定位天水市,根据选取的指标首先计算各城市的分类竞争力得分,并以分类竞争力得分作为标准化数据,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论文怎么写。

(一)指标的选取

考虑城市定位和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选取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等9个方面的33项指标构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经济

实力

和发

展水

平竞

争力

 

经济总量

GDP/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经济发展水平

GDP增长率/%

人均GDP/元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

经济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规模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利税额/元

集聚

辐射

功能

竞争

要素流动

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

人均货运量/吨

人均客运量/人次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

开放程度

当年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服务

功能

和环

境竞

争力

基础设施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

人均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辆

电话普及率/%

人居环境

人均住房投资额/元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平方米

燃气普及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人口

综合

素质

竞争

国民素质

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城市人均教育支出/元

科技创新

篇6

从另一角度看,微区位研究涉及共性和个性研究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城市空间、环境结构、区域场势等背景基础研究,后者则结合区位主体的自身性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探讨不同主体的区位选择特征。本文以商业区位研究硕士论文为切入点,探讨区位关联问题;其中既包括区位关联本质、形成机理等共性的探讨,也对商业区位中的关联类型及其特征、不同关联类型间的相互联系等个性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从逻辑实证主义角度入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利用mapinfo制图功能,对商业研究样本进行空间定位,直观反映出不同商业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excel、spss10.0等通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从中观层面对各商业行业研究样本进行系统、高效的研究分析。

其次,以结构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结构、商业网络结构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微区位共性研究的背景影响因素探讨,研究分析在城市空间,这一差异场势平台下,商业区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引入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对区位关联的本质及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再次,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同样注重个性研究。不同区位主体,其区位选择特征也不同,不存在超脱于主体的共同区位理论。尽管本文仅以商业为研究对象,但不同商业行业间,在经营门槛限制、店铺规模、行业自身空间结构等内容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注重案例收集,在对微区位关联类型进行划分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关联类型的特征表现,探讨各关联类型间的发展联系。避免与实践脱节、实用性差等研究缺陷,进一步加强本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

最后,关注现代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从人本主义角度,研究不同亚文化人群消费行为差异所引起的商业微区位关联现象。一方面,对亚文化人群密集区域周边的不同商业区位关联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街),因主体消费群的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所引起商业中心(街)购物消费文化差异,而最终导致新入驻商家文化定位的关联效应也进行了探讨。

商业区位研究,相对于其他区位主体研究,较为成熟。但以往商业区位相关研究多为对传统区位理论的验证与补充,或利用商业经营理论,对商铺区位选址过程进行探讨。其中较注重硕士论文商业集聚效应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对于城市微观环境下各商业经营单位由于经营内容、行业性质、销售特征等引起的相互联系及其空间区位效应尚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以人本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入手,借鉴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及区位论研究中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不同商业行业区位选择特征,试图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商业区位关联效应这一论题。

篇7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篇8

一、专业办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与学缘结构。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与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近年来,专任教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国土资源厅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8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科研考核连续5年获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时,专任教师还主持或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9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建设有四川省级重点课程1门(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水文学),校级精品课程3门(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

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较为充足。学校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有地理类藏书近10万册,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学院资料室的面积约200m2,有100余种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近万册藏书,每年新增图书、杂志1 000余册。专业实验室面积约5 400m2,有基础实验室28个、开放实验室23个,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8台;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国内外专业软件实验平台。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惟一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完善。1996年,经四川省国土局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和川东北地区58个市、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国土管理学院董事会”。董事会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实习和见习等提供条件,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青居曲流国家地质公园、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嘉陵江中游阶地等近郊实习基地;乐山—峨眉山地区的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区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学为核心,辐射四川盆地的广安、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德阳、乐山、眉山、内江、南充、遂宁和雅安等12个地市的70余所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

二、主要优势特色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把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根基。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学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厚基础”、“强实践”。

1.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服务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自如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08年修订、实施。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方案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单独设课,并开设天文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数字地球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估价、可持续发展导论等与中学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为了夯实学生的教育教学功底,新方案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和地理学科教学论外,还增设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地理素描与三板艺术、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组织

转贴于

编写《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供学生查阅拓展阅读书目、地理学人风采、专业期刊网站、报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信息。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除了落实新生入学教育、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员制、期中教学检查和严格考试纪律等常规管理外,还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上自习。大一学生参加手工绘图技能比赛,大二学生参加自然地理野外调研报告比赛,大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所有学生选择性参加数字测图技能比赛、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技能比赛、遥感专题应用技能比赛、城市规划软件操作技能比赛、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比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设计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除了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评聘基础教育兼职教师外,还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如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教研员、南充高中何从春高级教师、南部中学赵海特级教师、德阳二中饶萍教师(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给学生讲授示范课,还定期将学生带到南充市5所中学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评阅试卷等,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去顶岗实习或参加中学地理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真刀真枪地磨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强化,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人,必须具备丰硕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学术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立起由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到设计、由设计到创新,“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探究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互为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互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专业教育与择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必修课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均有严谨的教学大纲及配套讲义,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9.9%;一些技术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特别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占其实验实践学时85.0%;近郊乡土地理实习、乐山—峨眉山部门地理实习、成都—西安—延安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等,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20.3%。

篇9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38

〔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173-05

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它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深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区的出现[1],90年代以后,伴随科技园区的兴起,其研究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发展,城市经济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为此,我们以科技园区兴起的1990为起点,以CNKI为数据源,收集20多年的文献,旨在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探寻出破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国际上对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起步阶段是社会学视角的,主要是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现象和新经济社会现象、总结与归纳。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介入研究,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探讨与解释。社会学主要是从对社会的研究切入对相关经济空间现象的分析。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虽然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内研究的起点不同,但在本质上均具有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特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城市地理学对经济空间的关注,城市地理学是从对产业的郊区化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切入的,从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地域空间的互动角度来分析[3]。经济学对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经济学为主。

1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影响要素

关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3个视角,并且是从社会学向地理学、经济学延伸的。社会学观点认为,由于社会网络的信息流动引起了经济空间的结构变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城市地理学的观点认为,产业空间与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3];经济学观点认为,城市地租的变化引起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4];作为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的空间经济学观点认为,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集群的扩张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根源[5]。

在城市空间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必须经历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空间结构变动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6]。城市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其演化方式决定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7]。无论是生态城市的建设,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其水平与方式都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经济空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经济系统和其载体构成[8]。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统一在同一平台,探讨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城市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特性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内在性质,并在理论层面上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在环境约束条件下,这些也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9]。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与程度化的协同程度、及其环境的约束性就构成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子系统。只从城市化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生态问题,既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也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21产业带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空间产业经济和经济系统研究中,对场和空间理论及应用有了重要的发展。Lefebvre在《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空间内含事物具有广泛性、重迭性甚至相互包容性:如经济、地理、人口、社会、生态、政治、商业、国家、洲际、全球乃至整个大自然空间等。其次空间既是可见的,如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但也可能是想象的。这就是说,空间既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10]。1990年,Sonis和Hewings提出了影响场理论以研究投入产出系统的变化[11]。1991年,Xu和Goule则提出投入产出系数梯度场[12]。一些学者还结合混沌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湍流场[13]。这些都说明国外空间场理论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继续扩展深化和寻求应用的新时期。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14]。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要素集聚与分离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

22环境约束

18世纪之后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经济领域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西方国家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城市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尺度被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工业区、码头区和工人住宅区等相互交织的城市格局,城市走向大规模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引起了一批社会改良学者的关注[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具有巨大科技潜能的现代人在今天几乎不可能中止的科技发展中,也在有意识地调整着科学研究的速度和方向。1990年JGottmann在其新著作《SinceMegalopolis》一书中对他早年研究中所忽视的社会、文化和生态观点进行了修正[17]。1992 年WRess首次提出“生态脚印”的概念来反证人类必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资源。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城市空间关系转向城市空间机制研究,从一国一地的研究转向跨国跨区域的研究,从实体研究转向组织结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假说和对世界城市功能体系的描述[18],其中Smith和Timberlake关于世界城市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虽形成了大空间范围的现代化城市,在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使城市内的土地、水、环境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也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构成了限制[19]。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必然受到其生态环境的约束[20]。任何城市的空间变化都是在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满足了生态自身功能正常发挥后,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综合进步条件下,所能持续承载的满足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强度的阈值[21]。这个阈值就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承载力的边界,它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3结构有序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经济空间扩张中认为,以中心城市结构优化与功能为战略重点,以新型工业化进程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城市结构有序演进模式[22-24]。

另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城市经济空间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适应过程,具有结构适应性有序变化的整体性特征[25-26]。城市内产业结构与空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同时,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变化,其结构的合理化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27]。并且,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程度由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适应过程的整体水平决定,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整体演化过程。

3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机制

31集中与分散机制

缪尔达尔(gmyrdal)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情况[28]。a·o赫希曼(aohirschman)在深入研究哥伦比亚等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实践后,在所建立的不平衡工业化发展战略中,提出非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战略,并将产业活动区分为社会间接资本(基础产业)和直接生产活动(直接加工业),建立了应从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出发,实施前向和后向联系,极化和扩散效应等重要概念,对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领头产业的关联作用进了深入探讨[29]。还有f·佩鲁(fperroux)[30]等人都分别提出了增长极核或增长核、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回波效应等,它们都与场和空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特别是50年代f·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有着重要的空间观点,他认为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在经济空间中通过极化效应等形成对周围空间资源的吸纳,以保证其快速增长;通过扩散效应等向周围进行技术、投资的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当然由于吸纳和辐射的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通量、强度、范围存在着差异,因此会出现经济在空间结构变化中的不平衡增长。约翰·弗里德曼[31](john friedman)用核心——边缘的关系描述了要素市场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中心只有一个,但是,在边缘地区中有希望成为下一轮增长中心的后选地点却有很多,他以动态的方式描述了经济增长中心的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32城市化引导机制

一个地区空间单元上的某种经济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地区空间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是相关的[32]。在涉及地理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就区域城市化发展而言,此类空间效应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源于本地经济对非农业部门就业和产出需求的增加以及本地要素供给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区外经济对本地区的需求[33];地区间的互补或竞争关系导致区间商品流通、要素流动以及技术扩散产生的“扩散——回波”效应对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相近的社会、经济、地理条件,某一地区制定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往往会参照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也常常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运用[34]。

33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扩张机制

我国学者认为,城市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动力源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产物,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来自空间的支撑。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是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基本动力因素之一[35]尹来盛等认为,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人口的增加将强化城市居民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使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36]。庞瑞秋等认为,交通是联系城市和地区的主要媒介,交通方式的变化、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空间易于形成沿交通干道扩张的方式,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张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用[37]。

4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

目前,城市经济学与空间经济相关联的理论发展反映在多个方面,包括城市分区与土地利用研究、考虑土地空间特性的城市发展模型、土地经济中的区位无效性问题[4];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型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等问题等[5]。Charles·Tilly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层面来探讨城市空间社会边界问题。他认为,城市空间社会边界是内部联系的人口、活动从集之间对比密度、转变或分隔的邻近区域。城市空间社会边界的改变由形成、转变、激活和压制的合成构成[38]。Cathorpe和Fulton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研究中认为,城市经济空间边界是指城市实现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界线,是地理空间上的概念[39]。还有学者从城市生态经济学视角研究认为[40],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与其演化环境之间的一定界限,是承载城市经济空间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其适用边界的变化过程为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生态空间实现协同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主体在能够运用自身资源及其特质性能力谋求城市经济发展的势力空间界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概念。因而,就其本质而言,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边界应具能力与规模变动的双重属性。

一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经济基本要素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变动边界。二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社会网络、知识、区域意识、文化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变动边界。这两者间具有相互依赖性,通常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决定了前者的边界。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复杂经济社会系统装置,要实现发展的目的,既需要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还应该具备使这些要素有效实现投入——产出过程的能力。因此,对城市经济空间而言,能力边界最为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经济空间是要素、资源与能力的载体[41]。城市的要素与资源一般是指资本、技术、土地等同质的可以实现一般递增与递减的经济规律;而后者是异质性的并难以模仿的,不完全满足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的经济规律。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所具有的规模变化边界和整体能力变化边界就构成了现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边界。

可以看出,相关学术界对城市经济空间特性及其形成,其发展过程也是城市经济空间边界的动态演化过程这一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阶段性、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过程与影响程度等方面还存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的运动机理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我国,有关城市经济空间及其演化边界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已有部分研究涉及了该方面的研究内容[42-43]。刘兴正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经济空间由只有一种经济产业演变为多种经济产业时,其经济空间边界就得到了扩大;当城市经济空间收缩自己产业范围时,也就是缩小了它的经济空间边界[44]。我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反馈作用。还有部分学者揭示城市经济空间在其经济结构低水平下的快速扩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环境损害成本上升[45]。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已经开展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中,已注意到演化边界对城市经济空间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46]。但目前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方式与速度的角度,内容主要侧重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的人文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47],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的边界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48]。以时间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型更多的反映的是现象和结果[49,7],而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变动规律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在理论建构的独创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然而“低碳”时代的到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0],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51],也为城市经济空间研究提出了新的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但是,现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理论以及发展实际,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城市空间演化理论中的线性思维仍是主流,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其经济空间的非生态化演化现象严重,如“城市病”的出现和蔓延等,加之城市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环境物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低价甚至无价的状况,现有市场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境成本[52],也使得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定量研究更为困难,从而系统完整地考虑外界的变化,从整体的角度解析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机理。

参考文献

[1]李胜会.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2]XHYuan,Xi Ji,HChen,BChen,GQChen.Urban dynamics and multiple-objective programming:A case study of Beijing[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8,13:1998-2017.

[3]Sarah Prout,Richard Howit.Frontier imaginings and subversive Indigenous spatialiti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9,25:396-403.

[4]LXZhang,BChen,ZFYang,GQChen,MMJiang,parison of typical mega cities in China using emergy synthesis[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2827-2836.

[5]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tony J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7.

[6]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6):59-62.

[7]ZFCai,LXZhang,BZhang,ZMChen.Emergy based analysis of Beijing–Tianjin–Tangshan region in China[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4319-4331.

[8]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9]冯邦彦,尹来盛.城市群区域治理结构的动态演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问题,2011,(7):11-15.

[10]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rasil blackwell,inc,1991.

[11]Msonis & Ghewings.fields of influence and extended input-output analysis:a theordtical account.aldersbort.ave avebury,1991.

[12]Xu songling and Peter Gould.the grad field of input-output models and the nature of coeffcient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1:367-371.

[13]kbgreene.the turbulent-field environment of sociotechin-ical system:beyond metaphor.behayioral science,1990,35:49-58.

[14]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25-28.

[15]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0;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16]靳美娟,张志斌.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热带地理,2006,2(5):133-138;冯邦彦,尹来盛.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4):144-149.

[17]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9,(1):31-42.

[18]Christopher Kennedy,John Cuddihy,Joshua Engel-Yan.The Changing Metabolism of Citi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7,(2):43-59.

[19]Smith.DA.and MTimberlake.Cities in global matrices:toward maping the world systems city-system[M].in PLknox and PJTaylor(eds)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0]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10:39-40.

[21]张燕,徐建华.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9,(8):1328-1334.

[22]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5(9):841-850.

[23]刘艳军,李诚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J].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6):52-60.

[24]延善玉坦,张平宇,马延吉,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107-111.

[25]王琦.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生态成本研究综述.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2008.10.

[26]WANG Qi,GUO Xiao-li.Study on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sts based on the Urban Economic Space Evolu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ICEIM 2011),2011.9.

[27]孙雁,刘志强,王秋兵,等.1910-2010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9):1204-1211.

[28]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duck-worth,1957.

[29]A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30]fperroux.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ics,1955,(8):307-320.

[31]John Friedma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The MIT.Press,1966.

[32]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33]高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县设区”:主动适应与被动调整[J].经济地理,2011,(4):573-577.

[34]蒋伟.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9,(4):613-617.

[35]王新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J].北方经济,2009,(6):33-35.

[36]尹来盛,冯邦彦.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2,(1):63-70.

[37]庞瑞秋,白鸿蓉,刘艳军.长春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轨迹、机制与调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143-148.

[38]Charles·Tilly.Identities,Boundaries & Social Ties(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8-141.

[39]CATHORPE,FULTON.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ime—Saver Standard for Urban Design,2001,(3):10-11.

[40]Seong-Hoon Cho,Olufemi A Omitaomu,Neelam C Poudyal,David B Eastwood.The Impact of an Urban Growth Boundary on Land Development in Knox Coun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Dec,2007,39(3):701.

[41]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Fir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15-18.

[42]张换兆,郝寿义.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J].经济地理,2008,(3):419-424.

[43]杨振山,蔡建明,高晓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9,(8):945-955.

[44]刘兴政.城市边界——关于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07,(6):60-65.

[45]张伊娜.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46]张学勇,沈体艳,周小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形成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2,(3):28-34.

[47]常学礼,陈雅琳,崔步礼.半干旱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沙漠化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7,30(3):321-327.

[48]杨光梅,闵庆文.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1):141-148.

[49]乔标,方创琳,黄金川.干早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26(7):2183-2190.

篇10

中图分类号:F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05-02

前言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对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区位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分析,是在人口和需求均等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三种类型的中心地结构。在这三种体系当中各个级别之间都是全息的,也就是说各个级别局部放大与整体是一致的。在中国目前有关中心地的研究中,没有去考虑各个级别之间中心地和同级别中心地之间的连接性,只是考虑空间结构上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相似性而已。实际上,所有的中心地及其腹地构成一个体系,而将各部分连接起来的是交通线。中心地城市与周围环境的连外交通线是影响城市运输和城市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若从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角度分析,中国华东地区的中心地结构是否也如克里斯塔勒所言呢?

一、确定研究区域和资料来源

本文之所以选取华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因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大江大河的下游,使其拥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华东地区北、西、南三面分别于华北区和中南区接壤,长江横贯全区腹地。这种向四个扇面辐射江海相交的位置状况,使得它有可能凭借天然的海上和内河运输,沟通与其他大区和国际的联系和交流,承担部分西南区和中南区的过境运输任务。华东地区近代运输方式出现较早,经济发达,天然内河航道条件得天独厚。海上交通相当发达,港口较多,联系范围广泛;内河水运发展水平高,航道覆盖面广,已形成一定体系;铁路网密集,拥有一系列基本骨架主要运输线路;公路网四通八道,将华东区与华北区以及全国有效相互连接沟通起来;交通网结点多,交通密度之大位于全国各大区之首;区内交通网分布面广,通达性高。同时拥有铁路、公路、河道等运输方式,对于连外交通线的研究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地概念是:中心地具有供给商品和服务的功能,并且可以为外部提供一定的服务范围和能力。同时城市为外部居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越多,等级越高,那么该中心地的中心地位也就越高 [1]。本文研究的中心地连外交通线是指在陆地上,以某个中心地为出发点与相邻行政中心之间的交通线。本文研究的行政中心是指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市(县)。这里的交通线既指单一的交通线(包括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也指多种交通线交织在一起的交通线。

二、华东六省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省区差异

(一)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交通线的分布情况

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体系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还是行政原则下,每个中心地体系都是联接完整的,同时放大后局部和整体结构模式都是一样的。每个中心地之间用交通线连接起来同时也形成一套完整的交通系统。这些交通线的分布规律也是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模式中,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6条连外交通线与相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连接;高等级的中心地,有6条连外交通线与相邻次一级的中心地 [2]。

(二)华东六省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统计

华东六省各个省的面积、地理条件以及行政中心的数量不同,因此对于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研究,只对各个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平均值进行分析,通过数据下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省会城市、地级城市,还是县级市(县)的连外交通线都是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也就是同等级的不同中心地之间,高级别的中心地与低级别的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能够反映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1.同等级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中,每个中心地交通体系中,同一个等级的某个中心地与周围相邻行政中心的连接交通线是6条。华东六省在省会城市这一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的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分布不平衡,表现为由于安徽省、江西省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满足6条,而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这四个省会城市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与相邻同等级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小于6条。华东六省在地级市这一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发展情况较平衡,华东六省地级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地级市市之间的连外交通线均小于6条。而在县级市(县)这一个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分布平衡,华东六省县级市(县)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行政中心地的连外均小于6条。

在同等级中心地连外交通线平均值中可以看出,由于江西省、安徽省属于内陆省份,而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均是沿海省份,因此江西省、安徽省这两省的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同等级省会城市的连外交通线比其他四个省份较多。

2.高等级与相邻次一级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在每个中心地交通体系中,高等级的中心地与相邻次一级相邻行政中心的交通线为6条。华东六省在省会城市中心地这一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次一级的行政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分布不均,其中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这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地级市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大于6条,而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地级市的连外交通线小于6条;华东六省在地级市这一个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低等级的行政中心的外交通线均大于6条,说明华东六省地级城市与相邻县级市(县)之间的交通线数量较多,发展较平衡。而在县级(市)县这一个等级上,一个中心地与相邻低一等级行政中心之间的交通线都不足6条,集中于3条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华东六省县级市(县)与相邻乡镇的之间的交通线分布较平衡,但是不同省份之间略有差距。在高低等级中心地连外交通线平均值中,由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沿海,因此省会城市与地级市县的连外交通线较少。

通过对华东六省中心地连外交通线平均值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在华东地区中心地与同一等级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中,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省会城市的连外交通线分布不平衡,安徽省、江西省凭借内陆省份的优势,其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省会城市的连外交通线均为6条,而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都是沿海省份,因此这四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中心地与相邻省会城市的连外交通线均小于6条。华东六省地级城市中心地与相邻地级的连外交通线均小于6条,华东六省县级市(县)与相邻县级市(县)的连外交通线均小于6条。(2)华东地区中心地与次一级相邻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分布,发展不均衡。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的省会中心地与次等级行政中心连外交通线发展较好,高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6条,而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的省会中心地与次等级行政中心的连外交通线发展较落后,低于6条。地级市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发展情况普遍较好,各个省的地级市中心地与相邻县级市(县)的连外交通线普遍都在6条以上。而县级市(县)中心地与相邻乡镇的连外交通线均不满足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6条。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经济条件较好,发展迅速,集中众多优势条件的经济中心,也就是所谓的“极”,这个极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区域内的中心地。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区域差异其实就是中心城市发展极差异。那么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依靠造极,将条件较好的中心地重点建设,然后通过扩散,辐射效应,带动其周围腹地的发展,同时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全面向前发展。而连接“极”,与周围腹地最直接的工具就是“轴”,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对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人们都是注重于形态和结构上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同时将华东六省中心地的连外交通线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华东六省同等级连外交通线,不同等级连外交通线进行分别统计分析,看出华东六省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目前发展状况,整体发展情况较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地区,中心地连外交通线发展情况也比较发达,因此在今后中心地建设需要对中心地连外交通线建设提高重视。在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造极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切实可行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连外交通线使得中心地连外交通线的发展水平必须紧跟上中心地城市的发展水平,加强腹地与中心地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小健.经济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1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及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因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成为其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对区位理论演进历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全球扩张的考察也的确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仍如火如荼地进行。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其产品以解决人们基本的衣食需求为目标,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因此,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材料,而城市工业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及时地运送到农村进行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围绕城市形成农业的良好布局,减少来自农业产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运输成本和城市工业产品运送到农村的运输本,成为当时经济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杜能从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外围均质土地上的作物种植,认为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从而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到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均已完成,铁路已经代替河流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单纯的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对象也不再是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张,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术进步、外部效应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要。马歇尔发现,一些主要依赖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区集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据此,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理论。他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够获得内部经济,而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专门化的服务、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等外部经济效应。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

马歇尔的新古典区位理论关注的对象仍然是企业本身。但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相伴随的是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着。韦伯工业区位论针对到底应该如何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展开分析。韦伯按照以运输成本定向、劳工成本和集聚与分散因素等三个视角分别分析他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的工业区域理论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并以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