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2: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群众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群众文化论文

篇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在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和广大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影院等艺术文化场馆的建设还不够多。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人均文化设施建设还十分不足,在广大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十分落后。很多县城一个县都没有一家像样的电影院,没有一个图书馆,有的也只是图有虚名,常年不开放,甚至没有一个公园。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2.社会支持仍需加强

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是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因其贴近群众,十分接地气,有些时候显得没有那么高雅。这就使得一些人对于这些群众文化的形式比较难以接受。举例来说,广场舞是一种十分受群众欢迎的舞蹈,很多大妈通过这种形式娱乐了身心锻炼了身体,但是广场舞却因为音乐声比较吵,引起很多人的抵制,甚至发生了一些冲突。这些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不被理解和支持的例证。

3.从业人员队伍急需补充

在文化届,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将目光聚焦在高雅艺术,而对下里巴人的群众文化十分不屑。在建国初期,各个县都有歌舞团、剧团、文艺表演队,这些团体的从业人员推出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但是现在剧院、剧团等文化组织已经消失,在县城和农村地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十分有限。一些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根本没有专人管理,很多文化馆还是老一辈的文化馆的人员,年轻人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很少。群众文化从业人员队伍急需补充新的力量。

4.群众文化经费需要提高

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现如今,国家对文化的建设日益重视,很多大城市对于文化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县级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还严重不足。很多城市依然把发展经济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文化的建设极为忽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就导致财政投入的不足,群众文化处于经费拮据的尴尬境地。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路径

1.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幸福生活指数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采取多种渠道引导群众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文化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文化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政府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公园、图书室、剧院、娱乐场等一些基础设施,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提供保障。

3.增强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群众文化是一种接地气的文化,可能形式比较简单,也没有太强的艺术含金量。但是群众文化却是一种文化的表征,有着其自身的魅力。社会各界要对群众文化给予更多的支持,一是增强对于群众文化的理解,不能因为“小苹果”等曲目比较通俗就对其予以排斥,更不能因为广场舞比较吵就号召社会予以抵制。二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因其发源于群众,在群众中盛行,所以决定了其艺术性稍差,文艺界的人士要加强对群众文化的指导,提升群众文化的艺术品位。

4.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队伍不足,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一是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二是吸引更多有知识有专长的人参与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其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文化从业者的推动,加强群众文化从业队伍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空间。

5.提供群众文化经费保障

文化建设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发展群众文化,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政府应该在财政上,加强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场馆和设施设备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的投入。在经费保障上,县级城市尤其需要加强,通过提供群众文化的经费保障,促进群众文化更好的开展。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村的大力扶持,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然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同时农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也相对较低,一些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仍然为传统的串门闲聊、走亲访友等方式,一些农村甚至流行封建迷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2.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相比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速度,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通常被忽略,导致农村与城市在文化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西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群众文化相对匮乏。同时,我国东都一些农村地区,其农村群众文化与城乡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明显较低,使得农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消费相对较低,远不及城市。一些农村地方政府虽然加大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力度,然而在农村群众文化产品创造时未能结合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特点,一味仿造城市文化建设,缺乏农民群众真正喜欢的文化产品,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3.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重视度不够。

近年来,政府较为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各地的经济水平,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一些农村尽管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也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文化活动,然而这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使得一些经济落后农村的农民群众无法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一些乡镇将精力放在当地的经济建设方面,缺乏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有效途径

(一)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对持,在开展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时,应当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空间。近年来,海州区注重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宽,加大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海州区积极开展广场舞大赛、文化周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群众文化在艺术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丰富和完善,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二)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海州区加大了群众文化基础建设力度,使得我区各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月22日,海州区浦南镇历史民俗馆建成并开放,成为全区首家乡镇历史民俗馆。同时,农民艺术馆、农民健身馆、彦涵纪念馆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海州分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相继对民众开放,为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其中,农民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800㎡,分为上下两层,设置了6个功能区,主体建筑整体风格为灰白色基调,内部装修简约,空间开阔。农民健身馆建筑面积约1500㎡,设置了台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动感单车俱乐部、拳击馆、舞蹈房以及壁球馆7个功能区。民俗馆布展面积100㎡,由浦南之源、浦南之兴、浦南之子以及浦南之风四大板块组成,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现浦南传统加工业、手工业以及民间文艺等内容,为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

为了进一步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在开展农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浦南镇以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注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走在浦南农村,随处可见文化的新风,文化墙面绘有各种清雅的水墨画、绚丽的农民画、流畅的书法以及引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同时,不少农民的书画作品也在这些文化墙上大显身手,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农村文化风景线,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不久前,由海州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浦南镇共同举办的“中国梦•浦南印象”农民摄影展在浦南农民艺术馆拉开帷幕,当地一批农民摄影家用镜头记录和见证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和文教事业全面进步。同时首届“舞到村头、舞动浦南”广场舞大赛在浦南火辣启幕,近千名农妇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掀起了我区全民健身的热潮,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

篇3

二、群众文化建设打造品牌活动面临的问题

群众文化建设要从很高的标准来打造品牌活动,不仅要有较好的思想内涵,还要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并且要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现实中,很多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思路受限制,理念较守旧。出于各种目的,政府、社会机构都经常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较多的活动是带有引导性的目的,或者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不可否认,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欢迎,但是,某种程度上,部分活动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接轨的现实。所以,很多时候活动形式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2.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要形成品牌,群众文化就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期望能够做成优势项目。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活动形式类似、内容雷同,难以做成精品活动,也就无法扩大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依托专业优势,瞄准需求,就地开发。如宁德市“魅力闽东”文艺演出,其传统项目大型畲族歌舞《凤凰到此》就是基于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的天然优势及专业的训练,并长期表演,才深受群众喜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3.转型难度大,创新力度少。群众文化的传统活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群众喜爱的,但是不见得能够完全跟上潮流,得到更多的群众欢迎。如果要跟上时代潮流,那就意味着转型,加大力度创新。转型能否成功,这是需要市场考验的。组织方一般不敢轻易尝试,只能维持现状,更别提创新。

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发展路径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水准、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要立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被人民群众所喜爱、认可和接受,这样的品牌活动才是成功的。

1.全民参与,措施得力。当前,人民群众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相对庞大的需求来说较为有限。大家普遍利用公园、广场甚至部分空地来开展活动,一是人员众多,场地较小;二是部分场地车来车往,给活动开展带来不便;三是活动会给周边的居民带来困扰。比如,近来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广场舞就遇到了较多的麻烦,场地的限制使喜爱这项活动的人民只能在广场、居民楼之间、公园跳舞,活动时间普遍是晚上,这些场所的居民较多在家,声音较大时就造成了影响。近期,广场舞活动者和周边居民的冲突时有发生,个别甚至有武力发生。由此看来,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都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机制,采取一定的措施,群众文化活动才能较好地开展。政府要在尽可能的基础上,开辟较多的场地用于人民开展活动,保证大多数人能够从事文化实践。社会机构引导人民利用合适的地点在合适的时间开展活动,避免引发冲突,以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长期存在。人民也需要配合政府、社会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以期形成品牌。

2.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活动品牌的一个优势就是立足本地、借助本土文化资源,走别人无法简单复制的道路。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以致人民群众不够喜爱,部分传统丢失。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挖掘较好的、适应新时展的群众文化,不断探索,多次开展相应活动,找到人民群众喜爱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创作,保证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代同进步,让人民群众能够一直喜欢。一旦达到这种地步,群众文化活动就形成了本地特色,贴近人民生活,才能提高活动档次,才有可能形成品牌,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

篇4

另一方面,进一步分析群众对文化馆认同感降低的原因后得出,文化馆本身服务质量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如上文述及,当代群众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追求在不断提高,也就决定了群众对服务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更多选择的前提下,文化馆没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没有针对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工作,使得文化馆自身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群众自然更愿意选择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场所进行文娱活动和学习,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感到更加舒适和欢愉的场所进行这些行为。因此,文化馆自身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也成为影响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效力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文化馆职能。从文化馆自身的职能来说,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和培训,为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第二,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第三,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总的来说,文化馆的职能主要是提供群众的文化素养,并且对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的各种活动进行帮助和扶持,也就是为群众各种文娱活动提供场地上的支持以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因此,要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文化馆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加强,强化各种职能所所带来的效力,而不是削弱自身智能。只有发挥更强的职能,才能够提高群众对其的认可度,才能够达到提高效力的目的。

(二)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同时,文化馆在进一步发挥自身职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其目的在于扩大自身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让更多群众知道文化馆、了解文化馆、愿意到文化馆中学习和参观。如上文述及,特别是针对于年轻的群众,其甚至不知道文化馆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文化馆的职能如何强化,也无法让群众感受到。因此,文化馆可以积极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如能够吸引年轻群众的科学展览或者能够吸引儿童的活动等等,并且加大宣传,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来说,文化馆所举办的活动,如展览和培训在形式和内容上无法吸引群众,这是导致群众对其认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文化馆必须在加强自身宣传的基础上,从文化馆举办活动的内容方面入手,必须让群众认为参观文化馆能够获得确切的收获,才能够促使群众愿意来到文化馆,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职能,最终达到提高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作用的终极目标。

(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文化馆必须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覆盖范围更广、更具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文化馆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能够为群众的参观、学习和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提高群众对其的认同,达到吸引群众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文化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其对群众的学习和成长也有更好的支持,才能够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更强的职能。

篇5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的带动作用,引领基层群众自娱自乐

在基层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层群众能够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赖于基层文化馆的带动和示范,因此,基层文化馆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馆的带动作用,引领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第一,以基层文化馆为阵地,发挥基层文化馆的辐射作用。基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是基层群众文化娱乐的主要阵地,更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因此,基层文化馆应紧跟政府文化方针和时代文化潮流,多宣传和组织一些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发挥基层群众文化馆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比如,基层文化馆可以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大力宣传和安排中秋节娱乐活动,引导基层群众编排反映团圆和祥和的舞蹈和歌曲等,为中秋节的团圆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以基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为依托,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基层文化馆的存在就是为了与民同乐,基层文化馆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为此,基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应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能够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积极发挥文化阵地活动的示范性、向导性以及带动性,将最新形式和最新内容的文化活动传递给人民群众。

篇6

在当代社会中,群众文化已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环节。所以,想要构建和谐文化,首要解决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的社会文化,究竟意义何在?很简单,它能够引导广大群众的主流文化方向,以道德教育为例,群众文化能够以特有的方式渗透进广大群众的思想中,它的教育价值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比较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非常关键,它的社会价值对全民道德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群众文化的突出亮点: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结合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从文化建设工作角度来观察,基层和谐文化的独特作用:第一,它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广泛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第二,它为团结友爱、充满生气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有力的原动力;第三,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的积极推行。

二、群众文化中的广场文化

广场,指的是户外开阔的活动空间,是城乡较大的平整场地。文化活动,指的是以艺术文化为主开展的活动。广场文化活动,顾名思义,以广场为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这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而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结合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推进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这种群众文化的蓬勃兴起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进而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作为群众文化之一的广场文化,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失为城市文化中的一道吸引眼球的风景。搭建什么样的文化活动的新型舞台?又该如何促进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近几年来,伴随着政府广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种情况也正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良好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迎合了广大群众的需求,这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依托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打造广告文化品牌,使得群众文化中的广告文化走上一条繁昌盛的道路。历史告诉我们,广场文化的非凡意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这一时期内,人民群众的广场文化形式比较简单,主要以集会、庆典等形式的表现出来,真切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特征。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与之相追随的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在群众中出现了广场文化,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加深,广场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耀眼夺目的光彩。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告文化为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文化平台,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1.广场文化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广场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使它以民间文化的形式出现,并在不同文化中得到广泛的交流与融合。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发现广场文化会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拥有着不同的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也通过广场文化这个载体,得到充分的展现,并得以发扬光大。根据有关传统文化遗产的研究表明,广场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广场文化不仅为不同特色的民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和保护平台,而且使得不同的民间文化得以交流与融合,进而进一步提高。

2.广场文化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旋律,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特色文化结合到一起,使得不同性质的文化得到交流与融合,从而,体现出广场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包容性。在民间广泛的文化主题活动中,广场文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它不仅能够容纳不同形式的艺术与表演,而且还囊括了不同理念的文化活动主题。这样,它能够吸引到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趣味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最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3.广场文化创造出丰富的文化财富。

纵观中外,广场文化创造出不可小觑的文化财富,同时,它也以独特的方式创造出丰富的人才。众所周知,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而,在这样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下,使得广场文化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据统计,在广场文化的活动中,参与者涵盖了牙牙学语的幼儿到年近古稀的老人,而说到广场文化的形式,有现今流行的广场舞,有演奏现代乐器的,有展示民间艺术的,形式之多,内容之丰,难以想象。这样的文化组织形式影响空前,意义非凡。它实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示自我,同时使得不同文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和进步。

篇7

群众文化会当地文化在总体上的特征。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表现出的是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开明的政治、开放与腾飞的经济,营造了百花齐放的文化。群众文化在相互之间是存在渗透性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向外传播,同时发展到一定水平也会难以突破,所以需要将外界一些先进的经验吸取进来,使群众文化在相互借鉴与交流中得到共同的促进与发展。

(二)产业化、规模化

首先,由于我国政治与经济随着不断发展的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式,使得文化领域上的变革逐步深入的开展了起来,群众文化不断地向“产业文化”和“市场文化”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介于人们在新形势下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品需求,并且在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审美情趣与文化口味上也变得日新月异,各种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也就意味着必须将现代意识融入到群众文化中,使群众文化生活能够得到创新。最后,可以从国际形式中发现,许多西方国家都在重点建设项目中纳入文化产业化建设。群众文化应该是一项能够使人们满足对文化艺术与爱好需求的产业,它涉及到了民间艺术、现代科学、城市绿化以及建筑学,建设好群众文化,不仅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还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促进。群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全球性的认可,并且在长时期内一定会以一个更大的发展规模呈现给社会群众。

二、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

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逐步深入,我国现阶段群众文化开展工作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多元化、组织化、科学化与生态化的群众文化发展成了阶段性的特征。结合我国对外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群众文化的实际,可以发现,新形势下将以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潮流来建设群众文化,并使之逐渐迈向本土化、社会化,未来把握好这些发展方向将成为建设与发展群众文化的关键点。

(一)以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为支点

群众文化的发展将以崛起低于文化与本土文化作为两个重要的支点,同时群众文化将会同步进行社会化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社会化,各个社区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都会存在不同的文化人群与文化类型。这种不同在客观上是符合群众文化发展实际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体现出了我国当前群众文化发展力空间与发展条件没有均衡分布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讲,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上的崛起并不会体现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而是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这一大趋势的具体体现。

(二)以组织化、产业化为开展途径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程度逐加深的大趋势与大潮流下,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将更加紧密的联系到国外经济的发展上,国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将深刻受到国际大市场形成的影响。当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建设,而群众文化这种依附物质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也需要相应的在新形势下进行市场化的改革,长期健康的发展群众文化的选择就是面向市场化形成相对应的产业。想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就需要结合群众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本土需求,其中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依托文化产业进行产业化方式的改造。

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建设并壮大群众文化队伍

想要加强建设群众文化,首先就应当稳定并壮大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建设中社区与街道的管理干部是重要的建设与管理力量,他们需要对群众文化进行策划、组织与管理,想要使群众文化队伍得以稳定和壮大,就需要善于在群众中发现并挖掘与培养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与骨干分子,进而建立出一支无论是在年龄上、知识结构上还是专业技能上都比较合理的干部队伍,令其对社区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经常性的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使其面对群众人员时,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令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得到保证。首先,可以使社区、街道的管理干部将着手点放在解决群众的生活待遇上,使群众在收入上能够保持与当地生活物质水平一致,因为想要更好的开展更为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就必须先要使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进而从物质上的享受过度到精神上的享受。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为群众提供和营造一个较为优良的文化工作气氛,便于他们能够以一个愉快的心情进行工作,进而便于他们更好的将其天赋与潜能发挥出来,使社区的文化能够得以繁荣与丰富,使文化建设得到推动。

(二)坚守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建设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在流通了外来经济贸易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新形势下想要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因为群众文化可以理解为经过长时间形成的节日文艺或风俗习惯。灯会、游园、聚会等活动都涵盖在群众文化的范畴中,对群众文化进行加强建设能够帮助群众更加准确的了解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并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进而使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得以促进。因此,我们需要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群众中渗透并加强本地文化,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区论坛、知识讲座、倡导社会公德、破除迷信等环保、健康的活动,进而使群众在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能够接受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其文明素质得到提高,环保意识与公德意识得以强化。

(三)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

新形势下建设群众文化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于把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与地位,只有将形势把握好了,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人们对群众文化更快更好的建设。放眼望去,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例如,队伍不稳、设施薄弱、投入较少、保障不全等等。因此,必须要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加快对文化体制的改革,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群众在新形势下享有的生活物质水平可以说越来越富足,也就使之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的享受。也正是因此,群众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即提出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建立,使之覆盖整个社会并还需保证群众能够方便地参与和享受文化。而群众文化工作本身的作用就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地参与并享受文化,进而在最终能够加快建立和谐社会。

篇8

群众文化管理,指的是文化管理者为促进相应的群众文化工作、设施、事业机构和文化活动可实现高效、合理的运行,进而所采取的控制和管辖活动。为实现群众文化的创新,需突破传统的思路和框架,充分调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相应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宏观的管理和重组。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将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规律作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群众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通过解放思想和科学的管理,应用组织、协调、控制、指挥和监督等管理功能的应用,促进群众文化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首先应结合行政方法的应用,对整体的结构实施调整。在召开之前,我国的群众文化生活基本为供给型和自娱型,与计划经济的特征相一致。市场经济实施之后,我国的群众文化逐步的转向供给文化、自娱文化和市场文化。在不断的文化结构转变下,要求政府需通过规章制度、命令、决定和决议等相应的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将原有的所有制结构打破,找出与群众文化和我国国情相符的发展规律,并且还需与群众路线的新型所有制相符,进而促进集体、全民、个体和社会共同创造群众文化的新局面。其次,可通过经济的方式,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调整。通过与群众文化相联系的部门,如工商管理部门、财政部门、银行和税务部门等,结合工资资金、利润成本、价格调节、经济罚款和税收监督等经济手段,对文化消费者与文化生产者,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节,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发挥,促进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共赢。最后,还可应用业务管理的方法。

二、促进群众文化的硬件建设

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定律同样适用。若是在文化建设中,缺乏设备的支撑和资金的支持,将会制约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此,群众文化应注重设备和资金物质基础的应用。

(一)促进资金的多元化筹集以满足基本的群众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建设为公益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大多数的资金源于政府的拨款,少部分源于企业和公益赞助。就我们有第一侨乡美誉的江门五邑,海外华侨支持赞助的乡镇群众文化室(楼)、文体活动场所就星罗棋布,台山市多年来的群众文化艺术节均为华侨的大力支持赞助。但是,总体而言,其资金在投入群众文化建设,仍为杯水车薪,以经济发展形势十分不适应。为促进群众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在政府拨款的基础上,需对群众文化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重点宣传,并将其工作的成效呈现出来。进而让政府意识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硬实力的存在需将文化软实力作为辅助,并且当处于某种特殊的条件下时,其作用甚至高于经济。基于此,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进而给其更多的拨款。在争取企业的援助方面,应促进文化和企业之间的联合。文化馆需结合去群众文化的宣传,突出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致力于打造能够走出省和国家的文化品牌。在文化品牌效应的基础上,为企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投资,实现文化馆和企业之间的双赢。在公益宣传方面,应争取更多的社会援助。通过慈善演出、书画义卖,以及和群众文化欠发达的地区形成帮扶结对等方式,促进自身对社会的影响,进而争取更多的社会帮助。

(二)完善设备促进基础设施支撑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应开展群众文化所需的系统、建筑、组织和机构等。基本的设施为群众文化机构能够得以开展和生存的基础,为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础。从群众文化建设机构的角度而言,好的文化基础设施,能够促进事业机构在群众心中的满意度和知名度的提升。从群众中的角度而言,较好的文化基础设施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从地区管理的角度出发,较好的文化基础实施,能够反馈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对促进整体文化建设程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设施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应注重其于城镇化的配合,提升其系统性。城镇化建设是文化、经济、政治、生态等相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应注重其整体的发展,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到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建的人口变化、交通变化和文化活动等趋势,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其次,应注重和地方特色的结合,促使其在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发展基础上,对当地的文明程度和文化风貌进行反映,突出其文化艺术特征。如,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地方特色、传承性和历史时代特征,突出其地方风格和地域风情,并与大众审美相符。第三,应注重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性,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在管理和辅导方面的快捷和方便,以不断满足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最后,应注重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新发展,促使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其设施设备的建设中,应打破传统,通过电子游戏、电子教育等方式,增加群众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展开教育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人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篇9

二、针对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基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速度。为了更好的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文化馆的资金投入。同时文化馆应和社区、辖区单位等企业、组织做好联合群众文化共建工作,吸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更多的资金投入可以使文化馆聘请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也可以购买或租赁更加专业的设施使用到文化活动中,增加群众文化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同时文化活动共建的资源(如捐献的文化设施、建筑材料等物资)可以投入到文化馆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来。如建筑材料可以为文化馆建设更专业的表演舞台,捐赠提供的电脑多媒体器材可以扩展文化活动的形式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加快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进程,使之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框架。作为专业的群众文化组织,文化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在群众中做好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形式不仅包括在居民内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还主要包括在社区内开展联谊活动、在辖区内的学校、企业中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在网络上进行居民文化需求调查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在文化需求上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很大一部分的群众可以参与到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利在调查工作中广集民意,采集到好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和想法,用来建立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框架,开展新颖多样的群众活动。

(三)调整文化馆工作安排,设立专人管理工作。在文化馆的人事管理中应为群众文化活动增设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如社区调研工作、聘请专业人员、协调舞台设备、演员组织等各类活动。专业人员的设立不仅可以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专业化,还可以减轻文化馆内部抽调人员的压力。但是文化馆设立的专业人员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些标准包括需要有一定专业的艺术修养、组织和协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专业管理人员的设立可以更好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做好协调组织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在活动起到带头作用。

篇10

1.2专业文化艺术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文化艺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还可以刺激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从整体上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环境、职业、文化修养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其总体水平要相对低于专业艺术者。专业文化艺术活动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一方面又拉动了文化产业链。在专业文化艺术的熏陶下,群众的艺术视野不断扩大,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终使得群众文化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创造技巧、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群众文化为专业文化艺术提供充足人才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并成为著名的作家、画家、艺术家。无数事实验证明,许多艺术人才都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被发现,经过专业培养后才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工作者。换言之,群众活动为专业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源,是专业文化艺术的原动力与人才库,对专业文化艺术的加强后劲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专业文化艺术有力的后备军。

1.4两者是相互渗透,循环互补的关系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艺术都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以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广泛性、普及性的特征,专业文化艺术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的作用与地位无高低差别,只是在文化建设事业中分工不同,群众文化会制约专业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专业艺术则能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进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一种循环互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与相互补充,从而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的平衡发展。若不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专业文化艺术则失去根基;若无专业文化艺术的推动,群众文化则很难进步,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循环互补,共同维持着文化的平衡发展。

篇11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重要的文化阵地中有各个门类的艺术人才,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文化馆一定要发挥出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专业主导优势,充分发挥各个门类专业艺术人才的自身业务优势,给广大社区群众安排和宣传专业文化知识,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辅导,来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每个社区中都不乏众多的业余文娱爱好者,这些群众都有各自喜好的文化艺术或者娱乐追求,如舞蹈、戏曲等,而且他们在各自喜欢的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些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文化馆一定要重视对这部分群众的专业培训和辅导,以有效提升其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这部分社区群众的自发性,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文化馆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辅导来增强文化馆专业艺术人员与社区文化中坚力量的联系,使文化馆业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又可以从社区群众中汲取民间艺术营养。文化馆还要通过辅导和培训发挥出传帮带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得各个社区的文艺骨干都有艺术素养上的有效提高,还要使得这些骨干力量在稳固的同时得以扩大,以使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

2.发挥文化馆的引领优势。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不但有各类艺术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而且得到众多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如各类艺术专家和学者等,这些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馆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时不但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挖掘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人力、物力支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社区在群众文化方面的发展也可谓是与时俱进,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二、发挥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在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文化馆同样要发挥其前沿阵地作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文化馆一定要从群众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使社区群众的文娱活动蓬勃开展,实现社区群众文娱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使得广大社区群众更加向往和喜爱文化馆,真正发挥其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前沿阵地的作用。

2.发挥文化馆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而文化馆一定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拓展自身职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调动社区群众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实现更多社区群众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与社区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为和谐社区的构建奠定基础。

3.发挥文化馆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作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精神文明重要标志的社区文化与社区群众关系密切,也体现着社区群众的精神风貌,而且,社区文化也关系到社区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养的提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区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前沿阵地的文化馆,其主要职责就是面向广大群众,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三、加强自身建设,以确保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

1.文化馆要牢固服务理念,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社区文化活动面对的广大社区群众,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文化馆业务人员一定要牢固服务理念,端正心态,始终以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目标,尽职尽责,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要不断地学习和请教,以最先进的文化来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全面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2.文化馆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伴随着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步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态势也是与时俱进,繁荣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群众文化主阵地的文化馆在工作机制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以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首先,文化馆应在活动方式和载体上有所创新要以社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导向,推动社区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素养和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其次,文化馆要在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先进的社区文化,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走向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