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2: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格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2、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仅拘泥于纯生物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陈旧,注重运动素质轻视体育能力的培养,注重共性轻视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注重课堂形式轻视实际效果,群众性的业余体育活动也没有广泛开展。体育教育过程单一封闭,枯燥的竞技训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种体育教育片面强调运动素质,忽视了体育意识对人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的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计划》脱节,淡化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削弱了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引起人们生产、生活、价值观的重大变化。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学有所长又身心健康,用体育的精神来振奋群体的精神,成为社会需求,体育教学不能只着眼提高学生身体技能,更要重视长远的社会效益,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拼搏、竞争等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品质。
3、体育教育的人格功能探讨
3.1、重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处在情感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社会有责任感。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和情感发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形成健康健全人格的保障,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卫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特点,合理拓展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情感教育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健全的人格,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形成高贵品质和敬岗爱业的职业操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课程结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依据课程设置理念,合理的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依据学生心理状况,制定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设立监督机构,学校各个组织,协同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意志、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受世界观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教育学生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正确处理调节与控制、理智与冲动、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自信心。
3.2、把人格教育渗透在各项体育活动中
借助“人文奥运”的理念,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平和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强调团结互助和公平竞赛的精神。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维,体验他人的情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为实施“全人格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活动中,教师教育学生适应群体的需求,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在田径、武术、体操等个人表演性项目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验性教育,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体验挫折和困难,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形成健全人格。高校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情感需求,以生为本,依据学生身体条件及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将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目的。
3.3、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育是要跟随时代不断进步的,我们在进行成人教育的时候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照本宣科,教材只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个范本。现在很多学校开展的成人教育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来进行讲授,有的课本教材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有的甚至是几年前的案例或者内容比较陈旧。老师也没有进行更新就直接的进行教学,这样开展的教育意义就不大了,因为,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是要不断的进行新知识的输入,如果还是对陈旧的知识进行学习,我们就没有必要来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因为,成人教育不如初高中教育受到重视,加上接受成人教育的都是成年人,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忽略了教学方法,只是感觉成人的自觉能力强,就会只是运用老师讲解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再加上对于成人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也会有所欠缺,加上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考虑到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来接受知识。成年人虽然对问题的考虑过于周详,但是思维活跃程度往往不如孩子,在加上不像孩子那样勇于进行表达,所以课堂气氛的活跃度就是不是很好,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几乎没有,只是一味的运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没有有效的形成师生间的互动。所以,就会造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堂气氛就不是非常活跃,学生的学生兴趣也不是很强。
二、成人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任何一个科目以及任何一项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所以,进行高校教学的时候,要改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要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应用性的人才,其进行教学的核心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实践教学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晋南大学成人教育环境科学的学生,就是回归学校本部来进行试验,让学生尽早进入试验室来参与科研以及创新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到当地的工厂进行参观和考察,及时这些参加教育的成年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当中结合自己以往的实践活动进行实际的应用,这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我们还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开设综合性以及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可以把单元实验课合并为综合实验课,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产生一些创新灵感。
目前大学生在人格上发展上出现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变迁带来市场经济大繁荣,功利盛行的观念直接表现为“一切向钱看”,导致人们过分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注和自我人格的修养。现代大学的开放性注定了这种风气要波及大学校园,学生的人格塑造无不受其潜移默化。此外,对外开放也使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泥沙俱下,而大学又是接受新思潮、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在多元文化面前,学生往往辨错了方向,接受了不良的文化影响,误人歧途。(2)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政治理念的灌输和意识形态的说教为主,内容空泛,流于形式。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整体学习兴趣的下降,而且由于在人格教育中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注,使他们缺乏精神上的追求,容易出现重利轻义的倾向。(3)儒家思想能够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而不衰,在于其以高尚的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而自20世纪以后,经过了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和时期的“批孔”等政治文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排挤,儒家思想受到了不正常、不公平的对待,儒家理想人格中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也无法受到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幸免,并由此出现了两种极端:对于建构儒家理想人格的忽视和对于政治意识形态教化的固守。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热衷时尚和新潮,没有固定的价值追求,导致了人格力量薄弱,随时都有可能在不断变换的时代中迷失自我,遑论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在以上三个原因中,以传统文化传承断裂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要有特定自然地理环境赖以生存,而且还要靠独特的思想文化给予维系。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毕竟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锤炼,并且已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指引并支撑中华儿女历经劫难却始终不屈服不退缩、不畏,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以自强自立姿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所在。而自20世纪以后,在传统文化继承上一定程度的断裂,特别是对儒家思想及其人格理想的批评,使得我们顿然失去了母体文化的滋养。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从学校的德育开始的。“从德育的宏观教育背景上看,当代教育上实现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知识教育转向行为教育。现代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观念与操作,是一种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以未来为取向,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目标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行动。”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不断创新,也要继承和发扬儒家理想人格的精髓,着力于矫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论语》的理想人格及其批判
儒家的理想人格建构主要集中于《论语》中。《论语》里的理想人格内涵丰富,有些已经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依据,而有些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能够显示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我们民族人格的引导、建构、提升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心怀世人,本质上是一种人世人格。在先秦诸子的人格思想中,孔子的观点是最为现实,最为积极的。,,E11221这里我们仅就《论语》中与目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关联的几个重要方面做一番梳理。其一是“仁”。仁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它的本质是以“爱人”为中心,以克己复礼为目的。“樊迟问仁。子日:‘爱人。”’,所谓“爱人”,即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颜渊》)因此,爱既是仁的起点,也是仁的归宿。孑L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时刻以仁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仁行事。“子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滇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就是要求坚持不懈地追求并践行仁,无论处于何种艰难险境都不能放弃对仁的信念和实践。其二是“义”。孔子所说的“义”主要是指道义,他要求君子要有主动行义的人格精神。即“见义不为,无勇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因此义是一种精神存在,在《论语》中,它常常与利相对应,也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当然孔子并不反对正常物质利益的追求,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三是“礼”。礼也是理想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论语》里,它主要指的是人应该本分、有秩序地处事。孔子重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也”。季孙氏曾经违规而使用周天子的礼仪来演奏,表现舞蹈,这让孔子相当愤慨,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季氏》)在《论语》里,礼常与仁爱相提并论。“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礼以仁为本,没有仁爱之心,就无法做到礼。此三方面,“仁”为核心,“义”与“礼”为行为规范和准则。若当前大学生能深谙其理,以“仁”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义”与“礼”来规范自己的求知与为人,那不仅是传统文化经典得以传承之幸,更是大学生自我修养得以提升之幸。为此,大学生还要善于从《论语》的深邃思想中,挖掘出更多有利于自我修养提升的内涵精神,比如“信”和“学”。“信”,首先是诚信、守信,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也是值得信赖、能够被信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孔子认为君子必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认为君子无信就无法成事。而“学”,自然是指好学,孔子教育门人弟子应当勤奋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直接表明,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有助于修身养性。同时,学习还要尽量博学多才。“子日:‘君子不器”’,指出了君子不能像只是具备某些特定用途的器具一般,那是狭隘的,而必须是具有多种才艺的,“博学于文”。最后,孔子还要求要成其为君子,应当谦虚求学,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的原则。从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上来看,它既涉及了个体在言、行、知、思的自我修养,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具有强大的人格精神力量。而目前高校学生的人格结构单一,人格力量较为弱小,难以承担起社会的重任。因此,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若能以《论语》中的理想人格为标本,对学生的人格精神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塑造,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人格教育理念。“人格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组织。换言之,个体发出某个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需要人格的推动作用。”当然,孔子所建构的儒家理想人格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例如,孔子谈及“己欲”、“己所不欲”、“克己”时,都片面地强调应该如何对待别人,即“利他”,而极少申明个人感望满足的合理性,其仁道原则缺乏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内涵,因而往往被封建专制统治者利用,作为压抑独立人格和桎梏思想的工具。再如“安贫乐道”的品格要求,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成为一些消极避世、安于现状、不图进取、缺乏竞争冒险精神的人的托词。这些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给以甄别、扬弃。“从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和做人的尊严。正是这种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气节,造就了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的民族性格。儒家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才会有什么样的举止、什么样的气节。因此,对于《论语》中的理想人格,我们应该有批判地继承,善用其中的精华部分来帮助解决目前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担当者,给予正确的人格教育尤为重要,而这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责任,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技能,同时还要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要求的语文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语文教育中必须贯穿人格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进行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教育要求教师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和知识,遵循一定的原则,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因此,现阶段中职语文人格教育有十分的必要性。
1、促进语文教育现代化
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实施中职语文人格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以后的全面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人格的缺陷,将语文教学总结为传授知识和技能,这种片面的做法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对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丝毫没有益处。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实现语文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在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段进行人格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职生的人格都存在着偏差。因此作为心灵汤药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耐心引导,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多数中职生在生理上还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诱惑,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因此如何对他们适时地进行道德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能受到正确的指引,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这就成为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最大目的。
3、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格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这些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二、实施中职人格教育的策略
1、充分利用课本材料
语文课本在编写过程中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其引导作用,我国的中职语文课文都在尽力向学生传达真善美的要求,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教师可以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入人格培养的内容。例如《屈原列传》中的屈原的爱国的意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患意识,同样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可以成为人格教育的素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诸如李白、鲁迅、陆游……这些人物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教师只要在教学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就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健全他们的人格。
2、结合语文教学过程
人格教育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将其单独拿出来进行培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语文课堂时间,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一个好的效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提倡人格教育是要把人格教育充分贯穿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人格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并非难事,只要有意识的进行穿插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以写作训练为例,传统语文教师把写作课的重点放在了写作技能的训练上,旨在教会学生更好地点缀自己的文章,而忽视了作文课上的情感教育功能。如果把人格教育贯穿其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作文态度、情感表达上。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更多积极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人格。
3、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都是他们的行为模范。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就是教材,因此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热情坦率、宽容体贴来影响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露,学生才有可能更好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
三、结束语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弘扬我国文化,学习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塑造自身价值本是应当之事,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笔者相信,只要真正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态度,就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大迈步,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二、教育的四大支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观点,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又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家长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把辅导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其结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人格缺失、甚至是智优德劣的孩子,这是一个尽可能避免的现象。
目前国内流行一种“育人产品论"一一即把学校培养学生比作工厂生产一样,称作产品。于是,就有精品一一品学兼优者;次品一一仅文化课不好,其余均好者;废品一一各方面不错,但身体和心理素质很差者;危险品一一智力、文化课方面都很好,但品德过差者等之说。其中危险品的出现即是做人教育的失败,也是教育的根本失败。
三、做人教育的根本要求
现在,不少家长包括社会舆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这是一个片面的危险评估。这类家长可以因孩子的学习好而自豪,但千万不能忽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用一俊而遮百丑”。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因恶意用硫酸烧伤动物园狗熊事件而被判刑;极个别高智商青年因高科技犯罪而锒铛入狱,还有个别青年留学生因犯叛国罪而被关入铁窗。这些鲜活的例子,应该为这类高智商的家长所记取。
作为一个明白的、有眼光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好以外,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人,做一个爱国、爱民、正直、正派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具有社会主义荣辱感的人,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智力正常的孩子,可能通过升学成才的希望不大,但家长一定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品德良好、有一定能力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要求孩子都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能学会一门技术,成为一名用双手养活自己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普通劳动者,照样可以潇洒地生活。要看到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不上大学照样有出息。纵观世界500强和我国50强的企业老总经理们,大部分都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他们的事却如日中天,日进斗金。环顾我们周围,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老板、大款,高学历的也不多。关键是能力、信心、是信念、品格、是诚信、正直,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格魅力。
反之,如果子女智育不好,品德还有问题,整日东跑西混,惹事生非,这是很危险的,它是普遍存在的失败的家庭教育的类型,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调查显示,破坏社会治安的事件,绝大部分都是这类孩子干的。
四、新时期对人才教育的新要求
(一)新时期的特点
当前的时期,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崭新的时期。面对新世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专门人才。只有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一代四有新人,才能使他们担负起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新人的任务,不仅历史地落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肩上,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抚养教育着下一代。在人生的基础阶段,塑造着亿万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个体素质。
(二)新世纪人才教育的新要求
从大的方面来讲,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两个基本方面的素质: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其次,还需具备几个条件。
1、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它是几千年来按我国亿万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内聚力,粘合剂。爱国主义情感是人们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必然会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能自觉的把自己的成长同中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情感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是我们弘扬和培育们足精神的需要,是对祖国、对人民“奋发的、热烈的、积极的、不屈不挠的爱。”它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及其献身精神紧密相连。
2、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信念,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终身的总目标。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必然会认识到人生的自我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历史任务和满足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这样,就能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荣辱观,就能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
3、高尚道德的情操
4、现代的思想意识
这里主要是指创新意识、竞争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
5、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6、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要真正教育好子女如何做人,还需要首先从家长做起。除了对上述几点论述有较深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外,还要学习掌握几点教子女如何做人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家庭、因孩子而异。
成人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的教育不限制学生的年龄、性别。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相比,成教生的年龄普遍偏大,大多数已步入成年,甚至已成家立业。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肩负着工作、学习、家庭的多重压力。
2.教学实效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许多在岗人士重返校园,目的是希望学习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满足学生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突出现代成人教育特色。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全日制学校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没有区别,讲授重点偏向理论与知识点。因此,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显得颇为重要。
3.知识专业化
对成教学生而言,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是他们的学习重点,而大部分青年教师多为兼职或本身缺乏专业实践培训,无法系统全面地讲授专业课程。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成人教育创新的具体思路
1.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人才素质要求
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专业特色,优化专业设置,从课程类型上改革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课程建设要不断吸取现代课程理论的新概念,教学计划要保持特色,突出重点。建筑工程学校两年制成人中专的教学理念一直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保持专业特色,明确主干课程或主要学科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做到少而精,避免内容交叉或重复;第二,以提高成教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增强其适应性和创造性;第三,适当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训操作课学时,以培养成教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应用水平;第四,规格多样化、能够满足各层次的人才需求;第五,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具有前瞻性及灵活性,注意借鉴和创新。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实效性
我校教师在两年制成人中专教学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尝试采用趣味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开放式、提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①趣味教学法。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将当今热点话题引入建筑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将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迎合了成教生的学习需求,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经典建筑案例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参与式、开放式、提问式”教学法。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发言,再由教师总结。比如,在建筑CAD的教学中,教师提出教学任务,将学生分组上机制图,并展示制作成果,各组之间围绕制作成果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这一教学方法强调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互动,强调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更新教学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也日趋信息化和网络化,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教学手段的变革将促进人们更加平等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我校在成人教育中不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网络即时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互动教学、网络共享教学资源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已全面在成教课程中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互动、作业批阅、测试、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纳入教学平台。在教师队伍建设当中推行“老带新”的模式,积极开展各个学科的网络精品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一直存在着偏重社会需求,重理工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忽视大学生美育情感的培养。在这种思想观点引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化基础知识和艺术修养贫乏,欠缺想象力、创造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脱节。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情况逐渐开始转变,人们日益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美育情感的培养。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求人格全面平衡的发展,对于实施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有些教育工作者却误认为音乐教育仅仅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认为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文艺汇演就算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全部。这些对音乐教育缺乏本质深刻的认识,导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流于形式和表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没办法真正得到提高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人文教育。本文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与人格养成功能进行了一些探讨,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三点建议。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具有人文教育与人格养成功能
首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来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音乐学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一个学科,人文学科以人的终极关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音乐学学科也具有人文科学所共同具有的特征。音乐之所以具有卓越的育人作用,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主要原因是音乐对人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先哲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荀子也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讲的都是这个意思。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来唤起感情的方式,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艺术门类,将欣赏者引入作品情感的方式,通常都是将其情感集中到具体事物上,或者是作品创造者所描绘的一切体验直接框定了欣赏者想象中的体验。音乐艺术则不同,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不是集中在某个虚构的人物上或某段情境中,而是被听众作为一种感情范畴来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体验并不依靠虚拟性存在的人物和冲突,而是依靠现在的或过去的自身体验,这就使得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比其他艺术门类在性质上更加地直接。音乐能较强烈地作用于听者感情。音乐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集中关注自身情感体验的特性,来帮助大学生激发音乐作品与联结个人内心体验的敏锐度,使大学生建立起自觉有效的个人情感体验机制。听者把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体验当作是自己的感情体验,并通过能将这种感情具体化的联想,按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这种感情体验。这也是在不断加强审美主体对音乐的直觉感性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加强,对于音乐审美主体来说,是能否获得充分的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
对于美的追求和喜好是每个人自然拥有的天性,但与审美能力密切相关的审美态度、审美理解、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评价却不是单靠天性可以获得的。尤其是对于正处在介乎成熟与青涩分界点上的大学生们来说,拥有成熟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意识是他们必须通过教育去学习培养。无论在大学里修的是哪个专业,毕业后从事的是何种职业,审美是对任何领域而言都弥足珍贵的职业素养。对与自然美的欣赏和领悟,离不开欣赏者的审美取向,从而在心中形成一种内化的审美结构。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更是依赖于审美内化结构的建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就是在一种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符合一定价值标准的选择中,使受教育者能获得能够欣赏美的音乐作品的耳朵,在他们心中建立起能够接收并且欣赏这种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其次,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般认为,人类的综合素质可以分为理性素质、感性素质、情感素质和身心素质。音乐创作者的情感抒发、表达和音乐欣赏者的想象及对作品的情感碰撞,通过音乐使人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这都是音乐的感性面,也牵涉到人的感性素质和情感素质甚至身心素质的熏陶。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往往能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的定势、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想象中发现新的联系的关系。创造力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形象思维和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当音乐创作者在把自己的思想诉诸于音乐,并通过组合各种音乐元素表达给听众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其理性素质和创造力。要创作一部音乐作品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判断力,这样才能处理音乐中各种既要有平衡又要有对比的难题。而音乐欣赏者及学习者,也必须具有相当的理性素质才能达到较高层次的艺术欣赏层面。因此,音乐欣赏能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的增进又能充分活跃我们的创新思维,使创造性思维中的联动性、多面性与跨越性能力都得到充分提升。
此外,大学生在学习一项音乐技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这能充分考验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自信心。这种坚强意志和品格无论是在艺术还是科学领域里都是成功所必须具各的优秀品质。
二、强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人文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
1.开设相关辅导课程,以加强《音乐鉴赏》课程教学
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普遍有着起点低、基础差、观念旧等诸多问题。2006年,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出台了3号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该方案还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保障等四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其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方案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及《戏曲鉴赏》这
几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同时,还提出了加设任意性选修课,其课程内容条目也扩展至作品赏析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及艺术实践类等多个门类。对比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对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也更趋于深层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较此前的其他相关文件而言,更为侧重艺术教育工作中“课程”这一内容,与之相关的各项规定也设立的更为细致考虑的更为周全。突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心环节的这一重要地位。从另一层面也可以足见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也已迈入了一个新境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国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主要以赏析的形式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相关课程。通过音乐欣赏增加学生艺术方面的知识,扩大视野,这的确是一种可行性较强且易受大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但是,多数高校都把赏析既当成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同时又把它当成一项教学内容来对待,这就混淆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且目前大多数的艺术课程都以欣赏课的形式呈现,这就更加不符合科学的课程设置理论。
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音乐教育,总是为了音乐的聆听(欣赏)、演唱演奏(表演)和创作(表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技能技巧为基础。不管我们试图以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去发展和锻炼其他什么能力,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这些学科基础包括识谱能力、表演技巧、音乐听觉能力等技术方面的具体要求。当前,赏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之前有一个基础性铺垫的问题。试问当选课的学生们连最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对最简单的音乐元素都反应相当迟钝的时候,还能期望通过这赏析课使他们领会多少原本我们想传递的教学初衷?他们对于我们的教学内容真正又能吸收多少?因此,搭配欣赏课的其它辅助课程也应适当开设,以解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完成音乐学科教学任务。以此为基础,真正落实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人文教育功能。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的神奇魅力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基本为课程、社团以及艺术活动三项内容为主体。许多高校就是为了在一些高校艺术赛事上摘金夺银而成立和建设艺术社团,在挑选社团成员上,对那些有艺术专长且表现不俗的学生青睐有加,而那些对艺术有浓厚兴趣但水平尚浅的学生却被拒之门外,始终无法获得参与其中以求学习进步的机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严重影响到一大批学生的积极性,认为反正我是没机会的,还做这个美梦有何意义。校园中开展的各种艺术活动,也存在类型的问题,永远都是那些社团成员的学生活跃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他们成了永远在台上的风云人物,而其它的学生却成了永远坐在台下的忠实观众。长此以往,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都会大大受到影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普及性”在其中成为一切的前提。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途径实际上也是很多的。例如:组织各种合唱活动和比赛、广泛成立声乐或器乐兴趣班、举办各种音乐会、大学生艺术节、举行文艺下乡等活动。其中,在大学里采用合唱与合奏这样的音乐形式是十分适宜的,它不仅对学生声乐、器乐的方法技术上有一定专业要求和深入的空间,而且通过合唱、合奏的训练能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形式本身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和辐射性。首先从校级这个“点”,再推向系部的“线”,最后扩大到各专业、各年级、各班级的“面”。通过数年的努力,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校园音乐活动的艺术水平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有线广播等有计划地进行音乐专题讲座、播放中外名曲,让美好的音乐无处不在,用美好的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总之,学校与音乐教师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为不向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应自己的活动舞台,吸引全体同学广泛参与,以实现提升全体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目标。
我国提倡美育的先驱首推先生,他早在1917年即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历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时,大力倡导美育,其影响之大,可说是美育史上的盛事。
原国家教委何东昌同志在1986年也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任务不应看作是培养几名艺术家,或者创作几件艺术作品,而是要造就新的一代有敏锐的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综合能力,并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和建造美好世界。
在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设计师、画家或者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培养“和谐健康的人”(艺术工作者)这一重要任务。美术课程是对美育具有实施意义与实践效果的重要艺术课程之一,所以在普通高校的课程中,开设美术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符合教改精神的,也符合年轻人的情感特点。
一、通过艺术的带领与宣泄作用,促进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
我们只要随手翻开报纸,就能看到一则则关于学生情绪失控、行为变态的报道:清华大学一学生危害动物,广州一些高校一年中有多名大学生、研究生自杀……这些类似的报道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在高校中,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正困扰着“天之骄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世界的贫乏、单调造成了心理的变态扭曲,各方面的压力与脆弱心灵的矛盾而导致内向——孤僻——冷漠——封闭,使有的学生缺乏热情与激情,从而不能产生对更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仅仅是看看展览、看看画册等,都可以实施美术教育的功能。下面从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这两种艺术活动探讨美术教育的作用。
首先,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情感带领作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其形式美感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沸腾、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有潇洒飘逸之感。反之,一幅枝叶错落弯曲、小鸟孤独高傲的山人的“水墨荷花小鸟”会让你心境深沉、愁肠郁积。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画面带给学生“知音”般的感受,情感情绪自然被艺术作品所带领,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此外,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思想感情因素的带领作用。众所周知,我们读文学作品,会被作者的观点、主题思想所感染,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还非常根深蒂固。同样,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带领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许多美术作品,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比较政治的题材”,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是如何去表达人与人之间朴素真实的感情、如何鼓舞人们的斗志、如何激起无限的爱国情怀的?那些美术作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积极向上的意义。且看当今的学校,一些日本漫画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不仅仅那些日本卡通漫画特有的“美的形式”成为学生某种审美的追求,更严重的是画面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价值趋向等直接影响了学生。这些漫画里的许多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价值趋向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有关教育专家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美术作品的这种“思想、情感的带领作用”,充分、及时地给我们的被教育者更多具有积极、健康思想与人格导向的美术作品,能对学生的思想、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其次,美术表现过程对于表现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一些宣泄的字眼,或涂画一些杂乱的形象等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达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特别快,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诚然,美术表现是提供个人宣泄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的山人就是发挥了绘画的宣泄作用的典型之一。他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极其痛苦无奈的日子里,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艺术表现,使心中压抑、怀旧、抗争、无奈、不满与憎恶等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革命家廖承志同志也是利用绘画艺术的宣泄与调侃让自己度过了艰难的监狱生活的。在欣赏我国台湾著名的漫画家几米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无不在感慨这优美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慨艺术对生命的健康与生存的积极意义。
美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大学生有相当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对学生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他们能在课余参与一些带娱乐与审美趣味的美术实践活动,往往能消除大脑及身体的疲劳,减轻精神的压力。这样,将会大大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放松,并使他们的性情得到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当今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艺术这一精神工具,为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做长期的努力,因为艺术的这种影响作用是连贯性地实施的。
二、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应该以“画什么像什么”作为标准和目的,美术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其实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些流行在中国画领域里面的“出自某家某流派”“讲师承”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对学生讲过:“师我者生、肖我者死”;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创作思想,鼓舞和指导出一大批出色的文化艺术大家。艺术表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行自己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得创作出“像某家像某流派”那样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表现。由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
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艺术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真与善。画好一幅画,需要投入时间、细心与耐心。在这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制、热忱、坚持、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投入了情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艺术创作,哪怕是稚拙的,也特别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作品创作之后首先欣赏作品的必然是作者本身,只有符合自己创作意愿和思路的作品才能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把画之美与他们体验到的美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行为变得更为完善,高尚。而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又能改善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能发挥其不带强制性、功利性的特点,以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以审美的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当我们欣赏到敦煌壁画时,会赞美古代画工的匠心,为祖国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当我们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时,看到圣母抱着小耶稣从云端徐徐降落人间,她那么和蔼可亲,又那么庄严崇高,她把她的爱子贡献给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我们不禁被圣母为人类献出自己最宝贵东西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所启迪了。此外,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还可以影响和培养人的良好情趣与性格。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当然,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广大的美术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并不断深入社会以及学生中间进行真切的交流,才能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层面。
结语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实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道”不仅仅是艺道,“业”也不仅仅是艺业,“惑”也不仅仅是对艺的思索与困惑。自古以来,学艺必先修身,美术教育应该充分运用它独特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渠道的教育途径,紧密结合时代,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努力促使学生情商及智商的双重提升,使学生获得接受美、排斥丑的心理定势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愉快、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诱导。它如微风细雨,渗透至人的心里、情感、智力各领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知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知道一件事物,另一种是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它”,前者我们称为隐性知识,后者称为显性知识.人类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知识,知识可以是学习者通过对信息加以提炼、转化和表述形成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难以被表述出来的.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更新、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指个人将获取的各种零散的和随机的信息转化为可被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并帮助个人将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利于现在和将来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美国的PaulA·Dorsey教授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科学方法,它可以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提高应变能力.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与时展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才能为教育技术注入新活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它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属性即可重复性.同时,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着重研究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
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只有了解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使教育技术本科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利用教育教学规律实现和现代技术高效的结合,从而优化、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个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认识并进行提炼、转化和表述,使其真正为个人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以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要求其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和应用与评价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些能力要求进行设置的.首先,学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使之具备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和专业理论修养;教育技术导论的学习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核心思想和基本观念以及专业范围和主要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展示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教育技术学是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专业,更是教育知识、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学科,要求学生文理兼备,学生在学习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基础、广播电视编导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编程语言、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实践性课程,具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编程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软件在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实践作品.由于当今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各类信息数据和知识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生具备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快速学习软件并能够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学习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对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欠缺,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库,不能够将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终身程度不够;其次,在进行知识学习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积极求知的精神.
4利用个人知识管理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和种类多种多样,具备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人才是真正适应时代的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集教育理论、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于一体的学科,所学科目范围广、内容深、实践性强、更新快,在没有完全将一门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另一门技术又接踵而至,能够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办法和手段,如何利用工具将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几种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Nota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通过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图形,可自动转成XML文件,并以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利用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iNota的主要功能特色包括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和自动转存档案等.
4.1.2知识的交流与共享———Blog(也称博客)Blog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技术门槛较低,简单易操作,容易生成.Blog是基于网络的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见图1和图2),可以时时更新,可以“帖子”,也可以对个性化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链接,可以利用Blog完成数字化学习笔记,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减少知识信息的流失.同时,Blog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Blog经济实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组织、表达交流和安全性等都提供了适当的支持,是一个相对理想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WizWiz(为知)(见图3)集收集资料、截图、加密文档于一体,可以快速保存网页和离线浏览,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和想法,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可以和谷歌日历同步(见图4),有丰富的接口导入数据,是一款主体功能丰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英语教育(学前方向)作为培养学前英语师资的主要力量,一直都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双语幼儿园的异军突起,社会对学前英语教师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但是目前英语教师队伍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学历层次、师资来源多样化等局面。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此纲要为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纲领性意见,描绘了一张十年发展宏图。它既是国家学前教育发展,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学前儿童入学率的提高,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量必然增加。这里的增加既指数量方面也指质量方面,是对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以及质量的双重要求。
(二)教师高素质的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立了包分配的、较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师资。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体系逐渐暴露出弊端。如师范性院校口径较窄,缺乏综合性;就业的定向性,国家的调控程度较高,使得培养目标和规格僵化,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等。这些都表明原有的师资培养体系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文明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都对学前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教育改革的现状对现存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化的要求
在师资培养体系建立的初期,国家限定了师范院校是输送教师的基地和摇篮,是唯一的师资来源渠道。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直到199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唯一渠道的格局被彻底打破。而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更将师范院校的优势削弱。所有有意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无论来自师范类专业与否,都可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就意味着,师范类毕业生非但没拥有非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资源优势,还需与非师范生争同一杯羹。从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形势可以预见,更多有志于教学工作的优秀人员将进入到幼儿园教学工作领域。这无疑对培养学前师资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造成巨大的冲击,不进则退。
(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专业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自从国家文件确立教师是专业从业人员之后,对该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的观点勿庸质疑。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完成教学任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所谓的专业知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含多个方面,如专业道德,即师德、专业发展、专业智能和专业训练等内容。这些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即是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等基本要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对专业态度、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重视幼儿的生命与健康、掌握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知识等。从该标准来看,英语教育(学前方向)的改革要培养学生形成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达到学前教师的任职标准。
二、改革的思路
(一)观念先行,制度跟上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观念开始。观念的主体分为两块,一是培养人才的教师,二是培养人才的行政管理者。整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从上到下要齐心协力,认清改革的形势,消除原有的优越感,积极面对挑战,构建新的师范教育观,改变原有的教学和管理行为。认识和把握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观念转型的基本和关键。作为培养学前英语教师师资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走教师专业化道路,认识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和能力。而行政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过程中,应处处渗透专业发展的观念,制定专业发展取向的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开放、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上严格鉴定教师教育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等。总而言之,学校层面要尽可能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确立“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英语教师培养工作中,一直存在学科知识优先还是专业知识优先的疑虑。要肯定的是,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一定要走出伪能力的误区。杜绝将师范生单纯操练技术当成训练能力的现象,忽视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养成。目前,我们普遍采取的是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进行的培养方式。在进行课时分配时,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英语教育(学前专业)培养的是专科层次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亦即是掌握胜任学前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的,具有专业教学技能和能力的专门人才。首先要打破学科体系,分析和归纳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专业能力。其次,注重专业能力养成的教育类课程的整合和重建,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课程的实用性。在课程考核方面,渗透能力本位的思想,改变固有的学科知识检验的考核体系,以学科知识和职业知识相融合、学做并重作为考核体系建立的导向。
(三)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
作为培养学前师资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般是该类学校的龙头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先进专业建设理念。在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能利用起学前教育专业的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势必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乃至全校的专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前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相互融合、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从英语教育专业(学前方向)的角度来看,要冲破学科与专业的限制,培养胜任学前段儿童英语教学的师资。开设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是高专学校适应职业化导向师资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另外,还应进一步整合学校非师范类专业的优质资源,拓宽师范生的就业口径,避免出现师范生培养规格单一,封闭等不足的问题。
(四)打破课堂界限,引进开放性的学习平台
一个学校的资源,无论多雄厚,多丰富,那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知识网络共享化的信息时代,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却能得到大回报。学生在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基础上,可自由选择网络开放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甚至方式,可以接受他校教师、专家的指导,也可与身处异地的同学进行学习探讨。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站在一个开放的、更大的教学平台上,挣脱学校层次、学历水平的束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结合师范生需同时发展学科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特点,还应开设实习前训练课,对教学岗位上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和提炼,形成刚需的专业能力图谱。最终形成入门阶段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能力分解图,确定各能力对应的知识,设置实习训练课的目标和内容。邀请幼儿园教学专家和骨干教师担任本类课程的实施者,切实结合学前英语教学实践,训练教学技能和学习专业素养。
(五)建设实习双导师队伍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生将教学理论落实到行动和实践中的一座桥梁。有效的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参悟教学理念,具有初级的反思能力。尽管职业教育一直呼吁双师素质教师,教育部也提出要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还不尽人意,这既有教师主观的原因,也有国家和学校投入经费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双师素质教师资源不足,使得一些教育技能类课程师资力量不强,不得不以理论讲授为主。另一方面,教育实习阶段,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也显得力不从心。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在实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师资力量,形成学校指导教师加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双导师制的实习模式,形成理论素质与实践经验的合力模型。这种做法可谓双赢合作,双方在指导过程中,相互交流,互补长短。不仅使得学校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缩短与双师素质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传播到一线工作岗位,促进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加快其职业能力成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