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活德育论文

生活德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2: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活德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活德育论文

篇1

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将学校生活课程分为创意、体验、体艺、人文四大类,并细化德育体验活动,以积分形式核定各项活动各个岗位的分值,各年级班级设施配备清单中的学习用品、卫生洁具、办公设施都统一核定成基础分值。并以学校校园形象“小叮咚”为形象代表,设立“小叮咚生活超市”,超市提供各班需要的卫生、办公、学习等用品,每周二中午对各班开放,班级可凭积分换取相应物品。

2.细化活动管理,在参与中提升能力。

学生参与德育体验课程赚取积分的途径有很多,班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参加集体活动表现突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为美化校园、创新活动献计献策等等,都能为班集体争得分数。礼仪执勤岗、文明监督岗、叮咚督查岗等6项德育常规检查,小叮咚快递、公益志愿者、小叮咚园艺、小叮咚环保公司等特色活动项目,金话筒主持、小叮咚广播、叮咚创意坊、小叮咚电视台等德育阵地都设置成岗位并核定积分,有的能够长期包干,有的能够短期竞争,让各班在你争我抢的状态中提高活动的效率,锻炼各自的能力。

二、小小课题引领,为精彩打好底色

德育课题研究能让每位德育工作者将学习、工作和教研集于一体开展活动和教育,能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目标设置活动目标和内容,能让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的行为实践研究,重在通过学习、讨论、总结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有创造性的德育活动。

1.营造诗书雅韵的活动氛围。

校园中,除了朴实庄重的校训卷轴、融合天文元素的24节气地雕、凝聚浓郁国学气息的劝学园地和中国特色的室外象棋大棋盘,教师与学生还结合近阶段学习的国学内容进行经典分享,用绘画、书法、诗配画等形式一起布置教室版面与墙面,班级与班级之间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比拼,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态势;专用教室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将书法室、对弈室、国学室等专用室场布置得温馨诗意,精神廊大厅、普通教室、专用场馆等充满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特色,让学生沐浴在浓浓的国学经典气氛中。

2.追寻魅力无限的传统游戏。

游戏是学生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游戏能让学生充满想象和对生活的热情,能让学生在自觉接受游戏规则、责任的同时学会与人相处,能从思维到行动养成有序、乐观的游戏精神。学校鼓励学生向家长请教传统游戏道具的制作方法与使用方法,与家长、同学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在校园中学生将跳皮筋、跳房子、扔沙包、套圈、车铁环等传统游戏带入校园,利用大课间和课余时间开展游戏,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课间体育活动的效率,提高了学生传承经典与传统的意识。

三、小小力量汇聚,家校社形成合力

教师和父母都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者,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更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成功的学校教育就必须将三者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1.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活跃德育课程内容。

泛美教育机构的义工老师们来了,与学生一起探索科学奥秘的精彩;“阳光e驾”的姐姐们来了,学生们有板有眼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校园小交警指挥训练课登上了报纸;市文化馆的舞蹈老师们来了,每周给学生训练形体造型排练舞蹈,舞蹈队在全市比赛中荣获佳绩;航模爱好者来了,科技节与学生一起放飞模型,探梦航天等等。这些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参与活动更有了底气与实力,在德育体验课程的各项竞赛、评比中佳绩连连。

2.发挥家委会作用,提高德育课程实效。

家长们来了,最初的愿望是看看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现状,而学校的大扫除、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他们积极申请,主动参与。于是,学校家委会成立了,班级家委会也成立了,家长义工们与孩子、老师一起搞卫生、布置环境、参与活动。班队课展示、远足活动、过新年活动、成长节、六一节等节日,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一样,成了班级的主人,一起策划活动,参与活动,家校成了团结、融洽的一家人。

四、小小活动历练,为梦想插上羽翼

只要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舞台,只要我们给学生足够多的机会,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穷的。德育处将每周升旗仪式等常规活动承包到班级,将重大活动的策划在班级中征集金点子,将每个活动都与德育体验课程的积分挂钩,学生参与乐此不疲。

1.爱心无限,志愿服务回报。

学校向市文明办申报了短期与专项志愿者服务项目,学雷锋日,“小叮咚园艺”的学生以“鸟语花香”为宗旨,在教师志愿者的带领下,在校园中种下棵棵果树,铺上块块整齐漂亮的草坪,栽下株株鲜艳的小花,让校园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小叮咚啄木鸟”的孩子走上街道寻找不规范用字并给店家发放友情提醒单;“小叮咚环保卫士”走上街头,清扫卫生死角。

篇2

二、进行相应的主题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德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进行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学,老师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比如,学校规定每周一都要进行升旗仪式,所以,老师就可以借此来导入关于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学,增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在“十一”国庆节前夕,老师可以举行爱国主义班会,在爱国主义班会中导入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还有在我国传统的其他节日中,老师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导入关于屈原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行为规范中

小学德育的内容都是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的,比如,在规范学生的举止文明的教学中,就是通过列举九个规范来提高学生的举止文明。虽说罗列出明确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将这些规范实践到日常的行为中,也是无法很好地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教学效率。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文明程度,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行为规范中,比如,老师在讲解相关的行为规范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在教育学生不能给同学起绰号,不能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由于后天的问题,小明的左腿运动不太方便,可是有些学生就会嘲笑小明,甚至还会给小明起绰号“残疾明”,因为每天都要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所以,小明就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愿意上学。老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事例来教导学生不能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也不能给同学起绰号,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同学的心灵。所以,在小学德育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生活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举止动作,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四、结合家庭教育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是学校老师要作出相应的努力,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的教学来作出相应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母亲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要爱戴自己的母亲,要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学生回家后可以帮助妈妈干家务活。所以,为了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家长在课后也可以要求学生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学生了解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地爱戴自己的母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非常地溺爱自己的小孩,然而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所以,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学校可能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极力配合老师,让自己的小孩去进行一些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为了加强小学德育的效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在进行思想道德教学的时候,老师每讲一个内容就应该将其体现在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比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肚子痛或是不舒服的情况,那么老师就应该立刻普及一些卫生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通过这样的教育后,学生就对卫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会留意自己的日常动作,提高自己的卫生意识,从而减少自己出现不舒服的情况。

篇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的活动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从体验到认识,胜过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了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采沙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爱护沙滩不采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篇4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贴近生活。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注重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比如《端午节》,学生有生活体验,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上自然要深得多。并非所有的课文内容学生都有生活体验,因个体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对教材内容就有了熟悉和生疏之分。为做到关注全体,教师要找到课文内容与生活的交叉点,自然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例如《藤野先生》中写樱花,许多学生没见过,不知道樱花烂漫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教师可结合本地大家所熟悉的梨花,让学生描绘,然后辅之于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就会创设一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对于学生陌生的内容,要找到联系生活的支点,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才能体现出来。

二、语文教学过程要密切联系生活。要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尤为重要。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的激发,大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如何实现呢?具体讲有两方面内容:

《一》、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感悟走入课文。教师在开始新课之前,恰当地联系生活,结合课文导入,导入的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体验的,这样学生在生活的感悟中自然走进了课文内容。教师的导入可不拘形式,可以用几句话,可以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发表见解。如教学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形象的理解就有了现实生活感悟的基础,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有了兴趣,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就顺利完成了。可以说,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让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内容理解结束后,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值得肯定。古人讲学以致用,语文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最终是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课文内容教学的完成,不是本课教学的结束,仅是一个开始,生活中的应用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要放眼社会,立足课堂,体现实际应用,如何去体现应用,是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课堂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拓展延伸,联系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如《城市绿墙》这课,内容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设计使家乡变美的方案,学生都比较积极,他们提出的植树、栽花、种草等方案,既和课文内容有联系,体现环保理念,也从课堂回归到了生活。着样扩大了课堂的外延,开阔了学习的视野。

篇5

二、活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教材中插入的一些事件、插图和场景,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启发学生走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组织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自主阅读教材,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感受现实生活,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场景如下: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全家照,上课时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有关情况,讲述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父爱、母爱的真诚和无私,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父母如此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家庭,如何感恩父母,并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的至纯情感,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深恩。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生活教育资源,创设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劳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表意见,并且当堂决定开展班级爱惜粮食活动比赛。通过学生民主商议,设计活动步骤,制定比赛细则,再通过结对互评、板报宣传、广播站播放等形式,促使大多数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珍惜粮食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响应,学生不但在学校不乱扔馒头,乱泼饭菜,而且在家里也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三、体验现实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以便日后适应社会,快乐生活。但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有的学生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和学生成绩,使分数成了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很高,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仍然不会生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也是多彩的,生活的滋味不只是在书本上体味到的,学生还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

德育教学应与学生思想水平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思维方式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引用积极的生活事例来作为正面教材,让学生先根据事例中人物的行为及影响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掘人物品格中的闪光点,运用一定的依据来阐述事例中的人物行为会广受赞扬的原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观念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讲解,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积极、正面、乐观、先进、高尚价值观的向往之情。最后教师再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与事例相对的负面教材,加强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使学生能强烈抵制低俗行为及不良诱惑,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促进学生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青年。教师通过结合正负面教育,加强学生对不同事件性质的判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社会应对能力。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发展和进化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尚的情操情怀。

二、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内心深处具备对优良道德品质及精神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素养较好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提高知识认识水平的同时还能加强自身内在涵养。教师除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外,还应适当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去观察生活,使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去体验志愿者工作。教师可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安排和分配任务,让学生分别去做打扫街道、清除小广告、帮助老人过马路等工作,激发学生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优秀美德。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端正学生做志愿者服务时的态度,禁止学生产生懒惰、敷衍了事的行为。教师在学生实践结束后,应及时表扬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自豪感,从而更有信心与动力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询问学生活动结束后的感受,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此次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使下次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教师让学生利用学习知识解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有效运用理论,增强自身对正确道德观的认识,有利于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道德价值观。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德育教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章。

篇7

1、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比如,学生好动,贪玩的等习惯都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德育内容。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其次,学生在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基于这样的原因,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考到学生个体的特点、顾及儿童相互的影响,设计教育内容、活动形式就要符合儿童身心特点。树立榜样要典型,看得见摸得着。

我校尝试的《校园之星》评比制度,根据小学生特点,设置“智慧之星、文明礼貌之星、爱护公物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环保之星”。实行周评比登记,月推选班级之星,期末汇总,产生6个校园之星,树立各方面的典型。改变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好学生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教育效果明显。

2.日常性与道德时刻照面

学生在学校,其实是生活在各种制度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在学校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因此,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全体,需要规范的却是个体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我校每期均要进行规范、守则教育月活动,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班级《学习、纪律、安全公约》、《五有五无》、《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就是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把品德教育制度化,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由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学校坚持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求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别人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榜样更有是无群的力量。这是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有机结合的有效实践。

二、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倡导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

2.学校教育“有所为”,是指:

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说脏话,污蔑别人等,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篇8

二、语文教学是创作世界的动力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最为个性的自我,因为文字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最有个性与活力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自我创作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有活力,充满灵性,富于创造的个体,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去束缚孩子的对于生命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我们不应该把学校变成一座工厂,每天按部就班的生产出同一批型号,打上同一个标签的产品,而是用语文教学去让学生们感悟生命,打开他们的眼界,比如在古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去肆意的随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心中的场景,让他们将自己心中所描绘的景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笔和纸画出来,也许学生们的语言与绘画水平是有限的,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古诗的文字性陈述绝不是唯一的宗旨,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去解读这首古诗带给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所收获的不同的意义,而老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每一个学生都尤其最为独特最富有创作性的一面,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的丰富而多彩,是多么有活力的存在,并且这样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这么简单,在轻松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学会了倾听与理解,学会了质疑与肯定,这样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勇于展现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使学生从更层次去感受来自语言的魅力,来自文字的想象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应把按照成人所设定的条框与预期去教训学生,应该做的是从学生们自身的独特性去发展与促进他们。

篇9

一、生活即教育,引发问题意识

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由于“生活教育资源”往往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它能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激活潜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经验,还能催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强烈吸引全体学生乐此不彼地参与其中。置身其中的学生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说,有话可说。如在执教《掌声》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次掌声或最需要掌声却没能得到掌声的经历。交流中,学生们惊觉,原来自己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或赞扬,居然能令他人难以忘怀,而一声嘲讽或一个冷眼,则会给他人留下阴影和伤害。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事例,比起发生在课文中“残疾的小英”身上的事更有说服力,此时,再让学生理解句子“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再顺势引导学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多给别人更多的掌声。

二、教学做合一,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问题,教师应采取一定的策略,适当地增加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较为接近的实例,通过“教学做合一”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演绎推理变为归纳推理。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进行概括和抽象,形成概念、原理或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仅要使学生看到,还要使学生听到、嗅到、摸到。如我镇的饮食文化丰富,每逢节日,乡亲们总是各显神通,制作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性风味小吃。如王记辣脚、油炖、大糕等,可以鼓励同学们去品尝、制作美味佳肴,享受生活和劳动的乐趣。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之后用说明性的文字,描述性语言记录有关程序和场景,也可以对这些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组织语言、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上述“做中学”的基础上,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进行“学中思”。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再运用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谓是“一石三鸟”。

三、社会即学校,第二课堂延伸

篇10

1.2问卷调查法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对象,编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并请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两套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判定,反馈结果为具有很这几年来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在问卷的发放上选取郑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科学系、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等6个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率回收率100%。

1.3访谈法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拟定访谈大纲,对农村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及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村民等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顺利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和SPSS17.0软件进行问题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从图1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乡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其中有21.32%的大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36.7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28.95%的大学生对参与此实践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2.96%的大学生表示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这足以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通过对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大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多数认为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多为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均要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利用假期实践活动刚好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但这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对于那些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多为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之人。所以,各高校要多引导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从图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有63.77%的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比赛或节庆民俗活动,有24.35%的大学生参与了挂职锻炼。由图3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职责及作用的分析得知,有31.21%的大学生担任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有17.41%的大学生负责了活动的宣传策划工作,10.20%的大学生担任的节庆体育活动的主要领导,10.75%的大学生负责着活动的其他工作及任务,还有30.43%的学生处于旁观的地位。结合图2、图3的分析可以获知,农村现代大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中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大部分学生愿意在乡村节庆实践活动中,承担职责,发挥大学生的专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体育活动的发展。

2.3影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与认识对其实际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图4的分析可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怕别人说闲话”、“害怕与人交往”、“自命清高”等思想或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其中“脱离家乡生活太久”的思想占据调查人数的38.16%,其次是“害怕与人交往”的认识,占21.25%,再者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占16.11%及“社会经验少”占15.32%。再通过图5阻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交往能力”占据30.11%,位居第一位;“社会实践能力”占29.56%,位居第二位;再者是“组织活动能力”占25.32%,位居第三位;最后是“专业知识能力”占15..01%。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均是阻碍农村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和乡村干部或农民的调查中发现,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其在学校所担任的学生职务也有很大关系,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者节庆体育活动者最多,因为这些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专业知识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或参与篮球比赛等;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所以在乡村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其次是在高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多次担任和组织学生工作的实践,所以在家乡体育活动中也便很自然融洽的加入其中。因此,各高校要多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实践机会,丰富和提高大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各乡村体育负责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工作,为乡村体育活动的丰富和顺利开展积极努力。

篇11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