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英文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跨文化英语教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能将英语语言看做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将英语当做工具来使用,融合目标文化与自己所在国家文化。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通常把重心放在掌握更多的词汇或是学习语法规则上,这都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恰当的引导所导致的。英语教学中,知识通常被大量地灌输,但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机会,使得在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被白白浪费掉。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或语法的正确使用环境与规则,而且可以在考试中作为联想记忆法的依据,使学生快速回忆词组或语法的正确使用法则。但是包括Valdes在内的一部分教学研究者一直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分家,语言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其实,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教学部分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国内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但仍要在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程来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科书,许多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些甚至出现了在英语语言中都不常出现的用法,完全失去文化的真实性。最近Kramsch的一项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在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学或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Kramsch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运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TeachingMethod)的效果。两个课堂虽都很好地利用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增加学生对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对于语言语法准确性或是教科书中语言点的讨论,丝毫没有对教科书中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仅仅局限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课文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即使语言教学中确实存在文化的因素,但对文化进行明确的教学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语言的束缚,将语言真正地当做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工具。当学生在看待英语语言时,能够从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门课程转变到把其当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英语教学也应该会变得更容易进行。Kramsch还提出,跨文化语言教学(InterculturalLanguageTeaching)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升华,但似乎两者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教学中植入文化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的实施。
3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这里要介绍的实例是澳大利亚悉尼TESOL专业(对外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活跃。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以此课堂教学作为实例分析,主要是鉴于其对于我国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启发的特殊性。在TESOL专业,中国学生较多,与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相似,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与使用。虽然与国内中学课堂还是有所区别,例如,授课教师母语为英语,班级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具有文化差异的同学,这些条件都更适合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施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在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对两段典型的分别为澳洲以及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再进行组间讨论。澳洲的故事以袋熊(wombat;澳洲特有的动物)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而中国的故事是以3只小猪如何从不听话的小猪变成听妈妈话的乖巧3兄弟的故事为主线。故事显著的区别激发了学生们很高的热情,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包括澳洲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国学生在讨论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语法错误仍然很多,口语表达也不是很流利,但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所有的错误,而是以抓住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由于有故事情节作为参照,虽然老师不会过多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少中国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材料,自发对出错的语句进行修改。讨论之后,老师才开始对寓言中的一般现在时用法进行归纳。新鲜的文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其中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过程,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重复语言点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在不降低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英语课程转型为文化差异性讨论。在课程内容上,也更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早在春秋时期作为一个教育大家,孔子就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点。直至秦汉时期,公文就开始运用于封建朝代的日常统治中去,大臣都必须学会使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政治也较开明,应用文的内容、形式、文字技巧等都较前有所发展。明沿袭宋,清沿袭明,只不过对于文体分类更加细致。应用文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总体是一种相延续的前后承接关系,掌管文献命脉的阶层将应用类文章的写作教学提升到国家教育教学的一个板块中去。阎立钦作为中央教科所所长救曾经提出过,“国语是川流不息的民族生命的体现,应站在时展的高度来审视语文,尤其强调语文应重视实际运用,开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他提出的观点可以被认为应用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一席之地,语文教学中实际运用比纯理论的文学知识更有意义。广东省高考2009年的语文教学试卷中有十三万考生得分为零,批改中发现很多考生直接将答案空着未填,该题题干为"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调查,提供了两张不同的图表,让考生根据不同的两张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给出一段文字。文字里面有三个部分空缺内容,学生不可以用数字表达,但是意思必须连贯。出现如此糟糕的情况大大出乎所有教学者的意料。教师们纷纷提出:应用文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不能空有文学没有语言,提出应用文得文种在将来的实际生活中才是最多被使用的,这种特质是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应用文教学必须提到语文教学的常规中来,并大大丰富应用文教学的内容。鉴于此,许多语文教师都提出:必须改革语文教学,改变只要“文学”,不要“语言”的现象。提出应用文才是学生将来使用最多的文种,这种特质是文学作品不能比拟的,强调必须改革应用文教学的形式,丰富应用文教学的内容。时代在进步,随之而来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等都在变更,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理念也在随之转变。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必须不断的用新的观念去启迪学生的思维,选择最适合时代和学生使用的文种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也努力做到从教师要教到学生要学。
2、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应用文教学的研究:
国外应用文教学与国内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观念、方法及手段的不同。在教学中外国的教师会比较注重学生的主管感受,以学生的主管感受为主,启迪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让教学充满了乐趣。但总体来说,应用文教学在国外则倾向于通过实践性较强的情境模拟教学法来实现。较多国家对应用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应用文教学做出最优质的改革,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会写会用。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趣味练习,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达国家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都会运用真实案例,去进行模拟学习和演练,借助真实环境,使学生直观接触应用文。例如,应用文写作比较枯燥,教学就可以从一些较有趣味的文种入手,象广告语的创作,充满个人色彩的学结,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海报类。又如一些现实感较强的文体,尽量采取真是环境演绎的方法来完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张,按照国家自身的需要改革应有文教学,尽量做到能够适合社会发张和国情需要,培养实际写作的能力。亚洲的韩国,对应用文写作有关的研究不太重视,相对的教学也没有那么重视所以关于应用文写作的论文和书几乎没有。而同样在亚洲的日本其现行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学生一定要能够写出最新、最准、最客观传达社会信息的的应用文。浅议职教应用文教学的岁月变迁及地位在日本语文考试中取消了相对传统的作文写作改为应用文写作或是应用短文写作。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两国的做法早晚会体现出不同。笔者认为提高应用文教学的能效,必须明确如下问题:应用文教学的意义;学生需要应用文教学的原因;社会对应用文教学的需要;应用文教学面临的现状。最终,改变应用文教学中的尴尬局面,让学生乐意学、感到有必要学,使应用文教学“活起来。
二、应用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应用文本身的重要性密切相关。应用文教学自古以来就应该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独特性,决定它在教学中的与众不同。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完善自己的个人能力,让学生和社会早日接轨提供支持技能,这也决定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应用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性职业教育应用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写作应用文,尽快融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这个目标对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普通教育下的学生只需掌握基本类型的应用文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能够做到切实结合本专业,学习与其专业能够紧密结合的文种,并做到熟练运用。所以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应用文教学反映的都是发生在社会各个方面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如何分门别类的针对不同专业教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规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还相对简单,专业应用文的语言就比较冷门、难懂,导致应用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常规应用文教学的完成,对专业课的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完成审计报告、预算报告、结算报告等文种的写作。贸易类专业的学生则必须学习与贸易相关的外贸信或者是英文类的邀请函。专业类应用文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学会了应用文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同时学到一些专业术语,对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职业教育中应用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孔子编篡的《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以应用文为主的文章总集,它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多篇文献,该书也可说是应用文最早雏形的产生。按照应用文的特点,其实用性是与其他文学类作品不同的主要标志。应用文需要处理的事具体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的将应用文的概念、种类、格式都一一讲清,不仅教师难教,学生学习更难,忽略了应用文的实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职业教育而言,应用文教学却长期无法受到重视。如此状态,对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也是一种遗憾。应用文写作的产生实际上是为了弥补文学作品无法做到的一些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琐事,维系人们之间的公务或私事的沟通。应用文单位或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经常使用到的解决问题或困难,处理公务或私事的文种。广义应用文除了包括了日常的应用文和专业类的应用文两个大的文种。比如商业贸易类应用文、行政公文类应用文等等。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文与普通语文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普通语文教学主要的三大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从区别上看,首先格式上看,三大文种在写作中都没有具体的要求。格式相对比较灵活,只要达到所需的效果即可成文。而应用文在写作上格式上都比较固定,不同的文种格式也有不同。普通书信类都必须具有称谓、正文、署名、日期等。这些内容位置都是固定的,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第二,从内容看三大文种的内容多种多样,或为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也可以是一个过程、或者片段;或者说明一种事物,解释一种科学现象,说明一个科学理论;要么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或针对某一事物、现象的见解。这三类文种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应用文则不然,其是专门从解决问题出发的。第三从语言上看,语文教学是以记叙、议论与说明为主,其语言要么生动、灵活,充满感彩;要么科学、周密、严谨地表现出事实或理论;要么是为了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应用文的语言必须明确、质朴、简洁、庄重,并根据不同的文种经常使用一些专业词汇或特殊词汇。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紧密联系,所有的文种教学都隶属于语文教学范畴,是语文教学的分支。教学都必须通过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来完成。应用文教学也必须通过语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对应用文一步一步的了解。让应用文的特点、格式,都充分理解和掌握,最终对应用文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最终能够写作出合适的应用文。这种教学方法和其余三个文种的教学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二、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脱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抹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偏离了现实社会生活,不能与实际接轨。
(二)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难以体现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或是不注重文化的重要性,缺少相应的关注度;或是文化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与此同时,部分教师注意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教学的重点却有一定的偏差,缺乏一定的操作技巧。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更应注重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传授齐头并进,使二者协调发展。
(三)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难以满足文化教学的要求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还比较低,这将难以满足当前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一些小学教师在看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不够客观,在接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有一定的偏颇。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造成不良后果。
(四)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营造适当的环境,小学生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但是,由于英语的语言特点及语法结构与汉语有很大差异,小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同时,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蕴藏着英语的气息。
三、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相关对策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常规的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可以使英语课堂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于无形之中将英语文化渗透给小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一个学生把课下搜集的有关西方节日的习俗、英语中的成语、格言、谚语、神话故事等,向全班同学做口头汇报。每节课前都由一个人来做这样的汇报,如此,该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便把相关的英语文化牢牢掌握了,全班同学同样有所收获。
(二)有效组织英语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英语情景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文化日等相关活动。在活动中尽量多设置一些角色扮演,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融入角色去体会英语文化的妙趣横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文化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小主人。通过自身的参演,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浓郁特色,增强对英语文化的感悟与理解,增进自身对英语文化的热爱。
(三)不断强化教师自身的文化意识
英语文化教学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作为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以适应英语文化教学对教师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四)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
学习一门外语,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接触是非常关键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接触甚至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取代的。由外籍英语教师直接授课,小学生便可以直接地进行模仿性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国教师授课的某些不足之处,在英语文化的思想传播、英语语言氛围的营造以及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对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
首先,校园广播是深受广大小学生喜爱的,为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每天做一个有关中外文化方面的报道,内容由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这样,学生走在校园里便能听到英语,学到英语,时时刻刻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其次,由于小学生很喜欢阅读宣传栏,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开辟出一个专门的文化栏,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一些有英语国家特色的图片或文字,做成手抄报、剪纸等作品,贴在文化栏上。通过这一搜集和制作过程,不仅可以增进小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热爱之情,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授UnforgettableFilms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找一位学生把刚才的视频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紧接着再让学生用英语把自己喜欢的Films讲述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标准的语音语调;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准之一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教师拥有较高水平的授课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们制作课件时,尤其是在导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学生看到会引起共鸣的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英语。
二、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入是一个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不用占太多的时间,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良好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短时间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新课题的学习中。
二、用角色扮演来激发参与动力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着极强的艺术表演天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爱表演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踊跃参与,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学生将语言与真实的交流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与交际中来学习,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内化,利于学生英语表达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为学生设计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表演中来学习知识。一方面,利用教材上对话性较强的内容,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是依托教材带领学生来进行相应的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来学习新知,其形式更新颖,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选取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编排。如打电话、购物、看病、问路等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创作剧本,再集中进行表演。实践证明,角色扮演顺应学生的天性,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参与热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氛围异常活跃。学生不仅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可以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趣味游戏来带动学生参与
游戏教学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将游戏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玩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猜谜语谜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将谜语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寓智于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猜物让学生两两一组,一名学生用英语来描述事物的特征,由另一名学生来猜测,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个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游戏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效巩固所学单词、语法与句型,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单词接龙这是复习单词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往单词的复习枯燥无味,不仅达不到复习的效果,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采用单词接龙游戏教学,任意指定一个单词,将这个单词的末字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以此类推,这样便可以将学生所学过的单词串联起来,达到复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地学习新单词。
四、用赏识教育来提升学习动力
儿童教育学家曾说过:“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视学习为一种乐趣,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就需要不断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与鼓舞他们,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我们要将评价的重点由单纯的学习成绩转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要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也要给予必要的表扬与鼓励,以此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带动学生,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与动力。
2.更新观念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要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农村小学必须要积极学习城市小学的成功教学经验,把城市小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到实际教学中。学校要定期安排相关进修培训,提高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定期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开展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能纠正陈旧观念支持鼓励英语学习。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是有着很复杂的历史渊源的,要打破城乡差距需要长远计划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但是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通过各方努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教育部门要采用多方式的扶植政策鼓励优秀英语教师去农村小学任教。规定城市教师要定期到农村支教,同时通过多形式的补贴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让农村小学老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来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同时留住在任教师。教学经费和相关政策都要为农村小学做一定的倾斜,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起来。
4.改善教学条件
改善教学条件是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要想改善教学条件必须要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投入,相关政府行政部门要增加小学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为农村小学购置必要的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电视等,让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能够较好的达到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情况,增加专业教师数量根据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和特长,有计划的安排教学任务让教师做符合自己专业和特长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师资环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写作内容(陈述性知识)
1、要求表达的的认识有所拓展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记实文,除了传统题材外,增加了现代元素与文化元素,如记事要求写民俗,写参加艺术活动,写对生命的感受等;想象文,拓展了看图作文如漫画作文和图片报道作文,增加了对未来的想象,如“未来的我,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发明”等。应用文除了读后感、书信以外,增加了导游词、活动总结、还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2、要求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写作素材的拓展,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既有对乡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情感,又有对世界遗产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情感,既有对现实生活,又有对未来生活,既有科学生活,又有艺术生活的审美情感;对以人为写作对象来说,既有对己的反思、又有对别人的敬佩,还有对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二)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
1、简化写作程序性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写作技能有所简化,突出最基本的写作技能,比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写具体”“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等。
2、以“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为载体
第二学段以是“我的发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比如三下册的发现拟人句的特点,四上册发现“仔细观察与写具体;第三学段是以“交流平台”为载体,交流对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比如五上册的“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六上册的“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等。
3、以小练笔训练子规则
写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训练。教材安排小练笔训练程序性知识中的子规则。比如,四上册《颐和园》,“我要学《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在“按一定的顺序写”中,主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有如,四下册《金鱼游到了纸上》“我好象看到了围观的议论的情境,我想把它写下来”,主要学习对话描写中的“群体的议论”;再如,五上册《落花生》,“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在借物喻理和借物喻人中,主要学习借物喻理。
(三)写作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主要是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构思策略和修改策略。
1、构思策略
比如,三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要求“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这是初步学习布局谋篇;又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写游览过的地方》,要求“写之前要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想想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这是学习选材;再如,三上册第八单元不限内容习作,也要求“动笔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最想告诉别人什么”,是立意选材的训练。后面这个例也提醒我们,即使是大家眼里的不限内容和范围特别自由的习作,也有构思的要求。
2、修改策略
从三上册第八单元开始,多数习作要求写完后修改,如,“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写完后,同学间互相修改”。
二、用知识分类论与教学论指导习作教学
(一)写作内容
写作内容属陈述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写作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图式是在两个以上事例的基础上改进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写作内容必须要引导学生接触大量的实例。
1、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与学生的作文关系最密切的图式种类,有自然范畴图式,事件图式,人物角色图式和场景图式。这几种图式的实例皆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
课标教材,由于是按专题编排,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话题和习作内容范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习作内容的图式。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月是故乡明”,属爱国思乡专题,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都是浓浓的乡情;口语交际是“策划一次活动——浓浓的乡情”;习作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好课文和口语交际,可以积累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升华对家乡的感情,有利写好本次习作。
3、课外阅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是直接来自生活,二是间接来自阅读,扩大阅读面,可以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把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学习了五上册第一单元有关怎样读书的课文,可以介绍名人如何读书的文章给学生,也可以介绍同龄人怎么读书的文章给学生,引导学生扩大阅读。
4、知识补差
有的习作,到写作前,学生仍缺乏相关写作内容的认知图式,应及时弥补。比如,四上册要求写导游词,写作前,如果学生对世界遗产了解不多,课前可引导阅读有关著名世界遗产的图文;又比如,六上册要求写如何保护自己,课前可印发有关如何保护自己的常识,如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火灾如何保护自己,一个人在家如何保护自己等,还要印发有关小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实例。再如,五下册《看图作文·守门员》,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的并不多,多数缺乏感性认识,应通过观看足球比赛录像,阅读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对足球竞赛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来指导本次的看图作文。
(二)程序性知识
写作程序性知识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应把指导重点放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技能上。
1、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掌握写作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习的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它是可以言传的,是在书本中发现的知识。在“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它的陈述性形式,比如三上册的“我的发现”中“认识拟人句”,要引导学生掌握拟人句的特征,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写拟人句的技能;又如五上册“交流平台”中的“基本的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认识举例说明、列数字说明、作比较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并在练习中掌握说明的技能。
2、通过小练笔,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小练笔能有效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除。因此,除了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对“我的发现”“交流平台”的写作知识,也要适当补充小练笔。比如,五上册《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安排的是“人物描写:外貌、动作与语言”,在学生回顾欣赏了课文的有关语段后,应有侧重地让学生练一练。
3、根据习作要求适当补充程序性知识
多数习作之前,教材没有安排小练笔,可根据习作要求,适当增加小练笔。比如五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要求“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习作之前,可以随文安排小练笔,学习通过抒情或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对每次习作要补充的程序性知识,最好两个学段统筹安排,比如,写人的习作共有几次,怎么把“用事件来表现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安排进去。
4、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指导指导
首先是要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要设计好教学目标,确定该次习作重点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二是选择体现程序性知识的例文若干篇。比如,五下册《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根据所在单元“交流平台”所安排的知识——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把直接抒发感情定为本次习作重点掌握的知识,同时学习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的描写中表达思想感情。并确定好直接抒发感动例文《我的感动》,在心理活动或对话中抒发感动的例文《关爱》,在环境描写中抒发感动的例文《暴风雨的日子》。
其次是课堂指导:第一,突出训练重点。每次习作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进行训练。通常是一次习作突出训练一到两个子技能,尽量避免面面俱到,按照明确题意——感知概念——学习例文——形成概念——练习写作”的顺序进行。比如,《我的感动》的习作,首先就是明确题意,要写的是“令我感动的事”,接下来就是感性认识什么是感动,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再接下来就是怎么表现自己的感动,如怎么在对话描写或心理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动,怎么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动,在后来就是草稿、交流、定稿。
(三)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比如,直接抒感、叙事中表达情感、在环境描写中表达情感等写作方法都属于怎么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程序性知识,但怎样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上述知识,是策略性知识。
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必须以学习构成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和规则为出发点,以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和规则为落脚点。在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规则个条件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例文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有关规则。
1、阅读教学中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渗透
新课标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在教科书中,学习表达方式的提示与要求随处可见,比如,五下册《草原》“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五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三篇短文中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有关遣词造句的策略性知识;五下册“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和同学交流”,六上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练习?你觉得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策略性知识。要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渗透习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2、习作指导课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二、国内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
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中学英语课堂正逐步走向课堂语言以英语为主的形式。这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80%-90%为英语,课堂的组织形式尽量贴近英语国家的课堂形式,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以及用英语表达的潜力。然而,以英语为主的教学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1)语法练习中,教师常常错误使用非谓语动词组成的短语,造成垂悬修饰语;两个相邻句子间缺乏连接词,造成逻辑不顺等;学生的语法错误频发,造成教师纠错的困难。
(2)在单词释义时,教师往往忽略了单词的内在构成和形态,以及不同词性转换的规律,学生没有形成单词网,记忆十分困难。教师的表达方式也不够地道,往往将中文词汇生硬地翻译成英文词汇。学生对地道的英语表达知之甚少,也不知怎样运用。
(3)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词汇、语法、句式等,而对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情感采取了忽略的态度,造成了课文语境的减弱。学生难以体会到课文的要旨和精神内容所在,局限于做阅读理解的单选题,不知道如何把握文章的情感和语言。
三、形式对等理论在国内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将强调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形式对等理论应用于当前国内中学英语教学中,便于教师采取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该理论要求教师在诸如分析课文、讲解语法、解释单词上,尤其需要注意自己对语法、词汇、语境的把握,还要在课堂活动和题型设计上,注意将学生的语法、词汇和理解最大限度地贴近英文原文,在师生共同创造的英语语境中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课文分析形式对等理论要求源语语境中意思的一致性,即译语应保留源语营造的语境。将此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讲解课文中的词汇、语法还是句式时,都要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思想有深入的理解,与作者达到心灵的互动。保留语境的一个方式是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延展式教学。(童志刚,2013)比如联系相关书籍、视频、电影、音乐分析课文,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还可以就该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或布置相关作文,畅谈体会。保留语境的另一个方式是学生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生平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整理要点,畅谈理解,做成课件在班上展示,供学生讨论和评价。
(二)语法讲解形式对等理论要求语法的一致性,即译语语法成分应与源语语法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将此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用词用句,使自己的语法与英语地道的语法保持一致,避免中式英语的发生。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在同学和教师的纠正下,改正提高,从而使自身的语法最大限度地贴近英语语法。保留地道语法的一个方法是教师在运用长难句时,尤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具体说来做到以下六点:“避免名词重复累赘,正确使用代词,正确放置短语。避免垂悬修饰语,注意并列结构,添加逻辑衔接词。”(Pinkham,2000)保留地道语法的另一个方法是形成纠错系统。英语作业先由小组组长改、纠错,然后由教师审阅、纠错,最后,学生自己改正,书写正确的短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找错,然后教师点评,最后学生及时改正,说出正确的英语短语和句子。
(三)单词释义形式对等理论要求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即译语的单词和短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单词和短语内在的含义。将此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改革单词释义的模式,丰富其内涵。保留地道的表达方式的办法之一是教师可讲解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说明其含义,然后介绍与该词相关的谚语、俚语等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兴趣。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希望英语”“动感英语”和“色拉英语”等视频、动画等教授英语地道词汇。保留地道的表达方式的办法之二是学生准备短语积累本,无论在学习课文、做题还是看视频中,养成随时积累词汇、短语的好习惯。学生还可应用短语造句,或设想场景写对话等。学生可以自导自演小对话,用学过的地道表达法,使对话更逼真,更生动有趣。
(一)思想
由于不正确的思想,学生不敢说英语。在英语交际方面,正确与流利似乎是矛盾的。许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正确第一,流利第二。这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弊大于利,原因是它导致了学生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张嘴。其实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在做交际练习时,我们应鼓励他们,而不是为了纠错而打断他们的话,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说话热情。显而易见,“正确第一”只能导致学生宁愿闭嘴也不愿犯有时看似十分幽默的错误。
(二)话题
教师或教材事先定好的话题往往使学生不知说什么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容易的是那些他们熟悉且生动有趣的话题。只为了语法教学而编辑的材料不能使学生说。比如“Tomisaboy.”“Kateisagirl.”等句型有语法意义,但缺少练习价值,很明显,学生会很快厌倦它们。另一个学生不配合的原因是教学材料脱离现实,“TotheTibet”,“ToGuilin”等话题只能帮助学生学点语法。另一方面,材料应主要反映英美文化。只有有吸引力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如果我们把文化与语言分开,交际练习就会失去光彩。
(三)语言环境
由于有限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以下因素可能导致了这种情况:对于书面语的过分重视;教师很少真正说英语,即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说,在课后也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注重培养说英语的习惯以及交际教学不能列入教学计划。
(四)动机和责任
如果没有自我动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坚持用英语交际。一般说来,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学生的自我动机和教师对于在课堂上所使用的练习材料的正确而充分的使用应持的负责态度。每个人都有理想,问题是某些学生的自我设计与他们现在所学的课程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应主动接近学生,引导他们形成现实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他们的理想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由于缺乏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来说十分重要的客观压力,学生也可能不会坚持说英语。通常教师对学生的交际练习不作严格要求,没有确定的时间或让学生每天或每周练习。结果,学生只说汉语或半汉语来取乐。因此,很难取得期望中的教学效果。
一解决办法
(一)思想
建立正确的口语教学指导思想。那种认为交际能力一点不重要的观点必须完全转变。教学的每个方面,不只交际教学,都应确立这种观点;流利第一,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确的态度来支持这种观点;每个学生都应积极承担起说英语的义务。在每学年评定学生英语能力时,不应只看他们的书面英语,而且还要测试其交际能力。如果交际能力测试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学生的交际能力怎么会不提高?
(二)课堂中心
将课堂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比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交际。讨论组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两两讨论。根据我的一点拙见,讨论的话题应是可行的、有趣的、可争论的。我们应抓住指导讨论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话题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们可以提供话题供学生选择,当然学生亦可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想,这种方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三)语言环境
必须创造一个更生动的语言环境,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说英语。通过设立英语角,举办英语话剧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检验应用和扩展课堂上学得的知识。有了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交际能力会提高。
(四)课时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59-02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互联网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应用到了各个角落。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需要更多既有专业技术,又能讲英语的人才。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各类专业院校也纷纷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发现,如果把篇章课文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
一 英文辩论的类型
英文辩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兴辩论和任务型辩论。
1.即兴辩论
在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发现一些令人关注的主题,发人深省的内容,以及富含哲理的语句。这时,教师就可以临时定题,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然后展开辩论。这种辩论形式是非正式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观点确定立场。比如,我在学习“Psychological Speaking”一课时,Eve提出了“experimental marriage”的想法,我们就以“Experimental Marriage”为题,进行了一场即兴辩论。支持者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制度化,而且可以避免嫁错人的终生遗憾”。而反对者也是理由充分,他们认为“试婚是不合法的,也是违反道德的,而且威胁到了家庭这一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即兴辩论可以创造课堂中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2.任务型辩论
任务型辩论是一种正式的辩论形式,主要表现为英文辩论会。这种正式的英文辩论赛一般在课文结束后进行,老师应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辩题”并将学生分组,使双方阵容相当。这是一种有准备的辩论,正反双方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搜集相关信息,组织辩论材料,真正做到有的放
矢。我们在学习完“Angels on a pin”后,组织了“Examinations do more good/Examinations do more harm”的辩论。在学习完“Touched by the moon”之后,我们组织了“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的辩论,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 英文辩论会的步骤
英文辩论会由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因此,笔者在组织辩论会时,首先将全班同学(一般为21~25人)按宿舍分成两大组,并注意保持双方男女生人数平衡,要求辩论双方至少有一名男生辩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辩论的要求及规则,笔者要求两组同学均要出四名辩手,两名裁判及一名计时员,以确保比赛在公正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整个辩论会通常持续一节课(50分钟)左右,如下表所示。
以单方为例显示辩论过程
辩手 一辩 二辩 三辩 小组 辩手 辩手 四辩
内容 立论陈词 问答 问答 戏剧 自由辩论 答观众问 总结陈词
时间 3分钟 2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3分钟
首先,正反双方一辩立论陈词,时间为3分钟;其次,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时间为2分钟,反之亦然,三辩也是选择对方二、三辩提问,时间亦为2分钟。第三项为小剧表演,要求两组人员(辩手或非辩手均可)均以一个5分钟戏剧来表述该方观点,之后,即是自由辩论时间,双方的辩论时间均为5分钟。下面为观众提问时间,双方都要回答观众的两个问题;最后,由双方四辩作总结陈词,时间为3分钟。
由于两组均出了两名裁判,加上教师,共五名裁判。评判时,每位辩手的总分为100分,另外小剧与合作各占100分,这样,正反双方的满分均为700分。总分时,每项分数均去掉裁判所给分的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七项分数的较高者为胜方。此外,在每次的辩论赛中,我们都会评出一名最佳辩手,这名辩手会在学期期末英语考试中,可以得到3分的附加分,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 组织英文辩论的作用
1.即兴英文辩论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训练的机会。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互作用的双方往往只局限于教师和某位学生,当教师和一位学生在一问一答地对讲时,其他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听众席上。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实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开口说的机会。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干脆以“坐冷板凳”来结束一堂课。而即兴英文辩论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通常情况下,辩题是联系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热门话题。比如,与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相关的辩题为“We can still depen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or not”,与课文“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相关的辩题为“Is education for living or making a living?”与“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相关的辩题为“Which is the better way to deter crime,punishment or moral education?”这些辩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陈述自己的观点。有时一位同学刚刚讲完,就有几位同学同时举手要与之辩论,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为精彩的辩论喝彩。这样,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即兴辩论,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鉴赏能力。
2.组织辩论会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英文辩论会是在论辩双方得到辩题后一周后进行,因此,双方同学都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学生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为辩论会作准备的。研究表明,小组活动比起大课堂的环境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往,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在课堂上相当“沉默”的学生,他们往往不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通过认真的观察会发现,他们在人数明显减少并且没有老师参与的小组活动中比在大课堂上显得活跃得多。显然,小组活动的氛围大大减轻了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压力。
英文辩论会是一个整体参与的活动。如前所述,全班同学被分成两大组,各组均由10~12人组成,其中,四名辩手,两名裁判,一名计时员,其余同学要作为演员表演小剧,也可以作为观众向对方提问。因此,每位同学在辩论会中从准备到进行都给予高度关注。由此可见,通过组织英文辩论会,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参与,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外语实践训练的加强,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3.组织英文辩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不论从即兴辩论还是从任务型辩论中,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力是巨大的,知识也是丰富的。从多次的辩论中,我们都可以从学生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在一次有关“不同种族通婚(Mixed Marriage)”即兴辩论中,一位同学讲到“Some Chinese girls in America put a sign on her body,and my phone number is ...”这位同学在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某些社会文化知识。此外,在每次正式的辩论会中,同学们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比如,在题为“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辩论中,反方同学表演的小品就很有创意。他们表演的小品为“白雪皇后(snowwhite)”,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从前,国王和白雪皇后生活得很快乐,但国王为了发展经济,把树木桑田变成了高楼大厦,而污染则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白雪皇后也由于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日益憔悴。国王最后退耕还林,改善环境,白雪皇后恢复了健康,国家也重新变得美丽了。5分钟的小剧表演集长笛伴奏、英文歌曲及故事对白于一体,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些极富创意的戏剧表演一方面活跃了辩论课的气氛,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英文辩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他们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更好地运用,外语语言和外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的特点是:
第一,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并为学习者理解、接受(intake)。
第二,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使用英语(output);
第三,师生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cooperating)。
第四,师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都需要有快乐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教与学(participating)。
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就是根据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原则,努力使教学的各种场所都成为开心、快乐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它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解决以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思想压力过大、只学不练、哑巴英语等诸多问题。
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快乐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去发现和创造快乐,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为了快乐而学习,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在学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短语中寻找快乐,在运用英语对话中寻找快乐,在与同学间的学习竞争中寻找快乐,在获得老师的每一个夸奖中寻找快乐。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尽可能地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情绪饱满、振作自信、热情投入的状态进行教学,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快乐形象,这种形象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使学生也处在一个相应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状态参与到教学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快乐、饱满的学习状态又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教与学的活动置于“轻松、愉快、自由”的心理情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老师经常把在社会上的不愉快、家庭中的不协调、学校里的不满意都带到课堂上,带到学生中间,牢骚满腹、精神怠倦,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形象,这就必然会使学生也不愉快,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进行快乐教学的情感互动
在以互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情感因素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教学以外。快乐真诚的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教师要多主导些课堂提问式、民主对话式、问题讨论式、学生讲课式、师生表演式、学习游戏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互动(cooperate)”、“生动(active)”和有所“创造(creative)”。在“互动”、“生动”和“创造”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自由权。“互动”、“生动”和“创造”又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这种状态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敏感、豁达,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第二,教师只有努力创造与学生互动的快乐情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容易产生逆反心里、抵触情绪和消极应付的情感。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互动与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促进
学习群体(班级)建立起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抛弃那些“师道尊严”、亲疏有别、恶性竞争的习俗。
第三,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快乐的心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在互动中和互动后,要注意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积极配合的互动,效果是不会好的。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不能为快乐而快乐。比如:不能放任学生的嬉戏玩耍,而要时刻掌握互动过程的适度和教学需要的原则。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差,思想感情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要做到情感上多关爱他们、互动中多照顾他们、结论时多表扬他们,情绪有问题时多提醒他们,使他们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运用快乐的方法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教师要多运用幽默、故事、笑话、歌曲、顺口溜和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把学习、趣味、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电视、电脑、VCD等多媒体,对于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电视、看影碟、上网游戏、聊天,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嗜好。对于学生的爱好,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应尽可能通过课件制作、电视录像、网上教学等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每一条神经都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中得以调动,以此来活跃课堂以及课外快乐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