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穿刺技术论文

穿刺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3: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穿刺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穿刺技术论文

篇1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二、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篇2

二、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陶瓷的造型样式和装饰纹样两方面。中国传统陶瓷有着自身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区的风格特点,有着新颖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拥有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二者完整地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三、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篇3

 

近年来介入性超生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已日益普及。这一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能直接获取病理标本等特点,同时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深受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欢迎。我料自2000年以来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部分工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对象:均为本院妇产科门诊病人,年龄范围23-43岁,所患疾病为巧克力囊肿6例、卵巢囊肿2例、包裹性积液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妇产科门诊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经有关医生推荐,由本人或家属在治疗单上签字,同意后做介入性治疗。

2、使用仪器:阿洛卡SSD-1000诊断仪,频率3.5MHZ普通探头,穿刺针选用16G、18G。16G用于巧克力囊肿的穿刺,18G用于卵巢囊肿及包裹性积液的穿刺。

3、操作方法:经腹壁途径,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铺无菌巾。探头用1:1000氧氯灵液擦拭消毒,外套消毒,套内事先倒入少许高温消毒偶合剂。腹部涂少许高温消毒偶合剂,满意显示病变部位,避开肠管血管等脏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麻后,确定穿刺点,并在超声监测下以快速有力手法进针。在针尖到达囊肿中心位置后拔出针芯,用50ml空针将囊内液抽净。

3.1巧克力囊肿抽净囊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完全抽出。注入无水酒精,量为抽出积血量的1/3-1/2,作用3分钟后完全抽出,再注入无水酒精5-10ml留置囊内拔出穿刺针。

3.2卵巢囊肿、包裹性积液抽净囊液注入适量无水酒精巩固3分钟后抽出并将少许无水酒精留置囊内。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

结果

共治疗巧克力囊肿6例。1例巧克力囊肿内有一分隔,呈两个腔,分别进行治疗。抽出陈旧性积血量最少为35ml,最多为175ml。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一次治疗。操作过程顺利,仅在注入无水酒精时患者有短时间腹痛,但均能忍受。术后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第一例患者治疗至今症状完全消失,卵巢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其中一例巧克力囊肿积血抽净并冲洗干净后囊肿塌陷,且粘连与盆腔后壁,腹壁与囊肿间出现肠管,导致针尖位置显示不清,再次注入生理盐水65ml时未能抽回,考虑针尖已脱出囊外,未注入无水酒精,经后复查巧克力囊肿再次出现,后经手术治疗。

治疗卵巢囊肿2例1例为6cm×5cm×3cm,另一例为17cm×15cm×13cm均一次穿刺成功抽出囊液分别为14ml、520ml随着囊液的抽出囊壁即塌陷2例囊腔随即消失。

治疗包裹性积液1例,其中包裹性积液患者进行了两次治疗,该患者因包裹性积液已做过一次手术,术后不久即复发,腹部增大,妇科医生认为不易再次手术建议做介入治疗。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第一次治疗抽出积液1216ml注入酒精60ml,凝固3分钟后抽出48ml,剩余12ml留置囊内。博士论文,介入性治疗盆腔疾病。治疗后病人症状消失,一年后复查时还有残余囊腔,对残余囊腔进行穿刺此次只抽出囊液128ml,抽净后进行了第二次酒精凝固治疗。

抽出囊液送病理科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瘤细胞。

结 论

篇4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8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急诊输液室的日常工作中,护理纠纷难免发生,为此,对2009-2011年法发生在本院急诊静脉输液的38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探讨管理对策,改进工作,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 输液中常见纠纷原因

1.1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错输或漏输液体;排气、接液时药液浪费过多;因技术或其他原因未做到一针见血是在抢救患者时。

1.2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 在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疏忽大意发生差错;或未及时巡视病房致使输液滴数过快或药液外溢;或漫不经心工作态度有时仅仅一句话就会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失去信赖引起护理纠纷或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文-。网-欢迎

1.3 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解释不够、态度生硬或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致使患者不满导致纠纷。

1.4病人不信任 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负面报道影响对医务人员缺乏起码信任使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对立情绪而引起纠纷。。1-论

1.5技术不熟练 是婴幼儿穿刺失败后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不满导致矛盾和冲突发生。51-论文-网-

1.6输液过程中护士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病情变化延误了治疗和抢救时机。51-论文-网-欢迎您

2 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建立严格、统一操作规章制度护士接到医嘱后认真查对药物与治疗单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并在输液卡上写清患者姓名等并应有两人进行查对并签名配制药液和穿刺前再次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输液卡上签上执行和执行人姓名。1-论文-网-欢迎您

2.2为了防范护患双方纠纷发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格管理健全制度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同时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改善服务态度护患沟通 大量纠纷是由于不善于或不适当护患沟通引发服务稍有缺陷就会引起病人和家属不满和投拆护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病人意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在进行输液时面带微笑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在操作前要进行积极暗示对所有可能预见疼痛、不适应有所解释输液完毕后应给病人鼓励和安慰帮助病人安心静养从而促进病人康复。。1-。论文-网-欢迎您

2.4护士应主动、积极地苦练技术操作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用药质量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配伍禁忌让病人放心、满意以减少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2.5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在抢救时可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抢救成功率。51-论文-网-欢迎您

2.6护士要根据病人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要了解有些病人输液要快心理会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要求有特殊速度药物记录反应开始、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处理后观察结果等并留取致敏药液以备查找原因过敏药物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病历和输液卡上注明要求特殊速度药物护士一定要交代病人不要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原因和后果。

2.7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护理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换位置后忘记将未输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液针对这一护理安全问题应采取护理措施:①在输液前告诉病人有几瓶液体请病人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已换座位如果换座位一定要将未输完液体带走②拔针时核对输液卡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挂了几瓶还有液体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5。1-论

2.8提供优质服务 ①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②配药和穿刺等操作要在严格消毒下进行药液抽吸干净减少药液浪费输液完毕拔针后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防止皮下出血;③输液室配备一次性水杯、开水、报纸、电视等人文关怀交流与沟通。51-论文-网-

2.9护理管理及对患者卫生宣教 输液患者较多时护士排班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优化组合为原则通过发放宣传册、医药知识卡片或者护士讲解一些浅显易懂医疗常识使患者对疾病有大致了解。51-论文-网-欢

3 小结

通过落实以上具体措施并对已出现纠纷及时分析查找问题,提出了针对性防范措施以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人员应更加重视护理安全,严格护理操作规程、护理查对制度、了解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中不足之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51-论文-网-欢迎您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31-01

PICC是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2]。在彩超引导下置入PICC技术,就是在彩超探头的指引下进行静脉穿刺,超声能指导操作者对所要穿刺的静脉做出全面地评价,可以在显示屏上清楚地辨别动静脉、走行、血管流速,测量血管内径及深度,根据数据再选择适合的静脉进行穿刺,在操作中超声技术为操作者提供正确的引导使穿刺直接准确。避免了肓穿所带来的危险和并发症[3]。我科自2010年2月开始与功能科配合,至2010年9月末共开展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入术9例,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这项技术在我院的开展也填补了松原市的空白。现简单谈一下临床体会。

1 研究对象

9例患者,其中女8例,男1例,乳腺癌5例,直肠癌2例,结肠癌1例,肺癌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8岁,平均52岁。所用药物其中5例为发泡性化疗药(表阿霉素),3例选择5―Fu,另一例选择足叶乙甙加卡铂。PICC 管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单腔静脉导管。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选择贵要静脉5例,颈内静脉4例。

2 方法

9例患者均在置管前与功能科进行预约,置管前通过彩超测量血管内径及深度,血管的走行、血管管腔是否狭窄及管壁结构,静脉通道是否存在阻塞或者狭窄等情况。最后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在彩超探头的指引下进行静脉穿刺。

3 结果

本组9例患者中,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5天,由于病人脱衣服时不慎将导管脱出,于下一个疗程时在另一侧颈外静脉重新置管。最长留置时间185天,平均120天,均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多要进行高浓度、高刺激性的药物化疗,静脉损伤严重,一旦渗漏可造成组织损伤。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治愈率的提高,病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的钢针穿刺到静脉留置针,接着引进了中心静脉导管(PICC),PICC的使用解除了对外周血管的刺激。该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等优点[4]。病人可带管在家或上班,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中心静脉导管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欢迎,但是有一部分上述病人由于血管条件本身就不佳,经过反复穿刺、多次化疗后外周血管破坏严重,由于护士不能用肉眼看见或触摸到这部分患者的外周血管,常规的PICC导管置入有一定的困难,对肥胖、水肿、反复化疗及长期输液血管破坏严重的患者存在置管成功率低的问题。对这部分病人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安全的PICC导管置入技术,那就是在彩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穿刺技术[5]。此技术就是在彩超探头的指引下进行静脉穿刺,超声能指导操作者对所要穿刺的静脉做出全面地评价,可以在显示屏上清楚地辨别动静脉、走行、血管流速,测量血管内径及深度,管腔是否狭窄及管壁结构,还可以确定要穿刺的静脉通道是否存在阻塞或者狭窄等情况。根据数据再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穿刺角度及适合的静脉进行穿刺,减少了穿刺针在组织间潜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和机械性刺激,避免反复穿刺所致皮肤,皮下组织及管壁损伤,从而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了血栓形成[6]。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进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也优化了穿刺部位,普通的PICC穿刺点大多在肘部,而彩超引导下PICC置入术穿刺点可以选择在上臂,便于病人手臂活动,避免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不输液时可用衣袖遮挡,淋浴洗漱只需简单包裹,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也避免了过去盲穿所带来的危险和并发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徐继红.张玲.刘艳萍等. 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成功5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35-4236

[2] 李爱芹.郑善英. PICC管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 -中国中医药现状远程教育2010,17:122-123

[3] 陈萍;;B超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8年07期

篇6

胸膜活检术是肺科临床诊断常用手段之一,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尤其是在疑为肿瘤性、结核性疾病鉴别诊断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探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均经胸片、B超和CT检查,明确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且经胸水常规、生化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血及胸水肿瘤标记物、PPD试验等均未能明确胸腔积液原因的患者2O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至73岁,平均43.6岁,其中双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10例,左侧8例,术前胸腔积液为血性胸水4例,黄色至深黄色胸水16例。2O例均符合Light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标准[1],术前患者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20例均术前B超进行胸腔积液定位。18例患者活检2次,2例患者活检3次。成功获取标本42份。

1.2.活检方法 本文采用改良的Cope针,该针在Cope针的基础上将活检针加粗,活检钩针的钩加深,外套管和针芯均制成斜面针,并且前端为钝头,于顶端5 mm外锉成倒钩,这样既保证了取材时可获取较大的组织标本医学检验论文,取材成功率高又因为前端为钝头、可避免损伤肺组织,患者取端坐位,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于B超定位点沿肋骨上缘由皮肤进针用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右手持活检针(外套管、穿刺针),从麻醉穿刺孔沿肋骨上缘进针,至有落空感后再进针约1~2 mm,换用左手握住穿刺针外套管,拔出穿刺针芯,可见套管内有胸水流出。针对少数无胸水流出,但可闻及气体进入的气过水音的患者,迅速用左手大拇指指腹堵住外套管管口,防止大量气体进入,于外套管内插入活检针,于穿刺口3、6、9点位使外套管和活切针尽量斜贴近胸膜(斜角2O。~40。),使活切针切割面贴向壁胸膜,向外拔活切针,有阻力感,证明活切针已钩到胸膜,拔出活切针,左手大拇指堵住外套管管口,钩起胸膜组织,用福尔马林液固定送检,每个钟点位重复钩取1~3次。

2 结果

送检42份病理标本,成功获取胸膜标本40份,余2份标本为横纹肌,穿刺成功获取胸膜标本率为95.2% (40/42)。40份胸膜病理标本中胸膜慢性炎症组织12份(40 ),胸膜慢性肉芽肿性炎13份(40),胸膜结核5份(40 ),癌性10份(40 ):其中腺癌7份(40)、转移性低分化癌3份(40)。并发症有少量气胸2例,胸片提示气胸肺压缩均小于20%,出现胸膜反应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未经特殊处理自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 讨论

胸腔积液的病因极为复杂,可见于一般炎症、结核、肿瘤、变态反应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良性胸腔积液以结核最常见,而恶性胸腔积液以肺癌并胸膜转移多见。通过胸腔积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对渗出液与漏出液可作出初步鉴别,但结核和肺癌引起的渗出液,许多检测指标受检测因素的影响,特异性和敏感性低,而胸膜活检对此两种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本组20例患者胸膜活检特异性病理诊断率为70%,与国内文摘报道阳性诊断率一般为4O ~70%相符。美国胸科协会建议,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尤其怀疑结核性和恶性者,胸膜活检应列为常规诊断手段[5]。众所周知临床上诊断胸腔积液的程序,首先应确定胸腔积液的存在,分辨积液的性质,最后确定积液的病因,以病因诊断最为重要医学检验论文,在我国主要是针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有研究表明,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尤其是怀疑为结核性和恶性病灶患者,胸膜活检应列为常规诊断手段。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差异较大,有文献报道恶性胸腔积液确诊率为23.9% ,结核性胸腔积液为46.2%。本组资料数据显示,采用改良的Cope针斜钩法并多钟点位钩取胸膜组织其成功率为95%,恶性肿瘤阳性率为25%,高于前者,结核性胸腔积液阳性率也达45%,本组资料获取标本总的阳性率接近和好于部分文献报道的结果。对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通常采取胸膜活检的方法以获得病理结果,从而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美国胸科学会建议,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尤其是怀疑结核性和恶性积液者,胸膜活检应列为常规诊断方法。

影响胸膜活检阳性率主要由以下原因如下:(1)胸膜病变多局限于胸膜某一部位或呈局灶性分布,故穿刺针的型号可影响取材的准确性;(2)阻塞性炎症、淋巴管引流受阻也可引起胸腔积液,如不累及胸膜,便得不到阳性结果;(3) 部分恶性肿瘤未累及胸膜,也难以获取病变组织;(4) 钩取组织过小、盲目活检以及胸膜活检的次数均可影响活检的阳性率;(5)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病理科医师的诊断水平,亦是影响因素之一[10]。总之,胸膜活检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有一定量游离胸水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1]

[1]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7-489,I279-1282.

[2]Sokolowski JW,Burgher Lw ,Jones FL,et a1.Guidelines for thoracentesis andneedle biopsy of the pleural[J].Am Rev RespirDis,1989,140(1):257-258.

[3]解郑良,刘跃建,黄纪贵.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J].华西医学,2008,23(1);40.

[4]韩力群,李玉芳,厉为良,等.B超下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03-604.

[5]贾冲林.徐翠容.龚自力.60例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05.20(1):42.

[6]wilsher ML.VealeAG,Medical thoracoscopy in the diagnosisof unexplained pleural effusion[J].Respirologr,1998,3(2):77-80.

篇7

2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实行临床准入考核制度。研究生进入实习前,必须通过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临床实习。①入学前曾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3年以上,并已取得第一或第二阶段住院医师培训证书的研究生,经审查考核后可直接进入呼吸内科培养;②应届、入学前未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的研究生,经大内科临床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呼吸内科培养;③进入呼吸内科培养并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经我所导师组及医务科处方权考核批准后,可参加一线值班。

进行岗前培训。对进入临床前的所有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医院培训和科室培训。医院层面的培训由人事培训科组织,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要涉及急救技能、临床合理用药、医院感染、医疗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科室的岗前培训则安排专项带教教师对氧疗、吸痰、手术无菌技术、胸腔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呼吸内科的常规诊疗技术及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症、肺癌等常见病的诊治流程进行讲解。培训目的让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学习前就对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初步具备开展临床工作的技能,规范研究生的临床工作。

制定并细化培训方案。作者所在单位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大内科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到呼吸内科培养,着重于呼吸内科的临床思维和救治能力的强化训练。具体要求如下:①对于内科学进行选择性轮科,不可少于3个三级学科,其中心内科和消化内科各3个月,急诊科两个月,对内科的基本功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②在呼吸内科各亚专科,如呼吸危重症医学、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亚专科进行轮转,时间不少于1年。③结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择性地在放射科、肺功能室、麻醉科、纤支镜室、睡眠监测、胸外科、细菌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转,时间为1-3个月。④每周跟导师出1次专家门诊。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对研究生临床培训制定量化指标,如对所管床位数,收治病人人数和病种的要求,操作的种类和数量,需要掌握的专科理论知识等作出详细的规定。通过规范化的系统培训,不但要求研究生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大咯血、自发性气胸、重症哮喘、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等急危重症的诊治,还要熟悉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着症、Wegerner肉芽肿、少见肺部真菌病等少见病。要求熟练掌握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常用的临床操作与技能,包括气道廓清技术、动脉穿刺与血气分析、胸腔穿刺置管术、胸膜活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与呼吸功能监测、循环支持及循环功能监测等。

完善考核标准与方法。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进与积累的过程,必须格外注意对平时经常性考核的监督管理与落实。临床科室成立考核小组,制定研究生出科考核程序。每位研究生手持一本培养手册,详细记录轮科期间的临床实践情况,如收治病例数,书写病历的情况,诊疗操作次数,参加病例讨论、学术活动、临床科研的次数及带教的人数等,进行自我鉴定,多方面综合评估的方法,力求客观和公平。

3加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重点是让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作的流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合理的技术路线、分析数据和研究结果等。导师在教学查房中指导研究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带着科研的思维去思考,培养其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在临床实践中,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热点、难点的探索热情,在临床中寻找课题,如非免疫缺陷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的研究等。通过完整的科研训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8

1.1患者因素:(1)新生儿及婴幼儿 : 新生儿由于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由于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能。

(3)无法沟通的患者

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4)重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7)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8)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2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3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及后果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发硬,形成溃疡。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起医疗护理纠纷。

4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4.1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4.2选择合适静脉: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4.3掌握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 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4.4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4.5做好患者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4.6正确拔针: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 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5护理对策

5.1小范围外渗: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95%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在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5.2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 生姜外敷。

5.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5.4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蛋清外敷的。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

组织坏死严重,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6小结

篇9

1深静脉滤网手术的安全性

陈铖[1]等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分析》中得到数据并跟踪随访,12例患者在10年间11例治愈,1例其他部位复发。论文好网护理学论文刘宏伟[2]等在《经皮植入下腔静脉滤网的临床应用中》再次得到相同的结果,30例由不同方向、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滤网植入术后,随访30个月后滤网均无移位。赵刘军[3]等亦在《下腔静脉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中的初步应用》中得到结论,下腔静脉滤网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高骨折手术的安全性。杜小丽[4]在她的文章中指出,即使由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在滤网植入术以后配合好相应的护理和宣教仍可使原有的栓塞症状好转,并无并发症的再发生。王晓云[5]在11例手术的研究中发现,均未因植入滤网而发生手术严重并发症,成功率100.00%,95%可信区间为71.51%~100%,并且随访12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但是楼新江[6]在行56例滤网保护下取栓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无一例发生肺栓塞,13例在随访期内有髂静脉栓塞,但周边血流信号和侧肢开发,进一步溶栓治疗后好转,其中仅1例在术后3个月介入行髂总静脉支架成形治愈,应引以为训。故丁强[7]在他的文章中指出滤网为一异物,在操作时或者操作后均可能发生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2术后的护理

2.1术后的与饮食

2.1.1植入滤网术后根据麻醉的方式选择平卧时间,一般是给予局麻,平卧,不必去枕,股静脉穿刺点给予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4~6h,以利于血管穿刺点收缩、闭合,保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发生。蔡莉莉[8]文章指出次日可使用下肢空气波压治疗仪,每天2次,患肢进行间隙性气囊压迫,产生振动性的小腿充气来增加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可使静脉完全排空、保护瓣膜功能。加快下肢的纤维蛋白的溶解。没有以上条件的话,自行下肢的主动被动床上运动,如足背屈、膝关节屈伸、抬腿等活动。

2.1.2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清淡饮食,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避免食用含有维生素K类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花生、芝麻、菠菜、白菜、花菜,并且戒烟。

2.2压迫止血的方法和时间局部压迫穿刺点4~6h,宽胶带加压压迫,传统可用沙袋。必要时使用的压迫止血器,刘军翔[9]等人在试验中得到结论,压迫器的优势在于操作时间明显低于人压迫组和更换组的操作时间,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确保了压迫质量。李强[10]文章指出压迫器使用明显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及患者卧床时间,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各种侵入性的止血器使用要求过高,价格较贵,一次性使用不利于环保,普及使用还需要进行探讨。王云霞[1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植入术后护理》中指出,穿刺处给予敷料包扎并且每日更换可以预防感染。

2.3抗凝药物的使用安全溶栓效果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发病第7天血栓开始机化,一旦完全机化,溶栓药物则很难发挥效果,因此治疗时间越早越好[12]。王振全[13]的《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文中指出,实验组患肢末梢使用输液泵持续溶栓药物治疗,药物可通过各交通支进入腘静脉以到达深静脉血栓部位,论文好网护理学论文增加了患肢深静脉腔内单位时间内的有效药物浓度,并且与血栓接触前不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减少药物在体内灭活及到达血栓前分解,血栓局部的有效浓度不至于降低,用量比全身用量小,对血液纤融影响小,溶栓效果优于上肢全身给药。患肢注射不建议使用留置针, 有研究表明,静脉炎下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其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血管内,易形成血栓有关。但也有研究表明,远端(踝部、手背)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高于近端(腕部、肘部以上),可能与远端血液回流速度不如近端血液回流速度快有关。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治疗过程中运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凝)皮下注射,每日2次,并加强抗生素与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口服华法林等。黄志玉[14]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中通过数据表明,若穿刺点出血过多可减少抗凝药物,重新加压包扎,延长沙袋压迫时间。陈铖[1]在文章中指出,治疗上既要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又要溶栓、抗凝、防止栓子脱落,治疗上矛盾重重,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致死性的严重后果,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观察好出血和出血倾向,及时提供凝血数值信息,在溶栓抗凝和止血之间寻求平衡,将相互影响控制到最低,提倡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为第一。

3深静脉滤网术后的异常观察

3.1肺栓塞的观察肺栓塞是DVT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发生。下肢骨折的患者久卧在床,创伤导致的深静脉血栓,考虑是骨折处制动固定,活动受限,骨折端局部淤血肿胀,骨折端压迫静脉、静脉壁损伤等多因素影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护理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若有疑似肺栓塞的症状时,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若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喘憋、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氧饱和下降等肺栓塞的表现,应及时给患者高流量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3.2出血观察有无出血和出血倾向,特别警惕胃肠道和颅内出血。李敏[15]在收集的数据中提到78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术后的患者有6例发生出血,占到总数的7.69%,立即给予止血,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2天后出血停止,表现为无牙龈出血或穿刺点出血。有穿刺点出血,可压迫止血。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严重大出血应终止溶栓、输血或血浆。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方可再次行骨科手术。

3.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在溶栓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肿胀、疼痛程度,包括肤色,皮纹皱着,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但要与骨折手术后患肢的肿胀予以区分。每天3次测量足、踝、小腿中部、膝、大腿中部及大腿根部周径,并做记录,论文好网护理学论文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李敏[15]发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在术后半月至数年,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化,重者局部溃疡,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还观察到10例发生症状的患者不同程度地未按照医嘱穿弹力袜,口服溶栓药物。笔者认为,做好出院宣教和患者的医从性非常重要。

3.4再栓塞下腔静脉滤器阻塞被认为是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的一种并发症。但作为滤过作用,目的是捕捉飘向肺动脉的栓子,以防止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过滤器表明上阻塞是不好的,但是达到了作为滤器的目的,部分阻塞无临床意义,完全阻塞可出现下腔静脉综合征。术后其他部位栓塞,陈铖[16]在文章中表明6例植入下腔静脉滤网的患者其中有1例出院后发生其他部位的再栓塞,是因为没有坚持服药而造成。护士在术后和出院前指导正确用药、定期查血象和自我观察尤为重要。

4结论

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下肢骨折制动的特殊性增加了发病的机会。经统计,普外科手术术后DVT的发病率在19%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24%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48%、51%和61%,可见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笔者认为滤网植入的安全性已有成效,加上医技的支持、护理观察和宣教、病人的医从性,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陈铖,曾跃林,谭平,等.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分析.中华创伤骨折杂志,2006,8(11):1086-1087.

[2] 刘宏伟,任伟新,陈彩珍,等.经皮植入下腔静脉滤网的临床应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45-47.

[3] 赵刘军,徐荣明,应启沵,等.下腔静脉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中的初步应用.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0):594-595.

篇10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穿刺又是静脉输液中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如何克服静脉穿刺困难的各种因素,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我们通过对920例患者静脉输液体会进行,探讨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

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方法

2.1

消毒罐1套、止血带、一次性输器、3L医用胶贴。遵医嘱配置液体。

2.2操作

根据患者年龄和静脉条件选择静脉按操作规程穿刺。

2.3穿刺成功判断标准

针头一次性进入血管,回血好,穿刺部位无肿胀、渗液,液体滴注通畅为穿刺成功,否则为失败。

3结果

经,完全符合一次穿刺成功标准的有890例,成功率为97%,一次穿刺失败的为30例,失败率为3%,其中,患者因素致穿刺失败的为23例,因护士因素致一次穿刺失败的为7例。

4穿刺失败主要原因分析

4.1患者因素

4.1.1 生理因素幼儿血管细,较滑不易穿刺。老年患者的血管随年龄递增而呈进行性硬化加重。血管弹性降低,表现为血管硬、脆、滑,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体质肥胖的患者血管深浅不易掌握,看不清,摸不着,穿刺难度较高。所以有技术而无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一针见血。 4.1.3 心理因素有些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总是不停地问:“你能不能一针见血,一定要一针成功呀!”当血管难找时,更是表现出对护士不耐烦不信任:“血管都找不到,叫技术好的过来。”护士静脉穿刺都是在家属的直视监督下进行的,有的军队老干部家属说:“在过去,他枪林弹雨都不怕,但现在就怕你手里这枚小小的钢针,你可一定要一针见血呀!”或说:“他的血管不好,很难找,你行吗?”还有的家属喜欢选护士,孰不知被选护士或听到此话的护士进行穿刺时心理压力有多大,就怕一针不见血。

4.2护士因素

4.2.1 技术因素一些年资低的护士由于缺乏经验,对血管不了解,穿刺水平欠缺,操作不熟练,容易穿刺失败。即使穿刺成功,也由于选择部位或固定不当,导致重复穿刺。

4.2.2 心理因素

4.2.2.1 护士特殊职业因素①特殊的工作对象:护士工作在病人群体中,病人的不良情绪及病情的突变,都会引起护士情绪的变化。②特殊的工作性质: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休息,病人的病情复杂,使护士常处于应急的状态下,这可使护士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

4.2.2.2 因素①社会地位的原因:目前护士在生活及待遇上大为提高,但是,社会上还有一定数目的人没有真正认识到护士的作用,这种偏见也是导致护士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②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作为护士角色的社会关系有医生、护士长、护士、病人及病人家属,处理众多的关系中护士大多数时间是服从的位置。如:个别患者的无理或患者家属的不理解,护士长的过分严格要求,年轻医生缺乏计划性的医嘱等等,都必然会影响护士的情绪。

4.2.2.3 家庭及生活因素护士是普通的人,她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恋爱、组织家庭、住房、家务负担、老人及孩子、两地生活等因素都可以影响护士的心理变化。

4.2.2.4 生理因素①月经周期:由于生理特点,女性在月经周期可出现体力及心理上的变化影响心情变化。②妊娠导致的不良心理:主要原因是早期的妊娠反应,中晚期体力改变及胎儿健康等都会影响护士情绪的改变。

5护理对策

5.1做好心理护理

情绪紧张是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静脉穿刺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应放在改善患者的紧张情绪,转移、分散其注意力。笔者在实践中出静脉穿刺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5.1.1 注意转移法这是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方法。护士走近患者,从准备工作至穿刺成功之前,通过查对、询问治疗、护理及生活情况等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谈话应态度诚恳,关心体贴患者,最好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让患者通过思考才能回答所提问题,同时谈话不能间断、紧紧牵制病员的思维,使患者没有空隙思考别的,从而有效地转移其注意力。 5.1.3 开导法适用于对治疗缺乏信心和丧失信心的患者。对这类患者应向他们讲明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相互间的关系,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效果,列举同类患者治疗成功的实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主动配合治疗。

5.1.4 鼓励法适用于体质较差,对疼痛敏感者。要鼓励他们向别的患者学习,带他们到其它输液病床前(已输液三天以上为好)了解输液者作静脉穿刺的感受,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提高对治疗配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一试。

5.1.5 激励法适用于身体素质好,性格开朗又惧怕输液的青少年,运用激励的能非常有效地激发病员的勇气,增强战胜疼痛的勇气,起到独特的效果。

5.2护士要练就过硬的静脉穿刺技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

5.2.1 正确选择静脉穿刺部位在穿刺前,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如年龄,所患疾病及静脉条件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地选择静脉穿刺部位。如小儿应选头皮静脉。产妇输液部位应取产妇前臂内侧,肘正中静脉与腕部之间的前臂内侧静脉,由于前臂内侧静脉血管弹性好,不易滑动,产妇用力时回血机率相对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一般应选择小静脉的远端同时避开静脉瓣或静脉窦的部位。 5.2.3 保持良好的心态护士应该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在上经常听见护士这样讲:今天真不顺,一连几针都扎不进、越扎心越慌等等,这些话正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如不能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必定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影响护理效果。

5.2.3.1 急中求稳,在抢救病人急需建立静脉通路时选择好血管进皮后,不要急于刺入血管,要稍有停顿,深吸气后再刺入血管。

5.2.3.2 在给自己熟悉的人行静脉穿刺时,静脉穿刺的准备工作不宜过快,尽可能的与患者谈论一些与静脉穿刺无关的话题,这样既可摆脱自己的紧张情绪,又可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44-02

0 引言

循证医学是来自以人为基本观察单位的,关于健康和疾病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结果,是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和宏观医疗卫生决策的研究证据。循证护理打破了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护士在掌握理论知识、积累护理经验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运用证据的水平,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科研结果的评价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自己的护理措施,针对不同人群、疾病,遵循证据,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恢复。在儿科护理中,循证护理大大转变和完善了医学护理模式和护理需求。循证护理通过确立问题、寻求实证、应用证据和检测实证结果,几个步骤进行实践。

1 确定问题

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患儿的病情,收集家属反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归纳分析循证护理中的问题。儿科各系统疾病中的护理中,以静脉输液为例,其问题主要有患儿血管细,心理恐惧,不配合护理人员,进针后回血慢,甚至无回血,家长一次穿刺成功的期待值高,以及由疾病、年龄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等不同,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等。在早产儿的护理中,则主要是如何增强早产儿的生理机能,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2 查找实证

根据提出来的相关护理问题,检索有关文献,结合专家与患儿家属的意见,得到与决策,经济,临床相关的证据,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收集整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评价,分析它们的真实可靠性与临床实用性,制订最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得出结论。

3 应用证据

根据实证,对所要改变的护理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便于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如,手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在穿刺时不宜握拳,止血带宜稍紧一些,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乏神经三角区域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同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横向压揉,使其快速麻木,降低痛感。并加大进针角度,直接进针,减少皮肤损伤。拔针后采用竖压法迅速将棉球纵向按压血管穿刺处4min,同时压住内外针眼,避免淤斑与血肿。近年来,留置针封管技术已相对完善,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有效保护患儿血管。选用易于固定的较粗直的静脉,并避开静脉瓣,进行穿刺,如头部正中,手背,耳后,肘正中,踝部等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手法,退针送管都要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并有效固定留置针,用肝素液封管,缓慢轻柔推注,在推注到1/2~1/3时夹管,能有效降低堵管,减少外渗肿用及静脉炎。应用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先用生理盐水滴注再封管。

在掌握最有效的技术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重视患儿及家长心理。患儿在进行穿刺时会紧张害怕,护理人员可用肢体接触,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使其放松,使患儿产生信任,并积极鼓励表扬,用榜样法,意象法使其配合,对胆小的患儿,可在穿刺和拔针时,遮挡并转移其注意力,对哭闹,强烈拒绝的患儿,可慢慢说服,缓和处理。操作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注意事项其操作程序,得到家长心理支持,取得其信任,在良好的情绪与气氛中,使患儿得到正面引导。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在对早产儿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还需加强环境管理。温度,躁音,光线,疼痛刺激都会影响早产儿的病情。经循证支持,护理时应尽量减少操作,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在注射,吸痰或抽血时,应使其形成屈曲。用毛巾等物品作为卧具,使手脚能触及衣物等,产生安全感,促进屈曲,增强神经行为的发展,用水枕进行头颅的塑形,以俯卧位减少早产儿的气道阻力。使用合理喂养促进大脑快速增长,保持舒适的能促进早产儿的神经行为的发展。为促进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增加,使早产儿能尽早母乳喂养,减少因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产生较为严重的腹胀而危及生命。通过循证支持,给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的安慰剂奶嘴。

对各系统疾病的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制定个体化及病情各阶段的康复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病例管理与跟踪。鼓励父母照顾患儿,护理人员细心,连续,固定的护理,减轻家长因分离产生的焦虑,耐心解释患儿病情,使患儿家属消除恐惧与怀疑情绪。

4 检测实证结果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循证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的主客观疼痛感上均比普通护理要低得多,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达98%,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优于普通护理,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明显降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儿的依从性提高。在对早产儿的护理上,循证护理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减少,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俯卧位因其口鼻俯于床面,容易发生窒息等危险,故实施暂不考虑。

在对各系统疾病的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对患儿病情进行针对性干预,并对家长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使病人的康复率得到提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5 结束语

在儿科开展循证护理,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在制定与实施方案时,考虑患儿家属的意愿及经济条件,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意识,提高了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对护理学科而言,循证护理鼓励了护理人员参与医疗,发现并解决医疗中的问题,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与科研水平,使护理人员以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护理的同时,加强了医护的协调性和科学性。循证护理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主流,也促进了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循证护理起步较晚,其文献评定多为四级,即个人经验与非试验性的研究,核心掌握依然不够准备,缺少对照病例及大样本的随机实验,科研论文偏少,护理人员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无法阅读大量外国医学论文,信息资源较为匮乏,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加强循证护理在医学领域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贵荣. 用“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指导护理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01)

[2] 刘林敏,朱倩,莫小叶. 循征护理在产后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年10期

[3] 叶华,姜宪辉,李筠波.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20:15-16.

[4] 裴炜娜. 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782-783.

[5] 戴建建.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5:912.

[6] 胡雁.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10,0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