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风险投资学论文

风险投资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3: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投资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风险投资学论文

篇1

此外,当前海外招商引资的环境接近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量引起外资企业的绝佳时机,应该拓展眼界,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隔壁的朝鲜等闭关锁国的教训作为失败典型,完善引起来的开放政策,在这个驱动下才能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改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安宁的局面给中资建筑企业,同时也要端正国内政府的意识,服务于外商企业才是更有利于当地国泰民安的长期措施,保证中国建筑企业与国内的当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是一个长期长久之计,任何地方保护主义都是短期行为,不会带动当地的经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股权安排:

篇2

此外,当前海外招商引资的环境接近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量引起外资企业的绝佳时机,应该拓展眼界,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隔壁的朝鲜等闭关锁国的教训作为失败典型,完善引起来的开放政策,在这个驱动下才能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改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安宁的局面给中资建筑企业,同时也要端正国内政府的意识,服务于外商企业才是更有利于当地国泰民安的长期措施,保证中国建筑企业与国内的当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是一个长期长久之计,任何地方保护主义都是短期行为,不会带动当地的经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股权安排:

篇3

课题项目:文章系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为例,课题编号:2013BZZ174)

1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概述

“风险投资”来源于英文“Venture Capital”,最早出现于16世纪初欧洲人的远洋探险投资。1946年美国人乔治·迪罗特和罗夫·弗兰德创办了“美国研究和发展公司(ARD)”,形成了第一个风险投资组织,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由此产生。风险投资运作过程包括融资、投资和退资三大阶段,其具体过程大约可分为如下六个阶段:筹集风险资金;寻找可投资项目;筛选和评价;谈判并完成交易;运作资本;实施退出。风险投资的运作主要包含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三个主要行为主体。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供给者,其构成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外国投资、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科研单位自筹资金等。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资本的运作者,是连接风险企业与投资者的纽带,其职能包括: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参与风险企业管理,取得收益后从风险企业撤回资金。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接受者,负责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成果,在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后,将创新成果通过市场运作,获得商业化的经济回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投资机构的自身结构还存在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其组成形式仍旧是国有独资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首先这样的机构会导致政府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以市场的经济效益为第一影响因素,有时候会凭借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投资的科技创新项目,可是这些政府官员从来没有参与过相关的科技研究,同时也不用对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因为风投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和随意性。而各个部门资助的对象往往是本行业或本部门的项目,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往往是多元的,所以项目的投资往往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其次由于我国财政本身的性质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在目前的风险投资机构条件下,国家财政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投资力度不可能过大,这样会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造成不良后果。最后如果继续由政府部门作为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将很难在科研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很难对政府部门做出的风险投资决策做出约束,轻则人才流失科研项目失败,重则造成一系列。

2.2 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科技项目无法正常产出

风司将科技项目成功上市融资,是对科技项目的再次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并且缺乏正常监管使得证劵市场的投机性非常强,已经成功转型的科技创新公司无法在证劵市场上正常运作,创业板的上市运行状况就明显带有投机性。科技创新公司骑虎难下,创业板块本应该成为科技项目融资的天堂。

2.3 风险投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

我国拥有大量科研机构和科研企业,并且每年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多,就广东省而言2000年的科研项目已经达到了2万多项,但是基数大并不代表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可以允许接纳风险投资,并且虽然我国拥有较多的高技术攻关能力的企业,但整体科研技术尚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项目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2.4 风险投资人才缺乏,素质低

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财经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区域内风险投资人才的丰富,风险投资人才是专业性、创造性、多元的复合型人才,风投人才的产生不但需要前期的教学还需要相关风投机构的培养,以贵州省为例,一个省在2008年只有49人从事专门性质的风投,并且只有百分之18的人属于硕士学历。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不但是人数上的缺乏还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的意识和知识上,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知识上。

3 政策建议

3.1 形成有力的政策推动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使其对宏观投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机制尚不健全,风险投资的规模受到了极大制约,新兴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起步初期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取,从而限制了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和弱化投资风险,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优惠政策,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3.2 建立完整的运行结构

(1)扶持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的运作者,其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增值服务,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风险投资力度,必须促进本区域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成长。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由地方政府组织,通过政策性银行出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对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发展发挥引导作用。二是地方政府利用所筹集到的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以国有股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并最终通过产权转让等方式退出。三是地方政府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联合起来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风险投资公司,并且这类风险投资公司应当是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

(2)培育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首先,加快对现有风险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其次,可以对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最后,可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3)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因其筹集的资金规模大,可以同时对若干个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行模式。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经营同样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性,但与对单个项目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风险基金同时投资多个项目,那么只要有一、两个项目取得成功,就能使全部基金获得较好的收益,有效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因此,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具体的形成渠道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向社会直接发行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或受益证券凭证的方式形成的,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并委托专门的风险投资运营机构进行各类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此种基金有效的吸收了社会投资者的分散资金,满足了部分投资者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取高收益的要求,但是证券市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行的规模。二是由中外双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中方负责提供投资项目和投资的具体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国内的优势。外方则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经验。这种基金,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学习国外风险投资管理运作的经验,提高国内风险投资的运作水平,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是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各地方政府要在按照国家现有各种投资基金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基金在投资范围、资金运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严格具体的规定,确保风险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降低投资风险,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3902

1 现代组合资产理论的产生及主要理论

现资组合理论(Modern Protfolio Theory)是西方现资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来财务金融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和深入探讨的重点课题。这一理论以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统计学、理论抽象、应用数学等方法,对资产组合的特性进行以定量为主的分析研究。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金融学家Harry•m•markowitz发表了《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论文中,markowitz把证券组合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替代关系数量化,提出了均衡分析的新思路和分析方法。这就是现代证券组合理论(Modern protfolio Theory)的基本框架。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威廉厦普(William •F •Sharpe)发表了《资本资产定价: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约翰琳特纳(John•Lintner)的文章《风险资产的价值,股票资产组合的风险投资选择,资本预算》。在比较强的假设之下,给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CAPM模型主要是用来描述证券的风险价格进而得出均衡价格形成机理的。

1976年,罗斯(Stephen •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在他的《资本资产定价――套利定价理论》一文中指出,任何资产的价格可以表示为一些“共同因素”的线性组合,即资本市场中某种资产的价格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所确定。

2 现代组合资产理论的应用及缺陷

2.1 马克维茨模型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问题求解以及其一系列的研究结果依赖于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便是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所选择的n种证券的收益率是线性无关的,即任一证券的收益率不能由其他证券收益率线性表出。在这一假设条件下,证券组合收益率的方差矩阵V是非奇异的,当然也是对称矩阵,实际上还是正定对称正矩阵。无论是证券组合投资模型的允许卖空、限制卖空情形研究,还是许多有关该模型各方面性质的分析均沿用这一假设条件。还有一些研究工作对V的要求就更为强一些,需要V是对角矩阵,也就是说所选用的n种证券的收益率是两不相关的。这一条件对投资者的证券组合选择的要求就更加苛刻一些。在理论上,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经济系统中选用各类证券,以便尽量满足证券收益率线性无关以及两两不相关这些假设条件,但是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不仅两两不相关的证券收益率的证券组合是不易获得的,就是证券收益率线性无关的证券组合也很难得到。于是就有必要对一般的对称方差矩阵V所对应的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均值―方差模型很多前提假设与现实情况不符,如证券投资者的目标是: 在给定风险上收益最大, 或者在给定收益水平上风险最低,即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投资者对风险效用的看法也不相同。这就使此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核心思想是资本市场上,由于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多元化加以消除,所以市场参与者对于这种风险不会给予补偿,而对期望收益产生影响的只是无法分散的系统风险,而风险资产组合只取决于资产组合管理者对不同资产前景的预测,这意味着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只取决于资产组合管理者对不同资产前景的预测。而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无关。目前,CAPM在资本预算分析、资本成本估计、投资管理、基金绩效评价、公司财务、股份分割、兼并等方面都有应用。标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系统地解释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机理,但其中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放松这些假设条件的非标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应运而生。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同时放松两个假设条件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多个持有期的时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由此简化的消费导向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于不仅考虑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所要面对的投资风险,而且考虑消费环境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机会集向不利方向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因此,显示出较强的现实解释力。然而,这些模型,或因内部结构不很清晰、或因存在数据获取的困难,也使其对投资者的现实指导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3 套利定价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描述了风险资产的均衡定价机制,但它基于许多严格的假设条件,而其中的某些假设与现实经济存在较大差距。由Stephen.Rose(1976)提出的套利定价理论从更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除市场风险外,资产的均衡收益还受到其他多个因素影响。套利是资本市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市场上同一资产或同一市场上不同资产的价格之间暂时存在的不合理关系,通过买进和卖出相关资产,待这些资产的价格关系趋向合理后,立即进行反向操作,从中获取利润的交易行为。由于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为合理,贴近现实,因此,套利定价理论在内涵和实用性上都更具广泛意义,但在理论的严密性上却相对不足。

APT的局限主要表现在:首先,模型的结构不清晰。APT没有说明决定资产定价风险因子的数目、类型、各个因子风险溢价的符号、大小。其次,由于APT中生成资产收益的多因素模型中包括残差风险,而这一风险只有在组合中存在大量资产时才能被忽略,因此,APT是一种极限意义上成立的资产定价理论,对实际有限的资产组合而言,其指导意义受到一定限制。

3 证券组合投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证券市场以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是一个仅有10年发展历史的新兴市场,考虑到象美国那样有上百年交易历史的证券市场尚不具备强型效率,因此,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主要集中在弱型效率和中强型效率两个层次上。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以Markowitz 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为基石, 对证券组合投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以均值――方差投资决策模型为代表的线性规划方法、二次规划方法等静态组合投资决策方法; 以随机最优控制方法、模糊规划方法为代表的证券投资动态控制方法; 从改进证券风险度量的方法入手,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度量证券的风险得到了大量证券组合投资问题的改进模型, 例如用熵来作为“方差度量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的补充, 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现实证券市场中, 风险证券的收益是一个动态波动值, 因此将风险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处理成不确定的区间估计值, 将更接近现实证券市场. 采用了区间数线性规划方法来研究证券组合投资问题,这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William F Sharpe, 杨秀苔,刘星等编译.证券投资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赵昌文,俞乔主编.投资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凯斯•布朗,弗兰克•瑞利,李秉祥等译.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4]高全胜,李选举.基于CVaR的投资组合对资产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

篇5

一、引言

在高新技术商品化过程中,创业投资是解决其资金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创业投资对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近几年创业投资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是没有形成蓬勃期,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孵化高新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由于高新技术成果在转化为商品过程中的风险较高,创业投资机构为了避免高风险,不愿意介入早期高新技术企业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的发展。由于创业投资存在着多重财务契约关系以及财务契约明确了缔结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实现缔结各方之间的风险共担,因此本文从财务契约角度来寻找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担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以及加速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二、创业投资风险分担模式

本文以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为主体,提出以下五种创业投资风险分担模式:

1.创业投资机构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模式

在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中,保险机构在分散和化解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借助保险机构的力量来降低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保险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担保险种间接地参与创业投资过程中。在创业投资机构与保险机构风险分担模式下,保险机构主要通过为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提供保险来分担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失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保险机构在提供保险之前对创业企业的调研以及保险之后的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2.创业投资行业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是创业投资机构的重要自律组织,设立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有利于创业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分担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一是代表会员向政府呼吁,要求政府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管理条例、税收政策和法律条文等;二是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及理论探讨,并且编撰出版创业投资学术论文和年度报告,这对提高我国的创业投资理论水平,进一步指导创业投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可以借助研讨会的契机帮助培训创业投资从业人员,向社会普及和宣传创业投资知识,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三是设立专门的创业投资机构互助基金,其来自于各会员缴纳的互助费,互助基金可以对会员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并通过专业的角度对项目提出投资意见,有利于创业投资机构控制投资风险,同时专业的互助基金也可以在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失败时根据其损失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与赔付,从而降低创业投资机构的失败风险[1]。

3.创业投资机构之间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是创业投资机构对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一种股权式投资,在投资过程中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存在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要比传统投资方式要高的多。同时,从国外的创业投资发展历程来看,创业投资机构对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投资有最高限额的规定。因此,对于那些需要投入较多资金的高速成长的创业企业而言,单一的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创业投资机构必须寻找多家创业投资机构与其联合进行投资。

所谓的联合投资,是指建立在财务契约基础上两家或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一家高科技创业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2]。这种投资既可以在同一阶段,也可以在不同阶段投资。根据EVCA(2002)统计,2001年欧洲创业投资额约为22.331362亿欧元,而实行联合投资的金额达到6.979829亿欧元,约占全年投资额的30%。在美国,联合投资的比例更是达到90%以上[2]。由此可见,联合投资已经成为创业投资机构之间风险共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投资策略之一。

4.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在其运作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包括创业资本的筹集、创业投资机构的建立、创业企业的选择和运营及创业资本的退出四个阶段。创业投资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投融资财务契约的安排。依据这种财务契约安排,资金从投资者流向创业投资机构,经过创业投资机构的筛选决策,再流向创业企业,通过创业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流回至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再将收益返回给投资者,构成一个资金循环。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创业投资的周转。在资金循环过程中要涉及到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双方的效用衡量标准及信息占有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其各自的相关行为可能在总体上对创业投资的综合利益目标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广泛存在。因此,为了减少投资过程中的成本,解决冲突问题,创业投资机构必须采取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来控制创业企业家风险,同时能够确保创业投资成功。创业投资机构采取的投资策略为分阶段投资方式。

分阶段投资是创业投资机构按照创业企业的发展阶段分期投入资金,并且在每次资金投入时,都会签署一份契约。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契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创业投资机构会在契约中注明下一次资金注入的条件。

分阶段投资可以使创业投资机构保留放弃前景黯淡项目的权利,对创业企业家构成压力,促使其努力工作,从而降低道德风险。此外,创业投资机构分阶段投入资金也意味着其需更经常地搜集信息和严密地监督创业企业家,能够对创业企业实现强有力的控制,帮助创业投资机构消除创业者误导后续投资的动机,降低其投资风险。

5.产学研风险共担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创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等有关各方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出发,为了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住新的市场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实现共同远景、争取最佳利益和提高综合优势,结合彼此的优势资源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

这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是建立在财务契约基础之上的,所以又可称之为契约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中最主要的一种合作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合作各方以财务契约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起联系,共同投资(包括技术作价入股),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通常合作内容可以从技术、生产方面扩大到资金、设备、人才、管理销售等多个方面,合作过程也可以由技术协作、技术生产协作延伸到技术—生产—经济合作的全过程[3]。

三、结论

在以上五种风险分担模式中,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风险共担模式是创业投资过程中固有的一种模式,不可任由创业投资机构及创业企业选择。前三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创业投资机构而提出的,创业投资机构可以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模式是针对创业企业提出的,由于在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承担的风险大小都会直接影响到创业投资机构所要承担的风险大小,因此,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模式在降低创业企业风险的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此模式只能由创业企业来选择,创业投资机构没有选择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王一军,林嵩.风险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分担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09.

篇6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因此,金融学教学改革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为未来从事金融管理与投资、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与理财等金融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金融学教学改革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

尽管《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等金融教育改革工程深入研究了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等问题,对于掌握金融学专业教育基本规范、从总体上提升金融专业教育水平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但上述研究以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建设为重点,分析的是一流大学为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而面临的金融学本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最新教育部、财政部正在推进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建设项目大多数也由一流重点大学承担,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微观金融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不到位

如前所述,随着微观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各地方院校在制定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在顺应金融微观化的发展方向,开设了若干微观金融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完成了单纯由宏观金融为主到宏微观金融并重的转变。比较而言,由于宏观金融类课程一直是我国金融专业核心课程的经典,在课程设置、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安排、重点与难点把握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已形成基本规范,各学校正在尝试的是如何在遵照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微观金融类课程教学相对不成熟,尚未解决以下问题:微观金融类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是什么?如何避免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针对微观金融类课程的技术化、实证化要求,如何跟进相应的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在内的教学方法改革?尽管各院校的教学改革也有所涉及上述问题,但基本上没有形成与各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微观金融类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规范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三、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构想

笔者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具有针对性。地方院校在研究金融学本科教学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问题时,应该将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金融学专业教学基本规范与地方院校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根据各自的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研究与设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一)改革理念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必须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包括课程设置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系统的课程建设来实现。

2.坚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前沿与地方性院校办学模式相结合

为系统地推进课程建设,我们认为应在正确认识金融学科因“开放”与“动态”而致的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基础上,坚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前沿与地方性院校办学模式相结合原则,在整合微观金融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时,既要保障学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规格和要求——为学生构建起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又要照顾到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环境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强化微观类课程整合。

(二)改革内容

根据上述改革理念,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整合微观金融类课程

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成投资、银行、保险等三类(详见表1)。明确每类课程设置目的以及主要核心课程,并从现有基础出发提出具体的建设途径;二是明确各门课程的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并协调好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分工与衔接。现行的相关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期货理论与实务》《风险投资》等微观金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容交叉与重复。为此,我们应在借鉴有关院校相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院校办学环境、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研究确定各门核心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并通过修编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等途径,协调和明确各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改革教学方法

鉴于微观金融类课程高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认为应该重点推进以下三大教学方法改革:

篇7

一、引言

网游产业于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不过十多年的历史,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壮大起来。现实生活中,玩网游被认为是一种最时尚和潮流的生活方式,数不清的年轻人趋之若鹜,这种热闹的场面也奠定了网游产业成功的基础。

国内自1999年,第一款正式运营的图形MUD《万王之王》推出,标志着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正式形成。通过近10年的发展,网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整个2007年将达到125亿元。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内的网游产业也逐渐形成包含游戏开发、运营、相关配套服务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个网游产业链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游戏玩家。

二、波特的钻石模型与中国网游产业的竞争力

从中国网游的发展历史看来,初期(2000年~2003年),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2001年,上海盛大公司凭借其的一款韩国的网络游戏《传奇》而缔造了盛大网络的传奇,实现从利润为零到2亿元的突破。成功者的示范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网游这个行业中来。从目前国内网游的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判断,中国的网游产业正处在一个加速的成长期。问题是,网游企业和产品的大量涌现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的网游产业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传统的游戏强国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网游产业还存在哪些差距?我们又应该从何处着手去打造我国的网游产业竞争力?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给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

波特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一个国家能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展露头角,必须从每个国家都有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项要素来讨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如图1:

由于,国内对网游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这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理论上,单独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产业都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依赖于产业链上各组成企业优势的组合,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产业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价值网络,在这个价值网络内,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基于一种合作的交易关系, 即一个企业可能是某种产品供应商的同时也可能是某类产品的客户。如果一个产业的相关或支持产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那么在市场的推动下,通过产业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共享,协同开发,服务支持等将会推动核心产业的快速成长、升级。反过来,核心产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便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诉求,以此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利润。而核心企业积极国际化的过程又会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有可能深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衍生出新的周边产业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产业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使整个产业价值网络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具体到网游产业,我认为围绕网游这个核心产业的相关产业主要包括IT制造业,电信网络服务业,传媒业,出版业,展览业等,支持产业包括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投融资机构等,另外还有一些由网游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如电子竞技产业,游戏中人物服饰、玩具模型的专卖店等。下面一节,笔者将较为详细地介绍国内网游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与韩国做一个横向的对比。

三、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情况

1.IT及电信服务业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信息技术、宽带互联网络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率逐年提高,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53.3%,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岁~24岁的青年。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增至16%,正处于网民快速增长的阶段。 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美日韩等互联网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意味着中国与IT相关的产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用户的组成中,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695.7万户,达到1949.0万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561.1万户,达到6646.4万户。而提供电信网络基础服务的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卫通、铁通等6家企业在互联网络方面的收益也是大幅攀升。

国内在互联网的建设、普及方面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与发达国家已经步入成熟稳定期不同,中国无论从网民的增加数还是宽带用户的增加数来看,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而宽带互联网恰好就是网游产业的硬件基础,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以及企业服务的逐渐完善加上占总体网民近三分之一的年轻网民都为中国网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网游企业而言,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2.传媒出版业

在韩国,媒体出版业对网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有专业的游戏频道,通过对游戏的介绍和分析,激发大众对游戏的兴趣。而公众媒体则在消除人们对游戏的负面印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还催化了职业电脑游戏联赛的诞生,有线电视对这些赛事的转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游戏的陈旧观念。另外,韩国游戏杂志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而专业,很受游戏爱好者们的欢迎,也成为游戏宣传报道方面的重要媒介。

国内由于近几年网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竞争的加剧,许多网游企业也开始尝试与传媒、出版、广告等行业合作以延伸网游的产业链条。传媒出版广告等产业也以积极姿态的回应,新浪、网易、搜狐、TOM、腾讯等各大传统门户网站都开设了专门介绍网游的版面,网易甚至还自主研发了《大话西游》等深受网民喜爱的游戏从而正式进军网游产业的核心,2006年仅在网游上的收益就超过10亿。在传统的纸质媒体方面,专门介绍推荐网游信息,提供游戏攻略的报刊杂志就不计其数;而主流的图书出版商方面,如华文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更是将网游的情节演化成扣人心弦的小说故事推出市场,给沉闷的出版界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热捧。在视听媒体方面,国内十分罕见专门介绍网游相关信息的独立频道,除了在沸点、PPLIVE等流媒体上有些WCG等电子竞技大赛的转播。2006年,久游网上海东方卫视联袂打造了一档《舞林大会》节目,虽然在这里久游网只是作为一个赞助商的角色,但借助东方卫视这个平台,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主业。

从上一段的阐述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网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出版等行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商业平台。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不全面,它忽视了媒体出版广告等相关产业对网游产业的支持作用。具体体现在:(1)媒体、出版及广告业为网游产业提供了专业的宣传渠道。经过多年的成长,网游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产品如何从众多的相类似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让玩家了解,熟知,并体验这款产品,那么媒体出版等产业恰好提供了这样的营销平台。(2)网游企业的游戏开发人员可以从已出版的小说或视听娱乐,动漫等节目中借鉴思路情节,找到创作的灵感,开发出更多新颖有趣独具创新的网游产品来。从整体而言,网游、传媒、出版、广告等产业同属于文化产业这个大范畴,他们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产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相互利用,而且在一个企业内融合多个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也渐成趋势。存在的问题是,媒体等产业与网游产业的合作仍不够,在宣传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上与韩日等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3.人才培养机构

网游产业属于一种创意产业,产品的创新应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目前,国内的网游产品大量涌现,让玩家目不暇接,但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国内自主研发的网游产品创新程度不足,很多是模仿甚至抄袭进口的游戏产品。(2)游戏题材单一,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3)不少企业投机思想严重,为尽快抢占市场先机,将一些尚未完善的产品提前推出,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玩家对国内游戏的信心。除却第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就在于国内缺少有竞争力的游戏研发人员。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预计,今后几年内中国游戏开发人才需求为2万人,而目前却不足5000人,尚存在相当大的人才缺口。而这个问题和国内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或者说人才培养战略是不无相关的。当网游产业在中国尚未成长起来之时,无论是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足够的开发人员储备。当产业进入发展高速期,国内的网游人才培训机构却如井喷式涌现,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培养计划,非但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来,反而会产生人才培养的泡沫,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一边网游企业依然为人而愁,一边大量的所谓接受过培训的游戏开发人员苦于没有出路。

反观韩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做到网游产业世界第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培养战略。韩国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下,形成了多层次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一般的职业教育,还设有正式的游戏精英学位教育,以及专门的游戏研究院,与我国的“短平快”式的职业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长期游戏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而且对培训的教材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监管,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图3是中日韩三国在游戏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们的差距。

4.融资体系

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一国的投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直接相关。网游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的产业,一个游戏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游戏品质、网络社区经营、网络管理技术、营销渠道四大成功要素缺一不可,而且网络游戏产品开发的难度越来越高,开发周期越来越长,因此对于资金和人力的需求都更加庞大。目前,研发团队能获得资金支持的途径有:风险投资、大型财团的研发基金、资本市场IPO、政府的扶持等。由于在资本市场的主板上市的条件一般都非常苛刻,因此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具备国内外资本市场主板上市的能力外,其余的多为初创企业甚至只是拥有某个idea的研究成员,那么如何去扶持或培育这样的企业乃至只是一个团队的成长,这就考验了一个国家其余几种融资途径的眼光和气魄了。在中国国内,大型财团的研发基金几乎是不会投在网游产业的,因为网游的产业地位并非居于主流;而资本市场上只有深交所存在着创业板但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在政府扶持方面,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游产品减少政府审批程序,缩短产品面世周期,并提供财税政策优惠和10亿到20亿元的专项国家资金,相比韩国政府每年500亿韩元的投入以及成立游戏投资联盟,对风险游戏厂商减免税收,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相关支持措施,中国政府的扶持力度远不如韩国,资金投入杯水车薪,也没有长远的融资安排。那么,风险投资就成为国内发展网游产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据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本土机构创业资本总量为275.62亿元,2005年为275.43亿元,外资机构创业资本总量由2005年的189.07亿元增加到308.23亿元,增幅达63%。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而外资背景的风投企业资本快速增加也说明了国内创业氛围浓厚且机会丰富。从资本的投向产业看,IT业仍占首位;另据iResearch机构统计2007年第三季度就有11家网游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加上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完美时空和巨人网络,这都表明国内网游产业巨大的成长性吸引了众多创业资本的青睐;同时投资网游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也将激发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新兴产业的热情,于投资者、国家投融资体系和产业的发展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5.缺失的辅助机构

在对比韩国网游产业崛起的过程,我们发现行业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统一的技术平台等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产业咨询公司可以给予游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包括技术、生产制作、市场调研、市场推广、融资安排、用户反馈方面的专业建议。行业协会则可以在制定行业共同规则,资源整合,产业整体包装推广,协调企业间利益,信息共享,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会,相关权益的维护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则是在韩国政府的要求下建立,旨在降低开发费用,避免重复建设,也利于日后产品的评估和追踪改进。而国内在这三个方面几乎仍处于真空地带,我们认为加强这类辅助机构的建设,于我国网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政府行为与网游产业竞争力

在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里,政府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他认为,政府并不直接创造产业的竞争力,而是通过影响钻石体系的四项关键要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这种间接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影响产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态、同业竞争的形态和强度,影响产业发展的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四项关键要素的组合效率,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到底需不需要产业政策,政府是应该放任还是干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从韩国政府缔造韩国网游产业的传奇来看,似乎看到了对产业政策正面效应的一个有力佐证。确实,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的极大支持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从将网游产业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开始,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投融资渠道的完善,产业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和产品出口,网游产业公民意识的普及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培育,统一开发平台的构建和核心前沿技术的研发、传播,保障产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订立等方方面面做了长期、详细和精准的规划。这也为中国政府提供了许多不仅适用于网游产业上的有价值的经验。但就落实到如何提高网游产业竞争力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最迫切的就是中国政府应该明确网游产业在国内产业中的地位,积极向公众宣传网游的正面形象,完善服务职能的同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不应过分干涉企业的具体行为,让中国的网游企业在良性的竞争中充分成长,提升竞争力。

五、总结

通过对网游产业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政府行为方面的阐述,并与韩国相关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中国网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一个大致的判断。下表是综合了钻石模型其他几方面因素对中日韩三国网游产业竞争力做的一个总的评价。

表中各个要素的评分,中国都低于作为游戏强国的韩国和日本,这样也表明了中国网游产业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而言仍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方面与邻国相比评分非常悬殊,这也指出了日后国内产业努力和改进的方向。未来的中国市场是韩日等游戏强国的必争之地,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国内网游产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美)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

[5]中国风险投资学院(香港):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2年~2007年,深圳: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6]臧旭恒等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奚声慧:网络游戏产业之经济学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8]iResearch-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年度点评.互联网周刊,2008年第2期

[9]孙 靖: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张益明 颜锦江: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竞争力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01期

篇8

一、引言

网游产业于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不过十多年的历史,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壮大起来。现实生活中,玩网游被认为是一种最时尚和潮流的生活方式,数不清的年轻人趋之若鹜,这种热闹的场面也奠定了网游产业成功的基础。

国内自1999年,第一款正式运营的图形MUD《万王之王》推出,标志着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正式形成。通过近10年的发展,网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整个2007年将达到125亿元。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内的网游产业也逐渐形成包含游戏开发、运营、相关配套服务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个网游产业链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游戏玩家。

二、波特的钻石模型与中国网游产业的竞争力

从中国网游的发展历史看来,初期(2000年~2003年),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2001年,上海盛大公司凭借其的一款韩国的网络游戏《传奇》而缔造了盛大网络的传奇,实现从利润为零到2亿元的突破。成功者的示范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网游这个行业中来。从目前国内网游的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判断,中国的网游产业正处在一个加速的成长期。问题是,网游企业和产品的大量涌现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的网游产业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传统的游戏强国韩国和日本相比,中国的网游产业还存在哪些差距?我们又应该从何处着手去打造我国的网游产业竞争力?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给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

波特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一个国家能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展露头角,必须从每个国家都有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项要素来讨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如图1:

由于,国内对网游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这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理论上,单独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产业都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依赖于产业链上各组成企业优势的组合,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产业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价值网络,在这个价值网络内,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基于一种合作的交易关系,即一个企业可能是某种产品供应商的同时也可能是某类产品的客户。如果一个产业的相关或支持产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那么在市场的推动下,通过产业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共享,协同开发,服务支持等将会推动核心产业的快速成长、升级。反过来,核心产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便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诉求,以此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利润。而核心企业积极国际化的过程又会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有可能深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衍生出新的周边产业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产业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使整个产业价值网络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具体到网游产业,我认为围绕网游这个核心产业的相关产业主要包括IT制造业,电信网络服务业,传媒业,出版业,展览业等,支持产业包括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投融资机构等,另外还有一些由网游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如电子竞技产业,游戏中人物服饰、玩具模型的专卖店等。下面一节,笔者将较为详细地介绍国内网游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与韩国做一个横向的对比。

三、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情况

1.IT及电信服务业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信息技术、宽带互联网络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入,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率逐年提高,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53.3%,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岁~24岁的青年。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增至16%,正处于网民快速增长的阶段。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美日韩等互联网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意味着中国与IT相关的产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用户的组成中,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695.7万户,达到1949.0万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561.1万户,达到6646.4万户。而提供电信网络基础服务的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卫通、铁通等6家企业在互联网络方面的收益也是大幅攀升。

国内在互联网的建设、普及方面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与发达国家已经步入成熟稳定期不同,中国无论从网民的增加数还是宽带用户的增加数来看,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而宽带互联网恰好就是网游产业的硬件基础,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以及企业服务的逐渐完善加上占总体网民近三分之一的年轻网民都为中国网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网游企业而言,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2.传媒出版业

在韩国,媒体出版业对网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有专业的游戏频道,通过对游戏的介绍和分析,激发大众对游戏的兴趣。而公众媒体则在消除人们对游戏的负面印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还催化了职业电脑游戏联赛的诞生,有线电视对这些赛事的转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游戏的陈旧观念。另外,韩国游戏杂志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而专业,很受游戏爱好者们的欢迎,也成为游戏宣传报道方面的重要媒介。国内由于近几年网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竞争的加剧,许多网游企业也开始尝试与传媒、出版、广告等行业合作以延伸网游的产业链条。传媒出版广告等产业也以积极姿态的回应,新浪、网易、搜狐、TOM、腾讯等各大传统门户网站都开设了专门介绍网游的版面,网易甚至还自主研发了《大话西游》等深受网民喜爱的游戏从而正式进军网游产业的核心,2006年仅在网游上的收益就超过10亿。在传统的纸质媒体方面,专门介绍推荐网游信息,提供游戏攻略的报刊杂志就不计其数;而主流的图书出版商方面,如华文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更是将网游的情节演化成扣人心弦的小说故事推出市场,给沉闷的出版界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热捧。在视听媒体方面,国内十分罕见专门介绍网游相关信息的独立频道,除了在沸点、PPLIVE等流媒体上有些WCG等电子竞技大赛的转播。2006年,久游网上海东方卫视联袂打造了一档《舞林大会》节目,虽然在这里久游网只是作为一个赞助商的角色,但借助东方卫视这个平台,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主业。

从上一段的阐述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网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媒体出版等行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商业平台。这个结论虽然正确但不全面,它忽视了媒体出版广告等相关产业对网游产业的支持作用。具体体现在:(1)媒体、出版及广告业为网游产业提供了专业的宣传渠道。经过多年的成长,网游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产品如何从众多的相类似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让玩家了解,熟知,并体验这款产品,那么媒体出版等产业恰好提供了这样的营销平台。(2)网游企业的游戏开发人员可以从已出版的小说或视听娱乐,动漫等节目中借鉴思路情节,找到创作的灵感,开发出更多新颖有趣独具创新的网游产品来。从整体而言,网游、传媒、出版、广告等产业同属于文化产业这个大范畴,他们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产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相互利用,而且在一个企业内融合多个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也渐成趋势。存在的问题是,媒体等产业与网游产业的合作仍不够,在宣传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上与韩日等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3.人才培养机构

网游产业属于一种创意产业,产品的创新应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目前,国内的网游产品大量涌现,让玩家目不暇接,但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国内自主研发的网游产品创新程度不足,很多是模仿甚至抄袭进口的游戏产品。(2)游戏题材单一,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3)不少企业投机思想严重,为尽快抢占市场先机,将一些尚未完善的产品提前推出,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玩家对国内游戏的信心。除却第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就在于国内缺少有竞争力的游戏研发人员。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预计,今后几年内中国游戏开发人才需求为2万人,而目前却不足5000人,尚存在相当大的人才缺口。而这个问题和国内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或者说人才培养战略是不无相关的。当网游产业在中国尚未成长起来之时,无论是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足够的开发人员储备。当产业进入发展高速期,国内的网游人才培训机构却如井喷式涌现,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培养计划,非但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来,反而会产生人才培养的泡沫,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一边网游企业依然为人而愁,一边大量的所谓接受过培训的游戏开发人员苦于没有出路。

反观韩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做到网游产业世界第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培养战略。韩国在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下,形成了多层次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一般的职业教育,还设有正式的游戏精英学位教育,以及专门的游戏研究院,与我国的“短平快”式的职业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长期游戏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而且对培训的教材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监管,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图3是中日韩三国在游戏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我们的差距。

4.融资体系

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一国的投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直接相关。网游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的产业,一个游戏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游戏品质、网络社区经营、网络管理技术、营销渠道四大成功要素缺一不可,而且网络游戏产品开发的难度越来越高,开发周期越来越长,因此对于资金和人力的需求都更加庞大。目前,研发团队能获得资金支持的途径有:风险投资、大型财团的研发基金、资本市场IPO、政府的扶持等。由于在资本市场的主板上市的条件一般都非常苛刻,因此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具备国内外资本市场主板上市的能力外,其余的多为初创企业甚至只是拥有某个idea的研究成员,那么如何去扶持或培育这样的企业乃至只是一个团队的成长,这就考验了一个国家其余几种融资途径的眼光和气魄了。在中国国内,大型财团的研发基金几乎是不会投在网游产业的,因为网游的产业地位并非居于主流;而资本市场上只有深交所存在着创业板但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在政府扶持方面,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游产品减少政府审批程序,缩短产品面世周期,并提供财税政策优惠和10亿到20亿元的专项国家资金,相比韩国政府每年500亿韩元的投入以及成立游戏投资联盟,对风险游戏厂商减免税收,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相关支持措施,中国政府的扶持力度远不如韩国,资金投入杯水车薪,也没有长远的融资安排。那么,风险投资就成为国内发展网游产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据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本土机构创业资本总量为275.62亿元,2005年为275.43亿元,外资机构创业资本总量由2005年的189.07亿元增加到308.23亿元,增幅达63%。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而外资背景的风投企业资本快速增加也说明了国内创业氛围浓厚且机会丰富。从资本的投向产业看,IT业仍占首位;另据iResearch机构统计2007年第三季度就有11家网游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加上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完美时空和巨人网络,这都表明国内网游产业巨大的成长性吸引了众多创业资本的青睐;同时投资网游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也将激发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新兴产业的热情,于投资者、国家投融资体系和产业的发展而言都是一件好事。5.缺失的辅助机构

在对比韩国网游产业崛起的过程,我们发现行业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统一的技术平台等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产业咨询公司可以给予游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包括技术、生产制作、市场调研、市场推广、融资安排、用户反馈方面的专业建议。行业协会则可以在制定行业共同规则,资源整合,产业整体包装推广,协调企业间利益,信息共享,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会,相关权益的维护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则是在韩国政府的要求下建立,旨在降低开发费用,避免重复建设,也利于日后产品的评估和追踪改进。而国内在这三个方面几乎仍处于真空地带,我们认为加强这类辅助机构的建设,于我国网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政府行为与网游产业竞争力

在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里,政府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他认为,政府并不直接创造产业的竞争力,而是通过影响钻石体系的四项关键要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这种间接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影响产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态、同业竞争的形态和强度,影响产业发展的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四项关键要素的组合效率,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到底需不需要产业政策,政府是应该放任还是干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从韩国政府缔造韩国网游产业的传奇来看,似乎看到了对产业政策正面效应的一个有力佐证。确实,韩国政府对游戏产业的极大支持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从将网游产业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开始,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投融资渠道的完善,产业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和产品出口,网游产业公民意识的普及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培育,统一开发平台的构建和核心前沿技术的研发、传播,保障产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订立等方方面面做了长期、详细和精准的规划。这也为中国政府提供了许多不仅适用于网游产业上的有价值的经验。但就落实到如何提高网游产业竞争力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最迫切的就是中国政府应该明确网游产业在国内产业中的地位,积极向公众宣传网游的正面形象,完善服务职能的同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不应过分干涉企业的具体行为,让中国的网游企业在良性的竞争中充分成长,提升竞争力。

五、总结

通过对网游产业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政府行为方面的阐述,并与韩国相关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中国网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一个大致的判断。下表是综合了钻石模型其他几方面因素对中日韩三国网游产业竞争力做的一个总的评价。

表中各个要素的评分,中国都低于作为游戏强国的韩国和日本,这样也表明了中国网游产业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而言仍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方面与邻国相比评分非常悬殊,这也指出了日后国内产业努力和改进的方向。未来的中国市场是韩日等游戏强国的必争之地,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国内网游产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美)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

[5]中国风险投资学院(香港):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2年~2007年,深圳: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6]臧旭恒等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奚声慧:网络游戏产业之经济学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8]iResearch-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年度点评.互联网周刊,2008年第2期

[9]孙靖: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篇9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金融工程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e11150)、“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金融计算创新性设计实验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培育项目——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双语示范课程”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少君(1979—)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从事金融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

郭 晶(1974—)女,内蒙古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硕士,从事金融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

随着金融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优秀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这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理工类高校,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理工学科的深厚沉淀和学生具备相对良好的数理基础,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上应突出这一“理工”特色,围绕着“数理化、微观化、信息化”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习惯采用的宽口径金融的概貌、把握宽口径金融学的大体内容”这一普遍要求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鼓励发挥理工类高校的优势,注重微观化与应用性,特色发展。

1.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分析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全面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

理工类高校对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首先就应该强调专业通才教育,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其他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从而使金融学本科学生能够在金融机构或非金融部门中胜任相关专门工作,也能够为有志于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宽厚的基础。由此,理工科类高校的金融学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重点关注对金融及相关领域的原理性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系统训练,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课程体系上也要注重学习掌握基本经济金融理论及其应用,要求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和数学等现代金融活动所必须的工具。当然,作为理工类高校,实践操作、定量分析是其鲜明的特色,因此,对于金融学本科学生的培养,理应注重学生对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强化定量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为此,“灌输式”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形势需要。面向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金融教学要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上需要打破课程间的界限,进行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化的能力培养,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平台、教学基地、教学实验,实现培养目标。

2.定位于“商学院模式”,突出微观金融的教学

国外金融学专业的定位包括“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前者注重学生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力和对宏观问题的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系统的理论训练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培养;而后者注重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未来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微观金融业务的熟练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尽管各有优劣,但从国外一流大学来看,“商学院模式”在规模和影响上似乎更胜一筹,这一点也的确值得注意。

我国传统的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体系往往以宏观金融课程为主体,偏重于宏观金融分析、偏重于理论方面的经济学和金融方面的分析,更类似于“经济学院模式”。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金融学的学科定位一定要立足于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随着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以及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更符合“商学院模式”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符合理工类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有效的沟通能力,做到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为此,顺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强调对学生微观金融领域的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的“微观化”设计,实现对金融新形势、新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革新,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课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注重微观化、学科交叉与实用性,实现课程设置的改革

A.注重微观化

这里的“微观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增加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课程。从以银行为绝对核心的传统金融体系,转化为银行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任何一国金融体系都要经历的转变阶段。因此,对于理工类高校,尤其需要在金融课程设计上加大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课程。例如,在资本市场基础理论方面,应增加投资银行学、投资学、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课程;在资本市场应用理论方面,应增加金融工程学、家庭理财学、公司理财学、衍生金融工具等课程。

二是金融专业课程要微观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也呈现一种微观化的倾向。因此,理工类高校应首先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首先实现金融专业课程的微观化,如可增设网络金融、金融信息学、金融数据库、金融会计学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微观化,真正从金融机构微观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人才。

B.注重学科交叉

目前,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还存在着“注重银行理论、忽视资本市场理论,注重宏观金融理论、忽视微观金融理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对理工类高校而言,发挥自身的优势交叉学科尤需注重以下学科的交叉:

一是金融与数学的结合。随着微观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兴起,金融业务更多地涉及微观主体的理财活动、资产选择活动等,这些微观金融活动通常是以一些数理模型为基础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数理模型需要较高深的数理知识,这也正好凸显出理工类高校的优势。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反映这一要求,一方面必须在已有的一般高等数学课程上增加如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等课程,增加数学类权重;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金融数学化发展的成果,开设金融工程学、金融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金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