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4: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导入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创设情景建构新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初一代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二、有趣的故事导入
数学中有些内容很抽象,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而故事因其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指数幂的意义”时,笔者先讲述一个平民与国王下象棋的故事:古印度有个国王悬赏好玩的游戏,一个术士发明了一种棋,就是现在所说的国际象棋.国王很高兴,要奖赏他,这个人故意给国王出了一个难题,他要国王给他一些米作为奖励,他拿出一个国际象棋的棋盘,请求国王只要在第一个格子放1粒米,第二个格子放2粒米,第三个格子放4粒米,第四个格子放8粒米……直到把棋盘的64个格子放满.说到这里,笔者提问:国王能满足平民的要求吗?学生对此觉得很好奇,迫切想知道结果.这样,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导入,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有趣的故事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三、问题导入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动力,学生就会探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利用问题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究.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笔者提问:不爬上旗杆,怎么才能量得学校旗杆的高度?在讲“切线性质”时,笔者先拿出一个圆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当中去掉一个同心圆.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捅,捅去中间的一个(事先做好的)同心圆,然后提问:这个圆环面积多大?同时,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细棒放在圆环内,使它恰好既是外圆的弦,又是内圆的切线.再把细棒从中间折断,以其中一段为半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提出问题:圆环面积与右边这个圆的面积恰好相等.你们相信吗?为什么?从而激起学生研究切线性质、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兴趣,产生解疑的求知欲.
在教学领域,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效率,而且为学生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冲击,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更是充满了吸引力。因此,进行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充分发
挥这些现代教具的优势,将文本中的信息制作成授课课件或者利用Flas形式形象直观传达文本信息拓展实施范围,激发学生参与情境的兴趣,落实语文课的授课效果。
比方说,在讲授《小鹰学飞》的文章时,为了形象地将小鹰跟随鹰妈妈学习翱翔的故事展现给学生,教师就可以选取《动物世界》中雄鹰翱翔的图片,配以具有草原风情的音乐,将雏鹰一遍遍试飞的
flas展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将内心中永不舍弃、好学谦虚甚至对妈妈的感恩情感在课堂上传达出来,语文课堂笼罩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
围中,践行了新课改理念。
二、实施分组探究,挖掘语文内涵
新课改在课堂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的有效分组,通过小组互助、分组讨论以及踊跃发言,创设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感受文本的信
息。小学生活泼好动,语文课蕴含着众多趣味故事、人生真知,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分组探究,不失为一种有效引发语文教学活水的途径。四、结合文本,扮演故事角色小学阶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
色彩感比较强,能够让其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附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吻合了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引领学
生直观感受故事情境,发挥学生好动、稚真的天性,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水到渠成感受文本内涵。《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感很强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参看文本图画聆听教师朗读,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
色,从而体味狼的狡诈、小羊据理力争的寓意,增强学生们不畏恶势力的正能量,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具有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的特点。这就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又要掌握能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我国的外语教学也在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不了解目的语相关的语用规律、民族习俗、心理观念、文化背景和词语内涵,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迁移,如果不能洞察其间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负迁移导致语用负迁移就会造成语用失误等现象,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对外语习惯产生干扰作用。
一、文化差异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
(一)有关社会准则方面
社会准则指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
如:称呼、问候、询问、道谢、告别、打电话等。如中国人常常这样打招呼“Hi,Whereareyougoing?”,“Haveyouhadyourlunch?”这是中国人常用的客套话,没有任何用意。而在西方人看来是触及到隐私的行为或是“要邀请他吃饭”。再如,人们告别时,英语常用:Bye-bye或Solong。而汉语则除了“再见”外,还有譬如“慢走!”“走好!”或“当心点!”“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直译成英语就变成了“P1easewalkslowly!”“Becareful!”“Takecareofyourself!”。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感到困惑:“难道只有慢走才礼貌吗?”这些不符合语用规则的交际语可能被误认为很没修养的表现或者不友好的表现。
(二)有关词语的文化内涵方面
要理解词汇的联想意义,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因为同样一个词尽管在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生发不同的联想意义。
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例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中国龙、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经过文化转换后译为“FourtigersofAsia”而不是“FourdragonsofAsia”。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蕴含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语义是非常
重要的。这种语义与语言教学不可分割,对言语交际至关重要。如果不能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在使用中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三)有关历史文化背景方面
各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中,背景知识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交际。如,在英语中,常说“He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这常使中国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不吃鱼经常玩游戏就可靠”呢?实际上,“toeatno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酥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此短语是表示“忠诚”的意思,而不是“不吃鱼”;而toplaythegame和toplayfair同义,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忠诚正直,很可靠。”可见,对文化不了解,很容易造成交际障碍。
(四)有关价值体系方面
中西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西方人强调个人即目的,强调个人的尊严、自、隐私权、自我设计、创造等。因此在课堂授课中,要对诸如金钱、个性、效率、守时、爱幼、尊老等概括了人类文化典型意义的内容进行价值观对比研究,避免负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如中国人经常在出门前提醒对方别忘记了带钥匙,这是对人的一种体贴;而对于主张“独立”的美国人看来这似乎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他甚至会想“AmIthatfoolish?”丝毫感觉不到中国人的关切和问候,反而会觉得反感。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发生的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造成的“文化负迁移”,即本国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国文化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并按母语文化的主体认识及思维方式或价值标准加以取舍,以符合本国文化的模式。或者说在交际时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遵循的交际规范而造成语用失误,形成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导入,强调交际习惯方面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或失误的现象。文化导入方法应从效果出发。“导入”不是“灌输”、“填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会导致消化不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搞清他们的文化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教学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加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挑战和新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避免在语言交际行为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二、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1.相关性。课上所讲的文化要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脱离课文讲文化,其结果只能是鱼和熊掌均不可得。
2.适度性。文化导入要把握尺度,分清主次,有针对性。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因而,文化导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不可喧宾夺主、大讲文化,把文化导入变成了专门的文化课。否则将悖离教学的目的。
3.实用性。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极其复杂,因此,文化导入应针对教材内容,着重讲解课文中所出现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使用价值大的文化差异。譬如与日常生活交际密切相关的英汉文化差异。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是为了交
际。如果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与日常所需密切相关、与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那么,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
4.综合性。文化导入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应尽可能作到准确、全面、客观。将所学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方式与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综合性的导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对目标语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准确的把握。文化的导入与语言教学结合要自然,不要机械呆板。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备课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揣摩具体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
(1)比较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中西方文化的信息,要求他们进行比较,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结构与文化内涵之间的不同,尤其是目的语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如称呼、问候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等。在交际法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活动,模拟各种交际情景,使学生亲身体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处理不同场合的语言行为,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
(2)专题介绍法。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但未出现的,而在英语国家中是很重要的文化知识,可由教师利用开场白的时间做专题介绍。譬如,在讲《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olidaysandSpecialDays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圣诞节做个全面生动的介绍,包括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圣诞大餐、圣诞礼物等,并结合各种文字或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使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有所了解,然后利用讨论的方式探讨对它的看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特征,从而更清楚地对其文化有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4)视听法。在课堂上,可以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观看情景录像或电影,使学生在歌声中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心声和文化风格;通过观看Video了解他们不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增强学生对受不同文化影响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意识和敏感性。使学生不仅了解不同的场合讲目的语的人的言语行为,即说些什么、怎么说,还能了解到如何利用衣着、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和眼神等非语言行为来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或体现各自的地位等。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上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使文化的导入融入到语言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本国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真正地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掌握足够的社会文化知识,以便在交际中能轻松自如,语言得体,避免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刘润清1论大学英语教学[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陈仲利,杨同福1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M]1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
2儒学孝道教育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2.1儒学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正所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一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固必须要有一条牢固的情感纽带,而维系这条纽带的就是“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这里谈的“孝道”。子女赡养父母、侍奉父母都是孝的体现。那么如若子女不孝,便会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来找出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发生后去“治疗”。所以中小学生德育中的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加入一定的中国传统儒学孝道教育的内容,使得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必定能加强孩子对亲情的重视程度。
2.2儒学孝道教育是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金钱、时间都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不少家庭都忽视了让孩子承担一些事。儒学孝道教育就是要告诉中小学生,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大量的爱,子女也应回馈于父母同样的爱。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孩子“反哺”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有了主动分担家庭各种事务的意识,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于自己的家庭,如何与父母融洽地相处。此种民主型的培养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责任感的加强。事实上从小就能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孝顺的可能性要比从小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孩子大很多。
2.3儒学孝道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孔子儒学中一直在探讨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君子。上面的话给出了答案,为人即是学会“为仁”,“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因而“仁”表达了一种体用一贯的境界,“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意思是一个人有真善美的内心修养,又有真善美的外在处世之道,那么就是达到了“仁”。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交往的训练在这一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不仅应当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还应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是他们经历的最早的人际交往,只有在这一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明白克己爱人的道理,并付诸交往实践中,才能对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有帮助。
3儒学孝道教育的实施策略
孝道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家庭教育和熏陶为主,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存在于家庭之中,在这个“小社会”里,亲子之间的交往是孝道教育的基石,“小社会”就是“训练场”,所以父母在孝道教育中扮演了两大角色:既是孝道教育的示范者也是孝道教育的受惠者。
3.1学会分享,建立健康民主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交往中,家长可以与子女分享食物、分享心情。有些家庭,长辈们总是把好吃的食物全部留给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会产生特权主义的思想。所以切勿因为孩子年龄小,家庭成员就对他骄纵溺爱。这样长此以往,便会令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一个从小没有孝心孝行的孩子,很难因为他长大了就会突然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再比如分享心事的问题,中国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内容更多的倾向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或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几乎很少有父母会把自己的工作压力、负面情绪向自己的孩子倾诉,所以日后很多青少年自己有了心事也不愿向父母吐露。这其实就是一个沟通障碍的情况,所以父母与孩子建立互相支持和信任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具备孝心孝行的关键所在。这是从孩子幼年时就应该开始去尝试的事情。
3.2学会承担,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小学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孩子背书包的场景。这的确是件生活小事,但是背书包这件事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当及早地对孩子进行教导,让他们明白自力更生的道理。对于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让他们形成喜欢接受别人帮助的观念。父母的过度帮助,令孩子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也让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惰性心理。这种性格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懒惰,要么不负责任,要么自私。他们是很难去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因此父母应当让自己的孩子多去完成自己的事。例如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好,自己洗澡换衣服等等。这些训练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完成的。按照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观点,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吃苦耐劳的体魄,切勿对孩子娇生惯养。所以孩子小时候吃点苦是有必要而无害的。
3.3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多孝敬自己的长辈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强调榜样在人的道德内在、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是可以依靠对榜样的观察、模仿学习而习得的。因此我们推论一个与自己父母感情淡薄的人,他的孩子也很难会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因为孩子就是“镜子里的父母”,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最终会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行为习惯、性格特质。所以孝道教育的成功与否和平日里父母的以身作则息息相关。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ishalf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mouthmaintainssilenceinordertoheartheheart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singlearrowiseasilybroken,butnotina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4.从本土文化知识中获取
提起跨文化知识,人们较少会想到本土文化知识,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导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语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多元和深厚,它不仅要完成外语自身知识的传授,还应托起文化传授之责任,从而赋予外语教学新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有时不是因为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文化知识,而恰恰是由于缺乏本族文化知识而产生的障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在中小学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本。我们很容易看到大量而丰富的中文版外国名著和文学作品,较少看到外文版的本土作品以及以本族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文本。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本土文化,接受着本族文化的熏陶,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本土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性灌输和传授,国文和本土文化没有被提升到同外语或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程度,所以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本族语水平和文化知识都十分有限。他们往往只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了如何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输入和吸收,没有输出和传递,忽略了“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跨文化交往中的双向交流,大大削减和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学生丧失了立足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自身的人文内涵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紧急起飞就是畸形而不健康的,它必然导致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传统的丧失。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三、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定会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词汇是语言的构建材料,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听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说与写的有效表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规定大学生要掌握的一般要求的词汇量应达到4795个,其中2000个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所要求的基本词汇量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所要求的词汇量(4500)多了近300个。如何有效地让大学生掌握这些英语基本词汇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师和学习者不断探讨的课题。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正如Humboldt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应该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应导入文化因素,重视文化习得。
一、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构成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导入与渗透,是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我根据目前学界广泛认可的分类,结合相关教学经验,认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2.词汇中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3.词汇中涉及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差异的,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及语言表达方式等。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文化作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外语的工具,通过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语话语的不同特征扫清其文化障碍,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方法
1.换算联想法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也是英语文化的发展史,这种文化也体现在度量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方面,与汉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熟悉的本族语近似单位衡量,这是不准确的,不利于对词汇与文章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并与学生共同换算,然后放到文章上下文中联想,以正确掌握词汇,准确理解作者的用意。例如《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出现了200 acre ranch与4000 square foot house两个名词,分别释义为“200英亩牧场和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是介绍本文主人公Monty Rorberts坚持自己的梦想,要拥有一个200英亩牧场,牧场上有一座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这也是很多美国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可是学生并不了解这两个单位,对于牧场和房子的面积没有准确概念,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单位的转换,得出牧场约为809400平方米,而房子大约为372平方米,这是学生所熟知的。得出数据之后学生就能联想出这座牧场与房子的大致面积,才能理解这个梦想确实不同寻常,而主人公坚持不懈,坚持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值得大家佩服与效仿。大学英语课文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英语计量单位,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2.中西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Women,Half the Sky”讲述了美国杰出女性的成功经历,鼓励着广大的普通女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文中多次出现superlady,superwoman之类的词汇,“super”作为形容词意为“excellent,splendid”,“super-”作为构词前缀表示“superior;more than”,所以在英语中“superlady,superwoman”是对于女性的赞美。如果这个词用于形容中国女性,则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汉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被赋予主内的角色,对女性的最高评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观念已逐渐淡化,但是女性依然不愿被称做女强人、强女人。经过中英文化对比,学生就能明白“superlady,superwoman”之类的词一般不用来形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女性。
中英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反映在英汉习语中,对应记忆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如“英雄所见略同”,英语相似的表达为“Great mind think alike.”,再如“三思而后行(Think before you leap.)”等,学生容易下意识将相似词汇表达等同记忆,然而英语与汉语毕竟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因而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必要对比,以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wit”一词,“at one’s wits’end”是一个很重要的相关表达,部分老师在该词组的讲授中翻译为“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事实上这两者是不能一一对应的。考察一下中国文化,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称他才尽了,是谓“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而“黔驴技穷”来自著名的“黔之驴”,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虚有其表,本领有限。[1]在英语文化中“at one’s wits’end”意为“not knowing what to do or say because of worry or desperation”即“智尽能索,张皇失措”,因而这组中英词汇不能对应。在词汇教学中通过考察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思,从而能够正确使用。
3.典故引入法
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拥有深远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语言,因而英语词汇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这些典故润泽了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在大学英语课本中此类典故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对此仔细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该词汇,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poetry”一词的讲授会涉及“poet”,及学生所熟知的“Poet Laureate”即桂冠诗人,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英美文化中“桂冠”象征荣誉和优秀,这源于罗马神话中阿波罗的故事。诗神阿波罗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芬妮(Daphne),并热烈追求她,害羞的达芬妮为了躲避阿波罗的爱,变成了一棵桂树,于是桂树成了阿波罗最喜欢的树木。作为诗神,阿波罗下令将月桂树叶编成花环作为奖励诗人的冠冕,而获得这种花环的诗人便称为“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2]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heel”,以及“one’s Achilles’heel”涉及一个典故,只有通过文化的导入典故的讲解,学生才能理解这个表达不是某知名人士的脚后跟,而是其致命弱点(one’s weak or vulnerable point;fault,especially in sb’s character,which can lead to his downfall)。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典故引入法讲授,可以使学生对于该词汇印象深刻,消极词汇很轻松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运用。
三、结语
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教授所言:“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3]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学习是英语词汇输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学习的最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文化的掌握水平。不仅如此,实践证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这也符合教学规律,因而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文化的导入,这无疑对正确使用语言和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82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扩展,在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美国著名学者塞谬尔认为:“人类的重大分歧和冲突的重要根源将是文化”。我们所说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渗透于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着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交流。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这门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那么他们也许能够学会如何用外语正确的表达,但是在涉及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土人情、等的表达时一定会受到制约。因为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对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特征有大体的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间自然会产生差异。中西文化是孕育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由于我国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文化基本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相对安静的大陆环境中不断的繁荣发展,而西方文化的生成地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两河流域等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政权不断更迭,因此文化得不到平稳发展。由于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中华文化的“静”和西方文化的“动”,更形象的体现在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性,推崇内敛中庸。与人交往时,非常谦虚,讲究“卑己尊人”,而西方文化则是崇尚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他们把小孩子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事事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词汇方面,也可以明显看出两种文化的不同。在英语中,“dog”是褒义词,经常象征着勇敢和忠诚,比如说“a 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而汉语中,“狗”多用于贬义等。再比如英语中会用“blacksheep”来表示“害群之马”的含义,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语言的文化特性,可能就会对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2 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我国这么多年的英语教学大多过分强调英语的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输入,而忽略文化的介绍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导致我国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令人满意,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跨文化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英美概况”和“文化导入”等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逐渐的对西方的发展史、风俗习惯、宗教喜好等知识有所积累,对于一些和汉语有异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正确理解。
(2)英语教师应该在课上讲解词汇和文章的时候,多多介绍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英文中的很多词汇都包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寓意。比如说在讲“chairman”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用“chairwomen”来表示“主席”的含义,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入“feminist”女权主义这个概念为大家讲解,事实上男女不平等现象在东西方都一直存在,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女性意识到要通过抗争来维护自己的女性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因此在国外正式的文件中,也会避免出现这种有性别歧视的词语,用“chairperson”或“president”来代替。
2.直接导入法
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3.温故引新法
讲授新课时,首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旧知识得以巩固,又能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4.实例探求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探求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引入课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可先引入以下实例:为了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AB,有人在池外取一点C,连结AC、BC,及其中点D、E,量得DE的长度,便得到这个池塘的宽度。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
5.实物直观法
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其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
6.精心设疑法
讲授新课时,先提出一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的问题,引导他们消除疑问,从而调动积极性。
7.新旧类比较
引入课题时,采用新旧知识类比的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也可以在掌握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对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引入:在等式ab=c中,如果已知a和b,求c,这是乘方运算;如果已知b和c,求a,这是开方运算;如果已知a和c,求b,如何计算,这就是新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8.归纳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总结、归纳学生的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步骤中所发现的规律,导入新课。例如上“交集”一节课时,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集合{3,5,8}和{3,7,8}的所有子集,并回答问题:①它们的非空真子集有哪几个?②在这些集合中,哪些是原来两个集合的公共子集?③试就它们的元素,比较这几个公共子集({3}、{8}、{3、8})的异同。④根据以上所述,叙述{3,8}是怎样一个集合。教者在启发学生归纳出“{3,8}是由{3,5,8}和{3,7,8}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的结论后,马上得出:“集合{3,8}在数学上被称之为集合{3,5,8}和{3,7,8}的交集”,随即进入新课题“交集”的讲授。
9.演示导入法
教师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导入新课。例如,在进行“椭圆”一课的教学时,课前准备一根线绳,上课后先让学生用该线绳设法试画一个圆,然后教师在地根线绳的两端各系一根铁钉,再把铁钉设法固定在黑板上(两铁钉间距小于该线的定长),用粉笔将线绳绷紧绕两定点作圆周曲线运动,此时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封闭曲线(椭圆)。通过比较两种图形的异同,并对后一种作图过程加以分析,便引出新课“椭圆的定义”。这种导课方法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0.综合导入法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教学中一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知识结合成为新授知识。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首先给出课堂练习题:“已知方程,①求其二根、;②求+与的值;③试比较+、与已知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分析,再加上教者的启发诱导,便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11.转换导入法
把课堂复习或提问中的题设或结论加以改变,或颠倒位置,导入新课。例如,初中“因式分解”教学的新课导入也可以这样设计:先给出一个“多项式乘法”的板演练习题,由学生板演得到:
教者简析;等式左端是两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右端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了多项式,如何将它化为两个(或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2.趣味导入法
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小故事、小游戏或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悖论、逻辑趣题导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让学生首先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在激发出他们强烈地求知欲后,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
13.逆向导入法
首先揭示问题的结论,概括或点明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及方法,然后讲授新课。例如,在学习了“指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知识后,在进行“对数方程及其基本解法”一节课的教学时,导言可以设计成:“指数里可能含未知数,同样,对数符号后也可能含有未知数。我们把在对数符号后面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对数方程。这类方程也有三种基本解法,关键是如何将对数方程化为代数方程。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它的求解问题。”
14.讲评导入法
一般是通过对学生练习以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有意出示一种错误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讲评时,借端生议,导入新课。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教学时,先给出若a是实数,试比较a和-a的大小的解题过程为:因为a是一个正数,-a是一个负数,所以有a>-a。
教师分析:由于a是实数,比较a和-a的大小时,要作全面考虑。例如:a=3时,-a=-3;a=-1/2时,-a=1/2;a=0,-a=0。由此可见,-a可能是正数、零或负数,并不总是负数,故正确的解法是:因a-(-a)=2a,则当a>0时,a>-a;当a=0时,a=-a;当a<0时,a<-a。
在这里,我们用到了A-B>0A>B的知识。特别是A-B>0A>B,可以把比较A和B的大小的问题转化为A-B的符号正负的问题,这在实用上是很方便的。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15.情境创设法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认识。如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节目表演吗?然后,将课前已排练好“双簧”节目表演给学生看。由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讲台前(表示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老师旁白。此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通过具体形象的观察,学生自然对“同时”、“相向”、“相遇”等几个概念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扫清了障碍,而且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16.一题多变法
应用题教学常常可通过一题多变导入新课。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准备题:(1)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生产的玻璃相当于九月份的倍。十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列式计算后,我要求学生把这道题变成分数除法应用题,即:(2)光明玻璃厂十月份生产玻璃20000箱,相当于九月份生产的倍,九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
学生口算算式后,我又要求学生把这道题的分率变成间接条件:比九月份多生产了。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同时板书课题)。
这样导入新课,把具有内在联系的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7.动作操作法
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几何知识的教材,采用动手操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效果良好。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把预先做好的8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拿出来,让他们用这些小积木各自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②你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知道的?③体积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一、应用英文歌曲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即将踏入社会的各色人才,之后无论出国还是工作,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单纯的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接受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英文歌曲的特点和优势
英文歌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英文歌曲欣赏导入文化知识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地道的英文歌曲,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习英语的兴趣被大大地调动起来。进而英语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学生们在快乐的语言环境下,能潜移默化地全面提高英语实际能力。我们都知道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学其语言本身,同时还要学习此国家的文化。聆听英文歌曲就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会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交习惯、风土人情等。
在英语学习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较为困难,由此产生了在学习中烦躁,甚至厌学的情绪,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失学习兴趣。而在英语实际课堂上,在授课开始之前,通过播放较为舒缓的英文乐曲,不但能够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通过音乐使学生放松情绪。学生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舒缓了学习的紧张心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英文乐曲的收听,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英文乐曲中的歌词与口语化的英语课文相比较,文学性和文化性更为突出,通过对于英文歌曲歌词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和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有利于学生未来工作中运用英文进行跨国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三、音乐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用音乐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诸多,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式,要求其教学方法也要很独特性,从而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将英文歌曲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音乐作为教学材料的选择。首先,教师应该选择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来进行课堂教学。并要选择和课堂主题相关的,能起到积极辅助教学目的的。其次,教师要挑选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歌曲资源。不要选择速度过快、歌词含糊的歌曲,如爵士和摇滚。最好选择节奏慢并且歌词清晰的歌曲,如《Jingle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很多著名电影的主题曲。
2.聆听前的曲目选定后,教师可以围绕这首歌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前学习任务。
3.英文歌曲的播放。要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好将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教师应当先完整的播放歌曲,让学生连贯的欣赏,帮助他们获得完整的语言信息,感受歌曲中的语言、文化和艺术。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侯喜瑰.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 .保定师专学报,2001,(4)
[2]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3]王庆忠,李兴东.简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原则[J] .维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杨善禄.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