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1: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铁路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88-02
工程管理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其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铁路、交通土木工程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管理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但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水平与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实施工程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多数高校还是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态度很不认真,对于教学质量学生很难说出具体学习内容,学校实践教学没有什么效果,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把学校所学知识很快地融入到企业实践的操作当中。
如何提升工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很重要的现实现象。
一、对于高校公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原因之分析
1.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首先,实践性教学内容比例偏低。国内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工程管理专业国内外大学教育在实践环节上差距较大,国外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一般情况都是占总课时的50%左右。在我国,以石家庄市铁道大学为例,学生的毕业合格分数总分是150分,实践教学在其中满分是35分,是总课时的23%,可见实践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比例严重失衡。其次,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实践教学中的参与率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中系统、开放、动态的设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没有对实践教学出具相关鼓励政策,对于实践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足。
2.现场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工程管理专业的现场实习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实践模式困难重重,很多现场实习根本达不到实践教学所要求的质量。原因在于:①多数企业并不欢迎学生现场实习。首先,学生在实践期间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限。学生初到企业,任何工作都要经过企业培训才可以上岗工作,而且在学生刚刚熟悉一点儿环境的情况下就随着实践结束而离开了。其次,现场实习场地有诸多安全隐患。工管行业的企业都是在野外进行作业工作,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并且有些工作危险性很大,这些行业特点决定了企业组织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性。②学生自己实习的效果良莠不齐。为了使学生可以全面的把所学知识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增强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很多高校都把学生自主选择单位现场实习安排为本学科的最后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并且在此期间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习报告。这样学生可以全面的把所学知识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增强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但最终大多数学生不会认真进行实习,甚至根本就没有到企业去实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这个实践环节得到很好的锻炼。
3.实验室软件在实践训练中的产生的效果不太乐观。在高校工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验室软件实训是很重要的环节。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建筑材料试验、建筑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公路工程预算和报价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等都要在实验室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学习,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软件实训效果还差很远。原因是软件价格很高,学校投入经费不足,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所学知识与企业现实情况脱节;实验室实训时间不够学生把软件学通、学透,大多数学生勉强完成操作。
4.实践教学中的考核项目不完善,反映不出学生的实力水平。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为考核,高校教师往往会依据学生的实践学习中的实结和报告以及实习出勤情况等等评定学生成绩,通过实践考核来实现。然而这样的考核方式的弊端是容易出现造假和抄袭现象。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实验室实训、现场实习和大作业等,对于实践教学质量改进方案有以下建议:
1.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灵活安排。实验室实训采取每门课程结束后集中1~2周进行实训。课程实训后可以安排在老师讲授理论课的过程中进行,这样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紧密相接,起到的教学效果更好。
大作业的实践环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指导老师跟随指导。在建筑工程估价大作业中,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置,选择理论课程讲授和题量适中的工程案例,边理论边实践。
2.与提供实习场地企业建立为合作关系。石家庄铁道大学积极的与中国铁路工程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多个协议实习场地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和主要合作用人企业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既节省了使用经费又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要在实习基地长期派驻老师监督、指导、管理学生实习,学生的情况第一时间就能掌握;学生有老师的监管更加认真实习。派往实习基地的老师定期更换,被派驻期间,学校给予老师一定的补助,以提升积极性。
3.校企合作保证实验室软件实训的质量。首先,校企合作使学校可以获得软件公司提供的免费软件更新,解决了实验室的实训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脱节的问题。如:石家庄铁道大学就是通过和软件公司的合作,获得了很多最新的软件服务。在与天津铁三院2003年的合作中,协议达成为单位提供免费的20套铁路预算软件来用于《铁路工程预算》相关课程教学;另外由广联达公司提供的房屋建筑工程概预算软件运用到大作业和《建筑工程估价》中等等,对方承诺给予相关软件并且会及时更新。其次,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开展为“校办工厂”。例如:企业可以把软件开发的部分工作转移到学校,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条件,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既能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识,又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效果事半功倍。
4.建立严格的实践考核体系。考核体系越是严格,学生和老师就越重视,实践的教学质量就越能够得到保障。下面从三种主要模式分别分析:①实验室实习。由指导老师根据提交的报告和实际指导实训时学生的学习状况综合评定成绩。另外,学生如果在与企业合作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有良好表现,指导教师在评定成绩时给予加分。学校给予表扬和鼓励,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指标之一。②现场实习。学校统一组织现场实习,其成绩考核由派驻现场的指导老师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学生评定实习成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进行的现场实习,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定时向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及所学知识,每天记录实习日记。指导老师也应该积极和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联系,对学生情况及时了解。③大作业。大作业的考核成绩是以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实习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态度是不是很认真等表现来综合评定的。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现阶段工程管理中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要从形式主义走向现实主义,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培养满足社会的新型工程管理人才。
摘要: 高职毕业生的培养和管理是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毕业生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 高职毕业生;问题;根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57-02
作者简介:张立保(1978-),男,陕西乾县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哲学;刘江平(1983-),男,陕西蒲城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化。
0 引言
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三年级是高职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高职学生最后的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阶段,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效,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其发展实际,进一步转变其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加强高职三年级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其美誉度和影响力,实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管理。
1 高职院校毕业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
目前,从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在毕业生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日常生活行为失范 与一、二年级学生相比,高职毕业生的课业压力较小,其自由时间相对较多。高职毕业生可以根据其时间安排规划各项活动,他们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在学习上,因此其精神状态较为放松。在此阶段,很多毕业生为寻求新刺激,选择在宿舍打牌、打麻将、玩游戏等,甚至无视宿舍管理规定顶撞宿舍管理人员或老师,严重违反了学校的日常管理秩序,性质较为恶劣。此外,还有一些高职毕业生自视甚高,自命“老大”,随意欺负低年级学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和管理员之间矛盾激化,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稳定与发展。
1.2 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毕业生处于职业学习的最后阶段,大学生涯接近尾声,难免会出现焦虑、彷徨、恐慌等情况。在这一时期,毕业生的学习任务少,而且较为轻松,他们不用出早操和上晚自习。因此,课堂出勤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授课情绪和最终授课质量。此外,随着外部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高职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其功利心越来越强。他们将学习和考试视作一种功利化手段,违背了考试和学习的初衷。另外,很多高职毕业生将其精力用于其它事情上,如拉关系、谈恋爱、娱乐等,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
1.3 心理压力较大 高职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里属于学历低的群体,求职时学历低,而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提高用人要求,所以在求职时具备很小在求职时竞争力[1]。作为身负学校和家长期望的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走向社会,已成了他们焦虑的源泉。另外,毕业生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不知何去何从,一旦在实习和就业等方面遭遇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直接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1.4 诚信缺失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其总体就业质量不高。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职毕业生选择伪造专业学历和考级证书,以增加其就业优势,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困难学生毕业后拒不偿还助学贷款,给银行和学校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近年来,毕业生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还进一步加深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 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最容易受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影响,使其学习动力不足,考试功利化,使其惟我独尊、肆意妄为。另外,社会环境中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诚信危机”也对高职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诚信缺失严重。
2.2 学校因素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管理不到位,实行放任式管理,导致毕业生管理无序化。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前紧后松问题,即将多数课程学习任务安排在一、二年级,而三年级的课程较少。同时,任课教师在进行成绩考核上也放松了对三年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其考试难度偏低。另外,学校在日常管理中也会出于毕业特殊考虑,放松对毕业生的管理和约束。此外,高职三年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顶岗实习,剩余的在校生人心惶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主体意识都不够强,管理放松就会使毕业生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2.3 个人因素 高职毕业生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群体,其管理形势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毕业生的总体水平代表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二是高职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其就业压力较一、二年纪更大;三是高职毕业生的情绪和心态不太稳定,其管理难度更大。高职毕业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尚未完全成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择业观念不科学。
3 对策与思考
3.1 加强管理力度,多管齐下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其管理力度,改善内部管理环境,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毕业生管理,确保学生顺利毕业。高职院校应该统一思想,多管齐下,将划分责任范围,将毕业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人,提升管理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辅导员、班主任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毕业生管理,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案和计划,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立足于本职工作,稳定学生毕业情绪,为其提供优质的相关服务。
3.2 改变教学计划,把毕业班课堂放置于实践 高职院校可以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做出适当修改,使其趋于合理完善。学校可以把大学一、二、年级用于理论教学,三年级全部用于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课堂。学校可以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与合作,增进双方了解,并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
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解压 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其自身优势,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教育和疏导的方法消除其心理顾虑,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2]。高职院校可以选出一些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组成心理辅导小组,针对毕业生在毕业和择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并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为毕业生的心理咨询提供便利条件,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学校还要积极拓宽心理咨询辅导渠道,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和鼓励其加强自我调适和管理,使其正确地认识自我,以健康向上的面对未来的就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明霞,蔡厚平.告知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调适[J].南京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4).
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建筑设计的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学术动态,以及我们在以后的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1.1研究现状: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土木工程在我国可以分为: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给水和排水工程、环境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深知土木工程设计范围之广,以及和社会生活联系之密切。我们在校只是学习了土木工程这一个小的分支并且着重学习了工民建部分。工民建方面就结构布置部分有以下几种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等等。
就此次的设计题目,以及结合任务书所给定的各项条件,选择了框架结构比较合理并且切合实际。
1.2发展趋势: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而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了。但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2]框架结构房屋的布置应对称、均匀,减小抗侧刚度中与水平荷载合力作用线的距离,减小结构重心和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减小结构发生的扭转。由于框架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整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容易产生震害。此外,非结构性破坏如填充墙、建筑装修和设备管道等破坏较严重。因而其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除需加强梁、柱和节点的抗震措施外,还需注意填充墙的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变形过大时填充墙的破坏。框架结构是柔性结构,有水平位移,房屋的总水平位移越大,人的感觉越不舒服,而层间位移会影响建筑物的装修和隔墙开裂,因而对这两种水平位移进行限,这样在设计中要增大房屋的抗侧刚度。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柱顶、柱底、梁端易出现裂缝。
[3]作为一座办公楼设计,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其所属位置地理、经济条件。而作为本课题中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必须整体设计、大门入口设计要体现行政办公特征。设计要满足室内水、电、暖、讯、消防、抗震等配套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察看相应的规范、标准等。
1.3研究方法:
框架是典型的杆件体系,近似计算的方法很多,工程中最实用的是力矩分配法及D值法,前者多用于竖向作用下求解,后者用于水平作用下求解。
这些方法的使用都作了以下几点的假定:
[1]忽略粱,柱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
[2]杆件为等截面(等刚度),以杆件轴线作为框架计算轴线。
[3]在竖向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很小,因此在做竖向荷载下计算时,假定结构无侧移。
1.4应用领域: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包括三个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2.1建筑设计
2.1.1设计任务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建筑平面、剖面及立面设计;根据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确定预设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立面外观,侧面外观,单层平面尺寸,以及建筑物的层数;由功能分区的相关原则初步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最终初步确定出建筑设计部分的轮廓。
2.1.2设计成果:
(一)总平面图:1:500要求标明建筑物位置、道路、绿化、标高、朝向等。
(二)平面图:1:100或1:200平面图应标明各房间名称,固定设备布置。
1.底层平面图:标注三道尺寸,注标高。
2.标准层平面图:标注三道尺寸,注标高。
3.顶层平面图:标注两道尺寸,注标高。
(三)剖面图:比例1:100或1:200(一个)
要求剖到楼梯,标注层高、楼梯平台、屋顶、室内外地坪标高、标注两道尺寸(门窗洞口、层高)。
(四)立面图:比例1:100或1:200(二至三个)
1.入口立面
2.侧立面或背立面
标注三道尺寸(墙段及洞口、层高、总高),标明室内外地坪标高,屋顶标高。
(五)节点详图:(二至三个)比例自定
(六)设计简要说明:
1.建筑总平面及概况。
2.方案特点及主要建筑技术措施。
3.防火设计简要说明。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建筑密度(底层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4.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5.绿地率(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2.1.3进度安排
第1周:讲解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设计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办公建筑基本设计知识。完成“一草”。
第2周:深入方案,细化初步设计,为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完成“二草”。
第3周: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完成施工图设计。
2.2结构设计
2.2.1设计任务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及设计原始资料,选择结构体系,布置结构构件,进行结构内力分析,确定构件配筋,绘制结构施工图。
2.2.2设计内容和步骤
1.根据房屋基本情况确定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2.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3.手算一榀框架,并用计算机程序PK复核
4.使用PMCAD,建立结构整体计算模型,用SATWE进行结构空间分析与设计
5.设计一部现浇板式楼梯
6.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30-03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校企合作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我们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校企合作问题。
一、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基础
(一)政府导向是合作的关键
制度的规范化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高校和企业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并以此作为校企合作最根本的价值观。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双方在社会职责、价值取向、任务目标上也存在差异甚至冲突,要想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仅靠高校或企业很难做到。政府作为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来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构建校企合作的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政府作为主导机构,要认真履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以及提供经费保障等职责。一方面,政府应把校企合作运行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专项基金。通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权利给予明确规定,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或资金扶持,为高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可以对开展人才合作培训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合作。有政府的政策作为依靠,企业和高校会充分感受到成功合作无缝对接的美好前景。
(二)企业利益为合作的基础
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利益,高校要通过利益的驱动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只有正视这一事实,才能在合作过程中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属于市场关系范畴,而非公益性项目,对利益的追求决定了双方在办学过程中的位置。企业参与合作办学不仅要投入人员、技术、厂房、设备等相关资源,还要解决实习生工资、工伤保险等问题。学校要到企业进行调研并深入行业、掌握技术的最新发展,联合企业开展科研,使企业看到合作办学的美好前景,确定合作方向。
(三)高校科研为前进的动力
企业需要获得生产经营的利润,高校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储备有一定的人才资源,现代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企业成功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依靠科技人才。校企双方应以科技和人才为结合点,取得一致的利益,共同发展。双方共同参与研讨教学的组织、协调与考核。高校要以科研作为合作发展前进的动力,成立科技研发小组,与企业技术人员还有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技术创新。高校要利用科技优势,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服务,使高校的培养形式还有实训空间的拓展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做企业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学有所得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高校必须善于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在产学合作中扮演主角,使自己的学生得到锻炼,并带动企业的积极参与,激发企业的主动性,最终使其走上产学合作的正常轨道并持续受益,达到“三赢”。只有坚持互惠互利,校企双方的合作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如何更好地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呢?我们不妨从一些成功的例子来思考一下。
二、由成功的办学模式受到的启示
(一)集团办学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以专业为纽带,与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它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建立符合集团化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盟,借助集团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集约化,同时使得联盟各方利益共赢,共同发展。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了政府、行业的作用和企业、院校的优势,充分实现了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衔接,校企“抱团办学”,多数高职院校与产业成功“接吻”。
(二)双元合作
双元的意思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主要利用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资源,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合作成功的一个例子是淄川第二职业学校与淄博鲁泰纺织公司的合作。两个单位合作12年以来,学校由原来的6个专业24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的28个专业90个教学班,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余人。企业也由当初员工不到千人、产值不足亿元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的员工上万人、总产值达33亿元的上市公司。现在,公司已接收毕业生5000多人,占公司职工总人数的50%。这就是校企合作的力量!
(三)订单班、冠名班
“订单班”是企业根据岗位需要提前预订人员,由高校对口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冠名班则是给班级直接冠上企业的名称,以增加学生的荣誉感。例如,2009年10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安松班”、“众喜班”、“连销经营”、“仓储配送”等订单班,就是与西安安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人人乐商业集团、福建信通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结果。
(四)厂中校、校中厂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教学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企业可以派人到高校传授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高校也可派教师赴企业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比如:海南经贸学院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驻店教学班”;陕西财经职业学校和榆林永昌国际大酒店合作的“店中校”。这些合作都采用了理事会管理体制,建立了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极大地推进了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创新。
(五)三明治模式,即“工读交替制”
学生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一段时间到企业参加劳动以验证理论,然后再学理论又到实践中验证,交替进行直到掌握所学课程知识。为了创建水电站机电设备类人才培养,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与广西那板水库管理处达成共识,获得了那板水库技术人才在生产实践经验上的优势支持,学生采取的方式就是属于工读交替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加深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一)联合招生
高校和企业共同商榷招生计划,落实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并根据企业的标准与用人计划,共同考核录用新生,使学生入学即应聘,就学即就业,实行招工与招生相结合的新型的招生方式。
(二)教改融合
企业和学校结合企业案例编写讲义和实训教材,制定学生实训方案,为校企的无缝对接打下基础。并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在教材中融入岗位职业元素,设计符合学生和职业特点的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授课方式,共同进行教学考核。另外,再通过工作岗位的分析来构建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根据这些工作岗位的分析来设计实践场景和安排任务。
(三)互认教学评价
实行考证制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为学生颁发毕业证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企业负责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并为学生颁发实践技能培训证。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学校可以派教师上门与企业人员一起共同组成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对学生进行毕业作业的考核,以此来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四)共建教师队伍
一方面,高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在建好实训基地的同时促进教师知识能力的更新,企业定期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专业实训课的指导,帮助高校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向企业派遣的教师团队,到企业中学习,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双方参加联合办学培养的积极性,实现校企双赢的办学目标。
四、“三赢”的辉煌局面
(一)高校方面
1.获得了就业安置基地。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高校把企业作为实习和就业基地,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毕业生为找工作发愁。高校不断开设新专业,但却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实现了无缝连接之后,高校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比如,广东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对接了56所农村中学、7所中职学校、100个乡村和部分国际职教,还有128家企业(行业),使校企合作全面铺开,集团化的无缝对接模式使高校获得了更多的就业安置基地。
2高职健全了教师队伍。部分教师由于课时安排较满,一本通书读到老,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少,对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高校如果能聘用一线工作的能工巧匠,则有利于将最新的企业技术传授给学生。另外,高校每学期都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共同开发项目、挂职顶岗,这样可以强化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比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能工巧匠进课堂”机制,每年从企业聘请20名具备技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经历的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另外,要求教师至少有1-3个月的工程现场锻炼经历,并逐步形成5年一轮的下现场锻炼的轮训制度,逐渐形成“双师型”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3.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校园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企业资金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利用企业资金设立奖学金。广东东莞职教集团实行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共管的管理模式。在未来的三年内,将投入65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其中300万元,用于支持师生和企业技术开发、服装多功能厅以及T台建设。投入350万元,用于实现研发、表演及营销一体化,到时候高校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另外,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的生产设备使学校的设备很难做到与企业的生产现场同步。通过厂中校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一部分的实训项目放到企业去进行,或者校企共建实验室、共同承担实训项目,可以大大地节省实训设备投入,从而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企业方面
1.降低了企业的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里接受就职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入学即应聘,毕业即就业,毕业后即上岗操作。企业可以节约招聘新员工所需的上岗培训费用和招聘的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在培训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传、帮、带实现了教学相长,企业的自我提高能力得到了加强。
2.拥有了宣传企业文化的窗口。在双元制的合作办学中,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相融合。在学生教室和校园板报中将企业文化上墙,在实训车间里,订单班学生统一穿着企业实习装训练。将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与企业接轨,师生与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文化节同场竞技。学生成了企业的“准员工”。通过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扩大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企业文化与理念得到延伸。
3.提高了职工素质。通过与高校师生的接触,不但丰富了企业的文化生活,更激发了职工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阳光向上、刻苦努力的大学生给企业职工造成了一定的知识压力,也促使企业职工加强学习和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为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交流平台,对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生方面
1.培养了各项素质。学生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在实训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企业的职业氛围,有利于培养的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校企合作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短、中期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学生的毕业就业竞争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无缝对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以及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2.减轻了经济负担。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发放一定的费用,学生取得经济收入。另外,部分地区也设置了一定的奖学金制度。还有通过和企业合作,由企业发放奖学金,例如,2011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与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等企业就联合为100名学生发放了总额达20万元的奖学金,为一些刻苦学习的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校企合作是战略伙伴关系。校企双方是基于利益的驱动而进行合作的,企业储备了人力资源,获得了相对优质的劳动力,获得了高校的文化资源。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改善,专业课程得到了改革,培训的领域拓宽了,也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了。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通过企业实践增强了职业技能,提高了自身各项软、硬件指标。入学即应聘,上学即就业。找准三方共同的利益作为结合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结果必然是“三赢”。
参考文献:
[1]彭新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刘风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9):28-30.
[3]校企合作有什么好处?一百度知道,[EB/OL].http://vip.gocheck.on/enterprise/document/detailWebHighlisat.action?dectResultld=9947788.
[4]陶书中,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6,(34):21-22.
[5]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6-11.
关键词:
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在高校综合性发展模式下,多数理工院校成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以下称“理工院校”),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成为其作为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学科支撑。但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与政法类院校和传统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图书资料、学术积淀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法学专业知识培训存在缺憾。但法律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法律职业者的知识需求,除了法律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且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相关专业的立法和司法活动频繁,这使得法律工作者不但要掌握法学基础知识,还要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新兴科学技术知识也能把握。“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浓厚的理工学科背景,容易为其特色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背景支持,为科技法学、知识产权法务、企业法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容易形成自己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更为理工类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简介199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强调法律培养的职业性、专业化,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法律从业人员通过专门系统的培训,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操作技能,形成独特的法律思维和法律信念。且法律作为社会的调整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纠纷的解决不能单靠法律知识,更需要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1]。即法律职业对法律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单是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更要求社会化;既有着后天训练得来的法律理性判断[2],也有着对更多领域知识的掌握,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社会阅历,自由驾驭法律运用,实现法律规范的规范目的和规范价值。但我国目前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严重[3],法科学生的培养过于强调理论性、主张原理研究,忽略司法实务中的法律现象;有关法律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教育教学制度,也由于实施条件不足等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虚置”[4],教育、培训效果并不明显。有鉴于此,2011年12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从应用型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层面,对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做出整体战略性部署,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以解决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与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状态,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认知、实践能力操作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5],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要求法律职业是一种在经过专门法律训练后、具备娴熟法律技能、具有基本法律职业伦理的人所从事的工作[6]。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向上强调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如何理解该“卓越性”?从字面意义看,“卓越”意指“杰出”、“突出”、“非同一般”。法律学科作为一社会学科,法律本身的知识架构虽然相对独立,但其对应的社会现象却是纷繁复杂、非孤立存在。如金融业务、专利发明、证券业务、法医学、高科技开发和涉外等法律业务,都要求既通法律业务又懂其他专业知识,但能胜任这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却极少。也就是说,法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目前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较注重法律知识的通晓而不注重其他专业知识的灌输;加之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在尊重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需求的基础上,强调法学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基础上的学科交叉,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既掌握法学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也了解与法律事务相关联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工学、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具备法律职业技能,掌握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在内的法律操作技术;富于法律人的法律理念、伦理修养[7],拥有法律正义感、职业伦理观念、法律担当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意识,展示出较强的法律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妥善处置不断涌现的各种社会纷争,以较强法律实践运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性和职业性。
二、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
(一)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以其深厚的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和管理学背景,有着工程学、工学、理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资源优势,加之注重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顺应了卓越法律人才的应用性、职业性的培养需求。若能有效弥补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氛围不足的缺憾,积极借助理工院校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以规范化操作的模式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高校与法律实务工作者的互聘制度、互训模式,从锻炼校内教师实践运用能力和提升校外教师理论功底的角度,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并落实法学实训教学环节,随时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操作平台,定将为单一模式法律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理工院校的科技背景、实验特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提供了背景支持。
(二)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其理工优势、科技特色,将法律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服务、企业管理、基层事务处理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法律+管理”、“法律+经济”、“法律+科技”等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以法律外部知识供给拓宽专业面,打牢专业适用基础,培养专业适应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素质、提升适应力和竞争力,注重“复合人才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等[8],形成自己的学科培养优势。具体而言,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卓越性、复合性,可围绕“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这一核心,利用“以工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学科部门齐全的特点,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按照“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和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侧重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企业法等专业方向,“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成为既通法律又懂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法律专门人才,实现“法律”与“科技”、“法律”与“管理”的融通,以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满足社会、市场对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科技类”法律人才培养成为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如何培养“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各理工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选择。如有的学校采用“法学专业课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模式,要求法律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类、经管类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扩大了法学学生的知识面,却无法对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掌握。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科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要求理工类本科学生在主修科技专业课程的同时,以“2+2模式”在三、四年级或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辅修法学专业课程。由于辅修课程多半利用晚上、双休日时间授课,辅修专业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和要求都比较简单,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都在四年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习时间较为仓促,无法保证其学习质量,法律知识体系化掌握和法律技能培养受到影响。由此,有的学校采用“科技+法学”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设置“科技+法学”试验班,将“科技”与“法学”两个专业结合起来,用“3+3”或“4+2”的时间完成一个科技类本科专业和一个法律硕士专业的学习,获得科技专业本科学位和法学专业硕士学位。如让本硕连读的学生,头3年完成建筑、计算机、管理、会计等本专业课程学习,第4年在完成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同时,进入法律硕士课程的系统学习,第5年完成法律硕士课程,第6年完成法律硕士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法学专业知识,但也因此冲击法学本科、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招生规模;且因为跨专业的本硕连读,需要理工专业与法学专业的相互配合,有些事宜需要不断调和、甚至要工科专业做出让步才行。当然,也有学校依托知识产权研究所、环境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法与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但这种培养多从研究型角度进行,法律的操作性、应用性不足[9]。理工院校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的法律人才培养,虽类型多样,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相应瑕疵。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使理工院校“科技类法律卓越人才”培养优势得以凸显,也对该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要求。笔者以为,在法科学生大类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按照“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等实验班的模式,制定专门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特色课程,强化实践训练,让学生系统掌握交叉学科课程,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把握科技活动中的各项法律事务,既强调学科领域的交叉、又注意学科彼此的系统与完整,不失为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将就如何设置法务实验班,如何培养科技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进行具体分析。
三、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一)依循理工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如前文所述,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可根据院校法学专业规模大小、办学特点,“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的培养。这实际上也是从理工院校的自身学科发展要求出发考虑的。由于理工院校,特别是地方理工院校招录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所在地区域,学生就业选择多半为回家乡或到家乡附近地域,环境适应较快,往往能很快投入工作。理工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也是如此,毕业后基本上在生源所在地附近的法律实务部门、特别是基层法律实务工作,地区适应期也短,可以较好地满足司法实务人才需求。与此相反,一些综合实力强的法学名校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基层、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法律部门工作。将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基层法务部门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法学学生的就业问题。而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行业优势,又是专门政法院校无法比拟的。所以,理工院校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从“科技”与“法学”、“行业”与“法学”相结合的角度,在法科学生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基层法务实验班”、“企业法务实验班”、“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交通法务实验班”、“电力法务实验班”、“水利法务实验班”、“建筑法务实验班”等,充分发挥理工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从知识产权法、建筑法、交通法等方向,培养懂法律、通外语、晓科技、重运用的卓越法律人才。
(二)确定并优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育部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16门核心课程。各高校为满足政策要求而纷纷设置了16门核心课程,又在教学学时总量的要求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科特色课程,以致全国法学教育培养方案“一盘棋”,呈现单一性、同质性特点。2013年2月,教育部了新的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也未体现出“卓越计划”分层次、分类培养特点。既然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科技类”法务人才的培养,“面向科技、面向行业、面向基层”培养优秀法律职业者,确可从自身学科建设、培养特色需要出发,在保证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调整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方案,提升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的课程比例,形成理工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理论课程体系设置上,可针对培养对象的行业需求,从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科目,减少在基层法务工作中较少遇到的“国际法”(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等课程,考虑将其合并到其他课程中或改为选修课、压缩课程学时。而为应对基层法务工作者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公共基础课或任选课中,可酌情增加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公共课程,丰富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领域,注意其社会纠纷调解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社会技能的培养,而不单纯局限于法律技能培养。并在教学学时上给予“科技”门类、“法学”门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时总量的限制。同时,为凸显“科技类”卓越法律人才特质,“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时,可考虑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细化,设置“知识产权法总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专利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等系列课程,让“知识产权法务”实验班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对知识产权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设计,也可考虑将交通法则细化,在“民法总论、侵权法”等课程基础上设置“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运输法、航空运输法、交通行政法、交通执法实务”等系列课程,形成“交通法务”实验班的课程特色,满足科技类法律人才面向地区、面向行业的培养需要。而在集中安排的法律实践、法律实训环节,除了考虑常规的法学专业见习、“模拟法庭”教学实习、“法律诊所”课程实训和法学专业见习,强调法学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外,还要注意增设非专业实践环节。如可借助理工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习工厂,安排相关实验班的同学到实习工厂见习,了解技术产品的生产流程、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过程,增强对科技成果保护、转化的感性认识,起到科技技能锻炼、科技意识熏陶的作用。
(三)建设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卓越法学师资队伍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首先要求法学师资队伍的卓越。以“建筑法务实验班”为例,建设工程监理课程授课,不仅要求教师熟知建设监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建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的专业知识,需要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的双向性,要求既懂法律又懂工程、既懂理论又会操作,否则无法胜任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但由于理工院校对文科专业师资的支持远不及工科专业,本身就难吸引优秀法学人才前来执教;而传统法学教育的“纯法学性”,就算现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也因为其不做实务、不懂理工学科知识,无法将法律知识与科技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令人堪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双千”计划的实施,打开了理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门。即理工院校可顺应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学队伍的基础上,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建立双向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法学院系教师走出校门,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检视法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校也外聘一批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特别是科技法务方面的实务工作者,如专利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作为实务教师、兼职教师。这些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长期接触法律实务,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对实务人才培养需求往往有最直观的认识和表达,能有效弥补学院教师在实践能力训练指导上的不足。加之理工院校法学师资相较于专门政法院校本身存在较大差距,注重实践教学,注意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功底又有法律实务经验、特别是科技法务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学师资上的不足,更能形成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也由此得到展现。因此,联合培养机制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由学校校内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工作者,在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不仅能为法学学生提供良好的法学理论知识,还以法律实务操作理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并能对法律实务中暴露出来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校内外师生的共同交流、沟通,为该实务问题的解决寻找理论根据,更为法学理论的确认提供实例依据。这不仅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法律职业化需求的实质所在[10]。
(四)注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法律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实际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教什么,而是如何教[11]。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对法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战略部署,涉及培养定位、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教学理念在培养定位后,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需将良好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的自觉行动,并以其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日趋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表现出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发挥理工院校重实验、讲应用的培养特色,借助理工院校的校内实习工厂等实习基地,选择适合具体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个别疏导等,但这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当然,由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学时紧张,不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尽所有知识,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应对学生获取知识需求;而专门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具体方法。
四、结语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的把握,不是通过记忆、背诵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摈弃单纯记忆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方式,借助“法律逻辑思维训练+案例分析经验积累”的方法论训练,强化法律实践操作技能把握,并将其纳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范畴,毕竟职业发展潜力的大小是确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12]。所以,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法学教育共性基础上,围绕“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理工学科培养优势,奉行“不断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注重法学知识的方法论训练,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于其中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大胆思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3]。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了较强的职业发展潜能,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历练和工作经验积累中胜任司法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才有可能成为理工学科领域的卓越法律人才[12]。
参考文献:
[1]房文翠.知识在法学教育中的属性与效用———兼论我国法学教育知识观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6):142-150.
[2]王晨光.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J].法学,2002,(6):3-9.
[3]霍宪丹.法律职业素养是“法共体”的基本资质[J].法学家,2003,(6):19-24.
[4]蒋志如.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张力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17.
[5]余涛.从法学的学科属性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法学教育改革[J].朝阳法律评论,2012,(2):113-129.
[6]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2.
[7]喻中.为卓越法律人画像[J].法制资讯,2013,(10):21-22.
[8]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1-34.
[9]黄辉,陈祺祎.论“以工为主”综合性大学的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4,(3):135-137.
[10]胡卫萍.浅议法律职业需求下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Z):41-43.
[11]王爱民.试论法律人才的培养与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