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物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04 10:51: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物实验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物实验报告

篇1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

三、实验过程(见书P18)

四、实验用品(见书P18)

五、注意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篇2

二、实验原理。将该实验的主要原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果所用仪器和材料较多,可写重要的部分,常用的可以不写。

篇3

2、了解细胞的结构;

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

三、实验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

四、方法步骤:

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

(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切片数次。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

(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 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反思:

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

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

篇4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

显微镜、e字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方法和步骤:

一、对照图示认识显微镜,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先低后高)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1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思考回答:

1、在进行低倍镜观察时,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什么地方?为什么?

篇5

目的要求:

1 练习徒手切片

2 认识叶片的结构

3 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

方法与步骤要点

注意事项

(一)   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

   1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 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

刀片要蘸一下水)。

   4 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最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

(三)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

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

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

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篇6

生物学属于自然学科,研究的领域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研究学习离不开实验,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好生学实验是学好生物的关键。

1.课题的提出

在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大多只是形式上能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技能的形成在实验教学中却很少考虑,存在着教学和学习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学科技能培养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在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师生物教学大纲的过程中,结合多年教学的实际,为了真正把生物教学搞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生物实验目标教学与测试”研究课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本项研究主要做二方面的工作。

研究制订较为科学的实验教学目标。

研究制订与实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

2.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结合生物实验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与测试、构建实验目标教学模式、结题总结。

制定实验教学目标与测试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涉及所有实验系统地编排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与测试,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

生物教学目标与测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2.1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和学生上实验课主要参考资料,具有导向性。所以实验指导一定要编排科学系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如何进行实验和做好实验进行详细的说明。

2.2 实验报告

结合实验指导的具体内容,为学生编排一个针对性很强实验报告,共学生课后填写。

2.3 实验教学目标

编排实验教学目标本阶段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课题的中心所在。主要有两方面构成:

2.3.1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目标”是实验教学测试与评价的根据。所以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一一制定教学目标,都从理论知识、观察和操作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对每一个要素都做出了不同层次要求,具有明确的层次性和操作性。

理论知识

本部分主要是完成本实验所须的实验原理、方法、器材的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有关现象的分析处理的知识,并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层次分类。

A级: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内容。能说出是什么即可的知识。

B级:要求理解的内容,不但能说出是什么,还能说出为什么?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重点学习才能完成的部分。

C级: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不但能说出为什么,并且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利用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程度,是对知识掌握的最高的层次要求。

观察

生物实验的观察是实验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随时都能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做到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也分为三级水平。

A级:见识,指学生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物的形态特点,显现的生物现象,感知到现象存在的可能与原因,能对看到的现象进行科学的描述。

B级:验证,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但要看到现象,并且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到现象与生物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

C级:发现,在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时,同时动脑思考问题。判断出现象与科学之间必然联系,利用联想、推理、归纳的办法,发现生物科学规律。并能用生物知识准确解释说明生物现象。

操作

生物实验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选择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实验操作的层次性和规范性。耐心细致进行操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操作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A级:仿照动作,是一种在教师的师范下完成的动作

B级:意识动作,是学生在实验指导的指导下,用自己的独立意识所能进行不太熟练的动作。

C级:定型动作,通过多次训练达到比较熟练的动作。是对学生操作的最高的要求,也是中师生物是实验可最后要达到最后目的。

2.3.2 实验目标测试

目标测试题与实验教学目标各部分的要求相适应,是对学生完成实验情况一种检测。要求完成的题目也非常具体,便于老师和学生使用。

构建实验目标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实验目标教学的作用和基本模式。

生物实验目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突出学习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每一种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为学生达到完成学习目标服务,目标的确定,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人要想完成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活动也是这样。每一节课展示的实验教学目标,正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加上教师的精心的指导,通过师生的努力,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目标指导下,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生物实验目标教学,通过阶段性实验验证总结,可归结为:

通过以上模式,体现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发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整体功能,并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全程之中,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调动发挥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进行生物实验目标教学,其中心环节就是分解目标学习掌握,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也可学生独立进行。但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把握,调动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自己完成解决生物实验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基本的实验技能。

篇7

2001年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我校于2003年秋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

一、教材实施概况

1.该教材的使用过程

2003 年我校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 “新课程改革培训”,当时我们试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新教材.2005年秋我又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新教材培训”,同年新课程苏教版生物教材在我校七年级约260多学生中试用,2006年秋该教材在我校七、八年级约500多学生中试用。

2.教学中遇到的团难

(1)新教材适当的降低了知识难度,但是知识面加宽了,教师要快速的“充电”。新教材重视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满了时代和科技的信息,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就得时时关注科学的发展。

(2)关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有活动无实质。新教材的每一小节都安排有学生活动,使学生思维与动手、动口.认真观察等有机的结合。但教学中往往存在流于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其过程没有认真设计。②把 “对话”变成“回答”。在教学中经常易出这样的错误,把新课程中的交流变成了回答问题。③为夸奖而夸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伤他们的自尊心,老师会找任何可表扬他们的机会表扬他们的,这样的夸奖如果用下去,受夸奖会不会“成瘾”呢?且表现比这好的学生没有受到表扬会不会不舒服?但夸奖过多又会使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这该如何呢?④教材中编排的有些实验无法实施。例如“酿制酒酿”应该在气温较高时,而教材刚好安排在3月份,气温太低无法试验。⑤教材内容的跳跃性较强。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教材其内容标准框架都分为10个主题,即分为10个单元。这10个单元的排序上应该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度。苏教版教材对于10个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学生普遍反映七年级教材的部分章节偏难,这我在教学中也是有体会的。建议把生命的起源、生物与环境这些内容安排在七年级的教材中。而把遗传、变异、生物圈中的人的部分内容安排在八年级学习。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上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地方教学。

二、对该教材的综合评价

1.新教材的特点

(1)全新的教材理念。新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难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并使三者有效的整合.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增强学生在独立性、自主性.独创性等方面的锻炼,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重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2)完全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新教材适当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习过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教材在编写上富裕于“童心”、“童趣”,内客呈现方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捷明快。

(3)新教材把教师引向了新的教学活动中。教材中那活跃的版式,新颖的设计.让老师找到了新课程的感觉,强化了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内容选择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多层次的需要,具有时代感。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克服了以往重“知识中心”,着重加强对探究性学习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各种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2.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欠缺

新教材有些章节安排的活动与知识联系不够密切为活功而安排,为达到每节的五个系统而安排,教学活动中感到有点突然衔接上有点困难。如:无背椎动物的类群那节中, “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背椎动物。”出现土壤动物。教材编排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第六章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燃烧的小棒伸入放入新鲜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小棒火苗立即熄灭,这是因为“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实际上确切说是因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这也是一个化学问题。其次与新教材配发的同步练习和实验报告册大部分偏难,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认为人教版配套的《整合集训》是相当好的。符合新课改评价制度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其次应该改变考试制度,取消仅凭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单一做法。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少点,课堂更开放、自由点,达到更好的课程改革目的,使课程改革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新教材推动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提出以上认识与大家探讨,共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搞好课改。

参考文献:

篇8

在实验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研究,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深化对原理、规律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的方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之一。大纲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解剖小动物、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的方法;学会做简单的生理实验;学会绘制生物图等技能。这些技能只有在实验中反复练习,才能学会和熟练掌握。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以及开展实验设计的活动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 、分析推理等多方面的科研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

生物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只有正确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实验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操作规程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完成实验作业,不怕困难和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实验是形象和直观的,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自己平时看不到的生物微观世界,看到了平时见不到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并且这些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亲自观察和体验到的,因此,会十分兴奋和感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篇9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44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龙江县白山镇兴隆岗村村农民技术员刘志刚家地块。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略偏下,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便于参观学习。前茬作物玉米,产量是650kg/667m2。

验材料: 供试肥料微生物菌剂(沃柯)由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常规肥由试验农户提供。供试作物,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是吉东17。

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具体处理如下:

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面积667m2,底肥:复合肥25kg/667m2;追肥:氮钾追肥25kg/667m2。处理2,农民习惯施肥+667m2基施微生物菌剂(沃柯)2kg。处理3,农民习惯施肥减量10%+667m2基施微生物菌剂(沃柯)2kg。

3 管理措施

整地及施肥情况,2016年4月15日灭茬, 4月22日起垄施肥,由农户机械施肥,做到底肥深施,采集土样。 播种情况,4月30日机械播种,种植密度3500株/667m2。灌溉情况,7月1日― 8月30 日之间,灌水5 次,沟灌。生育期内进行病虫防治情况,生育期内主要发生双斑萤叶甲和玉米螟,没有进行防治。中耕施肥情况,5月30日第一次中耕,6月16 日中耕追肥。生育期间比较恶劣天气情况 ,主要是严重干旱。

4 田间调查

6 试验效果分析

从生育期看,处理比对照拔节期到抽雄期提前1~2d,成熟期提前2~3d。从6月16日田间调查的生育性状看,处理2比对照株高2.3cm,茎粗0.3cm;处理3比对照株高1.3cm,茎粗0.36cm;叶色处理比对照浓绿。从产量看,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处理2每667m2增产94.7kg,增产幅度16.2%;处理3每667m2增产41.5kg,增产幅度7.1%。从经济效益分析看,处理均比对照增收,处理2比对照每667m2增收 96.6 元,处理3比对照每667m2增收31.8元。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58-02

1 前言

高中生物中所说的有关细胞失水和吸水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如发蔫的蔬菜、撒过盐巴后变得出水很多的蔬菜、菜农卖菜时为保鲜在蔬菜瓜果上面喷水等,都涉及到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本文将概括高中生物学中有关于细胞失水、吸水的内容,对于细胞失水、吸水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

“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就是质壁分离原理,也称渗透作用。如果想要发生渗透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首先要求实验中有半透膜的存在,而且这个半透膜的两侧要存在浓度差。半透膜就是一层简单的膜,它能够让小分子物质直接通过,但是一些大分子物质是没有办法通过的。要想使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能够自由穿行,就要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一定的浓度差。水分子是一种具有自由能的物质,它会随着溶液浓度的不断增加而降低,在能量的驱动下,是会由水势高的一侧向水势低的一侧移动。对于植物细胞来说,提取半透膜并不难,因为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等都是属于半透膜的范围,通过设置植物细胞所持细胞液的浓度,能够使溶液存在浓度差,这个时候细胞会很容易发生吸水和失水现象。

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用紫色洋葱内表皮进行操作,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颜色,在实验的时候,具有不需染色就可以直接观察到液泡质壁分离的变化的优点。其实洋葱的表皮中是只有外表皮才会表现出紫色的,但是由于外表皮是具有多层细胞的材料,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观察效果是不理想的。在多次试验中不难发现,洋葱的内表皮是一种能够很容易撕下来的只有一层单细胞的薄膜,但是由于其没有颜色,往往需要进行染色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不断地摸索实验,用染料对洋葱细胞进行活体染色来进行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可以采用设置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来对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令它处在浓度较高的蔗糖溶液中,当细胞内的组织也不断外流后,原本紧紧贴着细胞壁的原生质层会因为细胞失水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皱缩现象,于是就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这个时候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会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现象。

在复原过程中,要将该细胞放到清水中浸泡,使细胞在浓度差的趋势下进行吸水,逐步恢复到原来饱满的样子。这个时候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原本皱缩的细胞膜已经重新贴合到了细胞壁上面,此时的现象叫做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

3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

在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一定的原料和材料。实验原料就是紫色洋葱内表皮,用其作为实验原料的优点就是不用染色,容易撕取细胞,很方便临时装片的制作。另外还需要的实验材料有刀片、滴瓶、载玻片、镊子、盖玻片、滴管、3%中性红色溶液、30%蔗糖溶液、吸水纸、显微镜、清水等[1]。

过程:剥取洋葱鳞茎的鳞片叶,外表皮紫色较浓的更好,用刀片在叶片外表皮划一0.5 cm的井字;用镊子从井字中央的一个小角小心地撕去一块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将其平铺在事先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中央细心展平,避免出现有部分表皮重叠而对实验观察造成影响;轻轻盖上盖玻片,过程中使玻片倾斜一定角度,从而避免产生气泡;之后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然后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去多余的液体,该步骤重复两到三次;在显微镜进行调焦处理,使学生能够看到清晰的细胞,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原生质层在慢慢地进行收缩,逐渐会出现与细胞壁分离了的现象,直到原生质层收缩成为一个球状的小团,此时与细胞壁完全分开,此时的现象叫做细胞质壁分离;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进行吸水,此时将蔗糖溶液置换成为清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在进行还原过程。到此就完成了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这就是有关于高中生物所学到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全部操作[2]。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析,应该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将宏观分析上升到微观理解,将实验结果拿来进行一定的分析。教师可提前将实验要用到的玻片准备好,通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先对接下来的实验有一个大致的想法,然后将永久切片向学生展示,来让他们说出自己对于失水原理的理解。

4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1)在撕取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时候,得到的表皮厚度太厚而造成得到的组织细胞堆叠在一起,影响实验成像;或者是最内部的细胞根本就接触不到蔗糖溶液,因此没有办法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造成实验现象非常不明显。所以才会采用井字切法来进行实验,目的就是得到较好的实验材料。在实验的时候不能心急,不能过分要求得到的是薄细胞;太薄的细胞在后期进行实验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细胞破裂的情况,造成组织液的外漏,影响后面的操作。

2)在展平的时候要小心仔细,如果没有展平,是会造成细胞堆叠的,这也是影响观察的一个重要因素。

3)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能够选择一个正确的观察角度也是必须注意的,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找到实验要观察的细胞,又怎么可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呢?只有选择靠近玻片边缘的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才是最明显的,因为靠近边缘的细胞与蔗糖溶液接触是最充分的,更容易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4)蔗糖溶液的浓度,浓度差也是影响因素,并不是浓度越高就越容易观察到现象,而是太高的浓度会造成细胞受损,在接下来的复原实验中就没有办法再进行下去了,其实在实验的时候,只要蔗糖溶液浓度能够比洋葱表皮的细胞液浓度稍高就可以。

5)在盖玻片一侧进行吸水的时候,要重复进行两到三次,因为单次的话可能造成溶液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只有溶液将细胞全部浸泡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的动态现象[3]。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纠正,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可以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让学生看到错误的实验操作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另外,实验最后的讨论与实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它能够促使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与发现,在实验中得到进步。毕竟教育的意义有时候是大于本身实验目的的,只有在实验中得到学习的能力,才是实验的根本目的。最后对实验进行定性定向分析,由感性认识升级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自己进行能力的提升,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操作问题和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以后再遇到问题时迎难而上。

5 结语

实验操作并不只是局限于实验本身的,应该结合自身经验与课本的理论知识,一定不要将其变成纯粹的体验式实验,不要为了完成实验而进行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方法,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加深他们对于课本知识以及理论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利用课下时间来进行扩展式实验,尽可能多地在实验探究中得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篇11

一、2010年草原虫害危害情况

肃南县是甘肃省草原蝗虫危害严重区域之一。我县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多、蝗虫种群分布及发生期、发生量有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天然草地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蝗虫种群、数量急剧增加,虫害呈现出“五年二次灾、年年有小灾”的发生规律,严重制约着我县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每年草地蝗虫危害面积达300-40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50万亩左右,虫口密度26—240头/m2,最高点达308头/㎡,牧草损失率达50—80%。2010年我县草地蝗虫危害面积达40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250万亩,平均虫口密度52.4头/㎡。危害草原的蝗虫以痂蝗、小车蝗、星翅蝗、雏蝗、大足蝗、棒角蝗和曲背蝗等为主,伴随有阔胫萤叶甲。

与往年相比,2010年因倒春寒,气候异常。我县草原虫害有发生危害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春季发生时间退后(平均15天左右),夏秋危害时间推迟(平均10天左右);二是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情况

根据我县2010年草原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我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共完成草原虫害生物防治27.6万亩。

一是使用生物农药苦参碱 4.98吨,在我县的大河乡的水关村和康乐乡的上游村防治草原蝗虫16万亩,投入劳力1406人.次,施药机械70台(套),车辆51辆.次。投入防治技术人员4人.次,培训防治人员1410人.次。据调查,各防治区平均灭效均在85%以上,最高达90%。灭后草原平均减少牧草损失20%;以每亩草原挽回牧草损失25公斤计,共挽回牧草损失4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每公斤鲜草0.3元)。

二是牧鸡治蝗11.6万亩。在皇城镇开展了牧鸡灭蝗试验示范,从牧鸡灭蝗技术规范、疫病防治、组织形式、后续产业开发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积累了经验,使牧鸡灭蝗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防效,严格按照防治合同负责把关,固定专人指导牧鸡灭蝗,巡回检查并现场验收灭蝗效果,不达标的进行重治。通过投放10000羽牧鸡历时52天放牧治蝗,虫害严重区域流动转场4次,虫害控制面积达11.6万亩。经解剖观测,在虫口密度65头/㎡的草地上,每天每只鸡采食蝗虫278头,灭效达93%;牧鸡平均成活率达77%,平均每只鸡灭蝗面积达15亩。经牧鸡采食后的草场,蝗虫的残存量为成虫0.4头/㎡、蝗蝻4.2头/㎡,这样大大减少了蝗虫产卵的几率,治蝗效果非常明显。每只牧鸡平均售价以40元计算,扣除饲料成本,可获得20元/只的纯收益。同时,牧鸡治蝗后,防治区域亩均减少牧草损失25公斤,12万亩草场可减少鲜草损失300万公斤,每公斤按0.3元计算,挽回经济损失90万元,节省因药物防蝗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50多万元。

2、开展药物筛选试验的情况

为搞好药物轮换使用,丰富草原虫害防治方法,创新、突破防治手段,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我县在康乐乡上游村开展了防虫药物防效试验和筛选工作。参试药物有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1.2%烟碱·苦参碱乳油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绿色环保纯中药广谱杀虫剂“百虫速灭”。通过试验,掌握了参试药品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为药物轮换提供了依据。

3、开展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监测,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草原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防治草原虫害的基础工作,是制定防治措施、指导科学防治的依据,是提高防治效果、获取综合防效的保证。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测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加强了主要虫害区测报站建设工作,按照《草原蝗虫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并开展野外调查工作。根据我县实际,确定调查区域,确立定位调查点,进一步加强对草原害虫的调查监测,随时掌握虫情,并根据我县虫情现状,实行周报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相关数据。测报站设备目前正在考察采购中。

4、开展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工作情况

为探索草原虫害防治由单一追求防效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目标迈进的新途径。今年同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签订了《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协议书》。开展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灭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5、开展培训情况

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和农牧民防治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农牧民实际操作技术培训。我县在牧鸡治蝗前期组织举办培训班3场.次。培训人员80余人.次,在牧鸡治蝗期,现场组织培训班5场.次,培训农牧民30多人.次;在生物药剂灭蝗期以现场培训为主,举办培训班3场.次,培训农牧民1410人.次。另外,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的形式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进行以防治技术、新型药物施用及预测预报技术等内容为主的培训10场.次,培训人员约200人.次。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生物防治水平。

三、主要措施

肃南县生物防治示范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遵循“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集中连片,生物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

1、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2010年生物防治示范县建设的要求,我县草原站领导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我县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生物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广大农牧民群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我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材料等多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生物防治虫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群众保护草原的意识不断增强,草原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通过牧鸡灭蝗项目的大力宣传,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牧鸡灭蝗工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应,农牧民群众参与牧鸡灭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我县大面积开展草原生物灭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做好资金物资管理工作

我县严格按照《会计法》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防蝗资金的管理,规范了补助资金的开支范围,确保专款专用。没有发生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省上调配的物资实行签收制,建立了相应的台帐和档案,对名称、型号、产地等信息进行准确的登记造册,并做好管理、管护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原有防治器械的检测、维修和保养等工作,全年共检修喷雾机械30台(次)。

4、严格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

根据全国畜牧总站《关于通报农业部启动草原虫灾防治24小时值班的便函》精神,我站认真做好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密切监测草原虫情发生发展动态。从6月10日至8月20日草原虫害发生期,每周二向市草原站报送虫灾发生和防治进展情况。通过周报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虫灾信息畅通,对及时掌握我县草原虫害动态、提前做好防治药品和物资的调运计划、进行虫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