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2: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职称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此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多,知识量大,因此老师的授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化学课程知识比较庞杂,每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加上课堂教学课时的减少,学生课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消化。因此,如何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每节课所讲内容显得至关重要,而框架式的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缓解这个矛盾,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效率。目前,生物化学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使其在有限的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同时可借助插图和动画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6]。我们在现有教材课件的基础上,利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素材对课件内容、图表和动画进行了完善,使之更加条理清晰、有趣易懂。即使这样,学生仍反映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庞杂,在有限的课堂和课外时间内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会运用板书把每章知识点框架式的总结出来,便于学生从宏观水平理解所学内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而不是零散的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来记忆。这样,庞杂的生物化学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就会简洁明了不少,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会明显提高。此外,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我都会在黑板上写出关键反应的步骤,这会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督促他们做好笔记,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生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制药工程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编写了适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手册。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的基础生化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此外,我们还开设了设计性实验,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安排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指导学生做生物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我通常会提出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小问题,供他们思考。这样会促使他们边做实验边思考,有利于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7]。为拓宽学生的视野,经学校同意,我们还向学生开放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跟随导师做一些研究工作。优秀的学生可申请市教委或学校下达的针对本科生的一些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工作。这样的政策在我院实行多年,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每年都会接收多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立项,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医药的极大热情[8]。
4总结归纳,突出重点
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非常多,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总结归纳既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凝炼内容,提高其学习效率。如讲授完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相关内容后,从模板、原料、产物、合成方向、合成方式及参与反应有关的酶等方面列表比较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的异同点。物质代谢调控部分,生化反应式太多,且各代谢途径相互交叉,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觉无从下手。讲授完该部分内容后总结归纳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循环、柠檬酸-丙酮酸循环、鸟氨酸循环等代谢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生理意义,使这部分内容更加清晰易学,利于沟通各部分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掌握所学知识。笔者多年的教学效果显示总结归纳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结归纳的意义在于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理解记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可有效克服传统平铺直叙讲授方式带来的枯燥乏味,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每次上课开始简短地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然后开始讲述新内容,注意内容的自然过渡,每次课结束前将本节课的内容串联一遍,这样更益于学生巩固新学的内容。
一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二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三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2根据教育目的明确教学重点
对于化学制药专业的学生来讲,作为药化专业学生来讲最重要的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以少讲,因为高职化学制药专业的学生应以化学药物的基础知识为重点,在作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分子生物学是让他们对药化学习感到吃力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而且作者通过学生的平时作业及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学生有些能够将分子生物学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知识点记住,药物说明书上常见的化学结构都不知如何命名,也不能通过化学结构推断出其性质和用途,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化学制药专业学生将来服务社会的就业岗位来调整药物化学的教学重点,违背了化学制药专业开设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初衷。
3重视实训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的实训课中,部分老师给学生打分评价的时候只看最后的结果,强调按照实验课本上的标准程序去实验。事实上很多药物史上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一些偶然的或者从副作用等其他的方面来展开的,而不是按照固定的程序产生的。之前在药物化学的实训课的考核中,老师一般根据学生做实验的结果来打分,而作者认为学生将来就业要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和有所创新,必须重视实验记录情况、操作的准确记录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因为只有重视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操作的规范准确,才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本身在于实验过程是否准确,至少能够说明在某种固定的条件下产生了一个真实的结果,但是如果实验条件记录不清楚,实验结果即使正确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再次重复可能不会得出上次一样的结果,它可能只是一种偶然条件下产生的。而如果结果是错的将无法从实验记录中查出失败的具体原因,因为对其产生的过程以及实验条件都没有详细的记录。
4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制药专业是一个新型发展起来的专业,药物化学与数理化这样大部分规律已经明确知道的学科不同。药物化学基础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更新也很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调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只有不断的自我更新专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与社会脱节。在目前的信息社会,文献的检索利用及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应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坚持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因此高职院校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打破传统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工作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即以就业为导向,“双向”培养目标为依据,在保证专业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既要体现师范类职业技能培养,同时也要满足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岗位需求。
2.1师范类课程设置
传统师范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略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使得师范生普遍欠缺的并不是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是化学与社会、生活、材料、能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普遍较差,以致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周期偏长。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从2006年便开始着手对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断进行改革。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将师范性专业课程所占所有课程的比例提高到23.8%(不含教育实习),在原来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中学化学教学法等基础上,新开设了中学化学科技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开设了环境化学、化学与社会等课程。
2.2化学分析类课程设置
我校化学分析技能类课程建设主要是依托企业,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展开,我们根据当地化工、日用化学品及食品等支柱产业对化学分析检验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一些与工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如精细化工、工业分析、仪器分析、化工基础等。同时,我校还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将源于企业的工作项目转化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紧密关联。此外,我校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中级分析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试点,自从试点成立以来,每年有不少学生积极参加化学检验中级分析工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可使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在校期间就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2.3职业技能实践环节设置
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从2006年开始不断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相应课程设置上实践比例由06年以前的32%提高到现在的42.67%。同时,我们将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3年全部在校学习的方式改成现在的“2.5+0.5”方式,即两年半的学习在学校完成,其余时间在中学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相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只在第五学期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其实践形式单一,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与分析检验技能。而新人才培养模式除了第五学期安排五周的教育实习外,在校学习期间还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新增加了第六学期为期十五周的顶岗实习,这个学期的实习情况主要是依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来选定实习岗位。通过这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可以为学生正式步入工作岗位提供一个锻炼、磨合的平台。
3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反映了教学活动中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范围和性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专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若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师范专业-化学教育模式,开设课程过于强调理论,将直接阻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3.1从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理论知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课程自成体系,课程知识较分散,不同课程间内容重复率高,缺乏整合性,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难以达到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在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合理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体系。如关于物质的定性知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都有同样的内容出现,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将重复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3.2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来更新优化教学内容
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来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在保证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重视实践项目的开出,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且实践项目的开出,既要能满足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需求,也要满足培养化学分析检验等应用技能的需求。如在实践项目中,可适当将“验证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降低,结合中学化学教材和生产实际,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和就业方向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因材施教。
3.3结合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突出培养欠缺能力
目前,从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我们的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虽然相当多的学生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教学技能欠缺,不能有效的驾御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为对教参、教案依赖性大,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差,抓不住重点、难点,实验操作技能欠规范,不善于引导启发等;为了能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我们改变过去化学教学论集中在第五学期教学的做法,从10级开始将化学教学论分别于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来完成,第四学期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训练,使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尽早得以强化,第五学期是前期理论与实践学习的不断深化和提高;通过课程内容的扩充和开设时间的调整,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教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样,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从事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的学生,由于实践技能差,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适应岗位工作的周期偏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突出培养欠缺能力,如通过自拟实验方案、创设实验情景和探究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4自编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内容体系。然而,目前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教材在数量上、质量上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协调,所以为了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鼓励有能力的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不能一味的固守学科中心的传统教材,而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工作岗位为导向,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来编写适合的教学用书。如仪器分析教材,现在几乎所有教材的章节内容都是包括分子吸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质谱等,虽然里面涉及到好多先进前沿的分析手段,但实际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中好多内容远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范围和应用范围,所以编写教材时,应结合高职生实际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就业方向,高深理论以够用为原则,重点突出应用性较广的知识,如紫外-可见、电化学分析等;且内容的阐述应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自学,同时增加一些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实用性内容。依据历年学生就业情况,本专业部分学生会从事化工、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化学分析工作,那我们就可以将食品甲醛分析仪、食品吊白块分析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等相关内容编写在教材内。
运用讲授教学法,系统传递核心知识
由于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是以中国法制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大量史料为理论来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泛且零散、文字艰深晦涩、专有名词难以理解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讲授宋代法律制度时,教师先简要介绍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提高、文化教育的兴盛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还使得宋代法制文明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随后教师以重点和难点为主线系统讲授核心知识体系,在两宋法制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讲授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对宋代立法思想的影响;在立法活动上,主要讲授《宋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在行政法律制度上,应着重于两府三司的中央行政机构、由御史台和谏院组成的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和历纸、磨勘等职官考课制度;在刑事法律制度上,应把重点放在《重法地法》等刑事特别法和折杖法、编配法等宋代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上;在民事法律制度上,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宋代因佃户、雇工、婢女等有了民事主体资格而扩大了民事权利主体范围,婚姻制度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了夫权,宋代物权体系以所有权、典权、永佃权等为主要内容,契约制度以担保制度、契约中介制度和竞标缔约制度为主要特色,继承制度主要是宗祧继承、户绝继承以及女性、遗腹子、私生子、义子、赘婿等的财产继承;宋代经济法律制度可结合王安石变法讲授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和市易法等,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禁榷律法;在司法制度方面,重点介绍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宋代临时审判机构案议、制勘院、推勘院,还应结合《洗冤集录》、《折狱龟鉴》和《棠阴比事》等着作讲解宋代证据制度。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0〕2号)等文件精神,高职高专院校正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践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高职高专工科课程大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采用使用模块化案例教学法,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4]。1)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代替枯燥无味的理论,具有真实性。其教学内容是实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实际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2)使学生牢固掌握课程知识。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例,让学生掌握单片机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学会绘制硬件原理图,掌握仿真单片机及其程序以及外部接口电路,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KeilC51,Wave6000,ProteusISIS的使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3)进一步深化理论教学改革,使理论与实践更有效地结合。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媒介,先把课程分成若干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加入若干生动案例,再通过仿真软件Proteus把运行结果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理论为分析基础,模块化学习,项目化考核。通过案例的探讨和剖析,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模块和案例,轻松掌握知识,具有一技之长。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工科课程教学上尤其是“学”和“做”环节,深入推进该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
2教学方案的实施
模块化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工科类课程中的实施,需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群和综合实训室建设,利用先进的实训室条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重点环节包括如何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如何精心设计和选取案例,案例和模块相关知识点的吻合度,案例的实现等,具体细节如下:1)课程模块的划分。模块化的单片机案例教学,首先,把单片机系统分成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又可以互相衔接的简单模块,然后,将案例教学法融合其中,将复杂难懂的指令、语法、编程及其电路分解,使编程简单化、电路透明化。通过对各个模块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电路原理设计及编程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2)模块案例的设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着手,每个模块中的案例难度适中,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联系到一起,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案例的实施和优化。教师根据模块知识点选取案例进行课程教学,同时,依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各个模块的案例安排及选择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发现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向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过渡,采用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在每一模块的学习中,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能实现某一目标的参考程序代码,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实际操作,同时不断对模块的案例进行扩充和优化。本教学方案的实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教师和学生2条主线,分层次、分阶段研究。教师主线是从模块划分、案例设计与实施到模块案例库的建立;学生主线是从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自主学习到参与评价教学。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例[5],首先,把该课程分成单片机入门、单片机硬件结构模块、软件模块、内部资源模块(含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中断系统)、外部扩展模块(含存储器扩展、I/O,A/D,D/A,人机接口)、综合应用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根据内容设计若干个知识点的案例,并设计1个综合案例,或几个模块设计1个综合案例。这样就把一本书的重点、难点分解开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又可以融合形成一些综合案例,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综合运用的理解。如在教授异步通信的类型时,针对学生不易掌握全双工方式通信,设计一个案例[6],如图3所示,1,2号机把P1口的开关状态通过TXD,RXD进行互传,把状态信息送到P2口,并经过2片7447驱动BCD码数码管显示,1号机显示信息反映的是2号机的开关状态,2号机显示的是1号机的开关状态,还可以通过示波器VT观察波形。有了例子,学生对全双工含义的理解更容易了,再通过自己动手设计、连线,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学习兴趣更高了。
3教学方案的创新点
高职高专类工科课程大多数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它以掌握某一种职业的从业技能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案例教学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强调社会的择业需求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1)融合模块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扩充了高职高专工科课程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了高职高专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改革,符合相关文件所提的提高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创新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2)把模块化教学和案例教学法有机融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生动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的案例仿真,使教师在课堂上有东西可授,学生有知识可学,同时,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形象的运行结果,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3)该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每位学生均可参与实验操作和仿真案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协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
4实践意义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工科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从单纯的“教和学”转变为“教学做”,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势在必行,需注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把握。若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就会使该课程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去记忆基本原理。模块化案例教学,在项目的实践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利于学生对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融会贯通。不断研究和探索,可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对教学的意义。不仅对工科课程教学模式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起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2)对教师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知识,善于反思,及时总结,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案例教学在单片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3)对学生的意义。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结合能力本位教育和分模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群体思考和主动学习,能把枯燥的学习变成生动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4)对培养目标的意义。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技术日新月异,高校采用传统封闭型的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采用模块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单片机技术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能源是滑雪场得以运转的核心,可以说滑雪场所有经营活动和能源的消耗息息相关,因此在滑雪场的成本控制中,控制了能源的消耗就控制了大半的成本。目前,我国滑雪场使用的能源还比较单一,主要以电、煤、油、水为主,单位能源消耗比较大,滑雪场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供能系统上。2.1.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是滑雪场能源的消耗大户,以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和烹饪系统为核心。在大部分的雪场中,供暖系统都采用煤供暖的形式,在少部分小型的雪场采用电供暖的形式,在大型的滑雪场,供暖系统占据整个供能系统的15%。由于我国的滑雪场主要集中在高寒地区,供暖系统成为滑雪场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
1.1.2供电系统造雪系统和照明系统以及电动力设备系统和索道运输系统是滑雪场的四大供电系统,其中造雪系统是整个雪场能源消耗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于我国滑雪场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造雪系统的设备运转需要电能的运转,这部分的电能占了整个雪场电能消耗的70%以上;电动力设备系统指的需要电带动运转的设备,如电脑系统、消防系统、通讯系统等;索道运输系统是指滑雪场用于运送游客的运输设备,索道运输系统是雪场重要的系统之一,它从滑雪场开始营业到营业结束,有的大型雪场索道运输系统的耗电量占滑雪场日均耗电量的1/2,同时供电系统的特点是能耗大,价格高,是滑雪场能耗成本控制的重点,同时加强供电系统的能源控制,对提高滑雪场的营业利润有着重要意义。
1.1.3供水系统在滑雪场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滑雪场水的消费较高,在很多地方,由于滑雪场都建于山区,基本上用的都是水库水和深挖井水,每年向水资源管理部门缴纳水资源费,不单独缴纳水费,同时由于水费的价格较低,因此未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是滑雪场是高耗水的企业,由于滑雪场一般都建有大型的客房系统,一般的滑雪场的餐饮和客房在规模上都相当于一个三星级的酒店。据统计,一般小型滑雪场平均每间房每天耗水1000L,而大型滑雪度假中心每房每天的耗水量则可高达2000~2200L。滑雪场的水耗主要来自于:客用水、厨房用水、职工生活用水、洗衣房洗涤用水、卫生间及公共区域的清洁用水、造雪系统用水等。
1.1.4供油系统滑雪场在供油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滑雪场是向游客提供优质滑雪服务的场所,为了保持雪的滑行感觉,滑雪场每周都需要用压雪机对雪进行压制和整理,一台压雪机工作3个小时的油耗成本都达上千元,一般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压雪油耗成本上都达40万元左右。目前,很多滑雪场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对于能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滑雪场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使用管理和节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通常一个中型的滑雪场能耗高达数百万元,能源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0%~25%,如果采用较好的节能措施,滑雪场能耗至少可降低20%~30%。
1.2滑雪场物耗成本控制现状
滑雪场除了能源的消耗,在滑雪场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餐饮、客房和日常办公方面都需消耗大量的餐饮原料、客房用品、日常办公用品、后勤耗材等,在滑雪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对于餐饮成本、客房成本以及日常维修成本的控制都极其重要,对于滑雪场日常物耗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是滑雪场日常成本控制的关键。一般的滑雪场都有餐饮部,餐饮成本是滑雪场成本支出较大的部分,客房物耗、后勤物耗、管理办公物耗,构成滑雪场物耗成本的四大部分,是滑雪场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滑雪场餐饮规模的大小决定餐饮成本的控制模式,但很多滑雪场的餐饮部门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采购、验收、库存、发货、保管、领用、成本核算等各方面存在问题,成本差异分析环节薄弱,滑雪场餐饮收入一般占滑雪场总收入的30%,利润占滑雪场总利润的20%,创利水平仅次于滑雪。因此,加强餐饮成本控制是提高滑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客房物耗方面,固定成本较高,变动成本较低,但是在客房物耗方面,一次性客房用品的使用加大了客房物耗成本,客房的服务方式使客人耗材使用浪费,比如布草的一日一洗等。在后勤物耗方面,维修材料随意领用和库房的管理松懈都是滑雪场物耗成本高的原因,管理办公物耗方面,打、复印机、电话的任意使用,纸张的随意丢弃都造成管理费用的提高。
1.3滑雪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现状
滑雪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员的数量上需求较多,在滑雪场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中,特别是大型滑雪度假中心,人力资源成本是一项重要的支出,大约要占到全部支出的20%。人力资源成本一般由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五部分构成,取得成本是为了招聘员工所发生的手续费、广告费等,是为得到人力资源所付出的代价;开发成本是为使员工达到岗位需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培训费;使用成本是在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补偿员工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工资、奖金等支出;保障成本是为保障员工丧失价值后所必须支付的费用,通常为各类保险;离职成本为员工离职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同时,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由于专业的雪场管理人才不足,加上滑雪场一般建在较偏僻的地区,在专业人才的招聘方面成本较高,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
2循环经济观下的滑雪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能源危机意识
由于滑雪场管理者缺乏能源危机意识,在很多滑雪场,还实行粗放式管理,电表、水表、燃油统计等计量设备缺失,无法找到能源消耗点,没有进行分区能源控制,不能形成能源成本控制责任制,同时在员工的日常操作中缺乏能耗节约意识,厨房、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等环节没有能源节约意识,导致用电用水等能耗成本的增加;同时对不用的设备没有及时的停止运转,有资料反映,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的待机功耗都为5W左右,下班后不关闭电源开关,一晚将至少待机10h,全年将因此耗电36.5度,按照国内办公设备保有量电脑1600万台、打印机1894万台测算,每年将浪费12.775亿度电。同时不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这些都导致滑雪场的能耗成本增加。
2.2滑雪场建筑设计忽视节能要求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32%,高于发达国家2~3倍,建筑本身采暖、通风、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2/3,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我国在滑雪场的建筑设计方面,往往注重以后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忽视建筑的节能要求,由于滑雪场都处于较寒冷地区,对于节能的要求较高,但是很多滑雪场都追求独特性,加之不考虑房屋朝向和色彩对于能耗的影响,例如建筑的外墙可以因地制宜采用浅色涂料,白色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提高阳光反射率可减少能耗,室内采用浅色调可以节约1/2的照明电。同时,由于滑雪场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房屋顶层、墙窗比例等各方面考虑不全,导致能耗增加,同时由于滑雪场造雪供水供电系统较多,对于能源中心选址不当,管线设计不合理,导致大量的供水、供电浪费。
2.3设施耗能与滑雪场实际经营能力不匹配
现有的中国滑雪场都不愿意因为节能而减少供给,降低滑雪场的服务水平,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不满足的情况,而较少的关注过度满足情况下资源的浪费情况,从而导致很多滑雪场由于高耗能存在无法维持的情况。因此滑雪场耗能设备存在设计容量过大,设备设施本身的设置缺少节能保障,灯具不节能,设备的能耗方式没有根据客流量、季节、气候等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比如对于压雪次数的固定,不会根据游客数量和气候及时对雪质进行检测,从而安排合理的压雪次数。
2.4能源缺少循环利用处理
滑雪场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存在锅炉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直接外排、管道散热严重的现象,有的时候一个小的方面,累计起来就是能源的巨大浪费。欧盟的专家在对我国一家饭店进行CP(清洁生产)审计,发现了厨房有7m多长的蒸汽管道没有保温,经过专家测算,这部分管道每年的耗能费用约1200美元,如果算上管道散发的热能再用空调降温的费用,还不止这个数。同时在小型滑雪场管理中,缺少中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接排放,导致供水的浪费。
2.5采购中的个体行为和短期行为
滑雪场由于自身经营特点决定其采购对象的复杂性,由于滑雪场对于设备的特殊性,大型造雪设备和压雪设备,国外价格都较昂贵,国内在质量上得不到保障。因此滑雪场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采购过程中,要求采购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同时由于滑雪场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在餐饮和客房方面需要采购种类繁多的原材料,如肉、菜等食品原料以及客房用品,这些原材料都没有统一的采购标准,给采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存在采购的材料因不满足游客的要求而造成浪费。
2.6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监控手段
滑雪场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少,导致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目前的滑雪场都只关注总成本的核算,它反映的是从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一个总的成本率,而没有成本差异分析,对于实际成本率和标准成本率之间的差距,原因分析不明,同时在物耗成本方面缺少有效的监控手段,成本管理方法简单等原因,导致成本的增加。
2.7专业人才短缺,人员配置不经济
滑雪场作为新的企业形态,我国在专业雪场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滞后的局面,由于滑雪场不同于一般的酒店,它兼具运动和旅游的特征,因此要求滑雪场管理人员具备滑雪的基本知识和酒店管理知识,对于人员有着特殊要求。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短期用工和长期用工规划不明,缺少计划性。同时由于滑雪场存在季节营运的特点,大部分都集中在使用成本上,缺少对员工的保障、激励,同时也缺少对于员工长期保障的考虑,导致滑雪场人员配置不经济,员工素质整体偏低。
3循环经济观下的滑雪场成本控制对策
3.1强化能源危机、成本规划和控制意识
滑雪场从业人员应有能源危机意识,在滑雪场的设计过程中,做到提前规划,对建筑设计选择、建筑材料选择、功能局域的布局和节能设计方面。建设好滑雪场的中水处理系统和滑雪场的雨水收集系统,建立大型蓄水池,加大对雪融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力度,加大使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于员工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意识,避免无节制的浪费,通过奖励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
3.2提高滑雪场设施的能源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滑雪场管理者,应学习国外的能源,使用先进经验,大力提倡绿色生态滑雪场建设,结合自身情况,为滑雪场购置更能控制能源成本的有效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大节能灯改造,使用各种节水设置,使用经济且污染环境小的供热方式,对现有的设备要加大节能改造力度。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培养科学的设备操作方法,减少失误操作对于设备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3加强能源的信息化管理
滑雪场管理人员总是关注日常能源管理,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全局性和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应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开发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能源使用的日常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机构设置及管理网络的建立方面下功夫,使各种有关能源利用状况的信息流程规范化,获得最能够反映系统本质特征的数据,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合理保障。
3.4量体裁衣,注重服务的实效性
滑雪场应根据自身特点,定位目标市场,根据游客的要求和消费特征,制定合理的服务项目和价格,关注服务的实效性,滑雪场在服务项目的设置方面要有自身特点,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消费特点、档次,滑雪场的最大资源是在于滑雪场地的提供,要最大限度的提供滑雪场地的增值效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消费项目,利用建设刺激的单板公园、雪地摩托场地、雪地球类场地、儿童雪场等方式来增加滑雪场的效益,保障服务得到最佳的效益。
3.5对滑雪场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再造
滑雪场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在成本的消耗方面是多方面的,给成本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提高滑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利润,可以通过各部门工作的科学化和条理化,提高各部门的运转效率,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可以为滑雪场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从整体上降低滑雪场的成本。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再造,将有利于保持成本控制的一致性、可控性、效率性、科学性、安全性。
3.6实行环境友好型采购,控制物资采购成本
所谓环境友好型采购是指提前做好采购加护,采购一些企业急需的,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或无影响的产品。环境友好型采购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并减少废弃物。在采购过程应坚持识别采购需要、保证采购质量、就地采购、批量平均、简单化采购、采购节能产品、租用、减少一次性产品、减少包装等原则。建立物资采购计划和审批制度,建立物资采购的询报价制度、采购物资的验货制度、严格控制采购物资的库存量。在采购过程中,直接将上述原则和制度应用于采购中,从源头上减少物资采购成本。
3.7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化配置雪场人员
加强对于滑雪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滑雪场人员,做好人员的“淡旺季”计划,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通过培训将滑雪场当地的工人和农民转化成雪场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优惠政策,稳住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过分流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1.2由过于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转而重视学生人格发展。由于新课程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要特别注重学习化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留意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并通过课堂学习到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种选择。
1.3由要求统一规格的发展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化学课程应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增加学生的个性选修内容,使得有不同要求的,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这就不再使化学教学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倾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以及张扬学生个性。
1.4由偏重理论知识学习向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转变。老师更多的将生活中的化学融入课堂,如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认识,了解人体微量元素、维生素主要生物元素,化学在化工生活用品当中的应用及作用等。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已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树立学生应用化学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及工作中实际问题的信念。进而升华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考高分,真正体现化学学科本身的价值和魅力。
2. 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
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从重教学转向重学习。老师在化学的教学中想尽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交还给学生并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和引导,例如将一部分比较简单或是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有趣带有探究性质的化学内容交由学生备课包括组织课堂的气氛以及课程进度的控制,这项工作交给一组同学完成,有学生做一次课堂的老师,以学生备课以及预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蓝本而组织授课能容,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激励和榜样作用。进而使得教师逐渐从以知识、技能为目标、以高考为质量评价手段”的教学误区中走了出来。那种在高中教学中以被动接受、机械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得到改革,封闭式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收到最有力地冲击。
老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都很重视开放性教学。例如,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学习有很强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大量探究课题的学习和探究,激起了探究欲望,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智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多数教师已积极进行了开发利用,打破了原来的封闭式教学的僵局,教学中能采取多种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应当注意的是避免出现把自主学习搞成了“假自主”;避免几乎是上课必讨论,白白耗用了时间;或把探究学习搞成“放羊式”。
3.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3.1传统的一堂课慢慢当当的都是老师讲的情况有所改善,一堂课的内容不再像以前那么多,知识密度不再像以前那么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所学,更多温故而知新的知识升华的机会,更多融会贯通的时间和空间,对知识做一个比较完善的梳理。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比以前更大了,在更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尤其是化学这门学科,知识不是相互独立的,都有一定的前后关系,前面的知识都是后面的铺垫和基础,随着教学的推进,知识又得到升华和加深,因此更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框架有较好的构建,对知识有整体把握才能掌握好化学基本知识。
3.2用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带着问题学习可以引起学生们的积极性来,头脑风暴式的的课堂气氛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氧气氧化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们产生好奇,为什么古铜色的铜会变成像碳一样黑色物质,是空气的里的那种成分引起铜的这种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老师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开门见山的说出结果,由学生自己经过思考而得出的结论才会深刻,即使得出错误的结果,经过更正,反而会更加加深对正确思路的印象。
3.3利用补充实验进行启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盐水解”的原理,补充一个实验:向1 mol/L 氯化铵溶液中投人钾,产生能燃烧的气体和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以让学生们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什么物质造成这些现象的发生。学生经过自己分析和同学间的讨论,对学过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能最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堪称甚佳。
4.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的新课改教材的实验内容大大增加,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单纯演示性的实验以及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实验已经很难满足当代中学生求知的愿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好奇。因此,将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改为实验设计和可行性探究,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更深的意义在于从思想上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浓厚兴趣。在生动有趣的实验课堂找到学习和钻研略显枯燥和乏味的化学书本知识的动力,在学习中的困惑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验研究得到验证或是纠正,用实践检验真理,用客观验证主观推断,使得学生逐渐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实践,在化学的学习中不再依赖老师的督促,不在依靠父母的敦促,不在深陷题海中而不得自我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在对实验做硬性的区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初衷是各学校,各老师能够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教学进度的安排等尽量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亲自动手的氛围和条件。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时间新课程理念时,不能因为教材对实验部分的要求变得灵活而私自将实验教学取消,由课堂教学代替;不能因为教学的压力,为了赶课程的进度以及在高考的时候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比重很少或不重要而将其固有的时间任意侵占挪用。
由于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是以中国法制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大量史料为理论来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泛且零散、文字艰深晦涩、专有名词难以理解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