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师教育学论文

幼师教育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4 15:23: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师教育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师教育学论文

篇1

一是在学生来源上,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生源不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大大不同于音乐专业的要求,许多考生只需经过文化课考试就能升入大学,无需经过专业测试和面试,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到专业领域。他们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训练,音乐基础差,为学生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生源减少。由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都以进入高中和大学为第一志愿,学历较低的幼儿师范吸引力自然下降。另外,国家虽然规定幼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量流失,招进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升学无望的学生。加之生源减少,学校不断降低标准,使招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源头上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教师配备上,队伍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较差。比如音乐声乐专业教师可以担任乐理视唱练耳课,打击乐专业的教师可以担任合唱指挥课,钢琴课教师可以担任音乐欣赏课,使教师变成全能型,针对性培养不强。目前,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他们中学术性人才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幼儿园实践经验,甚至到幼儿园调研的次数都很少。因此,也很难站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他们承担的教学实践中,仍按照培养音乐、舞蹈等专业人才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另外,有的高职高专学校升格后,继任的教师角色调整不到位,仍然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加之与幼教机构联系少,得不到进修的机会,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实际性培训,因此他们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常与现代幼教办学理念相脱节,达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完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较低,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有相当份量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理论知识课,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狭窄、层次较低。相对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情况至少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因为对学生技能与技巧的传授虽多,但学前教育专业也多是以课堂讲解、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难有实战和演练的机会,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从业技能差。所以一旦到幼儿园工作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岗位,用人单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费时费力。二是因为专业理论教学深层次的,诸如培养幼儿情感、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少,而且过于陈旧与单一,使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教育原理掌握得不深不透,所以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工作中有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只把教会幼儿唱多少首歌、跳多少舞蹈、做多少手工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而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对策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制约这种能力的因素,如何走出困境,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寻求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要强化主体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因此,学校第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时,与未来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侧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文化知识考试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加设面试,对一些具有音乐特长又热爱学前教育的艺术特长生可适当有所倾斜。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承担者,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其发展方向,明确其职业生涯,加强岗前培训,尽可能多地为这些教师学习学前教育的知识和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培养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篇2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6]。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7]。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篇3

国家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一个变革促进了多媒体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课堂教学密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一、使学生视听结合,以形象生动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人的一生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主要靠听觉器官接受知识,但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此时能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信息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现出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和其它感觉器官,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和生动,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教育素材,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由“苦学”变为“乐学”。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便会自然提升,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求知欲,课堂上气氛也活跃起来。

二、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中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的英语环境。虽然英语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练习英语的语境,但局限于母语的影响,真实的语言环境是难以创造的,因此一个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正是英语学习中所期望获得的。多媒体教育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创设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的模拟语境。刺激学生感觉器官,闻其声,观其形,身临其境,沉浸在英语氛围中,更多的进行语言实践。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

此外,随着英语学习的继续,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熟悉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语言。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有效工具,把从网络上搜索到的适合学生的背景知识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从而学到更为地道的英语。

三、增大课堂信息量的输入,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备好课,把知识点写在教案中,上课时再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学生看了之后,再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黑板不够用就要把前面所写的东西擦掉继续使用,这中间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用,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系统,把知识投影在大屏幕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约了板书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通过大量练习的展示来加大训练力度,由此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使课堂密度增加,解决了中学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还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学过的知识可以随时翻看,不像黑板似的擦掉就没有了,这样可以防止学新忘旧,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降低遗忘率。

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了传统的弊端

在正规的多媒体教师中,教师在操作课件,学生在各自电脑前认真听讲,避免了后排学生听课效果差的弊端。传统方式下,学生在本子上做完作业,教师花时间去批改,等到讲评时,已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学生很有可能把作业中的错误当作正确知识记忆,知识漏洞得不到及时弥补。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布置练习,学生用计算机输入答案,计算机可以立即做出评价。这种及时得到学习反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迅速查缺补漏,与传统的教师批改作业相比,优势相当明显。另外,针对个别程度较好,练习完成较快的同学可以再发送一批练习让他做,个别程度差的同学,适当发些基础知识练习。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五、促进素质教育开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传统教育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接触,中间缺少教学手段。教师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教学方式,以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进行一言堂教育,教学效果不佳。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挖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内在潜能,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正好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教师以新的教学方式面对学习者,师生观念不断更新,并带来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正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以上优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因此现代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倍受青睐。我们要不断研究改进,发挥人的主观努力,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篇4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打破传统禁锢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课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禁锢,因而,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关注相关学科知识和时展新动向,吸收鲜活的素材,适时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知识并适度地挖掘,贴切地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这既是全面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必备条件,又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观念观。如复习“民族文化”内容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开启新型的教学模式,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民族文化的元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思索:“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这样,既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已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建有效课堂组建合作小组

思想品德就是在不同的思想行为模式中寻求真理,组建合作小组是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它根据小组进行讨论,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观点进行合作研讨,以寻求个性、多样、符合原则的结论。在此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者,教师是引导者,合作小组积极探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改成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这样学生在合作小组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参与意识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最优化。如:在学习“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一课中,教师可紧扣维护国家统一的主题,联系反对的时政热点材料设计问题:①请同学们用史实说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建设青藏铁路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原则?③谈谈你对“3•14烧”暴力犯罪事件和分子破坏奥运火炬接力的认识。④在反对问题上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恰当设问,激励学生带着思考题认真学习教材,尝试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材料,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创设情景和恰当设问,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才会高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四)内容化静为动灵活运用多媒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教学过程化枯燥为有趣,教学氛围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追寻高雅生活》这一节校歌导课,主旨在于让学生辨别“高雅”与“低俗”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选择高雅健康向上的生活。在校歌选取上,播放周杰伦的《蜗牛MTV》视频,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在用词、意境上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进而在视频中明白高雅生活即一种高价值最求的情感。

(五)引导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

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的动力。如讲“为坚强喝彩”一课时,教学内容可延伸“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有关坚强人物资料,如陈坚、谭千秋、邓清清、朱芙蓉、向孝廉、短信妈妈等,并舍身处境地联想自己假如在受灾地区,应该如何面对灾难中的人和物;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舆论传播媒体,通过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并联系实际,拓展自己对“坚强喝彩”的认识。

(六)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篇5

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可以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训练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格林童话故事《稻草、煤炭和豆子》,通过录音机给学生播放2-3遍后,让学生听故事,记录内容要点,再根据记录把这则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不但能按要求把内容要点记录下来,而且还能够模仿录音中的音色和情感把故事讲完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

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篇6

很多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都会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但是很多学生反映书本上的内容过于枯燥,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毕竟学生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去把握幼儿的心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只顾一味地向学生去灌输这些理念、这些思想,学生根本理解不了,何谈将这些利用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况且书本理论性过强,比如在《学习与幼儿心理》一书中,对“条件刺激”等一系列的词语解释不详细,定义表达含糊不清,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反而会使得很多概念更加难懂。

1.2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幼儿教育心理学大多考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对舞蹈、美术等艺术方面感兴趣,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书本的内容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这门课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1.3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的教师自身缺乏实际幼儿教育的经验,空有满腹的理论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专业学习能力。外加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本身就难懂枯燥,学生不会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如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经验不足都是目前这门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吸收效果差。

2.提高幼儿心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2.1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多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原本枯燥的幼儿心理教育学这门课增加趣味性。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幼儿的思想,比如通过播放ppt,播放小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寻找到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点。多给学生做一些有关心理学的小测试,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2积极参加幼儿教育实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于教师的要求。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多与幼儿打交道,从而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幼教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关中职学校可以在暑假开展义务的幼儿支教活动,让每一位幼教专业的学生充分融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与孩子交往和相处的能力,无形中对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多与孩子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恰到好处。

2.3转变思维模式,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幼儿教学心理学这门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顾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全方位、多层次地考虑问题,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幼教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如今对课程的掌握水平在自己今后的就业中都会体现出来,相信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必定能对这门课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篇7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肯定了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相通,正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美学特性,都具有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画面美的特点。所以说,许多古代诗人的句子经常被选为绘画的题材。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绝句》这首诗的时候,诗歌一句一景,浑然天成,一幅美好的画卷。让学生们想象和感悟:鹂之“黄”、柳之“绿”、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以及每一句诗所描绘的画面:两只黄鹂在翠柳之间鸣叫与江上停泊的东吴的船只这两幅近景图;一行白鹭飞上天空与西边山上的积雪组合而成的远景图。诗中多姿多彩的景物,高低远近相映成趣。真是一幅赏心悦目、春和景明的画卷。老师带领学生们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启发自己的思维,感受美的真谛,领悟古诗画面之美。

二、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明亮,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副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品味古诗的语言和用词的精确。这对于提高小学生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理解整篇古诗的写作艺术与思想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的语言美体现在语言的音乐之美上。一般古诗讲究句内的平仄搭配、韵脚的合辙,还包括句数、字数的均衡、整齐,铿锵有声、朗朗上口。诗句与诗句之间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充分地体现了古诗的语言之美。

三、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

诗人经常将自己的愿望、情感寄托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创造出了情与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说,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们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作者形象地用“花”与“鸟”表达自己的感情。烽火连天,国家破败,连花儿都会落泪、小鸟的啼叫都会让诗人揪心。连年战争给百姓、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巨大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描写出了含而不露、风韵天成的独特意境之美。

四、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和情操植入诗歌的景物描写中给人以启迪或鼓舞。在进行古诗的讲解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和领悟诗句中蕴含着的哲理之美,在理解的过程中处理好情与理、形与神的关系。启发学生们由形悟神,不断地探求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古诗歌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四个大的方面: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温凯旋.消除隔阂通融古今引发共鸣:提高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谈.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

篇8

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教学成为新时期的课题和教师们共同的追求。结合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可从如下方面来开展。

一、科学确立教学目标,为实施有效教学立下基础

语文学科具有语文能力形成和人文精神锻造的特性。因此,教师要针对特性来处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新课程的推进。

1.抓语言学习。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文本作者,教材编者,教师,学生这四个主体来确立语言学习目标,设计语言学习过程,充分开展与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2.挖人文意蕴。阅读小学新课程的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所选课文文质皆美,蕴涵丰富,无论是高山流水、自然风光还是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或是富有童趣的诗歌、童话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依托。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以及写作的背景,编者选文的目的,紧紧立足于文本,考虑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的需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揭示课文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使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

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为实施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课程资源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教师去发现、研究,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来优化课堂教学。

1.把握语文教科书。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并理解、驾驭教材,运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有效地指导学生收集教材提供的信息,还要联系学生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

2.挖掘生活资源。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巧用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给予我们许多相互交流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声音、动画及影像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演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模式的变革。

三、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构建有效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注重合作,张扬个性。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很多,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因为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这样既节约大量时间,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在相互合作下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互相帮助、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在评价中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交流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组的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展示中教师要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张扬学生个性。

2.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教学中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入情,在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感悟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感悟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其实也就是和作者一样的体会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这样教学,能够较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引导他们大胆的表现出来。努力挖掘文本的朗读点,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

3.质疑问难,找准切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来实现质疑的最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以别具一格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中学习知识。如《景阳冈》一文,我设置:今天的武松应打虎还是保护老虎呢?这一逗趣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质疑要循序渐进,有启发性。学习《泊船瓜舟》这首诗时,我问“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改用哪些字?启发学生字斟句酌,提高他们鉴别赏析能力。教师不断优化课堂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交流互动,有利于面对全体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口,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学生会思、会问、会学,才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4.适时点拨,合理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和场合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大课题,“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旋律,只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探索,定能使小学语文课高效而美好。

篇9

二、遵循幼儿规律,科学训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幼儿的肌肉、骨骼都十分稚嫩,所以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身心特点,立足启蒙教育视角,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展开科学的训练,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趣味,培养幼儿的舞蹈感知力,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技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由形象入手。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身体协调性,幼儿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启蒙教育,从身体认知与形象入手,增强幼儿身体感知能力与感性认识。如教师可以借助儿歌的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认识头、腰、肩、腕等身体部位;其次,由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教学舞蹈“小鸭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鸭子的嘴是什么形状的,鸭子是怎么走路、吃东西的,然后让幼儿试着模仿鸭子的动作,比一比谁的动作更标准,以提高幼儿观察与辨别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还可以逐步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使他们的舞蹈动作更准确、更熟练、更优美。

三、尊重幼儿差异,鼓励创造,发挥幼儿的舞蹈个性

舞蹈不单只是动作模仿,还是创造性的艺术,需要学生自由发挥、自我表现,进行想象升华。但是,在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差异性,采取统一标准,缺乏创造意识与个性,所以导致部分幼儿因动作难度大、性格内向等原因,不敢表现,失去学习兴趣。在启蒙教育视角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搭建宽松自由、自主表演的舞台,给幼儿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解放幼儿的头脑与手脚,让幼儿能主动参与舞蹈活动,最大限度地释放幼儿的创新思维与个性潜能,提高他们的舞蹈能力。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舞蹈材料或道具,营造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舞蹈激情,然后要求幼儿伴着音乐节奏即兴舞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一来,幼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舞动起来,感受舞蹈的快乐,提高学习舞蹈的信心。如女生可以用“披风”绑头,表演新疆舞;男生可以选择“手环”当“手鼓”,配合女生做“转圈”“踮步”等动作。

篇10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

篇11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65-02

教师不仅仅应该是教学专家,还应该是评价专家,要能够把教学与评价有机的结合。教学评价是任何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要进行的活动,幼儿教师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与小学阶段的学科式教学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其教学评价能力影响着教学实效。评价能力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教学评价语言能力是基础。因此,对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进行探讨与优化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作为教学语言的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特点

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状况的分析,并借助于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来做出的判断,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语言具有价值判断的功能,能够引领幼儿的成长,同时,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评价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激励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幼儿阶段,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相应的思维水平处于尚待发展的状态。教学语言需要具有感染力与激励性,给予孩子们诸多正面、积极的肯定,带给幼儿极大的满足与喜悦,如在幼儿回答正确问题时,教师使用“你最棒”、“你真不错”、“你做得很好”这类评价语言时,发挥着激励的功能,推动着幼儿形成一种“积极自我概念”,能够更加有信心去完成教学任务,是推动其自我成长与自我评价的有效手段。

(二)教育性

幼儿教学活动不在于传授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促成幼儿习惯的养成以及道德的发展。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既有肢体语言式的,更多的是口头语言,如幼儿坐姿端正,教师使用“这种习惯真棒”;幼儿在课堂上提出新问题时,教师使用“你很善于思考”。这些带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能使幼儿在亲身体验的反馈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习惯和道德。

(三)引导性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推动者与引领者,评价语言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引领着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由于幼儿缺乏客观的自我判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很容易就成了他们自我判断的依据。如教师使用的“这道题你答对了,你真聪明”、“孩子们都做得不错”等等这些具有判断意味的评价语言很容易对儿童形成引导,幼儿将这种评价语言保存起来,久而久之形成自我概念。

(四)即时性

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具有即时性,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借助于幼儿教师即时性的教学评价语言,幼儿能获得及时反馈,一方面对幼儿能够及时且积极的正强化,另一方面,能够预防一些不良行为和表现的出现。如教师通过“某某同学听得很认真”,这一即时的语言评价,不仅产生了即时的激励功能,也能够对其他幼儿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语言是艺术语言也是能力,教学评价语言更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幼儿教师面对的是身心发展极不成熟的幼儿,更需要注重教学评价语言的使用。当前,幼儿教师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发挥教学评价语言作为教学活动反馈与剂、助推器的功能。

(一)教学评价语言单调与表扬“活佛”

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学评价语言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一种,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在评价幼儿行为时,富有诗意、节奏明快的语言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幼儿在接受教师评价的时候,也学会用这种评价语言去评价他人。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尽管大多数都是带有激励性的,但却存在着单调且模糊的问题,并走入了表扬“活佛”的误区,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不能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加以引导,难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准则,未能有效的发挥出教学评价应有的反馈作用。

当前,幼儿教师常常用“做得好”、“你真棒”、“值得表扬”这样的鼓励语言,长期使用之后并不能满足幼儿的自我成就感,导致评价的简单化,造成幼儿认识上的模糊,对于“到底什么是好,做什么是棒,怎么做是棒”等等问题,幼儿根本无从辨别,难以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与评价观。

此外,单一的肯定性与积极的评价语言容易走上另外一个极端,造成盲目肯定幼儿的不良后果,这是当前过于注重儿童主体地位与幼儿教师评价能力欠缺的原因导致的。事实上毫无节制的肯定评价,并不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艺术化的否定性评价,是必然存在的评价手段,有利于矫正不良行为与认知。

(二)评价中幼儿教师情感投入不足

评价语言是一种直接的、外在化的语言行为,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评价语言信息会被孩子视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正确反馈,通过这种反馈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正确与错误。

“人是情感的动物,在很多时候,非理性的情感交流比理性的说教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1]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仅作用于幼儿感官,还能达到心灵的交流。然而日常教学中却存在着缺乏情感性的、淡漠或消极的现象,值得重视!

幼儿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比较强。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情感性和消极性的评价语言,难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幼儿对于教师的评价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适应。教师情感投入不足会让师生之间产生距离,营造一种不和谐的师幼关系,不利于幼儿正常发展。

(三)评价语言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与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个性,将他们看成是有着独特思想和体验的生命个体,使用合理有效的评价语言来评价他们的行为和表现。

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评价行为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预先的控制设定,也很难进行客观的资料收集,教师凭着自我的感觉和经验,下意识或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评价。

由于幼儿教师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在使用教学评价语言时,出现了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有些幼儿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只有在幼儿给出自己早已预设好的理想答案之后,才会给予赞美和夸奖,幼儿创造性思维会被抹杀,个性得不到发展。[2]这种忽视幼儿主体性和个性的评价,往往是非科学和无效的,不仅偏离了教学目标,也限制了儿童发展。

三、优化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建议

教学评价语言是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最基础的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教师教学理念与思想,在实践层面上,也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学实效。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应着力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水平。

(一)注重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准确、生动与形象

语言的正确规范使用应当是一种非常严肃的行为。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最大程度准确适用教学评价语言,避免随意性和单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3]幼儿思维对于形象具有依赖性,处于形象思维,对于事物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十分欠缺,不能接受太过于抽象的表达,只能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来接收外界的反馈,无法正确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因此,生动、形象的评价语言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教师应注意在使用评价语言时,要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句和方式,在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生硬的用“说得对”、“答案是错的”这类语言,而应该吻合幼儿特有的心理和思维方式,通过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结合生活实际,走进幼儿的内心,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还应该具体化,不能仅仅用“很好”、“很棒”这一类抽象表达,而应该让幼儿真正理解什么很好、什么很棒。

(二)对幼儿批评性评价应伴随激励性语言

表扬“活佛”不可取,完全否定性的,消极性的评价语言更不可取。如何做到二者之间的平衡,既是语言能力的考验,也是教学思想与理念的考验。对幼儿做得好的表扬,做得不好的及时指正,批评性评价语言的合理使用也是艺术。

教师的鼓励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然而,由于幼儿自身的不成熟,决定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经常犯错误,教师的一句话能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如将“你错了”换成另外一种评价语言来表达,“老师相信你,我们一起找出正确的答案好吗”,这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

批评性评价伴随正面鼓励性的语言能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增添了阳光与温暖。

(三)增强幼儿教师教学评价语言情感性与人文性

幼儿对外界往往有着敏感的感受力,评价性语言更是会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充满热情与真诚的语言实施评价时,幼儿也会被感染,整个课堂生动活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人”为中心,体现在评价语言上就是语言的人文性。“对语言的‘人文主义’的理解,即要求考察语意的多义性、表述的隐喻性和可增生性,从而把语言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4]评价语言的人文性要求注重语言的生成性和隐喻性,因此,幼儿教师在运用评价语言时,需要从幼儿出发,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实施评价,赋予幼儿生成的空间,尊重幼儿不同的见解与做法,不搞一言堂,为培育幼儿创造性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黄韶斌.再探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0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