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27: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国社会问题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问题;道德异化;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当下,对于那些正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急需得到他人帮助的人,旁人对他们往往抱着十分冷漠的态度;一些善良的人本能地想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担心自己遭受不应有的风险而放弃援助;有的人损人利己、假公济私、坑蒙拐骗视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人与人交往中出现不讲道德以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由此可知,当下我国正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就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化解道德问题,复苏道德生命力是极其必要的。
一、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那么社会道德问题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岁女童在南京火车站她看到一位老太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动去搀扶,没想到老太太抓住女童,硬说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医院,并一再要求女童母亲赔偿100元钱。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公交车,在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然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某并将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赔13万多元,这背后谁在说谎,其结果彭某竟是位好心的搀扶者。2009年11月6日早晨,淮安一位周老太太在推自行车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在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后,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失主坚称丢的是8200元,坚决要求周老太返还另外的6500元,并将周老太告上法庭。2010年兴化市一位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前后长达15分钟之久却无人问津。[1]
二、当代中国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出现了不讲道德、做好事反被人诬陷、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一系列道德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唯经济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增长与物质的富足,在这样的视阈下,唯经济主义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在唯经济主义中,经济成为决定人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被漠然置之。当经济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时,物质主义将成为人类的信仰与追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这时道德等同于享乐、等同于,它被认为是合乎天性的。马克思说:“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诚、义侠的血性、佣人的温情,一概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由于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人们对金钱、财富等物欲极大膨胀,只注重目的、利益、采取不折手段的恶性竞争,从而人情淡化、精神情感受到抑制,这种道德失序已达到失去人性的程度,同时也冲破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2.道德的异化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的原则,从而使道德规范遭受严重的冲击,即出现了道德异化现象。而道德的异化又导致道德的虚伪化以及道德的空洞化。面对道德的异化,人们难免会对道德失去信心,从而大家时常在感慨这个社会人心冷漠,道德在沦丧,久而久之,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会慢慢消解人们的道德热情与道德意识,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道德麻木的深渊。
3.社会价值观的错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文化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的视阈下,自私自利的凸显、规则的层出不穷、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朽败等影响下,我国主流价值观遭受史无前例的侵袭,致使我国主流价值观出现严峻的扭曲,正确的价值观被否定与曲解;错误的价值观受到崇尚与流行。以圆滑世故为精明、明哲保身为智者、诚实为傻、无私奉献为呆,在这种错位的价值观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遭到颠覆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都已过时了,人们在流行的趋势下奉行个人主义立足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价值观的错位是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4.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不健全
在当下,那些不讲道德、坑蒙拐骗、危害别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做好事反被人污蔑等种种事件,又有谁不知是恶而为之的呢,那么他们明知道是恶端为什么还要去做呢,那是因为他们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通过合乎道德的渠道是得不到的。那么这些恶端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呢,那就是社会的赏善罚恶的机制。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之我们一直以来存有这样的一种偏差的观念,道德只是种义务而不是应有的权利,道德回报问题不被关注,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道德逐渐下滑。在现今社会失序泛化、人们的自律意识如此贫瘠的情况之下,光靠优良的传统美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注重于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
三、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要克服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膨胀、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现象,增进社会群体间的主体性与道德意识,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内化,不断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使自我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不断克服唯经济主义视阈下“经济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有效预防道德问题的出现以及降低社会道德现象的产生。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避免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从而对道德的方向才能合理把握,对道德的行为才能有效实施。
其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讲道德、明善恶、知荣辱、辨是非,引导公民要加强道德教育并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成员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理念,形成互敬互爱、扶贫济困、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强化道德观,提高公民道德的自律性,弘扬道德热情,恪守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坚守道德原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次要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并对道德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社会赏善罚恶必须体现在政策以及法律的运行之下,并对道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与奖赏,只有不断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人们在关心个人功利主义的同时才会遵守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有人不合乎道德而出现了越界,那么对于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与严惩。所以社会赏善罚恶机制展现出它的魅力,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即对于有德者给予奖赏,并做到对有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而对于那些没有道德、道德失信的人给予责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良知、道德热情,促进社会走向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减少道德出现的问题,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扼杀道德危机的诞生。
总之,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已不在是公民的伦理缺失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而是全面社会发展的问题,它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步伐,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才能有效化解道德问题的出现,走出道德危机,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2]张思宇.转型中国之价值冲突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194-195;1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8
[4] 徐贵权.价值世界的哲学追问与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53-171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对体育消费的价值观的认识也有所改变。体育消费已经广泛地进人社会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因素进行初步研究。
一、体育消费的基本涵义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的各种物质消耗的经济投人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包括狭义的体育消费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体育消费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其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育消费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它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前提下,所引发的适应更高层次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决择,是一种伴随对体育功能作用的主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体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导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由此可见,体育消费的程度、水平、状况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
二、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我国人民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周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并逐渐建立起与这种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不同,其价值、消费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体育教育程度、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体育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水平与国民教育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教育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公众对体育文化认识和欣赏水平较高。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4%左右,目前,每年有近百万学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1.8700,这些无疑影响着他们对社会文化教育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由此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参与和消费。可以说,目前我国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是影响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经济因素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或日常生活中个人及其家庭收支状况。我们这里所涉及的体育消费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个人以及家庭收入在体育消费中的实现程度我国居民对体育消费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家庭收人和闲暇时间两个因素。根据(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5160元(约合G3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2090元(约合255美元),而中等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04。美元。萝仅管1999年通过调资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人普遍有所提高,但与中等收人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收人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人中或总支出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人不断增加,收人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将下降。”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当恩格尔系数达到G5写时,才开始出现娱乐性体育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写以下时,这类消费可呈现稳定的持续性增长。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开支75%仍用于吃穿用等基本物质生活,占全国人口74%的农民还以手工艺的方式解决温饱,处于解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低层次向小康型过渡生活需要的基点上,尽管目前我国实行了五天制工作时间,广大城市居民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但无宽裕的经济收入,因而,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阶层、群体环境、闲暇时间等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2.3.1社会阶层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可分为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占人口的1%-2%,他们的消费观念是追求名牌、高档次、高质量是他们消费观的主流。同样在体育消费上也表现出一种舍得花钱、讲究体育愉悦身心的作用,更注重体育消费的名牌效应、第二阶层是中等收入阶层.这个层次约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其消费观念注重物美价廉,注重使用价值和效果。在体育消费上他们追求的是健康、长寿、文明、高雅,讲究科学锻炼,参与型体育消费是主流。第三阶层是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一般是劳动阶层。这个阶层占我国人口73%左右,这类人的消费观念正处在“生存需要”为主体,并逐步向“发展需要”为主体过渡阶段,他们对体育消费虽有消费的强烈愿望,但无实现的经济能力,或者仅有较小一部分的消费能力。
2.3.2群体环境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群体环境是指在形成一个人的思想、态度和信仰时给他以影响的人群。人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必然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关系,彼此相互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有影响的所处的群体环境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对个人影响最大的相关群体,如家庭、亲朋好友和邻居;第二类个人所处的社会团体和工作单位;第三类个人所崇拜的体育明星。这些相关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行为必然对周围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模仿、循环反应、行为感染和认同等作用。
2.3.3闲暇时间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闲暇时间的多少与体育消费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明显增加,但实际用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主要原因是:(1)由于家务劳动自动化程度差,用于料理家务.时间所占的比重较大;(2)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时间花的较多;(3)受上下班交通条件及社会化服务完善程度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方面工时制度的改革使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增加,另一方面人们还无法完全摆脱家庭事务等的困挠,这种矛盾同样制约着体育消费。:
三、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综上分析表明,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还谈不上拿出很多钱来进行体育消费,即使存在体育消费,也只有个别的或少部分人的消费。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更新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体育消费水平。
3.2对策
3.2.1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人,繁荣体育市场。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体育消费资料价格。
(一)伦理守则的概念
伦理守则是指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通常是由专业共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定的,并要求该专业的所有人员遵照执行,它是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道德、法律上的约束。如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
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进程,对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应以该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该职业的特殊性的考察为基础,围绕专业价值观的建构和职业伦理守则制定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伦理守则必须与价值观协调一致。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体现的伦理责任,如保密性、隐私、服务对象自决、对机构的忠诚等,无一不是对价值观的诠释。
(二)伦理守则的功能
任何一个职业在其职业化过程中都面临着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伦理守则作为价值观的书面条文体现,其所表达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对工作者以及专业本身的影响颇深。伦理守则既是进行职业区分的首要标志,也是衡量职业行为的首要标准,更是衡量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特点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者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主要包括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工作规范四个部分,作为中国第一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涵盖了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多方面的伦理关系
从具体内容来看,守则基本涵盖了社工作者对待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对待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对待专业的伦理责任、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等方面的要求,涵盖面较广。
(二)体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价值观方面,守则既体现了尊重、理解等社会工作共同理念,也突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中国社会工作理念的独特方面。
(三)既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的政治特色
伦理标准方面,守则既有“努力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技能”等专业上的要求,又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向群众学习、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要求。
三、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发展,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未能充分体现社会工作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守则是灵魂的体现方式,因此,守则应该体现出具体的核心价值。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实践,要符合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习俗规范。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格意义上是一种舶来品,需要对价值观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所以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厘清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完善守则时充分考虑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守则的相关条文中指出了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比如清正廉洁,不;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同时也提到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这一理念,虽然其体现了对专业价值观的关注,但未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探讨。
(二)内容过于笼统,不利于实践操作
守则是社会工作者实践的重要依据,是指引社会工作者服务他人的行为规范。分析《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可以看出:其从各方面都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何规范自己的伦理观念,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都有明确的指引,可操作性强,同时涉及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的伦理守则。相比较,守则的伦理标准则显得过于单薄。如在“职业道德”部分中第五条提到“树立正确的服务的目标,以关怀的态度,为工作对象困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务”,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正确的目标?如何面对解决问题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伦理困境、结案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等,这些都是需要具体说明而没有明确的条文。我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很多条文都是原则性甚至口号性的表述,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三)专业法律责任体现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涉及的多是道德层面,缺乏从法律责任规范方面来约束和引导社会工作者,难以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管。伦理守则应兼顾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伦理守则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情感价值观和客观理性方面指引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活动。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基本都有对社会工作者的法律约束条例。如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在涉及隐私保密方面,除了道德约束外,明确指出社会工作者所应遵守的法律责任,守则“1.07隐私与保密”多处提到了有关法律约束方面的条文,如1.07(b)中提到“社会工作者若要公开这些保密的信息,必须经过案主确切的同意,或是经过合法授权的案主人同意”,1.07(j)中提到“在诉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仍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护案主的机密”。同时,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者违反守则规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守则中提到“违反本守则的标准并不自动表示应承担法律责任或违法,只有经过法律与司法诉讼程序才能判定”。我国应借鉴美国在明确责权方面的条文,只有明确专业关系中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执行问题,操作的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四、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完善与发展
根据上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问题的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需要完善的方面还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尽早明确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立足于一整套核心价值。这些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历史、为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工作独特的目标与发展实现的基础。明确的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活动,对社会工作者解决在助人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明确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可以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进行综合考虑。
社会主义是我国各行业应共同遵守的制度价值。社会工作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与理念相吻合。因此,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应该作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如此一来,既能够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能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此外,在遵守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践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二)细化伦理守则的内容
由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内容过于笼统,导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受助者时没有具体的条文可依,只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明晰的伦理守则,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据可依。
化伦理守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待案主的伦理责任方面,对案主的承诺、案主自决、案主的知情同意、性关系、服务的付费、服务的终止等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涉及利益冲突、隐私与保密方面也要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述:对同事的尊重、向同事咨询、学科间的合作、转介服务、同事能力不足时应如何做等。
3.对待机构的伦理责任方面,首先,个人要有督导和咨询的能力以及在为他人提供督导和咨询时应注意哪些内容,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说明;其次,在对雇主的承诺、劳资争议等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完善。
4.对待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方面,社会工作者个人的能力、个人问题对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者个人措辞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制定和补充。
5.对待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方面,需要对专业的使命和承诺进行概述,在评估和研究方面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如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评估和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6.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方面,对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进行具体化,如增强社会福利、促进公共参与、应对公共紧急事件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等都需要加以解释。
(三)明确责权,加强监管机制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涉及的多是道德方面的约束,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伦理守则没有法律的约束会存在许多漏洞,比如,社会工作者在没有经过服务对象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泄露服务对象的秘密,损害了服务对象的权益。此时,若伦理守则中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就不利于实现社会工作中“维护受助者权利”这一基本目标。在制定相关责权条例的时候可以寻求政府法律部门的帮助,只有社会工作界和法律部门协同努力,才能确保伦理守则的严谨性。这样既不失对社会工作者道德方面的约束,又可以对其职业行为进行法律规范。
正文:
社会主义?它不仅与空想社会主义有别,与资本主义有别,而且与马克思原来设想的发达社会主义也有很大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才能更明确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发展的根据。
一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方法论
1 唯物辩证法是最完整最深刻即无片面性弊病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它是由三大规律和诸多范畴按其内在联系而组成的科学体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态度,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由于唯物辩证法是从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抽象出来的科学理论,由于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所以它必然成为我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的方法论。
2 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唯物辩证法做指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盘根错节,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异常丰富的矛盾统一体。要对它进行研究,必然要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它是以什么性质和特点存在的?它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特殊根据是什么?它的内在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它有哪些发展规律?等等。这就需要唯物辩证法作指导。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它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唯物辩证法的这些特征为我们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3 只有借助辩证法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科学
应当肯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为亿万人民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所证实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但是,这一理论并没有终结人们的认识,而是进一步开辟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应当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我们对这个发展过程的许多规律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只有借助于唯物辩证法,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这一点。
二 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由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诸多系统互相作用而构成的整体大系统。因而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忘记这一系统与其他系统地联系;也就是说,应从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复杂联系中把握各种现象和问题。同时,应尽可能地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切方面:既要研究其经济系统,又要研究其政治、文化系统;既要研究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又要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特点;既要研究历史发展,又要研究现实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既要研究经济基础,又要研究上层建筑;既要研究本国的建设实践,又要研究国外社会主义的发展;既要研究成功的经验,又要研究失误的教训;等等。
2 发展性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一过程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当用发展的观点去考虑各种现象和问题。因此,要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即:要研究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的发展形式;研究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尤其要注意研究我国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要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研究我国社会阶级矛盾或阶层矛盾的发展;研究我国社会利益群体矛盾的发展;等等。只有依据事物发展的辩证特征,端正我们的认识并去指导研究过程,才能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科研成果。
3 实践性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在其发展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课题都带有实践的。我们对它的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遵循实践性原则。大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调查提供了研究问题的可能。只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料。社会调查的实质就是我们逐渐掌握社会生活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和探讨社会规律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应当自觉地将研究成果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修正、完善和提高。
4 具体化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的灵魂,也是我们研究时应遵循的原则。比如,要具体研究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研究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具体问题:工资问题、劳动问题、就业问题、治安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再如,要具体研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规划与步骤;等等。其次,研究方法要具体。我们应当从特定的角度研究某个具体问题。只有遵循具体性原则,才能避免大而无当,才能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其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优越性,都源于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人们单凭感觉往往是难以全面认识和把握的,而需要通过社会的现实表现和发展状态才能有深切的体会。所以,社会主义本质只有愈充分地反映和体现在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展示位世界的发展状态,人们才愈容易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才能愈能认同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恩格斯作过这样的总结:“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辩证法才有可能”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剖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人类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沿着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是我们今天进行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M].第38卷,第15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第181页
[3] 李杰.历史进程与历史理性——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M].人民出版社.2010
[4] 张艳玲.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一)民众参保意识不明确
我国群众参保意识不明确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社会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当前,某些部门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也就使得其在地税机关依靠征收保险费用过程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多是应付或者推诿态度对待地税机关工作人员。对推选参保对象与宣传发动工作不落实到位,直接会影响干部职工参保的主动性,影响缴费的积极性,造成拖欠社保费的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为了自身企业利益,直接剥夺雇佣员工参保的正当权益。除此之外,因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某些企业反映经营不稳定,认为没有资金确保长期缴费能力,所以对此存在顾虑,从而缴费积极性较低。当然,群众自身的参保意识更是有待加强,尤其是那些下岗待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的参保意识更是薄弱。因这类群体中的多数属于弱势群体,个人收入较低,所以造成其更重视眼前利益,不愿参保。
(二)责任界限不明确
责任界限不明确是造成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工作难度增大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费用管理制度对保费征收工作存在不利之处。就实际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社会保险缴费人员对劳动部门核定的险种与数额持有异议的现象。而劳动部门自身因受到人力与精力的影响,在核对当期需要缴纳费用数量时存在和缴纳单位缺乏沟通的情况,导致实际核对过程中通常凭借手头历史资料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缴费人当期应缴数额进行核定的情况。并且,核定应缴纳保险费用额度也因劳动部门单方面认定数字,使得缴费单位无从得知,事后也未完全认可。只是地税部门尤其是基层地税部门需要依据劳动部门核定的数额进行催报催缴,可见其难度系数之大。
(三)政策强制性不足
依照现行相关规定,企业须在规定期限缴足金额,否则进行公告披露。部分企业通常会以效益不好或者是周转经费紧张为由,将已计提应缴保费截留下来长期拖欠,任意挪用。更有甚者只缴纳少数人的社会保险费用。这也是由于我国关于社会保险征收政策不够强制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社保提取依据不实的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社会保险征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当今时代属于互联网时代,因此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巨大优势。不断提高健全社保工作的流程体制,科学合理制定社保费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信息传递与绩效考核等相关规范。高效拓展征管软件对信息支持功能,加强社保费用征收软件和各大银行之间的信息连通,如此也就方便了实时查询数据,或者同步传输数据,逐渐以电子数据运行取缔手工操作方式。
(二)通过干部培训增强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水平,因此可以根据社会保险费用征管工作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涉费模块应用培训。从而促使一线管理人员熟知政策与办事流程、注意事项等。经过网络平台拓宽和缴费人适当的交流沟通,引进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尽力实施多元化申报缴费模式,将文明热情、规范操作贯彻社会保险费整个申报缴费环节,让缴费人感受优质服务。
(三)扩大政策宣传,获取企业配合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全面展开政策宣传活动,主动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沟通联系,最大限度取得企业支持与配合。从而逐渐形成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以及参保人员理解的良好局面。同时还需深入企业,真实了解企业困难与意见,为其排忧解难,最大限度让参保人员与企业得到真正实惠,从而配合支持缴费工作。
(四)增强部门配合
地税部门需要增强和财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创建社保费征缴例会制度体系,然后和人社局、银行等有关部门创建并完善信息交流反馈制度。同时定期深入企业,研究与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积累征管经验,有效协调工作关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良好局面。从而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保征收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且还需增强费源管理与日常申报管理,以此规范日常管理行为,并合理管理缴费企业参保信息资料与票据。
三、结语
想要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增强企业征缴率、申报率。除了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取得企业配合,提高部门配合力度,优化网络建设等措施,还需要通过紧抓干部培训途径提升工作服务质量。以此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保险费用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900多万例患者,死亡约700万例,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180万例,死亡约150万例,现症病人250 多万例。近年来,这些数字仍不断增加。肿瘤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法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肿瘤学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临床分支,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瘤”的病名,宋元以后就有癌(岩)瘤的论治记载。中医学的整体医学观念在对肿瘤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运用扶正培本治疗肿瘤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它用扶助正气、培植本元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以其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应用历史悠久等优点,正在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运用现代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与解释中药抗肿瘤作用及从中药中提取或半合成药物活性成分,将引导我国中药抗肿瘤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广大中医药业内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下,中医药正在不断改变着以往肿瘤治疗中传统中医药只能处于辅助地位的状况。
步长集团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和产品开发,每年将10%的销售收入用于科研和产品开发,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目前,步长集团拥有独家知识产权产品已达50多种。步长集团坚持“诚信为本,稳健经营”,注重产品质量,提出“疗效才是硬道理”,严格按照国家GAP、GMP标准规范种植、生产,严把质量关,为企业赢得了广泛赞誉。
得力生注射剂是步长集团北京正邦制药生产的产品,是将红参、黄芪、斑蝥、蟾酥四味中药,运用现代药物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复方纯中药肿瘤治疗药,是我国第一个获得中药二类新药证书的复方抗癌中药注射剂。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明,得力生注射剂组方合理,用药精湛,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作用机理明晰,组方具有“扶正培本、攻毒祛邪”的作用。 该制剂遵循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是中医抗癌思想的最好诠释,具有多机制、多靶点、综合效应的抗肿瘤特点和优势。得力生注射剂单独或联合化疗等方案在提高肿瘤客观疗效、提高卡氏评分、延缓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恢复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特别是在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患者体质、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通过率等方面,展示出特有的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
步长集团着眼于不断提升中药注射剂的科技含量,于2009年3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康乃尔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从得力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进行研究。力图通过美国FDA规范化实验,验证得力生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有效性,并重点说明得力生的作用机制;得力生也是第一个在美国进行试验的中国中药注射剂。
主管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4-2938
国内刊号:44-1034/C
邮发代号:46-16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在早期形成的社会工作理论中,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起着重要的作用。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是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做出的理性的反应。这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模式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简·亚当斯(Jane Addams) 则从社区改良运动的角度通过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改变贫民生活环境,进而促进社会整合。本文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比较,探讨两者是如何在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
1、两者的理论观点
1.1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随着俾斯麦时代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如社会风险的增加、城市人口贫困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了工人运动的高涨。俾斯麦出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目的,讨好工人阶级,通过自上而下的立法制定社会保险政策,开创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缓解社会矛盾。
1.2 简·亚当斯(Jane Addams)与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量贫困移民聚居的城市贫民区问题困扰着美国人民,面对这一城市难题,简·亚当斯发起的社区改良运动独树一帜。在亚当斯看来, 自下而上的社区改良运动的目的是帮助解决大城市的社会和工业问题以及减轻社会两极分化的问题,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2、两者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研究动机不同。俾斯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从统治者的动机来看是对工人阶级的让步,在客观上达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而社区改良运动从动机出发就是对一般意义上的慈善运动的一种超越。相对于以高高在上地姿态对移民施加怜悯,社区改良者更倾向于长期生活在贫民区中,将穷人视作邻居,将社区改良运动提高到了社会改革的高度,赋予其以新的时代的内涵。
第二,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俾斯麦的社会保险立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资产阶级为维护政治统治需要所采取的,它意味着国家开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它对以后的德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亚当斯则以政策的倡导者身份自下而上的鼓动宣传政府保护下层人民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简·亚当斯还注重开展社区调查,这就一方面宣传倡导美国人对于贫民区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也积极推动政府实行进步的社会立法,从根本上改善贫民区居民的生活处境。
3、两者的共通点
奥托·冯·俾斯麦与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都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探索,这些共性也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
首先,两者都是从宏观社会工作层面阐述其观点的。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是德国政府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做出的理性的反应。国家通过社会立法推行社会保险政策,防止了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随意性,确保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畅通性,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亚当斯也认为,社会和经济原因才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她深信,“没有整体的提高和进步,个人也不可能实现他在道德以及物质方面的持久的进步。”亚当斯致力于构建较高层次的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心,“赫尔之家”的志愿者们认识到,局部问题的解决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只有将不合理的制度加以改革,赋予社会中所有人以平等的权利,才是实现对人的权益的最高尊重。“赫尔之家”的工作重点从微观的救助行动转向对宏观政治制度的变革,进而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两者都致力于为解决社会问题做贡献。俾斯麦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境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淡化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有利于社会整合。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是在社区改良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赫尔之家”最初创办的目的是要帮助社会底层的大众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亚当斯改良思想的不断完善,她一直都致力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及公民福利,促使社会进步。
4.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现实意义
政府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可以为社会行动的实施提供方向和指引,是社会行动的基础和框架,而社会行动是社会政策必不可少的执行环节和组成部分,并且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两者结合,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和自下而上的社会行动,促进社会的整合,推动社会进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有责任建立和完相关社会政策。由此可见,无论是俾斯麦自上而下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还是亚当斯自下而上的社区改良运动,都为中国探索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参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唐庆,《论俾斯麦时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
[2]唐志明,《论俾斯麦的社会保险立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厉光通,《论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及实践》:[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
通过回顾农民工体育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农民工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关于农民工体育的科研工作方向提供参考。
研究范围与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主要资料来源,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979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以“农民工体育”、“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流动人口体育”等检索词下的论文进行分析。
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论文的数量。研究成果的数量是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速度、规模和受重视程度的重要依据。自1997年以来,截止到2008年12月份,有关农民工体育的研究论文共50余篇。
调查研究的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来看,调查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涉及到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
现阶段对农民工体育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一、农民工体育概念的研究。孙娟等在《对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农民工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农民工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以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二、农民工体育研究意义。海胜华②等认为,“研究流动人口的体育问题,无论对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还是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都有重要的意义”;鲁长芬③等认为,研究农民民工体育问题,使我们能认识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支持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同时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体制转轨时期实施全民健身的严峻性和艰巨性。怎样维护城市农民工应有的体育权利,帮助他们摆脱困苦,唤醒他们健身的内在需求,走出目前参与全民健身的现实困境,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全面推进中所必须严肃面对、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张广林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行为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它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社区和个人形成合力的综合支持系统。
四、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研究。胡科在其《关于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是城市还是农村?农民工体育是由国家买单还是农民工自己买单?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造成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缺失的五个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单位体育是农民工体育由农村向城市社区过渡的中间环节的建议。
五、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⑥。有关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在所有研究成果中占的比例最高。关于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程度调查研究和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结构调查研究。
关于农民工体育研究的评价
农民工体育的研究受到关注,但受关注的程度不够。城镇农民工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虽然他们为城镇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劳动保护条件差,社会保障条件缺乏,因此,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农民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体育现状予以关注。农民工体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近年来,有关农民工体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社科项目的立项也开始出现,这说明农民工体育研究的地位得到加强和重视。
农民工体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民工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体育界对农民工的关注却始于1997年。而从1997年至今,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仅有50余篇文章,发表日期集中在2000年以后,这说明体育界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程度不高,而且对于农民工体育研究和解决农民工体育来说,这些无异于杯水车薪。
研究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小。有关农民工体育的法律保障问题、农民工体育话语权问题、农民工体育与城市群众体育的融合问题、农民工体育教育体系的建立问题、农民工群体行为规范缺失与体育对策研究问题、农民工内部社会分层与体育关系的问题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调查研究的地域分布过于集中。关于农民工体育的调查对象涉及到的地区,共有16个省市自治区。但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等大城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内陆的中等发达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西部开发地区农民工的体育研究不足。
没有对农民工体育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大企业单位农民工、合资企业农民工、小企业农民工、个体服务性行业农民工、事业单位农民工的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工作强度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是不同的,体育行为也是不同的,调查研究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而进行,但在有关的文献中,这一点没有体现。
问题分析
首先,总体来说,体育发展相对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其母学科――社会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时,体育社会学的动作是较晚的。其次,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主要集中在城镇体育,对农村、落后地区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这造成了体育社会问题研究范畴的缩小,使研究的群体主要落在了市民和发达城镇居民身上。再次,造成农民工体育研究理论滞后,农民工体育研究较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体育界对我国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相对于其他社会学科来说较不敏感。
最后,目前对于农民工体育没有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也较为薄弱,而且这一问题没有进入大多数体育工作者的视野,因而对于农民工体育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结论与建议
结论。第一,现阶段对农民工体育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农民工体育概念的研究、农民工体育研究意义、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研究、农民工体育现状的研究五个方面。
第二,从对论文的分析来看,体现出农民工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农民工体育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小,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调查研究的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没有对农民工体育进行分门别类进行调查研究等情况。
第三,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这充分说明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是跟体育社会问题、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
第四,关于农民工体育的调查已经涉及中国的一半地区,但主要集中在省会等大城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对中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农民工体育研究不足。
建议。第一,体育社会学对社会变化不敏感,造成体育理论及体育实践落后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致使中国体育社会学理论滞后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学的发展,因此,需要体育社会学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
第二,农民工体育研究还远远不够,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研究,以解决中国农民工体育的实际情况,使体育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农民工体育实践紧密结合,使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
第三,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域扩展到中等发达城市、欠发达城市等地域,以掌握中国农民工体育的总体状况,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构建和谐社会体育提供依据。
第四,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对各地的实际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分门别类地进行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工体育问题,真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注释
①孙娟,蒋伟浩:“对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8期,第7页。
②海胜华、雷国梁:“我国流动人口体育问题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1页。
③鲁长芬,王健,罗小兵等:“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页。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著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著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著《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著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着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着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
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着《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着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