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勘测论文

工程勘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7: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勘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勘测论文

篇1

2采空区岩土勘测方法分析

2.1采空区勘测的重点内容

采空区岩土勘测内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1)勘测矿层的分布和层数以及厚度等参数,并且对矿层的埋深特点和覆盖岩层的岩性及地质构造进行勘测。(2)分析矿层开采范围和深度以及厚度、时间以及顶板管理、空隙和积水等诸多元素。(3)全面了解地表变形特征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地表陷坑和台阶以及裂缝的位置和大小等诸多参考量,并且对开采边界和工作面推进方向进行分析。(4)分析地表移动盆地特征和划分中间区以及内外边缘区域,并进一步确认地表移动变形主要参数。(5)分析采空区附近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

2.2设计阶段的勘测措施

为了有效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需要对施工地段进行全面的勘测和考察,对采空区地表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同时对电力工程涉及到采空区地段范围进行勘测,并设计符合这个地段的线路施工方案。在勘测任务下达之后,地质人员要和电力工程人员进行配合,遵循线和位的有效结合为基本原则,优先实施规避采空区的施工方案,特别是可能存在滑坡以及地陷地段要规避建筑施工。如果线路无法规避采空区,那么要对采空区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勘测,然后选择通过采空区的最短路径。设计阶段的勘测任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对煤矿区井田分布现状,煤矿分布图进行勘测分析。然后要对煤层埋深及厚度进行勘测。接着是对各煤矿的开采方法和开采规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重点了解老采空区主要范围和填充状况及相应的密实度,并分析该区域的上覆岩层的稳定性。而对于未来或者现在正出现的采空区,可以基于针对老采空区的勘测数据进行分析验算,从而预算未来和现在采空区的地表变形特征值,然后再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内容对电力工程的线路施工和杆塔建设进行规划,规避可能存在的采空区地表变形风险。对于老采空区和小窑采空区等区域,采用地质勘测方式不能够分析这些区域的特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钻探方式进行勘测,从而保障勘测的准确性。

2.3施工阶段的勘测措施

(1)注重上下结合的勘测方式。在电力工程施工时,需要将线路工程涉及到的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考量,特别是在采空区确立杆塔位置时,需要遵循下面的原则:①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②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且采空区上覆岩层厚度大,且硬度高,地表没有变形;③矿层较薄,且采空厚度薄,矿层埋深深度高。④矿区上存在的安全地段,比如主副巷道区域和通风井区域等。这些区域相对稳定,能够为杆塔提供良好支撑。如果没有准确的判断经验,则可以分析矿层深厚之比来进行确定。如果采深和采厚之比大于某一个数值,那么采空区地表变形程度就会较低,可以在此地段进行建设。采空区深厚比施工原则,当深厚比值区间在0~40时,不可以进行任何等级的电路施工;当深厚比值区间在40~100时,可以建立35kV以下的送电线路;当深厚比值区间在100~200可以建立110kV到220kV之间的送电线路,在200以上时,可以建设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

(2)岩土勘测时紧密结合杆塔设计。在定位杆塔时若发现在构建杆塔时出现岩土工程稳定性需求和采空区地面稳定性相差很大时,为了保障杆塔地基的稳定性,应该针对这个采空区的地质结构进行一定的处理,从而让其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具体处理方法如下:①为了规避临空面问题,需要降低开放量,并采用高低腿基建模型,且进行浅埋操作。②对于已经勘测有裂缝或者塌陷的采空区,可以通过回填或者压力灌浆法进行重新加固,从而提升采空区地表的稳定性。③对于可能会影响塔基稳定性的矿洞或者巷道可以进行锚喷处理,或者架设顶板支护。④如果塔基部位可能会存在沉降,那么需要在四个塔基地基下设置整块混凝土结构进行固定,从而提升塔基稳定性,与此同时也可以采用桩基建设方法来进行建设,这样也能够提升塔基基础稳定性。

(3)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在施工阶段,要让勘测设计和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和运行单位紧密结合起来,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管。而且这几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特别是电力工程建设设计单位需要综合考量采空区具体情况进行精确设计,施工单位要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要对施工方和设计图纸的正确性进行监督,只有做到这三位一体的质量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才能够有效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篇2

2我国铁路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

2.1传统的地质调查测绘方法在铁路进行地质综合勘查时,此传统方法是最基本的勘探方法,其主导了各个勘探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为勘探点的布置和各种不同技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传统的地质调查测绘方法贯穿了地质勘测工作的全过程。

2.2遥感技术方法遥感技术在对我国铁路工程进行勘察时,是利用遥感图像判释技术,对铁路工作的地质进行调绘。此方法是通过遥感图像获取信息迅速全面、视域宽阔的特点,在宏观上,对铁路工程所处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初步的查明,避免重大不良地质对我国铁路工程施工的影响。遥感技术改变了常规的调查方法,使其调查方法由点到线到面的模式变成了由面到线到点的模式,使用判释成果来对地面调绘进行指导。遥感技术的基本方法是指以遥感图像的综合对比分析和判释方法,从宏观上调查铁路工程所处地的工程地质、水温地质以及区域地质等情况,为铁路工程通过地的地质条件评判提供依据。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段以及资料缺乏的铁路施工地区,比如出现施工地区地形和地质复杂、有越岭隧道工程的铁路项目等情况时,其作用非常明显。

2.3物探技术方法物探技术方法具有勘探深度相对随意、方法多的特点,在大面积勘测时,使用点、线、面相结合甚至是三维勘探,是我国铁路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有效合理的应用物探技术,可以提升地质勘查的宏观控制水平,有效降低钻孔布置的盲目性,提高其利用率。另外,物探技术可以勘测地层的磁化率、电阻率、弹性波速度、放射性、地温等,为铁路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多种参数。物探技术方法在使用时的原则是:1)物探是钻探前的先行工作,通过利用其信息量大和测点密集的优点,可以使用剖面性、全面性或者是透湿性探测技术,分析地下异常点,依据物探的异常、物性分区分段及界面合理经济的布置来设置钻孔点。2)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将物探出的异常点与实测资料、地质钻孔资料和地质调绘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依据物探方法取得勘查对象的物性参数,提升物探技术的解释精度。3)在遇到使用一种物探方法无法完全解决在勘探时遇到的问题时,应与其他物探方法相结合使用,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物探。并且应考虑工程所处地的地形、地貌等干扰因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应用,确保地质勘查准确性。4)在选择合理的综合物探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勘查的效果性,也要考察方法的经济性。

2.4钻探技术方法钻探技术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可勘查工程所处地的基础地质条件,对所处地的水文地质进行试验并获取土工试样,且对其他勘探技术的推断和解释及地质调绘进行验证。在铁路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勘探时,应注意其勘探原则。第一,关于重点工程较深程度的钻孔,都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孔内测试或者物探测井。第二,在孔位进行布置前,要求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地质描绘和物探工作。

2.5土工试验方法土工试验方法指在地质勘查时,对所处地的地质进行野外采样,在室内对样品进行相应的物理力学和化学等指标的测试,获得按工程设计与施工时需要的实验参数指标。为钻探、物探、原位测试进行土名鉴别及获取试验指标提供依据。

2.6原位测试方法原位测试方法指对现场的地基土进行多种参数的测定获得施工需要的土样指标,是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其主要方法包括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以及预钻式旁压试验。

2.7综合勘探技术方法综合勘探技术方法指对铁路工程的地质实施勘探时,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测绘的条件下,充分合理的与物探、原位测试方法、钻探等各种勘探方法相结合来勘测地质。各种方法通过取长补短来获得多性状的地质信息,提高铁路地质勘探的效益和质量。此方法尤其适合于大型的地质复杂型工程以及前期铁路选线的地质勘查。

3几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质勘探方法

3.1关于岩浆岩及深变质岩地区的地质勘探方法1)在基岩覆盖地区的勘探方法。在基岩覆盖地区施行地质勘探时,探测较大范围的覆盖层厚度以及贯穿覆盖层对地区地下地质结构进行勘探,可以采取电剖面法和地震折射波法,这些方法精密度比较高而且效果比较好。另外,也可以采用电测探法,此方法在探测覆盖层与风化层厚度上的效果相对较好。若在探测时覆盖层下面出现明显的磁性差异情况时,应利用磁法对其进行勘探,确定隐伏的断层位置和基岩的岩性。2)在小于500m埋深的基岩地区勘探方法。对此地质进行勘探时,因不明显的地层对比标志,所以使用地质调绘方法难度系数较大,应使用综合物探方法。其中物探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质问题和条件来确定,在实施中,可采用弹性波速度法等方法来实施勘探。3)在偏大埋深(200m~2000m)基岩覆盖或者地区的勘探方法。在对较大深埋基岩覆盖或者地区采用电法和地震勘探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大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法对此地区进行勘探。

3.2沉积岩及浅变质岩地区的地质勘探方法1)在平缓褶曲结构区的勘探方法。在此地质中,其地质构造多是以交互的砂页岩地层、含煤地层、软硬相间地层以及石膏等级软地层等一些地层组成的。在平缓产状的岩层呈现格曲或者单斜状态时,应该使用电测探技术方法和地震反射波技术方法来获取三维或者二维地层发射图,并与控制性钻孔相互配合,对此地区地质进行准确的勘探。2)在单斜岩层结构区勘探方法。在进行该地区的地质勘探时,如果调查测绘方法获得的资料可以通过地表各层岩性推判地下设计标高时,此时应采取地震折射波技术方法勘探浅部完整基岩的界面速度。依据地质调绘和航片判释方法获取岩层的产状,从而通过地层波速推测设计标高,且在钻孔时使用声波测试对此地区的各地层岩性进行勘察,并比较钻孔和地表两种方法的纵波速度。如果基岩地区被土层大面积覆盖,此时除覆盖地段以外的地区,可以使用卫片判释和航判释方法,在覆盖地区运用综合物探技术和地质调绘相配合方法,为钻探布孔做指导。3)在强磁性地层区的勘探方法。在覆盖层厚的地区,因覆盖层下基岩有不一样的岩层,因此会出现磁性差异现象。可采用磁法勘探技术对隐伏的断层的位置及基岩的岩性进行勘探,并和电法及弹性波探测法相结合对该区地质进行勘察。

3.3在松散沉积层地区的勘探方法1)地质为细颗粒土时。在此地质上,应该在地质调绘的前提下,应用静力触探技术或者动力触探技术与钻探方法、物探方法及土工试验方法相配合,依据不同铁路工程类型和勘探阶段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勘探方法。2)在土石界面层时。在地表是第四系松散地层覆盖且下伏基岩时,一般在地质调绘的前提下,运用综合物探方法与动探、静探钻探技术相结合的模式,依据弹性波速度和电性的差异性,显示电剖面法、电测探法和地质折射波法的作用,对此地质进行勘探。

篇3

1.1.1概述本系统基于开放的开发平台.NET,用C#开发,使系统结构更具稳定性、灵活性,使用C/S架构,系统在WinXP/2003/7系统上运行,具备很强的业务处理能力;使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业务数据运行在高效、安全、保密的环境中。

1.1.2应用架构设计系统提供基于Windows方式的应用界面,应用界面通过数据库访问方式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通过应用设计实现基础数据管理、基础功能操作、业务合同管理、业务报表生成等功能。系统通过专业的数据库技术,实现所有数据的统一管理(如图1所示)。

1.1.3软件架构设计总体上,为实现勘测行业个性化需求、提高响应速度和系统安全性,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C/S)技术架构,其中系统自动更新部分采用流行的FTP协议及XML技术。系统开发环境为VisualStudio2005,使用DeveloperExpress界面设计工具,在服务器端用SQLServer2000存储数据[4],通过对服务器端属性数据库的管理来实现对合同信息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应用。

1.2软件功能设计软件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1.2.1基础数据维护基础数据维护包括勘测工程类别管理、勘测业务部门管理、外协客户管理、合同类型管理、项目班组管理等功能。1)勘测工程类别管理将勘测工程中涉及到的工程类别按专业分类整理,指定单价与计算单位,形成工程类别价格表。增加合同时,需要在系统工程类别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合同单价,合同额即由每个工程类别单价乘以工作量累加所得。现工程类别按三大专业划分如下:①测量专业:1/500测图,1/500修图,1/2000测图,道路定线,日照分析,沉降观测,数据入库,地图编绘,航内测图,航测调绘等。②岩土专业:基坑治理,边坡支护,基坑设计等。③检测专业:地灾评估,波速,静载试验等。系统对工程类别各专业采用的计量单位与核定单价形成勘测标准定额单价库,以便于工程管理,工程类别所采用的特定计量单位见表1。2)勘测业务部门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删除、修改勘测业务部门。3)外协客户管理提供系统管理员维护客户信息权限,包括外协、甲方客户;系统提供浏览、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4)合同类型标识管理提供合同类型标识维护功能。添加合同时,选择合同类型标识,自动生成合法的合同编号。合同编号最后一位为合同类型标识码,以H表示合同书,W表示委托书,X表示协议书,如1310001X。支持合同类型标识变更。如当前合同编号为1310001X,要将“X”变更为“H”,只需重新选择合同标识,系统自动根据所选标识同步更新所有信息。5)项目班组管理维护项目班组,当工程较大时,可将勘测队分为若干个项目班组,业务主管可自由设置班组成员及项目负责人,一个员工可同时属于多个班组,班组成员有权维护所在班组工程信息。

1.2.2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包括基本信息录入、信息维护、信息审核、一站式信息检索、用章管理、财务管理、转账管理等功能。1)基本信息录入提供基本信息录入功能,包括合同、子工程、分包工程、勘测工程标准定额单价/计量单位等合同基本信息,还可以增加供图申请、调用资料申请、资质用章申请、合同进度、合同收付款、项目成本等内容。2)信息维护提供基本信息的维护功能。业务主管可以删除、修改所在科室的基本合同信息。一般用户可以删除、修改本科室未审核、审核不通过信息。支持一键生成合同口头协议,输入必填信息,包括合同名称、合同额、起止时间、甲方乙方、签订时间等,即可一键生成合同Word文档,文档盖章生效,从而有效降低了合同口头约定的风险。3)信息审核系统高级用户可以审核大型合同、供图申请、调用资料申请等。业务主管审核中小型合同、工程进度等。4)一站式信息检索支持对合同相关信息的一站式检索,包括合同、子工程、分包工程、收付款详情、进度详情等。支持多条件联合查询、模糊查询,同时支持查询结果一键导出功能。还提供报警机制,检索结果分别以红色、绿色标识付款额超出收款额、进度额超出合同额两种异常情况。5)用章管理用章管理提供了合同/供图用章录入、合同/供图用章审核、盖章、用章查询等功能。业务主管及一般用户提出申请,系统高级用户可以审核用章申请,审核通过者才能加盖供图或合同章。提供用章情况查询,分别按时间段、业务科室两种情况查询统计,支持一键导出。6)财务管理提供付款确认、收款确认、财务查询等功能。为降低财务风险,付款确认支持双重审核,先后由经营主管、财务主管进行确认,收款确认由财务主管审核。财务及经营主管有权使用财务情况查询。7)转账管理多个业务科室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在合同结算阶段需要转账。转出科室只需选择转入科室及合作工程,即可将指定金额转给对方,系统自动在对方科室建立对应合同及收款信息。

1.2.3统计报表统计报表包括生成月度报告、生成月度报表、时段分析、时间段查询报告、时间段查询报表等功能。1)生成月度报告支持按业务科室生成包含市场任务合同进度及工程款收支情况、主要工程进展(含基础测绘任务)、生产经营调度会议纪要执行情况、月生产经营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内容的Word文档。2)生成月度报表提供按业务科室和月份查询报表功能,支持报表一键导出功能。报表内容包括合同基本信息、勘测工程标准定额单价、工程类别特定计量单位、工程折扣、实际完成进度额、供图次数、用章信息、回款情况等内容。3)时段分析对当前收支情况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以图形形象化展示。4)时间段查询报告提供按时间段查询报告,内容同月度报告。5)时间段报表按时段查询报表,内容同月度报表。6)收入统计提供按业务科室与时间对所有收入进行统计。

1.2.4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1)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备份功能及数据库还原功能,系统管理员可根据需要定期备份或还原数据库。2)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密码、修改用户权限等。系统支持所有用户自行修改登陆密码。3)权限管理权限管理用户实现权限信息及安全策略的分级、分部门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权限。4)日志管理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可追溯性和数据操作的安全性,系统支持对所有登陆及离线信息进行追踪记录,并支持日志信息的查询及导出。

1.3系统数据库安全性设计数据库的安全性以层次化方法来实现。第一层是登录,确保对服务器的基本访问安全;第二层是加入视图和登录日志,跟踪限制数据访问。1)登录。采用标准安全模式,SQLServer完全负责管理和维护服务器上的账号。用户只有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才能登录系统。2)用户权限安全设计。通过视图来限制用户的可用数据,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跟踪记录用户登录及离线状态,保证了数据管理的可追踪性;建立用户—操作权限关系,对操作权限进行统一严格管理,由应用软件内部的逻辑判断,保证数据库基表内记录级和字段级的安全保密性。勘测工程合同管理系统一般为企业内部使用,用户较为集中,同时为了提高企业勘测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采用企业内部局域网,系统数据通过内网传输,网络物理机构简单,有利于信息的上传和下载[5]。

1.4程序源代码下面为系统自动更新模块部分程序代码:

2创新点

本系统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同拆分。对于勘测专业,常存在工程量大、工期长导致跨年度的情况,给年度任务分配及工程结算带来一定困难。合同拆分实现了将大合同拆分为多个子工程的功能,在不影响正常合同的前提下,解决了年度结算问题。2)班组设置。在实际施工中,一个科室由多个业务班组组成,相应的在系统中需要增加班组设置功能。业务主管可以为每个班组自由分配班组长及班组成员。每个班组负责各自工程的信息录入,有效保证各项工程的同步开展。3)工程价格管理。制定价格表,各业务科室须在价格表的基础上采用原价或以相应折扣签订合同。4)口头订单一键生成。为防止出现合同口头约定或电话委托的情况,系统简化操作流程,支持一键生成合同。5)系统自动升级。为克服C/S体系结构的系统固有的升级弊端,设计开发了系统自动升级模块,用户登陆系统的同时检测系统版本,若发现新版本则下载更新系统最新版本,同时启动登陆系统。

篇4

二、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

1.上文对水文勘测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到水文勘测对于岩土工程整体结构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工程地质勘测的时候,正确对待水文地质勘测,全面分析存在于水文地质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勘测,具体分析如下:1.1关于取土样做腐蚀性分析的问题在实际勘测中,一般都是取的水样,取土样做腐蚀性测试的较少,土试样的腐蚀性测试是将土试样放在纯净水中制备浸出液,对浸出液测定的结果作为土的腐蚀性。地下水的腐蚀性一般高于土的腐蚀性,因为地下水位以下的土长期浸在地下水中,显然地下水的腐蚀性高于土的腐蚀性,因此只要测定水的腐蚀性就可以了。1.2地下水的腐蚀问题地下水有很多种类型,其水位变化也非常大,同时季节不同,降水量不同,都会对地下水水位造成影响。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具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其中的矿物成分比较多,这个时候,一旦收到污染,其矿物质成份还会继续增加,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测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严密的勘测。通过对其中矿物质成份的测量和分析,来确定其腐蚀性的高低,在地下水中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其还会对建筑材料产生一定的腐蚀。2.岩土工程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地下水的活动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地下水位不同程度的变化,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危害,稳定岩土工程结构,全面分析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以及预防措施,下面就对一些常见危害进行分析:2.1水位上升问题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上升必然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而导致其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中,例如:总体岩性产状以及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以及温度等等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有的时候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从而导致水位上升。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岩土机构强度以及湿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并导致其出现粉土以及管涌现象发生,这些都是由于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2.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无论是地下水位上升,还是下降,对于岩土工程都会造成带来巨大危害,上文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下面来具体分析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通常来讲地下水位下降的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以及修改水库等等。这些行为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塌陷以及开裂等现象。这些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并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针对地下水位的沉降现象,我国地质勘测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实际的要求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膨胀性岩石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形变,因此,如果这种显现反复出现,必然会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更大,最终必然导致地面开裂,引发建筑物结构的破坏,这种破坏在轻型建筑结构中更加明显。另外,地下水的升降变动带,由于地下水的不断侵入,还会带走土层中的铝铁成份,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变得松动、含水空隙变大、其承载力以及强度就会降低,从而对岩土工程基础处理带来巨大阻碍。

三、水文地质勘测的任务

在充分了解地下水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性后,强化水文勘测力度,做好钻探以及物探工作,是提供准确情况评价与判断结果的前提。1.钻探的任务钻探工作是水文地质勘测中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冲击凿碎岩石,工作人员会借助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钻探的最大优点就是适应性强,能够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并能够深入到岩体内部,勘测结果精确度高。2.物探的任务电法勘测与弹性勘测是目前工程地质勘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方法,前者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要更具岩石的电学特性为基础,分析岩石缝隙,岩石程度强弱等情况对电法勘测效果的影响,专业的技术人员适用专业的勘测仪器,对目标岩层进行物理参数的测定,从而确定地下深层的地质状况。3.野外测验在水文地质勘测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测验方式也十分常见,那就是野外测验。这种勘察方法是能够获取全方位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测评、施工提供最为科学的参数依据。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勘测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勘测技能,将以上三种勘测方法全面掌握,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共组重点,积极进行创新和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采用检测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篇5

2.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岩土体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岩土的稳定性与强度降低,并且进一步引发多种地质灾害,如水坝渗漏,岩溶以及滑坡等,而这些灾害一般都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后期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其次,因为地下水中富含大量的有害化学成分,容易破坏和侵蚀水位下的钢结构和混泥土结构,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期。从地基和基础的层面来说,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也会在对建筑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在基础面之上,不会对建筑基础造成太大的损害;如果地下水水位变化在基础面以下,就会对建筑基础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若是地下水水位上升,岩土体会软化,进而削弱建筑地基的强度。尤其当岩土体结构不稳定时,出现的软化现象会更加严重,而引发建筑物破坏、变形等后果。

3.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手段

3.1山地勘探

山地勘探,是一种通过人工或机械剥土,开挖探坑、探槽、探井等,从而展示出地表浅层地质状况的勘探地质方法。山地勘探一方面可以直接有效地对地质现象进行试验、取样和观察,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方法在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方面不需要太高的要求,所以它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勘察地表浅层地质。由于它的勘探工具和技术简单,使得勘测的深度也有所限制,这也是山地勘探的缺点所在。

3.2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它不同于山地勘探,它主要是用观测仪器对被勘探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直接精确的测量,然后对测量地球物理场所得的数据进一步处理来推断并预测地下可能存在的局部地质体、地质构造的位置等其他具体属性的科学。工程物探方法主要包括重力场勘探、磁场勘探、直流电场勘探等等,以及地震波勘探、电滋波勘探等。

3.3钻探

钻探,同山地勘探和工程物探一样,是一种勘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重要方法。因为工程建设的地基条件和要求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地质问题,比如软弱夹层的层位确定和取样,砂层取原状样,以及特硬地层的钻进等问题,如果只依靠常规的钻探方法,并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我国的工程师为解决这些难题不断地钻研工作,最终取得一批效果良好的成果,如金刚石套钻取芯技术以及各种类型的砂层和软土层钻进及取样技术等。而且有很多技术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环境分析

4.1地壳稳定性

地壳稳定性是指受到地球内因外因和工程共同作用下的断层移位,坡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对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制约系统应力场以及渗力场的规模以及强度的因素,最后获得这些工程地质现象发展的预测信息,从而可以提醒我们提前做准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要求对遭到破坏的现象进行应力应变反演算反分析,分析并找到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尽可能地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系统的稳定。

4.2地基稳定性

水利工程中所指的地基稳定性指的不仅仅是水工构筑物的地基稳定性。坝基的稳定性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承载能力和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了坝体的抗滑移问题和坝基岩层的产状对坝基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的地基不仅要承受自身自重和水自重,同时还要承受水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荷载作用。地基在承受这些荷载之后,将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并且把应力能转化为应变能。尤其是岩基,在各种荷载作用之下,不仅是岩石的弹性发生变形,而且还会由于岩石的塑性变形或沿某节理裂隙发生剪切破坏引起基础沉降。

4.3地表稳定性

地表稳定性涉及的主要是地表层面的变形问题,它一般体现在动力工程地质现象中,各种地表变形破坏的情况中,以及地表岩土体的性质变化。仔细研究与勘测地表的稳定性会对这些工程地质现象的发育规模、发展速度及趋势的进一步预测带来便利。在研究地表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提出工程技术措施来减弱这些变形破坏现象的发生。总而言之,在对地表稳定性进行分析时,要着重分析这些工程地质的物质基础岩土体的性质和这些岩土体在水作用前后性质的差异,而且要及时且科学地预测这些工程地质现象的规模、强度及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岩土勘察 勘察专业 问题与策略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般要在工程勘察的初期施。通过用地质与工程地质的相关理论,对地面的地质情况进行观察与描述,并通过对其性质与规律的分析,进而推断地下的地质情况,依次来为勘探、测试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

(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和坑探等方法。钻探和坑探也叫勘探工程,属于直接勘探手段,能准确的了解地下的相关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钻探方法的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勘察的要求和地层的类别选择不同的钻探方法。在用钻探方法不能查明地下地质的情况下,则可采用坑探的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比较多,应依据勘察的要求进行选择使用。

(3)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评价提供所需的一些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渗透性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强度参数和应变、应力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往往要借助于勘探工程实施,是详细勘察阶段的一种主要勘察方法。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根照《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当中所讲述的内容,对于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当中所承包的业务、资费标准都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我国任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勘察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相关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存在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等一系列的情况出现,通过压低勘察的成本来获取项目,导致了在实际工程展开过程当中导致前期的成本投入过低,使得项目不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以及标准进行,不管是在勘察的深度还是在勘察的广度上面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使得最终的勘察结果不尽人意,不能够合格完成预定的目标。

(2)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前期准备不够充分。进行岩土勘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看产技术手段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数据分析,同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工程人员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工作人员要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考虑不够周全,就会使得最终的勘察数据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参考性以及可控性不充分。很多的工程人员为了加快工程速度,就会认为的减少在野外的勘察工作量,由于数据采集不够全面使得工作不能够依照实际的情况进行,最终会导致资料失真,严重的影响到了数据的真实性,由于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那么就会使得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危险系数提升。岩土的勘察工作对于数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没有在前期的工作上面下工夫,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不能够顺利的进行。

(3)勘察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岩土的勘察工作是需要严格进行实地的考察,如今的勘察过程当中,有大部分是企业依然使用以往的技术手段进行实地的勘察,并没有运用到先进的勘察技术,没有将现有的技术进行更新;还有一些单位运用了新的勘察技术,但是仍然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在勘察过程当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以及推广,这就使得相关的软件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更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现有的一些软件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相关软件的功能还相对的单一化,这就使得我国的勘察工程的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集成,那么就会使得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变得相对困难,在很多层面都有一定的限制性,会使得勘察工作陷入困境。

(4)勘察质量不高。第一,因为勘查工作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为了获得项目而大幅度的压低成本,但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在工作量上打折扣;第二,在钻探、检测取样方面不合规范和标准,在实际的勘察过程当中为了加快工作速度,导致了在钻探过程中不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很多情况是两到三米才提一次钻,使得很多情况下钻探的分层位置存在很大的误差,甚至是一楼一些较为特殊的地质情况,比如软弱的透镜体,小裂缝等。另外,在取样的过程当中很少有大量取样的情况,一般都只是从岩心管当中提取原土样。有些单位更为恶劣,通过现场获取的少量样品,其余的数据通过人为编造而成。第三,勘察结果报告当中只是在分析内容当中进行大量的描述,很少有实际的数据出现,因此,对于实际工程的指导价值很低。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严格的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要是不依照程序办事,那么就会出问题。首先,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项目招标工作以及对实施过程当中的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管,其次要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保证在工程过程当中不会出现违规行为,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以及投资收益最大化。

篇7

国土资源局土地勘测工作承担着县域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土地招拍挂勘测定界和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维护等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工作,我们为提高勘测工作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土地勘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了土地勘测工作的质量,为提高对社会发展的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土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的项目来看,乃至国家投资项目,规划设计均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规划不符合当地工农业生产习惯,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脱离实际,地形情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全面考虑。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测图比例尺不能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在项目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进入项目区内及群众当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没有摸清楚项目区的实际地形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没有摸清楚项目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确定项目的时间较晚,往往在项目需要上报前的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才委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工作,为了不耽误项目的正常上报,只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自然造成规划设计报告的质量低劣,深度不够;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经常凭借经验“闭门造车”。在这些情况下出现勘测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2.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措施

2.1 充分认识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测绘公共服务是国土资源局测绘工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很多所辖范围内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已全面实施,测绘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地测绘服务保障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针对在土地勘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勘测质量不高、勘测任务备案管理制度不落实、勘测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应提升对土地勘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基础勘测工作入手,提高勘测质量。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系统人员做好土地勘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对进一步做好测绘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为增强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并与其它法律法规宣传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形成宣传合力,不断增强勘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测绘宣传工作,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测绘法制环境,取得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勘测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各项勘测法律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增强服务意识,提供土地勘测服务水平。土地勘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勘测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谋划,主动服务,及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规划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勘测保障服务,使勘测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2 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的监督

加强土地勘测质量监督的检查工作,强化土地勘测成果汇交,提高勘测服务保障能力。按照《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完善测绘项目监理制度。结合盘县实际,完善年度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流程和评定标准,健全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市级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开展常态的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土地勘测成果汇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测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土地勘测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

2.3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测诚信体系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结合”的有效监管模式。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测绘行业服务标准和测绘单位诚信评估办法,量化指标值,明确评估指标。二是签订《测绘单位诚信服务承诺书》。三是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开展土地勘测诚信服务调查工作,填写《测绘单位诚信服务用户调查表》,并在项目完成后,将其作为勘测成果汇交的要件。

2.4 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规范土地勘测项目备案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测绘成果统一对外提供制度,确立对外提供土地勘测成果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测绘成果均需统一加盖测绘资质专用章。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勘测质量管理制度、勘测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测管理工作制度,为生产优秀土地勘测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2.5 加强土地勘测业务培训提高勘测成果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改善人员结构。改善从事勘测工作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勘测队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土地勘测成果质量。从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学习《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业务行规;从学习方法上,采取书面学习与野外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形式上,采取老手带新手,技术熟练的组长带组员的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每个勘测队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勘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创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能,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真正让服务理念和效能意识深入人心。

2.6 健全土地勘测机构机制,构建和谐土地勘测发展环境

加强土地勘测队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勘测队伍,为全县公益性勘测和政府应急勘测提供队伍保障。充实土地勘测管理人员,注重测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构建和谐土地勘测的发展环境。

2.7 认真做好测量标志普查、管理及维护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数。组织人员通过全面、彻底地普查,全面掌握县域拥有的永久性测量标志数量以及状况。二是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对完好的测量标志分别建立档案,利用《测量标志管理系统》软件,全部实施微机化管理,同时详细拍摄各测量标志的点位、标志及附近现状照片,做到底数清楚,现状明白。三是明确责任,加强保护。对各个水准点、三角点、B级GPS点全部委托测量标志所在地乡镇国土资源所(站)保管,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落实到所(站)、责任到人,并要求各责任人增强责任意识,定期进行检查,切实加强保护。

3.结束语

在土地勘测工作中,应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监督和业务培训,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体系,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为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勘测服务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2]刘纪远主编.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陈帅.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3).

[4]薛天云.RTK与常规控制测量的应用比较分析[J].科技资讯,2009(18).

[5]沈双龙.关于RTK测量在地质工程中应用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27).

[6]李镇良.GPS RTK控制测量优势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09(34).

[7]吴少林.山区土地勘测定界GPS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8]王志勇,守华英.浅谈GPS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1).

[9]韦春琳.浅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08).

[10]王锦萍.浅谈1:10000地形图3D产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

[11]李黎.GPS集成技术在城市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趋势[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12]罗名海.武汉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践[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

[13]答星.基于Orthovista的数字正射影像快速成图的方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14]李琪.城市规划执法实时监控可量测系统[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

[15]肖建华,李江卫,严小平,王厚之.基于CORS系统的城市三维基准维持与稳定性分析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

[16]王瑞莉,官善友.浅谈武汉市地下空间的信息化[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

[17]官善友,庞设典,龙治国.论武汉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

[18]郑先昌,陈鑫海,洪兴全.某深基坑喷锚网支护整体滑塌事故分析及抢险加固措施[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

[19]杨育文,袁建新.土钉墙力学性状及其边界元法分析[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0]孙国庆,施木俊,雷永红,唐传政.三维工程地质模型与可视化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1]施展.勘测定界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

[22]孙志刚,马春秋.浅谈CORS系统在城镇地籍调查测绘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23]余剑.土地勘测定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24]楚军,黄三发,王海濛.浅谈青荣铁路土地勘测定界的方法与分类面积计算[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

[25]魏玉明,党星海,孔令杰,张秀霞.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

[26]孙玮玉,谢飞.丰县农村地籍调查中地籍要素编辑探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27]金玉玲,耿丽艳,赵永兰.AUTOCAD二次开发在制作地籍影像图中的应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

[28]李新刚.浅谈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

[29]纪青,张志进,操瑞红.第二次土地调查内业建库的质量控制[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30]齐志飞,倪尧.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建库软件开发技术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31]杨波.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魅力中国,2009(25).

[32]薛梦烨.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3).

[33]张菲,金芳芳,黄明宏.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34]迟进军.对现代房产测绘中相关内容及质量控制之探析[J].科技信息,2011(13).

[35]高帮胜.浅谈房地产测绘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36]李潇,张晓玲.关于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J].地矿测绘,2010(01).

[37]李广兰.信息化的地籍测绘与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03).

篇8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和桥梁建设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也得到较快发展。在桥梁的设计阶段中,桥梁的水文计算十分重要,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桥梁后期的孔径设计和基础的埋深,这对桥梁自身的建筑质量是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要能保证桥梁水文资料的准确性,就要在前期做好水文资料的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要将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历年洪水的流量、当地气象资料、当地降水分布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在对水文进行调查、对外部环境进行勘测后,才能开始进行水文计算。

二.工程概述。

娄底至双峰一级公路,位于湖南省娄底市的娄星区和双峰市境内。起点位于娄底城市规划区南侧的余家祠堂,与规划娄星南路对接;终点位于双峰县城,与娄衡高速双峰连接线相接,终点位于双峰县城,与娄衡高速双峰连接线相接。娄底属于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气温16-17.3°C。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小时,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268天。双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潮频繁,气温变化剧烈;夏季暑热期长,伏旱明显,前秋干旱频繁,后秋天气多变;冬季严寒期短,阴晴少雨天多。全县年平均气温17.0℃,年降水量1200-1500mm,年日照1500-1600小时,无霜期260-300天。

三.水文计算。

1.水文调查。

本工程段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沿线河沟大多为耕织土冲沟,或由冲沟汇集形成较大的河流,如侧水河等。

1、历史洪水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河段探勘。确定历史洪水痕迹的位置。

(2)、现场访问。不失访一位老人,不漏掉一点情况,不放松一条线索,不错过一个机会。

(3)、形态断面及计算河段的选择。形态断面所在河段具备以下条件:河段顺直无支岔,河段稳定、洪迹多,靠近桥位、滩地少,滩槽洪水流向一致,有足够的洪迹。

(4)、形态断面、调查洪迹高程、河床纵坡野外测量。

2、暴雨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

(1)、流域内的1:5万地形图。用于勾绘汇水面积、长度、宽度、坡度等特征值。

(2)、流域内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别、植被特征。

(3)、基于年汛期月最大平均值的雨力分布图、径流分区表。

2.分析水文计算的依据。

由于路线沿线跨越的河流,均为中小河流,属于小流域的范围,小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形成,而且流域面积小,坡度陡,汇流快,洪水暴涨暴落,历史短,泛滥范围小。小流域的洪水很少能留下明显的痕迹,往往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这些河流均为桑干河、源子河、元子河、十里河的小支流,没有设水文站,所以在实际调查时只有尽可能收集历史洪水资料,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大的误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相互比较分析,针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选用其中较为可靠者。本次设计流量分析计算对大河这条较大的河沟采用了历史形态法和经验公式法相比较,其它一般性小型冲沟只采用经验公式法。

1.历史形态法。

对于河流的某一特定形态断面,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洪水位计算相应的洪水流量。在桥位上下游调查历史上各次较大洪水的水位,确定洪水比降和河床糙率,推算相应的历史洪水流量;同时,调查河道附近的冲淤变形及河床演变。在调查过程中,细心访问沿岸居民,查明历史洪水痕迹以及发生的时间、大小和稀遇程度。

2. 经验公式法。

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的径流简化公式——“全国径流法”,适用于小流域的流量计算:

计算基本公式:Q=ψ(h-Z)3/2F4/5β×γ×δ

Q:计算流量,m3/s

β:洪水塌平折减系数

δ:湖泊折减系数

Z:被植物或洼地滞留的径流厚度

z:植物截流和水利化措施的拦蓄厚度,mm

h:径流厚度,mm

F:汇水面积,km2

ψ:地貌系数

γ:流域内降雨不均匀影响洪峰流量的折减系数

3.水文调查计算资料。

依据历史形态法来反推流量。按形态法计算流量,形态断面基本接近调查历史洪水位,对河流断面和河床纵坡进行实地测量。根据调查结合,按形态法计算流量,形态断面基本接近调查历史洪水位,对河流断面和河床纵坡进行了实地测量,由于计算出来的流量一般都偏大,且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情况也有所变化,取与按调查洪水位推算所得流量较接近的结果作为设计流量。

4.水文分析内容。

(1)分析内容。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包括路基和桥涵的水文调查和勘测,水文、水力计算,以及桥孔布设,调治工程的设置等。

(2)基本要求。水文调查和勘测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在区域条件,采用相应的方法,收集和调查的资料应作可靠性评价,勘测精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3)基本途径。水文、水力分析和计算成果应作合理性论证。对水文条件复杂或通航等级较高的特殊大桥,应进行水文测验及水力模型试验(河工模型动、定床试验。

(4)分析前提。符合现行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水文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外业勘测方法。

(1) 调查法:通过调查、走访河流两岸附近居民,通过他们对历史洪水的记忆对已有的水文系列进行插补和延长。

(2)考证法:通过文献、历史记载、碑刻、民间传说等对已有的水文系列进行插补和延长。

(3)两系列的相关分析法:若分析站水文系列较短,而同一流域内或相近的另系列水文系列较长,则可将该站作为参证站,将两站的水文系列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相关方程,再通过相关方程对较短的分析站水文系列进行插补和延长,从而得到更长的水文系列。

(4)流域面积比拟法:当上、下游水文站与测站流域面积相差不超过10%可直接引用。如较大但不超过20%可按下式计算:

Q1=(F1/F2)ªQ2

(5)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当上、下游水文站间无支流汇入,两站 相同年的最大洪峰流量大致成比例,则可通过两站资料用如下函数进行插补和延长。

Q=f(Qˊ) H= f(Hˊ) Q= f( Hˊ)

(6)过程线叠加法:利用两支流洪水过程线叠加得到合流后桥位处的设计流量。

四.结束语。

桥梁的水文是公路桥梁质量和使用寿命、工程建筑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衡量桥梁是否符合建设标准的重要标准。在设计中要做好水文调查和外业勘测,要提供准确的设计计算资料,以此来提高桥梁设计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董珍林 桥梁的水文调查与外业勘测[期刊论文] 《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6期

[2]井旭东 浅析铁路桥梁勘测设计中的水文勘测 [期刊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2008年14期

[3]戴松涛 Dai Songtao 水库下游桥梁水文检定方法的探讨 [期刊论文] 《铁道标准设计》 ISTIC PKU2007年9期

[4]王昕 王乃家 柳琪 大中桥水文勘测设计的几个注意问题 [期刊论文] 《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1期

篇9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的市政道路是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它不仅承受着交通的压力,还需要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管线的的统筹衔接。在早期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道路的位置,评估其特点,设计出的方案要顺应城市的综合需求,要从多方面进行策划考虑,如排水、热力、电力、燃气、电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选择施工的道路最好能避开管线复杂交叉区域,大幅度的改动路线与管线,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施工成本高。还可能道路刚好完成就出现破路埋管等不良现象。因此,在选择施工路线时要全方位考虑,并与相关单位作好协商沟通工作,务必探讨出一套理想的施工方案。二、道路施工测量方法

在道路施工中,最先进行的是将工程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精确的放样于设计位置,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其他检查项目如几何尺寸、厚度、平整度等能否达标。道路工程前期的测量基准点复核及布设控制线、后期放样及测量复核工作是道路各分项工程的基础,其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优劣,是道路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准确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更直接影响到分项工程的质量及进度。

2.1平面位置的控制:工程前期的测量准备工作是: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复核并布设控制线;后期是包括对原状地貌进行的横、纵断面测量及碎部放样和测量复核。首先,工程开工之前对作为施工过程中起算数据的点进行校核:业主单位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起算平面点及高程点是施工单位在本施工段落内的勘测阶段点或是城市等级网点。如果是城市等级网点由于已经受各级专业测绘单位反复校核,可确保准确无误。对于勘测设计阶段选线、定线过程中所遗留的点位则必须进行复核,由于勘测过程中道路的线型长,点位多是为测图而设,其精度是根据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所确定的,虽然现阶段设计单位基本上已普及全站仪及GPS,这使勘测阶段所遗留的这些点位精度也相当高,经过严密平差后的成果能够满足整体道路的施工生产需要,但是提供给各个施工段落的点是控制局部的,并且往往勘测阶段点位的制作及埋设未必稳固。勘测时间与道路施工时间也会存在一定时间间隔,这需要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工前必须对非国家等级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

2.2 高程测量:道路工程的高程控制网现今也有全站仪三角高程水准网代替水准仪水准网的趋势。规范中对道路工程高程控制点的精度要求较结构工程略宽,现今的全站仪三角高程水准网在严密平差后的精度亦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满足道路工程的需要。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岭重丘区,全站仪更能发挥巨大优势。且仪器垂直角测量误差、受环境影响引起的折光系数等误差都对测量结果引起一定误差,因而在细部放样中除非地形条件十分恶劣,在道路工程的路面工程中各工序都应使用水准仪放样高程点。

2.3全站仪、GPS定位技术在施工单位的普及基本上是在2000年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新仪器的操作及使用经验还较少,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这要求在使用高精度先进的测绘仪器时,必须在操作过程中和计算上进行各种校核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再进行使用。

三、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与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但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必须要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准备好或者是做过头了。有关质量管理措施,我们一定要以保证质量、提高质量为前提,从而对质量精益求精,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面面俱到。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地,公私分明,往往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人情所溶解了。平时严格要求项目中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种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良好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

3.1 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

一个好的道路的修建,不仅需要优质的原材料,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操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与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修建道路是一项较为辛苦的工作。树立强烈的责任感,避免施工中的疏忽,修建的道路真正做到高质量的标准。

3.2 构建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

道路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活,其职能服务于各个经济部门,它具有强烈的系统协调性。在道路实施之前,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这样保障了施工部门修建的道路高质量,更让道路修建工程透明化。在施工过程重要全面考虑,评估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如后期招标需要一定体系来预防不良现象的发生。总之,高效健全的市政管理体系,不仅加强了道路管理,真正实现了道路现代化。健全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必须做到统一领导,管理层分工明确、专业管理等。尤其政府部门要起到领头作用,和谐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

3.3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的工程道路的质量好坏,材料质量占总体质量的75%.因此,必须重点选择材料。选取正规厂家购买合格的材料,避免一些劣质材料滥竽充数,相关部门作好质检工作,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期间还要禁止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另外,加大材料的管理队伍,选择的材料监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检验技术与实践经验丰富。严格把好的材料质量关,才能有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使用的材料合格,同时提高道路的质量。

3.4 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管理人员是时常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务必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若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状况,要及时处理,避免异常状况恶化,让质量事故扼杀于萌芽阶段,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技术好的施工员给予表扬与奖励,调动施工员工作积极性。

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应加强管理和监控。加强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项目经理应负总责;审核与分析有关的技术报告或报表;各相关部门应恪守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控制有效。

四、结束语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道路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施工质量。严格要求,加强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针对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加以防治,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强化质量管理水平,完善施工工艺和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将所有的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使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韦瑞江 浅谈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3期

【2】王利永 浅谈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3年27期

【3】王群 卜红叶杜倩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7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P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大自然中的水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我国社会化进程中,我国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对于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水文勘测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的基础,而且对于国家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水文勘测这一工作的开展也利于了信息技术,不仅仅提高了水文的勘测能力,还将水文勘测工作开展的手段方式向专业技术科技化迈进。

水文勘测

水文,就是指大自然中水资源的变化,分布以及动态等过程。水文勘测,就是对水文进行有计划方案的系统的检测与调研。对水文水资源的勘测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水文勘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基础性。在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时,需要对水文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一切工程的建设与开展都要以水文信息为基础,所以水文勘测必须先行。2)地区性与综合性。针对不同规模与层次的建设,需要了解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水文信息,水文勘测从而有了点、线、面的控制模式。3)长期性与时效性。对于不同的经济建设活动,不仅对水文信息的提供有着实时性要求,还需要有长期的调查基础信息,所以水文勘测是不单单是对于空间的累积,还需要进行时间的累积。4)公益性。水文勘测工作的任务十分的艰巨,工作条件十分的简陋,这需要有关的专业人士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决心。

信息技术与水文勘测

2.1信息技术应用于水文勘测的必要性

要将水文勘测的工作效率提升,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是势在必行的。就我国目前水文勘测的现状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缺陷:1)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技术与手段来解决水文勘测中的一些难题,改善水文勘测的条件。2) 将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方法有机的运用到水文勘测的工作中,特别是对经济建设较为重要或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密切的区域,追求更加妥善的解决途径。3)在水文勘测站中的设备设施及其配置方式进行合理的变化,将所在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目的水文勘测站的设备装置与配置手段进行统一的规范,针对不同的水文勘测手段进行特殊性的研究,以免造成失误。对于上述问题,想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就只有在水文勘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扩大范围,才能为其工作的展开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2.2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缺陷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使用领域愈加的宽广,通过对水文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实例进行了解分析后,发现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机制不完善。

虽然国家政府与一部分企业已经把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的重心放在了资金的投入上,但是对于技术与设备的重视相对较为缺乏。目前,虽然ADCP与自动测报系统已经投入了水文勘测工作的使用,但是其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由于投入的资金有限,有关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开发与使用也相对较为落后,使得现代化的技术没有充分的运用到水文勘测的工作中,对水文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2)技术及创新能力落后。由于存在着机制上的不完善,导致,水文勘测站无法及时的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与技术,又进一步地阻碍了水文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不仅在硬件设施上不能得到最先进的使用,而且我国对水文勘测技术的创新意识还非常的薄弱,对于在水文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不能及时地研究分析与解决,因此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滞后想象,对水文勘测工作的展开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缺乏专业性人才。在水文信息化建设中,综合性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所以就需要一些既能够熟悉掌握计算机,又懂得测绘与水文相关专业的技术综合性人才,人才的缺乏对于水利勘测工作的直接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设备不会操作,不懂得维护等。

水文勘测信息化进程中针对缺陷的相应措施

水文是水利建设的基础,在对水文勘测进行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建立起水文信息基础,更大程度上的建设与完善各种水文信息与数据的搜集,统计与处理。针对以上水文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出了相应的措施

3.1 创新进取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里,水文勘测的信息化技术程度也日益加重。我国疆域辽阔,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所以在水利勘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十分的复杂。那么,我们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对自身的环境与条件进行分析,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这对于水利勘测的科学发展是十分重要的。[1]与此同时还要激励开发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在水文勘测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对水文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3.2科技化发展

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为水文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后盾,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在水利勘测的工作开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中数据库的使用与管理对于水文信息建设十分重要,只有进行了数据库的建设才能够对相关水文数据进行比对与清查,从而能够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探究与纠正。[2]水文信息化建设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那就是信息共享。要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数据共享,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使得水文数据的保存,传送与管理都十分的便捷与高效。

3.3人才建设

无论是专业科技的设备设施或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水利勘测人才的使用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也是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目前,放眼我国水文勘测性人才结构,不管是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所以,培养综合技术型人才也是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要根据地区的差异性与综合性,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全能型水利知识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来临的大前提下,我国水文勘测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我国水文勘测存在着机制不完善,设备设施的使用不够先进,综合性技术人才的缺乏等问题。但是相信,只要加强对水勘测信息化的建设,基于对水文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内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培养激励其创新力,根据每个勘测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科学化措施,加大对综合性水利技术型人才培养,对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熟悉掌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水文勘测更大程度上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立波.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2009,6

篇11

主管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厅;湖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211

国内刊号:42-1736/X

邮发代号:38-3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