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境科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环境科学论文

篇1

2.总体规划

2.1设计理念

该工厂在绿化上的设计原则是以作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净化、美化。要体现厂区绿化的特点与风格,充分发挥绿化的整体效果。根据厂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筑物格局所处的环境,庭园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竟境等因素,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衬托出厂区的敞朗、整齐、宏伟,使厂容厂貌格调高雅,面目鼎新。

2.2功能分区

资阳电力机车厂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2.2.1厂前区包括主要入口、厂前建筑群、厂前广场绿化

厂前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厂的形象,体现工厂的面貌,是职工上下班集散的场所,是给宾客参观创造第一印象之处,绿化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的特点,色彩、风格,与城市道路的关系等,多数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

2.2.2工厂办公区绿化景观

工厂办公区是该公司的行政地点,也是接待客户的地方,所以在设计时运用了多种植物,以少量的乔木和一部分的灌木做成带状形的色块来增强了绿化的多元性。

2.2.3工厂生产车间的绿化

高温车间周围的绿化,该工厂充分利用其附近空地,广泛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灌木,以构成浓荫蔽日、色彩淡雅、芳香沁人的凉爽、幽静环境、便于消除疲劳。

2.3道路规划

2.3.1车行系统

厂内道路是连接内外交通的纽带,职工上下班人流集中,车辆来往频繁,地上地下管道,电线纵横交叉。工厂绿化设计上是要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植物,不能只考虑美观等效果,要选择那些既抗污染,又能滞尘,且易繁殖,便于管理的植物。

2.3.2人行系统

工厂在人行系统上作有少量的草地汀步,这是为了增强工厂内的文化内涵。在工厂的行车道的两边都设有一至两米的人行道,这样既保证了车辆的畅通也保证了厂区人员的安全。在人行道一旁种有小叶榕常绿植物,这样不仅为厂区绿化起到作用而且也为厂区工人起到遮荫的功能。

2.4绿化带植物配置

该工厂注重植物的搭配与功能的作用,在植物上上层植物为乔木,主要有雪松、广玉兰、小叶榕,而下层种植的小桥木为油松、白皮松、大叶女贞、银杏等等。因为绿化带长有的地方还以色块为主。

3.特殊景观详细规划

厂区大门口工厂大门口是工厂的形象,一个好的工厂因在其工厂大门口体现出其工厂的内涵。在植物上应有特别的布置,不能是见地栽树、种草。应该在已有的地块中种植树木并合理的布置灌木和矮乔木来营造景观效果。

4.设计方案评价及讨论

4.1方案评价

4.1.1功能绿化分区明确

整套设计方案遵循了把握全局,局部精细的设计原则,功能绿化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在植物配置以及其他构成要素上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并满足了不同的使用功能。

4.1.2工厂景观具有整体性

各分区以共有的元素相连,加强了整个地块园林景观的整体性。设计方案本着局部精细的原则,对于细部的处理不论是材质还是施工工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1.3设计具有工厂代表性地方特色

工厂设计中不仅遵守了工厂的设计要求,而且在在设计中具有地方性特色,布置是以资阳市大体运用的工厂配置原则。植物上采用了当地资阳市的当地树种,这样是增强了一个工厂的当地特色的重要手法之一。

4.2方案讨论

4.2.1主景过于突出

丛整个地块的设计上看,结合实际情况,该设计的布局因地制宜,巧妙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也考虑到的功能上具有共性的一些问题。但是在整体效果上欠缺了一点整体协调性,主景过于抢眼,而导致了总体景观的不一致性。

4.2.2植物配置过于繁琐

篇2

社区居民环境科学素质提升主要表现为居民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中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在具备基本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我做起”完成环保实践。对于社区居民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提升,需要围绕环境科学知识,针对不同人群的智力水平和认知差异进行设计,既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也需要照顾到居民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便利性,重点在于基于知识和方法,映射环境科学意识。社区居民需要具备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主要有:研究身边的环境现象与环境问题,利用已有的环境科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追求环保事业,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并带动家人、同事完成环保实践;做到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农业清洁生产、物品回用与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参观所在地区环境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监测单位;科学认知、理性应对环境污染事件;主动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公共议题与社会决策。

1.2培养环境科学意识

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的培养应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初步具备一定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其环境科学意识的形成,使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中,摸清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形成理性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其学习、工作、生活与实践。

1.2.1“从我做起”意识促进社区居民关心环境,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完成个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中环保实践。这是热爱生命与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心映射,是最为朴素的环境保护责任观,同时也是指导社区居民环保行为最为直接的意识导向。

1.2.2“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循环使用、清洁生产与分类处理”意识促进居民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消费,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时间、空间和经济的代价。通过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和可重复利用产品、循环使用生活物品、一物多用、绿色出行的个人行为,以求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共建环保事业、共享美好环境。

1.2.3“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意识这是对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提出的较高要求。强调居民掌握相应的环境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能够正确避险。在遇到公共环境事件或问题时,保持头脑冷静,不盲目跟从、不信谣、不传谣,采取具有科学依据的防护手段和措施。

1.2.4“共建共享”意识这是对社区居民环境科学意识的最高要求和引导方向,是对“从我做起”意识的升华,更强调培养重点人群在处理环境方面的社会公共事务时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公众正确认识自己环境权利的具体内容,并积极主动的争取权益、维护权益。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决策;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居民参与环保宣传、环保公益事业等公共服务。

2提高居民环境科学素质的主要方法

根据地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的不同,社区居民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兴趣点也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科学知识普及方面可以结合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内容,在国家环境科普主题宣传日期间,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逐步提高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与实际生产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能力。

2.1社区居民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条件

2.1.1确定活动特色结合社区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员环境的特点,在充分调研公众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活动主题特色。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加强反对伪科学、反科学、迷信的普及宣传。

2.1.2创建环保社区活动站应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科普大学教室等居民公共活动场所,开展环保科普活动,配置专用活动器材或设施(不包括办公设备及影视播出设备),配备固定的科普活动辅导人员。应免费向社区公众开放,并辐射周边。

2.1.3开发活动资源围绕特色环保主题,设计并实施有创意、有特色、有示范意义、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实践项目。编写形式灵活的活动方案和多媒体视频资料。定期组织相关的环保科普活动。

2.1.4聘请科学顾问聘请环境科学、科普、科学教育等各领域的专家,为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咨询,对社区环保科普活动进行指导。协助社区科普工作者,设计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注重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富有实效地组织实施。

2.2社区居民环保科普活动的形式

2.2.1环境科学知识传播活动知识传播活动模式是以普及环境与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主,面向广大社区居民,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展示环保科技成果等的一种模式,主要通过环保科普活动主题纪念日、科普讲座、报告、展览、科普宣传栏、网络等特定时段或方式进行知识和方法宣传普及的活动。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反之,不重视科学的精神层面,很可能造成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待业人员等相信伪科学、反科学甚至迷信,对此缺乏起码的怀疑和批判的后果。因此,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知识传播尤为必要。

2.2.2科学游艺活动科学游艺活动模式是从社区居民的兴趣出发,在社区设立固定环保科普活动室,添置互动游艺展品、设施,再现知识的形成或深化过程。科学游艺活动一般是在特定的设计规则下进行的,它以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为前提,它的特点在于居民们乐于接受,容易置身于设计规定的情境氛围之中,能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在参与实践中体验情理感受。科学游艺活动模式一般可分为智力游戏、角色游戏、体验游戏等,如通过简单的实验可以验证一个环境现象或环境科学原理。

篇3

2改进教学模式

通常实验仪器设备难以满足单独实验要求,或者实验过程多、任务重,实验时间有限,有些实验须采用小组实验。而小组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惰性和依赖心,不利于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独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小组内实验分配到个人,合理安排每位成员的任务和作用,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协作精神,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偶然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每学期12个实验,由3个教师分班教学,采用10~12人/组分组进行讲解,做到每人过关。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针对某实验中的一个方面进一步研究设计实验方法,如活性炭吸附实验仅考虑了活性炭投加量对其的影响,而活性炭的制备原料和方法、孔隙大小、振荡时间长短、不同的温度和pH值也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也可以作为本科生创新实验和本科论文的选题。

3加强对备课和实验报告的重视程度

3.1做好预备实验工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做好预备实验至关重要。认真做好预备实验,可以确保实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认真钻研,了解相关实验原理,并动手操作,结合实际进行调查。如,笔者对照有关教材和国家标准,对GB/T12496.10-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标准硫酸铜比色法,在标准条件下初步得到的吸附值约为11ml。

3.2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科技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验课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写作成果。因此,笔者改革以往当次实验课上交实验报告的模式,要求学生做下一个实验时上交上一个实验报告,这样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相关科研资料和分析处理数据,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论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体现了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在批改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验步骤是否规范、实验数据是否合理、问题分析是否正确、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准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4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又是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传统的以实验报告作为考核的方式,往往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抄袭数据和报告,大大挫伤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新的考核体系中,要注意实验报告与操作考试、设计与操作、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以外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和操作考试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报告成绩占50%(为每学期12个实验的平均分),操作考试成绩占50%(结合仪器和药品进行有关实验的操作考试,并进行现场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篇4

二、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选题原则

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套路”来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问题。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而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要减少强制性,增强选择性和开放性。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为基础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可以打破专业和班级的限制,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自主选择做实验的时间。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时,要注意合理的实验难度,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小或过于简单,都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反之,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大或实验难度过高,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又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因此,设计研究性教学实验项目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的实验项目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型,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动手、动脑而有所创新;二是实验项目既不能超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又不能照搬已做过的实验方法,实验项目应有一定的综合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与逐步推进的过程。起初,只是在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土壤与土地资源实验》等少数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中进行尝试,取得明显成效后,才从局部应用逐步扩大到全面推开。当前,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提倡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进一步巩固研究性教学在该专业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使研究性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全过程。为此,课程组全体教师在研究性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与进程的重新设计与整合。

三、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适用原则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性教学过程在观念和方法上从单科性向综合性转变、从认识性和继承性向科研性转变、从验证性向创新性转变、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从传统内容向新知识与新技能转变,这是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验类型有三个:一是最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仪器和试剂,以及给出详细的实验步奏,要求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实验;二是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以及给出实验所需大致仪器和试剂,要求学生设计出操作步骤,并完成实验;三是较完整的综合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需要学生自己选取和制定实验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者各实验课程前期的几个实验,适宜于第一种最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而对于已开设相当科目专业课且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做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还应进一步做较完整的综合性实验。

四、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成果提交形式和评价标准

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课程考核中,改变传统的一个“实验报告”定全局的模式,实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内验证性实践与课外设计及综合性实践相结合的全程评价体系。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验证性实验成绩、设计性实验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成实验课程总成绩。验证性实验成绩来自于对学生的课堂验证性实验操作与实践能力的观察,课堂讨论、课外实践与社会调查、科技创新中的表现等。开课前,将研究性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公开告知学生,让学生知晓并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及时了解自己在构建知识体系中的成绩和不足,使考核评价变成鞭策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验证性实验课程结束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方案,是研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体会到从实验立题、资料查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到完成实验方案的全过程。研究性实验中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题目由学生自主拟定,并在课堂上介绍形成实验课题的思路及其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对所设计实验的熟悉程度、方案的成熟度及可行性,并结合后期实验过程中的流畅度及所获实验结果的可信度,给学生相应的评价。

篇5

二、中西(欧)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差异对比

1.实践课程设置。国内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下面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进行阐述:一类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普通化学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习相对应,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或验证实验。该类课程分布在教学周中,需要实验前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另一类是参观实习类的实践课程,如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组织的参观云南水务集团、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实践,这些实践课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而是在培养计划中作为暑期实践单独出现,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时间上它们分布在暑假开始的阶段,一般为期两周。学院组织以系(或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参观地点进行实践,而地点和参观的企业分布广泛,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需要撰写对每个场所的心得体会和报告。在参观时,所参观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这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费用方面,远途的参观考察基本上是学校学院的经费承担,但是也有同学自费的部分如机票和其他一些费用。一般都在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国内的实践课程种类比较多,时间地点都很多样,而目的就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课程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参考学生的报告评价,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考察报告的评分等。此外,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试验区为例,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参与创新实践,以提高综合能力。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导师和课题组。这样,学生可以进入各个不同的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更早地接触到科研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欧洲的环境科学实践课程设置与国内有所差异。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为例,环境科学实践形式也分两种,和国内一样,是实验课程和参观实践。但是欧洲的实践课程强调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这里的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分家,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和实验室,同学们进实验室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到两周一次,此外,同学们无须撰写预习内容,但实验报告和国内相似,区别在于这边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由老师收集,作为评分的依据。而参观实践也是与课堂结合的,并不同于国内实践教学课程独立设置。往往在某门课程学习当中,安排整天的实地考察(fieldtrip)。实地考察地点则由课程的性质而决定,例如地理课会选择附近的山体,而环境修复会安排在周围的某个垃圾填埋场。偶尔也会有远途参观的课程,行程从3~4天至一星期不等,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大学高年级如大四阶段。这种远途实践是自愿参加,部分自费。如同学因为费用问题不参加将另外安排任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自然场地更多,通常都是任课老师担任解说员的职责,因此需要老师对该场地有一定的了解。据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叙述,当地的课程设置和西班牙相差无几,也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而实地考察也是根据具体课程来安排,有的课程会固定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有的课程则不定期举行。而且普遍没有长途的行程,时间最长则只有3~4天。课程的评价和国内相似,也是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不同的是,该分数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并不像国内有单独的实验课分数。

2.学生态度。在国内教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背景下,实验和考察这种非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实践考察中,同学们普遍对轻松的行程比较感兴趣,而在具体的企业和工厂参观热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讲解人员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性上受限制。部分同学对实验预习报告和考察报告的撰写不够重视,仅仅是完成任务,会沦为“形式主义”。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环境科学主修学生则对实验和考察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乐意接受实验和考察教育,相比中国学生,他们更有兴趣参加实验或者考察形式的教育。但是同学们普遍为实践课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要求感到苦恼,在西班牙尤为严重。因为西班牙18~24岁学生平均翘课率为23.5%,为欧盟国家首位。此外,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不是必须的,受到部分同学的欢迎。

篇6

1、课程设置

现在很多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往往还是沿用2012以前的环境设计课程设置,做出的改动也只是简单的拆分课程,增加授课时间。具体体现在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多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能够专心于重点的关键课程,以至于贪多嚼不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上依旧是多传授设计理论等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不注重具体实施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突况的应对等实际问题,没有把所学知识系统的联系应用于实践中。另外,有些学校还停留在装饰、工艺美术的层面,在大一阶段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专业设计思路放在首位。有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处于原始的等待自我觉悟状态,也没有认真的下功夫启发。因此授课范围的广度、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自由度等等方面得不到保证,于是学生设计出来作品的创意性也大打折扣。

3、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有效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造成毕业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等一些问题,在毕业之后给他们自己和所在单位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学生自己未来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发展。

二、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简统一课程

精挑细选出适合市场需要的课程。有目标,有顺序,有重点的培养符合时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环境设计专业中就可以删除与小环境设计关联不大的城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等宽泛的环节。同时,还要删掉太多的艺术性、装饰性的课程,合并到基础课程中去,结合设计方法的学,让学生在大一、大二就能自我架构起专业的设计框架。教学中可以在大三阶段分专业方向统一调整课程,使学生根据选择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不同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基础课程中融入专业性

基础课程的训练中就要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性,不能所有的基础课程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早早的把专业观念融入其中。例如《立体构成》课程可以当作是模型制作的启蒙篇,突出它的空间性,加强作品中对结点的重视度,充分和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会用三维的角度观察、构建。接下来设置的《空间构成》课程可以对《立体构成》起到很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在基础课中融入专业性和联系性。外出写生课程教学中训练的观察角度和注意内容也要往陈设、环境、景观、建筑方向靠,有意识的经常做单线场景练习。使学生脱离考大学时候纯艺术的思路,逐渐往专业素质方面转化,从而能够自觉的提高专业造型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表现技法课程及设计专项训练中的草图表现打下很好的基础。

3、注重设计方法学习

因为环境设计的学生多来自艺考生,他们习惯的思维是美术的思维、技术的思维,是老师教,学生临摹、写生、创作的思维,而不是空间的思维和尝试的创造的思维。在教学培养中,不单纯从教授课程出发,而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学习正确的设计方法。从认识设计主题入手,通过调查论证逐步进行设计。

4、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

在教学培养中,要针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创意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立足本土性。可以通过开设民居测绘、民间美术考察等相关课程,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其设计修养。立足中国文化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争取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而不是千人一面的设计匠。

5、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学校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的素质。不仅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一个舞台,利用小组化团队合作等方法使得他们能够通过集体沟通、调研、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展示效果这样一个过程,练就展示、沟通、交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成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竞争能力。

6、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人文方面的修养,引导学生在学校就树立起自信心,懂得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独立创新,积极创新,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变化万千的客户群体和市场发展变化。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55-0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语文教学的原则,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运用语言,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网络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语文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我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及视频,再现了当时父亲救人的画面。发生大地震后,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当他看到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跟你在一起!”这使他坚定的站起来,动手清理废墟,寻找儿子。经过38小时后的清理、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与14名儿童。通过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中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抢答的现象。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5]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在华夏大地的展开,让教育界为之一振,即而冷静思考:课堂究竟怎样变,才能成为好的课堂,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各尽其能的舞台。现代教育课程的领域已不只局限在课堂里的书本知识的学习,生活领域也属于课程的重要范畴。将生活活生生地引入课堂,让老师倾心面对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的人性化色彩。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师生建构和谐课堂时说,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让学生看清老师的一容一貌,在亲切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交往中需要师生沟通。而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通常的“对话”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的精神互通。

五、结语

新的课堂、人性化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当是在这种教师角色转换氛围中而建立。既让老师看到了希望也让学生获得了信心。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课堂的建立,是教育发展有可能到可行最终到乐行。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人性化课堂的建构,作用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 张军芳.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J].小学语文,2011 12.

[2] 宋柏琴. 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施与研究,2005 7/8:15-16.

[3] 温欣荣等. 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 8:11-17.

[4] 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47.

篇8

新型课改后,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建构是一热点,将是今后课堂教育形式的雏形,但是在各地课堂改革中,往往不能够深入改革。课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途径就是教学。如果教学的观念不更新,那课改也只能流于形式。所以应该从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整合。

一、生态课堂的由来和现实应用

课堂“生态环境”的由来。最初是来自我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华,其母亲因为生活环境,为其子三次迁家,孟母三迁正是受此典故的启发,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而做努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在创新的教学方式中,努力做到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育中,感受到安全、亲切和关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发言更加活跃和积极。更加通俗的说就是,让师生做朋友。将由老师带领学生们,来造就他们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

在现代教学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联系,智力――情感――感受,这样的传递关系使得教师对于学生,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学习,更多的是情感和感受的处理,以往的教学只是重视前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痛苦,一种负担,难免会使得学生不去学习,这时使得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

二、小学语文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无趣、僵化、死板等感觉,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传统的教学课堂过分的强调学习的封闭性和预设性,这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就需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不再是单调的板书,如果讲课只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那是完全不行的,应该做到与学生进行教学上的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与老师进行交流和解惑,促进师生的感情,亩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若只是进行课本上的教学,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老师就要反思自己,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破除僵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学习,更应该结合实际提出相关问题以及提出考试必考题目,让学生们思考,回答自己的答案,使得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想。不时的随机挑选几位同学上讲台进行笔试,或者对作业的错题进行评讲,让学生透彻了解每一道题。在经过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后,学生大致的了解了课本的内容,学生将需要自己去学习。需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实际上同学们对于独立思考,较为欠缺。主要有:学生思考的时间较短。这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导点子上,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可以给学生带来自信。学习分工的不合理会使得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使得问题的归纳的和探讨浮于表面,不能够深入主题。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得能力较强的同学“一言堂”。

三、小学“生态课堂”对老师的要求

1.学纲的制定

一个人要想有效率的做事,就必须要制定目标,而一个学生如果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就必定要有计划的学习,而制定学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制定自己的学纲,可以更好的学习。而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制定的学纲来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可以收集大家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这样不仅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的胃口。老师已经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更多的是“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学生的学习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中,不再只是教师主讲,更多的需要学生们的配合,而老师就是组织学生们讨论和思考分析问题,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思考和努力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学生的课前预习很重要,学生能够预习课本内容,提前明白哪里是重要的知识点和基础知识,并在教学之前就发现自己的不懂的地方,在老师课堂中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得事半功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语文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一,老师要清楚是否学生完全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学生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渲染出学习的好氛围。第二,老师要清楚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方式是否真的正确,对于教学有帮助,在发现错误时,老师要及时的纠正。避免错误扩大化。

3.尊重学生的差异,还学生一个自信

若对于学生只是像以前采用“放养”,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作用是不大的,而且只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后课辅助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若老师不能够想到这些,课时的所有努力就都是无用功。所以针对课后的知识巩固,老师们就需要安排人员进行知识抽查,以及定一个时间方便学生询问问题。不仅可以回答学生学习上的疑问,甚至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来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发展。课后作业的有效完成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进行课文预习和复习,可以来弥补个人的不足,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下次课堂的授课和复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也有助于形成友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兴趣高昂,孩子们不但收获了知识,还懂得了文明礼貌。由于有这样的情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和同伴们交流和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结尾

生态课堂,学生个体的身心通透自然、宁静和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有生命力的生态小环境,它不仅需要讲究“生态平衡”,更需要“生态保护”。营造生态课堂,让学生每天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到课堂上,以美好的心境对待每一天的学习。

篇9

“讨论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这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方法,是作为讲述法的对立面出现的,具有反传统教学的特色。当然教师组织讨论,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要取代讲述法,而是要促成互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对于讨论的作用,斯宾塞曾精辟地指出: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每人仍是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个人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而语文的学习决不是一两个苹果的问题,它是博大精深的,它是张力无限的,每一次思想的激情碰撞都可能光芒四射,灿烂夺目。如果把语文比作一种矿藏的话,那么它是再生的,它永远是鲜活的,就像每日喷薄而出的太阳。随着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行,“讨论法”业已为广大教师所深爱并努力付诸于实践。

一、讨论式教学开展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条理化,进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在学生一定的思考的基础上,抛出自己根据课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而设计的讨论问题来组织课堂讨论,这样的讨论时机较成熟,教师也容易组织。但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与老师设计的内容不同想法的时候,这时,随机组织课堂讨论,效果会非常显著。例如:在《鸿门宴》一文中描写刘邦进入咸阳后的表现这一部分,有一句话“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学生们学习时知道“出入”这是一对反义词,但对这对词在此文中的意义又不是很明确,这时组织讨论:“盗贼是出还是人?”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样,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提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例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后。就有学生提出: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与时代脱节了,是不是应该把他的文章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呢?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同学们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当学生思维不顺畅时,教师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设计思维“陷阱”,让学生产生疑问,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此时,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讨论也会激烈,效果也最好。

在课文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词句,还有些看似平淡但极富价值、极富思想性的段落,如果在这些地方展开讨论,同学们会较为准确地理解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作为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联系政治、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讨论的重要意义。

二、讨论式教学中的讨论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条理化,进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首先,讨论的问题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得以解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其次,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索,教师也可以从中起到点拨的作用,从而使全班同学共同提高。讨论的问题不要偏难也不能过易,问题偏难学生学生抓不住要点讨论不出所以然,变相浪费时间不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过易则讨论就成了形式主义,收不到讨论应有的效果;再次,讨论的问题应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具有可探索性,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能起到启发和铺垫的作用,使学生既能从中掌握和巩固所学,又能拓宽知识面;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问题应具有阶梯性,下能保底上不封顶,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讨论中,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进行热烈争论,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大多数学生及教师对问题的理解,及教师对自己的见解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在所讨论的问题的价值已被充分挖掘出来后及时小结。分类分析学生见解,充分肯定正确意见,保护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对一些错误见解也应选择适当语言加以排除。

三、讨论式教学的作用。

篇10

毕业论文(设计)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1],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是学术研究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方式。作为初级学术训练的研究活动,毕业论文具有学术研究的一般功用,能够在学术训练中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本科毕业论文集中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尺度,也就构成了学生取得学士学位的内在标准[2]。从学生素养来看,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毕业论文的起始环节上,学生需要选择相应的主题,如何选题、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是做好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或者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科学选题。毕业论文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术规范,发展学术伦理。无论是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职业工作的基础素养,其中就包括对职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不断增强职业工作的自律意识与学术自觉。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的养成能够转化为学生职业生活的内在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基础。

二、关于做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1、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根据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共15周时间。对于需要科研实验的课题论文,存在普遍的问题是,由于时间的因素,论文实验数据不足、深度有限,论文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准备工作,适当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开始就进入课题。

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联系

根据以往经验,有不少同学对于自己所选研究课题知之甚少,对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也不清楚,之前完全没有师生交流,更谈不上有兴趣、有积极性,缺乏选教选学双向交流的关系,无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师生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学院网站中开辟专栏设立指导教师信息栏,由专人负责每年度更新指导教师个人信息,包括研究方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所带历届毕业生论文题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的情况,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指导教师个人科研情况,可以采取留言或直接联系指导教师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初步确定其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这样学生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会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其创新意识,为下一步完成论文选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可通过环境科学专业班级、课题科研团队QQ群的建立,方便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质量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学术修养,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3]。第一,适当减少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免因教师精力有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二,鼓励现有青年教师通过进修、读博等方式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同时青年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学习兄弟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先进经验;第三,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专业素养与创新潜能方面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并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特别是,指导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到学术的尊严,对学术保持敬重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品性,诚实做事,杜绝抄袭现象。

4、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要素之一,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科学地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根据相关学科研究动向,结合自己课题及实验室条件,选择难易适中的课题。选题要力争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课题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紧扣专业特点自主拟题

毕业论文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练兵,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要紧扣专业特点,既要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所选题目具有研究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命题中,“校园水源的监测与评价”、“校园植物铅、镉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等选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很具有现实意义,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承担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组织课题小组,这样项目总体研究全面,各子课题的研究也较为独立,课题小组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各有重点。例如,我院指导教师的“AM真菌-植物联合修复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研究”为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研究内容很多,指导教师将此课题分为不同的子课题,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如“陕北柠条根围AM真菌分离及保藏”、“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污染分析”、“沙打旺和刺槐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调查研究”等子课题,学生凭着科研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地参与,实践证明,此类论文完成质量良好,均入选校级、院级优秀毕业论文集,后期经过指导修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凡是参与此类论文的考研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主要是学生从第七学期初就已经进入课题组,延长了论文的写作时间,学习考研并未受到影响,并为日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了更好的推广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自身需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院系网络平台设立指导教师信息专栏,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作为指导教师要注意把握各子课题的相对独立性,论文研究内容深度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3)结合本科生创新实践进行选题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4],如STITP(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数学建模、开放实验等各种形式。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开始创新实践研究,如将创新内容延伸到毕业论文环节中,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研究和分析,也是创新实践的延续和深入。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STITP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均结题,毕业论文质量也较好,均在不同期刊上公开;相比没有作为的毕业论文的立项课题,由于项目计划安排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均没能按时结题。因此,指导教师如果将指导的STITP项目转变为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因为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4)加强校企合作,在生产实践中选题

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安排环境专业教师到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接受工程师培训,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能够联系实际提出生产实践中的课题。指导教师可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可以参与到企业治污工艺改进等课题的研究。此外,对于因签约单位要求实习等原因不能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以综述性的论文形式完成,但由于本科学生较难把握,此类论文质量普遍偏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要求、减少综述性的文章数量外,还应与学生签约单位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协助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探索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毕业论文实验环节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一些环境类检索期刊,让学生自己独立查阅和理解资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按要求在文献调研后,写出课题综述,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的初步研究目标、路径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可行后再进入实验阶段,完成实验目标。由于实验室同时要承担低年级本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易发生相互冲突。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协调好两者之间关系,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

第一、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室守则及制度,提出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介绍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试剂存放的位置和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勤俭节约精神,爱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保养维护方法,尽量减少仪器的故障和损耗。同时要求同学维护实验室清洁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篇11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它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的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从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单纯的科技管理转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多部门分兵治理转向国家统一部属,与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整合和优化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环境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型转变;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乃至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生产者应通过减少产品原材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群体应选用包装简易、结实耐用的产品。“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要求消费群体改变产品使用方式,有效延长产品的寿命和产品的服务效能,如纸板箱、玻璃瓶、塑料袋的包装材料的再利用,有时甚至可以多达数十次循环。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加大产品到废弃物的转化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再循环”原则是指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通过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针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组、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结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我国只处在试点阶段,就我国目前状况,急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资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资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如果再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以往在发展经济时,不仅高消耗,而且高污染,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悬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产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产品质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