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水电论文

水电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电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水电论文

篇1

2.价值链思维导向的维修策略

因为资产管理活动是水电企业居于核心地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资产管理(以下简称EAM)是水电企业ERP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是EAM的一个局部,站在EAM的高度,更关心的是设备管理活动给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带来的变化———如果不能准确及时反映到资产会计,就会造成价值的虚增虚减;如果不能准确及时反映到成本会计,就不能衡量设备管理活动的效益———理解这一点,是实现从设备管理思维向资产管理思维转变的前提。价值链思维导向的“维修策略”是EAM设备管理的灵魂。对处于不同功能位置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体现了该设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可靠性是衡量主设备和对主设备有直接影响的辅助设备的设备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对于停机损失巨大的设备,需要加强“预防性维护”、推行“预测性检修”,实施“基于风险的维修策略”,做到勤检查、多维护、少检修。预防性维护按照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自动激活EAM系统中的维护通知单或维修订单,这些触发条件可以是基于工作周期或工作绩效的,也可以是基于状态参数变化的。利用EAM设备管理模块中的“计量点”和“计量凭证”功能,对人工和传感器系统采集到的设备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有利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延长检修间隔时间,逐步实现主设备向“预测性检修”的转变。相应的,发电主机及关键辅机设备的采购策略也应该考虑增加与采购对象的可靠性相关的权重分值。对于冗余配置的辅助设备,零部件到了一定的使用周期,不是换,而是进行状态评估:看看是否还能使用,如果还没有到更换的极限值,就继续使用,以节约维修成本,同时对其继续跟踪,实施“基于状态的维修策略”。对设备上易损的非标零部件,则依据EAM中不断积累的功能位置主数据和设备主数据,通过比较和试验,试图寻找出使用寿命更长、运行效率更高和运营成本更低的代用品。该类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总体费用。对于不会因为损坏而引起连锁反应的设备,从企业成本的角度考虑,在一个费用结算期内,当企业投入的维修费用总和(包括维修的人工费、备品备件费用和维修材料费之和)大于该设备维修后的价值时,就不值得去修,有意识地让它用坏了再换。在这种情形之下的“事后检修”,也是主动的有计划的维修策略。为了确保检修工作在质量、工期和成本方面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采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组织设备检修工作是必然的趋势。这就从业务角度提出了对在EAM中采用项目管理模块和维修订单的需求。

3.作为ERP基石的订单

会计制度“订单”制度,究其本质,是一种使用信息流、成本分类以及统计控制方法的成本会计制度。整座ERP大厦就是建立在订单会计制度这个“基石”之上的。水电企业在项目管理、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中可能涉及需要实际过账的诸如电力生产订单、维修订单、在建工程投资订单以及仅作内部统计需要的成本订单等。首先,ERP中的“订单”系统具有完善的对自身业务的支持功能。订单系统是一套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目的是用解析的、技术的、可预测的和可控的工程化过程来规范所有的生产作业流程;订单系统集成的工艺路线(任务清单)配置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用运维作业的最佳实践来持续改进企业的运行维护标准,将存在于企业成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对象化为企业的管理标准。维修订单的任务清单规范了某一特定维护任务(包括检查、维护和计划维修)所需重复执行的工序序列。预先维护任务清单可以标准化企业的维护作业,避免在每次发出维修订单时都录入工序指令,提高效率并减少失误。电力生产订单规范的工艺路线,根据不同的负荷组合和主设备的具体特性,可能存在着许多并行序列、标准序列和替换序列:根据水位、流量及水轮发电机组相互间的协调、制约关系,维持各机组在具有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的工况下运行;负荷变动时,按照各台机组间最佳负荷分配方式进行机组出力的增、减调度;定期检查设备状态、运行工况,以便及时采取预控措施减少发电能力损失。更重要的,无论是维修订单还是电力生产订单,作为业务流程中收入和成本信息的主要载体,还具有预算、计划、分析和期末处理等财务会计功能。订单具有预算功能。ERP中的订单具有监控支出、预算、结算等投资活动的功能。内部订单可触发采购流程,生成采购订单并对其进行预算控制,按照采购订单、入库单(进度确认单)、发票信息“三单匹配”的原则对采购进行监控和结算。订单具有计划功能。内部订单的费用成本计划功能可和物料管理与生产计划集成,用于监视实际成本并和计划成本对比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依据。对于水电站的发电用水,在传统上几乎不涉及生产成本,作为生产计划和经济运行分析的基础数据,应当经合适的公式折算为“虚拟成本”记录到电力生产订单中;对于水电站弃水,是空耗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同样也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记录到电力生产订单中。订单具有分析功能。可以随时进行内部订单的计划和实际发生额对比,各不同期间的预算和实际对比,或按月、季指标分析内部订单发生的行项目,对订单的未清项等进行分析。在项目管理的实务中,通过内部统计订单中的记录来比较“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和“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挣值)”等三个独立的变量,进行“挣值分析”,可以适时进行项目的绩效测量,以判断项目成本和进度是否符合原定计划。这样,就为项目的成本管理和工期管理提供了“事中决策”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项目,由于预算成本和完成费用在时间轴上均呈现出较强的离散性,所以不便采用“挣值分析”;但对于大项目来说,由于预算成本和完成费用在时间轴上均呈现出较强连续性,“挣值分析”就成了很好的工具。订单具有期末处理功能。可将日常内部订单归集的投资或成本在期末进行分摊、分配或重过账到目标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准则,涉及到固定资产价值变化的维修订单或在建工程投资订单,在订单执行前,所涉会计科目必须先从“固定资产”转为“在建工程”,在订单完成以后,再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系统将自动地记载在订单上对应设备的价值变化进行结算,产生对应的记账凭证,过账到固定资产台账。

篇2

论文正文:

水电厂丰水期清污效益探究

1、拦污栅前垃圾堆积对电厂丰水期运行造成的危害

电厂自1号机投产发电以来,几年的生产发电运行情况充分说明丰水期机组运行没有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会导致水头损失,并影响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及出力。半沉浮的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后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剪断销、连杆断损等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危害较大。竹尾、水草、稻草等工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在拦污栅前逐日堆积而造成水头损失,使水轮发电机组不能在额定的水头正常运行,危及了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和出力,直接影响了生产发电和发电经济收入。

1.1 2002年丰水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2002年丰水期,1、2、3、4号机组均投入生产发电运行,日平均流量达1050m3/s,4台机组全开满发,运行流量充沛(单机流量263m3/s)。4月2-6日,上下游水位差达7.8m(机组额定水头7.8m),但由于竹尾、水草等垃圾逐日在电厂进水口拦污栅前堆积,堆积厚度高达1~1.2m,造成水头损失达80cm,机组仅能带14.5MW出力运行,是额定出力的80%;4月7日水头损失达100多cm,机组仅能带10MW运行,不得不将机组全停,利用泄水闸弃水排除拦污栅前垃圾,机组全停时间达1.5h。4月10日由于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1号机剪断销断损5根,被迫停机抢修达12h;6月14、15日,1、2号机组接连故障,剪断销、连杆断损10多根,停机抢修达50h。2002年4-9月累计损失发电量250万kWh,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出售电价按综合电价0.40元/kWh计算,下同)。

1.2 2003年丰水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经济效益

2003年5月4-10日,4台机组全开满发,入库流量达1000m3/s,上下游水位差7.8m。与2002年丰水期情况相仿,由于拦污栅前垃圾没有清除造成水头损失达80cm,机组仅带14.5MW出力运行,是额定出力的80%。5月11日水头损失达130cm,机组仅带10MW运行,不得不再次将机组全停,利用泄水闸弃水排除拦污栅前垃圾,全停时间达2h;8月15、16日,由于树枝、木头流过拦污栅,流入水轮机流道撞击导叶、桨叶使机组振动或摆动过大而造成1、2号机组接连发生剪断销、连杆断损等事故,被迫停机抢修30h。2003年4-9月累计损失发电量达300万kWh,直接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2、电厂采取清污措施后的发电经济效益比较

2003年年终总结时,电厂领导、职工一致意识到,电厂丰水期运行的工作重点应是加大力度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吸取2002、2003年的教训,电厂在进水口平台拦污栅顶部增设了PW20/4耙斗式清污机,同时组建清污班,负责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以减少水头损失,提高机组出力,确保机组安全多发电。2004年丰水期间,清污班员工及时有效的清污工作对提高发电量、增产增收的效果是显著的。

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4年增加发电量350万kWh,增加发电经济收入140万元。2005年电厂总结上年度的工作,提出要进一步搞好拦污栅前垃圾清除工作,激发清污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厂对清污班员工增加2项福利:其一,电厂出资为清污班员工注射预防传染病毒疫苗;其二,电厂给清污班员工每人每天2元的清污补贴。在2005年丰水期间(4-9月),清污班员工克服各种不利的外界因素,放弃节假日休息,认真及时地清除拦污栅前垃圾。2005年4-9月份水头损失从80cm减至30cm,出力从14.5MW增加到17.8MW,机组安全得以保障。

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5年增加发电量45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180多万元,与2004年比较,增加发电量150万kWh,增加发电经济收入60多万元。2006年电厂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全年的生产发电任务为2.98亿kWh。为确保完成全年的生产发电任务,电厂和运行车间领导都意识到及时清除拦污栅前垃圾是确保机组安全、增加发电潜力的有力保证。

为了使PW20/4耙斗式清污机的运行完好率达到100%,2006年1月23日,电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清污机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对耙斗机构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对清污机的行走机构和提升机构进行了维修维护,确保清污机在丰水期的安全高效运行。2006年4-9月,水头损失从60cm减至20cm,出力从15.5MW增加到17.8MW。与2002、2003年(同等自然条件因素)比较,2006年增加发电量55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220多万元,与2004、2005年比较,增加发电量160万kWh,增加发电收入64万元。

3、确保丰水期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建议和措施

a)为减少拦污栅前垃圾对机组的危害,确保丰水期机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在电厂进水口拦污栅前1~2km处,增设浮动式拦污排,把大部分垃圾堵拦在进水口拦污栅前,减少拦污栅前的垃圾清除工作,有利发电。

b)在泄洪闸增设排漂孔用作排除垃圾,即在丰水期电厂机组全开时流量仍多的情况,需要通过泄洪闸弃水,在调节水库水位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排漂孔调节水位,也可用排漂孔排除部分垃圾,以减少清污工作,有利发电。

c)增装清污机械设备,可在进水口平台拦污栅的顶部安装清污机,以确保清污工作基本能达到机械化作业,提高清污效率和效果。

篇3

一项工程能不能有效或者说值不值得进行下去,需要靠前期的投资决策。在这个阶段造价人员必须要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演算,通过分析得出最佳的投资方案,方面为以后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在这个工程中,作为造价人员应该注意。第一、要认真研究此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并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第二、在进行预测之前,应该去收集好有关工程的采购地、主要的材料设备其价格,并且统计好施工所需要用到的水电之类等基础资料。第三、在进行预测评估是,必须要提供相应的一些必要证据。同时,要对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通常我们采取“集体决策制”,或者采取投资方、决策人和专家组三者相结合,用这种方法来杜绝盲目投资。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率。

1.2工程造价设计阶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该积极地互相配合,避免出现设计与施工不合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为了选取科技先进而造价低的方案,我们可以采用设计招标的形式。其次,我们要用合理的方法对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比较,最后选取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方案。最后,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与经济相统一,以此来杜绝设计过程中的经济浪费现象。

2水利工程中期造价管理与控制

2.1招投标阶段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招投标必须有清晰、具有制约性的法规条例作为根据。招投标过程中必须签订施工价款合同,其中包括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可调价格合同。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制定不同的合同。而一经签订合同,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随意的进行改动。但是由于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去发展,总会有意外产生,所以有必要的条款去规定若出现了此类的情况后应该怎样去进行处理与结算。为了保护双方的利益,在合同里会明确规定工程款的提交、核定和支付时间。

2.2施工阶段项目

工程耗时最长的就是施工工程了,工程投资也主要在于这个阶段。因此,为了防止经济投资浪费,我们不仅要加强整个过程的工程管理还需要注意:第一、工程材料费占工程预算的70%左右,应严格要求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去确定材料的价格。第二、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易变性,一旦我们的设计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整个工程的崩溃。所以,在施工开始时,要严格把关。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变更。注意的是,在变更的时候,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代表共同签字才能执行,并且尽量赶在施工之前。第三、为了规范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管理,应做到随做随签。并且为了避免以后竣工结算时的不清不楚,应该有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代表、建设工地现场代表的共同签字,只有这样,才能够生效。第四、应该签订相关合约规定预留足额的风险费用来实现最低化回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篇4

水文因素对导流施工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水流量、洪水、流冰、结冰等众多因素,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这些水文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导流方案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状况下,河流的流量相对较大,并且河道足够宽敞,可以采用分段围堰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水文变化相对较大的河流,此时应该采用基坑淹没法,或者利用分段围堰和基坑淹没法两种方式结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河水的流量;如果河流存在枯水期时,则应该尽可能的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并尽可能的加快施工速度,尽量在枯水期结束之前完成施工。

(2)施工方法和进度因素

导流方案对施工进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样施工进度也直接关系到导流方案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水位蓄水发电、截断河床、坝体拦截、临时泄水等时间点方面的协调工作。此外,施工方法对导流方案的选择也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导流方案、施工进度、施工方法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2解决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问题的技术对策分析

(1)缺口导流技术

缺口导流技术通常在混凝土坝施工中,在导流设计规定的高程与部位上,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状况确定适当大小的缺口,在河流洪水期时能够起到临时辅助导流的效果。当缺口完成辅助任务之后,通常会根据工程设计建设成永久性建筑物,其作用在于当在分段围堰法与全段围堰法,当洪水完全从导流底孔或者导流隧道灯导流建筑物通过时,通常会因为增加导流建筑物而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因此,在建筑导流隧洞等导流建筑时,通常按照河流枯水期的标准设计相应的流量,在河流的洪水期,则停止部分坝体的施工,并预留一些缺口,然后配合其他导流建筑宣泄洪峰流量,当枯水期时再将缺口上升至和其他坝体相近的高程,缺口导流技术能够显著的降低导流底孔或者导流隧洞等导流建筑物的尺寸,有效的降低工程投资。

(2)底孔导流技术

该种导流方式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在坝体内设置永久性或者临时的泄水孔洞,让河水通过孔洞导向下游的导流措施。该种底孔导流方式通常在分期建筑的混凝土闸坝工程,例如在拦断导流法在混凝土后期施工中,通常采用底孔导流,如果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可以采用坝体预留缺口和底孔联合泄流的方式。

(3)涵洞导流技术

涵洞导流技术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挡水,让河流的水通过涵洞导向下游的一种导流措施。涵洞导流技术通常适用于中型或者小型水闸、土坝等水利工程,分期导流的后期导流也可以采用涵洞导流措施。

(4)围堰导流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围堰导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钢板桩格型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是由主格体和联弧段组成,采用锁扣相连,格体内填充良好的材料,例如砂卵石、石渣等,其施工工序为:定位、设置模架支柱、模架九尾、安插钢板桩、填充料碴、取出支柱和模架;其二,混凝土围堰,利用混凝土建造的围堰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和防渗性能、工程量小、挡水水头高,便于和混凝土建筑连接时允许水过围堰顶,通常状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围堰通常采用横向围堰形式;其三,不过水土石围堰,该种围堰结构和土石大坝类似,通常进行就地取材,充分的利用当地的土石材料,这样能够显著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但是该种围堰技术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沉陷问题,不允许水超过围堰顶,该种围堰工程在遇到洪水期或者汛期时必须加强防护;其四,过水土石围堰,当水利水电工程选择的导流方案必须淹没围堰时,必须保证围堰过水安全,通常状况下过水土石围堰采用两种方式:一种为混凝土板围堰,在下游大坝坡面覆盖现浇或者预制的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制成的面板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另一种为加筋过水围堰,在围堰下游堰体内设置横向钢筋,避免下游坡面和围堰顶一起滑动,在围堰下游的大坝坡面内设置钢筋网格,防止坡面上的石块被水流冲走。

(5)隧洞导流技术

隧洞导流技术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坑基施工的过程中,修筑围堰挡水,通过隧洞将河水导流到下游的导流措施。隧洞导流技术通常应用在山高谷窄、山区河流以及两岸险峻的地区,这些地区不利于开挖明渠,所以采用隧洞导流的方式,但是该种导流方法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并且通常将隧洞与永久性建筑结合使用,这样能够达到高利用的效果。

(6)明渠导流技术

该种导流方法适合用于两岸相对平缓,并且具有较宽滩地的河流、河道、溪沟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地质以及地质条件便于进行明渠工程的设置。此外,该种导流技术的施工相对方便,并且导流能力比传统的涵洞导流量大。

篇5

2相关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环境不断受到破坏,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环境评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制度,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很容易发生一些环境破环现象,水库地震就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况。并且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导致自然资源无法得到恢复,水资源会受到很大的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简单地说,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必须要全面地思考,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资源在不断地受到破坏,必须要不断加强环境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首先,要严格做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评级工作,对于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禁止,不能批准立项。而且在环境评级方式上,应对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以及竣工后的运行进行全面的评价,重点分析其对环境以及经济的影响。其次,在环境的评级方面,必须要能够采取相关的定量方式,要能够利用合理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环境影响参数,可以着手研究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在环境影响评级中的应用。对于环境成果的表达,必须要能够针对相应的工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工程可以采用一览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最后,在环境评级中,对于一些不利影响必须要进行改善,针对不同的影响,制定出治理的措施,从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篇6

服务于水利水电建设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有待完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的缺失印证了“3S”技术在水利水电测绘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水利水电测绘中,GPS和RS的结合在现代已成为行业标准,为水利水电测绘提供了传统手段完全不具有的经济效益、时间和成本优势,卓有成效,但是与GIS的整合这一环却严重缺失,虽然GPS和RS的结合和应用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展和实施,但缺少依托GIS的信息资源化和集成化却往往成为后续产业链条发展的掣肘。这个环节的缺失将会制约“3S”技术以及未来大数据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各数据、技术的应用与耦合尺度研究缺乏。由于新数据和新技术的应用多来源于国外文献,而非行业标准,相应的适用范围,应用前提和技术之间的衔接和处理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基于NMGCOSR的CORS系统在国家三角点破坏严重的背景下成为解决平面起算点的重要方法,但是其应用与全球定位系统测绘规范的标准存在偏差和误差,在不能满足时如何增加控制点,精度控制方面有待研究。在此环境下,因GPS高程测绘以其监测点不需要通视、劳动强度降低、不累计误差,效率高等优点取胜,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研究表明参考椭球面的法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差异即垂线偏差所带来的影响,理论上需要进行高层系统之间的误差计算,尤其在高纬度地形复杂的山区,然而误差的计算和修订研究缺乏。以目前的技术水平,GPS高程测绘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4等以上几何水准精度要求差强人意。该方法的优势在误差的不确定下反而难以成为真正的优势。

1.2管理方面的挑战

信息资源化与大数据建设支持薄弱。虽然水利水电测绘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水利工作和管理者在信息意识方面不是佷强,在信息资源化建设中,看重硬件建设,轻视资源开发的现象还有很多的;对信息资源建设没有足够和合理的投入,没有测绘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大的远景规划。信息资源网络化只是水利水电工程测绘电子信息化最为基础的步骤,中国现在已迈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理念和项目如何在测绘行业中得到对接、应用与实践,大数据产业如何与水利水电工程耦合以实现数据、工程、服务产业链条的三位一体这是水利工作者的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不足。各水利测绘单位长期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信息开发、研究、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深入应用和信息市场的迅速发展,水利测绘行业迫切需要一批既懂信息,又懂技术、懂开发、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人才群体。这类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使得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受到制约。

篇7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基地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部分土地进行废料处理,此外,还需要一些土地搭建临时设施。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废料随地堆放与土地随意挖掘的现象,这些行为都可能会造成附近土地的地理结构发生改变,四周的植被生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植被被直接破坏。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临时生活设施,不但会影响到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也会直接渗入土地表层,对周围的土壤条件造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会用到大量的重型机械。重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土地进行碾压,导致土壤密度加大,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虫以及一些植物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水利水电工程还可能会引起地质灾害发生。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施工中不但需要改变河流的水位,还要改变河流的结构,洪峰指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河流抗灾防洪的能力很可能被降低。并且,水利水电工程对山体的改造很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1.2水文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位结构和水文特征。修筑的大坝坝体对河流上游而言,会造成水的深度增加,河水流动的速度减小,水位线提高等等问题。河流上游水位线的提高代表着上游的水体总量与原来相比有了明显增加,而河水的流动速度减慢,则会对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致使河水的平均温度上升,水体的溶氧量下降,不利于水中的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生存与生长。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河流下游而言,会导致部分支流发生干枯与缺水情况,对下游的取水与灌溉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水利水电工作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河道结构进行改变,进而造成河床的原始水平发生变化,引起河床变形与水土流失。

1.3陆生生物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会对一些农田、草丛、林地等造成严重破坏。水利水电工程会占用很大部分土地。工程所占用的土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性占用的土地,还有一类是永久性占用的土地。临时性占用的土地一般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弃渣场以及土石料场等。临时性占用土地对周围植被造成的影响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当不再占用土地后,土地的土质条件与周围的植被会慢慢的自我恢复,如果情况稍严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植被进行重建与恢复。永久性占用土地主要包括公路建设、移民安置区、淹没区以及枢纽建筑物等等。永久性占用土地对植被造成的影响要比临时性占用土地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对周围植被的破坏是不可恢复的,具有毁灭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充分了解与掌握永久性占地与临时性占地的具体范围以及存在的植物种类与动物种类,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珍稀物种灭绝。

2应对措施

2.1做好废料废水的处理工作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废水是土地与河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废料随地堆放,对施工周围的环境与土壤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影响,即使在施工后将废料移除,植被也很难继续存活,土壤条件也不能恢复如初。废水的随意排放会造成下游水体污染,而下游水体一般作为下游城市的生活用水与灌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进行污水去污处理。对于废水与废料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第一,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就要确定好废料的安放处,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废料可用来填埋垃圾场,也可以用来作为沟地填料。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废料进行低害化处理或是无害化处理。第二,在施工环节,要全面考虑废水与废料的运输排放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安排合理的运输与排放通道,避免大型机械对土地进行反复碾压。第三,对于污水,要先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处理后的污水对水体的影响较小,并不影响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则可将少量的污水排入下游。如果污水的污染度较高,则需要将污水运到专门处理处进行处理。

2.2建立环保监督部门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将环境破坏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到工作日程上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环境。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有大有小,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单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其影响降到最低。特别是环境保护问题,施工单位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环保监督部门。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技术进行长远分析,监督正在进行的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分析其影响达到何种程度,做好记录工作,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分析以后的施工工作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督。

2.3对陆生生物的保护

陆生生物包括陆生植物与陆生动物,水利水电工程对陆生生物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陆生生物的保护工作,进而保持陆地的生态平衡。对陆生植物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施工活动、移民以及水库淹没所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护陆生植物,可以用特殊的标志将需要保护的植物围起来,避免对其生长环境造成影响。对于一些比较珍贵的树木,可以使用离体保存的方法进行保护。优先选择可能会被淹没的植物,储存其组织、茎、根以及种子。对陆生动物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建设中淹没了动物栖息地,致使动物资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移民搬迁,土地的开垦范围增加,导致动物栖息地变小,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篇8

2.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在实际的过程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环节众多,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难度是巨大的,特别是当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触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时,很多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施工单位和监督管理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仅仅是听取施工人员的施工汇报,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当不可靠的。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很多施工标准和技术检测标准仅仅是一纸空文,很难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3.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并不是一朝一日造成的问题,而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个重大问题。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首先就是在整个水利水电行业中并没有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使得很多质量监控工作都无法进行,有时甚至是监管人员发现了相应的问题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很难让相关的施工人员信服。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增加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管理难度,特别在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上,往往会由于要照顾到施工方的利益而蒙混过关,这让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着巨大的质量隐患。只有对现有的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进行完善,才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才能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是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该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的降低后续工作的工作难度,提高后续工作的工

作效率。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都细化到个人,只有如此才能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工作更加重视,才有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监管人员还应该对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各种可能对施工过程会产生质量影响的潜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监督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应对各种突况的应急方案。最后准备阶段质量监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批,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纰漏和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提前完成进行对其的检测工作,及时淘汰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原材料,以免其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准备阶段还要对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隐患,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2.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绝对不能拖延。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是对施工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并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有利于在后期万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更好的分析,有利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此一来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加认真尽责的工作。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增加到施工现场的巡视次数,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一些容易遭到忽视的细节上一定要提醒施工人员多加重视。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要做好数据的归纳总结以及存档的工作,以保证今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另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是在哪些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这对提升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篇9

在建设中,必须对地表进行挖掘,让水利设备牢固地安置。因此地表植被破坏,蓄水能力降低,如果在风沙大的地区则会导致水土流失。另外,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碎石于外,如果在雨量充沛的季节里还会引起泥石流。而水利水电的建设,对地表的破坏是最初的,而后紧接着的是对地质造成的影响。大坝的修建最体现着地质破坏,大坝需要在险峻狭小的山口修建,此过程中会对山体进行挖掘建基,如果遇到断层或者岩性松软的山体时,对其进行开凿则是致命性的。而顺利开凿成功的山体随着时间的推逝,加上风沙等外力因素的压力,岩体会逐渐磨损,到一定时期后出现崩塌、滑体等现象是很有可能的。在建设前期,对地质的勘探和对建材特征的把握一定得是专业严谨的。

(2)对湖泊河流水位的影响

水利设施中的水坝建设,具有拦截泥沙的功能。在进行泥沙拦截时,河道内泥沙减少,流速增快,对大坝的发电具有一定利处。而另一方面,水库的修建,原本流动的水因为水库的围栏,水流变缓,水温上升,水质变差,引起水库内水污染现象,甚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并且水库修建后,由于流速减缓,区域内的水面起伏小,水面扩大,蒸发量增加,致使水蒸气聚集,空气内湿气增大,降雨量增大,河流水量增大,容易引起水库内的泛洪。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江河内的淡水洄游鱼类为例。每到秋末,它们要到江河中下游度过季冬,而次年的春天它们再原路返回,到中上游产卵。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洄游生物的正常运动,它们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对鱼类繁殖造成迫害,这就是生物物种越来越少的原因,以致生物的灭绝。

(4)对降雨量的影响

降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库修建后,库区大面积的蓄水,蒸发量会增加迅速。降雨在地区分布上的变化,水库蓄水后会对库区和周边地区的降水量有着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库区和近库区的降雨量会有所减少,在库区的地区降水量增加。在地势高的地区,且是迎风,降水量会增加。相反的情况,降水量则减小。

(5)对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让下垫面有所变化,使原本的陆地变为水面。而之前陆地比水的比热容小,再将陆地变为水面后,比热容上升,所以气温总体上来说是升高的。

(6)对湖泊的影响

湖泊对生态的调节起着非常有利的作用:净化空气、防沙除尘、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氧气等,在生态系统中如一个净化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湖泊也有着两面性的影响。一方面,在湖泊区建水库,能够加大对湖泊内泥沙的拦截,为湖泊周围的农业生态发展提供着大量的肥料来源,间接促进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湖泊内本身流动性较差,水电设备在此建设,继续减少了湖泊水流动性,泥沙沉淀后也为湖内有机生物的繁衍提供饵料,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生物,久而久之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现象。

(7)对人群生活的影响

人群的居住地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实施地点时,大量的人群移民状况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人类长期的居住,用时间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体系。而水电设施取而代之,人类不再成为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消费者,这些设备也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构成了新的威胁。而人类作为生物中的一类,对环境的依耐性也是靠时间来磨合的,人类迁移也对迁入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两者的融合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2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耗时长,任务重,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参与设备种类繁的庞大工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各个细节都会制造出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都是亟待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机械占地、土料占地、废物堆积、建设营地等活动再次对地表进行了破坏。这种形式的地表破坏也是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加上其施工时间之久,对地表的损害程度远远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程度,所以尽管在搬除机械设备、恢复好植被、清理掉垃圾后,环境的承载力也会大大降低,对整个生态系统仍然会造成巨大损失。施工中,废水渗漏、油污的产生、生活废水的排放,加上生产中烟尘、灰沙的侵蚀力度进一步扩大,也大大加重了整个施工区域的土地、空气、水质的污染。废料在堆砌时,随着时间的长远,有些金属、碱性物质和空气产生的化学反应制造出的一系列有害气体,不仅给大气造成染污,也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基于这些,施工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利工程工程量巨大,且施工时间长,施工人员也较多,对整个施工系统,不管是操作还是人员生活,都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考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不论是施工还是施工滞泄物,都得做到生态环保。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也要做到以人为本,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有所改善,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

篇10

在经济建设中,能源供应是影响其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水、电资源作为清洁可再生资源,被广泛应用到发电和其他能源开发工作中。水利水电工程就是指通过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解决工程中遇到难题,实现为社会提供水电能源供应的目标。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崭新阶段,建设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逐步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技术提升难度大等问题困扰了该行业的发展。为保证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好基础建设工作,我们必须着力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改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2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流程介绍及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流程和施工环节复杂多样,但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前期准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验收维护阶段这三大部分。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完成对施工地段自然环境、水文状况等影响工程开展因素的勘测,在基于施工地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施工规划和流程规划,并编制施工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而在施工管理阶段,要做的工作复杂多样,例如水利工程中,要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围堰、桩基建设、主体施工等工作,不同施工环节的衔接难度大。与此同时,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方法的调整也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最后是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潜在危险和部分问题进行调整。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不同环节所用的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因此施工技术的提高应该是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的。在后续,我们将从水利水电工程影响重大的六个方面展开深度讨论。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

总结目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实践,我们发现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与国际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工艺承袭传统,创新性缺乏

在我们日常水利水电施工工作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多数工程项目承袭传统,照搬传统工艺和施工技巧,难免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或是工艺成效不显著的情况。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灵活性相对较高,选择什么样的围堰方法十分重要,不仅要考虑从各地环境、地形的影响,而且要保证工序的衔接和周围其他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往往施工队伍选择较为保守的方法,缺乏创新性。

(2)辅助施工技术手段应用不足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各项目情况不一,遇到的问题也存在独立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和技术人员面对问题时,发动思维,基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甚至借助辅助工艺来完成。但是,实践中,辅助工艺和方法应用十分不足,有的施工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外加剂提升性能或是通过工序间的协调和相互作用来实现,但是实际施工中可能很少去应用这些方法。

(3)施工工作缺乏总体部署,随意性强

在水利水电施工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也很多,这就需要施工前期规划细致合理,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实现最终成效。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领导,出现了很多随意性问题。例如,在施工中没有充分考虑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地基破坏,工程返工。再如,水利工程施工多为露天工程,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材料和水利建设结构的影响而模式化复制施工方案,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此外,各种随意性因素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4)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性缺乏

安全施工是一切施工项目的重点和要点。施工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最主要关乎施工人员生民财产安全,一旦忽视,就会造成危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水利水电施工要注重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安全为重,充分考虑施工中难题,进行方案调整和跟进。在实践中,例如库区水利建设,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库区居民的安全,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和有序的库区移民,有可能会造成施工过程或项目应用后发生水利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利益。此外,安全施工也是施工管理单位和施工参与人员利益的保障。

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提升

(1)准备阶段工作要做好

准备阶段工作内容较多,施工单位应该立足工程整体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做好施工地地质和水文勘探,科学进行施工规划。针对施工工作,制定详细方案,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选择进行分析选择。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也要十分注意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仪器的应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技术革新和施工优化。

(2)从施工方法和工艺入手提升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的提升重点就在于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改善上。此部分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所谓预应力锚固就是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根据水利水电建设要求,从深度、大小和方向入手,对建筑物和基岩进行加固和改善,以加强其预压应力。通过这个技术能够实现稳固建筑物与基岩的功效。在该技术施工中主要由造孔、编束、放束、锚固、张拉和防护五个步骤完成。我们可以通过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好地锁定预应力,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改善。施工导流技术是一项防护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更好地降低控制河床,提升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因此,在围堰时,充分使用该技术,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技术改善和提升,配合周边环境、地形等因素,做好协调控制,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而且能够极大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革新,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等复杂问题,从而对水库造成影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施工中注重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对渗透与变形部分进行加固,在坝体内形成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更好提升坝体的坚固性和稳固性,通过科学参数选定和施工优化,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土坝防渗能力,。外加剂的合理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些环节需要使用辅助材料以提升建筑性能,例如,通过在混凝土中使用添加剂,防止裂缝发生,通过修补外加剂的使用,改善建筑外观和瑕疵,提升抗变形能力等,不同外加剂功效不同,但应用恰当会大大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

(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工作做到位

在施工中,由于工序复杂多样,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在施工前期、,要对生产过程中关乎施工安全问题的要求进行汇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工程项目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规章执行,违者严厉追求其责任,,在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根据施工环节和工艺选择,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特殊岗位要具备从业资格和专业技能,、从思想上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安全工作要做到位,最根本的是加强管理和监督,技术人员要实现施工方案的最优化,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而管理人员要把工作做细,对现场施工做好监管,把安全隐患控制住,安全问题落实到实处。

(4)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技术水平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也是知识社会,水利水电施工在国家、地区间存在差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建设任务仍然很重,水利水电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共享的资源,引进外国先进手段和设备,为项目开展服务,逐步缩小国内与国际技术水平差距,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篇11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水利水电筑坝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升了筑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1.1.1开挖与运输土石料土石坝工程施工的前期,要进行土石料的开挖与运输,这是确保上坝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应该结合坝体结构特点、填筑强度、料场特性及距离远近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土石料开挖运输方案。首先,应该限定土料开挖的范围,及时处理开挖范围内的杂物;其次,要构筑排水沟,确保土料的含水量符合工程施工需要,当含水量接近施工规划中的下限要求时,需采取全面的开挖技术来对土料进行开挖。在冬季施工时,要采用立面开挖技术,确保土石坝坝体稳定。再次,是分层将其进行回填压实,碾压整个土质坝基填筑,达到足够的夯实程度。

1.1.2加工与压实土石料由于粘土颗粒小,表面积大,亲水性强,在施工前要对坝体所需的土石料含水率进行检测,并合理控制其含水量。当含水量较高时,应采用自然蒸发、翻晒、掺料等处理方法,使土料含水量符合施工标准。土石坝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土石料的压实。土料压实得越好,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就越高,坝体填筑质量就越有保证。土料压实特性与土石料本身的性质、颗粒级配、组成情况、含水量大小以及压实功能等有关。

1.1.3选择模板,优化施工在土石坝施工时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模板,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和质量,必须慎重选择坝体模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较常用的是全悬臂模板,其优点在于施工时能分离坝体的上层板与下层板,加快施工的速度。优化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效果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仔细勘察施工中使用的石料与土料,保证所贮存的石料和土料量大于当天所需用量的两倍左右,保证施工中天然水和土质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1.2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工艺

在辗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中,由于配比中水泥的含量少,粉煤灰及碎石屑含量增多,碾压过程中使用的碾压方法是强力振动加碾压的方法,通过薄层碾压连续上升的方法实现坝体结构强度高、坚固耐用。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践的不断发展,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必将随之而不断提高并不断发展。

1.2.1摊铺碾压摊铺碾压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指运用专业的推土机或平仓机,把调配好的混凝土平整的铺在路面上实施碾压作业。通常运用叠压类卸载物料的方式和串联式摊铺的方式来避免混凝土中骨料分开问题的产生。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觉产生了骨料分开的问题,就一定要立刻采用相应的处理手段,保证作业取得理想成效,避免给项目质量埋下隐忧。

1.2.2连续薄层碾压上升作业因为碾压混凝土中添加了适当比例的粉煤灰和碎石屑,采用薄层碾压的方法逐步增大碾压重力。此种技术能够保证坝体的牢固水平、强度、防渗漏性;较好的提高浇灌层高度,达成高效、高质量作业。伴随模板项目、控温工艺、混凝土入仓技术等保障技艺的持续发展与提升,运用薄层接连碾压作业,能够大幅减少费用、缩短工期,提升项目质量。

1.2.3模板在碾压混凝土作业中,一定要选取科学的模板来解决碾压混凝土接连上升的作业要求,通常使用的是带有轮换起落性能的全悬臂钢模板型式。伴随项目作业要求的持续提升,很多项目在全悬臂钢模板型式的前提上持续加以改良革新,比如采取接连上升型台阶模板,让溢流消能台阶一气呵成。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坝体造型繁杂、坡度变动多等问题,研发了收缝型双向能够调整的接连上升模板,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坝体的建造工期。

1.2.4革新成缝方法,提升作业效率革新成缝方法,运用诱导板两个一起铺设的形式成缝,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作业速度,节约了工期,满足大类型机器碾压作业要求。但也存有挖槽的填埋与牢固难度较大等问题。为了较好的解决此些不足,一般考虑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成缝方法,运用带有多次浇灌体系的重力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类型实施诱导成缝。此种新的成缝类型架构牢固,安全系数更高,操作更为简便,适合人工装设。

1.2.5温度控制与养护碾压混凝土坝体通常没有冷却水管,因此温控要求更为严格。由于松散状态的碾压混凝土颗粒间充满了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与外界的热交换,因此要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程,减少混凝土层面的暴露时间,加快速度及时碾压。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及其他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高掺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及绝热升温。施工后要加强混凝土表面养护,防止外温倒灌。在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施工时,除使用抗冻剂外,还可采取坝面搭帐篷、覆盖保温物等方式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