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丧文化论文

丧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丧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丧文化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68-01

苏桑·桑塔格是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她被《党派评论》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并被《时代》杂志誉为“曼哈顿最出色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而她的这一切特性,也反应在了批评文集《反对阐释》中。桑塔格的“反对阐释”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反主流文化”和“新左派”成为美国主要文化特征时提出的,对传统的文艺批评提出了根本的质疑。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许多人对“反对阐释”存在诸多误解,认为“反对阐释”就是取消一切阐释、杜绝阐释、反对现实主义等,其实桑塔格反对的是文艺批评中的等级观念、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官僚意识形态。不把握“反对阐释”的精神实质,难以理解“反对阐释”对传统文艺批评的冲击和瓦解。她认为诠释需要更多地关注艺术中的形式,而且随着艺术的进步,重视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性体验才能恢复我们日益钝化的感觉功能,才能改造我们的意识,形成新的感受力模式。

要深究的话,我们可以在反对阐释中分出至少三层意蕴:一是反对以内容代替作品,强调对形式意味的体验与发现,悬搁针对内容的道德评判或精神分析;二是反对以大而化之的阐释取消独创性作品的个体化存在;三是要标举一种表面艺术。所谓表面艺术,就是拒绝深度,这是以反艺术的姿态出现的艺术,某种意义上当代艺术都受到这一逻辑影响。

在《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一文中,桑塔格认为当今的文化状况塑造了人们新的感知习惯即新感受力,而对新感受力的张扬应对了后现代的泛文化现象。“一种文化”即上世纪5O年代末6O年代初在欧美盛行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后现代艺术的特性和范围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或转换,原本的所谓纯艺术的界定已经被消解,艺术已经融入了泛文化的范畴之中。这具体表现在艺术元素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入,艺术的内容、形式和工具早已涉及“非艺术”领域。为了应对这一新现象,桑塔格认为人们的审美感知习惯也必须随之改变,这就是“新感受力”。她说:“我们所目睹的,与其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冲突,不如说是某种新的(具有潜在一致性的)感受力的创造。这种感受力必然根植于我们的体验,在人类历史上新出现的那些体验——对极端的社会流动性和身体流动性的体验,对人类所处环境的拥挤不堪(人口和物品都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激增)的体验,对所能获得的诸如速度(身体的速度,如乘飞机旅行的情形;画面的速度,如电影中的情形)一类的新感觉的体验,对那种因艺术品的大规模再生产而成为可能的艺术的泛文化现象的体验。”而“新感受力”实质是一种伯格所谓的新的“看的方式”,即我们如何去看并如何体验、感受所看之物的新的方式。“它(新感受力)反映了一种新的、更开放的看待我们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中的万物的方式。它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标准……关键之处在于,有着一些新的标准,关于美、风格和趣味的新标准。新感受力是多元的。它既致力于一种令人苦恼的严肃性,又致力于乐趣、机智和怀旧。它也极有历史意识;其贪婪的兴趣(以及这些兴趣的变换)来得非常快,而且非常活跃。从这种新感受力的观点看,一部机器的美、解决一个数学难题的美、雅斯贝·约翰斯的某幅画作的美、让·吕克·戈达尔的某部影片的美以及披头士的个性和音乐的美,全都可以被同等接纳。”

由于新感受力比较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它吸收了科技革新的艺术实践,拒斥政治说教和道德评价,它挑战了一切传统所认可的界限。这个界限不光指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文化之间的界限、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还指众多文化领域中已经确立的区分,比如形式和内容之间、坎普与严肃之间还包括高级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分。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分,不仅是基于艺术形式、创作手段和评判的立场,还和艺术家的特色有关。严肃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属于高级文化具有某种独特的价值,是因为它印有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大众文化的作品之所以低级,是因为它们是批量生产的,几乎不带有个性的特征。显然在体现新的感受力看来,大多严肃艺术作品并没有独特的个性的特征。严肃作品极力排斥作者的感性因素而强调冷静思考和精确的精神,具有很强探索性和科学特征。新的感受力强调艺术对超个人的探索,要求把艺术作品当作艺术品或物品来看待,艺术作品可以吸纳大众艺术的因素,但是不让它表达严肃艺术所提倡的个性。新感受力填平了文学——艺术文化与科学文化的鸿沟,消除了两种文化之间的清晰界限和传统文化领域中存在的两极对立。

篇2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03-02

《释名》旧题汉北海刘熙成国撰。按《后汉书·文苑传》说刘珍撰《释名》,而《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则云:“见刘熙所做《释名》”,两说不同。据毕沅考证,刘熙大约是汉末或魏时人,时代比刘珍稍晚。可能是刘珍先有《释名》,而刘熙加以补充。

《释名》共八卷二十七篇,篇名如下: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分类较《尔雅》更细,也较合理。《释丧制》是《释名》有的,其中反映了大量的丧葬文化。如对死者称谓,治丧、出丧各种制度的介绍,对服丧者的要求等无不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我们研究古代丧制礼仪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一、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一)死者称谓的差异

汉朝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王朝,等级森严这一点在《释丧制》中也有所反映。按照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死亡的称法也有不同:

士曰不禄,不复食禄也。

大夫曰卒,言卒竟也。

诸侯曰薨,薨,坏之声也。

天子曰崩,崩坏之形也。崩,硼声也。

“不禄”:郑注曲礼云:“不终其禄也。”白虎通云:“不终君之禄也。”通典引春秋说题辞云:“不禄谓身消名章也。”郑注:“禄谓有德行,任为大夫士而不为者,少而死,从士之称。”何休注公羊云:“不禄。无禄也。”大夫的薪俸叫做“禄”,大夫死后再也不能“食君之禄”,即是“无禄”。

“卒”:《说文》:“隸人给事者衣曰卒。”叶德炯曰:御览引春秋说题词:“大夫曰卒,精辉终卒,卒之为言绝,绝于邦也。”古代大夫或诸侯之家称作“邦”。古代认为天人合一,一邦的掌管着逝去,则这里聚集的精耀也就卒灭了,因此大夫至死谓之“卒”。

“薨”:何休注公羊云:“小毁坏之辞。”白虎通云:“诸侯曰薨,国失阳,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叶德炯曰:通典引刘向五经通义云:“崩薨从何始乎?曰:从周。何以言之?······武王以前未闻崩薨也,至成王太平乃制崩薨之义。”

“崩”:郑注曲礼云:“异死名者,为人其无知,若犹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何休注公羊云:“大毁坏之辞。”谷梁传云:“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天子处在社会制度的最顶端,故为“巅”,天子身份最为尊贵,因此天子的死称为崩。

笔者对《左传》《战国策》《史记》中“薨”字和“崩”字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左传》中的“崩”字全用于记录天子之死,“薨”则用于记录诸侯及其夫人之亡。然而在《战国策》中,表示诸侯之死,“薨”字只出现两次,其余全用“崩”来代替。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从春秋到战国这个大变革时期,宗法制礼崩乐坏,天子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诸侯凭借自己雄厚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地位得到提升。

在《史记》中,我们发现情况发生变化。“崩”字出现247次,全用于记录皇帝或皇后之亡,太子诸侯则用“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秦汉大一统之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天子权利至高无上,同时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制定出一套维护天子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森严等级制度。

(二)墓葬规格的差异

《释名·释丧制》不仅按照天子、诸侯、大夫、士等不同等级界定了死亡的不同称法,在书中墓葬规格、丧服、车饰、丧期等诸多方面也表现出差异性:

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起也。

墓,慕也,子思慕之处也。

丘,象丘形也。陵亦然也。

郑注周礼叙官:“墓,大夫云基。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丘”,大夫职云:“以爵等为丘封之度。”郑注:“王公曰丘,诸臣曰封。”毕沅曰:“自汉以来,天子葬地谓之陵,或曰山陵,或曰园陵。”自汉以来,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了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古代把帝王坟墓称“陵”,贵族坟墓称“冢”,一般官员或富人称“墓”,平民百姓称“坟”。不仅如此,坟墓也会按照官职、辈分而有区别,一般辈分越高、官职越高,墓葬的规格越高。

二、对死亡方式的不同称谓

“人始气绝曰死”,“就隐翳也”,人的形体、气息等都在这个世界隐翳消逝,找不到踪影。我们说每个人的出生都承载着上天和父母的恩泽,死亡也是一个人“福祚陨落也”。但是死亡也有不同的方式,如自然死亡、遭遇意外死亡、受到刑罚死亡等,关于这一点,《释名》也给出了不同的称谓和解释。

(一)受惩而亡的称谓

罪人曰殺。殺,竄也,埋竄之,使之不复见也。

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

狱死曰考竟,考得其情,竟其命于狱也。

市死曰弃市。市,众所聚,言于众人共弃之也。

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

车裂曰轘。轘,散也,肢体分散也。

煮之于镬 曰烹,若烹禽兽之肉也。

槌而死曰掠。掠,狼也,用卫大暴如豺狼也。

这些名称来自于日常生活,形象而又生动。如“诛,株也”,像大树的枝叶全部凋落,则这个家族将全部消亡。再如“烹”,就像人们日常烹烤肉类,这种行为已经在人的思维中烙下了痛苦的印象,所以“烹”这种刑罚已经在无形中给人一种恐惧感。又如“车裂”,稍一想象,那四肢分裂,血肉模糊的血腥场面,便使人不寒而栗。统治者就用这些酷刑,来震慑人民,使人不敢犯罪。

由此可以总结出,古代封建社会,官府巩固统治,在运用礼教、道德教化百姓的同时,也运用刑罚威震民众,双管齐下,维护社会的稳定。联系当今社会,我国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提倡以人为本、“中国梦”,只有“法”与“礼”相互结合,我们才能建设成一个和谐稳定富强的国家。

(二)意外死亡的称谓

死于水者曰溺。溺,弱也不能自胜之言也。

死于火者曰烧。烧,焦也。

战死曰兵。言死为兵所伤也。

下杀上曰弑。弑,伺也,伺间而后德施也。

悬绳曰缢。缢,阨也。阨其颈也。

屈颈闭气曰之雉经,如雉之为也。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小小的意外都有可能让我们丧生。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敬惜生命。

(三)与年龄有关的称谓差异

《释名·释丧制》中因为年龄和身份的差异,关于死亡的称呼也会不同:

老死日寿终。寿,久也;终,尽也。生已久远,气终尽也

少壮而死日夭,如取物,中夭折也。

未二十而死日殇。殇,伤也,可哀伤也。

父死日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於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母死日妣。妣,比也,比之於父亦然也。

自然老死称“寿终”,即不用遭受病痛的折磨,无知无觉的安详的走完一生,这是一种“蒙赐”,一种福气,我们也常把这种死亡称作“寿终正寝”。“夭”,《说文》释“夭,屈也······夭者头之曲”,其本意是“屈、摧折”;同时又有“茂盛”之义,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想一个人于而立之年突然逝去,就如一棵树,刚长成木材,却不幸摧折,让人唏嘘哀叹不已。将“夭”的两个意象结合即“茂盛之时被摧折”,其对死亡的称谓才最生动形象。再如“殇”,《说文解字》中提到“殇,不成人也”;《仪礼·丧服传》有“人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为无服之殇”。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殇”的程度不同。年龄越大,死后他的亲人越伤心,越难从悲痛中走出。这和与人交往的道理一样,交往时间越长,情感越深厚,越难以分离。

《释名》中对于死亡称谓的解释,虽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个别语汇的解释略显牵强,但它对当代研究当时典章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反映丧制礼仪

“汉以来谓死为故物,言其诸物皆就朽故也。”在对《释名·释丧制》的研读中,发现汉时的丧礼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从对死者的重饰,到棺椁的摆放,到出席丧礼人的穿着,再到入葬祭奠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今天研究汉代丧礼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重饰死者

我们常说“死者为大”,在汉代人对死者的重饰中便有所展现。“既定死曰尸。尸,舒也。骨节解舒,不复能自胜敛也”,所以需要生者对其打扮,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一囊韬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恶也。

已衣所以束之曰绞衿。绞,交也,交结也。衿,禁也,禁,系之也。

以上介绍的是汉代时期死者的衣饰,通过与现在丧礼的对比,发现大同小异。在山东农村,会给死去的人穿“寿衣”。寿衣的准备比较早,一般在家里老人去逝之前就已准备好,买来藏蓝色或黄灰色的布料,由家中和村里有德旺的女性共同缝制而成。在农村他们会给死者的脸上盖一张火纸,掩盖其面容,以防惊吓到他人。

含,以珠具含其口中也。

握,以物握尸手中,使握之也。

“含”是丧仪之一,“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文人加以稻米”,根据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所含之物也不同。对于“含”的解释有很多种:一种说法是“饭含”,“缘生食,死者不欲虚其口,故含。”另一种认为对死者的尸体有益,可使其不朽,与神灵相通。现在的人已经不再将珠玉含于死者口中,而是以硬币代替。从中可以发现人民群众对于古代传统变通式的继承,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发展、传承。

(二)重视治丧与出丧

死者的尸体被处理完以后,人们就开始入殓,将尸体敛入棺椁中。

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复见也。

槨,廓也,廓落在表之言也。

尸已在棺曰柩,柩,究也,送终随身之制究备也。

同时设置灵堂。于西壁下涂之曰殡。便于宾客祭拜送别。

然后便要出丧。古人对“送死”及其重视。这既体现了孝子对逝者的敬重,也是亡者在人间最后的行程。

舆棺之车曰輀。輀,耳也,悬于左右前后,铜鱼摇绞之属耳耳然也。其盖曰柳。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亦曰鼈甲,似鼈甲然也。其旁曰墙,似无墙也。

翣,齐人谓扇曰翣,此似之也,想翣扇为清凉也。翣有牖有画,各以其饰名之也。

两旁引之曰披。披,擺也,各于一旁引擺之,借倾倚也。

从前引之曰绋。绋,发也,发车使前也。

人们对“送死”的队伍进行精细而庄重的修饰,使死者庄严肃穆;同时人们使用“明器”,为死者引灵。古代的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因此用“塗车、芻灵”为死者引路,希望死者的灵魂可以平安、安逸的在冥间生活。

(三)重视孝道

《释丧制》中不仅有对丧葬规格的介绍,还有对生者的规范。其中直接提及&ld quo;孝子”的有以下几条:

又祭日卒哭。卒,止也。止孝子无时之哭,朝夕而已也

期而小祥亦祭名也,孝子除首服,服练冠也,祥,善也,加小善之饰也。

又期而大祥亦祭名也。孝子除穰服。服朝服缟冠,加大善之饰也。

间月而楫(左示右覃)亦祭名也,孝子之意澹然,哀思益衰也。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

在整个丧葬仪制当中,孝子们需要穿“五服”,即:“丝麻、小功、大功、斩衰、齐衰”。在初丧、治丧、出丧、终丧的每个阶段,孝子们不仅要身穿不同的素服,还要遵守不同的哭丧礼。卒哭礼之后,孝子们还需要守孝,在此间需要按期进行祭礼。小祥是在尊长过世后一周年进行的祭礼,大祥是在二周年时举行的祭礼。古代人对于丧服和居丧十分重视。丧服直接体现着不同的人与亡者的关系,至亲至孝的人,穿孝服最重,守孝最长。虽然对于死者来说,守孝已经毫无意义,但古人相信灵魂是不灭的,人们坚持为已故亲人守孝,并以此来坚守孝道。丧葬礼制的规模、场面、子孙进行的每一项祭礼是否符合仪制,都被用来衡量是否尽孝。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58-02

人的一生经历若干重要时期的节点,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莫如出生、结婚、死亡三个节点。关于死亡,人类有着巨大的困惑,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学者弗雷泽认为人类关于死亡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巫术一宗教一科学”三个阶段的进化。中国学者郭于华认为“仪式与象征,作为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表述与符号表述,一直处于人类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可以想见作为丧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过程中的仪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就人死亡后的丧葬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但是中国地域辽阔,文化缤纷多彩,在丧葬方面也是如此。地域不同,丧葬文化也不同,即使同一地域,不同的家族,丧葬文化也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不同。拿我家乡来说,我来自于河北省清河县的一个小村庄。清河县坐落于河北省的东南部,隔京杭大运河与山东省相邻,是一个典型的华北平原上的县域。至今,我的家乡仍旧保持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现在,我就以自己村庄为背景,以自己亲身经历和考察探访所得材料来详细描述北方农村的丧葬过程,并对这一过程本身包含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分析研究。

一、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村庄

位于清河县中南部,村子不大,至今约有一千人,绝大部分是张姓。本村庄张姓在明朝大移民时期由山西迁来定居于此,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现在这个小村庄已分为若干家族,我所在的家族是我村最大的家族,人数当在二百人左右。

二、下面描述一下丧葬过程

(一)穿寿衣

我家乡某人老(为避讳,家乡对死去的人不称死,称为老了)了以后,整个丧事过程一般为三天、四天或五天。老人去世前,将要咽气时,死者的儿子、儿媳必须为老人换上事前准备好的寿衣。因为按老辈的说法,如果咽气去世之后再穿的话,那身寿衣死者就带不走了,所有要在咽气之前穿戴好。

(二)搭灵床

由死者儿子去告知本家族的总管(我村称为“大柜”)老人去世的消息,由家族总管去通知本家族成员办理丧事,并由总管主持整个丧事过程。

家族成员到死者家,帮助死者家属将遗体移到已放在正屋中央的灵床上。灵床前放着香炉,正屋门后面放一个火盆,不时往里面烧纸,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冲着正屋门口,在院子里摆上供桌,将死者遗像放着桌子正中,桌子上放着贡品供死者享用。

(三)报庙

北方农村正中一般是土地庙(现在村正中的土地庙已不常见)。报庙也就是死者亲属到庙中烧香烧纸,同时放声大哭。报庙的寓意就是给死者在阴间上户口,放声大哭则既是表达哀痛,也是让村里人知道有人去世了。在报庙的时候,死者五服以内的亲属已穿上孝衣。在我村,死者直系亲属带孝带,穿孝衣,披孝褂;其他五服内亲属中的男子则只带孝帽,披孝褂,女子只带孝带。

(四)报丧

报丧一般在死者逝世当天进行。由家族成员拿着写在白纸上的报丧条去通知亲戚朋友,报丧条上详细写着死者身份,吊唁、司灵、出殡日期,以使亲戚朋友有所准备。

(五)守灵

即由若干家族成员通宵看护死者遗体,守在灵床旁,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守灵既是对死者的悼念,抒发缅怀之情,也是对死者遗体的一种保护,因为守灵期间遗体还没入棺,进行守灵以防止一些动物对遗体的损坏。

(六)吊唁

吊唁于去世第二天进行。亲戚朋友接到报丧条之后前来吊唁,悼念死者。进行吊唁的来人如果是死者的至亲,则必须在死者灵堂所在的街道胡同口就开始放声大哭直到灵堂前。放声大哭,既是告诉在灵堂前的死者亲属有亲戚来吊唁了,也是在表达哀痛,悼念死者。进行吊唁的亲友在灵堂前磕头、烧纸,慰问死者,而亲属跪在灵前放声痛哭,并对来吊唁的人磕头表达谢意。

(七)司灵

司灵一般在吊唁第二天下午进行。死者亲戚朋友按照报丧条上的日期,用食盒盛放着贡品前来祭奠死者,同时,死者亲属放声痛哭,并到前来司灵的亲戚朋友面前磕头致谢。

(八)大殓入棺

司灵结束后,临近傍晚时分进行。家族成员将棺材放在原灵床停放的地方,拽着死者身下压着的白布条,死者的儿子分别抱着死者的头和脚,将死者遗体放进棺材,同时将死者生前所用部分遗物放进棺材。根据传统习俗要求,嘴里放进口含,双手紧握小撮粮食。紧接着由死者儿女、儿媳、孙辈为老人“净面”。所谓“净面”,就是用棉絮蘸点香油涂在死者脸上,并且每人只允许净面一次。净面后,拿一块镜子从死者的头到脚照一遍,意思是让老人看一看亲属们为他的穿着打扮是否合适得体漂亮。这些程序完成后,就要盖棺了,盖棺的时候,死者亲属们要跪在地上大声痛哭,表示自己对亲人的哀思,因为从盖棺之后,就再也无法看到自己亲属的容貌了。

(九)送盘缠

所谓“送盘缠”,就是在出殡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们将死者的魂魄送到阴间去。大致过程是这样的,晚饭后,天已经黑下来,死者亲属每人拿一把点着的香,每走几步便扔下一根香,意思是让死者的魂魄循着地上香发出的点点红光跟着亲属们走到村外踏上去阴间的路。死者亲属们走到村外的一个十字路口,便将纸糊的轿子放在纸灰围成的圆圈中点燃,把没有扔完的香也投进火中,传统的说法是老人乘着轿子去阴间了。亲属在回家的路上,每个人都不能回头,如果回头的话,死者的魂魄看见自己的亲人而恋恋不舍,就会跟着亲人们回到家中,这样是不吉利的。

(十)出殡

这天的主要仪式除了亲戚朋友赶来,并到灵堂前再次跪拜外,便是唱戏和下午送殡了。一般情况下,唱戏的主要剧种是唱京剧或者豫剧等传统戏剧,现在也出现唱流行歌曲,跳现代舞蹈的情况。下午,出殡的时候,死者大儿子必须把放在街上的一个陶碗摔碎,如果没有碎的话,就不能摔第二次,必须用棺材压碎。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还要烧一个纸糊的马;若死者是女性,则烧一个纸糊的牛。纸马纸牛是死者在阴间用来骑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烧纸马纸牛的现象在我县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烧纸糊的汽车多起来了,这也许是在世的亲人们希望在阴间的老人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吧。

走到家族墓地后,便要下葬了。土葬是中国最普遍的埋葬方式,《礼记・祭义》上写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传统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人死后要回到土地之中。在埋土的过程中,死者男性亲属围着坟坑先左转三圈,再右转三圈,死者女性亲属则正好相反。

(十一)圆坟及后续祭祀

出殡后第二天上午,死者亲属们拿着祭品到坟前祭拜,并对封土再次培土称为“圆坟”。圆坟后,在坟前脱掉孝衣,扯开孝带孝帽。到此时,丧葬过程基本完成。

接下来以死者去世那天包括在内算起满七天,称为“头七”或“一七”,需要到坟前祭奠。然后进行“二七”、“三七”,直到“七七”,还在去世的百天时再行祭奠。至此,整个丧葬过程全部完成。

三、简要分析丧葬过程所蕴含的功能

原始人对待死者,就如同对待动物一样,也是随意丢弃的,并没有形成共同的可供遵守的一套礼仪规范。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我意识也有了逐渐提高。当然那时的文明程度与现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那时的人们认为生与死不是截然对立的,生与死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渠道,同时既恐惧死亡也希望逝者保佑在世的亲人,便产生了一套礼仪规范。

篇4

我沉痛的告诉大家,我这几个星期,虽然殚精竭虑痛苦异常,却愣是一个字也没搞出来。

于是我决定今天之内,一定要结束这个噩梦的第一期。

大家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兴趣吗?给大家看看。

第一部分,是封面,如下所示。

某 某 某某 大 学

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 究 生 姓名           

           学          号           

           导师姓名、职称            

           系          所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入  学  时  间           

           毕  业  时  间            

           论  文  题  目              

 

在封面结束以后,就是最难办的部分。所谓的研究意义,就是问,你研究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木木说,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是相当深刻的话,触及灵魂,不过当前的文学研究看不上这一套。唉,风花雪月果然很腐朽。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以下空格,省略之】

 

 

接下来就是研究方案,根据我的观察,其中的重点在于那个关键问题。擒贼先擒王,挽弓当挽强,分清主次矛盾,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嗯,果然十分的马克思。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下空格,省略之】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以下空格,省略之】

 

 

下面是自吹自擂时间。论文的特色是什么呀?创新之处在哪里?话说现在什么都讲究创新,呸,何来那么多创新,又不是五四新文化,又不是国学复兴,看看清楚,这是应试教育的中国啊,教授都他妈的抄袭(耳闻过两例,见过一例),咱们一小小学生要是轻易能创新,就活见鲁迅了。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下空格,省略之】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以下空格,省略之】

 

 

下面是论文大纲,放咱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专业术语,就是所谓outline。据说看你论文怎样,看提纲就知道。所以我如履薄冰了一天,就他妈的整这个东西,我靠。

三、论文大纲

 【以下空格,省略之】

 

 

然后是研究基础,这个东西我还没研究过,因为我目前距离这一步还比较遥远。。。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以下空格,省略之】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以下空格,省略之】

 

 

终于到最后了。这一步,不用我填,但我会怀着极度谄媚而忐忑的心情看着该填的人把它填了。为了表达我的敬意,就不把空白省略了,反正也比较短的说。

五、导师或指导小组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所谓开题是怎么一回事。在毕业前一年,要把开题报告写出来,告诉老师你毕业论文打算写什么。

我想,这是很好的一种制度。

篇5

1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论文百事通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硷: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丰。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硷: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人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播”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懊孟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3.2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

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绍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新晨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以“和”为墓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篇6

举例论证是论述类文本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中所谓的“摆事实,讲道理”之“摆事实”说的就是举例论证,即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它的好处是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也用一个例子来分析举例论证的特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开篇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论证过程中,又把这个中心论点具体阐释为两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在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分论点时,从“不赂者”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这个道理。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秦交好,不助他国。如齐国;一种是反抗秦国侵略的,如燕、赵两国。先分析齐国灭亡的原因:“与赢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在分析燕、赵灭亡的原因:燕国是由于派遣刺客,赵国是自毁长城,杀了良将李牧,不能坚持用武力抗秦的方针。它们因为策略上的某些错误招致灭亡,但是仍然值得赞赏。因为它们都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燕、赵灭亡的主要责任归在“赂者”上。作者列举了齐、燕、赵三国的事例,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举例论证的“例”要和中心论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例”能直接论证中心论点,这是举例论证和其他两种论证方法的本质区别。

再来说说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之所以把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二者与举例论证相比较,同为间接论证。即它们不像举例论证那样,可以直接地证明中心论点,而是要经过一个推理的过程来间接地证明中心论点。

先说比喻论证。

顾名思义,比喻论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比喻修辞,因而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加以区分。

比喻,首先要建立在不同类事物之间,其次二者之间要具有相似性。比喻论证亦完全符合这两个特点。还是用例子来说明问题。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就使用了比喻论证。《拿来主义》是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将文化遗产的成分分别比做“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将时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比作“昏蛋”、“孱头”、“废物”,形象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以达到先破后立的效果。

在诸多的与“大宅子”相关的事物中,没有一件能跟文化遗产扯上直接关系的,它们属于不同类事物,只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对待物质方面的遗产有这样三种错误的态度与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具有相似性,作者才借助比喻修辞将它们拉到了一起,从而达到论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目的。

最后说说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可见其仍然是一种间接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印证这种论证方法的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由此可见,客体事物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通俗点说,类比论证中用作类比的材料跟比喻论证有部分的相似,都有主客体,主客体之间也都具有相似性。这是它们与举例论证的最大差别。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本质区别在于,用作类比的主客体属于同类事物,而用作比喻论证的主客体则属于不同类事物,这是区分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关键所在。

据此,有必要商榷一下教参上的某些说法。

《想北平》中“我爱我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苏教版教参中是这样理解的,“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

其实,作者对北平的爱也好,对母亲的爱也好,都应该划入人类情感的范畴,属于同类事物,是不可能构成比喻的,只能算作类比。

篇7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为,是孝道思想一种追本溯源的情结,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 

孔子虽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他谈论孝不是承继周人只注重对祖先的追思,而是延续春秋的新思想,他将孝还原为人对祖先、父母的真实情感,为孝找到了现世个体存在的生命依据。在回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这是从生命追思的角度对“三年之丧”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我们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在父母去世时,不应该守丧三年作为回报吗?可见,“三年之丧”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人们真实情感在生命意义上的具体体现。孔子还曾经有言:“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人除了吃饭外,最重要的就是办丧礼和祭祀鬼神了。但孔子所认为的丧礼并不仅仅是一个礼节仪式的问题,他的重点在于内心感情在丧礼中的表现。在林放问他礼之本时,他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当与古人祖先崇拜的观念紧密相关。由此追溯孝观念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孝观念与祖先崇拜是直接关联的。祖先崇拜观念不仅使古代中国社会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而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它还深刻地影n向了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钱穆先生说:“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几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4](p51)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孝道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祖先崇拜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追思。 

 

二、生命的爱敬意识 

 

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在敬宗祭祖的活动中去体悟生命、感念生命,去追思生命来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珍惜和爱护正在存有的生命,把对先人生命的幽思化为一种现实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终极关怀也相应地转化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在现实中以爱心对待父母、以养心敬重父母,甚至在此基础上善待自己。 

孝道思想的爱敬意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孟子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孝的至高点没有比尊亲更高的孝行为了。换言之,尊敬父母就是最高、最大的孝。荀子也曾说:“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这也是说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诚如《孝经》所云:“夫孝,始于事亲。”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能够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也在日渐减少,子女则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子女应当珍惜父母这一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延长。当然,对父母的孝敬、对父母生命的延长,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意味着孝敬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更要对父母有恭敬之心。“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中庸》)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说,孝顺父母是有原则的,孝敬父母要常常反问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是真心实意,如果对双亲不是诚心诚意,也就谈不上是孝顺父母了。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总之,对父母的孝行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但核心是尊敬,诚如曾子所言:“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同时,孝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对自我的关怀、珍爱。“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体不仅是自己的生命的承载体,同时也是父母生命遗留下的身体,是父母生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延续。善待自我、重视自我就是对父母乃至祖先生命的保全。“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也。”(《礼记·祭义》)“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身,是伤其本。”(《礼记·哀公问》)为了保全自身的生命,为了自身安全,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游必有方”。当然,伤风败俗、违科犯禁的行为更不能去做,以达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的境界。 

孔子的弟子曾子临死时对他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让弟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没有损伤,并以此感到欣慰。曾子说,自己在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注意不使自己的身体受损伤,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其中承载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生命。曾子等都认为,受之于父母以完整的身体,应该以完整的身体还给父母,才能使父母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作为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体肯定是过去生命的承载者,生命是通过这一有形物质而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人对自我存在、自我生命的重视,正表现人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因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无限地往上追溯则来自天地,故人对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对父母、对天地的敬意一样。”[3](p24)。在当时家族观念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对自身的珍视、爱惜,体现出对家族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意识。

三、生命的延续意识 

 

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保全自身只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阶段,只有让家族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曾子大孝》)孝道思想体现出入的生命意识,从祖先到父母,从父母到自己,从自己到自己的后代,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传宗接代的延续中得到流动、生生不息,从而也实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有限的遗憾而追求永恒的一种价值取向。父母的生命传续到/自己,如果不能继续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无子为其绝世也”(《大戴札记·本命》),正是这种思想的明显体现。生命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这也是人类有限生命对无限生命的一种追求。以关爱生命、重视生命为内容的孝道思想,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命价值观。这种生命价值观既表现为渴望生命延绵不断的传递,又表现为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 

因此,要想获得生命的延续,实现生命的永恒,就不得不考虑传宗接代问题。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家族延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家族生命的传承与家族的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就联系起来了,婚姻便成了人们生命延续的一件大事。“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礼记·哀公问》)男女结婚就成了传承祖先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儿育女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责任。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只要每一代人都承担起传承生命的重任,家族生命就会枝繁叶茂,万代不竭。 

从人的自然生命本性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暂时的,生命传承不仅表现为绵延不断的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传承,更表现为对家族生命的物质传承和文化传承乃至精神传承(包括家业、家风等),而后者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传承。家族生命价值的物质传承的基本要求是守住家业,家族生命价值的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是传承良好的家风。孔子在回答孟懿子问孝时说:“无违。”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具体说来就是要继承先祖基业,保持先辈的风范。“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中庸》)不能很好地传承家风或没能守住祖宗基业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不肖子孙而遭贬斥,这充分表现了孝道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物质传承和价值传承的双重内涵。 

从个体对家族生命的传承上来说,个体仅仅维持祖先遗留下来的基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继承祖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使家族生命在维持前辈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使整个家族生命意义得到辉煌发展,生命传承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如果想使整个家族生命得到传承,其出发点便是立己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使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够确立是传承生命最重要的一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孝”。“立身行道”的内涵是丰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诚如孔子所担忧的那样:“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在经过立德、立功、立言等三方面的努力,能够使自己垂德后世、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最终实现超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获取人的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一超越,从个人角度而言,既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幸福,又实现了自身生命价值,体现了人生的意义;从家族角度而言,既可光宗耀祖、彰显其亲,还可以进而福荫子孙;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报效国家,有益于民众。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妙手著文章。如果达到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的完美结合,那么就意味着圆融了生命的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这样,也就达到了孝的新境界,实现了传承家族生命和完善自我生命的统一,真正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朽。 

 

结语 

 

儒家思想是一门“生命的学问”[5](p127)。因此,儒家其中的孝道思想也就不仅表现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更是蕴涵了人类关于自身的生命意识的思想和学问。人类对生命意识增强和促进生命的不断延续是祖先崇拜流行的必然结果,祖先的形象庄严、高大既然反映出一个宗族生命力的强盛、繁荣,子孙为了保持祖先的形象就要努力发展本族的生命力。孝“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国人生命不息,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意识和终极价值理想”[6](p25)。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在缅怀祖先的时候,更融人了对先人生命的追念,感恩祖先给予自己生命。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珍惜父母从祖先所传承下来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生命,把爱护自己的生命列为孝的出发点,是因为这生命直接来自父母。生命存亡的意义主要不是对自己个人而言,而在于这关系着祖先生命形象的存在和完整。即自己的生命既然是以祖先为代表的宗族生命合力的一部分,为了宗族生命力的强大,自己就得保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自然而然地推理:为了宗族的壮大,让祖宗生命能够永久地延续下去,生命个体就必须要担负起努力生育后代的责任,以便给本族增添更多的物质意义上的生命;同时,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生命的存在,承载了整个家族的精神生命,使得这种生命得以传承。否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生命的延续受到阻碍,不仅因此而违背宗族群体的生存精神,也将会被视为是世间最大的罪恶。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3]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学生书局,1992. 

篇8

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

《周礼·地官·大司徒》 日:“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日六德:知 、仁、圣、义 、忠、和 ;二日六行孝 、友 、媚 、娴 ,任 、恤 ;三日六艺:礼 、乐 、射 、御书、数。”其中 “六行”之一的 “孝”,贾疏日: “善于父母为孝。” 《礼·地官·师氏》谓: “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 “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由贾疏知,“孝”作为 “六行”之一,是向万民施以正面教育的内容,如有不孝不友者 ,会有刑加之其身。 “师氏”之职则 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及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孝国子 (《倜礼·地官·师氏》);“大司乐”之教圈子,又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先 (《礼·春官·大司乐》)。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各级官吏治理人民,大都是以教化为务,尤其重视民德,而在这里孝道是关民德的重要方面。

《礼记·昏义》说 :“夫礼 ,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 、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看,周礼虽号称 “经礼,曲礼千”,但大体上可分作上述类。而此八类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关系。《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在这 “五伦”中,父子 、兄弟、大妇三伦属血缘关系,君臣、朋友二伦属政治关系。而仁、义这是处理这两类关系的准则 ,其中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以亲亲为基本内容,包括孝、慈、良、顺 、友 ,悌等伦理道德范畴;义足处理政治关系的,以尊尊为基本内容,包括忠、信、节等伦理道德范畴。 礼记·祭 在曾子论孝道时说 :“礼者,履此者也。”孔疏日:“履践履也,言欲行礼于外者,必须履践此孝者也。”这是说礼是用以实践孝道的,是孝道的表现形式,孝道是礼,尤其是有关家庭血缘关系的礼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以下笔者将通过对 “三礼”中关于礼的记载的分析,来具体论述其中所蕴含的孝道思想

(一)

冠礼足表示男子成年而举行的仪式 ,它的形成比较早,创制于原始社会。到了西周,其变成了礼的一大类 ,即所谓的 “八纲” (冠、婚、丧、祭、朝 、聘、射、乡)之一。《礼记 ·曲礼上》说: “二十日弱 、冠。”又说 : “男子二十,冠而字。” L记·檀弓_匕》说: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由此可知,冠礼是为男子二十加冠并命字之礼。 《周礼·士冠礼》讲的就是周代贵族家庭中,男子成年加冠仪式的全部过程。冠礼中晟值得注意的就是,行礼必须在宗庙中进行,而且要祭告祖先。《礼记·冠义》说: “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此言冠礼在家族的宗庙举行,并祭告祖先,则表明了尊祖孝亲之义。冠礼的告庙是表示该家族又一后嗣已成人,也就是继承祖先事业的开始。礼记·冠还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而后礼义备。

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这里又将冠礼的重要性提到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高度来论述,意思是说,从加冠之日起,这个青年就正式成了社会的一员,将承担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者的责任“孝弟忠顺之行立 ,而后可以为人”,正是在冠礼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

(二)

婚礼为男子娶妻之礼, 《仪礼 ·士昏礼》贾疏引郑玄《目面 日: “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既为男子娶妻,其形成应当晚于冠礼,它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之晚期,后来也被纳入了礼的范畴。《仪礼·士昏礼》详细记载了周代士这一阶层的婚礼仪式。自从历史进入父权制时代以后,婚姻便成了本家族延绵子剐这一目的而选择的手段,周代丈夫娶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存续家族的血统,使祖先永不绝祀。《礼记·哀公问》引孑L子日“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 《礼记·昏义》则日: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借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以上所记即可表明娶妻是为了延后嗣,继先祖。 《礼记·曲礼记》说: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此言即告庙为婚礼中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质诸祖先的婚姻才有效 ,才具有社会意义。第二,为了奉养父母。据《礼记·内则》,妇事舅姑礼节很多,稍有不孝不敬 ,即有被出之虞: “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父母对子妇则有绝对权力: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 ‘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由此看出,娶妻并非为了丈夫,丽是为了祖先,为了宗法家族。以上所记娶妻的目的表明婚礼中也反映出了浓厚的孝道观念。此外,《礼记·大传》说: “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礼记·曲礼记》亦说: “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 卜之。”周人认为同姓婚是违反礼制,近于禽兽。进一步分析,则是 同姓之女,是亦为祖先之遗体,娶为妻 、妾是对祖先不敬,有乖于孝道。由此我们说,《礼记》有关同姓不婚的记载,同样浸透了孝道观念。

(三)

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者要用传统的丧葬习俗所反映的等级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于是便有了丧葬之礼的产生记载周代丧葬礼的文献有: 《仪礼》的 《丧服》、 《士丧礼》、 《既夕礼》、 《士虞礼》等篇 《礼记》 的 《檀弓》《曾子问》、 《丧服记》、 《杂记》、 《丧大记》、 《奔丧》妁.口]丧》等十余篇 ;《周礼》 中又记载有专门典司丧事的官职和殡仪机关 “冢人”、 “墓大夫”、 “职丧”、 “丧祝”“夏采”等。此足见周人对丧葬之礼的高度重视,其中详备记载了葬前之礼、下葬之礼和服丧之礼,这些都体现出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

《礼记·问丧》在解释死后三日而敛之礼说: “或问日‘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日‘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日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最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此解释即言其中渗透着孝道精神。《礼记·檀》 说“丧之朝也 ,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这是说下葬之前须朝于祖庙 ,让死者与祖先告别,这完全是尽孝道的一种体现。此外,《礼记·丧大记》说:“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口,非丧事不言。”此言即对居丧的要求,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孝道。

(四)

西周把祭享先人称为孝,最初的孝,是由敬天发展而来的敬祖观念,这种敬祖意识主要是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在祭祀时,要用一定的礼节来体现对祖先的崇敬即孝心。《礼记·祭统》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所谓 “报本反始”,就是祭礼中所反映的主要情感意向,此言丧祭要人们永远都要 “尊祖”,不要 “忘本”,以维护宗族亲亲关系。由此看,祭礼本身则体现了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礼记·祭说:“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 “祭之为物大矣!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 ,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论其义,而教生焉。”

《礼记·礼器》说: “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重于祭。” 《礼记·坊记》说: “修宗庙,敬祀事,孝民追孝也。”由此可知,周代宗庙之祭通过对旧的祭祖风俗的改造利用,来弘扬孝道。祭礼是表现周代孝道这一观念形态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周代孝道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行孝不只限于对父母,而尤其在对先祖的追孝。

综上所述,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奉养长辈;传承长辈的知识与经验;致力于长辈之业与承继父祖之业。庶民阶层的孝行主要体现为奉养父母;贵族层的奉养老人则更倾向礼仪化;承继父祖之业主要为统治阶层所提倡与实践。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反映出西周孝道的盛行,体现了西周孝道的特点,对我国历代孝道之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今时代需要孝,孝道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历史与文化传统,弘扬孝道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

[1] 《周礼》。

[2] 《礼记》。

[3] 《仪礼》。

[4]康学伟:《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ooo年。

[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篇9

一、孔子生死观之天命思想

梁漱溟先生认为“两千年来中国之风教文化,孔子实为其中心”,虽“有不少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然试问:这些宗教进来,谁曾影响到孔子的位置,非独夺取中心地位谈不到,而且差不多都要表示对孔子之尊重,表示彼此并无冲突,或精神一致。结果大家相安,而他们都成了‘帮腔’”,结论便是中国缺乏宗教。梁漱溟先生又说“然在宗教总脱不开生死鬼神这一套的,孔子偏不谈它,这就充分证明孔子不是宗教”,中国缺乏宗教,而孔子又不是宗教且又为中国两千年风教文化之中心,结论便如辜鸿铭先生所说“中国人没有感到需要宗教的原因,是他们拥有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一个能够取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

如上所述,孔子既不是宗教又可取代宗教之位置,那它何以能够解决宗教才能解决的问题,亦即生死问题?笔者认为孔子的“天命思想”乃是其对于生死问题的根本理论,有此理论,中国人便有了对生命的信仰。何为“天命”?用辜鸿铭先生的话来说,“天命就是宇宙的神圣秩序,就是生命的法则”。

在孔子的思想里,“天命”正如辜先生所说具有宗教性和道德性两个性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这是天命对于“道”的决定作用,表现了其不可动摇的宗教性,同样对于个人亦有此作用,“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但是,是不是“天命”是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在孔子看来当然不是,“天命”是可知的,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天命”是如何被知的呢?在孔子看来,“天命”是需要通过学习与思考去发现其所蕴含的宇宙与生命的秩序,更需要人通过生命去体验,如果一个人真正体验并且认识到“天命”的神圣秩序,那么决定人命运的力量不再是“天命”而是人,这里蕴含着极大的人文主义思想。辜鸿铭先生在解释“率性之谓道”(《中庸》)一句时说“实行生命的法则称之为道德律”,“生命的法则”即“天命”,这里“天命”的宗教性转化为道德性,在道德性上知“天命”与行“天命”,是最重要的,其内容解决了生死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

孔子说到自己知“天命”的人生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由此看来,一个人要想知“天命”,必须积累一定的生命体验,且努力地去学习与思考,逐渐体悟到天命中的积极成分,进而去追求个人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认知到这些,才能以坚定的意志和大无畏的心胸去行天命,在个人之心灵即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宋国司马魋想要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在匡地被人围禁时,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天命并不是出于被动的,相反知天命者必担天下兴亡,文化传承之责,必以大无畏的气概以行天命。虽然天命论有其宗教性,但是孔子弱其宗教性,如“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而更加强调其道德性,主张发挥人的主动性去知天命,行天命,梁漱溟先生说“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它。这是何等的精神!人类便再进步一万年怕亦不得超过罢!”所以梁先生认为孔子思想“是道德,不是宗教,道德为理性之事,存于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信仰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二、孔子之生死关系

(一)为“道”而死,为“仁”而亡

在孔子看来,人死亡的一层意义就是可以为“道”而死,为“仁”而亡,这样死亡的意义便延续了生命的意义。宋国司马魋想要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畏于匡,他心地坦然的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老子曾说孔子“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自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多年,不仅没有得到重任,反而险些丢掉性命,但是孔子以一身正气担当天下兴亡之责,文化神州的安危和人文传统的延续,为坚持“道”“仁”以身作则,临危不惧,这就是孔子及孔子以后的大思想家,大儒和志士仁人的品格。这也是“天命思想”的一层含义,要做到此非个人有“君子”之十分修为不可,否则不可能做到。

(二)死为天命,超越自然之道

人的生死如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人的生老病死对于大自然来说是必然的不可违背的。孔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天命”就是一种神圣的秩序,生死这个自然法则,客观规律便是这秩序之一。然而正如前面所说,人是有理性的或者说是有灵魂的,是不可能仅仅满足于这种纯粹的自然观,孔子从“天命”的道德性出发形成的超越自然之道的生死观,其内容主要是“孝”和“忠”,这两个内容虽是儒家伦理之内容,但是在数千年的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华民族心灵上的依托,给他们一种心灵上的安全感和永恒感,其最能体现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久性与深刻性,而不仅仅限于孔子的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是因为作为中国人都知道自己不能忘祖宗,现在许多农村每个家庭都有其家族的祭祀祠堂或牌位,以敬奉祖先。死亡,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很长,很长的旅行,如果没有希望,至少也会有很大的‘可能’重逢。”这是一种多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观念,甚至都有一些浪漫,所以后来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

三、结语

笔者通过此篇论文总结出孔子生死观最明显的两个特点即理性主义与人文情怀,其实论到内容上这两点实为一点。

何为“理性”?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人“情的一面曰理性”,变现为人以无私的情感为中心,追求合理的生活,一定意义上可与宗教之“灵魂” 概念相通。然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人有无宗教之灵魂尚有争议,爱因斯坦说“肉体与灵魂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只不过是感知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而已”,又说“离开躯体的灵魂的这个概念,在我看来似乎是空的,没有任何意义”。据现在科学知识来看,人死后与草木同腐,躯体与思维一同消亡,这是对死亡科学且自然的解释,这个争议似乎变成宗教与科学之争,但是孔子的生死观却避免了这个争议。

孔子的思想摒弃了宗教对来生的信仰,而把人死后的希望寄托在自已后代的身上,后代能够“安全”地延续下去,对他们来说便是生命的“永恒”。这个观念与自然生物延续进化之理相符,蕴含自然之道,如程子所言“孔子言语句句自然”,自然之道便是科学之理,孔子的观念便是循着自然之理变现出其理性之光。

而对于个人之生命,孔子则赋予其积极向上的信念,将生命视为一个过程,为达此信念而消耗这个过程,这个信念便是君子之“内圣”“外王”。论语中有一语最能表达此念,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我们个人之生命对于对于人类之进化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的努力所消耗的生命过程于此亦不过是千万途中的毫厘,这当然算不得成功。但如果我们不去做,就连这毫厘都不能前进,君子正是明白了不努力去做,便是失败这个道理,才会“知其不可而为之”,以此而形成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建立在自然之道上的生命观才最具人文情怀。

孔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天命”思想上的,“天命”如论文前面所述具有极大的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与“乐”是一体的,西周时期周公设立“礼乐制”,将“制礼作乐”上升到国家层面。规范“礼”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乐”是实施礼的手段,把礼的制度凝固于日常生活的用乐规范中,使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更加明确、规范、具体。从而使西周的“礼乐制”具备了伦理化、政治化和宗教化的特点。

礼与乐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礼约束了社会地位、阶层、等级的差异性,规定社会低等级人群对高等级人群的服从与尊重;乐是礼的具体实施载体,是礼的形式体现。礼与乐在西周时期被结合为一体,礼乐并行,是整个封建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国家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原文明发展至今的社会秩序与社会人伦。中华文明之所以亘古流传、绵延不绝,除了地理与人口优势等外在条件,根本原因还在中原地区民族意识的强大性与包容性,更在于“礼”与“乐”赋予在中原文化的稳定性。

一、湖南礼俗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湖南礼俗仪式音乐主要有婚礼、葬礼、祭礼、贺礼、庆礼、宾礼等几大类,几类礼俗仪式不同,用乐的情况又各有不同。湖南省民族众多,地理与文化特点复杂,湖南民间的信仰体系及其仪式音乐十分多样复杂,分布地域又极为广阔零乱。本文所提出的湖南民俗仪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而言,包括了以下形式:

一是湖南民间节日仪式、定期举行的神诞、庙会、傩仪等,如:如大年初一的祈福、正月十五的搭灯棚坐坛迎神、七月十五的放河灯仪式;

二是各种不定期的应急祭神活动;

三是依事临时举行的“指向性仪式”,如:天旱求雨仪式、祛疾斋蘸仪式等;

四是贯穿个人生命当中的“人生仪礼”,出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丧葬礼也包括在其中。

湖南礼俗仪式音乐在音乐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从音乐学方面看,仪式上使用的音乐契合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满足了当地乡民的喜好,符合当地方言、土语、俚语的唱词用韵特点,取材于普通百姓熟的不能再熟,张口即来的民间小曲,其音乐形态、用乐选择与音响排列方式具有“历时群体性”;从社会学方面看,湖南民俗仪式音乐的选择与载体,包含了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了解音乐是怎样展现和运用在仪式之中,理解音乐要素与信仰体系、仪式、仪式音乐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把仪式音乐放在人文生态环境中研究,是首要的、而且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人类学方面来看,对湖南礼俗音乐的全面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湖南农村的深层次问题:如音乐在体现社会凝聚力、培养乡土情结中的特殊功效等问题。

为了对湖南礼俗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尽可能地搜集查阅了湖南礼俗音乐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背景资料和文献,对湖南绝大多数地域的庙会活动、婚丧活动、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地访谈、考察、采录,并进行了资料的归档与整理。基于以上田野凋查实录,笔者对采集的资料做了初步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有:

一是该地域是否具有独立的信仰体系和仪式传统的历史;

二是该仪式传统现存的完整性(包括其仪式音乐传统);

三是该信仰体系和仪式传统在当地社会及文化中的历史代表性和意义,兼考虑民族、人口、文化发源地、民族迁徙路线等方面。

四是该地域仪式传统得以发展有赖师徒传承的途径。要了解某一地域或教派的仪式音乐,认识仪式执事者的生平事迹及他们传播的方法(如仪式执行者的挑选、训练传承路线及认可方式)有助于理解它的地域性和跨地域风格属性。

最后,基于对以上材料的客观、全面的分析,最终形成对湖南礼俗音乐的全面分析和总体归纳。

二、湖南礼俗音乐本体分析

1、仪式中常使用的乐器

湖南礼俗音乐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小钟、碗磬、大铙、小饶、大钹、小钹、镲、手铃、大木鱼、小木鱼、铛子、堂鼓、小鼓等。管弦乐器有:笛、箫、唢呐、琵琶、中阮、扬琴、古筝二胡、中胡、京胡等,此外,还使用部分西洋乐器,如:萨克斯、手风琴等。

2,仪式中常使用的曲牌

[婚礼曲牌]:湖南民间婚礼仪式有“三茶六礼”,乐器用大唢呐两个,小唢呐两个,鼓、锣、钹等。婚礼程式有:引郎、催妆、敲门、下帐、转面、对面、摘花、解带、交杯、撒帐、出房、交拜。

例1:

交拜

唐晓昂 口述

美人自结岁时新,灿烂花烛照眼明,

今日双双同交拜,管教富贵一堂春。

[丧礼曲牌]:湖南民间有“贵生重死”的习俗,丧礼又叫“白喜事”,乐器用喇叭、三弦、月琴、南胡、京胡、笙、管、笛、萧、大筒、大鼓等。程式有:夜歌、夜歌子、孝歌子、丧歌、丧堂歌、闹丧歌、打丧歌、打夜歌、丧鼓、夜鼓、打干鼓、葬歌、歌郎、老人歌、路腔、撒花。具体曲牌有:

早晨吹《堂皂音》,曲牌有:扮妆台、扬州台、福寿、山坡羊、汉东山、皂罗袍等。

上午吹《堂皂正音》,曲牌有:洞鼓连、游西湖、杜鸽飞、山坡羊等。

午后吹《堂皂哀音》,曲牌有:转调洞鼓连、转调杜鸽飞

下午五时后吹:哀伤梆子、双点鼓、草时音、跛脚鼓、白鹿息脚、双鹅上滩、锣边鼓、路边鼓、东调子、九槌子、六槌鼓、大开门等。

例2:

散花

邵阳陈明生唱

散花童子身穿红,三国有个老黄忠。

老将年将七十五,上阵对垒逞英雄。

[风俗音乐曲牌]:湖南民间信仰民俗较为繁杂,风俗性音乐曲牌较多,按时间顺序可以归纳为:

正月:舞狮、耍虎、舞龙、玩虾、斗灯、赛鼓、猜灯谜、瑶族坐堂歌、苗族吃牛、打春、迎春、赞土地等

二月、三月、四月:谢春土、扮王母娘娘、安龙谢土、抬财神、贺财神

五月、六月:划龙船、旱龙船、水龙船、端午歌、求雨、

七月:接祖先、盂兰盆会

八月:朝拜香

例3:

送春牛

邵阳刘仁俊唱

春牛来得早,明年年岁好。

春牛生得背骆驼,一年作出两年禾。

[其他风俗音乐曲牌]:建梁歌、挂台子、太平歌、干龙船

例4:

干龙船

敲动锣鼓划动船,顺风相送到村前。

千里划船游香火,万里划船谢神灵。

三、湖南礼俗音乐的阶层制度研究

湖南地区礼俗仪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程式化的宗族规范,这些规范体现在音乐的用乐类型、器乐配置、音乐传习等多方面。礼乐并行的用乐体制暗合了传统民族意识中保留的“礼乐相彰”的观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湖南民俗仪式音乐中的阶层划分。

湖南民间的婚礼、丧礼、祭礼等仪式中,音乐的选择和器乐的配置存在着和村落宗族制度密不可分的阶层划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姓氏、身份、辈份的人,在仪式中的用乐规格各不相同。

表面上,礼俗仪式中的用选择乐是为了彰显仪式活动的热闹和排场,但音乐背后隐喻的是家族的强盛、财势、地位和人脉。音乐的造势也有效地唤起了以村落为中心社会阶层地位的再确认和再强调,此地此刻,音乐的社会功能性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

在以村落为中心的湖南乡村礼俗仪式中,有选择地使用具有阶层区别的礼俗音乐,也体现了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对自身社会秩序的认同与道德伦理的理解。

2、湖南民俗仪式音乐中的仪式结构。

仪式程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是特纳(Victor Turner)在象征人类学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在与仪式相关的准备阶段,仪式布置会刻意突出宗族等级、阶层差异;在仪式进行时,娱乐祖宗神灵的音乐有调和作用,暂时淡化宗族的等级划分,调和宗族结构中的各种关系,缓和各种矛盾,形成社区共荣的局面。

音乐是人们寄托希望与情感的客观需要,在庄重严肃的仪式过程中,当音乐奏响所制造的听觉气氛有效地调和了仪式氛围,音乐可以表达情绪和唤起情感,音乐的娓娓道来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抚慰方式,在这一时刻,仪式因为有音乐存在而变得充满温情、像模像样;音乐因为存在于仪式而具备了娱神娱人的功能。仪式音乐像一层朦胧的温情的面纱,笼罩于冰冷的礼俗仪式之上,暂时慰藉了人们的社会焦虑,调和了社区矛盾,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带给人们温暖的心理感受,起到了调和了宗族结构中的各种关系,缓和各种矛盾的作用。

篇11

【摘要】语言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交工具,其功能就是沟通信息,但在特定的语言行为中,却被赋予了它自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认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某种吉祥或不幸,人为地设置了种种语言。他们相信谁要是违背这些语言禁忌,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反之,谁要是忠实遵循了语言禁忌的约束,谁就会得到相应的庇护和保佑。语言禁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本论文首先论述了语言禁忌的演变,接着提出语言禁忌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些忌讳是一致的。文中分析了中英语言禁忌在语音层面、词汇方面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汉英民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中英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一些差异,因此本论文还探讨了中英语言禁忌在私人话题、数字和命名称谓方面的互异性。这些异同和发展演进往往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一些障碍,为此,有效避免使用禁忌语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委婉语代替禁忌词,并充分了解异国的文化背景。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帮助英语学习者加深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交际失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语言禁忌;演变;相似点;不同点

1.Introduction

“Itismanifestedinlanguage:persons,thingsandactivitiesthataretabooshouldnotbetalkedaboutorshouldbementionedinaroundaboutwayinlanguage.Wordsandexpressionsrelatedtothesesocialtaboosarelinguistictaboos.”[1]TheabovedefinitionshowsthatLinguistictaboo,asanintegralpartoflanguage,isnotonlyalinguisticphenomenonbutalsoasocialphenomenon.

Likeotherpartsoflanguage,theoriginoflinguistictabooisdeeplyrootedintheprimitivesocialandculturalbackgroundanditschangeisgreatlyinfluencedby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inordertosatisfyhumanbeings’needsforsmoothcommunications.Withtheadvance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ypuzzlesabouttheuniversearesolved,andwiththeincreaseofmaterialwealth,humandemandsforspiritualcivilizationarealsobecominghigher.Evidently,linguistictaboosareareflectionofthesesocialdevelopmentandthevalueconceptsandbeliefsofthecultureinwhichtheyareborn.Itexistsineveryaspectofpeople’slife.

TherearesomesimilaritiesinEnglishandChineselinguistictaboo,butdifferentculturesmaynotallagreeonwhatisorisnotatabooinaspecificcontext.SothedifferencesalsoexistbetweenEnglishandChineselinguistictaboo.ALackofknowledgeinthisfieldorimproperuseoflinguistictaboosmayleadtomisunderstandings,conflictsandotherunknownseriousconsequencesinthe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swhichisincreasinglyfrequentandwidernow.

Thispaperintendstostudytheevolutionoflinguistictaboo,toanalyzethesimilariti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inpronunciationandvocabulary,andpresentthedifferencesfromtheaspectsofnames,numbersaswellastaboosubjectsinbothcultures.Lastbutnotleast,twoeffectivewaysareproposedtoavoidlinguistictaboos.

2.Theevolutionoflinguistictaboo

Thewordtaboo(alsospelledas“tabu”,“tapu”and“kapu”)wasborrowedfromTonga,anislandgroupinPolynesia,anditsfirstrecordeduseinEnglishwasbyCaptainJamesCook(1729-1779),aBritishnavigator.HecametotheArchipelagoofTongaduringhisexplorationsinthesouthernpartofthePacificOcean.Thereheheardthewordfromthelocalpeople,whichoriginallyreferredtopersons,activities(includingspeech),orthingsunderprohibitionbecausetheywereconsidered,ontheonehand,”sacred”and“consecrated”,andontheother,“uncanny”,“dangerous”and“unclean”.HeintroduceditintoEnglishinhisdescriptionofhisthirdvoyagearoundtheworldin1777.ButtaboophenomenaarenotuniqueinTonga.Instead,ithaslongexistedinallculturesandlanguagethroughouttheworld.[2]

Aswehavementionedabove,linguistictabooisnotonlyalinguisticphenomenonbutalsoakindofsocialphenomenon.Thedevelopmentofsocietyhasinfluencedthedevelopmentoflinguistictaboo.Soifwewanttorevealthewholepictureoflinguistictaboo,wemusthaveareviewofthehistoryoflinguistictaboo.“Theevolutionoflinguistictaboohasgenerallyexperiencedthreestagesaccordingtothehistoryofhumansociety:theprimitivesuperstitionsstage,thefeudalpatriarchalstage,andmoderndemocraticstage.Butthereisnoexplicitdemarcationlinebetweenthreestages.”[3]

2.1Theprimitivesuperstitiousstages

Asweallknow,Intheprimitivesociety,peopledidn’tgettoknowwellaboutnature,mostnaturalphenomenasuchaslightning,thunder,storm,earthquake,werebeyondtheunderstandingofhumanbeings.Whenthesephenomenahappened,theythoughtthatcertainsupernaturalcreaturespossessedgreatpower.Theythoughtthatiftheywereloyaltothesesupernaturalcreatures,theywouldbesafeorrewarded.Iftheyactedagainstthem,theywouldbepunishedseverely.Asaresult,theprimitivepeoplecreateddifferentkindsofgods.Theyheldastrongreligiousconvictionthatthesegodscontrolledtheworldthattheywerelivingin.Sothefirstthingtheydidwastorespectthesegodsthroughlanguage.ThereisanexamplefromtheSeventhCommandmentoftheTenCommandmentinBible“YoushallnotmakewrongfuluseofthenameoftheLordyourGod,fortheLordwillnotacquitanyonewhomisuseshisname”.[4]

Inaword,theearliestlinguistictabooemergedasaresultoftheignoranceandsuperstitionoftheprimitivepeopleinancienttimes.

2.2Thefeudalpatriarchalstage

Feudalsocietyisrigidlystratified.Acountryoffeudalismisusuallycontrolledbytheroyalsandsometimestogetherwiththoseconsideredwithgreatpowergivenbygod.

Duringthefeudaltimes,peoplewerenotequaltotherulersandweresuppressedbytheirsuperiors.Thedistinctionbetweentheupperandthelowerclasseswasalsoreflectedintheevaluationofthelanguageusedbythemrespectively.Thewordsofupperclassusedwereconsideredgoodandelegantwhilethoseusedbythelowerclasswereregardedasvulgarandindecentandshouldbeavoidedinthespeechofladiesandgentlemen.Forexample,whenreferringto‘出汗’,duchessesusedtheword‘perspire’,butthefemaleservantsused‘sweat’;whenreferringto‘吐痰’,theformerpeopleused‘expectorate’,butthelatterused‘spit’;Asfor‘月经’,theformerused‘menstruate’,butthelatterused‘bleed’.Themaxim“Horsessweat;menperspire;youngladiesglow”moreorlesscanreflectthestratifiedusageofwordswhichhavethesamemeaninginthisperiod.[5]InChina,duringthefeudaltimes,menusuallyplayadominantroleinfamily.WecanseeitfromtheChineseexpressions“三从四德”,“三纲五常”etc.Inordertostrengthentheirpositionandtopreventtheirsubjectsfromviolatingthem,theroyalsandkingsputforwarddifferentkindsofprohibitionsandbans.Forinstance,toshowtheirauthorityandmajesty,thenameoftheemperorandhisancestorsshouldnotbementioned.Atthesametime,peoplealwaysavoidedspeakingouttheirparents’namesoreventhecharactersintheirparents’names.Theoldsaying“古人闻父名而泣”canprovethispoint.

Mostlinguistictaboosduringthisperiodwereputintoeffectbyrulersinordertomaintaintheirsuperiorsocialpositionandkeepthesocietyundertheircontrol.However,someofthem,becauseoftheirdeep-rootedinfluenceonpeople’smind,stillremaininlanguageevenafterthecollapseofthesocialsystem

2.3Themoderndemocraticstage

Inmodernsociety,asaresult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ynaturalphenomenaarenolongermysterious.Humanbeingsnotonlyconstantlyimprovetheirabilitiestoexploittheworldwheretheyarelivingthroughtheirgreatwisdomandknowledge,butalsomakeeffortstoexploretheextraterrestrialworld.Sciencehasmuchmoresayintoday’ssociety.Thereby,thesuperstitiouselementsinlinguistictaboosdecreasewhilethosereflectingspiritualcivilizationincrease.

Duringsuchanopen-mindedperiod,peoplevaluefreedom,equalityanddemocracyverymuch.Manyminoritiesstruggleforequalrightswiththemajorities.Asaresult,linguistictaboosconcerningracialdiscriminationarise.Forexample,intheUnitedStates,“nigger”waswidelyusedtocallblackpeopleinthe1960sbutnowitisforbiddeninnormalinteractionbecausesuchformofaddressingshowscontemptfortheblackandgoesagainstthespiritofhumanrights.

Inaddition,moreandmorewomenstepoutsidetheirhousestoworktogetherwithmen.Theydon’twanttodependonmenanylonger.However,thetraditionalideasaboutwomenstiflethefulfillmentoftheirabilitiesandtheyareoftentreatedunfairlyinwork.Thisforceswomentoriseandfightforequalitieswithmenandmoreandmoremenbegintolearntorespectwomen,whichwillhaveaninfluentialeffectonthelanguage.Asaresult,taboosonsexistlanguageincrease.Besides,inaneraofpeace,therelativestabilityofsocietyandthefastpaceoflife,peopledon’tbothermuchtoavoidthingsintheobjectiveworld.Instead,theypreferlivingapleasantandharmoniouslife.Theyenjoyspiritualentertainmentverymuch,sotheytrytoavoidthosewordsandbehaviorsthatmaymakeothersfeelunpleasanttokeep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Thoseprofessionsthatwerelookeddownuponinthepastarebeautifiednow.Thesubstitutionof“sanitationengineer”for“garbagecollector”isagoodexampleforthis.

Asawhole,sincethethirdstage,peopletodayshowmorerespectforscienceandtechnologyandhumanrightsothatthesuperstitiousandfeudalelementsinlinguistictaboostendtoreducewhilethosereflectingtheadvancementofhumansocietyandspiritualcivilizationtendtoincrease.

3.Thesimilariti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

Therearetaboosforreligion,sex,death,disease,socialbias,etcinbothChineseandEnglishculturesandtheyarereflectedintheirrespectivelanguageandbecomeakindoflinguisticphenomenon.Thesimilaritiesof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mainlyembodyinthefollowingaspects:

3.1Inpronunciation

BothChinesepeopleandEnglishpeoplebelievethatsayingwordsthatimplymisfortunesordisastersmaybringthemtrouble,andtheythoughtmisfortunescanbepreventedbyreplacingthewordswithhomophonesthathavebettermeanings.

InChina,manytabooshavebeencausedbysuperstitions.InShanxiprovinceofChina,thereisacustomthatmulberriescannotbeplantedinfrontofthehouseandwillowscannotbeplantedbehindthehouse,becausetheChinesecharacter“桑(mulberry)”soundsthesameas“丧(mourning)and“柳(willow)”soundsthesameas“绺”.Theymayindicatethattherewillbeafuneralandsomethingwillbestolen.[6]Gamblerswon’tsay“书(book)”,becausetheChinese“shu/书(book)soundthesamewith“shu/输(defeat)”.Chinesepeoplewillnotpresentaclockasagiftinweddingsorotherceremonies,because“clock”pronounces“zhong(钟)”,whichhasthesamepronunciationas“zhong/终(end)”,meaningdeathinChinese.ManyotherexamplesalsocanbefoundinChinese.SomefishermaninSouthChinaavoidsayingsuchwordas“fan/翻(turnover)”or“chen/沉(sink)”andanyotherwordswithsimilarsounds.Someevenchangetheirsurname“chen/陈”whichsoundsthesameas“chen/沉”.ItissaidthatthechopstickspeopleintheEastusewhenhavingmealswereoriginallycalled“zhu/箸”inancientChina.Sinceithadthesamesoundas“zhu/住(stop)”,itwasreplacedlaterby“kuaizi/筷子”since“kuai/筷”soundslike“kuai/快(quick)”.Inwesterncountries,therearealsomanysuchkindsofexamples.Whenawordsoundsthesameasatabooword,itneedschangingintoanotherexpression.Forinstance,“inearlier18thcentury,thefemaleinEnglishandAmericancountriesalwaystriedtoavoidusingtheword‘arse(thebottompartofthebodyonesitson)’,whichwasconsideredinelegant.Sopeoplecalledtheanimal‘ass’as‘donkey’.”[7]Anothertypicalexampleisthat“fuck(asail)”,“feck”or“fack(fact)”areseldomusedorevengooutofuse,becausetheypronouncethesameas“fuck”.“Neamanmadeaconclusionthatthereasonwhysomewordsdisappearedwererelatedtothefactthattheirpronunciationarethesameassometaboowords”.[8]

3.2Invocabulary

“Roughlyspeaking,taboowordsinEnglishfallintothreetypes,namelyobscenities,profanitiesandvulgarities”.[9]Basedonthisclassification,thepartfirstlyanalyzesthethreetypesasfollows:

3.2.1Inobscenities

Obscenewordsrefertowordsrelatingtosexinashockingandoffensiveway.Thatistosay,obscenewordsmaycauseoffencetothesocialmoralprinciples.Theyusuallygooutofuseinpublicoccasionandcannotappearinliterarylanguage.Thesewordsarerelatedtohumanbeingssexualbehaviors.InbothEnglishandChinese,thesewordsaretobeavoidedinpoliteconversations,becausetheymaycausestrongdisapproval.

InAmerica,theSexualRevolutionin1960sand70smadepeoplemoreopentowardsex,butnowwordssuchas“makinglove”and“havingsex”stillseldomappeardirectlyinwriting,letaloneinconversation.Westernpeopleareserioustowardssextermstoacertaindegree,sotospeak.

TheChinesepeoplealsotreattermsonsexseriously.Chinesepeoplealwaysusetheexpressionof“作风问题”or“不正当关系”toshowtheimmoralrelationshipbetweenamanandawoman.

Asweallknow,pregnancyisanormalphysiologicalphenomenon,butindailylife,peoplewon’tsayitdirectly,asitisrelatedtosex.Ifsomeoneispregnant,Englishpeoplewillsay,“sheisexpectingababy”or“sheisinafamilyway”.SimilareuphemismscanbefoundinChinese“有喜了”,“行动不便了”.

3.2.2Inprofanities

ProfanitiesrefertoreligiouswordsusedinawaythatshowsalackofrespectforGodorholythings.Religionisafertilefieldofthistypeoftabooterms.AtypicalexampleisthatChristiancannotrefertoGodorGod’sname.“TheTenCommandmentsforbidpeopleto‘takethenameoftheLordyourGodinvain’.Soitisconsideredveryrudetosay‘goddame’or‘goddamned’”.[10]Thewordssuchas“God,”“Jesus,”“damn”and“hell”etc,areconsideredhollyandonlyproperlyusedinreligion.Iftheyappearindailycommunication,theywillmakepeopleunpleasantanddisgusted.Sopeoplealwaystrytoavoidusingthesetaboowordsdirectly.Theywouldliketousetheireuphemisms“Gosh,”“Jeeperscreepers,”“dash”and“heck”.Somepeoplealsoavoidreferringtothedevil,whichisconsidereddisrespectful.Sotheyuse“thedeuce”,“thedickens”,“oldNick”tosubstitute“thedevil”.

WecanfindsimilarexamplesinChinese.Inreligion,peopleusesomecomplimentaryaddresstorefertoawesomegods,e.g.“大帝”,“大圣”,“佛陀(Buddha)”.Anotherexampleisthat,tigerisregardedasthedivineanimalneartheChangbaiMountainsituatedintheNortheastofourcountry.Therefore,therewasthecustomof“tigeristhegod”inancienttimes.Peopleavoidedcallingthe“tiger”directlyandgavethetigeranothername,“山君”or“山佛爷”.

3.2.3Invulgarities

BothinEnglishandChinesethevulgarwordsareusuallyrudeandoffensiveandbringaboutunpleasantness,angerorconflicts.

SwearwordsinEnglishareoftencalledfour-letterwords,becausemostofthemareshort,andmanyaremadeupoffourletters,e.g.:piss,shit,crap,fuck.“Theseso-calledfourletterwordsareconsideredvulgar.”[11]

Swearwordsformedbyemployingsomeoftheanimals’namesarevulgaritiestoo.

Theyareveryimproperexpressionsinmostconversations,especiallywhentherearemaleandfemaleatthesametime,suchas“bitch”,“cow”,“swine”,“pig”etc.“TheBritishParliamenthasoncepublishedawordlist.Thewordsonthelistareabusiveandwereunparliamentaryexpressions,suchas‘cad’,‘cheeky’,‘liar’,‘prevaricating’,‘fascist’etc.”[12]Ingeneralsituation,evenindailycommunications,thesevulgarwordsareconsideredtaboowords.

InChinese,therearealsomanysimilarsayings,suchas“小兔崽子”,“羊巴羔子”,“的”,“小王八”etc.Thesewordsareusedtoinsultothers.Peoplealwaystrytoavoidusingtheminanormalandpolitecommunication.

Theevolutionoflinguistictabooindicatesthattaboosinvolveinalmosteveryfieldoflife.Thereforetheabovethreetypesoftaboowordsdon’tpresentacompletelistoftabootermsandtheauthorhasfoundothertypesoftaboowordsinotherreferences.

3.2.4Intermsconcerningdisease,deathandphysicaldisability

EitherinEnglishorinChineseculture,disease,death,andphysicaldisabilitymayhorrifypeople.Sopeopledon’tliketomentionthesedirectlyinconversation.Therefore,theyareconsideredtaboos.

InbothEnglishandChinese,deathisviewedas“departing”.InEnglish,wecanfindmanyeuphemismsfordeath,suchas“go”,“depart”,“departfromthisworld”,“gotoabetterworld”,“gothewaysofallflesh”,“passaway”etc.InChinese,wealsocanfindsimilareuphemisms:“去了”,“离开了我们”,“辞世”,“去见马克思了”,“归西”,“升天”,“上路”etc.InbothEnglishandChinese,deathiscomparedto“sleeping”,“sleep”inEnglishcorrespondto“正寝”,“长眠”,or“永眠”inChinese.

Wordsdenotingterriblediseasearealsosourcesofhorror.InEnglish,peopledon’tliketotalkaboutterriblediseaseordiseaserelatedtosexualorgansdirectly.Forinstance,theyuse“V.D”insteadof“veneraldisease”;use“bigC”,“longdisease”,or”terminalillness”toreplace“cancer”.Abbreviationsareoftenusedtoalleviatetheshockingeffect.Forinstance,SARSisusedtosubstitutetheterriblename“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

InChinese,whenwetalktoapatient,wemaysay“你今天不舒服,别上班了”.Here,weuse“不舒服”insteadof“病”.Asasoldier,wemaysay“挂彩了”insteadof“伤”.

Mentalillnessesarethoughtnottobementioneddirectly.Forexample,whenreferringtoamentalillness,wejustsay“alittleeccentric”or“alittleconfused”.

EitherinChineseorWestern,peoplehavesympathyforone’sphysicaldisability.Ifsomeonelooksugly,wewillsayshe/helooksplain/ordinaryandwewon’tusetheword“fat”todescribeaman.Weonlyuse“heavilyset”or“ontheheavyside”.Ifagirlisthin,wewon’tuseskinny.Wejustsayslender,andwhenwerefertoacrippled,wewillsay,“physicallyhandicapped”.InChinese,ifoneisdeaf,wewillsay“耳朵背”,“耳朵有点不好”,“说话得近点”.InEnglish,itiscalled“hardofhearing”.

3.2.5Intermsconcerningpartsorexcretionofthebody

Inbothcultures,peoplethinkthatcertainpartsofthebodyandtheexcretionofbodycannotbementionedindailyconversations.Theyareoftenconsideredtaboos.

Forexample,inEnglish,therearesomanyeuphemismsforlavatory,suchas“washroom”,“restroom”,“bathroom”,“comfortstation”.Iftheywanttogotolavatory,theywillsay:“gotothebathroom”,“dotheirbusiness”,“answernature’scall”.InChinese,“厕所”isalwaysavoidedinpublicoccasion,onemaysay:“去一号”or“去方便一下”..

3.2.6Indiscrimination

“Inrecentyears,thereisagrowingtendencytoregardastaboolanguagethatreflectsademeaningattitudetowardscertainsocialorethnicgroups.Racistlanguageandsexistlanguage,forexample,areoffensivetothesocialorethnicgroupsdiscriminatedagainst.”[13]

Discriminationagainstwomanisauniversalandunreasonablephenomenoninthesociety.Anditsreflectiononlanguageissexistlanguage.BothinEnglishandChinese,therearetracesofsexistlanguage.Unlessoneiscarefulenoughwithhis/herspeech,onemayeasilyoffendothersunconsciously.

InChina,underthecontrolofstricthierarchyfeudalsociety,thefemaleswereregardedinferior.Theydependonmaleandweredominatedbymale.Sothediscriminationandprejudiceagainstwomenisthelong-termaccumulation,whichisinevitablyreflectedinChinese.Forexample,thesayings“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男子汉不和妇人一般见识”,“长舌妇”,etc,reflectthepejorativeattitudetowardwomen.Andtherearealsomanyderogatorytitlesforwomen,suchas“”,“泼妇”,“母老虎”,“母夜叉”,“娘儿们”,“悍妇”etc.

SincetheChinesewomen’ssocialstatuseshaveincreased,thesesayingsareusedmuchlessfrequently.Theusingofthescornfulandpejorativewordsforwomeninpublicoftengetscriticismandresentment.

InEnglish,therearealsomanysexistexpressions.Forexample,apersonofunknownsexisreferredas“he”,or”him”ratherthan“she”or“her”.Apersonwhopresidesameetingisthe“chairman”,evenifsheisawoman.Therearemanyotherexamplesaboutit.“cow”means“(a)womanwhohasmanychildren”,“mutton”means“(a)dissolutewoman”,“hen”means“(a)womanwholikesgossip”,“cat”means“(a)maliciouswoman”,“crone”means“(an)uglywitheredoldwoman”etc.

“Nowadays,perhapsasaresultoftheWoman’sLiberationMovementinthe1960sand70sinwesterncountries,especiallytheU.S.Aandsocio-culturedevelopment,mostnativeEnglishspeakerstrytoavoidsoundinglikeasexist.”[14]Forexample,theychangetheword“chairman”into“chairperson”,“gentleman”into“gentleperson”.Whenreferringtohumanbeings,peoplebegintouse“humankind”or“thehumanrace”insteadof“man”or“mankind”.

“Racismisthebeliefthatcertainhumanracesareinherentlyinferiortoothersandracistlanguageisthatwhichshowsabiasedattitudetowardscertainracialorethicgroups.”[15]InEnglish,nomatterintentionallyornot,thefollowingwordsareagainstblackpeopleandannoyingthemunsatisfied.Forexample,“white”means“pure”,“clean”,“benevolent”,whichhavepositivemeaning.While“black”isrelatedto“evil”,“wrongdoing”,and“dirty”suchas“blackguard”,“blacklist”,“blackmark”etc.Besides,“nigger”and“boy”,forablackadultman,oftenhaveoffensivemeaning.

InChinese,thereisalsoracistlanguage.Forexample,“using“蒙古大夫”foranincompetentdoctors;using“小鬼子”forJapanese.“洋鬼子”,“大鼻子”forwesterners.”[16]Mostofthesewordsarederogatory.ItshowsoffthatChineseismoresuperiorthanotherracialorethicgroups.

4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

AlthoughtherearemanysimilaritiesinEnglishandChinese,differentviewsaboutwhatisorisn’ttaboocanbefoundintwocultures.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embodythefollowingaspects:

4.1.Insubjects

Englishpeopleplaceahighvalueonprivacy.“TheEnglishhaveasaying‘Aman’shomeishiscastle,meaningaman’shomeissacredtohim;nooneshouldcomeinwithoutpermission.Soitisalsowithhislifeandpersonalaffairs’”.[17]Chinesepeopleoftenliketogreettootherslike“Haveyouhadameal?”Thiscommongreetingindicateswebeginourconversationwithouracquaintance,justasforeignersask“Hownicetheweather!”ButtheChinesegreetingwillmaketheforeignerssuspectthatyouwanttoinvitehimtojointhedinner.Sometimeswhenwegettogetherandtalknaturallyaboutthesequestions:“Howaboutyoursalary?”“Areyoumarried?”,“Whatdoyourwife/husbanddo?”,“Howmuchisyourskirt?”Inthisway,weexpressourcareforourfriends.Generallyspeaking,weneverfeelembarrassedabouttheseconversations,butwhenweaskthewesternersthesamequestions,theywillthinkwemayinvolveintheirprivacy.Annoyingly,inwesterncountries,itisalsoimpropertoaskaboutotherpeople’sreligiousbeliefs.“Areyoureligious?”“Whatisyourreligion?”“AreyouCatholic?”etcarequestionsthatmightbeoffensivetomostEnglishspeakers.Peopledon’tlike,especiallyfemale,otherstoaskthem“Howoldareyou?”,becausetheyareverysensitivetotheirage.“Evenonabirthdaycallonemayfindthefollowingcongratulation:Youmaynotliketoberemindedthatyouareayearoldertoday,butthatwouldnotkeepmefromsaying‘happybirthday!’.”[18]Butincontrast,therewasnosuchconceptofprivacyinChinesepeople’smind.

4.2Innumbers

InChina,thenumber“4”andtheword“死(death)”almostsoundthesame.Peopledonotlikethenumber“4”,becauseitremindsthemof“death”.Amongoldpeople,theythink“73”and“84”aretwokeyages.Ifyouare73or84yearsold,youwilldiebeforetheKingofhellinvitesyou.Somanyoldpeopleavoidtalkingtheirexactages.

Whileinwesterncountries,oneofthemostinfluentialtaboonumbersis13.Accordingtothestoryof“Thelastsupper”:Judas,thepersonwhobetrayedJesus,satintheNo.13chair,therefore,Numberthirteenisuniversallyconsideredtobeunlucky.Nodoor’snumberisthirteen;nohotelhastheNo.13Room;theydon’tallow13peoplehavedinnertogether.Allinaword,theyavoidnumberthirteenineveryaspect.Ordinarypeoplefeelupseton13thineverymonth.Therefore,thirteenbecameataboowordinwesterncountries.

AnothernumberconcerningtabooinwesternisFriday.Italsohaslongbeenconsideredasanunluckyday.“ThistabootermaffectspeopleprobablynotonlybecausetheybelievethatJesusChristwasputtodeathonthecrossonFriday,butalsobecauseFridayisformanyyearsthedayofexecutionofcriminals,commonlycalled“hangman’sday”.[19]

AnotherstrikingcontrastisthatChinesepeoplelikeevennumbers.Forexample,theysay“好事成双”,“成双成对”。Chinesepeopleespeciallyliketheevennumber“6”and“8”.Thesaying“六六大顺”canproveit.Butinwesterncountries,theylikeoddnumbers.“TheRomanpoetVirgilsays,‘Thegoddelightsinanoddnumber’.InShakespeare’splayMerrywivesofWindsor,Falstaffsays,‘Goodluckliesinoddnumbers—’Theysay,‘thereisdivinityinoddnumbers,eitherinnativity,chanceordeath.’”[20]

4.3Innames

Howtocallothersinverbalcommunicationisveryimportant.InChinese,theancestors’andtheoldergeneration’snamescannotbereferreddirectly.Forexample,becausethesecondnameofSimaQian’sfatherwas“谈”.WhenwritingtheHistoricalRecords,(SimaQianchanged“赵谈”into“赵同”and“李谈”into“李同”[21])Asaresult,wecannotfindsuchaChinesecharacter“谈”intheHistoricalRecords.[22]ButintheEnglishculture,therearenosuchnametaboos.Theyoungergenerationcanrefertheeldergeneration’snamedirectly.Itshowsthattheyareequal,friendlyandintimate.IntheUnitedStates,manyblackpeoplebearthename“Lincoln”,apparentlyafterAbrahamLincoln,the16thpresidentofthecountry.Englishbabiesmaybenamedaftertheirgrandparentsorotherrelativestoshowrespectortohonorthem.Forexample,“theBritishPrimeMinisterChurchill’sfatherwasnamedRandolph.Churchill,andoneofthePrimeMinister’ssonswasalsonamedRandolph.Churchill.Thegrandfatherandgrandsonhadthesamename.TheAmericanpresidentFranklinD.Roosevelt’ssonalsohadthesamenamewithhisfather.”[23]ThispracticewasquitedifferentfromChineseculturewhichwascharacterizedbyaclearlydelineatedstratifiedsocietyinwhichthenames,forexample,ofone’srelatives,oneortwogenerationsabove,orofficials,orotherinfluentialfiguresweretaboostotheordinaryChinese,noonedaredtonamehisbabiesafterthem.

5Waysofavoidinglinguistictaboo

5.1Usingeuphemism

Fromtheabovediscussion,weknowthatsomeharsh,blunt,unpleasantoffensiveandtaboothingsoractsshouldnotbeexpresseddirectlyinourdailylife.Soitisveryimportantforustoknowhowtoavoidtheselinguistictaboos.

Mostlinguistictabooscanbeavoidedbytheemploymentofeuphemisms.(Euphemismreferstotheuseofpleasant,vagueorindirectwordsorphrasestotaketheplaceofmoreaccuratedirectortabooones.)Inotherwords,euphemismisameansofexpressingthewordsorthingsthatareprohibited.

Euphemismsareusedalmostinallfieldsoflife.Forexample,whenajudgegivesthecriminalasentence,hewilldirectlysay:“Iherebysentenceyoutofiveyearsinprison.”Butthecriminalhimselforhisrelativeswilltellothers:“Somebodyissenttothebighouse.”forthepurposeofsavingface

Atthesametime,wemustrealizethatlanguageisaliveandchangingallthetime.Influencedbythesocialpsychologyanditsculture,euphemismschangeconstantly.Aeuphemismmayquicklyacquirethestigmaoftheworditreplacedandbecomesatabooafterpeopleuseitforatime.Forexample,thereisaseriesofexpressionsabouttheword“poor”.“AtfirstIwaspoor,then,Ibecameneedy,laterIwasunderprivileged.NowI’mdisadvantaged.Istilldon’thaveacenttomyname,butIsurehaveagreatvocabulary.”[24]

Anotherexampleisthat,inAmericanEnglish,euphemismsfortheword“buttocks”are“arse”,“ass”,“prat”,“can”,“tail”,“cheeks”,“caboose”,“fundament”andnowthenewestoneis“sitting-downplace”.

5.2Havingagoodknowledgeofthetabooculture

Languageandculturerelyoneachotherandinfluenceeachother.Languagesareformedanddevelopundercertainculturalbackground.Linguistictabooisakindofsocialphenomenon.Itsexistenceanddevelopmentarerestrictedandinfluencedbyspecificculturalbackground.SomewordsareprohibitedinEnglish;somewordsarebannedinChineseandsomewordsareprohibitedinbothlanguages.Asaresult,ifonewantstoavoidviolatingtaboos,heorsheshouldhaveagoodknowledgeofwhatisorisnotataboointhisculture.Forexample,inChina,theword“old”means“experience”and“wisdom”.Atthesametime,Chinesepeopleareinfluencedbythelong-termconceptofrespectingtheoldandtakingcareoftheyoung.Chinesepeopleseemtoliketoaddresseachotheras“老(old)”,forexample,“老爷爷”,“老奶奶”,“老林”,“老吴”,“老教授”.ButEnglishpeoplealwaysconnectthe"old"with"uselessness"and"death".Therefore,whencontactingwithEnglishpeople,thesayingof“somebodyisold”shouldbeavoidedinordernottoarouseunpleasantness.ForExample,wecannotcallsomebody“oldSmith”or“oldBrown”.Especiallyforwomenwhoaresensitivetoage,nomatterhowoldtheyare,weshouldnotcallthem“奶奶”or“大娘”,thoughtheyarepleasantgreetingsinChina.InEnglish,expressionssuchas“seniorcitizens”,“advancedinage”,“goldenyears”etc.areproducedinordertoavoid“old”.

Asmooth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greatlybenefitsfromthegoodcommandofaforeignlanguage’sculturalbackgroundknowledge.ItishardtoimagineaChinesewhohasapoorknowledgeofEnglishtabooculturecanintercommunicatewiththeEnglishpeoplesmoothlyandwithoutoffendingthem,andviceversa.

6.Conclusion

.Inshort,bycomparison,wecanfindthatbothChineseandEnglishlinguistictaboosreflectpeople’spsychologyforgoodwill,forsafetyandfortuneandpleasantness.TheChineseandEnglishpeoplerestricttheirwordsanddeedsthroughtaboos,tryingtokeep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orbetweenpeopleandsociety.Althoughthetraditionallinguistictabooscontainsuperstitions,ignoranceandnegativeelements,thenewtaboosonracismbearpositivefeatures.Theyareareflectionofpeople’spursuitoffreedomandequality.TheauthorhopesthatthediscussionaboutlinguistictabooshelpsEnglishlearnersimprovetheircommunicativecompetenceandreducemiscommunicationsandconflictsin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s.

References

[1]周秀敏.从礼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动态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5,5.pi.

[2]同注[1],p6

[3]同注[1],p19

[4]HolyBible.中国基督教学会,2000,10.p114

[5]庄和诚.英语禁忌语刍议[J].现代外语,1990,2.p45

[6]陈克.中国民俗[z].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5.p107

[7]周淑清.禁忌语和委婉语[J].佛山大学学报,1996,2.p72

[8]转引自向荣.中英言语禁忌的文化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2.p1

[9]同注[5],p45

[10]赫澎.英美民间故事与民俗[z].南海出版公司,2004,5.p147

[11]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p273

[12]庄和诚.禁忌语词纵横谈[J].现代外语,1991,3.p28

[13]同注[11],p278

[14]同注[11],p281

[15]同注[11],p278

[16]刘润清、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5.p101

[17]同注[16],pp96-97

[18]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与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p191

[19]同注[10],p38

[20]同注[10],p33

[21]魏立.英汉委婉语之对比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p23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