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食品科学论文

食品科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4 17:36: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食品科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食品科学论文

篇1

食品科学实践教学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平时作业、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其中重点是平时作业、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在食品科学课程中的教学目的和手段均不同(见表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基础性,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还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1实践环节设置方式设置目的平时作业教师布置巩固课堂知识实验教学开设实验课验证和巩固所学课程知识,培训基本实践技能社会调查开设教学实习环节学生将课堂知识点对号入座,培养主动观察、分析、综合运用食品包装知识的能力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食品包装问题的能力(1)基础性方面。在食品科学课程实验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深化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在学生自己摸索过程中,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如对食品材料的鉴别、食品包装原理实验和食品技术应用的实验。(2)实验积极性,不仅是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包括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实践教学充满信心,将热情贯穿于实践教学每个环节,带动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3)学生毕业阶段的系统性。毕业设计是对学生食品科学学习结果的验收。教师应当重视毕业设计中阶段性知识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整理升华平时所学的食品科学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调查。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与实践。(4)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食品科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交叉学科,新技术、新成果不断产生。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把学科前沿知识,结合生活生产需要融入学习中。事实证明,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开展的食品科学调查,效果明显。学生通过查询跨学科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学习效果超越了课堂教学。

2多媒体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在以往的食品科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借助静态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凭揣摩和想象理解机械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机械操作的原理和食品生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简单明了,将单调枯燥的学科知识直观形象地传递给学生[1]。例如:讲解生物的屠宰过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屠宰过程视频播放给学生,展现生猪击晕、脱毛、劈半等过程。这种反映生产实际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不断向教师提出问题,师生高效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2.2适应实践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食品科学课堂教学信息量较大,教师如果按照板书画图加讲解的方式授课,课堂教学效率太低,无法在规定学时内完成课程教学。而课本囊括的内容有限,学生需要了解更多食品科学的实践知识才能适应目前食品科学市场的需求。如在饼干生产教学中,要讲清楚如何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全自动化生产,教学信息量非常大。为节省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将饼干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结合视频进行讲解。在学生到食品生产企业实习之前,开展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

2.3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的结合,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主动投入食品科学课程学习中[2]。教师通过多媒体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在学生不懂不会之处,师生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在心中留下疑问,启发他们在课下进行二次思考,加深了课堂实验的效果,巩固了所学知识。

2.4有助于学生实践创新专业性强是食品科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探索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是本学科真正魅力所在[3]。学生的实践是创新的实践,这些新的知识,课本上没有,也没有具体成型的教学资料,但是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这些新理论散落在社会各方面的碎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启发学生开展食品科学知识创新实践研究。

3食品科学多媒体教学的实现

(1)从实践角度理解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同时,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思考。教师要处理好传统教材与现代食品科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更要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要注意知识的逐步传授和新知识的发展。例如:在“关于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调查中”,要求计算好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类、脂肪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在6个学时的教学中,如果不对学科知识划分重点,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都讲解,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新的教学思维指导下,我们从学生实践的角度对本节内容重新编写。学生毕业后,本节课中广泛运用的知识点是水分和蛋白质类的测定方法。在对分析方法进行重点讲解之后,我们给学生播放食物分析过程的视频。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后,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对知识进行区分,然后讲解分析实验中的采样、检测等具体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配以课堂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生动教学,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2)精心制作课堂多媒体课件。笔者以“凯氏定氮法”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为例,介绍食品科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检测过程拍摄下来,剪辑好多媒体教学素材。拍摄之前,我们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二是配套仪器是否与单个实验相同。拍摄时,要有关键点,如蒸馏倒吸和碱化终点、滴定终点等重点问题,要注意对比变化,便于学生从多媒体素材中快速抓住学习重点。多媒体教学的重点是有效传播知识,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进行细致认真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对实验器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延伸[4],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动态思考。同时,要注意课堂之外趣味知识的补充,如行业发展前景等。

(3)提高课堂内容的实践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中的有益手段,把实验的思考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开展,如对比、系统分析和实例解剖讲解、定性和定量实验法等。在学生学习实验原理时,教师要从实验方法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开展食品科学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实践思维。

(4)其他注意问题。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教育过程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在某些情况下,板书教学更简单,更易于学生理解。开展多媒体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展示知识,避免繁复冗长的表达。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多媒体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量,但在长时间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跟不上教师授课速度。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篇2

    12年来,我和杭州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探寻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 探索建构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思想品德新授课中各种课型。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 程序是:

    寻入--明理--扩展--寻行--总结。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思想品德 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 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提出了 “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 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 学生谈他心目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 学实效。

    二、掌握学习模式

    该模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目标为导 向,导教导学。它的操作程序是:

    前提诊断--展示目标--实施目标--矫正--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我室组织编制了各册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系列,使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准确、恰当地掌握了教学目标,克服 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有序,明确有度,具体可测。掌握学习模式,目前正 在推广之中。由于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矫正反馈机制,使学生的认知目标达成 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问题--讨论”模式

    这是从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性教学”亦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迁 移过来的。这种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基本程序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归纳评价--解决问题。这和模式的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了学生 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在接受 调查的1508名学生中,有1493名表示喜欢老师这样上课。

    四、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过来 的。它是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

篇3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有效手段

篇4

    一、艺术地运用导入环节,诱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这课的需 要。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引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启发谈话: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 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设置悬念: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 快的学习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以情激情”、“实物、图片演示”、“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 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而精心设计。

    二、认真把握明理环节,提高道德认识

    明理,即讲清观点,使学生对本课的道德要求有个明确的认识。

    本阶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道德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一节课的主体部 分,是教学的重点,这个阶段要在“理”字上作文章。

    要把握明理这一环节,就得深入挖掘教材的明理内涵,找出与学生道德认识的结合点。

    小学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对行为的评价多是着眼于行为的、直接的、具体的后果,而不是着眼 于行动的、间接的、深远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师对那些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教材难以把握,这就更加要 求教师认真把握明理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教十二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课时,教师对这类看起来较为“口号式”的教材进行分析时,首先指 出:“利益”是什么?“人民”指群体还是指个体?个体是人民的什么?在此基础上深入阐明“人民的利益高 于一切”有三个层次:低层次,要热爱人民,而热爱人民须先从爱同桌、同班、同校的同学,爱师长、爱邻里 做起;中层次,努力学好各门功课,长大后去努力为人民服务,教师可进一步点明:在我们的国家,过去、现 在和将来大多数人只能是这个层次;高层次,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这一层次并不是人人都 能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列举出过去革命战争年代,80年代在祖国南疆的英模 ,小英雄赖宁等的事迹,使学生从中逐渐感受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可以从平时的 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通过分析讲评,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认识逐渐升华到新的高度,达到明理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深化环节,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思想品德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中深化环节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契机,不可 忽视。

    如教学“过马路,不乱跑”一课时,通过听录音故事《我的教训》,使学生懂得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则会带 来惨重的后果,接着采用投影展示出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伤的人数及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然后让学生看录 像。录像中一个个“血的教训”,触目惊心的事例,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强烈的 震憾,从而产生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强烈愿望。

    在教学中,明理和激情环节结合得尤为紧密,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结合。

    四、切实落实导行环节,指引良好的道德行为

    导行是在讲明道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分辨是非,使他们知道应该“ 怎样做”,同时要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并具体指导行为方式。

    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关键,也是由“理”到 “行”的过渡阶段,是对明理环节的论证。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辅助材料丰富观点、运用观点 、深化观点,增强教育的效果,使学生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探求真 理的精神,让学生敞开思想,解决模糊认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升华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

    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让学生先想、议, 然后归纳出采取什么样的道德行为;(2)运用小品 表演从中悟出道理;(3)运用投影、录像等媒体创设情境,学生进行行为辨析;(4 )联系实际进行“现身说 教”,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5)表彰好人好事, 评析不良现象;(6)指导完成课后练习;(7)完成《 达标与检测》。

    如“过马路,不乱跑”一课的导行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红绿灯模型,认识红绿灯,采用抽拉投 影片进行演示,使学生懂得了红绿灯的作用,明白了在有红绿灯的路口应怎样过马路;接着用投影出示一组填 空题,通过“考考你”的形式使学生轻松地了解了基本的交通常识,然后用投影出示交通法规中对行人的具体 要求,同时放录音《交警叔叔的话》,对学生渗透初步的交通法规意识;最后利用投影为孩子们创设情境,请 他们扮演“红领巾交通警”,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进行批评教育。孩子们积极思维,热心参与,在分析比较中 ,得出结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合理组织总结延伸环节,强化观点,形成习惯

    课的结尾应当既画龙点睛总结全课,又意味无穷对今后提出希望。因此,思想品德课的结尾应当在下课前 安排足够的时间,先对全课进行总结,使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的道德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有个系统的认识,或者利用板书通过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然后又要对课后怎样实践这一道德要求提出希望, 恰到好处地结束全课。低年级常用儿歌结尾,使学生对这一课所讲的观点回味无穷。

篇5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 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各种适应未来的能力上。但长 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品学科的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 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 ,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想能力、思品形式和思品内容。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思品 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品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 思品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注重了思品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品能力的培养 和挖掘,严重影响了思品课教学的效果。因此,广大思品课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 多才多能,做既懂道理又若干实干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随之而来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1.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思品课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了许多典 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 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激情”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

    道德体验能力是指学生能具备角色互换和移情的能力,是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情感的基础。在教学中教 师要把“激情”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情景设 置、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是非、善恶情感和良好的心态 ,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

    3.在“导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道德行为是对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情感的丰富和深化,它是思品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由于学生个体的 多样性和复杂化,致使道德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即使表象一样,产生行为的动机也是错缩复杂的。所以,在 “导行”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如学了《不说谎话》一课后,学生都明白了不说 谎话是诚实的表现。那么说谎话,是否就意味着是不好的行为呢?这还必须引导学生对说谎话的动机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

    4.积极开展思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能说会写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思品课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思品能力最高境界的体现。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反复实践。因此,广大思品教师不要把思品课囿于课堂一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思 品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既有书本知识( 理论)的指导,又有具体的出力流汗的行动(实践),通过反复实践,既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又能使 学生能说会写,多才多能,成为既懂道理又能实干苦干的新型人才。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 校教育的主体。思品课教学绝非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授、学生受所能奏效的。无论是接纳政治常识,提高道 德认识,升华思想,还是情感的陶冶、升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 能实现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 思品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 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 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2.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 底于不等待教师授之谓也。”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 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三、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 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即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 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思品课教学来看,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 求混为一谈。例如,在教授《关心他人》一课时,教师往往单从教学的目的要求出发,把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从而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关心他人,讲得头头是道。至于学生在认知领域,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哪些是懂得的 ,哪些是初步了解的;在情感领域,培养怎样的情感,形成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在行为领域应学会什么,初步 养成什么习惯等教师却没有具体的要求与准确的表述。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 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的指导,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缺乏明理的力度 和深度,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无鲜明特点等弊端,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 发展,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其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一个范围和时间内涵都很模糊的 概念。而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变为使学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并且用外显性动词(如:知道、懂得、了解等) 加以科学表达,使学生对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情 感、行为三大领域。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每课的教学目的, 充分理解该课的教学要点,并联系教育序列和教学单元,全面思考该课的教学目标。

    四、强化反馈矫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只有依据教学目 标,不断进行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和强化反馈矫正意识,让学生能清楚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

    但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的教师一节课下来,只满足于浅层次的提问,无具思 考价值的判断、辨析,脱离学生实际的导行,其结果是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情感、思想被排斥在外,得不到 真实的展示、交流和指导,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学生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意图,被动地回 答、讨论、辨析、选择,教师了解不到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和态度,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必须强化 “反馈矫正”的环节。

    1.课前,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备课中予以充分考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可信度。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形式,看学生是否达标,对不达标或认识有偏差的 学生,要及时给予补偿和纠正,使其达标。认识领域的目标,一般要求当堂达标,对情感和行为领域的目标则 可延伸到课外。

    3.课后,要注意跟踪和监测。由于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心态及良好的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 的过程,所以思品课的教学应搞好课外延伸,教师在课外要注意观察,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调 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篇6

1威胁食品安全的技术异化

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不管是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还是包装、运输等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人们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发出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为人们提供了色彩诱人、百味尽收的食物,甚至去探寻新的食物来源,创造新型食品。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激化,从当初的“三鹿”事件,到人们热议的“毒胶囊”、塑化剂等问题都是威胁到食品安全的技术异化的表现。技术异化是指,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设计产生出并具有自主性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自然界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但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技术开始违背人的意愿,变成了压抑人、统治人、反对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人不再是掌握和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是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内心的空虚和人性的泯灭,使自然界向着不利于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马克思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实践,也是一场开拓性的社会伦理实践。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相关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食品企业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和管理者的产品质量监管责任缺失,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淡薄,不计后果的使用科学技术去侵害他人生命健康,价值观严重扭曲。在金钱至上、功利主义、道德缺失、伦理失范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生产者见利忘义、投机取巧,他们利用科学技术去改变食品,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甚至添加有毒原料,不惜一切代价以道德的沦丧换取短期的利益,势必带来无穷的后患,这种行为是对人类自身的欺骗,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除此之外,相关监管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活动、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部分工作人员,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在商业竞争中,有些品牌叫得响亮的,性价比足够高的,带有国家免检标志的商品往往就是人们所青睐的。因此,有些商家就假借科学技术的权威性,伪造国家认证标识,夸大事实,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做广告来欺骗消费者,例如在广告中声称某些食品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等来增加食品的可信任度,这就导致了科学技术逐渐陷入商业化的怪圈中。而实际中执法部门在清查类似事件中往往出现很多漏洞,也使得这种现象越来越恶劣。

2食品安全视域下防止食品安全技术异化的对策

面对食品安全严肃挑战,在充分把握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关系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推进科技进步,提升科技人员素质。科技工作者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理所应当的承载着这个社会赋予的权利与责任。科学家们应该具有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研发能够减少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的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降低对环境与人体的负面危害。同时防止自己所研发的科学技术被社会上一些谋利之人滥用,从而使科学技术能够充分的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积极的一面。在食品是否能成为安全食品的问题上,如果食品行业科研人员无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将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极大的蔑视。科研人员的责任是与科学技术的开发、运用及其后果紧密相连的,科研人员在运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应该抱着尊重科学,尊重生命的态度。第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可持续。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检查力度,不得出现免检、过检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现象,食品安全,是人民最大的安全,应当用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来对待食品的安全检查,制定统一的标准、严抓过程监管。监管部门应当严格限制添加剂的使用,对违规使用某些科技手段制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严加查处,更应该加大对绿色健康食品的技术支持,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安全、健康、天然、绿色为理念,提高食品原材料的质量,更应该通过媒体将生产技术透明化,通过对整个生产链的进行监督控制,让老百姓恢复对食品的信心。第三,加大执法力度,营造食品安全的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法律比较完善,但是知法、守法等仍有欠缺,因此,加大法律宣传、严格执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完善、安全有效的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在食品生产行业里,有关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更是显的重要无比,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值得我们尤为重视的。通过法律来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以及严惩违法商家的不良行为。要给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制度,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守,环环相扣,并且予以记录,以便将来有据可查。第四,加强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全社会道德建设水平。食品从业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做到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开展承诺服务,自觉接受消费者和执法部门监督和检验。努力打造诚信企业,加强推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除此之外,扩大对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企业人员时刻意识到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第五,维护自身权益,筑牢消费市场安全防线。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不少人购买食品时大多只关注价格,只要求价廉而忽视物美,许多价低质次的食品成为主打食品,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因此,要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使消费者懂得如何识别假劣食品,并意识到食品不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威胁自身健康的食品拒绝购买并及时的反馈给监督管理部门,维护自身的权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总之,科技革命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也要警惕食品技术的异化及其危害,充分把握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理性应用科学技术,实现人与科技良性循环的发展,食品安全同时也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作者:耿爽 史庆轩 吴虹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篇7

二、《食品安全与检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经常被采用,但这两种新型教学方法在食品科学领域教学改革上的应用还需要摸索和尝试。其中“案例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代表性案例,启发学生积极讨论并获得正确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小组讨论法”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引入“小组讨论法”,能提升学生参与“案例学习法”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思考,鼓励发散性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应用于《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教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中,对食品安全法的部分内容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步骤如下:首先,教师布置案例分析作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熟悉案例。将班上学生分成6~7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对每人预习的案例进行讨论,最后综合整理本组成员的讨论提纲或结果,得出本组案例分析的结论,待课堂上发言。这些工作在课前完成。其次,在课堂上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做记录和补充,教师留些课堂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讨论,问题越辩越明,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学习和借鉴他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及理解能力。此外,有利于师生互动,针对所分析的案例,学生可以就某个迷惑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或师生间讨论,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最后,教师对本次案例分析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结论,并提出教师本人的结论及学习建议,及时表扬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让其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探究。当然有的学生会不太接受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沟通。教师设置问题或案例应依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精选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然后进行启发式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组讨论,强调组内合作、任务共担、资源和成果共享,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中得到启发,主动地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有机地结合是比较适合本课程教学改革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食品安全与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检验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为将来从事食品安全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这是课堂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由于食品的种类繁多,本课程仅针对有代表性的粮食、肉蛋乳、调味品以及饮料等典型食品开展实验研究,使学生掌握各类典型食品的主要安全问题、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的控制及如何正确评价。原有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原因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的时间长,仅利用实验课的学时较难完成;验证性实验只针对某一检测指标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继续深入探究,不能前后连贯的研究和解决一些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项目,开展不宜分散安排的食品分析与检验综合实习和食品工艺与质量综合实习教学实践活动,通常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假期和开学前,连续六周时间进行。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些选题,学生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题目,自行查阅文献设计方案,与教师探讨,然后开展相关安全项目的测定、综合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等。通过这种基于研学理念的《食品安全与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学生对感兴趣的选题开展实验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全面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篇8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 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 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 “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 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 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 ,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 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 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 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 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 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 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 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 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 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 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 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 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 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 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 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 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 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 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 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 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 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 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 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 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 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 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 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 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 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 中华民族这样浓厚 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 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 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 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 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 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 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 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 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 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 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 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 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 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 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 ”,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 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 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 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篇9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34-01

一、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基本概况

曲式即音乐的结构,它与和声、复调、配器这三门课程共同构成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作为一门学科,它在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式课以具体、完整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作品整体与部分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并以旋律为主干,进而联系旋律与和声发展的关系、调性布局等有层次地展开分析,以便最终客观地诠释音乐内容与形式相互关联、完美统一的艺术整体与艺术境况。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本课程以完整、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其作品的整体结构及其下属各部分的结构样式,总结出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作曲技法的角度较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表现特征。

(三)授课对象及其要求。对于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三年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和声学知识。

(四)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设置情况与重要性。本课程是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时间为一年,每周两课时。同时,这门课程又是音乐考研初试的必考科目。因此,音乐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该课程从内容的难度、广度进行分层,具体分为两类教学,一类是基础班,即曲式公共课。另一类是音乐理论班,主要针对有意向深入学习作曲技法的学生,以及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为曲式公共课,其教学目的是让音乐艺术各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一些共性化写作方式的音乐作品。为紧扣这一主旨,教师在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上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下面以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一堂具体的公共课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教学准备

1.教材的选用。《音乐作品曲式分析》(李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本课程的教科书,《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实用教程》(李贞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辅助教材。

2.作品分析谱例来源。《钢琴基础教程》1-2册(李晓平修订,上海音乐出版社)、《谱例汇编集》,以及以上罗列的4本教材中的谱例。

3.分析曲目的音响资料。一是教师或学生弹奏;二是CD、网上收集。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分析法、归纳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手段存在弊端:一是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二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三是死记硬背、过目即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教学的同时,结合音乐专业的学科特征采用简洁、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曲式学中抽象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篇10

1.导学的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仅就知识点提问题,缺乏生活性,也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课本知识点,答案固定,思维固定,缺乏开放性。

3.问题的提出笼统、呆板,有时直指结论,或者提问包含着深奥的问题,让学生无从下手,缺乏层次性。

4.问题的设计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简单的一问一答,缺乏探究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笔者通过研究课堂问题的设计,针对课堂中导学性问题的设计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温故知新型问题设计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有意识的将复习的内容设计成彼此相关联的问题,并预设部分新问题,为新的学习内容铺垫,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可是学生巩固拓展旧知,发现新知。

例如,在九年级的第一课,设计这样的问题:1.生活中你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2.我们为谁履行责任?学生思考后发言,在家孝敬父母,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遵守法律、社会公德等。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复习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问题设计

教师在开发利用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的实际设计一些富有层次感的问题。在编排上,教材每个知识领域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并且依据“前有铺垫、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体系呈现知识内容,教师设计自学问题时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将课标中规定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机的组成一个主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以现实问题为切入口,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在活动中生成知识。

例如,在初一思想品德课中,“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自学时,教师设计一个具体案例:魏某从小沾染了不良行为,开始小偷小摸,后来逐步发展到撬门破锁、入室盗窃,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学问题:

1.魏某的小偷小摸行为和入室盗窃行为都是什么行为?2.两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何不同?3.由此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

上述问题的设计从具体案例入手,体现了知识的逻辑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容易接受,教材难点迎刃而解。

三、情境问题设计

其实,大多数的思想品德课堂都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的缩影。教学中如果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将生活中的案例拿到课堂,结合情景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案例中解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例如,有一位政治老师在讲创新课时,将科技发明小英雄的“跑步洗衣机”搬上课堂,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1.小英雄为什么受到了表彰?2.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什么?通过小组的思考、讨论,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要从小培养创新;2.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3.要创新就要学会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深化了课本的内容,实现了德育目标。

四、时事问题设计

思品课的内容与社会时政、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自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用所学观点去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的特征。这样,学生的自学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背诵之中,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才能达到有效地自学效果。

例如,有位思品老师,在讲授“保护大自然,我们在行动”这一课时,结合当前的西南旱灾,设计问题:

1.西南旱灾的原因是什麽?

篇11

    一、运用教材,深挖内涵,产生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 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

    1.找准激情点。激情点就是教材中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选取激情点时 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教学重点选定,二是激情点本身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江西省编三年级(下 册)教材,第九课《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中有一个小故事:雷锋得知小周父亲得了重病,悄悄地以小周的名 义给小周家写信、寄钱,小周得知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一事例充分表现了雷锋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助 人的高尚品德,这是课文的重点。同时,小周非常感动,不知说什么好,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激发学生情感。

    2.积极引导,充分想象,进入情境。确定激情点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进入情境,要抓住故事中人 物情感变化的原理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如上例,老师就要 抓住小周由“乐——愁——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感情变化的线索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去想象小周的内心 世界。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分析:①小周是个乐观的小伙子,接到家信后,笑话不说了,家乡小调不唱了,为 什么?因为无钱给身患重病的父亲治病,心里非常焦急难受。②雷锋是怎样知道小周的父亲生病的呢?雷锋发 现小周情绪发生了变化,就主动询问,小周不说,雷锋就设法打听。这说明雷锋主动关心同志。③雷锋为什么 悄悄给小周家寄钱、写信?雷锋把同志的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帮助他人不图名、不图利。④小周“感动得不 知说什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小周内心对雷锋深深地敬佩和由衷地感谢。经过上述分析,雷锋 的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获得了小周的情感体验,崇敬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 锋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起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

    二、设置情景,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

    直觉道德情感是由某种情景、某种氛围直接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教学、情绪感染, 激发学生的直觉情感。

    (一)情景教学。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通过故事、图画、实物、表演等手段设置道德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 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 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 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喧染气氛,造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 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气氛中容易产生 悲痛的感觉。如:在一年级《我爱爸爸、妈妈》这课书教学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 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教师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 》,歌声使同学们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之中,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许多场面在同学们脑海里浮现。此时爱 父母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了。紧接着老师组织同学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们积 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着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非常的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 学生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

    2.理解观点,产生体验,达到情理交融。有些道德观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必须借助于情境教学, 产生情感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如:在讲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书《要有民族自尊心》时,什么是“民 族自尊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老师通过图片,介绍亚运村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设 备先进,这一切受到国际友人的交口称赞。通过这一情景教学使学生产生国家强盛,受人尊重而感到自豪的体 验,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民族自尊心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形象时,儿童才能理解 它。”通过情境教学达到了既明理,又激情,情理交融的目的。

    (二)情绪感染。情感是有感染性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 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1.以言激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教师以生动、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去进行教学,使学 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体验。如:在《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教学中,教师满怀豪情、热情奔放地介绍祖国 建设的巨大成就,大讲前辈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动人事例。教师的情感通过语言转移给了学生 ,学生倍受鼓舞,情绪激昂。又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录音机里以低沉、悲痛的语调描述了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以及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哀悼。此时,教室 里寂静肃穆,学生眼含热泪,沉浸在极其悲伤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的 伟大形象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2.以情激情。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要以真情与爱心去关心、亲近、了解和 激励他们,使他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消极 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