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8: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随着前些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显著增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转变的阶段,也是由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对其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引导和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使其能通过大学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逐步走向心理成熟。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并设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这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成熟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难点
2.1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属于选修课,部分高校即便开设为必修课,也属于综合素质类课程,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学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一个重要的科目来学习。
另外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设置较短,往往只有几周课时或者只是其他必修课课时的一半,使学生从心理上认为本门课程不重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学生却没有将这些事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学校和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
2.2 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由于多数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指定教材,教师上课往往自备课程教材,或者直接从网络课件中选取需要教授的内容,自己制作课件。这就造成了每个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课程内容也不一致,使学生的学习不系统、不全面。任课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专长或自认为重要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对课程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规范的课程教材,使学生更加不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同时学习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考核方式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很多学校采用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期末节课时上交考查论文,以此作为课程成绩。有的学校即便采用考试的方式,也大多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试卷考题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但不论考查还是考试,学生都没有将学习内容有效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学生要将日常所遇到的生活心理问题用专业知识加以解读,从而解决自身或他人的一般心理问题,这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对策
3.1 通过多手段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在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在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就可以通过辅导员案例讲解、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方面的学生活动等多手段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导,其他多种方式为辅助的形式,最终达到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也自然会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3.2 规范教学教材,提高教学系统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长期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即便在许多知名大学也是如此,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总结的材料案例给学生上课,这就造成了课程效果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则上课效果较好;任课教师水平稍差,则上课效果较差。
各高校应规范订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统一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的规范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依据教材巩固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有章可依。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在课上除了理论讲授外,更多的是依靠教材理论利用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3 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考核方式是反映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用考试分数或结课分数来衡量。综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式来看,注重平时的考查分数并综合期末考试成绩分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干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先提出了心理危机的概念。他将心理危机描述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时,其以往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困难情境,也就是说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应对问题的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干预者采取紧急有效的应对方法给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的潜能来重新恢复心理平衡状态的过程。广义的心理危机产生于1990年代之后,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具有预防功能的危机干预理念,主要通过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等步骤系统地对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干预和预后处理,进而帮助危机个体获得心理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情境性危机:指个人遇到突如其来、强烈、难以控制的破坏性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如熟突然人去世、被坏人伤害、遭遇地震等。情境性危机有很强的偶然性,一旦发生,就肯定会给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容易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发展性危机:指一个人在正常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个体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转变所引起的危机,如新生入学不适应、不喜欢所学专业等。大学生的发展性危机变化急剧,但时间较短,有消极影响存在,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如果能顺利渡过,个体心理素质会得到很大提升。
存在性危机:指的是伴随着一些重大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例如,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还是找工作,是否转专业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发展成存在性危机。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趋于成熟但还未成熟的时期,心理剧烈冲突与矛盾在给其带来心理成长契机的同时,对其也是一种心理考验。一般来说,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无外乎两个方面:
客观方面。社会急剧变化带给大学生巨大压力。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其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越来越力不从心,上大学不会再为他们的锦绣前程提供坚实保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现代高新科技对大学生沟通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每人都有手机,大部分同学都有电脑,虚拟世界的沟通与交往成为每位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现实生活和网络社会没有很好地融合,长时间活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的大学生就会出现心理失调,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家庭教育影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比例很高。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呵护与关爱,抗挫折、抗压力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危机。
主观方面。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更加关注的是学习,普遍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于是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变得日益凸显,甚至产生心理危机。
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有两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相对来说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即胆汁质和抑郁质。胆汁质人的性格特点是做事情容易冲动,性格暴躁,有很强的攻击性。抑郁质人的性格特点是内向、退缩、逃避,遇到问题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轻生行为。
个人心理发展的矛盾冲突。青年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有时过于片面,还不稳定,有时对自我的认知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如果这些有关自我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学生干部的参与路径
1.学生干部能够帮助同学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学生干部本身就生活在同学们中,他们平时在与同学沟通时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接受。他们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帮助同学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一是在与同学沟通时传达积极、健康的心理卫生理念,帮助同学们重视心理健康,正确看待心理咨询;二是学生干部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沙龙等,帮助同学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三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的心理联络员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同学排解心理困惑,协助他们寻找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四是学生干部对于建设优良班风、学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优质的大环境也会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同学提供人际心理支持。
2.学生干部能够第一时间预警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在心理危机还没发生之前,对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早期预测,使危机干预者能够提前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危机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是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及技能培训等,通过活动提高同学们识别和预警心理危机的能力。二是心理健康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骨干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周围同学的状况并及时将掌握的异常情况向相关负责老师汇报。三是宿舍心理联络员可以随时观察本寝室同学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将同宿舍同学的心理异常状况上报。这些都为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主动、及时、正确的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前提。
3.学生干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作用
一是学生干部可以对心理危机当事人进行心理陪护,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危机中的大学生处于一种认知障碍、情感失调、行为失控状态,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安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学生干部受到心理危机个体的伤害。二是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且能保证正常学习者,可以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及时了解心理危机个体的各方面情况,对其进行安全监护,随时向负责教师汇报危机个体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安全监护的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 人。三是寝室心理联络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宿舍同学最熟悉当事人生活、学习、家庭、人际关系等情况,可提供大量有利于心理干预的线索,如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当事人亲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四是可以配合学校、老师开展工作,协助当事人采取合适行动,避免悲剧发生。
4.学生干部在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中的作用
在广义的心理危机干预中,个体暂时的稳定和恢复并不是干预过程的结束,对接受过心理危机干预的大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必要的跟踪帮助是必须的,在这一时期内,学生干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学生干部能随时了解因心理危机而复学的学生的心理状况,一旦有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学生干部也可以为经历危机的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与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鼓励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将大学生心理危机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袁亮,袁龙.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网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2]左冰.浅谈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训[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2.
[3]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肖建宗.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培训之探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5.
关键词:
咨询;教育;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凸显,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在高校中,当前承担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部门是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各校称谓有些不同,以下统称心理中心)。高校的心理中心主要承担以下几项重要工作:①危机干预;②个体/团体心理咨询;③课程教学和讲座;④科研工作;⑤行政事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重心以咨询为主教育为辅,危机排查和干预是重中之重
高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咨询为主,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只有少数高校能够做到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约2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授课门数18门,讲座场数60~80场,参与的学生有26000人次左右。此外,每年约有1000人使用心理中心。[1]大部分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以咨询为主,重点做好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各学院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会第一时间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心理中心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393人,各类研究生9820人,外国留学生829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50%的经费和近80%的人力重点服务于5%的在校生(咨询、排查和约谈)。咨询中心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消防员或者医生,它以化解心理危机为重点,以解决心理障碍为主。
(二)师生比例偏大且从业人员所受临床专业训练不充分
我国的学校处于一种重视成绩的社会氛围之中,心理咨询因其工作成绩难以量化,工作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奏效而容易被忽视。美国有关行业协会的专业标准是1000~1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人员。根据一项对国内26所的高校调查表示,接受调查的高校共有学生516322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47人,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5人。[2]近五年,虽然一些高校陆续都按照要求实现了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高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高校的咨询中心只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专业水平上讲,由于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人有心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但是大部分人毕业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所以咨询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从业后的各种培训。
(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度低
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对这门课程十分重视,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但是在中国这门课程却并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3]目前中小学教育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小就缺乏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青少年阶段的很多成长任务如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自主和独立的意识等都没有完成,致使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由于各所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偏少,面对应接不暇的教学、科研、咨询和行政工作任务,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上用力偏小,所以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依然存在偏见,“不听、不闻、不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的咨询量突破了3000人次,在北京市各高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数量上位列前三,相对比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约16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8000多人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校生22000人,咨询中心每年接待11000~12000人次。[1]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咨询人数的差异和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理念有重要关系。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探索
(一)公众形象转型:从问题干预中心转型为成长发展中心
高校以教育为己任,高校的心理中心在师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由“问题中心”,变为“健心馆”,追求成长的同学会更喜欢中心,也更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就像追求健康的人会更喜欢去“健身馆”一样。这种形象转变的最直接的益处是减少现实中潜在的危机学生,根本的益处是可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假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负10分到正10分,通过积极正向的理念传授,可能将一个心理健康分数为-2分的同学转变为+2分的同学,同时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分数为6分的同学提升为8分的同学。那么如何转变心理中心的公众形象呢?一是扩大宣传。通过课程、讲座、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理念的普及性教育;二是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专业咨询师的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并逐步增加专职咨询师的数量。只有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有效帮助同学解决困惑,也更容易为心理中心树立口碑。
(二)工作内容转型:以咨询、危机干预的工作为主转型为咨询和教育双向并重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将导致心理危机的事实本身看成是心理危机的根源。事实上,它仅仅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心理上存在不健全的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咨询和危机干预,还要关爱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随时可能因为考试失利、恋爱等生活事件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造成危机事件。所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扩展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服务,所以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普及性作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
(三)工作模式转变:以被动性干预转型为主动性激发
高校心理中心的普遍设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心理咨询开始秉承的理念是要求来访者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心理中心奉行的是“等进来”的理念。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有很大差别,西方高校的学生没有班级建制,没有党团组织,没有集体住宿(大部分学生),没有太多校方组织的学生共同的活动,没有共同的修课计划。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普及性以及宗教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根深蒂固,美国大学生生活独立性及心理成熟水平要高于中国学生,没有大规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普遍不被重视,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成熟水平低,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如果我们不论国情按照美国的心理中心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只能服务不到10%的同学,90%的同学会对心理健康不了解,不关注。然而,大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明显和严重起来,所以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被动性干预到主动宣传并激发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十分重要。一是主动实施全面的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讲座、团体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心理健康关爱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自我成长型人才,使学生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更好的相协调,更好地成长成才。北京科技大学心理中心在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入手,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实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全体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到中心逐个进行体验,内容是一小时的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心理中心的各种服务项目。该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一等奖”。此外,中心以学生社团阳光心理协会为依托,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朋辈辅导的组织模式,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游戏、手语合唱等形式,组织所有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快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个体和团体咨询量逐渐上升。二是调动学生提高自身健康的主动性。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同样,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受教育者将教育施加的外部压力主动转化为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动力,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唤起其强烈的成长动力。实践证明,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效果卓著,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主动性。
作者:杜学敏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1、坦然面对
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如“惊弓之鸟”,担心焦虑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2、别急于“自我诊断”,也别讳疾忌医。
心理健康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复杂,切勿盲目的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而急于对号入座。弄清问题虽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成长中的困扰或矛盾”,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并与同学、朋友、老师或者家长沟通。
3、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心理问题往往是越关注便越觉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生活规律,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1、要建立一种“生理-心理-伦理”三理结合的,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要重视心理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此外,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提高全体同学综合素质的模式,在各大学深入开展的时候,要通过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以下12个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人生的航标-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2、建立真实的自信-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3、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与心理健康。4、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与心理健康。5、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心理健康。6、学会与他人相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7、审视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及性心理与心理健康。8、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绪与心理健康。9、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10、成功地走向社会-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11、了解你自己-心理测验与心理保健。12、学会求助与互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要建立全方位、多类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务机构,并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各高校至少应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各院系或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小组、学校医院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建立的学生心理门诊。同时我们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要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及学校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以兼职为主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逐步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试行资格认定制度,规范上岗管理,使这支队伍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保证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服务更加有效地开展。
4、心理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要有机结合。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大学阶段和大学校园内外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等新技术也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被广泛采用。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走向社会的激烈拼搏和竞争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动员广大社会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毕业以后能够马上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根据樊富氓等人对清华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a7范存欣等人在暨南大学1026名大学生作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2.8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有24.21%的学生存在病态人格问题。川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呈越来越大的趋势。“马加爵案”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极端表现。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迷惘期,正进人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经济不独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又面临学业、就业、学费等心理压力,及人际关系、爱情等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容易角色错位,导致心理冲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危及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不可等闲视之。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处于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更迭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意识逐渐加强,生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个人对众多可供选择的生活目标难以兼顾的矛盾心理加剧,了内心冲突;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不良而出现的种种困惑、迷惘、不安和紧张在明显增加……以上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所指出的:“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改变。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都与家庭环境有关。父母离异或不和、亲人病故、家庭主要成员不良行为的直接教唆和间接暗示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过分地保护和溺爱会导致子女依赖、胆怯、任性、骄横等心理倾向;过分严厉则会使子女产生消极、畏缩和迷惘的个性特征。但人在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对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有家庭事件对子女的影响是终生挥之不去的。因此,家庭环境也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
(三)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生理病变、身体发育状况等。根据材料已知:轻微的神经障碍可能与先天遗传和生长的内部环境有较大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个人的容貌、身材、生理缺陷等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诱因。心理因素归根结底是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一经形成,又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偏差而爱钻牛角,受到挫折后一撅不振,自暴自弃,对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长期郁闷而产生心理疾病;有些则由于自己缺乏自制力、情绪易冲动或忧郁而产生心理问题。而且现在的青少年生理成熟的年龄普遍提早,而同时社会对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人们的求学阶段也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了所谓“社会成熟后延现象”。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学校生活因素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同于中学,大学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有许多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这完全不同于中学时老师包办一切的学习情况.因而也就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作为大学生,要独立处理一切生活琐事,协调人际关系等,这都是摆在不少学生面前的突出困难。在高才云集的大学校园,中学时代的优越感被成为芸芸众生的普通学生的感受所代替。“我不是尖子生了”、“我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我怎么变得如此笨”等等此类意识引起很痛苦的失落感。有些学生因所学专业不理想而丧失学习兴趣,觉得前途无望。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而出现心理障碍。教育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没有硬性规定,《纲要》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得到落实。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而且心理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因此,要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不断检查,反省自己,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培养锻炼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自觉主动地培养、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平时主动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尽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扩大交往范围,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了解接受自己,以便得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已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相信自己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
(二)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卫生工作尚未普及,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专职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员还很少。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个环节还比较薄弱,应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弥补其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服务。但是,不少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种偏见或忌讳.认为进了心理咨询的门就意味着自己是不健康的人,会被指手划脚。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部门应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丰富载体,有效利用QQ,E一mail、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咨询或交流,这样可以避免面谈时向老师暴露个人隐私的尴尬,学生更乐于真心的反映个人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咨询并不是心理不正常者的专利,这也说明了学校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 为了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大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川同时可以通过广播、讲座、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另外,在新生人校时,要通过运用心理量表测量,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这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有效的解决,也有益于大学生形成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锻炼能力。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具有认识和调节心境、育才及娱乐的功能,对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为了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学校应加强环境的美化和管理。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舍、校园景点、运动场地、甚至教室的墙壁、桌椅的色彩都应认真考虑、精心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品味到宁静恬淡的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校园的文化环境是指学校精神、制度等,它应该有乐观和谐的气氛、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气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学生信心。
(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统一分配毕业生的政策不复存在,这就使得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场上的择业困难,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在辛苦四年后,找到的工作待遇甚至还不如没上过大学的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心理极度失衡;有些毕业生因在竞争中失利而长时间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变得自卑、忧郁、烦躁;还有些毕业生因面临着个人理想与家庭意愿、事业与爱情、就业与深造等方面的两难选择而焦虑困惑,一筹莫展;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是避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颇受社会各界关注,各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一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项工作在专业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教师群体,其较为欠缺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瓶颈[①],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步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也逐步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呼唤。
本文试从多角度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一支受过系统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于2001年3月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于200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完善,但是这一标准有别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标准。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兼具双重身份,既是高校教师,又是心理咨询师,但其工作性质又决定了他们既不同于普通的高校教师,又有别于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与一般意义上的标准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出台面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严把入职关口,规范职业资格认证
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从业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很多是辅导员或其他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主要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师生比平均达1 :10 986[②] ,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加上由于人手不足,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是疲于应付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无暇有深度地开展工作和潜心钻研,这样一种状况很难适应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把入职关口,积极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应拥有的良好个人品质与专业情感。相关部门要制定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通过考核等方式颁发资格证书,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论文大全。资格认证可由教育部门规定考核科目,制定考核大纲,只有通过资格考试并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员才能取得任职资格。论文大全。高校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评估制度,以制度规范职业的专业化。
三、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和保证,因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规范及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和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经不断修改和完善后,逐步形成一个成熟的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注意全员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职前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培训与督导相结合。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培训、方法技巧培训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训练,不仅使专、兼职教师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理论、方法、技巧,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还要使其职业道德和行为符合专业要求。
四、加强个人业务知识的进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知识的传播者、心理辅导者、教育咨询者、生涯规划指导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其工作内容涉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问题,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问题,专业兴趣和学习方法问题,青春期生理、就业心理问题等,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方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永葆其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教师一方面要主动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导师带教、专题研究、集体备课、观摩研讨、典型示范等校本教研活动,另一方面也要争取机会参加各种专业进修、职后培训活动,此外,还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其思想动态和需求。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集多重角色于一身,为了能胜任多重角色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需要集多种能力于一身:一是要具备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困难与困惑,并且在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给予应有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充当忠实的倾听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倾诉环境;四要具备心理测量与评估技术,能科学地评定学生的各种心理异常状态和人格能力倾向;五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既要给学生上好每一堂心理素质教育课,又能从事心理辅导、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而要具备上述能力,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秉着研究性的态度,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逐步积累直接经验,并通过理性化将实践经验内化为自身的实践智慧。论文大全。
六、重视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
著名教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也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③],虽然外部的教育和刺激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基本的专业素质,但却无法促使不断地自我更新和成长,只有经常性地在教育教学和个案辅导中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才能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走向专业成熟。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在工作中建立自我剖析档案,以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并采取相关措施。此外,在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过程中还要经常记录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或者是对自身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从而为事后回顾、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
七、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合作
与同行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可以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教师,要积极参加一些专业机构和团体的活动,这样做能够和同行、专家之间进行研讨、交流、沟通,虚心吸纳他们的成果、经验或建议,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也能通过交流和合作来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加快专业成长的进程。
Strategies onMental Health Educa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aiJing
(Nantong University, Jinagsu Nantong 226007)
[Abstract] It demands a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educators group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research onstrategi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ollegesgreatly contribut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o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college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mental health educators;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参考文献:
[1]罗孟祥.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5):124-125.
[2]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2006,(6):64-65.
[3]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126-127.
[4]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4).
[5]鲁克成,李兰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业化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7,(9).
1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特点
1.1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求助倾向
个体求助行为是一个分阶段的内部决策过程,首先是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其次是自评估,判断自己是否愿意和有能力独立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阶段三为他评估,主要评估能否寻得合适的资源解决心理问题。大学生倾向于自助解决问题,在觉察问题之后,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自己消化或者解决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隐蔽的原因。当自助阶段不奏效时,大学生会考虑向关系密切的人求助,多数大学生仅在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选择专业心理求助。不少研究发现,在一般问题上,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其次是家人和恋人。虽然心理咨询师极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求助对象,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求助非专业人员后,也会视心理咨询师为第二或第三求助对象。
1.2因问题而异的求助对象
大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类:人际、情绪、自我规划发展、恋爱、家庭关系矛盾、学业以及其他的病理性问题。尽管大学生心理求助表现出相似的过程,但在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又有所差别。例如,学业问题较倾向于向朋友和老师求助;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更倾向于向家人和朋友求助;恋爱问题优选寻求朋友和恋人的帮助;而在情绪问题上,向学校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根据问题的风险性和可控性,有明显区分,当问题变得相对不可控时,更容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1.3相对淡薄的求助意识
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相对薄弱,不少大学生及时身处危机当中,也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帮助,或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或者专业心理求助,甚至多数学生宁愿极力掩盖心理疾患也不愿进行心理治疗。秦向荣和马莹[4]对上海1139名大学随机进行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大学生对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熟悉;高东的研究中不了解不熟悉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廖文娜[6]对高职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2/3的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并不付诸行动,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更低,仅有一小部分会主动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影响因素
2.1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2.1.1年级的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对心理求助的态度显著比低年级开放,大二、大三学生在求助的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大一[8]。年级的差异既与个体的成熟度有关,也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的影响。刚入校的大一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经常出现心理困扰,再加上心理健康常识比较匮乏,容易导致对心理疾病的非理性认识。随着大学生涯的发展和心理教育教育的推进,大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理性。
2.1.2性别的影响:女生的求助态度相对积极,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求助,而男生更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中发现,男生的专业心理求助可能性反倒更高[10]。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可能会影响性别差异。一是性别角色意识。男生在成长中接受了很多特殊的价值观点,比如不要轻易显露感情、要更加独立、更被期待着自行解决问题等,因此表现出一般求助行为相较于女生少。二是个体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女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比较完善,更容易求助于身边的熟悉人群,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例较高;而男生由于资源和性别角色问题,在难以向身边熟悉人群求助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会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1.3出生地及家庭影响:农村生源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较少,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城市生源学生则更愿意进行心理求助[9-11]。农村生源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审慎、内省、有自卑感、独立性强,他们对心理求助可能存在更多的负面评价,接纳度更低,主动求助的动机不强。而恰恰是这类学生,在经济和生的适应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冲突,更需要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国内少有提及家庭关系的研究,余晓敏和江光荣[9]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地位会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刘艺龄等[12]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求助态度影响男生的求助态度。但是,国外有大量研究发现,与母亲之间的交流和对母亲的依恋安全感是预测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显著变量,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有正相关[13]。因此,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也是存在的,只是尚缺一些实证研究,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2.2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2.2.1专业心理帮助的可获取及可信任程度:专业心理帮助在国内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即使在相对容易获取的高校里,心理咨询机构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归纳国内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因素值得思考。①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存在感和可获取性较弱。很多高校的宣传工作不足,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结构的功能、原则及心理咨询人员的职责等不了解;有些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相对偏远,大大降低部门存在感,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的可能性。②大学生对高校专业心理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咨询师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对兼职咨询师的准入资格宽松,后期的培训和督导不足,从而导致专业心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学生的首次心理求助体验将会直接影响其对专业心理服务的态度。③大学生对专业操守的不信任。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求助原因和咨询内容暴露给辅导员或周围同学。如何提高咨询的保密性和学生的信任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使用率的重要因素。
2.2.2污名的影响:污名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某种负面的、不受欢迎的属性,导致其价值受损、身份被贬抑。有学者认为,污名是阻碍大学生寻专业心理帮助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名,未来访者比主动来访者更严重。关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不愿意参加心理咨询,绝大部分(77%)是因为怕被误解,认为一旦去咨询,就是心理上有问题,怕被同学嘲笑疏远。充分表明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心理疾病污名,突出地反映了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3对高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高校大学生关于心理疾病的认知还处于低认知、浅层次阶段,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实现适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客观认识和接纳程度,降低污名。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诸如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等方式,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加强学生除了课堂教育的之外的知识吸收,使大学生更快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三,针对不同群体重点引导,诸如男生群体、农村生源学生、带药上学学生等,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观念,一方面,树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意识,在遇到较大压力和心理冲突时能够主动进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非专业人员求助的可能性。
3.2努力构建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氛围
鉴于大学生对非专业心理求助较高的需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求助特质,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大学生心理求助品质与社会支持系统共同提高。一方面,努力形成友爱、和谐、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挖掘身边的社会支持,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以学生团体的形式开展活动,或者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互助式的团体,由专业人员予以指导,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求助的顾虑,同时扩大心理教育的覆盖面。
3.3提高专业心理服务水平,增加学生的信任感
大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一是在于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之外,心理咨询中心也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宣传,提高存在感,降低公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陌生感和神秘感,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却求助无门的情况。另外,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需要有所保障和进一步加强。不少专职教师在校期间的系统心理咨询培训不足,入职之后也是边工作边练习的状态,再加之目前高校难以保证足够的咨询师资源,多数采用专兼职相辅的工作模式,这样专业性也大打折扣。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需要加强其实务能力的训练和实践;对于兼职咨询师,可以适当提高其准入标准,严格把握兼职咨询师的资历。服务期间,做好专、兼职咨询师的工作考核,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要求专、兼职咨询师参加统一的督导,在督导或者同辈督导中更好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鼓励专职、兼职咨询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2]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3]段文婷.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决策过程的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秦向荣,马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的现状及思考———基于上海市1139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2):92-96.
[5]高东.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求助行为调查[J].华夏医学,2009,22(4):723-725.
[6]廖文娜.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和教育对策[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3):54-57.
[7]李凤兰,周春晓,董虹媛.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72-79.
[8]汤芙蓉,闻永.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95-1499.
[9]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6-428.
[10]王海萍,王玉芹,吴超荣,等.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15,8(5):51-58.
[11]王亮.当代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实证调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18(2):251.
[12]刘艺羚,侯志瑾,黄罡.父亲心理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求助态度的影响:依恋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59-162.
[14]陈英俊.污名是阻碍青少年心理求助的主要因素[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6(3):46-49.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社科项目“积极心理健康视阈下图书馆阅读疗法推广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SZ134043)中期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7日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特点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1、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但缺乏社会的磨砺,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改革,给大学生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所以部分大学生会把这种无奈看作是自己的无能而产生了自卑心理。2、大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的高考选拔走过来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进入大学后,很多人感到在学习上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头上的光环不再耀眼,又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丧失了竞争的胆量和勇气,把自己封闭于孤独之中,逐渐陷入自卑的境遇。3、个人生理缺陷导致的一些生理方面出现的现象是无法改变的,无形中阻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形成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的行为特点,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游离于集体之外,对外部环境和世界有一种不安全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其自卑孤僻的性格。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1、自我意识产生偏差,表现为过分地自我接纳与自我拒绝,适应能力不足,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立性比较差,攀比意识很强,过强的自尊驱使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如别人的现实,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状态极易产生依赖性、自主性相矛盾的自卑心理。2、对事物的自我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缺乏认知,个体的能力、人格、动机需要等因素致其目标无法实现,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学业中的失利等看作不应当发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概括化地强调消极的一面,产生自卑心理。3、社会比较是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前提。李维在《心理学百科全书》中指出,自卑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人或物的比较。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或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不如他人,或不及标准时,就会产生自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在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对自己各方面的不合理评价造成的。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
1、自傲。自卑心理有时会以自傲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有的同学明明不擅长某项活动,自卑于这方面的能力,却以不感兴趣甚至鄙视的态度来掩饰。对待异性也是如此,明明自己配不上对方,却用藐视的态度挖苦对方,“这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就有着自卑因素。
2、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出现自卑感后,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放弃努力、自暴自弃,甚至到了自毁的地步。
3、逃避。身体因有缺陷而产生自卑感的同学,往往采取回避与别人正面交往的方法来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还有的学生因对环境的不适应,加之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不融洽,觉得事事都不顺心,怕面对现实,想通过退学来逃避现实。
二、阅读疗法助大学生走出自卑心理
(一)阅读疗法的优点。阅读疗法是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精神病的治疗。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图书情报学词典将阅读疗法诠释为:为精神障碍者或行为有偏差者选择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方法。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自发生之日起就具有治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产生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心理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锻炼器官机能的作用,从而收到保健祛病的效果。
1、排遣烦恼。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面向广大师生进行阅读疗法的推广工作,从有代表性的部分大学生调查问卷中看出,读书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理想方式之一,阅读疗法深受大学生喜爱。一大批因自卑而有交际困难的学生从《交际与口才》、《演讲与口才》和《卡耐基交际大全》中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许多因恋爱而苦恼的大学生从《心理医生》杂志中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性和婚姻”的讨论中受到启发,能够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问题。
2、振奋精神。大学生因失恋、学习成绩差、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原因而导致的自卑颓废,通过阅读质量高、内容新和积极向上的书刊可以振奋精神、增强意志力、控制情绪、克服困难。
3、容易实施。学校图书馆是一个人人都去的场所,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治疗,不泄露任何隐私,无精神压力和顾虑,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心理卫生知识。经济、简便、及时。找心理医生,仅心理咨询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咨询的时间也往往受到很多限制。而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无偿的,书刊可以随时借阅,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随时阅读,不受场地、器械等限制。
(二)阅读疗法运用方法
1、成立一个以心理医生为指导。组织图书馆员与大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研究团队,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进行。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阅读治疗术语,设计调查表和对研究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馆员进行阅读疗法讲座,介绍阅读疗法的优点及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目录及类别,搞好阅读治疗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则架起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当好阅读疗法研究工作的助手,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2、创建阅读治疗阅览室。其藏书必须有针对性,集中展示那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以人文社科类新报刊和心理指导类专门文献为特色,确保阅览室的文献能产生预期效益。阅览室要美观、优雅、整洁,让那些需要阅读治疗的大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转换心情,缓解心理压力。阅览室馆员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给大学生以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疏导,通过善意的关心帮助和积极的阅读指导,赢得学生的信任,实现与大学生心理沟通,为阅读治疗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利用一切宣传设施,大力推荐介绍阅读疗法。开展阅读疗法讲座,鼓励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走进阅览室,通过阅读,解决心理问题。也让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及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优秀文章推荐到校报上发表,以达到一人读书、众人受益的目的。在阅览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或与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对网上求助者,配合心理医生开出阅读书目,进行阅读治疗。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方法。
4、好书推荐。阅览室老师给有自卑倾向的大学生推荐心理学方面的书刊,这些书刊是心理专家们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总结。《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等心理期刊以大量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读者说破了一个又一个迷惑,传播了心理健康知识。读者不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答案,而且还能进一步发现隐藏的危机。这种预防式“心灵鸡汤”能给许多迷茫的心灵送去慰藉,焕发出青春活力。
5、书方验证。通过实践调查得出,最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自卑心理问题的书有:《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心理世界》、《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演讲与口才》、《读者》、《青年文摘》、《做人与处世》、《人之初》、《故事会》、《家庭》、《知音》、《微型小说选刊》等。而帮助最大的图书有:《卡耐基交际大全》、《解除苦恼大全》、《怎样解除焦虑与烦恼》、《走出情绪低谷》、《如何排除你的烦恼》、《自卑挑战》、《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浪漫爱情的心理奥秘》、《名人传记》、《罗兰小语》、《名人名言》、《世界的智慧》丛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故事》、《少年维特之烦恼》、《自卑与超越》等。
三、总结归纳
根据河北联合大学阅读疗法实证研究调查报告显示,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常有的心理困扰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人生目标不明确94%、心烦焦虑81%、孤独81%、忧郁悲伤76%、性困惑76%、自卑75%、厌学67%、恋爱苦恼63%、交际困难61%、就业压力41%。
2013年黄晓鹂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量,共发放问卷600份,根据SCL-90常模提供的参考标准进行阅读疗法心理干预实验。阅读疗法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除敌对因子外,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阅读疗法干预前是同质的。阅读疗法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低于对照组(P
总之,阅读疗法能够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处理好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总之,阅读疗法是易被大学生接受且疗效显著的心理治疗方法。把阅读疗法用于解决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新途径,对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而90后作为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体验者,也是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传媒的受害者。[1]因此, 90后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不同于前人,他们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然而当社会正对他们前卫的思维、张扬的个性、另类的行为进行讨论时,他们的身影已前无声息地遍布高校校园,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和主旋律。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校园中的极端事件频发,让人们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也只有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足够的研究,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如自杀、伤害他人这些原本不该出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的悲剧。本研究旨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和分析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以进一步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对象及问卷
1、研究对象。通过微信面向全国大学生线上发放151份调查问卷, 一共收回131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回收率86.75%。其中男生47名,女生84名。大一的同学占58.02%,其他三个年级比重相当。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2、问卷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自评调查问卷”。除了基本个人信息,其他问卷问题均参考多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如《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等。个别问题则来自于当下时事热点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改编。
3、数据分析。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进行横向纵向的计较,计算出相应百分比。
三、分析与结论
1、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除了人际关系问题外,调查发现超过60%的同学表示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最大的挫折,其次为恋爱不成功和不适应宿舍生活。此外,父母的期望也会多多少少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还有少部分同学因和同学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感到有压力。
2、普遍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够满意。通过数据汇总统计,从一分到七分,多数同学给自己心理状态打分在5分左右。还出现少部分3分上下的低分。而敢于给自己打满分的同学则是少之又少。9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樗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 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2]
3、 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深层次的反思。就拿一个小点为例,当问及“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哪些令自己不悦的地方”时,多数同学给出的答案局限于“无话可说,不熟“、”比较矜持被动“、”有时候找不到话题“、”被别人嘲笑普通话不标准“、”不爱跟男生说话“、”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适应南北方说话技巧与方式“、”表达能力不好”等浅层次、表面性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同学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比如“有时候会瞧不起别人,态度不太好,而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下意识维护自己利益而拒绝别人一些请求”、“过于凸显自己”、“对他人不能完全信任”、“有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在问卷中还出现了类似于“目前还没有”、“一点都没有”这样的回答。人无完人,在优秀的人也会存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反思,但是力度与深度不足。
4、缺少释放缓解压力的途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35.88%的同学在压力面前选择“顺其自然、自然调整”,8.4%的同学选择消极的“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仅有六成左右的同学能选择较为合适的途径,如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或是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基本上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能主动寻求各种心理调节措施去减少压力带来的消极后果。[3]
5、学习状态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方面。在回答“对自己目前专业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时,只有半数左右的人选择了“很喜欢现在的专业,会为此努力奋斗”,有38.9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学多少随缘”,其余的则选择了“特别不满意,不会为它太过努力的”。
6、对未来前景不够乐观。近三成的同学经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61.07%的偶尔会感到担忧与困惑。当回答“当前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就业能力”时,相关工作和实习经验、沟通和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个选项所占的比重几乎相当。这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缺少多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
8、整体价值观与心理状态仍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近40%的人认为“感觉所有的人都很好相处,大家都很善良”。56.49%的人觉得“部分是好人,但总有那么几个让我讨厌的人”。在所有发放的问卷中无一人选择“感觉所有人都在针对我,我做什么都会被讨厌,而别人的做法我也都看不上”。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并不抱有敌意或是偏见,能理性地与人交往。数据显示,半数的同学偶尔会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41.22%的同学则表示经常思考。很少部分的同学很少或未思考过。近97%的同学对服务行业(清洁工、服务员等)持尊重态度,认为也是一份服务大众的职业。这表明大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相关建议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4]因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引导当代大学生向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观念、改善管理、改进教学、拓宽社会活动领域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通过问卷,大学生们表达出了部分自己的需求,学校可以以此为参考,转变方式更新手段,进行新事态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