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小学语文教材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6: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篇1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既如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性——人文教育因素,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美好的人文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品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环保类文章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和美好的人文情操。

大自然向世间万物无私地奉献着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空间和能源。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呼吸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沐浴阳光;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饮水;如果没有大自然,万物将无法生长,人类也必将灭亡。可见,大自然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胸怀博大、无私奉献的物质载体,是比人类的智慧更高级的生命载体。

为了让每个青少年都明白上述道理,为了培养学生最起码的环保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文质彬彬的环保类文章——《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等。教学上述课文时,我们如果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将环境保护意识也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爱护自然,爱护地球,爱护我们身边的动植物等,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生存空间,就是爱护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生命等道理;让学生明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等道理;引导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等,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实行垃圾分类、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关爱他人、感受真情等内容文章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的人文品格。

同情、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早在唐代,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曾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雷锋就曾用自己微薄的津贴支援灾区人民;而今,被誉为“全师学雷锋标兵”的郭明义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把扶危济困、播撒爱心当成毕生天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被人民群众亲切的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为了将上述美好传统代代相传,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高尚品格和美好情操,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下列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等时,充分挖掘上述文本中所蕴含的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之精髓,将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倡导、鼓励学生在学校时帮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出门在外时帮助盲人、老人等过马路,公共汽车上为孕妇、老人、身患残疾等旅客让座等;教育学生当家人、同学或朋友心情不好、需要找人倾诉烦恼时,要学会倾听、学会安慰并尽量抽出时间真情陪伴家人、同学或朋友,给他们以温情和关爱。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立志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的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和美好的人文情操。

诗是我国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艺术性地表现社会生活和诗人的精神世界。我国素有“诗国”之称,素有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表明古典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入选的古典诗词,在语文教材中犹如一颗颗在苍茫、深邃、广袤的夜空中闪耀着奇光异彩的明星,释放着神秘而又巨大的人文教育能量,为我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本资源,教学时,我们必须加以充分利用。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这一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具体赏析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境及这首词表现的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的同时,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美景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或手中的画笔描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表现的优美、恬静之画面,也可以引导、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表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夏夜美景画面,并引导同学们呼吸、徜徉、陶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所展现的神异、宁静、甜美、丰收等自然风光图画中。如此,则既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体验和熏陶,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幸福、甜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美、恬静等田园风光的无比热爱之情,更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豪情壮志。

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篇2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篇3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受和领悟到生命的有限、唯一和不可逆转,思考生命价值的存在意义,在人生中体现其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生命珍贵的教育。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是短暂的,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鲜活的生命有可能顷刻间就划上句号。现实中,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压力。这时,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压力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那么,消极的因素也许能转变成积极的东西;但许多学生缺少耐挫力,所以,当他们抱怨“累”“无聊”时,其实就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念头一个个打消,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要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

(二)生命价值的教育。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前途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期许,面对与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更出色的同学,他们很可能只是普通一员,这种普通一般的状态会使他们不禁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受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有的学生把生命的价值视为赚大钱,住大别墅,做大官等。这是把生命的意义视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学不只是为进入社会之前的人生准备,还要怀抱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三)生命安全的教育。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的价值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教育领域中,学校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精神的成长,还要防止可能伤害生命的行为发生和出现,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事实上,大中小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经常有发生。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有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不等于自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

二、汉语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因素

无论是小学汉语教材还是中学汉语教材,都有关于生命教育题材的语言材料。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双语班使用)做了较为细致的统计,如表1展示的内容,系小学教材中生命教育篇目,教师在确定情感与态度目标时就可以结合生命教育去完成。汉语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这些承载着人类生命智慧的语言材料融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进而转化为其精神世界的—部分,达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材料时去体验生命内容,感悟生命的珍贵、生命的价值、安全的重要,帮助学生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建议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汉语教学中

目前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也是我们各学科教师的任务之一,汉语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因此,汉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这个问题上责任重大。然而,提高汉语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指导教育能力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汉语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应的理论素养,要在每位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生命教育,发挥模范作用,还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说教,要以情动人、以境育人、以榜样服人。“生命教育”追求的教学境界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意义,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篇4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篇5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现行小学语文新教材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诸多特c。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在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时,应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

语文学科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忽视对语文学科人文内涵的挖掘。

那么,如何挖掘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呢?我以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给学生要团结友爱。在学ǖ与j、q、x拼读规则时,我启发学生怎么才能记住,一个男孩回答:“j、q、x小淘气,见到ǖ眼就挖去。”“挖掉ǖ(鱼)眼”太残忍了!从孩子嘴中说出让人心灵震撼。还没等我做评价,就有小朋友说:“小鱼那么可爱,挖掉眼睛会死掉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顺势说:“小ǖ有礼貌,见到j、q、x摘小帽。老师相信大家都非常喜爱小鱼,都愿意和小动物交朋友。”

二、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中小学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的有利改革。人的学习活动有三种主要形式:体验、发现和接受。这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只是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感悟语言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这一过程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也需要学生更多地经历、体验和发现。但是我们知道:小学生知识少、阅历浅,需要教师讲解的情况也很多,这时就需要适当灌输,提供背景知识、讲解言语规律。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努力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另一方面对接受学习也不要完全摒弃。

接下来,我着重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敢想、敢说,通过质疑和发现解决疑问。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要大加赞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2.尽量运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疑难。我们要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正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活,就会逐渐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三、在阅读中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尽情释放生命活力。这是阅读教学强调“情感体验”的价值所在。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情境教育的创始人。她把课真正上成了美的教育,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她是这么组织的:

在学生初步诵读之后,引导学生诗意作画,问学生该画些什么?1生答:要画篱笆。师追问:篱笆要画成什么样的,密还是稀?生答:要稀一点。因为“篱落疏疏”。2生答:还要画小路。师追问:怎样的小路?3生: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4生:还要画树,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有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5生:还要画蝴蝶,因为“儿童急走追黄蝶”。6生说:“不能要蝴蝶,蝴蝶已经“飞入菜花无处寻”了。李老师提示一句:“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7生得到启发,说:“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了,但还是要画黄蝶的,要画在花丛中。”8生补充:“最好是被菜花遮住,只露一点翅膀,这样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在引导学生诗意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体验了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让生命的活力得到了尽情释放,这是灵魂的自由舒展,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课是发展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此并不够重视。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师对这一课程的认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内容丰富,综合了社区服务、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这样的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构建知识、塑造心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考察、动手做的形式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3.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还是学习方式上都是开放的,课堂上、校园中、学校外都可进行。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能随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能抓住现场生成的良好契机,灵活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最有价值的。

篇7

二、王安石的人才观对我国当下学校教育理念的启示

教育理念揭示的是教育的应然状态,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是人们对教育现象或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它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特点。[13]然而在当下的学校教育理念中,教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由此而衍生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在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教师的管理缺乏有效性与系统性;在教师的选拔与任用上缺少一定的制度保障等。纵观王安石的人才观,它反映了陶冶人才过程中某些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即使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尤其对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具启发性。

1.规范教师教育与培训,学用一致

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即王安石人才观中的“教”,亦即师范学校中对准教师的培养。目前一些学校对师范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或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脱轨。按照王安石的观点,对人才的培养,学校首先要有一套具体的培养方案———“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根据社会需求制定长远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上也应加强针对性,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师范生的教育中应遵循学用一致原则,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加强对其教学技能的训练,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微格教学,实现“讲———练———评”三位一体,从而使培养出的师范生具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但据一份对培训教师的调查显示[14],43.3%的教师认为“培训者一讲到底,方法非常单一”;不少教师反映,目前大部分培训内容过于抽象,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因此在培训之初首先应确定教师的学科背景,根据专业特长及所教科目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既要彰显学科性又要强调可操作性,用王安石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突出实用性,避免只重说教而使培训流于形式,这样教师才能将培训中所学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在培训中应注重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教师打破常规从而更好地教学。

2.加强教师管理,礼法并用

首先,提供物质待遇,即王安石的“饶之以财”。教师虽然神圣,却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需要生活,尤其在广大的乡村偏远地区,基于生活所迫,一些教师常产生倦怠心理,能够真正留下来一心为学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据一份农村地区教师调查问卷显示[15],在问及“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时,78.9%的教师选择“待遇”;在“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中,47.9%选择了“加工资、改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要想永久地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就要首先从生活上予以解决,包括教师的婚姻、住房、工资等,并通过各种福利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物质上有了保障,精神上才有动力,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教师以补课为名向学生收取费用,也可使教师“致其力以生天下之才(财)”,亦即“高薪养才”。其次,注重师德建设,即“约之以礼”。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在现代社会,物欲的满足往往带来道德的沦丧,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一系列“欺童”、“辱童”事件已经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迫在眉睫,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予以反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知识内涵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条。只有道德上的不僭越,教育中才更能体现出人性化来,教师也才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学生,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即“以礼约才”。再次,加强法制建设,即“裁之以法”。有时单纯依靠“礼”、“德”并不能杜绝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此时就需借助法律效力。这里所说的“法”不仅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违法行为而言,同样适用于侵害教师权利的违法行为,为此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等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对教师的责任与权利从法律上予以约束和规范,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即“依法育才”。

3.规范教师选拔制度,量才录用

在选才的问题上,首先就是要识才,应“精察之”、“慎用之”。但当下许多学校在选拔教师时仍存在着仅以具备教师资格证或选拔考试的分数为依据的现象,虽然“强记博诵而略通于文辞”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但真正的实力则来自于教学。对此,王安石提出了“知人则哲”的观点,即要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就不能为其表面假象所蒙蔽,要以“试之以事”为考察的核心,这才是检验培养出的人是否具有务实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不同,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不能求全责备。对此,王安石明确指出“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16]通才与专才各有利弊,只有将其安置在合理的位置方能扬长避短,因此,在教师的选拔上,中小学应以通才型的教师为主,而高校则以专才型的教师为最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优势,真正做到量才录用。

4.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任人唯贤

首先,“任之以专”,即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所以王安石说:“夫人之材成于专而毁于杂”,这就要求学校在任用教师方面“用其长”、“用其专”,而不能为解决师资问题实行跨科教学,如此才可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并在所属的教学领域内有所建树。其次,“任之以久”,即对人才的任用要相对稳定。在王安石看来,“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17]就是说通过对人才的长期任用来考核其政绩。对教师而言也同样如此,“用其久”既可以使之有充足的时间发挥才能、展现教学成效,又可避免因频繁的更换任课教师而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压力;同时还可发现不称职的教师,或勉其努力,或“固知辞避而去矣”。再次,“任之以信”,即用人贵信。王安石认为既然用人就要“信其忠而不疑其伪”,疑则勿任,任则勿疑是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但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往往设置了太多的规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得不按部就班,甚至批量化教学。同时,学校的过多干预也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手足无措,更有甚者,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弄虚作假,致使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任务与使命。所以,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学校应该少一些框束,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规格,多一些默许,尤其对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应大力支持,从而使其在教育领域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如东北师大盛连喜教授提出的“尊重的教育理念”[18]一样,学校不仅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更应该尊重教师。

篇8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以基础的诗歌作为参考依据,并要符合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老师还要考虑诸多因素,从而进行全面的诗歌选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

首先,诗歌的选取主要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了解,而且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挑选合适的诗歌进行学习。诗歌本身就具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文学底蕴的特点,而文学功底是要一步一步培养的,因此在合适的阶段选择正确的诗歌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作用。而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学习。

1.老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识字情况,从基础开始的,一年级小学生对于所学的字还是有限的,对于语文欣赏的功底也较弱,因此就需要选择较简单的诗歌,就像是《悯农》、乐府诗歌等等理解起来较简单的诗歌,当然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积累知识就像是建造房子一样,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建筑更好的房子。

2.小学教材的选用也需要老师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看学生的回答情况就可以大体知道学生的学习速度与学习质量。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因为在教学与学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老师既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诗歌,也需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诗歌作为学习的教材。

3.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需要学校对每个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学校主要就是对学生的教材进行采购,对于老师积极创新教材的方法学校要给予一定鼓励,这样也可以促进老师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二、诗歌选用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会选用一些更好理解,情感更加明显的诗歌,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其语文基础能力,而选用教材的工作也不能只是和原来一样。我国现在教育制度不断变革,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而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教材,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语文的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就会带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其次,就是老师正确选择教学教材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肯定,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就会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篇9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整个知识系统展现的成功与否都与老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会因为课文在性别描写上的差异产生错误的引导,但这都是不影响教材大体的导向作用的,因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性别的差异使学生在生活上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差异,进而会出现一些问题,而防止这些问题的产生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看待。目前,教材的使用存在的问题都表现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于老师用什么办法去改变学生的态度。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

1.与现实生活差距比较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教材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尤其在性别差异突出的课文上。在辽宁省某小学中,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辽宁省地处东北,生活环境淳朴,教材在专业水平与内容上都是比较保守的,且在生活适用性的研究上还是缺少深度认识。另外,由于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当前儿童教育脱节,教育与实际衔接不上,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存在性别差异的情况下要想办法改变编制机制与方式,以便于减轻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产生更多的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并让其能够思考生活问题。

2.老师的讲解方式被限制

作为小学最重要的一科,语文成绩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成绩的好坏往往与老师的讲授方式有关,如果教材在性别的描写上有很大的差异就会造成老师讲授时的不便,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反过来说,如果辽宁省的小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课方法或许学生的成绩就会有质的提升,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了解语言的乐趣,进而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对生活更加积极。此外,有学者表示语言的学习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因为语文的课文都是来自生活的,因此,只要老师能够研究教材的特点改变讲课的方式,就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有意义。此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才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工作做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语言在运用层面的作用,而语言的学习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一个主要方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二、语文教材性别差异的改善方式

1.要编写与生活更贴近的课文

教育的出现就是因为要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人类在物质条件逐渐富足的同时还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这种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而出现了专业学校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对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的后果就是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离。在此需要提及的问题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改变是随着社会形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教材与生活实际贴近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可以让孩子更深刻地认识生活的乐趣,为未来的完美生活打好基础,达到教育与生活共同发展的目的,形成成熟合理的生活观念。

2.教材编写要以学生的爱好为出发点

因为语文教材是教育形式的一种体现,在微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入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生活的特征。由于教学是一种需要技巧的工作,所以无论是教材的编写上还是教师的讲授方式上都要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学生更快接受教材所要传递的理念,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体现教材作用的根本方面,在过程中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有利于老师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宝贵的意见。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的性别差异,就要通过改变课本的内容去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防止学生对性别差异过多的注意,同时,对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也是非常有作用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差异问题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对性别的区别在一定程度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对辽宁省小学教材的研究可以发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材中的性别差异发挥不同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教材的真正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呈现出众多新的特点。本文旨在梳理新课改以来有关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的文献,在此基础上,考察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研究的薄弱点,寻找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一、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超星读秀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以“小学语文教材”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相关文献600篇左右(截止至2015年3月),其中期刊文献530篇,硕士论文70篇,博士论文2篇,会议论文10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本研究先梳理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的文献量,以期整体把握教材研究的趋势。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新课改以来对语文教材的研究明显增多,笔者认为其原因是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实施,使研究者及一线教师加大了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二)文献内容分析

教材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为了对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做更近一步地把握,笔者在对文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这两个方面分析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

1. 研究的内容

(1) 价值取向的研究。时下,公众对语文教材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也遭到非议,究其原因,即是当下语文教材编写价值取向的问题。纵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三大缺失:一是经典的缺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选文要求:“必须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以典范性为主。”然而根据统计,80%以上的经典作品都多少被改动过。二是儿童本位的缺失。近年来,随着民国教材的升温,一些研究者先后从儿童文学的视角来观照教材的选文,提出建设儿童文学化的小学语文教材,以期选文能更加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真实性的缺失。对于教材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的争议。二是现行教材是否涉及剽窃和篡改的问题。

(2) 性别角色研究。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教材承载着将儿童培养成健全个体的任务,其中包含了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平等的性别意识,以使其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新课改以来,广大研究者开始了对语文教材中性别角色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教材编写者应当改变观念,不仅考虑到对于社会与时代的真实描述,同时也应当表现出一个相对丰富的、平等和多元化的性别文化。

(3)范文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新课改以来对于范文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文学作品方面。已有研究涉及教学儿童文学选文与编选儿童文学选文两个方面,指出在编选儿童文学作品时要慎重,应选取贴近孩子们的心理,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作品,要均衡不同体裁儿童文学选文在小学各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分布,提高儿童文学选文的趣味性和哲理性。

(4)知识系统的研究。语文教材如何选择和编排知识对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知识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有关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研究集中在语言文字这一块,尤其是“识字写字”这一部分,很多研究者从语言学的视角考察教材中汉字的量、序、法等问题,而对其他方面鲜少涉及。

(5)助读系统的研究。助读系统主要包括导语、注释、插图、练习等内容,通过整理分析资料,笔者发现目前对助读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主要集中于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研究,其他几个方面鲜有提及。就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研究而言,研究者们从插图的功能、分类、内容以及插图在教学中的使用等方面做了探讨,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主体欠妥等。

2. 研究的方法

对科学研究而言,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去审视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的现状。就目前的文献来看,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

(1) 比较研究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提高。比较研究法是极具代表性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国内各版本教材比较。就目前国内各版本教材的比较来看,比较的对象以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第二,同一个出版社课改前后的教材比较。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依据新课标编制的教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研究者通过对同一个出版社课改前后两套教材的比较,分析新版教材的得与失。第三,中外母语教材比较。通过中外教材编写理念、选材内容、编排结构、练习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发现我国教材编写的优点及不足,为我国后续教材的编写提供经验。

(2)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是文章写作的基础,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整理分析,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研究现状,找出研究不足之处。

三、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语文教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通过对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层面的关注。文献量方面,新课改以来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不断增多,文献类型完备,其中硕博论文和会议论文数量的日趋增多,表明了该领域的研究受到专业群体的重视。内容方面,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已经涉及价值功能、教材内容、编排体系、结构以及对语文教材的使用等多方面,由此可见对语文教材的研究较为全面。

(二)研究不足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呈现出不均衡性。一方面,研究内容差异明显,受文选型教材的影响,有关选文的研究最为丰富,尤其是对儿童文学选文的研究;与此相对,性别角色、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旧相对匮乏。助读系统中插图研究较多,而对练习、导语等研究较少。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知识系统、训练价值等内容受到研究者的冷落。第三,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论研究薄弱,这需我们今后加大研究力度。第四,对语文教材使用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宁冬梅.小学语文教材演进态势说要[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篇11

教学中,学生只有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才能产生自主参与、自由参与、自由表达的强烈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创设最佳的讨论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发表个人见解,在讨论与交流中达成共识。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与教师成为平等的学习主体,组成共同的学习体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才能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为学生的激烈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讨论是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展开的,课堂上不能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不是一人堂,而是群言堂。我们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鼓励全体学生都勇于发表个人见解,让课堂上出现更多学生的声音。

再次,善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要当成一种进步来对待,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与勇于发言表示肯定,尤其对于学生富有创意的发言更要给予表扬,以此来激励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的激情。

二、科学组建小组,奠定讨论基础

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的分配非常重要,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效。学生受主客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分配小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我就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配,这样做的优势在于:组内异质:好中差各层次学生都有,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来安排角色,真正发挥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优生带中差生;组间同质:各小组成员实力相当,这样更利于在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

三、把握讨论时机,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讨论,时时都宜进行讨论,只有把握好讨论的时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讨论的作用,使学生顺利解决问题。

(一)新旧知识衔接时

学习本身是一个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与思维,进而得到新知的过程,因此,新旧知识的衔接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来学习新知,看到自身的进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灵活运用。

(二)学生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

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动机,希望通过小组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我们既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为基础,同时又要超越学生的基础,设计富有深度与广度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欲望。

(三)问题呈现开放式时

开放性的问题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中思想与思维进行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萌芽,从而使学生突破标准答案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把握讨论时间,让讨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