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6: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学研究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篇1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学者庞巴维克于十九世纪末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开始广泛关注这一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90年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问题。我国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该理论迅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运用该理论来研究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成为新的认识视角。本论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通过在对J大学毕业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二、社会资本理论

关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同学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界定。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到社会学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表现在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许多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各种结构之中,并且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主要有三种界定:一是认为社会关系网就是社会资本,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二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三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周围的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

本文中“社会资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结果就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资本。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当前学术界所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结合实地调查得,这即为本文的出发点。

(二)实地调查

笔者在实地调查中,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100位即将毕业和已经毕业近一年的大学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

表一 样本构成表

人数

(人) 所占比例(百分比)

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生 10 10%

已毕业近一年的本科生 90 10%

已找到工作 87 87%

未找到工作 13 13%

家庭因素(父母、亲戚、父辈关系等) 37 37%

社会因素(家教、兼职等所积累的社会关系) 16 16%

学校因素(老师、同学、社团组织等) 11 11%

专业因素 14 14%

其它原因 9 9%

笔者在调查中将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三大因素作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调查发现这100位受访者已经找到工作的87位同学中有64位是通过这三大社会资本因素来获得工作的,约占工作人数的74%,可见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获取就业信息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就业信息的获得,但如今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加上出于节约人力、物力的考虑,其招聘信息往往在小范围流通,从而使只能有一部分人获知招聘信息,这时社会资本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10%的被调查中因为其兼职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网络获知招聘信息后,转告他们并直接帮助其获得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会减弱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往往对求职者的素质、能力等个人信息以及真实求职期望等方面并不了解;而对求职者来说,他们又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可信程度等方面并不熟悉,而这时,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方便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帮助其获取就业信息,而这个信息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方面来说都是有用信息。

(二)有助于降低就业成本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需花费大量求职成本,包括在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求职中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就可以直接获取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减少了信息传播的环节,降低了求职成本的投入。此外,由于大学生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他在就业中的精神压力就会减小,获得求职信息会较早,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且对工作获取的自信心也会坚定,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事情的发生。可见社会资本在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供给及其他创业支持

在当前我国就业的大学生存在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自主创业者。这在已就业的大学生中占比例很小,本此调查100位受访者中只有2位是自主创业者,依靠亲戚朋友为他们的自主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支持,就是凭着丰富的社会资本来支撑他们创业。可见正是拥有了丰富的社会资本才使得他们的自主创业成为了可能。

五、对大学生通过社会资本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利用家庭因素

调查中发现,在就业的87位大学生中有37人是通过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的,占到就业者比例的43%,是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成长环境单纯,自己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数量少,交往范围小,因此,充分利用家庭因素来帮助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利用家庭因素促进就业的方面,不能只注重与父母关系密切的强关系,还要注重联系不太密切的弱关系,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中讲到,“弱关系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桥梁”、“在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强关系)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弱关系)而获得的。由于家庭因素建立起的社会关系稳定性比较高,容易交流,且有比较强的意愿性,它是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中比较容易开发的部分。

(二)广泛参与学校的各种团体、组织

笔者在调查中所列的社会资本的第三大要素是学校因素,学校里各种团体、组织包括各级学生会、学术团体、社团等,还有很多非正式组织,如俱乐部、同乡会等在大学生就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多参加这些学校里的团体活动,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人力资本,还可以在参加这些团体组织的过程中建立起他们的关系网络,它可以突破班级、宿舍甚至学院的空间限制,这些团体和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多参加各种团体和组织,建立广阔的朋友交际圈,积累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三)积极开发利用校友资源

篇2

作者简介:马崇坤(1976――),男,丹东辽东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如何看待,导大学生的社会化如何正确引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仅是社会学,而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作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大学生的社会化定义

大学生的社会化: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称之为社会化。社会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明确生活的奋斗目标、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明确社会责任感,自觉地以社会规范来制约自己的行为。这个不断学习与完善自我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构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社会里,一个人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就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得到普及和充实。对刚从少年步入青年的大学生而言,大学生阶段是他们身心、知识等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是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的准备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的广大青年学生也达到了社会化的成熟阶段,是他们正常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是他们正常社会化的最后时期,从此就要步入广阔的社会,成为广大社会的一员。这一时期,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化的构成主要有校园性、宿舍性、社会性的特点。

校园性

踏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环境改变了,面临着一种重新分化组合局面。环境与地位的变化促使大学生总结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努力锻炼在公众场合善于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学校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大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之中

宿舍性

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的最小群体,三、两个人,但是每天他们的成员之间都要有最直接的交流。班级、学校乃至社会上白天发生的事,他们甚至可以在熄灯后 沟通。这种信息交流最直接、最坦诚。

社会性

大学生即使在校园也是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之中。他们也是在时刻关注自我和关注社会发展之间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绝对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社会责任,要采取因势利导,更不要单纯地沉溺于对自己的未来的自我理想设计之中。

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

1、思想上

存在着不安和动摇,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各种幻想,对自己即将跨入的社会了解不够,感到某些困惑不解,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增加了自己认识和选择的困难。

2、观念上

现在的大学生充满着激情,个性鲜明,能够勇于追求社会上的令人向往的事物,十分迫切想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寻找到解决的自己答案,并积极对比联想到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因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激情也同样尚未不稳定,感情强烈而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脆弱,阅历储存的知识、社会经验都是累积不足,使其在个人观念上常常表现为主观性、片面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3、因素上

大学生的社会化受许多因素制约

(1)、微观环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微观环境最主要是指他们学校、班级、宿舍、及其所参加的学校各种社团组织、教师群体以及家庭。上述这些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对以后的成长也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

a. 班级、宿舍影响。班级和宿舍是大学生直接生活其中的最简单,也是最基层的社会群体。也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微环境的细胞。因为在班级和宿舍里。学生成员间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宿舍里他们面对面的互动,从而形成非常亲密的关系并能建立起非常好的感情。每个大学生刚一入学,都能归属于固定学校、班级和宿舍。每一个人当然社会关系就处在这些群体之中,个人思维、行为习惯、价值观、知识结构等,都受着这些群体以及其中的其他人的影响。大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地也是在生活的群体中实现,尤其是在其直接生活的初级群体中实现的。

(2)、宏观环境的影响

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它不能决定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但他却是决定大学生的内容、性质和方向等等。

a. 典范作用的影响。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典型人物特征,我们要充分认识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可以利用这些道德模范,学习标兵,各种能手,使学生向他们看齐,让他们成为心中的偶像,人们在思想上、认识上得到充实,是社会得到充分的认识,并弘扬的社会的正气。

b. 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负面倾向虽然是少数的,但是也会自觉不自觉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对年轻人的发展极为不利,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重视这一重要环节。

当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时候相互结合、对学生影响也是此消彼长的过程的。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环节

高校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该把目标应该放在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向上,应该与时俱进的把大学生的社会化引导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要以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作为基本落脚点,根据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有的放矢采取正确工作方法。同样学校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特别是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校风、班风,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组织、引导学生成立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协会并结合专业特点成立一些专业协会,定期开展活动。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39-02

文科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汇报和总结,它体现了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创新能力的检验。通过基础学习、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设定框架、完成写作、导师指导修改等环节,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猛增长,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有所下滑,尤其是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下滑趋势明显,本文在分析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已经引起社会学者的共鸣,上海学者许纪霖就曾经对目前的研究生做了如下评价: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硕士生则相当于本科生。此评述将研究生的现状描述得十分精辟,得到广大学者及导师的认可。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道德欠缺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思想上的变革。部分学生考研只为了混“一纸文凭”,找更好的工作,因此,科研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挪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中,更有甚者直接找“”论文,此种做法令人心寒。

(二)招生数量剧增,生源良莠不齐

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可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调剂类研究生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跨学科跨专业生源较以前有所增加,导致导师资源、教育资源不足。有导师就曾抱怨:“以前是一位导师每年招收1-2名研究生,现在发展到有些导师每年招收10名以上研究生。”培养难度加大,论文质量自然下滑。

(三)导师本身社会实践不足,指导不力

目前,有些文科类导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及社会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懈怠情绪比较严重,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滑。

(四)论文答辩多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论文答辩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普遍存在论文答辩时间不足,学生陈述论文时间及专家提问时间都在缩减,即便督导发现了此类问题,但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此类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学院、学科在聘请答辩专家时,通常会考虑很多人情和利益因素,尽可能请一些和学科关系较好的专家,答辩时一般不会为难导师和学生。再次,答辩过程中导师始终参与其中,多数专家碍于情面,提问时尽量挑选比较容易的问题,导致答辩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也产生了懈怠情绪,对论文答辩不够重视。

二、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把好生源质量关

学生原有的基础、智力水平决定了论文撰写的能力,因此,把好生源的质量关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学校在招生时,应该尽量避免招收跨专业学生,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更偏重于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专业跨度较大的研究生其论文深度及创新点上有很大局限。另外,学校应该扩大推荐面试研究生的比例,减少优秀学员外流现象。最后,在研究生复试时不走过场,认真组织考核,坚持客观公正。

(二)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德育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熏陶和塑造灵魂的殿堂,学校要注重对研究生诚信教育,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同时,导师也要加强对研究生道德的教育,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导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恪守学术规范的品质。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研究生自入学以来,培养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理论知识学习环节、论文开题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要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以上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1.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导师指导小组要认真确立好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学位课程,做到因材施教。

2.论文开题环节。开题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开题阶段应该认真组织,做好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导师指导小组要根据学生的科研基础及特长,制定出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的论文选题,研究生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掌握最先进的本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本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制定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学院在论文开题阶段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制度,由本学科或本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议小组,对每个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细致的评审及指导,为研究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是为保障研究生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研究生要把论文进度情况、下一步将要完成的内容及现阶段存在的困难进行汇报,由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给予指导。由于论文写作周期较长,学生不宜合理分配时间,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为此,论文中期检查就尤为重要。

4.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体现了本学科、本专业培养的质量,论文在盲审前必须由导师认真阅读,严格把关,对于不达到论文答辩要求的坚决不予送审,绝不姑息。论文在盲审时尽量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审,避免导师、学科联系送审专家。论文在答辩过程中采取导师回避制,尽量排出人为因素对论文答辩工作的干扰。最后,要充分保障论文答辩的时间,硕士研究生陈述论文、专家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博士研究生最少也要达到50分钟。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础,只有导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研究生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完善导师评聘制定。目前,对于文科类导师的评聘硬件条件过低,致使某些导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研究生校外调研,论文写作中只能编造数据。其次,制定为导师提供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的制度。定期为导师进行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可以使导师充分掌握有关政策制度,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及动态,为培养研究生提供有利条件。再次,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研究生第二导师。尤其鼓励聘请生产第一线或应用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做导师,补充本校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避免“一对一”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能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导师,丰富自己的学术水平。最后,加强导师的奖惩机制。目前,对于导师的奖励仅仅体现在对优秀论文的奖励,而对于整个培养环节的激励措施几乎没有,致使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不够重视,学生也是应付了事。对有些不负责任的导师更缺少惩罚机制,导师懈怠、学生缺少竞争意识。因此,加强导师奖惩机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探讨了一些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相关问题,但现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期待着日后能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3,(3):66-67.

[2]关尔群.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指导骄傲是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2):53-54.

篇4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时间管理内涵

时间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学术领域,而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一个通俗化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管理的确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个人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巧妙地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能,充当时间主人,这些都属于“时间管理”的表层内涵。从更深一层次来看,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自我管理,人们研究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一个人能否有效地管理时间,不单单是方法和技巧是否掌握的问题,还与这个人对时间价值的认识、自身素质以及对工作和休闲这些相互联系的事情的看法有关。

综上所述,时间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一个概念。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在职研究生对个人的生活、时间及工作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它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宏旨,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具体的时间运用上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既包括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节约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也包括克服和消除浪费时间的内外因素。

1.2在职研究生内涵

张立,胡新喜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在职研究生是指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其人事、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不脱离原工作单位、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攻读并取得学历、学位的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中的部分学生(如所有单考生),或仅取得学位的所有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包括各种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课教师”、“中职教师”与“高校教师”硕士生等)。”笔者认为这个界定较为准备和全而,因此本文采用这一概念。

2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说明其具有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蓬勃发展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存在着问题,必须加以规范,以使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发展。

在职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1)课堂出勤率低,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在职研究生都是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其入学后本单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减轻,学习时间相对分散,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

(2)学位论文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难以保证论文质量。有的在职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而非省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很难有条件提供给研究生完成高起点、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的。在职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只得单位、学校两头跑,间歇性地进行论文研究工作,难免顾此失彼。

由此也可以看出探究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我国古有“寸金难买寸光阴”,欧洲从17世纪开始流行“时间就是金钱”。可见,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据此,强调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每分每秒都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在职研究生意义非凡。

3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时间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企业管理者时间管理培训的课程。有研究发现,即便是简短的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或训练对时间应用都有积极的效果。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当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时,应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完成相对重要的事情。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因此,可以把有意义的目标在清单上列出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再根据全部任务的清单,分别列出每一个步骤,当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就将它划去。

(2)掌握时间管理的帕瑞托原则。帕瑞托原则是以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威夫莱多·帕瑞托命名的,他的理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总的来说,这一理论认为20%的目标具有80%的价值,而剩余的80%的目标只有20%的价值。为了有效地管理时间,应该根据价值来投入时间。即,将时间投入到有较大意义的目标中去。

(3)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如果一个任务没有期限,人们往往会无限期地拖延。因此,在管理时间时,最好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略微紧迫的、可以刺激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

(4)了解时间偏好,利用高效时间。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较为固定的生物节律,支配着个体从事各种活动,同样学习者也有自己的生物节律,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时间偏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永丰,孙泽洋,曲晓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03):47-50. 

[2] 刘永生.浅析新形势下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J].统计与管理,2014(09):174-175. 

[3] 宋倩.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 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838-840. 

[6] 刘建平,熊月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03):69-73. 

[7]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8] 刘妮香.研究生A型人格、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9] 肖丹.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0] 施慧.硕士生时间管理倾向、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篇5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篇6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道德;学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学术研究中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信誉就是学术研究中的规矩[1],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支柱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基石[2],是素质教育观下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道德败坏,剽窃、抄袭、篡改数据等学术造假行为比比皆是,学术风气不正,导致学术发展受到了阻碍,也使得学术形象受到了损害,对社会主义下的科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及学风建设迫在眉睫。优良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是推动良好大学学习风范建设的强力支撑,王刚[3]论述了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措施;张虹[4]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且进行了分析;罗兵[5]对我国教师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此,本文针对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提出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措施,期望能为我国的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提供借鉴。

一、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切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石,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能力与科研实力的提高。现如今,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是研究生不再像本科生那样对待知识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我们称其为“双基”知识,研究生必须具备自己的思想,对待问题应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懂得分析问题,具有发明与创新的能力。然而,如今许多关于学术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对其他研究者产生误导。因此有关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学术道德,即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推动下,一个人在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是指科研人员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中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处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和[6]。据调查,近年来学术研究者尤其是研究生群体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遵守学术道德[7]的现象非常严重,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随意捏造不存在的现象、篡改实验结果、拼凑他人论文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学术道德问题,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探讨。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希望能以此来引导广大研究者坚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校内加强硕士生学术道德教育

针对硕士生实施的学术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学术道德的人。为此,高校应设置有关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课程,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学术规范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学术道德教育渗透到开学教育、专题讲座、沙龙讨论、征文活动、主题班会等各项活动中。通过这些学术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氛围,进而让硕士生对学术规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此外,为了让硕士生多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的内容,学校还应该着重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及相关法律教育,以此让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

(二)建立健全的学术制度

建立健全的学术制度,应从以下四点着手: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基于学术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对与衡量硕士生培养政绩的学术统计数字、数量,应及时适当调整,为硕士生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选取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激励硕士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第三,推行学术监督与惩处制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为了杜绝此种情况,学校应加强处理力度,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认定、处罚予以明确。第四,改进和完善学术奖励制度。了解硕士生的客观物质需要和主观精神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奖励来调动硕士生学术研究的积极主动性,对硕士生的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

为了强化对学生论文诚信的监督,学校应在论文质量管理机制的规范下,设置“研究生论文诚信档案”。高学历研究人员包括高校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等,学校应对他们进行统一的诚信评估,制成学术诚信记录归入学生档案。一旦存在不良学术诚信记录,该生在日后求学、就业、贷款、保险、职务提升甚至出国等方面就会受到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监督,让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重视“学术诚信”,规范要求自己。

(四)建立科学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正之风,调整现存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潜力时,发表相当数量的论文是一项必要举措。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举措发展学生的潜力。因此,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以多维度的评价角度实施评价。具体而言,实施评价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论文部分,还应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科研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此种评价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另外,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还应设置监管条例,把所评价的学术成果分成两类,一类是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学术,另一类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学术[8]。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还要明确研究生奖学金、评优、升学推荐等硬性评核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度,以此来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

(五)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首先,广大高校应该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学术研究器材与设备,国家应加大对于科研教育的投入力度,从而减少因实验设备不完备,实验数据捏造与学术论文造假事件的发生;其次,高校本身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基石,对高校整体的学术风气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应构建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注重研究生导师的进修,让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再次,为了调动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实施针对性指导。最后,广大高校应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论坛会、读书会、学术讲座等活动,为科研人员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三、结语

针对目前社会学术风气不正的现状,本文从学术道德教育、学术制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此来践行社会主义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提升我国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让高等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济.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05-27(2).

[2]赵飞,张艳.浅论大学学风建设: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J].传承,2010(21):46-47.

[3]王刚.强化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2):35-40.

[4]张虹,王波,陆辉,等.学术自律性培养是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切入点[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93-96.

[5]罗兵.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4):22-24.

[6]洪远鹏,卢志强,陈池.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47-03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通过学校教育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独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所谓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独立思考,进而具有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国史研究生来说,培养问题意识应是多方面的,而在具体的学习和研究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史实与理论、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也是他们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

一、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在历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提出多与一些研究领域的“碎片化”倾向相关,部分研究对象和选题过于琐碎。究其原因,恰恰是由于部分论著缺乏问题意识,使其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烦琐的史实描述和特征罗列的层面,就事论事,没有进一步做更深入、更深刻的探讨,从而显得浅层化、表象化或支离破碎。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走向了重理论而轻史实的另一面,他们在学习运用西方某些社会理论时,未能很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是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从而呈现出另一种形态的碎片化现象。史学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中也多有发生。

在研究生教学中,老师时常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选题或者撰写的论文缺乏问题意识,整篇论文看不出作者要讲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仅仅以把事情讲述完整为目标。以研究较多的人物为例,除了诸如、李鸿章等历史名人外,还有许多不太知名的人物,但很多学生对人物的研究却较多地流于传记式的写作,缺乏对人物背后社会、历史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挖掘与分析,缺乏对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而不是其他人物的深层次发问。他们对某些人物思想的研究也是较多地罗列观点、言行,而未能进一步发问其中有多少是其真正思想性的东西,抑或是其“在其位谋其政”式的工作言论。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恰恰是问题意识不强,平时理论学习不够或忽视理论,只追求史实的讲述。

另外,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史越来越趋向区域研究,中国史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也较多地倾向于区域或个案研究。这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也只有先对局部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进而对整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区域路径的选择又使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有沦为地方史的潜在威胁,写作思路和方式的程序化犹如一部部地方志,有现象和史料的描述与罗列,但缺乏对问题的挖掘与分析,更缺乏对规律性特征、特点、趋势等的总结、归纳与条分缕析。这一点,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其论文学术史梳理中也只非常具体地关注与题目紧密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视野。究其原因,也是因为问题意识不强所致,缺乏深层次的问题挖掘、史料分析与理论探索。对此,陈春声也讲到,在越来越多学者进行区域研究的现今,除了有一些作品仍旧套用常见的通史教科书写作模式外,许多作者热衷于对所谓区域社会历史的“特性”做一些简洁而便于记忆的归纳。

实际上,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导致的是他们在学习、思考、研究历史问题时止于浅层化与表象化,缺乏敏锐与深刻。

因此,加强中国史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对创新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更对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在理论学习与论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国史研究生在具体开展研究时首先应注意史实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从史实到理论再回归史实,挖掘史实背后的深层动因与潜在逻辑,带着问题来梳理、分析、探究史实,用理论来指导研究过程,避免零散与空泛。正如黄宗智对解决中国研究领域存在将理论和经验截然分开的现象时所指出的,经验一旦连接理论,便有可能超越经验的简单描述性、回顾性和纯特殊性;同时,理论一旦连接经验,便会承认理论的历史性,避免其超时空的绝对化或意识形态化。

至于怎样实现史实与理论的结合,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泰斗薛暮桥就对史实与理论的结合有过专门阐述。他批评了当时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中存在的或重视具体事实而忽视理论,或重视抽象理论而忽视事实的现象。他说,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因区域或历史等的不同,必然会有些差异;假使在研究具体事实时离开了理论,固然会陷于支离破碎;反之,如仅研究理论而忽视具体事实,同样也会陷于浮泛空洞。他进而提出,在具体研究时应注意将事实与理论结合起来,一方面用正确的理论分析具体事实,另一方面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而研究理论,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这就是实际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再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日常生活史和制度变迁研究为例,也同样存在史实与理论脱节的问题,或重史实轻理论,或重理论轻史实。在诸多的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论著中往往存在或流于琐碎叙事或沦为诠释社会理论的注脚的现象,而有关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又较多地偏重结构式的宏观分析。如果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结构式的、宏观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则能够较好地避免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琐碎和制度变迁史研究过于宏大的弊端。如此,既能透过日常生活观察制度变迁的具体实践形态,又能够从制度变迁中理解和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在行动逻辑和社会含义,从而在具体研究中较好地将史实与理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做支撑,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迅速抓住主要问题与事件本质的思考能力与研究能力,问题意识正是培养上述这些能力的基础。

另外,中国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也要注意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够从中探求出带有普遍性或规律性的问题,实现各研究之间的对话。这一点民国时期的社会学者即予以了充分注意。李景汉等在选择定县进行调查时,除乡村建设实验的因素,更因为当时定县的农民生活、乡村组织、农业等情形可以相当地代表中国的农村社会,尤其是华北的各县情形,也可以大致说明全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因此,他们进行的社会调查“不是单为定县而研究,乃是为全国而研究的”。也对区域与整体的关系有过精彩阐述。曾有人质疑《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仅以一个小村庄怎么能代表中国,他回应道,一个人认识问题总要从小到大、从偏到全,问题是怎样把一个微观的调查,放到宏观的世界里去。进而他提出用“典型”以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的研究探求中国农村经济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到,正是在这些区域研究背后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才能够从一个个的区域或个案研究中提炼出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理论命题,而这样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必须带有问题意识,能围绕问题解剖个案,展开深入思考,探究、探索隐藏在诸多个案背后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问题的探究中寻找出规律与特征,并从理论高度加以总结和认识。

再以农村经济研究为例,其在20世纪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几度占据十分凸显的地位,有关论著和资料可谓浩如烟海。但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仍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发展,更确切说是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问题。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的衰败与滞后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不仅是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这种极端重要性,民国以来持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派别、人士都对中国农村经济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就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展开讨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论。而争论的核心问题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对此的不同回答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主张,并呈现出较为强烈的现实感和问题导向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村经济问题研究时就需要注意到个案或局部的研究与整体的主线与背景的关系,否则在面对如汗牛充栋般的农村经济研究论著时就会无从下手。而这样的研究,同样需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搜集、梳理、分析史料,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与探讨。

所以,中国史研究生一是在平时学习与训练中就要注重理论修养的提升,只有用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缺乏理论素养的学生在面对大量琐碎、繁杂的史料时,往往很难快速找到头绪甚至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这就给学习、梳理、研究史料带来诸多不适与障碍;二是在论文写作中要注意史实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包括注意区域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和训练研究生抓住核心问题、主要问题来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与探讨的各种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上述在理论学习与论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老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要广泛地阅读,又要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以在人民大学参加黄宗智先生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高级研修班时其所提倡的阅读方法为例来简单谈谈这个问题。黄宗智先生提倡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时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并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当然,也要多阅读一些带有理论性的著作,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理论工具。如此,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

其次,老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单方面灌输式教育方式,提倡参与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多是老师讲授内容,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笔者教学实践为例,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中,每次都会专门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就讲授知识进行自由讨论。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只是沉默不语,在老师反复多次要求后,才有个别学生响应,而且多数情况总是那么几个比较固定的学生在主动参与讨论,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其他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老师直接点名要求其提出问题时才会被动地有所响应,且所提问题常常大而无当。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与以往长时期灌输式教学法不无关系,在那样的被动学习环境中,学生已失去主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积极性,甚至形成了被动接受、不质疑、少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定势。

(下转第68页)(上接第48页)

再次,老师应营造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而非学术权威或裁判的身份面对学生,对学生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启发,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而不是过多批评甚至嘲讽。学生对参与式讨论不积极、不主动,除其自身知识欠缺、少有发言习惯以外,也与其顾虑自己的发言有可能因为错误或不当而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嘲弄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老师应以平等的参与者姿态与学生共同讨论,特别是要允许学生提简单的、粗糙的甚至是肤浅、错误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自信心,逐步做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最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机会、提供建议,锻炼学生、磨砺学生,且提醒学生事前做足功课、做好准备,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带着问题与目标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探索与研究,更有实效地培养自己、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J].读书,2006(9)

[2]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J].开放时代,2007(4)

[3]薛暮桥.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J].中国农村, 1934(1)

[4]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简述我一生的写作[J].群言,2000(1)

篇8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72-03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小学性教育缺席、缺位的现实被归因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原因,就是我们的师范教育中没有专门的性教育学方向,专业的性教育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是一个空白。而在当前学校性教育面临“无教材,无师资,无课时”的三无现实情况下,一些先行开展性教育的地区和学校的做法是通过课程渗透的方式来开展。近年来不少的师范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出现了“性教育”的字眼,而其中不乏有性教育开展模式的探讨。这些将“性教育模式探讨”作为研究主题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多是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多样化的性教育开展方式,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也有研究生们亲自蹲点中学、进入课堂的教学实践。这些教学尝试和学术研究给了我们宝贵的探讨“课程渗透性教育”模式的机会。

研究发现,当前通过“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开展性教育的教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呈现:

(1)充分发掘了中学生物课教材中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青春期”、“传染病和免疫”等知识点,将初中生的性教育渗透到生物课学科教学中。并探讨性教育通过学科渗透进入生物课的途径和成效。

(2)充分挖掘中学语文课教材中爱情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等主题素材,探讨通过语文课对中学生开展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性教育内容。

(3)结合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班级管理课等途径开展中学生异往的性教育内容。

在“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成效研究方面,主要的研究策略为:通过没有开展性教育的对照班和开展“学科渗透性教育”的试验班进行实验对比,课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性教育的科学知识、行为态度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而实验班通过课前、课后的对比研究,各项观测指标都有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教育因此显现出成效。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有的这些研究在以下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1)研究伦理问题。在同一所学校人为地选择“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实验研究,有悖公平教育的伦理。

(2)在当前学校性教育没有广泛开展,而课前调查显示青少年对性教育有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怎样走出实验室,成为一种可推广的模式——这是一个比“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成效研究更重要的问题。但是现有研究基本没有提及。

(3)通过没有开展性教育的对照班和开展“学科渗透性教育”的试验班进行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开展性教育和不开展性教育之间的差别,还是“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和其他性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别?这值得探讨。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展性教育过程中的“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和“专题课性教育”模式对比的基础上来探讨作为一种性教育模式的“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成效、建设和推广机制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课程渗透性教育”的涵义

所谓“课程渗透性教育”就是在原有教育载体中,紧密结合原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增加和融入新型性教育目标,有机和谐地贯彻现代性教育理念和内容,并透过原教育载体的展开过程,在实现其固有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新的教育目标。

(二)研究背景和实验设计

目前,采用中学“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的学校多是通过生物课渗透性生理学、性健康和性卫生等知识,通过思想品德课渗透青春期的异往、性道德、预防性伤害等品格、道德和能力技能,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在生物课教研组、思想品德课教研组中专设“性健康教育兴趣小组”以团队化、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性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根据“主课”的相关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5~10分钟的性教育教学环节。

在多年尝试的基础上,这两种主流的方式在多所学校开展。这客观上为我们选择实验对比样本提供了“自然环境”。我们选择了采用“学科渗透性教育”和“专题课性教育”模式的学校各三所,每所学校初一至初三各选一个班进行试验设计对比,见表1。同时,在走访各实验学校的时候,对上课的性教育老师、校长以及前来参加家长会或性教育家长培训会的部分家长进行了访谈。本研究的定量研究资料和定性访谈资料均来自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立项课题“学科渗透中小学性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

本研究试图通过性教育成效比较。包括正确的性生理知识、符合主流的性态度和价值观、处理性际交往的技能掌握的比较。通过结构性问卷调查进行课前课后对比研究来探讨“学科渗透性教育”的模式建设和机制推广。

三、结果与分析

在课前课后的对比中,两种模式三个年级的数据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开展性教育课程增加了中学生们对科学性知识的掌握,促进了学生们对青春期身心发展变化的坦然、愉悦地接纳,引起了学生们对和谐异往关系的关注。

(一)两种模式下中学生性生理知识掌握比较

因为两种模式上课的内容和方式略有不同,性生理知识的比较主要基于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身心发育所必备的关于两性生殖系统、功能、卫生保健等知识。

表2显示,相比较“专题课性教育”模式,“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班级的学生性知识得分更高,并且成绩波动范围更小,二者在三个年级上都有显著差异。

(二)两种模式下中学生性心理比较

初遗/初潮是青春期的大事,如果没有来自家庭、学校或同龄人等的关心和指导,青少年往往容易恐慌。表3显示,对初二初三的中学生而言,“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下他们对初遗/初潮表示“不担心”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的对照组。而两种模式下的初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4显示,对初二、初三的中学生而言,“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下他们对自身性生理变化感到“不苦恼”/“不困惑”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的对照组。而两种模式下的初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5显示,对初一、初二的中学生而言,“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下他们对中学生谈恋爱发生性关系持“否定/反对”态度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的对照组。而两种模式下的初三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课堂观察和课后调研发现,相比较“课程渗透性教育”模式而言,“专题课性教育”模式首先在时间上更有保障,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讨论问题也更深入,这些保证了“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下的中学生在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上更深入、更成熟。

(三)两种模式下中学生处理性际交往的技能掌握

性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技能培养包括了拒绝异慕之情外,就是掌握预防来自成年人性伤害的方法。表6、表7显示,相比较“学科渗透性教育”模式,“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下的初二、初三学生掌握的拒绝异慕之情的方法更多,预防来自成年人性伤害的方法更多。这和“专题课性教育”模式的广泛参与、深入交流有密切关系。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当前性教育还只能以一种策略的方式部分地进驻中学校园,为中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情境下,“课程渗透性教育”模式和“专题课性教育”模式作为两种比较切合实际的途径为性教育的开展做了很好的探索。实践表明,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通过本文的探讨,结合四川省近年来推行性教育的经验,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课程渗透性教育”模式更值得我们推广,在这个推广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总结和反思:

首先,充分挖掘现有的生物课、思想品德课、语文课、体育课等多学科资源中的性教育知识点,结合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对性教育知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性教育课程渗透环节,将性教育“润物细无声”地通过其他课程渗透到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其次,通过成立团队/教研小组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渗透性教育,在学校创造一种健康积极的开展性教育的氛围。同时,促进更多的老师了解性教育,支持性教育的开展。

最后,通过家长培训、教师培训等方式,澄清家长、老师和校长对性教育的各种偏僻的、错误的认识,获得家长、老师以及校长的理解非常重要。这种培训,可以通过邀请外来的专家来开展讲座等方式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英.生物教学中进行青春期早期性健康教育的初步尝试[D].内蒙师范大学,2007.

篇9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23-01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不仅担负着通过国家考试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任,更承载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使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和指导服务,为自考学习者创造学习条件,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

一、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现状

1.研究的视角不够宽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一个涉及到国家、社会和教育以及每一个公民的复杂现象,需要从多个视角和多个学科去研究。但是纵览目前学术界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还是局限于教育学视角去探究,采用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角、文化学视角、哲学、心理学等去研究的不多。这就导致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的眼界不开阔,跨学科研究极其缺乏,这不利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理论指导。

2.研究的内容重复率高。一般都集中在研究自学考试的性质、形式、发展阶段、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研究较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与国家其它公立高校教育的整合协作研究不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价值取向研究不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实践行进研究欠佳,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道德教育作用研究也显得很疏忽;同时对城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统筹研究不多,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显得缺位。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对当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研究。

3.研究的质量不高。本身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现象,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学界研究不重视,可以说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的质量明显低于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也低于其他成人教育问题的研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很少;关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生论文非常不多,研究生视域中对此也不重视。

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对策思考

1.助学组织须明确定位与方向

助学组织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助学育人”的教育理念,摈弃“办学应考”的狭隘思想。自学考试是一种教育形式,举办社会助学是一项教育事业,要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只有定位清晰 “有组织的教育者”,方向正确 “助学育人,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的建设”,才能逐渐走出“助学即助考,助学为考试”的错误认识和助学活动中的行动偏差,才能在具体的助学工作中认真研究助学对象、助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助学形式和助学策略,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助学效果,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拓展助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应充分利用其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以及高度的社会市场敏感性,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学习者基础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主动拓展助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助学组织要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内容上要重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与锻炼;其次,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主动关注行业内部岗位职业变化、新兴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走向,并将这些关注点渗透于助学内容中;再次,加大与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或实习场地,培养掌握实际技能、企业用得上的职业人才;同时,积极开拓助学组织之间合作的新模式,争取构建“专业互补、师资配合、实践基地共用”等资源共享的助学组织互助平台;最后,可结合相应专业知识,开创“创业课堂”,引进“创业老师”讲述“创业课程”。

3.积极构建数字化助学体系,探索社会助学新模式

自学考试鼓励广大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学方式进行学习,对于由于时间、空间或经济等方面不能选择脱产式集中学习的学习者,助学组织应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予我们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发展远程帮助的机会。发展网络助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时间、空间的不便,大大降低助学经费,通过数字化的助学体系提供给学习者多维、立体的沟通交流信息通道,创新“学习资源”“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校际合作”“远程协助”的助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助学平台,从全球资源信息库中筛选科学、适当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运用灵活的超文本组织,让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者之间就“学习主题”通过“远程协助”方式进行互动和探索。

4.关注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社会助学的硬件条件、师资配备、形式方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更须不断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可采取“师徒制”,对助学组织中的新生教师群体加大职前培训和过程培训。其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稳定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可加强校际合作,向优秀助学组织和研究机构学习“取经”,建立远程师徒关系。再次,营造科研氛围,倡导教学反思,鼓励校本研究。一方面,助学组织可主动寻求帮助,建立地区助学研究会,将助学组织人员、自学考试机构人员、专业协会人员及其他教育界人员纳入其中,加强对自学考试助学规律及科学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教育科研不只是课题和论文,更重要的在于助学活动中的教学反思。在助学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要实施的助学内容、方式方法、助学策略等进行解剖分析,甚至可以产生即时性的修订,这种“自主学习和实践、自主检查和反馈、自主评价和调控、自主提升和完善”的教学反思可以让助学教师群体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习者,是快速提高助学教学效能的有力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真实有效的方法;再者,鼓励校本教研,制定相关校本教研制度。突出“以校为本”,在注重“自我反思”的同时,重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针对助学组织本身的各种实际问题,采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模式,推进助学中的团队互助和协调发展。

结语

作为自学考试不可或缺的基础堡垒环节之一的“社会助学”,更应该树立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地自觉服务于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大局,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谋求发展,用规范、科学、优质的社会助学推动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完善。

篇10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转贴于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

篇11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