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形设计论文

体形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6: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形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形设计论文

篇1

实验性字体设计是通过实验的方法,为字体设计寻找一些新的传达形式,寻找一切可能创新的地方,将文字图形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实验性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开发的实验性设计过程,具有科学实验的特质,在实验性字体设计中我们就像是科学家,要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来剖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实验性字体设计并不意味着对于字体基础的无视,它要求设计者深入的剖析文字,将其看作深层次的传达介质,脱离简单的记录、传达,发展到结合图形语言、表达人的情感的传播媒介,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1.2实验性字体设计的实践

实验性字体设计已经被很多设计师应用,并且可以充分地看到它的优势。实验性可以把文字设计,变得生动有力,让文字图形形象深入生活。为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必须将设计思想和器物(也就是设计的目的)紧密结合,无论是介质选择、技术环境、应用方法等各种各样的角度都是必须考虑到的研究方向,必须挖掘适合设计的每一种可能性,让文字和设计充分的贴合,使得字体设计可以深入设计的灵魂。

(1)介质上的实验性

介质的实验性是通过组成文字的材料革新来充分体现设计目的的特质。将我们设计目的通过材质的变化充分地融合在文字之中。例如,在俄罗斯女设计师YuliaBrodskaya的字体设计中,将纸品设计和字体设计融为一体,把文字的传播过程与宣传目的紧密地结合,让观者在感受到语言力量的同时就能够实际感受到作品特质的魅力,给文字赋予了传达含义以外,视觉上的冲击,使文字变得更有力,这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2)表现方法的实验性

在表现方法上,文字设计正朝着一种多维度立体的展示与传播的方向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寻求多种的体验模式。例如,当代艺术家先生的动画作品《汉字的性格》(TheCharacterofCharacters,2013,OCAT西安馆)就充分诠释了文字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在先生的作品中,对汉字的演变以及汉字的民族存在性做了深刻的探讨,将传统的书法与现代的新媒体相结合,将先生对于传统艺术的思考生动地展现在观者眼前,使得作品新鲜别致、创意十足,同时通过一种观者更加容易接受的方法将思想传达了出来。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性表现方法是可以为传统艺术形式带来全新生长土壤的非常有效的手段。3D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字体设计,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品客薯片的宣传案例中,其海报利用3D制图技术在文字的视觉效果上做了延伸——铺满辣椒酱的文字,让观者从视觉上和理解上,甚至是味觉上感受着最新的口味,达到了望梅止渴的宣传效果。是二维的字体设计无法达到的视觉感受。在3D的辅助下,将文字转化成可以自由移动、变幻的模块,看起来实际存在,但实际上只是虚幻的光影的结合,省去了印刷材料,视觉效果更加令人震撼,甚至可以带给观众置身其中的感觉。总的来说,设计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字体图形设计的可能性。作为字体设计师,可以从两方面寻求创新,首先,开发新鲜的、适合设计意图的文字形态。其次,为文字发掘更广泛的应用环境,为字体设计提供更多的表现平台。

(3)形式上的实验性

实验字体的跨界设计是指将字体的设计延伸到视觉传达设计之外,突破其语言传播的功能,融入其他领域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实践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的思路,跟设计建立情感。克罗地亚设计师BorisLjubii为了向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Helvetica字体致敬,找到了Helvetica字体和瑞士军刀的共同特点——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制造了纪念版的瑞士军刀,军刀的各个部件都是由不同字体的字母组成,但标志使用Helvetica的字体,以此表现出Helvetica的地位,寓意其可以取代其他任何字体。这是字体跨界设计一个极优的例子,也说明了字体跨界的潜力,而这一切都是从实验性的想法开始的。设计的实验性的展开是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之上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字体设计师需要做的是跟文字做朋友,随时随地带在身边,融入自身的情感,和它们一起成长。在跨界设计中,需要找到的是两种不同领域的设计的精髓,再将其进行深层次的融合,表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物质的形态而是精神的内容,将被设计物提升到一个情感的层次。实验性,尤其在跨界设计中,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表现出被设计物的特质,是一种思想,甚至是情感上的表达。融合情感的设计,是设计师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设计的表达。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把文字当作是活生生的存在,我们必须和文字一起置身于要存在的环境,通过这样换位思考的办法,以自己的感受给予字体最佳的呈现效果,以自己亲身的感受来传达文字的情感。

1.3实验性字体设计

实验性字体设计就像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深入的了解字体基础设计之上,才能体现出其优势。它是一种能够增加设计灵感的方法。它有力量在字体图形设计已经泛滥的今天,为每一个设计项目找到其独特的、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字体图形。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实验性的方法使得我们寻找到的创意点可以从字体图形延伸到整个设计中,成为设计的精髓。但是,实验性是一种探索的方法、思维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方法必须从一个设计者开始设计之初就开始培养。

篇2

二、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潜在竞争激烈

个人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诞生于欧美,很快风靡全球。纵观国内近几年来,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迅速,在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还有广州的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形象设计公司或者机构对此行业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开发,造成现行的形象设计市场无序、冷淡、消费人群少等尴尬局面。项目公司预计主要经营方向和业务包括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咨询与培训、各业余演出团体化妆承包。其中个人形象设计又涉及化妆、发型设计、服装搭配与租赁等业务。因此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连锁理发店或发型设计中心、各大美容院、各大形象设计及礼仪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和礼仪服装销售行业的各大公司。个人形象设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民众物质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会不断增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党的十以来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势必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这一行业,这将是一股潜在竞争力量。与此同时国外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十分成熟,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国外形象设计业势必会开发海外市场,而我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国内形象设计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形势下势必会给国内刚起步尚无领军力量的形象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冲击。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目前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口碑好,在一定区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二是服务质量好,所雇员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服务环境优越。三是从业多年,资金雄厚,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和服务环境开发。

篇3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它的功能作用。建筑的功能对建筑的影响是最全面、最深远的。毫不意外,建筑的功能对其本身的整体造型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绝大多数的体育馆、歌剧院都是以椭圆造型为主,如北京的鸟巢以及国家歌剧院等。这类公共建筑需要满足大型活动的功能,而椭圆形容量更大,占地更小,且流线型可以减少风荷载的破坏。又如各大城市的写字楼、酒店等商务楼,它们除了满足办公、餐饮等功能之外,还要求有吸引外界目光的内在功能需求,这对于建筑本身的整体造型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这类建筑往往具有高端大气、时尚独特等特点。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广州金融中心等。这类“异形”建筑往往象征城市的经济及政治地位,也会成为该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地标。

2环境对“异形”建筑整体造型的影响

(1)自然环境

千百年来,人类未曾离开过自然,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与自然之间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祖先根据地域地理环境的不同,建造出了不同风情的建筑。在我国,南方有吊脚楼、土楼、竹楼,而北方则有四合院、窑洞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在自然环境影响下而建造的独特的建筑。这也是中国因地制宜的传统文明思想的表现。而对于充满现代技术的“异形”建筑而言,虽然它可以摆脱气候对它的束缚,但它依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异形”建筑为了能够很好地融入自然,设计师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其整体外观造型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如悉尼歌剧院,它处于悉尼市区冶北部的海岸边,从远处看,它的外型犹如即将乖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晖。从近处看,它就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无论是像风帆还是贝壳,它的整体造型无疑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设计影响。受自然环境影响整体造型设计的“异形”建筑还有迪拜的帆船酒店和美国著名的流水别墅等。

(2)文化环境

自从出现人类文明以来,文化在不断地被创造的同时,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建筑就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同时文化也对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每个“异形”建筑的设计中都必须有它独特的设计理念,而地域的文化往往是建筑设计理念当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座著名的建筑离不开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设计师在设计“异形”建筑时,不得不把文化元素渗透进来。如广州的金融中心,其标志的创意源于“钻石荔枝”的设计概念。荔枝,产于南国,有果王之誉,历史上咏荔枝的诗词和典故众多,体现了广州金融中心的区域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又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开始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圆地方的意思。不过不幸的是由于楼顶的大圆孔远看有些像日本的太阳旗,最终把圆孔改为倒梯形。不过这也是文化对建筑整体造型设计产生影响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3)建筑外环境

人要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与别人打交道,让自己尽量融入人群,适应社会。一座成功的建筑也同样需要很好地融入它周围的建筑外环境当中。当然,这并不排斥它拥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异形”建筑而言,周围建筑外环境对它的整体造型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它的造型时,有时既要考虑他所设计的建筑能否很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能否与周围的建筑和谐地相处,又要借助周围的建筑衬托出它本身的特点。而这就需要设计师发挥出十足的设计能力来完成。正在上海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方案选择中,有来自众多国家的顶级设计师设计的各种优秀方案。最终,美国旧金山根斯勒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它胜出的原因就包括该作品既能够与已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很和谐地相处,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又能以它高大的身姿和独特的造型突出它的重要地位。

3技术对“异形”建筑整体造型设计的影响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在当今所拥有的技术前提下能否把它建造出来。因此,在建筑的整体造型设计过程中,也会受到科学技术的束缚,特别是对于“异形”建筑这类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也不断地向前迈进,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先后问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建筑技术也开始向数据化方向发展,设计软件的不断开发更新,使“异形”建筑的设计更加方便、科学。这也给“异形”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很多便利。近些年来,建筑设备与施工技术也不断地更新,给“异形”建筑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解决了各种施工技术难题。建筑材料的发明也给“异形”建筑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各种钢及玻璃的发明,使得“异形”建筑的造型千变万化,而这多数都归功于幕墙技术的不断前进。在未来,更多令人惊叹的“异形”建筑会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而耸立在人类的面前。

篇4

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分为三层框架体系,即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层主要包括控制点信息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控制点信息空间数据来源于原始资料的矢量化,属性数据则由相关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层是这些数据的服务和函数。应用层主要指客户端利用服务进行的访问和查询。系统使用不需要开发和安装特别的应用程序,所有应用开发都集中在服务器端,从而使信息共享变得更为简单,系统建成后将在内网环境中运行。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1)数据服务层:基础数据源于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选取必要的要素如行政区划、水系、居民地、主要道路等形成省测量标志分布略图的底图数据,由ArcGISServer制作切片,为缓存地图服务。控制点数据包括控制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通过建立要素图层,由ArcGISServer封装和成符合OGC标准的WMS服务和WFS服务。属性数据储存在服务器的Oracle数据库中,以数据库的方式提供服务。

2)逻辑服务层:系统采用SOA技术进行服务封装和,空间数据和功能使用ArcGISServer,在客户端使用ArcGISRESTAPI进行解析,实现地图服务和空间查询。Web服务则通过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服务,Web服务通过网络协议发送到客户端后通过浏览器(或插件)提供浏览。

3)界面表现层:客户端采用Silverlight富客户端技术,通过调用逻辑服务层提供的各类服务完成各个模块的业务功能,将查询、录入、更新等操作分布到客户端执行。此方案可以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次数,便于多用户同时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并提高了浏览与查询速度。

系统功能设计

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地图浏览模块、控制点信息查询模块、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地图浏览模块

地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最基本的GIS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导航和图层管理等功能。系统提供地图打印功能,可以对当前地图范围打印出图。

3控制点信息查询模块

该模块可为所有用户使用,系统提供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两种方式。空间查询即在地图上选定区域,查询该区域内所有类型的控制点。属性查询则通过输入点名或选择所在地进行查询,此查询支持模糊搜索。查询结果均通过图形和列表的方式予以展现。

4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

控制点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控制点信息录入、控制点信息更新和控制点信息审核三个部分。控制点信息的管理分为空间数据管理和属性数据管理两个部分。空间数据作为系统的主要空间依据,通常只允许在服务端进行统一更新维护。属性数据的录入和更新必须依据空间数据进行,在空间数据导入或更新后,信息管理用户通过查询需要录入或更新属性数据的点进行数据管理操作。

1)控制点信息录入模块

该模块用于对已具有空间点位的控制点信息进行补充完善。拥有录入权限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询未录入信息的控制点,在控制点信息录入界面上逐项录入控制点信息,录入完成后上传至审核表。

2)控制点信息更新模块

该模块用于更新控制点信息数据,信息管理用户可对该控制点信息进行更新,更新完成后上传至数据库中的审核表。

3)控制点信息审核模块

该模块用于对已执行录入和更新的控制点信息进行审核操作。数据录入或更新后会暂存于审核表,审核状态为“未审核”,不能提供用户进行浏览。拥有审核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后,可浏览待审核的控制点信息,审核通过的记录,审核状态变为“通过”,将更新至对应的数据表中。审核不通过的记录,审核状态为“不通过”,不会更新至对应数据表,并通知相关人员重新进行录入或更新。

5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模块

测量标志普查成果汇交是特殊的控制点信息更新功能,用于在某行政区域进行集中性测量标志普查时使用。该功能可方便查询某一行政区域的各类控制点,在普查工作开展前输出已录入的控制点信息作为普查资料。在普查工作结束后,可通过该功能进行对普查区域的控制点信息进行更新。该模块主要包括普查资料分发、普查成果更新和旧水准点标注。

6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员对不同权限用户进行管理操作。该模块只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员可以添加或删除低级别的用户。

系统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基础,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两个部分。

空间数据库的存储与管理借助于ESRI公司开发的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运用ArcCatalog管理工具将数据导入到ArcSDE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库管理工具则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Oracle统一对各类数据进行高效地管理,从而保证其可以紧密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发挥最高的性能和优势。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独立分布存放,彼此之间通过关键字相关联,为测量标志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提供空间及属性信息服务。

2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控制点信息数据库

控制点信息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控制点相关信息。控制点信息数据库分为控制点信息表、控制点信息审核表和控制点操作日志表。控制点信息表是系统的基础,用于储存控制点详细信息。其表结构如表1所示。控制点信息操作审核表用于存储对控制点信息进行的录入、更新等操作的全部字段记录,以供管理员审核使用,其表结构与控制点信息表结构相同,审核通过后的数据才能录入或更新至控制点信息表。

控制点操作日志表用于存储用户录入、更新和审核控制点数据时的操作记录。日志表中的每一条记录都与审核表中的某一条记录相对应,二者通过ID计数器生成的随机六位ID相关联。控制点操作日志表结构如表2所示。

2)控制点点位空间数据库

控制点空间数据库储存控制点点位空间信息,字段“CODE”是根据空间点的位置进行编码的,具有惟一性的特征,该字段用于和属性数据相关联。控制点空间数据表如表3所示。

3)用户数据库

用户数据库用于储存用户信息,可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控制。用户信息表结构如表4所示。

系统功能实现

1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在服务器端基于省基础地理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建立控制点信息专题空间要素数据,由ArcGISServer10进行。客户端采用ArcGISAPIforSilverlight2.1进行开发,利用RIA技术(RichInternetApplication)提高浏览查询的速度,增强用户体验。本系统的实现技术创新点表现在3个方面:

1)WCF应用

WCF是面向服务的产品,利用WCF可以解决统一性、安全、可信赖、互操作和跨平台通信等应用需求。系统通过采用Silverlight富客户端开发技术,运用RIA技术调用WCF服务来实现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该技术的采用既可以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又可以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次数,提高客户端的浏览与查询速度。

2)属性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中的属性数据库设计思路也是一大亮点。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它与已建成的同类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设计了控制点信息操作审核表作为成果过渡表,此设计方式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为控制点信息表传递数据,另一方面它为用户查询控制点录入或更新的历史记录提供了可能性。

3)空间库与属性库关联

系统中涉及到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操作,因此首先必须解决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问题,本系统是通过字段“编码”将其关联起来的,该编码是利用程序根据控制点所在地、类型和等级进行统一设计的,具有惟一性的特征。

2系统成果展示

篇5

人物化妆造型设计是一项技术“活”,但是在技巧的背后是理论的依托和文化的素养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教师在重点对学生的技巧进行训练和指导的同时,对学生的理论和文化教育却也不能放松。

1.树立新的课程观。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所以,一方面要求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结合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多媒体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注重人文艺术知识的融入。人物化妆造型不仅仅考量的是化造师的技巧,同样更多的是考量对造型师妆面整体设计的驾驭能力,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是人文艺术素养的积累。比如参与一场舞台剧的化妆工作,如果对角色人物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通过妆面所反映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乃至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就都会出现偏差,而这种能力就来自于文学艺术素养。因此,在教授《人物化妆造型设计课程》中,应当加入人文知识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化繁为简,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课程的授课通常比较枯燥,而且单向“灌耳音”式的教学方式也会令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人物化妆造型设计》课程的理论授课时,易采用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简明扼要地梳理出知识体系,坚持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了,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于新教改下如何授课的几点思考

新教改之后的教学更加注重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但新教改也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全盘否定,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变,只是为了适应现在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方式上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平等、更加注重创造力的教学方式。

1.不要为“活跃”而“活跃”。“寓教于乐”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同样在新教改中,也更强调“快乐学习”。但是“教”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切忌为了追究形式上的活跃而活跃,从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质。长此以往,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学习态度的树立都是非常不利的。

2.知识要让学生终身受用。即所传授的知识不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是否“适应终身学习”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不仅要让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方便学生们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通过直观地向学生传递所学知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原动力,并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终身思考、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篇6

二、构建连续性问题情境的原则

1.启发诱导性原则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也就是说,问题要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为此,在进行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方式下,中学化学教师要保证设置的相关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进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适度恰当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时,对于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恰当合理.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相关问题时,一定要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且设置的问题要能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未有的即将接触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在连续性情境教学中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杂.过难或过易的问题设置都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进而不能更好地达到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3.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一定要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实质、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构建一系列问题.换言之,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运用铺垫等手法使问题的设置更加具有层次,进一步提高问题的整体水平.

4.共同促进原则

教师在进行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时,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随着学生提出问题的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还能实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构建连续性问题情境的途径

1.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提出相关教学问题时,化学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自己的艺术能力,而不是始终以一种一成不变的面孔进行课堂教学.尽管科学是十分严谨的,但课堂氛围却应当是活跃的.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比较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相关实验等作为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的载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将乐趣融入到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中,是目前教学的迫切需要.

2.组织进行一些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情境教学中,为此,中学化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化学实验的优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化学实验过程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很多,产生的实验现象也十分多样.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对实验方案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同时要控制好实验条件,尽量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对一些化学问题进行阐释.另外,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置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常理认识相违背的实验现象引导出相关教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一些化学问题的探索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篇7

通过对陈列大纲和淮河博物馆建筑交通流线的分析,考虑到整体展线的顺时针性及布展文物内容的多少与展厅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把展厅布局为:一层展厅为上善佳水(自然篇)、淮魂千秋(历史篇)两个展厅。二层展厅为淮河治理(水利篇)、淮风流韵(文化篇)、淮上明珠(家乡篇)三个展厅。交通流线设计:路线设计为单向有顺序性的水平交通路线,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避免人流交叉及重复路线,局部有地面抬升平台,丰富观展视角。展陈形式的创新: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间装修,它是通过对展示的空间艺术处理来突出展品和烘托展览主题,本案根据不同展厅的内容变化,强调每个独立展厅的内容特点,突出展览的地域特色。同时削繁为简,通过一定程度上统一的立面处理来保障整个展馆的完整性。营造场景:用圆雕、浮雕、壁画等艺术手法结合模型、场景、全息图像的方式,利用舞台布景原理,以最小的进深营造尽可能宏大的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场景也作为展厅中的视觉亮展品与空间环境的和谐:文物展品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本案的设计中,文物不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展柜摆放,而是通过和展厅内部的版面、视频、机构等各种展陈手段相互呼应而创造出一种气氛和意境,全方位的诉说展品的价值和包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淮河博物馆的具体展厅设计

基本陈列展厅与专题展厅在统一的设计手法下力求变化,结合各展厅陈展内容的特点,明确各展厅的主题,增强每个展厅的辨识性,保障博物馆整体展陈的鲜明特色。公共空间设计:由历史性、功能性及艺术性的要求,我们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应是淳朴自然的,同时强调其细节处理,与外部建筑的风格相协调与呼应,以此来强化整个建筑的统一和完美。在色彩的设计手法上使用中性偏暖的色调以并此作为统一整个博物馆不同展厅的基调,用统一规整的整体处理手法吸纳消化各个展厅纷繁复杂的展陈内容,避免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维持观众的参观兴趣。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含蓄内敛的,艺术表达准确而又生动,她向参观者静默的讲述淮河流域曾经的历史、辉煌的艺术和在这片区域上生活的人们的故事,让我们来聆听……

第一展厅:上善佳水(自然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左侧。入口设置一个序厅,作为整个展览的开始,采用抽象的手法,特殊加工的材质肌理表达“上善佳水”的意境,突出主题叙事的宏大特征,采用对称的手法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展厅内部。在其后的展线布置上采用主展线副展线相结合的方式,主题内容置于视线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展示,同时在材料和结构的手法上统一每章节内容,使人们循序渐进的了解认知一系列的主题内容。在该内容的副展线部分设置模型机构和视频影片播放的空间,保障了展览序列的完整性同时又延展了文物展品的内涵。如图:

第二展厅:淮魂千秋(历史篇)该展厅位于博物馆一层右侧。我们结合淮河流域独有的风格,将文物展品与场景复原更加贴近的进行整合,使观众在参观并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感悟淮河流域文化特色。通过统一的色调与材质,将各个部分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展陈空间。在其后的休息厅部分用表现性的色彩展架结构与公共空间相结合,创造独有的观展体验,同时保持观众的兴趣。我们结合大量的图片与实物,通过不同高度层面的划分与安排,使观众多角度了解历史,并沉浸其中。在材料的使用上保持与一层展览空间的色调一致性,穿插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色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有条理的布置,满足观众参观和认知的同时使观众得到愉悦的空间体验。

第三展厅:淮河治理(水利篇)该展厅位于主体建筑的二层,在色调上却别于一层展厅。入口处退让出一个序厅空间,采用浮雕的手法将展厅名称衬托出来,整体气势庞大,浮雕内容将整个展厅的核心选取出来加以艺术处理。由于整体的展厅空间有限,而展陈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其后的展陈设计中通过张弛结合的手段,用视频、投影机构、模型等手段整合大量的资料内容,结合文物,文献等实物展示,保障了整个展厅空间的大气与完整,同时又丰富了参观者认知途径的多样性。

第四展厅:淮风流韵(文化篇)在展厅入口处便将淮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文化交汇的独特气质展现在观众面前,直观展出来该馆的内容体系。在展厅内部的设计中,点缀与淮河流域相关的文化遗产载体元素作为装饰,使用更加简洁的立面造型,丰富柜内展示的形式,结合部分场景复原与现场表演创造出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长廊。

篇8

二、体感语境的特征分析

体感语境以体感设备对用户肢体语言的感知为基础,这种感知体现在对用户肢体动作的检测和理解。对用户肢体动作的检测是指当用户在检测范围内时,体感设备可以把人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捕获每个时刻人体在物理世界中的位置信息。对用户肢体动作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以数据来描述人体关节位置的生理层,根据人体测量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对捕获的人置信息进行解构,分割出表示人体各部分的信息,如手掌、前臂、头、颈等,在此基础上提取人体各个关节位置;第二个层次是以动词来描述人体动作的行为层,根据肢体各部分之间在空间和时间序列上相对位置关系,判定动作、姿势类型,如向左挥手、摆手、点头、摇头等;第三个层次是以动词来描述与动作对应功能的语义层,将动作映射到用户通过动作所要传达的交互意图,理解动作或姿势所表达的意义,如“摆手”动作映射到“取消”,这种映射关系的定义与文化、习惯、特定情境相关。在体感语境中,用户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肢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为交流语言,传达交互意图。这与传统的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交互方式不同,用户与产品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更像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显得轻松自然,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既不需要在手上携带像WII之类的操纵设备,也不需要将用户限定在触摸屏、键盘之类设备附近的狭小空间内,只要在检测范围内,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决定自己的空间位置,这种方式可以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这种非接触特征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对鼠标、键盘等接触式设备具有的接触和非接触两个明显的状态不存在了,导致对按下、释放等简单操作的支持也会变得非常复杂,因为人体动作通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存在明确的起止界限。此外,同一动作的表现形式,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人在不同时刻也存在差异,这给判定动作的准确性及动作是否完成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适应体感语境特征的交互行为设计

交互设计的核心是用户行为的设计,行为由动作序列组成,动作是用户表达交互意图的基本单元,是构成交互语境的基本语汇,设计适用于体感语境的人机交互动作集是实现体感交互的基础。目前,体感交互不像基于鼠标或触摸屏的交互,有一个为用户熟知、行业认可、规范化了的动作集,如基于鼠标的交互,有由按下、释放、光标移入、光标移出等基本动作组成的标准动作集。构造基于体感交互动作集可以从用户在物理世界中人与人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动作中选择,也可以将传统交互方式中使用的动作用于体感语境,还可以根据需求定义各种各样“全新”的动作。但动作的设计应以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能满互过程中的输入需求为目标,遵循易学、易记、不易疲劳、易辨识的原则。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户对动作有一种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建立在以往学习和使用的经验之上,在遇到新的交互环境时,有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方式:当新的动作、新的交互方式能用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解释,能纳入原有的体系之中,则称为同化,这种方式认知负荷最低,学习过程最简单;反之,则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动作和交互方式,即为顺应,这种方式需要用户付出较大的努力。因此,要使动作易用易学,理想的动作设计,应该是用户不用学,在交互过程中能根据情境和需求很自然地做出相应的动作,无需思考动作实现的具体细节,用户的注意力、关注点全部集中在动作所表达的语义和交互内容上。

这种自然是建立在用户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上,即将用于以往交互方式或在实体世界中交互的动作直接用于体感语境,如表示否定或不要,人会做出摇头或摆手的动作,支持这种动作的体感交互,用户会觉得很自然。但是体感语境具有不同于以往语境的特征,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交互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语境,动作设计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考虑产品需要提供用户什么样的功能,需要什么样的操控方式,这些操控方式在传统交互中通过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同样的动作能否用于体感交互语境。如在支持多点触摸的屏上要放缩图片,会用两个手指按住后,做相应的移动动作,对于体感语境由于检测两个手指运动比较困难,而检测两只手的运动非常方便,设计一个以两只手的移动来替代两个手指移动的动作,使交互模式尽量接近原有模式,可以降低学习新动作的认知负荷,提高产品易用性。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稳定性和不易出错性是在动作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前面已经对体感语境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体感语境下的动作没有明显起止界限,因此假如定义选择动作为用户手部进入热区,那么当用户移动手部从一个热区上面“顺道路过”时,就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选择该热区,由于从技术角度很难判定用户的行为是试图选择该热区还只是从上面“顺道路过”。通过设计一个移入到热区上,并在该热区上停留一定时间的动作,来表示用户要选择该热区,以消除这种歧义性。停留时间的长度要明显长于“顺道路过”时在热区上停留的时间,以便从技术上能将两者准确区分开,同时还要考虑用户等待的忍耐程度。除了设计动作的外在表现形式外,更重要的在于赋予动作语义。用户做出动作的目的,在于表达交互意图,传递交互信息,这种交互信息即动作的语义,虽然动作的语义是约定俗成,人为赋予的,但动作的语义要易理解、易记忆。

从动作的语义与动作外在形式的联系上考虑,可采用类似汉字的象形方法赋予动作语义,如用手抓住的动作赋予“选中”的语义,用户就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定义动作语义需要考虑文化的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动作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若赋予动作的语义与用户文化背景一致,有助于用户理解和掌握,会产生亲切感,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和困惑。另外,计算机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机交互通过几展更新,建立了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交互方式,使用传统交互方式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经验,沿用原有的一些动作到语义映射,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动作的设计还应考虑动作使用的频度和实施动作的疲劳度。需要耗费一定体力完成的动作虽然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如果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就容易引起疲劳,如幅度较大的挥手动作,如果将它用于阅读时的翻页,就很容易导致用户手臂酸痛,而失去阅读兴趣。如电影《少数派报告》中主人公挥舞双手操作大屏幕界面完成每日工作,然而据这一场景的设计者说,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身体健硕的男主角却因为不堪长时间举着双手的疲劳,不得不用钢丝吊着胳膊完成拍摄。因此,在动作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疲劳和实施频度问题,动作设计不当,势必会造成用户身心疲惫,甚至会导致身体伤害,良好的用户体验将无从谈起。

篇9

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微博的诞生是其重要的转折点。微博属于裂变的传播形式,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传播习惯,低门槛、新的议程设置、高互动性和随时性是微博传播的主要特征。微博冲击了企业传统危机公关,使企业更加难以预料和控制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以致企业在化解危机的时候不能够利用延迟时间的方式。新威胁会随着信息过剩而出现,不断泛化的话语权使信息流更加混乱,导致人们很难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解决危机公关的难度。

2.全媒体时代有效地提升了时代的传播效率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用户利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传播,使公众能够选择多种渠道接收信息。由于全媒体的功能在智能手机中已经存在,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新鲜事,这就使人们平时生活中的小事向新闻事件演变的可能性不断提升。其次,移动媒体同订酒店、订机票、购物和炒股等增值业务的联系更加紧密,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不断扩张了危机的传播链条。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危机

第一,受损事件影响着品牌形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内因,如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虚假和不实的宣传、企业的负面信息、企业扩展方式不合理等。所以,弄清楚品牌受损事件产生的原因,对分析企业品牌危机成因会带来更大的帮助。一种是外因,如不断改变的市场条件、经济形势的优劣、虚假的媒体报道、相同产品不良影响等。第二,新媒体背景下品牌危机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复杂化的传播主体,新媒体解放了公众的话语权,改变了企业品牌的生存环境,这样企业在监控品牌安全时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其次,不断扩大的口碑复制,新媒体消除了沟通中的很多限制,提升了口碑复制的效应,进而造成了品牌的危机。再次,媒体缺少“把关人”。最后,消极的企业品牌竞争。

三、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的思路

1.建立危机预防机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会随时出现,因此企业在创新品牌设计时必须建立一定的危机管理机制。首先查找潜在的网络危机,搜寻微博和新闻上的讨论组,防止一些恶意谣言的散布而损害品牌形象,利用信息技术对品牌形象进行正面宣传;将舆情监测工作做好,筑构微博防火墙。积极设计舆论轨道,要将品牌形象宣传同媒体需要联系起来,抓好危机预防管理工作,为创新企业品牌形象打好基础。

2.关注媒体的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环境的导向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某个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中,媒体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选择恰当的目标媒体,了解主流媒体的定位,选择品牌形象目标相同的媒体,在媒体面前彰显品牌的亮点。此外,在对品牌形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媒体的宣传报道情况要做到及时跟进,以便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3.品牌视觉的稳定与统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稳定、统一而新颖,这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统一文字,规定在确定了品牌设计之后文字是一致的,并且要根据媒体的需要不断完善;其次,统一品牌的图形,图形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需求,呈现新颖之处,这样才能够将具有魅力的品牌形象打造出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创新设计品牌形象时要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将平稳的视觉想象呈现给消费者,并具有易记、简洁的特征和良好的情绪联想效果。

4.创新企业品牌文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形象设计创新的内容中也包含对品牌文化的创新。如果企业的品牌文化在时展的背景下因循守旧,必将使消费人群对品牌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误区,也有可能被一些新颖的品牌取代。所以在创新品牌形象设计时,应该不断更新品牌文化,跟上新媒体环境发展的脚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而打造出一个富有竞争性的品牌文化。

5.狠抓品牌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决定因素,一个品牌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中生存下来,就离不开产品质量的保证。不管一个企业的品牌宣传多么响亮,将品牌外观打造得多么动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很难在新媒体环境下站稳脚跟。因此,对品牌形象进行创新设计应该在保证品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提升品牌质量也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创新点。

6.围绕媒体和消费者需要进行设计

创新品牌设计形象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企业需要了解群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趋势,思考怎样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时刻关注市场中的动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消费者的购买情况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具体的情况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同时形象创新设计离不开服务的支撑,服务这种无形的资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户,加深他们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同时,做好宣传工作能够使品牌形象为消费人群所了解,所以维护好消费人群是在品牌形象创新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篇10

1.独特性和夸张性

故事性主题服饰的设计不同于现实服装设计,体现了它的独特性。它超越了纯装饰的意义,而成为表现主题思想的手段之一。它以往是故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媒介。因为它的独特性,间接导致了它的夸张性,它不必被一般生活服装的实用所限制,凡是能体现故事主题的元素,甚至是反常规的、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都可以夸张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

2.幻想性和假定性

一般情况下,服装表现的故事都是充满幻想、想象的艺术,幻想性是故事性主题服装的突出特点,充满幻想的服装更能吸引观众。而所谓“假定性”,是指人们从故事性主题服饰的“幻想”所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属性,即被人类审美心里所认可的艺术真实性。

3.概括性和拟物性

由于服装展示的规模性、时间性,决定了必须对服饰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不可能把故事完全呈现,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时间而且也缺少艺术的概括与简练性。概括是建立在对事物仔细观察和梳理的基础之上的,对故事主题性服装概括,必须根据故事的剧本发展和角色的需要进行设计,找出能突出表现角色个性、故事情感的概括设计。在概括故事角色的同时,故事性主题服饰具有生动的“拟物性”。拟物性是由故事的特殊性决定的,它也是故事性主题服饰设计的特点之一。在对非人类角色的服装进行创作时,如动物、植物、器物等,要在充分了解故事脚本、故事所要传递的情感等各方面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服装造型,运用夸张或变形等设计手法来设计穿戴角色的服装。这种服装造型的特点使得故事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化、形象化、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品位。

篇11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9―0011―07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问题有许多争论。这些争论有三种倾向。一是坚持亚当・斯密以来“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或丰富,如新古典主义“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新制度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博弈论的合作理性经济人假设等。二是坚持“非经济人”人性假设,这种倾向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以其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以其他目标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如“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人性假设。三是试图将马克思“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与西方“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结合起来,如“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新经济人假设、“科学经济人”假设、“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等等。

一、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

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探求现实经济现象本质关系,从而形成形形理论的过程。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起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出结论以解释世界,说服他人。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组成要素:假设条件、方法、表述、结论。由于经济学家处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掌握不同的语义等原因,这些要素可以有不同含义。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假设条件往往被理解为约束条件、前提条件、逻辑起点或逻辑条件。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还将其理解为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而方法往往被理解为途径和手段。表述则往往被理解为逻辑推理、说理过程、证明过程。而结论则被理解为理论结果、理论目标。就方法这个要素而言,它尽管有许多种,但它仅仅是进行表述的工具而已。工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着表述是否合理、简洁和明了。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具有逻辑力,将关系结论的科学与否。一般而言,方法、表述、结论等要素往往是格式化的,一旦经济学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则其理论表述、结论也就确定了或格式化了。因而使得人们可以凭借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理论经验,对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给予判定。然而,假设条件这个要素却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本身难以格式化,这就导致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要素的不同表现,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人性假设作为当代经济学家们常用的理论假设条件,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所以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它究竟对理论价值存在多大的影响。人性假设的争论应该着重关注下列问题:

第一,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必要吗?自亚当・斯密将人性假设为“经济人”之后,以后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已将人性假设作为必要的基础。人性假设经过发展,形成诸如“理性经济人”、“科学经济人”等有别于亚当・斯密经济的人性假设,但都未能脱离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的框架。而“非经济人”人性假设,尽管是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否定,但研究范围与研究过程同出一辙。之所以如此,完全在于经济学科本身是探究社会经济内部联系或规律的学科,微观上则是探究个人与其它人群体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所以,正因为经济活动主体是人,而经济活动行为是人的行为,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行为、过程、结果及影响条件也就成为经济学科的内容。心理学的成就表明人的行为(特别是经济行为)是受外界原因刺激,然后形成动机、过程和结果。当然,整个过程会受到影响条件的结束。原因与动机则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点。但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原因动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以此作为人的特性或本能,则“经济人假设”必然产生。如以其他动机为人的特性及本能,可能会形成其他人性假设。

第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唯一的吗?既然经济学人性假设是个基础,而以此为起点建立的一个经济理论体系,可将全部人的经济活动纳入经济研究框架。但人性假设是否只能唯一一种,则需要探讨。理论上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否定了人性假设的唯一性。除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外,马克思的“社会关系人”更为科学。因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前述的“复杂人”、“学习人”、“知识人”等假设,实际上已表明了人性假设的多元性或非唯一性。实践上看,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或经验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性假设,这是因为实践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入性。“经济人”与“社会关系人”假设是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广泛性反应,而“复杂人”、“学习人”以及“新社会人”假设等,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是实践深入性的反应。人性假设不可能具有唯一性。

第三,人性假设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每每必同吗?经济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如果每项经济研究都要运用人性假设,完全没有必要。例如,在研究人们的赠送行为时,如不探究其动机,没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同样,研究生产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时,也没有必要涉及人性假设;……如此等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如果研究经济过程的某一环节,则不用涉及研究的逻辑起点,即人性假设;二是某些经济行为,是由人的多种动机所推动,不能单纯以某一人性假设来解释;三是同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理解解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硬性使用人性假设,可能导致理论逻辑复杂化,不利于经济理论研究。当然,如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经济理论体系,完全可从人性假设开始。

第四,人性假设是任何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吗?一般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存在假设,而人性假设是其中之一。但是把人性假设作为建立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的逻辑起点,则值得商榷。的确,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起点,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大厦。现代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都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源头。但是,马克思经济学是另一座宏伟的经济理论大厦,而其中也不乏包括人性假设在内的许多假设。然而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来自现实的商品,通过商品中体现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通过人性假设来说明社会经济关系。

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多在说明经济理论体系建立有无逻辑起点,以及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

二、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及原因

近年,关于人性假设争论越演越烈,其争论的焦点与历史上争论焦点相比已大不相同。历史上人性假设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人性的内容,从而形成从“经济人”到“有限理性经济人”,“知识人”到“复杂人”等多种人性理论。现代人性假设争论焦点则是人性假设是否是经济理论的起点。有的学者甚至把它

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体系是否科学的依据。还有的学者为了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也强调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经济人假设”。另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希望承认并发展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并提出了新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甚至有一些学者还对“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数学证明。这形成了一种理论倾向,似乎必须从人性假设出发,才能构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也带给人们一种理论错觉:古典及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其理论体系自然就是科学的。而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特别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不以人性假设为逻辑起点,因而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错觉当然不会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于是一些学者们想通过折衷的办法,要么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也有人性假设,要么企图将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融合起来,而“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即是如此。这种做法的目的除了要说明马克思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同样具有科学性,而要便于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对话和论战。这样,近些年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是否影响到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谁具有中国经济学的主要地位的理论之争。

如何看待上述争论的焦点,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第一,什么是科学。对于科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形成学者们在经济理论中若干范畴的歧义。这种歧义导致不同的经济结论或结果。对“科学”的内涵,一种是将其理解为人们对包括经济现象在内的现象存在的正确性的理论体系。另一种则将其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数理模型,利用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理论范式。由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论体系就被区分为科学与非科学。如按第一种理解,哲学、历史学、中医学都属于科学,按第二种理解都不属于科学。因此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为了使经济学成为科学,于是在经济研究中大量使用数理模型,且越演越烈。但一些包括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的经济学家对此却持反对态度。“这样,专业经济学杂志上就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设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紧要的理论结论。”

第二,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当前,一些人认为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是科学,其实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被通常认为是“科学的方法”。按这种方法的逻辑路线,首先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设定假设条件,再利用数理统计工具,形成模型或结论。因为这种方法不涉及价值判断,因而被认为是客观的、科学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由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涵义有不同的理解,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作为科学的方法,则规范分析研究的方法就不是科学的方法。这当然不符合客观逻辑。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从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方法一旦出现假设的非现实适应性,逻辑推理即使正确,结论也难以符合客观实际。”艾克纳也对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提出责难,“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由此看来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还并不是公认的科学的方法。

第三,什么是科学的结论。经济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确定研究对象或范围,再运用适当方法,并通过分析推理及演绎等过程,最后得出结论。但不同的方法,如果被人们分为“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会被人们区分为“科学的”结论或“非科学的”结论。一旦如此划分,一大批人类优秀的理论成果将会被划分为非科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最后都有一个被事实印证的过程来检验其正确性。偏好运用非科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最终要转化成为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又将直接或间接印证其结果或结论正确与否。而运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如果被事实证伪或无法得到验证,此结论也是错误或无用的。由此应该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得出的经济学结论,只要能得到事实的(主要是能增进社会的福利及进步),都应该认为是科学的结论。

据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可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实际上,经济理论体系的正确及科学与否,不在于其逻辑起点是否有人性假设,不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其结论的正确性、可运用性、真理性。显然,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三、能判明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是非吗?

自亚当・斯密以来,由于“经济人”或“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使经济科学在系统化、理论化方面成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以后解释经济现象的过程中,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不断形成,从而形成在新的人性假设条件下的新的经济理论。例如,将经济人的无限理性修正为有限理性,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形成行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如此等等。但是,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孰是孰非,也应认真考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作为起点,“这时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以后经过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历程,现代经济学体系已十分庞大,不同的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成果,构成了其中许多理论的逻辑起点。人性假设林林总总,分辨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也颇难。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基本假设。实际上设想了一个凝固不变的经济世界,将其研究对象即人的经济活动赋予了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使得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易于量化,便于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及分析各种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论现代西方经济具有何种人性假设,其分析方法都是相同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内容展开。人性是什么?人性有哪些内容?实际并无统一说法。从伦理学角度,“善”与“恶”是人性;从生理学角度,“食色性”是人性;从经济学“利益最大”的经济或理性选择是人性;从行为学角度,“趋剩避害”也是人性,如此等等。

纷繁复杂的人性内容,每种内容都将影响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人的行为。我们不能指责哪一种人性内容正确,也不能指责以何种人性为逻辑起点形成的学科体系不正确。所以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以不同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人性假设本身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及发展的过程。亚当・斯密,西尼尔等人的完全“经济人”假设,认为人追求自身利益是其经济活动的动机。人能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增进社会总福利。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这种人性假设无法说明人的许多经济行为,于是对这种人性假设进行了修正,把人性假设涉及的范围从纯经济活动领域扩展至非经济活动领域,将人们的经济利益扩展到精神利益。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摆脱许多学者们的批评。休谟认为。“怎

么这个性质被演染得过大了,”“新古典经济学醉心于下述形而上学观点,即:每一位个别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而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也认为经济人假设“完全否认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赞同经济人假设的观点,是一种似乎一切都要听任个人安排的观点,这是有失偏颇的”。这种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了人性的多样性,认识到人性不能仅用“经济人假设”来概括。因此从“完全经济人”到“不完全经济人”再到“知识人”、“阶级人”等的人性假设,推动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发展。正如诺思认为的那样,“人类行为比经济学家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所以,人性假设的争论,推动了人性假设的发展。当然,每种人性假设都是人们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结果,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成就,都有其历史合理性。

人性是可以划分为层次的。首先是哲学层面的层次。因为任何学科,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哲学是任何学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人性或人性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哲学层次的人性。其次,具体学科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体现了人性在各局部世界或局部社会中的本质。例如“善恶”是人在伦理世界或伦理社会中的本质;“经济人理性”是人在经济世界或经济社会里的本质;“征服及反抗欲”是人在政治世界或政治社会中的本质。再次,是特殊层面的层次。这种层次只体现某一学科的不同特殊领域。例如,“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人的自然的极端领域;而“不完全理性经济人”体现在经济学科中受不完全信息约束下的领域;“相对理性经济人”则体现于与外部世界广泛作用,随时随地变化其行为的领域。实际上,不同的人性假设,都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站在不同层次上的认识前提罢了。

所以,一旦经济学家们提出经济人人性假设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必然有着共同的分析方法。各种人性假设,均可作为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学科的逻辑起点,都有其合理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能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这些特点,表明人性假设争论的是非曲直的判定是毫无意义的。

四、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争论向何处去

从经济史的情况来看,人性假设的争论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可否认,每一次的争论,都使经济理论向前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早已被纳入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之中,宏观经济学也充实了更多人性的内容,动态分析方法及理性预期方法的引入,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使其核心理论亦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而“知识人”等的人性假设,使得西方微观经济学出现了知识或信息的内容。可以说,人性假设争论的发展导致现代经济理论新论辈出。那么,是否人们通过对人性多方面、各层次的深入了解,形成新的假设,就会对经济理论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呢?一些学者并不赞成。“任何人自称完全理解经济发展,或者自命发现了揭开‘那个’经济增长秘密的‘那个’线索,很可能是个傻子或江湖骗子,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争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种争论向何处去。

从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分析,我们认为这种争论仍会持续下去。因为任何人性假设,只是对人性某一内容、某一层面的认识,并将这种假设仅仅作为某一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通过一系列过程构筑某一理论大厦。但是,这样构筑的某一理论体系,仅是对经济世界的局部认识。一旦这种理论体系无法全面很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之时,新的人性假设在争论中又会应运而生,产生新的理论。这也被过去的状况所证实。

在理论的新进展中,还有一种状况,就是通过人性假设的争论,对原有个别基本假设的背离或修改,形成新的理论。但是,在原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原本在逻辑上是完备的,如果改变原有的假设,可以造成新的理论内容与原有理论内容的不甚相容,甚至会造成新的体系的逻辑矛盾。由于理论进步是必然的,这种逻辑矛盾归纳到起点的人性假设争论也会持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体系的建立,无论是何种人性假设,都是来自于经验或思想实验,并不一定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不一定具有合理性。如果在争论之中形成的新的人性假设,也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而事情往往是这样),那么在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带来的只能是矛盾的增多,逻辑混乱的增多,加速了人性假设争论的加剧与持续。

我们说人性假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那么争论的焦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在此之前,争论的焦点已从人性内容是什么从而引出不同的人性假设,但这毕竟只是在现代形成或以往形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争论内容,并不构成理论体系在逻辑起点、方法、表述及结论等范围方面的根本对立。近年人性假设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人性假设而形成的理论的科学与否问题。通过人性假设形成的理论与非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已在范围上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导致人们对某一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及判断。这种人性假设争论焦点的转移源于社会实践中非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体系与人性假设起点的理论对立。过去计划经济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隔阂,使得这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独立,也没有碰撞的机会。特别令人奇怪的是,这两类理论体系一方以经济学为代表,另一方以西方经济学为代表,被人们公认为是水火不相容,分别属于计划经济国家及非计划经济国家的理论。而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转型时期实践的探索,必然导致理论的反思、比较及碰撞。因而人性假设这种理论的源头及逻辑起点的争论不仅会持续下去,当然也会成为理论科学与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些学者认为,一种理论的科学与否,不仅在于其主观逻辑正确与否,更重要的在于客观逻辑的正确与否。事实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主观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在客观逻辑上特别是符合客观及实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的正确性、相符性,才是决定一种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标准。所以,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会以转型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取得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发展是通过客观逻辑来验证和推动的。在人性假设的争论过程中,实践的变化会使理论趋于完善,这也可以导致争论的焦点发生转移。但焦点将不再以人性的内容和人性假设导致理论内容是否科学作为判断,因为这已是历史。争论的焦点会在人性假设的合理性、导致其理论的方法、表述及结论的合理性方面展开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研究,2003,(11)。

[2]李炳炎,江皓,“科学经济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J],学术研究,2005,(12)。

[3]马艳,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4]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7,(7)。

[5]蒋南平,怎样看待约翰-罗默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7,(10)。

[6]徐贵宏,贾志和,王晓燕,“经济人”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7]史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