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6: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园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舞蹈教学对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的舞蹈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多鼓励幼儿,让其在舞蹈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亮点,提高自己的能力,快乐地进行舞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其努力奋斗的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可以说,幼儿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幼儿实现高效学习的途径。笔者在舞蹈的课堂上,通常会利用一些课堂小活动来促使幼儿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幼儿们两两结小组,或者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比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幼儿园里还配备有多媒体,可以集图片、视频和声音于一体,让幼儿在快乐当中学会跳舞,提高舞蹈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潜能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认为,幼儿园的教学除了要教给幼儿一些必备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幼儿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整体综合能力。学习舞蹈可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其肢体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幼儿会在学习成就感的激励下,开始认真学习并欣赏舞蹈优美的动作,再一板一眼地紧跟着学习,提升幼儿内在的音乐素质。最后,当幼儿把舞蹈动作烂熟于心后,就可以跟上节奏,一遍遍地进行表演,最终达到肢体与情操双向提高的目的。
(三)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启其学习热情“阀”
成功的教学不是对幼儿实行强制,而是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在开启幼儿的热情阀,通过动作、眼神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其艺术情感,通过节奏鲜明、有组织、程式化的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舞蹈学习是一项非常枯燥的事情,需要幼儿在兴趣的激发下,有着坚强的毅力才能够成。幼儿园教师只有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才能组织好课堂,上出高质量的舞蹈课。纵观古今,所有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都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运用新鲜的教法来使幼儿着迷。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更有助于幼儿理解舞蹈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采用趣味性的导入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对幼儿的吸引程度。
三、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一些舞蹈活动
(一)幼儿园教师要确立多元化的舞蹈课堂培养标准
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的舞蹈基础,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到正确引导其价值观,要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跳舞兴趣,确立每一个幼儿依据自身水平的学习目标,从而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幼儿持久的学习动力系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分层教学,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注意不同学情的掌握,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排练,让幼儿的学习内容很充实,学习方式极为多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学法的训练,以尊重不同幼儿的自尊心,提高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让幼儿真正沉浸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其舞蹈素养。对小朋友来说,舞蹈教学要成为幼儿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教师要通过舞蹈教学活动来发挖幼儿的潜能,以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从而给幼儿一个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学习机会。
(二)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转化学习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
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幼儿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求知的重要前提。幼儿园的舞蹈教师首先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幼儿,多做一些课堂活动。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先从思想入手,采访一下幼儿的学习在的学习愿望,从幼儿的需求出来,将舞蹈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我认为,幼儿教师要自觉地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多给幼儿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解放幼儿手和脚的同时,更要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是早在春秋时期就被孔子提出的教学理念,可是由于幼儿园班容量大,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幼儿在不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失去了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机会,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幼儿学习起来的兴趣低下。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幼儿自己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使舞蹈得到升化,真正起到陶冶其情操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我们要为幼儿搭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舞台,激发其富有创意的思维,从中感受到快乐。
二、有效的教学要有恰当、合理的目标引领
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幼儿在已有经验和水平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即使是同一个教学内容,针对及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分类活动中,小班一般按照1个维度分类,中班可进行2个维度分类,大班可进行2—3个维度进行分类。可见,只有在明确内容,并确定具体的情况下,结合幼儿的情况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此外,教学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和观察评价,以便教师在活动后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教学环节在设计上要提高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时,需考虑导入的方式是直接导入还是游戏导入,或是谈话导入,哪些更能为目标服务,引出主题。此外,师幼的互动环节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紧扣目标,思路清晰,并考虑问题的提出能否实现目标以及紧贴幼儿的思维。因为同样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不同,幼儿的理解就会有差异,答案就会出现更大的差异了,教学的有效性就会降低。此外,结束环节设计要具有延伸性,能刺激幼儿继续探索、扩展、延伸,给幼儿留有思考空间,或是让幼儿从中得到启发。
四、要根据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准备中,教师常常为了材料的丰富、美观而忽视了材料的教学作用,甚至会对幼儿的有效教学产生了干扰作用。例如,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生动确实对教学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并不是每个活动都适合。有的教师为了使用课件而牵强附会,并没有给活动添彩,反而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或是有的教师在材料准备和主题目标切合不密切,只是看起来色彩纷呈,并不能为目标的实现直接服务。特别是一些实验课,对于实验材料、操作过程,教师一定要提前实验过,将其中不合理,或是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或材料进行调整,才能避免教学中出现意外情况。
二、小组活动中成员配合讲究节奏的把握
小组活动中讲究节奏的运用。活动前,小班孩子提前欣赏大哥哥大姐姐的比赛,让他们感受比赛的气氛,学习比赛经验,增强比赛信心;中班孩子可以在试玩中寻找经验,比赛前允许孩子分组试玩,试玩的目的是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寻找比赛方法,积累比赛经验,尝试经过自己探索获得比赛经验;大班孩子则活动前先讨论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小组活动。比如,在小组接力完成的动作这项比赛中,除了奔跑速度外,要考虑其它影响完成整组动作的因素,如起跑、接力的方式、拍手、拍肩还是递物都要掌握好节奏,避免丢棒,接棒慢的问题。大班运球比赛中,孩子们活动前分组讨论了接力方案。A组方案:跑时球抱在胸部前下方,集中精力以防摔倒,交接球时递球者向前送出,接球者手放胸前张开,并做好跑步的预备动作,递球者喊一,接球者喊二的同时快速跑出。B组因为活动前没有把方案商量好,交接球时出现几次接球者没接住球的现象,影响了速度,因为影响了速度,其他队员拚命想提高速度,结果因为急于求成又出现跑动中掉球现象。结果当然是B组输了!所以,我们经常听教练说注意掌握节奏,这种节奏和其它幼儿素养一样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这种长期素质的锻炼,让我们班孩子在几次运动会比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
三、教师在体育课中全盘掌握孩子的身体和情绪节奏,随时调整活动方案和活动节奏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掌握孩子们运动的节奏,不要等到孩子累得筋疲力尽时再结束游戏,而是要时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的变化,及时叫停游戏,或者调整游戏方案,变化游戏难易程度,运用总结等方式让孩子及时调整身体节奏和活动节奏。如果活动内容有些激烈,那就要一个活动环节完成后让孩子稍事休息再进入游戏;如果游戏内容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充分调动孩子情绪,那老师要调整游戏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赛性,用语言、动作、口号激励每个孩子积极游戏。
二、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目标的认识上,有许多教师认为就是为了参加舞蹈考级或比赛,可见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是一味地鼓励幼儿参加考级或比赛,忽略了对幼儿人格、身心健康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教学途径单一
在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以课堂教授形式为主进行舞蹈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会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舞蹈教学,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和使用电化教学的模式进行舞蹈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舞蹈教师受限于课堂教学,和其他课程并没有差别,发挥不出舞蹈教学的特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他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舞蹈教学,不同水平的幼儿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幼儿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设备较差
在舞蹈教学设备的调查中,10%的教师所在的班级有电子琴或钢琴,3.3%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电视,83.3%的教师所在班级有录音机;而只有3.3%的班级在舞蹈教学课中有多媒体的使用。专业化舞蹈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舞蹈教师在授课时受到局限,幼儿对舞蹈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幼儿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对幼儿舞蹈教师的调查发现,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师在学历方面,37%的教师是本科学历,43%的教师是专科学历,还有20%的教师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因此,绥化市幼儿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教师的专业构成比例如下:56.7%的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而舞蹈专业的教师占30%,另外,13.3%的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的,其中部分幼教专业的教师在工作后参加了舞蹈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绥化市的幼儿舞蹈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绥化市幼儿园很多舞蹈教师都是外聘的,他们即使经过专业的舞蹈教育和训练,但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等方面和专业幼教教师还有一定的差异。
三、提升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
舞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舞蹈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更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教师不应该只从考级、比赛的出发点去进行舞蹈教学,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兴趣方向,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因素,给幼儿选择不同的艺术类别,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将重点放在幼儿舞蹈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二)多种途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方式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舞蹈欣赏、舞蹈示范、音乐欣赏、模仿和想象、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运用,让幼儿的大脑高度集中来支配自己的身体,表达丰富的动作和情感,集体舞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也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例如在幼儿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听到节奏明快的音乐会随之舞动的天性,在唱到“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抱抱我”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使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
(三)改善幼儿舞蹈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学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幼儿园自身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舞蹈气氛,利用吃饭、课间娱乐、午睡后等时间为幼儿播放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经常为幼儿播放舞蹈类的视频,在生活中随时去引导、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舞蹈区域,通过增加对不同风格舞蹈服饰、道具的投放等,鼓励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舞蹈服饰,大胆自由地表演快乐的舞蹈,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1)激发兴趣,引起关注。
计算机是一种平面的表征工具,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幼儿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掌握一定知识。同时,接触视觉、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有助于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促使他们能够较多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更高涨的学习情绪,对学习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学习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计算机教学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幼儿掌握知识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计算机教学能记录各种实物图像,或对实物进行动态模写,或模仿实物声音,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客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细微直观地再现在屏幕上。此外,教师还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设置虚拟的生活情境,反映真实的生活,引起幼儿对生活的联想,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简便操作,发展思维。
计算机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对画面进行调整,定格、放大、缩小、慢播、快进、重放等各种功能随心所欲。教师要让幼儿更具体、细微地观察,从而释疑解惑,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当教学活动中需要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预测、想象事情可能的多种发展方向,再利用计算机将想象变成图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是计算机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绝对优势,不仅增加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与能力,还拓宽了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空间。
(4)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计算机教学对幼儿的个别学习指导十分有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解答和处理方法,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对认知工具、认知内容及认知客体等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功能,将影像、声音等一系列信息传播给一个幼儿或一组幼儿,并进行个别辅导,以找到幼儿思维活动与知识客体的“接口”,真正实现由群体向个体疏导的转变。当然,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益处还有很多,如把计算机引进幼儿园,对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电脑的亲和力;对教师,则可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应该说,计算机进入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
2.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仍有不少幼儿园受到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幼儿园不能很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部分教师目前所具备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快速发展。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等等,都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阻碍。试想,如果教师没有“一桶水”,又如何给幼儿“一杯水”呢?现在的教育趋势是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填充新经验,及时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框架结构下的新要求。
(2)如何准确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那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很可能弊大于利。因此,教师应尽量回避其消极的一面,正确运用各种方法策略,引导幼儿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去转化、发展。譬如,当幼儿因过分迷恋计算机游戏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合理控制其操作时间,还可以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鼓励幼儿共享操作答案,合作解决问题。由于幼儿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教师可以激励他们相互学习,鼓励掌握较好的幼儿帮助不熟练的幼儿完成某些操作,为幼儿增加交往的机会,加强同伴间的交流。这种社会交往与其他领域中的相互交往是相同的,如果能正确引导,计算机带来的交往会比其他活动多很多。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适当调配幼儿操作计算机的“度”,把各种不利变有利,从整体到个别,发展幼儿身心,提高综合素质。
二、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1.不急功近利。
不要把计算机作为提高幼儿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知识,掌握多少操作技能,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发现新事物、解析新现象的能力。
2.不全部依赖。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媒体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手段,为教学形式增光添彩。但它毕竟不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应将其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单纯的操作训练不利于情感发展,因此,教师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反应,充分照顾每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他们进行情感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3.不只看当下。
使幼儿自愿而非强制性地学习计算机,每个幼儿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能力强、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学习使用计算机,并加以正确引导,逐步培养,但若幼儿不喜欢计算机,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不必强求,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幼儿阶段,计算机毕竟只是一种工具,而非必修内容,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切不可因噎废食,影响到幼儿以后接触、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不顾此失彼。
在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教师须扮演积极的角色,要指引幼儿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及如何正确使用,还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及时地帮助与指导。
5.不固步自封。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将计算机介绍给幼儿,教会他们使用,更应善于发现新的学习内容、选择新的学习方式、创造新的学习软件。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成果,设计园本课程的配套学习软件,将计算机学习与日常学习有机整合,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探索、发现,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国家也对此高度重视,给予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是当前相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将游戏融入学前教育中,以游戏为教学手段,纳入幼儿园教学的全过程,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开展课堂教学时,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模式也在不断优化,要求能够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如游戏教学,将游戏贯穿于幼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最终目的不是要求幼儿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通过教育,让幼儿去学习和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在学习生活常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游戏,一方面,能够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学习热情。
2.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1利用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点。因此,幼儿教师应创造有利的条件,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比比说说”的游戏来引导幼儿对事物的细心观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两幅图,这两幅图看起来相似,但却有十处不同,要求幼儿去仔细观察,认真寻找,找到不同之处后,幼儿可以举手发言来回答。这时,每个幼儿都能够全神贯注地去观察,很快幼儿都能够找出了一部分不同之处。最后还剩下两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探讨,进一步认真深入寻找。经过幼儿一番仔细深入的查找后,最终找出了两处不同,一个是动物眼睛颜色不同,一个是尾巴的方向不同,这是对细节的观察,较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幼儿对待事情时更加细心、认真。
2.2利用游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以游戏为教学手段开展幼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进行《咕咚来了》的教学时,首先需要教师将这个故事进行讲述,通过教师丰富的脸部表情,夸张的语气,以及融入感情的讲述,进一步感染到幼儿。在读完这个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角色的扮演,让几个幼儿分别扮演兔子、长颈鹿以及老虎等,引导幼儿进行角色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表现非常积极,兴致较高,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最后,再引导幼儿将整个故事复述出来,可能一开始幼儿无法完整的表达,但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就能够将故事完整地讲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
强调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初步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英语分为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两种形式,正规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英语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非正规教学是寓英语教学于一日活动之中,以随机教学、个别教学、自立学习为主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趣味学习、自立学习,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
此外,我们拓宽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
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
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因为反馈快。 双语教学同步发展。幼儿园注重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创设纯英语环境氛围。使常规教学英语化、英语教学游戏化,并利用情景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歌曲、故事、动画、儿歌、木偶表演、肢体语言等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大大提高了本园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幼儿均能用简单的英语相应打招呼、问候等,进而提高了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 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 red means stop.greenmeans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像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loveapple》:“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iketo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趣味学习、自立学习,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
此外,我们拓宽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
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
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因为反馈快。 双语教学同步发展。幼儿园注重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创设纯英语环境氛围。使常规教学英语化、英语教学游戏化,并利用情景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歌曲、故事、动画、儿歌、木偶表演、肢体语言等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大大提高了本园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幼儿均能用简单的英语相应打招呼、问候等,进而提高了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 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 Red means stop.Greenmeans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像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loveapple》:“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iketo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经被广大幼儿园所重视,我们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大都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一线幼儿教师的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使用网络上下载的课程和教学软件,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还主要以PPt课件作为授课工具,而对于一些优秀的课件软件如:authorware、flash等等了解的不是很多。虽然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能等同于教学水平,但是这也会无形中限制教师的创造力的发挥。
(2)资源配置不均衡,缺少配套的多媒体软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在资源配置上很不均衡,软硬件不配套。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设立有多媒体教学活动室,有的虽然设立的有多媒体活动室,但出于资金问题和对设备的保护,也往往沦为摆设。并且很多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软件配置较少,基本是通过购买现成的软件或者教师从网上下载而来,这类的教学资源是不能直接用到课堂上去的,而是需要转化成符合本园幼儿特色的课程,恰巧这方面又缺少有电教背景的幼儿教师,所以很难设计有能力去对"拿来的东西"进行再加工,资源的匮乏和不均衡导致了教师创造力的缺失。
2幼儿园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好处
(1)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的发挥出幼儿学生的主体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逐步积极主动的去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尤其是对于处于幼儿阶段好奇心理较强的学生来讲,更具意义。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有趣的声音、动画等视频音频有效的融合,为幼儿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趣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趣味化,将抽象的语言生动化、形象化,将幼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学习知识。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增进幼儿理解能力、突破重、难点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能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还能有力地支持和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闻其声、见其形、人其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规律、理解关系,使其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易懂易记,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细微处和难以观察清楚的物体及物体的渐变过程展示的清清楚楚,如: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它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啄木鸟是如何把树洞深出的小虫钩出来的?它的嘴有什么特征?大象的鼻子有哪些作用?大海深处有什么等等,电教手段能把平时孩子难以直接见到的东西展现在孩子面前,极大地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思维,它所体现的优越性是其它传统的幼儿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引论(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引论(引言):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本项研究的前人研究基础,及其深入研究方向、技术手段。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到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可根据具体学科要求而定)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书名(或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版次(初版不注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示例:[序码]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迄页。[1]张晓风。中国经济状况,北京:经济出版社,1983:3、论文的结构与行文(1)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三段式的逻辑结构为论文的基本构成原则。
(2)论点:是作者对题纲研究后产生的见解、主张和思想。论点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思想性,必须符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一般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针对性。
(3)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观点真实性的根据,为此,要求所用论据要真实充分、典型。用社会实践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语言类论文原则上要以原文的语料为论据。
(4)论证:是作者用证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求论证准确、适当,论文过程应有符合逻辑,科学、严密、有力、表述严谨,准确。
(5)毕业论文说明方法: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可采用分类、举例、描写、比喻、对比数字数据等方法。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依据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质量慢慢开始关注,也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过渡工作尤其的重要,作为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和小学教育的启蒙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势下,教师需要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点,掌握好幼小过渡工作的火候,不仅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工作,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享受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过渡;策略
幼小过渡问题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走出幼儿园、跨入小学校门,是其成长中的一次重要的“生态转变”,不仅意味着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而且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与环境,要适应新的同伴和教师及新的交往方式。
一、掌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依据
要想做好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地找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幼小教育过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提前让孩子接触英语、诗词、汉字、算数方面的知识能够缓解孩子进入小学的压力,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有关的调查研究指出,孩子进入小学的主要难题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对知识面的掌握。儿童在刚进入小学时,在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习环境等方面会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与自己之前所接触的事物存在明显的断层。幼小教育过渡工作需要从这几个着重点入手有针对性解决主要矛盾。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养成专心听讲、做事认真、不懂就问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慢慢接触小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幼儿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二、把握好幼小教育有效过渡的尺度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过渡就是在为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拥有此年龄段本该有的幸福和快乐,使幼儿有足够的空间释放自己天真的本性。不少幼儿园没有掌握好幼小过渡的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片面性的教学行为,如,在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昀后一个学期,从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方面强制性执行小学的要求;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的成长;将小学的教学方式照搬到幼儿园中。幼儿园应该采取适合此年龄段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为幼儿创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快乐童年。幼小过渡不是生硬地照搬小学教学模式,而是适度地进行过渡,令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轻松地过渡到小学教学环境中,让幼儿在思想认识、交际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适应新的环境。
三、长期的养成教育应与关键期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幼小过渡工作,大班是关键,长期养成教育是铺垫。幼小过渡要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到了大班要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要将此项工作有机地、自然地融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之中,而不能盲目地向小学靠拢。应将有关认识小学、体验小学生活、调整作息时间、知识准备等方面的内容放到大班来进行。例如,幼儿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幼儿逐步养成了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尝试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值日生、小组长等,并通过游戏、设置情景让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小班阶段,可以尝试让孩子回家把学过的儿歌朗诵给家长听。中班阶段,可以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老师交给的任务转达给家长。大班阶段,可以让幼儿回家自己创编故事由家长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或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大班是幼小过渡的关键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入小学学习的强烈愿望,帮助幼儿做好习惯、能力、知识与经验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如增加大班幼儿“入学预备期”评价项目,以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等要素为评价内容,让幼儿在评价中体验成长、成功的快乐;可以实施“走班制”教学,逐步扩大师往的范围,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另外,应注重科学调整大班幼儿的作息时间,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减缓幼小过渡坡度,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四、幼儿园与小学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
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尚不够充分,存在重复教育或教育脱节的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是幼小有效过渡的重要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熟悉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使幼儿萌发入小学的愿望。幼儿园应该与小学建立互访课堂、互动教研的制度,促进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相互了解,使幼儿园的单向过渡变为幼儿园与小学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双向准备。在幼小过渡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过渡观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小过渡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大班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请专家给家长介绍如何做好幼小过渡工作。教师要围绕幼儿园实施幼小过渡活动的内容,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还可以组织家长沙龙,邀请大班中做教师的家长现身说法,为家长答疑解惑。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让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幼儿的平稳过渡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过渡的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对幼儿园教学的评估,以及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影响着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一定要做好交流工作,关注幼小过渡工作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