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业技术经济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8 15:06: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技术经济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篇1

麦作等技术与水环境

在清代江淮等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种植业是引人注目的重头戏,生产对象繁杂多样。其中,麦子在地位上仅次于水稻。此外尚有玉米、蔬菜、棉麻等作物。1.麦子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淮)水田实行稻麦轮作,需要开沟作畦,避免渍害。对此,王祯《农书》(5)468和沈氏、张履祥《补农书》(6)40都给予相应的注意。包世臣《郡县农政》继续研究这一重要问题。要种植麦类的水田,如果水源近便,先要翻耕板田,用耙子劳平;过些天,放干田水,用锄头在田里开挖泄水沟,分作畦垄。其技术关键在于,沟要挖得深一些、宽一些,以抬高畦面,便于排水。麦子适宜于冬天下雪,抑制其营养生长;春天,泥土润泽,墒情良好,则日后麦穗硕大,子粒饱满。如果春天雨水多,麦苗傍泥土的部分很可能沤坏,变成黄色,名叫“黄疸病”,最为农家大忌。麦粒可略微浸些水,舂掉麸皮,称为麦米。麦子也可以磨成粉,用粗布筛子过滤;然后适当和些水,揉成面筋,成为素食中的主要产品。麦面在水中,下沉到容器底部的叫小粉,可以做成浆。如果麦芒不慎进入人的眼睛里,就取些大麦,煎成汁水洗眼睛,麦芒会很快出来。2.玉米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玉米原产于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获得广泛传播。此物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可以嵌进石头缝隙,因而比较耐旱。如果干旱过度,也宜于灌溉。玉米熬汤饮用,可治淋沥之症。芋类作物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透。芋头有水、旱两种,水种特别好。区种法可用来栽培旱芋,开区下种,浇水,用脚踏平,以保持良好墒情。甘薯留种,要藏在干爽的土窖里;若受湿,则容易溃烂。粟米若研成粉,加上甘草一起煮,然后漉出汁水,搅和蜜糖,可以解毒。荞麦在本性上喜好雨水,也不是很怕干旱。稗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耐水而且耐旱。豌豆具有耐旱、耐冻的性质。青豆、绿豆,活生生地研细,和上冷水,可以解砒霜、金石、草木之毒。芝麻要趁下雨之后、土壤湿润时播种,容易发芽出苗。芝麻在收获时,若荚壳湿润而集中堆放,则子粒不能做种;如用来榨油,点火则不明亮。芝麻煎水,洗治一般疮毒,都是有效的。3.瓜、茄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瓜类作物播种,要将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挖坑,锄碎干燥的泥土,使其润和。下种之后,逢旱天,要频繁浇水。六月下雨之后,农家种下绿豆;八月中旬,绿豆苗翻压到地里,作为瓜地绿肥。冬天,积雪堆积在瓜地,可优化土壤墒情;春天瓜苗出生,不惧干旱。冬瓜一名水芝,可整个削掉硬皮,埋进湿地;一天后取出,泡上清水,对消渴之症有较好疗效。茄子在九月间成熟时掰开,用水淘洗,取出下沉的子粒,曝干收藏。二月间畦种茄子,育苗。当其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趁下雨天,带些苗圃泥土,进行移栽。山药栽培,要先掘坑、挖沟,便于泄水。当干旱发生时,要引水灌入沟,遥遥润泽山药。茶树忌讳水浸根部,若遇干旱,就用米泔水浇灌;若要施肥,可用原蚕矢沤制的粪水。红花要在二月下旬,雨后撒播。四月底,农家趁早晨天气凉快,摘收红花;然后放在碓里舂得烂熟,包进纱布,绞去其中汁水,薄薄地摊在竹簟上,晒干储藏。4.棉麻栽培利用与水环境。为人们提供衣料的纤维作物,以棉、麻最为重要。棉籽留种,也要晒干储藏。谷雨节后,农家用水选法,选择坚实的棉籽,并用沸汤浸沃,然后下种。芒种时节,麻种趁雨后土壤湿润时撒播。黄麻秆放进水田里浸泡,沤成空心,起出晒干,是上好的燃料。苎麻性喜近水之地,夏天播种。隔上一夜,用水浇灌苗圃畦垄,使其保持润泽。如果地皮干燥,就用帚尖洒水。待麻长到三四寸,要整理本田。本田用熟地作畦,浇粪水,使之膏润。苗圃的苎苗要透彻浇水,带上老土移栽。栽下之初,每隔三五天要浇一次水;二十天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以后若遇干旱,也要浇水。麻秆割倒,起剥表皮,用刀刮掉白瓤,将青皮挂在竹桁上晾晒。晒干的青皮用水煮得洁白,就可以分别接成缨子。缨子在水里浸一夜,就可以用来纺线。纺成后,放进桑柴灰水里煮一夜,再用细石灰水漂白。高粱秸秆烧灰,拌水煮麻线,使其变得洁白而柔软。麻线再用清水煮一次,晒干,就能够用来织布。

林、牧技术与水环境

篇2

计算机技术及相应的网络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为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做贡献了图里。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应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为加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及各方面交流,并实现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做贡献了巨大力量。

2、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完成,使得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化,家业经济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及发展,就要加强农村之间的产业结合。

3、有助于培养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

发展农业的根本之一便是发展农业技术,强大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及产品质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技术的研制当中,可有效地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科研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培养出的新型农业技术人才,反哺于农业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4、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可以转变原有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经营模式可参考如今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模式,来实现地区农产品的宣传,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从而提高销量,使农民增收。

5、有助于帮助农民实现经济效益的创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水平。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其最终目的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而原有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及策略过于被动,农民没有自主的掌握市场。

二、农业经济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并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农业经济中的诸多管理工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地实现其具体价值,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计算机相关技术在日常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

1.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各行各业都争先利高信息含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拓宽视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同样也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对新知识及新技术的不断认识,优化并革新原有管理技术。

2.依靠计算机技术,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及农产品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相应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却并未有前两者那样优异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多年来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加强,以及将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所提升,在未来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加大力度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并在县、乡等基层单位为建设基础,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并且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从而有效的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篇3

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力的途径

2.1改善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

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性人才,生活环境的艰苦会使得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从而导致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工作人员虽然能够坚守岗位做本职工作,但是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有些甚至失去工作的热情,工作效率也很难提升。为了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应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办公条件,不但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改善,还需要改进工作设备,实现技术推广人员办公自动化,对工作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主动工作的意识。

2.2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

加强推广人员对技术工作的学习是提升推广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需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推广人员对农业发展新技术的掌握。一些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的机会增加科技人员下乡的次数,从而让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应该提拔一些专业技术骨干,让他们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推广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技术人员,这样就可以使得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

只有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机制建设中,一是应创新管理体制。各个地方应该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在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意见对推广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和调配,为农业推广人员提供一定的业务经费,解决推广工作中出现的经济困难;二是应该提高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技术推广的各个地区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推广服务,对于一些乡(镇)和区域性的农业推广机构和组织的公益性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三是应落实推广机构人员的编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遵循高效、精干、合理的原则选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以及具体的地理情况进行科学预算,有效落实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情况。

篇4

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实践方式,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经营结构,对农业的经营体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对合作体系做出更好的规定,规范农业的经营体系,聘请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做调整,加快农业内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性人才,定期举办培训会,使农业内的成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2.发展农业的特色农业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土地经营者的经营集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产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经济效益高,更加优质额作物。提高生产模式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打造产品的产业品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自身的加工和包装转换成具有产品优势的产业,成为特色的农业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是农业经济信息的快速流动、共享,从而加速了农业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建立良好的竞争体系,树立竞争意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同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点就在于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人员科学素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建设。

篇5

二、职业技术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的作用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其特定教育内容,使他们能很快提高其生产技能和操作水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劳动者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供人才基础,可充分地开发当地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由于这些民族地区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不高,影响了当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当地农民具有不断增收的能力,就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地区相比,凉山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也相对较低。民族地区的农业要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的转变,由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型农业的转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需要掌握先进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他们可将最先进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加快民族地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凉山州具有高海拔、低纬度的地形,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该地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由于其历史原因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些地区生活条件艰苦,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农业专业人才,当地人又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束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可有效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专门人才缺乏的难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凉山州拥有人口400多万,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样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三、凉山州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在凉山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凉山州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办学效益低下,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实现。

(一)办学效益低下

凉山州共有1市16县,其中9个县市有职业学校,西昌市就有13所。地域分布极为分散。在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很多学校的专业都是重复设置,如计算机及应用、旅游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等这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些职业学校中也很少涉及农业方面的专业。其次,据2008年的统计,凉山州共有公办职业技术学校21所,这些学校主要培养中等专业人才。我州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0381人,其中凉山卫校1578人、铁路技校1417人、德昌职中1253人,共占职业教育总人数的42%。而林业学校只有52人、喜德职中只有51人、州工业技校40人,共占职业教育总人数的14%。除学生人数较多的三所学校产出较高外,其他学校的发展难以为继。

(二)师资水平较低

师资队伍水平低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凉山州职业学校中,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指导教师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另外,一些老教师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知识更新缓慢,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农业类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更为艰苦,教师待遇不高,难以留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因此其师资情况更为糟糕。

(三)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脱节

虽然凉山州的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在2008年就达到21所,但涉及农业方面的学校较少,设置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就更少。这些学校主要设置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等专业,他们在设置专业时更多地是考虑能让学生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没能考虑如何培养人才去充分利用和开发凉山州丰富的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即使是在设置有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的学校里,更多地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学用脱节,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用于实践,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当前,很多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领导、群众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要让领导、群众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学生家长形成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让他们认识到,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是人才。首先,政府应提高认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将此列入农村经济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全盘规划,长期实施。其次,民众也应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只把普通高等教育作为跳出“龙门”的途径,还应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在提高劳动者技能、科技水平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样是人们获得生产、生活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增加投入,优化布局

经费的短缺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因素。解决经费短缺的这一难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努力。首先,政府要规范拨款机制。在国家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保证所有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都获得优先的发展,但是,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教育需要优先发展,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但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在凉山州这种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力度,在经费投入上适当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企业行为的动机来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应对外部的竞争压力。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专门人才,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应增加企业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再次,增加个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要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就要完善激励个人投资办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个人投资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凉山州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这种地区不应过分强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数量,而应重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应集中办好几所基础好的职业学校,对专业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这几所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人口数量不多,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师资条件开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县,可以和附近的县合作,集中财力、人力办好一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可支持当地的普通高等院校通过内部专业调整或是与外部合作举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当地需要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专业。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提高凉山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现有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不仅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同时要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组织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任教。同时,也可聘请各行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

(四)因地制宜,设置专业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一方面专业的设置要主动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其专业进行适时地调整。另一方面,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针对当地的资源优势,设置当地特色专业,培养相应的人才,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篇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但对农业方面的关注尚显不足。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并且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面临着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它要求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各层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不仅要追求农业经济内部的良性循环,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统一,最终追求的是融入社会层面上的“大尺度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农业、生态之间共同发展和交叉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在集群区域内形成有特殊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并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2.多样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及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农业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使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处在高速工业化的我国来说,问题就更加突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与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时间,耕地净减少1.21亿亩;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542.4万亩(《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危险点,而农业大省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也仅为0.081公顷/人。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场价值显现,许多违法占地、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块的荒废。这些不仅造成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对短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冲击。

(二)水资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农业水资源质量持续下降,农业用水缺口逐年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进一步成为可供利用水资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三)环境污染严重且生态系统退化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据测算,化学杀虫剂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仅为10%-15%,其余大部分则逐渐散失在空气、土壤和水当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成为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无序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观的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使洪涝灾害威胁依然严重。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表明,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会承受巨大压力,这种“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一方面会引发资源价格和环境价值的提高,加大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人们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在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使用总量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情况下,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杠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主体往往只关心本身的利润最大化,而很少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产生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负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比如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外部负效应,实现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财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呼应,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为此,我们要建立起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收购、销售、运输、技术等服务组织,并制定出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为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政府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政府来说责无旁贷,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起这一艰巨的任务。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生态经济领域专家对循环经济如何与农业发展实践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干部考核指标,杜绝仅把经济增长的GDP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现象。

(四)加强技术创新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点,重点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取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加强研制和生产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开发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法规机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当地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篇7

(1)物质资本和土地。资本常指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场所、劳动工具等,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本指为进行农业生产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的总和,包括用种量、农药和化肥等。显然,农药化肥和其他各类农资产品的使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资本形式,土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一般而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劳动力拥有的农业机器设备越多,土地面积越广阔,劳动生产率提高得越快。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投入应当是“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劳动力素质往往与劳动力接受的教育程度和与职业相关的培训程度有关。劳动的不断积累会使得劳动本身产生递增收益;劳动质量的提高会使得劳动以外的因素如资本等产生递增收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同时会使得它们的单位成本下降。

(3)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推动作用。技术进步从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第一,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式”;第二,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竞争力;第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技术进步能够促使产业内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不断流动,从而实现跨产业的技术要素融合,改变产业结构。

1.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于1996-2013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具体地,每个变量采用的指标及个别变量的近似替代详述如下:

(1)农业经济总产出(Y):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当年价格)”指标来衡量;

(2)物质资本变量(K):现有文献对于“物质资本”的度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物质费用”近似替代,另一种是用“固定资产”近似替代。本文认为以“物质费用”近似替代农业资本更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所以本文釆用“农业物质费用”这一指标衡量农业物质资本投入,选取“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单位:亿元)”指标表示。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及生产实际,预计物质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正相关;

(3)土地变量(M):用“当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万亩)”指标来衡量。随着湖北省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用地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农用土地几乎没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所以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待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来解决;

(4)劳动变量(L):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投入应当是“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本文釆用“教育存量法”对人力资本存量加以计量,由于无法获取农业部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数据,所以本文采取近似替代的处理方法。根据乡村从业总人数(单位:万人,来源《湖北统计年鉴》)及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比(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加权加总得出人力资本总存量。其中“,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比”将文化程度区分为文盲或半文盲、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中专程度、大专以上,本文根据每种受教育情况对应的实际受教育年限,对其分别赋值为0、6、9、12、12、16。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农业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人力资本陷阱”,结合湖北农村劳动力实际状况,因此人力资本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

(5)技术进步变量(T):本文用序数变量来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趋势,即1995年T值为1,按年份依次递增,2012年T值为18。农业经济会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长。

2扩展的Cobb-Douglas函数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常用于分析经济生产系统中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生产函数形式,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农业经济研究领域。Cobb-Douglas函数的基本形式为,其中,Y表示产出量;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分别表示资本、劳动投入的生产弹性值。结合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特点,本文设定农业经济增长方程为扩展的Cobb-Douglas函数,即(1)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出,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物质资本因素,M表示土地因素,L表示人力资本因素,T表示技术变化趋势,为随机扰动项。为了将农业经济增长方程作线性化处理,对模型(1)两边取对数得分别度量各种影响因素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大小,下面通过实证分析估计参数并给出合适的经济学解释。

3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第二部分选取的变量指标与收集的数据以及第三部分对模型的设定,利用Stata/MP13.1软件对模型进行测算。绘制各变量的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可见,随着年份的推移,lnM、lnL变动幅度很小,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lnY、lnK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并呈现“一致增长”的趋势。画出各解释变量lnK、lnM、lnL相对于lnY的散点图如图2-图4所示。图2中,lnY与lnK高度正相关,lnY随lnK几乎呈“直线趋势”变动;图3中,lnY随lnM变动的波动幅度较大,但从整体变化趋势仍可以看出,lnY随lnM的逐渐增加而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图4中,lnY随lnL变动的波动幅度较大,变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增。做出各变量的1阶差分趋势图如图5所示,2阶差分趋势图。由图可知,各变量的1阶差分序列呈现不平稳序列趋势,但它们的2阶差分序列都表现为平稳序列趋势。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变量lnY、lnK、lnM、lnL的水平序列与一阶差分序列都非平稳,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此,该序列是2阶单整序列。用OLS法对模型进行协整回归,得农业经济增长方程为:根据协整回归的结果发现,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基本与预期相符,lnK的系数在0.1%的水平上显著,lnL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并且,说明各解释变量的变化能很好地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的变化。作出该回归的残差图,从残差图中可以看出残差值较为平稳,模型的拟合的效果较好。

为进一步验证水平序列lnY、lnK、lnM、lnL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协整关系,对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残差项的DF统计量值为-6.717<-2.66(0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可以在1%的水平上拒绝“残差项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即回归变量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协整关系。根据回归结果可知,lnK的系数为1.012且显著,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说明物质资本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会随之增加1.012%,随着农业生产中物质消耗的增多,农业经济增长较快,且增长幅度更大,这比较符合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表明湖北的农业发展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lnM的系数为0.104但不显著,说明研究期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农业经济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农业经济发展从土地要素获得的动力已经十分微弱,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相比,现代农业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农业技术的应用;lnL的系数为-1.168且显著,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说明人力资本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会随之减少1.168%;说明随着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农业经济不增反降。这很可能与湖北省的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或由于农业技术培训不足等导致的农民素质过低有关,过剩的劳动力不能及时有序地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反而给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了负担,农业经济发展效率低下,从而产生抑制效应;T(技术变化趋势)的系数为0.00578但不显著,系数符号符合理论分析的预期,不过,由于本文限于数据的可得性,对于技术变化趋势的处理不太精确,其显著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4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农业经济增长模型——扩展的Cobb-Douglas函数实证研究了农业经济内生性因素投入对总产出的影响。实证分析基于1996-2013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测算了物质资本、土地面积、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四个内生性因素对农业经济总产出的效应。具体结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