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6: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媒体应用于教学,它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育技术装备相对而言,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以前也称作‘电化教学’。也就是说它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体系。是实现现代教育媒体的物质基础。其设备构成主要是:计算机(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课件、电视、广播、投影、录音、幻灯、等。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在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等。
1、计算机技术既是其他应用技术的基础,也是我们探讨教育技术能力的前提。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计算机技术,教育技术能力就无从谈起。计算机技术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硬件技术主要是指硬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技术(包括硬件的基本原理、构成、组装、以及各部件的性能、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软件技术主要是指软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技术。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他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对硬件一般只需掌握基本原理、构造和各部件的性能、作用即可。对软件则要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对软件的设计原理、结构、功能及作用有所了解,还要熟悉软件的类型,掌握软件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技巧等。也就是说,一名具有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不仅会使用软件,而且还会制作软件,分析和评价软件。
2、媒体技术媒体技术的概念更宽泛些,计算机技术只是媒体技术的一种(当然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种)。媒体技术也可分为“媒体硬件技术”和“媒体软件技术”两类,它和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类似。所谓“媒体硬件技术”是指,对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象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以及各种胶片、光盘、磁带、磁盘等光电、磁电存储转换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构造和使用特点的技术性了解。“媒体软件技术”是指那些能用来设计、制作、生成和演示教学信息的技术。如视音频编辑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平面造型技术、多媒体软件制作和应用技术等。
3、网络技术主要是指网络应用技术,包括对网络的一般性了解,如:网络的基本构成、主要特点、常用功能及网络的使用技巧等。作为教师,起码应该知道怎样上网、使用浏览器、检索资料、上传下载信息、发E-mail等。对个别能力较强的教师而言,可以学习使用网络软件制作工具制作网络版的多媒体课件或建立自己的教学网页。当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则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现成软件或工具来达到教学目的。
4、信息技术即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网络化使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较少限制、人际合作容易实现;智能化使计算机能够做到自动识别和传递教学信息、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发展;多媒体化则使人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器官来接收处理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广大教师而言,重要的不是了解信息是如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而是信息的利用。不但要掌握检索、识别、选取信息的要领,还要学会分析、评价、重组信息的方法。
5、整合技术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整合并不是指技术之间固有的那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交叉的自在关系,而是指技术之间、技术与学科或教学内容之间的优势互补的人为关系。整合技术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技术之间的整合。即,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因教学上的需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二,技术与学科或教学内容的整合。技术整合不是技术堆砌,而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技术组合来发挥技术本身最大的优势。这种整合的意义更大,它可以创造出优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理性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媒体教育技术装备,都是代表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并且在教育领域发挥其历史作用。以辨证唯物论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在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与其他有关方面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育技术装备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计算机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体,它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使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教学中,计算机已经表现出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但在使用中不要过分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不等于传统的教学媒体的在教学中就不再有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的必要。计算机应用于教学领域也应该是目前教学媒体的一个补充和发展。
多媒体技术介入教学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地位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1)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3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现代教学过程又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个要素;(2)使教学内容由原先单一的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形、图表变成了一种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后,促进了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的发展,使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4)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5)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依靠教师的组织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把现代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根据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变化,不断合理地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完善新的教学方法,探讨并充实新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和谐统一。下面将探讨教师应如何适应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一、教师要接受终身教育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所受到的教育,不再是阶段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能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人。他们能根据自身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构成,不断地获取新信息、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新情况。1809年,歌德就曾说过:“今后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学习而终生享用。我们必须每五年学习新知,才不会被时间淘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句话早已得到验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知识信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和更好的学习方法。纯粹传授知识内容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必须向学生传授如何学习的方法。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论文格式。”可见“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终生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获取新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软件的设计者、制作者,教学工作的研究者,不仅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人的一生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度过,“活到老,学到老”,是当今社会的特征。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教师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自学或参加培训,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破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要破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解决“教”的问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教学的发展。要彻底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旧观念,树立以能力为主的新观念。坚决摒弃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要重点放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独立性学习活动上。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自己动脑动手,变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推行启发式,废除注入式,教师要善于将启发的思想和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导学上下功夫,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孔子的《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对教师来说,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浩瀚的信息中寻找知识和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进素质教育。采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也节省了学生盲目记笔记的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教师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予以填补,打破教师一言堂,还学生“问”和“讲”的权力,允许学生公开和老师讨论、和同学争论。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现象。
三、进行教学试验,总结教学规律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规律,并利用有关的教学研究手段和工具,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的情况和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引进多媒体设备时要从经济条件、实现教学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如果上课学生人数不多,就采用计算机加投影仪,既可节省经费,又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学校规模较大,上课学生人数较多,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计算机加分屏器加多个显示器的配置。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除了文本的显示之外还要进行抽象、引申、总结,丰富教学内容,另外还要做到生动,有适当的动画、图示,能够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屏幕的显示内容要适当,内容量度应该能够控制学生的思路与教师一致。显示背景与用户界面的设计不要过于花哨,以免喧宾夺主。同时设计时还要注意动画的速度,不可显示太快,也不可太慢。太快学生跟不上,太慢会将学生的视线转到其他地方。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要非常熟悉,能够不看教案和显示器就能授课。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时间和精力来调整课堂氛围。另外,虽然是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但现有的CAI系统学生只能应接不暇地看教师演示而不能及时练习,从而很多知识点都似会非会,略有印象,遗忘的比较快,但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多媒体软件,学生可以在任何一台已联网的计算机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零散时间在课下自己复习,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做习题,巩固在课上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
随着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在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将逐渐失落。教师角色的变化,并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更高了。这个新的角色使教师的职能更趋多元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言传身教、作为学生榜样的角色没有变化,而且应发挥得更好。教师不但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还应当拥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熟悉、运用、操作的技能。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媒体,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最多的信息量,帮助学生打开掌握新的论文格式学习方法的大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从讲授者变为启发帮助者,要求学生从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而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信息技术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得好: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一渔。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五、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要学会应用这些教学技术,同时要潜心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树立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努力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形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现,不但要有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还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授课,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他们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知识迅速传送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甩掉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开发出适应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层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工作。它不只是书本文字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再现,而是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引申、创新的过程。通过声、像、图、文的结合,能使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便于掌握的信息,因此,工作任务很繁重。教师开发各自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促进。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层次的教师。教师除了要钻研自己教授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学习当今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是推动教育改革,深化教育实践,改变教学方法的强大武器,它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教育方面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更新观念,更要更新知识,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驱,成为现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刘芬,高志军.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J].教育学,2002,(1):44–461
[2]刘培进,孙鹤汀.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J].教学研究,2002,25(3):207–2091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一)网络化。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Internet的急剧发展。Internet实际上是遍布全球的网络的集合,体现在因特网身上的这种远程、宽带、广域通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二)多媒体化。“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它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这包括:高保真度的声音、达到照片质量的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甚至是活动影像,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走向多媒化。
(三)更有利于创造意义建构的情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可以真正实现情景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能够为人的学习创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展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现代教育技术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可将全身心情感和理智投入进去的教学及学习的外部情境。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构建新型教学环境的促进
多年以来,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环境设计这一方面。即仅仅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硬的一面,而缺乏软环境的应用。
就教学环境的设计而言,由于和硬设备有关的环境(如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选择,所以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是指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模式的设计。不少人对教学环境设计都存在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以为教学环境设计只是盖校舍建机房,而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则从不考虑。事实上,从教学环境的设计要求来看,其重点应放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而不应把重点放在硬件设备的建构上。硬件设备是死的,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重视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可以在一定的硬设备条件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对新教育技术的应用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
三、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所能提供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不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身二任,就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在你工作或学习感到疲劳时,可以从电影资料库中随时调出你所喜欢的任一部电影或从音乐资料库中调出你所喜爱的任一首交响乐来欣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自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
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的全民教育。
在这种教育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即可以开展集体讨论或辩论),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完全为学生构造了一个随意学习的优良外部环境。
四、现代教育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培植了一片沃土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建构主义强大的技术支持
首先,从教育和技术的层面上简述一下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技术特征,这也是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教育层面上看,教材的多媒化、资源的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教育技术变了,教学理论也要跟上。建主义的兴盛,无疑对教育技术是一极大的推动。
(二)建构主义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迅速走出理论家的象牙之塔,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批判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锐利武器。建构主义恰恰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的外部条件强有力的支撑对此可发挥到极致。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课堂中,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时可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为目的的信息资源,完成建构。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小学德育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德育渠道,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可行之道。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设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以班为单位,轮流制作节目,节目内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撰稿、拍摄,录制校园新闻、校园动态,利用班队活动,通过学校闭路广播电视系统向全校师生播放。学生在观察、采访、拍摄、观看节目过程中,能受到正面教育,接受反面鞭策。如可拍摄学生保护花草树木、捡拾垃圾等文明行动的镜头,也可拍摄学生进到花坛里玩耍、随手乱丢纸屑的镜头,配上解说词在学校播放,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班级管理现代化。
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构成的,有好的班风,才能有好的校风。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的学籍网上管理,各种通知通告、活动方案安排网上,班级考核情况及整改意见措施网上反馈,各种报表网上传递,班级管理和班队活动纪实网上交流等,这样会使信息传递快,管理规范,效率高。另外,学生、班级的先进事迹和各种成绩荣誉网上宣传,学生的各类作品网上欣赏等,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网上德育。
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科技特色。21世纪互联网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看到有少数学生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我们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地沉溺网吧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地学习和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上来。另外,还可通过网页制作比赛、电脑报比赛,为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就感。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一些抽象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觉接受品德教育。如“我身边的环境”一课,课前把学校的环境和本班学生爱护环境的照片配上声音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不错。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架设家校沟通的桥。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为了学校、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市很多学校建立了“家校通”系统,为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教师、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了快捷、方便、经济的方式。我们还通过校园网站,与家长在网上交流,形成家校联手、齐抓共管的局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可以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展示动静结合的图画和视频,能够直观明了、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恰如其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以上优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借助声、形、色、态等元素感知事物。比如,在教授《2008,北京》一课时,我主要考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申奥成功时天安门广场是怎样的欢腾鼓舞。基于这个目的,我选择了远程教育中原有的课件,给学生播放了申奥成功时的视频。在视频动画、图像、声音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祖国共同感受申奥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对文中的一些词语,诸如“四面八方”“潮水一般”等都有了明确的感受,加深了印象。所以,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协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启迪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情感,进而达到求知和愉情的双份收获,优化课堂效果。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图形由静变动、大小转换,也可以实现动态图片或视频的快慢转换。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或视频,置身于所处的课文情境,不仅能够接受知识信息,而且会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依然会有一些内容枯燥、抽象,甚至难以理解。如果用传统的教学策略,教师一味单调地讲解,结果只能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勉强消化部分内容。相反的,教师如果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文章中抽象的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从几个层面来感受和接受知识,就可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解难答疑找到完美的突破口。比如在《松鼠》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如下改变。教师先请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松鼠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接着教师再把学生描述的话语展示在多媒体上,全班学生集体谈论,前后左右交换意见;最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答案,顺便阐述遣词造句的意义。多媒体展示出的形象、直观的画面,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为学生培养出了想象力,进而,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创新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使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经验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教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富的教学资源,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学实验。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可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技能技巧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先进、更科学、更完善,更有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中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从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
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契合点是创新教育所需要的适合创新产生的情景和激发力量,如形式多样的信息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合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恰好具备了这些要求。另外,这两者理论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实践上都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桥梁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只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逐渐形成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也即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教育的效率,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实现教育量上的飞速发展;二是提高教育的效益,实现教育质的突破。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教育效率的提高和信息资源量成正比,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教育信息技术是大量提高教育信息量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信息传播的高速化,而且要实现教育的高质化,教育的高质化必须依靠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科学化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解决了传统教育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实现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所引起的变革决不会是区域性的革命,必然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全面性、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可以为建立新型的教育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必须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作为教育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以此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全面优化了教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因此,国务委员陈至立曾强调“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也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高校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教育强调的“三中心论”随处可见,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精神。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媒体作为教学信息传递的工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自己的学习步调。学生可以进行与他人合作,进行自我评价。可见,我们的培养模式已由培养知识积累型的人才向发现成长型人才过渡。这样,学生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总的来说高校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创新教育的日益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注重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考虑如何广泛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的、更能适应时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卷三[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传统的绘画教学,“语言+静止图片+演示+练习”,课堂教学情感成分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易于在消极被动的情绪下,目睹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而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酿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形式的新颖,计算机的神秘,设计的独特,加上激人之情,启人之智的音乐、较好地调节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信心十足,跃跃欲试,轻松愉快释疑克难。如在教学《远航的大船》一课时,由于学生直接见到大轮船的机会不多,对大轮船形象模糊。运用各类素材库中的轮船等图片制作cai课件,插入音乐,揭示课题:立体紫红色的课题从屏幕中心由小到大,随着优美、深远、动听的萨克斯独奏曲推出“远航的大船”的课题。此设计效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催人振奋。接着画面在蓝色海洋的背景下,迅速展示出各种不同外形的大轮船。那如楼房一般的客轮,架起各种不同起重机的货轮,以及色彩艳丽的彩旗,还有那生动的解说词,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随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在此亢奋情绪的反应下,学生愉快地拿起画笔,主动地参与到“大船”的绘画中。当然很多以风景、动物、欣赏等为素材的课程都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
二、CAI软件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以它的生动、直观、新颖,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内部诱发学生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求知欲望,并充分调动不随意注意,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绘画的种类众多,风格各异,题材广泛,描写对象丰富多彩,很难真实地表现它,在绘画教学中,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讲解知识、技能,而往往并不完全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而让学生了解各个画种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无论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从别出心裁而有创意的课程设计,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如教学中国画,按备课思路,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CAI软件,制作成动画的过程,充分展示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及画面处理进行定镜显示,连贯运作,放大观看比较,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加速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缩短了演示时间,扩充了练习的空间,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三、CAI软件的引入,改进了欣赏教学
传统欣赏课教学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审美教育势必沦为说教,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常规教育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突破常规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欣赏课教学中的优势,扩大欣赏容量,使学生能更多的吸收与内容相关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潜能,激发学生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又如五年级的《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
在《中国优秀绘画作品》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印制精良的范图,通过搜索和扫描仪扫入制成CAI软件,除教材的范图外,还可以增补一些内容,徐渭的《黄甲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吴昌硕的《神仙福寿图》等著名历史佳作。结合教学来显示整体、局部,中国优秀绘画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置于显示屏上,比较异同,使学生获得对中国绘画艺术风格的直观认识。为深刻揭示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的妙处,采用了色彩变更操作来实验,如将《溪山行旅图》的色调变为偏绿,偏蓝或偏红,其作品就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教育家吕淑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的自己学。”为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生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从偏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减少常见的知识、技能、讲解、演示篇幅,加大关键要害处的讲授力度。提高知识的传播密度,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绘画教学的新路子
在工艺与设计教学中,图案的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却都非常方便、快捷,比如说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显示。如:《形的重复》这一课,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把图案进行方向、大小、颜色的变化,再加以动画设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知能力。
比如二方连续纹样设计,我按以下步骤,构思制作了四个课件:一、首先安排一组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毛衣的装饰、挎包的花边、盘子的花纹等,通过画图工具和扫描仪使物象存入软盘。运行时,学生便一目了然地看到二方连续纹样在生活中的作用。紧接着,播放一组二方连续纹样的花边,先出示一个基本纹样,再出示一个单位纹样(由几个基本纹样组成),点击鼠标后,基本纹样和单位纹样自动地向左右或上下不断地重复、排列,形成一条花边。让学生观察动画制作过程后,总结出二方连续的概念,即以一个基本纹样或几个基本纹样组成的单位纹样,向左右、上下两上方面重复排列,形成的带状的连续纹样叫二方连续纹样。学生通过画面,较好地理解了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和制作的方法,设计起来简单快捷,省事省时。
然后在每一种骨式上设计不同的单位纹样,涂色后,以动画的形式一一向右、向下渐铺出现,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纹样设计的步骤:即骨式-----单位纹样----纹样复制-----设色。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中的当场演示的话,会费力不讨好。这样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不仅如此,通过电脑美术设计,以其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总体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利的。
五、CAI辅助教学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以辅代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未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比如,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体予以代替,纵使表现效果好,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来的直接和其所特有的感染力。
二是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是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是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大量的高水平的美术作品,熟悉一些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是丰富学生形象积累的重要途径。当大量的形象积累与典范的美术作品相互碰撞、磨擦、印证时,才能形成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积累逐渐产生审美倾向,从而使审美素养逐渐形成并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定量的审美对象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刺激,形成大脑中美的形象贮存,仅凭教材提供的图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表现为:教材中的图片相对集中,具有代表性,但是数量较少,容易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拘泥于少量的审美形象之中,难以拓展审美眼界;教材中的图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它不能广泛地适用于所有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情况,相当一些图片不能与当地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需要必要的补充和替代。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隔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下载、图片编辑、投影放大等形式,可以把丰富的网络图片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既能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又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需要联系起来,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也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二、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合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他还做了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30%。因此,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美术课教学,不仅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视觉的限制,使一些在教学中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生动地显示出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图文声像并茂,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美术教学方法越来越依赖现代教育技术。
美术教学方法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它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各类型美术课业的教学任务而特别组合在一起的教和学的活动的成套化、系列化、结构化的总称。新的美术课程打破了单一的知识结构框架,必须配适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实验区广大教师几年的摸索,基本形成一种“在活动中学”的教学模式,其过程通常包括: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合作、评价交流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凭借本身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处理功能,逐渐形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视听感受。
情境创设如果不能对学生的视听感官形成刺激,引导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就很难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以谈话、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犹如画饼充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还需要必要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演示容易引起学生的猎奇心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连续的画面、声音、文字等对视听感官的刺激,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直观的认识中介,拓宽了视野空间,再现了复杂情节,变抽象为具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有限的课堂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
美术教学中的技法仅用语言讲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获得体验,在一目了然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新技法。教师的现场演示具有示范性、鼓舞性和直观性、真实性,但在演示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被教师身体遮挡住视线而看不见,或者演示制作小作品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应用实物反射幻灯机进行演示,既保持了真实性,又能使全体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教学媒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出现的,教学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媒体,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枫桥夜泊》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巳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整个教室回荡着音乐,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
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扫视了一下教室,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我。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结识他们的作者。”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我让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进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音乐课堂情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活跃的思维。而欢快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多注意相关音乐教学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对音乐素材进行认真的研究、筛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取音乐素材。教师可以利用动画、音乐、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出符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比如在歌曲《大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前制作一组动画,动画中有被猎人追赶惊慌逃跑的小兔,有大鹿透过窗子向外张望的情景。通过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小兔被猎人追赶慌忙惊吓的心情,在学习演唱歌曲时能够更好地对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互动来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课堂互动能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之间互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多项互动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歌唱比赛。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卡拉ok互唱互比,看谁得的分数高。利用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刺激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拔萝卜》的音乐游戏,由一个同学扮演老爷爷,其他同学分别扮演老奶奶和各种小动物,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表演和歌唱。音乐游戏有效地激发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拉近了音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教师传统的教学形式,使音乐知识通过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把学生不容易听懂的知识点,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和直观的效果展示给大家,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下载一段介绍新疆的风光、物产的短片,并配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拉木汗》等新疆民歌,使学生在欣赏新疆优美音乐的同时,对歌曲的创作地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涵义,深化对乐曲的理解,明白为什么说新疆是个好地方。现代的教育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把传统的“要我学”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整个课堂教学手段及内容都要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教师组织、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如在歌曲《小红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智能语音系统。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熟悉作品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词大意。然后教师使用智能语音教具平台,由学生试唱并使用智能语音软件进行录制,利用软件的对比功能将学生的试唱与原唱加以比较,让学生评价自己演唱时的优点,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原唱反复练习加以修正。在整个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合理使用现代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工具,但不应过度依赖或使用。过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教师的语言行为被多媒体替代,教师成为多媒体的播放者,反而无法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的创新。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事物对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过度使用课外题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防止一些学生沉迷于多媒体课件而忽视音乐课本身的内容。
由于我国高校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较长,很多教师也都是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成长的,特别是年长的教师队伍,他们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也不到位,不懂得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认为现代教育制度是可有可无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操作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有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意义并不明确,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存在盲目性。有些高校实施现代教育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做面子工程,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差
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但是就实际而言,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还是习惯性的实施灌输式教育,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同时,很多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黑板上的内容放大;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上也没有用心,大多都是在网上搜索的教学课件,下载后应用于教学,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并不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组织的课堂教学。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思路
现代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加强其在教学中的实践。通过对现代教育制度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让教师对此引起重视,才能更好的在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一)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普及,并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影响到了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集中了声音、文字、图形以及图像为一体,拓宽了知识来源,形象生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二)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的运用能力
教学改革中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首先就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日益更替,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进步,不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和重要性,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其次,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要制定好培训目标,并按照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教师的现状,实时的对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在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掌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的有关专家进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的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