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路设计理念

公路设计理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2 09:16: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路设计理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路设计理念

篇1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路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公路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是否到位。设计是灵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根本。

1、新的设计理念

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全面贯彻 “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坚持“标准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自然环保选线、安全选线”的选线理念,遵循对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原则。充分结合我国的现有国情和地区差异性,设计中应坚持“经济、和谐、安全、环保、舒适、自然”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设计人员的环保景观设计意识,转变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降低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全面打造人文景观,将公路建设成为自然之路、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提升公路交通行业的整体形象。

2、遵循公路与自然的融合统一

公路选线应坚持“五个新选线原则”,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对公路所经区域须进行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并充分抓好落实。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民情,构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民族特色,应将公路与村寨融合为一体,反映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采取有效措施,造景与借景相结合,美化环境,融入自然。公路路树采用当地树种、花草,品种应与周围树种和花草相一致,不求统一,不求高度一致,不求线形直顺,以自然为原则,只求与自然相融合。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原有地物地貌。对受公路切割的土地水系有完整系统的恢复设计,结合取土、弃土对沿线两侧土地进行必要的土地整治和环境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实施的痕迹。充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设计中灵活运用技术指标,避免高填深挖,采取随弯就势的设计原则,对旧路改造工程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和设计中被废弃的旧路,改变其使用功能(设置停车带、 错车道或休息庭等),使之与自然环境能和谐统一,提升自然的效果,做到人文景观相协调。公路的特点是线长、点多、面广,沿线有名胜古迹、参天大树、名贵树种及造型美观有价值的树木以及国家保护的树种与河流、支流、旅游风景区等,选线时应尽量绕避,无法绕避的应采取移植与保护措施,体现自然美。

3、安全理念

安全感是人类置身于某一环境中的首要要求。只有置身于环境中的人感到安全,其心里才能坦然,行为才可能自然和规范。公路是实现客货“位移”的基础设施,运动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方式,由此,公路工程只有给人以安全的感觉,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才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原则。公路勘察设计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从人的本性和本能出发,使公路的各种功能适应和满足人的本能愿望,不过多强制人类行为的思想意识。为充分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社会效益和培养人类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避免事与愿违。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不应当强迫驾驶员用改变行车状态的方法来适应道路缺陷,相反,道路应当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帮助驾驶员选择适当的运行路线与状态,为驾驶员提供连续、舒畅、顺适的行车视线和舒适环境的同时,充分重视潜在的不良效应,避免给行车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4、经济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它的成败与否、实施效果的好坏对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合理的用途上去,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进行大量、不间断的探索。项目的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项目后评价起源阶段,人们主要侧重于财务分析,以财务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关键的主要指标。公路项目后评价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保证建设项目和整个公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必然造成大面积土地的永久占用,节约土地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土地沙化,造成有限土地资源的进一步紧张。这也为我们公路设计敲响了警钟。公路工程在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讲究自身的投资回报。德国在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他们的服务设施尽量的和当地的旅游设施及其他重要设施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满足了旅客审美需要、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给当地带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门的收益。在公路工程策划及设计中,就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时时刻刻都有经济理念,在问题出现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权衡,找出最佳方案。在未来的工程中,工程人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高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以及交通战略现代化, 促进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指公路勘测设计作为一种体现思想和思维活动的产品,不仅需要把其思想渗透在公路勘察设计全过程,而且需要把思想贯彻在施工、营运的全过程。跟踪服务是勘察设计的一部分,是前期工作的延伸,是理念传输和接力,是收集反馈信息,总结完善勘察设计理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站在建设、施工、监理、使用、管理的角度, 审判工程技术方案和措施,换位思考、急工程之所急,忧工程之所忧、考虑营运安全的思想意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不断的发展,在工程的进度中,不断会有新的要求以及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出现,这就要求服务人员不断地发现问题,积极的探讨,形成一个互动的设计,为实现工程的最优化,尽到设计人员的职责。

6、生态理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设生态公路成为公路建设的必然方向。“生态”是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词汇,在英语中,生态与生态学是同义词,从字面上可直接理解为:生物存在的态势。1969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并赋予科学的意义,指出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之间、生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两个方面的关系;1)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动植物领域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有人曾提出生态和环保两个并列的概念,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认为这样提法是不科学的。生态公路工程是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提高公路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对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设计,采用自然恢复和人为生态重建相结合,即注重土木工程材料,又注重生物材料,建立生物群落结构合理,景观生态优美,视觉效果和谐而且高效经济的公路。生态理念是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为出发点,从水环境、声环境、动植物资源、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其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生态设计”是寻求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树立该理念不仅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而且能提高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艺术品位。

结束语;

理念是先导,设计是灵魂,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障。设计理念重在创作,投入精力,创作精品。所以要求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公路建设水平.

篇2

Abstract: highway design idea of highway design personnel thinking consciousness, highway construction inevitably to alo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some of the effects, such a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vegetation, soil and water loss, the division of the lan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construction are particularly acute. How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faced an important issue.

Keywords: highway design idea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声音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目前在我国,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有: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 造成环境损失, 公路施工可造成环境污染, 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等。 另外, 公路运输线路长,其间会穿越各种生态系统,如: 各类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森林公园,成片林地与草原, 水源区, 湿地等。 公路在穿越或接近这些地区时,有可能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生态平衡, 破坏自然资源。

二、 公路设计的新理念

近年来公路设计的新理念主要包括灵活设计理念、 创作设计理念、生态公路设计理念等。灵活设计理念指公路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地运用指标, 而不能千方百计让地形、 地质等自然环境适合标准。目前, 公路美学设计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和重视, 公路美学与景观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缺一不可。要巧妙的将美学与景观设计与公路设计有机的结合是公路美学设计的基础和关键,在设计中应注意: 平面线形设计是美学设计的基础; 纵断面线形设计是美学设计的补充和完善; 景观设计是美学设计的关键; 公路绿化是景观路、生态路、 环保路的具体体现。景观选线时合理组合线形要素, 做到连续、 均匀、 协调、 舒畅, 使其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和优美的流畅线形,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线形走向与山川、 河流、大地之势相吻合。车辆在路上行驶, 人的视线随沿途景观连续运动。选择、 利用和保护沿途现有景观, 创造再生人文景观, 并通过形态、 质地、 色彩的渐进来达到景观的连续运动。创作设计理念指充分发挥公路设计者的想象力、 独创性及灵活性, 在运用技术标准时充分融入自己的考虑。公路穿过数个风格各异、 特点鲜明的生态区域地貌单元, 连接着数个具有不同人文背景的行政地域, 在某些有观赏价值的路段设计成具有鲜明当地特色的公路景观特色带。在设计时确定公路景观设计的节点和序列形式, 根据节点划分出景观单元, 次级景观单元, 路标, 风景点和景观分水岭等特征点;然后在景观设计中结合各个层级景观单元的特点, 考虑相邻景观单元之间差异的大小,对其进行组合、 归并,划分出风格各异、 协调统一的景观特色带、 景观特色点和景观过渡带,营造出形态、 色彩和质地不断变幻的公路动感行驶环境。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指公路设计要尊重自然、 正视自然, 充分肯定自然的价值。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展现自然之美。公路建设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应最大限度地保护、 最小限度地破坏自然环境, 体现 “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 的原则, 努力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降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生态公路提倡能源与物质的充分利用,不过分增加资源环境的压力,让有限的资源循环、 再生、 物尽其用。 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可用资源, 尽量少占土地, 特别是耕地、 农田、 林地等有价值的土地资源。 对不同品质、不同价格的材料在比较、 衡量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 新理念在公路设计的应用

第一, 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贯穿于主体工程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公路工程路线设计中,应结合项目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遵守以维护生态平衡、 尽量降低环境污染为宗旨,以敏感点为主, 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对象,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全面的调查沿线的土地利用情况, 尽量利用荒地、 产量低的地段, 遵照节约用地的原则, 少占优良耕地、 果园, 尽量减小对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的影响, 绕离水环境敏感点避免将来路面径流对水体的破坏。在山岭重丘区高填、 深挖对自然景观、 植被的影响很严重, 环境的破坏程度很高的路段就需要公路的绿化美化工作,以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对破坏环境的修复设计单位可根据公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 设计公路绿化美化方案, 在公路的挖方边坡上,如果边坡高时一般情况下在接近公路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以防止乔、 灌木枝叶对行车的影响, 在草本植物之上的边坡上栽种灌木,可以减少绿化植物的管养工作, 节约投资。对于坡面高、 坡度陡的坡面工程常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并达到绿化环境, 保

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如喷附绿化、 袋筋绿化、 岩盘绿化及防灾绿化等坡面绿化工程技术。

第二, 公路路基加强防护工程的设计。对低填方路段、 互通区、 服务区匝道, 结合废弃方, 在有条件路段和不占用农田的前提下, 尽可能放缓边坡,既安全又美观。对挖方边坡, 结合路堑地质资料, 改变 " 一坡一式 " 的设计方法,对边坡逐段进行细化设计,合理确定边坡坡率,确保安全。对路基高度, 按照洪水频率计算水位、 河流通航要求、 主要交叉道路和沿线结构物功能及地基稳定性要求等进行确定。对路基横断面可结合地形, 采用抛物线形路基边坡设计, 将绿化植树防护和防排水相结合。对路基防护工程按照“安全、 耐久、 美观、 多变、经济” 的原则, 针对当地气候、 水文、地形、 地质条件和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 从安全角度出发确定路基防护方案。在岩土结构稳定、 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 提倡" 不见土少见石, 适应地形、 保持原样, 披上绿衣 " 的防护设计理念,坚持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 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填方段路基排水设施以排水沟为主, 将水引至附近自然水道或桥涵, 从而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边坡平台排水沟适宜采用砼预制的碟形排水沟。

第三, 积极推广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包括设置公路防噪声屏障、对路面水进行处理、 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等。 防噪声屏障采用的材料有金属、 轻型复合材料、 混凝土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 先沿道路方向按一定间距栽两排(间距约60cm)钢立柱, 立柱间加横撑形成金属网络, 然后在两排金属网络间衬上土工布, 在土工布间填土至顶部形成墙体, 然后在墙壁上插入攀缘类灌木苗, 在填土顶面设一道水管以保障填土有足够水份, 过一段时间后, 一道 "绿色" 防噪声墙就形成了。还有的用混凝土预制的大花盆砌成墙体, 底宽顶窄, 花盆内填土并种植灌木形成 “绿色”防噪声墙。由于磨损、 车辆漏油或运输货物中的微粒物质, 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 都会积聚在道路表面, 当其与降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径流后, 会对沿线的水源、 土壤形成污染。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路面水与农业排灌系统分开, 并在沿线设置一些集水池, 把路面水导入集水池后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受纳系统。 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圬工砌体, 在坡度较缓时, 可采用土工格室、 三维植被固土网垫等代替六棱花饰或圬工砌体护坡, 成本低、 利于绿化。

篇3

正文:

1、旅游公路路线设计理念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公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沿路有很多的重要风景区,其能够有效的联系各个旅游景点,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因此对于安全性以及服务性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从相关资料可以知道,在2009年已经对旅游公路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通往旅游区和旅游区内连接各风景点,符合使用者的审美要求,同时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需求的相关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交通标志灯。同时在城市、景区之间的公路能够达到人们需求,处于整体美观的状态。因此对于旅游公路来说,其更具有人性化要求,尤其是服务区和景观方面。如今,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关于旅游公路的建设,增加了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带动旅游沿线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旅游公路建设已经有一些成绩,但是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其主要是在旅游公路服务功能方面、沿线服务设施方面以及周围环境等,这样会使得游客在旅游的时候会产生烦闷的心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心情,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怎样协调好公路建设和环境方面以及对对公路景观评价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服务区又是旅游公路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做好该部分的设计非常关键,合理的进行间距设计非常重要,从而能够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更好的确保交通安全。综上,做好旅游公路路线设计非常关键,从而有效的处理好公路与自然的关系,驾乘人员和公路方面的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在旅游公路路线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安全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员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并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公路路线,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设计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行车安全,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展,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环保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工程的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环境问题,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遵循环保性原则进行设计,并不断的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更好的确保经济发展,降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发生深挖的情况,有效的加强生态区域的建设,防止发生一系列的地貌问题,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公路质量,合理的进行规划工作,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不断的加强评价工作,做好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更好的促进旅游公路建设发展。

2.3、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公路建设中运输的便捷性,因此在公路建设时需要遵循高效性的设计原则,防止出现重复性和浪费情况,并不断的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等。在建设公路工程的时候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合理的控制工程预算,从而能够合理的工程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实践

3.1、工程概况

某风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目前,该景区的主要道路等级低,同时线形指标也比较差,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公路路线设计非常关键。

3.2、景观桥梁方案的创新

在该项目的景观桥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三跨变截面连续梁,同时上部使用钢结构塔及拉索进行装饰,中塔高于两边塔,形成“山”字造型,从而能够凸显出该景区的特点。另外一座桥主要是采用独塔斜拉桥,主塔采用佛教中的双手合十造型,从而能够和另外的合理起到呼应的效果。大桥主要使用的是多跨变截面连续梁桥,梁高曲线变化,宛如水波绵延,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体现“水”。

3.3、横断面布设的设计

本项目横断面的布设需要考虑3个方面,包括:1)在风景区的北岸和东岸,横断面需要有效的结合断面,同时双向四车道+人非共板断面。2)在风景区的南岸作为了发展地点的保留点,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横断面的布设主要使用非对称布置形式,有效的分隔慢行系统和机动车系统,能够更好的满足景观的需求。3)大型景观桥梁段落桥梁结构比较的复杂,同时成本非常高,为了降低造价,对于景观的布设宽度需要适当的留宽,从而方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3.4、生态防护方案

本项目比较重视生态防护,需要确保合理的控制人工,加强绿色防护。地质条件好的石质挖方路段,会直接的岩石,将其作为路侧的景观,方便进行工程的建设。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公路建设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而旅游公路设计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很多方面有还存在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毕仁忠.旅游公路景观协调性量化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

篇4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07-01

一、概述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给公路设计理念注入了新活力,在其设计过程中,除对一些技术标准和规范予以关注外,还提出一些新要求。所以公路采用不同设计理念将会给其自身赋予鲜明特色和内涵,不同设计理念对质量和使用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提高公路设计水平的基础就是要提升设计理念。公路设计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教条和僵化的理解,它是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化理论体系。

二、公路设计理念分析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

在公路设计时应将安全放在首位,更多地从道路使用者以及受道路影响的人的角度出发,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贯穿始终,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安全服务于人,安全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人。没安全这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其他的舒适、美观等都是空谈。倘若“以人为本”难以有效落实,那么其他的都是空谈。我国人口众多,交通安全问题事故频发,我们要认真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具体因素,从而相应的制定出安全的公路设计方案,这一点尤为重要。安全设计理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道路工程实体安全,要对工程质量能够进行把控,这是首先应该满足的安全基础;其二、公路运行安全,这里面涉及到诸多因素,随着外交条件的改变,往往更加难以控制,这需要交通管理部门、社会各界认识的共同努力,遵守交通规则,进行规范驾驶,较强交通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努力。其三、路线选线应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不同的自然风光,设计出能给人以充分享受自然的优美线形。服务区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特色构思,突出功能,凸现服务。服务区的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自然特点和当地人文进行创意,外形独特,风格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

2、灵活性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理念是一种出现时间不长的崭新理念。该理念旨在遵守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保障公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机动的公路设计,提高公路适应范围的广泛性,进而实现公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为公路沿线居民可持续发展提供便利的功能。公路设计的灵活性不但要实现交通运输使用功能,保障车辆通行安全,同时要同公路周围所处的环境进行很好的协调,基于这样一种思维的考虑方式将有助于为公路制定出恰当的设计方案,突显出公路自身所具备的特色和优势,这就是灵活设计的体现形式。灵活设计理念存在两大误区:第一、在对公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单纯的强调公路的等级、档次和标准,未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第二、刻板生硬对公路设计标准进行执行,教条主义现象严重,未能对相关标准指标进行透彻的理解,未能同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的公路往往使用功能低下,影响车辆通行的舒适性,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设计的灵活性不得随意降低设计标准,首先要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对各项技术标准予以灵活的运用,设计出性价比较高并同周围环境相吻合的公路工程,这才叫真正的灵活性。常见的灵活性设计理念的例子包括:对公路规划设计进行评估、优化公路设计环境条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优化公路景观指标等。

3、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要平衡好人类的需求与环境供给之间的关系,而公路的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被我们亲手所破坏,想要实现环境的长远发展,我们就必须着眼于现状,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的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从根本上降低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唯有将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才能让自然环境与公路实现和谐发展,这才是人类的长远发展之路。

三、现代公路设计方法

1、针对功能来选择方案

要构建合理的公路路线方案,首先需要考虑公路的功能,针对不同的功能来设计合适的公路路线方案。一般说来,可以将公路的功能分为:连接功能、集散功能、出入功能。连接功能:所有的连接功能是指公路的目的是满足通行的要求,能够让使用者快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以连接功能为主的公路,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众多,但是并不影响车辆行驶的速度,这就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交通的质量。而在评价此功能的质量水平时,需要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保证交通安全、保护环境这些目标综合起来考虑,以追求各方面之间的平衡。集散功能:以集散功能为主的公路主要完成的是货物的运输工作,为公路周边区域提供交通便利,这类公路往往与物流^域相结合,连接区域内的所有物流中心,公路的分布较广,而且对于速度的追求也比较高。出入功能:出入功能又称地方服务功能,针对的是除了出入功能之外没有其他要求的地区,主要是住宅小区,这样的公路至需要满足居民的行走、购物、工作、活动的需求,因此对速度没有高的要求,主要强调可达性。在设计道路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这样既能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也节省了大量资金。

2、考虑多种因素

现代公路设计时要考虑多个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社会资源等,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高效行车等,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用新方法提高公路的灵活性能,实现设计方面的灵活性能。在公路设计规范、标准、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在不影响公路安全设计的要求下,通过新设计方法实现现代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旧路帮宽改造为高速公路

利用旧路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对原路的平纵线型指标偏低的路段,在改造过程中,要局部调整线位使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对原路上的桥梁、涵洞的洪水频率标准偏低的,要进行水文分析验算和实地调查,对不满足要求的桥梁、涵洞采取扩孔增加桥长的方法加以解决,对承载能力偏低的桥涵,要进行桥梁的现场检测,进行技术等级评定,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加固处理后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可以利用,对于桥梁使用状况较差的和承载能力较低无法恢复利用的则拆除重建,对于旧路要调查使用现状,做弯沉检测、路面取芯钻孔、水泥混凝土路而的断板率和错台率的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路面加铺补强厚度。总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设计工程中,要摸清旧路、旧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公路的内涵

(一)生态公路理念

生态学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是指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生态公路是将公路建设与生态学相结合,它是将公路整体置于整个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进行设计、施工、管理和使用。生态公路并不仅仅代表着公路的一个种类,更多的代表了公路的建设思想和建设方向、目标,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应对公路环境及公路周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思想。生态公路的核心理念包括绿色、低碳的设计、施工理念;资源效用最大化理念;因地制宜理念等。

(二)生态公路建设的特点

自然是所有文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建立的现代文明,其发展前景堪忧。公路建设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及代表,粗犷式的公路建设及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因此,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与生态协调、统一、共存的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公路建设前后的环境对比,即建设之前拍一张基准照片,建设之后再拍一张对比照片,两张照片进行比较,照片中除了多出一条公路以外,其他周边环境依然保持原样。这就是生态公路建设的核心要求,看似很容易实现,然而,就我国目前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要达到以上的对比效果,非常不容易。我国常规的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痕迹比比皆是,生态不仅在施工过程中饱受摧残,公路通车后噪音、光线等多种因素对周边环境一定范围内都会造成影响。此外,湿地保护是生态公路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公路穿越湿地的情况极为常见,绝大多数情况下湿地都被完全破坏,不复存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肺,在生态公路建设中,将会对湿地实行必要的保护,尽量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运用设计手段采用桥梁、涵洞等方式对湿地进行绕行回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湿地生态圈的完整。

二、生态公路的作用

生态公路理念作为在公路建设与环境冲突日益加剧的情

况下的产物,它所提倡的是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统一的

目标。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整体而言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极大

的破坏,保持及恢复生态系统是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生态公

路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现代公路建设的

重要形式,它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生态公路的建设充分的尊重自然、正视自然,实现自然价值的最大化,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展现原始生态之美。它在建设中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尽最大力量去保护或最小限度破坏,努力保持生态自然的平衡,降低原始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因此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有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

生态公路以能源与物质的充分利用为倡导标准,在建设中尽量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同时生态公路会因地制宜,利用已有的资源或当地的资源进行建设,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尤其是耕地、农林用地等有价值的土地,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终达到节约资源的有效目的。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原始公路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及林地,影响了大片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最终造成动植物的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种类锐减。生态公路的设计与建造,以维护自然为宗旨,保持生物繁衍生存的空间,重视生物的生活环境,保证整体生态系统健康高效的运转,从而达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四)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美化

我国公路的建设主要注重的是工程的设计是长久以来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公路建设中,我们过分的强调安全,没有把整体的景观概念渗透到总体设计之中,造成现在的公路形式单一,缺乏变化性。在生态公路的建设中,设计充分考虑用路者的视觉感官和当地大的生态环境,保持公路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积极营造优美的景观,充分体现原始生态之美,为路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

三、生态公路的实现方式

在我们充分的认识到生态公路的好处之后,我们就要在以后的公路设计中广泛的去应用。为实现生态公路的最终目标,我们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生态公路前期设计规划

前期的规划设计是实现生态公路的关键步骤,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最终公路所能达到的效果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规划在总体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生态公路的设计中,每一项内容都要联系周边的环境进行考量,把“生态”概念渗透到所有环节之中,保护好沿途的动植物,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维护好整体的生态环境。

(二)做好施工进程中的生态保护

1、施工的设计要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合理的安排施工程序与进度,最大可能的减少对临时用地的占用面积和占用时间,并要做到在工程结束之后恢复其原貌和地表植被。

2、具有环保意识,做到文明生产,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在工程之中,要高效的利用各种原材料,完工后要及时整理废旧材料,不乱扔乱放占用空间;对于容易产生灰尘或粉尘的原料,要及时遮盖或洒水,减少粉尘污染;同时还要保证尽量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夜间作业,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3、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工程,要绝不姑息,一定要使其进行返工。

(三)做好运营中的生态保护

1、前期的工程之中虽然已经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但是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后期的营运之中有可能会使原来的措施失去作用,像绿化带就可能因气候后期生长不良,对此就应该进行后期的整改。

2、在公路营运中汽车尾气、汽车噪音是主要的污染物。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此种污染比例。如:修建效果较高的隔音墙,禁止在像医院、学校等这样的地方鸣笛;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定期对路上车辆进行尾气排放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要严格进行处罚,责令进行整改。

3、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充分进行考虑,做好预备方案,从而把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破坏降到最小。

(四)采用先进现代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路建设的方法和手段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传统的公路设计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目的,甚至是严重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制约我国公路的发展。因此,为了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我们必须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为公路建设提供很好的技术平台,加强这些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有利的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加强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必须贯彻与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的全过程,我们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对每一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保护环境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环境监测,随时的掌握环境的变化,应对突发的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机制。环境监测也应该贯彻于全过程,为公路的选线设计提供可行性依据,评价工程施工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破坏程度,及时发现营运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改善。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的完善就是人们现在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生态公路是现代公路的主要建造形式,它把“生态环保”理念贯彻于设计、施工及营运的全过程,符合我们现在环保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生态公路的概念,让人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生态公路,然后再从生态公路的作用中充分肯定生态公路的价值,这样我们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运用生态公路,使生态公路成为我国今后公路建设的主要模式,从而保护好公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符合我们现代社会倡导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参考文献

[1]谢方成.生态公路设计理念与建设分析[J].路基工程,2009(04).

篇6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公路设计的理念

1.1安全性设计

当前,公路安全与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路的机动车数量直线增加。鉴于此,我国亟需改善道路安全现状,因此,关于公路的安全性设计也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关注。据有关分析,证明影响公路安全设计的因素有多种,如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以及路侧设计等。

对于路线的线形设计要依据车辆的行驶性能、驾驶员的生理特点等作出平、纵、横线形设计。平面线形布设应顺应地形的变化,不宜追求高标准,平曲线半径不宜超过规定值。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兼顾纵断面设计;纵断面变坡点应与高程控制点重合;对影响工程规模的特殊路段,适当降低纵断面指标。

当前,路面设计仅限于路面结构设计,完整的路面设计应包括: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结构层厚度确定、路面使用性能与寿命的预估、路面寿命周期内费用分析等。路面设计应从抗车辙、抗水稳定性、抗反射裂缝角度优化结构设计;加强对路面结构及材料的研究,路面结构设计多元化,从单一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向柔性基层、混合式基层、半刚性基层并用的方向发展。加强材料参数的测试,使材料测试、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一体化。路侧设计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容错、纠错等。此外,应该保证路侧净区的宽度,路侧设计时要放缓边坡,不设突出的拦水路缘石等。

1.2灵活性设计

公路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因为每条公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于公路的设计在秉承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依据公路所建地的各种特殊要素,进行灵活性的设计。这些要素包括该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设计的灵活性并不是指要创立一种完全新颖的设计标准,而是指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不通公路的特点与特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公路设计方案。灵活性设计的关键是设计者能够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依据公路实况,灵活的选择技术标准,制定设计指标,使得最终的设计能够适应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需求。灵活性设计主要包括技术指标的合理选择;线路的选择以及路段长度的设计等内容。

1.3美观性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对生活品质的寻求。所以,在公路建设中,景观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满足公路使用者的视觉感受,特别是城市公路的景观设计,甚至成为了城市的门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综合水平。因此,在现阶段,对公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美观性。实际上,美观性设计不仅包括景观设计还具有环境保护内涵。

对于美观性的设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再依据公路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在现实环境下,进行特殊设计;依据现实情况,进行景观设计等。需要遵循的原则有:景观设计以动态景观为主;充分利用公路沿线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公路所在地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气息等。

二、公路设计新方法

2.1公路横断面设计新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设计者一直把公路设计模板软件作为设计公路横断面的主要方法与工具。公路设计模板软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对不同的路段使用不同的设计模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外延与扩展。随着公路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设计模板软件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种方法对于路基设计和路幅设计要求不高的情况适用性较好,但对于复杂公路横断面的设计任务就显得能力有限,设计精确度也不高。新型的横断面设计技术以点作为设计元素,从而在单幅路断面、双幅路断面以及三幅路断面等多种形式断面的公路设计都能够实现较好的设计效果,具有远超传统设计技术的适用范围。这种新型横断面设计技术的设计模式是:先在公路横断面点位置设立设计点,并对其进行放坡处理,以该点为基准,在横向或竖向方向上进行增点,然后再对这些点进行放坡处理,与此同时,与另外一个公路横断面线进行相交,并建立相应的设计点。该设计方法机动灵活、针对性强,能够满足多种设计功能要求。同时,以点作为设计元素使整个设计过程的复杂程度大幅下降,进而提高设计效率。

2.2公路纵断面设计新方法

新型公路纵断面设计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公路设计控制技术。它通过结合平面分析和计算的结果,对公路设计关键参数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公路整体设计的目的。该新型纵断面设计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控制平原地区的填土高度、控制公路隧道的隧道出口标高、控制公路交叉位置净空、控制山地公路的坡长和坡度、控制水源充沛地区公路沿线的水文情况和地质情况。特别是在设计山地公路上下坡路段时,要充分考虑影响纵坡的各种因素并予以严格控制。针对控制因素彼此冲突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理。举个例子来说,公路主线前进方向有相对等级公路存在,需要采取分类并立交的形式进行设计。这样一来,就同时出现了被动交叉线路净空和公路主线填方高度的控制要求,而其控制点则位于公路主线纵断面。

2.3公路曲线设计新方法

公路曲线法定设计技术是公路设计技术和设计方法发展到较高发展水平后的产物,作为我国当前公路工程设计的重要方法,在公路优化设计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目标主要为公路曲线路段。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公路中控制性元素的固定来确定公路圆弧曲线的位置,并且根据线性曲线和过度曲线明确圆弧连接关系。使用公路曲线法定设计公路的前提是对公路建设方建设要求的充分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设计管理方案及应用流程。公路曲线法定设计技术能够对公路设计目标进行确认,并通过对象模式或者地形模式,切实控制公路曲线设计活动。在具体设计工作中,通过节点曲线和点交叉线明确圆弧切线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图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圆弧区域,实现对公路地形控制点的明确,进而降低公路设计的难度。

2.4公路生态设计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也逐步融入公路设计工作之中,开发能够将公路事业与公路沿线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设计技术方法成为当代公路设计者和相关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都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发展策略。实施公路生态设计技术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设计以保护当地原生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实现公路事业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为目标,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乡土设计法、自然设计法、恢复设计法和保护设计法等。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公路的建设是提高我国交通运行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公路建设中,施工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公路的前期设计也不可忽视。当前国内的公路设计还存在一系列的误区,这严重阻碍了公路的发展。因此,在当代,如何创新公路设计新理念,避免误区并且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公路的实际已经成为公路设计人员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兆君.公路环境景观设计理念探讨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

篇7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因此,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制约因素比较多。路线平纵面指标变化明显,桥隧结构物比例较大,都增加了山区公路设计的难度,经常出现局部路段指标满足规范,但在运营后事故率偏高、行车舒适性较差、费用偏高等问题。

1、我国山区公路设计现状概述

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70%为山区,面积约达664万平方公里。山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地形结构,由山地、丘陵和高原组成,分散分布在我国各地。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种类繁多,自然环境千变万化,对山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使得山区公路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这一点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尤为明显。长期以来,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缓慢,一直都是西部地区当地经济建设受阻的重要原因。由于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地势高低起伏,使得陡坡、长路和多弯成为山区公路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都会都今后公路施工和使用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导致经济和人员损失。随着山区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山区公路常见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山区公路设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山区公路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安全、环保、实用为基调的公路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山区公路设计工作中的主流,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加大对山区地形特有问题的专项解决力度,提高边坡治理水平是山区公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广西的资料受限,笔者没有去过广西的经历,对此部分感到十分的抱歉。)

2、山区公路设计注意要点

2.1、加强山区公路安全性设计

山区地形崎岖复杂,地势高低起伏,沟壑纵横,平地面积较少且分布分散,这都给山区公路运行安全带来威胁。在山区公路各类线形中,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公路设计要以曲线为主要设计思想。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检验,山区公路曲线半径要大于最小半径的300%,从而达到将其超高控制在4m以内的目的。由于最小半径可以满足车辆正常行驶的全部速度范围,所以一般按照最小半径进行设计。另外,公路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护栏、隔离栅等,对于提高山区公路安全性也有很大帮助,必须在设计时予以高度重视。

2.2、适当设置避险车道

在设置避险车道时,应该坚持以下的原则:避险车道入口必须保证车辆的高速安全通行;避险车道应当设在直线段、较小曲率的曲线段或左偏曲线的切线方向,以方便司机控制故障车辆到达撤离坡道上。视野开阔,并设有醒目的标志;制动坡床要采用滚动系数较大的路面材料,比如说碎石子、砂石等等;坡道长度必须足以消除行驶车辆的动能,保证失控车辆能够安全停住。

2.3、勘察设计

公路立体线形组合设计一方面是满足汽车行驶力学上的要求,体现在行车安全和行驶顺畅;另一方面是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体现在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和愉上。就技术指标而言,行驶力学要求的是线形指标的最小值,保证行车稳定,而视觉心理感受要求的则是最大值。较大值往往与工程经济性相矛盾。这就要求在线形设计时要根据道路的等级处理好视觉心理要求、舒适、美观与经济的关系。精巧的设计会使道路线条优美,行车平顺舒适,工程规模小,造价低,更难得的是会使道路融合于自然景观中,成为自然环境的点缀,让道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所有设计师们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平纵线型设计时按下述方法可得到较为合理的立体线型,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到虑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程造价、环境保护、保护基本农田等进行确定。

2.3.1、平面线形设计

地质选线应当和地形选线结合在一起,通常山区公路的地质条件恶劣,因此应当采用正确的选线流程,应用卫星图片、航拍图片等资料,选择科学的路线走廊,为了增强选线的科学性,要进行实地的勘查。再结合地形条件,从可以选择的地质路线走廊中,挑选出可供布线的路线图,同时把路线中可能存在的灾害点标注出来,并进行灾害程度的评估预测,通过实地调查不断的优化路线图。路线平面线性要和沿线的地形相吻合,尤其是要和沟壑、河流的地形吻合,在选线时要尽量避免长直线线性,减少工程量,同时也减少高填、深挖等对于环境的破坏。其在进行选择之时,首先确定控制点。根据路线的走向、地形地物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以及线形布设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在现场或纸上确定一系列线位控制点, 粗略定出路线所要经过的位置。 采用曲线形成线形骨架。在地形图上绘制若干直线段和圆弧段, 或者选择拟合曲线来控制路线的总体线位, 形成路线的基本线形骨架。确定合理的线形参数。反复设计拟定各线形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参数值, 或反复拟定拟合函数的参数值, 确定最为合适的拟合曲线, 直到满足规范和控制位置的要求并认为是理想线位为止。曲线计算和调整。采用各种具体曲线形设计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曲线计算, 对线形总体技术指标是否均衡以及局部能否满足控制要求进行审定,对曲线进行修正和调整,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3.2、纵面线形设计

在纵面线性设计中应该谨慎使用极限坡长和坡比,由于山区公路的线路沿河、沿山,布线受到纵坡的影响较大,同时山区公路的通行车辆吨位较大,对于纵剖面的设计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要求剖面的适应性较强,对于河流、山谷的纵坡进行试坡,拟定公路路线的未来轮廓,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其次公路的纵坡不宜过长,过长则可能导致车辆制动失灵,影响行车安全,也不利于与地形结合,增加工程量,并且对排水设计也不利,纵坡过小则展线距离长,可能增加桥隧长度及挡护工程量等。此外山区公路应当做好排水处理,增加排水沟的数量,加大露肩和路面的横向坡度,减少积水对于路面的影响。对于竖向线半径的选用,要综合考虑山区公路的地形地貌,通常会采用连续小半径短平曲线的设计,但是会早晨驾驶员的视觉效果较差,因此要根据地形条件,加大工程量以提高竖线半径,增加视野范围。但是要保证竖线曲线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排水的不顺畅,同时也增大了路基填土的高度,增加工程量。

2.4、做好预防超高设计

左转弯平曲线,超高按规范选择设计。因行车速度超过其设计行车速度,行驶时产生离心力,使驾乘人员向外倾斜,难以保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员(尤其是小车的驾驶人员)为了保持平衡,在左转弯时,往往向内侧靠,超过路线中线,占领逆向车道,易造成交通事故,产生社会负效益。山区公路的部分翻车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就是超高速而弯道超高相对不足。根据以上结论,在公路设计中,应根据前后线形状况,如纵坡大小、纵坡长度以及相邻的平曲线等,根据旧路通行的汽车车型调查情况,合理选择实际的计算行车速度,可以适当提高超高设计值。部分地区在进行公路升级改建设计时,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计算行车速度应比设计标准中的指标提高10~20Km/h,即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可以提高到50―60Km/h,山重区三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可以提高到40~50Km/h。合理将各平曲线超高值增大一些,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增大,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驾驶人员在转弯时,若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行驶速度不会降低,所以,对半径不大的平曲线,适当加大超高值,利大于弊。

2.5、提高山区公路美学设计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的功能不断扩展外延,在传统的交通运输之外,公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山区公路设计中,加强公路美学设计,将人工产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公路融合于当地自然风光之中,在发展交通的同时,增加了当地景观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当代山区公路景观设计的主要思想。近年来,公路景观化已经成为山区公路设计的一大特色。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要把景观设计作为山区公路美学设计的核心,以平面线设计为基础,通过纵断面设计对美学设计进行完善与加强,而公路美学设计的具体体现要落实到公路绿化方面。

2.6、重视环境保护

2.6.1、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减少地质条件破坏山区公路设计要牢固树立珍惜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减少公路建设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同时,山区公路建设中挖方填方的大量实施,会导致对山体结构局部的改变,在地质构造脆弱的地方还可能导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发生。在山区公路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地质、地形条件对公路路线选择的影响,科学选择公路路线,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2.6.2、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要加强对山区公路沿线自然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尽可能的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与原生状态,减少道路施工对当地植被的破坏,阻止水土流失现象的扩大。设计时,要避开存在水土流失病害的地段,保持挖方与填方的平衡,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要采取巩固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结语

山区公路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空间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公路设计单位要充分抓住这个有利机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拓宽设计思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山区公路设计工作,为我国实现网络通畅、服务高效、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道路交通目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洋.浅论对山区公路优化设计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320.

篇8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roject quality is the first, qual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concept of highway quality first, safety needs of quality first, important project need quality first, public satisfaction need quality first, aims to cause highway desig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f all parties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operated-builing paid enough attention.

Keywords: highway quality first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学发展观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对于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也需要注入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转变传统的勘察设计质量观念。

一、工程实体安全需要质量

公路工程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例如施工单位施工不合理或传统的习惯于不合理的工艺,为了赶进度等,监理人员素质低或检点不到位,都将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或留有隐患,设计人员不认真或不用心、考虑的不精细,设计审核不够严格,同样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过去传统的概念上大家都把工程质量理解为施工质量,而忽视设计质量。实质上把好工程质量应该从设计初就开始抓起,从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上来提高公路设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工程质量。

公路实体质量是指工程实体具有安全、耐久的性能,把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达标范围内,合格率应在95%以上,功能质量综合应用工程技术,通过物质要素、文化要素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整合,实现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的统一,全面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工程。

质量责任,重如泰山。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工程质量责任制。这是工程质量质的组织保证。实践经验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未雨绸”,凡属一切应做而又能做好的工作,均应扎扎实实认真地去做好,尽量少做“亡羊补牢”的事。

二、百年大计需要质量第一

公路是永久性的公共实施,必须经久耐用,而且应该有可观赏性。工程质量代表技术水平、代表诚信,百年大计离不开工程质量。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优劣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以优质的勘察设计质量,才能产生既有合理工程造价又有一流施工质量的建设工程。

1、质量第一必须严格执行公路基本建设程序。要把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等审查环节,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经过有资质、有权威的机构和专家咨询评估,重大工程还要聘请国外专家。专业机构参与评估。要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不能违背科学盲目赶工期,要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这是应用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建设项目要认真选择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要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勘察、设计单位。通过竞争择优录用。

2、质量第一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队伍。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时修改质量标准和设计规范。要认真研究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检查,验收和评定规程,积极贯彻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执行。

3、质量第一,必须加强公路勘察设计过程控制。传统把关设计质量的做法是当设计文件全部完成后再进行审查,最终评价设计文件的优劣,这样的结果管理模式,局限于设计文件本身的质量检查,而忽视了对设计成果形成过程管理,由于审查时间段,技术审查一般难以深入,修改发现的质量问题工作量比较大。加强勘察设计过程控制,必须实行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监理。做好总体设计,关键还是在于设计和监理两个方面的负责人。因为公路建设是为社会服务的,他们必须懂得工程经济,有助于在悠闲地资金条件下获得最佳效果;要懂得管理,把各个专业融会起来,有效推进项目进程;要懂得社会学和了解历史,以求知道社会需求,防止重犯类似的错误;还要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修改和调整不够完善的布局和方案。

4、质量第一,必须重视公路线形等设计。优良的线形设计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可直接消除事故诱因,改善长陡纵坡设计是改善线形的有效方法。做好公路与环境的配合,展现公路景观美,线形美,是提高公路外观质量的基础,。深入设计,和谐工程各细部衔接,是提高公路外观质量的重要途径。

5、质量第一,必须强化公路设计服务意识。强化个阶段的校审管理和具体工作,以减少“错、漏、碰”等非技术性问题,在各环节控制上认真做好事先指导和中间检查,以减少成果评审时发现问题引起的返工。认真做好各专业间、主体单位与外协单位的技术接口管理,严格执行互提资料的传递确认,避免设计文件中由于协调沟通不够而产生的错漏或自相矛盾等现象。树立进度服从质量的思想,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要求各级技术人员树立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对待设计交底和图纸检查,加强设计文件管理并做好及时标识,、归档工作;设计代表在现场应积极收集与设计有关的设计质量、工程技术信息,认真填写各种质量记录,定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三、公众满意需要质量第一

公路外观质量是指工程外部属性的光洁度、造型、色泽等。社会质量是在于社会文化的状况如何,最终体现社会质量文化水平。

1、满意程度

全面质量管理的象征意义是质量文化,从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来看,强调的是全员参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使用过程来看,强调的是使用者的全面满意(包括政府和整个社会)。使用者满意的工程质量不仅是技术合格、经济合算,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使用者感到满意,质量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深。

这种社会质量文化一方面要求公路建设工程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加强企业内部质量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应作出质量要求,在质量法制建设、质量观念改变、质量道德提升等诸多问题上不断进步。可以说,这样的质量文化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值得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视觉传递美,和谐表达美。

2、资金投入

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不是免费的,社会质量文化的性质如何,往往反映在对工程优质优价原则的承认程度上,所谓优质优价,就是社会对优质产品的承认和投入。人们愿意为优质工程支付建设资金,实际上就是对建设优质工程的企业进行资金投入,从而鼓励和支持企业保持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当然建设优质工程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管理、创造技术等手段来降低优质工程的成本。

篇9

1.高原山区公路勘测设计理念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高原山区地理环境特殊,横断山脉连绵不断,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多年形成的参差不齐的经济带星罗棋布。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的公路勘察设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决定了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并具有阶段性、矛盾性、时代性和区域性特点。

1.1阶段性

公路勘察设计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是公路建设经验不断积累、升华的结果,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台阶式)发展特点,而且量变积累的时段与公路建设的规模息息相关,如公路路线选线理念,随人类对工程地质认识的加深,从多年的“选线地质”很快提升为“地质选线”,随着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很快提升为“生态选线”。

1.2矛盾性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就是矛盾的内部(双方)不断变化的过程,矛盾是理念发展和升华的动力,是“新”理念与“旧”理念不断碰撞的结果,公路勘察设计理念也是如此。如建设与环保碰撞而出“生态优先理念”。

1.3时代性

任何产物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也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判断,才能正确而准确地评价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公路建设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受公路建设规模限制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左右,由此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点。

1.4区域性

影响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和理念的因素较多(如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传统思想等),由于我国区域资源和经济实力以及公路发展机遇等相差较大,信息流通相对不畅,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填挖高度和高边坡的概念。

2.高原山区公路勘测设计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就是公路勘察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是公路勘察设计的原则,是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意识,是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精髓和灵魂,是勘察设计产品的生命。只有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有生命力和活力(既符合实际,又符合时展的潮流),公路勘察设计才可能有生命力和活力。当代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的机遇中,面对群众的呼声和社会的期盼,国民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实力和财力有限,基础设施欠帐较多的情况,既要建设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满足近期需要,又要符合长远规划;既要考虑工程投资回报(效益),只有不断更新完善理念,理顺思路,并渗透在每张图纸中,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规划师”、和公路建设的“参谋”。

3.高原山区公路勘测设计理念

3.1全局战略理念

全局战略理念是公路勘察设计站在全局经济发展和公路路网建设的战略高度,从路网网络运输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区域局部利益出发,从公路路线走廊带(通道)选择研究开始,结合远近期发展的需要和规划以及长远的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提高公路的社会影响面、辐射面和促进作用,研究选择公路选线方案的思路。树立该理念不仅能提高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高度,不单纯为工程而工程、为项目而项目、为技术而技术,重视总体和长远利益的同时兼顾局部和近期利益,而且能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提高勘察设计产品的综合性和战略性以及指导性。

3.2生态优先理念

生态优先理念是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为出发点,从水环境、声环境、动植物资源、水土流失等多个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其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遵循“生态选线”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思路,寻求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

3.3以人为本理念

公路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并服务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公路勘察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公路勘察设计无论是满足运营安全,还是本身结构安全,其根本是为人服务,以人类的需求为基础,从人的本性和本能出发,使公路的各种功能适应和满足人的本能愿望,不过多强制人类行为的思想意识。为充分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社会效益和培养人类行为规范打下基础,为使行为规范成为自觉行为创造条件,避免事与愿违。公路勘察设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具备服从本能、行为诱导、安全感三种基本意识,并渗透于勘察设计全过程,特别是人行通道、天桥等直接服务于人的工程。

3.4量体裁衣理念

量体裁衣理念是公路勘察设计摆正自己的位置―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参谋,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经济实力,公路现状与规划,公路建设与招商引资环境,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等之间的多重矛盾,结合经济实力和财力,寻求其矛盾之间的平衡点,为公路建设规模决策提供科学依居的思想。

3.5营运安全理念

营运安全理念是公路勘察设计的宗旨和目的之一,是保证公路交通运输效益安全的首要问题。所谓营运安全理念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不应当强迫驾驶员用改变行车状态的方法来适应道路缺陷,相反,道路应当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帮助驾驶员选择适当的运行路线与状态,从公路路线线形、技术标准、道路轮廓、指示标志、视野景观、景观色差等入手,为驾乘人员提供连续、舒畅、顺适的行车视线和舒适环境的同时,充分重视潜在的不良效应(如边沟的“明沟效应”,隧道、护栏、护墙的“墙壁效应”),给行车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思想。

3.6生态景观理念

所谓公路景观理念就是公路勘察设计根据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点快速移动的视觉特点和要求,将公路视为线状大型雕塑,从公路选线布线入手,通过道路线型、构造物造型、绿化美化点缀等手段,运用大手笔、粗线条,雕凿公路沿程景观,融公路于自然环境之中,使流动的视点随瞬间闪动“窗景”的变化,感受到融入自然,形成优美视觉效果的思想。道路景观设计近年以来被逐步重视,但似乎步入了误区:公路景观设计简化为绿化设计,绿化设计仅仅是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

4.结论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是一种思想,是指导勘察设计的思路和原则,是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理解,潜默暗化地渗透,当然也因设计者的素质、经历、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对其理解有所差异,甚至相反。由此,在贯彻执行中,应注意以下原则和尺度。

4.1应结合项目特点、背景和时代要求,因地制宜,否则将会步入误区走向极端,如“生态保护优化理念”中列举项目“宁隧勿挖”的布线原则。

4.2任何事物皆是矛盾的统一,公路建设勘察设计理念也是一样(如国家经济实力与超前意识之间的矛盾,建设与环保的矛盾)。由此,应注意和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和统一性以及矛盾双方转换的适当时机,两者的平衡点是追求的目标。

4.3公路建设是国家永久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此,必须正确理解投资回报理念,既要考虑公益事业的社会性,也要注重投资的经济规律。

4.4生态保护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应注重按客观规律办事,杜绝极端化情节。■

篇10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122-02

1 树立新的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随后,交通部张部长也提出了要想突破交通的当下发展,就要在交通方面做到效益型、质量型、功能型和可持续型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做到使社会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供需关系一直是个不可调节的矛盾,在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因为供需关系的调节不均衡,导致了供给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建设中的需要,所以导致了在建设中只追求速度和数量。并且在大多数的项目工程中仅仅是以通过为目标,只追求公路的技术标准、结构质量和通行能力,并不会考虑自然环境的问题。往往采用最省事、直接节省的方式,直接以高填深坑、多做土石方的方式,从而忽视了公路工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并对此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破坏行为。所以张部长就在建设川九公路时提出了“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而四川省交通厅党组也贯彻落实张部长所提出的,因此提出了“保护是核心,创新是灵魂”的要求。经过了交通部咨询专家组、业主和四川设计的多方讨论,确立了“设计上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生态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这一原则,由此真正完美实现了公路建设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相结合,做到了安全、舒适、环保三者相统一[1]。

由此可见,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新设计思维理念对我国的公路建设l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新公路建设设计理念的出发点、落脚点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门的交通条件也不断改善,并正确的认识了公路与人、公路与自然、公路与环境之间所发展的关系。建设公路时也不再只追求工程的规模要做到比其他的工程大,设计思路也不再用以往的观念束缚,现在主要追求的如何将项目与自然环境、当地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所以,现在的建设更加的完善,在山区的建设也是不断地增加,在生态方面不断投入资金,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措施也做得比较完善;而现在的公路建设方面也越来越人性化。现在的这些还远远不够,但是这足以证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起公路与人、自然、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川九路是首个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放入设计和建设中的公路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以前先破坏、后恢复的坏习惯,建立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理念。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想要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能够更加提高,就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实现。

3 公路建设设计理念更新的根本

在思维转变之前的勘查设计工作中,因为共性和个性的不统一,主观和客观因素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导致了在两者之间相违背时,为了追求工程建设的快速完成,就会更偏向共性。而且当时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变得单一,最终就导致既缺乏个性、又没有共性的局面的发生。使我国的勘察设计水平不高,勘察设计质量也一般,缺乏创意性。

川九公路建设正是因为尝试了部分有创新的设计思想,并有了针对性的、明确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时正确地处理好公路建设与自然的关系,才达到了现在的预期效果。因此,设计理念更新最根本的是必须要有创新、有特色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支撑。

4 设计理念更新的关键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采用了标准的技术,这一直是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问题。近几年来,因为再次改建和扩建一些重点项目,所以引起了行业内外人士议论纷纷,这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导致每个人的知识和见解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想法也会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造成较大的影响。

4.1 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规模

在可行性研究中首先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规模,应树立路线走廊也是“资源”的意识。现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也发展较快,所以对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也提上了日程。但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较脆弱,而且地形、地质也很复杂,因此也加大了对技术方面的困难要求,资金也需大大的投入,经济效益变差,所以转变以往观念,研究探讨分期修建高速公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因地制宜,建议对二级及以下公路不要盲目扩大建设规模。

4.2 严格应用技术规范

现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标准规范行为体系,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遵循该体系,而是应该恰当地采用该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人员在受到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习惯的影响下,所以在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与认识、具体指标的运用与把握上都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差异性也是十分明显的。有时过分强调标准化、统一性甚至高标准,而忽视适用性、条件性和特殊性,反而会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例如:在川九公路的建设中,曾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两段长达九千米的下山路线,如果按照已有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要求,是要全部改线的,这样会造成工程规模的扩大,投入资金也会增加,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森林植被流失,导致出现新的地质病害,这样的劳民伤财,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影响,这样得不偿失。所以在经过了反复的研究、论证,决定还是按照原路改建,并经过对周边环境的考察,再次完善工程设施,这样既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工程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舒适性[2]。此外,就现在的标准与规范体系本身而言,也还不够完善,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改进。

5 系统化的设计构思和完善的,总体设计是设计理念更新的重点

从新的角度来看,公路勘测设计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设计和工程设计,而且也要体现系统化的设计构思和完善的总体设计,它包含了公路人工构筑物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人文系统,向工程之间如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环保经济之间的组合,还包含了设计建设营运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原因的,综合川九公路总体设计而言,也经历了从简易改造,最大限度保护到,保护与协调并存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和不断升华使其设计方案不断完善。

6 更新设计理念的保证

设计其实是一项很枯燥的创造性劳动工作,如果没有在实际实践中能够立足的创意,没有能够站在精准的设计角度中的设计理念,没有尽心竭力,不断改进的思想态度,是不可能有优秀的设计作品产生的。在川九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正是因为设计人员的大胆创新,抓住难点,突出亮点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才保证了设计思想的贯穿一致和设计质量的优良,真正的将工作方法从原有的传统封闭式独家设计转向了开放式动态的信息化设计,在遇到瓶颈时,可以将问题提出,及时与各方人员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确保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得到了贯彻落实。此外,在更新理念的同时,仍然针对勘察设计单位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多方案比较论证法,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并及时更新内部的基础资料,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更进一步的促进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7 结语

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理念,再加上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大胆突破旧有观念,与时俱进,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信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我国的公路勘察设计水平和质量一定会有质的提高和飞跃。

篇11

1.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1.1 生态恢复设计

生态恢复设计是会对整个公路的设计都有影响的。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坡度和类型,有利于生态的恢复;在进行路域生态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特点来进行植被的选择;在建设公路时临时征用的土地可以将其变为农田,这样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1.2 保护环境、融入环境

要将自然式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式的设计理念中,这样能够做到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法,利用原有的景观植被来进行公路设计,尽量减少人工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尽量多引进不同种类的物种,对沿线的文物也要进行保护,让公路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1.3 采用乡土化技术

乡土化技术指的是将乡土材料、植被、文化等引进到公路设计中,使公路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在建设生态公路时,要尽量选用本土的植物物种,这样能够避免外来品种对本土环境的影响,也利于植被的成长。

1.4 科学的生态绿化设计

建设生态公路,还需要对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的特点进行分析,选用与本区域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植被;在进行边坡绿化时,则要考虑土壤的结构特点。同时在选择植被时,要尽量做到多种类型相结合,避免物种单一,也可以采用散丛结合的方法,实现绿化的科学性。

1.5 公路工程和生态工程结合

环境的一体性,还能够全面考虑公路工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优化。生态公路的设计是基于环境保护来进行的设计,它不仅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而且会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1.6 灵活创新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理念是指在不违背国内外现有标准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创新的技术来对公路设计进行改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公路生态设计则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相关理念,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利用现有生态工程、恢复技术等来进行公路生态设计。

2. 环保理念指导生态公路的设计与施工

2.1 公路景观设计施工

公路景观是由公路和公路周围的景物组成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公路设计完成后形成的景观,也包含有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人们对公路景观的印象就是公路及其周围景观的综合体。

(1)公路自身景观设计。公路的自身景观,我们常常可以接触到,那就是人们出行的道路;公路周边的护栏、排水沟、隧道、桥梁等;公路边上的服务区、加油站、观景台、收费站、标志牌等一系列辅助设施;还有公路边上的绿化带等。公路是人工修建完成的,因此公路的自身景观是公路路权的一部分,他为整个公路景观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公路的自身景观,如服务区,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设计而达到观赏目标的,因此它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

(2)沿线自然景观设计。公路自然景观则是指公路所经路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是整个公路景观的主要部分,人们在行车过程中主要观赏的就是这些景观。自然景观就是由平原、丘陵、大海、森林、植物、动物、河流湖泊、气象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组成的景观。它是大自然自身作用的结果,不受人为控制,因此需要通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来进行设计,表达主题,用当地的独特材质和设计过程来进行自然景观的凸显,这样就组成了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观,为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带去了独特的风景,驱除疲劳。

(3)沿线人文景观。公路的人文景观主要是指所经地区的文化、历史特征。由于公路行进区域和视野的限制,驾驶人员和乘客只能领略到所经区域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不同的排序,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文景观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村落、城镇、民寨等人类聚集空间,它们因城市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也有一些是散布在不同地区。某些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例如具有传统特色的寺庙等,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景观的宏观特色,这些能为路人带来不同的愉悦感。而一些人文景观可能会造成公路整体景观的不和谐,因此在对人文景观的改造方面需要了解和分析各地人文景观的本质内涵。与公路本身景观相比,自然和人文景观往往不属于路权范围,因此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沟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达到优化整体景观的目的。

2.2 路侧生态设计施工

路侧设计采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容错设计,它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安全理念。首先,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地形特点,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将路侧的宽度加大,将坡度放缓;其次,对于有挡土墙的,可以将其取消,并建设两米以上的平台,平台上的植被要注意保护;再次,为了方便排水,路侧净区应该采取与路面一样的坡度,这样也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环境的和谐;最后,对路侧边沟的设计也要按照以上原理来进行,采用隐形的边沟来设计,这样既能够增强路面的承载力,也能够将路侧的净区拓宽,这样可以保证路侧的安全,也可以种植植被,形成一条生态边沟。生态边沟的设计形式是指将开放式变为隐藏式,这样路面的集水可以通过边沟流入地下,在地下水渗透阶段设置排排的碎石垫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地上、地下、和基层的排水问题,也能够将路侧净区拓宽,这样就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2.3 边坡防护与绿化设计施工

(1)工程防护。在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护坡、护面墙等。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比例、尺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施工状况等,来选择恰当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道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2)植被防护。除了工程的防护措施,还可以采用植被来进行道路防护,这主要有挖沟绿化防护、喷播绿化防护、喷沟绿化防护等等一系列技术可以使用。生态公路的设计,则主要采用植被防护的技术。对于不同状况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绿化技术来实施植被防护,如在坡度较缓的路段,则可以采用喷沟技术和挖沟技术;而对于高要求的地段,则需要采用喷播的技术来进行绿化,同时也要注意喷播的厚度和质量。

3. 结语

生态公路建设发展时间不长,还比较新,但它代表这未来公路建设的主流走向,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多。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例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降噪工程,混凝土路面的尾气吸收等,都可以学习。另外还应该对先进地区的生态公路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为生态公路的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