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知识管理学论文

知识管理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9 09:25: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知识管理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知识管理学论文

篇1

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准备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二、要操作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

篇2

英国研究者DellisF·Reanlon在《Knowledgemanagement:thedisciplineforinformationandlibraryscienceprofessionals》一文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图书情报人员其实就是知识管理者,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也应该在知识管理学研究的范畴内;在就业市场的变化来看,知识管理中的很多重要岗位(如知识主管、知识管理系统主管、无形财产管理主管等)正在被管理、财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占据,所以我们应该加快速度把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引入到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中;中国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两人对书目的整理,其实就是对知识的一种管理。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从广义上来讲,知识管理内容包括对知识、知识设施、知识人员、知识活动等诸多要素的一种管理;可是从狭义方面来讲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本身的一种管理,这和通过运用知识进行贮存、优化控制,为了全体人民的自由、平等进行检索和获取知识而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极其相似;另外,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的事物除了继承旧事物已有的特点之外,必然包含新的的特点,不应该把它们分开看待。故知识管理应该属于图书馆学的范畴之内。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含义和内容的探讨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含义不同于企业方面的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并不强调竞争能力,而是侧重于怎样发掘知识,怎样组织知识,怎样方便用户的使用。但是,图书馆员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并不相同。DavenPortandCronin指出,大量信息专业人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两门学科[5]。Holsapple和Joshi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组织实体为完成目标和规划,以增加自身价值的方式,系统的、有目的拓展、开发与应用可用知识的努力及活动[6]。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崔波认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7]。目前这个定义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图书馆可以以这个概念做借鉴来开展管理的有关活动。(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国内外图书馆学家都有不同的阐释。英国图书馆学者Lee和Hwa-Wei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发展,用户服务,资源共享与联网。Holsapple和Joshi都认为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应包含: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和跨组织知识管理以及国家知识管理等4个层次方面的内容。对于图书馆来说,从自身发展而言开展知识管理应该归为组织知识管理范畴,而从职能来讲又包含了为个人、组织和国家提供知识管理服务的性质。我们既然把图书馆知识管理放在更高的目标来进行定位的话,那么就必然要求它的管理内容具有独特性;而在国内有部分学者提出知识管理应该包含有:知识管理员、知识组织、虚拟知识资源、知识服务资源管理、应用理论,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创新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应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笔者赞同这一说法,它以知识资源为基点,以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和组织创新管理)为手段,兼顾知识创新的应用进而系统而有科学的构成了知识管理的内容。、

二、对图书馆学研究具体内容的影响

图书馆从图书收藏机构转换成为公众服务的信息管理机构,现在正向知识管理机构逐渐转变。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实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既然图书馆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将会涉及很多领域,例如图书馆本身知识管理的有关内容、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如何能够满足读者需求、有关知识流的问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管理等。为了能够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

1.加重管理学的色彩,建立新型的图书馆学知识管理

图书馆学属于管理学学科。随着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不能仅仅只运用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的内部知识进行有要的科学管理,也要研究其他组织机构中的知识管理问题,如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知识管理措施和知识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而探求出更好的方法为图书馆服务。

2.做出适时调整,建立新型图书馆服务机制

图书馆现已从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过渡到为其提供知识服务,因此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不但要广泛的搜集各种载体的文献,将其有关的内容收集整理,并分析、开发、组织甚至是重组进而得到所需要的知识,将其以合理快捷的方式传递给用户,以促进客观知识的有效利用,推动社会知识创新。在这个因特网逐渐普遍的时代,由于文献载体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数字化,缩微信息、音像信息、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多媒体文献的大量增长,数字化知识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图书馆藏书的主体内容,因此知识管理也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内容。另外,因特网上出现了海量的信息,隐性知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周到的知识服务,我们将利用知识编码和知识服务的方式将隐性知识最大限度地进行显性化,通过组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知识挖掘”目标以及科学的知识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知识导航”目标,以便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当前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对有效地对文献信息的进行检索并挖掘出有关的知识能力提出了要求。图书馆学应将有关方面的知识纳入到研究之中,使图书馆馆员能够有效地与读者、用户进行过沟通,由此也为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从而可以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

3.增加知识,扩展图书馆学教育内容

图书馆学的教育是为图书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就会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质量。随着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知识管理渗透到图书馆学中,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原有本学科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开设有关知识管理方面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如企业知识管理、政府知识管理等,这样有利于扩宽图书专业人有关知识管理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知识管理的敏感度;其次,在培养模式研究上,更加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就21世纪以前的中国而言,图书馆学教育总体来讲是侧重于对理论的学习,但是,在进入到图书馆知识管理时代后,能够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快速的提取出隐性知识、连接显性知识,有理论是不够的,对其实践要求更高;再次,有关文献检索课等有关有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科有所增加。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是运用于网络环境下,运用于隐性知识管理的知识重组管理、在信息搜集和预处理基础上,运用知识进行信息的精选、挖掘,从中感知、获取有用的知识单元,对其进行重新组合的只是组织管理、既要充分开发馆藏资源,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馆藏书目数据库,实现其网络资源共享;又要积极挖掘网络资源,由专业人员对庞杂无序、鱼龙混杂的网络资源进行鉴别、加工、整理,使之优化有序的知识资源管理以及使读者或用户能够快速的获得所需知识的知识传播管理和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管理,这些都要求有关学科的逐步进行开设。

4.广涉内容,扩大图书馆学成果的适用范围

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而扩大。随着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中渐以成体系,与其学科属性———管理学相融合,以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知识管理就会对图书馆学产生相应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学思想,积极参与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成果不但能够解决图书馆机构内部的知识管理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社会上一些机构中或者个人的知识管理问题。在知识管理环境下,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寻找所需的知识,有可能使用网站查询也可能登陆数字图书馆。而数字图书馆面对多层次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做出适时的服务,就如同仁们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于是,图书馆学研究就有可能融入更广泛的知识经济活动中去,不仅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汲取学科养分,进而不断发展图书馆专业知识;而且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也将会不断扩大,从而产生更加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图书馆学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重视隐性知识的开发

隐性知识是把人的智力和创造性视为管理的对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代劳。而知识管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怎样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提取出来,供人们识别和理解的方法理论的图书馆学应该把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取和组织隐性知识,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积极实现两者的转化。

2.重视用户的研究

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服务机构的迅猛发展,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核心标准已经从拥有馆藏信息资源的数量多寡逐步转化为是否具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能否及时解决读者提出的问题并创造一定的价值。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用户问题的知识内涵、了解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挖掘出相关的知识以及传递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图书馆学重视对用户的研究,可以借鉴信息咨询机构为用户服务的做法,如建立合理的用户服务档案、专家档案、专题知识库等。

篇3

二、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职业,又叫历程或生涯,它通常被用来说明一个人的生活历程,或者由此涵义引申为个人的职业或行为。单个个体———社会个体一般都是通过职业这个载体才能融入整个社会,也是通过职业这个平台来向社会展示自身才能或者才华,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因此,职业发展是指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任何一个单个个体的职业生涯的不断向前发展或晋升,职业发展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从横向上来说,职业发展是指职业的迁移转换,从纵向上来说,职业发展是指职业的晋升变化;它的涵盖面很宽广,内容也相当宽泛,如社会个体的择业观与价值观、社会个体对职业的期望和需求、社会个体从事职业的目的及态度、社会个体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和发展等等[3]。那么,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就指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走出学校就业后的职业生涯向前发展或晋升,这既包括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迁移转换,也包括其职业的晋升变化。

三、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促进其职业发展

篇4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田字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有“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四、教给学生运用“自我再现法”复习巩固生字

记忆的东西在保持中会发生遗忘。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再现生字,实践证明对巩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自我口述法

将课堂上学的生字的读音、笔画、笔顺、组词等,不看生字口头复述出来。说出来之后,再看书或与黑板上的范字对照,及时纠正复述中的错误;也可以说给同位听,说完后让同位指出正误。此法可用于课堂巩固练习或放在课间休息时进行。

(二)自我笔录法

把自己回忆起来的生字按笔顺写下来,然后再和黑板上的或书上的字相对照,及时纠正错误记忆。我通常让学生在课堂巩固练习时采用此法。

篇5

二、基于开发性创新路径的沉没性知识资本的形成机理

在开发性创新路径下,以产-学-研三方为主体的创新活动往往致力于改进或者完善现有的创新技术或产品。由于技术或产品的应用方的限制,其创新阶段中涉及更多的跨组织合作交流,在初始阶段就存在大量的知识转移活动。这些知识单元在吸收、消化以及与自身组织既有知识存量的融合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各方基于自身的知识内化和知识溢出效应都会产生一定的改进性知识单元,而这个过程中企业所具备的知识再造能力一般弱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当进入渐进式创新阶段,各方的知识库处于一个半闭合的状态,通过知识的重组进行再造,该阶段里的沉没性知识单元主要源自于:第一,由于合作双方的有限性理解,一部分吸收的新知识单元未能经由消化进入既有的知识序列;第二,消化吸收的知识单元未能通过有效性选择,而在此阶段被弃置;第三,新的知识单元与既有的知识单元发生矛盾性冲突,由于项目类型干扰,被有选择地替换。在改进性知识单元与既有的知识序列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层面率先形成了改进性的知识群落,双方的知识群落在向企业方转移时,与企业已有的改进性知识单元结合,经由企业的技术产品选择,在企业层形成新的知识群落,发挥其创新作用(如图3所示)。开发性创新路径下的知识创造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改进性知识群落不断地在产学研整个合作网络中演进,形成新的改进性知识群落。由于在开发式创新环境下,产-学-研三方具有一定相似结合度的知识单元对创新的贡献效率最大,已有的沉没性知识单元若能在新的循环或者探索性创新中得到整合配置往往能转换为有效知识单元,其闲置对于整个创新协同循环过程而言是巨大的资本浪费。从其形成机理来看,在开发式创新路径下,影响沉没性知识单元的应用的关键因素在于:第一,跨组织合作沟通的管理机制手段及知识转移效率的实现;第二,不同知识背景组织间的知识融合程度。

三、面向沉没性知识资本应用的知识管理机制

基于对探索性创新路径和开发性创新路径下沉没性知识资本的形成机理的分析,本研究认为,沉没性知识资本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再利用再开发价值,其获得再配置的关键在于建立两种路径融合的面向沉没性知识资本应用的知识管理机制。

1.建立产-学-研新型自由创新合作机制基于双元性理论,产学研合作创新需要建立新型的自由创新合作机制,打破既有的项目壁垒,改变现有因为项目内容及项目类型而产生的选择障碍,在原有的孤立的原始创新和继承式创新项目模式下,开设自由创造的新型项目环境,增加项目时间,建立非定量化的绩效管理制度。在创新过程中,给予参与人员宽松自由的研发环境,在情境理论的指导下,鼓励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人员培育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思维能力并行的双元性创新能力,改变目前因为选择性偏好的沉没性知识资本的配置困境。

2.建立标准化专利权化的创新活动备案机制由于知识单元的偶发性及隐性特征,许多知识溢出和创造单元都因为缺乏过程保障机制而在创新中灭失,这一原因是造成大量沉没性知识资本的重要原因。产学研三方应该基于合作平台建立标准化专利权化的创新活动备案制度机制,所有创新人员应就自身的创新活动、创新思路进行电子备案。电子备案应实行定时审计及跨组织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创新产出要素及板块,基于电子备案资料,形成专利权制度,以预防知识资本的流失,以及促进沉没性知识资本的再配置利用,提升产学研合作知识管理制度水平。

3.建立多渠道实时的合作对话机制由于合作中的有限性理解及知识转移效率的局限,跨组织在进行知识转移以创造新知识单元溢出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沟通失效导致的知识资本失效,进一步形成了沉没性知识资本。因此,建立多渠道实时的产学研三方的合作对话机制,是解决由于这一原因产出大量沉没性知识资本的有效机制。产学研三方应丰富现有的合作交流渠道,建立实时的网络沟通平台,即时响应的各层次对接机制,并在部分领域和创新板块展开全开放式的合作交流,鼓励关键人员的跨组织参与,增加跨组织知识单元的流动性,加深产学研知识网络的活动深度。

4.建立项目人员的继发性项目申报机制无论采用何种举措,沉没性知识资本作为系统不可避免的一项产出,需要得到产学研三方的足够重视。当一个阶段的创新活动走向终点时,应实时开启项目人员的自荐式的继发性项目申报机制。由于项目人员是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其对于沉没性知识资本具有主导性意向,因此,应鼓励项目人员在一阶段创新活动后,通过审查备案和自审,申报继发性项目,形成连续性的项目合作管理机制,这对于探索性创新成果的产出尤为重要。

四、政策建议

1.转变氛围,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既有的产学研科技管理体制重视项目审批、项目进度监控及项目结果反馈,实施定量化的绩效管理制度。在这种体制机制下,项目人员的原生性创造容易因项目成果申报制度被忽略,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抑制,项目运行中潜在的原始创新成果和继承式创新成果也被湮没。因此,政府应区分产学研协同科技项目的应急性及创新性,建立项目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于原始创新及继发式创新项目应给予项目内再申报、项目调整、动态化的项目进度确认、多样化的项目成果鉴定及持续性的经费审批输入等相关制度支持,建立宽松、适时化的产学研科技项目协同管理平台;企业及学研机构应改革现有科技人员的绩效管理制度,改定量化为多样化,创造技术创新的人才激励氛围。

2.战略集聚,改革计划性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由于政策体制需要而进行的计划性人力资源投入引进,是导致后期大量知识资源闲置浪费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不仅无利于产学研三方的协同及知识融合,也降低了资源的市场化导向及配置效率。因此,政府、企业及学研机构在进行计划性人力资源引进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项目与引进人才的关联性,把人才与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要特别强调项目建设与人才团队建设,审查项目对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真正做到“项目与人才并重”,将人才引进与人才孵化放到对等位置,合理规制计划性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配置。

篇6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篇7

二、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要使各种不同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能力的培养。没有正确的知识就谈不上转化为能力的问题,没有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能力的。

这里用自己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作法作为上述结论的论据。

1.在观察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知觉过程。观察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最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它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促使学生离校后继续学习或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在讲新课中培养学生分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

如果学生只会在课堂上听、记教师所讲的内容,则这位学生就象一部录音机和录像机,不仅学的知识死,而且容易忘掉。因此必须干方百计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分析教材和阅读教材的能力要跟上去。我在上每一节新课时,都给他们拟出这样的问题:本节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讲,前后有什么联系?开始有些学生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在预习新课内容时主动考虑这些问题了。

三、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要想将知识顺利地转化为能力,那就绝不能让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失调。

篇8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就培养模式而言,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教学的主耍目的是通过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试图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目前,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尽管已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诸如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训师资的培养等显在层面.对于更深层面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之一即是以显性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媒介.忽视隐性知识的潜在影响.从而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必须明晰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并通过适当的路径实现这种价值。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观是隐藏在学习与教学理念后面的基础高职实训教学应当秉持怎样的知识观?实践表明,基于完全显性知识的授受只能部分达成实训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之下.隐性知识及其管理进入高职实训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英国科学家、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随后陆续有更多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即所谓显性知识;另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系统表述的。即所谓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量上远超忡知以,以至于可以将显性知识比喻成隐性知识海洋包同着的几座岛屿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诸多情境巾,隐性知识居于知识体系的内核。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处于知识连续体上的两极.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一系列特点。第一.隐性知识难以通过符号作出逻辑的阐释,是一种“不清晰的知识”.这种知识一般零散地存在,具有浓厚的个人性和情境性第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与使用者既然对知识不能清晰地加以表达.则这种知识也不能象显性知识一样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和分享,因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三.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还处在尚未编码的状态,缺少逻辑推理的基础.不能依靠理性过程对隐性知识作出批判和反思。此时.隐性知识更多地依赖个体的技巧、习惯、信念等形式来表征。从类型来看.隐性知识可分为隐性的“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和隐性的“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讲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性环节在内容上无疑同时包含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就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而言.隐性知识党内在地依附于实训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秤大量地运用显性知识。然而.实训内容主要是一定的技能.它属于广义知识领域所指称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并不能全部清晰地表达。因而“不可言传”。其次,学生通过实训也必然形成己关于实训学习的信念、习惯,乃至于技巧,这也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此,隐性知识分布在不同的主休之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实现主体际的流动就单个仁体而言,隐性知识既包括个体自我形成的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共享等途径获取的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管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价值

在重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所谓隐知识竹理就是重视隐性知识的价依,通过有效途径使隐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效化,并且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创新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实训教学对隐性知识的忽视并不意味着隐性知识不起作川,事实上隐性知识能够自发地对实训教学产生影响,甚至是产生阻碍或干扰的影响。隐性知识存在于学生实训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不仅是实训教学的目的,也是实训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

(一)促进实训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教师作为专业化的职业,首先是因为教师个体中存贮着知识,其中包括大量隐性知识。实训教学单凭显性知识的传递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实训技能是难以用明晰的语言尽善尽美地表达的。另一方面,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隐性知识的参与才能获得成功。挖掘存在于教师个体中的隐性知识是促进实训教学资源增长的基础。因此,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提升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把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横向分析有认知、情意、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从纵向分析,不仅指学生当下的发展,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是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发展,即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实训教学不只是为学生获得暂时性、固定化的某种职业技能.而是有着更为宽泛的目标。实训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强化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一定模式的固化,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新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此时,隐性知识会扮演玉要的角色)学生不仅要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要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知识〕从隐性知识的角度进行实训教学,引睁学生从关注自身的隐性知识开始,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成长,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对于提高学生在实训时的体悟水平产生较好效果。

(三)促进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改革

隐性知识能否高效流动、共享、创新与运用是关涉实训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实训教学中“知识管理’,概念的引人,能够将分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组织知识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形成实训共同体,通过隐性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实现实训共同体的知识资源的整合、发展、共享和增值。在高职实训教学中,不同特点的学生具有个性化需求和表现。因为,学生个休的隐性知识不仅促进自身显性知识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同时,学生个人也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实训共同体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即显性知识又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先决条件。

三、隐性知识管理的路径建构

隐性知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隐性知识很难通过训练这种正规的形式进行传承。因此,隐性知识管理主要取向不外乎是:个体自身积累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增长;主体际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个体隐性知识的积累必然导致成为“知识源”而主体际的交流与共享也会促进各个不同主体的隐性

知识的积累。

(一)教师对话教学方式的实现

高职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就必然要求关注隐性知识对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过程是传递、掌握和批判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到检讨、修正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在观念上必须承认教学中大量隐性知识的客观存在,从而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通常的实训片面强调实践技能的示范与模仿,但由于隐性知识的不清晰性,教师应该使实训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之间真诚的、自由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师生双方基于理解的视界融合,在问与答的辩证过程中,对话双方深化自己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能够揭示出更多的东西。正是在对话这种语言形式中,双方构成真正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与包容,真诚接纳与分享,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缺乏对话的教学,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的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隐性知识。

(二)实训教学考评方法的变革

实训教学考评要超越基于显性知识的评价方式,首先合理选择评价目标。除分析常规的实训报告、实训总结外,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教师还应分析学生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们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逸事记录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标志,分析其成功与不足。在阶段实训完成后,要指导学生撰写反思札记、实训叙事,并对其进行质化或量化的评定。教学考评方式的核心是将学生已有隐性知识外化,以便于评价者对学生进行评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互评与自评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亲历评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掌握评价的标准,既有利于自评,也无形中使学生个体实训学习自觉收敛于教学目标。学生的自评不仅使实训教师减轻工作负荷,同时也是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三)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创设

篇9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3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3)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还要实行分层管理,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和自治权。

(4)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因此,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摘要: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而是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渗透。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10

二、“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

基于土地管理学课程所具有的先导作用和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应综合考虑,由浅入深、理论结合实际,多种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的模式展开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图表”教学方式

“图表”教学是一种以图形、表格为材料呈现方式,展示地理事物或揭示其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增强学生地理素质,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4]。该方法虽然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但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巧妙使用后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土地功能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土地不同的功能,首先给学生展现土地功能的不同图片,之后让学生指出每一种图片所表示的土地功能,从而总结出土地5大功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土地的功能即土地的有用性。这种图表教学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通过图片的直观教学可起到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土地,了解土地的属性及土地的功能,感受到土地与人们生产活动的密切相关性,进而使学生自发地产生重视土地、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主题引导”教学方式

土地利用及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在具体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实践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利用规程等都在发生变更,这样就导致教科书上的部分内容与实际土地管理活动产生不一致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给予直接补充完善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让学生广泛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2-4人为宜),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搜集、整理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课件[5],之后每一组派一位代表就所准备的内容向全班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各小组的其他同学做记录,主要记录其他组的讲授内容与本组内容的不同之处,之后要求各小组将听课记录整理后统一提交给老师。因为面对的是刚踏入大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且初次尝试讲台讲课,所以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讲解情况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最后就设置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归纳与总结。其教学效果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客观的肯定与鼓励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最早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和一定的教学目标,由在实践中所收集或撰写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等组成的教学案例[4]。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中可根据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将土地领域中发生的案例或从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案例中心案例库中选取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具体做法是,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选取的案例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理论,熟悉案例。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已经了解的案例故事情节,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重现给学生,从而尽快引导学生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其次以将要讲授的理论为基础,围绕提前布置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和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不偏离设置的主题。讨论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提炼,对达成的共识给予肯定;对讨论中遗漏和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梳理,使学生通过案例掌握理论,对理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案例教学重在原理,重在举一反三,案例本身不是学习内容。

(四)“框图”教学方式

框图是用框型符号如流程图、结构图等图式,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描述系统中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手段。“框图”教学方式可以将相对分散的知识单元进行有机融合与衔接,使学生既可以看到一个整体、全局的知识体系,又能明确各知识单元的位置与联系[6]。在内容的讲授中可使一个章节的内容,在整体框架下,沿着层次结构逐层深入细化。例如,土地管理学中土地利用管理这一章内容,共包括了5个小节,而且第一小节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土地利用管理理论依据,使得教学内容的涵盖面过大和层次不突出,基于此在讲授这一章内容时通过拆分和归并,首先把全部内容整合成3大模块构成框图的第一层,其次根据知识结构的从属性和关联性构筑框图的第二层,第三层,逐层细化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强化重点内容,第四层,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个别知识点。这样既从整体框架结构上做了全部内容的概括,又把分散为各小节的知识块,通过框图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学效果,教学框图见图1。

篇11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最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可以及早让学生有所了解。例如梯形上底为3cm,下底为7cm,高为4cm,面积是多

11

少?S=─(3+7)×4=20(cm[2])。若上底为0呢?S=─×(0+7)

22

1

×4=14(cm[2]),这时梯形转化成三角形,S=─×7×4=14(cm

2

1

[2]),结果一致。若上底也为7cm呢?S=─×(7+7)×4=28(cm[2]

2

),这时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附图{图}

这样就构建了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网络,让学生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渗透整体思想,优化解题过程

整体思想注重问题的整体结构,将题中的某些元素或组合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已知

附图{图}

像这样把问题放到整体结构中去考虑,就可以开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

三、渗透化归思想,促进知识迁移

将生疏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已知的问题,这是运用化归思想解题的真谛。随着问题的解决,认知不断拓展,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连接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就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以此类推不难求出凸五边形、凸六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很容易接受。

四、渗透函数思想,展示变化观点

函数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数值向学生展示运动变化的观点。例如当长方形周长为20cm时,长和宽可以如何取值?面积各是多少?其中哪个面积最大?列出表来让学生填写:周长cm长cm宽cm面积cm[2]

20199

202816

203721

204624

205525

206424

207321

208216

20919

20………………

这里仅取整数,也可取小数,这样的长方形很多很多,面积最大的只有一个是其中的正方形。这里毋需提出函数的概念,仅仅是数学思想的渗透。

五、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探究知识的奥秘

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几何表现。通过数形结合往往可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例如正方形边长为5cm,若边长增加3cm,面积是不是增加9cm[2]?不是。先看计算(5+3)[2]-5[2]=64-25=39(cm[2]),再看图形:

附图{图}

面积增加的是阴影部分,而9cm[2]仅仅是其中阴影重叠的部分,这就非常清楚了。

六、渗透类比思想,指导应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