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6: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本科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年6月国务院《全民健身纲要》,主要明确了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面向全国人民要求学校首先做到“对学生要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训练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和技术、习惯。”要求全民都要:“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体育锻炼,掌握二种以上健身技能。”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全民健身系统。
2、阳光体育运动
2006年12月,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和三个部门联合决定,全国范围内自2007年开始学校全部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地学校中大力实行阳光体育活动。明确规定利用未来的三年时间,在全国85%的学校名全面推行《标准》,规定各级各类的学校学生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学生体质要达到《标准》规定的及格等级以上,要求每名学生最少要掌握两种以上运动技能,并且在平时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终身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逐步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并且迅速得到了普遍推广,成为21世纪很多国家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提倡者法国的P•伦格兰德说“: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当中,是人不断学习的过程,今后的教育应该是在人需要的时候将知识和技能提供给人们。”终身体育思想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延伸,是终身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发展的结果。
4、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是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素质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法。我国教育部在1995年7月发部《通知》起,规定了素质教育要作为一项基本教育政策,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推行。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教育目的。”这一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使我国高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如今民办本科体育教育发展现况及应注意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理念和不完善的管理体系
民办本科办学中存在的主观问题是,一些学校管理者及学生家长过多强调专业成绩,而对体育教学则采取了漠视的态度,部分民办高校甚至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课时。学生本身不重视体育锻炼,应付体育课现象较为普遍,更没有学生能够做到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虽然有的学校也能够开足课时,但应用的教材过于陈旧,教学模式过于简单。民办本科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例如,体育教学计划存在随意更改的现象,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人员配备,体育器材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学校的体育场馆被随意占用等。自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民办本科体育教育管理要想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
2、体育教学评价单一主观
在体育教育中教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要求,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评价标准绝对性,而应该针对本身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况不能达标的学生,要制订弹性评价方法,使全体学生对体育活动都能充满兴趣。重视学生体育考试分数,不应用横向和纵向对比方法,不重视学生的进步现象。没有注意到民办本科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个体差异,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评价方法过于主观,只依靠教师的单纯评价,所以在评价中要引入学生间的互评。
3、民办本科体育教学缺乏特性
民办本科也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础,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合格建设者的任务。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就业问题和择业问题,这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专业背景不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要求,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若以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针对民办本科体育教学的对策
民办本科体育教师要全面分析不同学生特点,让学生接触体育理论学习和专业实用性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创造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同时根据当前学生的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自身体育规划、讲解体育裁判知识,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可以在工作单位实际指导体育活动。使其成为未来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运动的有力骨干,促进全国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1、挖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民办本科体育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要求当前民办本科体育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不但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而且可以树立学校正面形象,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观念的创新。民办本科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这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民办本科体育教师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与德育,充分发现体育教学中与德育的关联点,将德育观念和民办本科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比如,教师注重自身形象,穿着言行应大方得体,课堂上教师准时到位树立“守时”的时间观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部分跆拳道的课程,在跆拳道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们尊重比赛对手就是尊重自己“礼始”与“礼终”,养成良好礼仪习惯。进行队列训练时,重点对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行动统一、顾全大局的优良品质。在太极拳教学当中,启发学生“身心合一”、“排除杂念”、“心静体松”,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使学生放松心情、排除烦恼、专心静心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民办本科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他们诚实、勇敢、机智、积极进取优良品质作为教学目标,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语言艺术在民办本科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有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面试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出现学生只会讲解不会做示范,有的学生只会做示范不会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快速的学习新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实践能力培养不够。课堂教学中讲解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着教育改革.与以往不同,这次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转向了课程层面.发达国家把课程改革作为战略措施加以推行,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体育学科也不再仅仅被认为是一项生物改造过程,更多的教育家希望通过体育这项基于人类最本能性活动的、浓缩各种社会现象的教学活动,为培养一代旨在准确认识世界,并创造新的世界的人才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重新受到关注,使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从长期的苏联式走向更加丰富、全面,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科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求得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平衡,寻求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范式”转变,这种转变也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1 研究的动因及理论依据
1.1研究的动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院校设置的结构布局也在调整变化,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批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些院校大多由过去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据资料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701所,其中新升格本科院校198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28%.湖南省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8所,其中新升格本科院校16所,占湖南省普通本科院校的57.1%.从比例上讲,新升格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升格本科院校由于长期从事专科教育,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升格前的课程指导思想、培养目标都有明显不同.在指导思想上如何准确定位,实行怎样的体育课程才能满足新升格本科院校发展的要求,尽快适应本科教育的需要,达到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设置布局的目标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由专科学校向本科学校的转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研究的理论依据
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因此,必须“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决定》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我们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教育部针对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观念.然而,就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现状而言,“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未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当前,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是:
(1)教学指导思想混乱.对新升本科院校调研显示:有42.8%的教师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以“健康第一一”和“终身体育”为主,但是仍有26.3%的教师认为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应该以“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为主导,另有30.9%的教师认为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应以“娱乐教育”为主.作为课程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观念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必然会影响课程改革的方向性和成效.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以强化素质训练解释为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放羊式”教学解释为尊重学生的个性,都是体育教师观念偏差的表现.
(2)现行课程结构、项目设置与本科教育的定位与要求不够协调.第一,学生以体育课学习为主,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处于无序、无目标、无组织管理状态.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学校和体育教师没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随机性大、效果较差.第二,体育知识结构单一,教材内容竞技化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体育课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教与学,将体育教育停留在竞技技术和身体素质教学这种简单的知识结构中,缺少具有社会化、娱乐性和终身健身特点的课程项目.第三,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的学校还停留在“因人设课”的落后层面,而不是以学生需要为取向来开设课程,没有转到“人随课变”的思想上来,没有体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没有反映出教育全人化的价值取向.
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从“健康第一”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研究的现实问题.
3 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构想
3.1终身体育思想应作为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新升格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原来的课程指导思想不同.新升格本科院校课程指导思想需要重新审视,需要在课程改革上达到本科院校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由专科学校向本科学校的转换.
对于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来说,首先必须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什么样的体育思想来指导体育课程,是摆在新升格本科院校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终身体育思想应该作为湖南新升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把学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这种思想对新升本科院校的教育方法、内容、组织形式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新《纲要》明确提出:将课外体育、校外体育、运动训练纳入到体育课程中来,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一体化课程结构.目前,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在课程结构上,大多采取一年级开设以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为主的基础课程,二年级开设选项课的模式,三、四年级的体育选修课只有少数学校开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校外拓展体育和体育俱乐部等均未纳人到课程结构中来.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偏少,基本没有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局面.可见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结构还是以单一的、不灵活的一种形式为主,与新《纲要》提出的“课内外一体化”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体质的增强,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内外一体化的实现.所以,应加强探索课外活动课程化的途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实现课程与终身体育接轨,使体育课程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需要,造就知识全面,对社会对未来适应性较强的合格公民.
3.3体育课程体系要体现“体育与增进健康”功能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教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中仍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主导地位,而高综合、多功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尚未在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确立和形成.因而,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妥善解决好新观念与旧体制之间“破与立”的因果问题.构建未来湖南省新升格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必须充分体现“体育与增进健康”这一功能特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
3.4体育课程设置要多样化和合理化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趋向多样化和实用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因人没课”的落后层面,以学生需要为取向来开设课程,转到“人随课变”的思想上来.体育课程设置要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即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确定体育课程内容.通过拓展体育课程资源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在兴趣、特长方面的不同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3.5体育课程要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
《全民健身纲要》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终身体育包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仍然能够自觉的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和健康的身体娱乐.培养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情感和操作三个领域高度相关,而体育能力又包含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对体育的欣赏能力,自我锻炼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同时也包含了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耐受能力,对未来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综合能力,等等.
对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情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体育运动实践孤立的进行,要强调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去培养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情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发展要有一致性,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发展达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同一”,使教育者的“供给”与教育对象的和国家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将“灌输式”学校体育课程模式转化为“需求式”学校体育课程模式.
3.6体育课程要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被突出的提了出来.在我们这样一个独生子女众多的国度里,由于家庭教育的偏颇,孩子们大多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共事合作,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素质低下.因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所以,要重视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意志、品质精神、竞争与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自我控制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3.7体育课程要与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相结合
目前,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较多的是关注学校本体和内部的问题与不足,而对于高校体育课程与社会体育的关系,学生在校内和毕业后体育延续性等问题研究较少.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应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满足学生在校期间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应根据高校学生不同的职业准备和绝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生中最后学习阶段的特点,充分认识并满足学生终身锻炼的需要,向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且可选择的课程学习内容,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最终使高校体育完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间的接轨.因此,体育课程的改革,应实现高校体育课程与社会体育延续性对接,把社会需要和学生学生需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具有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高素质人才,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国民健康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学生体育可持续发展.
3.8体育课程要为学生成功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
成功是学校教育作用于学生,并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主体体验,二是社会评价.主体体验指的是学生个性价值目标的体现,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现个体潜能的过程;社会评价指的是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成功的社会属性,反映了成功的价值和判断,因此成功是主体实验和社会评价相一致的状态,也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学校体育课程要通过成功教育与训练,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体悟能力和社会化程度,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的要求.
3.9体育课程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
一、专本一体化的高职本科教育
高职教育可以在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上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还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专升本”又面临着上述诸多问题。因此,新推出的专本一体化育人模式有可能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专本一体化是指本科培养方案5年整体设计、分“3+2”两阶段实施、灵活出口的培养模式。由合作院校一起统筹制定前后既贯通又相对独立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技能训练体系。高职3年与本科2年均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学生完成3年高职阶段的课程后,能够获得大专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就业技能,可以毕业、就业;同时也具备可以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完成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学生通过2年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够获得技术应用型本科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的学生,获本科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对符合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要求的学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学生在高职阶段享受高职学生的各项待遇,在本科阶段享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各项待遇。专本一体化的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专本一体化本科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特点:一是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全面贯穿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二是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三是与普通本科相比,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重加大;四是重视与业内相关企业的合作培养。[在3年的高职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掌握自主学习工程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2年的本科阶段,不仅掌握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更强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采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实践能力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二、课程设置与衔接
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要有机衔接,保证前后两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满足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的需要。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要综合考虑项目人才培养规格的特点和衔接要求。要整体设计,又要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学完高职的课程可以毕业、就业。实现高职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设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专本一体化课程体系。3年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知识适当比普通专科要加强一些,但依旧还是以应用型为主,突出工程技能的训练,如图1所示。以常州大学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本一体化试点为例,为了与本科衔接,达到本科入学要求,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三门课程称为接口课程,其中,英语课程定为240学时,贯穿3个学期。高等数学160学时,贯穿2个学期,并且采用本科教材,“高等数学”由常州大学负责出卷、阅卷等工作,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学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专业能力课程由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专项能力课程和基本能力课程组成。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其中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JAVA”“数据库以及数据结构”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由于要配合后续本科的要求,因此这类课程的课时数会适当增加;专业专项能力课程包括“网络与操作系统”“Android应用开发”“NET开发技术”“Linux操作系统”“软件测试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包括C语言实训、Web企业级项目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实践技能。2年应用型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一方面着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期满足本科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并使其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在专业技能方面,着重于专业技术以及适度的管理能力的提升。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以常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专业基础课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加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基础类课程,而专业课程中则增加了“软件需求工程”“系统结构”“高级软件工程”“架构设计与设计模式”等课程,以期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上述课程体系的建设,较好地实现了本专科课程的衔接,避免了专升本体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但在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以及更深层次的本专科互相借鉴功能互相渗透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专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应以工程实践教育为主线,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更加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科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推动本专科课程体系的衔接,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工程应用型人才。
作者:侯振杰王晖林逸峰单位: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马化祥,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87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7-0022-04
一、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
德育衔接是指德育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有机联系和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高校德育工作,又突出体现为本科生德育与研究生德育衔接的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分阶段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德育阶段之间的自然过渡与顺利衔接,使整个德育过程体现系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需探索与破解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然而,当前高校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有人从当前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在因素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但在对影响德育衔接的外在成因论述上显得比较单薄。[1]还有人从心理学、经济学和德育本身等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了当前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但在提出的解决方法上仍失之简略。[2]此外,许多从事研究生德育的工作者也认识到,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德育工作不完善。综合以上内容,关注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和具体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已经在德育衔接问题上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但大体都是在宏观方法论和教育学原理基础上进行的对策研究和方法论评述,其研究和探索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究高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实意义、具体成因和解决办法,梳理德育衔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求在解决德育衔接问题、建立一体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上形成认识突破。
二、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工作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高校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发展,二者本应是有机衔接的两个过程。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校德育工作往往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生到研究生过渡阶段形成了“盲区”。由于教育目标上的短视,使德育在本科阶段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遗留到研究生阶段。因此,应当把整个大学德育视为有机整体,而不是依据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其人为割裂、孤立看待,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不合理局面。
(一)人为割裂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本应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各自为政”
许多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德育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即把两者割裂为相互独立的教育工作领域,或者将研究生教育看成是本科生教育的简单延续,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高校学生简单划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不同的身份群体。这种表面化、符号化的判定,看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质上割裂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造成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不能完整地贯彻实施。例如,部分理科院系的五年制直博生,其学业生涯本身就是由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紧密衔接组成,但相应的德育工作却并没有完全契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如,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迅速转换以及教育风格和内容的巨大变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失调、成长受挫等问题,也需要相应的德育工作加以疏导和缓和。
(二)本科生德育工作存在短视现象,德育内容体系缺乏可持续性
当前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德育,往往只着眼于对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生活的教育和引导,而缺乏一个在长时期内逐渐实施的人格、品德塑造机制。作为德育工作的受众,本科生往往将德育简单等同于接受“两课”教育,将德育目标等同于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取得高分。本科阶段德育工作的简单化设置,往往不能使受教育者认识到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涵养的形成需要持续努力和不断学习,因此在思想上缺乏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后续影响,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阶段往往也无法对德育工作形成应有重视。因此,本科生德育工作往往不能在较长时期持续发展,缺乏砥砺学生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与塑造,高校德育的整体育人环境和机制也容易趋于保守和僵化。
(三)对于本科生德育中的死角和空白,研究生德育缺乏应对措施
目前,部分德育工作者往往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消极态度,认为研究生在思想观念和人格养成层面已经趋于成熟,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于没有在本科生阶段获得良好德育的研究生,只是一味责备和批评学生在本科阶段缺失的精神指导与人格培养,而不重视在研究生阶段适当补充相关的教育内容,因而导致部分研究生的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不被重视,德育工作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全员覆盖。在德育工作的实施方略上也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手段,以弥补本科生前期教育遗留下的死角和空白。
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不畅的成因探讨
(一)理论认识上,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演进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过了在校本科生数量的增长水平,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分布比例呈现出“倒金字塔”式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度、研究深度以及同现实工作的结合程度都还处于“低位徘徊”,明显滞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实践发展上,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滞后于本科生德育的发展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始于本科生阶段,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和总结起相当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研究生德育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受重视程度不高。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的起步构建从一开始就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1999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200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扩大,高校本科生德育工作机制的成熟更是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2002年,硕士研究生学制全面改革,研究生学习年限由普遍的三年制变为两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经历了较大程度变化,也使得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稳定性较弱,持续性较差,不容易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德育工作体系。这些都导致高校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历程短、步调慢、水平低,在发展模式上也往往陷入本科生德育工作的窠臼。
(三)教育效能上,研究生自身特点导致研究生德育难度大、见效慢、实效差,影响了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研究生群体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年龄较大,来源较广,地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明显,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接受德育的自觉性不高、可塑性不强。[2]受教育者的这些自身因素,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德育本身存在更大的难度,导致高校德育工作者容易将工作重点放在可操作性较强的本科生德育方面,忽视乃至放弃研究生德育工作,形成“避难就易”的工作倾向。
四、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科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过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也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过渡阶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增加衔接性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将会有效促进高校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实现高校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最近几年,北京大学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想。“精致化”首先倡导“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优势互补,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其次将德育视作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强调不同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最后将德育看作一种“过程教育”和价值追求,提倡教育者应当在德育过程中不断自我激励、积极进取。从教育方法论来看,“精致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顺畅衔接的新路径。
(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是将受教育者看作一个个静止孤立的“人”,而是将他们看作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人”。因此,要将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阶段作为紧密衔接的整体,从青年个体出发,促进本科德育与研究生德育的紧密衔接;要认识到青年学生是处在广泛社会联系网络中的个体,要充分把握其丰富的社会背景和个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包容性和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广泛适用性,提高德育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整体培养效能。
可以设计一套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揽子”成长方案,应用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整体求学过程,在德育理念和育人方法上实现可操作、重延伸。既为本科生作出宏观规划,关注发展需要,了解思想实际,又不划定德育引导的时间边界,为其在研究生阶段的自我进步和品格提升留足发展空间,增强德育工作的延伸性和发展性,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可以尝试以毕业教育作为德育衔接的重点环节。目前在毕业教育中“一锅端”的教育方式较为明显,毕业教育的关注对象多集中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部分学生群体,较少关注继续深造的学生。与此相对应,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往往是职业意识培养,较少关注继续升学后的品德教育培养。在研究生教育普遍发展的形势下,应当避免这种“片面化”的处理方式,对毕业教育进行“精致化”的菜单式设计,针对不同去向的毕业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具体到由本科阶段过渡到研究生阶段的毕业生,应当设计包括研究生阶段学习方法、学术诚信、与导师关系处理、职业发展观等一系列配套的教育内容。此外,还应在本科毕业生群体中大力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骨干培养,提早做好学生骨干代际传承的工作准备。
(二)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科学原则
坚持科学原则,就是要使德育衔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效率和高产出。
德育衔接的科学性,就是要使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与较为成熟的、经实践验证的科学理论相符合,自觉运用过程教育、人生教育和导师教育等相关理论指导德育衔接的工作实践。要深入贯彻“过程教育”的理念,认识到高校德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教育”,其教育效果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客观评价和充分显现,需要教育者将其视作人生使命,持续不断地倾注全部智慧、激情和创造力,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水平。要普遍贯彻“人生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生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育。[4]在“人生教育”的原则下,无论是研究生阶段还是本科生阶段,具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评判是每个人的正常教育需求,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秉持这种理念,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德育对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状态、进而提升人生整体幸福感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增强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功能。研究生在研究型学习的起步阶段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导师的教诲,导师在研究生最初的角色转向和自我定位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导师最初的引导教育得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顺畅,则会在人际交往、道德养成方面给学生受用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其思想品德、作风情操和学术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使导师充分认识到教育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又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引导研究生强化自我约束与管理,既在学术科研上高标准、又在思想道德上严要求。
德育衔接的高效性,就是要实现德育衔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过渡阶段的学生,要大力加强学生信息化管理,为后续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基础。例如,通过开发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建立学生信息平台,为德育衔接工作的“精致化”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学生短信平台系统,建立与广大学生的良好交流沟通途径,更好地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和德育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在辅导员中大力推广使用校内BBS、人人网等交互式网络工具,提高基层学生工作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有效掌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手段。
(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德育衔接,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坚持德育衔接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尤其要做好工作方法的推广、成熟经验的传承和工作队伍的持续建设。
在工作经验的推广延续上,要切实将好的教育经验加以传承和延续,保证德育衔接工作经验的代际传承。如北京大学工学院在直博生群体中探索开展的学生培养方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宿舍为依托开展的德育工作等,都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成功经验,应该得到延续和推广。
在工作队伍的梯队建设上,要着力加强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促进新老德育工作者之间、本科生德育工作者和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促进彼此感性认识和理性生经验的共享,加强对德育衔接问题的共同研究和探讨,保持德育工作队伍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整体工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荣.论研究生德育与本科生德育的衔接[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
[2]董秀燕,等.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刍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0).
结业方式:设计 、 论文 ■ (二选一)
主要内容:
本课题实际上主要研究的是汉语中一些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词。对这些外来词进行分类研究,并就外来词中翻译的不准确,有异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翻译建议。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很多,有的是纯粹来源于日本本民族文化的外来词,像“歌舞伎”“寿司”“榻榻米”等。有的是词源来源于西方,经由日本翻译,后被中国采用的外来词,像“民主”,“科学”“大本营”等。如果统统作以分类研究的话,一来工作量繁重,二来枝杈太多,难下定论。作以本课题只就前一种情况,即来源于日本本民族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大体上拟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破题部分,即说明此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前提。主要是对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作以归类,并指明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直译和和意译两方面的外来词分别举例分析。总结适用于直译和意译的一些规律。通过具体例子,指明意译中一些翻译不恰当,有歧义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第三部分将就翻译中还需要说明和考虑的一些其他问题作以探讨。众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部分将从三章论述。第一,中日两国对于外来语的不同态度。第二,中日语汇间的复杂关系。第三,外来语的引入对于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
第四部分,对一些外来词的进行有趣的比较。如“日本料理”和“日本菜”,“章鱼烧”和“章鱼丸子”,“刺身”和“生鱼片”等。
第五部分为该课题的总结及展望,外来词的吸收不仅需要翻译技术的硬件支持,还需要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加深。
ps:任务书就主要内容和参考文献部分需要自己写,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开题报告
先行研究
1.1日本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上海: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XX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XX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 41。
6。 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 优化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7): 128。
7。 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XX(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XX(9): 21。
13。 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XX(5): 20。
14。 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XX(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XX(3): 6。
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资源的配置
体育课程与课程资源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体育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体育课程必须有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改革。中学体育资源的配置,是指社会(国家政府、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资助者等)、教育的受益者和家庭对中学体育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首先中学的体育资源是根据不同区域和学校的调控,学校的布局,等方面来进行的。其次,就是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已经配备的情况下,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资源的管理来提高场馆、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为此,从宏观层次上中学体育资源的配置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它的目标就是在于提高中学体育校本资源的利用率,使之在投入有限的资源下发挥其最大效能。从微观就是使无形资产如何发挥他们更大的优势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的有形资源能被利用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所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资源的配置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学体育校本资源宏观层次的分配。根据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来看,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同样有计划方式、市场方式和计划与市场的协调结合。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这几种资源的配置计划方式都是依据教育整体利益和发展的要求,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体育教学中的。这些资源配备的主体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由他们统筹安排分配到一定的地方去。另外,最重要的是计划方式虽然配置的时候信息准确并且完备,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一些人为的分配不当,使得资源使用效能偏低等一些弊病。市场方式是中学体育与市场经济互动的规律,有时候中学的体育资源可以凭借市场的调节将体育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效益和最适宜的地方。中学校本课程的配置在市场的调节机制作用下,对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是单单靠挖掘自身资源来调节中学体育教学的供求,而是在除了校本资源以外的校外资源的数量、资源结构的调整和安排上,都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的需求。另外,学校领导要重视并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场地、器材满足课程及体育活动的需求。因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涉及的是整个中学体育资源的优劣,并具有特定的资源使用范围,须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堂的教学来体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其效能的展现。这种表现形式就如同体育教学质量是否真正体现校本课程,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其二是中学体育校本资源微观层次的使用和再分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的结果是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被利用整合到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活动中,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的交互作用中对这些人群发生作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相关的机构统一计划配置后,通过与社会等资源的互补和利用,最终把这种资源的服务于学生,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运动设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如校园足球的开发、新兴项目的引入、各项小型比赛、举办校园体育节等。另外,通过企业、个体及有关部门会为中学体育提供赞助,增加运动设施,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上更加优化。为此,任何一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都要从资源的计划经过运行,再到其使用的条件和基础。由于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不一样,计划方式强调“最重要”和“最适宜”,所以这种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的是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发挥能量,这样的资源配置显然最关键的是要使得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上的“有板有眼”必须要解决好教育资源的有限和教学需求的无限这一对矛盾。现在随着我国城乡大搞基础建设,部分中学体育用地面积缩水,不能满足大部分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开发体育课程,合理利用有限的中学体育资源,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办出学校特色,将是近些年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追求的目标。
四、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资源配置的原则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资源配置的相互协调是为了避免中学体育资源的浪费,保持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得有形资源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教学硬件基础,更能促使无形资源为推动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发挥更大的能量。
1.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开发有形资源,拓宽体育资源来源渠道,拓展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就是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而推行的教育,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来看,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发现,首先要制定出适合本区或本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总体方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质。二是重视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把兴趣、爱好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把体育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因此,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还要保持诸如保护环境、低碳课堂的内容设计、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等,应强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本学科领域的课程建设,与终身体育意识挂钩。开发有形资源,提高中学体育设施场馆的利用率,利用节假日期间的体育场馆有偿经营,举办体育竞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拓展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管理者、教师应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应用探究的实用性,并对体育资源的供给渠道通过加强校园建设和投入,利用各种校园活动、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和宣传体育文化的机会在节约型学校建设的同时,拓展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的有效性,提高办学效益。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设置有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2014年4月修订与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的调查中,我们对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结构有以下的看法:
一、论文选题存在“过空过大”现象
对于人文管理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继续教育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以下的遵循原则: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选题。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存在“过空过大”的现象。有些学生对论文选题把握不当,选定的论文题目范围太宽太大,难以收集第一手资料,难以展开撰写。[1]论文内容不充实,不符合培养要求和目标。有些学生什么资料好找就选什么题目,选题理论性太强,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符,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分析、论证,难以完成。有些学生则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搜索”“剪切”“粘贴”等功能,摘抄、堆积而拼凑毕业论文,甚至存在抄袭现象。
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选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与预警研究”“薪酬调整机制的探讨”“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产品定位”“房地产营销战略研究”“论企业品牌战略”“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研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们认为就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以上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是很大的研究题目。
二、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的毕业论文
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应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从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符合成人教育特点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或中专毕业后走上生产、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而选择修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很多已在单位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因此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类专业采取成人高考(业余、函授)、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的形式。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前已在管理等岗位工作了多年,积累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增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经验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资源。
2期望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
由于很多学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本科阶段,不少学生已尝试结合所学习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毕业论文阶段,他们期望借助指导教师的帮助,解决一些工作实践的问题。因此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大,更期望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3理论知识积累尚不足
成人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很多学生工作相当忙,又有家庭负担,工学矛盾使学生很难有时间保证系统专心研究管理学基础理论。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学校在教学与考试上降低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学生学习与接受的知识面较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积累上有欠缺,理论分析能力显得不足。
(二)管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管理学科是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社会性。[2]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以管理类课程理论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较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特有的管理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实践。
管理研究论文按论文的功能可分为:基础理论型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和学术论争型论文。基础理论型论文是运用科学抽象、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管理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的论文。学术论争型论文是就管理问题的不同观点开展争论的论文。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发挥其长处,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密切结合,更有利于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送教上门,打造“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现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已探索与实践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是联合行业、企业创办直属班,学生群体都在同一企业工作,具有共同的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有共同的企业研讨问题。因此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更欢迎。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是决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要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要注意与他们的工作实际和专业有机结合,选题宜小而具体。[3]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选题规模应适当,应选择密切联系学生具体的工作实际,能够独立完成的课题。
在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调查中,我们认为管理类专业的一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广州欧康公司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广州海洋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南建公司提高客户装机满意度的研究”“ST零售企业经营的市场定位研究”“广东省空调行业销售管理策略研究”“通信代维企业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研究”“中铁十六局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广州萝岗区经济适用房工程质量监理研究”等研究课题,是属于管理类专业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选题。
四、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
在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撰写规范中示例了某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录。从“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一文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了解该生撰写论文的思路。该生结合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管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研究结果很有实际意义与借鉴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该生能较好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也展示了该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果。
“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正文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国内外文献综述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第2章允升公司概况与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通过对公司员工的结构与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的描述,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章允升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调查结果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章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与实施建议。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提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思路和原则,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及实施的建议。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整篇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本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提出的现实背景
自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界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以来,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杜威经验课程观、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西方课程与教学理念先后被引进国内,极大地促进了本土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但是伴随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表现为重外国轻本土,重现代轻传统,重素质轻知识等。许多学者纷纷指出,单纯地对西方课程与教学论的简单移植与借鉴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并解决中国学校教育的实践问题,主张急需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本土化,重建中国课程与教学本土理论与话语体系,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教育实践。
二.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性
1.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客观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迫切需要符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基础教育实际,能够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即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2.适应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不仅是我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呼唤,也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遗憾的是,我国的各种课程与教学论著作及其教材里大多是西方教育家的名字以及对其理论大量的引用,却很少看到中国教育家的名字及其课程与教学论的介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课程与教学论的努力,自近代引进西方课程与教学之时就开始了。时至今日,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们还在继续努力并且不断发展、探索和完善。
三.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1.对传统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
很多专家学者在对我国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论进行研究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同时期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相比,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系统性更强,体系更完善,抽象性更高。在辩证继承的同时,还需要发扬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要创造、发展、更新、超越,推进课程与教学论向前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性标准或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民族特色的本土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唯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思想才能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2.对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吸收与创造性转化
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与各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是科学的教育理论,也还是有个适合本土的问题,必须切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失去了与国际接轨的本土化基础,就没有了与国际交流的必要。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引进的东西进行加工改造,变成自己的。只有对外来的事物进行一番适应本国的土壤和气候从而扎根开花的即适切性的改造加工,赋予其适合本国情况的形式和内涵,才能使这些事物真正转化成为本土的事物。
四.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事关教育大业的进步。怎样开发课程、实施教学,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范式的整体创新,理应成为新时期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追问和努力解决的新问题,呼唤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协同进行更具“中国化”的开创性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加渔.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辨识与澄清[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