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与医学论文

化学与医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9 09:26: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与医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学与医学论文

篇1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2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培养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转化医学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从临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科研内容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目前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和护理学是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为我国大部分病理学教师同时承担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病理诊断工作,护理学教师也在临床各科室轮岗。但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教师常由从事基础研究而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担任。

篇2

2医学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情境结合

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2.1具体实施

(1)化学教学设计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

教师除了讲授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作用外,还要分析该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使用不当或滥用对医学、环境、食品卫生、人体健康的影响。明确化学物质既可以成为挽救生命的良药,也可以成为损害人类的利器。由教师提供或在学生互动中选择一些共同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紧跟社会相关热点信息。导入化学知识,由点入手,点滴渗透,使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并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逐步构建与现实相关的化学知识情境,形成学习兴趣与行为规范。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实验室和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的考核

将《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及《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的学习和执行情况纳入学生实验考核中,监督其做好危险化学药品的取用记录。教导学生本着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其精准、规范、合理地取用化学药品。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训练其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互动的实验环境是师生相融、合作交往人文精神传播的良好契机。

(3)社会活动的实践教育。

通过化学科普以及相关讲座、社会调研将人类精神文明成果通过公益性活动传播至全社会。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科学普及与人文精神培养十分重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不仅是人类一切知识的原点,而且还是人类的信念之基、力量之源,昂扬向上的现代人文精神是激发一切创造的灵魂所在。因此,让学生参与医学化学科普,能够使其人文素养普遍提升。

2.2实践中的改进

(1)医学化学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有限,相关课外科普活动也要占用很多时间

学生在选题、查找资料、参与社会调查、分析讨论、总结汇报时,需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分配时间,课内与课外开展指导教学活动。由于采用主动型学习方式,学生在选题初期会无从下手,选题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迷惑。应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入手,将知识获取、平时学习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2)医学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融合,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学识水平与人文修养。

只有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师才有能力和经验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还要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引导,从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推动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与医学情境的融合。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时,要以平等、博爱的心去关注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篇3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辞令。在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避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常体现为:

称呼。《阿Q正传》中阿Q宣布“造反了”之后,赵太爷为何要叫他“老Q”?赵白眼也要叫他“Q哥”?而假洋鬼子在未庄人面前为何要称“革命党”为“洪哥”?这里便有一种文化的意义: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在欧美,“老”则是衰弱、无用的同义词,人们最忌讳称老。只有了解了这些称呼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才能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但很多时候,谦称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高高在上和虚情假意。《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说话的语气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她对迎春姐妹们的念书态度不以为然,谦称“不是睁眼的瞎子”的背后反映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文化观念牢牢地盘踞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此,聪敏乖巧的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便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见,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脆弱敏感、小心谨慎。

穿着。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为何湿的是“青衫”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料、颜色表示地位高低的服饰文化。古代“白衣、白丁”是指平民百姓,穿红着绿者是有品位的官员,而黄色则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袍加身”即是登基为帝。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知晓了这种服饰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的情感内涵:他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次。《鸿门宴》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俗,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本应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的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了第三等的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则只有“西向侍”的资格。这种座次安排是颠倒的,由此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辱。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讳饰。《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饰作为礼数渗透了汉民族文化。《药》中华大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痨病”,便感到不快。《祝福》中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时离开人世,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又表明了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这在教学中应加以细辩。

信仰。以下两例可看出东西方的信仰的差异:一是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窦娥冤》);二是父亲,父亲,看在圣母的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守财奴》)。

总之,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语境和汉文化传统对教材中话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发掘,促进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篇4

我家曾请过一位十八岁的四川姑娘帮助做家务,她很聪明能干,但念到初二上学期,就辍学来京打工。问她为什么不把初中念完?她说:“老师刚初中毕业,什么也讲不懂,白交钱”。我买了初二至初三的课本,要她自学,告诉她很多人靠自学成才,今后知识不够,做什么工作都难。还给她买了字典,让她查生字,对她说:“看不懂,就问我”。但她不会自学。

我家最近又请了一位家务女工,安徽人,65年出生,小学一年级没念完就参加劳动。她们村子前面是江,后面是湖,是渔米之乡。如此富足的地方,据她说,村子里60年

至70年出生的20位姑娘,只有一位完成义务教育,其他几位均分别不同时期辍学。现在都30岁—40岁,已为人之母。

从上述二例中,提出了以下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什么样资质的人可以从事义务教育?增加教师的工资保障,发到什么人头上?目前够资质的师资紧缺,或有资质的人不愿下农村,特别不愿到边远、穷困地区,怎么办?能否由当地选培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分别到中级师范和高级师范院校去定向培养?同时兼顾作为一种对贫困家庭的扶贫措施,从贫困家庭选择合格青年定向培养?对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应青年,也定向培养,在农村从教数年后,可以安排进城就业(如同转业军官的安置)。

二是,法制问题。依法强制适龄人员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允许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同时,缴什么费、缴多少,也要有明确规定。现在城市学校变着花样创收,班上效率不高,另开休息日补习班而且必须去。

三是,歧视女孩问题。一个家庭同时有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重时,女孩让男孩。女孩受义务教育,应依法与男孩平等,歧视是违法的。由于一批女人才被落后观念截流,致使这次十六大,妇女占的比重与人口比重不相称。

四是,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一般是西部地区差一些,但也不尽然。东部如河北、中部如安徽,也有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适龄人。

五是,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如何更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何革除应试教育和纯灌输式教育的弊端?可否加一部分开卷考试、相互讨论后答卷等形式?把念书搞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及自学的能力。另外,无论小学还是初中,课外辅导材料同一科目重复的版本太多,多了影响学习效率,(但老师要求学生都买,实际只是为了增加学校推销的收入)。

我认为应当有点新思路:

第一,把义务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推动。第一责任人是中央政府。有必要设立直属国务院的专门职能部门,像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那样。并把义务教育的普及进度和扫肓成效,当作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指标;在义务教育方面发动一个社会运动,与关于不搞运动的精神并不矛盾(这是在搞重点突破,掀起全民的意识,重视教育,不是整人运动)。①其实,义务教育更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②而信息化可以由市场引导。

第二,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让更多的青年人从事义务教育事业。城市农村的师资资源极不平衡,城市的不去农村,农村的也不回农村。对非师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适应,难以就业的,可定向给予师资训练,使其走上教育岗位。根本上,是要加大师范教育的规模,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在义务教育阶段,精选传统文化知识,充实现代科技知识(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适用经济学的知识等),给学生一定的发家致富的知识与能力;要组织有水平的专家编写材和课外辅导材料,并改变低质重复、价格昴贵的现象。

篇5

另一方面,合成化学作为既定学科的核心要素,为设计主体开发大量非天然化合物质提供灵感经验。在大量创新化合产物的影响下,有关化工产业基础模型便开始顺利过渡。信息技术为各类设备、工艺创造主动适应条件,整体上推动了行业的进步趋势。这部分生产技术已经联合各类深加工流程进行替换改造,需要化学工业不断开发新型归控技术,进而为既定产业规范效率和经济成果提供适应条件。技术人员需要全面开发最为先进的协调处理细则,这是创新化学工艺改造流程的必要准则。整个技术开发活动利用市场导向机理进行布置,使得工业、商业化动机需求得到全面绽放。

二、化学工程、工艺试验数据的科学搭配分析

传统形态的化工实验操作,内部数据排列机理相当复杂,整体活动延展下来,具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全面堆积。因为内部流程需要借助平行试验进行掌控,特定数据处理重复性特征广布。因此,必要时技术人员可依靠MATLAB软件进行流程过渡,将人工演算过程中的数据限制因素调节完毕。这部分实验流程是掌握化工研究方式的重要环节,整体流程较为漫长。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便将这些复杂的演算流程进行智能模拟操作,并透过实验要求建立必要的模型基础,使得工艺技术管制范围下的各类可行条件全面延展。化工产业讲求专业实验的引导价值,具体行动标准动机也是围绕特地实验点进行参数定量关系探索,进而将化工所需遵循的客观规律罗列完整。

MATLAB软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开辟引导先河,其将各类函数图形进行轻松规划,肃清细致符号演算和数值计算限制问题。这类软件应用范围较为广阔,包括数字通讯和财务建模等内容。目前这类程序已经成为国际控制终端的必要支撑媒介,现场操作人员基本只需编写某种数据处理程序,之后将原始数据输入,就能轻松提炼相关实验结果,将优质化数据和图示模型展出。另外,涉及这方面人员素质的强化工作也相当重要。随着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必然会带来对分析检验专业人才需求的上升,且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6

2以转化医学理念引导医学教学改革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篇7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 “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 “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 ⋯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

1 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 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与发音直接联系,对其语义的理解是以听觉为基础,从而跳出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材料的视觉思维框架,为发展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抽象推测、概念思维和范畴区分以及对这个世界力求得出客观判断的传统。实际上,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的纯英语词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是由医学词缀通过构词法拼缀而成的,而医学词缀多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词素。由于深刻的结构性差异(包括世界观、思维模式乃至语言),产生了中西文化之间理解和翻译的极大困难。从一种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都“走私”进来,而这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能否被对方文化传统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气”为例。《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气”在甲骨文中作“气”,象空中流动的气流,蒸发升腾,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为无形。因此,“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时的“气”可英译为air。随后,包围、充斥在人类空间的“气”,被抽象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具有物质含义的“气”。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医学家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气”引入医学。这样,“气”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桥梁。到了《内经》时代,“气”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亦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且可化而为血、为精、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体正常生命功能活动为“神”。《内经》的全部理论与技术,几乎无一不与“气”相关,且各种各样的“气”名目繁多,有阴气、阳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正气、邪气;营气、卫气;四时之气、藏府之气、经脉之气;等等。此时。“气”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 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现在,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qi已不再陌生。

2 中医学术语、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英译

现代术语学所观察到“专业术语的产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语言衍生而来”的情形,在中、西医学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证明。熟悉中医用语的人应该能够察觉,中医书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语言用字,且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同一成书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逦杰博士和文树德教授都主张将中医学的基本术语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语,如头、脚、胸、腹、心、肝、血等;一是从日常用语所引申出来的中医学专有名词,如窍、穴、卫、邪、命门、三焦、督脉等。由于前一类用语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化种群都有这类概念,而且各种群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也都存在着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因此翻译时,采用译人语的对应词应该是最准确的方法;后一类代表中医专门知识的词汇则大多源自于隐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语言、以类比的方式形成,翻译时,可以通过字对字直译的方式加以译解,也就是将字面上的意思译出来 。如窍译成orifice,穴译成point或hole、卫译成defense、邪译成evil、命门译成life gate、三焦译成triple burner、督脉译成governor vessel。关于西医学术语,魏逦杰博士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用词构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类则是由西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类由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类词语,尽管通常由医师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够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够分辨这些名词所指的情形为何。第二类词语中虽然有些词(如anemia、

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对一般非专业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还被他们所使用,但是非专业者并无法以医学的准确性诊断出这些病情;这些名词所反应出的专业知识与一般的认知有很大的距离。第三类词语则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设备便能加以了解或确定。魏遁杰博士认为,应该绝对避免使用纯然“严谨专业性的”第二类西医学名词术语翻译中医学概念,认为这样“必然会破坏了他(指‘译者’)意欲传达的这个知识体系(指‘中医学’)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类与第三类西医学名词术语才能用于翻译中医学概念H 。笔者颇为赞同。笔者认为,中医学术语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词汇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发热、头痛、咳嗽、心悸等;第二类由中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第三类由中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说文解字·广部》中的某些形声字—— 疝、疸、痈、疡、痔等。而当初西医中译时所“借用”的中医学词汇也是相应的第一类和第三类,也就是说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别译为“心、肝、脾、肺、肾”和“麻疹、麻风、疟疾、癫痫”是基于全人类对人体和病的共同认识。而同时,我们也应从西医中译实践中吸取教训:采用第二类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西医学术语所引起的中西医学概念混淆不清的状况不应在中医英译中重演。如将typhoid,typhoidfever译为“伤寒”,typhoid或typhoid fever指的是“infection ofthe intestine caused by Salmonella typhi in food andw ater”,临床表现为发烧、腹泻,甚至有血便,是肠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of the intestine)。而中医学中的“伤寒”,广义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 。

3 医古文、医学英语与中医英译

让我们先观察比较一下下面两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2)“Man is 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 out—lines of each of his principal system of organs may be traced back,like those of other mamm als,to the fish—es.’’(L.A.B.一orradaile) 。 (译文是:人属于后生动物,系五趾,三胚层高级动物,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象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他的每一个器官系统的轮廓可以追溯到鱼类)。以上都是从“发生学(genetics)”角度来界定人生命的起源,若仅从语言学角度考察,第一段四、六字成句,文辞简练、优美,具有诗一般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第二段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语句平实、严谨,属于科技英语,谈不上文辞、韵律的优美。中医学的核心知识都来源于古典文献,即“文言文”。实际上,自《内经》问世以来,中医语言就基本定格在“文言文”。而“医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种,是文学语体。由于中医学术语具有高度多义性、同义性和模糊性,医古文又异常简练、具有丰富的修辞格,因此极易造成中医语言语义模糊,并引发学术之争。因此,中医学中的“咬文嚼字”现象— — 校勘、训诂或注释中医古典著作,更是渊远流长,并延续至今,从而体现出中医学所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而医学英语语义明确清晰,所表达的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属于科技英语,是科学语体。因此,在译介中医时,尤其是中医古典著作时,绝不能像西医中译一样仅注重传达原文所体现的医学知识,同时也应对原文所体现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特征给予必要的关注,因为这些特征本身就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坚持严谨应用保持中医概念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体现中医典籍文化的更完美的翻译体系,使建立在中医典籍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顺利、持久地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夏征农.辞海[缩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006.

2 何裕民.差异·困惑与选择— —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49,170.

3 魏遁杰.中医西传与翻译问题.医学与哲学2001;22(7):51— 54.

篇8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篇9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学好文化,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 教材内容有缺陷。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

2 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 考试指挥起误导。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在考试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 教学环节有偏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可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仅注重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语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篇10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等知识的传授,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薄弱,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无法完成交际任务。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的直觉的敏感性,实现准确并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促进着语言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则是日后大学教师的任务。这种想法导致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知识匮乏、交际能力薄弱。殊不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

据笔者长期以来的观察,很多学生在考入高校后进行分班考试时,语法项目正确率很高,语音语调也颇准确,但却总会犯各种各样的“文化错误”。除了称自己的老师为“Teacher”之外,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学生还总是会问一些诸如“Haveyouhadyourlunch?”“Whereareyougoing?”等在英语国家被人们认为是隐私的、不礼貌的问题。另外,学生们在与外教的交往中,经常会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来主导交流。有一年,一位外教应邀参加学生的英文演讲比赛并担任评委。当她走进礼堂时,一位学生站起来给她让座,并说“Pleasesitdown,Mrs.Graham.You''''reold.Don''''tgettired”。听到这句话,外教流露出不甚愉快的尴尬神情。学生说这句话当然是受到中国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影响,也是想表达对教师的尊重之情,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事实上已经冒犯了教师,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是不希望别人直言自己老的,这也是在英语中为什么有很多代替“老”的含义的委婉语,比如senior或者advancedinage等。

虽然经过多年的中外政治经济交流,很多外国友人已经懂得某些汉语式英文表达的含义而采取了宽容的文化态度,但我们作为教育者,面对学生们所犯的这些错误,却不得不承认,在中学英语教育中,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忽略是我们工作中一个较大的失误。学生们虽然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规则,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却经常会因为对目的语文化、交际规则缺乏一定的了解而造成辞不达意、交际失误,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阻碍了交际能力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一书指出:“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如果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外语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得当。”因此,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项重大任务。

近年来,世界经历了急剧的变化: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互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给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全球化使得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正是多元文化频繁的交流碰撞,文化上的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的困难也显得格外令人关注。因此,我国的语言教育界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应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将来更好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为祖国和人民效力。这是一项立足长远的任务目标。

二、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语言环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适应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学习。

(一)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的讲授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中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极好材料。多数版本的教科书都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只要结合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显示文化差异的部分,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就可以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英美等国家概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增加有关这些国家历史、地理、人口、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并同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给学生提供更多由于文化不同而反映在语言层面的例子,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好、更通畅地理解、记忆和使用英汉两种语言。例如,在讲授《监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EndishAroundtheWorld》时,教师可以对英语的发展历史作大概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AmericanEnglish和BritishEnglish的异同,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添加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介绍英语中引进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例子,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英语。

教师尤其要注重词汇的文化含义的传递。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词语其实包含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也正是我们需要向学生传授的部分。比如“politi-cian”一词,很多学生

根据构词法都会把它单纯理解为是“政治家”,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理解,并指出这个词在英语文化里很多时候是指“政客,政治贩子”,而不是中国文化里所指的“政治家”。在英文中,汉语里“政治家”的含义应由“statesman”表示出来,指的是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和有威望的高级政治官员。

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特征,结合言语交际的环境正确使用语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文化失误”,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课外活动,多渠道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单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灵活多变的特点正好为我们所用。除了开设专题讲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歌曲欣赏、英文小品大赛、阅读英文小说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或者开设调频广播英语节目,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开设多媒体视听的课程,定期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

很多电影或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方面的缩影。通过欣赏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例如,在讲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单元《Music》时,教师可以播放以摇滚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为主题的演唱会或相关电影,让学生切实感受英语国家人们在音乐欣赏上的爱好和特点,感受其人文气息。当然,教师也可以同时播放中国传统的经典民歌,引导学生将国外的音乐同中国传统的民歌相比较,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使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包容有文化差异并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超级秘书网

(三)借助测试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

篇11

在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影响下,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处于主导地位,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处于从属地位。测试或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同时语言又可以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两者互相依存。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的讲授。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并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1.2文化教学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随处可见。然而,英汉两种文化不同,其语言习惯、交流方式自然不同,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误解,甚至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英语语言,避免语用失误,实现顺畅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2文化差异对比

文化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这里探讨差异对比分析方法。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存在文化差异,如语言习惯差异、地理环境差异、价值观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差异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博士(Dr.RobertLado)提出对比分析假说,他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如果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学习者往往会借用第一语言的某些规则,从而产生母语负迁移。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对学生而言较难习得。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学习上的困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导入文化差异,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交际失误,减少文化负迁移,增加文化正迁移。

2.1语言习惯差异

2.1.1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胡文仲等学者认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因为许多词汇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英语中狗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和伙伴,所以多为褒义。如“Luckydog”,表示“幸运儿”,“Lovehim,lovehisdog”表示“爱屋及乌”。而狗在汉语中多为贬义,如鸡鸣狗盗、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等。

2.1.2句子结构差异

询问对方意见或表示称赞时,汉语多用肯定句式,而英语却多用否定句式。如称赞别人幸运时,汉语用“你真幸运!”,英语却用“Aren'tyoulucky!”。“Wouldyoupleaseturndowntheradio?”这个句子形式上是疑问句,实际上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而不是表疑问,因为按照西方人的习惯,用问句形式提出对对方不利的请求显得较为礼貌。认识了这种差异,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才会使用符合英语思维的表达方式,不会出现交际失误。

2.1.3语法规则差异

语法规则虽然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包含文化的成分。例如英语中的人称、数等,都与中文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英语省略主语的情况较少,汉语无主句特别常见。英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汉语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英语句子要求主语和谓语保持一致,动词有时态和语态上的变化,汉语谓语动词没有这种变化。汉语句子为线性结构,英语句子为树型结构。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注重自然时空,中国文化关注心理时空。例如,“AFrenchmanwassittingbythewindowofarestaurantinLondonwhenheheardavoice,'Lookout!'”这个句子的主干部分是“AFrenchmanwassittingbythewindow”,然后加上一个状语从句“whenheheardavoice”,这个从句就好像是主干的旁支。有时间句子比较复杂,还要加上修饰、限定、补充等其他成分,就好像一棵树枝蔓层叠。这句话翻译成汉语表达为“一个法国人坐在伦敦一家餐馆的窗边,他听到有人喊:'小心!'”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句子多使用动词连用结构,按逻辑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叙事表达,句子呈流线型。

2.2地理环境差异

英语中短语“spendmoneylikewater”是用来比喻人们大手大脚,浪费钱财,而相同的概念在汉语中用“挥金如土”来表示。“asslipperyasaneel”比喻人像鳗鱼一样狡猾,相同的意思在汉语中表达成“像狐狸一样狡猾”。这是因为英国是岛国,四周环海,海洋及鱼类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英语中很多短语都和水、海洋、鱼类有关。中国位于亚洲大陆,长期的农耕社会生活使人们重视土地,和陆地生物接触较多,因此短语多与土地、陆地生物等有关。词汇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既了解其字面意思,又了解其文化背景意义,透过词汇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

2.3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不同,从姓名可见一斑。英语姓名是先名后姓,如BillyStewart,“Billy”是名,“Stewart”代表家族姓氏。汉语姓名是先姓后名,如张强,“张”代表家族姓氏,“强”是个人的名。上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这种不同,还应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西方社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体现个人本位,强调自我奋斗,个人价值至上,个人权利高于一切,注重隐私。而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和农耕文明影响,强调集体价值,先有群体,再有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部分,要符合群体需求。中国人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此中国人注重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4思维模式差异

英美人注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说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意合的对比。英语重形合,用连词、分词、关系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重意合,关注事物整体的关联性,主要通过逻辑关系将句子连接起来。例如,在语篇内容的衔接上,英语中使用大量连词,而汉语中连词运用却很少。“ThenhesmiledandtoldmeIwouldreceiveanex-trathousandpoundsayear!”此例中两个动词“smiled”和“told”用连词“and”连接起来,汉语译文则直接连用两个动词“微笑了一下告诉我”。从文章结构来看,英文文章通常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篇章和段落的主题句运用较多,先点出主题,再进行分析。如“InEngland,peopledon'tusu-allytalktoomuch.Youcangoonabus,orinatrain,andeveryonesitslookingoutofthewin-dow.Oftentheyread.Theyreadbooksornews-papers.Buttheydon'ttalkmuch.”此例中开头就指出在英国,人们不太喜欢谈话,然后举例说明。而中国人的文章含蓄、婉转,注意维护对方面子,为避免直接表达与对方不同观点会使对方尴尬,多采用归纳式,主题常出现在文章末尾。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文字先说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然后才点出主题泥墙根一带趣味无限。这是因为西方受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主义和亚里斯多德实证主义影响,语篇分析多为推演式,一般先提出结论,再分析原因。中国则受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语篇分析多为归纳式,先分析原因,再指出结论。

2.5差异

英美国家的人多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主宰世界,所以在英语中要表达愤怒、惊讶、焦虑、忧伤等感情时用“Oh,God”,“MyGod”,“Lord”,“GoodLord”,“JesusChrist”等词语。中国文化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影响,认为万物主宰者是“老天爷”、“玉皇大帝”,表达喜悦之情时用“谢天谢地”、“菩萨保佑”等。由于不同,人们对数字的好恶也不同。西方人认为“十三”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中国人对“十三”颇有好感,佛教中有“玲珑宝塔十三层”的说法。英语中“atchurch”这个短语表示“做礼拜”,学生了解其字面意思,却不能掌握这个短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做礼拜一般有固定的流程,各地教会也可能略有不同,一般包括唱诗、祷告、读经、证道(宣讲教义内容)、唱诗、祝福等。授课时也可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其文化内涵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