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测量技师论文

测量技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9 09:26: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测量技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测量技师论文

篇1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的施工工艺与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时,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却常会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从造成一定的工程损失。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当前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治理控制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1.1公路桥梁工程钢筋锈蚀

桥梁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桥梁建设中使用的钢筋的寿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会危害到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甚者危及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锈蚀的原因有很多,影响较大的三方面为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环境因素造成的钢精锈蚀、施工中的管理不善等问题。

1.2公路桥梁时常会出现裂缝等现象

观察一些公路桥梁工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很多公路桥梁经常会出现裂缝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其美观效果,更为其安全使用带来一定的隐患。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导致的,当前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普遍使用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亦成为人们头疼的一大问题之一;其二是由于一些施工人员,没有科学、合理的使用混凝土,如不重视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曝露过度曝露、受潮等。此外一些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的配合比和必要的养护,导致出现干裂的现象。

1.3桥梁铺装层松散脱落问题

铺装层在公路桥梁建设之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其对于车辆的顺利通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次曝光的道路桥梁质量问题,与桥梁铺装层的质量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其倍受重视。其问题集中体现在施工工序控制不严、流于形式、单纯注重表面质量;缺乏对桥面铺装层的必要的维修,其维修周期不能保证。我国重载交通及超载现象的日益严重,都加重了桥梁铺装层的负荷。

1.4桥梁施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往往因长期处于人烟稀少或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地方进行作业,使其容易产生怕吃苦,怕受累等心理,这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职业素质不高的体现。此外一些施工人员还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轻视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等错误的观念,其素质亟待提高。

2、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策

2.1做好桥梁钢筋防腐工作

桥梁钢筋防腐工作十分复杂。只有通过诸多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施工工人应当加强桥梁钢筋防护意识,例如采用涂层钢筋等。其原来再通在原有的普通的低碳钢表面加上防腐涂层,从而达到与酸雨、尾气、除冰剂等腐蚀性环境相互隔离的效果。同时要在运输、储存、安装等各个环境保障涂层材料的安全,以实现这一材料的耐久性和持续性等特点,保障公路桥梁钢筋使用寿命周期内均能发挥其应有的结构功能。

其二,可以采用电化学防护法来阻止桥梁钢筋锈蚀。其要求一定的技术含量,其原理为由钢筋携带足够数量的多余电子,使其始终处于稳定不被腐蚀。

其三,应注意对已有的已经生锈钢筋进行修复。对锈蚀区域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可采用喷砂法除掉锈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适当的增加一定数量的钢筋。此外要特别注意跟当地的实际情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对桥梁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筛选符合使用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防腐材料

2.2做好裂缝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其一,要针对桥梁混凝土进行常规计算,以最大裂缝宽度为0.2~0.3mm为标准。

其二,进行温度裂缝计算,采取隔热设计;

其三,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其四,注重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根据强度等级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其别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振捣技术,拆模时间的计算以及外加剂和掺合料的选择和使用。

2.3确保桥梁铺面层的质量

这主要是要求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确保一定厚度的桥梁铺面层,在选材时英选择弯曲性能较好的,以避免开裂。

其二,注意桥梁铺面层材料的防水性。加之以必要的防水层避免因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造成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结果。

其三,根据是否是冰冻地区,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护方法,如在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应加之以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对于冰冻地区道路桥梁上,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等柔性混凝土,可有效防范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2.4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其一,施工人员应当多接触管理、网络等熟悉美学、环境保护、水文地质等相关知识,从能能够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桥梁。

其二,施工人员应当熟悉有关法律、索赔程序、合同条款等相关知识,以维护维护工地单位的合法权益,造出符合规范的桥梁。

其三,施工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懂的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避免不良因素,以保证道路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有效办法和有利条件。此外,要严格的执行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

小结

加强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尚未构建起相对严密、完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意识以及技术水平也不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特别表现在一些工程监理实践经验的缺失、检测手段的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须注重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地理,地址条件紧密结合,逐渐完善我国的公路桥梁的设计水平、施工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二、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的作用

1.食品生产中的热工计量设备

培养箱:作为在食品的生产环节中用于培养生产所需微生物的设备,能够起到控制微生物生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的功能。º高压蒸汽灭菌锅:该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灭菌环节。»干燥箱:此设备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最为广泛,可以用于烘焙、灭菌和烘干等环节,干燥箱通常具备数显设定的功能,可以精确调节工作参数,同时还具备测量箱内温度的功能,在温度超标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启动自我保护功能。以上列举的主要设备都是以温度、压力以及湿度等参数为对象,贯穿了热工计量这一概念。

2.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的保证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食品质量对灭菌效果有很高的要求,灭菌时如果温度过低,就无法起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使食物过早腐败变质;如果温度过高,又会损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温度以外,灭菌过程中的气压和时间等一系列热工计量的参数也需要有精确的设定,只有同时将这些参数控制到优化数值时,灭菌工作才曾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3.热工计量在食品包装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条件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人们对商品的外观也有了许多更高的要求,早些年街头常见的散装散卖的各种商品现在大多已经被定量包装的产品所替代,定量包装已经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商品包装的主要形式。在食品中,定量包装的模式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小吃的包装。但是定量包装的商品在毛重和净含量之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消费者对商品净含量缺乏准确掌握,因此对消费者维护自身利益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热工计量在食品的包装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4.热工计量与食品储存

食品的存储是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到食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选择最优化的食品储存方式以保留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保证食品不腐败就需要用到热工计量的技术。大多数微生物在常温下较活跃,在低温环境下的生长和繁殖就会受到遏制,甚至死亡。温度作为热工计量的主要参数,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来遏制食品当中的细菌生长,避免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用于食品储藏的冻库必须精确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温度过高会使食物变质,这对企业的热工计量有较高的要求。

5.热工计量与食品运输

食品运输与食品存储同样重要。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品中细菌大量繁殖,致使食品腐败变质,不但会使企业利润受到亏损,还可能造成消费者受害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热工计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热工计量的设备来控制运输过程中食品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还能维护食品生产企业的利益。

三、热工计量的使用建议

1.专门性设备和技术的完善

热工计量离不开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唯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奠定优质检测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计量装置(用以测定标的所需的各种计量器及相关的辅助设备);计量器具(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具、工作用计量器具等),确保计量的全面性。技术方面包含:评定计量性能和质量的检定;计量器示值误差的校准;计量数据与相关标准的比对。除此以外还有检测文件的制作、信息传递、计量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技能。

2.实现检测和监督管理的综合

食品的检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应当属于生产管理的中间环节。因此,检测环节与生产、销售环节之间必须形成良哇的互动,以检测为基点实现对食品市场的综合监管。质监部门通过采用和推广热工计量,确保官方检测与企业检测适用的是同一技术体系,并建立起快速应急指导机制,一方面企业的日常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地反馈到主管部门,便于监督;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通过检测结果及时地对企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多方面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篇3

前言

地基基础质量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是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桩基检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影响,留下安全隐患。对桩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是提高桩基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1.目前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1检测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如今我们国家的检测机构市场,分为一般的中介检测还有国家的专业机构检测,这两种检测形式,但是这样两种检测机构是不统一的。整个国家对于检测机构的市场管理也是不规范,所以说这些检测机构往往都是利用监管的空档,为了企业机构自己的经济利益,视建筑工程安全于不顾,监测工作中为了尽可能的获得利益,就会故意的压低报价,或者就是转手自己的检测资质,给工程的检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说归根结底主要就是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导致的。

1.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就是地基基础的质量检测工作,一般开展过程中,都是和建筑工程的工作同时开展的,所以说,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本身就是检测工作的巨大干扰因素,而且同时,建筑工程和检测工作同时开展,就会出现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作业环境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检测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防护的器具也是准备不全,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准备不足,所以就会导致检测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

2.地基础质量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2.1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地基基础的低应变检测方法是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使用做多的检测方法之一,也是通常使用的最主要的检测方法,有着快速,高效,而且经济性好的优点,在检测地基桩基础的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能够快速的得到桩基础的强度,了解地基工程的质量。也有专门的《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低应变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同时也说明低应变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桩基础的缺陷,可以检测质量出现问题的部位,能够有效地准确的检测质量。在确定桩身波速平均值的前提下,一般就都可以通过测量桩身应力波速度,然后通过数据得到的曲线来判定桩身的完整。所以说使低应变的检测方法就是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是,必须要在随机且没有可比性的多跟地基中选取五个以上进行仔细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活着就是需要通过工程使用的具体骨料情况,骨料的种类等来结合施工当地的情况,进行测量,综合判断。

2.2灌注桩时,一般都是采用桩端、桩侧后部位采用压浆的方法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但是无法对其进行检测。一般来说在工程施工时,进行基桩的工艺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压浆工艺在灌注桩的桩端还有桩尾采用压浆的施工工艺,在进行了压浆之后,通常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确实通过了研究还有分析后得到了:基桩压浆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桩基的真正承载能力,一半承载能力比压浆前高2到3倍,于是采用压浆工艺对于桩基强度提高确实有比较好的作用,虽然没有办法有效的检测压浆后的情况,但是可以说在施工前进行压浆的控制,就是对桩基质量采取的提前控制,以此保证桩基施工的质量;但是确实还是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来发现压浆部位的有效检测方法,以此提升压浆工艺的作用效果,保证压浆工艺更好的推广。

2.3换填垫层检测时的问题。在对低层建筑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检测时,通常都是选择换填垫层法来进行检测,对于部分对承载力要求不高的低层建筑,竣工验收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垫层承载力几乎是没有必要的,就可以利用环刀法、静力触探、贯入仪、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等方法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必须要使用载荷试验来进行检测时,则需要注意其能够有效影响的深度问题。保证有效影响的深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换填垫层处理的深度,载荷试验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也要确保大于或等于垫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当垫层非常薄的时候,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也就不需要过大。

3.地基基础质量检测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市场监督约束机制。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必须要提高对检测机构的约束力度,必须要保证检测机构处于一个严格的管控范围里面,通过有效的合同制度,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的法律作用来起到对检测工作的约束作用;然后就是还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于检测机构市场的检查力度,对于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的检测机构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处理。

3.2制定地基基础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筑工程施工环境本身就是检测工作的巨大干扰因素,而且同时,建筑工程和检测工作同时开展,就会出现作业环境比较恶劣,作业环境安全性不高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检测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防护的器具也是准备不全,往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准备也不足;所以说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检测机构必须要制定自己的安全规范措施,措施要具体要规范到每一个参与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个人,必须要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坚强安全培训,加强对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管理,必须要对安全情况做出评估,才能够开展进行检测工作。

3.3地基基础检测应以相关的技术规范为依据。对于所有的地基基础检测,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把行业规范,落实到每一个检测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所有的检测方法使用,检测报告单出具等都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

3.4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中出现的人员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主要就是要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同时,要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要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要深化所有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身上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检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客观性。

结束语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一项事无巨细的活动过程,根据项目的施工情况的不同可采取的管理办法也不同。作为基础检测人员,要不断开拓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基础检测力度,不断探索改进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参与方对质量的重视,确保地基施工的安全,实现保证质量、控制进度和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基桩常见问题及低应变在其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26)

篇4

0前言

在冶金企业的炼钢、焦化、初轧、炼铁等工厂中,通常采用高温行车空调对高温车间行车操纵室进行局部空气调节,以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效率。高温行车空调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具有环境温度高、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行车运行时振动大等特点。环境温度可达45℃,甚至达到60℃以上,这些都对空调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高温行车空调专用的热工性能实验室,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测试,以达到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的目的[1~3]。

空气焓值法实验装置主要由绝热库房,空气再处理装置,空气取样装置,空气接受混合装置,风量测量装置及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高温行车空调作为特种空调的一种,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测试规范。根据一些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行车室内的空气干球温度一般取28~30℃。且根据文献[4],本文采用空气焓值法测定高温行车空调的制冷量,着重探讨空气取样测量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取样风机、温湿度测量箱、空气接收混合箱和循环风量测量箱的合理设计,达到尽可能高的测试精度。

用空气焓值法测量空调器性能,需要测量空调器室内侧进出口处空气焓值及空调器的循环风量。因为目前无直接测量焓值的设备,只能靠间接测量获得,即需通过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求得。空调器循环风量测试采用差压法,即通过测量空气经过喷嘴的压力降及喷嘴前的空气参数间接计算出空气流量[4,5]。

1空气取样及测量装置设计

1.1总体设计

空气取样及测量装置主要由取样风机、取样笛管及温湿度测量箱组成。利用取样风机及取样笛管引入空调器进出口的典型样本空气,将其送入温湿度测量箱测量。要求如下:

(1)取样风机与取样笛管相互独立,两者间用铝箔软管连接,无需保温;

(2)温湿度测量箱采用有机玻璃胶合而成,主要由风道、水盒(用于测量湿球温度)、补水杯组成。其标准流通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长250mm;

(3)取样笛管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包括汇合管和笛管。每根笛管开有吸风口,两边等量交错开孔。

1.2取样风机的选择

(1)风量计算

取样风机的风量V可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vt为温湿度测量箱内垂直于温度传感器方向的风速,取5m/s;At为测量箱内流通截面积,取0.01m2。计算结果为0.05m3/s(180m3/h)。

(2)风压计算

空气取样装置的风阻包括取样笛管到风机进口的沿程阻力及局部阻力。可用图1的模型表示。为计算简便,对空气取样系统的各段风管作如下简化:

A.1-2为取样笛管段:1-2的阻力由三部分组成:笛管吸风阻力,笛管合流阻力及汇合管合流阻力;

图1空气取样系统风道压力损失模型?

B.2-3为连接软管段:在此按最不利管路情况模拟:有四个90°的弯头,中心弯曲半径为ф100,同时管长按拉伸计算。2-3的阻力由两部分组成:风管沿程阻力和四个弯头阻力;

C.3-4为温湿度测量箱段:3-4阻力由两部分组成:风管到测量箱的突然扩大与测量箱到风机入口的突然缩小阻力;

D.4-5为风机段:空气从风机出口排出时存在阻力,因风机尚未选定,故暂不做考虑。

根据以上分析,计算结果汇总于表1。风机所需的风压为:

(2)

式中:P为风机所需全压,Pa;v为出风口的风速,m/s;P为总风阻,Pa;ρ为空气密度,取1.2kg/m3。计算结果为P=247Pa。

(3)风机选择

由于整个装置的风阻较大,且希望风机出口具有较大的全压,以减小对被测空调器回风口的影响,同时也使安装方便,根据所需风量180m3/h及风压247Pa(全压),可按相关风机样本的风量和全压参数选择风机型号。取样风机选用意大利NICOTRA公司的离心风机,型号为DD146/190,其主要参数为风量300m3/h,全压410Pa。

2空气混合箱和流量箱的一体化设计

2.1空气混合箱设计

空气混合箱用于接收并精确测量被测空调器室内侧出风温湿度。因为空调器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为了减少出风温湿度测量装置的漏热量,将温湿度测量装置置于混合箱内。具体要求如下:

表1空气取样系统风阻汇总管段号构件名称重要参数局部阻力系数ξ压力损失P=ξρv2/2

1-2侧孔吸风支面积比:0.106风量比:0.125支风速:4.8m/s支风速:4m/s0.050.69

主0.98.64

总9.33

笛管合流(选取最不利管路a)支通道面积比:0.25风量比:1主风速:1m/s支风速:4m/s11.82113.47

主0.3250.2

总113.67

汇合管合流支汇合管风速:5m/s出口风速:6.4m/s1.319.5

主0.819.66

2-3风管内沿程阻力空气流量:0.05m3/s管径:100mm查得Rm=8.5Pa管长:4m中心弯曲半径等于管直径的90°弯风速:6.4m/s34

四个弯头0.2221.64

3-4突然扩大面积比:0.79计算风速:6.4m/s0.051.23

突然缩小0.143.44

总计222.5

(1)箱体采用δ=100mm双面彩钢聚氨酯保温板,以使漏热量不大于5%;

(2)取样管采用φ100mm不锈钢开孔圆管,开孔率为4%,均匀开孔,引风管为φ400mm不锈钢管;

(3)混合箱进口处静压测量采用壁面测压法。取压板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材质为青铜,压力出管尾部有螺纹,用于连接带螺帽的三通接头;

(4)为了提高气流均匀性,需要增加各气流间的相互扰动,故我们考虑在接受室出口前设置混合器,其形式如图3所示。

根据混合箱内的风速小于0.77m/s[4]以及最大接受风量,可计算出箱体空气流动方向的最小截面积。对于制冷量范围为2000~20000kW,风量范围为400~4000m3/h的高温行车空调器[6],可求得箱体最小截面积为1.44m2,取35%的安全余量,则为0.507m2。最后确定箱体截面尺寸为1300×1500(宽×高)。

2.2流量箱总体设计

流量测量箱主要包括喷嘴、喷嘴前后的整流板及取压板。其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并与混合箱合为一体,这样既节省了材料又增强了系统的紧凑性,其结构如图4所示。喷嘴前后箱壁设有取压板,将四周的取压管汇合后接到压差变送器,以测量喷嘴前后压差P。

图3混合器示意图

在喷嘴后正壁面上开设操作门,用来手动开关喷嘴及检查喷嘴开关状态。具体要求如下:

(1)箱体采用δ=50mm双面不锈钢聚氨酯保温板;

(2)为使喷嘴前后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在喷嘴前后各设置一块整流板,整流板由不锈钢板加工,开孔率为50%左右;

(3)为防止因风机震动影响风量测量,流量箱与调零风机分离放置,两者之间采用铝箔软管连接。

图4空气测量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2.3喷嘴的选择计算

根据高温行车空调器的风量范围、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4~6],选用长径低比值标准喷嘴4只(0.20<B<0.50,β=d/D,d为喷嘴喉部直径,D为上游管道内径),其中d为ф80的喷嘴1只,ф110的喷嘴3只。喷嘴的结构尺寸见图5,其技术数据如表2所示。喷嘴的选择遵循了使设计风量范围400~4000m3/h处于喷嘴组合中间范围内的原则,各喷嘴风量范围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迭加,总的风量测试范围为271~4254m3/h。

表2喷嘴的技术数据dmm材料流量范围m3/hD1mmD2mmHmmhmmLmmn

80铸铝L104271-6631962261571314

110515-11972662961871806

图5喷嘴的结构尺寸?

3结论

作为一个完整的空调器热工性能测试系统,每一部分的准确严格设计都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仅就处于核心地位的空气取样装置、温湿度测量装置及风量测量装置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本设计以常规空调测试标准为参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高温行车空调的工作条件及特点,在系统设计、标准件选择、运行操作等方面均以可靠、方便、降低成本为出发点,在提高特种空调器热工性能测试精度及可靠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安桂.特种空调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陆甘华,茅清希,吴利瑞.某大型钢铁企业炼钢车间行车电气室空调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6):12-14.

篇5

道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由于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道路建设又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经济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坚持施工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施工”、“结构优化施工”等现代施工办法;要注意因地制宜,节省建设资金,就地取材等。这就需要施工工人和有关人员吸取经验,采取种种措施避免不良因素,保证桥梁质量。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 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确保行车安全、 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还能避免因返工或大修而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该注意、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而施工人员没有予以必要的注意。为此,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问题,有关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1.1直接应力裂缝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充验算等。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1.2次应力裂缝

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研究表明,受力构件挖孔后,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在孔洞附近密集,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在长跨预截断钢束,设置锚头,而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因此,若处理不当,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温差引起的裂缝:

我国年温差一般以一月和七月平均温度的作为变化幅度。考虑到混凝土的蠕变特性,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一年中四季温度不断变化,但变化相对缓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一般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相协调,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拱桥、刚架桥等。桥面板、主梁或桥墩侧面受太阳曝晒后,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由于受到自身的约束作用,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出现裂缝。日照和下述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骤然降温。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日落等可导致结构外表温度突然下降,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突然下降,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梯度。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混凝土弹性量不考虑折减。

3.收缩引起的裂缝

3.1塑性收缩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分急剧,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洞钢筋方向的裂缝。

3.2缩水收缩干缩

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逐步蒸发,温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民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纹。

3.3自生收缩

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且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表面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土收缩性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则混凝土收缩越大,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例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施工时经常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用不水量大。火灰比越高,混凝土收缩越大。养护方法。良好的养护方法可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养护时间越长,则混凝土收缩越小。对于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增配构造钢筋可用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尤其是薄壁结构。构造上配筋宜优先采用小直径钢筋小距布置,全截面构造配筋率宜低于0.3%,一般可采用0.3%-0.5%。

4.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比较典型常见的有:

(1)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一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诱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2)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性。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篇6

农民的“收入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制约,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粮食安全”。现在很多农民种粮没有什么积极性,关键在种粮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户农民甚至连自己的补贴是怎样算出来的都不知道,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技术推广不畅,种粮效益难以提高,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证粮食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

有的人认为:按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进行补贴,更有利于调动那些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认为:改成了按交粮量来发放补贴,腐败的空间会猛增,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与有关部门官员,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食其利。农民可能连现在仅有的一点粮食补贴都拿不到,种粮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得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农民签订能体现保护农民利益的收购订单。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搞好粮食收购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害农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多种粮多收入,从而真正得到政策补贴的实惠。

二是如何稳定农资价格,使大多数农民得益。

稳定农资价格,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控机制。

第二方面:强化农资成本监审工作,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用油的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

第四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资经营中的牟取暴利及价格欺诈行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储备粮是政策性的计划管理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储备粮在国家需要时,必须要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发生任何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拥有充足储备量

丁声俊说:按照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我国粮食储备数量应该在8500万吨~9000万吨之间,而我国粮食储备数量的安全警戒线应高于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标准线,以相当于全年粮食总消费量的25%~30%为宜。我国粮食年总消费量大体为5亿吨,按此标准计算,国家粮食储备量应保持在1.25亿吨~1.5亿吨。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时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我国经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等多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就是充足的粮食储备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储粮损耗和污染,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保证储备粮的品质。

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不仅可以使国家储备粮在储藏过程中的数量损失和质量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较为顺利地实现轮换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绿色储粮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国家储备粮收购的原粮质量安全。

第二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限制使用各种杀虫剂。

第三方面:确保粮仓及配套机械设备和材料不污染粮食

第四方面:重视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技术。

三、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开发无形粮田

据统计:全国60%的粮食储存在农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农户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对于粮食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粮食的储藏技术落后,农户储粮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每年仅农户储粮损失达1500万吨至万吨,造成经济损失180亿至240亿元。因此,做好农户储粮工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四、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拓宽轮换粮源市场,增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储备体系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保证市场供给,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五、阻断粮食能源化道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为例:最近几年,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时间号称东北万吨级乙醇生产企业达百家之多。这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刺激了玉米价格的飙升,不仅如此,现在的玉米加工产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目前由玉米生产的产品已有200多种,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因此,可以说玉米价格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场上造成“蝴蝶效应”。由于能源紧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但应把重点放在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等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而尽快阻断粮食能源化之路。可以说这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对策手段。

六、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卫生安全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三绿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构建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质量、认证全过程质量监督标准体系,使得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粮油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建康,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粮油食品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不仅要在粮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严格、高质量地实施haccp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在储藏、运输及经营过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因素。

2.坚决打击不法生产和销售食品的黑窝点和商贩,进一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

3.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食品安全领域专门人才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检验技术的发展。

4.提高粮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优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确的粮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

5.大力加强粮油食品生产企业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体系和gmp、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

篇7

西安西北航空中心工程是由西北航空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位于西安市劳动南路东侧,紧靠西北民航管理局办公楼。地下二层,最大埋深12.14m;平面呈多边形(主楼水平投影类似于乌龟壳),东西向轴长约100m,南北向150m(其中主楼约45m),最高点108m,自然地坪标高402.3m,±0.000标高402.9m。工程由北裙楼、主楼、南裙楼三部分组成。北裙楼主要为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服务区;中部为主楼部分,内设宾馆、写字间、游乐中心、餐饮等;南裙楼主要为商场、保龄球馆并且屋顶有游泳池。

主楼位于本工程的正中间,地下有两个标高层,地上有8个标高层(其中有20层的标准层),平面尺寸为100×45m,结构顶标高108m,基础埋深-9m,最大埋深-12.14m。作为具有深基础、大凌空、高程落差大、曲线类型多、结构平面形式复杂的大型建筑,且工期紧、任务重、图纸多,促成施工测量工作内业计算量超常。因此,如何控制本工程测量放样的精度,如何进行系统地、高效地、全面地图纸审核和快速准确的提供施工测量数据,是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的质量。从测量工作的逐级控制原则出发,严格执行“项目部测量组施工测量复核监理检核”的三级管理程序,高标准、严要求、高精度,为确保工程质量获结构优质的目标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1总体控制

1.1平面控制

场地控制测量,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整体后控制碎部的逐级控制的测量原则,结合场地、工程建筑结构特点,根据现场通视条件以及现场施工的需要,以城市导线点为高级控制点,沿场地周围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导线网。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高于1/35000,方位角闭合差小于±5″√n(n为导线点个数),平差后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小于±2.5″,边长相对误差高于1/40000。

由于曲线类型多、通视条件差、占地面积大、平面形状复杂等施工特点,外控制点的布设困难大,布设导线边长差异大,首级导线点之间精度不均匀,且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在施工测量的总体控制采取内控为主,外控为辅,内外控相结合的的控制方法,但始终保持内、外联测。测设现场方格网做为轴线控制时,边长不宜过长(如取≤100m),并以此作为工程的二级导线,为减少由于工程高差太大产生I角的影响,避免地下、地上两部分结构出现测量放样的超差,事先在基础护坡周围布设“十”字轴线控制点,并与地上Ⅰ、Ⅱ级导线点联测,检核,以确保施工测量控制精度的要求。

轴线控制点的测放,按常规正倒镜投点法投测,并经平差、复核后,采用内分法或直角坐标法测放出其他线及墙体控制线等细部线。如基坑开挖进行边坡上、下口线控制时,应根据坡度计算边坡外放量。

为便于层间的检核,在各流水段内应以适当密度设置预留点:轴线控制点,主楼每层预留点九个),以此进行层间放线的复核,对于大凌空层间较复杂的点位采用激光铅直仪法进行投点检核。

平面细部测量一般分为初测和归化2步进行,放样定点后要对各点做校核条件的检查或在一点架设仪器重复检查。对于一些不连线的或与周边结构相对关系不很明确的独立结构(如独立柱),在放样后必须用另外的控制点或轴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1.2竖向标高控制

本工程的高层控制,采取二等水准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法控制。

1.2.1±0.000以下

由于工程结构基坑深,采用水准仪高程测量向基坑度进行标高传递,获得基底高程,经检查、复检、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标高基准桩不少于三个),对于基底均以2-3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

1.2.2±0.000以上

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经常对标高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核对后方可进行向上层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每层不少于三点),精度在±3mm以内,总高±15mm以内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1m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施工的依据。

1.3非常规结构构件的测量控制

西北航空中心工程中,主楼平面中轴以斜10°11″线为主。东西端辅以圆弧。旋转餐厅为半悬空圆形,南裙房交叉圆弧等。因此,控制曲线放样精度及中轴斜线精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成形效果。

1.3.1外业控制

受通视等条件制约较大,常规的测量方法已无法满足该工程的精度和质量要求,现场施工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局部放线也可适当采用直角坐标放样法。全站仪的选择和精度指标控制是制约施工测量的因素之一,如本工程中全站仪(精度指标在2+2ppm)和棱镜,要求能精确测距和极坐标放样乃至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其精度在±3mm。

1.3.2内业控制

测量内业工作是进行一切施工测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尤其对于本工程而言包括施工图纸的准确核对、以不同种方法进行图纸原始数据和推算数据的计算与核对、复核以及资料编制等,为此,利用计算机编程和电子板制图方法进行测量内业工作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2新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在高精度要求的复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受到现场通视等条件影响,当在控制点的布设和使用率受到限制时,采用GPS进行控制点的随机布设,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视所带来的困扰,且可免除控制点间联测等工作,从而一步定点,既可确保点位精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定一点时间不超过40min,点位精度可达到±3mm,但使用GPS定点应确保有一个固定点做为永久性控制点用于相对定点。

2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

在西北航空中心工程中,除了大范围的斜线,复杂的平面曲线,螺旋曲线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以下将分别从平面斜线、二维曲线(旋转餐厅),异形曲线楼梯等结构的测量控制加以探讨。

2.1复杂平面斜线的测量控制

本工程的结构平面为非对称性平面,且无主轴定位线,对测量控制标准要求更高(本工程的内控制标准比国家提高一级),考虑到施工中其他分项工程(如钢筋、模板工程)的相互制约。施测步骤如下:①在1点处架设经纬仪,观测2(2´),旋转90°0´0″之后取3点及4点,满足√3,√4的距离;(此时正南北、正东西控制线已施测出来了)②在3(4)点处架设经纬仪,向内转10°11´(a值);至此本工程主楼的平面方位控制线均已明确。(说明:原施工组织设计为四角控制点,本人对此作了修改,同时满足分成左右两段施工及测量的要求,为主体的提前竣工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2.2旋转餐厅的施工测量控制

2.2.1基本特征

旋转餐厅位于主楼28层顶,且偏西方向,呈半悬挑状态,平面为一半径为6.8m的圆弧图形,内弧半径为6.8m,外圆弧半径为10m,悬挑3.8m。旋转餐厅有三层,包括设备层、餐厅、水箱间三部分。

2.2.2测量控制

根据施工餐厅与主楼屋面有高低差,故旋转餐厅的测量分为:高程传递与平面控制两大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将仪器架设于2点处,将2、2´线移至标高H1处,再在2´处架仪器,2´2″线即可出来。

2.3南裙房

2.3.1基本特征

入口门厅为一半径为35m的弦,在其南方由一空中游泳池。

2.3.2测量控制

主要介绍入口门厅弦的平面定位:已知OM=a,CM=m,AO=R。

易知:OC=√a2+m2,DC=R-√a2+m2,n=DC/OC×m,即b/a=n/m,则:b=n/m×a,x1=m+n=MR/√a2+m2,D1=b=R-√a2+m2/√a2+m2×a。I测量时,知x1即1M,y1即1D,调整为x1,H-y1,此D点即为已知OM、R及CM时的圆弧上的点。此法我们称之为平行移弦法。避免了需要圆心时的测量变通法。

3施工测量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大型工程的施工测量中,由于结构复杂、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平面不规则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包括二维曲线和三维曲线),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大量的测量内业计算中,不但计算精确、高效,而且能快速完成复杂、大量的计算,人而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1曲线放样计算程序

篇8

问卷调查对象为1998~2000学年的实习生,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集中地点单独填写,当场收回。调查结果按不同问题分类在不同学历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

2.1.1教学环境和教学状态

问卷调查中,不同学历的实习生对各带教层次的评价分别是:各层次实习生对中级职称评价最高,本科生对高级职称评价较高,初级职称在各层次的评价中最低。分析原因如下:初级职称指临床住院医师,缺乏带教经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中级职称一般带教经验丰富,知识结构较全面,易沟通,适合各种层次的带教;而高级职称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指导地位,是指导和深化教学医院的教研教改的核心力量,尤其在实行医学本科实习生“导师制”,促进本科实习生和优秀实习生早日成才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主要任务。调查表明,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启发和引导的床边查房式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以讲授、灌注为主的课堂式教学,这说明只有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临床思维和技能培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1.2实习生素质差异

调查表明,实习生的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思考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问卷中设计了诸如“第三轮(实习后阶段)的实习状态”、“是否注重复习巩固和总结经验教训”等问题,本科生占明显优势。这与本科生的理论知识较扎实、年龄等方面趋于成熟、学习目标较明确、学习动力较大有关。

2.1.3就业情况

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下社会人才竞争的产物,就业是否顺利以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由于双向就业选择必须在实习期内完成,因此对实习阶段,尤其是后阶段的第三轮实习影响最大。

调查表明,大多数实习生认为毕业实习成绩对就业没有什么影响,有的实习生因工作没有落实而意志消沉甚至旷工。

3讨论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实习质量受教学环境和教学状态、实习生素质差异以及就业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果说健全的教学规章制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是教学良性循环的前提和保障,那么,加强实习生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意识锻炼,就是将外在的条件转换成内在动力的关键。

3.1保证教学环境良性循环的核心是教学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树立“人人参与带教”的意识。教学与医疗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的密切可以用“医疗提高教学,教学促进医疗”、“教学相长”来概括说明。两者均强调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只有树立“人人参与带教”的意识,才能实现教学整体提高、整体发展的目标。

3.1.2突出以中级职称为主的教学骨干作用和加强住院医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实行院科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力度,让教学骨干参与教学管理,组织临床教学观摩和评教评学活动。住院医师在知识、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还处在一个锻炼和培养的过程,要不断强化其教学意识,提高素质,使之逐步成为教学骨干。

3.1.3树立因材施教的带教意识。调查表明,实习生的素质并不能简单地以学历来界定,而且素质差异表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素质差异的对症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对于素质较好的、积极主动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多提供一些操作和学习的机会;对后进的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改善带教方式。

3.2加强实习生素质教育,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2.1加强实习生思想教育和引导,激励实习生奋发学习,端正实习态度,正确对待双向就业选择。毕业实习是实习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习经验和技能的过渡阶段,是实习生个性发展走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加强实习生管理,促进实习生培养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对社会、对未来树立信心;打好医学基础,为将来的自立和发展创造条件。

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意识锻炼要结合个性的特点。在带教的过程中,我们要关心实习生个性的成长。实习生的个性发展还不全面、不成熟,老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其个性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带教老师如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尤其是反复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篇9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各文化群体在相互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大都面临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问题,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其文化适应和认同问题尤为凸显。学者们对文化适应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视角出发研究文化适应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集中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习俗的改变。心理学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层次,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以认同、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研究为主。两种取向的文化适应研究涉及相同的研究主题,各自关注的角度不同,研究方法和分析水平各异,使得理论构建、概念结构和测量变得异常复杂。近十多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家之间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化适应的概念和结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的测量以及文化适应与认同的关系等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

一、文化适应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文化适应问题虽然受到普遍的关注,术语也得到广泛的使用,但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文化适应的意义和概念缺乏准确、统一的界定。“acculturation”(文化适应)最早出现在英文文献中是在1880年,美国民族事务局的鲍威尔(Powell)将"acculturation”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变化。现在,普遍认可的经典定义是来自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和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的界定:“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这个定义体现了当时北美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先进理念,批判了盛行于欧美主流社会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克服了这种倾向所导致的文化适应研究中的同化主义局限,很快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文化适应概念,促进了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之后的1954年,西格尔(Siegel)和沃格特(Voget)等人类学家给出了一个相对宽泛且简洁的定义,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结而发生的文化变迁”。人类学的文化适应概念比较宽泛,操作性不强,要求对文化进行广泛和整体的研究,关注文化适应对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进行群体层面的分析,这就有失于对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心理变化的研究。这正是心理学家需要完成的工作。其实,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并不短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Hall)早在1904年就对文化适应进行过论述,认为对第二文化的学习(second―culture learning)类似于对第一文化的学习(first―culture learning)。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学得到不断发展之后,文化适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出现。在此基础上,格雷夫斯(Graves)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心理学上的文化适应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行为、态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等。此后,文化适应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日益增多,不仅突破了从群体层次研究文化适应的模式,也将文化适应研究扩展到跨文化心理学领域。

近年来,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Berry)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自己对移民和土著民族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化适应概念。贝瑞认为:完整的文化适应概念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另一个层面是指心理或个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个体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以及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对此,沃德(Ward)认为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适应”(adapt~ion),即心理适应(psychol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文化适应(soeioeultural adaptation),心理适应涉及的主要是心理或情感上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则是指获得能够成功应付或融入特定社会文化或环境的与文化相契合的技能。总体上而言,社会心理学家一般倾向于将文化适应分为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和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应该异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

文化适应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类似概念须要澄清和界定,不能混为一谈。在文化适应概念提出之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对“文化适应”的理解带有同化主义色彩,把文化适应等同于同化(assimilation),人类学家趋向于使用“文化适应”,关注所谓“原初(prlmitive)社会”在与文明群体发生文化接触之后导致的变迁;社会学家则更多地使用“同化”来解释移民在与主体社会接触之后,逐渐对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顺从。有研究者认为“同化”和“文化适应”不是同义的概念,而是彼此作为对方的一个阶段或形式。例如,戈登(Gordon)把文化适应等同于文化或行为同化的一个阶段,贝瑞则把同化看作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使用的四种策略中的一种。特斯克(Teske)和纳尔逊(Nelson)把同化和文化适应看作在许多维度方面存在差异的两种各自不同的过程,认为文化适应是双向和相互的影响(相互接触的两个群体是彼此影响的),而同化则是单向的影响(主流群体单方面对另一群体施加影响)。此外,与“acculturation”相似,“enculturation”也具有文化适应的意思,但两者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enculturation”是指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个体对母体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等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是一种自文化适应或内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则是指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和适应过程,因而是一种他文化适应或外文化适应。一般来说,从发生的时间序列上来看,“enculturation”一般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是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而“acculturation”则晚于“encuhuration”而发生,往往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双文化(bicuhuralism)要求个体同化于两种文化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个体在幼年时期对两种异质文化(non―culture)的

文化适应(enculturation);二是个体在对第一文化的文化适应性同化(encuhurative assimilation)之后对第二文化的文化适应性同化(accuhurative assimilation)。显然,这两类“双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适应过程。

二、文化适应的理论模型

文化适应及相关议题一直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中心,他们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形成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理论。近年来,文化适应理论的最新进展则主要是来自于跨文化心理学家的贡献。

在探讨文化适应理论时,贝瑞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是目前引用最多、使用最为广泛的理论模型,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不过,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文化适应理论是单维度、单方向的。这一理论认为文化适应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持有原文化到完全持有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并且个体最终将接受所有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来到新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最后结果必然是完全丧失原文化而为主流文化所同化。单维度的文化适应理论是与当时美国社会对移民的“熔炉”政策相适应的。

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和文化适应理论本身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单维度的文化适应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贝瑞提出的双维文化适应模型(见图1)。贝瑞根据文化适应个体对自己原来群体和现时与之相处的新群体的态度来对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区分,提出了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维持与其他文化群体关系的倾向性这两个维度,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即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根据文化适应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贝瑞提出了4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 ization)。当文化适应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文化,也强调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交往时,其使用的就是“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的原有文化认同而追求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日常互动时,其使用的就是“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当个体在重视自己原有文化并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这时就出现了“分离”;当个体对保持原来文化和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太大兴趣时,其文化适应策略就是“边缘化”。此后,针对主流群体施加的文化适应模式影响到民族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以及文化适应个体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自由选择其文化适应策略的情况,贝瑞在双维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在相互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主流文化群体通过种种手段来促进移民的同化时,采取的就是“熔炉(melting pot)”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追求并加强与非主流群体的“分离”时,其采用的就是“种族隔离(segregation)”的策略;当“边缘化”这种策略是由主流文化群体强加于文化适应中的群体时,就是一种“排斥(exclusion)”的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文化的对等重要性,追求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时,就出现了与“整合”相对应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策略。

布尔里(Bourhis)等人同样也认识到二维模型的缺陷在于没有重视主流文化群体对民族文化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认识,布尔里提出了交互性文化适应模型(The InteractiveAccuhuration Model,简称IAM),这个模型试图整合主流群体针对特定移民群体所采取的文化适应取向、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以及主流群体和移民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结合之后导致的人际和群际关系。该模型认为主流群体对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取决于主流群体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态度:(1)是否接受移民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2)是否接受移民采用主流群体的文化?根据主流群体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主流群体对移民群体成员表现出以下5种文化适应取向:整合、同化、隔离、排斥、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当主流群体成员接受移民保持原有传统文化,也赞成移民接受主流文化特征时,其采取的就是“整合”取向;若主流群体成员拒绝移民或移民的文化特征,期望移民为接受主流社会文化而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就是一种“同化”取向;如果主流群体成员赞成只要移民保持和主流群体成员的距离就可以保留他们的传统文化,不希望移民采用或改变主流文化,那么就是一种“隔离”的取向;当主流群体成员否认移民具有采用主流文化的权利,也不认可移民选择保持原文化,这就是一种“排斥”的取向。与此相对应,移民群体也具有5种文化适应取向,分别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个人主义。

布尔里认为有些移民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感到被主流群体和本群体所排斥而把自己从原文化和主流文化中分离出来,而仅仅是他们趋向于把自己看作个体而非归属于移民群体或主流群体的成员。据此,布尔里提出了“个人主义”这种文化适应取向。就主流群体而言,如果其把本群体成员和他人定义为个体而不是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成员,如移民群体成员或主流群体成员,认为最重要的是个体的个性和成就,而不是某个群体的身份,或保持原文化和接受主流文化,那么采取的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取向。类似于主流群体成员,认可个人主义的移民群体成员关注的是自身的个体特征而非社会群体身份,他们不会依赖移民团体或者主流社会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和抱负。IAM最为主要的贡献在于其反映了主流族群与非主流族群各自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对族际关系的影响,当主流族群倾向采取一种基于对非主流族群文化认可而允许其融入主流族群的策略,或强调移民的个体性而不重视其族群属性的策略,而同时又与移民的文化适应取向一致时,就可能产生和谐的族群关系。反之,如果主流族群采取的策略与移民的取向不一致,而同时主流族群又不认可非主流族群文化或不允许其融入,就可能导致族群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或发生冲突。

西班牙心理学家纳瓦斯(Navas)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前人有关理论和充分考虑影响文化适应过程更多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文化适应的扩展模型(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dedModel,简称RAEM)(见图2)。②纳瓦斯对文化适应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大多数的文化适应研究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涉及的文化适应选择较为笼统,并且通常是在一种理想水平上;其次,虽然某些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不同生活领域的文化适应过程是不同的,但很少有研究者能够从不同生活领域出发展开研究;再次,没有研究者能够在每个领域从“偏好”和“采纳”这两个水平上同时考虑文化适应;最后,尽管大多数的移民群体成员和主流社会群体成员偏向于采取“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但文献也阐释了许多影响移民(或本地人)文化适应态度的条件以及存在于接触群体之间的影响文化适应过程的因素。

据此,纳瓦斯认为该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两个基本观点:其一,区分了文化适应策略和文化适

应态度之间的差别,即表现为现实和理想两个水平。现实水平(real plane)是指移民在主流社会中所采取的实际文化适应策略或本地人意识到的移民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理想水平(idealplane)是指移民希望采取那些他们自己选择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本地人希望移民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斯切纳波尔(Schnapper)认为,文化有核心(hard core)文化和边缘(pefiphe~)文化之分。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社会、家庭情形中婚姻规范、荣誉观念和两性关系的文化属于核心文化;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工作或消费则属于边缘文化,因其涉及工作和家庭或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差别,故间接地同性别观念或家庭角色相关。受此启发,纳瓦斯认为该理论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认为文化适应过程是复杂和相对的,即:当与其他文化在不同领域内发生接触时,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采取或偏好同样的策略,因而模型没有提出单个或普遍性的文化适应策略或态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空间范围内,个体将会选择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和态度。基于此,相对文化适应扩展模型从接近自然或物质的表层文化(如政治、工作、经济)到远离物质世界的诸如符号、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深层文化(如、思维方式)区分了政治和政府体系、劳动或工作、经济、家庭、社会、和风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7个文化领域。个体可能在一些领域选择保持自己的原有文化,而在另外一些领域选择融入主流社会。一般来说,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文化适应个体在物质和技术文化领域内(如工作和经济)表现得较为现实,而在文化传统的象征或意识形态领域(如和风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则趋向于保守。

三、文化适应的测量与研究方法

人类学家习惯于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进行文化适应的研究。在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中,测量方法依然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但是,首先要明确需要测量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一目标,这涉及到文化适应研究的策略问题。具体来说,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者认为应该将文化适应现象区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格雷夫斯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该领域的研究强调个体行为与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单独的概念和测量;二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在心理文化适应上存在差异,不是每一个体都参与到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不过文化适应要以心理适应为前提,而心理适应又受文化适应的制约,因此,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寻找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上的联系。其次,任何关于文化适应的测量都要对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如何发生变化做出假设,一种假设认为群体和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一维两极的适应,表现为随着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对自己原有文化的认同会逐渐减弱。采用一维两极模型去测量文化适应,排除了个体在保持他们原有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可能性。特别是当研究者考察在主流文化中出生的少数民族成员时,这种模型就更存在问题,因为在主流文化中出生的少数民族个体真正体验到的文化适应是难以说清楚的。比如,在美国出生的第3代或第4代华裔儿童,他们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这个背景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美国白人文化,还包括美国境内的其他文化,那么,他们的原有文化究竟是什么呢?针对这样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独立的,即存在二维或多维的模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更多的研究证据支持文化适应的多维模型,不支持一维两极模型。最后,文化适应量表必须调查文化以及不同社会中文化的不同方面,特别是应该调查那些能够清楚地显现群体之间文化边界(culture boundary)的文化。比如研究美国人在墨西哥的文化适应时,语言使用(英语一西班牙语)能够体现出文化边界,但“语言”却不能作为研究美国人在澳大利亚文化适应的有效内容,也就是说,针对华人在美国的文化适应所设计的量表未必适合于韩国人和日本人。因此,必须把研究对象放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与其所属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和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

学者们在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理论维度等方面上的分歧造成了文化适应测量工具的多样化。根据一维两极假设对文化适应进行测量的量表很多,比如墨西哥裔美国人文化适应等级量表(Acculturation Rat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这是在墨西哥裔美国人中使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包括20个项目,在语言使用和偏好、种族认同、社会关系以及日常活动等方面评估墨西哥裔美国人适应美国白人文化的程度。许多文化适应的测量工具要么是对它的模仿,要么广泛地采用其中的项目。比如,亚裔文化适应自我认同量表(Suinn―Lew Asian Self―Identity AcculturationScale),研究者用它测量了3个不同的亚裔群体,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文化适应可能:(1)意识到专业心理学帮助的必要性;(2)容忍那些与寻找心理帮助相联的耻辱;(3)能与心理医生敞开心扉地讨论自身的问题。此外,在应用方面,研究者也证实了该量表的有效性。

认同是个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习得的,族群认同受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在文献中可以发现,认同测量中的许多变量都能在文化适应量表和测量中找到。在分析变量时,需要考察人们对一系列项目的反应信息,这些项目可以评估少数民族从主流文化中获得的元素和他们仍在运用的自己原有文化的元素,以及在两个文化群体中的参与程度。一个联系测量的例子是由贝瑞提出的8维度量表,该量表测量了一些有特别联系的信息,如本地所讲语言数目、财产和物质占有、工作地位、服饰和宗教等。将这一量表得到的回答压缩到一个单量表,从中能推测出个体的文化适应状况。兰奇(Ranch)和鲍勒(Bowler)提出了一个包括3个项目的文化接触量表,以评估文化适应对3个美国少数民族群体自尊的影响。尽管兰奇等人发现这些群体的自尊存在显著差异,但同时报告了接触与自尊间的低相关,据此他们提出接触可能不影响个体的感受。

学者们提出了超越特定民族的、一般化的文化适应量表。对多元文化主义测量体系的社会文化量表的因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存在4个子量表。研究者坚持以下中介变量影响文化适应过程:(1)移民后裔的社会地位;(2)教育和收入状况;(3)年龄;(4)移民美国的时间;(5)居住区域的民族人口密度;(6)出生国;(7)工作技能、宗教、家族结构和移民目的。在此后的研究中,项目由34个扩展到43个,并作为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关系调查的参考,因利用此量表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该量表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一般化的评估亚裔和拉美裔美国人的文化适应态度量表。

贝瑞认为并非每个文化适应群体的成员都以相同的方式或相同的程度进入文化适应过程,也不是来自少数族群的每一个体都对主流文化做出回应。在适应、调节和内化主流文化的社会习俗

时,个体经过抵抗、担忧、焦虑、忠于自己的文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他们会感知到对自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接受水平和调节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会保持传统习俗和自我文化行为。因此,个体在文化适应中的调节和顺应,包含了大量的文化适应方式变量。改变自己的文化态度和适应另一文化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从原来的群体到新的群体的单向过程,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并不排除保持原来文化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立场,贝瑞认为文化适应可以被看作多维线性现象而不是一维的。因此可以假设:(1)个体可能更愿意保留他们原来的文化;(2)同样的个体可能更愿意有选择地参与到其他文化中。据此,贝瑞提出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理解个体对文化适应的态度和个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区分了文化适应的4种方式:整合、同化、分离和排斥。贝瑞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提出了一系列项目,最终形成了由4个分量表组成、共计38个项目的适应方式量表,用以测量文化适应的四种方式。

尽管文化适应的测量方法和概念都发生了变化,但问题依然存在。例如,现在的文化适应研究所使用的大部分量表还是基于单维度的理论框架;忽略文化适应个体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测量仅限于表面行为的改变,对深层次文化意义的生成关注不够;量表不统一造成研究结果之间无法比较,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埃斯科瓦尔(Escobar)和维加(Vega)对文化适应概念的含义和测量方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现在的文化适应已变得无所不包,涉及与社会和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团体的个人变化有关的所有事情,同化和文化适应术语预言了一种直接的、直线的、不可逆的、连续的变化。贝瑞也承认,由于文化适应概念自身被令人不解的事物所包围,很多疑问也围绕着文化适应测量。为了消除迷惑,贝瑞建议任何来自多变量观点的综合性研究才更能接近主题。从多变量观点出发,研究者不仅要收集关于文化适应群体一般适应模式的信息,同时也要关注个体从文化抵触到文化接触再到文化适应过程的体验。

四、结语:问题及展望

近年来,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与加深了人们对文化适应的认识。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于探讨和解决。

第一,由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和研究者的不同学科取向,对文化适应的概念和定义缺乏严格、一致的标准,这导致了如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文化适应定义,而且对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有时也没有进行严格区分,依然有研究者使用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概念来研究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问题。③其次,不同概念之间存在混用和误用的现象,如:“acculturation”和“enculturation”的混用,文化适应被误用为同化,等等。在我国,人类学将“acculturation”译为“涵化”,“enculturation”译为“濡化”,心理学家则都将它们译为“文化适应”,也有心理学家将“acculturation”译为“文化融合”。这造成了文化适应概念的使用混乱,由此导致研究结果之间无法比较。因此,厘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形成共识尤为重要。

第二,综观文化适应的已有研究,人类学家习惯于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大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采用的则是测量方法,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文化适应理论也各自关注文化适应的某一方面,缺乏学科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今后的文化适应研究中,应该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同时采用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及方法,评估多种学科取向、方法、理论的合理之处,弄清他们有效发挥作用的边界与条件,并在探讨过程中加以统整或综合。

篇10

1.1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用统一的数据库,或者在多个数据库之间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交换更新和共享,各相关管理部门可随时方便地获取所需设备完整、准确的信息,为其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例如,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后,在购的设备就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建立档案信息,由使用部门或信息化主管部门等对其进行信息完善。设备管理部门通过管理系统就可直观地了解在用设备的使用策略,了解设备处于闲置或使用状态,通过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再分配以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1.2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展现强大的数据和信息处理功能,根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对各种设备管理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快速生成各种统计报表,省时省力,大大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3杜绝管理漏洞,提高管理绩效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后,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了解设备的状态,部门之间可以相互提醒、监督和协同工作进度,保证管理流程中不出现盲点和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

1.4权限分配,动态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集成各类审批流程,记录相关提交、审批信息,让获取管理权限的相关部门参与设备信息的动态管理。

2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实现

2.1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结构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的微软应用开发技术平台(P.NET)框架下的系统应用模型。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根据用户角色及权限决定用户页面显示内容。所有用户通过IE浏览器就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对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系统数据层采用微软开发技术平台专用数据库访问方式(ADO.NET)连接SQL2008数据库。通过ADO.NET来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和对数据的访问。图1反映了该模式下用户与数据交互的过程。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图2表现的是基于图1实现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图。

2.2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具体的管理功能根据图2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结构设计要求,在业务环境层,通过在专用服务器搭建SQL2008数据库供系统使用;在业务逻辑层通过集成域内用户身份,不需要用户每次采用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的方式登录系统,此外,用户还能自动获取流程相关消息推送,使用户获得更优质的用户体验;而在业务应用层,包含以下七方面内容。

2.2.1台帐管理功能台帐数据是进行设备优化配置管理的基础,反映企业设备基本信息及其资产状况,主要有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厂商信息、所属单位等等。该功能在系统后台,普通用户无访问权限,管理员进入后可对台帐进行导入导出操作,管理员也可对台帐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确保台帐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图3所示为局部台帐信息截面图台帐。

2.2.2状态管理功能记录专用计量测试设备的启用、停用、闲置、报废等的管理,为管理决策层准确快速地提供设备当前状态。该功能与台帐管理功能集成在同一界面,管理方式与台帐管理方式相同。

2.2.3运行状态管理功能记录专用计量测试设备日常运行信息、相关设备变化情况、操作员信息等。该功能通过台帐管理界面关联进入,台帐管理界面中每台设备设有唯一编号,通过该编号可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该设备的相关操作历史记录,如图4所示。

2.2.4维修管理功能记录专用计量测试设备维修管理情况:管理人员根据设备关键部件维修情况对设备维修分类,维修管理包括维修申请,记录维修信息,核算维修费用等管理内容。

2.2.5审批流程功能合法用户通过提交申请,可启动相关设备内容的审批流程,实现审批信息与设备关联,并进入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如图5所示。

2.2.6报表输出功能可根据设备各项指标及综合状态,针对不同管理需求提供不同的报表输出。包括设备分布表、审批信息等。通过各种报表输出,使管理者全面、快速、准确的了解当前企业设备资产及使用情况,如图6所示。

2.2.7系统维护功能对系统进行维护,保证系统良好运作。系统维护主要是管理、创建和调整系统的角色、用户及其权限,并进行系统操作权限分配;设置和调整系统的实时信息反馈;完成操作日志、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操作。

篇11

2测量系统的构成

风煤的微波测量系统,如图2所示。两组微波探头按要求安装在管道上,微波信号通过两组微波探头被送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经过处理,送入相关性处理运算单元,经过相关器识别出相关的微波信号,然后再经过运算,得出速度信号,直接将信号送到集控室的监测界面。另一组探头输出的煤粉浓度信号,也被送入集控室的监测界面。在安装风煤的微波测量探头时,微波探头应垂直于管壁,同方向上的微波探头中心连线应与输粉管道的轴线平行。为防止两组微波互相干扰,两组探头在理论上应该互相垂直,但在实际安装中不能保证绝对垂直,故两个方向上的微波探头在轴线夹角上的最大偏差为90°±3°。

3检测与运行

经过间隔τ0时间后,由2个下游微波接收探头得到的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微波探头2接收的信号,经过τ0时间后,微波接收探头4得到相似的信号。由于接收探头上产生的信号与该段混合物的浓度、温度、风煤混合程度等因素有关,所以,仅在设定的管道长度内,才能接受到相似的信号,从而得到送粉管道的风速。利用微波特性测量送粉管道风速,对被测流体的流动产生的影响很小,甚至不产生阻碍作用或附加流动阻力,无疑是最适合用于多相流的测量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利用微波传感器获取两相流体的流动噪声信号,这种间接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好,检测设备的运行非常稳定。此外,微波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风速测量探头易磨损或堵塞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