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7: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微博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81-02
1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基本文本形式
1.1 词条式
词条式是微博传播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本形式,是指以文字为载体,辅以视频、图片和网址等超文本(hypertext),传播文化知识的文本形式。
词条式具有编辑简便、可读性高和拓展性强等优点。者既可以纯文字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超文本形式,强化传播表现力,促使受众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以公益团为例,词条式微博占到微博总数的92.18%。
公益团专题栏目“端砚普知”即完全采用词条式传播端砚文化。通过140字内的文字介绍,辅以插图,可使受众感性认知相关知识,亦便于其转发和收藏。
1.2 活动式
活动已逐渐成为微博互动的新兴途径,其具有交互性强、易于整合信息和扩大影响力等优势,但亦存在难以策划和传播效果无法预见等缺陷。因此,当前仍较少以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以公益团的“寻找地方砚”活动为例,尽管已得到国家博物馆等知名微博的宣传,但参与人数的峰值也仅为30余人。活动中,非发起者原创微博仅占总数的15.25%,对比湖南省博物馆的“印象湘博”活动,非发起者微博占微博总数达98.29%。由此可见,活动式文本传播传统文化更适宜具有较好粉丝基础和影响力的微博,对于起步期微博,仍存在较大操作难度。
1.3 调查式
调查式是指发动网友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投票、话题讨论等行为的形式。调查式文本参与成本低、互动性强,因而在微博中得以广泛应用,网友亦热衷于参与其中。如公益团曾开展“端砚为何价高?”、“您练过书法吗?”等投票,不仅能使发起者洞悉网友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亦可引导受众对传统文化展开更多的思辨。
调查式文本与词条式和活动式文本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发起者以活动式文本为主题,结合调查式和词条式文本优势,从多角度吸引网友了解相关传统文化,以内聚效应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
2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弊端
2.1 知识欠缺系统性
传统文化相对流行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深邃性和内涵性,微博作为传播的新型平台,尚无法充分满足上述特征。
以公益团与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砚台宣传”活动为例,尽管活动影响力较好,但亦有网友反映由于背景知识破碎而无法理解部分知识。此情况反映出微博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限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微博固有的局限性,易引致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出现断裂和破碎――微博只能局部而节选地传播相对独立的知识或文化符号,无法实质性传播传统文化,甚至引致部分网友认为微博传播的传统文化是不科学的。
2.2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存在单线传播模式
尽管许多学者均认可微博中转发和@文本等功能的效用,但笔者在实践中注意到大部分知识词条处于单线传播模式。单线传播是指相关微博在传播中,以转发和评论等途径仅能有限地传播给小部分受众,无法实现裂变传播。这与一般概念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模式引致知识无法最大化传播,亦导致绝大部分微博仅能在小社群中单线传递。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传统文化类微博,以故宫微博为例,依托27万粉丝,理论上应实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但实际上大部分微博转发量均少于300次,比照以传播大众文化为主的新周刊微博,一般转发量均可达到2000次以上,两者差距相当悬殊。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带有边缘文化或精英文化色彩,因而其所能吸引的受众相对有限,由此引致类似微博和感兴趣的网友偏少的客观现实,亦引发了单线传播模式。
2.3 微博不易表现传统文化的抽象性
传统文化一般具有抽象性和不易解读性,由此引发了微博表现能力与传统文化间“不易表达―不宜解读”的弊端,此结构几乎贯穿所有类似微博,如果无法妥善解决此弊端,极可能对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造成阻力,甚至引起受众反感和不解,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排斥等负面情绪。
以普及砚台构造为例,笔者初次运用了纯文字,但效果甚微,随后的图解形式却非常成功,转发量已超过300次。因此,由于微博传播传统文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形象地表达传统文化。
3 微博传播传统文化的建议
3.1 重视传播效果评估
由于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需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而当前利用微博传播传统文化者多为博物馆和文化爱好者,因而对传播效果往往缺乏专业细致的评估。
根据公益团实证结果,结合类似微博的传播情形,笔者提出微博传播效果评估概念模型(Ye)。
3.2 注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播
由于微博自身特性,其无法像书籍和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系统地向受众传播传统文化。但微博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系列式、专题式,或一定逻辑顺序实现系统传播。基于上述要求,利用微博传播传统文化须借助专业书籍等资料,并整理和编纂为符合微博文体的词条,再行传播,由此可确保较好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以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
如在介绍文房用品时,公益团以系列式地推出笔架、墨床和笔洗等文房用品,在介绍各件用品时,以当代参照物引入,从历史、材质形制、用法和精品等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网友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3.3 灵活利用超文本形式
超文本是微博扩大信息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传统文化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在微博传播过程中,仅依靠纯文字文本是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的,必须依赖视频、网址和图片等多种超文本,甚至开发API平台应用程序,使受众更容易感知和理解传统文化知识。
一.关于《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1958年发表的作品,乃他成名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本书被看做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作者以五个关键词“工业”“民主”“阶级”“艺术”“文化”为写作索引,梳理文化观念、艺术审美的变迁乃至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解构与重构,他尝试架构出影响文化思潮的思想脉络。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一词的内涵发展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这些变革所做出的一系列正常而持续的反应。
二.理解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艺术观
《文化与社会》在“浪漫主义艺术家”中论述的关于艺术的观点与《第三次浪潮》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浪漫主义艺术家们认为诗人是富有想象力,“感知并再现‘根本真实’”的天才,雷蒙・威廉斯选择了几位代表作家如华兹华斯、雪莱、布莱克和济慈进行了分析,他们都坚持同一个艺术观点,即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革新破坏了艺术的神秘感和内在灵魂,使精英文化的地位遭到威胁,文化进入大众化的时代,精英文化只存在少数人的心里。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存在地位是如雷蒙威廉斯评价布莱克所说的那样:“对他来说,艺术所体现的想象力不是商品,而是对‘对那些真实不变的永恒存在之物的再现’”。然而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先进技术破坏了这一切,所以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极力抵制工业文明,当然也不仅因为如此,还有随之而来的民主政治运动对艺术家们地位的冲击。民主革命的结果是贵族的权势、精英文化的神圣和知识分子的地位受到打击,也就是艺术家们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家了,他们必须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求存。
三.艺术观受到冲击的关键因素――传播
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便是传播技术的革新,从古登堡发明印刷术到电报、电影、广播再到互联网的出现,传播媒介的种类和传播途径日益丰富多样,传播技术的革新使精英文化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视野。可以这样说,工业文明带来技术革新,促进工业的兴起,工业的兴起便产生了新的阶级,新的阶级通过改革运动和传播新思想谋求政治地位和权益,于是民主革命爆发,而这一切在无形之中就改变了艺术和文化的内涵。
四.传播改变艺术、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观念
1.读者群发生变化。在精英文化时代,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只是在他们所谓的精英人士(除了他们自己还有贵族)之间传播,互相欣赏。那时候还没有印刷术,流传的版本都是手抄本。同时受教育的权利的也属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底层民众并不享有这个权利,于是诗歌、戏剧和绘画等多是上流社会用来消遣和品读的艺术,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都是很有限的。工业文明改变了这一切,文化走向大众化,作家创作的作品面向的不仅仅是精英阶层,更多的是普通大众,读者群变得更广,鉴赏水平更低。
2.在对待公众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在工业文明之前,艺术家们对公众的态度正如济慈在书信中写到的那样:“除却永恒之物、美的原则以及对于伟人的怀念之外,我对于公众或者现存的任何事物,毫无谦卑之感”,可是工业文明之后,艺术家的成败的标准变成了吸引读者的寡众,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改变对待公众的态度,以获取支持。
3.艺术品的性质属性发生变化。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改革使天才们的作品被复制和模仿,再加上读者群的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于是专业化、技术化的生产就应运而生,艺术的复制品随处可见,商品价值衡量艺术价值。
4.艺术是展现“高级真实”的理论得到重视,这也是由模仿和复制艺术品的技术决定的,人们更相信技术创造艺术的真实性,对于那些天才们融入灵魂的呕心沥血之作反而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艺术家是人,社会的人,创作艺术时必然带有主观的因素,个人的情感。而机器是客观的在生产艺术的真实。
5.艺术家的天才地位受到挑战,日渐成为一种常规存在。这种变化是由前面的变化引起的一种结果,艺术家的优越感和独特性被大众文化颠覆,于是他们批判工业文明带来的一切,也就是雷蒙・威廉斯所讲的那五个关键词身上所发生的新变化,他们甚至参与到政治中去,撰写政治小册子,参加游行和煽动革命,或是直接参加战争,带着对过去的回想和对现实的挣扎。
五.结语
在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精英文化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与当下的文化状态相比较,精英文化实在要品质很多,如何做好“内容为王”,吸收精英文化的精髓,促进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值得进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其思想传入中国。韦伯的思想主要包括社会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宗教社会学理论。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他的社会学思想带有明显的“西方优势论”特征。但他在讨论资本主义的本质时,并没有单一地从某一个层面来分析,而是通过考察文化与经济、社会和宗教的关系来进行综合分析。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
一、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分析
韦伯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的社会学家,他指出,资本主义在东西方很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但是唯独在西方能够得以保留和发展,原因就在于西方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来自西方国家特有的“合理化”的社会运行规则。这里的“合理化”可以被理解为合乎理性的进程。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科技的层面来看,这种合乎理性的行为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正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文化的“合理化”是实现社会“合理化”的原动力,只有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探寻它们与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历程。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了富兰克林的一段演讲,演讲的核心思想是告诫青年人做生意时要诚信经营、生活上要量入为出、做人要谨慎诚实。韦伯认为,这段演讲所阐述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至善”美德,市场的交易应当建立在这些美德之上。在韦伯看来,不能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不择手段。他认为追逐利益本身与资本主义并无关系。韦伯指出,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利益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诱惑。理想的资本主义社会应当具备的要素有:合理的自由的劳动组织、以消费为指向的理易形式、家计与家庭的分离、理性的账簿记账形式。而在这些要素之上,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经济伦理,这个确定的经济伦理实际上也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文化理论,它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富兰克林给商业设置了一个伦理规范,实际上这种规范就是建立在宗教伦理基础上的经济伦理。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的时候,人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变化:安逸的生活被破坏、田园牧歌式的生产遭到瓦解、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们无法再过悠然自得的生活,维持生计的本能让他们走进了工厂。韦伯在调查之后指出,在工业化生产中,天主教徒往往工作态度单纯并且创新不足。他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商家和实业家,对商业回报缺乏信心。他们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无法在工厂中获得技术职位,如此,他们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便明显乏力。而通过从路德宗提出“天职观”到加尔文宗提出“入世的禁欲主义”的一系列改革,上帝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人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包括谁会成为上帝的宠儿。将“预定论”转化成充满入世精神的“天职观”,有助于人们专注于世俗活动。人们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以消除“我不是上帝的宠儿”的焦虑。人们相信,越是过富足的生活,就越容易得到上帝的赏识。因此,人们热心于钻研,并且富有创造力。人们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展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人们不再认为“钱是罪恶的根源”,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赚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韦伯看到了新的精神、新的伦理。
二、韦伯“合理化”宗教社会学思想的建构
(一)宗教的“祛魅”过程
宗教改革终结了教会的黑暗统治,改变了宗教神秘化、仪式化的运行机制。“因信称义”的教义让宗教变得不再神秘莫测,人人都可以得救的信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为,除了可以在教堂和仪式中感受上帝之外,还可以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感受上帝的荣耀。“真正的清教徒甚至会拒绝在坟墓前出现宗教仪式的任何迹象,在埋葬至亲至爱的人时他们不需要挽歌或者其他形式,为的是杜绝迷信,消除那些通过巫魅和圣礼的力量获得救赎的观念”[1]103。韦伯将这一改革称为“祛魅”。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后来加尔文对宗教教义的颠覆性修改,使得清教徒能够在宗教思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并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其得到上帝恩赐的愿望。由于和宗教实践实现了个人化,宗教思想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就化作了人们共同的文化修养,清教徒诚信、道德并且能够恪守己任。宗教的“祛魅”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举足轻重,宗教的力量完全被世俗化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世界观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合理”的阶段,同时,宗教的“祛魅”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理性化进程。“祛魅”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指引人们将信仰和理想最终都落实到了“劳动”上。对于新教徒而言,劳动不是服役,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他们乐于从事的一项活动,劳动让他们变得光荣。人们不再从复杂的宗教仪式中得到慰藉,而是在日常劳动中与上帝进行交流。人们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劳动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劳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来自宗教的约束力使得人们忙而不累,这种“特殊的精神”推动资本主义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入世的禁欲主义
虽然路德等人并不将唤起“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其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强调“因信得救”,并且将响应神的号召与从事世俗的职业在语言表达上进行统一,职业便具有了“由神所交付的使命”这一意义[2]。“天职观”旨在使教徒相信,只要完成了在世俗生活中所从事的使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便有机会得到上帝的恩赐。但是路德并没有将这一教义(即“天职观”)引向“资本主义精神”,而仅仅是在“祛魅”后对人们的宗教生活进行指导。加尔文将与宗教事务相关的责任和仪式都与日常行为方式联系起来,这就使新教徒具有了入世的精神。对于新教徒而言,金钱不再是中世纪宗教强调的“罪恶的根源”,而是证明自身价值的证据,经济上的成功能够帮助他们确立“上帝的选民”这一身份。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宗教精神就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可以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上帝的命令是:你必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和罪孽如此[1]164。财富可以让上帝更加荣耀,但人们并不能因为拥有财富而过骄奢逸的生活,积累财富只是人们证明自己有资格做“上帝的选民”的途径。在韦伯看来,这种理性的世俗化的宗教伦理是合理的,新教徒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和艰苦奋斗,是能够积累财富的。倡导入世精神让人们找到了消除自己不是“上帝的选民”这种焦虑感的途径,人们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理性工作。宗教改革使大多数人成为自由劳动力,他们不为教会所控制,“天职观”激励着他们去追求财富。这种情况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韦伯实际上并不把科学和宗教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韦伯认为它们是分别在理智和情感这两个领域起作用的事物[3]。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理智,这种有的“律己”情感,使新教徒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观,他们严格遵守诚信和勤劳的原则,在“理智”的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对于韦伯文化观的评价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韦伯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伦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韦伯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术界对于韦伯的思想向来褒贬不一。对于韦伯的思想,中外研究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反对他,但是,你绝对不可以绕过他,包括他的思想和方法论。韦伯在对“祛魅”的阐释中,不但指出了它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也指出了文化理性化之后呈现的价值冲突。“祛魅”本身就是“理性化”的过程。“祛魅”使宗教的价值开始瓦解,自此,宗教的神秘感不复存在。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根据“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将人类有意义的行动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工具理性的,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作为“条件”或者“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第二类是价值理性的,它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行动者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去管具体的结果;第三类是情绪的,它决定于行动者具体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第四类是传统的,它决定于行动者根深蒂固的习惯[4]。上述是韦伯基于自己“理想型”的研究方法对人类有意义的行动所作的区分。前两类主要涉及对社会的分析,后两类主要涉及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而当理性的社会制度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时候,就会导致自由和意义的丧失。文化的“合理化”会让原本统一的宗教世界观变得杂乱,人们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行为准则。人们因为文化观不同而相互争辩,人们对各种行为的理解发生冲突,这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工具的理性”使人们陷入一种官僚的、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方式,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铁笼”。因此,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的结尾对西方文明作了悲观的预测:“专家们失却了灵魂,纵情声色者丢掉了心肝;而这种空壳人还浮想着自己已达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文明程度。”[1]184韦伯在探寻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时,并没有从经济理论出发,而是从文化和历史因素入手,最终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展开讨论。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能够在西方实现发展是因为西方有“特殊的气质”,西方人的自律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那么,为什么在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呢?韦伯指出,在中国,几千年来儒学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伦理价值不逊色于任何宗教教义。我们暂且不讨论韦伯将儒学与宗教相提并论是否恰当,单就儒学的社会功用来看,它的主张的确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行为准则。儒学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完全可以将社会推向“理性化”。但是,中国人不关心形而上学,因而也就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3]163,“价值理性”也就无法转化为“工具理性”,由此导致了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例如,中国的数学研究虽然很早就已经涉及三角学领域,但后来却因为相关知识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而出现衰退。中国的宗教不重视理论思辨,也缺乏对形而上学的关心,道教的“无为”和佛教的“轮回”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出世”精神导致中国的宗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硕,刘晗.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看资本主义发轫于西方的精神动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9-41.
一、引言
微博也被形象的昵称为“围脖”。人们开始习惯在机场、在公交车上、在餐厅随时随地通过微博这个信息平台,记录自己的心情,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并且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即时传递出去。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在新浪注册的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人,而在腾讯注册的微博用户也已超过2亿人。随着微博的流行,不少企业也开始申请企业微博账号。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微博时代。
在生活中,微博成为了人们抒发自己感情的一个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企业中,微博也成了员工展示自己的新舞台,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企业的个人感受。微博,无形之中成为了员工宣传企业文化理念的窗口,同时也是宣传企业形象的窗口,利用得好,以前不为外界所熟悉的企业会因为其人性化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而被广泛了解。微博的兴起给企业的人力资源者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个平台管理员工和企业,通过员工这个窗口建设和传播一个和谐、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微博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微博的时效性和快速性使得任何问题都能快速传播到网上,加上粉丝的转发,粉丝的粉丝再转发,这样循环,任何事情都会很快被放大。微博,无形之中成为了员工宣传企业文化理念的窗口,同时也是宣传企业形象的窗口,利用得好,以前不为外界所熟悉的企业会因为其人性化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而被广泛了解。微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微博最常用的功能就是个人消息,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关注加为粉丝,然后就可以看见对方的消息。在微博时代,管理者可以用个人微博添加员工的微博,和员工互粉,也可以利用企业微博消息。一般都是员工关注企业,在互粉的同时,企业也关注了员工,这会使员工觉得自己对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利用这个新媒体及时有效的信息,可以让员工提前知道企业的未来动态,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了解,有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任。让员工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新动态会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觉得自己和企业是分不开的一家人。
2.微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传统的活动可能因为时间、地点等众多因素而受到限制,而微活动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不受人数的限制,上到企业领导者下到企业一线工人都能一起参加微活动。企业可以定期在微博上进行互动来丰富员工的生活,增添工作的乐趣以及增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例如:春节期间,企业可以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微活动,员工可以转发各地的春节习俗,也可以自己的春节见闻、趣事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等,大家一起一起评论,营造一个领导和员工在一起,广大员工春节也不离不弃、欢欢喜喜一起过大年的气氛。或者企业还可以以技术为主题的微活动,吸引广大员工表达各自对自己专业技术的见解,或者进行一次设计大赛展示自己的作品,对获奖优秀的作品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活动都可以加强员工与企业的交流,构建和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形成企业关怀员工、信任员工的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
三、微博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观念上的滞后
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而观念决定我们的命运,在江苏、上海、湖南等多个广电媒体纷纷及时地调整思路,各自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优势与内容生产优势,在迅速地进行着产业拓展的时节,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广播电视文化产业仍然受传统思维上的制约,没有将财力、物力、人力等有效地应用在产业的发展上。对于产业重视上的不足,以及缺乏发展思路与切实可行的方法,导致了文化产业的落后。
(二)缺乏人才
文化产业有着其独特的发展与经营的规律,这需要有能与之相匹配的经营管理型人才、产业技术型人才与文化创意型人才。在当今互联网的语境下,发展广电文化产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新兴技术上的要求非常之高,只有详细地了解了这些技术,并且能够较为娴熟地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统领整个文化产品的生产、策划、营销和研发,才能够在社会激烈的角逐中取得胜利。
(三)机制上的障碍
完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态。在当今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广电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用户都在迅速地增长,这使得广电媒体整体上的受众的规模在逐渐减少,广告增速也在持续地减慢,媒体支撑也是后继乏力。另外一方面,乐视、优酷、百度、腾讯等正在发展成为“一体共生”。他们从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对整个广电媒体进行蚕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制与体制的障碍就显得尤为突出。在近些年来,像马东、王利芬等一大批业界内的精英都选择辞职并且转投到新的媒体,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传统的媒体在机制与体制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亟需思维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在软实力上的重点组成部分,一种文化的力量,是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之中。大力发展整个文化产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早已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为了推进文化产业的进步发展,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多种措施、政策,也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这相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还显得远远不够。
在当今互联网的语境之下,文化消费的基本内容与形式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都希望能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多样化、高品质、个性化、高品位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作为现今最为重要的文化产业与传播媒体的主体,广电媒体应当在思维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以达到人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相互呼应,而这种变革的内容涉及到生产方式、终端产品以及产业的主体三个层面。在这里我们将它概括为三个关系:商品与作品的关系,生产与创作的关系,企业与事业的关系。
(一)商品与作品的关系
互联网的思维主要原则是“用户至上”。在创作者的心中,能否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关乎到产品的属性问题,也是商品与作品的分水岭。对于作品来说,是否有人会购买,可不可以传播都不重要,而商品则是相反,商品具有能够应用的功能,是文化产品的外在应用形态。例如:电视节目的播出首先是作品,是许多电视人努力创作的、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作品,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可以转化为商品,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大众的需要,且能够完成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的一些作品才能够变成商品。作品要强调思想和感情上的表达,但商品却必须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作品只有在具备了商品的属性时,才能够发生买卖,进而形成利润。
(二)生产与创作的关系
创作是整个产业发展进步的基础,但是只有能够批量化的一些创作才能形成足够的生产规模,不能形成生产规模的一些创作,也就不能产业化。创作的发生往往追求个性,而生产却更重视其共性。综艺节目在创作中的一些“模式”,或者说“流程”,就是这些节目能够完成批量生产的主要元素。
(三)企业与事业的关系
电视台、电台等作为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和新闻媒体的阵地,必须坚持住事业体制,坚持以新闻的宣传为主体,坚持其公益性。其次,电视台或电台中经营的部分,又必须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完善产业化经营。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进行内容创新、平台拓展、技术升级,也需要对其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传播体系做出较为深刻的完善和调整。
三、在新时代互联网语境下的创新模式
(一)在传播渠道上的创新
一云多屏,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却是2014年在广电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伴随着智能终端的愈发普及,我们看电视的方法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于受到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的冲击,电视机开机率已经大为降低。而客厅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核心的区域,正在受到PC、PAD、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疯狂的蚕食。即使电视节目再怎么好看,也难以扭转当代年轻人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转身按下鼠标或者捧起触摸屏的趋势。坐观自己的影响力在逐渐收缩,传统的广电媒体除了反击没有其他的选择,其服务范围必须由电视机逐步延伸到手机、PAD、电脑等终端,从而实现一云多屏。
(二)在经营板块上的创新
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跨界竞争与融合的立体多元化已是必然之势,不同行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经营互相渗透,而终端客户的争夺之战成为了当下竞争的焦点。2014年,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3家国内的互联网络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在整个文化产业方面发起了一系列投资和并购,触角涉及到了视频、手游、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电影电视领域等相关文化产业衍生的方方面面。而面对各大互联网巨头强力的“跨界打劫”行为,广电文化产业自然也要借势而动,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武装自己,并重新去思考整个文化产品的业务形态、服务模式和生产流程。
(三)在运营机制上的创新
我国广播电视监测事业于2004年前后开始蓬勃发展,很多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的从业者,对信息化资产认识还不够深入,也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化资产的经验。而且,我国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基本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受到其内部环境的影响,很多基层员工甚至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对信息化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1.2信息化资产管理不够科学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信息化资产主要是用于采集、储存和传输广播电视相关数据的机器设备及用于广播电视监测的软件和相关智能网络系统,大都属于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信息化资产虽然还未满规定的使用年限但在技术上已经失去了价值,只能随意堆放,等待财政批准报废。而有些系统集成项目,购置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入账,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多次更新维保早已面目全非,或者外壳一样但是参数和配置都已升级,或者是经过重新组合集成,部分组配件已挪作他用。总之,在信息化资产的后续使用管理中,很难做到明细资产的账实相符,也很难进行盘点;维保开支也相对随意,固定资产和工具、耗材分类混乱,无明确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界限,也无维保的台账记录。
1.3信息化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普遍规模较小,建制不全,内部并没有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体系。既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也从来不对信息化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很多时候信息化资产的核算与监督单纯依靠财会人员,因财务人员对业务不够了解,出现对资产误分类甚至遗漏入账等情况,也给工作人员私用盗用国有资产留下可乘之机。
2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化资产管理相关对策
2.1夯实信息化资产管理基础
首先,应完善资产管理责任制,使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资产管理责任履行情况挂钩,提高员工对信息化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其次,应结合财政规定和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特点,通过调研取经,由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常用信息化资产的分类分级目录,对各类别制定简要管理规则,对耗材、工具和固定资产进行明确界定,对维修制定明确的费用化和资本化标准,为信息化资产日常规范有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对单位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建立健全信息化资产数据库。
2.2规范信息化资产管理流程
①要梳理管理流程,信息化资产的预算购置、维修调配、报废处置等各环节,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论证后,由领导进行签批,并向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报备。②对信息化资产要进行全面的标识编号管理,明确存放地点,对移动监测车和便携式监测设备等较贵重的移动设备则要进行专门的交接或出入库检查登记,对异地存放资产要定期查看清点。③技术部门等信息化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维保制度,并建立台账。④资产管理归口部门要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化资产盘点清查制度,以确保账实相符。杭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成立于2006年,主要负责对杭州市广播和电视播出节目的监测。在对信息化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采购和管理,定期维护机房监测设施,并采用新中大资产管理数据库对单位资产进行联网动态管理,通过这个数据库对资产进行条码标识和实时动态管理,为资产的预算、采购、调配、处置、盘点等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也为资产管理的各审批环节提供了一体化平台。这个数据库,由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负责日常维护操作,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都可以随时查看到最新的资产状态和各统计报表,还可以查看历史审批记录等,有效地保障了国有信息化资产的安全。
2.3完善信息化资产管理内控体系
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和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监测设施的建设预算投入与核算将会更加复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急需完善信息化资产管理内控体系,建立“统一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制度。法人代表是信息化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资产管理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对资产直接管理责任。其次,要善于借助计算机软件和单据等工具来实现对信息化资产的规范管理,资产的出入库必须有一式三联的单据,完成签批后,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存一联,并凭此对各自资产台账进行增减操作,达到三者账目联动一致。最后,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信息化资产管理中的监督作用,把好入口关,确保国有信息化资产登记完整,把好出口关,杜绝擅自处置国有资产行为。
无数的企业和营销专家经常在谈品牌战略,但对品牌和战略的关系一直缺乏深入和贴切的理解。简单地说,战略与品牌的关系如下:
1, 品牌战略的方向和内容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2, 品牌结构和品牌战略属于公司层面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3, 品牌战略也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牌公司在经营层面战略的主要战略和核心战略;
4, 品牌是一个囊括企业取得消费者和公众信任的所有相关活动,品牌概念是一个全员全司共造品牌的概念,在经营层面一切都可以纳入品牌战略之中;
5, 品牌战略与其他战略如企业文化战略﹑资本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内容;
6, 在部门职能层面,品牌战略虽然与各个职能部门都有关,但核心部门却主要集中在市场部﹑销售部﹑研发部三大部门;其他部门战略是支撑品牌战略的基础,以上三大部门战略是品牌战略的分战略和关键部分;
7, 对于其他职能部门战略来讲,重要的是品牌导向思想在其部门战略中的结合和体现;
8, 品牌战略实施方案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为企业发展战略所规定。
第二部分 品牌定位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品牌定位的重要联系集中体现在品牌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协调一致。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应该分成多品牌公司与单一品牌公司来论述。
一, 多品牌公司
如宝洁等多品牌公司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基本关系如图所示:
1, 公司企业文化决定和支撑各品牌文化的基本取向和核心内涵;
2, 各品牌文化丰富和生动企业文化;
3, 各品牌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基础内容,又存在着足够和明显的差异化部分,呈现出一种,万紫千红的美好局面;
4, 各品牌文化与公司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统而不一,分而不散,有点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5, 企业文化与各品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存在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因此,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联系。
二, 单品牌公司
单一品牌公司中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十分明了: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完全统一,融为一体,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不利于单品牌公司成长;当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之间存在尖锐冲突时,品牌和企业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业绩与成长。
第三部分 战略文化导向型的3+2品牌定位与传播模型
我们认识到,好的完整的品牌定位不仅需要先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完成定位三步曲,更需要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两个重要方面的指导与规范之下来进行。由此,而形成了完整的以战略和文化为导向的品牌定位及传播模型。3+2战略文化导向型的品牌定位与传播模型是企业成功进行品牌定位,并且事半功倍地进行品牌传播,恰如其分地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保证。
与以往陈旧的单一的品牌管理模式相比,采用该品牌管理模式,企业将取得以下一些重大突破:
一, 将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与具体的品牌经营融合在一起,防止发展战略在具体经营管理中得不到实施,成为一纸空文;
二, 以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支持品牌经营,保证品牌经营战略能够获取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资源;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西汉始,已有人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在宋代学术成就中,金石学已占重要地位。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金石学步入鼎盛时期。可见对出土文字资料的研究,古已有之。
若从学术史角度看,对研究最具价值的应推简帛类出土文献。李学勤曾提出走出疑古时代,重建学术史。在甲骨文、金文和简帛这几种主要的出土文献中,他认为甲骨文和金文都有自己的局限,而最重要的应该是简帛类文献。李零认为由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商代和西周社会史和学术史都很困难,没有办法和战国秦汉相比。简帛类发现中,文书是研究古代早期社会史的史料,古书是研究早期学术史的史料。它们提供的信息虽晚,但很重要,其实是史料的主体。特别是写学术史,出土的古书才是第一手资料。
本文选取清华简《系年》为例论出土文献对历史研究的价值。清华简是指2008年秋天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过碳十四测年,属于战国中晚期。清华简连同其残断的在内,一共约有两千五百枚,经过缀合排比,集成六十多篇。其中被整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是一部史书。原来没有篇题,整理者拟提为《系年》,一共分为23章,记载从西周初到战国早期的历史,对这对段时期的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批出土文献为传世文献提供了新的佐证,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纠正《史记》之误,很好地实现了“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可见在《史记》中,对“共和”的理解是二公行政。而《系年》记载“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此处的记载中,共伯名和,是指一位人物。这与《竹书纪年》的记载可互相印证。《史记・周本纪》索隐引《纪年》:“共伯和干王位”。意思都是说在厉王离开之后,共伯和执掌王权。且根据《系年》记载“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宗”完整的叙述了十四年来共伯和得到权力和失去权力的整个过程。
30年代有学者怀疑《左传》为汉代刘歆伪作。而《系年》中的很多史实与《左传》、《国语》可互相印证。如《系年》第二章与《左传》定公四年祝佗说的一段话都是讲周初封分的问题,可互相印证,做进一步研究。《系年》简文为战国时期作品。由此可知《左传》记载的大量事实符合战国时期的记载,并非汉代伪作。
此外李学勤认为《系年》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竹书纪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二者作者的年代、地域互不相同,却有不少可以对比研究的地方。如《系年》第二章中提到的“惠王”,其记载与古本《竹书纪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嫡),故称携王。”文意相近。
其次,这批简文对一些事件的叙述较为完整,可补充史实。如从对平王东迁与在这个事件中列国所起到的作用、卫国国都的迁移、楚灭息、蔡两国而强于江汉之间等,对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系年》对卫国国都的迁移情况有很完整的叙述。第四章主要记载“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翟遂居卫,卫人乃东涉河,迁于曹……戴公卒,齐桓公会诸侯以城楚丘……翟人或涉河,伐卫于楚丘,卫人自楚丘迁于帝丘。”李学勤先生认为《系年》的记载解决了对《康诰》等的疑问。由于殷商故土分为邶、、卫,康即在殷的故土内,并一定是在卫,因此叔封称为“卫叔封”。
再次,《系年》在史书的写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价值。《系年》的写作特点是,仅叙述从周代开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且在以时间为前提的情况下,分国别和事件进行具体的叙述。这可以从每一章所述内容中看出。如第一章讲述了周从武王始作帝籍到宣王始弃帝籍的事。第二章叙述周权没落的过程及各诸侯国的动向。第三章交代秦国的起始到强大。第四章讲述卫国的建立及国都的多次迁移。第五章讲述楚国在江汉间崛起的过程。可见《系年》的写作方式介于《左传》和《史记》之间,并且可能更偏离《左传》而偏向《史记》。《系年》第五章叙楚国在江汉间的崛起过程:
“蔡哀侯娶妻於陈,息侯亦娶妻於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於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於蔡,蔡哀侯率师以救息,文王败之於莘,获哀侯以归。文王为客於息,蔡侯与从,息侯以文王饮酒,蔡侯知息侯之诱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见之。”文王命见之,息侯辞,王固命见之。既见之,还。明岁,起师伐息,克之,杀息侯,取息妫以归,是生堵敖及成王。文王以北启,出方城,圾於汝,改旅於陈,焉取顿以恐陈侯。”
以上记载显示蔡国、息国、陈国与楚国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勾勒了楚国崛起的过程。《左传》对其事记载如下:
《左传》庄公十年:“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於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熬及成王焉。……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由于楚、蔡莘之战发生于庄公十年;楚文王灭息发生于庄公十四年。所以《左传》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两个片断。虽然这两个片断能够连接起来,但两个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有所缺失。《系年》的记述更完整。
从史书内容来看《左传》多应验占卜预言等记载。《史记》对一些国家起源的记载中存在史实与神话传说混杂的现象。两书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而《系年》对列国史实的记载从平王东迁,列国登上政治舞台开始。若有追述其始也仅从周初开始。如对秦国起源从三之乱写起,对卫国起始从周初封分开始。整个写作风格客观而理性,除第一章提到“商王不恭上帝”外均为客观的史实叙述。
新发现总会带来新问题。《系年》的研究提出了更多问题,有待学者研究。如以往认为“三监”是指管叔、蔡叔和纣子武庚。而清《系年》第三章记载:“杀三监而立子耿”,根据学者的研究子耿即纣子武庚禄父。整理者认为简文中的,“杀三监”是指杀三监的周人吏卒。但是对“三监”究竟指什么并没有很确切的材料确证。有待以后新见。
综上,以清华简《系年》为代表的简帛类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佐证了正史,又对正史和今人研究成果提出挑战,引领对出土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李学勤.《李学勤:解读清华简 从《系年》看《纪年》》[J].《光明日报》2012年02月27日15版.
[3]李学勤.《清华简《系年》解答封卫疑迷》[J].《文史知识》2012年第3期.
[4]王国维.《古史新证》[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第3版(2009年10月1日).
注解
①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李学勤:《李学勤:解读清华简 从《系年》看《纪年》》,《光明日报》2012年02月27日15版.
[中图分类号]G641;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36-02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的微博用户高达65.6%。由此可见,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高校学生作为网民的主流人群,其微博使用率正在不断增长。而关于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尤其是针对微博中的大学生用户群体。
笔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的调查发现,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媒体价值,研究如何宣传和推广信息;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教育价值,研究如何将微博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效果。大部分研究者已认识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但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乏系统化,急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本文是在正确认识高校青年亚文化微博亚文化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引导亚文化与高校主流文化相一致,研究微博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共同作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
二、微博在松江大学城学生群体中的扩散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访问230人次,填写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3份。问卷有效率为86.5%。下文对问卷收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结构分析
在173份有效问卷中,有45.6%的同学使用微博,58%的女生使用微博,男生的比例为34%;不同学科的同学使用微博也存在差异:文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42%,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33.3%。
(二)使用偏好、频率、方式分析
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数据分析表明(见图1所示),开设微博的动机中,“取得信息”所占比例为最大,“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
“记录自己的生活”表明了大学生借助微博,寻求个人认同这一动机。作为心情的记录,可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的信息,关注的话题具有较多的私人性和自我意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则体现了微博使用的深层社会价值,这一点,是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参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一个基础动因。140字里,微博作者们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个人表达的机会。
■
图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2.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见表1所示。
表1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
(三)微博关注度
1.微博内容大部分为时政类、财经类、社会民生类、娱乐八卦、体育类、文艺类和闲文轶事。
2.在大学生的微博关注度中(见图2所示),最主要的是社会民生类信息,为64%。
■
图2微博内容关注度
三、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微博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有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必须解决如何在保证有利影响的同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微博这个新媒体并迅速占领微博客平台,在增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开拓微博客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明晰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针对性地对微博文化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进行干预。
(一)搭建微博传播平台
青年学生群体极易受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冲击,进而渗透并且改变其生活方式。这些新兴媒体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好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面对并且用好这些新兴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一种,微博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凭借教育者的地位去阻止学生的使用,而是应该去主观上正视这种新兴事物,主动去接触、去了解,积极探寻其吸引人使用的原因、利弊,然后针对这些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其发挥有力作用,避免给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强化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校园文化尤其重要。其中加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特别重要。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首先需要满足“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这五种精神,其次需要体现学生群体的总体需求。微博式交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在于可充分发挥出微博积极因素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互动的新途径。
(三)对微博文化过度娱乐化的降低,加强审美培养
如何在糟粕与精华中选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有利的信息是一个不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界定这个信息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生活常识、理论知识外,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高校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对“美”的正确辨识有利于避开低俗文化和不良沉迷。提高审美能力能够降低微博文化的娱乐性,能主动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的树立。
(四)对“微博控”进行心理疏导
微博虽然给大学生提供了宣泄情绪、彰显个性等精神活动的空间,但也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使用者依赖微博的现象,即“微博控”。“微博控”会每时每刻用网页或者手机刷新微博,关注博友们的动态。要使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校园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的对策。
[参考文献]
[1]CNNI.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
[2]韩恬恬. 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 教育评论,2013,(1):30-32.
[3]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安全第一”,各项专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学校工作到底“以什么为什么”?我们莫衷一是。
——廖世昌(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教师成长的目的不应当是为自己博取更远大的前程,而应该是有助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是说,教师的自我成长是需要的,但如果因此荒废了教育教学,则是自私的。
——陈海燕(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二小)
为了激发师生读书的热情,许多学校都在进行“书香校园建设”,都在搞“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选。然而,“书香教师” “书香学生”真的能靠细则来选拔、靠分数来衡量吗?批注了多少本书,发了(或复制了)多少篇博文,写了多少字的读书笔记……这些显性的材料真能衡量读书的收获吗?
——于凤美(山东省莱芜市汶源学校)
为评高级职称,教师除准备规定篇数的论文外,还需上校级、区级、市级公开课若干。一节课先在校内上,再去区里、市里上,反复试讲与改进,从这个班试验到那个班,少则四五遍,多则七八遍,劳心费神,长期折腾,到最后正式开课时,面对一会场的观众,所谓“上课”已经形同表演,味同嚼蜡。
而该师所教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某个毕业班有几位任课教师都在评职称,那么对不起,你必将成为“高级教师”的牺牲品。
我想问问,这种“公开课”究竟有何意义?它是在评教学能力还是评演技?平日上课马虎,关键时捣腾出几堂“精彩”的公开课,就能晋升为高级,已是校园里公认的笑话!
——魏兴莉(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高考日,915万庞大的高考考生一起走进了中国历史上最高科技全副武装的严密考场。比考生最惹眼的是考场外另一群陪考大军,他们比考生还紧张,一直在警戒线以外守护着,时不时往警戒线里面张望一下,总期盼着见到一张从考场出来时阳光灿烂的脸。
高考原本是很平常的事,在中国却年复一年上演着异乎寻常的闹剧。素质教育的本义是把学生培养成能独立担当的人,而一场高考却暴露了无数家长的“不成熟”。
高考请家长离开,请让学生自己成长。
——王西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状元房”的高调出炉,浅层次来说是房主对人们讨彩头习惯的迎合,深层次则是高考重压所致。如果“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不再让万千学子空留遗恨,如果不过“独木桥”仅凭能力就能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不再烙痛人们的心脏,又怎会频频出现晃人眼球的高考乱象?
——徐炳涛对新闻“高考临近,一些人打出‘状元房’的旗号出租自家房子,受到家长们青睐。有房主声称,‘状元房’里往年住过高分考生,是物超所值的风水宝地”的评论(小 羊荐自2012年6月4日《潍坊晚报》)
1.1 档案文化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
档案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对档案文化工作都较为重视,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特别是档案文化传播并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只局限于档案管理工作者内部,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
1.2 档案文化传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媒体为主
当前有我国档案文化传播更多依赖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主要以档案讲座和档案文化沙龙等作为主要传播方式,这对档案文化传播速度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受众面较窄,无法及时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新。
1.3 新媒体在档案文化传播中利用率低
当前新媒体出现后对档案文化传播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手机、微信等都能够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重要的载体。但在实际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中,由于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媒体在档案文化传播中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档案文化传播中对新媒体方式利用率较低。
2 新媒体对档案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2.1 新媒体的普及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全面普及,这使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当前人们信息传播更多依托于网络。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信息海量性特点使其在当前档案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微信和微博等方式来阅读各种档案信息,并进行互动,而且档案文化工作者也能够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来及时将档案信息传递给他人。
2.2 档案文化传播
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和储存,真实的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活动方式的转变,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档案储藏文化、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档案文化的传播引领人们不断向前。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和进步,更增加了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的需求。档案文化传播的媒介有许多,如报纸、杂质、广播、图书等,档案文化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论文、著作、原始档案、照片,还有录音录像等。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3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的途径
3.1 档案微信
微信是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它主要为智能终端上使用,可以实行不同操作系统和通讯运营商的通信服务。人们可以利用微信将短信、图片、视频和文字发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微信在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中应用。目前部分单位已开通了官方档案微信,可以将优秀的馆藏资料在官方档案微信上,更好的弘扬档案文化。而且在开展好档案微信的同时,传统的各类专题展览及档案网站也相继开展起来,二者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档案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档案文化传播中,需要主动占领微信这个新媒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微信平台来推进档案文化的传播。
3.2 档案微博
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就是档案微博。在官方微博上,档案部门可以工众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和互动,最终使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大。现在,开通了官方微博的公共档案馆并不多,大多数高校档案馆、公共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都尚未开通档案微博。公共档案馆通过开通微博,更好的体现地方的人文特性,实现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吸引大量的网友及地方媒体的关注。如成都市档案馆开通官方微博后,不仅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异常天气状况下,及时将历年成都特殊气候状况进行对比,全面提高大家对天气的关注度,有效的调动起大家对环境保护和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相关网站进行了转化,使微博点击量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档案馆微博的关注度,这对档案文化宣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档案博客
档案博客具有更新周期短、信息传播速度快和宣传面大等特点,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档案文化传播的新渠道和新途径,有效的增强档案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但一直以来我国档案博客在我国档案界中发展都较慢,只是个别现象,开展档案博客的人数较少,仅局限在少数人,虽然档案博客的数量较少,但档案博客传播档案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辽宁大学的赵彦昌教授设立了“中国档案学研究”这一博客,并了两万多条博文,吸引力六万多条评论和两百多万的中访问量。档案博客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3.4 档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