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7: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近代建筑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新晨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关键词
在整个剧场西方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扮演了重要角色。1840年代以后,近代上海观演建筑
先后经过“茶园剧场”时期、“舞台”时期和“戏院”时期几个阶段的发展,在20世纪20~40年
代达到,尝试对这一时期上海观演建筑的演变过程及背景成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上海 观演建筑 茶园剧场 舞台剧场 戏院
在1949 年之前,上海作为西式剧场在我国传播的源头,引领
了国内剧场发展的进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剧场建筑的发展和戏剧
的变革产生持续影响。文中“近代”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在我
国特指从1840 年第一次到1949 年的时间跨越;“观演
建筑”是指“具有‘观赏—表演’空间的公共建筑,是为人们提供
欣赏各类音乐、戏剧、表演、影视等艺术的场所”,从建筑类型学
上划分,它又包含了戏台、露天剧场、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剧场、
排练厅、电影院等多种类型的观演场所。
1 晚清上海剧场的改造——茶园式剧场
中国古代的正式演剧场所在宋元时是“勾栏瓦肆”, 到明代,
演剧活动部分转移到酒馆酒楼里(称之为酒馆式剧场)。对于酒馆
式剧场来说,演出仅仅是作为一种附属功能出现的,属于可有可无
的点缀,直至19 世纪中叶,酒馆式剧场仍有延续,且这种剧场演
出是不定期的,还延续着以酒饭业务为主、以演剧为辅的作法。
到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戏剧的大发展,酒楼演戏已经逐渐不
能继续适应公众的赏戏要求,茶园剧场得以发展。与酒馆酒楼相比,
茶园仅备清茶、点心和小吃以供消闲,更适合观赏戏曲。茶园剧场
于清乾隆年间在北京发端,到清末逐渐发展到东南沿海一带城市,
到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已陆续建成茶园数十家,多开于当时外国租
界内,集中分布在宝善街一带(今广东路、福建路附近),在19
世纪60~70 年代这里曾是上海的娱乐中心,戏院、茶楼、酒楼等
林立。1851 年,三雅园(人称“老三雅”)在当时的南市四牌楼
附近建成营业,这家茶园通常被认为是上海第一家营业性质的茶园,
但是直到1871 年红桂茶园开业,才正式以“茶园”这一名称来命
张路西 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辛磊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
茶园分布(作者自绘) 上海茶园剧场建成数量纵向比较图解(作者自绘)
张路西辛磊
35
名 [1]。由于上海的茶园剧场来源于北京茶园的传播,故这一时期又
被称为上海剧场的“京化时期”[2]。
据统计,从19 世纪50 年代自北京引入,到20 世纪初衰弱下
去,上海共出现了近120 座茶园剧场[3]。从图示可以看出,上海
茶园剧场在19 世纪60、70 年展达到高峰,这20 年间总建成
茶园近60 座,占上海1850 年代到1920 年代建成茶园总数的一半
左右。20 世纪10 年代开始,受到西式剧场的冲击,新建茶园剧场
数量急剧减少,1915 年在四马路(现福州路)建成的贵仙茶园成
为上海最后一座茶园剧场。
2 舞台时期的上海观演建筑
19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以上海为起点,西式剧场开始在内
地传播,对当时盛行的传统茶园剧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上海经历
了由中式茶园剧场向现代观演建筑发展的过程。上海开埠后,随着
开辟租界, 1866 年(清同治五年),“上海西人业余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简称A.D.C 剧团)在诺门路、圆明
园路路口建造了兰心大戏院(Lycenm Theatre),这是上海也是
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家西式剧院。兰心剧院初建时为欧式木结构,
1867 年3 月进行了首演。这些早期的西式剧院为中国观众了解西
方观演剧场打开了一扇窗口,使华人意识到茶园剧场和西式剧场在
观演环境上的巨大差异。
1908 年建成的新舞台标志着上海剧场发展进入了舞台剧场时
期,一直到20 世纪30 年代后才告结束。新舞台建成后,不仅新
建的剧场效仿,一些旧式茶园剧场也通过改建舞台以适应布景和舞
台设备的需要。由于舞台剧场对舞台的改革最具特色,开始有了镜
框式舞台、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布景等西式剧场的典型特征,
舞台成为剧场最可宣传炫耀的地方,故这一时期建成的很多剧场都
以“舞台”命名。舞台剧场废除了茶园剧场影响演出的一些陋习,
观演过程变得更井然有序,也使得观众和演员交流更为密切。
新舞台是上海舞台时期最重要的一座剧场,从摄于1918 年的
照片来看,新舞台仍然保持了传统戏台上下场门的格局,舞台中央
正对观众厅,悬挂着“守旧”(传统戏曲演出时所用的台帐和作为
舞台背景使用的底幕,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图案),两侧是上下场
门,演员从这里出入,这样的布置可看出新舞台还带有传统戏园的
痕迹,这也与其经常上演传统戏曲有关。
舞台时期上海另一座代表性的剧院为大新舞台,其位于福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最初的校舍是在清代贡院旧址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后经各个时期发展建设, 造就了一组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该建筑群见证了河南乃至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至今仍在发挥其使用价值。2006年6月,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巍巍壮观的群体造型
这组近代建筑群,沿校园南北长达500米的中轴线展开, 南面是浑朴的校大门, 北面是巍峨的大礼堂, 东内侧是瑰丽的六号楼, 西内侧是典雅的七号楼, 东外侧有十座分布整齐而精致的斋房即东十斋, 西外侧建有西二斋,。整组建筑遵循“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 左右斋房”的规划思想,明显地是对传统建筑,特别是书院建筑布局的继承。,该建筑群布局规整、对称均衡、突出轴线和中心, 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互相映衬,乍看跟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很相似, 但仔细看每一座建筑都融贯中西,奇巧俊秀。放眼望去,建筑群相连成线成片,以平面上的组合扩展弥补了建筑群高度上的不足,群体造型显得雄伟大气。建筑群规划者如此设计、组合,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群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科学殿堂的神圣与师道尊严。
二、单体建筑各具特色
1. 南校门浑朴之气
南校门于1936年建成。大门为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下设三门,通高10.39米,东西宽13.4米,进深7.8米,占地面积114.5平方米。大门上有筒板瓦,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椽飞起翅,四角如翼。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大门设计成前后两组屋顶,克服了牌楼式大门显得笨重呆板的不足,在继承与创新之中增强了大门的应用功能,同时也使其更具美感。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人们都会看到一个相同的、构图完美,彰显雄伟、古朴之气的大门形象。如果从侧面观察大门顶部,更能发觉它的错落有致,造型优美的轮廓线。
2.大礼堂恢宏之势
大礼堂于1931年动工,1934年落成。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32米,高24.45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中轴线的交会点上。大礼堂分上下两层,设楼梯6座,现有观众席2816个。可作报告讲演,放映电影、演出戏剧及举行大型会议之用。
大礼堂是以青砖灰瓦、叠檐飞阁衬托出挺拔的柱式、左右的对称均衡、轮廓的起伏跌岩,为整个建筑群的扛鼎之作。在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综合运用了钢、木、砖混建筑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屋架、水泥粉刷等现代建筑材料和大量传统的建筑材料及做法,其工程质量上乘,虽经近百年风雨侵蚀,历经5 次 5级以上地震的考验,但至今仍巍然屹立 。礼堂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采光系数为五分之一,当窗帘全部拉开时,室内采光十分充足。由于设计者将疏散走廊及辅助用房置于观众厅四周, 加之传统大屋顶及较厚的墙体, 使得大厅热工性能极佳, 在当时冷气设备尚未能设置的情况下, 每逢盛夏,置身其中,仍感身心凉爽,毫无暑意;寒冬季节,室外大雪纷飞 ,室内则暖意融融。大礼堂作为集会演出场所,要求具有良好的声音传导功能,由于室内声学功能设计合理,大厅内音响效果良好。据台湾出版的学府纪闻记载:“当时扩音设备尚不发达,可是讲台上任何人讲话,全场均能聆听清楚”。
3. 六、七号楼典雅厚重之韵
六号楼属砖木混合结构,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东侧南部,是学校第一座中西风格的新式建筑。其建筑面积为2122.92平方米,中间部分四层,两翼为三层。设在中间的大门口有平台直抵二层,屋顶中部为悬山灰瓦坡顶,两翼为硬山四坡顶。
六号楼平面呈倒“T”字形,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样式,而其柱式、门窗楣饰、圆券柱廊、花瓶形栏杆及灰泥线饰、窗套均为西方建筑手法。在主体之外还附加了宽阔、有屋顶遮盖的外廊,使室内空间向外延伸,摆脱了房间的呆板与沉闷,融实用与美观于一体,满足了当年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时师生休息与交流的需要。课间、休会时,或临窗、或凭栏,蜿蜒的惠济河,高大的东城墙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舒展一下筋骨,困顿疲劳一扫而光,待上课钟声再次敲响时,又精神抖擞的走进教室。
与六号楼遥相呼应的七号楼位居校园南北中轴线西侧的中部。该楼总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楼高三层,其中半地下室一层,平面呈“Ⅱ”字型,共有四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居楼中部东侧。七号楼建筑的体量超过了传统木构架建筑。最底层的半地下室外墙仿欧式石材造型,给人坚固异常的感觉;中间两层的砖混结构采用西方塔斯干柱式进行视觉上的串联,配上采光充分的推拉窗,使七号楼造型显得轻盈而坚固。七号楼歇山式大屋顶于继承中又有创新,东西南北四面共设置10个小巧别致的气楼,从而改变了因屋顶尺度过大容易造成的屋面平淡和单调,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同时使室内外气流交换畅通。整座建筑不拘泥于传统建筑模式, 而又不照搬西洋形式, 创作者通过巧妙处理使中西建筑手法自然融为一体, 使得整座建筑显得磅礴大气而又精致靓丽,无论远观还是近瞧这座建筑都能使人赏心悦目。
4.斋房古朴俊秀之美
斋房1921年至1936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52.48平方米,12栋斋房共计6629.76平方米, 位于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之两侧,东边从南至北为东一斋至东十斋, 一字排开; 西边为西一斋和西二斋, 共计12幢。斋房为三层楼房, 砖木结构, 平面采用了内廊式布局, 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屋面设横三道屋脊,顶部覆以筒板瓦,四周以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入口设有仿古式垂花门罩,两个垂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不是梅兰竹菊,就是珍禽奇兽。这些耀眼的细部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座建筑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 又有淡淡的西方建筑之韵味, 给人以古朴典雅, 亲切宜人之感。
参考文献
[1]陈宁宁.黉宫圣殿)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M] .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学府纪闻[Z] . 台北. 民国70年.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Art,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摘要: 近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根基所在。如何做好城区历史建筑改造和文化传承相结合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建议在城市历史建筑改造中应做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完成改造建设,改善区域民生条件,延续历史文脉。本文就针对河北张家口市堡子里传统民居保护改造为例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Abstrac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a city, and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historical building reno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renovation of the building should be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history while improving the regional people´s livelihood conditions and extend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takes Buzili traditional houses perseverance in Zhangjiakou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关键词 : 历史建筑;保护改造;文化脉络;传承延续
Key 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preservation and reform;cultural context;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TU-0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01-02
0 引言
一座城市要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拆旧房建新楼,但在拆和建的同时,怎样把历史建筑这部“凝固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精心保留下来、维护好、利用好,让它们成为不断增厚的独特城市“遗产”,这是对一座城市发展智慧的长期考验。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这要素不仅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文化复兴的动力所在,因此,要把历史风貌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城市设计的大框架中进行谋划。
1 张家口堡子里传统民居的概况
1.1 历史沿革 堡子里又称张家口堡,是张家口的最早发源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历史上的堡子里街区四角各有戍楼一座,城墙上有瞭望和御敌功能的重檐阁楼,是名副其实的“武城”。堡子里建筑格局以建于明代的文昌阁为中心,形成十字街,井然有序地布置着以民居为主要类型的各类建筑。
1.2 建筑特色及价值 这些民居不仅从明代始建后一直延续到清末至民国初年,而且多数建筑规格较高。一般都设门楼、门道、影壁。门前置石门墩、抱鼓石,有多层石台阶,不少门楼有砖雕,个别还保存着木雕。院落多为一进院,也有二进和三进院。鼓楼西街路北有一处院落,左右各两跨院,院间以月亮门相通,正屋出檐廊,屋脊保存的砖雕脊饰,宽大而层次感强。堡内建筑格局庙宇、官衙依北方京都旧制,高低错落,宽窄有规。民居可分三类,一为京都四合院模式,二为山西晋南风格,三为中西合璧造型。院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形:传统式;拱券式;欧式、东洋式;中西合壁式。堡子里的建筑气势恢弘,布局合理,堪称中国北方古城堡、古庙宇、古民居建筑的博物馆,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观赏游览价值。
1.3 街区现状 堡子里现共有20条街巷,每条街巷有10至20多处院落不等,总计有240多处院落,其中约有一半是比较典型的四合院。由于堡内面积不大,院落一般规模较小,除十字街外的街巷也都甚窄,个别小巷仅通一人。布局十分密集却有序,且有一定层次,它们布满了整个城堡,形成一个以古民居为主的整体传统建筑群。
2 张家口堡子里历史建筑现状
长期以来,因自然因素及人为的破坏,张家口堡内曾记载着张家口辉煌历史的建筑,代表着张家口祖辈智慧的杰作,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附着于其上的文化不断消失。目前堡子里部分古建亟待维修,例如万字会、千佛寺等已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老城墙所剩无几;抡才书院及部分民居古建墙体残缺,椽檩老化,如遇暴雨冲刷,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堡内古建筑群损毁十分严重,亟待保护。主要有下几个问题:①给排水设施落后。基本没有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极为不便;排水为自然排水,环境污染严重。②道路交通拥挤。堡子里街区的道路格局形成于明清,街道普遍较窄,最宽的仅有7米,最窄的不足1.2米。有的街道还兼作商业街用,沿途摆摊设点,更加重了交通阻塞。③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四合院内由于居住户数过多,居民都在院内加建小房,使得院内仅剩下过道。原本十分宽敞的四合院经过分隔,搭建后,变得拥挤不堪,同时也对建筑造成极大破坏。④消防隐患多。居民住户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十分普遍,加之电线老化、房屋木结构较多,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街区建筑房屋密度大、道路狭窄、取水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工作将十分困难。⑤人为损坏建筑物严重。由于没有集中的供暖和煤气设施,居民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煤烟污染严重。同时,小商小贩、部分居民随处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影响了环境、损坏了古建筑。
3 如何在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中延续文脉的措施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对古民居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力度的加强,张家口堡子里民居的保护也已经提到日程。甚至出台了居民维修房子的政策,以至房屋置换和搬迁等等。
3.1 保护改造原则 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历史文化为重的原则;文物保护为上的原则;统筹兼顾为率的原则。规划原则为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打造故里情怀、武城风采品牌,塑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3.2 保护改造的措施
3.2.1 街巷商业管理措施 禁止随意增设门面房,若设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其建筑形式和高度必须与传统的风貌相协调。东门大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规划两侧的商业为院落式布局,外观尽量与传统形式一致,内部改造成商业模式,对一些改造的已经很多、风貌较差的建筑可以采用较现代的处理手法,而不是人为地去制造“假古董”。让街区的历史痕迹和进程能从建筑的更替中反映出来,但是对于风貌保存较好的建筑应该恢复其传统风貌。
3.2.2 重视文化元素的涵盖 长城文化:堡子里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展示古代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风貌。商业文化:恢复现存保存较好的票号,重新挂牌保护,同时整理其成长历程和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用以传承历史文化。院落、街巷文化:保护院落、街巷的格局,保存街巷的名称。民俗文化:保护整治居民活动点、认知点、社交点、购物点,提高其生命力;保护传统习俗,开发特产的品种。
3.2.3 复原重点历史元素 重点保护的院落:玉皇阁、鼓楼、定将军府、抡才书院、书院、清真寺和22处四合院。重点保护街巷:玉皇阁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鼓楼北街、棋盘街、东门大街、城墙底街。重点保护门楼:部分民居中保存较好的48处门楼。保护5株树木:三株百年左右的古树,2株柏树、2株槐树、1株梓。保护景观细部:砖雕、影壁、木雕、石雕、屏风,以此来保存历史的记忆和延续文脉。
3.2.4 古建的保护与更新应及时 遵循保护、改善、整饬、更新改造、拆除五种模式对历史街区的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类的改善对象主要是街区保护区内除了文物单位和保护建筑以外的传统民居;整饬的对象主要是东部的商业区建筑;更新的主要对象是街区外侧区域内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较差的建筑;拆除的主要对象是西北部的多层住宅区和东部的商业区以及街区范围内一些多层建筑。
4 结束语
堡子里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传承了张垣大地的文脉,记录了山城变迁的历程,蕴涵了张家口人的精神,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张家口人民共有的财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经历过太多的风雨,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和修复。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概述
华西坝近代建筑始于英国建筑师荣杜易。1913年,在华西协合大学理事部的邀请下,荣杜易携其弟George Rowntree同行,先到北京考察了中国传统古建筑,再到成都对川西一带地方建筑和华西协合大学校园基地进行测量和研究后,设计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蓝图,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建筑材料多取自当地,在窑厂烧制砖瓦,在深山伐木后,顺锦江漂运到大学校门口,石灰石采自河岸,只有铁钉和玻璃是经过长途贩运而来。
2、建筑分析
华西协合大学的近代建筑群有着和谐的美感,采用了统一的白灰抹缝的青砖墙体、小青瓦、坡度较大的大屋顶、大红柱、大红封檐板的外观,室内地面及楼梯均为木质,同时又不失作为单体建筑的各具特色。下面以怀德堂和懋德堂为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索。
2.1怀德堂(行政楼)
又名事务所, 1915年动工,1919年建成,是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所捐建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长一百七十五尺,宽九十三尺,包含有校办公室、礼堂、文科教室及照相部等。总平面为三合院式围合,主要由三个部分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平面H形对称(图1),具有英国都铎风格晚期的府邸型制特点(早期为三合院的平面布局,晚期两侧厢房向两侧突出,平面呈H形)。
当初荣杜易在基础工程中采用了倒拱形结构这项新技术;建筑屋架是木制人字形,这在当时是新式构架体系。屋顶整体为木结构体系,构架跨度大、结构复杂,木屋节点部分采用钢螺栓及钢拉杆锚固链接;屋身建于一宽大的平台之上,三面带月台,是为设置通风层而抬高了室内地坪形成的;主入口面带有前廊,局部进深两间;组合式屋顶是由一个横向重檐歇山顶与两个纵向歇山顶相交形成,纵向屋顶以山墙面作为正面,与西方古典建筑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主入口檐廊处可见有雕刻精美的梁托,其截面高厚比接近于1,并且在两层梁架之间有立方体的垫块,作用是承托住上部结构,减小跨度(图2)。主入口为有两道弧度平缓的砖砌圆拱大门,套有华丽中国古典图案装饰的雕花木隔扇,大门的对景是弧度更平缓的大面积圆拱形外窗,正对一内向庭院。室内的空间处理具有典型的罗马风特征,入口门厅顶棚是四分肋骨拱结构,半圆形拱券由两个筒形拱直角相交而成,为了协调一致,室内走廊顶棚均采用半圆形拱券,内墙门窗上缘也以半圆形与之相呼应。室内多处可见花牙子、木挂落以及各种镂空雕花的中式装饰。楼梯望柱的柱头雕刻有花,柱身截面为四方形,具有清代的做法特点。
外部造型是中国古典元素与英国都铎式构图方法的结合。正门两旁各立四根粗大的红色圆柱,有着北方官式建筑的威严感,檐口中间做向上弯曲的弧形处理形成了波浪型的檐口形式,这有着日本古建筑中“破唐风”的手法特点。反宇屋面上细高的烟囱连通内部西式壁炉。突出的老虎窗上是翼角起翘的四角攒尖顶。屋角起翘,翼角上的灰塑花饰是荣杜易与成都匠师思维审美趣味的结合。建筑四周都有宽大明亮的开窗,部分窗户的上缘作弧形处理。建筑侧立面的形态不似中国传统建筑的单调,中部耸起的歇山顶达到侧立面构图中心的视觉效果。屋面脊兽形态怪异,屋脊正吻抬起下颚让正脊穿过却没有张嘴咬住正脊。中堆是两只明显被异化的龙正戏着果篮的形象。侧面穿破屋面、有雉堞趣味的突出部分,其檐下有西式的张开翅膀的飞狮雕塑,蹲伏在刻有几何图形的方石上。入口门廊的正脊上,塑起了一块具有道教特色的扇形镇妖镜面装饰。在山墙面封檐板下有挡尖(悬鱼)装饰。大平台的侧面以石刻的方式来表现近似于斗淼男蜗蟆
正面檐廊的檐部利用了形似斗淼慕峁菇行承托,而其余部分的檐下则是在与开间对应的墙壁上,伸出倒三角形斜撑来托住挑檐桁,正面二层部分的三角形斜撑外形较为平实,仅做了简单的弧形处理,一层部分的斜撑则是结合了各种动物的形态进行了雕饰,并且两个一组托两升,以升托住檐桁。
2.2懋德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展览馆)
老图书馆,1926年竣工,为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所捐建。两层楼,作为图书馆及博物馆使用。同怀德堂遥相呼应,也利用了通风层做成了一宽大平台。采用H形对称平面,中部向后侧拉长,形成了两个较小的内院空间。(图3)
三组歇山顶相交纵横相交,主体屋面为重檐歇山顶,入口门廊屋顶与披檐连接一体。屋顶轮廓较为平缓;房屋二层中部房屋采用带天窗架的梯形屋架,两端之间采用三角形屋架,该部分屋架下弦兼做二层楼盖梁,三层部分房屋采用三角形屋架。懋德堂虽建成于 1926 年,但用中庭室内空间的构思在 1912 年的初始设计方案中就已初步形成,可以算得上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早的中庭建筑。
室内为以长边为主入口的横向巴西利卡式的宽敞大厅,被纵向的柱子分割成三个长条形空间,大厅中部通高跨度大,两侧低矮跨度小作拱形券,其上有二层内围廊。中厅通过侧高窗采光,贯通空间的构架形式直接进行了展示。二层回廊空间中则有连续的半圆拱券,室内的柱头上刻着张开双翅的拟人猫头鹰石质浮雕,具有罗马风时期教堂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而在这种柱头之上却中西合璧地顶着硕大的木制中国雀替。局部二层通过回廊与木梯相互联系,A字形屋架直接落在柱子上。得益于西式的各种不同的开窗位置(老虎窗,高侧窗)室内空间光影非常丰富。
与怀德堂不同的是没有了烟囱在屋面上的穿插,而主入口的两根大圆红柱、柱基石、檐下的穿插枋及檐翼的起翘与其保持了一致。正立面上既有竖向长条窗户,也有横向长条窗户,窗户没有了曲线的变化。门廊檐口采用的是“破唐风”的处理方式,波浪较为平缓。门廊屋脊有中堆,两只以尾相对的脊兽几乎占据整个正脊,主体的屋脊中堆是二龙戏珠的形象,屋顶上的鸱吻都将下颚放置于正脊之上而并未咬住。侧立面在北端设置了入口,南端用墙封闭并装饰成牌坊的形式。平台侧面有做斗硌式的雕刻装饰。
挑檐部的承重,构造上设置了对固定于墙上的三角形撑砩戏胖昧蕉妨缴支撑起内侧的一根挑檐桁,一对曲形挑梁穿墙而出,以斗口为支点托住第二个恚通过两升支起外侧的挑檐桁(图4)。
3、总结
华西坝近代建筑西方建筑师对中国古建筑学习认知之后的融合性模仿。大部分的构造做法是以传统做法为基础的。然而西方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中元素的模仿、日本建筑表现手法在其中的混用,是建筑师对东方建筑风格同一性、表面化的理解。不可否定的是西方建筑师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是系统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即使各种构件发生了形变,却与材料相适应,并且尺度与比例所体现出的受力状况也是较为合理的。这些对今后仿古建筑构造做法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现代仿古建筑的构件一定要准确表达文化内涵,并且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内部不可见的构造做法应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哈尔滨到处充满了西方的味道,这里的建筑颇具西方韵味。哈尔滨现存的老建筑有四百多处,包括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的建筑形式。其包括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方元素的建筑,使人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1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1.1自然环境条件
哈尔滨冬天的户外气温偏低,要保证大楼内部的正常气温,必须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通过对墙体和房顶进行加厚,并减小开窗面积,从而使得哈尔滨现代的建筑形态“以实为主”。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地缩短墙体的长度,降低热量损失;在颜色方面,以黄白为主要色调,使人感到温暖。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北部的传统风格。
1.2物质技术条件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获取建筑用的木材非常方便。但哈尔滨市和周边的石材资源匮乏,哈尔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石材的较少。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砖,由于与其他建材相比,它的生产和运送更容易、成本更低、建造更容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市内出现,但钢筋混凝土框架多作为结构,隔断墙多为砖砌。
1.3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来说,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主要因素,但哈尔滨是个特例。近代以来,受历史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落。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西方文化。中东铁路尚未修建时,哈尔滨地区人口在五千以内,而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户籍登记时已有44576人,中国28338人、俄国15579人[1]。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了哈尔滨地区建筑需求的扩大,俄籍人口占比的增长促进了俄国建筑风格的盛行。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城市建筑风格。
2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特征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样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及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在中国其他城市很少见的。哈尔滨的“中西合璧”建筑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显得更为典型。归纳起来,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新艺术风格建筑
新艺术风格是古典建筑从装饰出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开端,倾向于自然与有机主义。然而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艺术风格的发展并不完全,持续时间短,落成建筑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该风格建筑的重要意义,其与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相对。哈尔滨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量较大是这一转折的重要见证,与欧洲新艺术风格建筑相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系统性公共建筑群落。新艺术风格是当时建筑的流行趋势,但流行时间较短,且影响力有限,此时欧洲旧有城市建筑风格已定型,且更新困难,持续时间较短,这使得世界范围内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较少。而哈尔滨的形成时间与新艺术风格流行时间基本一致,巧合之下成为唯一系统的、以新艺术风格修建公共建筑群的城市,即使是在新艺术之都的里加,群组形态的大型建筑同样难寻。“城市”本身包含两方面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2]。哈尔滨是典型的先城后市,即先有规划后有商业人口聚集。如哈尔滨市南岗区就是以新艺术风格行政建筑为主的“城”区,道里区是以折衷主义的商业建筑为主的“市”区,在这一时期行政及城市基础功能建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为哈尔滨火车站,如图1所示。哈尔滨火车站建成于1903年,设计方案由基特维奇于俄国圣彼得堡完成。建筑整体无论是顶部还是外立面都不存在平面,各方向的平面都被竖向穿插的三个突出的装饰柱打破。当时十分新潮的玻璃幕墙嵌在正门上方,车站的正面造型、顶部线条、玻璃幕墙、台阶、铁艺装饰、站名等都是曲线形式,但自法国传播的新艺术风格经过俄国的中转,再加上服务于公众的修建目的,使得哈尔滨火车站的曲线弧度变化的更为克制,区别于米拉公寓等小型居住类建筑。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构成了哈尔滨的城市雏形,新艺术建筑的发展在西方终止后,在受中国文化圈保护的哈尔滨城市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延续性,且仍有少量新增。新艺术风格元素已经成为城市建筑风格的源头,简化后的新艺术风格凭借符号化的植物铁艺栏杆、特殊造型浮雕、曲线运用等装饰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2.2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在局部上继承古典建筑风格,而整体上却是拼凑形成的新建筑形式,成为1920—1932年哈尔滨建筑流行的主要形式。1920年之前折衷主义建筑虽然在哈尔滨的数量仍然较多,但因其流行时间较长且没有统一明确的风格特点在欧洲已呈衰落态势。俄国人也更倾向于代表最新文化取向的新艺术风格,道里区中国大街上的商业建筑大多数属于此风格。1920年后诸多折衷主义建筑根据融合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西—西”融合模式及“中—西”融合模式两种类型(如图2)[3]。“西—西”模式指的是同一建筑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西方建筑风格。“中—西”融合模式中又包含了两种情况,即使用西方的新式建筑材料,但完全参照中国古典建筑外形的仿古式建筑,以及融合了源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区域建筑风格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
2.3仿古式建筑
1920年,城区公共建筑修建大体完成,市区商业建筑修建成为重点,中国人聚居的道外区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核心。仿古式建筑的代表为建成于1929年的哈尔滨文庙。文庙中的正殿大成殿采用古代建筑等级中的最高规制,正面横阔十一开间,顶部为重檐庑殿顶,其规制可比故宫太和殿。此外,哈尔滨文庙也是表现国家精神的仿古式建筑[4]。哈尔滨文庙的修建,以尊孔、复兴传统文化为目的,采用水泥、水磨石等新材料替代了传统材料。建筑主要材料的替换并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这个时代出现使用新材料修建的仿古式建筑,是朝代更迭、外域文化冲击影响的缩影,即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及恢复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
2.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式开始于13世纪末期的意大利,15~16世纪的成就最显著,在西欧占有主导地位,到了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其风格是采用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构图法则。下段为基座层,常以连续的腰线与上面分割;中段或以完整的柱式,或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上段为檐壁和屋顶,檐壁常以生动的枝繁叶茂的植物浮雕花饰和扦格石作为装饰,屋顶则是孟莎式双折坡顶,并配以异形的老虎窗,组成阁楼层。方底穹顶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不过穹顶不像拜占庭式那样半遮半掩。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
2.5中华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是17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建筑奢华,充满了浪漫气息。它具有浓厚的颜色、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工。其特征为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与雕琢,经常使用交错的曲线和卵形的空间。这种艺术形式在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乃至文艺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19年代末期,由于中东铁路开通,松花江开通,大量外资和外资纷纷涌来,使得此地很快发展为远东大都市。那时,在哈尔滨南岗区、中东铁路线以西的道里地区,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和自由派等艺术形式相继涌现。2.5.1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形成原因华商群体在傅家店修建了大量四合院式平面布局、西洋风格外立面的二至四层商业建筑,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命名为“中华巴洛克”[4]。修建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商号有两种类型:一是老鼎丰、亨得利一类江浙连锁商号开设的分号;二是武百祥为代表闯关东移民者创建的同记等本土兴起的商号[5]。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于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被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但是,这种对于中华巴洛克式建筑产生原因的观点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第一,存在于南岗、道里两区的巴洛克式建筑数量极少,且不具备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巴洛克式建筑秋林公司中的穹顶(如图3)与中华巴洛克建筑顶部结构女儿墙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如图4),效仿的可能性较低。第二,此类建筑并非突然产生于哈尔滨地区,其中巴洛克元素的来源存在一定原因。根据当时哈尔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1)浙江商人将园林中存在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带入;(2)哈尔滨华商代表武百祥等人曾出访欧洲多国,见证过巴洛克式建筑的实例,进而在其修建的建筑中部分照搬;(3)澳门、广州十三行等地区在18世纪出现的相似形式商业建筑,经由民间渠道传播。其中(3)的可能性较高,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立面上方装饰复杂的女儿墙(如图5)及外立面浮雕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已经在岭南民用巴洛克风格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如图6)。2.5.2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哈尔滨道外区拥有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道外区原名傅家店,傅家店的商业建筑选择巴洛克风格构成街区,而并未效仿距离更近的新艺术建筑风格,仅阳台外部卷曲的铁艺栏杆暗示了新艺术元素的融入(如图7),这可能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即巴洛克风格与商业建筑尤其是民间商业建筑契合度较高,这源于整体效果、装饰技法与思想接受程度三方面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具有难以替代的特殊之处,由于气候原因两地的建筑结构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岭南地区体现出巴洛克式特征的建筑多为竖长结构、拥有遮阳、遮雨门廊的“骑楼”形式,哈尔滨地区结合北方寒地民居的建造习惯,采用四合院式的平面结构形成了院落式的“圈楼”,并且更多地借鉴东宫等俄国巴洛克建筑的门、窗口沿位置装饰与顶部雕塑的特点。此外,与雕塑结合是巴洛克建筑装饰手法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上的浮雕与屋檐等部位的灰雕(如图8)与巴洛克建筑中的浮雕装饰手法极其相似,这为中国工匠的模仿提供了可能,而来源于欧洲建筑的抹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两者的相似性,形成了在细部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的特点。无论是岭南融入巴洛克形式的民间商业建筑,还是傅家店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修建中都只有工匠的存在,而没有建筑师的身影,这种民间巴洛克建筑与系统学习过西方建筑体系的建筑师所修建的折衷式巴洛克作品是有区别的。
3结语
多样性作为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点,是对现象的如实复述,但不是问题的根源。“植入”是哈尔滨近代建筑西化倾向的根源,“折衷”体现出古典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时期的特点,同时充当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冲撞之间的缓冲,整体建筑风格发展趋势是从纯粹植入到自我特色的初步形成。建筑是跌宕起伏历史的实物见证者,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代各地方的实力对比及思想观念变化,但只要文化传承不断,都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融入本土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薛连举.哈尔滨人口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49.
[2]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王岩,刘大平,陆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J].华中建筑,2006(11):185-188.
后来,张謇为了便于向来宾介绍通师,便请日籍教师木造高俊测绘通师平面图,却少个帮手,于是这名会计便推荐了孙支夏。哪知测绘尚未结束,木造突然自杀身亡,张謇为无人继续感到焦急,此时孙支夏毛遂自荐,原来他在给木造当助手时,已暗自学会一些测绘方法。可喜的是,孙支夏的通师平面全图得到了来宾的赞赏,张謇便破格招收孙支夏入学,把他编入本科丁班学习。
次年,测绘科开学,孙支夏便转入测绘科,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又进入土木工科,同样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此,孙支夏开始了他的建筑设计生涯。
1904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成,它的设计者正是孙支夏,此时,孙支夏才22岁。设计时,孙支夏将天然、历史和美术的思想汇为一体,博物苑内既有园林,又有风貌各异、引人入胜的馆室,将中西风格融为一体,其建筑和布局都颇有风格。民国后,张謇将博物苑作为向国内外展示南通地方事业兴旺发展的窗口。
1938年3月,南通博物苑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马厩,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如今现存的南馆、中馆、北馆和其他旧迹,仍然可以找寻到孙支夏设计的建筑和总体布局的轮廓。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5年,钟楼建成,它不仅是南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孙支夏的代表作之一。钟楼是孙支夏参照英国著名的伦敦大钟楼的轮廓而设计,径18尺,高78尺,共六层。底层四面设有弧圈门,南向和北向的门与谯楼门都在通向州衙改建的县署的直线上;第二层四面设窗,可供居用;第三层安置巨型机械钟,四面朝外均有径一丈的钟面;第四层设一门,通向外回廊,可监报火警;第五层为气楼,四周都有透气的百叶窗;顶层为一小平台,中竖一旗杆。在当时,钟楼是南通所建的最高建筑。
1914年12月,孙支夏钟楼设计完成,开始动工,次年4月,钟楼顺利竣工。钟楼的建成不仅仅是孙支夏建筑事业的里程碑,对于南通来说,它宣告了近代文明在南通开始发展。
同年,孙支夏为张謇设计了濠南别业,是南通城区最早的一座私人住宅。濠南别业建于1914年,位于博物苑西侧,为融园林和住宅为一体的建筑群落,主体建筑为英式洋楼,高达四层,坐北朝南,主楼南部底、二、三层的东西南三面有回廊,回廊的立柱间筑连拱,南面还有月台突出,北部的每层东西北三面都有窗户向外,上用红砖作卷成拱为饰,增添了濠南别业的西洋风味。孙支夏在设计时参考了北京农事试验场供慈禧太后休息的畅观楼,设计之初,孙支夏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地处濠河南岸边,如何处理好大门向北的问题;二是沿河建筑,如何才能防潮。
孙支夏以其才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并且还有创造性的发挥。他选择在濠南别业主楼南北两向均设了各具特色的台阶和主门;防潮问题上,孙支夏另加了一层较低的底层,亦可作西式建筑地下室的作用,又使得主楼更具气势。另外,濠南别业的屋顶以铁皮瓦楞为材料,辟有气窗,可住人或置物。因其设计新型,结构典雅,被作为中国近代吸收西方建筑艺术的典型作品,编进《中国建筑史》。
回忆叔祖父,孙模说,孙支夏经常会在早晨背着一个布包出门,他随意逛逛街道,看看南通城的建筑,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
濠河两岸,诸多知名建筑是有由孙支夏担任设计的,除去南通博物院、南通图书馆、濠南别业、钟楼,还有更俗剧院、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医院、商业学校、五公园等等。这其中,百年更俗有其特殊的意义。
1919年,南通伶工学社创办,与此同时,位于桃坞路西端的更俗剧场也在加速筹建中,张謇将建造事宜交付给了孙支夏和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孙支夏负责设计,欧阳予倩负责审定。剧场仿上海新舞台设计,外形呈马蹄形,半月拱式大门迎马路朝南,北面又有三个半月拱式门组成第二道门,以此通入剧场。剧场由观众厅、舞台、四合院、演员宿舍和梅欧阁等组成,剧场平面呈扇形,设三道天桥以布置布景,并设三大幕道,后有化妆间;观众厅分上下两层,1200个座位;舞台宽大,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梅欧阁”设在门厅中间,以此纪念梅兰芳、欧阳予倩两位大师在南通的合作演出。
更俗剧场的建成,带动了南濠河向桃坞路一带的发展,标志着南通城市规划的发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更俗剧院抽掉了内部楼厅原有的支柱,改为现代结构,屋架等继续保留使用,剧院至今仍是南通重要的剧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更俗剧院的建成给伶工学社的学员提供了实验演出的好场地,孙支夏还为学社设计了社舍,包括办公室、教室、运动场、小剧场……无不具备。
在南通城建设过程中,张謇发现许多具有开发优势的地段,常常因交通不便而难以开发,实足憾事,于是决定建桥,这一任务又落在了孙支夏的身上。1920年,“淮南第一长桥”——跃龙桥建成。这座桥长87米,宽14米的简支木梁结构桥,桥下有13个环洞,桥面设有车行道、人行道,远视如长龙卧波,是解放前南通最长的一座桥。后来,桥体木梁腐朽,便改窄了桥面,继而又缩短,1987年,跃龙桥所在路建路,桥也因此被废。
跃龙路建成后,桃坞路一带发展迅速,旧城变得紧狭,于是张謇等人便决定在桃坞路一带建设新的城市中心。1921年,总商会大厦在桃坞路落成,由此又迈开了新市中心建设的步伐。孙支夏在设计时,将会议大厅和门厅居中,办公楼居于两侧,整齐对称。门厅进入处用四根20余米高的希腊式廊柱直支门顶,门厅后是个在远处即可望到的大圆屋顶,雄壮而高朗。孙支夏的该设计超过了当时上海总商会的规模,是南通解放前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并被《中国建筑史》编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