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7: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族与历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1-01
前言
地名的形成不仅仅是为了对某一地点进行命名,还包含了该地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很多地名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更名、雅化等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反映出当地在某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民族语言对历史文化和地名研究所具有的价值
1.能够发现蕴含在地名中的历史故事
民族语言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地名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寻找出当地历史文化。例如新疆中的呼图壁,该地名不是新疆范围内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不是汉语,而是满语。呼图在满语中的含义为鬼,而壁在满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为有,该地方主要是指有鬼的地方[1]。该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锡伯人本身所使用的语言为满语,其奉旨来到新疆伊犁驻守,当途径乌鲁木齐西部较为荒凉的地带时,由于当地风大、坟多,并伴随着很多动物的鸣叫,使锡伯官兵彻夜未眠,所以便给此地命名为呼图壁,主要是指该地有鬼。而在军队离开之后,当地人们并不了解满语所表达的含义,便也将此地一直呼作为呼图壁。该地名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名,但其不仅反映了锡伯族西迁的历史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当地在当时的生态信息,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此外,除了呼图壁,还有很多城市的地名都与民族语言有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呼和浩特,其在蒙古语中所表达的含义是蓝色的城,也可以称之为青城,该名字的由来主要是指当时该地位于大青山,表明从最初该地一直为蒙古人的游牧之地。
2.能够反应出当地的自然生态情况
地名的由来有很多种形式,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给所在地起名也是地名重要的起源方式之一,人们通常会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对其所生活的地方进行命名,通过利用民族语言对地名进行研究,能够清楚了解到当时该地的自然生态情况。例如乌鲁木齐,该名字在蒙古语中所表达的含义主要是指肥沃的牧场,虽然在现在其已经成为了新疆的省会,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城市,但是在几百年前该地还依然是一片草原[2]。还比如吉林省的和龙,该名字在满语中的含义为山谷,由此能够推断出当初和龙是位于长白山中的山谷。除了这些地名能够用民族语言对其进行翻译之外,还有一些地名如果想要明确其在民族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应当熟悉并掌握相关的音韵知识,才能够破译出来。如鲁克沁、吐鲁番等,鲁克沁应被称为鲁陈,而吐鲁番则被称为吐蕃,这些地名的读音主要是因为音节入声尾发生了脱落,导致音节变短而使读音发生了变化,转音成为了其他地名。因此,在翻译这些地名时应当以音韵学为基础,才能够了解到其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民族语言对历史文化和地名研究的启示
1.民族语言对历史地理研究的启示
很多地名经过民族语言表述以后,在含义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宁古塔,宁古在满语中所表达的含义为六,而其本身地名单词为ninggute,该词所表达的含义为六个,而汉族利用自身的语言将其音转译成为宁古塔。虽然最开始此地的含义为六个塔,但实则没有,其相传清皇族有六人来到此地居住而得此名。因此,在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地理文化时应当先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才能够使地理的研究和考证更为精准。很多地名除了是少数民族语言直接音译过来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少数民族自身独有的特殊文化而产生的。这种形式地名多见于北京,如、XX营等。
研究地名领域的学者,不仅要重视民族语言和地名之间的关系,还应当将其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口语和语言学等领域当中。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还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甚至保存有一个地方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发生的事件等,利用民族语言对其进行解释能够充分反映地名背后的故事,对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的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
2.民族语言对地名工作的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便需要对新开发的城区和街道进行命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地名进行保护,对地名工作所产生的启示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当重视民族语言所形成的地名。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当中应当重视利用民族所产生的地名,特别是在一些各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如北京,该地中的地名由民族语言而形成的地名已经很少了,但就是这些具有特色的地名体现出了北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其次,地名不应该随便被改变而失去其原本的含义[3]。对地名进行更改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其进行简化和雅化,其应当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而发生改变,而不是根据人们的意愿随意对其进行更改,否则将会使其失去地名原本的含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后进行地名工作时,应当尽量保留地名所表达的本身含义,不应对其进行过多的更改。
总结
总之,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之上生活着很多民族,不同民族语言都能够对地名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要想能够对地名有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先了解当地民族的语言,根据民族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研究地名形成的历程和其所表达的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并且了解我国历史地名形成的规律,还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地名工作,使所产生的地名符合我国民族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我国民族高校主要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知识基础和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甚至或差别很大,这往往使各民族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如何在民族高校倡导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的观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寻找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语言、习俗、信仰和所处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主体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组成了一个代表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形态之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理念和改革运动,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进也是中国民族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中国语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强调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
多元文化理解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价值观念,培养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华的意识,寻找相互理解与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个民族的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对不同民族交流的认知,对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特点接纳的正面情感以及对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引导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接纳。
二、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基础较差,认识水平低,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加之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困难家庭,心理压力大,沟通能力差,进入大学与其他同学交往存在困难,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交往面狭窄,面临被孤立的危险。因此,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民族和谐发展意识尤为重要。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是指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关注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相互尊重对方的民族特点,促进正常交往和共同发展。倡导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其自我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克服民族意识中的狭隘性和排他性等消极因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民族高校通过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深入思考少数民族自身、民族与民族、民族与社会、民族与自然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民族大学生懂得民族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共同、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可以完善民族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各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去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价值观。要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倡导彼此宽容和友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些都有利于减少各族学生间的一些误解与纠纷,使大学生活更加和谐。
3、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传统、语言、文化、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一刀切”,强调原则性、规范性,常常把主流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强调主导性、灌输性和强制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民族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从民族认同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主要途径
1、要加强民族观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应具有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还可以开设《民族学概论》、《民族政策概论》课程,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普及党的民族政策,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通过民族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带来的隐患。其次,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还较落后,加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使民族差别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们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再次,教育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协助,才能共同进步。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国家的稳定统一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
2、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人们不但要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不能妄自菲薄,要认同并发扬自身优良的文化传统。民族高校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首先,在民族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上岗前必须系统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养成尊重和理解民族学生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信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剂、软化剂,其目的是要他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再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点是消除不理解和误解,增进大学生理解的能力和品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鼓励大学生掌握多元的民族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民族意识,从而使其与其他民族或群体和谐、愉快的交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础上,应具有针对性。首先应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其次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使其大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体验不同文化魅力,共同传承、弘扬、发展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体现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
3、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调查显示,文化对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影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当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时,总会谨慎对待,或产生心理距离和排他反应,文化之间各自保留的价值观和文化沟通上的障碍,是民族隔阂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成为必需。首先,开设多门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尊重其他民族。比如通过开设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课程,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也使他们更深层面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有利于他们在本民族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民族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各民族学生进行积极正常的交往。让他们通过接触,发现和学习彼此的优势和特点,在认知上逐步消除隔阂、偏见、歧视,使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成为共识,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抛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狭隘观念,而以“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汇;最后,积极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去民族地区参观考察,让其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了解,而且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高校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积累知识和本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贡献。
(注: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2JDSZ3065)。)
【参考文献】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徐杰舜: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一、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实施产业化的理论探索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能自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其产业化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贵州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一个悠久的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滋养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渗透和作用与贵州各地域人们的风俗和行为习惯,客观上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以及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客观实在性、组织系统性、历史继承性、要素层次性、发展动态性等特征。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将“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2]。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过程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类似。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生产力,并通过物化过程,具有了文化的物质化特征,从而对生产力产生重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了民族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学技术、生产与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等方面,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主要是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民族文化资源化的产业化过程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具备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客观上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部分,是生产贵州民族文化产品、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的一种生产能力,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一系列的苗族蜡染、扎染、刺绣等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产品一直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备受客户青睐。随着当今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完善,贵州民族地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相互融合,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与利用,将不断促进贵州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将使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化生产成为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中,作用日益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作为文化生产力,突出了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文化生产力包含了知识经济,并给经济系统注入了文化因素,只是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内涵予以扩充和不断深化。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既有科学、技术和智力因素,也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观念、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习俗爱好等人文因素,是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与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是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在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生产力的价值。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网络传媒环境下的现代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客观上也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以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千百年来举行的节日庆典、宗教、文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都是富有特色的世界稀缺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富有绮丽多彩的魅力。近年来,贵州不少文化企业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圈,如借助民族故事、传说来进行卡通动画、电影电视等的设计和播放等,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化企业正在贵州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不断扶持与自身不断努力下,逐渐有效地探索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佳捷径,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以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为基础,有重点地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研究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开发和推介模式与传播策略,充分地发挥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重要作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产业化的经济运行,直接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效益。因为文化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成果。在产业化条件下转换为经济资本,具有与经济资本相同的功能。以如2013年上半年,贵州贵阳金黔在线网站推出了《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系列动画集》,就是充分汲取贵州民族民间传说优质内涵,组织专业人士认真展开对文化资源的转换工作。该团队通过挖掘贵州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独辟曲径地从动画形象、音像效果以及动态音乐表现形式来凸显贵州民族文化主题,将贵州民族性与地域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角色对白、美术造型、动画配乐和音乐风格等诸多方面赋子动画作品鲜明的贵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质。通过艺术设计,运用现代文化创意和表现手法,将其重新交错融合后脱颖而出,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包含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间系列传说动画片,这些人物形象饱满,画质优美的动画片,令人喜闻乐见,通过网络传播,让人们来解读远古贵州和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网络好评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地开发、整合、创新并形成经济资本,是一个漫长与曲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与实践过程。通过民族文化资本所获得的利润是与持有者说掌握得客观形态资本是成为正比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21世纪的竞争将不单纯是军事与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化为文化竞争。因此,充分利用文化资本来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运用文化资源必须是思想文化与资本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我国是由多族群(民族)构成的以中华民族为一体的数元文化兼收并蓄、和谐相融的国家,在源远流长历史江河中,各民族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各具风格特点的传统体育。我国一直把发掘、保护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战略,而在目前四川省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应用力度的政策背景下,作为藏羌民族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中称简称为“阿坝州”)如何把传统体育文化的族群性、地域性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就格外地显得意义重大。
一、阿坝州具备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邻青甘紧挨绵德,东切成都,南接雅安,与省触壤,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15个民族,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通过体育艺术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所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也意味着其体育文化资源丰富。阿坝州实施“基础驱动”拓宽体育文化活动场馆设施,加强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环境,重点抓好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在北京奥运会后,阿坝州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州文化体育广场、州体育馆等,并提供体育健身特别是藏羌传统体育项目的服务,逐步恢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产业标志。2011年,总投资20亿元的茂县九顶山国际滑雪场一期工程顺利开展。近年来,汶川、茂县、小金、黑水等县开展了登山、滑雪、攀冰、山地越野、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增加体育产业附加值。探索户外运动规范有序的管理方式,认真受理攀登山峰活动行政许可,加强登山等高危体育运动监管,促进体育产业健康科学规范发展[1]。
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保持社会稳定
阿坝州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利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袭。通过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和比赛,能增强人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使人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发展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政经文教等融为一体,并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不绝,表现在民族共同的国家、信念与心理等认知上。精神范畴的民族体育文化依附于肢体语言和其它载体形成一种促进内部同化的合力,为族群成员的、人生价值、美丑善恶等意识形态涂上相似的底色观点、理念,大致相同的思维习惯为族群的认同、趋同提供了内环境条件,有利于调和民族关系。共同利益促进了各族群文化的整合与凝聚,基于是平等互助、团结求同理念的中华文化思想是民族融合的调和器,一直到今天都表现着强大的力量和积极的意义。
三、根据阿坝州实际情况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符合阿坝州实际,也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体现。辖区内有着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民族式摔跤、草球、押加、珍珠球、马术、推杆、锅庄等项目。居住在辖区内的居民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日,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如藏族的民族体育项目马术运动对于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壤塘县的藏族群众尤为喜爱,他们通常利用在一些传统民族节庆日,举行一些官方或民间的比赛[1]。羌族的民族体育常与宗教祭祀活动相伴而行,有教导本族人了解、遵循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后来演变成在传统庙会或宗教活动举行当中,使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人们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本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开展民族体育,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能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加强本地区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发展社会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2]。
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近年来,体育旅游以其内涵丰富、生动趣味、体验刺激的特点在满足现代人多层面旅游需求,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紧邻成都平原,辖13县。境内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大草原、达古冰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游和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情,是自驾游、陡步、登山、滑雪、探险、攀冰等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上佳去处。适当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驱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文化体系构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社会活动不能脱离经济利益而寻求纯粹的精神需求,后者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应该尊重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通过合理开发民族体育的商业价值,努力改造民生。
五、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利于阿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全面深入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经文化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华复兴梦想实现的进程,当地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有丰富内涵的藏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时代感,振奋着各族人民积极开拓创新的优秀精神,同时,也起着维系民族情感的作用。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儒、道、释等多种文化思想的结合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通过各民族间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从而加深、增进感情,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实现民族大团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与自然的竞争意识很强,因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相对缺乏,而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少数民族集会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方式下展示优秀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为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提供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尺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体育竞争公平,在竞技比赛中,要求将诚信,反对弄虚作假,零容忍于欺骗诈骗行为[2]。
六、结语
大力推进和扶助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必然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体育・健康阿坝”的需要。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底蕴的体育文化形态,民族体育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而且,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是建立各民族和谐关系的剂,是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助推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剂。(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类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SA003),阿坝师专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SA09-11)。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及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应该当仁不让,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是紧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实践与社会参与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一)人才培养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态的人文历史论文,文化形式与文化空间只有在传承发展中才能保证其鲜活的生命力。”[3]根据这一特点,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之外,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而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这些影响是深刻持久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有可能选择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添砖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问题时,一般可以通过如下形式:其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在相近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课程,培养能够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人才;其二,开设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
另外,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可以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广大的学生到民间采风,积极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极其重要的。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等现实馆藏外,还有虚拟馆藏,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通讯设备共享馆外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图书馆拥有的场地、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传的平台。
(三)科研创新优势
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也是高素质人才的云集之地,长期以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一直笔耕不辍,申报科研项目,积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其他部门难以媲美的。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人文历史论文,这样,无形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地方高校经费稳定,组织有序,往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有一定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同时也培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级别,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潮州市可以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城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潮文化的灵魂。潮州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歌册、潮州菜烹饪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枫溪瓷烧制技艺、茶艺、潮州剪纸……,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项目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紧迫。韩山师范学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拥有其它部门不可比拟的优势,作者拟以此高校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韩山师范学院于2011年设置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枫溪瓷烧制技艺)、雕塑艺术设计(潮州木雕)、服装设计(潮绣)、烹饪工艺与营养(潮州菜烹饪技艺)。其中前三个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最后一个是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专业的设置以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基础,针对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缺乏的状况,学院在师资力量充足、各种条件都已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置这几个专业,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方案”申报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举措,不仅是为自身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也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地方文化产业人文历史论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的有效途径。
(二)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韩山师范学院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很早就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类的课程。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潮州剪纸》、《潮州木雕》等课程;音乐学专业开设《潮州音乐》、《潮剧欣赏》等课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开设《潮菜制作技术》、《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开设《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受学生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意识,从而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机构,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设立“潮学研究所”,定位为学校直属科研机构。2008年,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学研究院”,并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创建的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民间学术团体)合办了大型学术刊物——《潮学研究》。可以说,韩山师范学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如《潮汕民间剪纸的普查和抢救》、《地域文化与潮州民间剪纸》、《正字戏文献抢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从事潮汕民间剪纸、正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课题研究,出版发表了大批相关的论文及著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积极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例如:2003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2006年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地方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几十年来,韩山师范学院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发挥社团作用,传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山师范学院的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重要阵地。于1987年创建的潮风学社,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经常组织社员开展民俗采风、义教、民俗征文比赛等活动人文历史论文,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平台;茶艺表演队成立于2008年,社团虽然年轻,但是表现不俗。2010年,我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老师的带领下,在亚运会、亚残运会上为世界各地来宾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艺服务等,展现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剧”是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它将潮剧与动漫完美结合,为潮剧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剧,喜爱潮剧。后在此基础上成立潮动画工作室,现在仍孜孜不倦地为潮剧和潮州童谣的传播作努力。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应该主动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义务,不遗余力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力量,同时,也不断地在此过程中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彰显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 ,Huang Jing-zhong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该文是2013年伊犁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NO:JG201238):《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专题化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宗永平(1965.11-),男,浙江义乌人,硕士,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新疆高等学校开设的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2008年开始,根据新疆教育厅思政处的要求,新疆多数高校开始逐步实施专题化教学,几年来,经过多轮专题化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专题化教学在《教程》课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
一、《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取得的成绩
(一)专题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问题
现行的《教程》课不仅涵盖新疆“三史”即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史的内容,还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内容以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内容,加上绪论和结束语,共有12个部分内容。由于教材教学内容多,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节假日、学生劳动以及特殊假期等情况,经常造成教师完不成教材内容的情况;该课程总课时为54课时,有的高校调减到了36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还要安排实践教学等教学活动,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专题化教学较好地缓解了“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将原来的12个部分内容整合为几个大的专题,突出讲授重点难点知识,通过以点带面,着重解决学生在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方面存在困惑和疑难问题。比如:将教材中的第一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第三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这三章内整合为“新疆三史”这一大的专题,着重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这样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解疑答难,而且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专题化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教师集体备课、合作授课以及自身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
由于《教程》课程的公共性,教学班级多,许多高校专职教师不足,因而出现了许多从事《教程》课教学的兼职教师,他们在短期内,凭个人之力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消化《教程》课内容具有较大难度,在教学质量上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总体不如专业教师。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注重了教师的集体备课和合作授课的作用,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合作授课等方式,围绕某个教学专题,凝练教学重难点,提供教学案例,交流教学技巧,提供教学经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了教师间教学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师对专题进行深入钻研,形成教师间的竞争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得入脑、入心,有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克服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不足的问题。
(三)专题化教学让“教”与“学”双主体得到了较好的展示与发挥
现行的《教程》课大多数是大班合堂授课,由于授课人数多,课程理论知识多,内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很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一般公共课学生逃课率较高。有些学生即使身在在教室,不是上课睡觉就是在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等。而专题化教学着重以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核心,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作为教师而言,专题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相关的教学案例,去消化热点和难点问题,想办法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寓教于乐,让课堂活跃起来,使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得到增强,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展示与发挥发挥。作为学生而言,专题化教学注重了学用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学生解决了许多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关系、民族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国家集中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也是教师必须予以正确回答的问题。
(四)专题化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对所教所学课程的科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提升
专题化教学一改过去简单的问答式作业,大多采取的是课程论文的方式或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更多地发现研究的兴趣点、有益于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而学生通过撰写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研究之中,使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能够得到较好地提升。
二、专题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专兼职教师之间、民汉教师之间、新老教师之间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呈现较大差距
从专兼职教师之间看,专职教师经过多年课堂教学的锻炼,对问题的理解把握比较到位,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而大多兼职教师较少涉及该领域教学,有的甚至是第一次从事课程教学,在专题讲授时往往拘泥于书本或课件,照本宣科者多,灵活运用的少,存在教学水平高低的位差。
从民汉教师之间看,现在学校要求民语教师全部使用汉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民语教师汉语水平呈现梯次差距,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未达到汉语思考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深入。而年轻的汉语教师由于授课经验缺乏,仅有授课热情,缺少教学的经验,也往往导致教学处于浅层次水平。
从新老教师之间看,新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知识储备较少,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从心现象。老教师教虽然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储备较多,但是多数拘泥于传统教学,排斥多媒体教学等情况,教学水平经常出现高高低低的现实差距。可以说在高校最受欢迎的教师是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但非议最多的也是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质量呈现较大差距。
(二)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民汉学生中间出现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现象,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结构和金字塔式结构现象。
由于专题化教学改变了教材原有的章节目顺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总结,但是随之而来,学生中产生了理解与记忆、教与学的矛盾。对汉语学生而言,由于习惯于传统思维,对公共政治课,抱着平时不用功努力学习,到时突击死背硬记过关心理。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存在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结构,即成绩优秀者少,不及格者少,中等成绩偏多现象。对民语学生而言,由于跟不上教师上课节奏,普遍反映在书中找不到所学内容,产生消极厌学现象,加之现行实行汉语授课,不少民语教师汉语出现表达能力局限,对问题理解不到位,教学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缺乏案例教学,新的教学信息接收滞后等情况,造成不少民语学生,对所学课程要么概括不到位,要么理解不深,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认为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导致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呈现学习成绩,学习兴趣金字塔式结构状况即上小(成绩优秀者少),下大(不及格者多)现象。
(三)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做到有机结合,存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轻课堂知识传授,轻实践教学等本末倒置现象。
专题化教学中,现在的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广泛使用PPT、视频、音频等,但是多数年轻教师产生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严重依赖性。有的教师把课件当做“电子黑板”,甚至是照本宣科;有的当做是播放器,随意播放视频资料,而忘记了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即在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忽略课堂知识传授的主要功能,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多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存在较少使用板书或没有板书习惯,即使板书也缺乏规范性,严肃性。遇到突发事件,如:遇到停电情况,不能有效组织学生正常教学,没有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导致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不断涌现。
(四)在实施专题化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滞后,难度较大,经费难以保证,实践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教程》课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仅仅书本知识的理论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实践教学成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新疆当地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土壤。但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滞后,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难度较大,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人数众多,安全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经费常常无法解决,往往导致教师不愿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实践教学,只能组织学生做一些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
三、专题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专题化教学的对策
1、在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
《教程》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各高校应当紧密联系本地实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端正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各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把教学的根本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加强专题化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抓住核心问题,通过教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可以说,对“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了解把握与否,是《教程》课最大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试金石。
2、在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上下功夫
《教程》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讲课有声有色,教学效果就好;有的教师由于词不达意,言不传情,因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说服力,需要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语言要新鲜活泼,富于激情,声情并茂,生动感人,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师还有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案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才可能使学生真懂、真信。
3、在教学的吸引力上下功夫
实施专题化教学,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应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观点。教师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努力做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问题,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为此要求教师要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下功夫、要在讲好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来进行授课,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讲得让他们信服,让学生真正感到《教程》课不是在空洞的说教,而是与他们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课程。
4、在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应当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并引起兴奋点和共鸣点。应当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问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把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心得体会以及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环节和方式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授之以渔。“晓之以理”,就是要把道理讲透彻,做到概念明确,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重点突出;“辅之以形”,就是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把无形的、虚的东西和有形的、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动之以情”,就是要调动师生双方的感情,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导之以行”,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授之以渔”,就是不仅应该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方法,即能力的培养。只要教学中情理相融、方法得当,《教程》课就一定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专题化教学的建议
1、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着重解决教学热点、难点等需要关注的新问题和尖锐问题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进修、自修、读书、思考、研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当前在《教程》课教学中应当着重解决教学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党的18大精神与新疆面临的风险挑战,二是,认真总结中央新疆工作会以来新理念新思路以及经验和教训,三是,围绕党的18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新疆实际,思考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应采取的措施迈上新台阶;四是,坚持把“一反两讲”(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新疆精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去;五是牢固树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稳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坚决制止三非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活动)。
2、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集体研讨专题化教学内容
教研室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前,召集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集体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突出主线,明确重点难点,集体编撰《教程》教学案例汇编,防止一些老师讲课中涉及案例的主观性随意性,通过集体备课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的答案。
3、发挥专兼职督导在督学督教中的作用,建立民汉教师结对子制度
应当充分发挥学校院系两级专兼职督导的作用,通过随机听课、现场检查,组织学生评教、进行座谈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对教学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树立先进典型,鞭策落后,推动教学观摩活动开展,积极发挥督导在督学、督教中的“检查、督促、指导、参谋”的作用,这样有助于督促教师自加压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对民族地区院校的实际,建立民汉教师结对子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学习,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总之,近年来新疆高校“教程”课专题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专题化教学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妥善加以解决,通过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题化教学的新路子,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一、让学生仿制古物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都习惯于拿着现成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虽然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但对它如何制作的过程,如何体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却感受不到,而且课堂展示一闪而过,对学生印象不深,针对这些弊端,在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学中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仿制文物。我给学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选材要求,剩下的就是学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我们的交件日期一般都是以一个月为准,因为有些文物需要埋在地下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逼真的程度。我们的学生先后仿制了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大汶口遗址模型、汉代画像砖、赵州桥、彩陶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观看影象资料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反映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写作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城市建设》,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骋,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让全校师生一览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学习观念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要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关键是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当然,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就要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中国数千年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仍是我们要继承的瑰宝,应试教育中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也因其合理的成分而受到西方教育学家的重视,再加上考试评价机制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应是对传统教育继承基础上的更新和补充,而不应该是彻底否定应试教育的走极端的“花架子”、形式主义。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一方面不断研究学习《历史课标》与教学大纲,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大胆尝试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现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谈出来供同行讨论
二、让学生仿制古物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都习惯于拿着现成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虽然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但对它如何制作的过程,如何体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却感受不到,而且课堂展示一闪而过,对学生印象不深,针对这些弊端,在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学中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仿制文物。我给学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选材要求,剩下的就是学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我们的交件日期一般都是以一个月为准,因为有些文物需要埋在地下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逼真的程度。我们的学生先后仿制了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大汶口遗址模型、汉代画像砖、赵州桥、彩陶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观看影象资料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反映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四、写作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城市建设》,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骋,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让全校师生一览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五、历史剧表演
道德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强调渗透德育,是为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夯实基础。进行德育,不仅仅要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更多的则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文明礼貌的教育;是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
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加以实践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课堂教学,深入挖掘历史学科内在的德育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德育素材。譬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这一单元讲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同时,能够加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在讲述中日战争的历史时,让学生观看电影《》中日军的暴行,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国不断复兴伟业的决心。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体现德育
1.比较教学法
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
2.情感教学法
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历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学生的情感态度在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对历史课学习的影响则更明显。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因素,只有重视学生情感,加强情感教学,通过多种途径激感的要素功能,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以和谐发展。
3.直观讲述法
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把英雄人物、壮阔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如:讲我们古代先进的科技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满怀自豪之情,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讲中国近代屈辱史时,义愤填膺、声泪俱下,语言悲愤、深沉、有力,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必须与时俱进,富国强兵,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历史学科课外教学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进行如下
活动:
1.开展“演讲比赛”
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自身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热爱,陶冶个人情操,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进历史,以史为鉴。
2.开展历史教具小论文撰写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撰写一些简单的历史小论文,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论文的撰写,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几年来我们在组建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撰写多篇高质量的历史论文。
3.研究本地地方志,培养热爱家乡、回报家乡意识
每个地方的地方志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教导学生学习本地历史,研究本地风俗、名人等能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能够更好培养学生回报家乡的热情。近些年来我们学校组织了靖江汤包文化社团、靖江讲经文化社团等一系列社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德育的学科,对历史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渗透品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思考,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兼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