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7: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区位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起源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根据其研究内容的差别,西方区位理论可以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一、传统区位理论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均是以所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体――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是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提出了实践经验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即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效应。他认为,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其与城市距离的远近而呈带状变化的由内向外的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每个圈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自己的耕作制度。杜能研究农业圈层现象的理论意义在于:他引入了运输成本作为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从而形成了农业区位论,为区位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显得突出起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未曾用过的概念,他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并完成了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使古典区位论,特别是工业区位论达到了一个顶峰。
(二)近代区位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逐渐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区位论的研究逐渐从以成本为重心偏向市场。区位理论即由古典区位理论演变为近代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于1933年在其博士论文《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从区位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和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城市是中心地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等级均匀分布关系。
中心地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区对其进行了检验。有学者在澳大利亚南部、美国华盛顿等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心地体系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放松中心地理论中严格的理论假设,探索不同消费水平、消费者行为和不均匀运输表面等条件下的中心地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正,进而取得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集中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的空间分布》一书。从经济区位的观点来看,他的区位理论是以最大利润原则代替韦伯的最低费用原则为特点,标志着区位论研究从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引入成本和需求两个空间变数。同时,廖什也发现最佳区位问题不能只考虑单个厂商,还要考虑到厂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问题的复杂化使区位系统的平衡不能再用图解的方式来表达,而只能以一个实际上可能不易求解的方程式系统来表达。总之,市场网络的分异和排列由多个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由这种市场网络按经济原则排列所形成经济分布空间的等级序列,廖什称之为“经济景观”。
二、传统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过渡
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指二战以前对单一企业或工厂和城市区位的研究,这无疑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以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理论为基础;它的分析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和静态的;它只注重运输费用或劳动力费用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政策等的作用。
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到三十年代,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加剧。为了缓和地区性结构矛盾,各国都开始注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
帕兰德对工厂区位和市场区域进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位论及市场地区范围问题的经济学家。美国学者胡佛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位结构,他还以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区位布局问题;艾萨德在《区位和空间经济》一书中阐述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原则;亚罗索提出地租区位论,认为地租决定着城市产业布局,得出城市的同心圆理论。
纵观区位理论的演化,可以看出,区位理论是通过不断放宽假设条件,同时将各个理论与其他学科和现实问题相联系、融合而发展的过程。
三、现代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二战后的十几年,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了几乎所有的国家,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区位论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进行了广泛地合作,促进了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应用的区域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部门的扩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了考虑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即现代区位理论。
【中图分类号】G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55-01
引言
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问这样一个问题:“这门课有学了什么用?”这表明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和选择性,或者说更强的功利性,如何吸引学生让其目光转移到课程本身成为高质量教学的一个前提。而在一些课程教学中,学生面对传统的理论+案例式教学法很难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不好。
1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最早由杜威提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获得问题后通过收集信息、归纳整理、分析总结的过程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这种主动的参与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一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其次,学生主动收集问题相关材料;再次,学生分析材料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评价。
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重传授,学生强记,机械独立的训练,强调交流、沟通,以讨论式、协作式启发探究为主,重视创造精神的培养;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平等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的新型师生关系。
2 经济地理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全球化的研究、环境与经济研究、区域发展研究、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研究。这门学科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身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绝不是通过背诵原理就可以掌握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本身理论性内容较多,如经济活动的区位、跨国公司区位、多部门企业区位。单纯按照课本内容宣讲很枯燥,课本上的案例学生也感受不深,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强。如农业区位论中杜能圈理论,按书中理想化孤立国图形进行讲解,学生最后只是死记硬背从自由式农业圈到畜牧业圈的六个圈层结构,并没有兴趣了解其成因与蕴含其中的理论原理。
2.1 教学过程
2.1.1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打算未来成为一名市长的?如果成为了市长,给你一片广阔的土地,你打算如何建设?在封建社会当市长和现代社会当市长有什么不同呢?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激发兴趣并参与进来。
2.1.2 布置问题;学校外有一个古城遗址,上京龙泉府渤海国遗址,大家周末去旅游过没有?渤海国存在时,它的城区分布是什么样的?与中原地区的城市相比有什么区别?现代社会的城区分布又是怎样的?
2.1.3 学生通过图书馆书籍、网上搜寻、周末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相关资料。
2.2 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获取知识能够加强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和改变。课堂内外都有很高的讨论热情,这样的情绪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
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前打下基础。
2.3 应注意的问题
2.3.1 探究式教学并非万用灵药,应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探究式教学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但是也不能忽视其缺点。如大班级授课时探究式教学只能让很少的学生参与进来,反不如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学效果好。
2.3.2 问题设置应恰当
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问题的设置应紧贴课程核心,以问题为引一点点接近课程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
2.3.3 课下环节可能会失去控制
出于对问题的理解偏差,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可能会偏离预期,导致课堂讨论环节效果大幅度下降。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其掌握的内容,随时进行方向的调整与指导。
2.3.4 课堂讨论时间不易掌握,容易耗时过长
学生得热情一旦激发出来很可能出现讨论热烈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又不好压制学生的热情,最后可能出现讨论结束了,教师还没来得及点评就下课的情况。
学校教育的主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更新愈加迅速的今天,后者变得越来越重要。探讨式教学兼顾了二者,是获取知识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加大课堂中这一教学法的使用。
1 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旅游度假区位置选择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区位理论。区位论(Location Theory),也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起源于1875年Thünen 的农业区位论――孤立国模型。1909年,Weber采用运输成本方法希望为指定行业预测最佳区位,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1935年,Ohlin把产业间贸易与区域间贸易的概念扩展为区位问题,用中心资源的概念取代了中心市场,对资源周围不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作了预测。然而对区位的相互作用阐述最完善的是Christaller及Losch,他们提出了完整的区位理论。20世纪50年代Isard及Greenhut等人引入“普适市场概念及风险不确定性概念”作为多位选择的要素,在此之前的区位论只考虑金钱意义上的成本和利润,而Greenhut认为区位选择不仅取决于金钱因素,而且还取决于个人偏好。
从区位论的产生和发展可知,一个半世纪的区位论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分为三个学派,即:成本学派、市场学派和行为学派。成本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市场学派是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注意市场区划分和占领地域扩大化的半宏观区位理论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宏观区位论;行为学派是考虑人对环境感知和相应的行为对区位的影响而对工厂区位进行决策。
2 旅游度假区选址的一般原则
区位理论的发展构成了旅游度假区位址选择实践的一般原则:
首先,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市场面相对较大的企业,将比运输成本较高、市场面积较小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对于旅游度假区来说,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市场的涵盖面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度假区的选址,交通便利、市场涵盖面大的旅游度假区比相对交通不便、市场涵盖面小的旅游度假区来说拥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第二,运输成本包括将原料运到企业的成本以及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成本。运输原料与产品的相对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位址:原料运输成本高,会使企业接近原料产地;产品运输成本高,会使企业接近市场。对应到旅游度假区来说,旅游度假区的吸引物一般来说是相对固定的,而客源市场是相对变动的,因而,旅游度假区的选址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依托的资源的区位,当然客源市场在旅游度假区的选址中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三,不同的区位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区位的引力由资源、市场区位、运输服务、资金、劳动力、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决策者个人的偏好等来确定。对于旅游度假区而言,旅游度假区的类型、所依托的资源丰富程度、资金、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游客的个人偏好等都会影响到旅游度假区区位的选择。
第四,任何特定产业的企业,都会通过选择不同的区位,控制市场的不同空间,从而达到分割可占据的市场的目的。旅游度假区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的规模、竞争者的数量与区位将会限制潜在的发展规模。
3 国外关于旅游度假区选址的观点及评价
3.1 爱德华•因斯克普的观点
爱德华•因斯克普认为,选择旅游度假地有9条标准:(1)旅游吸引物特征;(2)具有与开发类型相适应的气候条件;(3)自然环境有吸引力;(4)有足够的可利用开发的土地;(5)便捷的交通;(6)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具有可开发性;(7)有足够的土地用于建造缓冲带,同时没有过度的空气、水和噪声污染;(8)当地居民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9)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保障供给。
3.2 斯蒂芬•史密斯的观点
Stephen Smith在其所著的《游憩地理学》中认为,对于旅游区区位的选择应至少在五个方面作可行性研究:①投资商的营销策略;②市场区的社会特征;③市场区的经济特征;④市场区的交通特征;⑤所选择区位的自然条件。
3.3 美国都市土地协会的观点
美国都市土地协会在其所编著的《游憩区开发:度假休闲社区》一书中,认为旅游度假区的选址关键是具备市场潜力,能够使规划设计思想与规划用地密切配合。选择大型旅游度假区的计划用地时,应考虑环境、可达性和价位等几项重点。另外在选择环境时,还有一项简单但意义重大的考虑因素,即是否临近已开发完成的度假据点。以上这些因素评估时,都应该照顾到开发的主题形象,使与开发主题形象一致。
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市场力(marketability)与所选地点到人口集中城市的距离,以及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密切相关。但如果是针对国外的度假客源市场,则度假区与消费市场的距离远近就不一定特别重要(但前提条件是航空旅行便利)。任何类型的旅游度假区,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吸引力,才能弥补在距离或交通不便上的缺陷。良好的交通依赖于交通设施的质量、费用和往来的频率。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立旅游度假区,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投入到交通设施的建造上,而这是开发商难以负荷的,因此要尽量将旅游度假区建立在已经有一定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在开发大型旅游度假区时,通常选址于交通非常便利的地方,对内对外都有很好的通达条件。所选区位的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现实的资金问题,即开发费用和计划完成后的经营费用。影响旅游度假区开发费用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来自区位上的费用:土地费用、地上物的建设费用以及经营与交易费用。这个要素与旅游度假区的物质环境以及交通的通达性密切相关,都是旅游度假区成败的关键。
3.4 评价
爱德华•因斯克普的观点强调旅游度假地的选址以考虑环境因素为主,斯蒂芬•史密斯的观点强调旅游区区位的选择主要考虑市场的因素,美国都市土地协会则认为旅游度假地的选址应在考虑市场因素的基础上,兼顾环境、可达性及资金因素。笔者认为,旅游度假地的选址应建立在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4 旅游度假地的开发模式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旅游度假区的选址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客源市场,一是所依托的资源。由于资源相对固定,所以在开发实践中考虑较多的是客源市场的因素。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不同的资源条件中,开发模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套用同一种开发模式,将会降低旅游开发的效果。但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开发模式:依托中心城市开发的模式由于拥有相对稳定的较多的区域内客源,因此,旅游开发主要考虑为经常性的旅游服务。而非依托中心城市开发的模式由于主要依赖于外地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开发中就必须注重对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增强整个旅游度假地的竞争力。
4.1 依托中心城市开发模式
旅游开发与经济的发达程度、人口的多寡有很大的关系,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旅游开发的市场潜力就越大。依托中心城市开发的旅游度假区由于所依托的城市所拥有的较多的人口、较为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较为繁荣的商业和市场,可以向度假旅游者提供从生活到娱乐的全套一流服务,自然而然就具备了相对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以研究客源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发市场为主。当然,旅游度假区所依托的中心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自身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等,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这种开发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依照这种开发模式建立起来的旅游度假区,相对非依托中心城市模式建立起来的旅游度假区而言,游憩环境较差,室外体育健身资源比较贫乏,文化景观一般也不理想,大量的人工游乐设施又很难补天然之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旅游度假区越来越失去原先的魅力,不少最后降级为一般的周末旅游度假地。
因此,依照这种开发模式建立起来的旅游度假区,在开发中应注意利用中心城市的旅游吸引功能,进行区域旅游度假资源和景区开发,形成高级别的旅游度假带,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还可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避免近距离内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也可弥补其游憩资源的不足。
位于历史和风景、娱乐湖区的韩国庆州旅游度假区就是依托中心城市开发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韩国采取了一项发展国际和国内旅游的政策,并通过旅游规划平衡资源保护和开发。庆州项目是由中央政府有关机构和庆州旅游当局,以及世界银行联合进行规划的项目,规划范围包括庆州城、波门湖和14处历史遗址。开发目标是加强对韩国历史遗址的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个以古代韩国文化为依托的国际度假城市,通过开发当地旅游相关设施和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规划制定于20世纪70年代,规划项目包括道路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建造饭店和餐饮设施以及一个休闲核心设施在内的公寓、公园、山区林地和开放区等内容,现在已基本实施。
4.2 非依托中心城市开发模式
在传统的旅游开发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非常强调中心城镇对旅游开发的依托作用,但是通过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研究中发现,并非所有的旅游度假区开发都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
巴厘岛面积56322,人口315万。在过去的30年中,旅游业保持着平稳发展。2000年,超过140万的国际游客从境外直飞巴厘岛,占巴厘岛国际游客人数的一半。旅游业为巴厘岛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现在的巴厘岛,已经成为印尼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在巴厘岛早先的旅游开发中,还有城市的影子,往往以当地居民的集镇为中心发展旅游区,如巴厘的KUTA。但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旅游区,却多自成一体,大部分与当地居民区分离,城市再也没有吸聚人气、提供基础服务的功能了,如巴厘岛的NUSADUA度假区。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在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城市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在印尼巴厘岛上,几乎看不到传统旅游开发中依托中心城市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资源分布和旅游者的心理倾向,进行旅游区布局。
非依托中心城市开发的旅游度假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很难产生较多的区域内客源,对外来旅游者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以提升旅游度假区的整体竞争力为主。该类旅游度假区一般应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开发,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主题,营造完美的度假环境,来吸引客源市场的注意力。
5 结语
总的来说,在旅游度假区开发过程中,影响选址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客源市场和所依托的资源。因此,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中,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因素来考虑,可以归纳为依托中心城市开发模式和非依托中心城市开发模式,这两种开发模式由于所依托的资源和面向的客源市场的不同,在开发过程中要依据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因斯克普,马克•科伦伯格. 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组织翻译.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世界六个旅游度假区开发实例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10.
[2] Edward Inskeep. 张凌云译.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3] 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6.
[4]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
[5] 史密斯•斯蒂芬.吴必虎译.游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5―118.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8-0024-07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及其研究意义
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他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范式理论,对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库恩定义的范式(Paradigm)包括符号概括、模型和范例,是研究者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承诺所共同接受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它们在心理上形成某一学科领域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库恩认为类似哥白尼地心说、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这样的重大科学成就的出现是范式确立的标志。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1)这些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这两个特征又决定了范式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1)范式的确立标志着学科进入了常规研究阶段,即该领域的研究者根据构成范式的公认理论,遵循范式所指引的方向进行常规性的研究,不断增强该学科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并拓展其应用领域;(2)范式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和知识选择的基础。人们把范式理论当作一种分析科学及其发展演变的犀利工具。西方经济哲学界普遍用范式的观点考察经济学,这种做法在以马克,布劳格(Mark Blaug)为代表的经济哲学家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斯密(Smith,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1776)为经济学建立了公认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李嘉图、西蒙第斯、萨伊、穆勒等成为斯密的追随者,他们有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李嘉图),有的将经济学条理化、模型化(穆勒),有的则引入新的分析模式(瓦尔拉斯),逐渐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发展也是范式转换的过程。在常规研究中,总会遇到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例外现象”,一般来说,研究者开始是采用忽略它们的办法来回避问题,库恩将这种现象称为“知识选择”,即研究者认为反常现象不属于他们研究的范畴。当反常现象日益积累以后,现有理论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研究者们就不得不对范式进行调整,例如新古典主义学派完成了经济学在近代最重要的范式转换。
2、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特征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杜能的模型包括了个体动机与地理区位的关系,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后来的区域经济研究脱离了这种研究范式。主流经济学的本体论强调个体动机,它首先建立了物品稀缺性假设和理性人假设,然后通过消费者均衡和厂商均衡分析来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近代以来,主流经济学,无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还是后来的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时,都十分重视对经济现象的微观均衡分析。
在认识论方面,区域经济学强调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忽视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起初没有将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将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作为观察的重点。例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企业选址问题,具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特点。区位论和区域科学利用经验研究的结论作为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工具,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基础有密切的关系。
在方法论方面,区域经济学倚重描述性的研究和经验验证,其研究成果主要是对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性结论,在研究方法上依靠建立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基础上的归纳法。区域经济学关注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区域政策建议。区域经济学观察到产业在特定空间上的集聚,通过经验研究来寻找产业集聚与空间变量的相关性,但不去解释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联系。主流经济学认为必需解释这种联系,并且认为这是区域政策能否获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主流经济学重视理论的演绎,强调以精炼的模型来揭示经济运行整体现象背后的个体理性动机,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即计量研究是对理论假设的验证,但理论假设并不直接来自计量研究。艾萨德注意到了这种区别,指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要提出一些有待验证的假设和理论。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未能“成功地”汇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是没有用一种适于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的方法表达他们的思想。在政策供给方面,区域经济学从产业集聚与空间变量的历史相关性出发,而主流经济学从经济个体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动机出发。
就对市场经济系统的整体认识而言,主流经济学将经济系统看成一个有很多不同部分,但又相互联系和依赖的、能自我调节的体系。即在主流经济学的视角中,市场经济具有自组织的特征,所以强调个体选择。区域经济学在传统上更倾向于将区域经济系统看做是可以运筹的他组织系统,所以强调整体的最优布局与结构,但是其运筹的结果有时与个体理性选择相悖。
3、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研究意义
由于主流经济学缺乏分析空间问题的建模工具,区域经济理论又不能以主流经济学的范式来解释空间布局与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关系,随着经济学变得越来越严谨,对区位理论的研究就被推到了学术的。区域经济学利用实证手段发现了空间经济的重要特征,例如哈里斯(Harris,1954)利用市场潜力模型绘制了美国的市场潜力地图,证明高市场潜力与产业集聚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因为对产业集聚的内生力量缺乏模型化分析,所以这些研究无法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直至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现象都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这造成了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困境――区域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往往基于经验公式,在微观动机和市场结构转移的经济机理方面的分析却是空白,而数量众多的没有统一逻辑内核的经验公式,有时是彼此矛盾的。主流经济学强调个体理性选择的均衡结果,但是没有将理性选择置于特定的区域之中,这是基于其理论范式的“知识选择”;而区域经济学则在分析特定的区域经济问题时对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加以忽略,这也是基于其理论范式的“知识选择”。只有将两种理论范式统一起来,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区域经济分析。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演进
1、杜能的开创性贡献
杜能(Thunen,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设想了一个位于匀质平原上的孤立国,位于中心的城市供给制造品,城市的食品由四周的土地供给;孤立国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杜能认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必须能偿付成本与运费。当耕作成本一定时,离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杜能创建了农业圈层理论,推论出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杜能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这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广到了其他的研究领域。
由于空间既被看作是一个经济物品,又被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杜能的分析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便是双重的,这使得他的著作比后来的几位贡献者更具有相关性和普遍性。尽管杜能对经济思想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他的思想却被冷落了一个多世纪,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型以杜能的理论作为基础。在艾萨德努力将区域经济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时候,他尝试将杜能的理论与均衡分析相结合。
当人们对杜能的假设前提做认真的分析时,一种逻辑追溯却遇到了难题:在匀质的平原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为什么不是分散交错地分布着,成为分散的“后院资本主义”形态,而是将工业集中在城市里面?显然,杜能认为工业生产的集聚有其“天然”的理由,因此从杜能的理论出发,也就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发散
杜能回答了生产是如何扩散的,但是人们还需要知道生产是如何集中起来的,所以杜能的区位论只发挥了“一半的作用”。这样,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就不足以支持区域经济学整个领域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呈现出发散状态。除新经济地理学以外,区域经济学有6种理论范式(如表1所示)。杜能研究了地租和土地利用问题;地理几何分析形成了工业区位理论,分析企业及产业区位选择过程中的运输费用问题;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生产要素的区位差别;当地外部经济理论揭示了聚集经济效应;积累因果分析发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社会物理学的研究进一步为上述研究结论提供了实证。
(1)基于地理几何分析的工业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
19世纪德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布局和产业迁徙问题开始为学者们所关注,劳恩哈特(Launhardt,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1882)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
韦伯(Weber,工业区位理论,1909)系统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以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合理布局的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率,许多产业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学开始研究市场中的非竞争因素带来的问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市场区域划分问题。
费特(Fetter,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1924)提出贸易区边界理论,他假定有两个生产地,根据两地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不同,利用等费用线方法,得出两个生产地贸易范围。如果两个生产地各自的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地的贸易区分界线是一条位于中央的垂直线;若两地的生产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生产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如果两个生产地运输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运输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
克里斯泰勒(Chfistaller,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假定地域具有同质性,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它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服务中心的理想服务区是圆形的。当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之间会出现间隙,要弥补间隙,圆形服务区就会局部地重叠,圆形服务区就转变为六边形的。这样,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
廖什(Losch,区位经济学,1939)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认为,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企业之间形成了空档,圆外有消费者不能得到供给,在竞争中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档被新的竞争者覆盖,圆形市场被挤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2)基于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论
俄林(Ohlin,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认为一个区域内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需求方面有两个主导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二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分配影响收入,从而影响到需求。供给方面也有两个主导因素:一是要素的供给,即要素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决定要素密集的性质。这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俄林的理论有很大影响,以至于许多区域发展规划事实上都是以生产要素禀赋为基础制定的。这一理论还认为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是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的。俄林的理论不能解释技术手段对生产要素利用方式的创新,例如,依照传统的判断,以色列并不是一个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但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却造就了以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在以色列的集聚。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拥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去甚远。
(3)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缪尔达尔(Myrdel,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57)的“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在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一旦超过了平均发展速度,与那些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遏制困难地区的发展,使不发达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
赫希曼(Hirsehman,经济发展战略,1958)的“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与缪达尔的理论相似,赫希曼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根据“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要改变这种情
况,就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有目的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普里德(Pred,1966)把缪达尔一赫希曼模型应用于地区增长问题的分析。
缪达尔一赫希曼模型关注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但是依旧难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地区即使政府加大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却依旧不能吸引投资,而有些企业却将原材料运输到遥远的地方进行生产。
(4)基于社会物理学的实证研究
社会物理学是指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将社会经济中存在的实证规律性进行模型描述的一系列成果。1920年,瑞典人Pallin使用重力模型预测城市交通流量。1954年,J.D.Carroll采用重力模型研究了城市中心与周边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奥尔巴赫(Auerbach,1913)构建了城市规模的位次一规模法则。社会物理学的典型应用是运输网的规划――由于对产业集聚的机制无法做出模型化的分析,自然也就无法把握运输需求的生成特征,于是重力模型、市场引力模型等在运输网络规划中有用武之地。运输基础设施的供给常常面临尴尬的局面――要么是运输供给严重短缺,要么是运输供给明显过剩,对运输量的预测似乎从来没有准确过。社会物理学为产业集聚和规模报酬递增提供了实证。将社会系统看作是物理系统,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例如重力模型就隐含了城市间作用的对等性假设,但是区域或国家间的贸易和运输常常是不对称的。
(5)以区域外部性为基础的研究
马歇尔(Marshall,经济学原理,1890)把产业集聚归结为三个要素:一是劳动力市场共享;二是提供工具、材料等的附属行业在附近成长起来,即中间产品投入;三是技术外溢。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企业通过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一方面指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企业可以通过垂直关联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水平关联控制二级单位的产品质量等。由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驱动,形成了企业的地理集中和相互依赖。
20世纪70年代,亨德森(Henderson,1974)沿着马歇尔的外部性的思路解释城市经济问题而受到城市经济学界的重视。亨德森认为,人口之所以集聚以及城市之所以存在原因在于:它能产生生产或者消费方面的技术规模经济。在城市中,存在贸易品和住房两种商品,贸易品在城市商业中心(CBD)生产,住房在城市其他地区生产,工人往来于郊区与中心商业区;这样,随着城市工业在一个城市内的集中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将与大城市的交通难、往来成本等不经济之间产生冲突,城市规模由此给定。亨德森的模型具有杜能理论的某些特征,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有希望将区域经济学带入主流经济学的,但是洛杉矶这样的多核心城市的出现以及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的具有产业协作关系的城市群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
3、统一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努力
艾萨德(Isard,区位和空间经济学,1956)注意到了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发散性,基于古典区位理论,他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进行整合,把区位理论研究的问题归结为: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可替代性。由于未能建立一般区位均衡分析模型,缺乏对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中,艾萨德的工作结果被称为区域科学。区域科学从未胜任过艾萨德所设想的角色。新城市经济学(Jacbos,城市经济,1969)把空间分析纳入经济学的努力也没有获得成功。
4、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范式的确立
研究范式的发散使区域经济学研究在步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中,尝试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对区域经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这是区域经济学30年以来的最大突破。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必需解决三个问题:规模收益递增、竞争的非完全性和对运输成本的处理。规模收益递增是古老的经济学命题,马歇尔曾经论述过规模报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主流经济学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有很长历史,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勒的垄断竞争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另外一个基础。运输成本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直到现在,经济学对运输业的许多问题都难以做出解释。所以克鲁格曼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引入一个单独的运输业。
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他的研究建立在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上,并且他认为以往的区域经济分析恰恰是因为没有处理这三个问题的手段,所以对产业的聚集与发展规律缺乏解释力;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一模型”,将产业集聚的个体理性动机归结为规模收益递增,而后又将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性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交易费用的降低。
克鲁格曼和藤田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的确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将以往那些发散的区域经济理论聚合起来加以解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更接近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杜能的研究涉及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必需考虑的关键因素――运输费用与边际产量的比较、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级差地租等,这些或多或少地隐含了边际成本、规模收益和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等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杜能的模型在经济理论上有更大的影响和被挖掘的潜力。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斯密定理,并注意到交通运输对市场范围的影响,因此他得出了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的结论。但是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很少涉及空间问题,库恩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知识选择”,因为自斯密起,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中就缺乏对空间因素加以分析的基本手段。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不同区域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不同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别。但是依旧不能解释产业集聚的微观原因,为什么生产不是分散在具有相似资源禀赋的区域,而是会积聚到某个或某些区域呢?积累因果关系理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用极化效应来解释区域发展的差别。后来以区域比较和积累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日益具有规范经济学的特征,进而成为区域经济政策供给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而使区域经济学在整体上带有显著的政府干预特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区域经济理论、方法和政策是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支柱。
1995年,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
济地理》一书中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区域发展问题。1999年,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了经济集聚,这部著作获得了多项经济学奖项。
在艾萨德的努力没有获得预期成果以后,区域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起似乎不再为人们所重视。克鲁格曼等将空间因素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强调相互交换产品和劳务的企业和家庭的分散决策与地理空间的关系,第一次真正能够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中,将需求、供给等市场参数表现为空间因素的显函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地理学是一个使用较为混乱的术语,在传统上,它是指关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描述,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这一术语有时和区域经济学相混淆了。
在新经济地理学逐步确立的同时,其他的经济学家也在对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趋同做出努力。巴罗(Barro)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了微观基础,在和沙拉马丁(Sala.I.Martin)合作的研究中建立了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巴罗的模型中,制度的因素超过了区位的作用,他比较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别,研究范式是古典主义的,对产业集聚的解释归结于交易费用理论。
波特(Porter)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1980年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建立了他的企业竞争力理论。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钻石模型。波特在理论范式上可以认为是产业经济学的成功应用。
三、区域经济学应用的拓展
1、主流经济学赋予区域经济学更强的解释能力
主流经济学推进了区域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进展,这表明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开始趋于集中,这很可能是区域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趋势。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都是区域经济学经常使用的理论工具,但是在理论范式呈现发散状态的时候,这些理论也是发散的。由于不能将这些理论工具归结到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上,整个区域经济学更像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部精巧的仪器。当一国的经济中出现“问题区域”的时候,基于空间分析的区域经济学并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当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就出现了停滞。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进行的整合导致了区域经济学的范式转换,使其能够依据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对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做出解释。
在本质上,经济是全部社会成员个体决策的结果。区域经济学以往的研究具有显著的规划性,即从规范经济学的视角先行定义最优模型,然后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并主张利用政府干预来确定经济发展的途径。但是个体理性选择的总和往往和政府规划相去甚远,对这种情况不能做出解释,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逐渐沉寂的主要原因。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供给产生新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具有“政府干预经济学”的特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国内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向“问题区域”倾斜的趋势。
在对问题缺乏根源性解释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区域问题诊断都具有盲目性。源自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也就会处于被质疑的地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许多的政策性建议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将政府置于对经济实施“强干预”的位置。这往往是由于规划模型缺乏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的要素引起的,由于对政府干预后形成的市场结构变化、规模报酬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导致的区域经济均衡状态的迁移缺乏准确的预见性,政府的干预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就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而言,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明显的区别。区域经济学通常主张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基于区域经济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全面规划,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系统化的政策手段。主流经济学则是在微观层面通过对市场参数的调整来限制企业的决策,这已经属于经济规制的范畴。由此可见,一旦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主流经济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便与区域经济学在逻辑上具有了一致性,在政策供给层面上就有了更多的理论选择。
3、与主流经济学范式趋同的启示
区域经济学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结果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会更加全面。区域经济学不再仅仅简单用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而是能够基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从制度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要素共享机制、社会运行效率等多个层面对区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解释与规划。将过去的片面的运输费用和比较优势分析转化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的全方位的“扫描”。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形成严整的理论体系,正如库恩所说的,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主干和诸多分支学科由于具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因此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趋同,意味着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区域经济学所用,使这一学科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引言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早起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还是较为年轻的学科。由于与现实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在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很多经济学刊物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学者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从事区域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人数也在迅速攀升,很多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并设置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1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该学科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认同,但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学科自身发展上的不足
1.1.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教师资源紧张,导致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使得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一方面,还存在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等问题。
1.1.2学科的多重血统使得课程设置参差不齐
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学习角度。比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以区域经济规划为基础,而经济学系的设置则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公共管理特点。这种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突出地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就是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自成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立区域经济学的大厦,结果反而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1.1.3课程体系未和国际接轨
大多数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未和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采纳和使用,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偏差。依照国际惯例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于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1.2认识上的不足
1.2.1对学科性质认识不到位
历来经济学界都较为注重西方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研究,而对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运动规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等研究有所欠缺。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新兴学科的多视角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1.2.2学生对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到位,知识准备相对不足
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对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致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知识准备相对不足。因为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受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其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先修的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即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恰当的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经验分析的方法揭示区域经济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区域经济学只是而向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根据学科专业四年的培养计划,并没有涉及过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课程的开设,加之课时限制更是难以开展全体系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的精简和取舍。
1.3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1.3.1实践教学发展不足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1.3.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