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05 11:26: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1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力求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作为为基础教育打基础的小学语文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再怎么改革,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变的根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扎扎实实地进行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且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研究课标,寻求教学的要点;研究学生,寻求学习的起点;研究教材,寻求知识的生长点;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与素养的全面提高。

篇2

总之,伴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的登场,笔者深深体会到以前那种“一本书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再也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彰显。对于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因此,笔者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更新教学观念

当前,处于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师的高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1]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而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

现今,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

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有与时俱进、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永操教育者的青春,要不断提高专业水。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2]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三巧用教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好些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改变着,但有一部分教师的转变力度不大。课堂依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分析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灌输式,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的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要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小学语文教师多数较为朴实。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他们了解、熟悉教材、学生。在选择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从学的本质,从学的精神上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指导上来。朴实的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朴实的方法结出扎实的硕果

在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在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现代教育技术。用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练课堂教学的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提问:“鸟的天堂好在哪里?”由于疑域太宽,学生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又换了一种问法:“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这样的质疑,思维的焦点就在“有没有加引号”的差异上,指向比较明确。思考的目标相对集中,探究的过程有具体的支点,自然提高了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3点拨巧用评价语。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类似这样的经典名句,在特级教师的课上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的,正因为特级教师们能巧用这些评价语,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这些课堂用语才是有效的课堂语言。

五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59-01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操作形式,主要是把组织理论运用到小学教学过程之中。此外,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语文教师严格根据实际情况,依据课堂情境进行不断地变化,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良好效果。通常情况下,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老师对学生的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与老师进行积极地互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激情的教学模式。

1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DE特点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注重生活,强调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在现实生活中,时刻充满着语文知识,处处流露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丰富文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其二,教学的生动性,小学语文教学包含多种教学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这些课程缺乏积极性,在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点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热爱学习。其三,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会禁铟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灵活调整以及对教课环境的不断改变。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应用也促进了教学的灵活性。正是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沉寂的尴尬局面。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穿造型能力,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2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

2.1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

自主辅导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获取所需知识,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老师给学生布置一定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看书完成。其二,教师将知识的重点、关键点告诉学生。其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会就问,老师主动答疑。其四,对学生疑难集中讲解,突出重点。

2.2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重点及关键点,而在于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和问题,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重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行发现问题,去自主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情景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将学生引导到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下扩散思维,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学习,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促进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人大脑的两个半球的协同作用,让人去直观的认识问题,学会原理,将学习兴趣的养成作为大前提,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性,将语言作为手段,不断进行实践,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3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3.1对教学环境的巧妙设置

切实逼真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太阳光的七色光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大家觉的太阳光是一种单色光吗?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运用三棱镜器材,对太阳光进行折射,让学生明白太阳光是有其中颜色的光组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记住了所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3.2创造欢乐的课堂教学环境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66-01

童话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小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通过童话去认识儿童,用童话来训练儿童语言文字的能力,童话教学模式在现今以及将来都有很大的价值性,给教学者、孩子、家长都带来了很多的益处。这种教学模式削减了文学性语文的枯燥乏味,使之更有趣味性,更适合孩子去学习。

1 童话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1 童话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尤为的就是小朋友们的心理成长的建设,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小朋友的心理建设,还能帮助小朋友理解知识点,促进学习的效率性,在整个童话模式的教育过程中,小朋友们也能愉快的学习,体会不同童话人物的人生、心理动态、情感变化。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

1.2 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生的情感是在无形中变化的,他们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感的丰富程度也比较深。在小朋友欣赏一个童话故事视频时,欣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丰富了他们的眼界,这些体验的获得,对儿童来说是有个性的发展的,同时,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会使得儿童的心灵更加的健康,认识到的东西更多,审美的视野更开阔。

1.3 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英语需要语感好,学语文同样需要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童话在我们小学语文中也同等重要,童话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锻炼小朋友灵活力跟敏锐力的方式,在小朋友阅读童话故事,理解童话故事里的情节时,小朋友会跟着故事的情节走,也会产生很多的为什么,会联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体验到不同的人生,也会通过阅读而增加对词句的理解程度,以及一些重要的修辞手法。

1.4 童话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人、一家公司、一个国家都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没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东西,小朋友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加上好的引导,创造力也会由生为一种新的技能,但小朋友的人知力跟辨识力不够强,就意味着需要正确有效的教育手段去引导,而童话教学就很好得解决了这个问题,小朋友去理解童话、去想象童话,在很大程度上比大人更富有创造力。在儿童最富有想象力跟创造力的时候,让他们去接触更多的童话作品,从中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跟想象力。

2 童话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酸的和甜的》。

故事是以一环节一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大概的故事情节时: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对待“葡萄是酸味的”这个说法表示不太赞同,大家各执己见,通过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在没有尝试之前都不能因为别人的说辞而完全相信,应该自己大胆的尝试,因为只有自己尝试后,才会知道到底是真的酸,还是假的酸,假的酸的话,又是不是别的什么味道呢?这些都要自己去试验、去感悟、去体会。

从案例一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师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同学们去朗读、去理解、去表演,也适当的对童话本身元素的渗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也包括对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跟理解。

案例二: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三课《小学语文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

(1)匹诺曹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匹诺曹在回家后,肚子有些饿,四周都没有东西吃)

(2)匹诺曹看到一个鸡蛋,想做煎蛋?

(但匹诺曹什么都不会,连煎蛋都煎不好)

(3)匹诺曹大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4)匹诺曹决心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木匠杰佩托对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案例二的设计体现了童话教学中的核心:点出了“知错能改”的意义,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学方法过于老套,没有什么灵活性,其他的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为老师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童话的韵味大大加强,让教学得到显著的效果。

案例三: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让同学们先朗读文章,然后分小组,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并得出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后,每个同学要说出自己脑海里的东西,同时,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从案例三当中可以得到结论,要给予同学们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去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想象,并陪着他们一起去开发创造力,也要让孩子学会在童话想象中去总结,用完整的童话艺术标准加以衡量。

3 结语

我们平时说的文学教育,都过于强调文学知识的培养,强调对人类文学经典的学习,童话在小学生的小学阶段了对小学生文学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童话作为儿童精神生命中的主要文学样式,它的魅力不仅在于丰富的教学意义还来自它独特的文学体材,通过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建设,运用夸张、修辞、充满幻想的写作手法跟写作技巧来编写适合小学生欣赏的童话故事,与此同时,教学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讨论,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让学生们心中的疑虑减少,让他们接触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对此,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得小学语文更具有开放性,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童话、用童话,对儿童的心智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5

G623.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快乐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快乐教育的模式,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和讨论活动中去。

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分配不够合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在活动中,缺乏小组交流的环节,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只需要跟着教师走,但是其思维活动却停留在被动安排的状态之中,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推行高效的教学问题设计导入,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调节课堂教育的节奏,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语文知识中问题的解答不止一个面,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传统思维活动中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采用快乐教学理念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分配任务进行高效学习。在学习目标明确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展开学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思维碰撞的乐趣。并且在质疑与反思中,加深对于课文主旨和生字词的理解,在学到型的课程学习活动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更容易拥有语文能力提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快方逃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一)贯彻快乐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讨论培养思维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流程。采用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质疑来展开自我攻关,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归纳文段中的“字”、“词”、“句”的使用手法,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在快乐教育理念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活性,鼓励学生以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去,显著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发现生僻的字词,并且可以自行采取查阅工具书的方式,了解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应该采取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小组交流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发言,对小组交流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积极培养学生“讨论习”的基本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快乐教育的理念,教师应该以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文中的背景资料,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通过描写作者在异乡赏月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抒发了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逐步实现记忆诗文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和绘画比赛,为学生提供剪裁用的工具模型和图纸、水彩笔,让学生根据四句诗中表现的内容重现场景。学生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使用记录纸和水彩笔将诗人依靠床边,抬头望月思念故乡的场景画出来。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布置在教师的区角位置。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剪纸比赛,根据月亮初一、初八、十五的不同形状,进行剪纸比赛,并且比较学生剪纸作品中的月亮大小和形状与月相变化的程度,看谁的剪纸作品表现出的月相变化更加准确。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完成教学计划,还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学到最快和最好。

(三)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快乐探究,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组织和参与语文学习与讨论的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友好配合,并且对没有交流的学生进行约谈,帮助学生排解羞于讨论的情绪。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如果与他人产生了矛盾,教师应该及时地介入并且给予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创造轻松愉快的小组学习环境。并且在目标教学中互相帮助。按照分四个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黑板板书的生僻字词进行读音标记和解释意思,在竞赛中看哪一个小组成员标注的最全面,并且对完成程度高的小组成员提出表扬。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习方法的引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快乐教学法,重点是要体现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切实深化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成长和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努力思考问题。语文中古文篇章、名家小说作品、优秀散文,对一个民族的品格塑造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适度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学工作。在小组探究中,各个成员学习的目标明确,在合作活动中学生努力探疑解惑做好自己的一份任务。在小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积极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语文课本中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其他同学讨论,追本穷源及时地解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组形式的不同安排,按小组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每一个人对于语文知识中课文内容掌握的进度不同,展开因势利导的教学活动,设置符合具体教学环境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分析

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之下,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质可以得到升华,由于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每个单元的阅读导语,一般会紧紧围绕着单元中的内容和课文的主体展开。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主旨思想和作者生存的时代以及文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介绍。

以鲁迅的《落花生》课堂教学为例: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且主要讨论生活中对于花生这种常见食物的认识和了解。

其目的是勾起学生思维的活性,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分享在家庭中一起煮花生、吃花生的快乐经历,增强对于课文内容学习的期待感。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从而加强对于本节课程知识的记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要当天消化,要先复习之后再做练习题。复习工作必须要经常进行,每一个单元的课程知识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将所教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并且形成复习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中列出的大项进行复习,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刻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复习的纲要文件,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效率。在课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识生僻字与写生僻字。学校在针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将“多音字”、“近义词”的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衔接,对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采用PPT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观看花生种子、植物茎叶和果实的图片照片,并且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农用工具,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花生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花生的喜爱。展示农民伯伯劳作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辛苦,从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良好意识。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记忆效果也更好。

四、结束语

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开展课程教育工作,教师应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学习活动中感到快乐。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到活泼有趣。这种p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天性,符合小学生比学赶帮的心理特点,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感受与本堂课的教学主题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课文中的主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梦游,朱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7-19.DOI:10.3969.

[2]孟祥郓.赏识与快乐教育--构建有爱快乐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探析[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12):8-8.

篇6

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智还不成熟,语言表达以及理解能力都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所以新形势的语文教学工作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该项教育工作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以及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但是从目前我国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固定一成不变是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就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以及创新策略。

一、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前来看,我国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不完善,大多数小学中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还是以照搬课本的方式进行,这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由于其心智还不成熟,无法在课堂中对自我注意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传统的照搬课本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就无法引起学生的课程兴趣,导致整个语文教学效果变差。虽然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已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但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项有效途径,但是教师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充分,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僵化,并没有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不够充分,导致无法对整个课堂进行良好的设计,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工作,而忽略了课前以及课后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这一段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课前与课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课前帮助学生有效的预习课程内容,来让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课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中的语文教学工作都没有真正的做到该项工作,还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反思与完善。

(三)教学方法传统,整个教学模式灵活性较低。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故事、游戏等方法来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些方法在学龄前的教育工作中就经常使用,如果在小学教学工作中还继续使用笔者担心会增加学生对此类方法的反感程度,从而使得其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思考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首先就要丰富课堂内容,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看法,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将学生作为课程教育的主题,从而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工作中来。小学学生处于一个心智发展的时期,所以在整个阶段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要对课程的设计工作不断进行反思与思考,将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元素通入到教学工作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参与学习逐渐转变为乐于学习。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教育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语文各项能力的提升是今后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要改变以往照搬教材的方式,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主体,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一个正确的分类,并且要在教学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基础等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观潮》这一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围绕课本的中心内容设计几个问题,来对学生的自学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知道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那些内容,另外教师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记忆。

结束语

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进行分析,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与创新策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是整个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分析来对同行业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简介:阳云华(1981-),女(汉族),湖南衡东,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衡东县λ镇迎宾完小教师,主要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5(02)

[2]李倩.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5(18)

[3]孙丽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J].?学周刊.?2015(17)

篇7

(1)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缺少互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如教学《悯农》一诗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写作的背景和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而没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及,缺少一种情境展示的渲染。

(3)课堂的实践问题牵掣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设置清晰而集中的教学目标:(1)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研究教材的精髓内容,搞清楚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预先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具体化。(2)教学目标集中化。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既要囊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也要体现语文教材的教育特色,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3)教学目标的体现环节是课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语言魅力和应用动作神态等,掌握课堂的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尤其是针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4)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要给每个学生布置好作业,提前做好课本预习,如生字的学习、课后题的思考、课文的朗诵等。

2.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

课堂互动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当家作主”,从以往被动型的学习状态,蜕变成主动型的课堂主人翁。譬如,故事类型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点部分,因为此类课文内容生动,而且蕴含的信息量高。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模拟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句。待课文内容讲授完毕之后,可播放课文对应的电视剧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等角色,模仿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性格等,让学生的课文学习融入实践体会环节,提高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效率。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3.课堂实践的发挥

课堂的实践的发挥是让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随着电子书包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我们依托学校承担的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尝试在基于电子书包“一对一”环境下构建智慧教室,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逐步形成“智慧1+6”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创新性的突破。

1 “智慧1+6”实践的目标

“智慧1+6”课堂教学模式中的“1”即为“一对一”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6”为探究习得教学模式六个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话题;推送任务,自主探究;总结梳理,诊断教学;学习巩固,实施测评;迁移运用,展示成果;提炼升华,总结反思。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标: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探索“智慧1+6”语文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及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二是利用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三是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促使教师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掌握电子书包在中小学应用中的模式、应用成效及影响因素,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 “智慧1+6”模式形成过程及成效

2.1 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1+6”教学模式

本研究构建的“智慧1+6”――探究习得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归纳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获得情感体验,奠定良好的语感基础。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可通过实时测评掌握学生的获得程度。在大量的补充阅读中,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也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2.2 “智慧1+6”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过程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信任》为例。上课时,教师可先利用电子书包向学生展示自己参加农家乐采摘的照片,引出课文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后,推送学习任务――将文章描写的采摘活动和你参加的采摘活动一一比较,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并整理成文字,上传,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师生互相补充,促进生成。接着通过教师端问答题:“告示板将我们带到了什么样的地方?”,以“课后第二题”检测并巩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情况,从而明确信任别人是一种快乐,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信任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它是相互的。然后,教师拓展阅读《一颗螺丝》并根据小检测进行交流,形成自读成果。最后教师 布置综合性作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的美好感觉。可以以图片或文字的方式上传给教师或是在自己的微博中,供同学互相交流。

2.3 “智慧1+6”在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和实验教师不断进行交谈,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方面的变化,了解了学生对“智慧1+6”这种课堂模式的喜爱程度。

语文教师提到“目前电子书包的介入,无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引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学生更活跃了,阅读的兴趣更高了,大家都专注地阅读自己‘书包’上的拓展资料,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我们在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在电子书包阅读课上拓展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资料,刚好选的这个拓展资料在期末检测的时候涉及了,学生当时就特别的欣喜,全班都作对了这道题,其正确率远远高于平行班。”

语文教研组长也提到:“五年级的孩子已经习惯老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很少,是因为他们总在猜测老师心中的正确答案,显然学生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理解。使用“智慧1+6”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后,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在充分的自我阅读之后,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活跃多了。其次,小学生热衷于表现自己,在“推送任务”以及“实时测评”环节中,学生尤为兴奋,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自己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因此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3 结语

电子书包所构建的“智慧1+6”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由于“智慧教室”项目试点时间周期短、新产品也还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试验学科成绩的提升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我们正在开展第二阶段的试点研究,希望通过继续不断优化和完善“智慧1+6”课堂教学应用模式,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篇9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我国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知识学好,而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两者有机配合,效果才能更加明显。语文教学要求更加注重灵活、动态化授课,要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在授课前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能较好地估计和预设他们的学习吸收效果,以便课堂上引入“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假如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学习存在的难题可能就处理不太好,因为心理准备和教学准备不足,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案,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一、巧妙地指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正在学知识阶段,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还要讲究方式和技巧,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教师有时候因遇见这样的“错误”问题纠正了担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么视之不见,或者一提而过,但有智慧的教师会巧妙地处理这个问题。我个人教学经验证明,借助“顺学而导”的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绿叶的梦》 一课时,提问一学生默写字词,把“高粱秆剥开来”中的“秆”字写成“杆”或者“竿”字。学生把这几个形近字混淆了,其中一位老师处理纠错方式和效果就比较好: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秆、杆、竿三个字 )三个字都有什么区别?

学生:偏旁部首不一样。

教师:“秆”的偏旁为“禾”,一般指禾苗庄稼等,“杆”字偏旁是“木”,一般指木杆或者树干等柱子,而“竿”字的偏旁是“竹”,代表和竹子、竹竿有关。

学生:哦!(恍然大悟)

教师:(有条件的话借助多媒体搜索图片)向学生展示三个字的不同,更加生动易懂,这样,学生对易混淆的字就掌握得比较牢固,老师教学效果自然就比较好。

二、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文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准备是很必要的,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和变换授课策略同样重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模式就是灵活引入,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爱好,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鸟类?”等问题,学生开始开动脑筋回答。然后,教师接着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等问题,查看学生对“鸟类”的喜爱和了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展示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鸟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愿意认识大自然。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找出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和难题,如“课文中鸟的天堂是指什么?等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展开课堂讨论,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全文。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

三、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依据学生疑惑开展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教学模式,可预先采取一些方式,比如,先练后讲,就是先让学生带着对课文中的问题阅读练习,然后教师结合他们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教学授课。

小学教师布置学生自行朗诵课文内容,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时,能找出自己的疑问,并标记出来。比如,在讲解《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课前自主朗读,或者课前预习,可以联想生活中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找出读书时的疑惑。在课堂教学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后练习,找出课文重点知识点。接下来,教师可分组练习、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先解决一部分疑惑,教师再和他们一起交流讨论。教师解决完学生的共性问题,然后提出一些深入的话题,再把他们带入思考,深度理解课文。这就是“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教学模式的优势,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培养了他们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明显。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引言: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提出来的,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制定出计划,安排作业等,并对学生做出辅导。分层教学将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是,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1.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因材施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不同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不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1]。分层教学模式正式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展开的,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加以分层,再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学生在能够掌握的学习范围内,独立思考,进一步的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

1.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学生的发展趋势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现在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将来的发展可能[2]。如果能将两种发展联系起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的应用体现了“最近发展区”。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作业,之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措施

2.1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自身的发展趋势不同,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在课堂知识点讲解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统筹兼顾。在进行授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完全依赖教师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春晓》时,很多学生在还没有讲文章时都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他们仅限于对诗篇的背诵上,针对这点,针对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我将指导他们感受春天,并学会默写诗篇。然后,对于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方面,我将细致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并会写文章的新字词。最后,针对不会背诵的学生,我将加强他们的背诵和认字方面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在讲到练习环节时,也要针对个别学生作业的情况进行讲解,不要认为太简单而忽略。在教学中要经常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在学习能力分层中,主要对学生理解能力、作业质量、成绩态度等方面分层。

2.2根据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目标的分层。不同的学生它的知识理解能力是不同的,针对这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合理安排难度。在对课文讲解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对不同能力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画风》一文中,对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当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对字词进行自主学习。在针对一般的学生时,教师则要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讲解,告诉学生风在生活中的常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将学习提高。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针对性的帮助,以便实现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愿意学习。

2.3对学生评价方式分层教学

小学生的各项指标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对学生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也是不同的。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对优秀的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与努力分不开的,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懂得合作与分享;其次,在对中等学生的评价中,鼓励他们的进步,同时要认清自我的不足,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对于成绩相对弱的体现,要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并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自信,让他们也愿意把语文学的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的评价时,要发展的看待学生,因为他们正在成长,未来无限可能。

3.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益。在实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安排教学,保证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篇11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学课堂开展合作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并且,小组合作学习时,能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一个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愉,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于形式,效率低下。课上,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小组学习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但认真倾听即可发现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有的偏离正题,有的浮于表层,并没有进入实质性问题的探究和合作,有的小组仅仅是个别学生在认真思考探究,有的学生做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小动作,有的学生甚至不思不想,谈天说笑,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优秀学生发言多,后进生成了听众,整体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失败。

2.问题设计缺乏探索价值。教师对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有时因教师对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缺乏认真深入研究,而出现问题设计缺乏探索价值的现象。有时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对一些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一点就明的问题也进行小组讨论。有时学生无法自己探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探究,使小组合作活动泛滥。

3、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4.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发展。

三、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针对上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问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

1.科学搭配、组建小组是合作的基础。建立学习小组只是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必须科学合理分组。教师可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分编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同时将全班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三类,使每组保证都有三类学生,其调配比例为1:2:1,使合作学习小组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调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和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为顺利进行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但在日常操作中,往往发现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少数学生独霸“讲坛”,那些内向的、表达不流畅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组建小组时,教师必须对小组内每个组员明确分工,每组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及其他成员等。开展小组学习前向学生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他们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要求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和宽容,共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在组内担任一个角色并承担一定责任,树立主人翁精神。例如在教学《当飞机遇险的时候》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当飞机脱险时,“机舱一片欢腾”,此时小扬眉、及其他乘客有什么表现?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大家再现“机舱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他们表情丰富、配合默契,将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中,不仅激发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3.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契机是关键。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当把握好合作时机,不能随意进行。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投影展示课文中的小动物图片,再围绕小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问有答,编个故事、做个广告、做个介绍、当个导游等,既加深理解,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