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8: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学文化赏析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研究对象的梳理
笔者将洪慧如《儿歌内容分析——以台湾省教育厅发行之大单元活动设计内之儿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研究目的、对象、综述、方法、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一)研究目的。作者选取儿歌这一意象,一方面是深感旧时儿歌带来的快乐,苦于今日社会儿歌教育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是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文件,积极参与儿歌教育。政策的倾斜与社会的现实,促使儿歌这一领域成了可供学者研究的课题。儿歌于幼儿究竟有无益处?有哪些益处?哪种类型的儿歌起到教育引导的意义?这些问题成了学者关注的话题。一个课题的选取,必须结合当下社会的现实。学者应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研究的目的决定了课题的走势。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包括:儿歌有何意义?儿歌类型有哪些?何种类型居多?根据作者的调研,幼儿每日接触的儿歌多样,数量不少,既有官方出品,又有坊间制作。作者根据调研条件,在数量庞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即以台湾省教育厅发行之大单元活动设计内之儿歌为例。这样选取的研究对象,不仅避免了冗长、大量的研究个体,还能就某一角度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可见,选取对象有代表性、典型性,既能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研究的价值性。(二)研究对象。课题选好、目的确立后,研究对象的选择被提上日程。儿歌的出版刊物为数不少,坊间与官方并存,其中必然存在优劣之分。坊间读物类型多样,结构多元,更易吸引幼儿,但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官方读物数量规模小,但作为引领社会儿歌读物的导向,必然经过专家会审,层层把关,优中择优,数量虽少却具代表性。因此,官方发行的儿歌读物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不过,冰山一角的研究,总归是该研究的局限点。(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在整篇论文写作中的意义不容小觑。通过它,可清晰地了解到该类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文献研究不是随意粘贴,滥竽充数,而是在仔细阅读相关书籍、论文的基础上,做出的定量筛选。文献综述必须与本论题密切相关,具有引导或启发的功能。好比建造房屋,论文的地基便是这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献。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品才能达到更高的价值,才能为其他学者的研究起到垫脚石的作用。在该篇论文的文献综述中,作者以“儿歌”为起点,结合不同学者的定义与看法,将“儿歌”定义为:童谣,且儿歌是符合儿童身心需要的语句。文献综述的意义到此可见一斑。研究前人的结论,今人才能客观地进行大浪淘沙,成为集大成者。这是学术之间一脉相承、不断前进的保障。作者经过分析与研究,选取陈正治的儿歌价值观,并对儿歌类别进行了研究。名家学者对儿歌类别的基础分类大致相同。但因其分类的立场、角度、对象、方式的不同,在细微处,分类结果不尽相同。作者在掌握前人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的需要,制作出适应本研究的儿歌类目表。该类目表,结合了前人儿歌类目表的丰富形态,更加实用于自己研究。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对“儿歌赏析的方向”的研究,采用了陈正治的观点:儿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是儿歌赏析的两个方向。儿歌赏析的方法有很多,对前人文献的了解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研究的一种。该论文的赏析方向采用陈正治的部分观点,即儿歌内容的赏析。(四)研究方法。该论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即分析儿歌的内容。内容分析法要求选取样本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作者以教育厅发行之大单元活动设计(二套四册)内附之儿歌为分析样本,共有158首儿歌。鉴于儿歌的篇幅,作者选用了普查法,建立了系统的分析单元与类目,根据所属类目的出现频次多寡进行次数及百分比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可见,整个研究方法分为两部分:一为定量分析,制定表格,进行数据汇总,采用定量分析,主要针对儿歌的数量特征、关系与变化;二为定性分析,对儿歌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达到本质上的认识。在定量分析中,作者结合众多学者的分类,形成更为丰富化的分类表,分析单位以“每首”为主,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根据结合样本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儿歌分布方面,描述儿童的生活情形居多,动物歌次之,器物歌再次之,自然歌居后。综观研究,动物歌、器物歌、自然歌同属知识型,旨在启发幼儿的知识结构。样本中的儿歌类型以知识歌为主,生活歌次之。其次在儿歌采用方面,大班编排的儿歌更加配合单元主题的。可见,定量分析法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有种宏观的把控。在定性分析中,作者对儿歌的内容意义进行分析。根据儿歌出处,可见儿歌采用的多元化。在对具体内容分析后,作者认为儿歌的创作有不妥之处,如名称与内容不符;为配合单元主题而影响本身的创作价值。(五)研究结论与建议。选用适宜的方法,可使结果更客观,进而引导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该论文以定量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为辅,通过数据的直观呈现、相关对比,作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针对教育应用;二是针对未来研究者。第一,儿歌选取要适宜幼儿;儿歌创作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其次,作者对未来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该论文的研究对象仅集中在官方儿歌读物间,并未对坊间读物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因而结论仅适宜官方儿歌读物,后人万不可以本文为准。第二,该论文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儿歌类别进行分析,类别的判断标准流于主观,后人对相关研究课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法,使结论更加客观化。第三,该论文采用的“儿歌类别分类表”参考了前人经验,可能存在经验主义的问题,不够严谨。该论文的“结论与建议”,客观地论述了研究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三、研究方法剖析
0引言学术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术能力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探究学问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学术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在各领域内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学术能力是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关键。语言课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与外语学术能力的整合是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迫使我们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重新调整。制定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学分比重重新设置,剔除偏重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学术性和专业性题材的文章,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各个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需要,改变单一性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真正达到英语学习促进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目的。
1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1.1教学大纲滞后陈旧,与本科大纲脱轨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都将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听说等语言技能为重点。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的转变,对外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一直沿用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此大纲与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对词汇、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要求在定量与定性两方面都偏低,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对英语能力的内在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对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外在要求。既不符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也没有体现高层次性。1.2课程设置不均衡,学分比重不合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以精读、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以文学赏析、英美文化等人文素养为主的通识类课程和科技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等学术类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不能满足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总学时中,基于学术能力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不超过20%,学术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低,不能最大程度提高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效率。1.3偏重人文性教学内容,缺少实践性和学术性以精读和听力为主的综合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语篇等方面进行精读课文的讲解,以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费时低效。综合英语精读课文极少选取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等题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而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新闻英语等课程又都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突出人文性,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这样培养出来的还是“继承型”、“积累型”学生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少。缺少互动交流式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所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学评价单一,缺少综合性成绩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求有两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每学期成绩都由期末一次性考试确定。有的学校还要求研究生参加英语学位考试。这种评价机制缺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整合,没有量化学生学术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没有评估学生用英语开展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一考定终身”评价体系导致研究生不重视课堂参与、交流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不上课不重要。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2调查研究2.1调查工具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北某高校2012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攻读工学、理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等不同专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旨在了解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现状的满意度、英语需求情况及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在参与调查的172人中,女性94人,占总样本的54.7%;男性78人,占总样本的45.3%。说明样本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从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来看, 98.3%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57.1%的学生通过了六级考试,说明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并未达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标准。从全国统一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来看,80分以上4人,占2.3%;70-79分10人,占5.8%;60-69分62人,占36%;50-59分的66人,占38.4%;40-49分29人,占16.9%。说明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成绩集中分布在50-70分之间2.2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题目分为教学现状、需求分析和教学建议等多个维度,以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形式设计题目,旨在了解研究生对目前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对学术英语的需求程度,从而构建基于学术能力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TP耿延宏.tif,BP〗如上表所示,Q1关于研究生第一学期综合英语(精读、听力)的课程设置是否有必要的调查,表明80.65%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设置综合英语,尤其对新闻英语、英美文化、翻译等偏重人文性的课程较感兴趣(Q2)。通过访谈得知,研究生认为综合英语很必要的原因主要是其考虑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从兴趣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人能力的角度,有的是文科专业,有的是习惯了精读、听力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纯粹为了获得学分以便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选择了满意,这部分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从需求的角度,学生选择了学术英语(Q5)。Q3代表的“专业课老师或导师要求研究生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的数值为88.96%,说明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检索自己专业文献资料的比例越来越高。Q4代表的“研究生被要求用英语写摘要或论文”的数值为81.77%。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导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论文。“在读研期间,你最想学习哪方面的英语?(Q5)”,79.1%的研究生选择学术英语或双语教学,只有20.9%的学生选择综合英语。由此可见,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搜索和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或用英语写摘要和论文。从专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研究生更需要学术英语。Q6代表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能否促进专业学习”的数值为80.11%,说明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目前的课程设置相比,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学术交流机会不断增加,研究生必须掌握英语学术环境下的一些基本技能,以便能用英语开展他们专业工作,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3基于学术能力的教学模式3.1以通用学术英语为基础学术英语可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教学重点是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专业学习做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文献阅读、文献翻译实践等综合性学术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训练学生听英语专业课程和讲座、记笔记的能力、搜索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和摘要的能力,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的演示陈述能力,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等等。教材选取以通用人文类和通用科学类文章为主,即没有专业背景知识也能理解的科普性文章,如转基因食物、温室效应、计算机病毒等。这些教材内容适合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英语学习自然班的特点,也适合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任务式教学,让学生更多的“做”、“问”,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术交流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3.2以专门学术英语为升华专门学术英语是针对某专业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学。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开设如机械英语、电子英语、商贸英语等学科知识课程,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内容的差异,如机械、电子类撰写实验报告、法律类撰写法律案件、商贸类撰写商业合同等。同时强调工作场所英语技能,如技术报告写作、会议陈述演示等。教学以专业交际和写作的英语技能为重点,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遵循真实性原则上自我设计、自作、自我评价。3.3以专业英语为终极目标专业英语是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学生能听懂用英语讲述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鼓励学生以组别形式进行专题报告,能够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等,能够把英语熟练应用到所学专业领域,将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密切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选取课程原版教材,由海归专业教师、具有很强英语能力的专业老师授课或聘请外籍教师。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解决困扰学生多年的英语学习问题,如听全英文课程抓不住重点;阅读英语文献或原版教材速度慢;听英语讲座不敢参与讨论、提问题等。
4结语基于学术能力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研究生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将理论知识、语言技能与科研方法等不同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语言能力,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崔雪娟.研究生学术能力:一个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 (6):92-99.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306-308.
二、入学要求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现代物流的运作流程,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信息技术,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营销、信息处理等实务能力于一体的,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资格证书
(二)继续学习专业
根据专、本科专业目录,结合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际,本专业毕业学生继续学习专业可为:
专科:物流管理、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
本科:物流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素质目标
1.有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爱岗敬业;
2.有较强的安全作业意识;
3.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具备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设备的潜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2.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3.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作业程序;
5.掌握盘点作业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方法;
6.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物流营销的各种方法;
7.掌握物流业务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8.了解条形码技术知识、POS系统知识、RF技术知识。
(三)能力目标
1.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分类、处理、的能力;
2.具有填制、识读、制作和修改运输单证和规范填写仓储作业各类单据的能力;
3.具有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4.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
5.具备商品验收、分拣货物、出货检查、货品包装等作业规范操作的能力;
6.熟练操作仓储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并具有上述设备的养护知识与能力;
7.具有对物流市场进行调查、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
8.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合作协调和应急能力。
六、教学时间分配及进程安排
七、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职业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2.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注重更新知识结构;
3.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4.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二)职业技能要求
1.具备物流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非教师系列)任职资格或具备物流及相关专业(工种)技术三级以上等级证书;
2.具备通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操作与应用能力;
3.具备组织物流及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的能力;
4.公开发表过物流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或参编专业教材。
(三)继续教育要求
1.定期参加所授课程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进修培训;
2.每学年参加带队指导顶岗实习或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在80学时以上;
3.定期参加相关专业学术研讨活动,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
4.定期参加市级、国家级或出国专业师资培训学习;
5.通过进修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或取得双学历、学位)。
八、实训(实验)条件
(一)实训室建设标准(见P103)
(二)实训室建设设备清单(参考)
1.全国物流技能比赛设备清单
2.仓储与配送实训室设备清单
3.货物运输实训室设备清单
4.国际货代实训室设备清单
5.快递业务实训室设备清单
九、编制说明
(一)编写依据
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二)公共课的开设说明
1.语文课程包括基础语文、应用文写作两大模块,前三个学期为“基础语文”,后两个学期为“应用文写作”。
2.数学由基础数学和经济数学基础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前三个学期为“基础数学”,后两个学期应结合专业需求增加为“经济数学基础”。
3.英语课程由基础英语、英语口语、商务英语三个课程模块构成,前三个学期为“基础英语”,第四学期为“英语口语”,第五学期为“商务英语”。
4.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由“文字录入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两个课程模块构成,第一学期以“文字录入技术”为主,第二学期以“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为主。
(三)选修课开设的说明
1.限定选修课,由各学校根据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货物运输、仓储与配送、国际货代、快递作业四个方向中选择开设。
2.任意选修课,可结合各学校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学生发展综合考虑加以确定。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供选择的任选课程列举如下:
(1)人文素养类: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基础知识、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赏析、音乐欣赏、书法、毕业生就业指导、文学名著欣赏、大学音乐鉴赏、数码摄影及欣赏、创业教育与实践、大众健美操等。
(2)专业技能类:公共关系、消费心理学、超级成功学、沟通技巧、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条码技术与应用、供应链管理、特种货物运输、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统计、国际物流、回收物流及其他方向专业课程。
(3)社会实践类:市场调查、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参与短期企业生产实践、实训室综合训练。
(四)对于实训(习)项目的说明
1.课程阶段实训
即集中实训(见教学进程表“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实训室和实习场地,模拟现实企业的员工角色和环境,就某一单项或综合课程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训,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物流组织基础上,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流管理活动的分析。
2.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主要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同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学习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等,熟悉从业环境,参加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同时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
对于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学校要制订实习计划,确定实习目标、要求、实习内容和岗位,联系相关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商定实习指导老师,学生既要按指导老师和计划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也要遵守实习现场的规章制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诚实谦恭、虚心学习。学校教务部门或相关系部应深入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考核。
考核内容与要求: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分散实习单位鉴定。
素养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新、求知意识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青岛市城阳区仙家寨小学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探索提升师生素养的方式。
2.2研究方法
学习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
2.2.1学习研究。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提高教师素养的策略、机制和手段,进一步研究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2.2.2调查法。以设计调查问卷,在研究之前与研究之后,分别进行前测与后测,采用同年级段在研究因素有无的条件下横向比较,评估研究效果。
2.2.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研究中,力争做到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逐步调整,不断深化。
2.2.4个案研究法。通过案例研究,探究教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的方式。
3研究结果
研究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反思意识。一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反思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养成了做作业认真审题、分析、检查的良好习惯,避免了一些无谓失误的出现;培养了学生能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有学好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所遇到的困难。
4分析与讨论
4.1校本培训,提升基本素养
4.1.1加强素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专著和专题学习材料的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帮助教师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另外,通过网上信息积累等的自助学习,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做好学习笔记,力求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以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们的课题研究。
4.1.2抓好教材培训,挖掘教材内涵。建立“教师素养对促进学生素养形成的研究”实施与反思教材赏析与解读的研究策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新课程培训和教材教法学习,以及骨干教师培训等类型的学习,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用好教材。
4.1.3建立成长档案,做研究型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整理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性材料: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培训记录、自我推荐的优秀课件、案例研究、教科研论文、优秀教案、教学反思等,做实践研究、反思型教师。
4.2实践研究提升素养
4.2.1以“录像课回头看”活动为基点,抓实研究进程。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公案。集备时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交流对教材不同的处理策略,形成个案。在集备基础上,通过课堂进行实践验证,借助录像课这一有利的手段,有重点的对研究课进行录像,评析、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利用录像课重放这一有效方式,将部分重点教学片断反复再现,使每位教师能够“跳出来”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升素养。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在研究任务紧,责任重的情况下,分工协作,整理各单元信息窗应注意问题,及易出错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素养。
4.2.2以“同课异构”活动为载体,加强专题研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利用和兄弟学校的校际间“同课异构”、课堂研讨、观摩等有效的研究交流活动,从课堂教学的结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探索出解决问题方式和方法。通过交流与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在实践研究中,实现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们教学的规范性和实践性,提升了教师素养。
4.2.3以“走进名师课堂”活动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走近名师,走进名师课堂,感受教学大家刘德武、吴正宪、华应龙如涓涓细流般平实的教学素养……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组织的参观学习,撰写听课体会、课后反思、与名师一起研讨交流……在原有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理论水平上得以提高。
4.3反思交流,提升综合素养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4.3.1课前反思。备课时先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做到不但要借助于经验,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审视自己的教学预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适应,分析和把握课堂上可能生成的资源。在对现有的教学策略的反思过程中,进行教学策略和目标突破措施的反思,做到设计教学预案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精心预设教学环节!
4.3.2即时反思。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要求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实际的课例研究,即时撰写课堂教学评价,让教师以课研课,作一位教学反思的实施者。
4.3.3课后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业务水平,课后反思尤为重要。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就这样课题组教师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这种善于总结,积极反思的做法,提高了专业判断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4.3.4对比反思。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展开对比思考,通过不同教学行为间的对比、不同评价形式的对比、不同学习效果的对比、素养形成的不同策略对比、目标达成的不同途径对比……总结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及时整理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做好积累与实践验证。
另外,加强学生的反思,同样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自然应当做好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引路人。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日常的教学中,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引导、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和创新意识。
5结论与建议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反思,在反思中整理,在整理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潜心钻研与探索,一定能进一步提升师生素养。
参考文献:
[1]颜遐遗.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及其提高.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英美文学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美文学课程正在被大学生冷落,边缘化。许多学生觉得文学经典枯燥乏味,对之提不起兴趣。针对此现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改进的方法,并从教学目的、教材选用、优化文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我认为“万事皆有其因果”,找到其受冷落的原因才能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身原因
众多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文学基础知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纷呈,作家风格更是千差万别,通过一年半载的学习,多数学生掌握的多是文学流派、文学演变的粗略历程和著名作家的名字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即使是课前做了预习的同学也不能很好地欣赏、分析和评论相关的文学作品。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差,而是他们对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没有掌握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能,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领悟能力不足。
另外,当今社会由于网络小说及各类时尚读物的流行,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似乎更钟情于此。这些读物以图像传播为主要途径,与单一的、需要长时间地“咬文嚼字”式的文本阅读相比有着直观、快捷、省时等优势,因而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的阅读需要。而对于文学名著,一些学生认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时代,根本与之产生不了共鸣。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当前经典文去经典化的影响,不再把经典视为普遍的、不带偏见的审美标准的体现,而认为文学经典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吴桂辉,2009:129),这种文化心态也是直接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兴趣索然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过分看重文凭的严酷社会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把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当作找工作的“敲门砖”,为各种过关证件拼搏,自然无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本身也崇尚实用主义,进而将自己的兴趣转向更为实用的翻译实践和语言教学。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高校学生热衷各种实用英语课程的学习,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根本无心欣赏能提升审美情趣的文学经典,他们更在乎各种技能考试,如IELTS、TEM-4、TEM-8、TOFEL、GRE等。
二、教学考核方式落伍且单一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史课困扰着很多学生和教师。人们根深蒂固的看法是:学英语教学侧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专注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英语过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面对繁多的作家、作品,学生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期末考试中,多采取突击背诵、机械记忆来应对,难以达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仅对教材中涉及的英美文学知识做浮光掠影的介绍。教师唱独角戏,课堂基本上沦为老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教学任务以单元形式从古典到现代列置,每一单元则又自成系统,从历数作者生平到其主要成就到相应文学流派的理论介绍,到内容梗概和文本结构分析,再到“字里行间”微言大义的赏析,最后是统览篇章的种种艺术手法的综合和归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客观地说,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组织和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接收,使教学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就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方面感觉理论难度大,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最终是因为“吃不透”“吃不消”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导致对该学科的兴趣锐减,进一步的后果是该学科的“边缘化”,和诸多实用性强的学科相比,英美文学的地位似乎已经无足轻重;而语言点记了忘、忘了记的重复学习又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普遍形成严重的应试倾向,只为考试而学,为过级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常规,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接受美学批评,把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重点转向文本的接受与社会效果,把读者的接受搬到文学活动的中心。接受反应理论认为,文学文本自身留有无数空白和未定之域,其中存有众多的潜在可能性,等待读者来填补充实。(吴桂辉,2009:129)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才能在读者的接受中得到实现。文学即人学,文学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学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寓教于乐,收到意外功效。
考核内容滞后,考核方法单一。纵观这几年的各类文学试卷,考核的重点仍为英美文学常识、作品辨认、对某部作品的赏析等。学生在临考前,只要突击复习一下考试内容就足够了。考试的结果基本跟学生的文学领悟力和思辨力关系不大。除了闭卷考试外,很多教师还采用写学期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的阅读、欣赏、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从批阅的结果看,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作品意义解读一知半解,文学批评只停留在读后感阶段,没有文学理论的支撑,缺乏真知灼见。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看不懂原著,写作内容皆为网上资源拼凑而成。
三、教材有待改进
英美文学课内容庞杂,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十四世纪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学的源流关系,却有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唐冬梅,2009:93)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数非常有限,英美文学教师普遍承受着课程任务重而课时少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基本上侧重传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由于英语诗歌语言和现代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畏难心理,诗歌教学并未与小说、戏剧教学并重。在授课时主要着眼于作家生平、作品主题、写作风格、意义及影响等,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只是简单讲解,浅尝辄止。因此学生无法走进原著的语言深处,也就无法发现它的乐趣和魅力,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
在英美文学教材方面,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版本的英美文学史、文学选读、简论和简编很多,但多是对文学流派、作家生平和节选作品的介绍,而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并没有被囊括进去。由于教学大纲中没有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要求,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就没有接受相应的有关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因而对一些文学评论束手无策,对学习文学的兴趣自然减少了许多。以上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这一课程时,只重流派作家的记忆,往往只记住了作家的不幸身世或者其奇特经历,却忽略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贡献;只想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了解其情节,却无法欣赏作品中字里行间表露的人生真谛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能将课程内容囫囵吞枣地咽掉,但缺乏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无法消化。文学理论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际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同时,将文学批评理论渗透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之中,有助于改进过去一些陈旧的、简单化的教学思维模式,能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地对经典名著中的一些文学现象作多方面的挖掘和多层次的解析,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创新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意义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及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熔铸他们的人文情怀。我们要对症下药,合理正确地进行此课程设置的改革,充分发挥文学课的魅力,使之不再被冷落、边缘化。
参考文献:
[1]何琰.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23-24.
[2]史忆.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9,(4):152-153.
[3]唐冬梅.针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3-96.
[4]王俊玲.寓教于乐不拘一格―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J].语文学刊,2009,(2):169-173.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应该说在整个中职学校的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在职教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迫在眉睫。鉴于此,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育中采用“161”语文教改模式。
1.概述
“161”教学模式由三大基本框架构成,其中“6”为基本中心教学单元,包括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板书小结、双向质疑等环节。两个“1”则相对独立,前一个“1”是课前的个人展示单元,后一个“1”为语文活动课单元。
2.示例
2.1 个人展示单元——亮出自我。
通过课前的1~3分钟,以学生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述哲理寓言,评新闻时事,做即兴演讲等形式进行。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普遍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基础较差,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在校的2~3年时间即将踏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因此,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展示出自我风采,为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演讲环节中,每个学生演讲完,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同时一次演讲完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当然首先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再对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点评出来,并辅之以示范。
2.2 基本教学单元——锻炼自我(此过程是本教学模式的重点和核心)。
2.2.1 激趣导入: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就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本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三分钟左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引,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悬疑导入法等。此举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2.2.2 整体感知:文章首先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性的宏观把握。通过对文章的总体性的初步认识与把握,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文章脉络。此环节教师可进行以下教学内容: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重难音形义过关、文章结构探析、总体大意把握、理清文章思路等。方式上可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答案等。答题形式上可有个人、小组、全班齐答等多种不同的回答方式。此环节为下一步进行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2.2.3 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之火,不使它熄灭”。“合作探究”是教改的中心和灵魂所在,也是区别与传统教学的根本。通过合作探究,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使整个课堂充满发现、探究的乐趣。合作探究问题的提出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对本课的疑惑,比如现代文中对哪些句子不理解,文言文中哪个词语哪句话读不懂等,这些问题先以小组内部交流消化的方式进行,小组解决不了的由全班共同商议解决;二是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本组观点,师生共享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明确、补充,必要时进一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化与延伸。另外,此环节中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题目设置上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便于拓展学生思维。本环节的关键词是“互动”,采取小组内部合作的方式,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要注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切忌不可事无巨细、越俎代庖。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尤为重要,教师的引导、点拨、提升、讲解在任何教学模式下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知识力量、思想深度、人格魅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2.4 拓展延伸: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拓展延伸便是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破“课文”的限制,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如:在注重新旧知识的知识迁移;注重由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注重课文与生活的联系,课文与中职学生实际的联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品味更多、收获更多,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人生、体会人间百味,以达到“功在课内、利在长远”的目的。
2.2.5 板书小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让学习者尽快回忆,尽快重复感受所学知识,有利于记忆的形成。板书小结环节由学生、老师分别进行,总结本节课学习重点。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结展示于黑板上,以此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随后也应对文章进行总结性概括,再次点出本课的知识要点,进一步加深学生记忆。小结力求简洁明了、系统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作诗、作画、书画并行,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以word文档或幻灯片的方式展示。
2.2.6 双向质疑:质疑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双向质疑”包括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和学生向老师的质疑两个步骤。一是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即教师以提问、习题等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精彩段落进行1~3分钟的限时强化训练;二是学生向老师的质疑是让学生学完本文后针对本文内容和相关观点自主发问,教师答疑,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活动课单元——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理想的语文课应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课,构建开放式课堂,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等灵活挑选运用展开活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如:
3.1 竞赛型。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格言警句大家背、寓言新编、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赛等。
3.2 表演型。课本剧表演、自创寓言故事表演、小品剧表演等。以表演的形式,把冰冷、单调的书本变得鲜活可感,一方面能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人文素养。如学习了《项链》、《一碗清汤荞麦面》等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课本剧,不同学生的特质都可以得以展现,学生的写作水平、管理水平、表演才能、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3.3 辩论和讨论型。“辩论出智慧”,在语文活动课上可以常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会和讨论会。议题可以针对课本中的某种观点、时事话题、学生生活等。如学习过《员工守则》一文后,展开“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的大讨论。再如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展开“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的辩论。
3.4 文学赏析型。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适时开设一些赏析型的活动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精神。一方面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文学欣赏,如相关影视剧欣赏、名家名著阅读、名人传记阅读等,学生可以写出报告、进行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内容,适时对相关部分进行补充、深化和评点。
3.5 综合型。合型即把竞赛、表演、调查等各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如开展“传统节日”、“职场人生”等语文综合活动课。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职语文“161”教学模式并非是每篇课文都必须使用全部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掌握及实际需要程度灵活选用,顺序也可以随机调整。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成为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引导者。把语文的课堂变成自主探究的“动态”课堂,变成融合社会人生的“大课堂”,变成乐学、尚学、陶冶情操的“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健全人格的素养,充实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培养学生能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内涵, 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杜殿坤编译: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 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 2008年08期
当下,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因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将成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素质的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将决定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就倡导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我国2008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可见,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师与学生共同遵守的科学规范的教学程序。提高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适当提高人文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以选修课和活动课为平台,如开设《影视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欣赏》、《国学经典诵读》、《中华名人故事解读》、《中国文化概说》等选修课,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教师通过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教学中努力张扬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以获取学校、课堂中难以接受到的思想锻造和知识营养。这样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等主体性人格素质。另一方面,我们既注意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又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格爱好、自信心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培养,把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始终,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二、多元化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一种心智活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根本点与原发点,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教育目的,扩展学习的领域与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能力。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之外,还应当广泛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文学等为内容的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将人文素养的提升教育延伸至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角落。例如,开展读书活动和系列讲座,当代的师范院校大学生,由于其阅读面比较窄,所以学生掌握的知识自然也就比较匮乏。绝大多数学生很少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即使读书,也是纯为消遣,这对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毫无益处。因此,高校教师就有必要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进行系列读书活动,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作品,拓展阅读,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阅读视野,从而使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加深文学底蕴。阅读体裁要多样化,适当涉猎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等。文学源于情感,而情又恰恰是最能打动吸引学生的。只要内容健康有益,无论文学作品、科学技术,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都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时,广请专家、学者开展各种类别的讲座,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样,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的讲授、教师的引导,树立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课外活动通过经典作品的启发心智、教化思想、激励情感的作用,使学生在文学名家的引领下,在读书心得的交流中,感受真、善、美,体悟真、善、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三、加强课程资源之间的整合
课程资源呈现多元的形态,对不同形态的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提升师范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加强语文与艺术、科学、人文等门类之间的整合,可以打开学科间的壁垒,使其融会贯通,以弥补分科教学所带来的缺憾,让学生的感官都能在飞扬的神思中捕捉到灵感,开设出真正具有个性色彩和人文色彩的课程。整个文学学科的教学,除了学习关于文学的各种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要我们能够准确、适时、敏锐地抓住每一个环节,人文精神的内涵就会如“润物细无声”一样潜入学生的心里。传统教学中的以本为本,唯书是教,那么薄薄的教科书定然会湮没于浩如烟海的教学内容之中,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师跳出书本的樊篱,将教学内容拓展、延伸,使其变得丰厚。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给经典影视剧配音,或者进行诗歌朗诵会等。在学科内部,也存在系统的知识体系。看似孤立的教学内容,其触角往往会伸及学过的或将来要学的知识,或在内容方面,或在方法领域。教学中将封闭的线段向前后作射线,一线串珠,使知识更为系统化,以教材研究为切入口,以课堂教学为重心,拓展德育阵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乐于提升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
教学应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力求在最基本、最普遍的意义上来探讨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氛围中帮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宽容与沟通,在智慧的相互激励中,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走向校园文化活动,走向社会调查,走向校内外的实践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实行多样化的考评办法,那种试卷式的考试,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多地局限在死记硬背的框架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考试方式的变革可以在保留传统书面考试形式的同时,适当加入实践活动的考核分数,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塑造师范院校“两代师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游刃有余的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总之,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久而又艰巨的过程,笔者的研究也仅仅是限于对提高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有效教学策略方面做出的一点思考,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还应进一步实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起点较低的学生层次中如何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如何保证人文素养教育的长效性和持久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文学教育公选课一般是30学时,相对短暂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文学教育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有较强的灵活性。我们以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每学期对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局部更新,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带进课堂,做到经典性和时尚性兼顾。90后的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鉴赏那些以前教材中、课堂上未被关注的文学样式,如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我们把其中适合做教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例如: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插入当红男旦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歌曲,这是一首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很多学生都爱听爱唱,“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我们引导学生就这几句歌词从原诗里找到相应的表达,并说说各自写法的妙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导语”中有这样的话“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流行音乐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影视与当代文学课程讲到知青题材的小说时,把网络上红火的“最温馨感人的情感读物”——《山楂树之恋》推介给学生在线阅读,让学生把小说文本和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思考这部小说所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法国小说欣赏课程讲莫泊桑作品时,把当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二者表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救赎的主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学文本与流行音乐进行参照阅读阐释,“可扩展课堂容量,充实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在文学体验之路上获得更多知识”[1]。我们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坛发展动态,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工科学校公选课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课,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人们常常将讲授法与灌输式、填鸭式联系在一起,并把教学的呆板、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看作是讲授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造成这些弊病的不是因为使用了讲授法,而是运用得不恰当,即方法本身未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环境相协调[2]P269。讲授法对教师的表述语言要求较高。90后大学生“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3]。教师讲授语言应尽量适应这样一个教学群体的阅读风尚和欣赏旨趣,可以适当采用戏仿、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等表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为“悦读”过程。“在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这就要求“教师讲解声调要有抑扬顿挫,语言应精炼、优美、富有情绪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内容、适当制造悬念、适时提出问题、适度穿插花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教师要对讲授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指导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景,获得美的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与互动是文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且对经过十多年应试语文学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自己的认识放在课堂中与大家交流,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6]。所以要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情感的大量高扬,而不是无视甚而压抑。教学属于文科教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是认识论上的判断、机会、视界,以让文科教学固有的大开大合的教学场,承载大学生真实生活自我解放的性灵之声”[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师生一起探索未知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教师降低的是认识尊严”,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真正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心灵的共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表现冷漠、教师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三、开放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
对文学阅读经验有限的工科学生来说,多媒的教学手段可以让看似静止的文字变得活色生香,产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应。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寻求文本和音像媒介的最佳结合点,用丰富、鲜活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文学作品美的内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音频、视频播放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学生个体对文字的含英咀华,因此在插入音像媒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当、适时、适度,不能本末倒置,不无原则地迎合学生。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板书。课堂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传递与反馈信息的信息场,蕴含着师生巨大的生命张力,具有丰富的现场生成性。事先设计得再完美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那些师生思想碰撞的点滴火花,那些对文本的独特解读,那些对突发事件的即兴发挥等,面对这些情况,做好的课件不便即时修改,简便快捷的板书就成了不可取代的辅助记录手段。对文学类课程教师而言,精心设计的具有书法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板书,不仅能够辅助教学,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滋养,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态度。有创意的板书和多媒体交错使用,可以消除审美疲劳,刺激学生注意力集中。信息时代的标志的网络,是文学课程教学的有力助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多媒体教室基本都可以上网,我们充分利用此便利条件,提前在课件里做好链接,课堂上随时点击相关网站,例如《红楼梦》导读课程,在讲到红楼梦的版本时,我们链接“红楼资料网站”,此网站对红楼梦的版本介绍较全,并且清代至民国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应有尽有;在需要引用脂评本原文资料时,我们链接“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网站”,它在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基础上,吸取了甲戌本、王府本、戚序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它保存脂批文字相对较完整。把网络引进课堂,既能了解有关本课程最新最鲜活的资讯,引导学生熟悉对文学作品多元、多样、多视角的解读,启示学生获得自我的评判;又能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并学会从海量信息里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把文学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针对学生特点,巧抓课堂管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一种是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笔者所在的院校属于后一种情况,所以主要针对后一种情况进行论述。
1 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对于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音乐课能安排课堂教学,那就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充分地进入到音乐中,享受音乐;如果不能安排课堂教学,那么课外音乐生活要丰富多彩,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1.1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欣赏教学是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一门重要课程。音乐欣赏课不仅要有高雅音乐,还要加入适合大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太受学生欢迎,而流行音乐则以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领时代潮流而占据学生音乐生活空间。
最近的几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陈慧琳、周杰伦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而对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却还是占有大部分。笔者曾经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在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上,喜欢高雅还是流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流行歌曲,而选择交响乐、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学生则较少。翻开所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流行歌曲的位置,因为教师认为只有高雅音乐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多还是联想到情啊、爱啊,认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实不然,很多流行歌曲内容也很健康,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帮助不亚于高雅音乐。笔者曾经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比较欣赏,先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我爱你中国》,结果学生反映比较平淡,根本看不出那种热爱的感情,而且因为唱法比较专业,他们只能听而不能跟着唱。但是在放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等时则表现得比较充满激情,而且能够跟着音乐唱上几句,谁又能说这几首歌所表达的意义不好呢?
其实,在流行歌手以及他们所唱的歌曲中,有很多意义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韩红的《天亮了》,从侧面表现了父母无私的爱,所以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表达了不能放弃梦想,要坚持到底;等等。对于这些歌曲,学生表现得非常热情,下课时仍然意犹未尽,甚至课间10分钟都要求继续欣赏,而且对乐理知识的讲解也非常有帮助。很多教师都头疼乐理的讲解,因为学生是非专业的,感觉很难对他们讲清楚音符、节奏等,但是因为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可以借助旋律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他们唱得更好。可见,对于流行音乐不能一概而论,要有选择地进行欣赏,这比只欣赏高雅音乐,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反映平淡要好得多。
1.2 音乐社团
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单单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各种音乐社团活动。开展社团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高职音乐教育形式,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如潍坊科技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有专门的大学生艺术团,在艺术团中又按不同的艺术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社团,并且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的学校把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学校则把社团活动作为主要的音乐教学形式。高职音乐教学的课内时间是有限的,而诸如合唱团、舞蹈队、器乐团等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即使对于爱好者较少的戏曲、曲艺等在课堂上出现较少的艺术形式,学生社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另外,学生社团通过组织排练、参加演出、举办校园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不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也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社团活动看成是学生课外的娱乐活动,而是要充分重视社团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引导,大力支持,使课外社团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应该围绕积极健康的主题开展,正确定位社团的活动导向,建立明确的社团管理制度,安排固定的分管、指导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应该制定配套的监督、激励制度,对于出色的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不良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指导。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应该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针对不同学生的优点和弱点,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
1.3 举办晚会
晚会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和参与的音乐教学形式,特别是小范围内的晚会,比如一个班或者一个系部的晚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晚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和锻炼。晚会的整个过程,从筹备、进行一直到结束都需要学生的参与,而学生不管是筹备晚会的,还是参与演出的,整个过程都被音乐感染着。就是作为现场的观众,也能在晚会进行时通过观看同学的演出强烈地感受音乐,感受艺术。相对于其他音乐教学形式,举办晚会更能激发每个学生的热情,增强班级和系部的凝聚力。
2 合理设置课程
2.1 根据学生兴趣安排选修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音乐课主要还是采用公选课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还是凭着对音乐的兴趣来选课。但是目前各高校在音乐方面开设的公选课基本上还是采用音乐鉴赏的形式,只有少数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设其他类型的音乐公选课,比如葫芦丝、吉他、合唱等,这类公选课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
在进行公选课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调查和上课情况来看,学生对技能性的东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声乐方面,比如合唱可以作为音乐公选课考虑的对象;在合唱课中,学生不仅要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还要做到与其他声部协调好,并且能够学到指挥,这对当今社会中要求的团队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器乐方面,可以将选修的学生组成小的乐队,同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2.2 根据教学实际安排选修
在设置音乐选修课时,要根据整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一是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选修课。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如外语专业可以开设外语作品赏析、外语歌曲演唱等,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电脑音乐制作等。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开设选修课。比如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开设戏曲选修课;对某类乐器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乐器选修课。三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开设选修课,可以分为有基础的和无基础的。四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选修课。这种选课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采用的是“学生聘老师”,只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认可了,教师才可以上这个课,这样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课程考核体系
在各个高校中,运用最多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学分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较少,这种现状对学分制改革的实施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一些旧有的制度框架和观念束缚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学分制改革的推行减少了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管理基础较薄弱,教学改革的经验不足,因而在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音乐欣赏课,可以探求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的欣赏途径,因而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对授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发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时可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乐理课采取笔试答卷的形式;实践课可采取面试的形式,由学生唱奏或表演几个本学期所学的作品,并接受教师的现场提问,由教师当场打分;参加社团的学生,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听听音乐、放松身心,而是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体会美妙生动的音乐语言,用形象的思维方式来达到作品内涵与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满足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情感世界比较丰富,兴趣也很广泛。教育者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音乐学习心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讲课过程中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效结合,不断探寻最佳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构建顺畅的沟通平台,才能使每一堂音乐课都充满生趣,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高雁南.高职的音乐教育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8)
[2]王靖怡.让葫芦丝走进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3]张文.高职非艺术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考[J].职业时空,2009(9)
一、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开始重视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设。为适应大规模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国家高校相继成立了翻译院系、翻译培训中心及机构,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工作,如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自1957年始建以来,为联合国、欧共体、欧盟以及法国各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翻译人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欧洲高校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逐渐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转而以市场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
我国的外语专业是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有翻译方向的硕士,直到2006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翻译专业相继在各高校的建立,引发了外语界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如穆雷(2006):翻译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一些关键问题一直在争议,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文件;仲伟合(2007):由于时间有限,所开课程有限,学生的翻译实践机会少,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翻译能力,也不具备从事翻译研究的能力;何其莘(2007)指出翻译教学没有把翻译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来培养,没有为翻译人才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培养规格。文秋芳(2008)认为:现有以输人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设置既不能满足学时迫切运用英语交际的需要又不利于盘活学习者多年积累的语言知识,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现有的教学方法推崇单项技能训练,一方面违背了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不符合职场的实际需要。
探索改革和创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高校翻译教学的重点。本文欲以文秋芳教授的“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探索区域高校翻译教学的改革。
二、输出驱动假设
著名的语言习得理论“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实现的条件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输入;语言输人包含稍高于其现有语言能力的语言项目,即著名的“i+1”学说;语言输出并不是语言习得中的必要环节。对此swain(1995)提出“输出假设”,认为输出除了能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度外,还具有注意/触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功能。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和修正对输入的理解,使输入转化为真正的吸人,但这些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我国的语言教学体系。
(一)输出驱动假设
文秋芳教授(20o8)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该假设包括三个子假设: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认为输出比输人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说、读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
该假设与输出假设相比有所不同:针对的学习群体不同,输出驱动假设只针对中高水平的学习者,不适合初学者或低水平的学习者,而swain输出假设不区分学习群体;使用的学习环境不同,输出驱动假设只限于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对输出的界定不同,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不仅包括说和写,还包括口译和笔译,而swain的输出假设中,输出不包括译的技能。“输出驱动假设”就是针对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状况,提出要改革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以培养具有职业竞争能力及较高的表达能力的学生。
(二)输出驱动假设的合理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翻译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翻译培训、出版和技术市场不断拓展,翻译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产业。目前翻译专业培训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人才奇缺为刚兴起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作为产出技能的翻译教学,在现今的社会职业需求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倍受外语界及社会的关注。文秋芳教授(2oo8)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hypothe.sis),对目前的翻译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翻译是语言的产出过程,翻译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输出,没有输出驱动的输入,就没有对语言假设的检验及反思,也就不能促成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整合、重构与内化,现有的陈述性知识难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不利于译者语言体系的形成与拓展。我国目前的翻译教学没有形成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输出驱动假设”的运用就是要求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将外语人才培养与翻译人才培养区分开来,将技能学习与知识面拓宽、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大的机遇。
三、输出驱动假设在翻译教学的应用
(一)翻译教学的定位
目前我国翻译资格证书考试有:上海外语口译岗位证书、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大考试,让学生了解我国翻译资格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了解翻译职业现状及其前景优势,即以文秋芳教授的“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让翻译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翻译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翻译课程体系的学习来构建自身的翻译能力,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的三级考试,达到翻译三级的水平标准。各高校的优势资源各不相同,作为区域性高校,层次低、生源差,在翻译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确立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应酌情侧重培养某一个方向的翻译人才。可将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社会培养口、笔译的初、中级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能达到国家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水平的翻译人才。
(二)构建合理的翻译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翻译课程体系受到严重质疑。传统的“从基础到专业”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改变目前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意保持学生知识体系的延续性与拓展性,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方向转变。
文秋芳(2oo8):我国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多年来秉承重输入,轻输出的指导思想,但在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的今天,亟需在教学理念上把输出的作用凸显出来。对于中高水平的学习者,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盲点以激发弥补盲点的欲望,这就需要营造一种输出氛围,在输出过程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缺失,从而产生弥补缺失的愿望。
区域性大学。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生源差,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抓住本校的优势,培养能胜任基础翻译任务或某一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或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方式趋向职业化。区域高校翻译教学应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的形式,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模块体系,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可将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模块:
1.语言基础课程模块: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写作,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与国学基础。
2.基础笔译课程模块,包括入门知识、语言对比、基本技巧、文体修辞、译文对比与赏析,使学生掌握笔译及基本功,学会分析文本,有能力判断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
3.相关课程模块:中国经典作品研读、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级汉语写作、中西方文化、中西方哲学、中西思想史和逻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
4.专题笔译课程模块,融入经贸科技、旅游文化、法律传媒等专题内容,使学生接触不同的题材内容和不同的文体类型,专题笔译课程要有所选择与侧重。
5.运用工具课程模块:计算机运用、网络技术的运用等,学会利用各种翻译资源主动获取所需的学科知识及信息。
(三)采用独特的翻译教学方法
穆雷教授(1999)指出“对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英语水平主要体现在口译能力上,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最要从翻译能力上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具备译者应有的独特知识结构,而译者独特语言结构需要广泛而全面的课程模块知识的输入,熟练掌握双语的语言形式、结构以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翻译输出训练,将所输入的陈述性知识及时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话语的建构过程,语言学习一方面要学会利用语言材料建构话语,表达思想;另一方面又从话语中学习新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的翻译课程模块的输入与翻译技能的产出,构建译者独特语言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更规范的输出。目前翻译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翻译教师一味的输入,学生没有机会进行有效的输出训练,实践动机丧失殆尽。
动机不存,能力则不进。教师的“传道”、“受业”最终实现不了学生的“得到”与“受益”,翻译教学自然难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转换。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中提倡翻译过程教学法,以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自我培养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体会认识自己运用的知识、采取的方法技巧、发挥的创造力,即综合获得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中还应将互动主义、合作主义、人本主义等理念融入到翻译教学中来,提倡自主学习式、合作学习探究式、互动式教学,突破翻译教学的语言学限制,不再局限于一词一句的分析、技巧策略的谈论,而是深入挖掘翻译教学的蕴涵与精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翻译人才。
(四)创设翻译应用与实践平台
为深入把握中文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了随堂听课、与任课教师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和专业素质不全面等问题。
第一,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认知消极。从随堂听课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倦怠情绪,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较弱。对于一些文学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大量的自主阅读是非常关键的,但学生存在不读、不思、不写的现象,导致对作品理解浅显,只知故事梗概而不知其他,只知人云亦云而缺少个性化的见解,进而导致课堂上师生无法形成真正的互动对话,一些讨论课效果欠理想;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学生注重记忆简单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对词组、句子、语言现象等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认识,而且学习功利性较为明显,对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课程的排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写作课程的学习,无论是文体写作还是应用文写作,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对教师的写作要求有抱怨的情绪。从上述表现来看,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行为倦怠,存在明显的专业认知上的消极。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欠深入。从随堂听课和课程考核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文学类课程,每一时期的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评价等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课堂回答不全面或含糊不清,古典文学的历史背景知识较为欠缺,这些内容在课程考核时失分也较多。语言类的现代汉语课程,是挂科率较高的课程。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教师主要采取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每次内容讲解后都会有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做,但结果仍不甚理想。受访教师表示,这与学生日常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也与学生对文科理解上的偏差有一定的关系,如学生普遍认为文科题目主观性较强,只要答出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即可,从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第三,专业素质不全面,核心能力不突出。笔者所在学院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下:“能够独立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新闻、出版、文案创意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教育教学、文案写作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简言之,教学、科研、写作是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的三项能力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受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但从整体来看,学生的专业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一,在教学方面,学生对作品的诵读、解析能力较薄弱。从教育见习和试讲环节来看,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但朗读作品欠缺感染力,解析作品缺少个性化的理解认识。从《语文名篇教学指导》课程的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计欠明确,对作品内涵的掌握与讲解能力较欠缺。其二,在科研方面,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文献检索能力薄弱。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看,缺乏新意,思维狭窄,文献综述只单纯列举文献,缺少归纳、分析与评述。创新意识不足还表现在课程考核中,学生答题过多使用教材观点,富有创新性的个人见解很少。其三,在写作方面,学生文学文体写作多为虚幻题材缺少现实感,重抒情感悟缺少思考和论辩。应用文写作规范仍有待加强。此外,最能体现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毕业论文存在逻辑混乱、表述不通、论证与观点脱离等诸多问题。
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既有基础知识掌握薄弱问题,又有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最关键的原因,是教师对专业核心能力认知上的不明确。从随堂听课和专业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教师对单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能力培养上的逻辑关系不是非常突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较欠缺,导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整体的综合素质并不突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向,专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要素可归纳为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写作能力与研究性学习能力。一是阅读能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阅读是专业的基础,更是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内容选取、阅读方法科学与阅读效果评估三方面。阅读内容选取,即读什么,图书的选择往往影响着自身的阅读视野与思维格局。从学生阅读内容的调查来看,阅读多注重流行与畅销,视觉化倾向明显,网络小说、影视作品颇受欢迎,而经典原著作品很少有学生主动涉及;阅读范围较为狭窄,以专业图书为主,文学类图书较突出,很少涉猎其他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图书,导致知识结构不全面。阅读方法,即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阅读中并不太注意阅读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更倾向于简介似的粗读略读,或者碎片似的拆解性阅读,缺少完整性、探究性的分析式阅读。至于阅读效果,即阅读的质量评价。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作品鉴赏缺少个性化的深度思考,文本意蕴理解不透,国学经典一知半解,文化常识含糊不清。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距离。阅读能力欠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尤其对要从事教育职业的学生而言,阅读指导能力与作品解析能力的发展都与自身的阅读能力紧密相关。
二是诵读能力。学生应具备的朗读与朗诵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对师范方向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诵读,是在文本阅读的前提下,品读、鉴赏文本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积累、语言表达、审美感受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出个人的综合素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诵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审美品位,而且对今后的工作实用层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从调查情况看,学生的诵读能力并不理想,无论是古典作品还是现代文的诵读都存在缺少情感、节奏不准确、语速过快、语调无变化等问题,这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语言运用层面的不足。对于师范方向学生来讲,诵读教学能力是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领悟,才能引领学生实现精神成长,因此诵读能力的培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三是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将会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因此写作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心。从专业目标来看,学生的写作范围主要是基础写作、应用文体写作、新闻写作、文学文体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些写作课程连成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效果来看,基础写作知识掌握扎实,各类公务性、事务性文书写作格式掌握较规范但语言表达的严谨规范仍需锤炼,各类文学文体的写作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立意、构思、思辨性上缺少新意与严谨。从写作结果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论证能力仍需进一步培养。新闻写作的实践练习如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等普遍较为薄弱。无论是个性化凸显的文学文体写作还是应用文体、新闻文体等实用性写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它是学生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最终体现。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高低等都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强弱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不是培养专门的研究型人才,否则它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并无区别,而是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其培养理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它仅存在于某些课程知识的质疑与研讨中,并没有全面渗透于所有的课程教学中,更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研究性学习能力欠缺将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完善与提升。因此研究性学习能力应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重要层面来对待。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能力与诵读能力是基础,写作能力是关键,而研究性学习能力是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的充分体现,是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点。四层面密切联系,共同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素养的重心。明确了这四方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则成为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等,着重从阅读质量的提升、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用型师资培养等宏观方面进行,以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为培养目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与创造者。
(一)注重阅读质量,加强思维训练
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质与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实践来看,每位教师都会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但从整体效果来看阅读的质量仍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要使阅读素材多样化。着重从“读经典、读文献、读前沿”三方面进行,不仅能保证阅读的经典性与时代性,还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眼光。读经典既要读关注人类命运的永恒之书,也要读与课程紧密联系的权威性著作,这样就可保证学生的阅读格局与品位。读文献要阅读已有的研究成果,要保证文献资料的权威性、代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读前沿,即教师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发展反馈给学生,如影响广泛的最新作品或语言现象、某些理论前沿等,使学生学习不致于脱离时代。二要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怎么读书,在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被充分重视,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类的课程,使学生学会阅读。三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采取读书笔记、在线问题交流讨论、小论文等方式,随时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为阅读效果提供一定的措施保证。阅读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建构。因此,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问题驱动下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二)实训课程教学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全方位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在生活和学习中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是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习与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应用能力评定标准和训练方式,使实训课程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共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实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依据专业核心能力构成体系,学校可开设中外经典作品解读、诵读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文案写作等相关实训课程,设计有效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主体,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些课程要与一定的实践环节相结合,如诵读训练可与学院的基本素养提升“个十百千”工程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知识前提下,分学期循序渐进地开展诵读活动。经典作品解读课程与教育实习环节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注重教材作品中的解析与讲解能力等。实训是对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对能力的检验,两者充分结合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有效保障。二要以就业为导向,分层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中小学教师为主要选择,少部分考研深造,还有一部分选择国考或企业单位。学校可依据学生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能力培养。首先,师范方向学生,注重培养教学能力,采取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中小学优秀教师示范教学、深入中小学体验课堂教学、个人试讲等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同时定期开展丰富的师范生技能大赛、诵读比赛、创意写作比赛、语文知识素养比赛等,为走上真正的教学岗位夯实基础。其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学校要真正落实导师制度,使学生在指导教师引导下逐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与研究,或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学习能力。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国考等相关培训。结合学生参加国考等情况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次培养,并不是将专业人才培养朝技能培训方向发展,而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而顺利衔接以后的工作岗位。三要构建完善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地方本科院校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入大量的人才。学院可依据学生就业趋向,与地方的中小学、政府机构单位、新闻出版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在实习单位中得以发挥与锻炼。此外,学校要注重文科实验室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采取工作场景模拟训练或实习锻炼,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运用,增强职业意识,提升各种能力。
(三)以深度学习与创新思维发展为导向,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