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30 11:38: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南方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南方教育论文

篇1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正书展”(1996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2001山东。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湖南。湖南书协主办)

“当代青年书画大赛”(一等奖2002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2005国际书法篆刻年展”(一等奖2005河南。书法导报社主办)

“全国第二届兰亭书法展”(艺术奖2007安徽。中国书协主办)

“荷之韵一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山东。济南市政府主办)

“国大阅兵题联”(二等奖2009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全国首届篆书展”(2010贵州。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2010湖北。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二等奖2010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当代楷书创新展”(入展2011年。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2011韩国首尔)

“百名博士写百米长卷”(2011年天津某文化公司主办)

“国际简牍帛书邀请展”(2011年湖南。湖南文联主办)

“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名家邀请展”(2011年重庆文联、西南大学主办)

“中意韩三国名家书法邀请展”(2012年中、韩、意三国。《中国书画》杂志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书法名家邀请展”(2012年北京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北京国家画院)

“全国梅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京梅花艺术馆并任艺委会委员)

篇2

我坚持“爱是教育的工具,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从心眼里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我尽力做到“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关心疾苦时是慈母——无微不至;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在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上,去关怀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误区”,用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和谐、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重视对学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以身示范,高标准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我从来就说到做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无论是学生范了什么错误,我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对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教育,关爱学生,用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学生,直到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为止。处理问题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行为的《六条禁令》,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尊重我,拥护我,反应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引导学生。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常对学生讲:“我不是警察,你们也不是小偷”、“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我也对学生讲:“我这人严如师,亲如兄,爱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了解科技动态消息,利用每晚读报时间,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业精于勤”,强化业务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树立的一个终身信念。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每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紧抓不放。五年来,我一共参加过学校举行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学习达20余次;20xx年,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参加了巫山“电子说课”听课活动 ;20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庆市开明中学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20xx年5月,我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中听课活动”;20xx年10月,我又去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还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份)》,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为全校教师举办了题为《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20xx年暑假)的讲座。这些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提高我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还阅读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研究指导》等书籍,对提高我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之余的时间,我还挤出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每天定时阅读,向那些“名家”拜师学艺,对我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20xx年3月,我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学习。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天定时上网学习,查阅学习资料,了解课程信息,听网络课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再认识,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学思想。

三、立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人,为响应“二十一世的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一号召,我常在课后认真反思,细致总结,写好反思记录,这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五年来,我教过两届毕业班,每次毕业教学成绩都位居全县前列。培养了李倩倩、蒋彬彬、刘春梅等十多名优秀学生升入奉中,有张德志、匡东梅等十二名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等级奖。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峡杯”数学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李倩倩同学以满分120(全县仅有三个)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阶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起了校级课题“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20xx年我又主动加入了我校县级课题“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并担任主研员。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我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们切磋,不耻下问,一道总结,形成经验。20xx年秋,我主持申报的县级课题《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批准立项,组织部分老师正在实施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以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编著的《数学解题学引论》为纲,试图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思维程序,推动我校的数学教学。

四、奖励频频,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近五年的努力工作,细心总结,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

主管的教育科研工作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2003——20xx年度教研科研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

20xx年秋、20xx年春和20xx年春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20xx年10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已进行培训);

20xx年12月主持主研的《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成功揭题并荣获县教改成果二等奖;

20xx年4月撰写的论文《分层教学的原则及做法》荣获《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优秀作品奖,同年该文发表在《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丛书》(重庆市教委编,南方民族出版社出版,ISBN7—5367—2390—3/G·458);

20xx年10月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方法》被选编入县经验交流论文集;

20xx年12月撰写的论文《实行校务公开,促进学校长足健康发展》获县工运理论研讨论文三等奖;

20xx年4月撰写的论文《依法治校是学校长足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宝》被选编入《奉节县依法治校工作经验论文选编》一书中;

20xx年6月撰写的教案《矩形的性质》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20xx年3月撰写的论文《英语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获市级优秀奖;

20xx年5月撰写的教案《函数的奇偶性》获县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99年12月在“三峡杯”数学竞赛中获市级指导教师一等奖;

20xx年5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教师二等奖;

20xx年4月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教师三等奖;

20xx年4月在县说课竞赛中获数学学科三等奖;

20xx年6月在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市级指导教师二等奖;

篇3

引言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今时代特点,环境保护问题已成热点。绿色化学是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

日前,我国环保部参与欧盟亚洲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项目研讨会会上提出“采用废物跟踪系统,提高电子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可见环保问题全球关注。垃圾之多,却未用尽其能,眼看是不环保,实则是有限资源的浪费。中国南方素以水乡为其优势,由于工厂、化肥农药农业、生活、校园实验等排放的污染水,严重超过环境水体容量,打乱水体的自净能力,单方向的水治理困难重重,污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民众身心健康,同时治理污水耗重金耗时而且影响基本生活,如今真正能为民众享用的洁净水正急剧削减中,地表水污染引起的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的健康耕作,地下水的污染,源头水的保护,水污染污染物的扩散侵袭等一系列水问题引起我们深思。近日,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颇为重视。例如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淮水污染重点工程检查正要在2015年初步完成耗资数十亿建立的监测网,耗资巨大,耗时长久,若能减少污染,这些资源的便能得以节约。就高校来说,从实验排污源起,减少污染。

在高校中,通常做完实验就将试剂直接倒入水池中。这样的实验不停地进行着,而实验室很少有三废处理,致使实验室如一污染排放源向外排放着各种污染物(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消耗量大,而且大部分有腐蚀性或有毒,有的实验还伴随有毒或有害物质的产生)。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其对土壤、水生生物的副作用更强,尤其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所在学校中的湖泊,经常是发黑散臭气,而如在国庆假期之后的几日里能明显感受到湖的清爽,湖面也无明显漂浮的植物,这是由于没有污染行为的发生,可见实验室的绿色化势在必行。

一、绿色成果创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引导促使学生通过一些改良实验(如用无毒、弱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进行实验,发现新方法代替原本效率低的方法,等等),使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创新带来的好处,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步入绿色化学实验的学习中。

二、绿色化学之源――网络微型实验

在当今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化已具备各方面完善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微型化学开放实验的开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教学效果,代表了化学实验改革发展的方向,是贯彻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网络环境下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实验的项目准备、操作等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和课外进行家庭小实验(而笔者认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性实验即使有缺陷也远胜过安排性实验),能增强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微型实验使用剂量少,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动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绿色实验开展――融会贯通

1.实践绿色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使化学实验成为绿色工程。

要求学生做到“实验源头预防、实验中间控制、实验排放达标”。期间包括避免使用剧毒原料、用绿色溶剂代替易挥发性的有毒有机溶剂、用绿色催化剂替代有毒、易腐蚀的催化剂、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分类处理,等等。

(2)革新常规实验,开展微型、半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与常规实验相当的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与技术。其主要优点是:试剂用量大大减少,仅为常规实验的1%~10%,减少了“三废”排放量,以及相关材料和水、电的消耗,降低了实验成本,节约了实验经费,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改善了实验环境,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常规实验的半微量是指在不改变实验方法、不改变操作技术的前提下,采用常规的小容量仪器、药品用量减量,不用额外的经费投入,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而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因为成熟的实验技术更容易推广。

2.实践课程教学中形成绿色工程理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行为。

(1)绿色化学观念贯穿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课程实习及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用绿色化学的思维审视生产单位的技术路线、生产工艺、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用绿色工程的12条标准验证各生产环节,总结出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各环节,整理出不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各个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依据“5R”原则考虑和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做到实验药品的减量化、循环或回收再利用,选择污染少、装置简单、产物易分离、安全性高的实验方法,在无法避免使用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消害处理措施。通过反复多次地实习实践、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观。

(2)绿色化学观伴随毕业生终生。

要求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时,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都必须体现绿色化学观。凡违背绿色化学观及绿色工程理念的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都视为不合格,要么修改,要么重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及时跟踪指导,务必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要让绿色化学思想扎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这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及历史负责。

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源头开始的绿色实验,使清洁生产跟上环保主题前进的步伐。绿色化学实验的进行促进学生在科研、实验的道路上保持绿色、清洁意识,使用绿色材料,开展节约型实验,拥有绿色洁净实验过程,排放低污染值三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学者、生产者持久地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唐纯翼.绿色化学观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126-127.

[2]张康华,曹小华,谢宝华,陶春元.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23-125.

[3]黄树辉.问题教学法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3):15-172.

篇4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篇5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篇6

一、培养亲和力,全心爱学生

辅导员工作,是开导人思想的工作,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也是以理服人的工作。既然辅导员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以自己的品德、情操、风范、感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工作的对象,也就是说,对学生要有一种“亲和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真诚之心沟通,我认为这些是形成亲和力的条件,为了贴近学生的心我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我都会翻开学生们的履历仔细的翻阅、看着每个人的自然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家庭概况,深入的了解几名家庭困难学生的家境情况。有些事情真的不需要我们要去花消多少金钱才能换来学生们的认同、学生们的心,只要我们平时多用用心,多去想想,真的从心底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考虑,自然就会和学生们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情感的桥梁了。

二、细心是基础、耐心是关键

实践证明,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这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掌握准确、清楚,辅导员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颗察微知著的心,作为学生个体,辅导员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品质、学习技能、兴趣爱好、特长能力、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及社会环境等。对学生进行个体综合了解、全面分析。

我经常到学生寝室了解学生们的日常起居生活。其中,有一个学生比较特殊,平时的她不是太爱讲话个性很独立而且不喜欢被束缚。于是,我就找到了她同寝室的同学进行了解情况。经常与她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渐渐的我找到了与她谈话的突破点,她平时非常喜欢跳街舞我就主动和她聊起这个话题,然后慢慢的切入他的家庭情况,得知她从小生活在一个非常严厉的家境,由于父亲是钢琴教师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钢琴的学习,每次当她贪玩不好好练琴的时侯她的爸爸就狠狠的打她,从来没有听爸爸妈妈表扬过她,她做的再好、再努力的去弹琴也从没听过他们夸奖过一句,她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沟通,沟通的感觉是什么了……她需要鼓励也需要表扬,我就从这个开始进行着手,鼓励她、关心她,我们即是师生又是朋友,既有管理又有关心,让她发现自己的优点有被人羡慕耀眼的亮点,要她真正感觉她还是优秀的,不愿意放弃自己!

作为辅导员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学生的心里帮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应该多细心观察多引导这样的学生,别让某种原本可以解除的原因成为了他们心里永久的障碍,看不清楚自己遮住了他们优秀的亮点,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三、建立平等、育人为核心

首先要做到“一清二白”其次教师应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去和学生平等对话,勾通交流。其次要以人为本:以情管人、以情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才动人。让学生懂得要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因为辅导员不单是教师还是人师!

四、拥有网络沟通手段

我经常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例如:

飞信小贴示:每当天气突变时,我都会给每一个学生发信息,告诉他们次日准确的天气情况,叮嘱他们多穿衣服、预防感冒。

网络班会:反复强调坚决杜绝使用违规电器,宣传防火知识以及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公开的特性,通过校内网、QQ等开辟与学生交流的新途径,并通过观察学生每日状态和好友留言来分析他们的近期动态;及时交流沟通,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在平时。

我曾在网上给我的学生们写过这样的一封信:“我最亲最亲的亲学生们,首先能成为你们的辅导员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你们都是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遥远城市来到沈阳,来到这里,来到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基础音乐教育系的,这是一种缘分!!!还记得刚刚入学你们报道的第一天,你们每个人都是那样的胸怀大志、骄傲的来到我的面前,递交你们的入学文件及办理入学相关手续,在你们面前的是一片陌生却又憧憬的未来!军训了你们是那样的几百个不愿意被送到军区参加训练,吃不好也睡不好,天气还突然降温,好多同学都生病了但却依然忍着寒冷的天气坚持着每天的训练,你们就是拥有了这种顽强不服输的精神使得你们每个人都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转眼间军训结束了,你们又回到了学校,为了强身健体学校开展了早操活动,无论天气有多冷你们都要坚持着每天的早操,虽然天气很冷但只要出来了就别白费自己应着头皮去付的那份辛苦,不但起个大早还挨着北风吹透了的全身,有时还要因为做操的质量不好挨批评,这样划算吗?从开学到现在同学们都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之间相处的也都非常的融洽,虽然避免不了也有过很多的不愉快,但是相互都多一些包容、多一点理解,问题和矛盾也就会随之全都迎刃而解了……不管怎样因为你们的活泼、开朗让我感到其实自己依然还是非常年轻、风华正茂时;你们的天真、浪漫让我感觉你们是那样的坦率、真诚;你们的任性、撒娇让我感受到你们是那样的童真、可爱!拥有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虽然依然有过汗水更有过泪水,但是我尝到了什么叫做“痛并快乐着”,这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有很多的学生看完这封信都给我回复了信息,有一个来自南方的学生的说:“在想象中、在朋友的诉说中在电视记录中大学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自主的半个社会,突然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翅膀没有了他们的宝贝,一时间里好像失去了中心,什么都要靠自己没有人告诉你该要去怎么做,但是我很高兴拥有着您这样亲切关怀我们的导员,我们会努力会让您为拥有我们而感到骄傲的!”还有的说:“王导,相信吗?我是哭着看完这封信的,我很感动,希望您忘记我们曾经所有的坏,记住我们所有的好,我们一定会心往一起使劲,让我们成为您最值得骄傲的学生!”还有的这样说:“我们不喜欢有架子的老师,但是不代表我们会不尊敬老师,只是感觉好难接近心理会感觉好陌生,当我第一次看到您时就感觉您像一位大姐姐,心理有种莫名的亲切、不生疏、没有那么大距离的感觉,相处后果然也是这样我们愿意听您的教导,每次听完你对我们讲的话心里都有一种对大学、对人生美好憧憬的向往!”……看到他们给我写的这些东西时,眼前变的模糊了,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很幸福……让我感觉付出再多的苦,再多的累,受过再大的委屈,再难的挫折也都值得了,这种欣慰的泪水是甜的……

五、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

在为期五年的时间里我组织了召开主题班会分别以“学习实践促发展,青春奉献建和谐”、“律己、律事、律他人”、“学习研讨科学发展观”、“文明出行”、“甲型H1N1防控知识讲座”、“““““早操大评比”“、“安全知识”、“诚信行天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假期安全教育”“、“考风考纪”等为主题的80余次班会,召开七次大型学生活动文艺演出,推选专业优秀的学生到音乐补习班任教,让学生真正可以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我也组织开展了多次趣味体育活动,让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充实。

六、真情温暖,爱心沟通

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不容易,因为学生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教师甚至家长都难以理解的秘密。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勤于进行思想沟通,多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作为大学辅导员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大家都说辅导员工作是良心活事无巨细,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辅导员的工作是神圣的,那么同时作为一名责任辅导员身负的担子也是重大的,不但要在日常的学习上督促他们,也要在他们的生活上多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更要在他们的心理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还要在他们的思想上塑造一个优秀的楷模。要自己做到,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心里敬佩自己的辅导员。所以辅导员的工作是全面的、永无间歇、永无止境的,只要有学生的存在就有辅导员的身影。我们要时刻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坚持不懈的去努力着,工作着,拼搏着、进取着!还要为了那些一直站在学生背后,每一位为了他们操劳一生、辛苦半辈的学生家长们。

我相信苦尽终会有甘来的一天,我会不断从工作过程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武装自己,还会继续一直向前努力、求是、积极、上进、拼搏的投入工作,时刻铭记在心,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工作!真正做到:对工作有热心、爱心、细心、诚心、责任心。做家长放心、信任的责任导师、学生们心中喜爱、崇敬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黄琴.把握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当代教育论坛,2009

[2]刘晓燕.网络环境下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08,2.

[3]郑日昌.大学心理辅导.团结出版社,2001,10.

[4]王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4.

[5]潘灯.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6]杨红.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2009.

[7]唐玲.浅论艺术院校学生特点.艺术教育,2008.

篇7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在教与学模式改革中,实践教学作为开放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人根据电大系统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并在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践环节中加强实践教学,使学员将所学的理论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法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法学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在教与学模式改革中,实践教学作为开放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作为开放教育专业之一的法学,是培养法学专业实用性人才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探索法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法学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一些地方电大仍存在偏重于理论教学的现象

我国的法学教学,多年来,重视法学理论的教学。虽然近几年来,一些院校开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电大也不例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存在偏重于理论教学的现象

(二)实践教学应用仅限于少部分课程,有些地方电大仅限于毕业实践环节

一些地方电大实践教学仅限于少部分课程,如刑法学、民法学,更多的地方电大仍然沿袭了传统法学教育的模式,将实践环节的目的确定为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手段。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少,即使是毕业实践环节,也不能真正落实。

(三)校外实践基地的效果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电大法学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内模拟实践,如模拟法庭、案例讨论、法律咨询等。一种是到校外实践基地(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参加法律实践。从当前实际运行情况看,其效果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实践教学

利用网络开展实践教学,是远程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在实践中,大多电大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一是有些电大网络不够畅;二是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或缺乏利用网络的能力;三是有些学生不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因而,很多电大没有利用网络虚拟社会进行实践教学,或者利用了,但参加者有限,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模式说明

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包括两方面,即课程实践性教学和综合实践环节教学。

(一)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

本模式主要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专科的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学、婚姻家庭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本科的合同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证据法学、法律文书等。本模式采用“二元”教学模式,所谓“二元”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是否能经常参加面授学习为基点,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两种程度的教学:面授为主教学与网络教学为主。

1.采用模拟法庭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件进行模拟法庭教学。如在《刑法学》(2)中,采取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材料,进行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为了适应开放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在校内建立了模拟法庭,配备了必要的服装和设施,能够随时进行模拟法庭的教学活动,同时,在鞍山铁西法院、海城法院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深入实际提供方便。

2.其他组模式方案

其他组主要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采取网络案例分析、网络虚拟模拟法庭、网络小组案例讨论等方式进行。

(二)综合实践环节实践教学

综合实践环节可采取法学专题辩论、法律咨询、观摩法院庭审、模拟法庭等形式。

1.法学专题辩论

教师选取社会热点、争议的法学辩题,将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开展专题辩论。

2.法律咨询

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既回报社会,又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专业水平。

3.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案例要选择与当时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参加者由学员自由报名,任课教师决定。其他同学必须旁听模拟法庭庭审。

三、完善和落实开放教学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业岗位必需的操作技能;二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离不开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法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更充分地了解司法实践,融入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增加知识含量。

(三)加强实践基地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基地运行质量

法学专业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它是法学教学的必要场所。在校内实践基地方面,一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添置必要的设施;二是制定符合实践教学的实施计划;三是建立稳定的参加实践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四是逐步形成收集、整理、运用典型案件的机制。在校外实践基地方面,一是巩固和开拓实践基地;二是与实践基地签定能够调动双方积极性,实现“双赢”的协议;三是电大与实践基地加强沟通,校内实践教师经常深入校外实践基地,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在实践基地的帮助下,处理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融入司法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四是及时收集实践基地的典型案件,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案件进行研讨分析;五是聘请经验丰富的司法工作人员担任电大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四)完善网络建设,保障网上法律实践活动正常进行

处理功能,以保障网上法律实践活动正常进行。一是保证网络的畅通,满足网上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建立各种QQ群,保证信息的下达;三是建立网上教学实践管理员制度,管理员由精通网络知识,又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员担任;四是需要有专门的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五)完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实践教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必须建立针对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评估体系。加强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更有力地保障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开放教育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缅.法学教育的重新定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

[2]吴斌.法学教育改革之路径[J].教育评论,2006.4

[3]肖永平.《法律的教与学之革命》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4]李力:《现代远程教育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版.

[5]周愉晴:《电大开放教育教师职业素质初探》,《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法学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二:高职法学教育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总体上来说,高职法学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人才,与一般高校的法学教育存在一定差别,高职法学教育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推动高职法学教育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法学教育;教学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法学教育作为当前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高职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尽管近几年我国高职法学教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法学教育教学方法的陈旧和落后,更是给我国高职法学教育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在当前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新形势下,高职法学教育教学中更要加快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确保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法律专业型人才。

一、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法学教学方法

(一)在当前高职法学教学中,需要提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将课堂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法学专业教育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能够更好的完成法学教学的任务。

(二)在法学教育教学中,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选择上,可以借鉴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借鉴过程中需要打造具有自身的特色,根据其现有的土壤和条件来做好移值工作。即高职院校法学教育教学方法需要重视自身的特色,不能完全的照抄照搬。

(三)在高职法学教育工作中,需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实用的法学教育体系,确保教学方法体系的严密性、科学性和特色性,众多教学方法并没有主次之分,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分别对待和选择,并使各种方法能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各高职法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和配合,做到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进一步对法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实行交互式教学

(一)在高职法学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通过一些小的法律轶事和法律案件片断来对讲解所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充分的发挥指引作用,引导学生对所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激发其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

(二)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法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则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丰各中先进的教学工具已在高职学校中普遍应用,这对于法学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法学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在法学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授课过程中可以能完这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从而带给学生听觉和社觉上的震撼,以生动和逼真的形象和画面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对法学的深奥性进行深入研究。

(三)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法学教学和学习的氛围,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还要打造交互式教学的平台,为师生提供自由交流和沟能宾机会,从而将交互式教学的优势更好的体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良好的法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在交互式教学中,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认识到高职法学教育对专业性和实践性的高要求,其自身具有其他普遍高等教育学生所无法具有的优势,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树立明确的目标,燃起希望,使其成为学好法律知识的动力,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法律人才。

三、重视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实行案例式教学法

(一)组织相关教育者编写相应的案例题库作为知识储备,与课堂教学配套使用。教育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如可以先讲授有关法学内容,然后再下发一些相关案例来督促学生的进一步深入,也可以先下发相关案例,然后启发学生从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二)目前电视节目占各类法律节目较多,节目的案例不仅通俗易懂且具代表性,通过专家学者对其中法理的分析点评和诠释,将法律生动地展示给了观众,社会效益极大。因此在高职法学教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以上类似法治节目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三)法学教育者可以就相关案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讨论和辩论之后,法学教育者应该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做相应的讲解和引导,并可要求学生就案例分析情况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书或法律解决意见。四、学以致用,实行实践式教学方法这里提到的实践式教学方法,类似于很多法学教育工作者口中的“诊所式教学”。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从教师指导下的实践中学习运用法律的技能。该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模式。但笔者认为这种“诊所式”教学方法应该是广义上的,包括一切实践性质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法庭、司法机关实习、法律志愿者活动以及法律辩论赛等等形式。高职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法学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熟悉常用法律法规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各种纠纷,能够撰写各种法律文书,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所以,实践式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法学教育目标,培养合格高职法律人才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

总体上来说,高职法学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的法律人才,与一般高校的法学教育存在一定差别,高职法学教育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推动高职法学教育更快地发展。

篇8

随着计算机在生活领域的逐步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大量便捷的资料查询、最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成为老师教学研究的最得力的助手。信息技术手段对象我这样的语文教师来说就象是拥有了开启一座包罗万象图书馆的金钥匙。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便接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我发现多媒体已被我身边的教师们所熟悉并广泛地运用。在我近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我反复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感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身有感触,学生接受的快,学习的也快,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学语文的情绪。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文、声、像等多中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春》一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对春的感悟,在导语中设计了让学生看着优美的春景图,淅淅沥沥的春雨沙沙的下着,星星点点的小草钻了出来让孩子们一下了就走进了课文联想到春天的各种不同景色,由此直奔课文主题,很多枝节都在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感悟明了,课堂的气氛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情绪与心也随着这一副副美丽的画面走进了春天不同的景色之中去。这便是多媒体的巧妙应用,它带给孩子的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的一界优秀的课所能比拟的。

还有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教学的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河中石兽》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石兽是如何逐渐陷入到淤泥之中的,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让学生在较快的时间里把握理解文章,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进入了乐学的状态。

二、乐用多媒体,营造语言内涵丰富的意境

教师比学生一定是早一些体会到,深一些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意境的;教师一定是先于学生被语言文字中的意境感动了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带着种种体验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获得感动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南方初春的田野中显示着课文中最能体现意境的句子,让孩子通过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些句子,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发表达的欲望。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造情景进行教学,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就这样利用各种多媒体条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景和宽松的活动气氛,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普遍表现出乐学、愿学,兴趣格外浓厚。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育中的口语、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手段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目标已捉襟见肘。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力争每篇课文都能做课件,虽然增加了不少教学负担,但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响应,完全溶入到教学中,我也就很开心了,觉得我所花费的功夫都是值得的。而且能充分利用资源平台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

例如:我在讲授《河中石兽》这篇课文时,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优势,从网上下载了一个Flas,让学生们看了以后,更深切的理解了石兽是如何陷入到淤泥之中的,这样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课件的恰当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知道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直接升华了文章的表达思想,不必老师的泛泛讲解。学生自己通过课件的体会、实验的观察、课文的感悟层次一下子就提升了一个台阶,因此本篇课文就在这样的轻松的环境中结束了。孩子的语文素养也相应的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我们教学的开展,也在不断扩大。可见学生们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也一定会学好这门课。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四、活用多媒体,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小说、戏剧课文。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尽管使尽混身解数,由于受自身表演难以完全将情感表达出来。因而学生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提不起精神。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专业演员表演的逼真,以及演员的语气用得十分恰当,使枯燥的理论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时而大笑等。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从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特别是一些容易重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补充使旧知识增添了新内容,学生不断地有一种新鲜感和历史接近感,就能很好地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例如:我在讲授《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课文时时候,在网上下载了本篇文章相对应的视频,通过在课上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好的走进课文。明代小说的语言偏文言,初一的学生对于这么长篇的文章读起来就会觉得很枯燥乏味,甚至有很多学生读不懂,然而视频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了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特点,因此对文章一些细节也记得比较清楚,从而起到了学习课文内容、牢记文章重点的目的。

总之,将本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优化组合,寓于趣味横生、令人向往的情境之中,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趣味化、交际化,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学生的悟性、灵性得到激发,自主、合作的意识不断增强,创造的火花,随处可见。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更新,引导学生多种感官齐动,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使教学过程达到了感知―理解―体验―共鸣―吸收的教学目的。

篇9

关键词:

用电检查;安全管理;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电力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让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有所增加。在国内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配电电网技术和配电设置的应用,给基层供电企业的电力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用电检查的科学化管理三大问题,成为了供电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基层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究。

一、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对基层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解。通过对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基层供电企业之中,电力需求侧管理化技术和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已经在基层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使得供电企业可以给通过制定激励措施的方式,让用户自行提高用电效率[1]。负荷预测技术的应用,为供电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制定不同的侧管理计划指标提供了帮助。但是在用电检查工作安全管理领域,供电企业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用电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供电企业对用电检查工作缺乏重视,受到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一些基层供电企业经常对用电检查工作进行忽视,在用检设备的配置方面也存在着配置不足的问题;第二,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欠缺,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监察人员工作技能欠缺所带来的用电检查事故除了会造成设备损毁以外,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除此以外,用电检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用户配合热情不高的问题,也会对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对现有的用电检查制度措施进行完善

用电检查制度是维护正常用电秩序的重要措施,在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中,加大用电检查制度的完善,是提升用电检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对用电检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国家电网佛山供电公司从自身的用电检查工作特点入手,制定了《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生产班组一体化工作手册》两本读物,供用电检查人员使用[2]。在对这两本读物中的内容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该公司的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呈现出了一种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的特点,这就对用电检查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加大客户服务力度,开展专项宣传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电力企业开展的用电检查工作既是对供电方和用电方的权利进行明确的措施,又是对供电方和用电方之间的义务责任进行明确的有效措施。在用电检查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求用电检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用电检查的方式,提升用户的安全用电水平,也就是说,用电检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转变工作思想,用心开展巡查工作的方式,让用户对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在加大客户服务力度的过程中,宣传措施的完善,是帮助用户了解电力检查工作重要性的有效措施。在开展相关宣传措施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方式,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宣传。针对出租屋、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的方式,对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进行宣传。除此以外,供电部门还可以与公交部门进行合作,利用公交车的车身广告和车内广告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三)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检查人员的能力提升

针对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技术素质不足和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基层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加大检查人员培训力度的方式,让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在对一线检查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供电企业要通过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让检查人员对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结构性能,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熟练掌握。进而让检察人员对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判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第二,在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供电企业还要对检查人员的公文写作能力进行强化,在检查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用电检查报告和供电用电合同是他们经常要接触的公文材料,通过对检查人员的公文写作能力进行强化,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三,供电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的方式,提升检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在基层供电企业中构建安全文化

在供电企业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完善,也是构建用电检查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基层企业中构建安全文化,也是提升用电检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南方电网公司采用的“三不一鼓励”活动,就是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员工安全意识提升的有效措施。

结论

用电检查管理是维护电网安全的有效保障,用电检查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是提升供电单位用电检查水平的有效措施。在用电检查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检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事故警示教育,是提升监察人员自身能力和安全意识的有效措施,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的开展,是为用电检查工作减轻阻力的有效措施,只有对这些措施进行合理应用,才能对用电检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一、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的界定

科学教育教学策略(science education strategy)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繁出现于西方科学教育研究文献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渐成研究热点。这里的“科学教育”通常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这几门学科的共同特点是: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研究方法体现实证特征。

“教学策略”的定义比较复杂,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学策略”有不同的定义。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对教学策略的定义是:“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李晓文等认为: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的教学活动纬度和静态的内容构成纬度。[1]较早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美国学者埃金等人认为,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2]

一般而言,我国学者倾向于认为:策略是比方法更上位的概念,策略比方法更高远一些、更抽象、更概括些。策略既有技能特性又有系统特性,因而具有普遍意义。而西方学者则常将教学策略看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过,他们通常在特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中谈教学策略。如Borich著、易东平译的《有效教学方法》(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一书中,有专章介绍“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提问策略”等非常具体的教学方法。新西兰配合1—9年级《科学》的教学编制的“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中,详细介绍了许多具体教学方法,且都冠名以“某某策略”,如“邮箱策略”“毛线团策略”等。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科学教育教学策略暂时界定为:“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科学教育具体教学方法及应用。”

二、关于科学教育的共识

在近期的世界科学教育发展中,已经基本确立了一些共识,它们是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不约而同提倡的。[3,4]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还包括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知识技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课程要反映作为当代科学实践之特点的理性传统与文化传统。

科学学习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学习科学是学生亲自动手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

这些关于科学教育的共识构建起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比较的前提和基础。对科学教育目的、内容和途径之认识的一致性,使得各国在设计和运用科学教育教学策略中有了许多共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文、地域和历史背景又赋予各国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鲜明的特色,使比较成为可能。

三、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比较

(一)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载体选择上明显不同

教学策略设计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作为载体,有些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传授需要特殊的教学策略。中外教学策略设计所选择的学科内容载体明显不同。我们先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1 哪种炸薯片含有的热量更多

这是新西兰科学教师Azra在中国为某高师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物理)研究生演示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给出两种不同品牌的炸薯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判断它们中哪一种含有的热量更多?在让学生讨论各种可能的方案后,演示了其中的一个方案:用回形针将薯片固定在软木塞上,点燃薯片,用薯片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盛有50 mL水的大试管,根据试管中水温上升的多少比较薯片含有热量的多少。

然后,讨论上述实验是否“fair”。尽管“fair”一词的本意是“公平的”,但观看Azra演示的中国的这些未来的科学教师显然认为这个实验不够科学,他们在发言中将自己所认为的此实验的所有不合理之处都讲了出来:

① 两薯片的厚薄、大小可能不同。

② 两薯片的质量可能不同。

③ 两薯片燃烧的完全程度可能不同。

④ 加热水时热量的散失多少可能不同(火苗的稳定性不一样)。

⑤ 两只被加热的试管管壁厚薄可能不同。

⑥ 如果将薯片弄得更碎,甚至变成粉末,燃烧会更充分,结果会与燃烧整个薯片不同。

⑦ 食物含有的热量是在体内消化时释放出来的,用燃烧的方法所得结果是否代表食物含有的热量,值得怀疑,等等。

Azra肯定了听众的质疑,并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保持哪些量不变?”以及更进一步的问题:“如果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做上述实验,还可得出不同的结果,怎样看待这种不同,它为什么会产生?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将各组测得的水温上升值平均后再代入公式算薯片的能量是否比依据单独的一组数据算更准确?”

案例2怎样形成喷泉

这是我国某中学化学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她首先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先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一点进入烧瓶,烧瓶中就会因为氨气的大量溶解而形成负压,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然后教师给出了图2所示的装置,要求学生讨论怎样利用此装置产生喷泉。

讨论是很有意思的,实录如下。

学生1:可以用嘴向下面锥形瓶中吹气。

教师:吹的目的是想增大锥形瓶中的压强,是吧?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增大下面的压强?想一想。吹气的话,这个气压还是有限度的,能不能采用其他方法,作为化学实验这种方法(用嘴吹)不太妥当,是不是?

学生2:可以通过加热锥形瓶的方法。

教师:很好。加热锥形瓶,就会使下面的压强增大,那么液体就由下往上喷。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方法是通过加热来增大下面的压强,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上面着手呢?想一想。

学生3:可以通过用冷水浇在上面的圆底烧瓶上,形成内外压强差。

教师:可以通过用冷水浇在上面,形成内外压强差。我觉得还可以换一种方法,例如用冷的毛巾来敷,这样就会使上面的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是设法增大下面的压强或者减小上面的压强,我们能不能通过增大上面的压强来形成喷泉呢?大家考虑一下,如果上面的压强增大了,就会出现什么现象?氨就会怎么样?会沿着导管进入下面的水中。是不是能引发喷泉?好,也可以。那怎样去增大上面的压强呢?同学刚才说用冷毛巾敷,那现在怎么办?对,用热毛巾敷,这样就可以增大上面的压强了,同样可以引发喷泉。

上例中新西兰教师选择的作为教学策略载体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更注意科学过程、方法的引导,且对所讨论的内容在原理上作了适当的近似处理和简化;中国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学科知识,逻辑推理严密,但在生活中不常见,有点像实验室中的智力游戏。

这种差异在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发中普遍存在,相关的例证还有很多。比如测定香烟烟雾中的有毒物质、用纸上层析法鉴别支票签字的真伪、比较电池的性价比、比较不同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和毒性等,是常见的国外教学策略设计的载体。而我国设计的教学策略则更注重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如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用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推测和想象CH4分子的空间构型、探究利用“守恒法”“十字相乘法”解题的规律等。

教学策略研发在教学内容载体选择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基础科学教育传统的不同。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标,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教师自然比较注重如何更有效地传授知识。一些西方国家比较早地注意到科学内涵的丰富性和科学教育的人文性,认为“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5]“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3](1)因而,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比较注意选择过程性的和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作为载体。另一个重要认识差异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通常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而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知识的逻辑关系和推理的严密性,由于担心出现科学性错误而不敢也不善于将日常生活中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化、将结构严谨的知识趣味化。比如,有一种国外初中科学教材在介绍盐的性质时,设计了不用冰箱制造冰激凌的活动。在我国大多数教师看来,其中涉及“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的知识,是超过教学要求的,因此,大多数教师可能就不能接受,更不会设计类似活动。

也许对教学策略研发在教学内容载体选择上比较理智的认识应该是:传授知识和体验过程、方法都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做关于过程和方法教学的策略设计时,要允许或应该在原理上做适当的简化和近似处理,以突出过程和方法的本质特征。做关于知识内容教学策略设计时,要努力寻找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境,以体现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二)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在价值取向上差异显著

教学策略研发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设计者对“教什么最有价值”问题的思考和判断。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哪里?策略实施的预期是什么?这些方面中外教学策略也有较大的不同,请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3 关于地图的学习

“关于地图的学习”是美国科学教材FOSS ①设计的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策略。学习约持续3个月。从画山的等高线开始,学生得到一座泡沫塑料制的大山模型,山被平行的切成6层,每层1 cm厚。教师要求学生保持山的中心位置固定,用笔沿着每一层的边缘移动,将每一层的边缘线画在纸上。当6层的边缘都画出来后,纸上出现了由等高线构成的山的地图。再对照山的模型和等高线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等高线的意义、等高线疏密的意义、等高线区间的意义等。

接下来画山的轮廓图并与此山的风景照片对照。然后教师拿出该山区真正的地图。让学生寻找南北方向、研究地图上的颜色(应该能找到五种颜色:蓝色、褐色、绿色、黑色和红色,分别代表湖泊、陆地、植被、建筑和公路信息或测量信息)、研究地图上的符号(交叉的箭头表示采石场、虚线表示四轮车道、双虚线表示没有改造的公路、周边有一条曲线的小蓝圆圈表示喷泉、旁边写有数字的×或表示海拔、黑色实方块表示建筑物等)、观察等高线和等高区间、确定该山的海拔、根据描述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路线(如从海拔为10 800英尺和11 200英尺之间的一个小冰川出发,开始向西南方向走到最近的瀑布,它位于10 400英尺的地方。然后又向西走,到达一个小湖)、根据地图提出到一个神秘地方的路线等。

案例4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

这也是我国某中学化学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乙醇使蛋白质变性是乙醇用做消毒剂的化学原理。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鸡蛋清、无水乙醇、蒸馏水、淀粉、淀粉酶、碘水等试剂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要用乙醇让淀粉酶这种蛋白质变性,失去对淀粉水解的催化作用,来说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失去可通过淀粉遇碘水变蓝的实验现象来表征。实际施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如下的一种可能的实验设计。

(1)向7 mL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6滴,分成甲、乙两等份;

(2)向甲中加入淀粉酶的水溶液5滴,乙中加入淀粉酶乙醇溶液5滴;

(3)同时水浴加热半分钟;

(4)同时冷水浴冷却,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应该是甲中的蓝色褪去(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了),乙中蓝色不褪去(淀粉酶在乙醇作用下变性,失去了使淀粉水解的作用)。

然后是学生的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是明显的。整个活动用时约12分。

笔者认为,这两个案例很典型地反映出教学策略设计价值取向的不同。美国学者认为,使用地图是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因而投入相当长的教学时间(大约半个学期的地理课),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以教会学生认识、理解、使用地图为目的。整个过程的教学策略是从模型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动手活动:测量、绘图、比较山的地图和真山照片、认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根据要求在地图上标出相应的路线等。将非常抽象的等高线、等高区间等概念经由学生亲自动手画,再反复观察、辨认、应用、比较,变得具体而生动;从模型、草图、风景照片到真实地图,要求步步提高;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最后达到使学生会读、看懂、能使用真正地图的目的。中国教师意识到要让学生有科学探究活动的训练和体验,精心设计了上述很有创新性的探究课题,但给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时间却只有12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讨论原理、设计实验,教师稍加引导便给出了实验方案,目的是留出时间让学生做相关实验和完成本节课的其他教学任务。原本非常好的探究活动令人惋惜地异化为“照方抓药”的简单操作。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施实验方案,让他们犯那些可能的错、上那些难免的当:比如没有对照实验、对照组溶液的量、浓度等与实验组不一致等。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在犯错、改错、预测、检验、反思、讨论中获得探究的体验,学到科学的真谛。但若要做到这些,可能至少要1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

教学策略研发价值取向的不同产生于不同的知识价值观。尽管笛卡儿在1637年发表的《方法论》中就已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斯宾塞在1861年写的《教育论》中也强调:学习实验科学和训练科学的实证精神最有价值,[6]人们还是很难超越“知识就是事实、概念、原理、定律”的认识。中外的科学教育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但近期国外改变的速度似乎更快一些。

我国科学教育的传统观念通常认为,保持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密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活动多而自己讲的少,就会有不负责任的嫌疑。例如,我国的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要远远长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我国有些学校一天9节课,寒暑假还要补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小学生通常早晨9点到校,下午3点放学,若3点后教师要将学生留在学校必须得到校长批准。但我国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却不太舍得让学生在探究性、自主性学习中花太多的时间,就如上例所示。有些很好的教学策略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保障而得不到应有的效益,有时便落入为探究而探究或探而不究的俗套。不让学生从事探究活动就如同不让学生下水,又怎么能奢望他们学会游泳、学会探究呢?在教学中让学生高质量地“动”起来,教师要做的事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学中教师讲的少了,也不等于学生学的少了;因为学生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探究,在感受科学的同时学习科学,这无疑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水平,更好地设计和运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和变化启示我们,应该将有限的教学时间用于让学生做最有价值的事情。教学策略实施的预期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实现最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的教师讲授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上必须有所取舍;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正确观念上必须寻求平衡。

(三)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的研发方式与途径风格迥异

中外都研究和开发科学教育教学策略,但研发方式和途径却风格迥异,各有所重。总体上说,国外的研发表现出团队运作、系统性强和注重理论指导的风格;而我国的研发则体现出个体钻研、经验性强和注重与学科内容密切联系,思维强度高的特色。

在美国,有若干研究教学策略的团体,他们通常以大学的某研究中心为核心,联合中学有经验的教师并争取国家基金和社会力量的资助。他们将教学策略研发与教材编写同时开展,在编写和改进教材的同时研究开发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得教材推广的过程成为新教学策略应用的过程,二者相得益彰。如:美国科学教材FOSS及其一整套教学策略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研究中心经历25年不懈研究的成果。另一套美国科学教材STC/M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cepts for Middle School)的研发与FOSS相似,而且,STC/MS教材中3/5以上篇幅的内容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这些活动中的每一个都经过学生的试做和教师的改进。教材本身就是个由许多小的教学策略有机组合的系统的教学策略设计。由于是团体运作,又持续多年,并有经费支持,他们所研究开发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往往涵盖某一学科或某一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某些教学片断。

另一方面,国外研发教学策略比较注重理论的指导。除了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之外,还将脑科学等探讨人类学习的理论应用于指导教学策略的研发,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教学研究。如FOSS的主编Laurence Lowery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曾在中国以“人是如何学习的:脑的研究”“脑发展的研究”“继续发展研究”作过专题报告。他了解典型的探测脑信息加工过程的技术,如:EEG(脑电图)、MEG(脑磁波)、MRI(核磁共振成像)和PET(正电子X射线断层摄影)等。在报告中,他出示了一张照片,显示一个小女孩在看到一个小动物和看到并用手触摸到小动物时的两张PET图。他用“exploding”这个词来表示脑某一区域血流量突然增大的现象,并解释说:“PET图显示小女孩的手触摸到小动物之后,她脑中前部的血流量突然增大,说明此时大脑接受到一个强烈的刺激。更多的研究表明,脑细胞的任何区域都不会储存图像。脑,既不像照相机那样记录图像,也不像录音机那样记录声音。脑将一个事物或事件分成许多部分,储存在脑的不同区域。形状储存在一个地方,颜色储存在另一个地方,运动、顺序、情绪、状态也分别储存。这一分解策略的优点在于,一个脑细胞可以被激活多次来识别相似的因子。脑的内部只有无数不断变化的联结模式。当受到刺激时,已构建的联结会将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一个概念、事件、物体等)。组合的质量取决于原始输入的质量。这就是我们提倡‘learning science by doing science(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的理论依据之一。让大脑能获得丰富的、高质量的原始输入信息。”在国外,有一批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博士、教授等热衷于基础教育教学策略的研发,因此,其研发相对而言更注重理论的指导。

我国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的研发在现阶段主要还是许多教师的个体行为,这些教师大多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他们的研究往往更依赖于个人经验,并以部分教学内容和片断的教学策略研发为主。例如,2001、2002、2003三年中,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的、内容涉及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的文章分别为27、23、27篇,分别占当年该刊总文章量的12.6%、9.5%和13.4%。均为个人署名,其中的绝大部分是个体研究成果,涉及小组探究、问题解决、课堂提问、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方面。我国教师个体进行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发亦不乏高水平的成果。如,南京某中学教师利用STELLA软件研制了系统思考教学策略,其相关论文曾被美国2003年系统科学学会年会接受,并应邀赴美做年会分主题报告。但可能是因为许多科学教育研究者正承担着繁重的教材编写工作,也可能对教学策略研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我国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发还缺乏团体的、有战斗力的队伍,因而不易产生系统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成果。

我国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的另一特点是注重与学科内容的联系,有较高的思维强度。如就化学学科而言,重点学科知识: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未知物性质和结构推导等是教学策略设计时被频繁涉及的主题。探究活动中问题设计、过程要求通常有较高的思维挑战性。图 3如,在讲解微粒运动时,我国某教材设计了如下教学策略:首先,学生看到图3装置中A烧杯的溶液片刻后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要学生对上述变化作出解释,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解释。显然,这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是相当高的。实践证明,在科学学习中,当学生面临具有挑战性的、通过努力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时,即处于最近发展区,是最佳学习情境之一。我国有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传统,这种传统也自然成为教学策略设计的特色,这是值得保持和发扬的。

综上所述,中外科学教育教学策略有许多共同之处,更有许多不同特色。若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定会相得益彰,使科学教育水平更加提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①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Full Option Science System.Delta Education.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埃金,等.课堂教学策略[M].王维诚,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1

摘要:文章从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规划相结合的理念。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论证了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二者如何相互促进更好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外围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2]史忠良,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产业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法由于比传统的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在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中被普遍使用。就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如何运用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能力;角色转换

1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大量的经济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教育的作用。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例如,在成本理论一章中,不断用到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等多条曲线;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时,则是用IS-LM模型。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理论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全面,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迫使他们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从而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案例教学本身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与研讨,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际、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就是说,精心挑选的案例不仅要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而且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想听、要听、乐意听,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寓教于乐,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拿吃第一个面包同吃第三个面包的感觉是不同的或以小品《吃面》为例来说明;在讲授供求规律时,可以编写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2007年度由于CPI屡创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其次,教师事先应反复阅读案例,做好案例分析。虽然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答案,但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应尽可能将问题想得全面、完整、详细,要深思熟虑。这其中可能要涉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内容,必要时需查找大量的资料,否则无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对案例做个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为提高案例分析的水平,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案例更应做充分的准备。否则课堂讨论的效果很难保证,甚至课堂讨论根本无法进行。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上课前,学生需要通读案例,概括问题,提出决策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课的质量。

(2)组织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课之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5到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争议分歧较大,再组织讨论,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例如,教师不应随意否定学生的分析结果,而应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

3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应占主要地位,如果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以案例为主会造成学生对某些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但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像MBA那样,完全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应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案例教学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占用20%~25%的时间为宜,也可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案例讨论以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补充。

(2)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移:其一,案例分析课堂上的教师不再以一个单纯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课堂是由学生唱主角了,教师的前台活动已大大减少,代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大量活动,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其二,案例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变为指导学生动脑思考。教师一般只应对案例讨论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作必要而简略的提示,布置案例讨论的任务和要求,而把大量的时间腾给学生。即使有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答疑,教师的讲解一般也是个别进行的,这里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由集中讲授变为对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3)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使其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理论运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课堂组织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师离案例教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十分必要。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学习培训。即通过举办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二是实践锻炼。即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同时请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或外校有经验的教师搞讲座,或组织案例课的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活动等,这一系列途径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4)借助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完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准备过程中,组织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拓宽经济学案例信息的来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不同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集体讨论中可以使思维在相互借鉴、相互碰撞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拓宽经济学教学思路,提高经济学教学研究水平。这两方面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完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