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本阅读论文

文本阅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30 11:38: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本阅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本阅读论文

篇1

二、寻找切入点,细读文本

1.着眼字词,从语义入手

在教授《孔乙己》时,文中描写孔乙己去酒店喝酒的情景,早先他是“排出九文大钱”,而后却是“破衣裳里摸出四文大钱”,两句描写付钱的动作,却因为两个动词“排”和“摸”意味深长了许多。一个“排”字立即让我们脑中那个读书人自命清高的形象鲜活了起来,一个“摸”字又让这个读书人尽显窘迫。让学生从这两个动词入手,感受孔乙己先后的变化,探究人物的悲剧命运,寻找悲剧的根源。字词虽是语言中最小的材料,却也能承载巨大的文化信息。关键字词处在文中最重要的位置,其本义、引申义、联想义都可能左右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如能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字词,将是文本细读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口。

2.联系语境,感受言外之意

语境,笼统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表达思想时在特定的背景因素、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环境。语境是文本与读者之间进行对话的重要平台。文本整体营造的语境,一般来说就蕴含着全文的感情基调。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对语境没有形成认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挥想象、感受语境。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历史地域因素等等,能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语境。

三、挖掘文本,分析文本

1.寻找空白,品读空白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这些没有说出来的“弦外之音”即文中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也就是“空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空白,想象空白,填充空白,逐渐形成能自己在细读中发现空白、品读空白的能力。其实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文本中都藏着空白。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几种典型情况:首先是文本的不连贯处或者文字的省略处,诗歌因其言简意赅尤为多见此类空白,这些空白令读者对诗歌所描绘的内容能更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仅仅十二个字,就将那种悲凉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又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上文提到“兰舟催发”,没有具体描述上了船之后的情景。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就能让读者体会到在水岸烟迷、天苍雾蒙的环境下诗人与恋人分别的悲切心情。其次是在难以言说处,千言万语难以说明,有时几个字,甚至只字不提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千言万语”,需要学生用想象去填充,用心去感悟文本中微妙复杂的情感。

篇2

二、在“理性分析”中感悟文本

语感强调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与特定教学情境中对无声语言的一种直觉与顿悟,但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教师恰当地点拨和精当的分析,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品味,能使抽象语言文字变得鲜明具体的生活画面,这样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第9册《落花生》一文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说的两句话含义,我对课后3题阅读思考分别作了这样修改与补充。1“.我们”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2.在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为民办事、对社会多作贡献”的人吗?请你说说看。3.父亲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文本结尾写到:“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可以看出“我”悟出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交流讨论3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抓住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把文中的人物事情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实现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在“对话交流”中感悟文本

篇3

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筑坝壅水、破坝放水、水淹敌军的战例为数不少。早在24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智伯与韩宣子、魏恒子攻赵襄子的晋阳城时,引河水灌城的成功战例。20世纪以来,由于重型轰炸航空兵的出现,摧毁对方内地大坝成为可能。英国的水库大坝专家哥尔特斯密斯等曾指出,打击对方的水库设施,是国际军事较量和国内政治较量的一种手段。在军事较量和政治较量中,大坝是被对方打击或被对方威胁的对象。拥有大坝的一方,处于被动;威胁和打击大坝的一方,处于主动。如果把大坝当作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剑就悬在拥有大坝一方的头顶上。

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大坝安保措施是很完善的,呈水陆空三层安保体系,而且大坝位于大陆腹地。没有超大型飞行编队是很难到达的,到了也不一定炸得垮!

但三峡大坝并非铜墙铁壁,也有命门。三峡大坝有一些致命的弱点。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安装在大坝中,这些管道的输水截面是如此之大,要保证大坝每秒11万立方米的泄洪能力。形象地说,三峡大坝,就像一块有许多洞眼的荷兰奶酪,整体性差。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而破坏这层钢板根本不需要什么核武器,几个就可以做到。所以,三峡大坝安全的主要敌人是和特工间谍。根据这个新的认识,必须重新认识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三峡大坝若全溃,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严重受损,宜昌市在铁路线以下地区受淹,枝城、上下百里洲和荆江分洪区以西洲滩围垸将溃堤受淹。溃坝洪峰的最大流量将达到100~237万立方米/秒,下泄洪峰将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到达葛洲坝水利枢纽,届时洪峰仍将达到31万立方米/秒,洪水损坏冲垮葛洲坝大坝后进入宜昌市区,洪水在宜昌城内的流速仍然有每小时65公里,溃坝4~5小时后,宜昌城的水位将高达海拔64~71米。 在三峡大坝发生溃坝后,宜昌市的居民几乎没有机会逃生,仅宜昌一市的人员损失将高达50万。

长江中下游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济最为发达。有人把中国大陆的经济分布比作弓箭,沿海地区为弓,沿长江为箭。长江中下游一旦蒙受三峡大坝溃坝的灾难,这弓箭就有弓无箭,经济体系必然瘫痪。而三峡工程位于中原的腹地,在国防整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十分敏感。中原历来是兵家常争之地,在和平环境下,中原亦是存兵之所。所以,人们不禁发问:建起三峡大坝,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与军事战略机动力量,是否就全被置于这达摩克利斯剑之下了?

面对新的威胁,核威慑必须担负更多的任务、应对更复杂的情况。如果有人胆敢侵犯三峡大坝,我国必将采取战略性核反击战役,可以针对敌军事目标也可以针对民用目标,必要时可以采用大当量核弹地爆的方法,但通常采取逐步升级原则。因为核武器较少的国家只能选取高价值目标,以期给敌人无法承受的损失,最终制止战争。逐步升级原则战略性核反击战役主要目的是制止战争扩大,而不是消灭敌国,所以在直接报复原则下,还应尽量采用逐步升级原则。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没有可能有公然针对三峡大坝的敌对措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提高,是保卫三峡大坝的根本。攻击三峡大坝,意味着对全中华民族宣战,而且是不共戴天的死仇,将引起十几亿中国人民千万代的复仇,中国政府和人民会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进行毁灭性的报复。

(摘自“百度百科・三峡大坝”,有删改)

1. 下列选项不属于“三峡大坝的致命的弱点”的一项是( )

A. 因为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使大坝的整体性差。

B. 三峡大坝中三道横截大坝的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

C. 破坏三道深槽钢板根本不需要什么核武器,几个就可以做到。所以三峡大坝安全的主要敌人是和特工间谍。

D. 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很容易成为被敌人打击或威胁的对象。

2. 下列对“三峡大坝溃坝的灾难”预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坝后下泄洪峰将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到达葛洲坝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必然要被冲垮。

B. 溃坝后洪水在宜昌城内的流速有每小时65公里,溃坝后只需半天时间,城区水位将升高64~71米。

C. 溃坝后宜昌市在铁路线以下地区受淹,枝城、上下百里洲和荆江分洪区以西洲滩围垸将溃堤受淹。

D. 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旦蒙受溃坝的灾难,中国大陆经济体系必然瘫痪。

3.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打击对方的水库设施,是国际军事较量的专用手段。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拥有大坝一方的头顶上。

B. 三峡大坝有很完善的安保措施,而且位于大陆腹地,只有超大型飞行编队才能到达,到了也不一定炸得垮。

C. 如果有人胆敢侵犯三峡大坝,我国必将采取战略性核反击战役,但通常采取逐步升级原则,消灭敌国。

D.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保卫三峡大坝的根本就是要提高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

4. 请理解“这弓箭就有弓无箭”的含义。

随州编钟

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国宝编钟,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闪亮问世,重放异彩。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通过出土编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称曾侯乙地宫。

该地宫似一座超豪华的“三室一厅”,东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及竹简;中厅大约是墓主人的音乐室、礼宾接待厅,内置大量礼乐器;在东室通往中厅的门洞处放置狗棺一具。地宫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整个椁室由底板、墙板、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木铺垫垒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达500立方米。木椁顶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万公斤,木炭之上铺筑青膏泥、白膏泥,上面盖铺石板,再铺筑五花土直达墓口。

湖北省内历年来发掘的战国墓葬数以千计,规模最大而又有确切年代的唯此一座。其墓葬气势之弘,出土文物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以及铭文资料之丰富,都是同期墓葬中罕见的。

曾侯乙墓这座王陵,尤如一座地下音乐宫殿。宽敞的中室,是“钟鸣鼎食”的“正殿”,礼乐之器,陈悬井然。一套编钟沿南壁和西壁立架巍然耸立;一套编磬沿北壁立安放;一架建鼓沿东壁高竖青铜座上;此外,还有瑟、笙、箫、篪、小鼓,摆列在钟、磬、建鼓构成的长方形空间。全室乐器如一个大型的“钟鼓”乐队,体现着演奏“金石之音”和“钟鼓之乐”的壮观气势,构成古代诸侯宴食祭祀时完整的轩悬(三面悬挂钟磬)场面。东室,列有琴、瑟、笙、鼓,均聚傍主棺,如“寝宫”内演奏“琴瑟之音”轻音乐团。“寝宫”和类似“后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绘棺里息卧着十三至二十五岁的少女,可能是表演乐舞的“女乐”,连同乐器,一道殉葬。北室,还陈放着三件专供盛放石盘的漆木匣。 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系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绘横梁,两端均有浮雕着盘龙和花瓣纹的青铜套加固,由六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圆柱承托。钟架及钟构,达二百四十六个构件,可以拆装,设计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铜钟分三层八组悬于架上,其最大者,通长153.4厘米,重203.6公斤。仅钟体总重量达两千五百公斤。件件保存完好,闪亮着青铜光泽的钟体,均保留着优美迷人的原有音响。仅少数大型甬钟的侧鼓音不甚明显之外,绝大多数钟均能在正鼓部和侧鼓部,分别击奏出呈三度音程,且与标音相符的两个乐音。全套钟含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丰富的色彩可调配出相当的表现力。钟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细微的刻划,达到了极好的美化效果。这套编钟的击奏工具共有八件。由两人分执,掌奏下层大钟,可配以和声,或烘托气氛。整架编钟,宏观巍峨庄重,微观精美华丽,是耐人观赏的艺术佳作。

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我国古代编钟之最,并以其数量之多,铸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乐律铭文之珍贵,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

无独有偶,1981年在擂鼓墩二号墓,又发掘出一套36件编钟。经专家鉴定,二号墓编钟与曾侯乙编钟属同一体系,音色、音律与曾侯乙编钟相通,其中8件大钟与曾侯乙编钟的音律完全一致。在钟体的大小衔接处有一明显空缺,这一空缺正好由二号墓出土的八件大钟填补。从编钟的音高分析,二号墓出土的28件小甬钟与8件大甬钟有别而自成一体,恰好填补了曾侯乙编钟的高音区,并使曾侯乙编钟的音域从五个8度扩展到6个多8度。因此,二号墓编钟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两套乐钟合计100件,百件编钟可分可合,是一个完整的宏伟的编钟系列。

(摘自“百度百科・随州编钟”,有删节)

1. 下列对“随州编钟”的理解和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的两套编钟属于同一体系,音色、音律完全一致。

B. 二号墓编钟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表明两套乐钟不可分离,是一个完整的宏伟的编钟系列。

C. 一号墓的所有编钟均能在正鼓部和侧鼓部,分别击奏出呈三度音程,且与标音相符的两个乐音。

D. 由巨大的钟架、七根彩绘横粱和六十五件青铜钟等组成的整架编钟,成为耐人观赏的艺术佳作。

2. 对“三室一厅”的超豪华地宫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厅大约是墓主人的音乐室、礼宾接待厅,所有的乐器都摆放在这里,是“钟鸣鼎食”的“正殿”。

B. “三室”指只放置主棺的东室、放置陪棺的西室以及放置兵器、车马器及竹简的北室。

C. “寝宫”和类似“后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绘棺里息卧着“女乐”,连同乐器,一道殉葬。

D. 整个地宫面积为220平方米。整个椁室由171根巨型长方木铺垫垒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500多立方米。

3. 下列表述和分析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通过专家推测,擂鼓墩一号墓是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称曾侯乙地宫。

B. 在一号墓地宫中,东室通往中厅的门洞处置放狗棺一具,足见其墓葬制作之周到、精细。

C. 曾侯乙墓是湖北省内发掘的唯一一座规模最大而又有确切年代的战国墓葬。

D. 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而这套出土的编钟堪数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4. 随州编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推行一年多次考,让高考人性化

熊丙奇

高考首日,湖南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网友们为这名女生该不该再去参加高考起了争执,一方认为,女孩不应该再去参加高考,母亲只有一个,不送被撞的母亲而去参加考试,就是考上大学又如何?另一方认为,女孩应该坚持高考,错过了这一次,很可能改变她的一生。有舆论把这归为考试中的偶然因素,导致亲情和考试、纪律和人情产生冲突。但在笔者看来,考试和人性之间之所以发生冲突,主要在于当前的高考制度并不人性化。要是高考一年考两到三次,这次错过了,隔三五个月还有一次,这位女生还会被大家劝说着去参加高考吗?她参加高考还要母亲护送吗?整个社会还会为这一次高考而集体陷入焦虑吗?

在美国,SAT一年考7次,考生报一次就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三次参考,每次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两年,且可以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这种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方式,缓解了考生的考试压力,也降低了社会对一次集中考试的关注度。我国很多学生参加的TOEFL和GRE考试,也是一年考多次,有效期多年。

一次考试、一次录取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考试组织的风险极大,出一点纰漏,就将影响所有考生和所有学校的录取,这也导致高考作弊疯狂,因为作弊成功受益很大;其次,一次考试的偶然性很大,考生一失误,后果就很严重,这迫使考生们长期训练,把自己变为考场高手,高考期间,有一考生晒自己高中以来的考卷,有两米多高;再次,单一的分数评价,一次考试成绩,也不利于大学全面评价一名考生,招收适合自己培养目标的学生。

我国政府也想改变一年一次考,只集中录取一次的情况,因此,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打破一考定终身,推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制度。但改革并未落地。在过去的高考改革中,一些地方曾推出春季高考,希望给学生多一次考试机会;可是,这次考试限定的的报考对象为往届生,参与录取的学校只有地方本科院校,一推出就受到冷遇。之后,有的地方尝试某些科目一年两次考,比如浙江英语口语就考两次,可用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录取,可是这还是没改变按高考总分排序投档集中录取的基本制度。因此,整个社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高考上。要真正实行多次考试、多次录取,就必须努力推进政府放权,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学校自主招生。

一些人也认为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人性化,从考试组织服务角度说,确实如此,包括全社会都为考生“开绿灯”,国际会议也为考生让道,但这不是制度本身的人性化。如果高考推行一年多次考,也就使这次考试褪去决定学生命运的色彩,而进入常态,不需要全社会护考了。

其实,全社会对于高考的“护考”,又何止高考期间,很多家庭已经为之付出了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在为高考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孩子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都被漠视,只为取得好的成绩。父母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只管好好学习,考出好的成绩,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因此,不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生病了也扛着,就是爷爷奶奶重病进医院,也不让孩子知晓,担心其分神。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家庭的无奈。从本质上说,这是对教育的严重扭曲,从这种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除了会考试之外,所缺甚多,有的对父母也没有孝敬之心,到了大学,学校还开展感恩教育。本来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的教育,被异化为竞争的工具,学生则成为分数的奴隶。

如果这位女孩不去高考,而是送母亲去医院,母亲醒来看到孩子在身边,估计十分生气,然后与孩子抱头痛哭,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画面。面对这种景象,我国的高考制度,还有何理由不加快推进改革,把更多的自、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所有家庭从考试焦虑中解放出来呢?

(摘自《教师博览》,2012.9)

1. 对“一次考试、一次录取的弊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次考试、一次录取”使高考成为头等大事,整个社会都为之集体陷入焦虑。

B. 因为高考作弊疯狂,所以考试组织的风险极大,出一点纰漏,就将影响所有考生的录取。

C. 一次考试的偶然性很大,考生怕失误,训练辛苦,课业负担沉重,不利于身心健康。

D. 一考定终身,单一的分数评价,不利于大学全面评价一名考生,不利于大学招生。

2. 关于“我国高考制度的人性化”的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打破一考定终身,推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制度。

B. 推出春季高考,但报考对象和参与录取的学校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推出就受到冷遇。

C. 推出一年两考,可还是无法改变按高考总分排序投档集中录取的基本制度。

D. 考试组织服务更周到细致,全社会都为考生“开绿灯”,国际会议也为考生让道。

3. 对原文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社会对于高考的“护考”,不仅仅是在高考期间,很多家庭作了长达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

B. “护考”倡导成绩至上,漠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这样“护”出来的孩子都缺少感恩之心。

C. 教育是为了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但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被异化为竞争的工具,学生则成为分数的奴隶。

D. 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制度,缓解了考生的考试压力,也降低了社会对考试的关注度。

4. 高考“护考”的最大危害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答。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将落伍?

汤 敏

最近国际媒体在大炒“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文中断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有人甚至预言,“中国崛起”有可能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

他们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这场新工业革命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一种可能的趋势是,过去为追逐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会很快移回到发达国家中去。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到美国。

无怪乎最近很多外国媒体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是这一场新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而在新兴的领域中,由于大量的外资企业要迁回本国,这将使“中国制造”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中国崛起”会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吗?18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后期,GDP稳居世界第一。但闭关锁国的中国那时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20世纪初以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我们正在忙着满清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落在后面的中国,上百年就不断地挨打,差点被开除“球籍”。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呢?除了需要不断地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的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之外,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抓教育。新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改造出、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

第二是要有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创新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没有创业的创新是无本之木,只能是多几篇论文,多几个科技成果奖而已。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业环境还较差。从对青年人的普及创业教育,到国家政策对创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都很不够。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在我国还远未成气候。鼓励更多人去创新创业,打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能够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是政府角色的变化。在新工业革命到来时,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在工业革命中一大批传统的企业、传统的行业要被淘汰。有死才有生。政府有可能会去帮助那些落后国有企业和近期内能提供很多税收的旧行业,人为阻碍企业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追求增长速度,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好与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相悖。在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新市场中,政府的运营机制很难适应瞬息多变的技术与市场。在新工业革命中,政府不转型,企业难转型。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在这个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没有退路。

(摘自2012年16期《新华文摘》)

1. 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的一个崭新时代。

B. 这次革命中,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以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

C. 这次革命中,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走近消费市场,贴近消费者。

D. 这次革命中,会出现资本逆向转移,过去被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吸引的资本会很快移到发达国家中去。

2.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 中的中国状况,与原文中作者的分析和评说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后期,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没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但GDP稳居世界第一。

B. 以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我们正在忙着满清统治,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

C.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首当其冲,“中国制造”在传统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

D. 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落伍,我们被动挨打了上百年,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退路。

3. “中国崛起”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呢?与原文表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改造、创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成为当务之急。

B. 打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C. 政府要转变角色,不要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顺应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

D. 需要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不断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

4. 在新工业革命到来时,政府要怎样转变角色?请根据文意梳理。

纸的起源

葛剑雄

在谈纸的起源这个问题前,我试图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先来了解一下,世界上如果没有纸会怎么样?

篇4

此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也不会完全集中,常常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①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面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考生答题时要特别留心选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②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音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考生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④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的选项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的选项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的选项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在选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⑤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考生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答题技法】

阅读论述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考生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答题。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主要内容

阅读选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圈点勾画重点,提取重要信息

一是圈点勾画选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和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备答题时使用。可采用如下方法:①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②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③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二是圈点勾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论述文中的重要句子有以下几种:①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采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②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按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③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来龙去脉。

3.排除错误选项,筛选正确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是判断辨别能力。考生对这类试题要进行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排除干扰选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答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其基本方法如下。

①“复位”验证法。考生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足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选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②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本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考生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试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又有两种理解,总共列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选项。

【应用说明】

下面以2013年高考湖南卷第14题为例,作出具体解说。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运用“复位”验证法可知,选项A的内容对应第二段,联系第三段可知他们是被欧洲人“利用”,故而变得逆来顺受,所以应排除。运用事理分析法可知,选项B的两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应排除。再看选项C,其内容对应第三段,由该段法国传教士的一句原话“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则可直接将其排除。至此,答案毫无疑问就是D项。文章结尾卒章显志:“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这是告诉我们须“警惕其负面影响”,所以D项正确。

(作者单位:湖南沅陵县一中)

(责任编校/曾向宇)

请注册登录《高中生》·高考网,阅读——

1.《阅读论述类文本要有三种意识》

在答题训练时,考生可以借鉴语用题中的某些题型来训练自己,以便配合阅读论述类文章。比如:用长句化短句来训练概括能力,用概括语段大意来训练快速提炼中心的能力,用下定义来训练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考生还可以借鉴写作议论文时立意构思的方法,进行理清阅读思路的训练。

(请注册登录.cn)

2.《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四个步骤》

要准确理解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

(请注册登录.cn)

篇5

一、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指的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题A项的表述是这样的:“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比对原文,第2段有“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的话,但并未说这些形式是“宋代”产生的。此项犯无中生有的错误,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无独有偶,这样的错项设置,在2016年的高考试题中同样出现了。请看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题B项的表述:“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这样的表述在文中有无依据呢?我们看到,文本第4段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由此可知,小说家对虚构的依赖并没有降低。所谓“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说法纯属子虚,是典型的于文无据。

二、曲解文意

所谓“曲解文意”,就是错误地解释客观事物或有意歪曲别人的原意。请看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题中A项的表述:“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回归文本,原文是这样说的:“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解读文本传递的信息,它的确切含义应该是:艺术品的接受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只是过去没有被摆上“重要”位置,而非“并不属于”。拟题者曲解文意,由此可见。

三、因果失当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逻辑关系。设题者在表述这一关系时往往倒置因果或强加因果,以致推出错误的结论。请看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题C项的表述:“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比对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是:“‘’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由这“两大变化”并不能推出上述选项的因果关系的结论。因此该选项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其理解和分析显然有悖原文意思。

四、偷换概念

所谓“偷换概念”,指的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以另一概念代替原有概念,从而将原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改变的逻辑错误。请看2015年天津卷第8题的B项:“‘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这样的理解和推断对不对呢?该文本在其后半部分有如下表述:“‘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推究文意可知,“人文世界”和“人的世界”说的完全是两码事。要言之,“人文世界”(与“神学世界”相对而言)说的是有关人性和人生意义的问题,而“人的世界”(与“自然世界”相对而言),则说的是有关人的价值的问题。两者的本质属性有根本的差异,是不能混淆也不能等同的。

五、以偏概全

篇6

一、现状与困惑

现在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结构重点为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是语文试卷重头戏,它主要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这类文章由于内容覆盖面宽、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个题目在高考中安排为第一道题,学生情绪紧张,或急于求成,往往粗心大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

面对学生失分严重的现状,语文老师自然更慌张,怎么办呢?我一脸迷茫与困惑,目前课堂阅读教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老师反复讲过的问题收不到实效?我们的高三课堂该何去何从?课堂阅读教学老师应该把学生引向何方?如何引导?面对这一系列困惑现用实例加以说明。

二、课例与反思

『课例镜头一剪辑

教学设计1.了解近五年高考命题特点

特点一:选用材料新近、新颖。高考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或是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评价和看法,淡化文章背景,内容有积极意义,有一定文化底蕴,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特点二:设置选项误导、迷惑。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到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误导、迷惑性,进行多种干扰。

教学设计2.知识点讲授

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的干扰点有:

偷换概念、篡改原文、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答非所问、断章取义、过于绝对、混淆时态。

『反思一凸显了解命题趋势,兼顾命题特点,目标是总结解题方法。但这些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阅读到底有多大作用?学生只是研究方法,缺乏阅读的敏感性,有可能不能快速找准找全包含答题信息的语句,不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必要信息。

『课例镜头二剪辑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真题试做:学生做复习资料2015年全国一卷摘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0分钟后,以第一题为例分析,老师归纳做题方法,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题目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2.用比对法判断正误。

ACD项通过仔细比对准确,B项各类新型纸质工具最初是由宋行的。原文:第三段中写道“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新型纸质工具。”仔细比对,不符合原文意思,篡改原文,除了官府还有民间力量。

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学得似乎也很快乐。继续做市一模练习,文章为张轶发表在2014年10月《光明日报》上的《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结果一塌糊涂,以第1题为例,学生普遍觉得每个题目都有问题,因为选择肢和原文表述有区别。学生甲是这样解释的:A.融合了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前提有“一般来说”,这里没有,是过于绝对。

B.中国传统服饰标示成为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根基。原文是“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的美学思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和最珍贵品质。”比对起来还是有区别,篡改原文。

C.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原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说成“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张冠李戴。

『反思二听完学生的分析,我不禁问学生你们:是不是情绪紧张,或急于求成,往往粗心大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我还不禁想问自己,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到底起了一个什么作用。我教学本意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谁知道,“鱼”有时候可能更加重要,没有鱼又怎么有能力去“渔”呢?是不是上课时老师过于强调做题的方法,而忽略了阅读的整体性?

『课例镜头三剪辑

面对学生具体情况,我急中生智,改变已经安排好的教学设计,临时强调几项注意,提示学生做题目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阅读题肢,极容易把头脑搞乱,给自己招来了更多的干扰因素。2.从整体着眼,不要只盯着局部去找答案。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审题或者阅读不严谨,必然缺少文章整体感,就将犯“文不对题”的错误。

篇7

“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含义时,要有宏观意识,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概念”的表现形式是词或短语,“重要”是就词语、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重要概念在文中有的以下定义的形式出现,有的以作诠释的形式出现;有的相对集中,也有的散见于全文各处,需要进行一定的整合归纳。“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筛选出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答题时,要注意区分语境义、指代义、修辞义、术语义……要有语境意识,要结合上下文去分析、理解,并注意筛选信息;要关注运用比喻、拟人、反语、象征等手法的词语,理解其深层含义。

例如2016年江苏卷第18题“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文本《成人不自在》,郭英德作)即属“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题。其中“如来佛的掌心”这个短语语出文本第2段,其后便有对这一短语所作的诠释:“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所以答案只需简单筛选便可获得。“紧箍咒”一词出现在文本的第4段,理解这个词语要注意分析它的修辞义。结合第5、6两段中作者的议论、分析,不难得出:“紧箍咒”意味着一种对绝对自由的约束。理解出现在第5段的“八十一难”亦要注意分析其象征义,其后的诠释句“……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已把答案挑明。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级)

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大多是能够表达全文主旨或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以及结构上比较复杂的句子。通常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内涵丰富的句子。这类句子很多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情感倾向的关键句。答题时要从句子的关键词语入手,解析句子含义,分析其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把握“言外之意”。二是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表达含蓄,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理解这类句子要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先还原修辞句的表层义,再探究其深层义,后分析艺术效果。三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显示文章的脉络层次,对理解文意有重要影响。答题时,要分清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单句要删繁就简,筛选关键信息;复句要注意辨析句间关系,看清本句与上下句间的关联。要注意句子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要联系领起文段分析;如果是过渡句或总结句,要联系其承上启下或总承的文字作分析。

【阅读训练】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朱铁志

因樵又旧绻ぷ鳎社会联系较多,各种赠阅报刊和书籍应接不暇,整天沉浸在广泛的阅读之中,真可谓手不释卷,无所不知。

然而时间长了,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如果不是出于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它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这是极有见地的观点。在我看来,如今泛滥在各种媒体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是“废话”和“空谈”,它们既不提供任何新知,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含量,不能对丰富人们的思维起到丝毫积极作用。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微博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权利吗?

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被动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总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的本来面目。

其实,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本贪婪,凡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好学多思”“博雅俊逸”的美誉,撒开读呗。岂不知,“撒开”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

(选自《做人与处世》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2.作者认为要使自己的头脑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哪些正确做法?

篇8

何光沪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三,只从自己或小我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来借钱是“有毛病”!

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一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一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愿)。

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基础在人心提升。

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选自2008年11月17日“浙江在线”)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这是产生道德腐败的根源。

B.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法治原则的确立,离不开政治体制的改革。

C.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既要将道德的要求与法律连接起来,又要使人们通过信仰来达到道德境界。

D.综观古今,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2.“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一句中的“它们”指代的是什么?“狭隘理智”的三大特点是什么?(后一问不得超过20字)(6分)

篇9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内容表述三年之间大致没有变化,关于文体范围的理解表述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后面相关解说可总结为“两种能力(理解、分析综合),六个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①,考查目标与考点内容还是明确清晰的。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题的具体变化

1.分值和题型的变化

仅从题型看,2009年和2010年相同,均为三题15分,第一题为一道3分的选择题,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选做题形式并给出了实用文本,考生有不选做论述类文本的自由,而2010―2011年则在命题上就为学生选定论述类文本。最重要的变化是2011年本题分值上升为18分,题型也变为三道简答题,比起前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只少2分,而题目却少一道,单小题平均达6分(3题分值分别是4分、8分和6分),超过文学文本阅读。可以说,此题的分量陡增了,而三道简答题的题量也是对考生的一个挑战。

2.选文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选文特征,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相关来源如下:

2009年为《说“异”》,原刊2008年11月上海《文汇报》,长5000余字,经删改约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学家,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谈静》,选自现代美学家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作者旅欧期间,原文1800多字,删改为872字;2011年《捧与挖》,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中的《这个与那个》一文的第二部分“捧与挖”,写于1925年,文本略有删改,如原文“民元革命时候,我在S城,来了一个都督。”改为:“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第三节删去“火神瘟神不待言,连财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骇人的畜类”②一句,表意无大变化,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行文上更流畅或语言上更近于当代的习惯,便于考生阅读。

作为文学大家,鲁迅的杂文首次进入高考阅读材料,这个变化似乎更加强调了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文化内涵文学倾向,三年以来,自从剔除了科技说明文之后,论述类文本以论述为主的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论文,另一方面与以论述说理为主的文学类文本则相互渗透。其实《谈静》就作为文学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试题中考查过,另外2006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2008年山东卷的《歌德之勺》,当时作为文学文本考过,同样也可以看作论述类文本。由此可见,渗透文学文本特征的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题者关注的。

这类文本内容主要涉及文艺评论、杂感及社会自然科学论文等。选材的共同特点是:(1)学术性强,有专业性、系统性,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2)文化底蕴厚。近年所选的论述论文,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文本表现见解独到,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3)主题明确突出。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思想深刻,经命题删改后主题更加明确集中,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体验机会。

3.文后命题的变化分析

从科技论文到美学论文再到杂文,这并不体现出一个选文的变化方向,只是实践和验证了考试说明中关于命题范围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的这个解说,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选文将再出现优秀的科技论文等。事实上,更该引起关注的应当是文本后的考查题变化。

(1)变中不变――论证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看2011年与2010年两题的比较。2011年的第15题对应2010年的第16题,都是考查文本的议论写作思路的,2011年的第17题对应年的17题,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第16题也同样考了“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③,这足以说明,论述文本的议论思路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命题人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这当引起以后备考的足够重视。

(2)新增题――更鲜明体现议论文考查的本质特征

考题删去选择题变为简答,这不单是个形式上的变化。在分别对应了两道题之后,余下这道由客观题变化来的8分题(第16题)考了什么?原题是:“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④这道题已经非常像平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议论文的分析提问了,问题具体细致,涉及内容理解的点也较小,可以说,新增的这道题,再加上前面的论证思路及作者的观点两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了重视对议论文本质特征的细致考查。

三、应试思考

1.重视议论文本特征的阅读把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与转述论证信息,鉴于三年的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变化,要为学生认真扎实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确立把握议论文基本特征的阅读与训练方向,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议论思路,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等。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训练中要注重向学生进行议论文本质特征的分析引导,如理论上的“建构”性,说理的结构和条理性(逻辑性),等等,不妨把一些经典的课内议论文再与学生一起做温习,诸如《拿来主义》、《师说》等,在阅读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多进行一些深入文本具体论证内容的理解和训练,掌握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层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态度观点;学会按文体特征分析,如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等等。

2.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答题心态的养成

阅读训练中要多接触文学性强的文本,对文化名人文化现象及文学风格等多有涉猎,对学术知识,文学艺术作品形成对路的理解,有了较强的文化底气,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论述类文本。

另外,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作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肤浅、作答不准确的问题。因此要力避畏惧、浮躁的不良心态,通读全文,立足于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好细部的分析,运用恰当的方法,如思路分析法进行解读。

注释:

篇10

学生文本误读现象在当前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文本误读现象?人们大多从文本阅读的“读者中心论”这一角度进行解释。然而,这种仅仅依靠西方的某些理论进行逻辑演绎的思维方式显然有些乏力,这需要基于我国阅读教学生态环境、学生实情进行本土化分析。笔者以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不失为一个有力的视角。

事实上,流行于当前语文课堂之中的许多文本误读的现象,诸如:“愚公破坏生态环境”(《愚公移山》);“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了交通规则”(《背影》)等,都可以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寻求答案。或者说,这些误读所体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学生依赖其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

这些例子都表明,当前许多学生正是依据其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产生了对文本的误读。那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为什么易产生文本误读呢?

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产生的经验总和。生活世界指的是在一种自然态度中直观到的世界,它具有“自明性”,人们不需要将它视为问题,更不需要把它当作课题来研讨。据此,生活经验也形成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下,并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内化于人的内心之中。同时,因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而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我们可把生活经验理解为人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基于从活动这一视角具体把握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则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如此,学生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便会自然地运用其生活经验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

另一个方面,生活在实质上构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结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表面是读“文本”,其实是在读“生活”。文本的创作源于生活,那么对这些文本的接受也需要生活。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和重构艺术形象。但是,正如以上所分析的那样,生活世界所具有的自然性使得学生生活经验大多不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而是通常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相对于课堂科学世界中产生的经验而言,学生生活经验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习得的特征。这就使得学生生活经验以儿童固有的天性为依据,随着学生遭遇的背景而自然展开。但是,儿童不是一个理性者,更多的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这便致使学生生活经验不可避免带有游戏性、娱乐性、大众化等倾向。与此同时,文本的创作也源于生活,即便想象是作者成功的重要前提,但是,任何想象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作者的想象必须立足于生活,它需要从生活中吸取足够的养料,需要生活的丰富和广阔赋予翅膀。如果脱离了生活,想象力只能是虚幻、枯涩而空洞的乌托邦。正如惠特曼所说:“要记住,语言不是博学之士或字典编者的抽象构造,而是起于工作、需要、关系、欢乐、深情、趣味,历经世世代代的人类,它具有宽而低的基础,靠近地面。”然而,这些文本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再创造,是对生活的超越。“作为作家与生活的关系,绝对不是拘泥于生活,停滞于生活,而应该是不被生活所局限,以想象力和思想力对生活进行提升,使之具有更高远的关怀精神,表达出对生活更深远的思考。”如此比较,学生生活经验便与文本中所力图反映的生活形成一种明显的落差。而这一落差与学生生活经验所蕴含的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相结合,便导致误读的出现。

可进一步追问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如何具体把握文本误读?

从学生生活经验这一角度来具体分析,正如前所述,学生生活经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生活经验本身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学生阅读到了与其生活经验相近的文本时,总是会主动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以下案例:

师:请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生: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师:你从哪些语句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生: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

师:这还有些笼统。你能抓住其中一个具体的语句来说吗?

生:从“带着赤色的足金”这一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看到在珠宝店,看到金子都是用克来量的,这里“足金”显示出金子的分量非常重,于是显示土地非常的富饶。

在以上这则关于《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案例中,学生便是主动运用他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金子的度量单位来理解土地的富饶。这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所具有的能动属性。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认为误读是学生能动性的直接体现。我们不应对文本误读一味地否定,或一味地追求文本解读的统一标准,而应积极保护误读中所蕴含的学生主动性。这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具体把握文本误读的一个方面。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64-01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是,长期以来,阅读一直被限定在“清晰响亮”和“有感情”的藩篱中,成为没有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专业特征的、具有非常广泛适用性的一种手段。

一、课堂阅读的本能论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在上课伊始让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思考问题自由阅读,或者在导入新课和交代学习目标后,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同学标出自然段落、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像这样要求学生阅读的教学形式是十分普遍的,就是在各级别的评选优质课或观摩课比赛中也是经常见到的。按照习惯,学生是要进行预习之后再进行阅读的。如果事先有预习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不论阅读效果如何,也是能说得过去的事;如果是优质课或观摩课比赛,一般是没有经过课前预习的。这样的情况下,是不适合采取要求学生阅读的。

在很多老师眼中,只要是会说话、认识字,阅读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可以依据此观点衍生出两个认识: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同等的概念,无学科属性及专业特征之分;阅读的过程并不复杂,十分简单,看字时无须心理、情感、思维等参与。归结起来,在大多老师的心中认为,阅读就是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就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然而在课文中确实充实着丰富的情感,这又是不能否认的,只能再加以补充“有感情”这一评价。这一点可以从以前的《辞海》或《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旁证,作解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之后,其中开始有了“有感情”字眼。由此可以“架构”了“阅读”的所有内涵“清晰、响亮、有感情”。而本能论就是支撑阅读的核心。

二、课堂阅读的游戏论

阅读游戏论形成的基础有两点:一是“清晰、响亮、有感情”地将课文读出来,深入探究也就没有必要了;二是深入探究存在很大困难,也不能完全满足与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更不能达到谈及一时的“短、平、快”效果,若能在适当对阅读的形式进行一番“改良翻新”,将阅读游戏化,也可能是好的教学手段。阅读的游戏论产生于21世纪初,它是基于“满堂灌”形成的。其具体表现是,一堂课内,自始至终,各种形式的阅读轮番“轰炸”,没有内化上的指导,也没有外化(阅读表达)上的指导,而读的形式却花样翻新,丰富多彩,齐读单独读等不一而足,大有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之气概。这种“阅读”是典型的“原地”读。只在阅读的形式上做文章,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在同一认知层面上兜圈子,缺少思维认知的梯度和阅读的层次,教法单调,缺乏指导。如果说有阅读指导,那也不过是走过场,作不着边际的纯技巧说教。“满堂读”有阅读的形式而无阅读的质量,是一种无效的阅读。下面几种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错误停读法。这种阅读法对学生阅读水平要求虽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成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训练。具体操作如下:开头群体齐读,个体在阅读过程中出现错读、重读、多读、倒读、停读时,即刻停止,变阅读为听读。如此,越到后面,声音越稀,能把文章读到底者往往寥寥无几。对最后的胜利者,全班自觉鼓掌给予褒扬。如未读完全班已停止,则群体齐读的程序重新启动,循环往复,直至结束。

二是错误接龙法。错误接龙,也叫错误接读。先由一生阅读,当出现停读法中六种情况之一时,该生坐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接龙的队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对角线或教师指定。这种阅读法趣味性高,比较性强,面向群体,涉及面广,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必能激起热情,有所广益。

三是错位轮读法。这种阅读法借鉴音乐中的分声部唱法而形成。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两大片或四大组为阅读单位,每组以多少个字之差,依次阅读,最后合一。这种读法不仅能有效地训练语感,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该法最初的训练宜从诗歌开始。训练到一定阶段,出于学生之口的文章将会成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可谓一种趣味性极强的娱乐阅读法。

四是极限阅读法。所谓极限阅读,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时间不能太长,在用时非常短的情况下将课文阅读完毕。极限阅读法我们可以采取阅读与默读两种方式,阅读重在练口才,培养语感;而默读就重在培养速度,通篇知晓文章大意。极限阅读就讲求一个“快”字,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提升在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授课效率,将学生的紧迫感与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他们的个性阅读思维得到彻底解放。这样的阅读方法是快节奏、高效率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