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02:44: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职业道德规范汇报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治理软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塑师德、正师风”活动的扎实开展,着力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xx教育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着力解决的问题
1、解决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突出整顿纪律涣散、不思进娶精神不振等不良作风,消除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努力形成纪律严明、敬业奉献、敢争一流的干部、教师战斗集体。
2、解决教师行为方面的问题。杜绝侮辱、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以及埋怨、指责、训斥学生家长的现象;突出解决在个别教师中存在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在遵守“教师十不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3、解决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健全和完善教师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质量效益观念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增强教师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意识。
4、解决原则性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防止~和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5、解决为教不廉的问题。突出解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问题,杜绝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向学生推销商品,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的现象,禁止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家教活动。
6、解决教师公众形象方面的问题。从规范和约束教师言行举止、仪态仪表以及社会活动入手,突出解决教师违~公德,损害教师、教育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学习阶段(~.9——~.1)
1、区教育局、各学校分层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并利用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每名干部和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关规定和精神进行深层次学习,撰写学习笔记。
3、通过开展师德知识测试、辅导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学习笔记展评等活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二)对照检查阶段(~.2——~.3)
对照师德规范和上级要求,采取个人找、大家提、组织帮和师生评议等方式,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查找问题的同时,形成个人剖析材料,理清整改思路。
1、横向找差距。自觉与身边的优秀教师相比较,看自己在在师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2、纵向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回顾近年来个人的师德情况,对照有关师德规范、制度,实事求是的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三)整改提高阶段(~.4——~.5)
针对查出的问题,要立足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过程中,要放下思想包袱,既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优势,增强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整改,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形成敬业爱岗、拼搏进娶无私奉献、敢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2、师德建设再上新台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彻底根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得到自觉遵守,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普遍增强。
3、教育行为全面规范,有损教师形象、教育形象的现象全面禁绝。
4、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制度促师德、以师德树形象的师德管理新机制。
5、教师队伍的社会声誉显着提高,树立起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典型。
(四)总结表彰阶段(6月中旬)
一、狠抓学生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
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本学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极少部分在他们的带动下,必将有更大的改变。
二、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规范至关重要
为了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我校双周周一例会都进行了业务学习,教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开展一系列德育体验活动
开学至今,以开展了“自助餐中习礼仪” “观看《我的梦中国梦》畅谈梦想” “庆国庆迎亚运”“手抄报、绘画和手工作品展览活动”“重阳节送老人一枝花”等德育体验活动。
四、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法制和安全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将充分利用班会、讲座、演讲、竞赛、法制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使学生认清违法的危害,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五、提高学生生活管理水平
学生的生活管理要落实“安全、周到、自理”。与各年级组配合,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竞赛”,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德育处还将进行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一、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相关问题
其一,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规定范围。会计职业纪律的是由其相关的组织或者权威部门制定的。他能够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务工作的时候遵守相关的纪律,按照规定做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业纪律就是他们做事的基本准则。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约束力既不像法律法规那么苛刻,也不像职业道德那么宽泛,它是介于其两者之间的一种规范制度。
其二,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纪律要求,就肯定会出现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会计职业纪律是对从业工作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加入美有了这个约束,他们的工作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信息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失去保障。有了这个约束,就会使会计工作经验有序,让会计的职能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三,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主要规定:“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寓意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单人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结束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识不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的实施
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作为纸上的文字不是难事,但要切切实实的实施到各个工作岗位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对于岗位的考核、监管是非常复杂的,落实的好与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国家政府的帮助、会计职业的团体组织、每一个单位,甚至于关系到整个社会。
其一,在原来的基础纸上,继续改革、优化会计从事工作者的管理方法。当今社会经济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会计行业将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就是各个单位自己管理,同时国家政府、社会以及会计行业予以监督的形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币一样的公司规模和所有制度不同都会有一些差别。比如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将任务分发给下属会计部门甚至于个人。而国家的财政油罐部门主要负责会计从业人员的认证资格和继续教育深造的问题。对于自主经营的企业则就由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一些会计的团队,组织部门等则起着纽带的作用,上面汇报政府,下面组织会计工作者。
其二,让国家的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职业纪律进行考察以及监管。首先就要做好对会计工作人员这也纪律的深刻再教育工作。这是由国家的财政部门按照一定的规定对每一位会计工作中进行考核与测评,甚至于打分。而且,国家的有关部门为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还具体的支出了一些新的指标,比如每年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再教育培训课程,而且必须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并且还要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命题进行再次考察,全省一起查阅试卷,如果不能合格,还要进行补考,直到合格。否则不予相关资格证盖章或者注册等。此外,还要确保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真实性。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一个基本的从事会计行业的证书,他象征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会计行业的基本知识,这个证书不能弄虚作假。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基本能力的代表,也是一个人诚信和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表现。
其三,对每个人的职业纪律表现建成表格档案,上传到网上,对表现好的加以表扬,对没有遵守职业纪律的人加以惩罚。闲心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很多人都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行电脑化、网络化,使每个单位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检查。以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检查,不仅方便快捷,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约束与管理,他们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律。另一方面,对表现好的人进行表彰与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也会给其他从业工作者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对不遵守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者进行批评教育,也可以给他人提高警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才能不是去他们认为宝贵的东西。
三、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
1.优化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积极完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
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的优秀品质,使得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成为自然之举。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个人欲望急剧膨胀,自律机制应当化身为“约束系统”,会计人员必须自觉按照自律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坚定信念以立德,牢记准则以守德,加强学习以明德,会计人员应该把学习教育视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律制度。
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用他律机制完善自律机制
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监测评价系统,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制度和监管部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严格考核,提供奖惩,把思想引导、利益调节、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处罚及惩戒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通过他律带动自律,为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3.为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创造社会环境
会计人员自律制度所谓的外部环境指的是社会道德教育现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等等。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需要社会为其提供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适应其中,在发挥会计人员自律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动员全社会来支持、理解会计工作,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做事高标准,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自身的不断提高,使得自己具备更强的自控、自律能力。只有通过对会计人员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完善其自律意识,才能使会计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强化五种意识做好学校会计工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一)审计行业竞争产生的风险
随着税务改革的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传统的验资、年检审计业务将逐渐萎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主动出击,争取尽可能多的业务,这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同企业的谈判地位中相对处于弱势,无形之中削弱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帮助企业造假账、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同时,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按照报告使用者的要求出审计报告,就可能被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可能就会忽略存在的风险,违反职业道德,出具报告使用者需要的审计报告,由于责任有限,使得会计师对于审计报告的质量及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无多大的重视和责任感,客观上增加了审计的风险隐患。
(二)审计过程产生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会计师事务所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和资产, 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实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有实施相应审计程序及严格的复核制度,但由于审计本身的专业性,加上与报告使用者相关利益关系,使得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加大。
1.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包括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审计项目,组成审计小组,确定审计小组组长。如果审计小组专业能力有限或职业道德缺失,则产生审计风险。具体包括没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了解和调查,没有编制审计通知书,没有签订被审计单位承诺书,没有了解企业业务经营过程,没有了解管理层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态度,进场审计时没有及时签订审计约定书和管理层声明书,这些因素都会加大审计风险。如果组成审计小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欠缺,必然会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关注,风险意识淡薄,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2. 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有时没有重点对具体会计事项进行详细检查,并编制审计检查表。抽查会计凭证方面,也只是随意性对重大事项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没有适当咨询有关人员和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问题沟通方面,也只听被审单位口头解释,没有要求单位提供书面的材料证明。咨询方面,遇到重大的技术问题及其他事项,事务所不能解决的,不向外部具备专业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或者在咨询过程中没有保证咨询的事项不泄露客户的秘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审计程序,但是风险也普遍存在。
3. 审计终结阶段
在审计终结阶段,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复核人员之前,没有由审计小组内部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人员执行的审计工作,而是直接交给注册会计师复核,这样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又造成能在审计小组内部消除的风险没有消除。审计复核阶段,有的人员因为审计时间有限在复核时没有发现问题,就对审计项目的审计结论进行确认,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加大。还有在选择审计复核人时,没有考虑到审计复核人应当具备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专业技术,经验及权限,而是直接由审计小组人员复核,增加了审计风险。有些审计复核人员没有就重大事项进一步获取证据,没有对已执行的审计工作程序、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进一步取证是否支持形成结论,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增加了会计师事所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产生的风险
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由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助理和从业人员组成的合伙企业。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不参加每个项目的现场审计的全过程,每一个审计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人员参加,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有经验的审计助理人员带着几位实习生从事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只是对审计过程的审核工作负责,大多数审计助理人员都没有会计实务操作的经验,业务经验不够全面,审计助理人员往往难以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对各行各业的企业经济活动,审计助理人员往往难以做到知识既宽泛又渊博,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流动非常大,因为大多数审计助理都是实习生,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有些甚至没有工资待遇,要的是工作经验,在审计过程中积累到一定的工作经验便跳槽,而新招聘的员工根本不能胜任审计工作,特别是旺季的时候,由于人手不够,会计师事务所会增加大量的毕业实习生和审计助理,这些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思考
(一)增强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自身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议价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拓展非审计业务,努力扩大非审计业务在事务所收入中所占比重,减少经济上对企业审计业务的依赖性,以此提高自身的独立性。其次,承接业务时要制定客户缺乏诚信制度,主要的股东、关建管理层及冶理层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态度,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维持在尽可能的水平,工作范围不受限制。再次,需要考虑本期或前期业务执行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及其对保持客户关系可能造成的风险。如果有在承接业务后发现某些信息,而该信息如果是在承接业务前知道可能会拒绝该业务的情形,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要求委托人报告或必要情况下向法律机关或其他监管机构报告,必要时解除该项业务约定,避免造成风险。
(二)树立风险意识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而且还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1. 审计准备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准备阶段,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环境,并评估审计风险,进场时应当与委托人进行沟通,并且很清楚地了解该单位工作经营性质、内容、程序、组织结构,人员情况,财务核算特点和范围,必要时与前任审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相关信息,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审计约定书和管理层声明书,以避免双方在对约定业务的理解上产生分歧。
2. 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应当加强财务审计程序,重点对具体事项进行详细检查,并编制审计检查表。 抽查会计凭证,对重大事项进行复核,适当咨询关人员和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取证时最好要书面证据。在咨询方面,遇到重大的技术问题及其他事项,本所不能解决的,应向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具备专业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合理保证咨询的事项不泄露客户的秘密。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小组要及时向注册会计师汇报审计进展和审计过程中的有关情况,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追加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
3. 审计终结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复核人员之前,应当由审计小组内部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人员执行的审计工作,在确定审计复核人时,应当具备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专业技术,经验和权限,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形成良好职业道德文化氛围,鼓励员工就重大事项进一步增加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惩罚措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要保持职业谨慎态度,认真评审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审计小组按审计档案归档政策和程序,及时将审计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业务档案。
(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一、努力学习,快速适应新岗位。
学习是明确政治方向,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必然要求。对我而言,面对由大学到工作的角色转变,唯恐辜负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更加自觉刻苦地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和综合能力,尽快进入情况,适应新岗位。为此,我坚持做到勤学习、多思考、善总结,并自加压力,时常提醒自己要认真读好“两本书”,一是读好有字之书,即时刻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工商法律法规和纪检办案业务技能,做到基础知识通学、法律知识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二是读好无字之书,社会也是一本书,而且更丰富,更有现实意义,所以我一贯做到虚心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理论观点、工作方法、为人处世及语言、文字表达等。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五多”,即多看、多听、多想、多写、多做,养成“学而思、思而入、入而进”的良好习惯。
二、精益求精,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一年来,我积极主动地协同主任和科室其他同志,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评议、纪检监察案件、三建两评、效能监察、政务公开、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具体柳主任在述职中,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在此不做赘述。同时,随同领导深入有关县市进行明察暗访和案件调查,检查工作的实际效果,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任务。受省局抽调,参加了全省的明察暗访交叉检查,足迹遍及8个地市,27个县乡,受到省局对口科室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为领导和科室撰写工作汇报、总结等文字材料46份,20万字。此外,积极配合人教科考察干部,汇总得票;三次抽调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抽入局治超办开展监督,配合经检科撰写各类汇报、表格20余篇,精心准备,代表工商局参加了全省的治理超载超限知识竞赛;协助主任在三年上台阶表彰会上搞好接待工作;在组长和主任的带领下,协助省局承办了全国部分省市工商局职业道德规范研讨会,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主任和我都为此输了一个星期的液,我头上还掉了一块头发,现在才长起来。但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较为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和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廉洁自律方面。
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今天,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2008年的工作打算。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工作中缺泛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很多工作都是被迫开展。新思路、新创新不多。
2、个人能力还有欠缺,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4年的适应,使我深感工作中,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感觉。
3、组长和主任也平时经常教育我,工作和思想不成熟,有时候工作不能从大处着眼,抓不住主次,不晓得轻重,理解不透上级文件和领导的讲话精神实质。
08年的纪检监察工作,我将继续围绕全局工作中心,在张组长和柳主任的带领下,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着力提高政治修养和综合能力,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四项职能,为我局顺利实现“六个一流”新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最后,我对给予我关怀和爱护的组长和主任,对给予我照顾和帮助的cc和gg,对一直支持和关心我的各位同事,一并表示忠心的感谢,
以律师与法官的职业互动的体系象一架马车,以权力和利益做两个轮子,以交换为长鞭,正在法的大道上一往无前地飞驰。法官与律师的默契是心照不宣的,在权与利的交换中,不能说是谁主动,谁被动,只是这种关系太过自然,风过无痕,构成一条食物链,也就是说他们会形成一种垄断,只要是你遵纪守法,只要你不搞关系,那么,你生存的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就会逐渐地被排挤在这个利益圈子之外,这部分人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一种是效仿和如法炮制,与他们的前辈同流合污,一种是改行,被淘汰出律师或法官队伍。
唾手可得的利益就是这样把律师“拖下水”的。还有一部分低收入律师,更是为了加入到高收入的行列,而不失时机地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同理,法官也是循着这个逻辑去行事和生存的。
律师之所以向法官行贿,是因为法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官之所以受贿,是因为法官的收入低。不仅如此,笔者认为,我国律师和法官关系失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立法的漏洞
两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这是从制度上来规范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使二者之间的不正当关系特别是利益联系得以切断,以达到维护律师群体的良好社会形象,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越来越广泛地通过法律手段得到有效维护为目的。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以律师与法官相互关系作为直接调整对象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从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建设高素质的律师和法官队伍的高度,抓住规范律师与法官的关系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司法公正有着重大影响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这对于推动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树立律师与法官的良好社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之前,在律师和法官之间的关系的管理上,我国法律基本上还是空白。
首先,立法因素主要是程序法问题,辩论原则和直接言辞原则至今不能合理科学地应用于法庭。如果这两个原则被法庭采纳,法官就无法提前接触案情,当事人没有陈述的事实和理由不得作为裁判根据,法官和律师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我国立法中没有具体翔实的证据规则,这对制约法官在证据证明资格判断上享有的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时显得力不从心,无计可施。也就使得某些心怀不轨的律师有了可乘之机,也就相应地影响到律师和法官关系上的和谐。笔者认为,应该参照英美国家的证据立法,建立证据的关联性标准和合法性标准,具体包括关联性规则、合法性规则、有限采用规则、非法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品格证据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
再次,法律的保底性条款太多,(如律师法第44的规定缺乏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中,法官违反《规定》由法院的政治部门与监察部门办理等)使得律师为了打赢官司不得不走一些歪门邪道,用自己或当事人的钱与法官的权进行交易。律师明白,用钱与法官的权去交易,成本很低,收益却极大;法官也明白,用自己的权换取律师或当事人的钱物,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而立法的不完善却又使得法官行使权力受到律师不当影响的机会相对较大。立法上的漏洞是基础原因,所以,改善律师与法官的关系,应以完善立法作为第一步。
二、制度的欠缺
第一,我国诉讼法中规定了回避制度,但没有规定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是回避的法定理由,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处在边缘地带。虽然《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法官应当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如果与本案当事人委托的律师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本院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但由于刑事审判中,对于相关回避的申请,是以“决定”的方式做出回应的,而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刑事诉讼中法院所作的“决定”,是不得上诉的,只能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缺乏直接有效的救济措施。
第二,虽然法律对律师、法官违反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没有建立起一套对律师与法官不正当关系的认定与惩戒机制,难以有效预防、发现、制裁律师、法官的违规行为,导致对法官与律师关系中的违法与违纪的惩戒不规范,具有较多的“人治”色彩。律师、法官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于一般行业工作人员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由于律师、法官职业涉及事项的重大性与权威性,律师、法官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应被上升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只有这样,律师、法官真正地遵守和履行其各自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定义务。
第三,司法领域的最根本问题是司法的不独立,司法机关在人事和财政经费上均受制于地方党委和政府,因而司法机关办案很容易受到地方党政机关和领导的干涉和影响。[1]而律师也可能从这方面入手,托关系找人情,从而间接地使律师和法官应有关系变形和走味。
第四,审判委员会的存在也是制度问题之一,审判委员会实际上隶属于院长的“行政化”的司法权力之下,民主集中制不能真正的得到贯彻,而且审判委员会的组织具有很大的任意性。同时,审判委员会会给予本院的专业合议庭和专业法官一种无形的政治权威,其弊端可想而知。这种审判管理体制不仅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这使得法官断案所依赖的物质基础——证据,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既然律师无力以法律推理和证据上的优势赢得诉讼,又何必要在证据的收集方面下功夫呢?法官就能左右诉讼结果。一定程度上法院的案件汇报制度已为法官违反法律逻辑推理的裁判结果设置好了保护的制度屏障。即便出现错案,也只是业务能力的问题,难以进行责任追究。这就从制度上为法官与律师的非正常交往打开了绿色通道。
三、律师的社会地位低下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律师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官本位”、“权本位”等思想,等级观念、尊卑观念、依附等观念的长期存在也是律师和法官关系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2]。
首先,律师被视作私权的代言人;律师的商人特征,又使他得不到社会的完全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律师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天然对抗,使律师无法赢得国家的充分信任。所以,在中国法律共同体职业构成中,律师一直被排斥在外。现实中法官、检察官的职位、角色可以互换,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律师则被视为商人化的法律职业者,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远不能与法官、检察官相比。
其次,在一些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律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不仅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政治生活中同样举足轻重,律师担任政府官员是很普遍的现象,以美国为例,律师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居重要地位,他们直接参与并实际影响着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在美国100名参议员中,律师有65人;430名众议员中,律师有205人,历任美国总统中,22人有律师经历。[3]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律师始终是政治力量的一种后备资源,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首先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而存在的。“法律的历史性与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这一概念相联系——所有西方国家,甚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在某些重要方面,法律高于政治这一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4]
在我国,律师的定位就是法律服务,其代表着当事人,主要维护的是公民的“私权”, 并且律师职业的商业化趋势正淹没着律师的政治特征。律师阶层与体制内主导政治力量的对话和交涉能力较弱,律师处于体制外的“边缘状态”。律师与体制内党政机构的对话,通常都是依托于司法行政管理机构,而“官本位”思想及对律师的偏见,使得政府行政机构及其成员具有歧视心理,不愿与律师对话与交涉的现象特别突出。 也以律师参政为例,与美国参议院,众议院中律师的比例相比,我国防1998年3月5日九届人大会议2900名代表中,律师仅有8人,其中香港地区律师2人,九届政协会议律师代表6人,均来自香港地区。[5]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律师代表是4名。
可见,在法律职业群体中,律师实为“弱势群体”而游离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之外。以致中国律师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之中,形成中国法律共同体中律师缺位的现象。
四、律师执业权的限制
《律师法》共有53条,其中只有第25条、第29至31条和第48条是对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律师义务的规定达15条38款条之多。《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律师介入会见权、调查取证权等的规定,也是存在着许多弊端。在现实中,律师的执业环境也一直受到行政区化的严重影响。
先看一下律师的会见权,《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侦查机关应当在48小时之内,最迟在5天之内安排会见,但能够在这个期限内得到会见的,数量极少。侦查人员的借口是:办案人员不在、领导不在等等。明明是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却成了侦查机关的恩赐。不仅侦查阶段会见难,审查阶段、审判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见难的问题。如有的地方规定,律师会见被告人的,必须要由法院出具同意的会见函才允许见面。此外,会见时无理由地规定许多限制:如不准涉及案情、隔着玻璃通电话、次数不能超过一次等等。
再看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首先,律师在侦查阶段不具有调查取证权。再次,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见,如果证人不同意或检察院、法院不许可,律师则无法取证。“这就使得律师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充当摆设,而无法提出中肯的辩护意见”。[6]
还有律师阅卷难和刑事诉讼中律师无在场权等问题。
可见,律师执业权益受到无形的约束和限制,由此而导致社会对律师的偏见,也成为法官不尊重律师的直接原因。所以天津法官殴打律师的事件的发生,虽然令人触目惊心,也是有其个中缘由的。
针对律师执业环境受行政区化的影响,有学者建议在律师法第12条第三产业款后增加:“律师的级别高低、能力强弱不受地域行政区化的影响。”[7]
要去掉对律师的法律歧视性条款,更要健全律师维权。可以律师法是律师行业的唯一法律,作为这样的法律应当首先明确律师应当有执业所需要的地位,规定执业应当具有的权利和执业保障,然后规定具有这个地位和这些权利和保障的群体和个人需要怎样的管理和监督,由于原律师法规定的律师地位和现实不相容,权利和义务倒置,加上法律歧视性条款的约束,使现实中的律师在社会上有律师之名而无律师之实,并且无法保障自己的权利。司法正义和程序公正迫切需要是明确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谭世贵,《司法腐败防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2]谭世贵,《司法腐败防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3]冀祥德,《中国刑事辩护本体省思》,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6期,第8页。
[4][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第7页。
[5]同上注。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指的是各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的财务核算工作中形成、积累并应在工作中认真遵守的一套会计业务活动规范。随着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的不断规范,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是提高国家会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保证,同时也是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稳定市场经济的有力保障。二是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真实、完整反映经营情况、为股东及报表使用者提供准确财务数据的重要依据。三是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更好地适应煤炭行为特点,对掘进、回采、井下运输、通风、排水、筛选加工等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的核算记录,为煤炭企业领导制定安全标准、预算编制提供可靠、及时的数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在壮大规模、安全生产达标的同时,使一些会计人员面临着来着领导层面的胁迫及追求着由此产生的利益,在工作中表现为粉饰财务报表、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偷税漏税、原煤及雷管、火药等原材料的丢失、职务挪用及侵吞公款等现象的发生。
一、煤炭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低下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有限,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视。首先,在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方面: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学历水平偏低,特别是从煤炭基层工作的员工及一些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的老会计更是不愿主动学习新准则、新规范,在具体财务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接受新知识,阻碍着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其次,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会计人员在学校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学习重视不够。煤炭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大多也只关注煤炭企业生产的特殊过程及安全生产方面。
(二)来自企业领导者方面的压力,迫使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账务处理。在部分煤炭企业中,存在领导出于完成年初煤炭销售计划、煤炭价格及成本的控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规避审计及税务检查等动机,胁迫会计人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下进行粉饰财务报表和煤炭成本价格、篡改煤炭出入库数据等违规行为,不但造成煤炭企业财务数据的失真(如无法真实反映原煤的开采成本及合理确定库存原煤、选煤、洗煤的数量),损害了股东整体利益,也给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与煤炭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造成巨大影响。
(三)各政府监管部门缺少沟通,对会计人员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会计法》、《财政违法违纪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明确了税务、审计、财政等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但由于各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以及处罚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健全,不但造成行政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未能有效地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起到监督处罚作用。
二、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议
(一)从学校及用人单位入手,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一是会计人员在学校学习阶段,学校应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课,使会计专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可靠保障。二是会计人员在进入煤炭企业从事会计工作阶段,首先用人单位要定期组织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活动,使会计工作人员形成遵守财经法规的良好习惯。其次,会计人员应提高自我学习职业道德、新准则等相关政策文件的意识,为日后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政府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及完善财经法规,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制约监督作用。一是在财经法规方面,国家尽快完善财经法规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措施,使执法部门在对违反财经法规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罚时,有法所依,加大会计人员违规成本。同时,完善对企业领导胁迫会计人员从事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处罚规定,从源头减少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频率,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法律及工作环境。二是税务、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通过建立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增加各监管部门的默契度,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大对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检查频率及处罚力度。
(三)煤炭企业内部建立监督奖励制度,从内部约束及调动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一是煤炭企业内部成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通过对内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检查,及时发生会计人员会计造假行为,并将检查结果向企业领导汇报,对违规会计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二是煤炭企业内部建立奖励考核机制,将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晋升、年终奖金发放的考核标准;对在会计工作中表现突出、能够积极学习财经法规知识的财务人员从物质与精神层面进行适当奖励,充分调动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四)完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这里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是指企业文化、会计人员及其领导者、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及职业道德水平。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带动整个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进步;每个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领导者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会带动下级员工不断进行学习,将其作为前进的榜样,这对于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很高,每位会计人员作为其组成部分也会在大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而个体职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会促进整个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各方面的职业道德,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措施。
三、结语
经济不断发展,会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作为会计工作直接执行者的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对整个会计行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社会、道德以及法律等多重约束,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各种因素,真正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使其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已经成为周毅局长整个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他始终认为,不学习,必然要落后。因此,他特别注重政治和业务学习。从中央、国家局、省市局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反腐倡廉的文件精神到行业的各项文件精神、动态、各种管理文化方面的书籍等,都是他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他创新工作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他强化党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为,为清徐县局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学习机制
清徐县局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周毅局长的指导下,建立了每周学习制度。结合实际成立了图书阅览室,定期为员工购买各种书籍。深入开展“读书月”活动,并定期组织交流、座谈,将优秀的感悟在太原烟草内网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电子大屏每日播放一句名言警语,有效创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极大的增强了员工“想读书、爱读书”的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了鼓足干劲、争创一流,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同时清徐县局加强文明办公、规范服务的培训和管理。办公环境舒适美观,门面、标语、横幅、各项宣传资料整齐划一,提升了清徐县局的服务水平,树立了基层烟草专卖局崭新的形象。 本文来自sjclw.net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强将手下无弱兵。自2005年周毅局长到任以来,清徐县局在工作上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说:队伍是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队伍素质的提升是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和不竭动力。多年来,清徐县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积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服务优质”的干部员工队伍为目标,一是坚持“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的工作标准,以“四要”要求强化工作能力,正确执行上级部门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善于钻研,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对各项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汇报、有总结,对向上级报送的各种材料、报表,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准确、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采取“全员、全过程;多形式、多载体”的“二全、二多”教育培训方式,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业务知识竞赛、计算机技能测试、系统流程演练、真假卷烟识别等一系列活动,结合胜任素质模型测评实现了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常态化,使员工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由数量型向素质型的转变。 sjclw.net 事迹材料网
——强化专卖职能,筑牢规范基础
县级烟草专卖局肩负着稳定烟草市场根基的重要使命,是坚持专卖制度最基本的单元,是市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服务客户的第一级平台。
超前的理念造就良好的管理,良好的管理催生工作的质变。作为基层烟草专卖执法部门,清徐县局紧紧围绕打假破网、规范经营秩序两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联合打假保一方净土。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整顿和规范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了情报线索管理、上级协调、联动协查、案件移送等多项制度,做到走访到位、排查到位、布控到位、抓捕到位。近年来,清徐县局积极发挥公安、检察院、法院、交通、交警、工商、质检、烟草八部门联合打假机制作用,连续破获“11。8”“7。19”和“8。17”三个特大涉烟网络案,累计涉案金额达1400余万元,查扣卷烟1360余件,刑拘4人,正式逮捕19人,判刑10人,确保了卷烟市场的规范有序。
二是严格自律抓规范建设。清徐县局一贯坚持“以牺牲规范为代价的利润我们不能要”的信念,传承全国内管现场会精神,以“流程化、痕迹化、精细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保持并继续完善内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月度考评、注重年度考核,在抓好《专卖监督管理服务册》、《动销台帐》、《客户资料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卖信息系统平台功能,保障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信息共享功能加强了与纵向、横向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工作更富有效率,监管全过程的公开功能,使工作更加透明,有效确保了卷烟经营的规范有序。 事迹材料网
三是动态规范证件管理。本着公开透明、严格程序、动态管理的原则,清徐县局规范行使行政许可审批权力,建立健全了证件管理制度,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流程,搭建高效畅通的“一站式”行政审批体系。同时规范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实行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轨制。对无证户采取双管其下的方式,一方面由市场监管员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加大巡查力度,掌握无证户信息;另一方面联合工商部门对无证户进行集中清理整治。为“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建立了健康、有序、和谐的市场流通秩序。
——强化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形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本文主要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如何上好职业道德与法学法律课。
一、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然而,近年媒体频频曝光各种有关幼儿园教师违规给幼儿喂药,体罚、虐待幼儿的报道,说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师德缺失,有法不依,违法从事教育活动的现象。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活动能力有限的幼儿群体。幼儿教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幼儿教师法律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教育任重道远。
二、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重视,教学有效性低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高中未被录取者,他们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差,他们中大部分认为读职校就是来学一技之长的,比较注重舞蹈、美术、钢琴、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等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公共基础课,他们认为可有可无,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上课经常是心不在焉,加上部分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课堂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比较差。
(二)课程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目前使用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是面向所有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教材内容主要以纲要性知识为主,案例大多为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个别案例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如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使得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与学前专业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难以满足职业和社会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加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启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切实转变育人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策略
(一)创设贴近专业的情境,整合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以能力模块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专业领域中学习、探究,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引起其思维碰撞,从而内化学生认知、改善学生行为,发展学生品质。
(二)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为了帮助学生内化道德情感,掌握法律知识,笔者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展示职业风采》教学中,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幼师,开展求职模拟面试、新学期接待新生、向园长汇报工作、家访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幼师职业岗位礼仪的基本要求,感悟幼师行业职业礼仪的重要性,提高应岗能力。在《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分析“幼儿园喂药事件”的罪与责,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的法律风险及其预防,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变抽象为具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明确幼儿园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在《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为被家长殴打的幼师维权”的教学任务,并设计如下引导文:(1)李老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请介绍解决方式的具体操作要点。(2)如果李老师要告范家长,请你告诉她应提起哪种诉讼?到哪个法院起诉?依据是什么?(3)如果李老师要告范家长,由谁负责举证?依据是什么?她要准备哪些材料?(4)李老师的案件要经过哪些审判程序?(5)在诉讼中,李老师发现审理本案的法官就是范家长的亲戚,你认为可以如何处理?这种在诉讼法中叫什么制度?为什么需要这种制度?(6)如果李老师不服一审判决,可以怎么办?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引导文分小组进行探究,确定维权的方式和程序,并通过模拟法庭进行具体操作演练,再由师生共同点评,归纳出解决纠纷的正确方式和程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创办幼儿园”项目,将依法设立企业须具备的条件,遵循的程序,订立劳动合同须注意的事项,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企业信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知识点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探索
总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受启发、受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多元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从传统的卷面测试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过程动态等有效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乐思、乐做。
在教学中,由教师、学生本人和小组结合表现性评价表,以加分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回答问题积极性、活动任务完成度、主题辩论参与度、实践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并适时作出调整,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由科任教师、班主任、同学、家长、见习单位等多方观察和评定,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成长经历,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又要关注他们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表现。期中、期末采用纸笔测试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让教师更好地检测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功能。
多元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评价中的总体内容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需将其进行量化分解,具体体现为“325”评价法。“325”代表30%的平时成绩,20%的成长记录袋成绩和50%的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经过综合之后,作为每个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制定“325”评价法的依据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每位学生做出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具体内容见下表。
各镇人民政府,区有关委办局,区有关直属单位及有关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
二、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
(一)内部审计工作保障情况。20分
1.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5分
2.单位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并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5分
3.单位按照规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并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工作条件;5分
4.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具有岗位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稳定,每年接受后续教育或参加一次专项业务理论技术培训;内部审计人员能遵循审计职业道德规范。5分
(二)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情况。30分
1.按时完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各镇、政府部门和企业内审机构每年应对三分之一以上的所属行政村、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按照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的要求,实施或配合对第九届材委会任期内的财务进行全面审计。);8分
2.及时完成单位领导和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6分
3.能发现经营风险或管理风险方面的重大问题,审计报告得到领导重视,审计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10分
4.后续审计能促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纠正措施。6分
(三)内部审计工作基础质量情况。30分
1.根据单位管理需要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在每年2月底前报送内审办事处;8分
2.按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要求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12分
3.建立完整规范的审计项目档案。10分
(四)内部审计工作统计宣传情况。20分
1.及时上报内部审计统计资料;5分
2.正常上报内部审计信息;5分
3.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和交流活动;5分
4.向媒体投送宣传内部审计成果和经验材料,并被采用。5分
三、内部审计工作考核采取百分制,设标准分和加、减分条件,详见《内部审计工作考核表》。
四、内部审计工作考核采取自查、初核和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先由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自我总结并填写考核表(附后),然后组织抽查和复核。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