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0: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Abstract: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fromthearchitecturalform,bothhasthefull-bodiedMinnan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ofRed-brickcivilbuiding,andtheWesternclassicalarchitecturestyle,displaystheuniqueartisticcharm.Protectingandstuding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ha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fortheexcavatingofregionalcultureandthefiguringofregionalbrand.
Keywords:CivilianHouse;Western-stylebuilding;Style
1历史背景
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阿拉伯、波斯、印度诸国异邦来此经商、传教,购地建房的人数以万计,他们建造的宅第、店铺、教堂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有的外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定居泉州,于是民居建筑中就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洋式的民居建筑,造型独特、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功能分区合理,门窗、外廊其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此类住宅适应当时从海外带回的最新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蕃仔楼”,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共分为两大部分,宋宅前面部分是清末所建,为泉州本地民居风格;后面部分,及宋氏小洋楼,为1915年以后所建成的欧式小洋楼。该建筑属宋氏家族所有。1915年,宋氏主要成员宋文普先生从印尼回到泉州,并从南洋地区(今东南亚)带回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并带回部分该建筑所用原材料,例如门、窗等。整个建筑由福建本地经验丰富的工匠施工,并于1915年完工。经历92年风雨的宋氏小洋楼,期间略加以修复,但92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使该建筑目前只留下主体和破损的外廊部分,还有那历经风雨的历史痕迹。(图1)
2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宋氏小洋楼位于福建泉州的西街,该建筑可作为福建沿海侨乡民居的一种典型代表。
2.1拱廊式平面
整个建筑由原来传统的单层院落演变成为两层的合院,二楼正面用欧式拱廊围合,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完整。所谓拱廊实为单片拱架,使整个建筑内外空间形象大为增色,这也是其特有的处理手法。
拱廊式平面是小洋楼常用的平面形式,与西方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其形体多为方正,柱廊形式有单面或者多面等形式,宋宅所采用的就是三面环绕柱廊的形式,能够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并且通过柱廊形式的变化可以使建筑物的形体产生虚实繁简对比以及丰富的光影变换等形式美的效果。小洋楼平面的面积仅有数百平方米,平面外形简洁明了,在变化上无强烈的大进大出,较为平缓。外形与内部功能紧密结合而又不互相矛盾,使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宋氏小洋楼的总体布局大致为中国传统古民居的“四房看厅”式,有主客厅,两边偏厅和护厝房组成,主客厅后的后轩被作为楼梯间,这点与传统民居又有所不同。平面布置沿主客厅中轴线对称,平面简单实用,主次分明,宽敞的客厅、廊贯穿全宅,组成各种不同情趣的院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环境,周围布置水井两口,一为提供饮用水,一为提供消防等用水,方便实用。(图2)
2.2外廊拱架
宋宅中最优雅的部分可以说是外廊拱架,整个拱架围绕着主体洋楼,周围立柱使用红砖砌成,配有独特的柱顶石,整体色调分明,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烈。
整个拱廊属于西式风格,券型拱廊,细致的券顶雕花,绿色的欧式圆柱栏杆,建造工艺细致,红白绿色调和谐的搭配,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显其优雅。拱廊在二层处与建筑楼板相连,整个拱廊内外联系着整个建筑,使得建筑显得完整而不封闭,开放而不暴露,很好地起到内外空间联系的作用。第二层西洋古典式拱廊和瓶式栏杆使得立面通透而又增加了层次,富有地方特色的雕花和山墙处理则丰富了天际线。中西形式的巧妙结合,使得整个建筑活泼而有生气。(图3、图4)
2.3入口
整个宋宅采用双层多柱廊作为建筑的入口,使得整个宋宅十分典雅,有着强烈的体积感,通过柱式平面和立面构成的变化产生了丰富的柱廊单元。(图4)
2.4门窗
宋宅内部大多为木质结构,整个宋宅的门窗,楼梯等木质构建均是从南洋定制运回国内组装完成,做工较为精细,门窗雕花,刻线均是西式风格,又兼有闽南地区的特色。
2.4.1门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门,这在国内民居中的运用并不多见,使用门不仅起到分隔房间的作用。它使被分隔的两个房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图5)
2.4.2大门
独特的大门设计,宋宅的入口大门较有特色,在大门上又单开一小门,可供一人自由进出,据考证可能是用于夜间晚归人员的进出,方便而且美观,独特的外形可以看出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图6)
2.4.3窗户
窗户的形式作为建筑的重要元素,在宋宅中也体现了其特有的风格,木窗大多设两层窗扇,内为木质细方格窗,玻璃窗,窗套形式丰富,给人以一种厚重感,窗花的形式多样,雕刻细腻,装饰性很强。
泉州民居户外的窗户都用石板砌成窗框和隔条,内层加配可以开关的木板窗。宋宅的窗户与泉州本地民居相似,除此之外还在窗外采用铁条栏杆,这个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较为时髦的西式风格,而且假窗与真窗的结合较为和谐,较好地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又兼顾采光通风,一举多得。(图7)
2.5楼地板
内部楼板和梁同样均为木质,木质地板冬暖夏凉,利于通风透气,木质大梁下面采用木质面板吊顶,配合技术精湛的木刻雕花,整个吊顶美轮美奂。(图8)
2.6屋顶
宋宅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西式小洋楼常用的多坡屋顶,其屋顶设计也相当考究,从高处俯视,红砖红瓦,使建筑产生高低错落的形体变化并呈现出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在屋檐下还设有多个通气窗口,小巧玲珑,不仅利于建筑内部通气,也丰富了造型需要。
2.7墙体材料与形式
2.7.1红砖外墙
这是宋宅中西合壁的最佳写照,红砖墙是泉州民居较为普遍的墙体形式。红砖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途,一般都有规范。墙面嵌砖,用松枝烧制的红色“雁只砖”(又称胭脂砖)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尤其是堆码烧制而成的砖面斜纹,使砖墙更富有自然美。在正立面和侧立面上,整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砖,经过泥水工横、竖、倒砌筑,拼叠出优美的图案花纹,其色泽古雅,光洁可爱。
2.7.2出砖入石
宋氏小洋楼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材料的质地,运用砖石混砌,即“出砖入石”技术,构成了特殊的天然“点”状美感。
“出砖入石”手法,常在建筑的北立面所采用,它是利用碎砖石混筑的墙体是泉州民居建筑中墙体砌筑最有特色的一种。据记载:“泉州在明万历年间,有一次发生八级大地震,市区民房倒塌许多,人们就利用倒塌的残砖碎石,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用土浆水泥粘合,其大块白色条石与小块红色清水条砖穿插组成变化多样的不规则构图。这种“出砖入石”的建筑材料搭配,很好地利用了石材表面与砖表面所形成的绝妙色彩与质感对比,从而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感。同时,这种石块与砖缝所形成的点、面、线相结合,在民居墙面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的结合,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厝的别具风格之处。(图9)
2.7.3精美的雕饰艺术
由于福建闽南地区的石雕技术闻名全国,因而雕刻在该建筑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的立面上,尤其是正立面的砖花,用红砖组砌拼贴成各种图案,和使用红砖墙雕刻壁画,这也是闽南一种特有的装饰手法,其门洞口的雕花均表现出中国闽南传统的石雕工艺,其技术精湛,造型优美,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的特色,也表现了闽南居民对石头与雕刻所特有的感情。(图10)
2.8朝向
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除气候日照和环境景观外,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南面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利的象征。因此泉州民居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多取以24分位罗盘定向的除朝四正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作为房屋和大门的朝向,否则认为煞气太重。泉州民居一般以向南微偏西为多,这一取向夏天可得凉爽的东南风,是最理想的朝向。
宋宅在朝向上也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南偏西5O,这和当地建筑朝向一致。
3结语
以上乃宋氏小洋楼与泉州本地民居的联系和区别。深藏在小巷中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已不再如当年那般“鹤立鸡群”,但它作为泉州古城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近代标志性建筑物,仍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不仅包含了人文历史和建筑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积淀。
宋氏小洋楼在建筑学中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风格特征和装饰语言,集红砖建筑以及西方建筑各种独特的风格样式于一身,它体现了区域的文脉和风貌特色,延续着当地生活的传统风俗,既是传统民居中的瑰宝,又是值得现代建筑设计借鉴的宝贵财富。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创造富有地域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良.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0.1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在命名上遵循“东奇西偶”的原则(图2),即以六巷为界限,大宅、三宅、五宅《已毁,仅存沿街的一进院落)、七宅(已毁,具置未知)、九宅位于东侧,二宅、四宅、六宅、八宅、十宅位于西侧。单数宅院的门前多有高大的牌楼(现牌楼多已毁,仅存基址),形制规整,为官宦之宅,以大皂(孙居相皂)、三皂(孙鼎相皂)为代表;双数宅院为商贾之家,虽在形制上不如前者讲究,但装饰精美,构造精巧,亦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除了“十大宅院”之外,堡中还存在其他零散的辅助院落,为“十大宅院”提供生活支持和战略防护,主要有帅府院、花园脚底、“天绘图”院和’‘延秀”院等。这些院落主要分布在古堡的边缘地带,基地条件相对苛刻,建筑单体较为简单,在院落组织上则更注重因地制宜。同时,由于这些院落多靠近堡墙,有的甚至直接与藏兵洞等防御设施相连接,亦民亦兵,是民居建筑防御化的典例。
1.2院落构成
(1)院落形制湘峪古堡的院落形式基本分为“簸箕院”、’‘四大八小”两大类(以‘簸箕院”为多),由正房、厢房、倒座等基本建筑元素构成(图3)。在单个院落基础上,进行横向串联和纵向并联组合,形成了灵活多变、规模宏大的组合院落(表1)。<2)入口空间湘峪古堡的街巷比较狭窄,大门的尺度不甚宏伟。院落多向街巷开门,门户形式亦无一定之规。此外,官宅和商宅的入口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官宅的入口空间形式较为严整,多为二层,入口常常有牌楼,高大凝重,体现了官势官威;而商宅在形式上则较为随意,一般为一层,尺度略高于墙垣,装饰不多,但皆为要紧之处,点睛之笔。<3)庭院空间庭院空间主要呈现方形,长宽比在1:1一1:2之间。院中青砖或长条石满铺,暗藏排水系统,功能与形式并重。院落空间一般较为宽敞,房间和庭院宽高比一般在1:1一1:2之间,在院落中进行活动,十分舒适。在正房为高楼(三层以及以上)的院落,院落宽高比则一般会达到2:10<4)房屋建筑居住建筑的四种基本组成元素是正房、倒座房、厢房和耳房。正房通常为三开间,规模较大者为五开间。厢房通常为三开间,用地局促时可为两开间。倒座一般为三开间,但进深较正房小。从垂直方向上看,一层为主要的活动空间,二层以及二层以上为储物空间。从水平方向上看,正房、厢房多为居住所用,屋内有火炕、火灶,居住与厨房合二为一。耳房处多为储物之用。
1.3社会地位与居住心理
宅主人的社会地位也会对建筑的形式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来讲,宅主人地位较低时,平面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经常为了对地形的妥协而放弃其自身的形制。当宅主人的地位逐步上升时,这种妥协会逐步减淡,直至趋向于绝对几何形,即对环境的完全不妥协(图4)。
1.4地形处理
堡中独特的山地地形对居住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平整地基,获得更好的筑屋条件,根据地形特征、高差的不同,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表210首先是分层筑台。在坡度较平缓、高差不大的山地环境中,通过简易的填、挖,使前后院落的基础成为不同标高的平台,并在平整的台地上布置建筑,各个台地之间用台阶相互连接。湘峪古堡山地建筑采用此种手法较普遍,如三宅院、棋盘四院。其次是填平地基。针对高差变化不大的区域,另一种处理手法是将地基整理成一个完全平整的平台。通过添、挖的方式,将高差集中化,然后通过台阶等方式一次性解决高差问题。这种情况下,山地建筑的’‘四大八小”模式与平地上的模式总体上没有分别,仅是在局部会因高差的介入而略有不同。其三是掉层之法。当山地的坡度过大时,使建筑局部跌落一层,第一进院落的二层与第二进院落的地坪同高。前后两进院子通过室外楼梯相连,人们可以直接走到上一层台地上。这样的手法避免了对基地的大规模动土,并营造了不同层面的使用空间,在山地起坡较大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手法解决了问题。湘峪古堡使用掉层手法的建筑群有小男院与九宅东院、棋盘四院等。
1.5立面构成
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一般都为三开间。在等级较为低下的厢房,偶尔会有两开间的房间出现。以现存的正房为对象进行探究,其基本形式为:三开间,两层,在等级较高的宅院,会有檐廊。堡中的建筑按层数,可以分为一层、二层、三层及三层以上。一层建筑较少,仅存三宅院一例。两层的建筑较多,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两种。除了等级较高的孙氏祠堂之外,其他院落均没有落地柱子。在等级略高的宅院,会有施以雕刻的檐廊。三层及以上建筑,出现外廊的例子较少,以粗壮厚实的墙体为主。最为特别的是八宅以及六宅的正房,其在第二层设置檐廊,在第三层向后收缩,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1.6且瓦特征
在堡中最为常见的为仰瓦屋顶,在少部分等级较高的位置,则采用仰盖瓦、仰瓦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不同纹理的屋顶,组合在一起,相应相生,各有不同而秩序凛然。仰盖瓦屋面是仰瓦和盖瓦都用板瓦的屋面,类似筒瓦屋面,仰瓦与盖瓦交错排列,盖瓦的尺寸比仰瓦小一些。仰瓦屋面是板瓦凹面向上排列组合形成的屋面,无盖瓦,在屋檐处不设置滴水,属于低等级的屋面。晋东南地区的仰瓦屋面非常普遍,因其经济实用,且外观朴素大方。
1.7防御功能
和众多在战乱中幸存的聚落相类似,湘峪古堡的居住建筑也有着明显的防御痕迹。无论在大组团还是小型院落单体的建造上,均有防御上的考虑。从小型院落来看,入口处的耳房,通常为二层,对街道的情况有监视作用;从院落组团来看,不同院落之间通常设置多层的看家楼,与周边院落相互联通,起到观望和探视作用;在与堡墙联系紧密的位置,院落会与藏兵洞或者城楼形成实质上的通路。
2对典型民居的建筑研究
湘峪古堡的民居建筑,按其性质、功能及规模等,大致可以分为官宅、商宅及其特殊功能民居等类型。
2.1官宅
(1)三宅院三宅院落群(其中大宅院已毁)是官居的典型代表(图5一7),周遭有内堡墙包围。三宅院落群中有五层高的隙望楼,是湘峪古堡现存最高的建筑,在聚落防御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晾望楼通体青砖,墙壁厚重,以条石为基础,青瓦屋顶,巍峨耸立,高大坚固。该楼一至三层每层在南侧开三个拱窗,四层除南侧外,在东西两侧各有开一窗,五层朝南敞开,并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上各开一窗,在有利方位提供足够的缭敌观测点。从装饰上讲,其突出特色在于拱券门窗处的“眉檐垂柱”砖雕。隙望楼上每层的眉檐垂柱花式各不相同,多以几何形式为主,相比繁冗复杂的清式建筑,更显得有一种简洁的淡然气度。<2)九宅院落群九宅院(图8一10)周遭为内巷环绕,东西两侧各有巷门,一旦关闭,则内部完全封闭,防御性能极佳。九宅院落群包括祠堂院、东院、小男院、高楼院(现高楼院已毁)。该宅院群形制严整,高大封闭,正房高耸,木构细腻,饰以砖雕。
2.2商宅
商宅中以六宅院群最为典型。六宅院落群由王家大院和马房院(现马房院已毁)两个院落组成,规模较小,为典型的“一主一从”式院落(图11-13)。第二进正房为一座四层’‘插花楼”,亦是防御工事的重要一环。因其距离堡墙较近,故视野良好、对于晾望观察十分有利。“插花楼”正房三间,左右两边望楼分别为一间和两间,左右耳房为四层、中间部分为三层。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正房两侧的耳房高于正房,仿佛双塔盛立楼边,与科举时代探花郎纱帽一侧插花一朵、另一侧插花两朵的典故不谋而合,故名“双插花楼”,又称“探花楼”。
2.3特殊功能民居
(1)帅府院该建筑群现存院落六座,包括老院儿、上西院、下西院、西门里、下西院东院和“诗书画”院,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南北连接中街和南街,向西、向南依附于西、南两面堡墙,与南侧的藏兵洞和西侧的御敌角楼也均有联系。
(2)堡墙院堡墙院落群(图17一19)是湘峪古堡中极为特殊的部分,也是古堡防御性民居的典型案例。院落群中建筑均为簸箕院,并结合堡墙组成院落。这些院落群平时住人,战时驻兵。堡墙上有难谍,可直接对堡墙下入侵者进行袭击。院落中有通向堡墙中藏兵洞的暗门,并通过藏兵洞与帅府院等直接联系。
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下,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民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民模式。传统居民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们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的时代下开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推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吉林概况及民居建筑的演变
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长白山山脉屏障其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分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构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吉林境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吉林开垦的农民,散居本省各乡镇,构成为本省主要居民。
吉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
吉林广大地区处于东北中部,在那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考古发掘得知全境存在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她属于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吉林顾乡屯何家沟,曾发现人类用火的残迹。当时,吉林地区居住房屋主要都是深穴(竖穴),后来又发展半穴居。以后的各时代由前期的小聚落,渐渐结成大部落,也都以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
蒙古族建立元王朝后,在居住建筑方面都利用当地材料建筑土屋,构造不坚固,因此今天的实例很少。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兴起后,吉林是女真人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居住情况应该和清初吉林民居一样,不过不如清代完备而已。明代中叶以后,女真的后裔,在东北地方扩大势力,至努尔哈赤于建州建立政权,向四面发展,征服少数部落,领土日广,形成后来的清代封建王朝。吉林地区正是清朝的发源地,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清时吉林设有将军,为最高统治人物。与京师之间,各有营运。所以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增长经济上之繁荣,所以给吉林的建筑上带来了京师的风格。
3.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式样之多,不胜枚举。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吉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是,材料的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吉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置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上图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宇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敞,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图,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间、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
吉林地区的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多半从事工商业或农业生产,分散居住在城镇和乡村。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修建了许多与满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筑。在很大部分有与满族住宅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本文就不再多加以研究。
朝鲜族是吉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吉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朝鲜族盖房子曾受到汉族影响,首先看房场,看方向是否符合风水之说,后来一部分人反对迷信不相信风水,就开始任意布置了。每户人口一般在3至6口,平均每家人口约在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数目作为依据,以一幢房屋为一户。在城镇住宅有间有简单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也不设厢房,为单幢独立式房,这是朝鲜族住宅的特点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间9—13平方米,也有小间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吉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居住房屋两种,现以旗王住宅为例:旗王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如右图所示,房屋在院子内布置松散,院子广大,房屋由各花墙接连组织在一起。院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总结
从吉林民居建筑布局的研究中可以窥见吉林民居建筑的民俗文化特色。吉林民居建筑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但仍以汉文化为主体,是汉文化为主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大家知道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而吉林民居却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布局特点,其最具自己特色的代表是满族的“城镇大型住宅”;族建筑平面布置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蒙古族则采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方式,其境内众多的建筑布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吉林当时的人文、经济状况是相契合的。
二、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筑建造过程会对自然与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将生态理念引入,充分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并在对其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这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的利用,能够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量;建筑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能够改善室内外空气循环,提高居住舒适度;水池、喷水系统的有效利用,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
(二)降低建筑能耗。
节能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使土地、能源、水、材料等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利用率,且能够最低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者,生态建筑设计还要求简化无用的建筑功能结构,并提高对建筑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尽量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对建筑进行生态设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使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建筑行业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建筑创新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极大的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进程。建筑新材料和技术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创新了材料的和技术,建筑创新才有可能。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倡导,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会更为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
三、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
(一)整体设计方法。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将其视为整个城市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建筑系统相联系。从城市的整体规划方向出发,对建筑地区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基本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分析其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设计的原则:一是在城市原有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城市景观。首先改变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布局模式、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划分,其次是对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求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1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生态建筑中能源系统的一部分。太阳能应用在建筑中,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太阳能光伏发电两种。目前,太阳能集热板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将太阳能集热板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中,能够使建筑和环境做到协调统一,降低能耗,节约国家资源。如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一体化设计,将白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通过太阳能特定蓄电池储存起来,夜晚利用控制器将储存的太阳能电能用于提供生活热水或是供暖,这种方式具有安全、无污染规模大小可灵活调节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2建筑系统中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风能和自然采光等的合理利用,例如利用室内外的热压和风压形成自然通风,通过装设通风设备,控制空气流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从而降低建筑本身的能耗,节约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建筑照明设备的使用,降低建筑电能的使用量,降低能耗。再者,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系统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用水需要和建筑的功能,又能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景观、生态修复以及污染控制等集为一体,其能够将建筑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以及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子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水景规划设计以节约水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主要目标,遵循水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并经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补充水景的景观水。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建筑内外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目标。
3生态建筑绿化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中进行绿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建筑周围的绿化空间结构。建筑绿化是将绿色植物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并将其引入建筑当中。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小,环境问题加剧。屋面绿化逐渐成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设计人员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可设计空中花园,通过利用绿色植被本身吸收和反射热能的作用,减少城市热量,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再者,绿色植被的生长,对于环境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一设计举措,将人与建筑以及自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很好的实现了生态建筑的相关要求。
2总平面规划
1)功能分区。小区布置上突出体现“一轴,两核心”。核心是指整个小区的景观核心,此核心加强了小区环境的完整性,提升了小区的生活品质和艺术品味。住宅楼围绕景观核心布置,形成了园林化的住宅小区。同时在小区适当位置还设计有变配电站、热力站、垃圾回收点等完善的后勤服务设施,最大程度的满足小区的生活需要。
2)建筑空间组织与周边环境。本工程以高层为主,辅以多层配套服务设施的居住小区。结合小区步行入口和中央景区,设置了部分两层的公用设施,既便于小区内部使用,又可对整个区域开放,以达到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小区总体布局强调空间形态的组合。高层尽量沿小区主干道布置,以便高层间的绿化空间更好的向小区道路空间开敞,并尽量围合成一个个庭院空间,增强邻里间的交往。小区强调环境的均好性。整个小区的设计首先从空间环境入手,确保小区内部具有良好的空间景观。两个车行主入口分别正对两个入口小游园,中央景区则通过道路空间与两个入口小游园联为一体,各庭院空间也分别向主干道开敞,整个小区的绿化环境通过小区主干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由“中央景区—入口小游园—庭院空间”共同组成的绿化体系。
3)景观设计。景观是让人享受阳光、风、植物的自然之美。景观是为人提供一种平等、共享的室外交流、活动空间,为人与人交往提供舞台。景观不是孤立的,是和建筑及周边环境相融,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本方案的景观设计中,强调自然化、园林化,注重太原地区气候特点,在植物的选种,景观的布置上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使用要求,达到以美观与实用的和谐统一。在总体环境的设计中,小区中心位置为小区景观核心,广场辐射的景观道路及公共绿地环绕广场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加丰富的绿化园林。住宅楼之间的各个院落景观为小区内次一级景观节点,其景观环境各具特色,它们作为院落级景观美化了小区环境,满足了居民的使用要求。
4)竖向设计。本项目拟建场地为万柏林区煤场、机修厂宿舍、西机标准件厂及山西焦煤设备租赁公司机电总库,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场地现状高差近10m,最高点为场地东北角高程为873.0,最低点为场地中心高程为863.2。场地总体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场地总体坡度在2.8%左右。小区竖向设计以周边城市道路竖向为主要设计依据,并结合现状地形。由于地势总体西南高东北低,所以场地整体排水方向定为场地东侧。通过场地地形高差将排水引入南侧、北侧、东侧道路,小区入口处为避免道路雨水倒灌,设有反坡,场地入口坡度定为0.9%~4.6%左右,其余场地坡度为0.3%~3%。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土方量,同时也将小区地下车库坡道长度大大缩短,增加了地下车库的车位数。本项目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地表雨水排水系统以路排与暗排相结合。本项目场地及场地周边不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建筑场地存在湿陷性,通过回填灰土等措施解决。
5)交通组织。小区主入口位于小区南侧的西外环街及北侧的玉门河街上,共设有四个出入口。入口区域强调视线的开放性与视点的集中性。入口道路宽度为7m,小区内车行道路宽度为6m。小区景观步行道路宽度为1.5m~2m。消防车道及建筑消防扑救场地布置,小区消防车道与车行道路相结合布置,高层建筑周边布置环形消防车道或布置消防车回车场。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位,小区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停车数满足使用要求,并结合景观在室外布置自行车停车棚与小区临时停车位,主要道路分为7m,4m及1.5m三类,3m~7m道路均为车行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大纵坡坡度为4.6%,最小纵坡坡度为0.3%。车行道路均为1块板,横坡坡度为2%。1.5m~2m道路为步行道路,采用透水砖地面。道路系统规划以实现人车分流为目标。主要道路以满足消防车通行及小区装修期间的临时停车车辆通行为主,并兼顾自行车的通行与停放。路网系统应考虑近、远期结合,灵活布置,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考虑足够的道路绿化面积,满足景观需求。为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
3单体设计
1)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住宅设计以创造大众性、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作为主导设计思想,力争在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上有所突破,达到先进性及新颖性的统一,满足城市居民“居住文化”的发展要求。在户型平面布置上,根据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气候特点,起居室及主卧室布置在南侧,辅助用房及次卧室布置在北侧,明厅、明厨卫。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注意与相邻居住空间的联系,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厨房中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套型面积合理,套内面积恰当。户型单元采用双电梯,满足防火疏散和电梯使用要求。
2)竖向交通设计。住宅楼竖向交通以电梯及楼梯为主,每单元设剪刀梯1部,设电梯2部,兼消防电梯2部。
3)立面设计。小区主体颜色为浅咖色,色彩含蓄稳重,有文化韵味,与建筑、绿化相和谐。主要立面采取涂料墙面、面砖墙面相对比,形成丰富的材质对比,立面细节丰富具有现代建筑的成熟稳重,而又不失现代感。
4建筑消防设计
1)总平面消防设计。西山玉门小区四区设有四个出入口,高层建筑周边设有环形道路或设消防车回车场,消防车道宽度均大于4m,满足消防扑救要求;各楼座建筑间距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2)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a.建筑耐火等级。本工程高层住宅均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公共建筑均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及其他防火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b.防火分区及消防疏散。高层住宅楼采用剪刀梯,设有两个前室,两部消防电梯。纯高层住宅地下室防火分区均小于500m2,底商住宅地下室防火分区均小于1000m2。其他多层公建均符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c.室内装修防火设计。本工程装修材料必须满足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3.2.1条的规定。
d.防火构造。配电室及其他设备用房的门为甲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管井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双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所有内隔墙,砌块墙均应做到板(梁)底,并堵严塞紧。电缆及管道竖井(送风,排烟除外)安装完毕后,以每层楼板处现浇不少于8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层层封闭。穿墙管线待安装完毕后,墙身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补严。凡室内装修用木材均应先做防火处理。干挂石材墙面上门窗洞四周用岩棉严密填实封堵。防火门必须选用经消防检测部门鉴定的合格产品。外墙采用70厚B2级聚苯板(镀锌钢丝网锚固件卡紧)或70厚A级岩棉板,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设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作为水平防火隔离带。屋顶采用80厚挤塑板保温材料,屋顶与外墙的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80厚岩棉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5建筑节能
关键词
居住文化;居住建筑;居住习俗;建筑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13BSH047)
1.居住文化
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它是漫长人类文明沉淀积累的结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学科视野下,对居住文化的定义和研究也不尽相同,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侧重点是居住文化的非物质层面;城市规划、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多关注其物质层面。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涵盖了居民由生活过程形成的居住习俗等内容。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也包括非物质的“软件”。其中作为载体的居住建筑是居住文化“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文化“软件”则是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共同构成,可称之为居住习俗。本文从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分析居住文化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之间的关联性。
2.研究方法及内容
2.1研究方法与目的
本文通过收集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统计这些文献中所研究的居住文化具体内容,分析居住文化的研究现状。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均来源自在网络大型资料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读秀、方正电子图书等。笔者通过检索有关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关键词得到文献样本,样本涉及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历史、社会学等学科,包括书籍、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三种文献类型。在检索的结果中选择出有研究价值的样本80个,样本文献出版时间在1997-2014之间,其中书籍6本,学位论文54篇,期刊论文20篇。由样本所提取到的关于居住文化的研究内容,研究者按照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来分类。其中,“硬件”部分以居住建筑为主,可分为居址的选择、空间布局、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形态、建造技术及工艺、建造程序及仪式9项内容。居住文化“软件”部分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组成,即居住习俗,可细分为宗族制度、政法制度、儒道文化、日常起居、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7项内容。通过统计样本中对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各部分的研究次数,得出其研究程度。
2.2居住文化“硬件”——居住建筑研究现状分析
(1)空间布局
统计结果表明,空间布局是居住建筑研究最多的一部分,占到关于居住建筑总研究量的18.8%。空间布局研究的一个部分是聚落及建筑的空间布局。聚落空间布局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聚落空间布局内容包括聚落公共空间如水口的营造,聚落道路的组织,其外在的表现是聚落形态,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包括民居空间构成及其组合方式。传统居住建筑由入口空间、厅堂空间、过渡空间等构成,这些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以满族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它的空间布局是以南北向的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且轴线方向上,院落在纵轴竖向呈现由低到高的空间规律。
(2)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研究量在居住建筑中是第二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6.1%。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着力于现存民居,包括从立面造型角度分析建筑的外部形态构成:建筑屋顶、檐口、墙体、门窗等;从空间形态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单元和空间结构;从平面型制分析基本型制,分析典型的形态组合模式,以及不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具体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及人文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代住区的设计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
(3)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的研究是第三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5.2%。“装饰艺术具有双重性,一是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在不破坏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对其美化;二是装饰艺术的价值可以独立于装饰主体之外,即功能主体密不可分,又在艺术层面上游离于主体之外。”①建筑装饰的研究内容包括装饰图案、题材内容、构图特征以及表达手法。建筑的所有构件和部位都是装饰的对象,包括门、窗、墙、柱、梁、屋顶及瓦当。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等。其中雕刻又包括木雕、砖雕、石雕。在徽州地区雕刻工艺广泛运用在传统民居装饰上。在现存的徽州传统民居中随处可看到其梁、枋、挂落、窗棂、雀替上精美的木雕。雕刻的内容包括花草鸟兽、几何纹路、生活愿景及故事题材。
(4)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研究总量所占比例为13.4%,是居住建筑中研究量的第四位。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包括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承重体系又有穿斗木构架体系,木骨泥墙、夯土墙体承重、石砌墙体承重等承重方式。四川客家民居的承重体系可分为土墙承重和木构架承重两种,其中土墙承重可分为夯土墙承重和土坯墙承重。土坯墙承重与夯土墙承重的不同就在于墙体的做法,其余做法均相同,土坯墙主要是用土坯砖砌筑而成。木构架承重主要有三种做法:穿斗式构架体系、抬梁式构架体系和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混合式构架体系。围护体系主要研究对象是屋面、墙体及门窗。屋面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草顶和瓦顶,墙体有木板墙和竹编夹泥墙,门窗可分为对内立面的门窗、对外立面的门窗及天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建筑作为居住文化“硬件”中最主要的内容,对它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居住文化硬件中的其他内容如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及技术的研究也较普遍。建造技术及工艺是居住建筑实现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建筑形态、建筑装饰等。建筑材料多受制于地域环境,建筑材料一方面需要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需要兼具实用性,降低营造费用。关于建筑选址的研究多涉及风水观念、、人们生活中的禁忌。
2.2.2居住文化“软件”——居住习俗研究现状分析
(1)宗族文化
在居住文化软件方面,宗族文化是居住习俗中研究最多的一项,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22.3%。“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西方中古时代诸侯国错立,并无宗族上的关系,而我国殷代起就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到了周代,这种制度更为完善。……它以家庭-家族-宗族-氏族-村落-郡望的生长方式,从血缘化走向地域化,……使中国成为君臣和宗法双重的二元国家。”③我国传统民居的布局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赣南地区客家人迁徙至此地,仍然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宗族制度和礼法观念,其建筑格局也体现了这一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大屋内部纵横交错而秩序井然的建筑格局,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尊卑有序的宗族礼法观念。厅堂是整座建筑的核心部分……每进厅堂的高度逐级递增。”④徽州地区与赣南客家地区宗族文化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别,“客家的宗族文化建立在单纯的血缘关系上,而徽州地区的宗族文化则包含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并带有程朱理学的内容,从宗族血缘上升到宗法制度。”这种差别也是造成聚落形态差异的因素之一。
(2)社会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区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差异,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及时代性。在我国影响较深的三种社会文化分别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地区佛教氛围十分浓厚,佛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教思想在聚落环境营造及民居选址中得到显著的体现。“天人合一”是传统民居选址的核心思想,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我国传统民居的人居环境反映着这一思想。道教经典《阳宅十书》中所提出的“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生”则是传统民居聚落环境所追求的境界。⑤在影响下形成的风水文化细致地指导着民居的选址、营造。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16.3%,是第三位。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体验、判断和再创造的过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风格能大体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居民的审美情趣,而单体建筑之间的差异更加细微地反映使用者之间的审美情趣差异。适宜的尺度与气氛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审美情趣也有很大不同。以满族聚落与徽州地区建筑装饰为例,满族属于北方民族,民风粗犷开朗,其室内装饰也表现出这一特征,“满族人很讲究室内装饰和摆设,一般都摆得规规矩矩,物件整洁,进屋后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⑥徽州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通常用建筑装饰来表达、隐喻居住者的愿景,装饰的内容也更加繁复。
(4)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
在对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研究中,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内容,生产方式关系到社会经济模式,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徽州地区为例,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务农和经商两种,这种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居住建筑建造及聚落形态。“从务农到经商,再到徽商形成规模,徽州形成了个人-家庭-宗族的三级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制亦是分为家庭私有和宗族共有两个部分……徽州村落很难用均质化一的方式来规划建造……居住建筑的建造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如渔梁村。”⑦居住文化软件层面中宗族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及审美情趣的研究占到总研究量的70%,除此之外,政法制度、价值观念及日常起居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政法制度中的土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各朝代变法改制很大一部分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关系到民生问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日常起居是人们在民居中的常态,它最直接地影响着民居的空间布局。价值观念的研究多是通过分析其社会文化,了解价值观念形成的根源,分析居住文化硬件中对价值观念的反映。
3.小结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居住文化在居住建筑、居住习俗方面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关于居住建筑的研究表明,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造成了居住建筑之间的差异,促使了居住建筑的多样化,使我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对居住习俗的研究表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宗族礼法的基础是家庭制度,它又在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所有文献样本对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并没有完全割裂地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中一个为主体相互依附地进行研究。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居住建筑、居住习俗不仅其本身各部分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将是研究者未来研究的方向。由于样本并不能完全涵盖居住文化与居住建筑的既往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作者:蔡迪 刘阳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以满族、朝鲜族、汉族民居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长安大学,2010.
[3].陈英.湘西传统居住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4].胡媛媛.文化传承下的上甘棠村聚落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1999 年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21世纪的建筑”的UIA 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北京》明确指出:“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其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使地方文脉发扬光大”[1]。国际建协也将跨世纪的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确定为重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由此可见地域性建筑在建筑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最主要的载体便是传统民居。本文所述的培田古民居在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挖掘、研究、开发等系列工作的开展都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1 背景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南向约20公里处。坐落于一个闽西的客家山区里。相传,他们的祖先吴八四郎,于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而迁移到这里,繁衍至今已历34世,时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此地居民在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50多座宗祠、民居、书院,构成了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
2 方位与布局
培田坐落在宣和乡境内,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三道绿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怀抱,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的五个山头,则似五虎踞护,护佑着培田的安宁。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便是长汀连城两县官道上的驿站。一条河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既供村边农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内生活所需。从建筑的外部空间和环境模式来分析,客家建筑的选址也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客家人在选择理想的宅基时,首先要观山势。这是因为,在风水理论中,山就是“龙”。山势的高与低、起伏与蜿蜒,就是“龙”的形态变化,“山脉”即“龙脉”,起伏、蜿蜒、运动的“龙”被认为可以“藏风聚气”[2]。其次是察水流,水流缓慢、平稳、弯曲、环绕,即是理想之水。
九厅十八井是我国南方客家乡土建筑三大典型代表之一。这类形态的建筑在闽西培田最为常见,因其院落重重、天井众多而得名。这种建筑模式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及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免费论文参考网。九厅是指门楼、下、中、上、楼上、楼下、左花、右花等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包括五进厅的五井、横屋两直各五井、楼背厅三井。其厅、井布局合理,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接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饮沐。它集政、经、居、教于一体。九厅十八井的空间形态特点是:主厅堂面东,横屋南北朝向。朝向好、光线足、空间大,又采用一厅两房平面布局,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从这里反映出客家人的精明,他们既考虑到主厅堂华丽高大,满足礼仪的要求,又照顾到平时居家过日子的使用方便,可谓匠心独具[3 ] 。
3 建筑与设计
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余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个古书院、2座跨街古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其中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面积均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
“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厅高堂阔,宴请120张桌客可不出户。正厅偏厅厢房间均有厅门相通,开则连成一体,闭则自成一隅,通风采光,均为上乘。其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风、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传。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临此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相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与北京四合院门前设置相差无异,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
“官厅”原称“大屋”,为吴氏接待过往官员所设,故称“官厅”。相传该厅为吴纯熙挖八窝金窖而建。“官厅”高墙耸立,四围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之用。这里布局为前塘后阁式五进厅。前设月塘,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厅十八井,井井水归塘”之缘;三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尽财源滚滚来”。“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中厅隔扇均为九重鎏金透雕。挑梁则为鎏金浮雕。梁柱间、桎枋间的雕花,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厅为宗放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
培田村以千米古街为界,西侧并列着二十几座祠堂。尽管客家先人屡经漂泊,不断迁徙,却从不曾忘记“敬祖不敬神”的古训。免费论文参考网。所以,大凡客家聚居地必有家庙,即祠堂。在客家民居中,客家人总是倾其所有装饰祀奉祖堂或祠堂,祖堂敞亮而庄重,,培田祖祠的重要建筑特征是十分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绘木壁漆画,极为富丽堂皇。正中设置的祖龛金碧辉煌,祖龛上题堂号,两侧贴堂联,多点出发祥地或望族的郡号,或炫耀祖公功绩及劝勉后代[4] 。它反映了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4建筑与文化。
客家先祖本是中原世族,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风影响,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崇尚教育就成为客家人文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5 ] 。这种特征也融入了客家的建筑之中,从而成为培田古民居不可或缺的建筑文化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培田古民居体系中的书院建筑与“容膝居”等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上。
首先是书院。据载,明清时期培田有书院20多所,这显然与培田客家先祖崇尚“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明朝成化年间,七世祖吴祖宽在培田创办“石头丘草堂”并逐步扩大,到清末,则发展为文有“南山书院”,武有“般若堂”为代表的文武兼修的教育局面。“南山书院”从顺治七年到乾隆三十年,培养出191位秀才,其中官位最高者达到三品。村里很多门楼和厅堂里悬挂着对联和扁额,文彩非凡,意境深邃。纪晓岚曾被官厅“来继治平”“斗山并峙”等气贯长虹的楹联牌匾以及培田客家人殷实的文化涵养所震撼。参观书院时,挥毫题下“渤水蜚英”题匾,成为培田千块名人名匾之一。
另外,培田先祖没有忽视对妇女的文化教育和民间实际技艺的承传。他们又建了“容膝居”和“修竹楼”。“容膝居”成为三朝宗族妇女学校。在容膝居内,不但学习文化,而且“可谈风月”。“修竹楼”以交流技艺为主,培田先祖精湛的泥、木、雕、塑、剪技艺大都源传于此。可以说,明清时期培田学校之多,功能之全,制度之严,全国罕见。
5 结语
培田的古民居建筑正因为科学的布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工艺,被专家誉称为“民间故宫”“中国客家建筑奇葩”。它是客家先祖客旅生涯中的精神家园,是中国近几百年人文的活文库,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免费论文参考网。为此,我们应以更高的角度和更长远的眼光对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加以保护。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影响下,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保存和再生成“新”的地方识别性,延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文化结合形成新的文脉,并使之得到延续,是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时值得深思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窦以德. 北京,曙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陈李冬.闽西客家土楼建筑与文化.温州大学学报.2005.6
[3 ]戴志坚. 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9.
[4]黄联辉,戴志坚.闽西客家民居的形态成因浅析.福建建筑2009 年第3 期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规划快速发展,城市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城市风貌规划是最近兴起的规划类型,主要解决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问题。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传统建筑风貌的研究不仅要弘扬地区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继承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对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民居建筑风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包括对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石库门建筑、福建土楼、蒙古包、吊脚楼等,但是目前对于江淮地区建筑的研究较少。一般来说,人们把江淮地区的建筑等同于徽派建筑,但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不同徽派,江淮地区的建筑与徽派建筑有着较为明显区别。
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江淮地区风貌的研究,为江淮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提供一定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范围
江淮,是指长江淮河一带,本研究是指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安徽的合肥、六安、安庆、淮南、滁州等;江苏的扬州、泰州、淮安等。
2.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针对江淮地区传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全面的认识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风貌,选取江淮地区典型传统建筑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案例选取的原则主要是对于传统建筑风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以保证案例的研究价值。
3.研究方法
主要对合肥地区典型传统建筑风貌、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归纳分析,最终得出江淮建筑风貌特点。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案例研究法、文献收集法。
三、案例研究
1.合肥地区典型建筑风貌案例研究
合肥市悠久历史,江淮建筑风貌特征较为明显。典型传统建筑案例包括了三河古镇、李鸿章故居、段氏祠堂、卫立煌故居、以及杨振宁故居等.本次主要选取了三河古镇和李鸿章故居作为研究对象。
1.1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因水系丰富,建筑富有特色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江淮地区建筑风貌极具代表的特色古镇。
三河古镇的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商业街巷一般为排木门,均可拆卸,有利于店铺和街巷的直接沟通。开窗的形式和徽派建筑较为相似,一层不开窗,或者一层只开较小的门窗,开窗主要在二层。
三河古镇外墙均为清水墙,在外观上,三河的砖墙与江南的白色粉墙不大一样,同北方的清水墙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分户墙体沿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所以在人视的角度,看到屋顶的部分主要是挑檐,另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蝴蝶瓦。马头墙上和檐砖之间是有横梁退台处理的,防止雨水清洗墙面,处理细节细腻。
1.2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海路商业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时期的江淮民居建筑。
李鸿章故居采用“外部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建筑结构形式,建筑色彩外部呈现青色,内部主要为木材本色。李鸿章故居建筑屋顶采用的是传统的硬山顶,区别于徽派的马头墙的形式,屋顶材料为灰瓦。李鸿章故居的雕刻堪称一绝,它继承了徽雕的图案和风格,但在刀法上不如徽雕的细腻。徽雕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门口对外展示,带有夸耀的成分;而李鸿章故居却在内部做文章,更符合古代文人含蓄内敛的性格。
通过对以上案例建筑分析,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有一下特点:合肥地区民居屋顶形式主要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屋顶处理分为二种形式;第一种是硬山式,山墙不出头,循着屋顶的坡度构成人字形;第二种山墙高出屋面,做出梯级状。合肥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合肥地区建筑既有粉墙黛瓦,又有清水砖、灰墙、灰砖瓦。典型的青堂瓦舍如李鸿章故居,而典型的粉墙黛瓦形式的如包公祠。
2.扬州古城传统民居典型传统建筑风貌
古城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名城之一,扬州建筑和园林兼有北方造屋之雄势与南方筑园之秀气。对江淮地区的建筑风貌研究就有重要的价值。
扬州古城民居传统建筑门楼雄浑键劲,形式讲究,种类繁多,有八字形、凹字形、匾墙形、飞转门檐形等。八子形门楼最为考究的是南下河68号的湖南会馆;凹字形的代表有青莲巷19号大盐商周扶九门楼,南河下七二三所平园门头;匾墙形的有南河下170号盐商汪鲁仪门门楼。
扬州传统建筑墙体:浑厚古朴。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是清水砖。墙体的形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磨砖对缝墙、青砖,青灰,丝缝,清水砖扁砌、和合墙、乱砖清水墙、马头墙。扬州地区的马头墙较徽派民居是有区别的,徽派民居的马头墙,墙体单薄简洁,用白灰罩面,墙头常砌成徽翘状的鹊尾式,扬州地区的马头墙码头有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扬州传统建筑屋顶:韵律美感。扬州地区传统建筑屋顶形式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小瓦屋面铺接不但行列均匀齐直,而且瓦与瓦之间搭接厚密;屋面的坡度由峭到曲到翘;出檐椽头加一道封檐板;扬州民居四合院围合坡面是整体的。
3.其他具有重要历史建筑的建筑风貌研究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对于江淮地区建筑风貌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坦厂明清老街门窗都是采用门罩式,但是较徽州民居的门罩和北方民居的门罩相比,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门罩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建筑墙体均是清水砖,同北方的清水墙的视觉效果较为接近,区别于徽派建筑的石灰粉和泥涂墙。明清老街的分户墙同样采用了皖南的马头墙的形式,但是马头墙的色彩为青灰色。
毛坦厂明清老街的马头墙上直接排檐砖,上面铺上小青瓦,较徽派建筑相比,马头墙更加简化。瓦的材料主要是青灰色的蝴蝶瓦。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特点通过对以上案例分析发现,江淮地区传统建筑风貌既有北方建筑的特点,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总结如下:
1.总体格局
延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人、自然、建筑的融合统一,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尊重建筑、尊重人居本身”,总体格局因地制宜、顺势而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荣。
2.建筑布局
江淮地区水系丰富,水网纵横的地理特征,依水而建是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布局特点之一,在平面布局上,江淮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天井式布局方式。
3.建筑色彩
纵观江淮地区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徽派的建筑色彩,建筑墙体用青砖砌成,墙体外部不增加涂面,墙体色彩为青灰色;建筑屋顶用青灰色的蝴蝶瓦,屋顶颜色较墙体偏深。李鸿章故居的建筑色彩都是灰色调,色彩朴实素雅。
4.建筑结构与材料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普遍采用砖木结构的形式,建筑材料上青砖、木材、灰瓦等。塑造的形式通常是“外面见砖不见木,内部见木不见砖”。
5.建筑构件与装饰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构件中铺地材料主要青石板,少量会使用鹅软石铺砌;民居的门主要为门罩式,朴实没有过多的装饰;开窗的形式主要是木制格栅窗。装饰部分以雕刻艺术为主,油饰彩画艺术为辅。
6建筑屋顶形式
江淮地区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吸收了北方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既有硬山顶,也有马头墙的形式,主要是两坡的形式。马头墙的座头也汲取了南北的精华,兼具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兼具南北地区建筑的文化,既有徽派建筑的内涵,又有北方建筑的外延。形成的原因是江淮地区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南北的过渡地带,建筑风貌上自然有南北混合的血液。
江淮地区建筑更加注重材料本色的运用,建筑色彩表现为材料本身的颜色。建筑风貌整体更加淳朴,主要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立面重点部位以及内部装饰,注重的是建筑内在的美。通过这一次研究,深刻体会到了江淮地区人民的质朴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致平 《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2 辛福森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 张钊 《合肥地区传统建筑文脉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借鉴和发展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2009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环境、历史、文化等逐步形成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和实用价值常和当时或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通过总体布局的变化,建筑空间的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的意匠和细部构造等艺术处理,中国传统民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显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一、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1、亲近自然
传统民居建筑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建筑适应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体,有着极强的生态动能。中国的传统建筑多寄情于山水,与其互相呼应,形成浑然一体的人文自然景观。这表现出人们很高的审美理念和艺术哲学。
2、空间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寓意的表现,用有限的手法达到意境的延伸。传统四合院从外面进入相对封闭的院落组合正好满足这一场景变换的需要,照壁、垂花门、前院等场景的变化,达到一步一景的要求,空间序列安排恰当,整个院落连续而不单调。
3、造型的艺术气息
建筑之美,在其表面,浅而易见,但建筑深层次的美在于权衡之中,长短、大小、凹凸等的对比。传统建筑的美并非刻意追求的,它是造型设计、体型设计与平面布局、平面功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的结果,建筑所显现的特有气质也都与它的材料和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兰州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1、平面布局
(1)平面布局特色
兰州民居是北方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兰州民居有明确的流线,清晰的功能,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明确的流线组织给人一种清晰地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走向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这种四合院布置形式、建筑形体与兰州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又各具地方特色。
兰州地区是一个峡谷城市,气候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夏季日照强烈而且降雨量较少,所以防晒保温成为居住建筑的首要需求,再者兰州民居建造用地紧缺,宅院规模相对小,布置相对密集的特点。
(2)平面布置形式
兰州民居的主要布局特点是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平面布置形式。归纳起来,兰州民居的平面模式以独院式布置为主。在整个院落中正房是全院的主体建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房间,一般位于中轴线上南北朝向布置,相对其他用房,它的基座高、尺度大,其地位等级和建筑形制处于全院最高。两侧的房间在功能上基本是供晚辈居住,以示长幼有序,有时也用作厨房或贮藏功能。
2、立面形式
(1)门
兰州民居的大门和北方传统民居的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门是身份的象征,他的建造受到礼制、等级、迷信等多方面的因素,兰州民居院落的主要出入口,有着很明显的进出标志,是区分院内外之间的一个建筑,明显的有异于周围平淡的墙面,位置突出,造型独特,用料考究,色彩应用得当,是围合院落式民居形式中对外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元素之一。
(2)影壁
影壁是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在风水术中,宅门切忌直来直去,门直通会使家族不兴旺。有介于此,宅门便与影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门内外均设有影壁,使其在视线上有一定的遮挡。同时,位于门内的影壁也被作为炫耀家门气派的一种手段,影壁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祈求平安的图案。它不仅有其精神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增加空间意味和视觉层次感。
(3)兰州民居的装饰艺术
甘肃兰州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部,同时处于甘肃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产较丰富,传统民居建筑中雕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的各个部位随处可见,尤其是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做工极为精细,这些雕刻艺术,一方面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它们不但建筑材料、规模给人以尊贵和显赫地位,同时另一方面也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愿望和道德理想。他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的感悟、理解,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应用到建筑中去,从动物中的龙凤到植物中的竹子、桃木等作为建筑装饰的题材,表达文化内涵和内心抱负。
三、兰州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
传统甘肃兰州的民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是木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着施工快、方便和自身重量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兰州传统民居建筑上,它跟其它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一样,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为主。建筑围护结构多就地取材,以我们常见的砖或者土块为基本原材料。木构架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结构,承受着屋面的重量,古代有句谚语叫做“墙倒屋不塌”,在施工过程中,先把主要的木结构盖起来,再把围护结构砌起来,就很形象的说明建筑骨架与维护结构的关系,墙面的这些特点决定平面划分的灵活和门窗位置的根据需要的任意安置。木结构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种结构形式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有直接关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优越感。
四、兰州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
甘肃兰州的降水量少,土质好,可塑性强,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除了砖以外,有的采用土块或者夯土墙,这种墙体在农村使用比较广泛,而且一般家庭几乎整个建筑的维护结构都会使用土筑墙。这种作法有两种普遍模式,一种是青砖与土坯结合,内砌土坯外砌青砖,称为“银包金”。或将土坯夹在中间作芯子,内外都用青砖砌筑,称为“夹心墙”。另一种是在石或青砖勒脚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墙内外都用草泥粉刷,这是农村小型民居常用的做法。此外,夯土院墙,用草泥做屋面垫层,在小型民居中也甚普遍。反映兰州人民对于丰富的黄土资源的充分运用。
五、结论
甘肃兰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不论从平面布局、经济造价还是造型结构、建筑风格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艺术水准,是我国民居建筑中一支不可抹没的力量,丰富了我国民居建筑的类别。兰州传统民居建筑有效利用现有的屋檐、窗棂花、壁画等有效地建筑构件完美的表达了西北民居建筑的特点,内容丰富、做工精巧,使得四合院建筑富有生机和生活气息,而且这样使得四合院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富有层次和扩大的空间效果。
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参考文献:
[1] 何如朴.兰州近代民居及其发展[J].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集,1990.
[2]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于该选题,我们反复论证,不断寻找切入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广西传统民居对我们来讲还是有点大,走遍广西的代表性传统民居困难颇多,因此最终我们将选题界定在桂北传统民居。
二、项目目标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桂北是广西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聚居地,包括壮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受不同时代文化、民族传统、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广泛分布在桂北范围内的民居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桂北民居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建设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材料、营建技艺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本次活动通过调查梳理桂北各地民居风格的成因以及民居的主要特征,来挖掘传统民居的价值体系;同时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激发人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使传统民居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最后通过了解桂北民居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寻找适合不同类型民居的保护措施。
三、项目内容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桂北各类传统民居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将选择桂北传统民居类型中的代表性建筑进行重点调研,观测记录其建筑数据,调查研究其历史文化渊源,从而分析记录民居类型显著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建筑形制:对建筑规模、建设选址、院落布局等因素进行观测记录,总结提炼民居类型特征。
建造工艺:调研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建筑选材、建筑工艺等信息,记录传统民居建造技艺。同时观察建筑中的瓦雕、木雕、砖雕等装饰性元素,研究其文化内涵。
历史研究:依托前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资料,明确当地民居的历史概况。
地理环境研究:调查所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分析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实地调研后,需要对调研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桂北传统民居的深层次研究,内容包括:
1.成因分析: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从风俗文化、气候环境、地理特征等元素分析此类民居的成因。
2.型比较与演变:与其他典型民居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提炼该类民居的显著特征,并通过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的总结归纳,研究追寻此类民居的演变过程。
3.进一步提出传统民居的保护策略与措施,寻找保护、传承、延续传统民居的方式方法。
四、项目研究方法
此次调研以实地观察、人物访谈、建筑测绘、归纳总结为主,以文献查阅为辅。
实地观察:在考察前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整理,选择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桂林九屋江头村、桂林灵川雄村、桂林龙胜金竹壮寨、桂林龙胜黄洛瑶寨、柳州三江程阳八寨,进行观察、拍照、测绘、走访调查等,对传统民居的建造技艺进行调查记录。
建筑测绘:对具有典型价值、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测绘,测量其占地面积、通风采光面积等数据,绘出其建筑平面图。
人物访谈:对当地居民、房屋主人进行访谈,了解更多关于当地民居的信息;同时向专业研究人员请教关于传统民居与民族风俗等的相关问题。
文献调查: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收集整理关于走访考察地点的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关文献资料。
五、项目实施过程
见下页“项目实施过程”表。
六、项目成果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我们及时记录并整理每个活动阶段的成果,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阶段成果,包括:十余次会议语音记录,五个民居考察地点的观察记录表、测量表、平面图、民居特色照片集,五份民居考察报告,若干篇项目学习日记等。
项目的最终成果包括: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五篇研究论文,一本手绘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