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0: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漆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启发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热爱的意义
舞蹈《婺魁》由于其自身以婺剧为根基的基本特色,在其表演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热爱,加强戏剧教育,并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积极树立起一个科学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加强其鉴赏美的能力。戏剧教育作为高度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教育门类,在丰富大学生审美体系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戏剧教育影响大学生群体,可以使他们交替地从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中接受美的启迪。另外还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自身的审美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建立,使其接受更多方向、层次的审美融合及塑造。有了一个丰富科学的审美体系作为基础前提,大学生便能运用一些自主思考及实践的方式,对自身建立起的审美观进行完善,提升自我对美的创造能力。戏剧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对戏剧人物感情的发现、平衡,对所扮演人物感情的感知、控制,达成大学生对人际情感自然的沟通。正如舞蹈《婺魁》的创作一般,为了将舞蹈的效果发挥到最强最大化,需通过多方面的合作配合,凝聚多方人群的集体力量。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热爱,加强戏剧教育能够使得参与其中的创作、表演以及后台支持的大学生对于协调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度进一步技巧,并在逐步的实践中形成惯性。
三、启发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进行戏剧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要将大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热情度进一步激发,对其进行戏剧艺术教育,其首要前提是积极建设起一支具有专业化素质水平的艺术师资团队。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对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放大化,积极培养出高校艺术专业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应将社会中存在的专业艺术优秀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积极建立起一个特聘使得教师制度,引入一些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等作为客座教授。在解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同时也能够将全新科学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引入,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往来。中国传统艺术—戏剧艺术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广博,但在其教育传承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固定课时的限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科学的选取一些侧重点。将戏剧作为例子,在戏剧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京剧、黄梅戏以及越剧等。另外,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对于现代舞蹈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择开设舞蹈赏析相关课程。通过对优秀舞蹈的赏析,能够促使大学生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将原有的审美方式进一步突破,了解到现代舞蹈的程式结构及张扬特色。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教育的途径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即多层次与多元化。首先应做到的是进行学科式的教育,积极开设单独专属性的传统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第二,应积极进行各项渗透性的传统艺术教育。在其余学科中也应不忘进行传统艺术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渗透。第三,尽可能举办一些与传统艺术相关联的课外活动,依照学生的自我兴趣组织创建一些课外性质的兴趣小组,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的开展举办,促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学习,弥补自身的缺点。第四,积极举办一些传统戏剧艺术文化节,给予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14-01
1 引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观,他们把养生与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因为有时只要是活着就好,无关质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应的人们对于彻底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仪式――丧葬仪式就有了较为繁琐的规定。当然,这些丧葬仪式的背后,也深深隐藏着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2 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本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的了解主要是针对于北方。通过本人亲身的经验以及查阅一些资料,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即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这些是具体的程序,但是从这些程序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法律文化。
3 丧葬仪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1 慎重追远的儒家孝道观
孝道观念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孝经》里面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的孝道观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南子汜论训》曰: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断气之前,要由其近亲属亲自为其净身整容,穿上寿衣;在葬礼上,死者的晚辈要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断了人;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扫墓等活动。
“孝”是一种血缘伦理观念。先秦儒家认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悌道德本性在丧礼中的外显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说的:“本谓心也……孝子亲丧,痛由心发,故啼号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还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从此岸世界运用到了彼岸世界,丧葬仪式作为孝道在彼岸世界运用的载体,维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3.2 礼制下的宗法等级观念传统等级观念脱胎于奴隶社会,完善于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度,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礼”为基础的宗法等级观念。儒家学说不仅强调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为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并且把他们上升到了社会秩序的层次,强调等级观念。这一点也深深地表现在了丧葬仪式中。其中在丧服上就很有讲究。按照《仪礼・丧服》的规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从表面上看,守丧是一个纯血缘亲情问题,其实五个不同的等级都表现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差异,是等级观念的体现。比如,丧葬礼仪中反映出男女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据《仪礼・丧服》中记载,儿子给父亲服斩衰,为母亲只服齐衰,若父亲已去世,服齐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为丈夫服斩衰三年,丈夫则只为妻子服齐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权力和财富。比如西汉时代对各种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坟丘的高低大小有较明确的礼制规定,坟丘礼制趋于完备。
孔子所谓的“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维护社会秩序,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战争中氏族族长权力的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是一只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相应的国家的各个机构和权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缘关系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者正式通过“孝”来维系宗法血缘的纽带,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为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而服务。
3.3 以“和”为基础的法律文化观念
《论语》上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在丧葬礼仪中也体现出“和”的文化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谐。丧事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它往往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葬礼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间各种仪式中最为隆重,也最为铺张讲究的仪式,丧事不是由几个人单独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员的参与,甚至是旁人的帮忙。葬礼是公开性的活动,也是一次社会聚合的机会,通过葬事的处理达到家庭的和谐,家族内的相互了解和和睦,达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丧葬礼仪活动,达到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4 结语
总之,我们考察分析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可以发现,丧葬仪式中有许多外在的形式,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但隐藏在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却较为稳定。揭示丧葬礼中的法律文化,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对于构建现代丧葬礼仪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云.关于壮族“白喜事”丧葬仪式中的法律文化司考[J].经济与金卡工程,2009,(4).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财务造假事件接连发生,于此相关的企业轻则股票在股市上应声而跌,重则使企业丧失持续经营的生命力。这种惨痛的教训迫使企业必须构建财务文化,塑造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精神。
财务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财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影响下,企业长期倡导和培育由理财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理财设施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的和。广义财务文化指影响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的所有文化构成,表现为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狭义财务文化指理财者和员工的财务道德精神,它居于观念层次,表现为理财者和员工在处理财务问题时的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等内容,即所谓的财务精神文化。狭义的财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渐进性,并且具有比较稳定的状态,是财务文化的灵魂,对其他层面的文化起支配、指导和统驭作用,是形成财务物质文化和财务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源泉,它一般直接作用于制度层文化并通过制度层文化影响物质层文化。它源于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产品与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成本和企业形象尤其是企业的信誉度,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坚持诚信型长远发展战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逐步推广,人们对企业的社会预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还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处理好与经营者、员工以及债权人、债务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系,追求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把企业的第一位目标界定为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二位目标,关心企业长期的资本收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在执行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同时,还应有一种伦理道德为全员所认同;另外,财务管理在企业现代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综合性极强,贯穿在运营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精神就在筹资、投资、运营、收回和分配各理财环节广泛渗透,形成财务文化的内容。优秀的财务文化会引导企业财务行为朝着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谐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和改善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和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
财务文化的理论根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周秦以来就有重视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统一的传统,这是建构当代企业财务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根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受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准则支配,一是信念伦理,二是责任伦理。而这两种伦理正是中国周文化精神和秦文化精神的统一。周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天命信仰、德性精神、礼乐象征体系。美籍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周文化在形成期就具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观念以及随着道德性天命而衍生的理性主义,这使得周文化在伦理上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价值观第一次为人类社会生活确立了道德标准,赋予了人生在世以更为高尚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意义。北京大学陈来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理性主义注重政治文明和人文德行。而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公利”原则、理性精神、法术势管理体系。秦人经过商鞅变法,其行为目标已不是彼岸的天命信仰而是世俗的“公利”追求。秦人崇尚首功战功,“非有文德”,寡义趋利,“不别亲属”,超越了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德行伦理,抛却了以天命观念为信仰的信念伦理。一切事情都按理性法律规范处理:在权力继承上“择勇猛者立之”,在耕战技术上,重视理性的计算和操作,以至于富强起来并凌驾于他国之上。秦文化是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秦大一统后其观念是责任伦理功效和价值体现。汉代的董仲舒综合了周秦伦理精神,建构了“阳儒阴法” 、“德主刑辅”的综合伦理体系,中国封建社会从盛(汉唐)到衰(明清)的社会伦理生活,一直受其支配。当前随着工商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构建财务文化必须吸收周秦伦理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周代的德行精神和宽容精神,继承秦代的理性精神和勇敢精神。把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融为一体,这也是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成果在企业财务精神构建上的具体运用。 在当财精神中融进德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更有着当代环境所导致的深层原因:
第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优质的产品、清洁的环境、安全的工作场所、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渴望,这种需求强烈排斥企业的非道德理财行为,加之信息传递的迅速,非道德理财行为的暴露会使企业瞬间失去原有的一切,而且随着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政府的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非道德理财行为成本必将高于非道德理财的投机收益。第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争的是忠诚顾客,即顾客满意度高企业就能持续发展,再加上有德行的企业能给员工创造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平台,从而留住人才。第三,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想使理财活动卓有成效,就必须做到方方面面在利益的分配上相协调,这是企业科学理财的道德底线。
财务文化的伦理价值观构建思路
Italian Conference Sensors
and Microsystems
2008, 563pp.
Hardcover
ISBN 9789812833587
G Di Francia等著
本书为第12届意大利传感器与微系统会议论文集。这次会议由意大利传感器与微系统协会于2007年2月12-14日在Napoli城镇举行。本书收录了本次会议上的近80篇论文,为传感器与微系统及其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传感器与微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应用物理、电子工程、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本书将收录的79篇论文依据其所属的不同领域共分为9个部分:1.生物传感器,包含用于血糖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的制备与特性等10篇文章;2.生理参数监测,包含了对一种用于糖尿病人呼吸标志物检测的氧化铟传感器的研究等4篇文章;3.气体传感器,包含用多孔硅推动硅技术的极限:一种CMOS气体敏感芯片、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层涂覆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制成的蒸汽传感器、饮水机中水和酒精蒸发速率的检测等15篇文章;4.液相传感器,包括用于水和空气环境化学检测的基于二氧化锡颗粒层的光纤传感器等4篇文章;5.化学传感器阵列和网络,包含了一个用于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的多通道的石英晶体微天平、一种用于酒质量分析的新型便携式微系统的发展等9篇文章;6.微制造与微系统,包括通过实验研究湿多孔硅的拉曼散射现象、多孔硅上高流速渗透膜在氢过滤装置中的应用等13篇文章;7.光学传感器与微系统,包括金属包层的漏波导化学和生化传感应用、结构光纤布拉格栅传感器:前景与挑战等14篇文章;8.物理传感器,包括通过多像素的光子计数快速闪烁读出等6篇文章;9.系统和电子接口,包括能够估计并联电容值的非校准的高动态范围电阻传感器前端等4篇文章。
本书介绍了传感器与微系统在意大利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对于从事传感器与微系统方面的研究人员及工程师们,它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孙方敏,
博士生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也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企业,不论其规模行业,遵循什么管理理论、战略与方法,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所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作态度,成为众多企业改变企业管理现状的首选目标,对员工的培训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企业管理变革趋势也正由制度控制型管理向学习激励型管理转变,企业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培训还处在初级阶段,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有些是针对考证而设的,有些是针对企业的高层(比如领导力、执行力等)或者某种团队(比如销售团队等)而开发的等,其内容和形式不一而足,而传统的企业培训常常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它的内容仅仅用于岗位技能培训这一层面,从调查结果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传统企业培训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一、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传统的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在企业工作十几年,从事企业管理与企业培训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对企业培训曾做过大量的调查,从调查中得知,现在大部分企业很重视企业培训,但对培训的结果表现明显的不满,甚至出现了培训还不如不训的想法,其原因一是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培训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既没有达到企业的满意也没有达到员工的满意;二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特别是一些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流失倾向愈发严重;最终导致了企业花费大量的培训成本得到的收益却微乎其微。于是从被调查企业的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现状人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进行的培训是沿袭企业一直以来进行的单纯的岗位技能提高的培训。
(二)传统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培训作为一种双赢投资,一方面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得到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企业产出的价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获得的是一份终生保值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培训应该是老板和员工都想得到的结果。但是现实与这种培训的目标愿望出现了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素质相对薄弱,计划经济留给人们的是分配制的传统思想。所以传统的培训教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培养,没有与企业的培训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培训的内容没有建立在培训需求基础之上。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观念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被忽略。
2.单纯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忽视职业价值观教育。单纯的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技能的不同要求,划分不同的岗位群,对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其内容也是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很少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培训;要么是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一起对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加强学习;对管理人员培训常常限于国家新出台的文件、政策与法令的学习,知识与技能。企业培训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培训的方法与手段等都是围绕岗位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员工的价值观教育,再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要通过员工实现,重视培养员工正确的工作观和工作态度,企业培训才能达到双赢的思想,从而形成只有技能方面的教而缺乏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育。没有形成:培(养)中有训(练),训(练)中有培(养)的有机结合。
3.脱离岗位的岗位技能培训方式。由于培训组织者缺乏有关培训的专业知识,认为培训就是学校教育,方式大多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的讲授法,单纯的理论灌输方法,所以常常是为了培训,安排专门的教室或者是每次培训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布置场地,集中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却没有岗位实践的锻炼,岗位技能培训的方式最终脱离开岗位进行单纯理论教授。再加上没有正确的理念的引导,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技能培训脱离了实际,只能听一些空洞的理论,没有真正的岗位感知与技能提高,所以,培训成了员工非主动性并且有些强制性的公共活动。对于新员工培训常常经过“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单独操作,以后的培训基本就是基本技能的集体灌输。
4.培训内容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员工个人发展脱节。从培训的内容看,一是内容不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而只是对技术人员一种通用的技术的学习,为企业培养不但岗位技术过硬,而且忠诚、有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团结协作精神等与企业共同发展意识的观念和态度;二是没有与员工个人发展计划有机地结合,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使员工无法意识到培训是与自己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无法真正达成培训的目的—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三是没有顾及通过培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创新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由于此,有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于是在掌握了一定技能后跳槽走人。
二、解决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决目前传统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培训内容上是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一体化,即培训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重视观念培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培训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上根据内容不同采取相应的形式。
(一)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
1.观念培训的内涵。观念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态度支配着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结果,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培训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要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观念,使之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习惯。所谓观念培训是指把工作中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等转化为工作中的具体行为,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告诉员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工作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正确的工作态度。如在价值观方面,培养员工什么是最可贵的、比较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抛弃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等认识与评价的尺度,把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渗透在一个人的个性中间,使其对员工的情感、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等起支配作用。在道德观方面,以正确与错误、真诚与虚伪、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平与偏私、工作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等内容,引导员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思想、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社会影响逐渐使员工形成一定信念和习惯。在职业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信念和职业态度,是个人的职业判断、择业标准、对具体职业的评价以及在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与价值倾向。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为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综合各种观念在工作中对企业与个人发展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思想,就是企业培训中观念培训的核心内容,它表现在:爱岗敬业、忠诚与诚信、责任、创新、团队协作、公正、宽容与感恩、自信、乐观与进取、服从等。海尔培训工作的原则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但在此前提下首先是价值观的培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这是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的内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内容。松下公司强调:真正的培训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培训,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真正的教育应该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为重点,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以说是附属的教育。而这里的人格就是指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心态和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美德与其透射出来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观念培训的重要内容。强调能力开始于态度,注重人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人的工作意愿和工作动力的激发,正是观念培训的精髓所在。
2.岗位技能培训的层次划分与内容设置。在岗位技能培训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与层次设置不同的内容。
(1)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与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是企业决策层的培训,企业的发展能力更多地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如果高层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推动各部门工作顺利展开,并学会用什么方法统一员工的价值观,缔造设计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中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联系上下,团结左右。所以,中基层管理者的培训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及其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执行力的培训;通过培训还要学会如何让员工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团结协作。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分为高层专业人员培训和基层操作员工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的专业技术命脉。其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一是了解企业相关产品和新产品技术方面的知识;二是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三是促使其学习尖端技术。对于基层操作员工,培训重点主要在其岗位上的技能培训。使其精通自己的岗位专业技能,在自己岗位技术上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骨干人员。基层员工在接受良好的培训后真正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3)新员工人职培训。新员工人职培训也称职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员工的集中培训,使其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公司制度、员工守则等。目的是使员工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养成,认同企业文化,并自觉地按企业文化行为方式办事,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第二个阶段是岗位知识与技能培训,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与岗位职责,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方面的影响。
3.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一体化的作用与意义。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称为职业化综合素质培训,它所触及的学习层面,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个人行为方式—自我意识、思维方式、视觉与动机、深层价值观念,促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员工更深层次地改变自己。通过观念培训,促使员工主动学习,更新知识,启发思想,打造员工的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享受工作与尊重带来的和谐氛围,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真正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管理境界,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这是观念培训在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的体现。把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丰富了企业培训的内容,弥补了传统企业培训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其主要意义表现为:第一,在把企业培训过程中引人价值观教育,弥补了我们传统企业培训甚至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企业培训对员工非技术能力培养的创新性突破。第二,企业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不仅掌握技能和技术,还具备正确、深厚的人类价值态度。包括自尊、自立,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能力,诚实正直、守时负责;而且能适应变化的形势,与企业共同面对困难和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能力,员工由强制培训到自觉自愿学习的转换,有利于建立真正的学习型企业;第三,员工的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其内核的价值观,已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适合这种标准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第四,观念指导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根本要素,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各种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尤其重要,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所以观念培训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观念培训与岗位技能一体化培训的方式
培训方式是根据培训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岗位技能培训离不开岗位实践与锻炼,其方式是干中学,干中训,在岗位学习中锻炼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在岗位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把观念培训的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渗透进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活动,使观念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体验渗透式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使员工在掌握工作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强化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创新与开拓的思维模式,诚实可信的工作形象,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体验渗透式培训是在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提升,在模拟J隋景中感悟,在感悟中认识与升华,体现了干中培,干中训,把培养与训练结合起来的培训方式。主要方式有在岗培训与岗位轮换、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工作模拟培训、拓展培训、游戏培训、模拟情景培训等,这些培训方式依据培训内容而定,使培训更加生动,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与喜欢。
【关键词】高校;漆艺;学科建设
中国漆艺在20 世纪下半叶开始从民间进入高校成为一门学科至今已过半个世纪,高校漆艺教育在这半个世纪里,一直成长在各种争论里:一方面是大漆流传了7000 年璀璨瑰丽的传统工艺需要传承和保护;一方面是日用品、陈设品需要产业化的漆创意产品设计;一方面逐渐从工艺美术中抽离成为纯粹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当代漆画;一方面携各种新媒介而成长起来的漆空间,在漆艺发展的形态上面临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导致的争论是高校艺术教育其他学科不曾有的分歧。于是在各种论文、刊物、研讨会、学术讨论中,高校漆艺教育者往往面对漆艺的前世今生的不同语境和主张而六神无主。我们就试着在这样的多重语境下,探讨高校漆艺在美术教育中的学科建设。
一、漆艺定位不明给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带来的误区
漆艺是以漆作为媒材千年来流传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用“漆艺”这个词来统称所有与漆相关的艺术作品与行为。在过去这不成问题,因为漆艺就是指代的传统漆器或漆平面艺术品。但在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文化创意的快速发展,使漆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与形式,甚至大大地拓宽了漆艺术的外延与内涵,使之走向纯粹的绘画艺术和工业产业化的产品设计等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漆艺大大发展了,但对漆艺这个统称的新的理解没有形成,漆艺等同于传统漆器艺术的理解将我们思维绊住,给本来就“不太景气”的高校漆艺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漆艺术”的学科定位决定高校的漆艺研究与发展方向,以及能否培养出好的漆艺术专业人才,学生们进入专业院校后学习漆艺术的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学科定位,而学科定位不明确带来教学上的困难,学生学习的误区,哪怕是最早开设有漆艺课程的四川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各大高校都面临同样的难题。造成这样的难题事出有因。漆艺课程最早始建于工艺美术学校,因而,漆艺课程和专业自然就被划分为装饰艺术或工艺美术的学科范畴中,随着其他学科譬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等学科建设的逐步发展,漆艺也就连同装饰艺术、工艺美术等专业一并被划入了设计学科,这样的划分也成了近年来漆艺学科定位中最大的争议与分歧点。
二、国内高校现状
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并没开设漆艺专业,漆艺还仅仅是一门课程,包含在设计专业之中,孤零零地存在。漆艺术是漆技法语言与器物、绘画、空间等结合而成的不同产物,而学科分类的不明确导致漆艺术在教学中的目的性也不够明确,漆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漆艺教学要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培养学生技法语言、绘画、设计等多方面的素质,而且这几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高度。但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漆艺课程中,工艺、绘画与设计常常都包含在被称为“漆艺”的同一课程中进行学习而显得很混乱,出现这种原因正是因为漆艺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认为漆艺专业毕业后无对口的行业就业,也无明确的发展前景。而师资、硬件设施不足更导致了漆艺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且片面。
三、正视漆艺术的多元发展方向
现今,我们所说的漆艺术早已不仅仅是漆器艺术,在近几十年来,作为纯粹绘画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当代漆画,携各种新媒材而发展起来的漆空间,与新兴发展起来的陈设设计紧密结合的漆产品等漆艺术表现形式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都日新月异,新媒材的介入也成为漆艺术生存、复兴、发展的必然道路。作为高等院校的漆艺术教育者,我们必须正视漆艺术本身具有多向度的特征。如同我们所说的动画学科早已细分成前期设计、原画、动画、后期合成、动漫周边设计、微型实景搭建、漫画、插画等各种专业,而设计也早已细分成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种设计学科,仅仅在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内也细分出版式设计、VI 设计、网页设计等完全不同的各种课程和学生未来可选择的发展方向,尽管它们都基于平面设计的理论,甚至使用一样的软件制作,学习的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程也如出一辙,但到专业学习阶段都有基于自身特色的完整教学体系。漆艺术也是一样,漆艺在每个方向上都有着无穷的可能性,传承与创新并存的漆器,走向纯粹走向当代的漆画艺术,与壁画、环境艺术相结合的漆空间,与创意产业、新兴的陈设设计紧密结合的漆产品的各个不同课程的完整体系,让学生明确不同漆艺术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校漆艺学科建设必须完成的事。
四、明确绘画、工艺与设计在漆艺课程教学中的关系?漆艺术是基于使用漆作为媒介和技法进行最初的学习的,因此无论漆画、漆器或是漆空间、漆产品在最初都会将各种漆材的基本工艺作为漆艺学习的基础课程。而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问题现状,想要让教师明确绘画、工艺与设计在漆艺教学中的关系,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就必须将漆器、漆画、漆空间和漆产品的课程分开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未来发展规划,让学生在学习漆艺的范围内有更清楚的细分。鼓励学生将其他专业进行交叉学习,相互影响和开拓思路。譬如漆画作为纯粹的绘画艺术门类在学习的课程体系中安排更多的造型基础、画稿创作等课程;漆器的学习重视传统工艺的精妙;漆空间更多与壁画专业相互交叉,着重于对三维空间和新材料运用的艺术性研究;漆产品多与陈设设计专业互助,走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
漆艺从民间工艺进入系统学科的时间尚短,而漆艺本身对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的要求让它在高校尚未能得到完整及严谨的学科建设,作为古老而年轻的艺术,这一学科就像漆这种媒介一样具有包容性,漆艺最好从美术教育的学科分类开始就正视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与已有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和自身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走适合自身的学科发展道路。
注释: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漆艺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Y2013019)。
参考文献:
[1]陈若鸥. 路在何方——高校漆艺教学畅想[J].艺苑,2014(6).
[2]张玮. 漆艺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方法研究[J]. 品牌,2014(7).
中国漆画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几千年漆艺传统的肥沃土壤培植着漆画从母体脱胎而出。何谓漆艺,即是漆工艺,漆艺术,是一门以漆为媒材的绘画艺术门类,它在遵循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从其精神性,艺术性来展现它独特的魅力,著名漆画艺术家乔十光先生说绘画具有三要素:精神内涵、形式仪表、材料技术。它将精神内涵是放在绘画创作的首要因素上,既是说绘画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创作过程是画者的心与周遭世界联系的直接产物,体现出画者的精神面貌和个人修养。
歌德说过“本着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要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目的来处理自然……同这种天才的方式向世人显示: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歌德谈话录》)艺术创作往往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漆画通过媒介:多种材料的复合使用来表达作画者的创作意图,体现出画面的意识形态,也正是因为多种材料语言的复合使用形成了漆画独特的材料语言魅力。作品的内涵,源于画者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观察思考和激情体验,是作者对世界万物的审美取舍,创作的过程中会自然的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意图。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控制创作的激情,分析安排材质,达到画境和材质的完美结合。
漆画前辈王和举老先生认为:传统漆艺为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宝库,中国的漆艺源远流长,作为漆艺承载体的漆器是漆画的母亲。漆艺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奇迹,我们有责任将这一门艺术延伸下去,漆艺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亡,我们就对不起祖宗,但是,如果按照老一套延续做下去也是没有出路的,将漆画引向纯艺术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法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过“艺术是一个独立的话语的宇宙”,任何一个独立的画种都有一种区别于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个含义很广,内容也不很确定的词,不同的解释角度,不同的使用背景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意思。构成一件艺术作品有多种因素,如线条、色彩、形体、光影和空间等,根植于传统髹饰工艺丰厚土壤之中的现代漆画,由于它的材料、工艺等诸因素决定了它特有的艺术语言,如特异的材料,特有的工艺,多样的形式,丰富的色彩等等,形成了漆画作品对材料美和工艺美的注重,对意境和神韵的追求,构成了漆画鲜明的、特有的语言状态。
一切的画种都有其独特的材料,中国画由于选用毛笔、宣纸以及墨汁等工具材料,决定了中国画鲜明的绘画语言。而漆画由于使用大漆、金银、蛋壳、螺钿以及树叶、铜丝、塑料等特殊的材料,并以雕、填、镶嵌等工艺手段配合运用,造成了漆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魅力。如漆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传统使用的有大漆,腰果漆。大漆能给人“自如雪,红似血,黑似铁”的感觉,它耐磨、耐腐蚀,越陈越漂亮;腰果漆的色泽近似熟漆,不易起皱,价格低廉,干燥较快,透明度较高。但漆膜较脆,不及大漆结实,推光后光泽也稍逊,附着力也较差;在每一个艺术发展的阶段,总会有符合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法的加入使用,使其产生新的血液,新的生命,当代的漆艺中更是加入和合成漆的使用,使漆艺的着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合成漆燥性、透明性较好,使漆画的色彩日渐丰富,加入了中国漆无法达到的冷调子,使漆画的发展面变得更广阔。漆艺在中国起源是最早的,作为传统漆艺的发展――漆画,在漆艺基础上往行而上的方向迈开了一大步,使其脱离了工艺的成规制约而加入艺术殿堂。又如蛋壳的使用:蛋壳贴法具有自然性与生动性及素雅坚实之感,不同粘贴方式辅以罩漆,打磨产生不同的裂变效果与丰富的肌理,可以多层粘贴,改变蛋壳的高厚薄,再罩漆研磨,使蛋壳产生出或显露或隐含的感觉,会给人产生斑驳的历史感:也可以同其他材料结合使用,产生对比联系,比如说将蛋壳作为纯粹的白色使用时,会给人强烈的构成感,而罩上淡漆之后,又会给人水彩的透明感,但又比水彩多了晶莹感,如果多次罩染不同的色层,再压有色灰或刮金刮银到蛋壳的缝中,则会产生国画的写意味道:而铅丝在画面中的运用,就有点像构成中的线条的作用,它能给人产生一种指引感,铅丝的长短,宽窄,厚薄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铅丝镶嵌会给人以一种紫灰调子的色彩感受,在运用时就需要注意色调的和谐统一,既注意画面色彩的对比,画面是在对比中产生出更深层次美感的;又如漆粉的制作使用,从制作到使用都必须创作者亲历亲为,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漆粉制作出来的效果:漆多色粉少,制作出来的漆粉较脆,较易成颗粒状的粉,看其来有晶莹的效果;而当漆少色粉多时,色粉不易研磨细腻,制作出来的漆粉较厚,较易成块,颜色也相对来说是亚光效果,研磨之后较易成细粉,再研磨不仔细的情况下,在制作出来的漆粉里会有不均匀的小色块,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漆粉均可使用在莳绘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用于镶嵌的五光十色的螺钿,打磨之后就会给人华丽韵润的视觉感受;另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可能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易腐败变质的物品作为漆画中的镶嵌材料,如:碎玻璃渣等,一切都有可能。
材料总是依托于技法来表现的,漆画技法表现具有多样性:在漆画绘制过程中的磨、刮、擦,再磨再刮再擦的表现技能,使漆画色层的丰富性与打磨的偶发性相结合,使画者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得以发挥。“磨”是磨漆画的魅力所在:多层多色多形态的罩漆磨显所产生的奇妙肌理纹饰――如漆粉莳绘绰约含蓄的效果――如漆粒细砂等技法;蛋壳的白洁朴素与自成天趣的裂变;螺钿如霞似锦的自然光彩,飘洒洒虚虚实实、厚显薄隐高露低藏。各种材料都有其个自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使用时,应该遵循“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的原则,根据作品需要及作者的意图适量的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同种材料,都能给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漆画绘制技巧需要积累,需要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摸透漆画材料的秉性,掌握多种技法先后程序的相互相成,在大量的实践中将规律性的、制约绘制可能性的特点变为自主的有意识的技能手段,这需要积累――积累成功的经验,积累失败的教训使之也成为经验。漆画可使用的材料非常之多,但是在作为一个画面的表现方法及材料运用中,应服从情感、意境及整个画面的需要,画面的精神内涵需要有乘载的物质来表达,有了材料,形式,工 艺的变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作为一幅漆画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一味追求材料形式,反而使现代漆画走向了一味研究画面效果的误区,钻进牛角尖,反而破坏了漆画最本质的东西:漆画制作需要激情,也需要沉下心来进行理性的思考:材料是漆艺的表现语言的一种,但材料不是目的,画者是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运用多样的材料客观地反映时代精神和漆艺材料魅力的,仅仅依靠已有的材料知识和表现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个人的能力和修养才能真正体会漆艺材料的语言。
“漆画之美,美在朦胧,美在神秘。它以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要素作为创作的综合条件,运用着人工和天工巧妙结合的人画一半,天画一半的技法。漆画是美的,它是从七千年漆艺传统中走来的民族画种,它与中国画、油画的要求并无二致;它不能远离现实生活,不能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脱节,如果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它就只能是工艺装饰,而不可能成为绘画。”
――乔十光《天画一半,人画一半》
欣赏一幅漆画,首先要确立的是漆画是画,它和其他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创作,都必需按照美的规律,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创造;要反映生活,要以情动人,以美动人,具备像诗一样的意境美。漆画的材质和工艺效果本身就有创造诗一般意境的优越条件。明代黄大成《髹饰录》就提出“巧法自然,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的设计原理及美学思想。漆画的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及多样化的技法。广阔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无限丰润的美姿:描漆类似于工笔所产生的细腻感觉,画漆类似于重彩的神秘,刻漆类似于版画的刀刻之痕,堆漆看似浮雕的立体之美,刮漆好似油画的笔触,泼漆看似水彩的透明晶莹。它可以如浮雕压缩块面,也可以如镶嵌画分块装饰,更可以与油画相较厚重感之短长。既可纵横挥洒,泼金如水,也可双勾重彩,绵密绚丽,又可淡擦干敷,雅致清逸,这些都是漆画可能给人的意境。“意境、格调是作者的修养、知识、生活、技巧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的总和。它是节术家的人生观、艺术观在作品中的体现。漆画艺术格调的高低与诗意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人品、修养、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按照美的规律创作
――浅谈漆画艺术》
陈圣谋《美术》83-10)
漆画的发展需要独立的地位,也需要容纳百川的宽怀。包容一切有利于漆画发展壮大的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
――吴嘉诠
《漆画创作的独特性与多元性》
当代漆画,以其独特的形式,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积淀,再加上色泽典雅温婉,变幻莫测的视觉的效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和魅力,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漆画的美包括三个方面,材质美、创作过程美、形式美。漆画因材质的特殊性而不同于其它画种,除了蛋壳、螺钿、漆皮等的镶嵌外,还有大漆的层层栗涂,再加上新材料的使用,例如贝壳、麻布、铜丝等的加入,使漆画的材质语言更加地活泼、生动;再通过打磨、抛光等技术手法,使得看似表面光亮如镜的漆画深邃斑驳;具有绘画性和工艺性双重属性的漆画,在传承立体漆艺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表现形式的创新,使其在室内装饰中更好地与室内设计的风格完美统一,深受人们的青睐。
2、人们消费观的改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出现了“轻装修,重装饰”的家装观,同时更加注重陈设的民族特征、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这些都为传统漆画走人家装市场奠定了基础。漆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材质语言,它不仅拥有材质美、肌理美、意蕴美,而且能够与室内装饰的家具环境相结合,创造出独特、个性的家居环境,越来越多地在室内装饰中绽放它独特的魅力。
3.漆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融合
漆画作为从依附漆器存在,到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也就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它却同样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在漆艺术上的悠久历史传统。如今的漆画,在继承传统漆工艺技法的同时,不断丰富着漆的材质语言,越来越多的材料和技法被应用到漆画的创作中去。例如天然石料、贝壳等材料的使用,使漆画作品更加璀璨夺目;再加上对漆画技法的丰富,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丰富着漆画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色。
漆画艺术家运用对漆材料的掌握和把控,在加入个人创作理念和特色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对传统漆艺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漆画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创作语言和表现形式。
漆画与现代室内装饰的完美结合
1.室内家居空间
漆画在家居设计中主要是以软装的形式存在的,根据家居环境的大小、主人的兴趣爱好和审美特点、经济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体现出家居环境的独特的艺术氛围。漆画在室内装饰中作为构成整个环境界面的部分,因其深沉内敛的色彩表现,各种镶嵌物的应用,材料语言所体现出的质感、肌理特征,以及独具特色的工艺特点,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的装饰地位。
漆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还必须讲究整体性和协调性、艺术性和装饰性,将局部和整体有机统一起来,使漆画作品与室内环境的整体氛围保持一致,产生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美感。
2.公共空间
漆画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多以大型漆壁画的形式出现,漆壁画将漆艺的传统工艺技法与壁画的基本特征相结合,能够很好地组织建筑空间,把握整个环境界面的公共空间基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们大会堂的福建厅,其主墙的画为漆画《武夷之春》,以真金银箔为底,以绿为主调,使画面大气磅礴,富有生机。突显创作者尊重传统文化,强调人文和理性精神,是漆画这从历史土壤吐纳的新芽,迎合时代需求的又一真实写照和最高典范。
漆画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发展趋势
1、绘画性与工艺性并存
漆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具有绘画性和工艺性的双重属性,利用对漆材料语言的认识,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表现在漆画中,使作品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独特的装饰性。漆画的工艺性源于它源自古老的漆艺传统,漆画的绘画性使漆画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时代主题。
绘画性是本质,工艺性是本源,工艺性决定了漆的隽永意趣,绘画性决定了漆的精神内涵。因此,在漆画创作中,应在绘画性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工艺表达,才是能使漆画有长足的发展。恰如乔十光先生所说”漆画是画不易、画是漆画也不易“,漆艺和绘画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漆画的最高境界。
2、以人为本
无论是哪种艺术,只有扎根大众的生活,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漆画创作者在掌握漆特性的基础上,应大胆尝试,融人生活,以人为本,使漆画作品更广泛地运用到室内装饰及人们的视野中。漆画艺术家可根据室内环境的整体氛围来创作出符合环境需要的艺术作品,它不同于漆画艺术家独特个人风格的表达,而是与室内环境相结合,从而达到和谐、舒适、更艺术化的目的。
另外,漆画所用的漆料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对人体无害,符合现代室内追求绿色、环保、生态等新的设计要求。这也正是漆画在室内装饰中“融人生活、以人为本”最本质的体现。
3.多种表现形式共存
漆画作为用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其未来的发展必将经过不断的实践、创新,从而达到更加繁荣的局面,今后的创作的风格将朝着多种多样的方向发展,如写实、抽象、小品、镶嵌、堆塑、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以及各画种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等,必将使漆画,这
“既老又新”的画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又璀璨明珠。
结语
漆画艺术领域的创新也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正在受到各种美术新思潮的冲击。中国漆画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也呼唤创新。漆画艺术发展创新的“路”今后应该怎样走,是当今漆画艺术家必须冷静思考,也正在探索的新课题。这关系到中国现代漆画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能否真正成为一门纯艺术,从而被大众所承认,以及能否迅速融入到当代美术主流的行列之中的关键问题。艺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漆画应当随时展而不断创新,只有沿着中国漆画的艺术规律创新而行,才能顺利向前发展,此外别无出路。
一、让漆画走出误区
在漆画的创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陷入种种误区之中难以创新。中国漆画首先必须走出误区,丢掉“包袱”轻装上阵,这样才能走向创新。
误区一:把装饰风格与装饰实用艺术两个概念相混淆
在漆画创作中,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装饰风格就是装饰工艺品,甚至还有人认为就是装饰图案。错误的认识产生错误的观念。概念上的混淆会造成理论上的误区,概念的错乱会导致方向的迷失。WWw.133229.cOM把一些装饰工艺小品类漆画的表现形式,错误地当作主流创作方向,导致一些缺乏思想内涵、无时代感的“工艺类小品”漆画出现,影响了漆画向深层次的发展,使人们在观念上对漆画创作理解得简单化、幼稚化了。
误区二:轻视工艺或唯技术论
大漆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艺术媒材,漆自身只是漆画的重要媒材,不是艺术。漆的材质特殊,工艺手法繁复,漆画的表现技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学习漆工艺技法,是掌握漆画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为了创造出充满激情的艺术作品,学以致用。技艺为创作构思服务,工的目的是创造艺。高超的技艺是含在漆画艺术表现的内容之中的,如果离开表现漆画艺术的内容、思想内涵,再高超的技术也只是技艺,不是艺术。许多漆画家往往陷于漆艺技法而不能自拔,这种情况成为阻碍中国漆画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
漆画家一方面必须重视工艺和材料的效果,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漆画艺术的视觉感染力,漆画特殊语言所造成的力度感和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必须强调漆画的审美价值及艺术性。不能简单地应用材料、突出材料,也不能滥用材料和过多地应用镶嵌工艺,给人一种近工艺远艺术之感。因此,不断提高工艺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该画种的绘画艺术性。
轻视工艺或者唯技术论都是不可取的,两者都会阻碍现代中国漆画发展和创新。
二、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
漆画的创新取决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漆画家倾向于在“工艺”的环节中煞费苦心,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地嫁接其它画种的技法,难以令人满意。如只刻意在“工艺中求工艺”的框框中寻找创新,最终会使漆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又走回到漆艺之中。漆画的出路在于创新,漆画的创新应体现在创新方法和表现其艺术内涵的深度上。漆画的创新除了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还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漆画艺术的创新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现代漆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
1.观念上的创新
观念上的改变是一个根本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漆画要随时展而不断创新,观念上的更新比技术上的更新表现得更为强烈,新观念的产生要比技术的转变更为重要。一方面,漆画作者的观念要随时展而不断更新。漆画艺术家不应该被旧的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而应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扩大漆画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与艺术观。另一方面,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旧有的传统观念束缚。在观念上,确立对漆画的多元化认识,各种漆画艺术风格共同发展,并在各自领域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漆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2.语言上的创新
漆画的语言,就是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由于传统的漆工艺技法已不能满足新兴漆画的表现需要,现代漆画在漆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创新下,不断出现新技法、新工艺,同时不断地扩展漆画材料的范围。由此,逐渐形成现代漆画在技法、造型、构图、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现代漆画自身的技巧、规律和法则,也就形成了漆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
漆画是一个年轻的画种,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画种所使用的特殊媒材对其艺术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漆画材料的使用和漆画技法掌握,决定了漆画艺术的特征。漆画艺术语言的产生是十分具体的,不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不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任何纯理性的学习都不能代替这种实践。
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所采用制作材料的苛求给学习者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是漆画家的特殊基本功。但也有一些作品不重视漆画的语言,不重视技法的修炼,使作品简单化。有些人不去掌握漆画的语言,在创作漆画时,以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的观念和这些画种的创作方法去创作漆画,这是不可取的,也抹杀了漆画未被充分挖掘的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成功的漆画作品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熟练地、恰如其分地、创造性地运用漆画的艺术语言。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漆画的语言,才能在漆画语言上进行创新。
三、漆画当随时展
当今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渗入到各行各业。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新工艺的应用,迅速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标准。在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对现代漆画艺术的冲击下,也带来了漆画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变化。
材质美即材质的美感,是人的感观对材料的质感和纹理的心里和审美感受[1]。漆器属于用外“衣”包装内胎的器物,漆器的外衣是漆,内胎则是木、麻、竹、金属、陶、皮革等。
1天然生漆
天然生漆也被称为大漆,是漆器制作基本材料,贯穿漆器制作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不可以缺少。生漆是漆树自然分泌的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与空气接触就会被氧化为深褐色。漆液存留在漆树的内腔中,采漆时通过刀割的手法让漆液流出来。明清生漆对生漆的精制已经有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方法。(1)明清漆树的分布和种类。明清时期漆树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种植,分布非常广阔。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一带,成为我国漆树分布中心区域。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漆树主要分布在湖北、贵州、云南、四川、河南、安徽、浙江等省份[2]。明清时期我国漆树种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等多地,也是这几个省份所产的生漆质量最优良,两个时期产漆的范围也基本相同。明清时期漆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大木漆树和小木漆树。大木漆树生命力非常强,耐炎热耐寒冷。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域,一般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很少发现。由于大木漆树具有比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生产特点,大木漆树的寿命能达到50年之久,具有较长的寿命。而小木漆树与大木漆树的生长环境完全相反,主要生长在低丘陵地区,不是天然生长,而是经过人工长期培育的漆树品种。个头低矮、寿命短也是小木漆树的缺点。大木漆树和小木漆树也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大木漆树生长的枝叶多成水平状进行伸展,而小木漆树朝向向上叶片颜色与大木漆树相比要深一些。从漆树的花的色彩比较,大木漆树花多为淡黄色和黄白色,小木漆树花多为黄绿色和黄色。籽粒大小也有明显的差别,大木漆树的籽粒小而饱满成扁圆形,而小木漆树的籽粒多皱纹而较大成扁球形。大木漆树与小木漆树的经济特性也各不相同。大木漆树开割期较晚,割漆周期较长,年产漆量较低,但其所产生漆燥性好,漆树结籽多,出蜡率较高。小木漆树开割期较早,割漆周期较短,年产漆量较高,但所产生漆燥性较差,漆树结籽少,出蜡率较低[3]。(2)生漆的特点。生漆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国防军事领域、化学化工领域、石油工业领域、纺织领域、医药领域和漆艺设计领域等。尤其是在漆艺创作中应用最多,也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生漆的漆液所形成的肌理在漆器创作中形成特别的艺术效果和满足审美心理需求。生漆本身的色彩是乳白色,需要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纯黑色和半透明的生漆在漆艺创作中应用,处理手法的不同会形成质地和光泽完全不同视觉效果。
2镶嵌类的漆器材质
(1)螺钿。螺钿镶嵌是明清漆器髹漆工艺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种。还可以称为“螺甸”“螺填”、“嵌钿”等。螺钿是贝壳通过加工取其色彩与美丽光泽最佳部位,通过割离,切片等工艺,割离成薄片。根据漆器作品形态和色彩的需要,镶嵌在固定的设计图案上。在用透明漆进行髹涂,根据需要进行打磨抛光,掌握螺钿薄片厚度,让其露出五彩斑斓的色泽,不同的材质与其他相呼应形成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根据螺钿厚薄的不同可以分为薄螺钿和厚螺钿两种。文物界根据螺钿的软硬程度又被分为软螺钿和硬螺钿。明清时期的螺钿材料应用也是相当广泛,例如漆家具等装饰图案中都会小面积的有所应用。明朝时期螺钿镶嵌水平达到了如火纯青水平的黑漆螺钿花蝶纹床,主要使用了软螺钿镶嵌出各种花卉和蝴蝶、蜻蜓、石头,螺钿的镶嵌使黑漆的床具有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雍容华贵的感受。结构细致的镶嵌软螺钿能够充分发挥去特性,而厚螺钿会收到一定的限制。黑漆螺钿花蝶纹床就是用了软螺钿进行装饰表现,镶嵌的精致程度也是十分罕见。(2)百宝嵌。《髹饰录》百宝嵌条云:“百宝嵌,珊瑚,琥珀、玛瑙、宝石、玳瑁、螺钿、象牙、犀角之类。”百宝嵌是漆器中用的材料最多一种表现手法,如《髹饰录》一书中所描绘的材料一样,品种多样,材质各异。昂贵的材质交相辉映,与漆相结合,符合了明清时期审美的需求,百宝嵌技术也达到了巅峰时期。百宝嵌镶嵌在漆器的表面,根据图案设计的不同选择珍贵的材料。从而达到突出作品主题思想和加强漆器的装饰效果。百宝嵌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的镶嵌手法是把镶嵌的材料与漆器胎体齐平。而立体的镶嵌效果是镶嵌的材料在漆面上形成凹凸不平的视觉效果,形成浅浮雕的艺术形式。凹凸起伏的视觉效果会使百宝嵌的材料在光线的照射下发出形色不同的光彩,形成奇特的视觉效果。清宫珍藏的帝后用的百宝嵌花果紫檀盒,底胎通体是用珍贵的紫檀木制成,漆胎表面白色的表现主要是白玉和螺钿,藕身用白玉,剖面用螺钿。而绿色是用碧玉制成莲蓬,孔雀石制成,青玉嵌成兰花,而红色的果子则采用红玛瑙镶嵌而成。玉石、玛瑙和紫檀木这些珍贵稀有的材料交相辉映的镶嵌在漆胎表面,明清追求浮华装饰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描绘类的漆器材质
(1)金粉、银粉。描金、戗金和戗银等漆器工艺在明清漆器上也经常用于装饰。在描金和戗金、戗银等工艺表现中都需要用到同一种材料就是金粉和银粉。金粉是实现描金和戗金效果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描金工艺是首先要把金漆磨制好,通过把金粉和透明漆搅拌一起进行研磨,完全相溶在一起。根据漆面装饰需要运用金漆进行描绘,形成金色与黑漆或者朱色漆的对比。而戗金或者戗银是先根据图案要求进修刻画,而后把磨制好的金漆或银漆填入刻画的凹槽内,需要与漆器的漆面齐平。金粉也是漆器工艺中经常使用材料之一。(2)色漆。色漆在漆器工艺中与生漆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透明漆本身是单一的褐色透明漆,漆器中色彩的表现只能通过在透明漆中加入矿物质色粉进行磨制。透明漆内加入颜料与一般的颜料不同,入的漆粉颜料必须是不含有金属离子,与生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即可。如果加入生漆内发生化学反应会使漆器表面的颜色不能呈现,反而变成黑色,达不到追求的视觉效果。在生漆中常使用的有红色的赤铁、朱砂、绿色的石绿和蓝色的石青等。
4结论
明清漆器使用的材质主要是在镶嵌和描绘技法中,这两种材质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明清时期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追求分不开。明清时期宫廷和帝王追求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丰富的材质在漆器技法中应用是达到宫廷和帝王审美要求的必要手法。珍贵稀有的各种宝石镶嵌出各种千姿百态的图案,与中国传统的黑色和朱色漆遥相呼应,把漆器的各种材质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金色漆在明清时期盛行,与明清时期帝王喜好黄色有重要的关系,所以使用金粉的戗金和描金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材质是明清漆器艺术继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明清漆器得到辉煌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振裕.中国历代漆器工艺的继承与发展[J].江汉考古,2000.
纵游中国悠悠美术长河,漆艺和壁画艺术都是其中闪闪发光的明星。现代漆壁画是糅合了两者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种类。经过时间和实践的磨练,现代漆壁画艺术已逐步发展成为创作手法多样、表现力强的一门艺术。现如今,漆壁画作为区别于壁画和漆画又融合了两者艺术风格的第三种流派,引起了艺术界即建筑业广泛关注,同时,它又以其瑰丽的画面感和坚实晶莹的质地征服了广大艺术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
现代漆壁画概述
使用漆艺材料和方法绘制的壁画,就是漆壁画。漆壁画作为一种漆画来讲,同样使用大漆或腰果漆等天然树脂、聚氨酯等人造树脂作为调和剂、调入颜料粉,并配合其他有关材料,诸如:金银箔、螺钿、蛋皮等。采用各种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工艺方法,诸如:埋法、洒法、罩法,嵌法等,使壁画画面产生了漆艺所特有的肌理、光泽、质感、金碧辉煌、五彩斑斓。同时,漆壁画作为一种壁画,它也和建筑物联系在一起,有着巨大的幅面,固定装置在某面墙壁上。幅面巨大,使漆壁画从题材立意至构图组合、形色处理,再到艺术风貌、甚至是更微观的肌理斑纹,都利用漆艺手段储存了大量的各种信息。位置固定,则为漆壁画提出了利用漆艺手段给不同视距安排不同层次的观赏内容的要求。
漆壁画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创作的双重标准,它既要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漆画工艺的艺术效果,同时它还必须在运用漆艺手段的同时去把握壁画的艺术特征。这就要求现代漆壁画不能仅仅是一幅被扩大了的安装在墙上的漆画小品,也不应该是一幅没有包含漆艺工艺的普通壁画。
现代漆壁画的创作工艺及程序
1.准备阶段
创作漆壁画的准备阶段至关重要,只有备齐一应俱全的物质材料,才能为接下来的绘画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代漆壁画的物质准备具体包括漆板、材料和工具几个方面。
(1)漆板
现代漆壁画一般采用木胎漆板,即将五合板以乳胶、钉子固定在龙骨上。漆壁画由于幅面一般比较巨大,所以其漆板一般均被分割成便于操作的小幅版面,绘制完成后再以各种手法拼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漆壁画作品。除了木质漆板外,现代漆壁画还可以借鉴传统漆器工艺中的竹篾胎、藤胎、金属胎、瓷胎、皮胎等多种材料,使其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木胎制作好之后,至关重要的步骤就是封漆,这样漆板才可以牢固持久,不易发生裂缝或扭曲变形等现象。加工漆胎,首先要在木胎上填补裂缝,填料一般为漆加青灰制成。填好缝之后,将胎板周身遍涂底漆,而后周身上漆灰一道。干后,以漆遍贴一层麻布,麻布下不能有气泡和多余的漆液。然后上粗、中、细三道漆灰。每道漆灰干后都要打磨戗平,前两道干磨,后一道用水磨。布漆灰之后,便是以黑色大漆推光,一般需涂抹三到八遍不等,每遍干后也需打磨戗平。至此,漆板工序完成。
(2)漆料
制作漆壁画的首要材料就是漆料。漆除了是制作漆板的重要材料外,它还是颜料的调和剂和封画上光的原料。绘制漆壁画采用的漆通常有天然漆和化学树脂漆两类。天然漆主要有大漆和腰果漆两种,化学树脂主要有聚氨酯清漆和硝基清漆两种。在进行漆壁画创作中,可根据需要营造的不同效果进行漆料的选用。
(3)色粉
色粉是调制色漆,为漆壁画上色绘图的原材料,具有入漆后画的干燥性不受影响,漆膜坚固,光泽性好,发色性能好的特点。除了各种颜色的色粉之外,金、银、铜、铝箔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金属色粉。这些金属箔除了可以大面积粘贴之外,还可以制成细屑,在画面上营造出特殊的金属色泽。各种颜色的珠光粉也是为画面提亮添彩的绝佳材料,可以使某些细节之处熠熠生辉。
(4)镶嵌材料
漆壁画的镶嵌材料不拘一格,任何色彩、肌理优美,质地坚硬、耐磨的材料,都可以用于漆壁画的镶嵌工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壳、彩色玻璃、各种亮片彩珠、贝壳、螺钿、小饰品等等,都可以被用来装点画面,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色的艺术效果。
(5)工具
漆刷、画笔、玻璃板、平铲、塑料膜、蒜臼、一次性纸杯、复写纸、刮片、刻刀、箩筛、打磨工具、剪刀、胶带、软刷、丝线、棉花、木块等。
2.制作阶段
关于漆壁画的制作工艺及具体手法已有多种专业著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在此不做赘述,仅结合笔者在创作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的亲身历程和体会来简述一下现代漆壁画的创作技法。
(1)制作漆粉
首先按上述比例调配好漆液,将色粉与漆液混合,用平铲调至均匀的稀糊状,然后平摊在塑料膜上,待其完全干透后,揭下,放入蒜臼捣碎,然后分颜色装入独立的容器待用。
(2)拓线
将作品的手绘线稿按照漆板的具体尺寸及比例要求扩印,用复写纸拓印在漆板上。
(3)撒漆粉
根据画面要求选择不同漆粉覆盖个部分色块,界线遵照拓好的线稿。先将漆液涂满要撒漆粉的区域,然后均匀地撒上漆粉,然后以平整的木块压平、压实。
(4)刮面漆
待粘好的漆粉干透后,为使颜色更加丰富而富于变化,需要调配符合色彩要求的色漆,然后将色漆用刮片沾取,力道均匀的涂刮到漆粉的表面,要求色漆能够充分渗透到漆粉的缝隙当中,使得色彩更加饱满。此时刮的色漆不要与铺好的漆粉颜色一致,否则在后来打磨的工序中,漆画的色彩就无法显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斑驳感。
(5)刻线
面漆干透后,画面的轮廓不够清晰,线条感也不强,这就需要刻线来区分出各个色块的分界,使图案生动立体起来,也显得更加精致。刻线需要严格遵照所描绘图案的线条,刻时要把握好手法和力度,线条要粗细有致、圆润流畅、深浅适中。
(6)修饰
一幅优秀的漆壁画作品,虽然在规模上气势恢宏,但在细节上,也要锦上添花,精益求精。这就需要创作者花大心思,下足功夫,对基本已经成型的漆壁画作品进行细节上的精心修饰,使之真正体现艺术创作永无止境、追求完美的内涵。修饰技法多种多样。作者可以运用综合材料、综合手法来为作品增添新意和亮色。彩绘、镶嵌、贴金、撒珠光粉等,都是对漆壁画进行修饰,使之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好手法。
(7)封漆
上述工序进行完毕后,一幅现代漆壁画创造已基本完成,封漆工序则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有力收笔。一幅没有经过封漆的漆壁画作品,还不具备漆画的神韵,只有对将完成的作品上以两至三遍乃至多遍亮光漆,整幅作品才更显得丰腴多姿,富有漆画的光感和质地。
(8)打磨推光
打磨推光是对漆壁画作品进行最后的完善,为的是整幅画面能够变得平整光洁 、质如明鉴。打磨分为粗打磨和细打磨,先用粗颗粒的水砂纸进行粗打磨,使作品的表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平整,避免作品因表面凹凸不平而影响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细打磨需选用颗粒细小的水砂纸、砖灰、面粉、淀粉,并借用手掌产生的细微摩擦力来使作品的表面愈发光滑,并且焕发出玉石和琥珀般的光泽。
现代漆壁画的艺术处理
一幅好的漆壁画作品,既要明确显示出漆画艺术于肌理、光泽、质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又应该把握住大型壁画在应用于建筑物时所要展现给公众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所以对于现代漆壁画的艺术处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1.追求形似而神胜的境界
漆作为漆壁画的主要创作原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会为创作活动带来诸多的局限和不便,使得作品无法完全逼真的复制其中的自然形象,因而追求绝对酷似不是现代漆壁画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应的,现代漆壁画可以充分利用漆工艺的艺术优势和运用材质的丰富多样,去追求一种“形似而神圣”的艺术境界。即以自然物象的色彩和形象为依傍,却又在某一方面独辟蹊径,与原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在并非完全逼真的形象下表现更加丰富的神态和更加深厚的意蕴。例如笔者在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所运用的,用硫化钠、三氯化铁去腐蚀长信宫灯上粘贴的铜箔,再用腰果漆、金箔等做效果,就营造出了与文物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斑驳锈迹;还有以鹌鹑蛋壳粘贴仙鹤的腿,鹌鹑蛋壳独特的色彩和斑纹再加上蛋壳碎片之间的缝隙,都让画作中的仙鹤不同与现实生活中的仙鹤,但却更具仙风道骨,也更突出了鹤腿的质感。
2.扬长避短,开拓创新
漆液自身的色素、干燥性能和透明性能和使用时表现出的种种特性,既能营造特殊效果,又会在创作时带来诸多局限和不便。通过漆壁画《文明的页岩――不朽之魂》中的种种尝试和摸索,笔者深深体会到,对于这些局限和不便,需要沉着面对,冷静思考,勇于创新,变不利为有利,在尽量避免用漆失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漆艺的优势所在。
又例如有时由于其本身带有的色素或杂质,无法得到纯洁的白色,这时便可以用铝箔或蛋壳来营造白色,结果是既得到了纯净的白色,又获得了金属的光感或者水裂纹的肌理,可谓别开生面。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