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1: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选择好造林整地地址,就需要进行林地整治,这个环节是改善造林环境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对造林地杂物的清除,另一方面要根据情况对土壤进行必要的翻垦。这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造林前操作,重点目标就是有效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死植被、采伐剩余物,并以实际造林需要决定进行土壤翻耕。
1.1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非常必要的,是造林前重要工序之一,通过对林地内灌木、杂草植被,杂物垃圾或采伐迹地上采伐剩余物清除工序,有效改善造林地卫生,对土壤翻耕、造林绿化、幼林抚育等作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要充分重视前期的工作,为下一个步骤提供便利,保证造林各道工序能够顺利衔接。
1.2整地季节
通常要想保证造林成功,就需要在季节来临时,把握好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过晚,大体为提前1~2个月左右,这时的气候条件较好,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一定要保证整地后和造林前预留一个降雨较多的季节,这时候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改善水分状况、增加土壤有机物、充分熟化土壤、能够合理安排劳动,掌握好季节进行整地,是造林的前提,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如果是土壤肥沃熟耕地、土壤湿润、植被稀疏的新采伐迹地、风蚀严重的沙土地,则就不需要提前整地,可根据不同地域、地质情况,一边整一边造林,达到事半功倍的植树效果。
1.3土壤翻垦
(1)土地翻垦方式。经过实践总结,土壤翻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面整地;一种是局部整地。全面整地主要就是指把林地进行全面清理和翻耕,这种方式一般适合在缓坡、无风蚀、平坦的造林地区,但其也有一定的限制,一般要保证坡度在10°以下、土壤结构、质地疏松、地面植被稀少时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整地包含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土壤质地是否粘重、植被覆盖是否过密、坡度走向是否陡峻来决定。
(2)整地深度。苗木根系一般为25~30cm,所以最大整地深度要保持在40~50cm。整地深度的条件主要还受气候、立地、根系、经济条件的影响。对禁地深度的加大,能够有效让树木扎根,林木根系分布深度随着整地深度不断加大,能够让林木繁茂成长。
(3)宽度。带状整地要保证一定的宽度,必须要看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在坡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对宽度进行调整,对那些生长茂密、萌蘖力强的树种,要加大林地宽度,对喜光、速生树种的品种,也要进行大宽度处理。
(4)长度。只有保证林地长度,才能有效提高作业和机械整地效率。对林地块状间隔距离不能过长,根据坡度、植被状况、造林密度、坡度较缓或植被茂盛的具体情况,保证带宽与间隔比为1:1或者为1:2,这就要根据禁地实际情况而决定了,只有保证合理的长度,才能保证林木维护方便,确保整林成活率。
2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是三种不同的造林方法
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决定使用哪种方法,直接影响造林成效。
2.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主要就是指使用树种,向林地直接播散,这种方法也叫直接造林。播种造林有其自身特点,直接把种子播入土中,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就一直在当地成长,已经完全从各方面适应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当苗木长成后,不用过分周折的进行运输和异地移栽,能够有效保护苗木根系,对树木来说,整体没有遭到破坏,保证发育完整。使用人工选择的方式,对播种造林时每穴多播的粒种子苗木,对生长好、苗木壮的进行优化预留,保证造林质量优良。
2.2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有: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2.3分殖造林
选择那些能够迅速产生大量不定根的树种,截取树木的一部分营养器官,当做造林基础材料。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选择立地条件时,要使用母树繁殖材料良好的材料,一定是母本具有强大遗传特性,因为这种特性能够决定林木是否快速成长成活,虽然方法、技术简单,又省工又省力,但却极容易导致多代繁殖的早衰、缩短寿命的不足。
二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1封山育林管理
其是对长期开垦破坏的荒山、荒坡进行封闭,防止人畜破坏,让当地植被自然生长,逐渐恢复大面积森林的最根本方法。
2幼苗管理
幼林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土壤的管理,可以使用松土、除草的方式,不断优化土壤性质、保证幼苗成长。幼苗管理对以后树木生长和丰产有着极大的关联,特别是那些新造林,经历缓苗、生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均需要进行管理。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多选择在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的坡地和沙化地、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推广,通过停止粮食生产而繁殖林木或种草。
1.1.1生长量是小黑杨的209%
喜湿润肥沃的土壤。北京605为钻天杨与青杨的杂交种,雄株,不飞絮。六年生高8.9m,胸径8.1cm,较耐寒、耐旱,此品种在富锦县栽培无冻害及虫害现象。小黑14是从小黑杨里选择出的雄株,七年生材积生长量是小黑杨的11.6%~60%。较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中黑防是美洲黑杨与青杨的人工派间杂交种,由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从150多个无性系中选出的优良无性系,雄株,生根力强,易繁殖,五年生生长率均超过小黑杨105.87%。A43为黑林3号,是青黑与黑杨的人工杂交种,雄株,其特点是高生长旺盛,冠窄,适应性强,其材积生长量是小黑杨的180%~219%。银中杨是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以采自辽宁省熊岳县的银白杨为母本,以采自当地的中东杨为父本,经过人工水培控制杂交选育而成,雄株,较耐寒,枝叶浓密,叶表绿,背面具白色绒毛,生长量是小黑杨的300%~400%。北京3号为钻天杨与青杨的人工杂交种,雄株,干枝夹角小于30°~60°,生长迅速,六年生高10.18m,胸径10.51cm,在双城、泰来、北安、虎林等地生长良好。
1.1.2栽植密度。株行距1.5m×3.5m,采用一行杨树、一行桦树、一行樟子松的栽植模式。
1.1.3整地。全面机械翻地,耕深25cm,翻后用旋耕犁旋两遍,按栽植行距起垄。
1.1.4造林时间。造林时间在春季4月,顶浆造林,采用人工植苗方式。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做到起苗、运输、栽植三个环节连续进行;二是做到苗木“两不离土”,即在起苗后不能及时出圃运到造林地和不能及时栽植时都要进行假植;三是做到苗木“三不离水”,即保证在捆包、运输、栽植三个过程中苗木的湿润状况;四是做到栽植的苗木不窝根、压实土,认真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覆土要高出苗木根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造林时和造林后及时浇水,特别是春旱年份更应浇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1.1.5栽植及植后管护。乔木树种均选择生长良好的Ⅰ级苗木。采用明穴栽植法,栽正、踩实、不窝根、不露根,干旱地造林栽植深度适当加深些。栽植后对林地全面锄草,幼林抚育管理4年,防止人畜破坏,预防病虫害,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1.2乔灌混交模式
1.2.1混交树种。混交树种选择白桦、樟子松、花楸、小桃红、四季锦带、红刺玫、山核桃、李子、连翘、丁香、木锈球等。
1.2.2栽植密度。株行距1.5m×3.5m,采取株间混交及行间混交的方式。
1.2.3整地。造林时间4月中旬。全面机械整地,翻地深度25cm,翻后用旋耕犁旋两遍,按栽植行距起垄。
1.2.4栽植及植后管护。乔木均选择生长良好的Ⅰ级苗,灌木为三年生的壮苗。采用明穴栽植法,栽正、踩实、不窝根、不露根,干旱造林深度可适当加深。栽植后对林地全面锄草,幼林抚育管理4年,防止人畜破坏,预防病虫害、鼠害的发生。
2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限制性因子)
2.1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榆阳区地理位置处在较深内陆,且四面环山包围。北有阴山山脉,西北有狼山与贺兰山系,两山之间180km缺口是西北气流通行要道,东有太行山、吕梁山,南有秦岭对东南暖湿气流的阻截。每年10月至下年5月,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6~9月青藏高原气流流进,造成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只有太平洋热带海洋气流侵入才可形成降雨,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根据气象资料统计,累年平均降水只有358.1mm,且降水年际、月际变率大,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8、9月,而蒸发量却高达1905.5mm,干燥度介于1.5~1.6之间,空气湿度仅为57%,这样严峻的气候成为限制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如上年南部山区栽植侧柏,次年春季干旱无雨,成活率仅达40%左右,而大面积的浇灌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采用各种抗旱措施来保证退耕还林的进行。
2.2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榆阳区东南部山区由于人类社会历史时期滥垦滥伐,毁林毁草,林草植被破坏,地表,加之人多地少长期广种薄收,过度开垦恶性循环的影响,使区内主要分布的结构疏松,遇水易于溶解的黄土性土壤,在降水径流冲刷及其外力剥蚀的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水土流失,使耕地熟化层逐年变薄,土壤日趋贫瘠干旱,根据调查测定土壤侵蚀基数为10000~15000t/km2,土壤中含氮0.027%左右,有机质含量0.1%~0.5%,且逐年下降,成为林木生长极大限制因素。
2.3鼠兔等有害生物的危害野兔在动物分类学中属森林兽类中的兔形目、兔科食草性动物,由于近年来野兔的天敌如狐狸、老鹰较少,野兔每年繁殖4~5胎,每胎8~12仔,野兔的繁殖生长快,雌兔年繁殖50多只,生态失衡,以致野兔猖獗成灾,风沙区害兔密度为40只/km2,山地区害兔密度为20只/km2。冬春季节,特别是下雪后,没有食草的野兔到处啃食树木韧皮部充饥,甚至刨挖土堆埋压的侧柏幼苗,咬食枝梢,据调查侧柏1~3年生幼林被害率20%~97%,野兔啃食主杆或截断,定植1~2年紫穗槐被害率78%~96%,主要咬食枝干;1~3年生大扁杏被害率45%,野兔啃食自地面以上30cm造成地上部分枯死。
3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针对退耕还林限制性因素,总结退耕还林造林实践经验,采取以下造林技术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退耕还林规划时,应当考虑退耕农民长期的生计需要,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中规定的坡度大于25°的水土流失严重或土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位置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有计划、有步骤逐年退下来,不搞一刀切,盲目扩大退耕还林范围。
3.2选择合理的造林模式实践证明乔、灌、草有机结合的造林模式是理想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乔木早期生长缓慢,成林年限长,发挥不出生态效益,而灌木成活高,生长较快正可弥补该缺点,但灌木年限受限制,二者隔行混交起到互补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还可以起到防火、防虫的作用。其次在乔、灌之间空地上适当种草,如紫花苜蓿,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牛羊等家畜喜食的上等饲草,对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3.3选择抗旱造林树种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选用乡土树种为主造林树种,因乡土树种根系发达吸水力强,耐干旱、耐瘠薄,易成活且抗病能力强,它是长期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的,其它树种是不能代替的。适合本地区的灌木树种有:桑、紫穗槐、沙棘、柠条等,成活率都可达80%以上,未发现任何病虫危害症状。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段,以不超总面积20%为度,适当发展枣、杏等经济树种,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
3.4整地整地主要目的是使林木生长发育土壤条件得到改善,能够起到保持水土、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速生丰产水平的作用。整地季节以造林前1年雨季前整地最好,这样土壤含水量最高,有利于造林成活,整地方法栽植乔木,采用大鱼鳞坑整地,长径1.5~2m,短径1~1.5m,埂高30cm以上,株行距3m×3m沿等高线,呈“品”字形配置;栽植灌木,采用反坡梯田整地,行距3m沿等高线修成外高里低台阶状,台面宽1.5m,反坡5°~8°,如地势陡立,可采用“手拉手”小鱼鳞坑整地,株行距3×1m,行内相邻鱼鳞坑间不留空隙,效果更好。
3.5选用优质苗木造林成功与否,苗木选择至关重要,选择苗木应注意苗木种类,苗龄、质量、有无机械损伤、病虫危害等,灌木苗木,通常采用1年生苗,苗高达40cm,根系完好,没有干枯失水现象即可。针叶树苗木一般有裸根、营养袋、营养钵3类,裸根苗造林成活低,现已基本不用,通常选用母土完整3年生营养袋或营养钵苗木。一般年份营养袋苗木成活可达80%以上,营养钵苗木成活90%以上,而遇大旱年份,据调查,营养袋苗木成活不足40%,营养钵苗木成活仍能达70%以上,由此可见母土对针叶树造林成活有决定性因素,在造林过程中务必保持母土完整。
麻栎,又名橡树,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达1m,广泛分布于我国温暖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江流域各省(区)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分布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麻栎是营造防风林、水土涵养及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且其木材经济价值很高。为促进麻栎的推广栽植,现将麻栎的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采种
选择二十至五十年生、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的健壮树木作采种母树。在优良的单株树下拾取或上树将种子打落后收集起来,但不能用石块等物撞击树干,击落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由绿变为黄褐色,坚果有光泽,自行脱落。10月初至11月初采种后进行选粒,挑出病虫损害及颜色不正常的种子,可得优良种子90%以上。1kg种子一般有200~280粒。大量种子用水选法。麻栎种子中常有橡实象鼻虫为害,从外表不易发现,浸入55℃温水10min后即可杀死种内害虫。经杀虫处理后的种子摊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干燥地方晾干,每天翻动4~5次,以防种子发热生霉。晾干后即贮藏或播种。
少量种子在晾干后混沙装在筐中,用草帘覆盖,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不要被雨淋和受冻。种子很多时,要露天混沙湿藏,即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坑,深70~80cm、宽约1m、长度以种子多少而定,在坑底部铺细沙厚约15cm,沙上摊放种子5~8cm厚,种子上再盖细沙3~6cm。如此1层细沙1层种子交替摊放,直至距坑口10cm左右,再覆土封盖,并略高于地面,在坑的四周挖30cm深的排水沟,防止雨水浸入;也可将种子和沙拌在一起堆藏。但不论哪种,堆中间都应间隔插立秸把,以利通气,防止种子发热霉烂。
2育苗
播种采取筑床冬播,圃地应选在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施复合肥1500kg/hm2、磷肥750kg/hm2、碳氨375kg/hm2作基肥,2犁2耙后整墒作床,床宽1.8m、步道沟0.45m,床面土壤要细,中间稍稍隆起,以利排水。秋播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10~11月将成熟的种子采集后,粒选、灭虫后,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水1~2d(每天换水1~2次),捞出后摊放在阴凉处,每天喷水至部分种子出芽时即可取出播种。条播,每隔30cm开1条播种沟,深6~7cm,每条沟内撒播30~35粒,覆土3~5cm。播种量2625~3750kg/hm2。覆土后喷除草剂乙草胺1次,以有效去除芽前草。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松土。6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苗木生长盛期,此间气温高,苗木生长快,要加强水肥管理。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梅雨季节除经常清沟沥水外,要严防出现草荒。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因地因苗适时追肥。5月底或6月初幼苗出齐时即可追尿素75~105kg/hm2,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还可实施1~2次根外追肥。经精心培育的苗木,当年平均高度可达80cm以上,平均地径0.8cm,产苗量为30.0~37.5万株/hm2。
秋、冬播均较春播好,可免除种子贮藏和损耗,且成苗率高,苗木比较高而粗壮。据试验,冬播比春播的平均苗高高22.7%,平均地径粗26%。能提供上山造林的合格壮苗冬播为93%,春播为82%。
3造林
穴状整地,规格60cm×60cm×40cm。在事先准备好的造林地上挖穴,深度和穴径各30cm,早春或晚秋落叶后造林,初植密度4500~6000株/hm2。麻栎为深根性树种,栽植时宜将主根剪短。栽植深度比根颈部深2~3cm,覆土踏实。麻栎直播造林效果较好,其穴状整地规格30cm×30cm×20cm,3月中下旬或10月中旬每穴播种5~6粒,覆土6~8cm。麻栎适合与油松、侧柏、柏木、槐等混交造林,如此麻栎生长快、干形通直;且病虫害较少,林地上枯枝落叶聚积较厚,土壤表层腐殖质增多,保水、保土及保肥力显著增强。
4抚育
梭梭是防风固沙、改善沙漠戈壁环境的优良树种,也是人工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人工栽植的梭梭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效果好,在荒漠地区无需灌溉,能够自然生长成林。现将梭梭荒漠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选择苗圃地
培育梭梭可建临时苗圃,每年更换苗圃地;也可建固定苗圃,但要设置轮换区。苗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便于灌溉的沙质土壤。
1.2整地
苗圃地要深翻,然后整平,耙耱,于10月5日前后灌足底水。
1.3播种
1.3.1播种时间。梭梭播种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秋季进行。春播应在早春白天地表5~10cm厚土层解冻时进行,但在北疆地区,此时积雪融化,土壤湿度大,影响播种质量和覆土,造成出苗不匀不齐,费工费时。因此,在北疆地区宜采用秋播。秋季播种应根据天气情况,在晚秋封冻前进行,一般在11月5日前后,播种前轻耙浅耙苗圃地,耙地深度掌握在3cm左右,不能过深。
1.3.2播种量。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纯度确定,一般纯度较高的情况下,播种量为37.5~45.0kg/hm2;但若是自己采种,纯度不高,应加大播种量(近几年,新湖农场是自己采种,播种量为60~75kg/hm2)。
1.3.3播种方法。采用开沟条播,即用开沟器人工开沟,深度3cm,把种子撒在沟内,行距30cm,然后用扫帚顺沟左右轻扫,覆土厚度0.5~1.0cm,覆土不能过厚,否则影响出苗。
1.4苗期管理
1.4.1灌水。梭梭育苗,苗期不能多灌水,否则易得立枯病,造成苗木死亡。一般情况下,头一年灌足底水,苗木从出土到冬前休眠,整个生长期不需要灌水,能够正常生长。
1.4.2定苗。当苗木生长比较稳定时,要及时间苗,留强去弱,播种行上1m均匀留苗20株左右,保苗60万株/hm2左右。
1.4.3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除草,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保墒,松土深度3~4cm。进入6月,每隔10~15d喷洒粉锈宁等药剂防治白粉病。
2苗木出圃
2.1起苗
在苗木休眠期进行。若春季造林,起苗应根据土壤解冻情况进行,越早越好;若秋季造林,起苗应根据封冻时间和造林时间确定,不能过早。起苗前,在苗木进入休眠期后,即10月10日左右,应当适量灌水,保证土壤湿度,以利于起苗;否则,土壤过干,起苗困难,伤根严重。
2.2分级
起出的苗木应按照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出I、II级苗木用于造林,III级以下苗木不能用于造林。
2.3假植
苗木分级后,应进行假植。假植时,挖20~30cm深的沟,将苗木斜放于沟的一边,从沟的另一边挖湿土掩埋根系,分层放苗,逐层埋土塌实,防止风干。
3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选择土壤含水量2%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2%、地下水位1~8m的沙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流动的沙丘及轻盐化土壤。4造林时间
梭梭造林分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春季造林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此时土壤已经解冻,墒情较好;秋季造林时间在秋末冬初,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相比较,春季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秋季,其原因:一是秋季造林,苗木贮存水分相对较少,冬天根系处于休眠状态,易发生抽干现象,而春季造林,现起苗现造林,苗木水分散失少,加上定植后根系开始生长,可吸收水分;二是秋季常常降水少,造成30cm以上沙层墒情差,根系容易失水,而春季融雪的水分能迅速进入沙层,形成地表下40cm以上的湿沙层,有利于苗木根系吸水,提高成活率。
5造林方法
5.1合理组织劳力
梭梭造林地点常常是在交通不便、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而造林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合理组织劳力是造林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劳力组织上要有明确分工,要有专人负责分片调配、造林技术和造林质量的落实以及苗木运输分发。
5.2深挖定植坑
梭梭造林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地上部分高度,要求尽量深栽。原因是沙地、沙丘表层是流沙,随风流动,湿沙层随表层干沙的流动,不断向下降低,要使根系处于湿沙层,根系生长进度要大于湿沙层下降速度,就要保证栽植深度。挖坑时将上层干沙和下层湿沙分开堆放,定植深度不低于30cm。
5.3定植
定植时先将苗木放入定植坑内,填入坑深1/3的湿沙,边提苗边塌实,保证根系伸展然后再回填湿沙踏实,直到与地面齐平,最后在苗木基部覆盖些干沙即可。定植时,一是保证定植深度不低于30cm;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先把苗木放入坑内,每株浇3~4kg清水,然后再回填。原因是新湖垦区沙地、沙丘水分表层10cm是干沙层,10~50cm是湿沙层,往下是15~20cm的干沙层,再往下又是湿沙层,浇3~4kg水可打破干沙层,保证根系下扎,能大大提高成活率;三是回填湿沙一定要踏实,否则由于挖坑时破坏了沙的紧密结构,空隙度加大,加快了水分的蒸发速度,造成定植坑土壤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
5.4造林密度
梭梭造林密度应根据降水量、地下水位、单株土壤占有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病害发生情况来确定。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密度过大,成林后水分、养分消耗增大,易造成梭梭死亡,并且成林后郁闭度加大,易发生白粉病,影响生长,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为保证单株生长量和正常生长年限,株行距一般为1.5m×2.0m或2.0m×2.0m。
6抚育管理
6.1病鼠害防治
2植树造林的具体技术
2.1直播造林法
这是一种原始、简单而又被广泛运用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易于操作,没有技术难度,如果播种的面积越大,直播造林法的优势越能够显现出来。但是,直播造林法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缺陷之一就是对土地的质量的要求略高,而且播种后对幼苗的管理、灌溉等管理措施的要求也是相当之高的。因此,为了应对这几点难题,使用播种造林法的种子一般都是颗粒饱满、生命力顽强、对环境是盈利极高、经过多代杂交之后品种优良的树种。
2.2栽植造林法
栽植造林法所利用的原料就是一株根系发达、完整的树木,以其来作为材料进行造林,这种方法有着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即使生长环境差,也能够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情况相当的稳定。而且与直播造林法不用,栽植造林法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这种方法对树苗的根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在栽植的过程中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对根系损伤情况,因此,为了克服以上弱点,现代的栽植造林法首先要培育好苗木。
2.3分殖造林法
从技术层面来说,分殖造林法一般使用树木的枝干部分以及相关的营养器官来作为造林的原料,这种方法目前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其主要优点有:节省了大量的树种以及幼苗,不仅如此,利用分殖造林法所长出树木的生长速度都远远快于正常生长好的树苗,而且分殖造林法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活率极高,能够很好地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
3人工播种
3.1撒播
撒播是一种工作效率比较高的播种方式,就像其名字一样,工作人员只要将其种子撒到地表即可,而且在撒播之后基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要用土将种子覆盖起来,在撒播之前如果实际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不进行整地工作。撒播这种播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相应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其粗犷的播种方法,常常会有野生动物等破坏撒在地表的树种。因此,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于撒播,一般来说,撒播应该利用在急需绿化、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
3.2条播
条播,即在树种之间保持一定的行距,这种播种方法比较随意,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排成单双行,但是在条播之后要用一定质量的泥土对种子或者树苗进行覆盖。一般来说,条播不适用于大型机械化造林,因为这样会造成巨大的树种消耗,因此,在林地改造等运动中运用条播的方法较多,对于使用条播方法的树种也有要求,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一般来说是灌木类的树种使用较多。
3.3块播
块播,顾名思义,在一块土地上大面积地种植树苗,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面积地培育树林,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是步骤多、繁杂。如果不是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很容易出错,因此块播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地较少。
3.4穴播
首先,要在土地上挖上定植穴,同时注意每个定植穴与相邻的定植穴之间的行距、间距。在定植穴挖好后,在每个定植穴内投入一定数量的树种,播种完成之后对定植穴进行覆土处理。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优点:实施起来简单,难度较小,而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对树种的要求也不苛刻。
1.3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1.4造林技术
1.4.1造林密度: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花椒一般栽植于地堰或在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栽植于地堰的株距2米左右,成片造林,密度可掌握在130-160株/亩,株行距2×2-2.5米。
1.4.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二是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3厘米,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三是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
1.4.3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
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不要用手抓握苗根部,以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刨深穴,扶正苗木,填土以深度达原土痕为宜,踏实。
1.5抚育管理
1.5.1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1.5.2浇水整穴: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天内浇一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及时修筑好。
1.5.3松土除草: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
2雨季造林宏观管理措施
2.1全力抓好雨季造林工作。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各地要抓住近期连续降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广泛宣传发动,把雨季造林列入近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紧紧把握提前整地、适时栽植、加强管护几个关键环节,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各地主要负责同志和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亲自组织指挥,亲自调度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迅速掀起,合力推动雨季造林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2.2要稳定和完善林业各项政策。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对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大力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业主、外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进一步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决策,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优先承包经营权。
2.3要大力推行合同造林。采取专业队伍造合同林为主,其他社会造林为辅的方式进行,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今后要继续采取这一方式,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建造林专业队伍、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整地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抚育管护、统一验收奖惩等工程措施,严格落实造林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在造林的管护上,按每山一名护林员、一间护林房的标准,抓好管护工作,护林员报酬由区、镇两级各拿一半的办法兑现,切实提高护林员的责任心,确保绿化成果。各镇要确保造林、管护资金足额到位。
2.4要切实抓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封山育林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山区造林绿化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枣庄市封山育林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区所有山林实行“死封”制度,禁止牛羊上山,严厉打击毁林、开荒、滥采、放牧等行为,采取“封、管、造”并举的措施,大幅度提高山区植被。今年市委、市政府对违法开山采石采矿破坏森林植被现象十分重视,明确要求,从现在起要严禁在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新设立采石采矿场。凡是征占林业用地开山采石采矿的,一律先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同时,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和重大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盗伐、滥伐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林木资源。
2.5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雨季造林工作落到实处雨季造林时间紧、任务重、季节性强,各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克服短期行为。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雨季造林结束后,区里将组织对各镇雨季造林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任务完成好的镇进行表彰奖励,区政府兑现以奖代补资金。对完不成任务、造林质量差、保存率低的,将通报批评。林业部门要及时做好雨季造林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今年雨季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总之,雨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各地应充分做好准备,把握有利时机,认真组织,确保雨季造林获得好成效。
地处第二松花江源。由于大陆性季风影响,使右岸的土壤被风侵蚀,形成沙丘,并不断向前推进,埋没大片农田,甚至危及民宅,河床也随之向东移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良田沙化。由于栽植杨树不易成活,即使生存,其生长量也非常低,成林特别慢,春季大风来临,杨树叶片尚未展开,防风效率低,防护周期也较针叶树短,因此必须实施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绿化工程,以提高防护效力,锁住沙龙保护农田,建设家园。为使这一宏伟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保证造林两率的提高,特将采取樟子松幼苗营养袋单株移植,培育樟子松2~3年容器苗用于沙地造林,营造具有长期防护效益的绿化带。
1起苗运输
起苗前5d撤去防寒土,不必浇水。因袋内土壤湿度大,运输容易散坨。起苗用铁锹从床头开始挖掘,有的苗木根系穿透塑料袋扎入土壤中,要用铁锹切断。装卸车时要小心,勿碰坏顶芽,尽量避免弄破容器袋造成散坨影响成活率。
2栽植
干热河谷区主要是在小江、牛栏江和硝厂河的沿岸分布。在很多部分区域都有涉及,诸如拖车、纸厂、马路、火红、乐业、矿山、大井、者海、鲁纳、田坝和大海等。提及的这些位置,其年蒸发量都非常高,是年降水量的3~6倍。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当地的植被十分稀少,并且植被类型主要是稀疏的灌木林以及荒草地。与此同时,因为土壤主要是燥红土,最弱的是抗蒸发能力,这造成了土壤非常低的相对含水量,植物体内存在严重水分失调的情况,所以,造林存在非常大的难度,要求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及对适当加大资金投入才有可能对森林植被进行修复。
1.1树种选择
干热河谷区选择树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是要具有抗旱性,而且又可以耐高温和贫瘠。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即适地适树,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那些经过试验挑选的树种,要求具有较好的适生性。就会泽县而言,比较成熟的乔木树种主要可以选择新银合、台湾相思和印楝。关于灌木树种,诸如车桑子、山毛豆等可以进行配置,适宜配置剑麻这一草本。
1.2整地、造林
采用穴状整地,整地时间通常选择在进行造林之前的12~14个月。按照各地块的造林类型来确定整地规格。出于将林分郁闭期缩短的考虑,应该将初植密度适当增大。移栽乔木袋苗的整地规格是:每1株的行距是1.5m×2m,定植穴规格要求为长宽高都是40cm。灌木直播造林的整地规格是:每1株的行距是1m×1m,定植穴规格要求是长宽高均为30cm。在进行整地的时候,应该清除干净种植穴里面的全部杂物,这里主要是石块和草根等。造林密度:就乔木袋苗的移栽来看,其应该是3330株/hm2;就灌木直播造林而言,其密度应该是每9990株/hm2;因为造林地块的坡度比较陡,出于对这一客观情况的考虑,应该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块状混交。定植:由于在靠近造林地的周围都没有地表水源,只可以借助雨季来造林。所以栽植的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6~7月份,在栽植穴中放置苗木,以便做到其苗正,其根舒,其土实,其塘平。
1.3抗旱补水
(1)可以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来将水装置好,从而在旱季持续对新造苗木给水。因为干热河谷区具有较高的石砾含量、很薄的土层和较差的土壤保水性。在进行常规灌溉的时候,有一部分水就会快速下渗,而剩余部分又大多蒸发掉了,这样就难以被树木利用到。进行持续地给水灌溉,水进入土壤根系较为缓慢,只可以借助土壤水势来实现水分的流动,这样就会和重力作用发生抵触,进而减少上升到土壤表层的水分,这样水分蒸发就会减少了,能够使土壤水分得到有效的保存。这一措施的成本比较低,操作简单,并且会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样造林后的树木就能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使干旱区造林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
(2)施用保水剂,关于在干热河谷造林中使用保水剂,主要分为以下2种。一种是干施法:此方法主要使用于雨季来临之前,按照树种和苗木的大小,把干保水剂颗粒与土壤进行均匀搅拌,在此之后投入植苗穴内。先在穴内回填搅拌均匀的土壤,将苗木植入,再在植树穴内回填尚未搅拌的表土,使其踏实便可。接下来到来的雨季将使水分得到充分吸收,旱季的保水作用明显。一种是湿施法:在容器中放进保水剂,将水分充分吸收并且有凝胶状态呈现,此时需要搅拌充分,并再1次将水分充分吸收,然后在植苗穴内与土壤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在苗木定植中加以使用。
2石漠化造林
石漠化区域存在比较差的立地条件,有着较大的砾石含量,有的岩石和瘠薄的土壤,土壤缺乏蓄水保墒能力。造林要将树种选择问题解决好,接下来是进行整地。选择客土、树种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对于土壤的周期性干旱情况要能忍受,还要能应对热量变幅;对根系的要求是对岩隙缝间能够穿越,具有较强的趋水趋肥性;容易成活,生长速度很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地表盖度显著增加。在中性偏碱性和富钙质的土壤中都能进行很好的生长。会泽县的石漠化区域,华山松、圆柏和刺槐等已经实现成功造林;灌木主要是采用马桑、火把果和羊奶果等配置。关于整地则要尽可能做到不对原生植被造成损害,并且不会导致新的水土流失产生,这是主要坚持的原则。对蓄水保墒整地技术大力推广,从而使造林立地得到最大程度地改善。
3高寒山区造林
针对高寒山区进行造林,树种的抗寒能力是需要处理的关键性问题。选择的树种一定要能够抵抗低温,经受住冻拔。就会泽县的乔木树种来看,华山松比较能够适应高寒冷凉,此外还包括云杉和高山栲等树种。至于灌木树种则是以杜鹃和高山柏等为主。就云杉、冷杉而言,所需的袋苗应该是3年生以上。高山栲育苗应该将根穿袋的问题解决好。这类造林与常规林一样进行整地、造林。
1.1绿化面积在减少在北部风沙区灌木比较多,它可以维护土质,可是北部地区没有结合当地的特点种植树木,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种植树木的密度,影响树木之间的生长,时间一长,很多树木植被慢慢出现枯萎的情况,治沙的作用也在下降,不能有效的治理当地的风沙问题。
1.2林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种植的主要是耐旱的植物,对树木加工可以为当地企业创造效益。当地树木加工企业在发展中年产量比较低,经营不合理使得很多企业慢慢倒闭。1.3环境问题影响当地发展北部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小,很多地区出现荒漠化,导致当地林木景观非常匮乏,要重视树木的养护,避免出现树木死亡的情况。环境和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在开发当地林木资源时,发现当地树木呈现下降趋。在当地新建生态项目,没有重视当地环境保护,也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北部在治理风沙问题时没有结合环境情况种植树木,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种植方法,导致很多植被出现死亡。
2植松治沙造林技术
2.1沙丘的治理沙丘治理时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在沙丘区域种植比较合适的植物,例如松树。在种植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保护松树生长。第一,分析沙丘的特点,然后在沙丘比较稳定时种植,这样可以固定沙丘,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在种植其他植物。观察流动沙丘的特点,在合适的位置种植柳条,在沙丘侧面选择其他植物种植,先注意树木的生长情况,生长比较好以后在种植松树。第二,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种植松树,这种地势的沙丘比较稳定,可以根据风的方向种植带状的柳树,土质得到改善后种植油松。第三,在风较大的地方,树木比较容易受到风的侵蚀,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位置种植树木,抵抗风蚀。种植树木时需要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保证植物能够顺利生长。
2.2稳定沙丘植松沙丘比较稳定时,植物生长比较好,其他树木会影响松树的生长。在种植松树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整改,改善土壤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固沙的作用。可以在降雨季节种植松树,降雨后土壤比较容易整改,还可以清除杂草等,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利于树木的生长。
2.3植松治沙造林技术的种植方法
1)垂直造林。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常见,它挖种植坑时保留一定的深度,严格控制种植坑周围的大小和深度,这样可以保证植松的质量。后面挖坑的土填充到前面的坑中,可以提高种植的速度。
2)控制植物之间的种植距离。预留的空间不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有些植物生长比较快,会阳光和水分,导致有些植物生长比较慢。在种植树木时可以采用设备,这样可以提高种植的效率,利用设备整改土壤,对种植的树木进行压实,这样可以保护树木的生长。而且机械的方式可以扩大种植的面积,改善当地绿化面积比较小的情况。这种方式不受季节的限制,可以在不同的季节种植,在种植时需要注意挖坑的深度,控制树木的密度。树木的密度和闭郁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注意树木之间的距离,树木的距离可以合理控制,可以在树木之间建立隔草帯,它可以削弱风沙的作用。
2.4对树木的管理对种植的树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减少树木的死亡率。树木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生长比较慢或者出现枯萎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树木。
3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在治理北部风沙起到的作用和效益
在北部风沙地区环境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善当地的环境,可以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根据当地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树木的存活情况,增加绿化范围,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树木的存活率比较高,可以种植的树木也会比较多,推动林业的发展。树木加工企业也可以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种植的树木比较多,对改善土质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发展农业。采用这种技术也可以改善环境,保证当地的生态效益。每年农田受到风沙的影响比较大,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作物减产。采用造林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为居民创造收益。北部地区每年花费比较多的费用治理土地和风沙问题,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可以改善植被情况,扩大林业的种植面积,带动林业和农业的发展,为居民创造经济效益。风沙问题会导致北部地区绿化面积慢慢减少,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荒漠化。增大种植范围,可以改善绿化,也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环境。
(二)苗木容器的选择根据苗木的种类不同,所使用的苗木容器也不同,苗木容器主要分为管状容器、柱塞容器和可分解容器等三大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塑料容器、合成纤维容器、厚纸板容器等等。最早以前采用的容器多是圆筒状的营养杯,但这种容器容易使苗木根系在容器内盘旋成团,以致在移植的过程中出现根系难以展开的现象,就现在来说,使用最多的容器是改良之后的圆筒容器和圆锥容器,这种改良后的容器内部表面上附有2~6个垂直突起的棱状结构,根系可以沿着这些棱向下伸展,避免根系在容器内盘旋成团现象的出现。容器的大小也是随着培育苗木的大小来选择的。
(三)基质的装填容器苗育苗基地和容器选择完成之后,要做好容器内的基质装填工作。首先是土壤的选择和肥料的配比。对于江西地区的容器苗培育来说,需要选择黄心土壤或者红黄土壤,在土壤中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施用焦泥灰、菌根土、磷肥等肥料,例如对于湿地松容器苗基质的配比比例一般是:黄心土占60%,焦泥灰占24%,菌根土则占12%,钙镁等磷肥占4%。其次,基质配比好之后要搅拌均匀,并洒浇合适和水量,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容器内的基质装填并压实。第三,要把压实装好的容器基质放到事先做好的育苗床上,等待播种。
(四)苗木的播种容器苗的播种工作主要包括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首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将要培育的容器苗种类,无论选择什么种类的容器苗都需要选择那些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比较优良的种子。其次,选择好容器苗种子之后要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主要的处理工作包括种子发芽促进处理、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发芽处理:将新鲜的种子放到准备好的清水中浸泡一到两天,然后装到比较薄的塑料薄膜中放入冰箱或冷库中贮藏15~30天,在此期间,每隔七天就要翻动一次种子,并打开种子袋子通风透气。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在放入清水浸泡之后,需要再放入0.5%KMnO4溶液中浸泡4~5分钟.种子消毒之后就可以放到温度在60ºC的温水中,让其自然冷却,从而起到催生苗芽的作用。第三,容器苗的播种。经过种子消毒、催芽之后,就可以播种了。种子播种的粒数和容器的大小有关,而种子的大小也决定了同样大小容器中种子的粒数。一般来说,中粒种子每一个容器可以播种2~5粒,中型容器可以播种3~6粒中粒种子。容器苗播种的方式主要有穴播和直接播种,无论哪种播种方式,在播种完成之后,都需要在播种后的种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0.5cm后的砂土壤。
(五)苗木追肥和管理容器苗播种之后要定期的对其浇水、施肥。浇水的次数需要根据苗期以及培育场地的温度、湿度进行选择。在容器苗在播种之后,自身不能吸收营养,需要人工对其追肥,给其提供足够的营养。追肥的次数和用量要根据苗期来选择。
(六)容器苗养成之后,就可以出圃,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进行大面积的造林。
二、移植容器苗的技术要点
移植容器苗主要是讲经过修剪根系后的原床裸根移植到各种容器当中进行培育的技术。一般来说,移植容器苗所移植的苗木大部分都是成苗。移植容器苗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植容器苗所选择的苗木。可以用来移植的苗木有芽苗、幼苗、成苗,按一般来说,进行移植的苗木大多都是成苗。移植容器苗所选择的成苗必须是符合苗木规范的高质量的苗木。
(二)移植容器的选择和基质的准备。移植容器苗所选用的容器相对来说比较大,通常来说需要选择塑料薄膜容器。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选择不同的容器基质。
(三)做好容器育苗床。移植容器苗的苗床,宽度一般在1m左右,长度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以及地形来定。对于培育期比较短的苗木来说,只把床面培平就可以了,对于培育期较长的苗木来说,在制作苗床的时候要注意排水和通气。
(四)苗木的移入。选择高质量的苗木对其根系进行修剪,然后用手工的方式进行移植。
(五)移植容器苗的管理。移植成功之后的容器苗,要对其进行管理,要及时的对其浇水、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