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1: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主题思想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一)认知偏差在认知过程中
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会构成个体对他人的印象,或好或坏。人际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常常成为人际距离不当的诱因。
1.刻板效应刻板现象又称类化原则
定型效应,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在生活中,人们对他人的看法,总是按其民族、籍贯、性别、职业、年龄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已经形成的对社会各类人群的定型认知和固定印象去判断其人格。比如在学生的固有印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具有古板严厉、教条固执的特点,尽管不准确,却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受到这种刻板效应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不深入的情况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阻抗情绪,导致主体际距离的疏远。
2.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
是对不熟悉的个体第一次接触后就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它是通过外貌、体态、举止、风度、仪表、言谈等对他人形成印象。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通过对教育主体的外貌、言谈、举止等初次接触后形成的。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次与学生交往时,着装邋遢、举止粗俗、夸夸其谈的话,那么这个教师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良的印象必定使得学生不愿意接近这样的老师,排斥与老师的交往和接触,拉开主体间的距离。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
指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评价之后,还会把这种评价推及扩展到对该人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假设学习主体的某一方面特长如学习优秀得到教育主体的认同,那么有可能教育主体对该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作肯定的评价,会主观地认为他在社交、文艺、体育、道德、品行、思想等方面同样占有优势。同样,教育主体的某一方面能力如学识渊博如若得到学习主体的肯定,也会让学习主体将教育主体的这一优点无限放大、扩张,并被视为圣人,遮蔽住他的其他特征,导致过度崇拜。这些对于双主体的错误的判断间接地影响到主体间距离的亲疏冷热。
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又叫新近印象
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根据最近获得的信息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在感知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更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师生关系受近因效应的影响略大一些。在交往初期,彼此已经建立的第一印象会随着接触的次数与时间的发展产生变化。比如,刚开始时,学生对老师的初次印象欠佳,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与了解,越来越多的信息和事实改变了他之前已形成的看法,改变的可能取决于新信息的强度。主体间距离的远近潜移默化地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
(二)代际距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
主体由于年龄、性别、所处时代、环境、人生经历等的差异,导致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品味、生活方式、行事风格以及同辈群体。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于人生经历丰富、历经曲折,思想观念趋于谨慎、保守,处理问题也较为全面稳重。而学习主体,一方面表现出活跃、乐于冒险,勇于创新,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生活社会经验,易凭感觉、冲动行事,率性而为,致使其常常碰壁受挫,且心理承受能力弱,思想观念不成熟,看问题片面、粗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双主体间的分歧一般较多地体现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他们对同一问题各持己见,刚愎自用,久而久之,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距离也越来越远。
(三)情感沟通缺失邻近能够促进相互喜欢
扎琼克认为原因在于邻近有助于多次接触,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经历由生疏到熟悉的变化,而熟悉又会使人产生好感,从而导致喜欢。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后来,米勒根据自己的实验材料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减少喜欢度。简言之,即“距离产生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次数若太少,难免使主体间的情感沟通中断,情感上表现出冷漠生疏,相互间产生隔阂、矛盾;双主体接触次数过多,必然使彼此的特点暴露无遗,这些特点中当然包括各种缺点。这些缺点会使对方产生厌恶,破坏美的意境,导致审美窒息。
二、调控距离的方法主客观原因拉开了主体间的距离
使得主体在思想心理层面对对方产生了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也便成了主体间和谐融洽的障碍。那这种距离感指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距离感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个体对他人形成的无法亲近的认知,并在与其交往中表现出不自在的主观感受。要想有效地消除距离感,建构并维持和谐的主体际距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空间安排在谈及主体际空间距离的标准时
已经提到了霍尔对人际空间距离的四种分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0~1.5英尺):在此距离内,人们的身体可以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沟通更多地依赖触觉、嗅觉、而不是视觉和听觉。一般情况下,此种距离是非正式的高度私密的,只有夫妻、情侣、亲子,以及密友才能进入。个人距离(1.5~4英尺):它是非正式场合下,朋友熟人之间对话、交谈、聚会等的适当距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身体接触很有限。尽管陌生人也可以进入这个距离,但与陌生人沟通时保持的距离可能更远一些。社交距离(4~12英尺):该距离适合于正式社交场合,是外交会谈、社交活动、处理公务时保持的距离。在沟通时,需要清楚的口头语言和充分的目光接触。它是同事之间、店员与顾客之间以及一般熟人之间交谈所使用的距离。公共距离(12英尺以上):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可以接纳一切人,适合于陌生人之间,演讲者与大众之间进行沟通时所采用的距离。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应介于个人距离与社交距离的范围(大约为1.5~12英尺)浮动。过近的亲密距离会侵犯对方的私人空间,使对方产生觉醒或阻抗等反应;过远的公共距离又会使彼此过于生疏,如同陌生人,不利于沟通交流。因此,适度最佳。
(二)接触次数生活中
彼此接触机会较多的人们容易相互喜欢,相互吸引,从而建立友谊。由于熟悉会使人产生好感,对同一刺激物的多次接触就会使人由生疏到熟悉,从而导致喜欢。是不是人们之间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就越可能相互喜欢呢?实验证明并非如此。米勒指出,见面次数只有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增加,才能提高喜欢的程度。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引起厌烦,降低喜欢度。奥斯卡普证明,增加见面次数的作用仅限于中性的客体或积极肯定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交往频率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秉持适度原则,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最恰当。过犹不及都是不合适的,都不利于主体间距离的和谐。
(三)心理倾向
1.兴趣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增进相互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在国籍、民族、文化、宗教、年龄、职业、肤色、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信仰、态度、人格、经历、价值观、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等方面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比较理论化、抽象化,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法制观以及道德观教育,内容的枯燥空洞使得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抵触厌烦的情绪,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听课效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讲课中增加一些学习主体感兴趣的内容,想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地投其所好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增加对老师的满意度,从而间接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
2.需要满足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
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自身的某种需要,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应首先了解这个态度所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再通过改变人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的态度。卡茨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某个态度对象持肯定积极地态度是因为这个对象对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有用的、有价值的。而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消极否定态度则是因为其阻碍了个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主体意识到教育主体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要,对他的生存发展是有价值的,必然会因此改变原有的态度,对教育主体形成新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尽管主体间存在着差异性,如果交往互动双方在需要方面能够互相满足的话,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3.个人魅力我们说一个人有魅力
就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美丽的外表,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气质,善交际,有能力等等。毫无疑问,有魅力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爱,常常成为人们争相交谈的宠儿。个人美丽突出表现在仪表、才能和人格品质等方面。
(1)仪表文学家说
“美,是一封介绍信。”亚里士多德早就感叹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论述,可以这样理解: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喜爱美、渴望美、探索美、创造美的天性推动着人类不断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为靓丽俊美的仪表所吸引,甚至产生晕轮效应。因此,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具有美丽仪表的人往往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喜欢,更有机会获得成功。这里的仪表不仅仅指长相,还包括穿着、体态、风度等因素。主要通过视觉来发挥作用。还有研究认为,仪表因素对从事政治、外交、司法、教育、表演等直接与他人接触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这其中的一员,要想增强自己在学习主体间的吸引力,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番包装,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美化。
(2)才能才华横溢
聪明能干的人惹人喜欢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上却稍显复杂,并非如此简单。假如一个人近乎完美,自视高人一等,使大家可望而不可即,难以接近,同他在一起会使别人感到不安,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那么他很难得到别人的喜欢,人们只会敬而远之。阿伦森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最喜欢的是才能出众而且有瑕疵的人,完美的才能佼佼者的吸引力只能排在第二位,没有错误的才能平庸者位居第三,而才能平庸又犯错误的人最不受大家欢迎。心理学家把这种有才能者因犯差错反而增强其吸引力的现象叫做“犯错误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讲授者,教育主体本身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如果一直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近乎完美的才能,不但不会因此增加个人的吸引力,反而会因“不食人间烟火”而造成距离感的萌发,拉开彼此间的距离,有碍于双主体间的互动。
(一)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和任课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选择课堂和教师的自由,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都是由教务部门事先统一安排确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去接受规定的教师授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主性,对课程的讲授人、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也就是给予学生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由。选课堂和选教师的自主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安排个人学习的机会,也让教师在压力状态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选课堂、选教师的自由,并不是盲目和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的。首先,选课堂、选教师是建立在有课可选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承担课程的学院和教务部门,要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总体安排,提前确立并在教务网公布下一学期所要开设的相关课程和年级。第二,设定课堂的规模人数、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并把教师的相关信息在教务网上公示,供学生理性选择。第三,设定选课的最后时间,下达教学任务。在选课堂、选教师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因故漏选的学生,以及没有达到选课学生最低人数的课堂和教师的调剂工作。比如,在实践中,对于学生很少选择的教师,学院应当派督导组听课,了解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二)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课时和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统一性。在实践中,则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和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体系和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滞后于现实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需要时时更新:一方面,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和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鲜经验和鲜活实例有必要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要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把教材内容与教材以外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即把大学生不知道却又想知道、弄不清楚却又想弄清楚的问题穿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教师结合课程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课程教学真正深入学生的心坎,产生共鸣,解决其思想深处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办法有很多。比如,每次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1~5个自己最关心、最关注、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选择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由教师进行专门解答。这种解答式教学法在实践中效果较好:首先,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其次,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社会主义信仰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再次,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让学生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等形式,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产生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通过学生的提问,将许多教材来不及涵盖、教师疏于关注的内容添加进课堂,更新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部分教学内容前要有引导。由于课堂学生多,学生关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在学生提问的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提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具有重要价值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选择的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符合,起到教材与自主选择内容相互补充的效果。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整理,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进行正面引导和解答。三是对个别学生提出的偏激极端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公开批评,而应该在私下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客观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对一些有严重思想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必要时要与其所在院系辅导员进行沟通。
(三)学生自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课堂纪律、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核心环节。通过学生自动参与到这些教学环节,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首先,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课堂纪律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纪律不好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影响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情绪。旷课、迟到、早退、讲话和玩手机等,是当前课堂纪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传统的维持纪律的方式主要靠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和批评等,不仅加速了师生间的不信任感,也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动性,如通过排列位置等他律措施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其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动性。针对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个人表现欲和张扬个性的特点,在课堂中多开展一些讨论、演讲和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选题、内容、形式和规章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商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三,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实践教学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目前由于经费、场地、交通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只能选择大实践的方式,即把外出参观、假期调查、听学术报告、参加社会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等都纳入实践教学活动的范围。尽管如此,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了其能动性。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有评价和考核的机制,包括荣誉奖励或者课堂表扬,使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有成就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
(四)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
考核考评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考核考评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这种考核考评方式,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很难使学生养成自觉能动的学习习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强调自觉进行考核考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发挥学生在考核考评中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考试,自觉地进行考核考评。首先,考试纪律上的自律。在许多课程的考试中,无论是开卷考查,还是闭卷考试,总是安排监考教师,并动用监控手段,以保证考试的纪律。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实行无监考化考试,让学生通过平时学习奠定的实力和充分备考的信心,以及道德的自我约束,在没有任何监督的环境中完成考试。其次,自觉选择考试内容和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评价中,一般都是由教师确定考试方式、题型和内容,并严格保密,学生无选择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全校学生在同一学期、由众多教师同时授课并参加统一的考试,所以即便是任课教师在考试的内容上也无选择性。这种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平公正,可也养成了学生为了应试被动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强调考试自觉性,就是打破统一的命题和组织考试,由教师主导考试范围,由学生自觉选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在操作中,不再是一次性的考试,而是多次考试;不再是统一命题,而是让学生选择题目。比如,对期中考查作业、期末考试或平时作业,不设定统一的题目,只划定考核的范围,让学生自主命题并自主完成。再次,自觉进行考试成绩评定。在传统的考试制度下,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由教师统一评分。这种做法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公平。比如,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很可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并没有真正了解,导致评价的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少数同学向老师要高分的事情常有发生。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考试成绩评定的自觉性,就是不由教师评定而是由学生自我评定成绩。在操作上,平时成绩由学生自己打分,同学互相打分,或者学生干部组织的评分小组打分;而试卷的成绩评定,由教师公布标准答案,学生自己改卷、同学交叉改卷和教师进行抽查复查等方式来完成。强调让学生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推卸教师责任,反而要求教师提前缜密设定考试内容,让学生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考核评定。在考核方式上,在有利于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创新,通过组合成绩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笔试和面试、讨论和实践成绩、理论和实践成绩、平时和期末成绩。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其自觉性,教师则起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近些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涌现出了案例教学、研讨性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模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但它们往往侧重单一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受课程性质、内容体系、教学重点、课时的限制,有些教学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比如案例教学,基础课、概论课可以实施,但对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原理课程,就难以实施,或者难以有好的效果。又如,问题切入式或讨论式的教学,对课时有限、大班教学的课堂,也不具有实施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遵循总体改进的理念,才能保证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不同班级的广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不同于上述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它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任何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其成熟建立和广泛推行,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教师主体性丧失的问题、学生的选择偏离课程内容的问题等。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弊端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应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要想尽办法维持这种自主、自由、自觉、自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和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在纠正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偏颇的同时,往往又会忽视或抑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引导、组织和鼓励,“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开展得是否成功,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如何,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设计。因此,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不是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高屋建瓴地把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与学生深度沟通,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性,娴熟驾驭互动式课堂的素质。因此,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四位一体”的关系
任何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四位一体”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也是如此。自由选择课堂和教师、自主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自动参与教学活动和自觉进行教学考核考评是一个整体的要求,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四位”要紧紧围绕着“一体”来展开和进行,而不能游离于这一目标之外,为了改革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5.1
一、前言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道德素养的活动。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洪潮下,我国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人才为核心目标。而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也在变化,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能采用。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批评管理式的教育已变动。这些变化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如何应对与适应,值得班主任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是灵魂,是统帅。而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几乎是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其他教师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好的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需要。班主任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重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弥补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切实的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他们很难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去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种指导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指导,开设的相关课程也都是理论性课程,学生缺乏实践。理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那些知识,仅凭一本教科书,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大都是重形式、走过场、老套路,教师讲授多、管教多、学生参与少、体验少,明显不适合学生需要,收效甚微,甚至受到学生的反感。德育途径随意性大,跟着德育工作者的感觉走,缺乏整体规划。
2、德育工作手段的落后
在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思想和德育教学方法简单落后。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落后,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批评教育为主,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品格的提高,忽视对学生的心理上的沟通。对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差的学生,轻者讽刺、挖苦,重者歧视、体罚,严重伤害学生的身心,极大损害教师的形象。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德育实践活动,是被管束的对象;教师总是习惯将道德知识、行为规范强压给学生,或是照搬别人的做法,缺乏创造性、针对性,缺乏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采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我批评、自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被动型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懂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没能真正的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德育目标的错位
首先,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 理解道德规范, 形成道德判断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因为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遗憾的是, 在目前的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中, 将目标简单化了, 只注重了灌输, 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塑造和指导, 将德育变成了智育; 而灌输中政治教育又过多, 将本应该的德育教育变成了政治教育。其次, 在德育课程中, 将道德要求定位于近乎“ 完人” 的高度, 使学生难以达到要求。
四、班主任实行德育工作
当前德育工作的诸多问题,班主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笔者对当前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提出以下两点:
1、班主任要更新德育观念
班主任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要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班主任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有健康的人格,有角色的艺术,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智能、素质,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好、特长,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和健全人格教育。
2、加强德育的整体合力
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时更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因而加强同任课教师的联系,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听取对学生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生情况,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集体,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德育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生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家庭、社会,而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德育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人曾形象地用了一个公式再现了这种负作用:“5+2=0”。学校教育被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甚至出现反差。因此,班主任经常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座谈会、电子邮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与家长、学生沟通,把爱心和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正面作用,形成德育的整体合力和立体、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共同促进德育的发展。
五、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德才兼备的人才非常重视和需要。因此,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于德育工作保持着充分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要切实的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总结德育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能不断的去学习和借鉴,确保德育工作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切实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印象不佳,对这门课的认同程度不高。“选而不来,来而不听,听而不专”仍旧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一种常态,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对其成长所蕴含的重要意义。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历史和社会层面的原因外,教学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关键的原因。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要想改善这门课的教学,改善其备课是首要的环节。而高校思想政治课之所以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与备课环节存在着的问题也有莫大的关系。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众所周知,备课主要是从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
一、学情的分析
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具有正确的政治理念、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发展自我的人。而这些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所能成的,而是其主动接受、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受教育者才是关键因素。必须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这里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心理需求等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我们所要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用处,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是觉得自己被迫上这门课。很显然,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没有用,而是当前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号准学生的脉,没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没有搞好学情分析。正是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研究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并不合学生的胃口,这才会出现“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没劲”的情况,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想听的。
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其次,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信息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为核心的基础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学生政治思想的实际状况和时事形势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或调整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现实的思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和提高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走入学生中间来,与学生很少有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基本上是老师上完课就走,课上课下都没有交流的机会,甚至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老师的姓名,老师和学生之间都难以相互了解和沟通。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往往忽视甚至根本看不到对来自学生的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工作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地位。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不了解,自然也就难以摸清学生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教师能够摸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搞好教学,既要深蕴的基本原理,又要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并能够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这个教材的权威性、理论性和思想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个教材并不能全面反映各个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它更像一个教学大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时事形势发展的情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仍存在着这样几种不好的状况:有的老师只是空洞地宣讲教材上的理论,没有与实际结合起来,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有的老师则只是一味地批判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不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的任务,使学生对这门课更加反感;有的老师则是泛泛而谈,仅列举一些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情节,教学上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些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笔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把宏大的理论和细小的生活情节结合起来,每个人生活的变化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则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选取身边的典型事例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可以引入更多的学理分析。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修养。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事情的描述和浅层次的分析,更希望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为学生提供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既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有利于加深对这门课的认识和感情。第三,要以开放的姿态宣传,要有理论自信。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而每一种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播、流行,显然都有其合理、科学之处,当然也有其片面之处。不应该片面封杀或者是一味地批判、否定,而是应该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既看到其科学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批判。不应把与其他思想流派对立起来,唯我独尊,过于自大的姿态只能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第四,既不回避现实问题,又要加以正确引导。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方面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加剧、弥漫着全社会的腐败风气、政治上的不够民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民众对党和政府不满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又是民众高度关注的,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极为关心的,针对这些问题,课堂不能回避,不能一味地宣扬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好的一面,而是要直面这些问题。当然直面这些问题并不是说一味地批判党和政府,而是要分析出产生的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让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是在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社会主义带来的,不是带来的,而是与我国的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等有极大关系。
正如前面所言,要想处理好教学内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这需要教师要深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谓“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有教师首先能深刻认识和理解的科学性,才能增强自己教学的说服力。其次,需要教师能对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许多教师对于基本理论研究不深,难以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体验和感受也比较缺乏,比如,就连很多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师,也很少到过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并且也很少有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去参观考察过。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不能给学生一种现场的感受,不能使自己的课堂注入一种个人亲身体验的情感性的因素,只能使课堂教学成为纯粹的知识性教学,而不是富有丰富情感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课堂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练习法和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而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等,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采用大课的方式,一起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甚至几百人在一起上课,这让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余地比较小,不太适合除讲授法以外的其他教学方法。讲授法有其优点,但同时因为这种方法难以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也难以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缺少思想的碰撞,灌输意味很浓。当然,老师们也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着改进,但是这种改进更多地体现在制作精美的课件等方面,力度有限。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上课场景就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授。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面临着认同程度不高的问题,对我们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这仍是一个严峻的事实,这涉及到我们工作的意义和成效的问题,因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极为迫切,这需要我们每位从业者认真对待,不断提高和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所谓“功夫在课外”,改善我们的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备好每堂课做起,注重每一个环节,扎实而有序地推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志荣,薛忠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171-174.
要做到
“五个注重”:
一要注重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的思想既存在单纯、可塑性强的特点,又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弱点。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
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要注重班风建设。班级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要注重因人施教,营造温馨班级,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长处,
为班集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当中,促动孩子们在积累个人学识的同时,积极投身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树自觉主动为大家、为班集体、为社会服务意识。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播正能量,
做学生的榜样,
这是师者的天职,更是教师的毕生追求。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要把管理与育人、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要注重正面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任重而道远,
需要体现于日常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工作之中。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使小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
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们开放、创新、竞争意识。
工作中要“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引导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五要注重实践活动。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系列实践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机缘”,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优良养分”。
诸如开展文明服务、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淬炼学生的品格情操,从而促其不断自我成长,培养出新一代
“四有”新人。
总之,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38-02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谷崎文学以丰富的内容、流畅的叙述、熟练的表达技巧,以及对官能美和日本古典美的思考和描写,获得了“大谷崎”“谷崎朝时代”等盛赞。1937年谷崎润一郎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49年以《细雪》荣获朝日文化奖。1963年《疯癫老人日记》获得每日艺术大奖,1964年被选为全美艺术院・美国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1960年和川端康成一起获得了日本最初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其五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具备了“恶魔主义”与“古典回归”的文学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就这样,谷崎文学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存在,研究谷崎文学对更好的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题思想研究
国内对谷崎润一郎的主题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其“女性崇拜”思想。比如:蔡榕滨的《娜奥密:娜拉般的勇气、子君般的宿命――析〈痴人之爱〉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和《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辨析》、蔡二勤的《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思想与〈春琴抄〉》张能泉的《谷崎润一郎女性人物刻画的几个特点》等。另外,还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其主题思想的论文。如:陈嫣玲的《永井和风与谷崎润一郎的女性观之比较》和张锐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和中国人的女性崇拜》等。
2.美学理念研究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派的代表作家,构筑了自己独特的美的世界。关于其美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唯美理念的形成和阴翳美学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唯美理念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比较以及对其独特的唯美世界的分析上。比如:吴学平的《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张韵韬的《简论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小说的唯美特色》等,论述了谷崎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异同。此外,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曾真的《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王丽君的《试论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唯美主义》、齐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等,明确分析了谷崎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理念。其次,在阴翳美学的研究方面,大都是以其作品《阴翳礼赞》的美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其他作品进行解读。比如:任方圆的《谷崎文学的阴翳美学―以〈少将滋干的母亲〉为中心》、丁敏华的《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谭爽、赵薇的《阴翳之恋―解读谷崎润一郎及其唯美意识》、纪录的《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等。
3.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的比较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中国之旅的研究有戚江虹的《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孟庆枢的《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李雁南的《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江南》、崔玮玮的《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文洁若的《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兼议〈细雪〉》、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首次中国之行后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形象》等。
目前,日本方面关于谷崎润一郎的研究也甚嚣尘上。成立了谷崎文学研究会,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发表。日本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创作思想研究
关于谷崎创作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女性崇拜”思想的解读以及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其创作。关于“女性崇拜”的研究有:高头麻子的『女Zりの造D谷崎一郎における性装、西f保的『谷崎一郎「痴人の邸工刃陇筏づ、谷藤叶月的『られた妖D――『痴人の邸护摔撙牍绕一郎の女性Q、半藤一利的『恋文行ったり来たり谷崎一郎の「神としての女性、金子明雄的『金のかかる女たちと金をかける男たちD谷崎一郎と女性等。从精神心理角度对其创作进行分析的作品有:细江光的『谷崎一郎深婴违欹去辚氓,千叶俊二的『狐とマゾヒズム、罗胜会的『谷崎一郎――背反精神への欲望、三好昭子的『谷崎一郎の否定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xkについての分析、河野多惠子的『谷崎文学と肯定の欲望和『谷崎文学の愉しみ等。
2.创作风格研究
谷崎在其创作中先后形成了“恶魔主义”和“古典回归”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对其创作风格进行研究的著作及论文有:前田久德的『谷崎一郎物Zの生成、小田切秀雄的「『源氏物Zと谷崎一郎、长野尝一的『谷崎一郎と古典、永荣启伸的『谷崎一郎D付流する物Z、三岛佑一的『谷崎一郎と大阪等。
3.作家研究
昭和45年,伊藤整在中央公论社发表『谷崎一郎の文学一文,将谷崎润一郎评价为与西鹤、紫式部并肩的存在。这是战后对谷崎润一郎划时期的新评价。对于作家谷崎润一郎个人的研究还有以下著作及论文:小谷野敦的『谷崎一郎唬禾锰盲郡肴松、永荣启伸的『u还绕一郎、山口政幸的『谷崎一郎・人と文学、吉田精一的『文豪「谷崎一郎Du弧弧⑽哺咝抟驳摹呵嗄昶诠绕一郎和『壮年期谷崎一郎等。
4.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日本国内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之旅以及和中国作品的比较两个方面。比如:西原大辅的『谷崎一郎と|方主xDD大正日本の中国幻想、阎瑜的『谷崎一郎の中国旅行と「支那趣味の涿病缓汀阂痪哦年代の日中文学者交流のル`ツを探るD田hと谷崎一郎の交流を中心に、崔海燕的『二人の南子:谷崎一郎「麒麟と林Z堂「子南子、柿木原组的『Elと谷崎一郎の周x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美意识、作家研究等方面。也有研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论文和著作,但大都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两次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或作品的比较两个层面。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的文章还是凤毛麟角。谷崎润一郎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汉诗造诣,两次中国之旅更是成为其从“恶魔主义”到“古典回归”的转折点。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国内外学者在谷崎文学研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丰富的经验。相信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对谷崎文学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M].新世纪出版社,2005.
〔2〕伊藤整.谷崎一郎全集[M].中央公社,1983.
〔3〕野口武彦.谷崎一郎.[M].中央公社,1981.
〔4〕江光.谷崎一郎DD深婴违欹氓去辚氓[M].和泉院,2004.
〔5〕孟庆枢.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J].日本学刊,1996,(3):136-145.
关键词 :《西厢记》 研究 综述
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早在明代《西厢记》评点本中就有所涉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日渐丰富,探析的角度也是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文章有1300多篇,其中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研究占多数,对建国以来《西厢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对近十多年《西厢记》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一、关于主旨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基本认为《西厢记》的主旨思想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西厢记》是“情、礼、义”的冲突,通过崔莺莺和张珙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主题思想。陈兴从历史入手,来分析《西厢记》的情节,进而突出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此观点继承了戏剧正统思想观的发展。刘健《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和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都是从内容和文化意蕴角度进行分析。
从对封建的妥协性来揭示《西厢记》主题思想的双重性,是近些年来研究的另一角度。如白忠睿《<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文学教育》2013年第6期)围绕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局的处理,来剖析人物的软弱性和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进而引出《西厢记》主旨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肖志群《<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剑南文学》2012年09期)从人物和辞藻,对反叛、矛盾、进步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突出的是这一主题思想的复杂性。
二、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人物对比研究;第二个领域是人物形象的单论分析;第三个领域是人物心理研究。人物比较研究,大多是和人物气质、背景相仿的形象,例如李阳的《论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对爱情进行地不懈追求这几方面来论析其形象的差异。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期)分析得也很透彻,认为婢女用智慧促进了主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与一些外国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例如崔莺莺和朱丽叶、沙恭达罗的对比。在中外人物对比中,他们研究的领域大多是通过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不同,剖析人物,落脚点是人物共同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赞美了人物的品格美和爱情美。例如张敏的《朱丽叶和崔莺莺形象之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和成良臣的《东方剧苑两佳丽——沙恭达罗与崔莺莺形象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孙鸿钧的《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特征之“志诚”》(《华章》2012年07期)通过对张生“志诚”的分析,来讨论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所在。罗冠华《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是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宋剑华《论“红娘”现象的现代演绎》(《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是立足于历史文化来展示红娘的新形象。
在第三个领域,对于人物心理的研究是近些年的一大热点和趋势。王兆才《<西厢记>:写出人物灵魂的深——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6期)和牛晓霞《<西厢记>中崔莺莺叛逆心理剖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2005年第9期)都写到了崔莺莺的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正是长期的封建禁锢迫使她冲破封建儒家文化的藩篱。江奎等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物心理行为的论证。而作为性心理,一般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崔莺莺的研究者近些年来打开了这一渠道,把她的这种心理和历史和作品联系起来,丁峰山的《崔莺莺性心理探赜》(《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李双军《“忍情”与“志诚”——从张生形象看唐元文士心理》(《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是把张生和唐元文士心理联合在一起。
三、关于《西厢记》故事流变的研究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个别故事和情节又有所变化。在《西厢记》的演变史中,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安徽文学》2010年第8期)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遣词造句和结局的改变。其次,杨文榜《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人性化的必由之路》(《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从剧本的改编突出人性化的发展。最后,在故事流变的历程中人物家世的考证也是一个新方向,例如崔莺莺身世的研究主要围绕是不是胡女和家世的考证。王悦《谈崔莺莺的“胡女”身份》(《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从作者的胡人血统、唐代的文化融合及故事发生地——蒲州的胡人文化三个方面,认为崔莺莺的原型应是胡女。葛承雍《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光明日报》2003年10月8日)也是对其进行论证。许总《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辩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主要通过关于崔莺莺的所有作品中留下的史料和信息考证崔莺莺确系崔鹏之女,与元稹为姨表兄妹。其与元稹相遇之事,是随母扶夫柩归葬博陵并服丧三年后再返长安途经蒲州之时发生的。
四、关于《西厢记》唱词的研究
《西厢记》的曲词优美,历来赞誉的人都很多。关于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修辞、典故、风格上。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统计了剧本中词汇,并分为13类,重点分析了方言词和语气词等突出的词汇。李号《<西厢记>修辞格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从对《西厢记》修辞格的分析得出其种类齐全、具有“生活味”“文人气”。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是通过《西厢记》的语言美来反映其本身的雅俗共赏。而王晓宁、鲍丽雯和徐荣生等人是从典故入手,来揭示剧作曲词的优美,进一步说出用典是“天下夺魁”的重要因素。对于唱词方面的探析主要是围绕词性、词义和词采三个方面进行,是对建国以来《西厢记》唱词研究的一种深化。
五、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研究
史料中对于王实甫的记载很少,关于其生平研究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谢美生和王华之在《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根据孙楷第先生的《元曲家考略》考订出王实甫居家定州,并进一步确定两个王德信是同一人,即王实甫。而后,刘纯斌在《王实甫之不入“元曲四大家”原因解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7期)提出王实甫由于作品形式“出格”、“依傍”改写、思想与时代不符这三个原因,没能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关于王实甫的已知情况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问题,邓绍基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2007,(06).
[2]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2003,(01).
[3]丁峰山.崔莺莺性心理探赜[J].宁夏大学学报,2008,(01).
[4]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J].安徽文学,2010,(08).
[5]邓绍基.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J].文学遗产,2012,(04).
[6]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D].广州大学,2013.